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爱国事迹观后感

爱国事迹观后感

爱国事迹观后感1000字精选。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观看完的以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一篇优秀观后感怎么写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爱国事迹观后感1000字精选,感谢您的参阅。

爱国事迹观后感 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革命英雄的故事》的书,书里有许多精彩纷呈感人至深的故事,无数的革命前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一场场对敌斗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为人民服务,死比泰山重”的张思德,他不怕吃苦,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让别的战士不用生命去冒险的高尚品质让人非常感动。1933年10月,张思德怀着保卫家乡、解放穷人的信念,参加了红军。张思德所在的红军翻过大雪山,走出了沼泽地,那时候张思德已经三次负伤,两颊深陷面容憔悴,身体非常虚弱,但每次只要有送信的任务,他总是抢着做,就算让自己多吃点苦,也要让别的战士减轻负担。为了战胜无情的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神圣任务,党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庄严号召,张思德每次看见一种草都让自己先尝尝,无毒再叫同志们吃,经常晕倒、呕吐,但还是坚持了下去。一天,小白和张思德在挖窑,挖了一段时间后,眼看窑就要挖好了,为了保证质量,他俩开始整修,突然,窑顶上掉下几片碎土,张思德眼疾手快,把小白推了出去,自己被整个埋在了塌下来的土里边,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二十九岁。

此外,在这本书中还记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的一个个英雄人物,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身经百战敌胆寒的张云逸,“劫法场抢出来的将军”刘志坚等等,在他们心中,他们的信念是伟大的,他们的信念无异于把自己变成一块“长城”上的砖,用自己的身、自己的心铸就新的长城。

“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闪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是啊,这段话写得真好,信念就是如此,古代曾有文人墨客写道:“人固有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革命烈士就是重于泰山的人!

对于我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培养自己勇敢的品质,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国事迹观后感 篇2

“树上的鸟儿在与我一起欢畅,云在与我同行,大地在为我祈祷,也许我的梦想还很遥远,也许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我一生的经历,也许……也许……”

我在《不屈的天使》这本书认识了一个人,她叫赵晨飞,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自己。她生时因为缺氧导致她语言与行动能力有限。她只上过六年特殊教育学校,但是却完成了一部二十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这本书记载了她坚强而又追逐梦想的生活中平凡的快乐。悲伤。

她多么不幸,我们拥有着她从未体验的幸福。她的身躯有着缺陷,而她却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几年来,她用鼻尖和下巴在电脑上敲出了一个个字,而一个个字又汇成了她的心声!命运注定她有缺陷,但她同时又乐观的享受每一天。在健康人眼里,残疾人是弱者,而这些“弱者”却用另一种方式创造出奇迹。

晨飞,坚强和追逐梦想是她的形容词,虽然身体上有着缺陷,但她还是朝着梦想之光不停的追,而不是像我们一样做事经常半途而废。

没有人的人生是一路阳光大道的,但我们要学会享受那辛酸,挑战辛酸。

晨飞,虽然她表面上的翅膀已经折断,但她的心灵一直朝着梦想飞翔,而我也要像她一样,展开一双隐形的翅膀!

爱国事迹观后感 篇3

华罗庚小时候勤奋故事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1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不迷信权威,才最终靠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大数学家的。

爱国事迹观后感 篇4

—天下午,我认认真真地把《詹天佑》这篇文章读完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条铁路,—定要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嘲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去信心。”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多么深刻啊!

读着读着,我不由得赞叹,多么了不起的詹天佑啊!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是啊,我们在学习上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吗?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轻者会影响某一部分学习资料的掌握或某一科目的学习成绩,重者会使人丧失学习信心或厌恶、逃避学习。因此,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和终生热爱学习,就务必学会勇于应对困难,发奋克服学习困难。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都是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应对。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自暴自弃,整天顾着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还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原谅自己,成绩就越来越差。其实,只要我们下定务必要学好的决心,就不会觉得难。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例证明,如果一个人痛下决心,所有的问题都是能够克服的。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顽强拼搏,坚持到底。

爱国事迹观后感 篇5

大家都应该知道刘备吧!他总应该爱国吧!他一心就是要共扶汉室,最终打平了天下点三分之一。

自从桃园结义到自立汉中王到死,到诸葛亮,姜维一直没有停止或放弃共扶汉室。但最终没有成功。

比如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就是未来共扶汉室。

大家不仅知道刘备他们也是爱国的,那么钱学森也是的吧。

钱学森自从知道中国成立后就一心想回国,去帮助国家。但可怕的美国不停给他金钱,地位和权利,但他什么都不要,就是有一颗爱国的心。可惜钱学森得罪了他们,美国人就不停的去折磨他,不给他吃,也不给喝,就这样一天比一天瘦,但他想回国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强,最终还是踏上了回国的道路。最终为我国得了好多优异的成绩。

你还记得岳飞吗?就是那个,为了国家而死在战场上。我记得宋朝灭亡时,当时有很多人还在喊岳飞的名字。

啊!有那么多数不尽的爱国英雄。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并具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我们不仅要热爱祖国,还需要更努力学习来报答祖国。

爱国事迹观后感 篇6

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为了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数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便让他坐车(因为他们认识),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

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便突突地往上冲。

爱国事迹观后感 篇7

20xx年他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20xx年他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一起。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他就是杨利伟。

太空飞行的21个小时里,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当神舟五号作为辉煌留在我们记忆当中,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很快又会走进我们的视野,目前杨利伟和同事们也已经投入正常的训练,为下一步的任务做充分的准备,不再出席公众活动,据悉,节目组为了让杨利伟来现场进行节目录制颇费了一番周折。在节目录制现场,当他从巨幅五星红旗背景中健步走来时,许多现场观众激动得泪光闪闪。掌声和4个月前人们迎接他从太空归来时一样热烈,训练中的坚忍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已经使他超越了航天英雄的称号,变成中国人心中一个大写的人。

爱国事迹观后感 篇8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数学界的泰斗。他一生的故事许多许多,本文写的是他上小学时,敢于向专家挑战的事,表现了他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求知态度。

文章开头先概括写华罗庚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联系到他日后的成功,使我们再次想起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除了看课本外,还常常借老师的书看。”说明华罗庚从小博览群书,对数学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接下来用两个自然段讲华罗庚发现一位教授的文章有错误,勇敢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得到了表扬。其中“看了又看”“算了又算”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当然可以了,谁都会有错儿的!”“谁”指的是任何人,当然包括专家。老师的话给了华罗庚极大的鼓励,培养了他敢于求真的精神。

最后讲华罗庚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这篇课文是上一册教材中《动手试一试》一文的延伸,以著名科学家的真实事例进一步明确了可贵的求知态度。课文虽然写的是科学家的故事,但是选取了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小时候的故事。而且力求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把人物写得生动、可亲,增强了感染力。

一、华罗庚的有关资料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 华爷爷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

