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感言是怎么样写的呢?当我们在面临一些特别的场合或者重要时刻。感言可以表达我们内心感受的语言,感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让心情更加舒畅。出于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搜集了以下内容:一本书心得感悟,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愿做阅读的点灯人——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如果说一本书是一条幽黑的通道,通向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本书便是寻宝指南,使你顺利抵达,满载而归,不至于迷失途中;如果说阅读是一门艺术,是每个读书人都必修的一门功课,这本书正是阅读艺术课的入门导引。
这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比起那些赫赫有名的作家,这两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其实他们都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
阅读到底有多重要?美国教育界认为,指导年轻人阅读,以最基本的阅读概念来阅读,是最重要的教育问题。而对阅读的认识,国内很多老师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我曾经就是其中一个。嫁给语文20年,一直想做个好语文老师,然而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语文老师呢?年轻时的我一度认为:让学生考高分。所以,很多年很多年,我的学生都是做题破万卷,基本不读书。一直到有一年我教初三,有一个题目是写出《水浒》108将中一个人的姓名、绰号和故事,我的一个很好的学生回答是西门庆,我意识到再也不能把名著当作问答题来背诵了,必须走进经典里面去;一直到我看到李希贵校长的《语文真的不是教出来的》,一直到我看到于树泉老师的《读书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加入杨老师工作室以后,我才彻悟:一个好语文老师应该是陪着孩子一起读书、思考和写作的老师,唯读书和写作能力才是修炼孩子的“内功”之道。而一个孩子一旦有读写能力这个“九阳神功”护体,学什么能不快呢?
这本书谈到了常人阅读的三个目标: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并且告诉我们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阅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
我老实承认,我个人很多年的阅读目标基本上都是以娱乐消遣为目的,不必说琼瑶三毛的浪漫文学,也不必说海瓴辛夷坞的情感大戏,单是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些武侠,我都不止看了一遍,以至于我终于从张无忌习武过程看出语文课改的诀窍应是修炼学生的内功,即读写能力。加入工作室以后,很幸运地遇到了一批有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的人,在大家的影响和带动下,我终于改变了阅读的目标,由娱乐消遣转化为增进理解力从而获得专业成长,我的阅读开始向多方面涉猎,诸如美学、哲学、心理学,当然更多的是教育学,为了增进理解力,我坚持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会了用思维导入梳理读书内容。
从我个人身上吸取教训,我决心教会我的孩子们,让他们从青年时代起,阅读就不能仅以娱乐消遣和获得咨询为目标,而是以增进理解力为目标。怎样增进理解力呢?开读书交流会,进行思维碰撞;读写结合,加深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生活的认知,以文字为桥梁,把作者灵魂深处的东西送达孩子们内心深处。比如,我们读《草房子》,选题写研究性论文,开聊书会;比如我们读《童年》,开以“跟高尔基学写作,跟阿廖沙学成长”为主题的交流会。
在书中,作者说,阅读就是学习,学习分两种类型:指导型学习(辅助型)和自我发现型学习(非辅助型)。指导型学习(辅助型)是老师出席的学习,是我们每个人在校园里完成的;自我发现型学习(非辅助型)是阅读自我或世界的学习,是一个人通过阅读可以抵达达的终身学习。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出校园,脱离指导型学习;而阅读却是可以永无期限的一种学习,它不受年龄、职业、贫富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我自己要成为后者这样的人,我想让我的学生也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我要去做一个阅读的点灯人,让我的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在开学初,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班里超过二分之一的孩子除了语文书,基本一本课外书没读过。这不能怪我的孩子们,农村的孩子们可怜,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代表精神生活的改善,父母大多没文化,工作忙,闲下来的时候更愿意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哪里有时间陪孩子读书?这样,引导孩子读书的责任自然就完全落到了学校和语文老师的身上,而有些语文老师身在应试的水深火热中,哪里敢把大把时间花在带领孩子读书上,抑或,有些语文老师自己也是不读书的吧。所以,我要想办法营造一个读书场,在这个场里,让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不知不觉爱上读书。正如作者所说,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什么最能吸引孩子,让它们觉得读书是一件好玩儿的事而不是负担,从而实现主动阅读呢?
集体共读。什么事一个人去做会觉得孤单,大家一起做就有了坚持的力量。我采用全班共读一本书,小组为单位共聊一本书的形式,让读书的事成为大家的事。并且,我也参与其中,与孩子共读共写共分享,榜样的力量无穷大,渐渐地,有的孩子只要拿到一本新书,就想迫不及待地先读,一睹为快。
活动激发。孩子们喜欢搞活动,活动是激发孩子们热情与灵感的催化剂。所以,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活动使孩子们不知不觉受到读书的诱惑。比如,手抄报评比、晒晒我的小书架、语文课前百家讲坛、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
循序渐进。读书也要根据学情,由于我的孩子读书基础太弱,我在选书和布置读书任务时都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获得“全美最佳教师”称号的雷夫就说过: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给学生选择读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接受程度、兴趣特点等因素。所以,七年级第一学期我给孩子们选的书除了中考必读篇目《伊索寓言》和《繁星春水》,还有一本《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亚米契斯以一个四年级孩子的口吻用日记体写成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我们没有一点阅读基础的孩子,而且,由这本书开始,我们学习写日记,开始将近三年的日记长征。
评价跟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我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宽容、鼓励、等待。
就这样,班级里读书的场就悄然不觉地形成了。孩子们谈论的话题与读书有关,孩子们课间休息与读书有关,孩子们假期生活与读书有关。
然而,当孩子们真正对读书有了兴趣之后,作为语文老师,我又遇到了一个挑战,语文素养与语文成绩并不是一开始就唇齿相依的。第一次月考我们的成绩照同规班差了很多,因为还没有做过一道题就考试了。我也很紧张不安,担心别人不理解,于是像个祥林嫂似的,跟班主任、跟领导、跟家长一遍遍解释——请等等语文,请相信我。我感恩我遇到了善解人意的领导、同事,他们安慰我鼓励我,让我有了坚持的力量。仅仅一年以后,我的学生就用成绩帮我证明了,阅读不影响考试成绩。
一年多的坚持,我非常欣喜地看到爱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会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不仅集体共读,有些孩子还自主阅读了不少好书。面对那些还不爱读书的孩子,我这样鼓励他们说,同学们哪,这一年不知不觉你已经读了九部名著,你为我们中国人平均读书量做了贡献啊。
更加没想到的是,我这个乡村教师领着一群乡村孩子们读书的经验还在我市进行了推广,还给河北省国培的语文骨干教师做了三个小时的培训,受到比较热烈的欢迎。我们更加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成就感了。
在这本书中又提到了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一班的小学生都可以做到。但有的人一生的阅读水平因为阅读目标底下,不讲方法,也永远停留在了小学生水平。
检视阅读:略读和粗读的一种。掌握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一本书的大概内容。这种读书方法通常用在选书时和一本书的阅读起始课上。
分析阅读是阅读一本书的最高层次。分析阅读的地位是承上启下的。甚至可以这样讲,分析阅读是人精神上真正拥有一本书好的唯一手段。所以,我们读书要达到分析阅读,就可以达到增强理解力的目标了。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眼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为了让孩子们接近分析阅读的水平,我交给孩子们多种读书方法。比如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教给孩子们梳理提要式阅读法、赏析批注式阅读法、抄写摘录式阅读法、朗读感悟式阅读法、评价探究式阅读法、拓展式阅读法。这些阅读法把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结合起来,有利于孩子们透视一本书,并且对一本书的某个安排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再比如,我交给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多种批注式阅读法:评点式批注法、提要式批注法、赏析式批注法、联想式批注法、反思式批注法等,都有利于让孩子们沉入作品,在别人的故事里读出自己。
这本书还向我们介绍了做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不同体裁的书怎样读、阅读的终极目标等,实在是一本虽然不好读却值得读的好工具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也希望更多的人因为这本书受益。
天云苍苍,江水泱泱,教育之路,山高水长。在这条路上,我希望,自己做一个灵魂有书香气的女子,用阅读抵达诗和远方;我愿意,做一个阅读的点灯人,在一届又一届年轻的心灵中,点起一盏一盏的灯;我相信,一灯照隅,万灯照国,只要有更多的老师去点燃这盏灯,就一定会有灯火辉煌时。
朋友们,一起来吧,参与阅读,推进阅读,让我们一起在路上!
书,如何走进你?
我们都知道:阅读,很好;阅读,要多。
我买书是从不手软。书架上一排排的书,各种各样,看着就心情舒畅。而这边,又是一箱书寄到。心里天天想着、念着今天看什么,明天要看什么。但可惜的是,那几本书还一直安静地躺在那里。
于是,我困惑了。我喜欢书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要阅读的动机是充分而强烈的。那么,为什么我离阅读却越发远了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是书?还是我?
在这个时候,《如何阅读一本书》跳入了我的眼睛,钻入了我的耳朵。看到书名的一瞬间,我惊恐万分——阅读是有方法的,而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想起那些半途而废的书,难道是我阅读的方法有误?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果然收获颇丰,不禁后悔之前那错过的时间和书籍。
这是本什么书?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有骨、有肉、有血。肌肉包着骨头,血液在其间流动,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书是盛装而来。作为一个阅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一本书,用它的名字、副标题、目录,用它“母亲”的序言、摘要介绍及索引,以及书衣上出版者的宣传文案向我们介绍自己,我们能够知道作者向我们传递的讯号,大概了解到“这是一本什么书?”。但我在阅读中常常忽略这些直接、明确的讯号,以致于阅读完一本书,也无法说明“这是一本什么书?”。而这将对未来的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
如何与你相处?
