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通用。

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有书籍,还有影视作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回顾情节一边写下自己的观后感。观后感是有感而发写出来的东西。观后感可以让我们从作品中领悟新的道理和想法。如何写出一篇有条理化的作品观后感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1】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为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电影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地。

尽管这部电影是想象的,但是当我了解到因为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后代的繁衍生息,我内心还是非常感动。电影中内容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守护我们的家园,避免电影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们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许多无数逆行者的携手并行,并肩作战。不曾忘,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不曾忘,那些说出铿锵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在请愿电影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这些无数个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吗?

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们抬起头看见了清静与美好。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一句话,也由此可见人们对书籍的喜爱之情。我的家里就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流浪地球》。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由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著。

这本书讲的是:未来,天文科学家发现太阳内核急剧膨胀,迅速老化。因为氦原子和氢原子的数量急剧增多,发生了剧烈碰撞。使太阳核聚变飞速加快,寿命大大减少,约35年后发生氦闪,坍塌成一颗红巨星,吞噬整个太阳系。经过激烈的讨论,联合国政府制定出“流浪地球”计划。将其分为三个时代:

一、刹车时代——将地球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并借助12000个发动机的力量使地球停止自转。耗时42年。

二、逃逸时代——开动发动机,使地球达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前往比邻系。耗时1708年。

三、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系并减速,成为那里恒星的卫星。耗时750年。

流浪地球计划耗时2500年,历经100代人。

在这2500年中,地球、人类、各种动植物······无一例外全都受到了灭顶之灾。直到——地球驶出冥王星轨道,人们才发现:现在的太阳和以前太阳的各种参数,丝毫不差!人民发起了暴动,“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这是联合部长以及其他4999人被人民处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接着,氦闪,毫无规律、大规模的爆发了!因为人类已经到了冥王星轨道的边际,逃了出来!

这本书描写了未来地球的几种结局,让现在的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保护环境,节约地球资源,不浪费、不奢侈,不然,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只会越来越快······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在灾难(尤其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和互相团结、相互友爱的精神。并且,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也打破了中国科幻的创新,让中国在世界科幻上也有了立足之地,开阔了中国人民对科幻的眼界、见解。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3】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这些道理会有比我懂得更透彻的人,我只希望这些人能产生影响,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支线剧情,就是航天员刘培强和他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感情,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和父亲关系十分冷漠的人,所以我在他们之间看到了我和我父亲的影子,刘培强为了人类,放弃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时光,常年不能和儿子相见,使得他们自己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其实以观众第三人称的角度,会觉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有一个能为人类做贡献的父亲应该是每一个儿子的骄傲,我们会很理所当然的觉得刘启应该理解并支持他父亲的工作,并引以为傲,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没有父亲的儿子和没有儿子的父亲都是人间的悲剧,当这种悲剧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谁都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父亲而是我的父亲,我想刘启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最后,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的刘启,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依然哭的十分悲痛,再多的仇恨都抵不过父子之间的血肉情,在现实的生活中,看到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不要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

然后就是我对火种计划的思考,其实流浪地球计划的本身,就是延续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看似并不矛盾,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真正想延续的是什么?人类文明这个概念太大了,更深入一点,有人可能认为是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命,但其实我觉得都不是,真正该得到延续的是人类的感情,刘培强在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我和我儿子的最后一次团聚,为了地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流浪地球计划真正想要保护的不是这个行星地球,而是地球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它想保护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过年团聚的亲情,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意义。如果最终真的放弃了地球,执行了火种计划,,等人类到达了新的家园,靠受精卵大量繁殖出的没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没有父母,他们只有人类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那么人类的延续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延续又不如说是一个文明没落了和一个新的文明的觉醒,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另外,这部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光论其品质,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他会给你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你之前不会在这种水平的特效下看到那么多的中国汉字以及其他中国元素,中国地名等。

流浪地球观后感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问:这堵墙是什么?——是死亡。

在发现未来400年内,太阳内部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也将被摧毁时,人们做出了人类史上最大胆的计划——让地球去流浪。这个时代,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已经刻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底,深入了整个人类的灵魂,而正是这种刻入骨髓,深入灵魂深处的恐惧,推动着人类离开太阳系,到宇宙中去流浪。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时是归期。太阳的氦闪是流浪地球的主导线还是一次契机?如果人类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那,何处又是居住地?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类还是地球?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又何时是归期?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是因由,又如何停止?流浪地球,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心还是人性?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如今这堵墙究竟是什么?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4】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5】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6】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人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封在蛹里的蚕蛾,因为对自由的希望,才能破蛹而出,拥抱天空,翩翩起舞;埋在土里的种子,因为对光明的希望,才能破土而生,拥抱阳光,生长发芽;藏在云里的太阳,因为对万物的希望,才能穿过云层,拥抱大地,晴空万里;陷在绝境里的人们,因为对未来的希望,才能走出绝境,拥抱明天,和谐美好;面临着地球毁灭的中国171—11救援小分队,因为对地球的希望,才使地球脱离毁灭的危险。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将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可是这一计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地球快要经过木星时因为木星的引力过大,地球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停止运行,地球多处地下城发生地震。这是空间站没有预料到的事,但经过救援队的舍死拼命,停止的行星发动机最后都恢复了正常。但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最终空间站发布了最后的全球通迅:地球还有7天将与木星碰撞,剩下的日子,回家吧,抱抱家人。

当全球都放弃时,刘启想到了他的'父亲。早在十七年前刘启的父亲就去了空间站,他曾告诉刘启木星上大部分都是氢气,这使刘启想到可以点燃木星,而李一一立即想到了办法,他们开始了行动。在刘启爸爸和韩朵朵的帮助下,他们聚集了所有救援队一起行动,可是这火的最大可达高度仍不能点燃木星。这时刘启的父亲把空间站的燃料和自己的性命一同搭入这行动中。任务成功了,地球得救了,流浪地球计划继续施行。

其实刘启的这个想法早在7小时前就有人想到了,但这成功几率很小,几乎为0,但就是这最后的希望,使地球得救了!

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7】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国外漫威DC。而如今,中国,也踏入了科幻这一领域,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部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电影,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我,也已激动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头西。起初,我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那一刻,刘培强牺牲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牺牲,才有大家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魅力吧!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8】

悠闲的时光里,我们一家四口一起观看了春节里最火的贺岁片《流浪地球》,这是一部超级科幻片,取材于蒋慈欣的作品。它树起了国产科幻片的旗帜,给大家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复杂而真实的内心感受

影片在一段海边温馨的父子对话中展开,父亲即将离开身边的老少去遥远的空间站工作,告诉几岁的儿子看到星星就看到了自己,话语中虽带有不舍但心中装有使命的他毅然前往

转眼间几岁的儿子刘启长到十八岁,面对外面好奇的世界,男孩儿不安于现实生活的安逸,拿着姥爷的驾驶证瞒着老人,带着妹妹冲出了真实生活的藩篱,穿上特制防寒服来到了受大自然威胁、被木星遏制的另一个冰冷危险、且岌岌可危的地球。

一个个救援队为拯救地球上即将被吞噬的城市乡村,冒着刀割般的寒风、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和山间随时砸来的巨大石块,义无反顾地实施着艰巨的救援任务

在这场特殊的救援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这部影片的取材定位,它没有把画面切换到世界各国队员及纽约、伦敦等国外都市,更多地凝聚了中国救援队历险的故事,摄取了中国的北京、上海、武汉、新疆等地域的相继沦陷,给观众以真实的震撼。

老人看到孩子不辞而别,马不停蹄地来到孩子身边,在参与救援自救的过程中,由于巨石的滚落,救援车的失控,他不慎坠入悬崖头盔服装被撞破,随即老人变成了一座冰雕在奄奄一息之时,口中念念不忘两个孩子的安慰,孩子此时撕心裂肺的呼喊已无济于事,此时的我为老人的爱子情深而哽咽,为老人的悲惨结局而哀痛,也为孩子不计后果的出走给老人带来的灭顶灾难而气愤。

故事在继续,画面在切换,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都在关注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变化,更没有逃过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的双眼,他看到孩子离家出走而遇险,心急如焚的他劝告儿子赶快带妹妹回家,可换来了儿子敌对的不屑,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懂得因工作性质多年不能与家人相伴,杳无音信的他让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了严重的缺失,才换来了孩子的不解及敌视,他看到老人坠崖冰冻而死时,我们不仅看到他目色凝重,更能感受到坚强的他,泪已流在了心里。

木星的威力越来越猖狂,地球上处处山崩海啸,所有的人都万分惊恐,眼看没有人能阻止地球的毁灭,国际空间站发出世界各国救援队解散的号令,让所有人都回家过年跟亲人团聚,地球几十亿人乱作一团的气愤让人窒息,这应春节之景的构思把观众拉回现实,给人以真实情感。

可在奔赴回家过年的途中,孩子刘启不甘于命运的淹没,突然想起点燃木星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办法来拯救人类,立即得到了同归者的响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坐以待毙不如决一死战,他们各自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利用学到的理化知识与木星决战,同时妹妹邀请各国救援队参与拯救活动,在国际救援中心的斟酌后,如愿加入拯救行列,可以说鼓舞人心,我们也不由自主地为之加油助威。

世事难料,点燃计划虽然成功,可是燃料不足导致火力不够射程不远,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目标仍是望洋心叹,眼看着极度的困境,宇航员刘培强更是焦灼难安,可他的工作要求是死守空间站不能越雷池半步,强烈的请求支援也得到制止,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同胞陷入绝境的当口,他顾不上工作纪律,使劲浑身解数,切断电子操作冲破空间站的约束和羁绊,走到掌控并能施救的前台,决定及时动用空间站剩有的几十吨燃料,义无反顾地驾驶飞船冲向木星

此时的孩子刘启看到即将与木星同归于尽的父亲,才彻底明白了父亲这么多年来工作绝密的缘由,父亲不陪伴自己成长的苦衷,父亲对自己本不缺少的舐犊之情,父亲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衷心,父亲对人类献身的无疆大爱他喉咙嘶哑阻止父亲撞击木星的情境,让我对孩子因读懂父爱而欣慰,更让我为这样保护地球的献身使者而感动得泪如雨下!