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

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

19--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位小店主家中。因为他的父亲华老祥是在40岁时才得到的这个儿子,因此很担心他的儿子养不大。据说放进箩筐可以生根,容易养活,所以他父亲说过“放进箩筐避邪,同根百岁,就叫箩根吧。后来就是将“箩”字去掉“竹”字头取了罗字, 而“根”与庚同音,那年又是庚戍年,又用了一个“庚”字。这就是华罗庚名字的来历,其中包含着父亲对他的关心和祝愿。

少年华罗庚

华罗庚小学是在金坛仁劬小学度过的。因成绩不好,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华罗庚原来也是个很调皮和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数学才能。 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算题——有一样东西,不知是多少。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的数,还余2。问这样东西是多少?题目出完后,同学们议论开了,谁也说不出得数。老师刚要张口,华罗庚举手说:“我算出来了,是23。”他不但正确地说出了得数,而且算法也很特别。这使老师大为惊诧。 华罗庚爱动脑筋总喜欢追求更简便的算法

一次老师在教学生做某种类型的数学习题,大概是已知一个图形,设为长方形,要从中挖去一些已知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和菱形、梯形等,求剩下图形的面积。老师教的方法是先算出要挖去的各已知图形的面积,然后再把他们加起来,最后用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它,即得剩下图形的面积。华罗庚没有采用老师的方法,而是用了更简洁的方法,引起了老师的不满。老师在发

还习题本时,先发还习题做得好的学生的习题本,然后再发有些错误的学生的习题本,最后发华罗庚的习题本,并说:“你是怎么做的,最后答数倒是凑对了!” 华罗庚回答说:“我的做法是有道理的。”然后就把自己是怎么考虑的,一一讲述给大家听。由于他的解题方法既简单又清楚,老师与同学们听了都很信服。 可一年后,华罗庚还是因为交不起杂费和食宿费而辍学了。

-------------------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

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富国事迹观后感精选(10篇)


以下“富国事迹观后感”相关主题内容,为读后感大全编辑收集并整理,作品名中哪些情节让你感到震撼呢?观赏一部优秀作品就像是阅读一本优秀的书籍,受益匪浅,能让自己产生共鸣的作品总会让自己获得启迪。 我们可以将激动的心情记录在观后感里,让回忆永久保存,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1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了杜富国的光荣事迹,让我想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扫雷英雄杜富国”就是用自我的血肉之躯来诠释什么叫“舍生取义”,他在关键时刻对战友轻轻说了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离我远点”!随后,爆炸冲击波和大部分弹片冲向了他,他失却了仰望星空的双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双手。他用自我的身体扫除了黑暗,给我们留下了光明。

应对危险的时候,我不信他的心里是不害怕的。他是尽管害怕,仍能迎难而上。就如他此刻,正坚强应对失去双手的现实。他躺在病床上,蒙着双眼,试图坚持良好心态,偶尔还会开一两句玩笑。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杜富国的意志是钢的、是坚强的,他把热血洒在了那一片平静的土地,他把青春奉献给那一生执著的信仰!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科技工作者的初心是为创新事业找突破,为中国经济添动力;青年学子的初心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成就自我而努力。每个人均有自我的初心,应当坚守自我的初心并身体力行。

杜富国,你是好样儿的,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你虽然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请让我们来做你的眼睛和拐杖,让我们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守纪,恪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2

95岁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回顾张富清同志的一生,在战争时代,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因为他坚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退伍之后,坚定信念,秉承着...员的初心,把自我送到祖国最需要自我的地方,他从不炫耀自我的成就,而是把一切都当做是一名...员应当做的事。这是一名...员带着自我的赤诚之心为党和国家在奋斗,为新中国、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

风风雨雨艰苦奋斗一生,却把所有的战绩都归功于自我的党员身份,正因为对入党宣誓的执念,对自我初心的坚守,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就,奉献自我的青春和力量。英雄不忘初心,坚定自我的信仰,哪怕前方是一条战火硝烟、铺满荆棘的道路,也要用自我的身体挡住这些困难,只因为时刻记得自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员。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有了坚定的目标和梦想,才会为之而奋斗努力,不管条件多艰苦,也要本着职责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自我的工作热情。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用...人的初心和信仰力量做坚强的后盾。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3

近日,经过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到了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看到了老一辈...人坚守的那一份初心,让我感动不已,数次落泪。他身上的这些可贵精神,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干部要做到以下几点: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传承中国精神。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中国精神的传承,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精神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人才能在应对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宣传中国精神。不断学习先进事迹,向社会、向身边人宣传中国精神,感染每一个人,让这种精神鼓舞和激励每一个人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向前,让这种精神成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坚定梦想信念。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为崇高的梦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并深深的感动着我。理论武装头脑。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做好当前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锻炼,仅有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真正服务群众,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砺炼高尚情操。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一名机关干部来说,就是要增强党性,弘扬...人的正气。自觉经受各种考验,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做出表率,严格约束自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计较个人地位、名利,多为群众做实事。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勇于担当负责。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坚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奉献精神,并深深的感动着我。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遇到事业上的瓶颈、坎坷与挫折时,要向张富清榜英雄学习,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来评判自我的荣辱得失,衡量自我的工作成绩,检验自我人生的奋斗价值,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4

杜富国事迹

【杜富国是英雄】这篇新闻稿件,描述了湄潭籍战士杜富国负伤经过,称杜富国为英雄,是"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

稿件这样描述了事发经过——

事发前,身为作业组长的中士杜富国,带领战士艾岩在爆炸物密布的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疑似当量大、危险性高的手榴弹,且下方可能有雷窝。杜富国向分队长报告后,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命令。

之后,杜富国对艾岩喊出:"你退后,让我来"。接着,杜富国用双手扒开浮土查雷时,突然发生爆炸。在发生爆炸瞬间,他下意识倒向艾岩一侧,为战友遮挡了爆炸冲击波和弹片,自己被炸成血人,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在他两三米外,战友艾岩仅受轻微皮外伤。

据了解,杜富国受伤后,部队和地方政府、社会高度重视和关心。10月29日下午,杜富国的父亲杜俊与本报记者通电话时说,全家人都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关注,并且会勇敢面对一切。

杜俊说,经过医院全力救治,杜富国的恢复比较好。"因为受伤创面较大,医生27日为他做了第二次手术。"他说,孩子已从抢救室转往外科病房,探视条件有所放宽。作为父母等亲人,现在每天都在限定时间内,可以去跟他交流、沟通。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5

向“八一勋章”获得者学习,像他们那样,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像他们那样,一心一意抓备战谋打赢,砥砺战斗作风、苦练实战能力、锻造胜战本领,关键时刻敢于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像他们那样,始终对事业极端负责、极端认真,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锐意开拓创新,奋力攀登高峰,争做新时代的强军先锋;

像他们那样,模范践行“三严三实”和“四铁”要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勤奋敬业、恪尽职守,立起“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奋斗奋进,苦干实干,全面提高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6