弄清楚了你阅读的对象,那我们就可以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阅读想象文学,阅读故事、戏剧与诗,阅读历史故事,阅读科学与数学,阅读哲学书,阅读社会科学,这本书都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
比如说,阅读故事书的第一个建议是: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理想上来说,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想想那些搁置一边的故事书,还真都因为各种事情抢占了读书时间,结果前后连不上,丧失了味道,最终导致它们的“早夭”。
诗,一直是天边的云霞,美而不可及。我总认为自己读不懂诗,虽然我觉得它很棒。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否则会因为无法立即了解这一行诗,便以为整首诗都是如此而放弃了。规则二: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说出来的字句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这首诗。最后,多了解关于作者及背景的资料。当然,最重要的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看来我犯了“不放声、反复读”的错误,让我的诗集落上灰尘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这样明确、清晰地指出我的错误,告诉我正确的阅读方法。想象一下,我用阅读诗的方法去读哲学书,用阅读想象文学的方法去阅读社会科学,用阅读实用型的书的方法去阅读历史故事,结果不言而喻。所以,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再结合正确的阅读方法,才不会让书长困于书架上。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们母子读书的故事。
我家孩儿三年级,热爱阅读,爱体育,爱科学,是一枚标准的暖男。儿子的阅读经历从肚子里开始,亲子共读绘本6000本次。今年,儿子的阅读目标是200万字,目标已经完成大半。现在我还会读书给儿子听,读一些有难度的书。比如,一年级时,每晚我读《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给儿子听,从中发现他唯对物理学者那篇文章记忆深刻。之后,陆续买来物理科普书,开展一系列趣味物理丛书阅读。
一、把孩子“扔”进图书馆
无论孩子多大,都保持每月进入图书馆阅读的习惯。好比练习游泳,谁会在自己家洗脸盆里练呢?至少去游泳馆练吧!我家娃从2岁2个月开始泡图书馆,至今……;开始时只能安静的听10分钟故事,到现在投入而专注的阅读两个小时,一点一滴贵在坚持。图书馆的好处太多啦!那里是书的海洋,孩子总能找到他感兴趣的书。在那里都是爱看书的人,孩子有认同感。也能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二、固定时间阅读
我家9年如一日坚持和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上小学以前,睡前30分钟。上小学后,调整到晚餐后30分钟,周末起床后1—2小时。每周保证最少5小时阅读时间。每个家庭生活习惯不同,只要固定下时间,坚持做,就是最好。
三、重视精读
我家的精读:语文课文和每年1—2本书。每篇课文,我都会听儿子给我讲,我们也会一起看全解,品味词语与句子。课文是符合孩子心智成长的短文,所以我们很重视它。找到一本好书细细品,受用一生。比如《佐贺的超级阿嬷》,既有趣味,又蕴藏生活哲理。并且大道至简,孩子易于理解和接纳。
四、泛读原则:看爱看的书
为啥说看爱看的书呢?
其一,儿子读的书,均来自图书馆和我购买,所以随便看也不会有不好的书出现。这里再一次强调图书馆的好处,哈哈~
其二,在儿童阶段,阅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兴趣的培养。
其实阅读是个长力,是终身阅读。并且孩子的黄金阅读期在14岁之后,阅读是心智成长、生活经历、兴趣偏好、阅读能力等级的总和。
所以,我家主张让娃看他爱看的书,同时我会选择时机推荐好书。
比如娃从小就不喜欢看动物类的科普,以及故事书。我试着给儿子读过一些,也推荐过一些,反响都不强烈。按照我家的原则那就只能放下。
最近,娃看了一本《让我陪你重返狼群》的动物小说,对里面的情节唏嘘不已,我抓住时机推荐了沈石溪、椋鸠十,姜戎的动物小说,和DK的科普书。我家的习惯就是这样,读就把这一类的书读透了。
所以我想,阅读涉猎广泛,还要以一段时间,一年或者几年来衡量。这个时间维度可以放长一些。
由此及彼,我作为一个阅读者,也是一段时间内,沉浸在一个类别的书里,当我把这一类题材的好书读完之后,内心会有跃于天空的喜悦。
也会从一本书中一个线索为索引,去看另一本书,从而又开启了另一个系列的阅读。比如我爱看《围城》,又将杨绛先生的书都读了,不知怎的,又去读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书。
真的不要为了一本好书,孩子不爱看,就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不爱读有以上总和中的诸多原因,给孩子读一读精彩章节,也许就爱看了;或是先放一放,孩子再大一点儿就爱读了。因为阅读理解能力是螺旋上升的。
五、适时的推一把
儿子的阅读经历了几个阶段:绘本(6岁前)—桥梁书(一年级)—短片小说(二年级)—长篇章节书(三年级)。
从绘本到桥梁书,让《笨狼的故事》开启自主阅读之旅;从桥梁书到章节书,一本《佐贺的超级阿嬷》挑战自我;如何升级阅读能力?《让我陪你重返狼群》读的爱不释手。每个阅读能力上升的阶段,我都会选一本,让儿子蹦一蹦摸得到的书,增强他的信心。
《夏洛的网》讲的是一个蜘蛛和小猪的故事。蜘蛛名叫夏洛,小猪名叫威尔伯。
小猪是只落脚猪,是在弗恩的请求下,爸爸才不情愿的留下了这只小猪,弗恩为它取名威尔伯。弗恩每天都和它一起玩耍,细心的喂养它,照顾它。她(它)们玩得很快活。但在有一天,阿拉布尔先生却要卖掉威尔伯,这让弗恩很伤心。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威尔伯送到朱克曼家的谷仓去。
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去说:我救你。
夏洛把头朝下吊在网顶,独自想着办法,冷静的思考着。还安慰威尔伯要打起精神,睡好吃好,不要担心,不要紧张,保持健康,不要失去勇气。一天又一天过去,夏洛终于想到怎样来救威尔伯了,经过夏洛的细心和努力,在网中央,分别整整齐齐的织着几个大字: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夏洛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救了威尔伯,让威尔伯在谷仓里平安的生活着,当然还让朱克曼一家成了当地的名人。
夏洛没有让它的朋友失望,这才是最真诚又值得信赖的朋友,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朋友们也能有这样真挚的友谊!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一本书读懂中国史》,让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多个朝代:夏朝、商朝、西周、秦朝……发生了很多令人深思的故事,其中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值得我们反省。
“纸上谈兵”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赵王中了秦王的反间计,任命熟读兵书的赵括为将军,代替廉颇守长平,虽然赵国上卿蔺相如和赵括母亲好言相劝,但赵王根本听不进去,一意孤行,仍然让夸夸其谈的赵括带兵,最后导致赵国战败,40万赵军被坑杀!通过这次战争,秦国战胜了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此后六国再也没有力量与秦国抗衡了。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赵括对兵书研究得很熟悉,但是没有实践经验。
因为真正的战场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本书能告诉我们所有的东西,必须还要在实践中感悟,不能死套硬搬。像赵括自以为精通兵书,就目中无人,最后一败涂地。理论重要,但是实践更重要。
魏蜀吴时期,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但谁是英雄?
刘备是英雄吗?有人会说,他当然是英雄!刘备明白没有—个足智多谋的—起拼搏江山的人,自己是没可能做出—番事件业的。于是他三顾茅草屋,找诸葛亮来共谋事件,前两次走访诸葛亮不在家,当刘备第三次找他时,诸葛亮却在午觉,这位将军,花好几个时辰等诸葛亮起床。这件小事,完全可以看出刘备的谦卑和懂事理。虽然刘备没有坚强雄厚的武装部队,没有稳固的地盘,没有太大的名声,曹操却这样评价刘备:“今日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看人达到入木三分的曹操都这样说,刘备怎么会不是英雄?
然而,我有疑惑。想当时,吕布曾在刘备危难之时救过他,使他防止了—场注定就没可能成功的大败仗。可当吕布被曹操捉住,曹操问刘备该不该留下吕布时,刘备却背信弃义地说了句:“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
曹操呢,他总算英雄吗?我看他也不是英雄。有—次,曹操居住朋友吕伯奢家里,听到门外传来磨刀声,他起了疑心,把那家人全给杀了,还说了—句可气的话:“宁教我负天仆人,休教天仆人负我!”误灭口还这样底气十足,此人不奸,何人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有的愚不可及;有的人物诡计多端虚伪诡诈;有的人物杯弓蛇影;有的人物胸怀狭小。到底谁是英雄?人云亦云,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同,难分伯仲,但无论是谁都无疑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回味。
我们,只需要做自己的英雄
《哈利·波特》,短短的书名就这样刻在我记忆里。我一度沉浸在里面了。事实上,一直都是。我想着是否会有一个男孩,在某一天突然得知自己拥有魔力,在霍格沃茨渐渐成长,渐渐成熟,从懵懂无知到战胜伏地魔,从最初的鲁莽到勇敢且不畏惧死亡。他从楼梯下的碗橱走来。我想着是否会有一个女孩,从麻瓜界撩开魔法世界的面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冷静不停解决着两个莽撞男孩闯下的祸。
从对魔法界的好奇无知,到立足于此并拥有自己的家庭;从一个自尊心强的女孩,到一位充满智慧的女性。她从麻瓜牙医家走来。我想着是否会有一位女性,她一直都只是一个反派配角,但在最后关头为了确认儿子的安全,用生命下赌注,义无反顾地背叛了黑魔王,让哈利拥有打败他的机会。她从永远纯粹的布莱克家走来。我想着是否有一个古老的城堡,里面有着四个不同的学院。如狮鹫般勇猛而不顾一切,那是如火的格兰芬多;如狗獾般忠诚而不畏艰辛,那是如土的赫奇帕奇;如青鹰般公正而睿智博学,那是如风的拉文克劳;如银蛇般聪明而拥有野心,那是如水的斯莱特林。
我可以说上一整天。也许有人说我太过狂热了。是,也不是。我渴望于原版原著、各种周边,也曾相信,或者说是安慰自己,11岁那年找我的猫头鹰一定是迷了路。但很快,我学会冷静,学会去寻找书中更深层的含义。有很多人说我幼稚,依旧抱着一本童话书不放。可你知道什么是童话么?那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艰辛的过程,美好的结局。也许第一部是,但越到后面,便只能称之为科幻与魔幻结合的小说。实际上,它无法拥有准确的分类。《哈利·波特》不仅充斥着人性的交杂,还渗入了哲学的东西。随着哈利的成长,一部比一部现实,让我们在迷雾里看清了很多东西。这不是我们心底能有的童话,这是另一个世界。我承认,罗琳所给予的结局太过童话。铁三角笼罩在主角光环之下,几乎每个结局都是他们的胜利。略微牵强的同枚芯魔杖,让哈利用“除你武器”就能对抗“阿瓦达索命”咒。他从战争中走来,最终所获得的胜利,是以许许多多人的牺牲为代价。
但我一直以为,让他和伏地魔同归于尽是最好的结局。我也认为,罗琳所给予的描写太过偏心。格兰芬多是所谓的正义的代表,而斯莱特林就代表邪恶。我想既然这样,斯莱特林这个学院就不会存在千年了。斯莱特林不等于食死徒,他们有他们存在的理由,有得以存在的实力。也许由于一群活力无限的莽撞学生,格兰芬多并没有显出比其他学院强的迹象。这不是洗白,也不是抹黑。他们都有存在的理由和骄傲。不过,也许这是罗琳的经历所致吧。但这种种,都不能成为我不热爱的理由——这太渺小了。它带给我更多的是她有意无意间透露出来的东西。学校教给我们的是课本上的知识,推荐的是文学的经典;而哈利·波特给我的,是成长。是她真正以文字的形式告诉我什么是爱、亲情、友情,什么是朋友、信任、信念,什么是战争,什么是人所恐惧的死亡。是她带领我从虚幻中读出现实的味道,她告诉我不仅有黑色与白色,还有更多的是世间纷纷扰扰的灰色。
一篇优秀的感言是怎么样的呢?每当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或者重要的时刻。感言让每一秒都更加难忘,感言可以传达我们的情感。以下是我们为您可能需要的一本书心得感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如何走进你?
