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传统美德读后感

传统美德读后感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700字精选4篇。

作者所写的作品让读者们感受颇深,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我们推荐你不妨读一下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 篇1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许许多多为人所受用的真谛。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弘扬传统美德更应该把诚信二字作为做人的基本原则。

宋庆龄奶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她当了国家的副主席后,她诚信的高尚品格仍是不变的。一次,她去幼儿园对老师和小朋友许下承诺,“六一”儿童节那天和小朋友一起过节日。可是那时天气突变,刮起了风,下起了小雨,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宋庆龄奶奶不会来了,可当他们失望的向窗外望去时,宋庆龄奶奶竟然奇迹般地出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前。孩子们激动的抱住宋庆龄奶奶。宋庆龄奶奶对老师说了一句话:“我既然说了,就一定会来的。”说完,大家都热烈的鼓起了掌。

从宋庆龄奶奶的故事中,我们明白了,我们应该言必行,行必果。诚实诚信,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多诺言后的行动,诚信是一根坚强不屈的白杨树。记得泰戈尔曾经说过:“虚伪永远不能凭借着它们的生长变成现实。”是啊,谎言始终是谎言,总要露馅的时候。

诚信不仅能让别人更尊重你,而且你还可以凭借着诚信交到好朋友。

一次我和同学约好了星期六去她们家写试卷,可爸爸让我星期六陪他去钓鱼,我不知道如何选择。这时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既然答应我的同学我就应该遵守我对她的承诺。后来我和爸爸一起去了钓鱼的地方,在那里一切都准备好了,我有快速跑到我同学家。今天我在同学家学到了许多,也玩得很开心。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必要守则,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诚信是以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信难以生存,证服务创新不能取信于民,国家无诚信难以发展。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崭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资源。

诚实守信应从我们青少年做起。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 篇2

暑假期间,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一书。书中的故事都很精彩,最吸引我的是《王献之练字》这个小故事。王献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从小跟父亲练字,而且很聪明。7、8岁就能写一手好字,但他渐渐自满起来,不好好练字,耍小聪明,结果被母亲识破,他很惭愧,就向父亲请教写好字的秘诀,父亲告诉他,写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就知道秘诀了,献之按照父亲说的.终于成了书法家。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王献之成为书法家,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在学习中,也要向王献之学习,不耍小聪明,要脚踏实地,刻苦的学习。以前我每天只是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就行了,从不多读一篇课文,多写一个字,学习成绩始终不能名列前茅。今后,我要改掉学习上偷懒的坏习惯,要向王献之练字那样,刻苦认真,有恒心,不怕吃苦,多学本领,使自己知识越来越广,头脑越来越聪明,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 篇3

最近,我看了《中华美德》这本书,书上有很多故事,比如英雄文天祥的爱国故事,医学泰斗李时珍敬业奉献的故事,大书法家王羲之持之以恒的故事……其中,让我最敬佩的是晏殊诚实守信的品格。

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自幼聪慧,素以诚实著称。在14岁入殿参加考试时,晏殊很快完成了答卷。两天之后,进行的是诗、赋、论的考试。晏殊发现试题是自己练习过的,于是,他如实上奏真宗:“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宋真宗非常欣赏他的真诚和才华,便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深造。

在一次语文考试时,我认真地做着题目,一题、两题、三题……许多题目都被我轻松地答了出来。我仿佛是一个大将军,打败了一个个“敌人”。正得意时,我却被第八题难住了,怎么也做不出来了。我只好先做后面的题目。过了一会儿,整张考卷就剩下这一题了,眼看着考试就快结束了,我真是心急如焚!

这时,我无意发现前面的同学已经把题目全部做完了,正悠闲地检查着。我扭头看了看周围,没人注意到我。我把脖子伸到了前面,悄悄地看了看前面同学的试卷,刚看清试卷上的字就立马把头缩了回来。我在心里默念着第八题的答案,却迟迟没有动笔把它写到我的试卷上。我知道,如果我把答案写了上去,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但这样不但欺骗了老师,还欺骗了自己。

我想起了晏殊的故事,诚实是做人之本,考试只是在检验我们,这次考得不理想可以下次再努力,而诚实却是每一个时刻都需要做到的。直到考试结束,我也没有把答案写上去。那次考试,虽然我只得了八十几分,但是这个成绩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 篇4

在暑假里我看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大禹治水”、“完璧归赵”和“孟母三迁”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这篇故事讲了洪水淹没了农田,禹决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带领下,他们吃尽千辛万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无私地奉献到了治水事业中。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禹。因为他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挠、信念坚定,和老百姓们一起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欢的故事是“完璧归赵”。讲的是赵王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个城与越王交换。赵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会给十五个城,但还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蔺相如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将宝玉和氏璧送还赵国。

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既忠诚又聪明。他猜到秦王会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让步。

我第三喜欢的故事是“孟母三迁”。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以保证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其中我最喜欢孟子,因为他很聪明。明白孟母把织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学东西要持之以恒,从而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欢孟母,因为她很关心孟子,为了他的学业做出很大的牺牲。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时写了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品德。我们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学习先人的精华,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几千年的道德精髓,对我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用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传统美德读后感


传统美德读后感(一)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传统美德读后感(二)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集以后,我对匡衡凿壁借光这个故事印象极其深刻。匡衡是西汉着名的经学家,他一直很勤奋,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买不起灯油,一到晚上他就无法看书。但是他天生非常聪明,他灵机一动,想到可以借助邻居家的灯光看书。于是,他在墙角偏僻的地方处凿了一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流入房间,匡衡连忙凑到那一小块宝贵的亮光处,专心的看起书来。从此以后,他白天看书,晚上就盘腿坐在地上学习。他博览群书,终于成了一代学者。

中华民族的强大就是因为无数勤奋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进而成就了国家,年轻的学生也一定要重视学习,打好基础,为中华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学习。

现在社会的物质条件很好,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像匡衡那样凿壁借光,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我们不用像匡衡一样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去专研学习。我们在家里就像一个个小皇帝或小公主,家里人对我们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学习。这样我们更不应该辜负家里人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匡衡的故事不仅教会了我要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肩负着为现代事业而奋斗的重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我们每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传统美德读后感(三)

我在书架里无意间找到了一本《中华传统美德》,随便翻翻,内容还真不少呢!

它分为九个大类,每一类都有六七个故事。有的反映了爱国爱民的事例,有的赞扬了尊老爱幼的品格总之,每一个故事都有它深刻的含义。

如《皇帝设宴》这个故事,反映了唐太宗对他的启蒙先生??张嗣宗老先生的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高尚品格。像就在大臣们猜疑不定时,只见唐太宗恭恭敬敬地搀扶着一个老人,缓步走进了宴会厅;张老先生在太宗的搀扶下,慢慢来到主宾位坐下。太宗毕恭毕敬地坐在老人身边;唐太宗站起来,手拿酒壶,亲自给张先生满满地斟了一杯酒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唐太宗高尚的品格。也可以从恭恭敬敬、毕恭毕敬、亲自这些词语中体会出来。

文章最后还说,张嗣宗老先生没有料到几十年后,自己教过的弟子,竟做了皇帝,而且还如此尊敬他这位老人,也证实了上面的话。

又如《虎门销烟》这篇文章。先说明了林则徐为首的有识之士和清政府怎么痛恨鸦片;接着说了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林则徐在去广州的途中,就派人调查广州鸦片走私地点和中外鸦片贩子的姓名。快到广州时,又向广州方面发出了逮捕61名重要烟贩的密令。一到广州,马上命令北师扣住了停在广州珠江口外的外国鸦片船只,并发布了文告,要外国烟商如实报告存烟数目,并全部交出存烟。这反映了林则徐等人禁烟的决心;然后制定了一系列禁烟的命令;最后他在虎门销烟,以实际行动向人民诉说鸦片的危害,也给予了英国侵略者沉重的打击。

我们一定要学习这些人的高尚品质,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700字7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篇1)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感动天地的故事,这些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至今,而故事的主人公更是被人们赞不绝口。近日来,我一直在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书中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受益终身的道理 。

当我读完了《金孝拾银》的故事后,我感触很深,故事主要讲了,卖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银子,在母亲的 劝导下他返回到原处找到失主,而失主却赖他偷拿了部分银子。相持不下时,县官来到。最终银子被判给了金孝母子。我很是佩服金孝母亲的品质,自己的儿子拾到了一包银子,她并没有为银子而动心,反而教导儿子返回原处找失主,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多可贵呀.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已经屈指可数。有的人甚至去偷东西,这样的人更应该向金孝的母亲学习。故事中的县官也很是让我佩服他没有私吞银子,而是公正无私地判了案。在如今,像他这样这样两袖清风、正直无私的官人又有几个呢?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学到了人要正直无私、不贪心、诚实,才会有更大收获。

读了曾子的一个故事后,我感触颇多。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让儿子跟着她去买布,而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去买布,回来后就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跟着去了。妻子回来后,看见曾子在杀猪,妻子很舍不得,哭着求他不要杀,而曾子却很坚定地说:“人不可言而无信,你已答应了儿子,不能反悔,”最后曾子还是把猪杀了。是啊,人就要像曾子一样言而有信,不可出尔反尔。作为大人,更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在这样社会里的人们,更应该向曾子学习,人不可因为一己私利,而丢掉了人生中宝贵的东西---诚信。在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人要言而有信,才能在社会中立稳脚。