他的名字烙在人民心里,他的功勋祖国永远铭记。他是祖国土地的守护者,他是保卫人们安全的英雄。他就是扫雷英雄——杜富国。

2018年10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最终一个雷场进行扫雷作业。组长杜富国及战友艾良发现一颗当量大,危险性极高的弹体,这时,杜富国命令艾良:“你退后让我来。”当杜富国细心翼翼地趴在地上拨开泥土时,“轰”的一声,弹体爆了,而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两三米外的艾良,正是由于杜富国的舍生忘死,战友艾良仅受了皮外伤。可杜富国自我呢,防弹衣被撕成碎片,全身血肉模糊。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抢救才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可却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臂。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关心战友如何。杜富国用特殊的方式向老百姓说明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写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杜富国正是这样的英雄,从小家到大家,从自我到超我,他无私地坚守着岗位,完成了肩上背负的使命。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毫不畏惧,完成最终一个扫雷作业后,战友们手拉手趟过雷场,完成土地的交接仪式。能够杜富国再也无法与战友们一齐执行任务,无法看见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他的精神永远都在,它勉励着战友们。“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当杜富国站上《感动中国》的颁奖台,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感动的,掌声传遍舞台。扫过雷的雷场变成了农田,撒上种子,结出果实。这样的男儿,顶起中国的一片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安心。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都应当向英雄奉献自我的敬意。英雄们用血泪换来的安全、繁盛,来之不易,我们更应当好好珍惜。

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总有人把信仰放在利益上头,把大家放在小家之前,实现超我的精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人类英雄,也不必让每个人都去做人类英雄,但我们应当尊敬人类英雄。

致敬扫雷英雄——杜富国!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7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呼声。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历史的硝烟散去多久,但对英雄无悔,铁血忠魂的记忆和呼唤始终都在。

可以说,杜富国的舍生忘死不单单是他个人的英雄事迹,更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热血本色的生动诠释,而“让我来”将成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共同心声。

离开熟悉的岗位,告别亲人朋友,来到艰苦偏远的边疆,扫雷官兵面对的不止是雷场生死考验,“杜富国们”付出的也不止是汗水与鲜血。

记者到扫雷三队采访,下士李洋面对镜头,立即转过了身。他请记者不要拍他:“我没告诉父母我在扫雷,我妈如果在电视里看到我,会哭的。”记者一问,原来扫雷大队官兵有个默契:跟家人打电话从不说自己在扫雷。即使家人知道了自己在扫雷队,也只说自己“在二线搞保障”。

杜富国和他们一样,一开始都选择了“隐瞒”。战友张中君告诉记者,直到第三次扫雷任务结束后,家人才知道自己在扫雷。

在扫雷大队,已婚官兵全部两地分居,40多名官兵面临亲人重病、子女年幼等困难。他们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忘我奋战在雷场,用生命在战斗,只因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杜富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让我来!”。

告别扫雷大队驻地,众战士的一句话,久久在耳畔回荡:“就算不能回战场,也还要去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8

我国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杜富国,在执行边境扫雷任务过程中,舍生忘死、身负重伤,失去了双眼双手。他的英勇事迹在网上传开后,广大网民既对年仅27岁的杜富国落下终身残疾感到痛心,更对他以身报国的壮举表达崇高敬意。媒体称,杜富国及战友们“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遗书放好,再去执行扫雷任务。每天晚上回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复修改遗书”。这些年轻战士在地势险峻的雷场内人工排雷,待任务完成后,手拉着手徒步走过雷场的每一处角落,证明脚下这片土地已绝对安全。他们在携手行进中的歌声响彻边陲。

杜富国和他的战友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如果不是媒体宣传报道,恐怕我们很难想象,在和平年代里,像杜富国这样的年轻人每天还要面临生死考验。而他们正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献血,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杜富国是那样的临危不惧,他在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便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猛烈的爆炸随即发生。他被炸成了血人,永远地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在命悬一线的关键时,杜富国用奉献担当的精神诠释了谁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有的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能说对党忠诚吗?有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打埋伏、八小时之外找不到人,能说对党忠诚吗?这样的干部,真到了关键时刻能靠得住吗?”

塑造年轻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需要杜富国式的奉献担当精神。年轻干部虽不要在雷场扫雷,但时时事事要在人生路上“扫雷”:当工作中遇到“烫手山芋”时,敢不敢接手、能不能办好?当组织安排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时,是不是真心愿意去?当遇到挫折打击时,有没有打“退堂鼓”?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如何权衡把握?……如果年轻干部不能义无反顾地扫掉急功近利、拈轻怕重、眼高手低、贪图享受、作风漂浮的“雷”,而是精于自我设计、自我包装、拜高踩低、贪名图利,那就难以堪当大任,走不好成长成才之路,迟早要栽大跟头。现实中很多典型案例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身陷囹圄,遭到党和人民的唾弃,都是从看似小枝小节的地方出问题开始的,本质上是背弃了信仰、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最后误入歧途、追悔不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宣传弘扬榜样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干部“墩墩苗”,这些都能有效地教育感召锻炼年轻干部,使他们对党忠诚老实。对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谆谆教诲。何为大事?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小而言之,就是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发展进步,提升职工群众、当地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就像知青习近平那样,带领梁家河乡亲创造美好生活;就像战士杜富国那样,为边境人民留下可以放心行走的土地。唯有这样,才能不辜负青春岁月、人民期望、党的托付。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9

今年,国内各大行为媒体争相报道一位来自湖北来凤县95岁战斗英雄的故事,他的身份是一名银行退休干部。几十年来默默无闻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连家人都不明白他曾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这名老人就是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富清。他用六十年的坚持诠释了一名...人的品行和奉献精神,他的不骄不躁和低调品行为全国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党课,值得广大党员和政府公职人员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艰苦朴素的精神。在观看张富清先进的纪录片中,张富清家中简单的陈设,处处彰显了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美德。我想这一辈的人都经历过了三年的自然灾害,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可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朴素,异常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突飞猛进的此刻,还能继续秉承这样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对党的忠诚。张富清对党有着绝对的赤诚和信念,对自我的小家从不研究家庭得失、个人得失,率先垂范,让原本有正式工作的妻儿下岗、下乡。他的“舍小为大”是千万.....人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一个缩影。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的甘于平淡。张富清转业之后,把自我在部队里的军功奖章全部锁了起来,不向团体提出过困难要求。默默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义务。他说:“我是一名...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

这是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的...员,这是一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员,在他的心里,他早已将自我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更过分点说,或许在他的心里,他早已经死过一回了,此刻的他是完完全全为了党在活,为需要他的国家而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我们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更幸运的是我们还出生在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年代,我们体会不到吃不饱、穿不暖、没瓦遮头的痛苦,是革命前辈给了我们这么完美的此刻,在这么多诱惑的此刻,我们更应当时时警醒自我,严以律己、提高党性品德修养,乐于奉献,进取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10

中央宣传部2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入伍以来,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主动请缨征战雷场,苦练精练过硬本领,为人民利益和边境安宁挥洒热血,在平凡岗位干出了突出业绩。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随队参加排雷作业时,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同志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

杜富国的先进事迹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杜富国是红色老区培养出的优秀儿女,是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他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直面磨难的刚毅品格,书写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部队官兵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投身新时代强国强军伟业,以一流业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杜富国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杜富国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部队官兵,杜富国的亲属、战友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700字精选