观影结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更多更深的思考!我想说:这是一部融父爱、亲情、尊重理解,温情、险情、爱国之情,家园、环保、人类自救,科幻、真实、警示自省的震撼之作!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9】

2月11日爸爸带我去奥斯卡电影城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爸爸,他叫刘培强,他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因地球离太阳太近,太阳将要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灭亡。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人类把它称为“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他只能陪伴儿子刘启4年,4年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韩子昂陪伴刘启长大。转眼间17年过去刘启长大了,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从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开外公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的营救,连刘启他们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后来,莫斯最后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知道吗,木星90%都是气氧,刘启说:那是不是像一个大气球?刘培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刘启:嗯。最后,刘启把上万座发动机聚集在一个发动机里,冲击木星,木星在反弹给地球,地球受到冲击就会离开木星。最让我感动的是,因有些发动机缺少燃料,刘培强就驾驶航天器撞击木星,在驾驶的同时他最后对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了,你闭上眼睛,数321,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这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

可能在生活当中,我们人类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么,今天去哪玩,并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许,人类只在乎钱,并不在乎地球里里外外的事情。

其实这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感人,韩子昂在开启运输车的时候,有一首诗说:“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意思是说世上道路有很多,但安全是第一条,开车时不规范了话,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10】

《流浪地球》是中国首次拍摄关系到未来和地球的科幻片,受到了中外人民的喜爱,票房成功突破十三个亿。

这是一部极有意义的电影,讲述了若干年后,太阳即将毁灭,所有国家的人团结一致,将地球脱离太阳系,寻找人类能够生存的环境,这就是地球的流浪计划。在这当中,有许多坎坷曲折。因为正在脱离太阳系,大陆十分寒冷,到处都结了冰,没有证件是不能去大陆的。而一对兄妹刘启和韩朵朵,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了证件,可以开一种新型车行驶在冰上。但由于没有驾照,他们被关进监狱,认识了一位中澳混血耍小聪明的人。后来,他们的抚养人,姥爷,想通过送礼来贿赂监狱的看守人员,结果也被关进大牢。一气之下,突然地下城地震了,他们便从监狱中侥幸逃出去了。这时,他们发现地下城的许多地方没有电能,在运送过程中,刘启的姥爷不幸去世,而电能终于散布整个地下城,可是在这一路上死去了不少人。

可谓祸不单行,地下城的人民刚刚感受到幸福,厄运却再次降临了地球已经被木星的引力所离开轨道,身为在空间站上保卫地球的刘启爸爸,自然也十分着急,可是一直联系不上刘启,后来通过刘启与爸爸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与配合,通过一些理论知识,拯救了地球。刘启却再也看不到从三岁离开他去空间站的爸爸了

导演以此篇呼吁大家以下几点:1、保护地球环境,多种绿色植被,保护生态平衡,太阳才可能会慢一些毁灭(不过,万事皆有可能)人类只有高科技是没用的;2、要珍惜亲情,不能与长辈顶撞,不礼貌地称呼(如:刘启叫自己姥爷老东西);3、行车要注意安全,不然会使家人担心(如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北京道路交通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此外,听说这是一本小说,作者是刘慈欣。还写过《疯狂的外星人》,也拍成了电影。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11】

这部片子在春节上映后,一直是最大的流量片,N多个官方号的自媒体们,加入了讨论,关于此片的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投资等各环节都有媒体进行过不少解说,虽然,有些解说资料也无从考证,但丝毫不影响媒体人的激情。

我是今天下午才刚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里仅分享几点自己的《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

首先,说说特效。

科幻片,不能不说特效,由于我所观看的电影院并不是非常高档的,所以,观影的整体效果肯定会打折扣,这里我排除影院的硬件因素,观完此片后,特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段是:吴京和俄国斯航天员,要出仓到外太空,夺取“领航号”的主控权。

他们在太空中的相互帮助、太空行走、以及最后俄国斯航天员被撞牺牲,都让我想起了好莱坞的一部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我个人认为特效可以与之媲美。当然,此片一路走来,特效部分很多,相对于其它部分的特效,此处的特效让我最为深刻。整体来说,我个人对于此片的特效给予8分以上。

其次,说说情节。

科幻片的情节,往往会被压缩,近而让整片的故事情节不怎么完整,观众会看得云里雾里,此片在开头与结尾都进行旁白的解说,这样就很好地将故事情节以更为完整和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所以,看完此片,那怕你是小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观众,也能明白这片子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此片的故事情节,很通俗易懂。

再者,说说情感。

网上现在也有些文章在说此片部分情节过于煽情,其实,这要看这个“情”煽的是很“硬”,还是比较(此处就不用“很”来修饰了)“软”(即:合理),比如:吴京赴死时的煽情对话、韩朵朵的救援召唤,这些情节给我个人的感受是:有代入感。自己也感动了,稍微落了几滴泪,并不是很尴尬的“硬”煽情。

无论怎样,《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片,是一部值得推荐和肯定的好片,因为,此片让国人看到了国产科幻片未来的希望。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1000字通用


优秀的电影往往是充满了许多戏剧性的元素,很多人都是从喜欢开始,然后再慢慢的去接触这部作品,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其实观后感也是记录人生的一个过程,不断去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撰写作品的观后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流浪地球的观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人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封在蛹里的蚕蛾,因为对自由的希望,才能破蛹而出,拥抱天空,翩翩起舞;埋在土里的种子,因为对光明的希望,才能破土而生,拥抱阳光,生长发芽;藏在云里的太阳,因为对万物的希望,才能穿过云层,拥抱大地,晴空万里;陷在绝境里的人们,因为对未来的希望,才能走出绝境,拥抱明天,和谐美好;面临着地球毁灭的中国171—11救援小分队,因为对地球的希望,才使地球脱离毁灭的危险。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将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可是这一计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地球快要经过木星时因为木星的引力过大,地球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停止运行,地球多处地下城发生地震。这是空间站没有预料到的事,但经过救援队的舍死拼命,停止的行星发动机最后都恢复了正常。但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最终空间站发布了最后的全球通迅:地球还有7天将与木星碰撞,剩下的日子,回家吧,抱抱家人。

当全球都放弃时,刘启想到了他的'父亲。早在十七年前刘启的父亲就去了空间站,他曾告诉刘启木星上大部分都是氢气,这使刘启想到可以点燃木星,而李一一立即想到了办法,他们开始了行动。在刘启爸爸和韩朵朵的帮助下,他们聚集了所有救援队一起行动,可是这火的最大可达高度仍不能点燃木星。这时刘启的父亲把空间站的燃料和自己的性命一同搭入这行动中。任务成功了,地球得救了,流浪地球计划继续施行。

其实刘启的这个想法早在7小时前就有人想到了,但这成功几率很小,几乎为0,但就是这最后的希望,使地球得救了!

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2)

昨日中午我和艳艳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围绕人类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的巨大工程,讲述了一对男女中学生号召众多工程师和军人在绝望中坚持寻找希望,并通过男中学生的父亲主动牺牲导航空间站,从而引爆木星上的氢气,避免了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的尴尬情景,让地球重新驶向未知的未来栖息空间。

电影看完,只觉得意犹未尽,很想看到地球落入新空间后会如何。但另一个问题是,地球上的物质终有一天会完全耗散,地核会完全冷却,这些可能比太阳的氦闪更为急迫。

电影中人工智能的背叛,与20xx太空漫游如出一辙,原来所谓机器的背叛,都是人类底层初始逻辑的矛盾设置。理性的目的是什么?方向是什么?这值得人继续思考。

抽签决定地下城生存权和居住权,并且不得转让和赠与,这个环节设计很冷血很冷酷。是谁决定了这种大规模的生命剥夺呢?这种抽签很传统,但无疑是又一次造神运动。令人感到恐怖,令人窒息的背景设计。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又如何呢?

为何只在一万个推进器下面造地下城?

地球上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有喜马拉雅高山,也有马里亚纳海沟。但电影无疑把地球当成了圆球状的地球仪来看,这里没法推敲。

另外在没有公转时,地球上的一切地理参数如何变化呢?好奇啊。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3)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国外漫威DC。而如今,中国,也踏入了科幻这一领域,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部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电影,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我,也已激动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头西。起初,我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那一刻,刘培强牺牲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牺牲,才有大家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魅力吧!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4)

悠闲的时光里,我们一家四口一起观看了春节里最火的贺岁片《流浪地球》,这是一部超级科幻片,取材于蒋慈欣的作品。它树起了国产科幻片的旗帜,给大家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复杂而真实的内心感受

影片在一段海边温馨的父子对话中展开,父亲即将离开身边的老少去遥远的空间站工作,告诉几岁的儿子看到星星就看到了自己,话语中虽带有不舍但心中装有使命的他毅然前往

转眼间几岁的儿子刘启长到十八岁,面对外面好奇的世界,男孩儿不安于现实生活的安逸,拿着姥爷的驾驶证瞒着老人,带着妹妹冲出了真实生活的藩篱,穿上特制防寒服来到了受大自然威胁、被木星遏制的另一个冰冷危险、且岌岌可危的地球。

一个个救援队为拯救地球上即将被吞噬的城市乡村,冒着刀割般的寒风、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和山间随时砸来的巨大石块,义无反顾地实施着艰巨的救援任务

在这场特殊的救援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这部影片的取材定位,它没有把画面切换到世界各国队员及纽约、伦敦等国外都市,更多地凝聚了中国救援队历险的故事,摄取了中国的北京、上海、武汉、新疆等地域的相继沦陷,给观众以真实的震撼。

老人看到孩子不辞而别,马不停蹄地来到孩子身边,在参与救援自救的过程中,由于巨石的滚落,救援车的失控,他不慎坠入悬崖头盔服装被撞破,随即老人变成了一座冰雕在奄奄一息之时,口中念念不忘两个孩子的安慰,孩子此时撕心裂肺的呼喊已无济于事,此时的我为老人的爱子情深而哽咽,为老人的悲惨结局而哀痛,也为孩子不计后果的出走给老人带来的灭顶灾难而气愤。

故事在继续,画面在切换,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都在关注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变化,更没有逃过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的双眼,他看到孩子离家出走而遇险,心急如焚的他劝告儿子赶快带妹妹回家,可换来了儿子敌对的不屑,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懂得因工作性质多年不能与家人相伴,杳无音信的他让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了严重的缺失,才换来了孩子的不解及敌视,他看到老人坠崖冰冻而死时,我们不仅看到他目色凝重,更能感受到坚强的他,泪已流在了心里。

木星的威力越来越猖狂,地球上处处山崩海啸,所有的人都万分惊恐,眼看没有人能阻止地球的毁灭,国际空间站发出世界各国救援队解散的号令,让所有人都回家过年跟亲人团聚,地球几十亿人乱作一团的气愤让人窒息,这应春节之景的构思把观众拉回现实,给人以真实情感。

可在奔赴回家过年的途中,孩子刘启不甘于命运的淹没,突然想起点燃木星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办法来拯救人类,立即得到了同归者的响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坐以待毙不如决一死战,他们各自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利用学到的理化知识与木星决战,同时妹妹邀请各国救援队参与拯救活动,在国际救援中心的斟酌后,如愿加入拯救行列,可以说鼓舞人心,我们也不由自主地为之加油助威。

世事难料,点燃计划虽然成功,可是燃料不足导致火力不够射程不远,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目标仍是望洋心叹,眼看着极度的困境,宇航员刘培强更是焦灼难安,可他的工作要求是死守空间站不能越雷池半步,强烈的请求支援也得到制止,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同胞陷入绝境的当口,他顾不上工作纪律,使劲浑身解数,切断电子操作冲破空间站的约束和羁绊,走到掌控并能施救的前台,决定及时动用空间站剩有的几十吨燃料,义无反顾地驾驶飞船冲向木星

此时的孩子刘启看到即将与木星同归于尽的父亲,才彻底明白了父亲这么多年来工作绝密的缘由,父亲不陪伴自己成长的苦衷,父亲对自己本不缺少的舐犊之情,父亲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衷心,父亲对人类献身的无疆大爱他喉咙嘶哑阻止父亲撞击木星的情境,让我对孩子因读懂父爱而欣慰,更让我为这样保护地球的献身使者而感动得泪如雨下!

观影结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更多更深的思考!我想说:这是一部融父爱、亲情、尊重理解,温情、险情、爱国之情,家园、环保、人类自救,科幻、真实、警示自省的震撼之作!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5)

2月11日爸爸带我去奥斯卡电影城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爸爸,他叫刘培强,他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因地球离太阳太近,太阳将要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灭亡。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人类把它称为“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他只能陪伴儿子刘启4年,4年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韩子昂陪伴刘启长大。转眼间17年过去刘启长大了,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从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开外公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的营救,连刘启他们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后来,莫斯最后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知道吗,木星90%都是气氧,刘启说:那是不是像一个大气球?刘培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刘启:嗯。最后,刘启把上万座发动机聚集在一个发动机里,冲击木星,木星在反弹给地球,地球受到冲击就会离开木星。最让我感动的是,因有些发动机缺少燃料,刘培强就驾驶航天器撞击木星,在驾驶的同时他最后对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了,你闭上眼睛,数321,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这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

可能在生活当中,我们人类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么,今天去哪玩,并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许,人类只在乎钱,并不在乎地球里里外外的事情。

其实这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感人,韩子昂在开启运输车的时候,有一首诗说:“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意思是说世上道路有很多,但安全是第一条,开车时不规范了话,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6)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为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电影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地。

尽管这部电影是想象的,但是当我了解到因为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后代的繁衍生息,我内心还是非常感动。电影中内容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守护我们的家园,避免电影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们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许多无数逆行者的携手并行,并肩作战。不曾忘,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不曾忘,那些说出铿锵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在请愿电影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这些无数个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吗?