同学们,古人们都有这么美好的品德,何况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呢?让我们携手一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铸就辉煌明天吧!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篇2)

在《传统美德》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一句话来自“游子吟”这首诗里。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爱是那春天的阳光,不让我们受到刺骨的寒风给我们带来的寒冷;父母的爱是一把伞,这把伞不让倾盆大雨淋湿我们;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遍大江南北。我们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逐渐生长。父爱是一棵大树,让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下长大,母爱是一滴清水,滋润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受一点污染。

长大后,我们应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洁身自爱,经常因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想放弃自己的前途。就在这个时候,你又没有想到你的父母。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个你、我、他。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妈好,有爸妈的孩子像快宝,投进爸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只是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父母对孩子总是心软的,对孩子的乞求总是有求必应的。即使一开始铁定了心,但过不了多久,还是会答应孩子的。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那样的任性、放肆。但是,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我们,而是加倍努力地教导我们。

但我们的父母生病时,还坚持去上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父母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到:我要让我的孩子幸福。

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深沉的父爱与母爱。

我们要以最好成绩的成绩,来报答父母。

愿天下的父母幸幸福福,开开心心!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篇3)

中华文明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发扬光大。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处处可见,这些利益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其实,文明礼仪是从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

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所以,个人文明才是根本。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垃圾,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让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篇4)

今天,我读了一则小故事,名为《凿壁取光》,它讲述的是西汉的匡衡因为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务农,生活十分贫困,为了帮助家里,他白天要外出干活,只能靠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晚上点灯用的油都买不起。他非常苦恼,他又非常喜欢读书。一次,他发现与邻居家合用的一堵墙的壁缝里透过丝丝光线来,他高兴极了,找到了借光的好办法。他把原有的缝隙凿得大点,这样,就有更多地光线透过来了,他就依靠着这些光线,紧挨着墙壁,夜夜苦读到天明,直到邻居就寝为止。

读了这则故事后,我联想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们学习的环境非常好,爸爸妈妈不用我们为家庭的生计考虑,也不用我出去打工挣钱,只要认真学习就行,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教授我们知识和技能,晚上也没有不能学习的担忧,可我们却没有百分之百把精力花在学习上,没有感受到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通过这则小故事,我感到很惭愧,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可不想到老了之后,一事无成,后悔莫及。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努力,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匡衡,你是好样的,我要向你学习!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篇5)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今天,我翻开《神童点子故事》,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呵,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爸爸从集市上买来了一些金黄的鸭梨,他让孔融先吃一个,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上学期,我被评为“有孝心的好少年”单项奖,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中午学校发餐点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每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姐姐十五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 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己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网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高梵晟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高梵

晟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现在,我才知道,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新年都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应该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篇6)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这部书有十个部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其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孔子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篇7)

在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且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的了春天的阳光呢?

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无论何时,无论何事,他们都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爱是那春天的阳光,不让我们受到刺骨的寒风给我们带来的寒冷;父母的爱是一把伞,这把伞不让倾盆大雨淋湿我们;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遍大江南北。我们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逐渐长大,母爱是一滴清水,滋润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受一点污染。

长大后,我们应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经常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自己的'前途。这时,你们可曾想到父母。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世界上就不会有如此唯一的你,我,他。这使我想起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妈好,有爸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爸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但有些人却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高兴时,对父母是何其的任性,放肆。即使如此,父母也从未有一丝放弃我们的念头,而是加倍努力的教导我们。他们一心只想着:我要让我的孩子幸福。

在我们中国,孝顺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不能让祖国失望,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们要发扬这种美德就要从生活中的种种孝顺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难道我们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吗?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孝敬我们可亲可爱的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10篇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作者的作品读过之后会一直留在人的心里。不禁提起桌上的笔,再本子中记录着,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读后感大全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1

大家应该知道一些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吧,他可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哪!最近,我读了他的一篇故事:《圆木警枕》讲的是:司马光找了一个原木枕头放在他的木板床上,原木枕头是用来提醒司马光学习的,那个原木枕头放到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他就滚走了,司马光的头跌在木板床上,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后来,司马光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看看司马光,再看看我们,区别是不是很大那。我们每天早上赖在床上不起,特别是冬天,暖暖的被窝更让你寸不离手。而司马光总是认真、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放过一分一秒,就连晚上也只睡一会儿。

学问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但是人们可以渡过去,而渡海的舟船就是刻苦。简单点说,要想学习好,就得勤奋刻苦。只要勤奋刻苦,就能取得好成绩。司马光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学业不断长进,事业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给我们树立了勤奋刻苦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司马光一样,勤奋刻苦读书,掌握科学知识,做个对祖国有用的好学生。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读《传统美德教育读本》有感

曹操以发代首,谱写诚信诗篇;季札墓树挂剑,轻吟守诺之曲;范式千里赴约,挥画信用风景。做人要讲诚信,诚实的人心里坦然,而撒谎欺诈的人则倍受道德折磨,这便是我读了此书后的感想。

揣着激动的心,轻翻扉页,不知不觉便沉浸于书中。阅读后,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影响我最深的是关于诚信的内容。这还得从那一次的“诚信考试”说起。

伴着老师那有节奏的脚步声,以及那沓白花花的试卷的出现,我们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语文老师要“突击检查”。教室里顿时哀嚎一片,大家都没有复习。可语文老师像有急事似的,发了试卷便急匆匆地走了。教室里又舒了一口气,此时,我看见很多同学在作弊。他们有的明目张胆,拿出课本大摇大摆地抄;有的小心翼翼,把课本藏在书桌里,抄时还不时东张西望;有的装作若无其事,淡定地抄着掌心里的答案……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看到此种情形,我也犹豫了,终于虚荣心占据了上风,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摸到了语文书,就在这时,一阵风吹回了我的诚实。

“哗啦哗啦……”风像调皮的娃娃翻开了这本放在最顶层的《传统美德教育读本》,打开了写季札墓树挂剑的故事的那一页,一下子我想起了这个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诚信故事。季札奉命出使途经徐国时,徐君设宴款待,在宴席上,季札知道徐君喜欢自己身上佩戴的宝剑,暗自决定等出使回来后便把宝剑赠予徐君,谁知徐君未等到他回来就死了。季札祭拜过徐君后便把宝剑挂在他墓前的树上,便走了。他的仆人很不解,季札说到:“我当时已决定送徐君宝剑了,虽然他死了,但我把宝剑挂在他墓前的树上,这不正实现了当时心中的诺言吗?”我一个激灵,伸向语文书的手像是被羞耻之火灼烧似的,猛的一下,抽了回来。最终诚信战胜了虚荣心,我硬着头皮写完了那一张试卷。

一会儿,语文老师含笑走进来,问道:“同学们,考得还好吗?”同学们低着头小声的回答:“还可以。”老师的脸色霎时晴转阴,大声道:“你们真的没有作弊码?”同学们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这时,老师缓和了语气,对我们说道:“同学们,其实这只是一场‘诚信考试’罢了,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无论是谁,讲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你们应该向小珍同学学习,因为她真正克服了虚荣,做到了诚实。”于是,我在惊喜中获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而今天,我们要求的诚实,是要忠诚待人,相互信赖;是要遵纪守法,忠诚老实;是要勤奋刻苦,扎实学习;是要专心工作,认真踏实。

诚立身,万事需三思而后行;诚为仁,不能摒弃;诚谓信,己诚则人诚。那么,就让我们做个诚实的人,坦坦荡荡,方为君子。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3

以前,即使老师一再强调做人要讲诚信,但,我却不在意。可是,当我读了《传统美德教育读本》后,我发现我错了,诚信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是我们的大金矿,我们应该守住这笔财富。

想想自己以前许诺别人把书借她,却借给另一个人,答应过别人一定及时还书,却迟迟未还这种轻易许诺却做不到的失信行为与书中曾子讲诚信的故事比起来,着实是让我惭愧不已呀!曾子是个讲诚信的人。一天,他的妻子要出门,孩子闹着要一起去,他的妻子就哄孩子说:乖乖,不要闹了,妈妈出去一下就回来,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不哭了,她就出门去。等她回家时,看见曾子正准备杀猪,大吃一惊,急忙阻拦:我不过是哄孩子的,你怎么就真杀猪了?曾子说:怎么能在孩子面前撒谎呢?只有说话算话,才能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格。说着,就把猪杀了。妻子一想,丈夫做得对,从此再也不乱哄孩子了。

读完这则故事,我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不得不由衷敬佩起曾子来,我为他做到言出必行而感动。同时,曾子讲诚信的传统美德影响着每个人。