随着时代在不断发展,好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写作品观后感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切入?你有没有为写作品观后感而感到发愁呢?经过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整理,推出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1

十年有人走了他们留下充满爱的脚印,十年又有人来了,他们踩着前者光辉的印迹继续走着走着一直走下去,因为心在那里。

朱亚光对中国第一原子弹做出巨大地贡献,他秉持一颗对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的心,将苏联预计原子弹成功的漫长年数推翻,使中国陆地上在荒漠的戈壁上怒升了一朵黄色的巨大蘑菇云的时间早了十六年,他对工作的认真,热爱,细心,永远低调持久的放射光芒,在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一颗星永远闪烁着中华之光。

在西康福利院学校有一家人靠着一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费,坚持在零下温度只有十七八度的高原环境教育者一群艰苦的学生,他们是胡忠老师,谢晓君老师,因为一次意外的参观使他们“志愿者”这三个字永远的定格在他们的脑海里,带着只有三岁大地女儿告别自己的高龄母亲来到那里用心用血来雕琢那里的每一个孩子,为自己,为别人,为国家,为社会爱和信念的支持他们的精神无敌,两位老师改变孩子的命运,孩子用他们的努力达成了两位老师的志愿,他们是绽放在高原上最洁白的并蒂雪莲。

他开辟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使中国的肝脏外科技术推向国外。面对病人他坚定,他执着,他细心。创下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他就是“中国外脏之父”——吴孟超。治过一位肝脏上长有巨瘤的女孩王甜甜。其他医院都认为只有采取肝脏移植才有存活的机会,而吴孟超则是果断坚定的说:“能切掉就切。”但是因为甜甜肝上的瘤正好长在大血动脉上切除非常危险一旦切到动脉甜甜很可能因为出血过多而当场死亡。而当时年已83岁的吴医生冒着百般危险用他精艺的技术在手术室里工作了9个小时终于天不负有心人手术十分成功。吴孟超就是这样的一位医生他那妙手年春的技术;他那始终不渝的信念。他一切为病人着想尽量用最便宜,最简单,最有效的医治疗法去成功的医治好每一个病人。他作为一位在别人看来拥有最完美的人生但他却有遗憾他说:“没有能力给病人治病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遗憾。”在他看来治病救人是最天大的法则。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将病人一个一个的驮过河。

还有打破麻蜂区大盘村孩子宿命的张平宜,她像一只飞过海峡来到贫间的青鸟给这些与事隔绝的孩子们带来希望之翼。还有8岁起艰苦承担当家的小女孩孟佩杰出生后失去生父,8岁后养母瘫痪,养父离家走,从此家庭的重担便沉重的压力在她稚嫩的肩膀上……

感动中国的平凡人,因为爱,心在那里定居。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2

我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3

《感动中国》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节目,它给我们讲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那些故事触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最深处的感动。

在观看的过程中总让我泪流满面。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的事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大家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了他人平凡的付出……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

20--年4月,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小脑胶质瘤,当她得知自己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但她的爸爸骂了她一顿,因为按老家的习俗,死后尸体被解剖是大逆不道。何玥哭了,说:“我希望能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零时10分,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了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有一位是藏族小伙子;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看着何玥的故事,我热泪满眶,我为何玥惋惜,12岁正是花样年华,她却悄然离开;我更敬佩她的勇敢和无私,面对死亡她不但不惧怕,而且在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他人,这样的举动使我敬佩不已,何玥像天使一样飞翔,她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把人间照亮。

就像组委会授予她的颁奖词一样:“何处春江无月明。”我相信,何玥仍活在这个世上,他活在藏族小伙儿身上;她活在所有被他救活的患者身上;她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何玥来过这个世上,但,她不曾开!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4

前天晚上,我和姐姐一起,看《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是每年选十名品质好的人,为他们颁奖。

第一个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顽强与病魔斗争的林俊德、林院士。他被查出癌症晚期的时候,强烈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继续工作。多么伟大的一位科学家啊,他将自己宝贵的生命都献给了他的工作,而连写遗嘱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让我们为他自豪吧!给他的颁奖词上写道: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第二个是勇于捐献器官的何玥。在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的时候,她提出,要捐献自己的器官。她的爸爸把何玥骂了一顿。何玥说,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她的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在何玥生前,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这是一个品格多好的一个家庭啊!我和姐姐都流泪了。给她的颁奖词上写道: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还有“绑着”母亲上班的陈斌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守护“炕头课堂”的高淑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南海守礁97个月的李文波、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爬”上山送医上门的周月华、艾起、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陽……

最后,我想说: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5

昨天晚上,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2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的人物、故事令我们全家唏嘘感动不已。

其中有一位叫黄旭华的老先生最令我敬佩。黄老先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那个年代,他们这群人在没有资料、没有计算设备、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潜心研究、艰苦钻研,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架核潜艇,使我国成为全世界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这是让全中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是他们不能庆贺,甚至不能和家人分享......因为这份工作需要保密,如同战争年代的地下工作者,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他父亲直到去世都不清楚自己那工作繁忙、长期见不到面的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正如颁奖词所言:“他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还有一位老人,他犹如一粒尘土,渺小、平凡,但他同样深深的感动了我。他叫刘盛兰,一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他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没有饭钱的时候,他就去垃圾堆里捡人家不要的馒头或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子煮煮吃。二十年间,他靠着捡废品资助了100多个学生。有的孩子给他写信称他为奶奶、大姨,因为他们都不了解他的真实情况。如今,他已经91岁了,在他生日那天,他资助的孩子给他买了蛋糕和新衣服。他哭了,说这是他20年来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第一次穿新衣。他还说,他活一天就会资助一天。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老人,他是我做人的榜样。

这两位老人,知识结构不同,地位身份各异,但他们都令我肃然起敬。我想,将来不论我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都要像他们一样,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发出微弱的光,在人间写下大爱!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6

不管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的伟人,还是纯朴的百姓把播下爱的种子变成了接力赛,从黑土地洒向人间,让人间感受到了温暖。那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的美德,,而这些温暖又让我们的国家得以从冰雪融化成溪水,流淌在人间,而得以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有希望。当我们从呱呱坠地,就有了父母无畏的关爱,而极少数的婴儿却遭到丢弃。但世上存有一些好心人士收留那些弃婴,无论那些弃婴的健康状态,还是残疾程度,都义无反顾的做出了艰苦的抉择:收留他们。就是高淑真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去收留上百名的'残疾人士,在家里人没有饭饱的情况下也不让那些残疾孩子们的肚子受的半点委屈,她为的就是让那些有残疾孩子能够为自己挣得养家糊口的钱去,她已经不在乎自己的饿,冷,暖……

只在乎那些不能自理的孩子们,她不仅仅是她自己孩子的妈妈,是那上百名孩子的妈妈,她是可敬的!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嘴里说出了:把自己的肾捐给那些最需要的人,最后还把自己的肝也捐给了那些真的需要的人士。她还没有受完应尽的学习义务,但她想,却再没有了机会,她的年华还没有绽放,就已凋谢,留在了人间温暖,她就是:何月。人间冷暖完全由我们自己去铸造,不要忽视那些微小的事,这样才能让那些小的变成更大~ 的温暖去温暖人间.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7