我们都知道:阅读,很好;阅读,要多。
我买书是从不手软。书架上一排排的书,各种各样,看着就心情舒畅。而这边,又是一箱书寄到。心里天天想着、念着今天看什么,明天要看什么。但可惜的是,那几本书还一直安静地躺在那里。
于是,我困惑了。我喜欢书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要阅读的动机是充分而强烈的。那么,为什么我离阅读却越发远了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是书?还是我?
在这个时候,《如何阅读一本书》跳入了我的眼睛,钻入了我的耳朵。看到书名的一瞬间,我惊恐万分——阅读是有方法的,而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想起那些半途而废的书,难道是我阅读的方法有误?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果然收获颇丰,不禁后悔之前那错过的时间和书籍。
这是本什么书?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有骨、有肉、有血。肌肉包着骨头,血液在其间流动,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书是盛装而来。作为一个阅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一本书,用它的名字、副标题、目录,用它“母亲”的序言、摘要介绍及索引,以及书衣上出版者的宣传文案向我们介绍自己,我们能够知道作者向我们传递的讯号,大概了解到“这是一本什么书?”。但我在阅读中常常忽略这些直接、明确的讯号,以致于阅读完一本书,也无法说明“这是一本什么书?”。而这将对未来的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
如何与你相处?
弄清楚了你阅读的对象,那我们就可以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阅读想象文学,阅读故事、戏剧与诗,阅读历史故事,阅读科学与数学,阅读哲学书,阅读社会科学,这本书都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
比如说,阅读故事书的第一个建议是: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理想上来说,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想想那些搁置一边的故事书,还真都因为各种事情抢占了读书时间,结果前后连不上,丧失了味道,最终导致它们的“早夭”。
诗,一直是天边的云霞,美而不可及。我总认为自己读不懂诗,虽然我觉得它很棒。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否则会因为无法立即了解这一行诗,便以为整首诗都是如此而放弃了。规则二: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说出来的字句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这首诗。最后,多了解关于作者及背景的资料。当然,最重要的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看来我犯了“不放声、反复读”的错误,让我的诗集落上灰尘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这样明确、清晰地指出我的错误,告诉我正确的阅读方法。想象一下,我用阅读诗的方法去读哲学书,用阅读想象文学的方法去阅读社会科学,用阅读实用型的书的方法去阅读历史故事,结果不言而喻。所以,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再结合正确的阅读方法,才不会让书长困于书架上。
三十年前,六个人,一本书,六种不同的笔触。
这是一本阐释六人人生的作品。
这是“中国当代文坛从未有过的实验形式,一九八零年六位青年作家的联手之作,深深地埋藏了近三十年之久,跨越历史审美和思考无怨无悔问世”的一本书。
在这本书中,每位作家都有一个用文字构筑,属于自己曾经的人物:史铁生写舒展、陈放写马恒祥、刘树生写舒兰、甘铁生写洪昆、刘树华写陆林、晓剑写李克谨。
在这本作品中的人物中,你可以找到作者们的性格的写照与缩影,这也许也是这本书如此真实的原因之一吧。
我想,我看出了这本书里的人物,有那个时代的彷徨与迷茫,有身处世俗之中的呐喊与无奈,也有愤世嫉俗的孤寂,也有那时不时出现,却隐隐约约的对这个世界光明的期望与期盼……
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意图做到的,也是我认为可以作为座右铭的一段话,是甘铁生写在给史铁生的缅怀牌的那一段话:
“铁生挚友——
面对浮躁之世,沉静而清醒;
面对有限之时空,追求无限的价值;
面对世俗之浊浪,遗世而特立独行。”
我想,这是对史铁生一生经历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人性的高度评价。
就这样看似人数不多的六个人,组成了一本书,一本人性的大写的书。这其中有对世俗生活的厌恶,也有人性的软弱与无知。
这一本书,三种人,文字的桥架通了六个不同人的心灵深处,心与心共鸣出的是时代的结晶。
这一本书,六种人。这六种人,一本书。
愿做一个勇敢而坚强的人,去用勇于战胜艰难险阻的光,去照亮孤独与彷徨。
在浮躁之世中,做个沉静而清醒的人。
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部儿童小说《青铜葵花》今日我就把它推荐给大家。
本书是作家曹文轩在20____年活力奉献,心爱备至的最新力作。这个小说主要讲了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男孩在5岁那年由于一场高烧成了哑巴。一个异常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齐生活,一齐长大,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便常常在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苦难几乎是永恒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小说的青铜一家在此经历了蝗灾后家里最终一粒米也吃光了,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会哭丧着脸喊:“我饿。”他们想方设法地从广阔的田野里找到能吃的东西,他们把家收拾得比原先还干净。主人公青铜和葵花与我们年龄相仿,可他们却经历那么多的苦难,那样勇敢的去应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是我连想都不敢想的。
这本书里有许多好词佳句值得积累。异常在描述葵花的爸爸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从水中挣扎了出来,他看到了岸。他多么想最终看一眼自我的女儿,然而,岸上却仅有那棵老榆树。”当我读到那里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朴实的话语,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完《青铜葵花》这本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也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期望大家赶快买来一饱眼福吧!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身份证是我们的书号。我们都是经历长达10个月的制版、装订,才终于面世。
每过一岁,我们增加新的一页,上面将巨细无遗地记载着全年的言行事迹,那空白的扉页则是我们一张白纸般的婴儿期。没有人知道各自最终定稿多少页,但当缓缓合拢棺木的黑色封底,盖棺定论,我们是否应该让看完的人觉得开卷有益?
这是个浮华奢靡的时代。很多人美容化妆,在自己的封面上大做文章;很多人锦衣狐裘,在自己的装帧上翻新花样。他们用塑料封套给自己戴起朦胧的面纱,用檀香礼盒让自己住进豪华的包间,常忘了充实里面的内容,反而使其匮乏、瘠薄、荒芜。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让坏人成为禁书,让好人成为畅销书,让我们用心写好自己,因为我们的印数只有一册。
终于重新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教授如何阅读的书,她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诠释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作为一个成年人,基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大多数成年人也多停留在基础阅读这个最低的层次上。
诠释阅读是稍微高一层次的阅读方法,主要是利用阅读书名、目录和序言等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展开叙述的?你对此有何评价?这本书对读者本人有什么用?
分析阅读是第三层次的阅读,也是非常耗费心力的阅读方式通过更深入的阅读,进一步回答上一层次阅读中的四个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也有不同的分析阅读方法。我认为分析阅读,最核心的是找出作者的关键字词,进而找出作者的观点和主旨,针对作者的观点,读者要认真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评判,同意或不同意,为什么?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吸收了一本书。需要说明的是,值得分析阅读的书,世界上不超过一千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书籍不超过100本,对此,我表示相信。
最后一个层次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与分析阅读最大的区别在关注点不同,分析阅读的关注点在以作者的观点为中心,主题阅读的关注点应该放在自己要研究的主题上,让各种不同书的作者来参与自己主题的讨论,然后自己综合分析比较得出自己的观点。
阅读的方法也是一项技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的练习,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变成我们能够运用自如的技能。
阅读点亮生活,阅读让自己的心智获得成长,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感言是指我们发表感慨或者心里面的一些想法的文章,感言让每一次挥手都更加持久。当我们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或者特定时刻,心中会产生不少的新的感想,非常有必要写一篇感言,一篇优秀的感言究竟该怎么写呢?以下“一本书的心得”相关主题内容,为读后感大全编辑收集并整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懒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这话很有道理,因为懒得洗衣服所以发明了洗衣机,因为懒得做饭所以发明了电饭锅,因为懒得走路所以发明了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我也是一样,因为懒得陪孩子学习,所以想方设法教孩子学会自己学习,从而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他的学习完全是由他自主进行的。
上初中以后,我只给他做过两件事,一件是在写完的作业上签字,一件是检查英语单词的朗读,因为我的英语学得还可以,所以能够给他一定的指导。他也曾经让我给他听写或提问,但我都拒绝了,我说我很忙,没有时间,他问我该怎么办,我告诉他办法很多,比如可以用书挡住听写的内容,也可以用复读机把单词或问题录下来,再听写或回答,他恍然大悟,从那以后,这样的事情他都自己去做。
那么,我是怎样教会孩子自主学习的呢?这还是他小学五年级时的事情。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由于我工作很忙,孩子一直住在他的爷爷奶奶家,学习上我很少管,孩子在班级的成绩都在二十多名,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感觉到再不管就晚了,所以把他接回家,开始管教他的学习。我和他爸爸整整陪了他一年。我负责文科的辅导,他爸爸负责理科的辅导,从那以后学习成绩也上升到班级的前3名直到现在初中毕业。
但是,我们陪孩子学习与许多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方法不一样。许多家长陪孩子学习,是和孩子一起学,孩子不会就给讲,家长成了孩子的陪读和家庭教师,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没有家长陪,孩子就学不进去,家长不给讲,孩子就不会,家长成了孩子的拐棍儿,孩子不但没有学会自己走路,反而成了离不开拐棍儿的残疾人,一旦有一天失去了拐棍儿,孩子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陪孩子学习不是和孩子一起学,而是教会他学习的方法。比如学语文要大声朗读课文,好的段落要出声地背,要字典词典不离身,要多阅读多积累;学英语要大声朗读课文,要多背,要动用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觉器官,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学理科要做题,建立错题本,一题多做胜过题海战术;回家要先复习,后写作业;还有怎么学历史,怎么学地理,怎么预习,怎么复习等等。把这些学习方法教给他之后,进入六年级基本上就不用我们管了。
所以,今天陪孩子学习是为了明天不用陪孩子学习,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
二、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一,告诉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
从孩子上学那天起,我就经常给他强调课堂听讲的重要性。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他课堂听讲的状况是成正比的。一个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一旦在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下转变了,他各科的平均分可以轻松地提高十分。
第二,告诉孩子上课要积极发言。
积极发言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提高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奋度。尤其是不会的科目、不会的题,更要争取发言,答错了没关系,就是为了积极思考,加深印象,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三,告诉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老师这个宝贵的资源。
我发现许多学生有问题不敢问老师,我的孩子曾经也是这样,问他为什么,他说怕老师批评。细想一下也对,有的学生问老师题时,有的老师会说“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呀”,或者“我刚才刚讲完,你都听什么了”,或者“我现在很忙,等我有时间你再来吧”等等。学生受不了这些话,就不敢再问了。
我告诉孩子,老师有这些表现是人之常情,如果你当老师,你也会有这些反应,你应该理解老师。对于老师的态度你不用太在意,你只要把你的问题弄明白,就达到目的了。我还告诉孩子,百分之百的老师都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如果你经常问问题,老师一定会喜欢你、支持你、更加关注你的。
作为家长,也应该利用好老师这个宝贵的资源。如果你的孩子哪一科学得不好,或者学习有困难,你最好到学校去找到这一科的老师,让他像医生一样给自己的孩子好好地诊断一下,为什么你的孩子这一科学得不好,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这比到社会上去找家教,找补习班要见效得多。
家长也要告诉孩子经常和各科老师沟通。比如说,考试结束后,孩子可以拿着试卷找到这一科的老师,让他专门给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的试卷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以后应该怎样改正,朝什么方向努力,这对孩子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精选一些习题让孩子做,找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给孩子。
我在网上精选了一些习题让孩子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像在第一好题网就有很多这样的习题。
第五,要求孩子吸收丰富的课外知识。
我非常注重让孩子广泛地学习各种课外知识。因为仅仅掌握课内知识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一定要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并且要有较高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现在的考试也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知识的丰富程度,过去那种学好书本知识即可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告诉孩子多看一些课外书和电视中比较好的栏目,比如“全纪实”、“科技频道”、“文化中国”等等。
三、对孩子学习兴趣的保护
第一,不因为学习打骂孩子。
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那么什么样的人自尊心强?就是被别人尊重的人。他想,我的父母这么尊重我,那么我一定要好好的,这样我才会维护住别人对我的尊重。这样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如果父母总是责骂他,殴打他,他就会想,我父母都不尊重我,我就没有必要好了,我就破罐子破摔了,这样的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自尊、自信。所以,家长不要殴打责骂孩子,这样才能保护住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不给孩子增加过多的课外负担。
我发现许多孩子从上幼儿园时起,就开始不停地补课,课外时间几乎都被补课占满了。小小年纪就被各种学习搞得筋疲力尽,不但充足的精力被消磨光了,连本应有的求知欲也消退了,这样的孩子怎么能爱学习呢?怎么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怎么能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呢?