当然了,曾子讲诚信的故事也影响着我,他让我守住了这笔财富-----诚信。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公交车站等车准备去学校,旁边有很多人。上了车,我就在车门旁站着。坐了许久,也没看见有人收钱,后来司机说:收票的阿姨生病请假了,一会到站了,下车时我再收吧!原来是这样啊!不一会儿总站就到了,我掏好票钱正准备递给司机,谁知,我被拥挤的人们硬生生地挤下了车。司机也没看见,我就只好站在车旁等着了,等人群一散,我拿着两元钱上了车,递给司机说:叔叔,您还没收我的票钱呢,现在给您。司机叔叔笑着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啊!这时,旁边一个女孩拽住我说:你怎么这么傻呀,不然,又省两元钱了,傻!我坚定地说:不,我不傻!我们做人要有诚信。

我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因为我守住了我们的财富-----诚信。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做到讲诚信,比如:考试我们不作弊,平时不抄同学作业,答应人家的事情要做到等。

读《传统美德教育读本》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诚信比黄金还值钱,比钻石还耀眼,比一幅名画还珍贵,它是无价之宝,我们要永远守住这笔财富。同时,诚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让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个有诚信的人吧!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4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给我映像最深的一句话是: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结交朋友的尺度和标准。

的确,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很正直的朋友。可见,有几个有德之朋非常重要。

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的身边有几个好的朋友,他们的好习惯就会影响到自已,使自己的坏习惯慢慢消失,而且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马克思跟恩格斯都是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支持。所以他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正因为他们是一对有德之朋,所以他们之间才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事业。

相反,整天围在一群无义之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的一些坏习惯就会像传染病一样到处传播,自己也会被传染,一些小偷成群结队的去偷东西,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因此,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一定要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让好朋友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5

今天我读了《传统美德》中“佣人的好帮手”的故事。这篇故事写的是夏明翰小时候的事情。那时侯,夏明翰每天晚上都要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在客厅练字和学习,学习完了,地上就会有很多纸屑,靠发大妈一点点地打扫干净。

一天,夏明翰看见了,想减轻发大妈的负担。于是,他就做了一个竹篓,把要扔的纸屑扔在竹篓里,学习完后把垃圾倒在垃圾堆里,才放心地去睡觉。发大妈看到他的桌子下面很干净就表扬他是个好孩子。过了些日子,夏明翰觉得自己不扔垃圾还不够,要叫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把竹篓吊在桌子下面,把纸屑放在竹篓里,他的兄弟姐妹听了都同意。这样一来发大妈就不用再去打扫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知道夏明翰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他不仅关心别人,也要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关心别人。从这故事我还懂得了,有些事情光靠自己的行动是不够的,如果只有夏明翰不扔垃圾在地上,地上也会有垃圾,因为别人会扔。

我们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事,如在学校或在家里,我们不能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如果我们看到地上有垃圾或看到别人乱扔垃圾,我们应该把垃圾捡起,还要提醒别人不要随地扔垃圾,这样我们的生活中就可以不要这么多的清洁工人,而且我们的环境污染也会越来越少。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6

志不强则智不达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则格言,它的意思是说:志向不坚定的人,他的智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史记》在文学和历史二方面都达到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司马迁是在怎样的痛苦和耻辱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终于写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过去经常因为学习不够努力而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往往会自己找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应付,读到这则格言,我才恍然大悟:过去学习那么被动就是因为自己缺乏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啊!要想在学业上取得一番成就,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志向是不行的,而这,也正是我所缺乏的。我挖掘出我的人生格言中的自强。

有了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志向,我们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

这就是我的人生格言中的践行。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每天的学习和成长,所做的每一份试卷、每一个实验,以及每一个微不足道的进步,都是对古人的这则格言最好地诠释。

爱国、自强、践行,这是我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最深的感受和最大的收获,通过这一读书过程,我也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志向:在爱国中定位自己的责任;以自强为自己的信念;用践行来承担自己的责任。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7

今天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但书中那种种美德却在我心中生了根,永远也抹不去。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爱国的那一章节。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爱国志士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的事,这些伟人以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感动着我,激发着我内心深处对祖国的那份热情。

可是,现在的很多同学却崇洋媚外:身上穿的是外国名牌服装;手上戴的是外国的手表;看的是外国的动画片就连电视上也在放真正的美国口味,我爱吃,这样的做法怎么能被视为时尚?记得毛主席在一篇文章中举了个例子: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一定说用刀叉高明、科学,用筷子落后,就说不通。确实,西方人有许多好的东西值得学习,但不能说什么都是西方的好。的确,西方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不能什么都学西方的。这样世界上还会有我们的地位吗?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沉思,中国啊,你如慈爱的母亲哺育我们成长,一曲《我爱你,中国》唱出了亿万国民的心声,我要自豪地大喊:我爱你,中国!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核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流淌着多少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事迹。从为“民生之多艰”而掩涕长叹、投江殉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建安诗人曹植;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对国家命运殷切关心的爱国诗人陆游,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爱国情怀永不改变的范仲淹;……一颗颗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天日可表。

古往今来,爱国主义都是一种最神圣、最深厚的情感。它在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国主义精神仍然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而奋斗不息。

我们应该重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理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引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建立新中国;又带领中国人民在坎坷曲折中建设和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三峡工程胜利完成;青藏铁路的修筑;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世博会花落上海……这一个个喜庆的消息,无不令人感动,无不令人自豪,无不振奋人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大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

总之,阅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我再次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也更为迫切地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实性与使命感。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愿意以此为契机,为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9

今天晚上闲着没事干,随手在书架上拿了一本书。书名是《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这么一翻,我就被这本书的内容吸引了。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每个故事分为两则,一则古代的,一则现代的,古今结合。我看了看目录,有五个章节,仁义礼智信,每个章节分为五课,课题连起来一看,哟,现代版三字经。迫于急切,我来不及细看就立刻翻开了第一课。刚看几行,我的心灵就像被什么东西重重的打了一下,震撼了。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孟佩杰的城市女孩,乍一看这名字还有一点男孩子气呢。孟佩杰五岁时被送往养父养母家,但养父早逝,养母又因为手术失败瘫痪在床。孟佩杰笑着对企图自杀的养母说:“妈,你别死,你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一句话,不到二十五个字,却浸透了一个女孩子骨子里的孝顺。母女两人相依为命,靠着养母的病退工资——每个月不带500元钱生活。孟佩杰每天要很早很早起来做饭,洗衣服……当时,她只有八岁。当她一路跌打滚爬考上大学时,靠打工拿的第一份工资买的第一个东西竟然是养母最爱吃的食物!如此孝顺的孩子,别说打着灯笼,就算开着日光灯都难找啊!何况那还不是她的亲妈!我看着看着,突然就想到了自己。我从小到大,一直被妈妈呵护着,宠爱着。可我却没有半点感恩之心,哪怕是一杯水也没有倒过。有时候,妈妈让我做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我都要抱怨个不停。

每次我犯错了,妈妈说了一两句,我就会嘟起嘴,嘀咕着“妈妈好烦啊”这类的不孝顺的话。虽然长大了,但却还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到处跟妈妈顶嘴,有时候妈妈犯了错,我还会骂她一句“猪头”。现在,看见孟佩杰这么孝顺,我真是羞愧的颜面无存。以后的几十年里我一定要尽力的孝敬父母,尽力的做一个好孩子。再向后翻了几页,无一不是感动人心的事例,每一个都能随时随刻让人潸然泪下。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知识,我相信你也一定会。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分享 篇1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的小故事都蕴藏着深刻的含义。《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却一直映在我的心上,是它让我知道了人要有恒心、有毅力。

这一篇小故事主要写了北宋着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时期酷爱读书,但因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十岁时住进寺庙读书。他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忘记吃饭,别人送来又觉得不好意思,便在夜晚量好米,添好水,一边读书一边煮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才睡觉。第二天,米粥凉透了,凝固了,范仲淹就用小刀划开一个十字,分成四块,早上吃两块,傍晚吃两块。在去山洞读书时,采几种野菜切成碎末并拌入盐,佐餐的菜便成了。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是否也是这样有恒心、有毅力呢?

有一次,我吵着闹着对妈妈说养一盆花,妈妈对我说:那你要自己给它浇水、施肥哦!好的!我爽快地答应了妈妈的话,妈妈也给我买了一盆小花。开始几天,我很努力地每天给它浇水。过了几天,我开始放弃了,只是偶尔浇一浇。后来,我完全不管它了。渐渐地,小花收起了笑脸,慢慢地垂下头去,原本那些光滑的花瓣,也一片片落了下来,最终完全枯萎了。妈妈见状,教训了我一顿,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宝,一件事只要你有恒心地做,一定是会成功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做事一定要有恒心。

这一个小故事使我受益终生,它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我们应该要向范仲淹学习。

传统美德作文700字:传承千年美德


传统美德作文700字 传承千年美德

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注重道德涵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传承,做人的美德无疑是其中精髓所在。

诚信是立人的口碑,这些年来师长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无不强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时晋文公退避三舍,公孙鞅一诺千金,誉满天下。而周幽王戏弄诸侯,晋惠公以怨报德,却为天下人所不齿,成了反面教材,足可见我们老祖宗对诚信的重视。如今更是作为一种社会的正能量被传承下来,且不说师长对我们的言传身教,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守诚信。小到借橡皮、借铅笔,大到借书、借钱,都要有借有还,才会让别人信任自己。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阖闾话短长。节俭清廉的美德在中国由来已久,齐国宰相晏婴吃饭,最多只有一个荤菜,招待客人也是同级标准;明朝海瑞当县令时,从不买肉,自给自足,平时穿得跟叫花子颇有神似,令人钦服。今天,还有人将节俭视为吝啬,肆意挥霍:一味追求名牌,吃饭必定满汉全席,却足足有一半剩饭剩菜倒进了泔水桶。衣食不过是为了温饱,我们应该响应光盘行动,本着吃多少打多少的精神,勤俭节约。

对于崇尚儒家思想的国家来说,孝敬无疑占着重要的地位。古代的守孝制就是为了检验臣子对国家的忠诚。再看看在母亲生病时放下皇帝架子,亲自为母亲试尝汤药的汉文帝;为了让身患眼疾的父母喝上鹿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混入鹿群的郯子无不令人动容,我们并不一定会孝得感天动地,但我们一定要立志孝得感天动地。帮父亲买早点,给妈妈洗个脚,替奶奶干家务这都是孝敬的表现,换句话说,让长辈高兴就是孝敬。

如今,我们的祖国正顶着素质低的骂名,甚至连港台同胞都歧视我们,就是因为随地吐痰、奢侈浪费等等行为。我们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从我做起,传承千年美德!