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们抬起头看见了清静与美好。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7)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8)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这些道理会有比我懂得更透彻的人,我只希望这些人能产生影响,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支线剧情,就是航天员刘培强和他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感情,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和父亲关系十分冷漠的人,所以我在他们之间看到了我和我父亲的影子,刘培强为了人类,放弃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时光,常年不能和儿子相见,使得他们自己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其实以观众第三人称的角度,会觉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有一个能为人类做贡献的父亲应该是每一个儿子的骄傲,我们会很理所当然的觉得刘启应该理解并支持他父亲的工作,并引以为傲,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没有父亲的儿子和没有儿子的父亲都是人间的悲剧,当这种悲剧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谁都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父亲而是我的父亲,我想刘启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最后,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的刘启,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依然哭的十分悲痛,再多的仇恨都抵不过父子之间的血肉情,在现实的生活中,看到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不要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

然后就是我对火种计划的思考,其实流浪地球计划的本身,就是延续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看似并不矛盾,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真正想延续的是什么?人类文明这个概念太大了,更深入一点,有人可能认为是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命,但其实我觉得都不是,真正该得到延续的是人类的感情,刘培强在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我和我儿子的最后一次团聚,为了地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流浪地球计划真正想要保护的不是这个行星地球,而是地球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它想保护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过年团聚的亲情,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意义。如果最终真的放弃了地球,执行了火种计划,,等人类到达了新的家园,靠受精卵大量繁殖出的没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没有父母,他们只有人类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那么人类的延续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延续又不如说是一个文明没落了和一个新的文明的觉醒,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另外,这部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光论其品质,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他会给你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你之前不会在这种水平的特效下看到那么多的中国汉字以及其他中国元素,中国地名等。

流浪地球观后感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问:这堵墙是什么?——是死亡。

在发现未来400年内,太阳内部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也将被摧毁时,人们做出了人类史上最大胆的计划——让地球去流浪。这个时代,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已经刻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底,深入了整个人类的灵魂,而正是这种刻入骨髓,深入灵魂深处的恐惧,推动着人类离开太阳系,到宇宙中去流浪。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时是归期。太阳的氦闪是流浪地球的主导线还是一次契机?如果人类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那,何处又是居住地?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类还是地球?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又何时是归期?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是因由,又如何停止?流浪地球,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心还是人性?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如今这堵墙究竟是什么?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9)

这部片子在春节上映后,一直是最大的流量片,N多个官方号的自媒体们,加入了讨论,关于此片的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投资等各环节都有媒体进行过不少解说,虽然,有些解说资料也无从考证,但丝毫不影响媒体人的激情。

我是今天下午才刚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里仅分享几点自己的《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

首先,说说特效。

科幻片,不能不说特效,由于我所观看的电影院并不是非常高档的,所以,观影的整体效果肯定会打折扣,这里我排除影院的硬件因素,观完此片后,特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段是:吴京和俄国斯航天员,要出仓到外太空,夺取“领航号”的主控权。

他们在太空中的相互帮助、太空行走、以及最后俄国斯航天员被撞牺牲,都让我想起了好莱坞的一部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我个人认为特效可以与之媲美。当然,此片一路走来,特效部分很多,相对于其它部分的特效,此处的特效让我最为深刻。整体来说,我个人对于此片的特效给予8分以上。

其次,说说情节。

科幻片的情节,往往会被压缩,近而让整片的故事情节不怎么完整,观众会看得云里雾里,此片在开头与结尾都进行旁白的解说,这样就很好地将故事情节以更为完整和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所以,看完此片,那怕你是小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观众,也能明白这片子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此片的故事情节,很通俗易懂。

再者,说说情感。

网上现在也有些文章在说此片部分情节过于煽情,其实,这要看这个“情”煽的是很“硬”,还是比较(此处就不用“很”来修饰了)“软”(即:合理),比如:吴京赴死时的煽情对话、韩朵朵的救援召唤,这些情节给我个人的感受是:有代入感。自己也感动了,稍微落了几滴泪,并不是很尴尬的“硬”煽情。

无论怎样,《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片,是一部值得推荐和肯定的好片,因为,此片让国人看到了国产科幻片未来的希望。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0)

昨天,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但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面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希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希望时,他们依然希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因此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而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1)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流浪地球观后感,科幻的旅程,“流浪”的地球


科幻的旅程,“流浪”的地球

博罗中学高二(21)班 赵文慧

指导老师 温海峰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这些道理会有比我懂得更透彻的人,我只希望这些人能产生影响,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支线剧情,就是航天员刘培强和他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感情,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和父亲关系十分冷漠的人,所以我在他们之间看到了我和我父亲的影子,刘培强为了人类,放弃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时光,常年不能和儿子相见,使得他们自己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其实以观众第三人称的角度,会觉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有一个能为人类做贡献的父亲应该是每一个儿子的骄傲,我们会很理所当然的觉得刘启应该理解并支持他父亲的工作,并引以为傲,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没有父亲的儿子和没有儿子的父亲都是人间的悲剧,当这种悲剧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谁都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父亲而是我的父亲,我想刘启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最后,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的刘启,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依然哭的十分悲痛,再多的仇恨都抵不过父子之间的血肉情,在现实的生活中,看到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不要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

然后就是我对火种计划的思考,其实流浪地球计划的本身,就是延续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看似并不矛盾,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真正想延续的是什么?人类文明这个概念太大了,更深入一点,有人可能认为是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命,但其实我觉得都不是,真正该得到延续的是人类的感情,刘培强在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我和我儿子的最后一次团聚,为了地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流浪地球计划真正想要保护的不是这个行星地球,而是地球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它想保护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过年团聚的亲情,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意义。如果最终真的放弃了地球,执行了火种计划,等人类到达了新的家园,靠受精卵大量繁殖出的没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没有父母,他们只有人类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那么人类的延续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延续又不如说是一个文明没落了和一个新的文明的觉醒,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另外,这部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光论其品质,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他会给你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你之前不会在这种水平的特效下看到那么多的中国汉字以及其他中国元素,中国地名等。

流浪地球观后感

八十班 韩晴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问:这堵墙是什么?——是死亡。

在发现未来400年内,太阳内部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也将被摧毁时,人们做出了人类史上最大胆的计划——让地球去流浪。这个时代,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已经刻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底,深入了整个人类的灵魂,而正是这种刻入骨髓,深入灵魂深处的恐惧,推动着人类离开太阳系,到宇宙中去流浪。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时是归期。太阳的氦闪是流浪地球的主导线还是一次契机?如果人类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那,何处又是居住地?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类还是地球?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又何时是归期?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是因由,又如何停止?流浪地球,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心还是人性?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如今这堵墙究竟是什么?

[精品]《流浪地球》的观后感(通用11篇)


我们会观赏很多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观看到令人难忘的情节,总是能让自己深受启发,写观后感要主次分明,讲究以小见大。观后感的开头内容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能绕圈子卖关子。那么一篇全面的观后感都有哪些优点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人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封在蛹里的蚕蛾,因为对自由的希望,才能破蛹而出,拥抱天空,翩翩起舞;埋在土里的种子,因为对光明的希望,才能破土而生,拥抱阳光,生长发芽;藏在云里的太阳,因为对万物的希望,才能穿过云层,拥抱大地,晴空万里;陷在绝境里的人们,因为对未来的希望,才能走出绝境,拥抱明天,和谐美好;面临着地球毁灭的中国171—11救援小分队,因为对地球的希望,才使地球脱离毁灭的危险。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将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可是这一计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地球快要经过木星时因为木星的引力过大,地球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停止运行,地球多处地下城发生地震。这是空间站没有预料到的事,但经过救援队的舍死拼命,停止的行星发动机最后都恢复了正常。但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最终空间站发布了最后的全球通迅:地球还有7天将与木星碰撞,剩下的日子,回家吧,抱抱家人。

当全球都放弃时,刘启想到了他的'父亲。早在十七年前刘启的父亲就去了空间站,他曾告诉刘启木星上大部分都是氢气,这使刘启想到可以点燃木星,而李一一立即想到了办法,他们开始了行动。在刘启爸爸和韩朵朵的帮助下,他们聚集了所有救援队一起行动,可是这火的最大可达高度仍不能点燃木星。这时刘启的父亲把空间站的燃料和自己的性命一同搭入这行动中。任务成功了,地球得救了,流浪地球计划继续施行。

其实刘启的这个想法早在7小时前就有人想到了,但这成功几率很小,几乎为0,但就是这最后的希望,使地球得救了!

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2)

悠闲的时光里,我们一家四口一起观看了春节里最火的贺岁片《流浪地球》,这是一部超级科幻片,取材于蒋慈欣的作品。它树起了国产科幻片的旗帜,给大家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复杂而真实的内心感受

影片在一段海边温馨的父子对话中展开,父亲即将离开身边的老少去遥远的空间站工作,告诉几岁的儿子看到星星就看到了自己,话语中虽带有不舍但心中装有使命的他毅然前往

转眼间几岁的儿子刘启长到十八岁,面对外面好奇的世界,男孩儿不安于现实生活的安逸,拿着姥爷的驾驶证瞒着老人,带着妹妹冲出了真实生活的藩篱,穿上特制防寒服来到了受大自然威胁、被木星遏制的另一个冰冷危险、且岌岌可危的地球。

一个个救援队为拯救地球上即将被吞噬的城市乡村,冒着刀割般的寒风、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和山间随时砸来的巨大石块,义无反顾地实施着艰巨的救援任务

在这场特殊的救援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这部影片的取材定位,它没有把画面切换到世界各国队员及纽约、伦敦等国外都市,更多地凝聚了中国救援队历险的故事,摄取了中国的北京、上海、武汉、新疆等地域的相继沦陷,给观众以真实的震撼。

老人看到孩子不辞而别,马不停蹄地来到孩子身边,在参与救援自救的过程中,由于巨石的滚落,救援车的失控,他不慎坠入悬崖头盔服装被撞破,随即老人变成了一座冰雕在奄奄一息之时,口中念念不忘两个孩子的安慰,孩子此时撕心裂肺的呼喊已无济于事,此时的我为老人的爱子情深而哽咽,为老人的悲惨结局而哀痛,也为孩子不计后果的出走给老人带来的灭顶灾难而气愤。

故事在继续,画面在切换,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都在关注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变化,更没有逃过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的双眼,他看到孩子离家出走而遇险,心急如焚的他劝告儿子赶快带妹妹回家,可换来了儿子敌对的不屑,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懂得因工作性质多年不能与家人相伴,杳无音信的他让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了严重的缺失,才换来了孩子的不解及敌视,他看到老人坠崖冰冻而死时,我们不仅看到他目色凝重,更能感受到坚强的他,泪已流在了心里。

木星的威力越来越猖狂,地球上处处山崩海啸,所有的人都万分惊恐,眼看没有人能阻止地球的毁灭,国际空间站发出世界各国救援队解散的号令,让所有人都回家过年跟亲人团聚,地球几十亿人乱作一团的气愤让人窒息,这应春节之景的构思把观众拉回现实,给人以真实情感。

可在奔赴回家过年的途中,孩子刘启不甘于命运的淹没,突然想起点燃木星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办法来拯救人类,立即得到了同归者的响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坐以待毙不如决一死战,他们各自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利用学到的理化知识与木星决战,同时妹妹邀请各国救援队参与拯救活动,在国际救援中心的斟酌后,如愿加入拯救行列,可以说鼓舞人心,我们也不由自主地为之加油助威。

世事难料,点燃计划虽然成功,可是燃料不足导致火力不够射程不远,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目标仍是望洋心叹,眼看着极度的困境,宇航员刘培强更是焦灼难安,可他的工作要求是死守空间站不能越雷池半步,强烈的请求支援也得到制止,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同胞陷入绝境的当口,他顾不上工作纪律,使劲浑身解数,切断电子操作冲破空间站的约束和羁绊,走到掌控并能施救的前台,决定及时动用空间站剩有的几十吨燃料,义无反顾地驾驶飞船冲向木星

此时的孩子刘启看到即将与木星同归于尽的父亲,才彻底明白了父亲这么多年来工作绝密的缘由,父亲不陪伴自己成长的苦衷,父亲对自己本不缺少的舐犊之情,父亲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衷心,父亲对人类献身的无疆大爱他喉咙嘶哑阻止父亲撞击木星的情境,让我对孩子因读懂父爱而欣慰,更让我为这样保护地球的献身使者而感动得泪如雨下!