所以,我认为家长不应随便给孩子补课,课内的学习要让孩子在学校解决好,有问题找老师帮忙。补课要学那些课内学不到,又很有必要,或者孩子很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既不会过多影响孩子的精力,又能够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效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何乐而不为呢?
这学期我读了《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这本书。深有感触,以下是自己的一点小小感悟,学会怎样的选择和懂得怎样的放弃在我们人的一生中是何等的重要啊!当我们走过了童年的纯真、少年的快乐,在经历了多次的失败、打击、挫折、坎坷中渐渐长大、成熟,才发现很多事情不能过于强求,无论内心的感觉如何,坚持一定不要欺骗自己,要懂得放弃。人的一生,可供选择的东西并不多,而要放弃的东西却很多,“弃也是一种智慧”,放弃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只有懂得适时放弃的人,才会活得精彩。当然,放弃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另一种更实际更合理的追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无所谓绝对的赢,也无所谓绝对的输。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怎样生活和工作中是有所选择和放弃的。如果一生不懂得去选择也不懂得去放弃,那一辈子就永远也没有快乐,甚至会失去很多。
昨天的放弃决定今天的选择,明天的生活取决于今天的选择。人生如演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赢得精彩的生活,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观念、想法、物质、甚至生命。选择与放弃往往是同步的,选择的反面既是放弃。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片清凉;放下一种偏见,收获一种幸福。当你放下足够的时候,生命也将收获一片蓝天。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差事,而是一种应当一生去追求,去秉持的习惯。然而读书不是认字,不是图个热闹,懂得如何去读书当是养成这个习惯最重要的事情。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看来好笑,可能大多数人看到都会觉得它近乎废纸,心中想着"我连读书都不会吗?"其实不然,读懂一本书还真的没那么就简单。
书中说有许多人看书仅仅是打发时间,甚至看完就忘,"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当同情".这话看似冷酷,其实正是对读书而不得其法的我们最深刻的诠释。
它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方法。第一层次基础阅读,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对句子的理解,只要识字即可,对读者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时所收获到东东西也是最少的;第二层次检视阅读便是要求读者将眼光从句子放到全书的格局上,这样读者所获得的便不仅仅是单句的知识,而是全书所写的内容,这便高出了一个层次;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如果仅仅是追求消遣或者娱乐就不需要用到这一层次了。这一层次就要求我们在对书中表面的内容了解后,对作者想表达的深层的思想进行咀嚼和消化,着重于理解和提升;第四层次便是主题阅读了,这一层次对读者的要求很高,此时读者的眼光就不再局限于一本书之上了,而是要从多门数中寻找相同的观点,进行总结、磨合以及升华,我想这应该是最顶级的读书方法了。
以前资源有限,古人看书尚需"手自笔录",前辈看书也许四处淘选,而如今我们想要看书几乎是随手可得。现在不会有人再去以读书作为消遣,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己,与别人的思想碰撞摩擦,所以依我看来,读书的前提条件就是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所以,我在看完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后觉得自己最需要提升的就是这一点。我们总是被一些所谓"畅销书"的噱头所吸引,而并未检视它究竟是否适合自己。由此看来,对于早已熟练基础阅读的我们而言,检视阅读是我们在挑选书籍时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其次,现代人最需要的就是使自己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而连续的思考不失为静心的一个极佳途径。主动地去翻阅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在检视后以全局的眼光思考它的脉络,将全书连贯起来,这使得你会沉浸在自己的脑海中,不仅仅收起了平时的浮躁,更能帮助你解开在分散阅读时的疑惑,同时这种新的视角将会带给你一些原先意想不到的新的感悟,这也正是分析阅读的价值所在。
最后,所谓的主题阅读,按我的理解要建立在一定的阅读量上才能做到。换句话说,这个层次教我们的是在阅读了很多书而又理不清他们之间关系的时候,如何去系统的理解,辩证的分析,最终学以致用。在做主题阅读时,要在脑中同时思考多本书中类似的内容,无论观点是相同的还是矛盾的,都要用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我认为,这一层次才是将书本上的东西或用起来的关键。
我算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但是总感觉读书时有着亏欠:读到好书时感觉自己的阅读不求甚解亏欠了作者;读一般的书时又感觉在亏欠自己的时间。然而看了这本书后,我的这个困难便迎刃而解了。我现在正在读一本叫做《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书。里面的内容虽然是用很浅显的语言写出来的,但思想却着实很有深度。我在读这本书时,不再把自己局限于一句话或是一本书中,而是把阅读当成是一个和自己以往阅读过的书中的内容进行对照和联想的过程。在看完后我惊讶的发现,我不仅仅对这本书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以往读到的那些名人传记、社会学著作当中的内容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可以说,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总体来说,还是要感谢作者,因为这套方法是我无论对国内的著作亦或是国外的著作都在此产生了兴趣,并且有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和预期,因为我知道这样有方法有条理的阅读一定会比以前盲目的阅读拥有更多的活力,迸发出新的火花。
在这个快乐的周末里,我读了一本书,在这书中,那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仿佛活灵活现,是同在我眼前上映的一部精彩、动人的动画片,让我身临其境,连做梦也想着这个故事,仿佛自己亲身经历过这个惊心动魄的动画片。
在这个星期的周六里,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静静的石竹花》,这本书的作者是:张之路。他是北京人,这本书是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他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中国电影集团一级编剧。文学作品有《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等。他的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等。在这优秀的作品里,它讲的是这样一个精彩、动人的画面。
这本书里的小主人公是一个温柔善良可爱的女老师,这个女老师她带着学生一起在公园里写生。可是老师和她的学生看见了 一个小女孩,老师的学生们说这个小女孩不会画画,还瞎占着地方,小女孩只好,小辫子一甩,稍微往旁边挪了一下。学生们还是不满足,就和这个小女孩激烈争吵起来。女老师阻止了他们的激烈的争吵,还将这个女孩收入她的美术小组的门下。最终她原来和小姑娘争吵的学生,还成为了这个小女孩的很好很好的好朋友。这个小女孩为了表达他对这个女老师的感谢和感恩,便每天送花到她的美术教室里,这是多么一个温柔、善良、可爱的小女孩。
我觉得这个小女孩,她是一个尊敬老师,自尊心强、有尊严的小女孩,虽然她的`嘴巴左角下有一点歪,非常的难看,但她的心地是非常美丽、善良的,从她的嘴唇剧烈的颤动着,长长睫毛拖着两颗晶莹剔透的泪花,但她都不肯在别人面前流眼泪,从这里我体会到她的自尊心非常的顽强,不受他人的侮辱。
在这本书中,让我体会到有读好的书,读有意思的书,才能让你感受到的乐趣,读书是非常有意思的。
完美的故事结局,让我们有着故事美好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故事是多么的美好而又善良。
这本书中那栩栩如生的描述,是同在我眼前上映着一部精彩、感人、有意思的动画片,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经历过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他将打造你的完美心灵,培养你高尚的情操,体会人生的不同,爱上这本书吧!它会使你终生难忘!怀揣一本书行路作文叔叔送我一本书作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哈利·波特》,短短的书名就这样刻在我记忆里。我一度沉浸在里面了。事实上,一直都是。我想着是否会有一个男孩,在某一天突然得知自己拥有魔力,在霍格沃茨渐渐成长,渐渐成熟,从懵懂无知到战胜伏地魔,从最初的鲁莽到勇敢且不畏惧死亡。他从楼梯下的碗橱走来。我想着是否会有一个女孩,从麻瓜界撩开魔法世界的面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冷静不停解决着两个莽撞男孩闯下的祸。
从对魔法界的好奇无知,到立足于此并拥有自己的家庭;从一个自尊心强的女孩,到一位充满智慧的女性。她从麻瓜牙医家走来。我想着是否会有一位女性,她一直都只是一个反派配角,但在最后关头为了确认儿子的安全,用生命下赌注,义无反顾地背叛了黑魔王,让哈利拥有打败他的机会。她从永远纯粹的布莱克家走来。我想着是否有一个古老的城堡,里面有着四个不同的学院。如狮鹫般勇猛而不顾一切,那是如火的格兰芬多;如狗獾般忠诚而不畏艰辛,那是如土的赫奇帕奇;如青鹰般公正而睿智博学,那是如风的拉文克劳;如银蛇般聪明而拥有野心,那是如水的斯莱特林。
我可以说上一整天。也许有人说我太过狂热了。是,也不是。我渴望于原版原著、各种周边,也曾相信,或者说是安慰自己,11岁那年找我的猫头鹰一定是迷了路。但很快,我学会冷静,学会去寻找书中更深层的含义。有很多人说我幼稚,依旧抱着一本童话书不放。可你知道什么是童话么?那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艰辛的过程,美好的结局。也许第一部是,但越到后面,便只能称之为科幻与魔幻结合的小说。实际上,它无法拥有准确的分类。《哈利·波特》不仅充斥着人性的交杂,还渗入了哲学的东西。随着哈利的成长,一部比一部现实,让我们在迷雾里看清了很多东西。这不是我们心底能有的童话,这是另一个世界。我承认,罗琳所给予的结局太过童话。铁三角笼罩在主角光环之下,几乎每个结局都是他们的胜利。略微牵强的同枚芯魔杖,让哈利用“除你武器”就能对抗“阿瓦达索命”咒。他从战争中走来,最终所获得的胜利,是以许许多多人的牺牲为代价。
但我一直以为,让他和伏地魔同归于尽是最好的结局。我也认为,罗琳所给予的描写太过偏心。格兰芬多是所谓的正义的代表,而斯莱特林就代表邪恶。我想既然这样,斯莱特林这个学院就不会存在千年了。斯莱特林不等于食死徒,他们有他们存在的理由,有得以存在的实力。也许由于一群活力无限的莽撞学生,格兰芬多并没有显出比其他学院强的迹象。这不是洗白,也不是抹黑。他们都有存在的理由和骄傲。不过,也许这是罗琳的经历所致吧。但这种种,都不能成为我不热爱的理由——这太渺小了。它带给我更多的是她有意无意间透露出来的东西。学校教给我们的是课本上的知识,推荐的是文学的经典;而哈利·波特给我的,是成长。是她真正以文字的形式告诉我什么是爱、亲情、友情,什么是朋友、信任、信念,什么是战争,什么是人所恐惧的死亡。是她带领我从虚幻中读出现实的味道,她告诉我不仅有黑色与白色,还有更多的是世间纷纷扰扰的灰色。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的名子叫《小英雄雨来》,这本书说了六个故事有:雨来游泳本领高,雨来上夜校、掩护李大叔主要内容是:雨来游泳本领高,能在水中躲猫猫。妈妈让雨来上夜校,为了不让雨来,长大后变成个睁眼瞎。雨来的爸爸才出去讯察两个月,鬼子就来扫荡,李大叔到雨来家歇脚,鬼子看到后就到雨来家逼问他,李大叔在哪?雨来宁死也不说,于是鬼子就用各种方法让他说出李大叔在哪?但雨来就是不上当,鬼子打算把雨来拖出去杀掉,雨来趁鬼子不注意向水里一窜就逃走了。