最新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700字


读书就如同挖矿一样,是一个在不断“沙里淘金”的过程。认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我们的思维也随着剧情一直在跃动,勤写读后感对于我们写作水平的提升非常重要。该怎样做才能将自己的读后感写的更好呢?我们特别为你收集的“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篇1

在星期三的故事诵读课上,我津津有味地读着一篇《羲之墨池》。我非常佩服书法家王羲之,他每天都很早起床,漱洗完毕就开始练字,一练就是好久,他不知写坏了多少笔,洗笔的水像墨一样黑。最后他就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

我看完这篇故事以后,深感惭愧,我做事情就经常半途而废。记得又一次,我看到电视里的小朋友们在漂亮的舞台下跳着优美的舞蹈,羡慕极了,也让妈给我提了一个舞蹈班,结果只学了一个学期,之后就觉得摆一字开太累了,就不想学了。还有一次暑假,跟外公学素描,画了二次,觉得没有进展,又非常枯燥,就又暂停下来了。

从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勤奋就不可能成功。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个水池,隔岸便是成功。成功与否,只在于是否愿意如精卫一般用自己的勤奋填平水池,将水池变成坦途,所以只有在乎点滴的勤奋,才能像浮云和惊龙一般傲视众生,享受成功。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篇2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国家,闪耀着人们以勤劳和智慧所创造出的灿烂文明。中华美德,也在我们发展与进步中渐渐散出光芒,于是中国便有了“礼仪之邦”这样的美称。而当一个文化之都发展到今天这样繁荣时,中华美德的光芒却因受到外来文化和不良思想的冲击,被人们忘却。我们应该继承这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教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中华美德:从孔融让梨到一字千金,无疑都是在告诉我们孝敬与诚信。我认为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规则。人要是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什么事也做不成。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名字叫《曾子杀猪》。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不停地哭闹,曾子的妻子就跟孩子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后来,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忙阻止道:“我不过是哄哄孩子的,你怎么能当真。”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以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分明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便把猪杀了。事后,他告诉妻子:“说到就要做到,这就是诚信。”

曾子深深懂得,做人应该诚实守信,如果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是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当今社会,有许多不守信用的人,他们不懂得在一切道德品质中诚信才是世界上最需要的。不论你学历多高,真诚与朴实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席勒说过:即使你衣衫褴褛,也不要忘记穿上诚信的衣裳。因为生命是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惟有诚信使你看清真正的自己。

所以,让我们向着传承传统美德这个目标,一起努力!让他发扬光大。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一则小故事,名为《凿壁取光》,它讲述的是西汉的匡衡因为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务农,生活十分贫困,为了帮助家里,他白天要外出干活,只能靠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晚上点灯用的油都买不起。他非常苦恼,他又非常喜欢读书。一次,他发现与邻居家合用的一堵墙的壁缝里透过丝丝光线来,他高兴极了,找到了借光的好办法。他把原有的缝隙凿得大点,这样,就有更多地光线透过来了,他就依靠着这些光线,紧挨着墙壁,夜夜苦读到天明,直到邻居就寝为止。

读了这则故事后,我联想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们学习的环境非常好,爸爸妈妈不用我们为家庭的生计考虑,也不用我出去打工挣钱,只要认真学习就行,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教授我们知识和技能,晚上也没有不能学习的担忧,可我们却没有百分之百把精力花在学习上,没有感受到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通过这则小故事,我感到很惭愧,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可不想到老了之后,一事无成,后悔莫及。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努力,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匡衡,你是好样的,我要向你学习!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篇4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篇5

在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且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的了春天的阳光呢?

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无论何时,无论何事,他们都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爱是那春天的阳光,不让我们受到刺骨的寒风给我们带来的寒冷;父母的爱是一把伞,这把伞不让倾盆大雨淋湿我们;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遍大江南北。我们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逐渐长大,母爱是一滴清水,滋润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受一点污染。

长大后,我们应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经常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自己的'前途。这时,你们可曾想到父母。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世界上就不会有如此唯一的你,我,他。这使我想起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妈好,有爸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爸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但有些人却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高兴时,对父母是何其的任性,放肆。即使如此,父母也从未有一丝放弃我们的念头,而是加倍努力的教导我们。他们一心只想着:我要让我的孩子幸福。

在我们中国,孝顺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不能让祖国失望,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们要发扬这种美德就要从生活中的种种孝顺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难道我们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吗?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孝敬我们可亲可爱的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篇6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今天,我翻开《神童点子故事》,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呵,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爸爸从集市上买来了一些金黄的鸭梨,他让孔融先吃一个,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上学期,我被评为“有孝心的好少年”单项奖,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中午学校发餐点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每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姐姐十五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 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己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网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高梵晟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高梵

晟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现在,我才知道,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新年都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应该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篇7

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节俭的呢?读了《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后,我想给大家讲讲董三泉的故事。

董三泉是明朝一位为人正直的官吏,先后做过县官、知府。董三泉在生活上十分注意节俭。他不仅自己生活起居一切从简,住的是普普通通的宅所,平日里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且还非常注意治家勤俭。董三泉的妻子有心想劝说他置办些新家具,可董三泉却说:“我们的生活比一些平民百姓高出不少了。这些家具如果是放在贫穷人家,还是好东西呢。人家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

董三泉要求儿女也很严格。平日里他不许儿女总穿绫罗绸缎,而要他们多穿粗布缝制的衣服。

小朋友,你们想,董三泉这样有钱的人家,竟然这么朴素。换成别人,盖新房、买田地不用说,挥金如土平常事。任随子女穿绫罗绸缎,不会在意子女花钱大手大脚。你说,我们该不该向董三泉学习呢?

是的,过年时,大家一定收到很多压岁钱吧。一千、三千、五千,都有可能。那我们该用这些钱干什么呢?有的小朋友会用它买昂贵的玩具,有的小朋友用它痛快地买零食。握着大把大把的压岁钱,觉得理所当然,忘了长辈们的心意,甚至顶撞爸爸妈妈的劝告,任意支配。我曾经也有过这么多压岁钱由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念头哦。但读了《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后,我要像董三泉那样做一个节俭的人。听妈妈说,把一千元存进银行,一年后会增加利息30元。我和弟弟打算把一部分钱存进银行,剩下的钱用来买书啊,文具啊,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建议大家也和我一样做董三泉那样节俭的人。

快开学了,我去商店买文具,一进商店,我就被一个很漂亮的书包吸引住了:我喜欢的粉色,书包上的贝儿公主甜甜地对着我笑,底部有轮胎,顶部有拉手,上学时还可以在地上抽拉。啊!这个书包我超满意。虽然价钱很贵,但我不在乎,反正压岁钱多多。我马上把那个书包抱在怀里,怕被其他小朋友买走。一会儿,我开始犹豫,想起董三泉的妻子想劝说他置办些新家具,可董三泉却说:“我们的生活比一些平民百姓高出不少了。这些家具如果是放在贫穷人家,还是好东西呢。人家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对呀,我上学期用过的书包,妈妈清洗后放在书桌旁的,颜色不再那么鲜艳,图案有些模糊,边边有些起毛。可是还牢固。可以再用一学期,用不着买新书包。我看了一眼心仪的书包,小心地把它放回原处。然后,我挑了一些必需的学习用品买回家。

小朋友,节俭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别忘了,要从我做起噢,要从小事做起噢。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篇8

说起中华美德,我想每个人都会自豪的说:“中华美德传统”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谈起美德每个人都能知道,也说的出来一些。

在这些岁月的流逝中,美德是否能够依旧长存下去。

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好多人在那围观,也许人都有从众心理,我忍不住好奇心,走了过去,在想发生什么了,这么多人,结果我看到一个很可笑的结局,一只猴子和一只狗打架,周围的人,既然还笑的那么开怀,嘴里还喊着加油。那位养猴子的人,真是没良心,为了赚钱,既然如此的残忍,呵!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狗和猴子打架,居然猴子赢了。看着猴子那已是伤痕累累,却还要饱受主人的欺压凌辱。猴子是多么可爱的一种动物,它很聪明,记得去动物园玩时,我送香蕉给金丝猴吃,它坐在石板上剥开香蕉皮,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眼珠子转转,好可爱。此时,我想起我读的《中华传统美德》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有良心,不要昧着良心做事。可是现在的人为了一己私欲,利用一些动物为自己卖命赚钱,不管它们的死活。

在此呼吁大家,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大自然已将我们融为一体,成了食物链。分不开了。爱它爱生活,大家一起来爱护每个生命源,让我们携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篇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的小故事都蕴藏着深刻的含义。《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却一直映在我的心上,是它让我知道了人要有恒心、有毅力。

这一篇小故事主要写了北宋着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时期酷爱读书,但因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十岁时住进寺庙读书。他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忘记吃饭,别人送来又觉得不好意思,便在夜晚量好米,添好水,一边读书一边煮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才睡觉。第二天,米粥凉透了,凝固了,范仲淹就用小刀划开一个十字,分成四块,早上吃两块,傍晚吃两块。在去山洞读书时,采几种野菜切成碎末并拌入盐,佐餐的菜便成了。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是否也是这样有恒心、有毅力呢?