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决堤而出,电视频幕上那两个身影,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与感动。

这是一对父婿,在大火中他们三进三出,救出了六个孩子。但他们在火炉般烧着的房子里,皮肤几乎全部严重灼伤。半百老人谭永飞闯过了鬼门关,幸存下来,可是他的女婿王茂华,终是在人们的悲痛中离去了。

躺在重症病房的王茂华,在一次次植皮、截肢中,在非常人所能承受的疼痛下,始终没有喊一声疼,我从而明白要顽强坚忍;那时生命脆弱的他,在镜头前斩钉截铁告诉我们:他要活下去!他启示了我生命的意义;在离去前,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这个铮铮铁汉终于流下了眼泪,哭着和妻子道了别。他是个老师,更是个爱孩子、负责任的好老师,他用他的生命为他的学生上了人生的最后一堂课。

冲进火场的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我看到了他们坦荡荡的英雄豪气。

这对父婿用行动表现了他们心中的大爱,坦白而言,我并不能够像他们那样,做到义无反顾,人们活着,是因为有亲人,有牵挂。他们在看到别人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冲进火场那不是盲目,而是救人于危难;那不是冲动,而是一种勇气;那不是愚昧,而是胸怀大爱。

从幼稚园到初二了,上过许许多多的课,唯有用生命演绎的这节课,让我终身难忘!生命如此珍贵,但却如此脆弱,像玻璃,碎了,又怎么能再完好如初呢?

逝者安息,愿王茂华在大火中永生,愿谭永飞早日康复,也希望能唤醒人们大爱的心!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8

感动,它像一把火,给我们带来了温暖;感动,它像一支蜡烛,带给我们光明;感动,它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感动,它像……

回望20__年的《感动中国》节目,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位:

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20__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20__年9月8日,吕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最后在村民们帮助下,歹徒被制服。吕保民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经军旅岂容凶残闹市横行。于人群中挺立,喝断不法分子的路,聚拢起民间的正气。侠隐于市见义而勇,勇不在于强悍,而在于无所畏惧!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外在美是暂时的,是不可靠的,只有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永恒的美!我感动,为每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而感动;我感动,为这一颗颗美丽的心而感动;我感动,为我能成为一名值得骄傲的中国人而感动!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9

今天下午,上万第一节课后,我们学校组织了观看感动中国的节目,再感动中国里有许许多多人,做出了非常大的感人的故事,有为了帮助别人显出生命的,有为了祖国献出贡献的……

在这个节目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王锋,汪峰为了邻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一天,深夜,大家不知道危险正在面临着他们,他们租着一个房子,在一楼,就在这天晚上,放在中厅里的电动车正在充电,可是电动和短路了,引起了一场非常的的火灾,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知道,他抱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冲出火海后,急忙跑进去救出了自己的妻子,就在这时她想到了二楼的邻居,他急忙再一次的冲进火海里,当二楼的邻居被救时,他冲进去,把房东,和剩下的20户邻居就出火海后,邻居们都平安无事,而他,身上的百分之九十八都别烧伤了,后来他被送到医院,经过4次大手术后依然没能给治好,但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来捐款,后来送到首都北京治疗,在病床上他挥了挥手,第二天,病情加重,最后100多天的治疗无效,最后王锋死了。

这个事情让我非常的感动,因为王锋,明明可以冲出火海后逃走,和妻子去过平平安安的生活,可他选择了帮助别人,让别人的救,就这样他帮助了别人,可没想到的是他自己却被火烧的不成样子。

以前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遇到是不帮助别人,只要自己好就行了,我看了这回的感动中国,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太自私自利,要多为别人着想,我要向王锋学习。

这回的感动中国,真实太感人了。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10

感动中国,一个让我感动节目。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王峰。王峰,38岁,一位平民,但他的所作所为,让我认为,他不是一位平民。20--年5月18日凌晨,一栋民宅着火了,浓烟和大火覆盖了整栋大楼,王峰发现后立刻把女儿带出去,然后赶紧回去把妻子和儿子救了出来。但是,他并没有停息,立刻冲进了火海,挨家挨户告诉他们着火了。终于,王峰的20名邻居全部得救了,没有一人受伤。唯独王峰,他成了个“碳人”。全身百分之九十八的面积被烧伤,头发全部被烧光。出来时,地上留下了他那带着血的脚印,而且神智已经不清楚了,浑身都是黑的。

后来,新闻上到处说这件事。很多人为王峰捐款,短短的六天时间,就已经收到了200多万元。不过,10月1日下午,王峰还是去世了。王峰的妻子说:“他这样做,我一点都不奇怪,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他要不这样就不是他了。”这件事让我十分感动,王峰,他为了邻居的安全,他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拯救了20多条人民。自己却被烧伤,到底是什么让他支撑着。我看看自己,正式缺乏这种无私的精神,即使自己疼,也不能让别人受伤。我要向王峰同志学习,无私,懂得帮助他人。

王峰叔叔让我感动,我要向他学习。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1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开始播出了,这一次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奇、怎样的感动。

最令我惊奇的是第三个感动人物——阿里帕—阿里马洪。她是十九个孩子的妈妈,但是这十九个孩子都不是她的亲生骨肉。“不是亲生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部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过了亲情。泉水最轻,母爱最真!”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母爱是最伟大的、无私的。阿里帕—阿里马洪给我们展示了母爱,她是伟大、无私母爱的典型。他不愧是2009年的感动中国人物!

令我最感动的是陈玉蓉。她的儿子的了一种先天疾病,为了救儿子,她把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为了救儿子,她每天走10公里,七个月一如既往,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终于在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一位母亲,为了救儿子,可以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病人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堪称奇迹!

感动人物的感动事件并非都是都是关于国家大事的,认认真真做那份小事,你也会受感动。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1000字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观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那么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1000字》,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1)

十年有人走了他们留下充满爱的脚印,十年又有人来了,他们踩着前者光辉的印迹继续走着走着一直走下去,因为心在那里。

朱亚光对中国第一原子弹做出巨大地贡献,他秉持一颗对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的心,将苏联预计原子弹成功的漫长年数推翻,使中国陆地上在荒漠的戈壁上怒升了一朵黄色的巨大蘑菇云的时间早了十六年,他对工作的认真,热爱,细心,永远低调持久的放射光芒,在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一颗星永远闪烁着中华之光。

在西康福利院学校有一家人靠着一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费,坚持在零下温度只有十七八度的高原环境教育者一群艰苦的学生,他们是胡忠老师,谢晓君老师,因为一次意外的参观使他们“志愿者”这三个字永远的定格在他们的脑海里,带着只有三岁大地女儿告别自己的高龄母亲来到那里用心用血来雕琢那里的每一个孩子,为自己,为别人,为国家,为社会爱和信念的支持他们的精神无敌,两位老师改变孩子的命运,孩子用他们的努力达成了两位老师的志愿,他们是绽放在高原上最洁白的并蒂雪莲。