在战斗时的孩子都学不了习,因为鬼子时不时会去扫荡,所以如要学习也只能晚上上夜校,夜校就是豆腐房,在那里只能小声读书如让鬼子听到就麻烦了。
我多希望他们有一个无法被催毁的桌子,和一间宽阔明亮的教室。雨来的机智、聪明和勇敢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俗话说:“母爱如海,父爱如山。”虽然父亲有时对我们非常严厉,但他是对我们好。如此,我也有一个这样的父亲。
有一次,爸爸去银行存钱,我和弟弟也跟着去了。存完钱,准备回家的时候,爸爸突然怔住了。我正纳闷爸爸怎么不走了。过了会儿,爸爸说:“要不我带你去书店买几本书吧!”我连忙拒绝了,要知道,我在家里看书的一页是多么的困难。想不到,爸爸竟然来真的了。爸爸把我带到书店,里面的书令我眼花缭乱。我买了两本作文书,两本举一反三的书,还有一摊数学卷子和语文卷子。我拿着书大丰收的回到家里。一回到家,爸爸就撕下一张数学卷子和一张语文卷子,然后就对我大喊:“快到楼上写,写不完,不让下来。”我走到楼梯那里,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我想不到,爸爸竟然这么狠心。我终于写完了,这时,爸爸正在准备收摊。回到家里,爸爸又拿出举一反三的书,对我说:“今天晚上写五张,写不完不让吃饭。”于是,我犟了一下嘴:“让我看一会电视,行吗,就一集。”爸爸大怒了一声:“不行,你不去写,就让你把这一本书都写完。”我没办法,只好在屋里写作业。妈妈来到屋里,对我说:“你知道你爸爸为什么这样吗?”我摇摇头。妈妈接着说:“你爸爸就是想望子成龙,让你的成绩上去,好好学习,等你弟弟上学的时候,我们就不用费那么大劲叫你弟弟,只需要你交。”说完,妈妈走了。
那天,我似懂非懂的理解了妈妈说的话,我承认,爸爸做的是对的,我以后会好好学习,不让他失望。
感言的使用遍布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感言分为很多种,比如获奖感言、生日感言、军训感言等,感言的书写应该要怎么做?以下是小编为您准备的内容“一本书心得感悟”,希望本页面内容能帮助到您!
《夏洛的网》讲的是一个蜘蛛和小猪的故事。蜘蛛名叫夏洛,小猪名叫威尔伯。
小猪是只落脚猪,是在弗恩的请求下,爸爸才不情愿的留下了这只小猪,弗恩为它取名威尔伯。弗恩每天都和它一起玩耍,细心的喂养它,照顾它。她(它)们玩得很快活。但在有一天,阿拉布尔先生却要卖掉威尔伯,这让弗恩很伤心。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威尔伯送到朱克曼家的谷仓去。
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去说:我救你。
夏洛把头朝下吊在网顶,独自想着办法,冷静的思考着。还安慰威尔伯要打起精神,睡好吃好,不要担心,不要紧张,保持健康,不要失去勇气。一天又一天过去,夏洛终于想到怎样来救威尔伯了,经过夏洛的细心和努力,在网中央,分别整整齐齐的织着几个大字: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夏洛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救了威尔伯,让威尔伯在谷仓里平安的生活着,当然还让朱克曼一家成了当地的名人。
夏洛没有让它的朋友失望,这才是最真诚又值得信赖的朋友,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朋友们也能有这样真挚的友谊!
书,如何走进你?
我们都知道:阅读,很好;阅读,要多。
我买书是从不手软。书架上一排排的书,各种各样,看着就心情舒畅。而这边,又是一箱书寄到。心里天天想着、念着今天看什么,明天要看什么。但可惜的是,那几本书还一直安静地躺在那里。
于是,我困惑了。我喜欢书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要阅读的动机是充分而强烈的。那么,为什么我离阅读却越发远了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是书?还是我?
在这个时候,《如何阅读一本书》跳入了我的眼睛,钻入了我的耳朵。看到书名的一瞬间,我惊恐万分——阅读是有方法的,而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想起那些半途而废的书,难道是我阅读的方法有误?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果然收获颇丰,不禁后悔之前那错过的时间和书籍。
这是本什么书?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有骨、有肉、有血。肌肉包着骨头,血液在其间流动,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书是盛装而来。作为一个阅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一本书,用它的名字、副标题、目录,用它“母亲”的序言、摘要介绍及索引,以及书衣上出版者的宣传文案向我们介绍自己,我们能够知道作者向我们传递的讯号,大概了解到“这是一本什么书?”。但我在阅读中常常忽略这些直接、明确的讯号,以致于阅读完一本书,也无法说明“这是一本什么书?”。而这将对未来的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
如何与你相处?
弄清楚了你阅读的对象,那我们就可以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阅读想象文学,阅读故事、戏剧与诗,阅读历史故事,阅读科学与数学,阅读哲学书,阅读社会科学,这本书都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
比如说,阅读故事书的第一个建议是: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理想上来说,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想想那些搁置一边的故事书,还真都因为各种事情抢占了读书时间,结果前后连不上,丧失了味道,最终导致它们的“早夭”。
诗,一直是天边的云霞,美而不可及。我总认为自己读不懂诗,虽然我觉得它很棒。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否则会因为无法立即了解这一行诗,便以为整首诗都是如此而放弃了。规则二: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说出来的字句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这首诗。最后,多了解关于作者及背景的资料。当然,最重要的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看来我犯了“不放声、反复读”的错误,让我的诗集落上灰尘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这样明确、清晰地指出我的错误,告诉我正确的阅读方法。想象一下,我用阅读诗的方法去读哲学书,用阅读想象文学的方法去阅读社会科学,用阅读实用型的书的方法去阅读历史故事,结果不言而喻。所以,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再结合正确的阅读方法,才不会让书长困于书架上。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美国学者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年仅一岁九个月的海伦凯勒被一场大病无情的夺取了听力和势力,使本来健康活泼的她永远与孤独和黑暗相伴。她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激动,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没有了希望。她是多么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啊!直到莎莉又老师的来到改变了这个可伶小女孩的命运。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向往。从此,小海伦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亲人的关怀下,在自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下,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这过程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终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用自己的汗水实现了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
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是多么幸福,海伦凯勒所希望的不过是三天光明,而对于她来说这种希望不过是一种奢侈。而我们从生下来那天就一直拥有这份非常宝贵的礼物。可我们却从来没有感受到它对我们的重要性。从今以后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眼睛,每天都做眼保健操,不熬夜,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不在灯光暗淡的地方看书,永远不把各种矫正眼睛的东西戴到脸上,让它们如出生之日一样健康明亮!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我们要向海伦凯勒学习,学习她那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而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关心身边的残疾人。只要温暖与爱永驻,那么每个人都会变的绚丽多彩夺目。
从幼儿园到现在,我已经看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书了,有《木偶奇遇记》、《格列佛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也是一本惊世之作,是她这么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海伦凯勒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子,也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这本书讲述了她那多灾多难的人生:海伦凯勒的一生只拥有过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她生下来不久后,就生了一场重病,虽然奇迹般的痊愈了,但她却被扔进了一个毫无知觉的世界,小海伦感到十分的恐惧、悲伤和绝望,直到沙莉文老师的到来。在沙莉文老师的精心教导下,海伦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学会了知识,更是让海伦奇迹般的学会读书、识字和说话。在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帮助下,海伦考上了哈佛大学,获的了不朽的成绩。
海伦凯勒是一个十分传奇的人,学会说话,学会识字,听起来好像十分的容易,但对于一个盲聋人来说,却是十分的困难,而考上哈佛大学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海伦在这荣耀的背后说付出的艰辛是谁都想象不到的。海伦凯勒是一个杰出的人,也是生活的勇者,在她的漫漫求学路上,海伦一次次挺过了困难,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海伦永不放弃,永不向困难低头,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越挫越勇,最终取得了成功。海伦虽然再也看不见青翠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和争奇斗艳的花朵,再也听不见妈妈温柔的嗓音、爸爸亲切的呼唤、妹妹咿咿呀呀的童音和小鸟们婉转悦耳的歌声,再也看不见、听不见这个美丽的世界,但是她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他让我明白了,人不能一遇到困难就要放弃,要勇往直前,也要有奋斗的精神。我们要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不经历风雨,哪能看见彩虹,让我们像海伦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魏蜀吴时期,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但谁是英雄?