有一次,我吵着闹着对妈妈说养一盆花,妈妈对我说:那你要自己给它浇水、施肥哦!好的!我爽快地答应了妈妈的话,妈妈也给我买了一盆小花。开始几天,我很努力地每天给它浇水。过了几天,我开始放弃了,只是偶尔浇一浇。后来,我完全不管它了。渐渐地,小花收起了笑脸,慢慢地垂下头去,原本那些光滑的花瓣,也一片片落了下来,最终完全枯萎了。妈妈见状,教训了我一顿,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宝,一件事只要你有恒心地做,一定是会成功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做事一定要有恒心。

这一个小故事使我受益终生,它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我们应该要向范仲淹学习。

[精]读后感中华传统美德(集锦4篇)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精]读后感中华传统美德(集锦4篇),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读后感中华传统美德 篇1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告诉了我许多人生道路上的道理,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特别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深有感触。

面对时间的奔流不息,古往今来,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是大有人在。古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把“五更鸡鸣”之时,当作“男儿读书之时”;鲁迅先生则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个重要的秘决,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少时家道中落,父亲重病卧床,他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避免影响学业,他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后来回忆此事,他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所以在他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我的同学在学习中,利用课余时间通读了四大名著。问他有何经验,他说:“我是把玩耍、上厕所的时间都挤出来看书的。”

时间老人无时无刻不悄悄从人们身边溜过,谁也没有力量阻止他悄然逝去的步伐。就像一首诗所写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时间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相反,那些终日无所事事、随随便便浪费时间的人,时间老人留给他的只能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间是最公正的,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定要爱惜时间。

读后感中华传统美德 篇2

《周易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最近,我们班全体同学共同阅读并背诵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些格言是从《论语》、《史记》、《后汉书》等著名书籍上摘选的,读完后,使我受益匪浅。

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这句话是出自石成金的《传家宝。俗谚牧民》,意思就是:人从小就要培养远大的志向,心中如果没有理想,即使活一百岁也是白活。可见理想、志向在人的一生当中是多么的重要啊!我们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长大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会一辈子碌碌无为。我们现在处于青少年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传统是现代的根基,青少年、大学生,我们首先要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后感中华传统美德 篇3

我通过读《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我收获很大,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美德”,这个响亮的名字,只要一说,就让人感到羡慕,我也不例外。特别是读了这篇文章,我更欣赏美德这两个字了。

我在《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书里,有几个故事让我记忆很深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就像故事里所说的:“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我认为曾子这样做非常对,教育儿子长大以后不要对人不讲信用,要做一个诚实守信人。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要做到诚实守信这四个字,让我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少先队员吧!

其次,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家庭和和睦睦,尊敬长辈,生活得很愉快,奶奶在这个和谐的家里,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完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个道理,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付出了多少心血,父母给我们的爱太多太多了,我们永远还不完。所以我们长大以后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多去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快点行动起来吧!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吧!做一个人人喜爱,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吧!

读后感中华传统美德 篇4

说起中华美德,我想每个人都会自豪的说:“中华美德传统”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谈起美德每个人都能知道,也说的出来一些。

在这些岁月的流逝中,美德是否能够依旧长存下去。

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好多人在那围观,也许人都有从众心理,我忍不住好奇心,走了过去,在想发生什么了,这么多人,结果我看到一个很可笑的结局,一只猴子和一只狗打架,周围的人,既然还笑的那么开怀,嘴里还喊着加油。那位养猴子的人,真是没良心,为了赚钱,既然如此的残忍,呵!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狗和猴子打架,居然猴子赢了。看着猴子那已是伤痕累累,却还要饱受主人的欺压凌辱。猴子是多么可爱的一种动物,它很聪明,记得去动物园玩时,我送香蕉给金丝猴吃,它坐在石板上剥开香蕉皮,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眼珠子转转,好可爱。此时,我想起我读的《中华传统美德》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有良心,不要昧着良心做事。可是现在的人为了一己私欲,利用一些动物为自己卖命赚钱,不管它们的死活。

在此呼吁大家,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大自然已将我们融为一体,成了食物链。分不开了。爱它爱生活,大家一起来爱护每个生命源,让我们携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必备」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700字模板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必备」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700字模板,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篇1】

在暑假里我看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大禹治水”、“完璧归赵”和“孟母三迁”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这篇故事讲了洪水淹没了农田,禹决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带领下,他们吃尽千辛万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无私地奉献到了治水事业中。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禹。因为他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挠、信念坚定,和老百姓们一起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欢的故事是“完璧归赵”。讲的是赵王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个城与越王交换。赵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会给十五个城,但还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蔺相如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将宝玉和氏璧送还赵国。

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既忠诚又聪明。他猜到秦王会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让步。

我第三喜欢的故事是“孟母三迁”。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以保证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其中我最喜欢孟子,因为他很聪明。明白孟母把织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学东西要持之以恒,从而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欢孟母,因为她很关心孟子,为了他的学业做出很大的牺牲。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时写了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品德。我们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学习先人的精华,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几千年的道德精髓,对我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用处。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篇2】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我们*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雪、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的练啊练啊,连续几个月,从清晨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涸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们倦意袭来时,就拿锥子沙*扎一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若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百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五王冕痴个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篇3】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也感觉到道德的重要*。坐在窗前手捧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的心被古人那优秀美德所浸润,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一天。一直拖了好几天,实在熬不过去了,我只能拖着我的那双破了却舍不得扔到的球鞋。你如果真的舍不得,就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去修一下就行了!你都要读三年级了,这点小事应该难不倒你的。妈妈的坚持使我无计可施,我只得拎着球鞋,拿着妈妈塞给我的五元钱,冒着炎炎烈日往小区门口走去。

妈妈真是的,以前从来没有让我一个人做这样的事,现在却以我读三年级为由让我自己去补鞋,唉!真是衰啊。难道她还不知道我素来是害羞的*子?走到小区门口,我傻眼了,虽是一个小小的鞋摊,却人满为患,我只好低着头排在后面。鞋摊的人络绎不绝,我一直淹没在人群之中!忽然从人群中钻了个头出来:小朋友,补鞋吗?我惊了一下,他,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北方话的老人。嗯!我点点头,脸有些红。把鞋拿过来吧!他笑着说。挤进人群,我心里异常轻松,先前那种徘徊时的沉重步伐变得轻盈起来。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着。

这儿坐,很快就好!他给我拿出一张小板凳,身子稍一欠,用他的围裙擦了擦凳面,示意让我拿去坐下等待。我接过他给我的凳子,竟然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篇4】

看了一我本书,书名叫〈〈中华美德故事〉〉。书里内容很多,比如:尊敬师长、爱国爱民、谦虚礼貌、刻苦学习、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期靠吃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呢?子路想,要是翻过几座山到亲戚家里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山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见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老。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我正穿着一条裙子在看电视,妈妈在外面看书。突然,我感觉很口渴,便大声叫:“妈妈,帮我洗一点葡萄再拿过来。”过了一会儿,妈妈果然送葡萄来了。现在想想我和子路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更不要说孝顺了。

我想对那些乐于助人说:谢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而美丽。

我还想对那些保护花草树木的人说:谢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如些美好,你们是美的使者。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记住这句话,我会努力学习,争取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篇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数学逐渐产生厌倦,每到数学课总是头脑发胀,老师讲课对我来说就像听天书一样,浑然一片,脑袋总也不开撬,课上跟不上,课下作业又总是错题连篇。“智商低”、“脑袋笨”似乎和我联系到了一起。自卑感油然而生,对于一个争强好胜的我来说每天真是度日如年,寝食难安,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给自己判定不是学习的料。