他开辟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使中国的肝脏外科技术推向国外。面对病人他坚定,他执着,他细心。创下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他就是“中国外脏之父”——吴孟超。治过一位肝脏上长有巨瘤的女孩王甜甜。其他医院都认为只有采取肝脏移植才有存活的机会,而吴孟超则是果断坚定的说:“能切掉就切。”但是因为甜甜肝上的瘤正好长在大血动脉上切除非常危险一旦切到动脉甜甜很可能因为出血过多而当场死亡。而当时年已83岁的吴医生冒着百般危险用他精艺的技术在手术室里工作了9个小时终于天不负有心人手术十分成功。吴孟超就是这样的一位医生他那妙手年春的技术;他那始终不渝的信念。他一切为病人着想尽量用最便宜,最简单,最有效的医治疗法去成功的医治好每一个病人。他作为一位在别人看来拥有最完美的人生但他却有遗憾他说:“没有能力给病人治病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遗憾。”在他看来治病救人是最天大的法则。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将病人一个一个的驮过河。

还有打破麻蜂区大盘村孩子宿命的张平宜,她像一只飞过海峡来到贫间的青鸟给这些与事隔绝的孩子们带来希望之翼。还有8岁起艰苦承担当家的小女孩孟佩杰出生后失去生父,8岁后养母瘫痪,养父离家走,从此家庭的重担便沉重的压力在她稚嫩的肩膀上……

感动中国的平凡人,因为爱,心在那里定居。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2)

就在昨天晚上,CCTV1播放了《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年度评选晚会。这一刻,大家的眼泪都止不住的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实在感人,也同时令人敬佩。

在这十位获奖者中,他们的行为都感动着我们……可是我感觉刘盛兰爷爷最值得我去写。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给予人间大爱。

刘爷爷帮助的都是寒门学子,他每月寄走的钱,是他每月开销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

可能有人会误认为刘爷爷生活比较富裕,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他每日三餐也很凑合,要不就是邻居给送点儿,要不就是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叶子……总之,他为了赞助寒门学子,必须攒钱。

既然刘爷爷家里生活情况也不好,为什么贫困学生还要收他的钱呢?这不是因为不知道嘛!刘爷爷从不向他们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其他事情。所以有些同学在回信是称呼他为“刘阿姨”、“刘奶奶”……

直到20--年,那些孩子们才知道了刘爷爷的情况,他们为了报答爷爷,在他90大寿那天为他过了生日。那是刘爷爷第一次穿上新衣服,也是他第一次吃这么好的饭菜。

刘爷爷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爱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到现在,他已经捐助了大约一千位学生,捐助善款大约一百多万。刘爷爷的行为令人称赞,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3)

摸索中华民族的脊梁,用感动沾湿的泪来无言屹立!感动你我的中国,尽在你我感动的不言中。这短短长长的两个小时,掠过的不仅是时间,而是每个中国人的德馨敲击心头无尽的震动……

誓言无声、崇仁厚德、心比金坚、一秉至公、格桑花开、秋兰为佩、寸草重晖、克明传德……花为春盛开,春因花明媚。如花般的楷模,花一般的故事,花一般的心中之境。

90多岁的老人——龚全珍。随丈夫参加革命,功成名就后毅然下乡改造农村,丈夫逝世后,她省吃俭用,却将一笔笔善款投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而这些广阔的土地,有了爱的哺育,怎能不满庭芬芳?

老人的一生,朝有爱情,午有爱心,暮有关爱。她的名字里头,一笔一画似乎都浸了爱、刻着情,回头看看,农村的水渠、桥坝、良田、孩子们……她带领着人们在革命和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疾步前行,一路花香。

先行者们开着路,人民迈着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也不断感动着。下一代的我们也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宣誓着自已的理想,扬溢着自已的青春——义捐骨髓的邵帅,不也正是我们蓬勃向上的缩影吗?因为有爱,我们的心中才会迸发出信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也正是为了我们生长的土壤而盛放。我积极加入志愿者协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下乡劳动、义卖、义濱等来募捐善款,把它们运用到身边的“待帮助”中。不仅如此,时时存善,友好待人,这“爱”便更使我们在这成长中生机勃勃。

用爱,感动自已;存善,感动行动。中国感动,感动中国,有爱才有中国……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4)

昨天晚上,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2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的人物、故事令我们全家唏嘘感动不已。

其中有一位叫黄旭华的老先生最令我敬佩。黄老先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那个年代,他们这群人在没有资料、没有计算设备、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潜心研究、艰苦钻研,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架核潜艇,使我国成为全世界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这是让全中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是他们不能庆贺,甚至不能和家人分享......因为这份工作需要保密,如同战争年代的地下工作者,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他父亲直到去世都不清楚自己那工作繁忙、长期见不到面的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正如颁奖词所言:“他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还有一位老人,他犹如一粒尘土,渺小、平凡,但他同样深深的感动了我。他叫刘盛兰,一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他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没有饭钱的时候,他就去垃圾堆里捡人家不要的馒头或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子煮煮吃。二十年间,他靠着捡废品资助了100多个学生。有的孩子给他写信称他为奶奶、大姨,因为他们都不了解他的真实情况。如今,他已经91岁了,在他生日那天,他资助的孩子给他买了蛋糕和新衣服。他哭了,说这是他20年来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第一次穿新衣。他还说,他活一天就会资助一天。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老人,他是我做人的榜样。

这两位老人,知识结构不同,地位身份各异,但他们都令我肃然起敬。我想,将来不论我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都要像他们一样,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发出微弱的光,在人间写下大爱!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5)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这就是《感动中国》。如今的社会,在权力和利益的追逐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感动,内心不懂细节的美。《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每年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自从看了这次《感动中国20--颁奖仪式》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那位12岁的小女孩何玥和献身救自己学生的最美教师徐强……

十二岁,一个花一样的年纪,小姑娘何玥却被查出了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就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当她跟父母说的时候,她的父亲把她骂了一顿,因为在老家有个风俗,人死后尸体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但何玥坚持:“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予别人生的希望!”终于,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捐献了女儿的器官,三位病患者都得救了。何玥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死,只不过附在另一人的身上罢了,为了给她治病,她的父母欠下了十万元的债务,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并且签下了无偿捐献器官的协议书,他们要以最美的方式来完成女儿最美的遗愿!这位和我一样大的小姑娘,这么富有奉献精神,而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向他人伸出援手、帮助别人呢?

何玥生命的终结,正是另一场生命传递的开始,这场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并没有因形式的特殊而失去生命的价值。她以这样的选择昭示我们: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死亡来临,逝去的生命也可以依然精彩。何玥,你用事迹行动感染者我们,激励着我们。你是新时代的楷模,我们以你为荣,我们会向你看齐,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七嘴八舌地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地带着妈妈上班。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负责两个班语文教学任务,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还负责学校体艺2+1活动。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其实,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感动的人与事。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舍己为人的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还有把生活中产生的每一片垃圾自觉的丢到垃圾箱里的小事……这些事情并不足以堪称伟大,但足以温暖我们的心灵。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我相信,只要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都付出一点点,就能凝聚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6)

不少学生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范文1

摸索中华民族的脊梁,用感动沾湿的泪来无言屹立!感动你我的中国,尽在你我感动的不言中。这短短长长的两个小时,掠过的不仅是时间,而是每个中国人的德馨敲击心头无尽的震动……

誓言无声、崇仁厚德、心比金坚、一秉至公、格桑花开、秋兰为佩、寸草重晖、克明传德……花为春盛开,春因花明媚。如花般的楷模,花一般的故事,花一般的心中之境。

90多岁的老人——龚全珍。随丈夫参加革命,功成名就后毅然下乡改造农村,丈夫逝世后,她省吃俭用,却将一笔笔善款投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而这些广阔的土地,有了爱的哺育,怎能不满庭芬芳?