刘备是英雄吗?有人会说,他当然是英雄!刘备明白没有—个足智多谋的—起拼搏江山的人,自己是没可能做出—番事件业的。于是他三顾茅草屋,找诸葛亮来共谋事件,前两次走访诸葛亮不在家,当刘备第三次找他时,诸葛亮却在午觉,这位将军,花好几个时辰等诸葛亮起床。这件小事,完全可以看出刘备的谦卑和懂事理。虽然刘备没有坚强雄厚的武装部队,没有稳固的地盘,没有太大的名声,曹操却这样评价刘备:“今日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看人达到入木三分的曹操都这样说,刘备怎么会不是英雄?
然而,我有疑惑。想当时,吕布曾在刘备危难之时救过他,使他防止了—场注定就没可能成功的大败仗。可当吕布被曹操捉住,曹操问刘备该不该留下吕布时,刘备却背信弃义地说了句:“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
曹操呢,他总算英雄吗?我看他也不是英雄。有—次,曹操居住朋友吕伯奢家里,听到门外传来磨刀声,他起了疑心,把那家人全给杀了,还说了—句可气的话:“宁教我负天仆人,休教天仆人负我!”误灭口还这样底气十足,此人不奸,何人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有的愚不可及;有的人物诡计多端虚伪诡诈;有的人物杯弓蛇影;有的人物胸怀狭小。到底谁是英雄?人云亦云,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同,难分伯仲,但无论是谁都无疑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回味。
我们,只需要做自己的英雄
愿做阅读的点灯人——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如果说一本书是一条幽黑的通道,通向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本书便是寻宝指南,使你顺利抵达,满载而归,不至于迷失途中;如果说阅读是一门艺术,是每个读书人都必修的一门功课,这本书正是阅读艺术课的入门导引。
这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比起那些赫赫有名的作家,这两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其实他们都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
阅读到底有多重要?美国教育界认为,指导年轻人阅读,以最基本的阅读概念来阅读,是最重要的教育问题。而对阅读的认识,国内很多老师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我曾经就是其中一个。嫁给语文20年,一直想做个好语文老师,然而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语文老师呢?年轻时的我一度认为:让学生考高分。所以,很多年很多年,我的学生都是做题破万卷,基本不读书。一直到有一年我教初三,有一个题目是写出《水浒》108将中一个人的姓名、绰号和故事,我的一个很好的学生回答是西门庆,我意识到再也不能把名著当作问答题来背诵了,必须走进经典里面去;一直到我看到李希贵校长的《语文真的不是教出来的》,一直到我看到于树泉老师的《读书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加入杨老师工作室以后,我才彻悟:一个好语文老师应该是陪着孩子一起读书、思考和写作的老师,唯读书和写作能力才是修炼孩子的“内功”之道。而一个孩子一旦有读写能力这个“九阳神功”护体,学什么能不快呢?
这本书谈到了常人阅读的三个目标: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并且告诉我们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阅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
我老实承认,我个人很多年的阅读目标基本上都是以娱乐消遣为目的,不必说琼瑶三毛的浪漫文学,也不必说海瓴辛夷坞的情感大戏,单是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些武侠,我都不止看了一遍,以至于我终于从张无忌习武过程看出语文课改的诀窍应是修炼学生的内功,即读写能力。加入工作室以后,很幸运地遇到了一批有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的人,在大家的影响和带动下,我终于改变了阅读的目标,由娱乐消遣转化为增进理解力从而获得专业成长,我的阅读开始向多方面涉猎,诸如美学、哲学、心理学,当然更多的是教育学,为了增进理解力,我坚持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会了用思维导入梳理读书内容。
从我个人身上吸取教训,我决心教会我的孩子们,让他们从青年时代起,阅读就不能仅以娱乐消遣和获得咨询为目标,而是以增进理解力为目标。怎样增进理解力呢?开读书交流会,进行思维碰撞;读写结合,加深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生活的认知,以文字为桥梁,把作者灵魂深处的东西送达孩子们内心深处。比如,我们读《草房子》,选题写研究性论文,开聊书会;比如我们读《童年》,开以“跟高尔基学写作,跟阿廖沙学成长”为主题的交流会。
在书中,作者说,阅读就是学习,学习分两种类型:指导型学习(辅助型)和自我发现型学习(非辅助型)。指导型学习(辅助型)是老师出席的学习,是我们每个人在校园里完成的;自我发现型学习(非辅助型)是阅读自我或世界的学习,是一个人通过阅读可以抵达达的终身学习。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出校园,脱离指导型学习;而阅读却是可以永无期限的一种学习,它不受年龄、职业、贫富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我自己要成为后者这样的人,我想让我的学生也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我要去做一个阅读的点灯人,让我的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在开学初,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班里超过二分之一的孩子除了语文书,基本一本课外书没读过。这不能怪我的孩子们,农村的孩子们可怜,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代表精神生活的改善,父母大多没文化,工作忙,闲下来的时候更愿意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哪里有时间陪孩子读书?这样,引导孩子读书的责任自然就完全落到了学校和语文老师的身上,而有些语文老师身在应试的水深火热中,哪里敢把大把时间花在带领孩子读书上,抑或,有些语文老师自己也是不读书的吧。所以,我要想办法营造一个读书场,在这个场里,让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不知不觉爱上读书。正如作者所说,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什么最能吸引孩子,让它们觉得读书是一件好玩儿的事而不是负担,从而实现主动阅读呢?
集体共读。什么事一个人去做会觉得孤单,大家一起做就有了坚持的力量。我采用全班共读一本书,小组为单位共聊一本书的形式,让读书的事成为大家的事。并且,我也参与其中,与孩子共读共写共分享,榜样的力量无穷大,渐渐地,有的孩子只要拿到一本新书,就想迫不及待地先读,一睹为快。
活动激发。孩子们喜欢搞活动,活动是激发孩子们热情与灵感的催化剂。所以,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活动使孩子们不知不觉受到读书的诱惑。比如,手抄报评比、晒晒我的小书架、语文课前百家讲坛、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
循序渐进。读书也要根据学情,由于我的孩子读书基础太弱,我在选书和布置读书任务时都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获得“全美最佳教师”称号的雷夫就说过: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给学生选择读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接受程度、兴趣特点等因素。所以,七年级第一学期我给孩子们选的书除了中考必读篇目《伊索寓言》和《繁星春水》,还有一本《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亚米契斯以一个四年级孩子的口吻用日记体写成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我们没有一点阅读基础的孩子,而且,由这本书开始,我们学习写日记,开始将近三年的日记长征。
评价跟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我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宽容、鼓励、等待。
就这样,班级里读书的场就悄然不觉地形成了。孩子们谈论的话题与读书有关,孩子们课间休息与读书有关,孩子们假期生活与读书有关。
然而,当孩子们真正对读书有了兴趣之后,作为语文老师,我又遇到了一个挑战,语文素养与语文成绩并不是一开始就唇齿相依的。第一次月考我们的成绩照同规班差了很多,因为还没有做过一道题就考试了。我也很紧张不安,担心别人不理解,于是像个祥林嫂似的,跟班主任、跟领导、跟家长一遍遍解释——请等等语文,请相信我。我感恩我遇到了善解人意的领导、同事,他们安慰我鼓励我,让我有了坚持的力量。仅仅一年以后,我的学生就用成绩帮我证明了,阅读不影响考试成绩。
一年多的坚持,我非常欣喜地看到爱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会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不仅集体共读,有些孩子还自主阅读了不少好书。面对那些还不爱读书的孩子,我这样鼓励他们说,同学们哪,这一年不知不觉你已经读了九部名著,你为我们中国人平均读书量做了贡献啊。
更加没想到的是,我这个乡村教师领着一群乡村孩子们读书的经验还在我市进行了推广,还给河北省国培的语文骨干教师做了三个小时的培训,受到比较热烈的欢迎。我们更加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成就感了。
在这本书中又提到了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一班的小学生都可以做到。但有的人一生的阅读水平因为阅读目标底下,不讲方法,也永远停留在了小学生水平。
检视阅读:略读和粗读的一种。掌握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一本书的大概内容。这种读书方法通常用在选书时和一本书的阅读起始课上。
分析阅读是阅读一本书的最高层次。分析阅读的地位是承上启下的。甚至可以这样讲,分析阅读是人精神上真正拥有一本书好的唯一手段。所以,我们读书要达到分析阅读,就可以达到增强理解力的目标了。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眼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为了让孩子们接近分析阅读的水平,我交给孩子们多种读书方法。比如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教给孩子们梳理提要式阅读法、赏析批注式阅读法、抄写摘录式阅读法、朗读感悟式阅读法、评价探究式阅读法、拓展式阅读法。这些阅读法把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结合起来,有利于孩子们透视一本书,并且对一本书的某个安排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再比如,我交给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多种批注式阅读法:评点式批注法、提要式批注法、赏析式批注法、联想式批注法、反思式批注法等,都有利于让孩子们沉入作品,在别人的故事里读出自己。
这本书还向我们介绍了做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不同体裁的书怎样读、阅读的终极目标等,实在是一本虽然不好读却值得读的好工具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也希望更多的人因为这本书受益。
天云苍苍,江水泱泱,教育之路,山高水长。在这条路上,我希望,自己做一个灵魂有书香气的女子,用阅读抵达诗和远方;我愿意,做一个阅读的点灯人,在一届又一届年轻的心灵中,点起一盏一盏的灯;我相信,一灯照隅,万灯照国,只要有更多的老师去点燃这盏灯,就一定会有灯火辉煌时。
朋友们,一起来吧,参与阅读,推进阅读,让我们一起在路上!