今年六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学习了一个个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他们的动人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中国阿甘”郑心意两岁时不幸患了扭转痉挛性脑瘫,上肢痉挛并向身体一侧反转,双手不能弯曲,嘴巴肌肉歪斜,说话困难,走起路来身体摇摆扭曲。而他却没有向命运低头为了说话和认字,他借助电视剧播放时字幕,一遍一遍对照练习,为了学写字,他用脚趾夹着棍棒在沙盆里不断地比画,凭着坚强的毅力,他不仅学会了普通话,还学会了用脚趾敲击键盘打字,读了他的故事不免让我这个身体健全的孩子惭愧至极,想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郑心意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在学上如能有郑心意这股韧劲,还何愁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呢?从那以以后我每天在课上跟不上时,自己总是为自己鼓劲,心里默念一个身患脑瘫的人都能学会说话,写字,我这个身体健全的人一定能攻破眼前的问题不要泄气,说来也怪,问题就是在这样不言弃,不放弃的态度中逐一解决了。

短短的两个月中,我不再自暴自弃,不再埋怨自己头脑笨,遇到问题总是静下心思考琢磨,多问多听,渐渐地解开了一道道数学难题。老师见状说我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说我最近进步很大,我对数学的兴趣也日渐浓厚,不再像过去那样一遇到数学难题就打怵,深深地体验到了“困难像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心情一下又恢复到了刚上学时那样,整天快乐活泼,我的进步和转变得益于学校组织的这次“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更得感谢《中华美德颂》这本书。书虽然已反复读了三遍,但每次阅读都是一种鼓舞,每次阅读都是对我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要将其珍藏于书柜,让那些动人事迹成为永久鞭策我成长的精神食粮。

通过此次读书活动,我切实感受到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真得是幸遇《中华美德颂》!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篇6】

最近,我看了《中华美德》这本书,书上有很多故事,比如英雄文天祥的爱国故事,医学泰斗李时珍敬业奉献的故事,大书法家王羲之持之以恒的故事……其中,让我最敬佩的是晏殊诚实守信的品格。

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自幼聪慧,素以诚实著称。在14岁入殿参加考试时,晏殊很快完成了答卷。两天之后,进行的是诗、赋、论的考试。晏殊发现试题是自己练习过的,于是,他如实上奏真宗:“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宋真宗非常欣赏他的真诚和才华,便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深造。

在一次语文考试时,我认真地做着题目,一题、两题、三题……许多题目都被我轻松地答了出来。我仿佛是一个大将军,打败了一个个“敌人”。正得意时,我却被第八题难住了,怎么也做不出来了。我只好先做后面的题目。过了一会儿,整张考卷就剩下这一题了,眼看着考试就快结束了,我真是心急如焚!

这时,我无意发现前面的同学已经把题目全部做完了,正悠闲地检查着。我扭头看了看周围,没人注意到我。我把脖子伸到了前面,悄悄地看了看前面同学的试卷,刚看清试卷上的字就立马把头缩了回来。我在心里默念着第八题的答案,却迟迟没有动笔把它写到我的试卷上。我知道,如果我把答案写了上去,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但这样不但欺骗了老师,还欺骗了自己。

我想起了晏殊的故事,诚实是做人之本,考试只是在检验我们,这次考得不理想可以下次再努力,而诚实却是每一个时刻都需要做到的。直到考试结束,我也没有把答案写上去。那次考试,虽然我只得了八十几分,但是这个成绩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

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篇7】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是一个反应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的书籍。故事中的人物有的机智、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让我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真善美。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孟母断机》,讲的是:孟子小时候不爱学习,孟母为了激励他,便把纺织到一半的布给剪断了。孟子不解,问母亲。母亲说道:“剪断的布就没有用了,就像你学习半途而废,长大了,啥也做不成。”

孟子流着眼泪说:“我错了。”后来,孟子在*历史上留下了绚丽的一页,为*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我们尊崇的古圣先贤之一。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人们有很大影响。可见,一个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有多么重要。

希望,全天下的妈妈都成为有智慧的家长,全天下的孩子都成为积极进取,蒸蒸日上的好孩子!我们共同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中华传统美德》有感
陈芳兰

说起中华美德,我想每个人都会自豪的说:“中华美德传统”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谈起美德每个人都能知道,也说的出来一些。

在这些岁月的流逝中,美德是否能够依旧长存下去。

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 我看到好多人在那围观,也许人都有从众心理 ,我忍不住好奇心 ,走了过去,在想发生什么了 ,这么多人 ,结果 我看到一个很可笑的结局,一只猴子 和一只狗打架,周围的人,既然还笑的那么开怀,嘴里还喊着加油。 那位养猴子的人,真是没良心 ,为了赚钱,既然如此的残忍,呵!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狗和猴子打架,居然猴子赢了。看着猴子那已是伤痕累累,却还要饱受主人的欺压凌辱。猴子是多么可爱的一种动物,它很聪明,记得去动物园玩时,我送香蕉给金丝猴吃,它坐在石板上剥开香蕉皮,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眼珠子转转,好可爱。此时,我想起我读的《中华传统美德》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有良心,不要昧着良心做事。可是现在的人为了一己私欲,利用一些动物为自己卖命赚钱,不管它们的死活。

在此呼吁大家,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大自然已将我们融为一体,成了食物链。分不开了。爱它爱生活,大家一起来爱护每个生命源,让我们携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传统美德读后感精品


阅读书籍时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大门,因此阅读时相当快乐的一件事,作品这本书让我彷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体验了现实生活中没体验过的事情。您是否对这本书印象深刻呢?栏目小编阅读了众多文章后发现“传统美德读后感”堪称精品。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1】

今天,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针》。李白以前总是不好好读书,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发愤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为之一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我心想: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看看这个故事,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叹不如。

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可是,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课,没有时间弹钢琴,即使我有空,也懒得弹,所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我还弹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熟。面对老师的责备,父母的唠叨,我下定决心要每天练琴,把曲子弹熟。从那一刻开始,即使功课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坚持每天弹几小时琴,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钢琴七级考试。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个品质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卧薪尝胆》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越国国君勾践,为了报仇,从皇宫里搬了出来,搬到了一个又破又烂的小茅屋里。屋顶上垂下一颗大苦胆,每天尝一口苦胆的味道,过着穷苦清淡的日子,用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不忘过去的耻辱。与国人们同心协力,经过了十年的强政励治,推动了国家各方面的能力,振大了势力,终于打败了吴国。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毅力,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才能战胜困难打败困难。在生活中,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有一次,我在弹钢琴,那首曲子音很多,我刚弹到一半,手就又酸又痛,简直不能动了。那一瞬间我真的想放弃算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平时老师常对我们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就可以取得成功!于是我忍耐着酸痛,继续努力弹钢琴。终于,我在钢琴老师那里通过了这首曲子。我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欣喜不已。

从这次事件中,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只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放弃,有恒心有毅力,最终都可以成功!所以,我们要向文中主人公学习,用自己的恒心自己的毅力,到达成功的彼岸!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2】

我通过读《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我>收获很大,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美德”,这个响亮的名字,只要一说,就让人感到羡慕,我也不例外。特别是读了这篇文章,我更欣赏美德这两个字了。

我在《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书里,有几个故事让我记忆很深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是《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就像故事里所说的:“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我认为曾子这样做非常对,教育儿子长大以后不要对人不讲信用,要做一个诚实守信人。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要做到诚实守信这四个字,让我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少先队员吧!

其次,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家庭和和睦睦,尊敬长辈,生活得很愉快,奶奶在这个和

谐的家里,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完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个道理,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付出了多少心血,父母给我们的爱太多太多了,我们永远还不完。所以我们长大以后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多去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快点行动起来吧!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吧!做一个人人喜爱,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吧!

最后,让我们来说一说孔子吧!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了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也要学习孔子的精神,勤奋好学,我们小学的>口号就是:乐于求知,勇于攀登,以及我校的:一身正气,自强不息。我们今后也要发扬这种精神,读好书,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后,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也了解了许多。这本书陪伴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3】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品德、精神和气质的基础。它包括了热爱祖国、孝敬父母、明礼诚信、自尊自强等等很多种,这本《中华美德颂》则将这些美德以故事的形式完整的展现了出来,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美德。

书中讲了很多故事,都很感人。但我觉得,只有母爱才是最令人感动的。汶川地震,人们在救援时发现一位被压死的母亲,她身子弓着,双手撑地,好像在拼命护着什么,当人们的废墟清开,发现他身下躺着一个毫发无损的孩子,医生打开孩子的被子时,发现一只手机,屏幕上有母亲费力敲出的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唐山地震,玉树地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向我们展示着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

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与力量;母爱是无私的,永远会保护着你,伴你一生。还记得那次我因嗓子化脓而不得不做扁桃体切割手术后,我因麻药药效未过,一直昏迷未醒,是妈妈一连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坐在我床边,只为了让我一醒来就见到她。我手术后不能乱动,是妈妈一连好几宿没合眼的照顾我,只为了我有需要时可以随叫随到。我……这种爱,血脉相连,温暖着儿女的感情,这种爱,瞬间迸发,震撼着无数的心灵。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

对我们的民族来言,中华美德就像源泉,滋润人们心灵的生长;中华美德就像脊梁,支撑人们挺起胸膛;中华美德就像号角,鼓舞着人们前行的脚步。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4】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着、学习着,可我们想过吗?这一切是谁给予我们的?是大自然,是父母,是老师,是同学,是我们这个美好的社会!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努力回报他们!大自然为我们带来了春夏秋冬,带来了鸟语花香,带来了绿树成阴,带来了硕果累累,还带来了雪花纷飞……我们感恩大自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从我们呱呱坠地起我们就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是那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教会我们走路,教会我们说话……他们总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我非常感谢你们,我长大了要好好报答你们,乌鸦还知道反哺,羊羔还知道跪乳,我们更应该感恩父母。

上学了,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技能,是老师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是老师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老师就是天使,就是大树,就是海洋!感恩老师!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是那无私奉献的春蚕,就是那默默燃烧的红烛!感恩老师!