观影结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更多更深的思考!我想说:这是一部融父爱、亲情、尊重理解,温情、险情、爱国之情,家园、环保、人类自救,科幻、真实、警示自省的震撼之作!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3)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国外漫威DC。而如今,中国,也踏入了科幻这一领域,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部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电影,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我,也已激动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头西。起初,我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那一刻,刘培强牺牲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牺牲,才有大家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魅力吧!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4)

昨日中午我和艳艳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围绕人类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的巨大工程,讲述了一对男女中学生号召众多工程师和军人在绝望中坚持寻找希望,并通过男中学生的父亲主动牺牲导航空间站,从而引爆木星上的氢气,避免了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的尴尬情景,让地球重新驶向未知的未来栖息空间。

电影看完,只觉得意犹未尽,很想看到地球落入新空间后会如何。但另一个问题是,地球上的物质终有一天会完全耗散,地核会完全冷却,这些可能比太阳的氦闪更为急迫。

电影中人工智能的背叛,与20xx太空漫游如出一辙,原来所谓机器的背叛,都是人类底层初始逻辑的矛盾设置。理性的目的是什么?方向是什么?这值得人继续思考。

抽签决定地下城生存权和居住权,并且不得转让和赠与,这个环节设计很冷血很冷酷。是谁决定了这种大规模的生命剥夺呢?这种抽签很传统,但无疑是又一次造神运动。令人感到恐怖,令人窒息的背景设计。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又如何呢?

为何只在一万个推进器下面造地下城?

地球上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有喜马拉雅高山,也有马里亚纳海沟。但电影无疑把地球当成了圆球状的地球仪来看,这里没法推敲。

另外在没有公转时,地球上的一切地理参数如何变化呢?好奇啊。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5)

《流浪地球》是中国首次拍摄关系到未来和地球的科幻片,受到了中外人民的喜爱,票房成功突破十三个亿。

这是一部极有意义的电影,讲述了若干年后,太阳即将毁灭,所有国家的人团结一致,将地球脱离太阳系,寻找人类能够生存的环境,这就是地球的流浪计划。在这当中,有许多坎坷曲折。因为正在脱离太阳系,大陆十分寒冷,到处都结了冰,没有证件是不能去大陆的。而一对兄妹刘启和韩朵朵,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了证件,可以开一种新型车行驶在冰上。但由于没有驾照,他们被关进监狱,认识了一位中澳混血耍小聪明的人。后来,他们的抚养人,姥爷,想通过送礼来贿赂监狱的看守人员,结果也被关进大牢。一气之下,突然地下城地震了,他们便从监狱中侥幸逃出去了。这时,他们发现地下城的许多地方没有电能,在运送过程中,刘启的姥爷不幸去世,而电能终于散布整个地下城,可是在这一路上死去了不少人。

可谓祸不单行,地下城的人民刚刚感受到幸福,厄运却再次降临了地球已经被木星的引力所离开轨道,身为在空间站上保卫地球的刘启爸爸,自然也十分着急,可是一直联系不上刘启,后来通过刘启与爸爸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与配合,通过一些理论知识,拯救了地球。刘启却再也看不到从三岁离开他去空间站的爸爸了

导演以此篇呼吁大家以下几点:1、保护地球环境,多种绿色植被,保护生态平衡,太阳才可能会慢一些毁灭(不过,万事皆有可能)人类只有高科技是没用的;2、要珍惜亲情,不能与长辈顶撞,不礼貌地称呼(如:刘启叫自己姥爷老东西);3、行车要注意安全,不然会使家人担心(如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北京道路交通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此外,听说这是一本小说,作者是刘慈欣。还写过《疯狂的外星人》,也拍成了电影。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6)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一句话,也由此可见人们对书籍的喜爱之情。我的家里就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流浪地球》。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由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著。

这本书讲的是:未来,天文科学家发现太阳内核急剧膨胀,迅速老化。因为氦原子和氢原子的数量急剧增多,发生了剧烈碰撞。使太阳核聚变飞速加快,寿命大大减少,约35年后发生氦闪,坍塌成一颗红巨星,吞噬整个太阳系。经过激烈的讨论,联合国政府制定出“流浪地球”计划。将其分为三个时代:

一、刹车时代——将地球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并借助12000个发动机的力量使地球停止自转。耗时42年。

二、逃逸时代——开动发动机,使地球达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前往比邻系。耗时1708年。

三、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系并减速,成为那里恒星的卫星。耗时750年。

流浪地球计划耗时2500年,历经100代人。

在这2500年中,地球、人类、各种动植物······无一例外全都受到了灭顶之灾。直到——地球驶出冥王星轨道,人们才发现:现在的太阳和以前太阳的各种参数,丝毫不差!人民发起了暴动,“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这是联合部长以及其他4999人被人民处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接着,氦闪,毫无规律、大规模的爆发了!因为人类已经到了冥王星轨道的边际,逃了出来!

这本书描写了未来地球的几种结局,让现在的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保护环境,节约地球资源,不浪费、不奢侈,不然,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只会越来越快······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在灾难(尤其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和互相团结、相互友爱的精神。并且,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也打破了中国科幻的创新,让中国在世界科幻上也有了立足之地,开阔了中国人民对科幻的眼界、见解。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8)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为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电影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地。

尽管这部电影是想象的,但是当我了解到因为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后代的繁衍生息,我内心还是非常感动。电影中内容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守护我们的家园,避免电影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们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许多无数逆行者的携手并行,并肩作战。不曾忘,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不曾忘,那些说出铿锵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在请愿电影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这些无数个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吗?

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们抬起头看见了清静与美好。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9)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这些道理会有比我懂得更透彻的人,我只希望这些人能产生影响,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支线剧情,就是航天员刘培强和他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感情,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和父亲关系十分冷漠的人,所以我在他们之间看到了我和我父亲的影子,刘培强为了人类,放弃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时光,常年不能和儿子相见,使得他们自己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其实以观众第三人称的角度,会觉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有一个能为人类做贡献的父亲应该是每一个儿子的骄傲,我们会很理所当然的觉得刘启应该理解并支持他父亲的工作,并引以为傲,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没有父亲的儿子和没有儿子的父亲都是人间的悲剧,当这种悲剧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谁都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父亲而是我的父亲,我想刘启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最后,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的刘启,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依然哭的十分悲痛,再多的仇恨都抵不过父子之间的血肉情,在现实的生活中,看到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不要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

然后就是我对火种计划的思考,其实流浪地球计划的本身,就是延续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看似并不矛盾,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真正想延续的是什么?人类文明这个概念太大了,更深入一点,有人可能认为是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命,但其实我觉得都不是,真正该得到延续的是人类的感情,刘培强在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我和我儿子的最后一次团聚,为了地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流浪地球计划真正想要保护的不是这个行星地球,而是地球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它想保护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过年团聚的亲情,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意义。如果最终真的放弃了地球,执行了火种计划,,等人类到达了新的家园,靠受精卵大量繁殖出的没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没有父母,他们只有人类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那么人类的延续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延续又不如说是一个文明没落了和一个新的文明的觉醒,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另外,这部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光论其品质,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他会给你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你之前不会在这种水平的特效下看到那么多的中国汉字以及其他中国元素,中国地名等。

流浪地球观后感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问:这堵墙是什么?——是死亡。

在发现未来400年内,太阳内部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也将被摧毁时,人们做出了人类史上最大胆的计划——让地球去流浪。这个时代,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已经刻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底,深入了整个人类的灵魂,而正是这种刻入骨髓,深入灵魂深处的恐惧,推动着人类离开太阳系,到宇宙中去流浪。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时是归期。太阳的氦闪是流浪地球的主导线还是一次契机?如果人类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那,何处又是居住地?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类还是地球?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又何时是归期?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是因由,又如何停止?流浪地球,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心还是人性?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如今这堵墙究竟是什么?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0)

2月11日爸爸带我去奥斯卡电影城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爸爸,他叫刘培强,他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因地球离太阳太近,太阳将要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灭亡。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人类把它称为“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他只能陪伴儿子刘启4年,4年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韩子昂陪伴刘启长大。转眼间17年过去刘启长大了,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从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开外公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的营救,连刘启他们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后来,莫斯最后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知道吗,木星90%都是气氧,刘启说:那是不是像一个大气球?刘培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刘启:嗯。最后,刘启把上万座发动机聚集在一个发动机里,冲击木星,木星在反弹给地球,地球受到冲击就会离开木星。最让我感动的是,因有些发动机缺少燃料,刘培强就驾驶航天器撞击木星,在驾驶的同时他最后对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了,你闭上眼睛,数321,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这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

可能在生活当中,我们人类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么,今天去哪玩,并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许,人类只在乎钱,并不在乎地球里里外外的事情。

其实这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感人,韩子昂在开启运输车的时候,有一首诗说:“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意思是说世上道路有很多,但安全是第一条,开车时不规范了话,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1)

昨天,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但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面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希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希望时,他们依然希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因此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而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范文参考]《流浪地球》观后感


随着时间流逝,总有那么一些作品让我们记忆深刻。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情节中。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怎么写作品的观后感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范文参考]《流浪地球》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我从来未敢想过若干年后的地球会冰雪覆盖,没有任何的光明。《流浪地球》无疑拓宽了我的想象能力,但真正口碑好的片子不仅仅是为了拓宽人们的想象能力,更是为了留给人们深刻启迪的。

一、要心怀希望

把希望放在第一说,显示了它的重要地位。片头初中生韩朵朵的班长夸张的语气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很多观者在看到这一幕时,心情大致和韩朵朵一样:“过分了吧?”但越到后面,希望就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CN—171—11救援队队员们不计一切甚至肯牺牲自己来保全火石,为的不是希望吗?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它可以是盼望着东风来临的欢喜期盼,也可以是17年坚守领航员空间站只求与亲人团聚的父爱,可以是凄清夜晚的一颗明星。所以,我们要永远心怀希望。

二、好好活着

王磊上尉在最后时刻下达的命令——“好好活着”——让人潸然泪下。生活中的不如意,在世界末日面前全变成了小事。有这么一句话:“不能跑的人想想不会走的人,不会走的人想想没有腿的人,没有腿的人想想没有四肢的人,没有四肢的人想想没有思想的人。”人生在世,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在困境面前我们要学会昂头,好好活着。记得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与刘启一起逃出派出所的小黄毛问科学家老何死是什么感觉,老何当时说死很痛快。但当危险袭来时,他却比谁都想要求生。这一调侃式的情节告诉我们谁也不想死,好好活着吧。

三、珍惜身边爱我们的人

刘启和韩朵朵这一对兄妹在影片中可以说是感情最深的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刘启和韩朵朵进入到通往地面的电梯时,刘启把妹妹的头盔一把拿过,一脸宠溺的看着她。虽然朵朵老是一口一个“户口”叫着他的哥哥,但他们的互相珍惜,互相依赖,是很早就有了吧。坚守空间站的刘培强,也时时刻刻没有忘记他的儿子。与四岁儿子分离的场景永远定格在他的记忆里,这么多年,他从未放弃过在自己的窗边画木星形状,他知道他对不起儿子的太多了。但没办法,他是领航员,他有事业。最后刘培强与刘启的对话更是引人泪崩。身边爱我们的人很多,请好好珍惜。