1、读一本书的读后感400字
读了《福尔摩斯》系列小说后,我知道很多关于侦探的故事。
在以前,我做事都马马虎虎的,总是随随便便的,做一样又漏了一样。现在看了这本书后,我从中知道和学到了好多东西,知道了如何思索,怎样分析前因后果,做事也仔细了很多。
福尔摩斯在仔细找真时,往往要收集大量的认证和物证,虽然有人在暗中阻止他们,但是他们也不会放弃,还会继续查找、分析,直到找到真相为止。
正因为如今的刑侦人员没有福尔摩斯般的传奇,倘若人人都能学福尔摩斯,谁人还敢伸出贼手。我很敬佩福尔摩斯,我要学习他那些好的地方。比如,他丰富的科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调查研究。我觉得看了《福尔摩斯探案》这本书,思维缜密的好习惯。这一点值得我好好向福尔摩斯学习。
这让我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会达到目的。所以我会像福尔摩斯一样,要学会他坚持不懈的精神,用足够的精神来学习。
2、读一本书的感悟
人的一生会读过无数本书,总会有一本让你恋恋不舍,难以忘怀。我也有这样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安妮日记》。
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时,我就深深的爱上了它。每读一章,就让我渴望读下一章。安妮快乐,我也会跟着乐起来:安妮忧伤,我心里也难受。我总是身临其境,跟着主人公一起面对重重困难……
这本书表达了人类对战争的控诉,厌恶。和平这个词就是主人公渴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安妮一家是犹太人,为了躲避德军,安妮一家和邻居一起藏到了他爸爸公司的密室。在公司员工的帮助下,躲避了德军的疯狂追杀。可是最终又一个人告了密,所有人都被抓走了,只有公司的打字员小姐带着安妮的日记逃了出来……
在故事的后续中,描写了德军的残忍。每次重温这本书时,我就会想到安妮的悲惨命运,让我们远离战争的警钟,把和平再次放在心中吧!
这就是我的最爱——《安妮日记》。
当我们在某些事情上获得很深的体会时,我们就要开始动笔写一份心得体会了。为了更清晰、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感受表达出来,学习体会应直截了当、简洁明了,写心得体会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本书心得感悟”,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寥寥篇章,少少点墨,好似广袤无垠的大海,叩击着心堤,震撼而洪亮着!
自记事起,书就与我为伴,我的兴趣就是阅书。《阿Q正传》便是我珍爱的藏书之一,当初购买时或许是由于它的名气吧,看也是随便翻翻,那时我甚至不知阿Q是个什么样的人?而阿Q精神是什么?大约是二个月前,我无意收拾书柜时,发现这本遍布灰尘的《阿Q正传》,颇有兴趣再次读了起来。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呵!我顿时肃然起来……
阿Q是个悲剧,是个戏剧,他的一生混杂着太多阿Q精神,这些精神伴随着他对抗压迫,对抗嘲讽,但最终也将他带向了死亡!精神胜利法就是其中最著名的,说白了,就是“遇强则避,打不过,说‘儿子打老子’诸如云云”与“遇弱则欺”,嘿,这与现代我们学习上的弊端正好不谋而合,见到困难躲啊,逃啊,见到简单得意忘形,以致最后自毁长城。阿Q精神,似乎会传染,赵太爷,小D,假洋鬼子等,甚至是中华儿女都有阿Q精神!至此,不禁要想为什么会产生阿Q精神,因为祖国希望我们就是一个个“阿Q”,若想根除阿Q精神,让阿Q魂飞魄散,只能开放胸襟,逆流勇敢,顺流谨慎,学会人性最善良的品质,“人性本恶”有何妨?在此,阿Q将永不存在!
《阿Q正传》一部看似戏谑的书,包含了多少国人最过脆弱的人性,它是一部小说,还是一部论文大作,因为它将国人的精神深刻解剖了出来。更是一部无以伦比的哲学,因为它带给人的启示,经如同那广袤无垠的大海,久久,久久,久久……
“快乐阅读,和谐成长”亲子共读活动总结最近,我园开展了“亲子共读”的读书活动,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个孩子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为了更好得将这一活动开展下去,让孩子们更多得从课外阅读中受益,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现将本阶段活动做一简单小结: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为了让家长认识到亲子读书活动的意义,积极地参与进来,首先我们给家长寄发了《亲子共读倡议书》,呼吁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主要内容是:为孩子建立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建立一个家庭图书架,并适时添置一定数量的好书。每天抽出二十至三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父母和孩子相互监督读书情况,用亲子阅读记录卡记录下来,使老师能比较清楚地了解道每位学生家庭的亲子共读情况。其次是推荐读书内容:《小猪唏哩呼噜》、《舒克和贝塔》、经典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就有了保证。
二、班级建立读书评比栏
为了“亲子共读”活动有实效性,扎扎实实地开展。班内开展了读书评比活动,这样大大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家长们也亲自陪孩子读书,若不陪、不“亲子共读”,孩子不愿意,尽而督促家长们也爱读书了。活动开展下来,几乎每个家庭都成了“书香型家庭”。也涌现出了许多读书之星,如:史尧庆、王煜钦、段明昊等。孩子们读得认真,家长们读得入神。一张张“亲子共读”卡片,真实地记录了孩子和家长共读的情况。
三、活动成果
虽然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学生已有了不少收获,一些学生把《三字经》、《弟子规》的内容比较熟练的背诵下来,为此,我们把《三字经》编成了一个节目,以舞蹈、吟唱的形式诠释出了古典文化的魅力,另外,我们还通过剪报的形式把阅读中新认识字的收集起来,既巩固了认字,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亲子共读的过程,家长们也用镜头记录下来一个个亲子共读的温馨画面,它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了美好回忆。
“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读书兴趣,实现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与学习、阅读与生活、阅读与成长的融合。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身份证是我们的书号。我们都是经历长达10个月的制版、装订,才终于面世。
每过一岁,我们增加新的一页,上面将巨细无遗地记载着全年的言行事迹,那空白的扉页则是我们一张白纸般的婴儿期。没有人知道各自最终定稿多少页,但当缓缓合拢棺木的黑色封底,盖棺定论,我们是否应该让看完的人觉得开卷有益?
这是个浮华奢靡的时代。很多人美容化妆,在自己的封面上大做文章;很多人锦衣狐裘,在自己的装帧上翻新花样。他们用塑料封套给自己戴起朦胧的面纱,用檀香礼盒让自己住进豪华的包间,常忘了充实里面的内容,反而使其匮乏、瘠薄、荒芜。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让坏人成为禁书,让好人成为畅销书,让我们用心写好自己,因为我们的印数只有一册。
寒假里,学校又一次举行亲子共读活动。亲子共读,即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样更早让孩子接触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能培养他们对书的兴趣,并激发出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自一年级起,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叁年来,孩子读了很多学校推荐他适合的年龄的书,这些书也给我和孩子带来了许多乐趣,今年,学校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其中《窗边的小豆豆》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着本书深深吸引,孩子说“巴学园”真是一个不错的学校,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起。运动会让孩子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大概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和作者对童年美好的憧憬,才使作品写的这幺美妙,又这幺有灵气。这篇文章都让我对我的童年也泛起了涟漪。
与孩子一起共读不仅是分享快乐,同时也是分享困惑,孩子不懂得地方我会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家长和孩子都在阅读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思维能力,如今,我们的亲子共读已从被动阅读转变成了主动阅读,亲子共读成为了我们家的好习惯。真的好习惯是会感染的。感谢学校举行的亲子共读活动,是我门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书香门第。
第二十章《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开始叙述如何通过阅读很多本书来获得某个主题的方法,因为作者所分的四个层次是层层递进、互相依赖的,紧接着作者就开始强调“检视阅读”(第二个阅读层次)在“主题阅读”中的作用,即通过“检视阅读”来删减书录。然后作者开始说明“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即“找到相关章节”、“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理清问题”、“界定议题”、“分析讨论”,另外作者还强调“主题阅读”时应保持“客观性”,最后通过“进步论”来进行实例演练。
本章最后,作者又重新提出“主题阅读”的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主题阅读本身。
第二十一章《阅读与心智的成长》,此章作者重提“主动阅读”的重要性,回答了阅读最终目标是什么?即提高心智,而不能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最后本书在附录还附上了作者推荐阅读的书目和一些关于四层阅读的测验,书目当然本书中提到的书也包含在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话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我爱书,特别是好书。每一部出自不同作者的书,用它独特的风格,让我体会杂陈,或深沉,或轻快,或悲伤,或欢愉。
就比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一岁的哈利被魔法史上最黑暗、强大的黑魔头--伏地魔残忍肆虐对待后竟然大难不死:伏地魔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大,残忍地用钻心咒瞬间杀死哈利的父母,转身就用更高一级的索命咒打向哈利,“咔嚓……”只见一道绿光射向正在熟睡中的哈利,直直的击在他的额头上,可奇怪的是,强大的索命咒似乎失了效,在小哈利的额头除了留下一个闪电形的伤疤外,剩下的能量全部反弹回来,直射到伏地魔的身上,黑魔头仓皇而逃,暂时长眠于土地。
读到这里,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一幕:风高月黑的夜晚,披着黑色长袍的大魔头,正伸着邪恶的手指,地板上躺着两个人,那是哈利的父母,已经没了生气。小小的哈利躺在襁褓中,睁着大大的眼睛,紧盯着伏地魔,周围布满了绿色的闪电……
是书给了我丰富的想象,给了我愉悦的阅读时光。一本本书,让我认识这个世界,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教给了我无数的知识。书,是我的至爱。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有关一本书心得感悟汇总”,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倚在窗边,我不由的落下了一颗热泪,眼眶湿润了,我轻轻合上书,一阵微风袭过,我已泪流满面。
眺望远方,我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那个愁情缠绵的故事中去。
“一杯净土掩风流”流沙从她的指尖缓缓穿过,掩盖着凋零的花瓣,曾几何时,花儿璀璨无比,然而今日却是低落的殉葬;曾几何时,她清香依旧,仍是阆苑仙葩,然而此时也徘徊在香销玉殒的边缘。
那时,我明白花的无奈,她的落寞,我无语,只是低下头,让泪水滑落“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颜香断有谁怜?”她悲哀低沉的悼念,不知是为花无奈的完结,还是为她衰落的红颜,最初只不过是荷着花锄,伴着冷月葬花魂,而今花祭竟让她自怨自艾,或许她本身就有着不同于他人的柔弱的女儿情怀,抑或是感到自己的命运与这飘零的花儿相似,都要面临这红颜败落的命运,但她不知,花有选择绽放的方式,却没有拒绝凋零的权利,而她也是一般
那时,我明白花的怨怜,她的怨艾,我无言,只是捧着脸,让泪水风干,只留下过程,""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的鲜艳诱人是绽放时刹那间夺目的光辉,但她的明媚鲜研不应该如此,她应凭借自己的才华让人生变得流光溢彩,她让自己的愁绪斩断了一切鲜活的希望,让自己如同这凋零的花一般逝去‘‘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又是何必呢?这又是何苦呢?我真想对她说:其实你的追求并没有隔着一层沾染灰尘的玻璃,你能够抓的到,也能触地到,为什么要这样让红颜逝去?