小鸟感恩蓝天,是蓝天给了它飞翔的快乐,小草感恩春天,是春天给了它勃勃的生机!我们要感恩给我们帮助让我们健康成长的一切!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发现这世界原来是那样的美好,让我们都学会感恩吧!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5】

孔融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就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的兄弟很多,他在家排行第六。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一篮特别鲜美的梨子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准备吃梨。爸爸对孔融说:“孩子,你给大家分分梨吧!”

四岁的孔融站了起来,他来到桌边,踮起脚,先拿起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梨,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然后双手捧着送到了爸爸面前;又拿起一个黄澄澄的大梨,欢快地来到妈妈面前递给妈妈,接着,他把篮子里又大又好的梨一个个地挑出来送到哥哥们的手中。最后,孔融拣起了最小的一个梨,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的!”

曾参教子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很有学问,而且非常讲信用,总是说到做到,也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曾申。

一天,曾参妻子要上街办事情,曾申很想和妈妈一起去,就缠着妈妈非要跟着去。曾申的妈妈这次出门要办许多事情,又想早点回来,就对曾申说:“乖儿子,听话,好好在家玩。妈妈上街回来,杀了那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6】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礼智信》。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悟很深,从那些感人的故事情节里,反映出了一个个真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深思。

我最喜欢看的是《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的是: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的,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7】

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

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

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多彩。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而中华美德也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同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做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优良品德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的文明的曙光弦扬中外。

中华美德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像一颗颗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表现它,她就会在你心里扎根,虽微不足道,但也是必不可少。

其实中华美德体现在每个小事上,主动捡起地上的果皮,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进办公室主动敲门,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父母、老师、长辈总是教育我们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那么真正的传统美德是生命呢?我认为传统美德就是爱!以爱去面对世界,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勇敢正直——关爱社会。

我们从小接受着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人都可以滔滔不绝地谈文明礼仪,可是,看着到处乱扔垃圾,看着某些人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吗?我们接受文明的教育,却没有履行,这跟没有教育又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做行动上的巨人,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有一次我上学的时候坐公共汽车,有两位老人也上了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给让个座”,但是这句话似乎没有起什么作用,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让座,但是幼小的孩子站起来的时候,我在他们的脸上明显的看到了窘迫和不安,随后,也有几个人站了起来,不仅老爷爷和老奶奶有个座位,我也有了一个座位,这件事情让我知道了:只需一个人充满爱心,就会有更多的人被感染的。

美德离我们并不远,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携手并进,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8】

今天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但书中那种种美德却在我心中生了根,永远也抹不去。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爱国的那一章节。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爱国志士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的事,这些伟人以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感动着我,激发着我内心深处对祖国的那份热情。

可是,现在的很多同学却崇洋媚外:身上穿的是外国名牌服装;手上戴的是外国的手表;看的是外国的动画片就连电视上也在放真正的美国口味,我爱吃,这样的做法怎么能被视为时尚?记得毛主席在一篇文章中举了个例子: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一定说用刀叉高明、科学,用筷子落后,就说不通。确实,西方人有许多好的东西值得学习,但不能说什么都是西方的好。的确,西方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不能什么都学西方的。这样世界上还会有我们的地位吗?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沉思,中国啊,你如慈爱的母亲哺育我们成长,一曲《我爱你,中国》唱出了亿万国民的心声,我要自豪地大喊:我爱你,中国!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9】

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有笛福写的《鲁宾逊漂流记》、萧红写的《呼兰河传》、杨红樱写的《非常男生》、《非常女生》。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小屁孩日记———五年级烦事多》,这本幽默而有趣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而让我看了之后还想看一遍的就是——《代课老师》。这篇文章讲述了因为甜老师要度蜜月7天,所以来了一个姓姜的实习老师。同学们都纷纷捉弄他,可是老师不当一回事,更加没有骂他们,不可思议的是,他和蔼可亲地给他们上一节捣蛋课,接着又指导同学们写一篇1000字以内的作文。。。。。。、

写到这儿,忽然让我想起了我5年级的实习老师,,她是教美术的。她长着一张慈善的脸,樱桃般的小嘴儿,长长的头发,犹如柳条一般。她很细心,和我们很合得来。有一次,她叫一些学美术的同学上来画人物线描(而我也在里面)由于好长时间不画了,技法、手势都有点生疏,所以画起来的时候,有些地方不会画得很精致。朱老师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轻轻的拿起笔,把有些不好的地方反反复复的改改,然后又稍微帮我把其他地方画画,而我自己也一丝不苟的画着,但是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小细节。这时,朱老师又来了,她目不转睛的盯着这幅画,好想在找那些微小细节,之后又帮我改改。就这样,大功告成了,我的画从难看转变成了好看,我开心的笑了,老师也笑了,笑的是多么地灿烂。

传统美德读后感【篇10】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我们*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

弘扬传统美德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看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大禹治水、完璧归赵和孟母三迁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这篇故事讲了洪水淹没了农田,禹决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带领下,他们吃尽千辛万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无私地奉献到了治水事业中。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禹。因为他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挠、信念坚定,和老百姓们一起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欢的故事是完璧归赵。讲的是赵王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个城与越王交换。赵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会给十五个城,但还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蔺相如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将宝玉和氏璧送还赵国。

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既忠诚又聪明。他猜到秦王会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让步。

我第三喜欢的故事是孟母三迁。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以保证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其中我最喜欢孟子,因为他很聪明。明白孟母把织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学东西要持之以恒,从而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欢孟母,因为她很关心孟子,为了他的学业做出很大的牺牲。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时写了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品德。我们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学习先人的精华,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几千年的道德精髓,对我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用处。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翻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一个个故事映入眼帘。里面有许多爱国人士,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有爱国爱民的诗人屈原文武双全的岳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小在师父周侗的教诲下学习文学、武艺。他天资聪颖、刻苦,就如他所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一生出入疆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牛头山、爱华山战果优异。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岳飞知道这四个字不仅留在自己背上,更应该铭记在自己心里。可这样的爱国之人却被奸臣秦桧陷害,被迫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可怜他的一世清白。

岳飞这样的爱国英雄被人们千古流传。现今也有许多爱国的人,有战斗英雄黄继光,有为中华之崛起的周恩来,还有为国争光的徐悲鸿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更应该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现在不需要接受战火的洗礼,但要认真学习。以前的贫苦生活能出奇才,我们何不认真学习呢?请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吧!

成为祖国的栋梁,这颗种子在我心中悄悄地萌发。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范文二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读后感《《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一

在《传统美德》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一句话来自游子吟这首诗里。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爱是那春天的阳光,不让我们受到刺骨的寒风给我们带来的寒冷;父母的爱是一把伞,这把伞不让倾盆大雨淋湿我们;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遍大江南北。我们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逐渐生长。父爱是一棵大树,让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下长大,母爱是一滴清水,滋润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受一点污染。

长大后,我们应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洁身自爱,经常因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想放弃自己的前途。就在这个时候,你又没有想到你的父母。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个你、我、他。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妈好,有爸妈的孩子像快宝,投进爸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只是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父母对孩子总是心软的,对孩子的乞求总是有求必应的。即使一开始铁定了心,但过不了多久,还是会答应孩子的。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那样的任性、放肆。但是,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我们,而是加倍努力地教导我们。

但我们的父母生病时,还坚持去上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父母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到:我要让我的孩子幸福。

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深沉的父爱与母爱。

我们要以最好成绩的成绩,来报答父母。

愿天下的父母幸幸福福,开开心心!