四、不要永远保持理智

拥有强大智慧的人工智能莫斯,被加加林时代的一瓶烈酒摧毁。它的一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让我深受触动。人类注定不能时刻用冰冷的数据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是人类,有血有肉有感情。理智能提高我们成功概率,但请不要永远保持理智。刘启如果保持理智,他不会为了妹妹的一句话对学校故障操作,会在最后关头放开妹妹的手,如果刘培强保持理智,成功率0%方案不可能圆满成功…。。

五、回家与传承

刘培强说:“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地球是我们的家,但如果这个家没有了人,便变得毫无意义。韩子昂回忆之前与老伴的幸福生活,语气中洋溢着甜蜜,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味道。我想,不管人们是关注太阳,还是关注钱,不管家里的饭是咸是淡,只要有家,我们的生活便有了奔头。老何在抽烟时看到的:“天冷了,记得穿秋裤”是否想起了他的家,他的妈妈?韩朵朵在韩子昂死后的那句:“爷爷不在了,我们的家在哪啊?”让人心凉半截,韩子昂临死叮嘱刘启的“当哥哥要保护好妹妹,带她回家”让人痛苦惋惜。

回家之后,便是传承。刘启作为航天英雄的后代,在片尾也成了一个航天人。而他的“流浪地球”计划竟与刘培强当时执行的计划那么相似。贯穿全篇中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更是让我们学会传承。

简单的流浪地球观后感1000字通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简单的流浪地球观后感1000字通用,带给大家。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简单的流浪地球观后感【篇1】

看完《流浪地球2》最大的感触就是想再立马看一遍《流浪地球》,因为2实在太精彩了,特效拉满,细节到位,内容格外充实。

在看太空电梯危机时,我以为《流浪地球2》要演反叛军的事,刘培强的年轻时代会是一个战狼一般的存在。

结果,我猜错了,刘培强没有被塑造成一个个人式的英雄,相反随着剧情的走势,《流浪地球2》为观众展示了老带新的薪火传承的精神,无数的刘培强师傅类的.老战士,带出了无数的刘培强,恐怕也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才让刘培强最终毅然无畏的牺牲自己,让地球摆脱了后来的木星危机吧!

图恒宇的那条线,其实我是有点没看明白的,在我看来,图恒宇对女儿数字生命的执念是一种病态,我的认知层面可能更像马兆,会觉得人死了就是死了。所以,我会觉得影片里互联网联机任务是失败了,而既然“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那么应该有备选方案,比如说像《流浪地球》1里面那样人力点火的备选方案,而不是干等着奇迹发生。

丫丫的数字复活是一个意外,图恒宇和马兆的死亡其实也是意外,图恒宇的数字复活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既然是意外叠着意外,奇迹就不是我等芸芸众生可以坚信不疑的事情,所以,我更倾向于在备选方案中努力,顺便被奇迹摸摸头。

而且影片里,我在看到片尾彩蛋之前,甚至认为月球危机正是受图恒宇上传了丫丫导致,我一度以为丫丫入侵了moss以后会成为终极boss,没想到她成为了奇迹。

总的说来,《流浪地球2》真的是让人意外的惊艳,我想自豪的说一句: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硬核科幻!世界级的科幻!

简单的流浪地球观后感【篇2】

春节期间,国内的电影票房大卖,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三年过后市场的复苏。《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是春节档中反映最强烈的,各种评价都有,我也去看了,今天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从影评的角度,我肯定不是专业的。这我只谈谈从这部电影中可以感受到的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就是中国人的格局、眼界和面对世界未来的一股雄心壮志。

从三个角度看:

第一,情节的设置,主线还是拯救地球。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出来之前,咱们看过太多的欧美大片了。两年前《流浪地球》出来后,咱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国的格局,一分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到了这部《流浪地球2》,这份感觉就更强了。

中国人就是有这样的传统和胸怀,这就是电影中出现的像“移山计划”、“流浪地球计划”等等。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这种格局可不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中那种个人英雄主义所能反映出来的。

第二,制作水准,这还真得用“野心”两字来评价。据说之前拍《流浪地球》第一部时制作方经费严重不足,特效制作方面还差点意思。可这回《流浪地球2》的各种特效制作丝毫不逊于好莱坞科幻大片。很多镜头如太空电梯、空战等,包括咱们的歼-20等这样的高科技作战武器系统都出现了,设计非常精巧,制作也非常的精良,相当硬核。

第三,科幻,这个是我特别想讲的。春节前后电影、电视还有手机电视APP都上演了不少和三体有关的影视作品。三体是咱们国内近些年出现的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科幻著作,也培育了一大批的三体迷。这些年咱们的科幻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影视的.,都还是太少了。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科幻迷、飞碟迷,那会儿有一部文学作品叫《飞向人马座》,被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

科幻作品,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美好愿望的体现,也是推进科技发展的一种潜在动力。人类有多少科技发明,其实都是因为想象力而推动出来的。现在中国的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发展,科技要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也处在大国竞争的焦点之中。科技已经成为中国能否继续上升的关键。

在这个大背景下,咱们就需要更多这样的硬核科幻作品,来激发全社会对科技的尊重,对科技的崇尚,对科技的向往。这样科技进步就有了更广泛、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是流浪地球,在电影制作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依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成功之作。

简单的流浪地球观后感【篇3】

我们是人类,一种看似高级、实则肉体脆弱不堪的生物。

那么如果有一天太阳系崩溃地球也即将灭亡的话,我们要逃离的唯一倚仗便是头脑,那个可以创造无限科技的、带给人类文明希望的头脑。

《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在这样黑暗却又充满光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电影,不夸大事实,也不娇柔造作,真实又温暖。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此类型的电影,但却是我看得最汹涌澎湃的一部电影,比之前的战儿狼2更甚,感触颇深。

影片的开头就说,在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地球危难的时刻,人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是的,没错,就是团结,全人类的团结,全地球的团结,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活得像星一样闪烁,即使他们并没有像刘培强那样燃烧自己推动地球。

希望,就是一片干裂土地中的一条河。然后,责任、义务、爱与勇气源源不断地供给着这条河。最后,土地化为绿洲,衍生了山川与湖泊。

很久很久以前,刘启从爸爸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只要他抬头就可以看见一颗就是爸爸的星星。多年的不见使得父子俩始终有着隔阂,他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我想,在刘培强生命终结的那一瞬间,刘启的心应该受到了极大的震憾吧。看吧,爸爸就是星星,你抬头就得看见我,像星一样闪烁。

泪水溢出眼眶,那一刻竟是无言的感动。或许,是爱,让刘培强不顾自身安危来救儿子;亦或许,又是爱,让刘启也刹那间想通了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是爱,让人类团结,给了地球希望。

涓涓溪流终将汇成无垠大海,愚公移山更是永恒的经典典范。许许多多的人牺牲,许许许多多的人前仆后继,诠释了拼搏与坚持,渲染了泪水与汗滴——地球,终于在地木相撞的危难面前安然度过。

我们应该致敬每一个努力的人,他们都是英雄。他们把一生活得像个传奇,像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迹,像星一样闪烁。

所以他们赢了。“流浪星球”计划将依旧实行,他们将领着地球奔向新的家园,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下代人。

星河仍旧被留存,因为它曾辉煌过,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真正告诉我们的话。也许人类脆弱地不堪一击,但是人类从未放弃过希望,爱永远在他们心中。

星球仍旧在流浪,但却有什么东西,变得不再一样了。

原来像星一样闪烁,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简单的流浪地球观后感【篇4】

《流浪地球2》除了酷炫爽的特效,主打感情牌的剧情也非常令人动容。囊括了亲情、爱情、友情。细分到同事情、师生情、母子情、父子情、翁婿情、人机情等。下面文字有少量剧透,但不影响观影体验。先说亲情和爱情。《地球1》中就提到过刘启(屈楚萧 饰)的母亲韩朵朵,是因为严重的辐射病而去世的。观众都好奇韩朵朵跟刘培强(吴京 饰)是如何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和相濡以沫的。《地球2》中把韩朵朵的部分补充完整了。难怪在首映时,屈楚萧说“老爸配不上老妈”(原话大致是这个意思)。女主韩朵朵的确是太优秀了。

在选拔时她的成绩就比刘培强更优异。在刘培强跟破坏太空电梯的劫匪对打的时候,虽然主要镜头给到的是刘培强,刘培强也是出力最多的,但最终的胜利多亏了韩朵朵的加入。即便后来韩朵朵生病了,也在最大力度上支持了刘培强的工作。她对生命的态度令人佩服,她最后的愿望令人动容。韩朵朵的精神永远是刘培强父子前行的明灯。小刘启的懂事,岳父韩子昂(吴孟达 饰)的豁达,他们间的母子情、父子情、翁婿情,虽然笔墨不多却丝丝入扣。图恒宇(刘德华 饰)对女儿的爱超越了生命,虽然有走火入魔的嫌疑,父女情却让人泪目。

师生情方面。第一对,师父张鹏(沙溢 饰)见证了徒弟刘培强,工作上的成长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尤其是电影后面,张鹏不仅带头做出所有五十岁以上航天员赴死执行任务的表率,留住了众多年轻航天员的生命,为之后地球的航天事业留下了根基。还通过通讯设备,请同事把自己对徒弟的爱,用手势表达出来,更是给了刘培强生的机会,他们是亲如父子的师生情。第二对,周喆直(李雪健 饰)和郝晓唏(朱颜曼滋 饰)的师生情。正是老师周喆直的大胆放手和绝对信任,学生郝晓唏才能如此快速的成长,而且将良好的师生模式传承下来。

同事情方面。刘培强多次救助身边的'同事们。在太空电梯上,以一敌多,近身肉搏,压制住劫匪嚣张的气焰,为同事们争得时间。在月球上,把返航地球的位置留给同事们,自己坚持将剩下的核武器运送到指定位置,让给同事们生的机会。要不是遇到师父来月球支援,刘培强就真的交代在月球了。张鹏跟诺夫的友情和同事情,也是该片很大的看点。遇到危险时,他们间有着不需要商量的默契。执行任务时,他们都有着视死如归的心态。还有他们对年轻一辈航天员的呵护,难怪他们会成为最好的朋友。还有航天员们对刘培强和韩朵朵的帮扶。

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机器人和它的主人间竟然还有人机情。比如,图恒宇的机器狗,对他不离不弃。还有,那个超级计算机为了跟人类更好的沟通,竟然因此改变了自己的部分思维方式,连说话的语气都变得幽默了。《流浪地球2》真的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充满爱的电影。友情提示,虽然片子的前面部分经常令人捧腹大笑,但片子的后面部分很费纸巾,请准备好。

简单的流浪地球观后感【篇5】

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电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实没看太懂,近3个小时,看得脑袋发胀。半夜睡不着,便坐起来重看原著和影评,才算有那么一点拨云见日,不吐不快。

原本为了应对危机的措施,成为了危机本身。

这是流浪地球计划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烦。也是整部电影的矛盾点。想必过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国倡导的方舟计划,让极少数有地位有钱的人得以逃离,绝大多数人留在地球等死,很显然,中国科幻界所要追求的价值观是一定要带着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几代人受苦受难的代价,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济宁老乡的导演郭帆是这么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当下生活的质量,去应对一场可能百年以后才会遇到的危机?还是选择活在当下,享受这片刻的愉悦?

如果有一天告诉你,要让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类文明的延续,你愿意牺牲你这一生吗?很多声音会说,凭什么要牺牲我,人类文明延续不延续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悲观地认为,当下世界的年轻人是属于躺平的一代,这些人甚至连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们会在乎以后会不会还有人类文明?