老人的一生,朝有爱情,午有爱心,暮有关爱。她的名字里头,一笔一画似乎都浸了爱、刻着情,回头看看,农村的水渠、桥坝、良田、孩子们……她带领着人们在革命和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疾步前行,一路花香。

先行者们开着路,人民迈着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也不断感动着。下一代的我们也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宣誓着自已的理想,扬溢着自已的青春——义捐骨髓的邵帅,不也正是我们蓬勃向上的缩影吗?因为有爱,我们的心中才会迸发出信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也正是为了我们生长的土壤而盛放。我积极加入志愿者协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下乡劳动、义卖、义濱等来募捐善款,把它们运用到身边的“待帮助”中。不仅如此,时时存善,友好待人,这“爱”便更使我们在这成长中生机勃勃。

用爱,感动自已;存善,感动行动。中国感动,感动中国,有爱才有中国……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范文2

就在昨天晚上,CCTV1播放了《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年度评选晚会。这一刻,大家的眼泪都止不住的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实在感人,也同时令人敬佩。

在这十位获奖者中,他们的行为都感动着我们……可是我感觉刘盛兰爷爷最值得我去写。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给予人间大爱。

刘爷爷帮助的都是寒门学子,他每月寄走的钱,是他每月开销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

可能有人会误认为刘爷爷生活比较富裕,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他每日三餐也很凑合,要不就是邻居给送点儿,要不就是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叶子……总之,他为了赞助寒门学子,必须攒钱。

既然刘爷爷家里生活情况也不好,为什么贫困学生还要收他的钱呢?这不是因为不知道嘛!刘爷爷从不向他们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其他事情。所以有些同学在回信是称呼他为“刘阿姨”、“刘奶奶”……

直到20--年,那些孩子们才知道了刘爷爷的情况,他们为了报答爷爷,在他90大寿那天为他过了生日。那是刘爷爷第一次穿上新衣服,也是他第一次吃这么好的饭菜。

刘爷爷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爱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到现在,他已经捐助了大约一千位学生,捐助善款大约一百多万。刘爷爷的行为令人称赞,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范文3

昨天晚上,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2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的人物、故事令我们全家唏嘘感动不已。

其中有一位叫黄旭华的老先生最令我敬佩。黄老先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那个年代,他们这群人在没有资料、没有计算设备、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潜心研究、艰苦钻研,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架核潜艇,使我国成为全世界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这是让全中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是他们不能庆贺,甚至不能和家人分享......因为这份工作需要保密,如同战争年代的地下工作者,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他父亲直到去世都不清楚自己那工作繁忙、长期见不到面的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正如颁奖词所言:“他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还有一位老人,他犹如一粒尘土,渺小、平凡,但他同样深深的感动了我。他叫刘盛兰,一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他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没有饭钱的时候,他就去垃圾堆里捡人家不要的馒头或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子煮煮吃。二十年间,他靠着捡废品资助了100多个学生。有的孩子给他写信称他为奶奶、大姨,因为他们都不了解他的真实情况。如今,他已经91岁了,在他生日那天,他资助的孩子给他买了蛋糕和新衣服。他哭了,说这是他20年来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第一次穿新衣。他还说,他活一天就会资助一天。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老人,他是我做人的榜样。

这两位老人,知识结构不同,地位身份各异,但他们都令我肃然起敬。我想,将来不论我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都要像他们一样,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发出微弱的光,在人间写下大爱!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范文4

十年有人走了他们留下充满爱的脚印,十年又有人来了,他们踩着前者光辉的印迹继续走着走着一直走下去,因为心在那里。

朱亚光对中国第一原子弹做出巨大地贡献,他秉持一颗对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的心,将苏联预计原子弹成功的漫长年数推翻,使中国陆地上在荒漠的戈壁上怒升了一朵黄色的巨大蘑菇云的时间早了十六年,他对工作的认真,热爱,细心,永远低调持久的放射光芒,在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一颗星永远闪烁着中华之光。

在西康福利院学校有一家人靠着一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费,坚持在零下温度只有十七八度的高原环境教育者一群艰苦的学生,他们是胡忠老师,谢晓君老师,因为一次意外的参观使他们“志愿者”这三个字永远的定格在他们的脑海里,带着只有三岁大地女儿告别自己的高龄母亲来到那里用心用血来雕琢那里的每一个孩子,为自己,为别人,为国家,为社会爱和信念的支持他们的精神无敌,两位老师改变孩子的命运,孩子用他们的努力达成了两位老师的志愿,他们是绽放在高原上最洁白的并蒂雪莲。

他开辟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使中国的肝脏外科技术推向国外。面对病人他坚定,他执着,他细心。创下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他就是“中国外脏之父”——吴孟超。治过一位肝脏上长有巨瘤的女孩王甜甜。其他医院都认为只有采取肝脏移植才有存活的机会,而吴孟超则是果断坚定的说:“能切掉就切。”但是因为甜甜肝上的瘤正好长在大血动脉上切除非常危险一旦切到动脉甜甜很可能因为出血过多而当场死亡。而当时年已83岁的吴医生冒着百般危险用他精艺的技术在手术室里工作了9个小时终于天不负有心人手术十分成功。吴孟超就是这样的一位医生他那妙手年春的技术;他那始终不渝的信念。他一切为病人着想尽量用最便宜,最简单,最有效的医治疗法去成功的医治好每一个病人。他作为一位在别人看来拥有最完美的人生但他却有遗憾他说:“没有能力给病人治病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遗憾。”在他看来治病救人是最天大的法则。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将病人一个一个的驮过河。

还有打破麻蜂区大盘村孩子宿命的张平宜,她像一只飞过海峡来到贫间的青鸟给这些与事隔绝的孩子们带来希望之翼。还有8岁起艰苦承担当家的小女孩孟佩杰出生后失去生父,8岁后养母瘫痪,养父离家走,从此家庭的重担便沉重的压力在她稚嫩的肩膀上……

感动中国的平凡人,因为爱,心在那里定居。

高中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范文5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这就是《感动中国》。如今的社会,在权力和利益的追逐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感动,内心不懂细节的美。《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每年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自从看了这次《感动中国2012颁奖仪式》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那位12岁的小女孩何玥和献身救自己学生的最美教师徐强……

十二岁,一个花一样的年纪,小姑娘何玥却被查出了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就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当她跟父母说的时候,她的父亲把她骂了一顿,因为在老家有个风俗,人死后尸体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但何玥坚持:“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予别人生的希望!”终于,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捐献了女儿的器官,三位病患者都得救了。何玥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死,只不过附在另一人的身上罢了,为了给她治病,她的父母欠下了十万元的债务,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并且签下了无偿捐献器官的协议书,他们要以最美的方式来完成女儿最美的遗愿!这位和我一样大的小姑娘,这么富有奉献精神,而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向他人伸出援手、帮助别人呢?