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他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即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愉,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了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学家匡衡壁借光,远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力径,我们只有艰辛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关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1000字精选8篇


互联网办公,文档撰写是重要组成部分,写文章之前阅读范文,是一个优秀的习惯,优秀的范文能丰富生活。我们的范文怎么样才能写的更好呢?经过收集,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献上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感动天地的故事,这些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至今,而故事的主人公更是被人们赞不绝口。近日来,我一直在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书中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受益终身的道理 。

当我读完了《金孝拾银》的故事后,我感触很深,故事主要讲了,卖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银子,在母亲的 劝导下他返回到原处找到失主,而失主却赖他偷拿了部分银子。相持不下时,县官来到。最终银子被判给了金孝母子。我很是佩服金孝母亲的品质,自己的儿子拾到了一包银子,她并没有为银子而动心,反而教导儿子返回原处找失主,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多可贵呀.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已经屈指可数。有的人甚至去偷东西,这样的人更应该向金孝的母亲学习。故事中的县官也很是让我佩服他没有私吞银子,而是公正无私地判了案。在如今,像他这样这样两袖清风、正直无私的官人又有几个呢?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学到了人要正直无私、不贪心、诚实,才会有更大收获。

读了曾子的一个故事后,我感触颇多。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让儿子跟着她去买布,而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去买布,回来后就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跟着去了。妻子回来后,看见曾子在杀猪,妻子很舍不得,哭着求他不要杀,而曾子却很坚定地说:“人不可言而无信,你已答应了儿子,不能反悔,”最后曾子还是把猪杀了。是啊,人就要像曾子一样言而有信,不可出尔反尔。作为大人,更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在这样社会里的人们,更应该向曾子学习,人不可因为一己私利,而丢掉了人生中宝贵的东西---诚信。在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人要言而有信,才能在社会中立稳脚。

同学们,古人们都有这么美好的品德,何况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呢?让我们携手一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铸就辉煌明天吧!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2

“仁”:仁人、爱人、仁爱,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礼智信读后感作文。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信”: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礼智信读后感作文》,。诚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规则。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3

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节俭的呢?读了《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后,我想给大家讲讲董三泉的故事。

董三泉是明朝一位为人正直的官吏,先后做过县官、知府。董三泉在生活上十分注意节俭。他不仅自己生活起居一切从简,住的是普普通通的宅所,平日里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且还非常注意治家勤俭。董三泉的妻子有心想劝说他置办些新家具,可董三泉却说:“我们的生活比一些平民百姓高出不少了。这些家具如果是放在贫穷人家,还是好东西呢。人家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

董三泉要求儿女也很严格。平日里他不许儿女总穿绫罗绸缎,而要他们多穿粗布缝制的衣服。

小朋友,你们想,董三泉这样有钱的人家,竟然这么朴素。换成别人,盖新房、买田地不用说,挥金如土平常事。任随子女穿绫罗绸缎,不会在意子女花钱大手大脚。你说,我们该不该向董三泉学习呢?

是的,过年时,大家一定收到很多压岁钱吧。一千、三千、五千,都有可能。那我们该用这些钱干什么呢?有的小朋友会用它买昂贵的玩具,有的小朋友用它痛快地买零食。握着大把大把的压岁钱,觉得理所当然,忘了长辈们的心意,甚至顶撞爸爸妈妈的劝告,任意支配。我曾经也有过这么多压岁钱由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念头哦。但读了《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后,我要像董三泉那样做一个节俭的人。听妈妈说,把一千元存进银行,一年后会增加利息30元。我和弟弟打算把一部分钱存进银行,剩下的钱用来买书啊,文具啊,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建议大家也和我一样做董三泉那样节俭的人。

快开学了,我去商店买文具,一进商店,我就被一个很漂亮的书包吸引住了:我喜欢的粉色,书包上的贝儿公主甜甜地对着我笑,底部有轮胎,顶部有拉手,上学时还可以在地上抽拉。啊!这个书包我超满意。虽然价钱很贵,但我不在乎,反正压岁钱多多。我马上把那个书包抱在怀里,怕被其他小朋友买走。一会儿,我开始犹豫,想起董三泉的妻子想劝说他置办些新家具,可董三泉却说:“我们的生活比一些平民百姓高出不少了。这些家具如果是放在贫穷人家,还是好东西呢。人家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对呀,我上学期用过的书包,妈妈清洗后放在书桌旁的,颜色不再那么鲜艳,图案有些模糊,边边有些起毛。可是还牢固。可以再用一学期,用不着买新书包。我看了一眼心仪的书包,小心地把它放回原处。然后,我挑了一些必需的学习用品买回家。

小朋友,节俭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别忘了,要从我做起噢,要从小事做起噢。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4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礼智信读后感【篇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系列三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从*能代表我中华传统美德的十五个字为切入点,每个字分别通过3个正面经典历史故事以及1个反面历史故事为代表,配以极具中国特色的原创工笔绘画插图,突出介绍以上每个字的意义与其内在的深层含义,从而诠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开本,大彩图,全文注音的形式,十分适合低幼段小学生阅读。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礼智信读后感【篇二】第一:读懂原文抓中心。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

第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从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

第三:读感结合有侧重。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写作时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

第四:联系实际谈感受。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

第五:结构安排有次序。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写清感受后,结尾再回扣读。还要注意读后感的题目,可以直接以读《》有感为题,也可以把自己的感悟作为题目,把读《》有感作为副标题。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礼智信读后感【篇三】寒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一起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的,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

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5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6

前不久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故事令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其中的诚信篇让我认识到了诚信的可贵。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字叫《曾子杀猪》,讲的是孔子的徒弟曾子诚实守信,教育儿子时竟因妻子哄小孩子的一句话:“回来我给你杀猪吃。”便把猪给杀了,来实现承诺。后来他的儿子也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让人十分信任与尊敬。

同时也让我想起了狼来了的故事,那个爱撒谎的放羊小孩,只为多次骗人,最后他的羊全被吃掉了。真是应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然而,现在的很多人为了金钱而不讲信用,如:黑心奶粉、地沟油、瘦肉精,还有穿的黑心棉等等,都是一些商家为了赚钱,而不讲信用,害得我们老百姓吃苦,我妈妈成天一买菜就会唠叨,“你说啥能吃,你说还能买啥?”一买电器就会问,“老板,不会是假的吧?”让人们什么都不敢买,买了也不敢用,唯恐伤到人。

这些唯利是图的人,害得人们真假难辨,真是太令人生气了,不过一次次的欺骗,只会让人更警觉,会让人们的眼睛更亮,从古至今,只有诚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这是真理,那些不讲诚信的人们快点觉醒吧,否则你们会输得很惨的,因为只有“诚”才能取“信”。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7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这部书有十个部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其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孔子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8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常识不全的人能够用品德去补偿,而一个品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常识去补偿。”这句话让我理解了常识与品德的联系,也感觉到品德的重要性。坐在窗前手捧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的心被古人那优异美德所滋润,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一天。

一向拖了好几天,真实熬不过去了,我只能拖着我的那双破了却舍不得扔到的球鞋。

“你假如真的舍不得,就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去修一下就行了!”

“你都要读三年级了,这点小事应该难不倒你的。”妈妈的坚持使我无计可施,我只得拎着球鞋,拿着妈妈塞给我的五元钱,冒着炎炎酷日往小区门口走去。

妈妈真是的,曾经从来没有让我一个人做这样的事,现在却以我读三年级为由让我自己去补鞋,唉!真是衰啊。莫非她还不知道我从来是害臊的性质?走到小区门口,我傻眼了,虽是一个小小的鞋摊,却人满为患,我只好低着头排在后面。

鞋摊的人川流不息,我一向淹没在人群之中!遽然从人群中钻了个头出来:“小朋友,补鞋吗?”我惊了一下,他,一位和颜悦色的白叟,操北方话的白叟。“嗯!”我点允许,脸有些红。“把鞋拿过来吧!”他笑着说。

挤进人群,我心里反常轻松,从前那种徜徉时的沉重脚步变得轻盈起来。这位白叟多好啊!我想着。“这儿坐,很快就好!”他给我拿出一张小板凳,身子稍一欠,用他的围裙擦了擦凳面,暗示让我拿去坐下等候。我接过他给我的凳子,竟然有些手足无措。白叟看到了我那副囧样,朝我浅笑地址允许,此刻我的紧张感在瞬间释放了,我安心肠坐在他的鞋摊边看他为我补鞋。

只见针线在鞋上不断的络绎着,本来脱线的两个鞋面情不自禁的又合拢在一起了,白叟就像一个魔法师,三下五除二,一剪、一粘、一敲、一捋,鞋子又面目一新。看着这一切,一种莫名的爱情涌上了心头,那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心境。

我交给了白叟五元钱,“找你一元。”他亲热地说着,找零钱去了。霎时间,一个想法闪过我的脑际,由含糊而激烈:要不要给他道个谢?是呀,是呀!道谢给这么慈祥的一位白叟。但是——那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对他说声“谢谢”么?修了鞋,付了钱,竟然还要说“谢谢”!嗤!怎样说得出口?由于好像觉得这“玩意儿”过期了,没必要!实际中真这么做未免太造作,白叟会理睬吗!确实,我并没有得到比他人更多的照料,但顾客与店员之间的联系莫非仅是金钱上的联系吗?……假使我还小,我能够奶声奶气地说:“谢谢,老爷爷!”假使我已经是大人了,我能够洒脱地随意地说声:“麻烦了!”可为什么我却没有胆略说呢?

“给,拿好钱!”亲热的言语又响起了,我好像于心有愧,低着头,但在接钱的一会儿,心却突然间恍然大悟:“谢谢,老爷爷!”我总算将“谢谢”说出口,此刻,我觉得今日的阳光分外绚烂,空气分外新鲜,回家的脚步也分外轻松。

现在我总算懂得了,我的那一声“谢谢”说出口后,为什么人会一会儿那么轻松,由于这便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德,也是一种美德。从那以后,不管什么事,当遭到他人的协助时,我总忘不了说一句:“谢谢”!“谢谢”成了我的口头禅。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传统美德读后感范文700字精选4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传统美德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