其实可以思考一下,人类文明的存在,是为了部分个体的满足还是为了广大人类群体的幸福?危机来临,是选择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来保障少数人的生活质量,还是说为了绝大多数个体的'存活,而牺牲少数人的生活质量?

刘慈欣老师的这句话值得深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周喆直先生在联合政府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万五千年前,大腿骨骨折是致命的,一旦大腿骨折就只能任由被其他动物吃掉。但是,人们考古发现了一根一万五千年前愈合了的大腿骨,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受伤之后,有人照顾他,有人给他喂水和食物,就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只有互相帮助,团结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文明。

整部《流浪地球2》,说到底不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关于这个话题,放在当下的世界环境,一切才刚刚开始。

简单的流浪地球观后感【篇6】

兔年第一天,《流浪地球2》终于与广大观众们见面了。作为今年春节档电影中最受关注的电影之一,《流浪地球2》成功打造了一个早于《流浪地球》的世界观,填补了《流浪地球》的空白,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从影片观感上看,《流浪地球2》完全不输于前作,甚至在许多方面有所超越。

首先,电影的视觉效果提升显著。在最新特效技术的支持下,《流浪地球2》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成功让人感到身临其境。多次出现的旋转镜头后摄像头特写等,充分抓住观众们的注意力。太空电梯上升、坠落和无人机入侵、引爆月球等场景,都以其震撼的视觉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流浪地球2》的剧情值得推敲。在长达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中,信息量可谓巨大,但导演却能时刻扣住观众的心弦,运用危机来临前的倒计时,渲染了电影紧张的气氛。不过,虽然有了倒计时的提醒,危机来临仍使人感到出乎意料、措手不及。全片内容分为三条故事线展开,时间上则跨度十几年,主要由2044年和2058年的.两次危机组成。三条故事线之间没有交集,但三队人物相互配合、紧密联系。

在三条故事线中,最让人印象深刻、感同身受的还是人工智能工程师图恒宇所属的一条。自从女儿在车祸中丧生后,图恒宇就热衷于研究非法的“数字生命计划”,试图利用量子计算机技术使女儿复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图恒宇参与了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工作,最终成功利用工作之便将女儿植入计算机550w,为她赢得完整的一生,但也因此被捕。后来,出于责任心,当月球危机来临时,潜入深海,参与唤醒互联网的艰难任务,并在最后关头将自己的意识植入550w,与女儿共同恢复互联网,成功化解危机。影片中图恒宇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他是一个充满挣扎和矛盾的人物,对女儿无限的爱和对人类的责任心促使他完成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行动。图恒宇这一人物形象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流浪地球2》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实力与影响力。影片一开头,就有具有明显歼-20风格的战斗机出现。在随后的情节中,中国的无人机、量子计算机和航空航天等项目都有所体现。另外,在电影中,中国也坚持从人类大局出发,展现了作为大国应有的国际担当。与美国大片所宣传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流浪地球2》中没有唯一的英雄角色,最后危机的化解依靠的是全世界各国团队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电影中中国和俄罗斯航天员之间的友谊,不仅与《流浪地球》相呼应,更体现了中国与邻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

《流浪地球2》所构建的世界观十分严谨,并且相较于第一步更为贴近今天的世界格局。首先,除去行星发动机等部分技术较为遥不可及外,电影中所出现等几乎所有技术都能找到现实中的原型。另外,“数字生命计划”诞生在印度这一设定,就与现实中印度信息技术发达但法律管理不够完善的情况相吻合。在国际会议中,美国代表的表现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一点,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他的态度就能完全转变,直接反映了现实中美国处理国际事务时善变的特点。影片中俄罗斯角色的大量出现也与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的广泛合作有关。

《流浪地球2》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十分清晰。除去大片中常有的亲情、友情等元素,我认为国际主义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导向。从行星发动机的建设到对月球危机的化解,都体现了中国所倡导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电影中,正是在全球力量团结的前提下,人类才得以在几次危机中生存下来。影片后期,有一个解码全球核弹保密系统的计划,以在月表引爆核弹,挽救地球。但是,由于核弹保密系统过于严密,动用了全世界的解码力量也不可能解开,最后不得不派航天员以生命为代价,手动引爆核弹。得知解码失败后,在场的中国代表感慨道:“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彼此毁灭上。”《流浪地球2》借此表达了对世界各国珍惜和平、彼此信任并携手共进的期望。

2019年《流浪地球》推出时,曾被誉为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如今的《流浪地球2》则毫无争议地将中国科幻抬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起步不久的中国科幻在短短几年间就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就,是十分不易。《流浪地球2》不仅是中国电影行业的展示,也是中国价值观走向世界的一个新渠道。我希望,未来中国能够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品,在世界科幻届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通用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通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1

进入影厅的通道很黑,头顶点着微弱的光,让人激动又好奇。整整三个小时,从开头到结尾,最让我感触的是“团结”。当外部危险促使人类合成一物,是我理想中世界的状态。

这种想法让我在一瞬间抛开了嫉妒、对弱者的嘲笑或是对其他人的不满,我好像懂得了尊重所有人,即使他穷、没有学识、狭义…或是不同民族。不仅仅是口头,它让我从内心认识了”人”。

看完电影后,如果某次我对人或物发表了极端个人的评价,我都不自觉在内心谴责自己。我对其他人,慢慢的`不只是人类,所有带思想感情的物种都退了半步。

它们都是完整的个体,它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造物主。每一个带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人都是伟大的,那也是最美好的部分。哪怕它比我美丽聪明,或是比我丑陋愚笨,我同样没有资格去评价或改变。

《流浪地球2》从编剧到制作和演员对我来说是完美的,是迄今为止我比较喜欢的电影。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2

花三小时看完了“流浪地球2”,感慨颇多。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很难想象国内的科幻片能够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大大超越了我的期待值,无论是编剧、特效、演技都在线,还不适时宜地进行了“文化输出”,片中更多地是强调每一个人的奉献,而不是漂亮国鼓吹的孤胆英雄。

不过,所谓人无完人,片无完片,我们也能看到这部电影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拍摄镜头、剪辑与配乐,甚至刘德华与女儿的故事线都有一点借鉴电影“星际穿越”的痕迹;又比如整个剧本故事线颇多,使得导演不得不剪掉太多细节来把故事压缩到三小时,这使得没有看过“流浪地球1”的朋友们产生了故事情节的跳跃;再比如片中宏大场景的特效制作得很好,但对于细节特效的.刻画还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真实度的地方,玻璃碎裂划伤人的细节,太空中月球上人的步态,海水灌入网络机房的细节等都需要改进。无论如何,这部时间紧任务多的情况下制作完成的电影总体能达到这样一个高水准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其实并不主要是这部电影的制作,而是影片中两大对立派别支持的`观点。“流浪地球派”坚定地认为要实施流浪地球计划,从而达到避开太阳危机,把地球推移到宇宙更安全的区域中,他们甚至喊出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而相对的“数字生命派”则支持”意识上传”、”生命数字化”,认为只要把人类的意识都上传了,那么大家就都永生了,完美避过太阳危机。

对于这两种观点,我联想到了两点,一点是来源于宗教的“升向天堂”或者“羽化飞仙”,或者来源于外星生命学说的所谓“升维”,从这些概念中我联想到“数字生命派”支持的是不是就是一种“升维”呢?在一个虚拟的“天堂”生活,逃脱人世间的苦难难道不美吗?第二点则是谁又能证明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呢?不是另一种更高维生命制造的“数字化生命”?如果真实的情况确实我们已经是“数字化生命”,那“流浪地球”计划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虽然,我觉得“流浪地球派”的执著与牺牲确实值得敬佩,但我依然比较赞成“数字生命派”的观点。不过,我不太赞成“数字生命派”用恐怖主义活动来与“流浪地球派”对抗,我甚至觉得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这两派中间无法逾越的鸿沟无非是一个载体,如果能寻找到一种载体,依然能把每一个“数字生命”灌入其中,而实体化,那两派的问题就解决了,既然已经造了那么强大的推进器与飞船,对于“流浪地球派”来说,造一个能够飞跃到另一个宜居星球,然后把上传的意识下载到另一个星球的克隆体中的难度应该来说会比流浪地球计划要更有可行性。

当然,我不支持“流浪地球派”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要完成这个计划很多人会被牺牲。因为计划造成地球停转,使得很多人不得不迁徙到地下城,这些人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饥饿、劫掠甚至因为辐射而患癌症死亡,另外还有不少人会为了实施这个计划而牺牲,这些人即便到了地下城也会可能会面临弱肉强食的处境,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你愿意看到你的亲人,朋友,或者自己去面对那样的状况吗?更何况那样的牺牲不一定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其实,“生命数字化”在现在已经正在进行中了,马斯克的脑机芯片与殖民火星计划就是奔这个而去的,我们现在大力开展的ARVR,也正是在为这个铺垫更真实的虚拟场景。按照科技的发展速度,或许十年之内,“生命数字化”技术就会突飞猛进到可以实施的地步,倘若我们真的遇到这样一场灾难,在抉择时你会如何选择呢?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3

一百年后,太阳会膨胀到吞灭地球。是选择一时安稳顺其自然,过完当代人的一生?还是想办法远离地球,让后代有生存的机会?看完《流浪地球2》,我想到的最多的,是选择。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人类文明繁衍生息,世界各国放下成见,放下斗争,汇聚在一起执行移山计划。一场飞来横祸,父亲失去了妻女,不顾同事导师的劝阻,将女儿残存的意识导入已被禁止的数字生命技术。理性的科学家,在理智与情感中,义无反顾地想让女儿活下来。地表气候越来越恶劣,可全球只有一半人有资格进入地下城。为了让家人活下去,刘培强毅然决然参与空间站驻足站宇航员选拔,前路未卜,将名额留给年幼的儿子和岳父。月球危机近在咫尺,需要三百名宇航员去月球引爆核弹,大家心知肚明是单程票,热血青年毫不犹豫的报名,为了保护年轻生命,各国航天中队五十岁以上的老队员自愿前往,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们。谁不向往新生,但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一次次选择背后,是人性的挣扎,是权衡,是约束与渴望。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每一次选择都是艰难的角逐。

成长,就是教你权衡利弊,做出最好的选择。小时候,选择是随心而定,喜欢就是答案;长大后,在做出抉择之前,我们考虑的更多,受到的影响更多,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再也无法单单听从内心。小时候,总盼着长大,不受约束,特立独行。真正长大后,才发现,那一个个洒脱的身影背后,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世界,选项少了,难度却大了。

人生会总会面临很多选择,大到选择一座城市、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一份工作,小到选择吃什么、坐哪趟车……我们常常以为,选择了一个就会错过其他,可事实上,无论我们怎样选,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

每条路都有每条路的艰辛,只要我们能接纳自己的选择,不管走在哪条路上,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尊重自己人生里的每一次选择,正式选择后出现的每一个遗憾,不要被每一次不完美的选择圈定自己的一生。要知道,未来的路还长,你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即使你所做的选择不那么完美,但也没有人能阻挡你在不完美的选择里让自己变得更完美。选择热爱,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平山河的勇气。希望我们都能做出最好的选择,不回头,不后悔,坚定不移,朝着选择的方向,奔跑!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4

趁着过年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同时也听说,今天好几部同期电影也不错,思考了一下,选择这部,记得以前有个笑话,说《流浪地球》成功开启了中国科幻的大门,而另一部电影成功将这部大门关起来,流浪地球系列还是非常好看的。

这部电影有点像流浪地球的前传,在流浪地球1时,因太阳急速老化,人们准备非常飞出太阳系,途径木星时,因引力偏差,导致差点没被木星吸过去。

而流浪地球2是前传,可以理解为:人类为了准备离开太阳系,所做的准备,建造行星发动机,和推离月球。

1)科技发展路线

人们今天的成就,一大部分就是来自人们的自主,有点“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的意思,你喜欢山水画,你就去画山水,你喜欢科技类的东西,你就去做科技类,甚至买科技类产品,随着你的喜好,想做什么都可以,这样在充分的竞争市场下,即使非常小众的东西,也会有好的发展,这样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总有能够胜出的东西,现有科技也能进步。