那时,我不懂花的选择,她的抉择。我无声,只是仰起头,让泪水暴露在暖阳之下、、、仍在纷飞,抚平自己那一颗纷乱的心,想着她的双眸,似寒星,如银珠;念着她的笑颜,似花蕾,似清潭;想着那时她的悲凉葬花吟;念着那时她的凄苦身世。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臻美,她的柔情似水,因寄人篱下的苦楚,又因宝玉的风流倜傥,再回首,我已感触万千、、、
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又开,朱颜未衰,而她却不在,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花凋——泪凝——她已不在!
真为世上失去了这么优秀的女性感到悲哀!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的名子叫《小英雄雨来》,这本书说了六个故事有:雨来游泳本领高,雨来上夜校、掩护李大叔主要内容是:雨来游泳本领高,能在水中躲猫猫。妈妈让雨来上夜校,为了不让雨来,长大后变成个睁眼瞎。雨来的爸爸才出去讯察两个月,鬼子就来扫荡,李大叔到雨来家歇脚,鬼子看到后就到雨来家逼问他,李大叔在哪?雨来宁死也不说,于是鬼子就用各种方法让他说出李大叔在哪?但雨来就是不上当,鬼子打算把雨来拖出去杀掉,雨来趁鬼子不注意向水里一窜就逃走了。
在战斗时的孩子都学不了习,因为鬼子时不时会去扫荡,所以如要学习也只能晚上上夜校,夜校就是豆腐房,在那里只能小声读书如让鬼子听到就麻烦了。
我多希望他们有一个无法被催毁的桌子,和一间宽阔明亮的教室。雨来的机智、聪明和勇敢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书,如何走进你?
我们都知道:阅读,很好;阅读,要多。
我买书是从不手软。书架上一排排的书,各种各样,看着就心情舒畅。而这边,又是一箱书寄到。心里天天想着、念着今天看什么,明天要看什么。但可惜的是,那几本书还一直安静地躺在那里。
于是,我困惑了。我喜欢书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要阅读的动机是充分而强烈的。那么,为什么我离阅读却越发远了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是书?还是我?
在这个时候,《如何阅读一本书》跳入了我的眼睛,钻入了我的耳朵。看到书名的一瞬间,我惊恐万分——阅读是有方法的,而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想起那些半途而废的书,难道是我阅读的方法有误?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果然收获颇丰,不禁后悔之前那错过的时间和书籍。
这是本什么书?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有骨、有肉、有血。肌肉包着骨头,血液在其间流动,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书是盛装而来。作为一个阅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一本书,用它的名字、副标题、目录,用它“母亲”的序言、摘要介绍及索引,以及书衣上出版者的宣传文案向我们介绍自己,我们能够知道作者向我们传递的讯号,大概了解到“这是一本什么书?”。但我在阅读中常常忽略这些直接、明确的讯号,以致于阅读完一本书,也无法说明“这是一本什么书?”。而这将对未来的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
如何与你相处?
弄清楚了你阅读的对象,那我们就可以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阅读想象文学,阅读故事、戏剧与诗,阅读历史故事,阅读科学与数学,阅读哲学书,阅读社会科学,这本书都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
比如说,阅读故事书的第一个建议是: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理想上来说,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想想那些搁置一边的故事书,还真都因为各种事情抢占了读书时间,结果前后连不上,丧失了味道,最终导致它们的“早夭”。
诗,一直是天边的云霞,美而不可及。我总认为自己读不懂诗,虽然我觉得它很棒。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否则会因为无法立即了解这一行诗,便以为整首诗都是如此而放弃了。规则二: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说出来的字句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这首诗。最后,多了解关于作者及背景的资料。当然,最重要的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看来我犯了“不放声、反复读”的错误,让我的诗集落上灰尘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这样明确、清晰地指出我的错误,告诉我正确的阅读方法。想象一下,我用阅读诗的方法去读哲学书,用阅读想象文学的方法去阅读社会科学,用阅读实用型的书的方法去阅读历史故事,结果不言而喻。所以,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再结合正确的阅读方法,才不会让书长困于书架上。
看着桌上那本以前老师奖励的《一百个母爱故事》,我陷入了沉思。
这本书,从我拥有它到现在,我已经看过不下五次了。然而,虽然一遍又一遍地翻着同样的内容,一遍一遍地看这本书,我却从来没有对它产生过厌倦之情。原因很简单,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也使我渐渐地对“母爱”这个词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当第一次读到《跪拜藏羚羊》时,母羚羊牺牲自己救小羚羊的举动另我震惊,这是为了后代而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地震中的撑起》告诉我,母爱是无法用语言衡量的凝重,正是在母爱的光环下,我们渐渐地长高、长大;而《耳朵在哪里》让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孩子的,只有母亲,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是永久不变的。
就拿我来说吧。从小,妈妈就让我学钢琴,而我总是在练琴时忍不住开小差。妈妈实在没办法,就在一旁监督着我,我一开小差,妈妈就提醒我,到现在,我才知道,妈妈是很累的,她虽然很辛苦,但从不吭一声,她说,这为了我的前途。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母爱的一种表现呢?母亲不仅仅给予我们生命,她还用自己的双手支撑着我们的人生,她们对子女的爱是那种不惜一切的付出,因为有了母爱,我们的人生之路才充满温馨。上帝在即将把一个小天使降落人间时对他说:“我要送你一样礼物,她今后会照顾你,给予你无限的爱,让你不会受到饥寒的侵袭,给你幸福温暖。”小天使好奇地问:“是什么呢?”上帝说:“她很珍贵,而你只需要称呼她‘妈妈’”。这是对母亲最唯美的描述,每一个字眼都散发这芬芳。
我们的生命因爱而生动,生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一天天坚韧茁壮。爱是生命的升华,生命与爱的完美融合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珍惜这样的爱,让我们的生命在爱中永恒!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里面的故事丰富多彩,像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猴王出世,令人百看不厌。
故事讲的是唐僧师徒一行经历千难万险,承受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的故事。我认为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大闹天宫了。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孙大圣偷吃仙桃,知道王母没请自己赴会后搅乱了潘桃盛会,还偷吃仙丹,被二郎神捉住后,又在八卦炉中练出了火眼金睛,在天宫大开杀戒,后来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这个故事中有好多好词好句,特别是二郎神捉拿孙悟空那段,内容丰富有趣,一波三折,让我叹为观止。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正因为师徒四人团结一心,才使他们排除万难,终成正果。孙悟空本领高强,可没有沙僧帮忙在水下捉妖不会那么顺利。而且猪八戒力大无穷,也是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却用毅力感动苍天,最终取回真经。
这部小说赞扬了孙悟空敢于反抗,乐观顽强的精神,表达了对人性自由的向往,也向世人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西游记》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每次读都会被文字的魅力所打动,也会让我情不自禁的融入精彩的场景中,我为孙悟空叫过冤,为唐僧骂过妖,而且百读不厌。拿起这本书吧,让我们畅游在书的海洋里。
听说,张老师在南通教育博客上给我们申请了一本好书——《兔之眼》。听到这名字,就觉得它肯定与众不同,富有创意。终于,令我朝思暮想的书来了,我兴奋地手舞足蹈。刚看了前面几页就迷上了这本书了。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使我看到开心的地方,就会大声地笑;看到难过的地方,就会伤心地流眼泪。里面生动地讲述了小谷老师和生活在垃圾站的孩子所发生的事。爱护智障儿美奈子,救助被捉走的小狗阿吉,催人泪下的回忆……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孩子们的纯真善良所吸引,所折服。
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故事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救出了被捉走的小狗们。在救的过程中,顽皮孩子铁三看着打狗人把土黄狗悬吊在半空中那种难过、气愤的心情。有两个孩子为了不让铁三冲出去,他们死死地按住铁三的肩膀,在他的耳边小声地说:“小铁子,忍一忍,再忍一忍。”从这里,我深深地体会出了铁三那爱动物的深厚情感。可是在现在的生活中,有谁可以像铁三一样想随时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呢?没有人,几乎没有人能拥有这种感情。有一次,我在中学和姐姐玩。天空中下着倾盆大雨,有一只全身毛都湿透了的小狗,快速地向中学的传达室跑来,那时我们正在避雨。当小狗跑来时,传达室的爷爷毫不留情,找起一根棍子就要打小狗。小狗吓得无处躲藏,只好又跑进了大雨之中。那时,我仿佛看到了小狗乞求的眼神,乞求能在这儿避雨。可是,传达室的老爷爷还不放过小狗,他又披上雨衣向小狗追去。看着小狗溜走的身影,一种悲悯的之情油然而生,可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唉,社会上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学会善待小动物呢?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我显眼地看见了这本书的作者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孩子们的善良,照亮所有人脚下的道路,引领人们走向未来。这太阳般闪亮的希望,不论多么不幸的人都能够拥有。”多么质朴感人的话语呀!是的,孩子们就是上天赐给人间的天使,让他们使世界充满欢乐,充满笑声。我喜欢小孩子,真希望我永远停留在童年的快乐之中,不要长大!
在这本书中,我是喜欢的是小谷老师。她对自己所在班级的孩子不断注入满满的爱与包容。小谷老师虽然爱哭鼻子,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是她却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很愿意与孩子们接触,很乐意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在对待铁三时,起初她很苦恼。“怎么会有这样的孩子?一直沉默不语,偶尔发怒就会咬人,这孩子怎会变成这样呢?”这种问题总是在她脑子里回忆着。后来,经过足立老师地点拨,小谷老师渐渐地学会了尊重和理解铁三的特殊个性。当然,她用自己的童心发现了隐藏铁三心中的小秘密,让铁三的心结全部解开。
这是一本探讨幸福根源,触及生命本质,感动无数大人和孩子的经典作品——《兔之眼》。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体会到了生活气息的浓郁,更明白了面对贫苦与弱者,我们应该怎样温柔相待。
我最喜欢的一本好书是《爱的教育》,这本好书是十九世纪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写的小说,读了这本小说,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世界需要爱,我们要把爱献给这个世界。
《爱的教育》以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来写的,描写了主人公恩里科三年级的时候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大量的人物形象刻画、心理活动描写、以及富有激情的叙事,讴歌了爱的崇高和心灵的纯洁,教育青少年爱祖国、爱军队、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希望学生更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来说,《爱的教育》不仅仅是本小说,而是对我们的一种爱的教育,作为独生子女,我们都是被爱的多,而付出的少,这个世界需要爱,需要我们去爱,去付出,而不是坐享其成,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从小要爱祖国,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和父母,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应该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做个亲如兄弟姐妹的好朋友……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一本书的心得感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本书心得感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