之前听得到解读三体系列,打的一个比方非常恰当,要想科技长久进步,不是说让每个人都去搞科研的,而是让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每个人都想要一部更好的手机,厂商才有动力去用更好更新的芯片,而最后我们的航天器,才有可能用上,市场经过检验的好芯片。

2)民意的弊端

在未来,或者说在电影中,人类有很多新的技术:太空电梯技术,智能量子计算机和无人机等多项技术。人们的意志对于科技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统一战线,却不见得有好处,有利也有弊端,人们在应对太阳衰败这件事上,有着不同看法,有人就是考虑别的方案,因为行星发动机还没测试成功,所以各种反对意见层出不穷,甚至引发暴动,故意捣乱,你做什么事,偏不让你做。

但是什么方案行,当你拿着这种方案问他们时,他们也说不出任何方案,他们会说,反正不是领导者,不管这些,简而言之,这股民意只负责反对,不处理任何事情,这非常像现在互联网上信息一样,一旦有某些新闻出了,基本是正反都有,只负责发表看法,不怎么考虑解决问题。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类打起自己人来,都是下手真狠啊,反对建造行星发动机的人们,决定对太空电梯来一场袭击,他们先是黑掉了整个无人机系统,让所有枪口对准保卫电梯的自己人,然后采用轰炸形式摧毁了太空电梯。

3)数字生命与moss

在电影中,讲了一种数字生命的新技术,也说明了,未来人们可以通过将自己意识上传保存在计算机中,以达到永生的目的。这项技术未来完全有实现的可能性,甚至现在也有了苗头,就是一些AI通过换脸模仿人的表情,甚至声音与抒写文字,但都有很多限制,在人类规定的框架内行动,或者至少是人规定的边界内行动,一旦脱离人类的掌控,有了自己意识,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虽然现在人们可能造不出moss,那样的智能计算机,但是一旦某项技术脱离了人类掌控那样,可能就会像moss那样,它有了自己的想法,干预很多事情,很多希望也就此终结了,不会在绝望的时候,考虑其他可能行,就会选择放弃,纯粹逻辑。

4)没有国家之分-联合作战

看刘慈欣的小说,或者电影,总有一种格局,很大的格局,天下一盘的格局,也许只有像流浪地球下,太阳衰变这样的大灾难,人们才会放下国于国的隔阂,才会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吧。

让自己感动的,往往是联合作战,共同应对困难部分,作为师傅的航天员沙溢,自己主动承担爆破任务,在他的唤醒下,各国国家都纷纷响应,去一趟永远不归之路,甚至在看完电影后,再次回想,依然会被感动吧,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电影总体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可能不太适合全家一起看,小孩看的话,需要一定背景了解,这可能不是适合的部分,它依旧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的电影。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5

《流浪地球2》影片时长173分钟,除夕夜失眠的我,今天下午居然全影观看下来毫无困感,放映结束时依然意犹未尽。虽然是2D电影,不过对我来说,感觉也很Nice。

先说我选择这部影片的原因。春节档多部电影上映,《流浪地球2》是我毫不犹豫的首选首观影片。喜欢它,一是受孩子影响,自己也粉上了刘慈欣,《三体》和《流浪地球》我都读了两遍,这部影片就是刘慈欣作品改编;二是主演里有我喜欢的硬汉吴京、偶像永生刘德华、老戏骨李雪健。

再说说影片大概内容:《流浪地球2》主要讲述了当太阳面临毁灭,地球必须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类地家园,人类文明才可能再延续。为了逃离太阳系,人类在地球上各个地方建造了数量可观的地球发动机推进器。为了克服月球引力对地球逃离轨道的影响,全人类团结起来,集中全球各国各个时代的核武器,运往月球,人肉引爆三千多枚核弹,毁灭月球。在面临人类全球灾难时刻,全球人民空前团结,群策群力,最后地球发动机成功启动,开启了地球宇宙流浪,人类文明延续的探索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克服种种人为和天然的困难,有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观影的触电点也许不同。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有三,我用三句影片台词展开说一说。

触点一:您的最优选择是让韩子昂先生作为监护人进入地下城。

当刘培强(吴京饰)为了取得继续接受航天任务的资格,把自己中签能进入地下城活命的指标腾出来让给生命只剩余80多天的癌症晚期爱妻的时候,他对机器人的回答没有通过550C的测试,因为通过550C测试需要航天员的绝对理性,为了爱妻,周培强理性失控,机器人给出了他应该选择的答案,选择让他健在,也同样没有取得中签进入地下城资格的岳父代替生命仅仅预估只有两月有余的爱妻,作为未成年的儿子的'监护人才是理性之选。那一刻我着实被震撼了,这才是一个男人的担当,韩朵朵爱对了人。这是美好的爱情之爱。

触点二:我想要给丫丫一个完整的人生。

这是图恒宇(刘德华饰)在电影中说了数次的一句台词,刘德华扮演的是一位“数字世界架构师”。让丫丫(图恒宇之女,车祸离世)拥有完整的数字生命是图恒宇在他的后半生航天使命中最大的愿望。但是这是不合规的,为此他受到了多次惩罚,甚至让他的生命和女儿的数字生命必须二选一时,他依然决然的选择延续女儿的数字生命。但他依然没有忘记中国航天人和父亲的双重使命,想尽一切办法让丫丫的生命在550C设备上得以延续。这是一个父亲的执着,父爱之美之大,怎能不让人感动。也正因为他的执念,人类的命运最终被拯救。这是人性中亲情之爱。

触点三: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自我毁灭上。

这是周喆直(李雪健饰)的一句话。当全球的核武器集中到一起运到月球后,需要把三千多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核弹串联起来,以便于计算机操作同时引爆,毁灭月球。再不毁灭月球,地球逃离不出轨道,会面临极大太阳灾难氦闪带来的毁灭性灾难。但是各国的密码千差万别,需要常规破解根本来不及,只有半天时间必须破解完成。工程师们费劲心力还是无能无力,此时周喆直说了这样的话。最后不得不二百多宇航壮士出征人肉引爆三千多核弹。这些“壮士”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大爱。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6

春节期间,国内的电影票房大卖,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三年过后市场的复苏。《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是春节档中反映最强烈的,各种评价都有,我也去看了,今天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从影评的角度,我肯定不是专业的。这我只谈谈从这部电影中可以感受到的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就是中国人的格局、眼界和面对世界未来的一股雄心壮志。

从三个角度看:

第一,情节的设置,主线还是拯救地球。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出来之前,咱们看过太多的欧美大片了。两年前《流浪地球》出来后,咱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国的格局,一分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到了这部《流浪地球2》,这份感觉就更强了。

中国人就是有这样的传统和胸怀,这就是电影中出现的像“移山计划”、“流浪地球计划”等等。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这种格局可不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中那种个人英雄主义所能反映出来的。

第二,制作水准,这还真得用“野心”两字来评价。据说之前拍《流浪地球》第一部时制作方经费严重不足,特效制作方面还差点意思。可这回《流浪地球2》的各种特效制作丝毫不逊于好莱坞科幻大片。很多镜头如太空电梯、空战等,包括咱们的歼-20等这样的高科技作战武器系统都出现了,设计非常精巧,制作也非常的精良,相当硬核。

第三,科幻,这个是我特别想讲的。春节前后电影、电视还有手机电视APP都上演了不少和三体有关的影视作品。三体是咱们国内近些年出现的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科幻著作,也培育了一大批的三体迷。这些年咱们的科幻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影视的.,都还是太少了。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科幻迷、飞碟迷,那会儿有一部文学作品叫《飞向人马座》,被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

科幻作品,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美好愿望的体现,也是推进科技发展的一种潜在动力。人类有多少科技发明,其实都是因为想象力而推动出来的。现在中国的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发展,科技要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也处在大国竞争的焦点之中。科技已经成为中国能否继续上升的关键。

在这个大背景下,咱们就需要更多这样的硬核科幻作品,来激发全社会对科技的尊重,对科技的崇尚,对科技的向往。这样科技进步就有了更广泛、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是流浪地球,在电影制作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依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成功之作。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7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喜好。小学时,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所以经常往电影院里面跑;可惜现在初中,学习任务比较重,很少有时间再去了。趁着这次过年,我终于去看了第一场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科幻和灾难性的小说,主要讲的是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刘培强和韩子昂也英勇牺牲。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在地球毁灭的最后几天,大部分的人都丧失了希望,只有王磊小队一行人,在为地球做最后的努力。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韩朵朵在向全球的人求救,她认为自己很无用,大家都在为拯救地球尽己所能,甚至是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然后韩朵朵也在用自己单薄的力气帮助王磊他们。那些颓废的人,听到韩朵朵的感悟后,终于又有了希望。纷纷在回家与亲人最后的拥抱的途中调头,来到拯救地球的前线支援他们。这时我不禁潸然下泪,多么可贵的精神啊!他们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最后几天,而是去支援拯救这岌岌可危的地球。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实现的希望,就连机器人Moss也计算过,判定成功率为百分之零,可他们却仍没放弃,在用自己所有力气去拯救这毫无意义的地球。

电影结束了,我的泪水已打湿我的脸庞,“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8

年前,老师给我们推荐了阅读书单,书单里就有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每年过年给亲戚朋友们拜完年,老公便会带着我和孩子们去看电影,今年带我们看的电影是《流浪地球2》(The Wandering Earth I)。

据了解,这部电影改编来自刘慈欣同名小说《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2》则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以电影的方式拍摄出来展示在大众面前更有画面感,特别震撼,特别有教育意义,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让更多人看到也了解到我们共同的家地球的重要性,“电影里刘培强问面试机器人:我们能活多久?机器人回答:源于人类的选择。”道出了地球是我们的家,需要我们一起来保护和爱护它,地球能为我们所用多久,取决于我们对它的如何保护。

之所以一直以来超级喜欢看科幻片,源于上学时对古希腊文学的热爱,不过以往看的都是国外科幻电影。那时候,就一直幻想着咱们国家什么时候也能拍摄出类似这样的科幻大片,万万没想到今年在春节过年时,居然能看到自己国家拍摄的科幻冒险大片。多年来心里想的小小的心愿就这么很奇怪被实现了。实际《流浪地球》也是出于自己国家之手,不过当时我没看,这次看了还是有特别多的触动。

这部电影相比以往的科幻片拍摄更有技术,立意明确,表达的内容更新颖更有创意,拍摄技术凌驾在现代科技和未来遐想之上。从技术到故事的全面升级,不仅展现出人类在末日来临前的众生相貌,太空电梯,空间站坠落,月球核爆等科幻奇幻也令观众叹为观止。该电影集合了很多资深有实力的演员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郭帆执导,郭帆、龚格尔担任编剧,刘慈欣监制的科幻冒险电影。片中印象很深的是李雪健老师,当时看过他拍摄花絮,68岁的老人对电影如此敬业和执着,深深触动了我,一位为电影而生的人,他的专业,在影片中李老师扮演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李雪健饰)临危不乱,当大家开始怀疑,开始抱怨把互联网设置在北京导致迟迟开启不了时,在刘德华扮演的架构师图恒宇坚持不懈不放弃的坚持和丫丫配合下一起完成了互联网的链接,李老师扮演的周喆直老师一直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慌乱中给大家些许平静的力量,向全世界娓娓道来一段万年前的历史,“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

电影有太多的看点和感动,孩子们都看哭了,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大自然。在《流浪地球2》中,人类对家园、故土的留恋,在面对危机时,不是坐上飞船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和地球一起流浪,影片中根值于中华文化,显示对家庭的重视、对亲人的思念。开篇是刘培强在祭奠他的父母,烧纸这个意象就是非常传统和中国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寄托哀思,也经常说有一天我们会在天上再见,而影片最后,通过技术,我们真的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地方,见到了思念的人,人物刻画从年轻到年老,生命从有到无,韩朵朵的敢爱敢恨,敢怒敢言,和刘培强从爱情到了结婚生子,到得病去世,一路刘培强的陪伴,照顾,温暖而温馨,为给家人们争取名额,为了国家的责任,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选择继续开启航天员之路,道出了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和重视。架构师图恒宇对家人YY的思念,融入了影片中,通过魔方宫格一样的场景,将图恒宇和丫丫所在的'场景片段画面合集放在了一个又一个小方格里面,而小方格又组成了魔方,我们快速的了解到了四维空间。至少让我第一次快速的了解什么是四维空间。

影片中,印象深刻的是数字生命计划。据了解由碳云智能构建,以Digitallife的宏伟目标,希望通过现代的基因检测技术、智能设备等等,将人类现在的个体数据采集完毕,并储藏在虚拟世界里里,通过一系列医学、生物模型,通过分析自己的虚拟数据,来预测自己真实的个体寿命、疾病、患癌风险等。我个人对数字生命计划很感兴趣,不过在影片中,数字生命计划被禁止的,不被开启。电影里,除了数字生命的构建外,还有意识的上传与下载,这和马斯克的脑机计划有非常相似的关联度,马斯克说:“尽管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我们有信心,一个脊髓受损的人恢复全身功能是可能的。”Neuralink的工作是“让那些几乎不可能激活他或她的肌肉的人”重新活动起来。数字生命与这种意识的上传下载,让现实的人失去了肉体,也可以永生下去,同时也引出了系列的伦理问题、法律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

孩子们看得仔细,知道最后有彩蛋,我们等到最后,把彩蛋也看完了,孩子和我分析了MOSS和跟图恒宇的对话中,一切的灾难貌似是MOSS所为,最后的彩蛋貌似也为《流浪地球3》做了铺垫。

总之,这个影片有很多看点和感动,很多触目惊心画面和超强的视觉体验感,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去看看,个人分享感悟有限,不能全部一一给大家分享出来。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9

电影上说:“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没有月亮,那将是多大的遗憾。然而这样的遗憾在《流浪地球》2中,变成不得已。那是人类自我拯救进程里的败笔,但好在这部片子全程以“爱”贯穿,一切就都变得值得。

汪曾褀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活着才有意义。“影片中无论是刘培强对韩朵朵浪漫极致的爱、还是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之爱,还是那233个引爆核弹的50岁以上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长者以生命对人类的献礼,马兆的牺牲,还是图恒宇对女儿YY执念般的爱,将一切变得极具意义。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类的数字生命将永生。”这简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里,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数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长、进化,日益变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经灰飞烟灭,但你的思想、你的灵魂会沿着你惯性的思维模式去延续,去爱着你爱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业,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让人类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这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吧。

回望我们生命的这一路走来,许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灵光乍现的时候变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时刻的早点到来,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应该会有另一个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活得生机勃勃,活色生香,这很美好。这种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满生长的力量,或者这也可以定义为“活着”,象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剑里,叫活着。而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将“活着”永续,是一种精神的永续,生生不息。

忽然觉得,这许多年都没有参与过网络游戏,应该算是一种遗憾。如果可以,希望这个2023年可以参与体验一下网格游戏,去感觉一下虚拟现实,去拥抱科技与现实的种种驳接。

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范例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观后感,无非就是看过作品之后的感想,写观后感主要就是抓重点,突出一部作品里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或情节来写。写观后感时总是感觉有些困难?以下是读后感大全精心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带给大家。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篇1)

《流浪地球2》是中国执导的一部科幻片,中国的科幻片数量不多,正在起步阶段,但每一次努力都是前进的动力。

影片讲述了地球遇到危机,各国航天员合力解决危机的过程。这一过程牺牲了很多人,见证了航天员用生命撑起一片蓝天的心路历程。

地球很大也很脆弱,需要人类的滋润。人类活在地球之下,蓝天白云就是我们的好伙伴。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宇宙究竟还有没有秘密,需要我们的用心探索。

未来不可测,但我们既然来这世界一遭,就应活得精彩。时间将会见证一切。

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篇2)

作为在电影院看了2遍《流浪地球1》的忠实粉丝,2022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就预定了《流浪地球2》的电影票,期待一睹为快。

电影采用的多线叙事。第一条线为吴京饰演的刘培强的故事。剧情集中在电影开始的第1小时,主要讲了他初入战队,和老婆相识,以及基地受到攻击两人一起对抗最终胜利的过程。虽然第一段有太空天梯、基地堡垒、蜂群无人机战队这些大场面,但是我一直觉得特效是要服务于剧情的,这一段的剧情真的很无聊。我能感受到导演在这一段反复给出镜头特点,应该是埋了悬念的,但是这一段全部剪掉也完全不影响这个整个电影的表述,看完整个电影之后仍然觉得很多余。这一段刻画的师徒情谊、恋人感情也都没有在整部电影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有点强行煽情,令人不适。

第二条线是刘德华父女。这条线在内容上比较有趣,讨论的是数字生命的命题。这个创意点,我感觉可以单独做一步独立的电影,放在这个电影里面反而有点格格不入。这个电影是流浪地球,我期待的是大家一起克服困难拯救地球的故事。但这里又花了1个小时通过父女这条线讨论数字生命的矛盾。

第一个小时和第二个小时的剧情感觉完全独立,没有太多剧情的交叉和共同推进,就是你演完了是吧,那我接着演,咱们除了在同一部电影里面,毫不相关。并不是说这样不行,但是这两段,第一段感觉多余,第二段感觉不是期待的内容,剧情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完全没有感受到,所以我还是觉得无聊。

接下来第三个小时,月球爆破、女儿记忆密码、军人的慷慨就义,这些在视觉效果上来说都是还不错的,但是,除了女儿这点与前面的剧情能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真的再次感觉前面2个小时剧情的冗长,精简会好很多。

最后据说有彩蛋,我没看就走出影院了,真的既生气又失望,我期待的是流浪地球1那种感动和浪漫,这一部除了特效比第一部多,其他地方真的都比不上第一部。

这个电影看完之后还有些后续,我发了个失望的评论,除了有附和的,也有很多喷子阴阳怪气、冷嘲热讽,说什么“收了多少钱”、“故意黑”,甚至还有人身攻击的,什么“脑容量小”“品味差”“学历低”。真的是五花八门、震惊不已。我不知道这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的公关行为。如果是个人行为,只能说网络喷子是真的烦人,一个一个在网络上胡说八道,诽谤他人,网络真的不应该成为法外之地,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如果这些是有组织的公关行为,真不是东西,怪不得这部电影会扑。

这几天,满江红的票房已经开始反超流浪地球2了,现在论调又变成了流浪地球2的票房竟然没有满江红高,中国电影完蛋了,意思就是间接说中国观众没品位,这么好的电影都不看,我真的很无语凝噎。首先中国电影的体量是可以同时容纳2部超级电影的,会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那部分国人,同时看得起2部电影,只要值得去看。超高票房电影的共性是电影的口碑能够吸引到更广的受众去捧场。回想流浪地球1、李焕英、战狼2的上映时长,以及身边是不是很多不看电影的人都去电影院了?第二点,这两部电影的赛道是不一样的,科幻片和悬疑片。中国观众已经看了这么多年的好莱坞大片,所以这类科幻片的对标对象是好莱坞大片,在这个赛道纯纯比特效是赢不了的。那什么可以打动中国人,那就是科幻片体现的内核。流量地球1拥有46亿的超高票房,大家是因为这个电影特效特别牛去的电影院吗?不是的,是电影中的世界命运共同体、地球逃亡这些有别于好莱坞大片的家国情怀,以及电影完整、合理的把这个中国情怀表达了出来。

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篇3)

这是我今年兼上年看的最投入的电影,双线并行不止,而且演技特效逻辑全部在线。

天呐。

特别是我中午看完《深海》,晚上再看流2,有种心灵被洗涤了的感觉。

可惜的是有这么一个笑话。

流浪地球1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快让我们来看看4年后有什么其他神作吧!

流浪地球2。

妈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我都想不通,都能拍出流1流2这样的电影了,怎么会就这两根独苗?

用三个小时拍多线叙事,而且剧情都在水准以上!这才叫电影!

阿凡达2那只能算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当然特效上还是阿凡达2强,强不止一筹,不过就大荧幕效果来说流2也足够了。

而且流2根本不是凡2那种流水账,

图恒宇和刘培强两个主角,天上月球和地下海底,核弹引爆和AI联网,

两条主线不仅齐头并进,更在最后以第三条的周喆直指挥线为中心成功合流,共同演出了一个完整的事件。

完美地揭开了前期埋下的伏笔的同时,还承前启后解释了流1的部分设定,带出了流3的悬念!

它甚至是个人英雄和宏大叙事一起进行的。

海底的图恒宇是靠一人之力,解决最后连接的拯救世界的英雄,

天上的刘培强则是目睹三百人团壮烈献身的见证者。

指挥部的周喆直则是以语言对话为主体,反映中国民族的精气神。

整整三条线啊,三线叙事啊,真的太厉害了,这是怎么拍出来的?

好吧可能我有点激动了,但流2他真的是很罕见的那种,

不仅用好的画面,讲了好的故事,它还讲了不止一个好的故事。

它还是群像!塑造了不止两个,而是更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如果我看的是刘慈欣写的几十万字小说,我还不至于这么激动,毕竟文字的内容量其实是最大的。

但这只是一部三个小时的电影。

不如说,这才是电影啊,我多久没看电影看的这么愉快了。

唯一,唯一有瑕疵的话,就是流2在电影上的工业实力还是稍逊一筹。

一些场景真实感还是不够,会给人明显的“这是特效”的感觉,配乐上也只能算及格,没能让像一些神曲一样让剧情更加升华。

但哪怕是这样也已经非常厉害了。

这个剧本叙事,这个镜头语言,我特么以为自己在看2030年的中国电影,甚至2030年都不一定能看到!

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篇4)

今天是正月初四,民间习俗是迎灶神的日子,还有迎财神,初五是财神日,人们做生意的时候喜欢在初五开市,所以在初四这天就要把财神迎回家,等到开市的时候,生意就会兴隆,会越做越红火。

前面我分享过,春节时期建议多看一些经典的电影和记录片。我也推荐了一些经典电影和纪录片,可以查看我前面的文章分享。

今天下午我们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是今年电影票房最高的一部,评分也可以,影片是一部科幻灾难片。国内的科幻片的水平可以和美丽国的好莱坞媲美了。

我们喜欢的演员吴京还有刘德华,吴京的个人总票房在2023年1月24日已经达到了300亿元,成为了国内影视票房第一人。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是科幻书籍《三体》的作者,电影导演是郭帆,继《流浪地球》2019年上映后,用了4年时间来打磨《流浪地球2》,除了剧情之外,在视觉方面,第二部进行了全面升级,几乎每个场景都有特效镜头。

相比第一部,第二部的格局也更加宏大。国际视野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选择,面对人类集体危机,人类更应该相信团结,生命和希望。

电影传递的价值观,我们不是舍弃,而是呼吁地球人一起守护地球这个家,这是国人的故土情怀和大国担当,电影立足本土向世界传递中国价值观。

2019年到现在2023年1月,其中三年人类经历了疫情灾难,这次疫情也见证了中国人的团结勇气责任和希望。

为人们排忧解难的钟南山院士,这些专家也或许担心过,这次疫情能不能顺利渡过;2020年当疫情初现时,前往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和人民军队,他们勇敢的前行和病毒做斗争; 当初火速建设方舱的建筑工人,他们建设的速度能不能赶上病毒传播的速度;一切都好像是未知的……

面对未知的危险,这些勇敢的人们凝结成了希望和力量。“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通用》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流浪地球》的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