何玥生命的终结,正是另一场生命传递的开始,这场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并没有因形式的特殊而失去生命的价值。她以这样的选择昭示我们: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死亡来临,逝去的生命也可以依然精彩。何玥,你用事迹行动感染者我们,激励着我们。你是新时代的楷模,我们以你为荣,我们会向你看齐,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七嘴八舌地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地带着妈妈上班。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负责两个班语文教学任务,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还负责学校体艺2+1活动。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其实,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感动的人与事。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舍己为人的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还有把生活中产生的每一片垃圾自觉的丢到垃圾箱里的小事……这些事情并不足以堪称伟大,但足以温暖我们的心灵。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我相信,只要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都付出一点点,就能凝聚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系列


以下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您准备《杜富国事迹观后感》,你对写作品名观后感的格式规范掌握了多少呢?通过作品中的故事让自己有了新的看法。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观后感要适当的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1

我国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杜富国,在执行边境扫雷任务过程中,舍生忘死、身负重伤,失去了双眼双手。他的英勇事迹在网上传开后,广大网民既对年仅27岁的杜富国落下终身残疾感到痛心,更对他以身报国的壮举表达崇高敬意。媒体称,杜富国及战友们“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遗书放好,再去执行扫雷任务。每天晚上回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复修改遗书”。这些年轻战士在地势险峻的雷场内人工排雷,待任务完成后,手拉着手徒步走过雷场的每一处角落,证明脚下这片土地已绝对安全。他们在携手行进中的歌声响彻边陲。

杜富国和他的战友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如果不是媒体宣传报道,恐怕我们很难想象,在和平年代里,像杜富国这样的年轻人每天还要面临生死考验。而他们正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献血,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杜富国是那样的临危不惧,他在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便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猛烈的爆炸随即发生。他被炸成了血人,永远地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在命悬一线的关键时,杜富国用奉献担当的精神诠释了谁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有的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能说对党忠诚吗?有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打埋伏、八小时之外找不到人,能说对党忠诚吗?这样的干部,真到了关键时刻能靠得住吗?”

塑造年轻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需要杜富国式的奉献担当精神。年轻干部虽不要在雷场扫雷,但时时事事要在人生路上“扫雷”:当工作中遇到“烫手山芋”时,敢不敢接手、能不能办好?当组织安排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时,是不是真心愿意去?当遇到挫折打击时,有没有打“退堂鼓”?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如何权衡把握?……如果年轻干部不能义无反顾地扫掉急功近利、拈轻怕重、眼高手低、贪图享受、作风漂浮的“雷”,而是精于自我设计、自我包装、拜高踩低、贪名图利,那就难以堪当大任,走不好成长成才之路,迟早要栽大跟头。现实中很多典型案例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身陷囹圄,遭到党和人民的唾弃,都是从看似小枝小节的地方出问题开始的,本质上是背弃了信仰、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最后误入歧途、追悔不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宣传弘扬榜样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干部“墩墩苗”,这些都能有效地教育感召锻炼年轻干部,使他们对党忠诚老实。对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谆谆教诲。何为大事?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小而言之,就是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发展进步,提升职工群众、当地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就像知青习近平那样,带领梁家河乡亲创造美好生活;就像战士杜富国那样,为边境人民留下可以放心行走的土地。唯有这样,才能不辜负青春岁月、人民期望、党的托付。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2

“他的心里装着的都是人民,从来没有他自我和家人”,张富清的儿子就是这样描述他的父亲的,听得出他对父亲有些丝丝的“抱怨”,但当他了解到其父隐藏了60多年的英雄事迹后,他说:“我此刻明白了,父亲是在向党报恩”。

张富清,虽已是95岁的高龄,但始终牢记当年在部队里时许下的铮铮誓言,一辈子都在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党性。从戎,他多次勇当突击队员,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转业,他放弃了回原籍工作的机会,主动选择去湖北省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任职,夙夜在公,在公明明;齐家,他身居陋室但不觉清贫,锁住组织给的降压药,坚决不与大儿子分享,确保粒粒“专药专用”,克勤克俭,公私分明;修身,他活到老,学到老,始终坚持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一致,身患眼疾,不愿多花公家一分钱,使用最便宜的人工晶体,截肢后坚决不用轮椅,靠着假肢再次站立,意志顽强,行有力量。

我认为,张富清同志不仅仅是过去战争岁月的突击英雄,更是贴合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标准的先进模范,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共同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当像他一样: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心怀人民,坚定梦想信念。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实现人民群众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执政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俯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去,坚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恪尽职守,带头真抓实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代人虽身处和平年代,但国际形势严峻,竞争日益激烈,想实现身上的使命并不简便,我们需要在这“无声硝烟”的“战争”中,继续学习和发扬张富清同志的突击队精神,勇向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啃前人啃不下的“硬骨头”,立足岗位,奋发实干,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清正廉洁,坚持纯洁本色。我们要明白一厘一毫,皆民脂民膏;一丝一粒,皆我之名节。共产党人仅有公正克己,不贪不腐,一心为公,才能使民心稳固,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行为作斗争,不给人民心添堵,不给组织找麻烦,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3

近日,经过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到了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看到了老一辈...人坚守的那一份初心,让我感动不已,数次落泪。他身上的这些可贵精神,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干部要做到以下几点: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传承中国精神。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中国精神的传承,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精神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人才能在应对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宣传中国精神。不断学习先进事迹,向社会、向身边人宣传中国精神,感染每一个人,让这种精神鼓舞和激励每一个人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向前,让这种精神成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坚定梦想信念。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为崇高的梦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并深深的感动着我。理论武装头脑。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做好当前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锻炼,仅有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真正服务群众,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砺炼高尚情操。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一名机关干部来说,就是要增强党性,弘扬...人的正气。自觉经受各种考验,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做出表率,严格约束自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计较个人地位、名利,多为群众做实事。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勇于担当负责。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坚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奉献精神,并深深的感动着我。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遇到事业上的瓶颈、坎坷与挫折时,要向张富清榜英雄学习,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来评判自我的荣辱得失,衡量自我的工作成绩,检验自我人生的奋斗价值,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4

杜富国事迹

【杜富国是英雄】这篇新闻稿件,描述了湄潭籍战士杜富国负伤经过,称杜富国为英雄,是"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

稿件这样描述了事发经过——

事发前,身为作业组长的中士杜富国,带领战士艾岩在爆炸物密布的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疑似当量大、危险性高的手榴弹,且下方可能有雷窝。杜富国向分队长报告后,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命令。

之后,杜富国对艾岩喊出:"你退后,让我来"。接着,杜富国用双手扒开浮土查雷时,突然发生爆炸。在发生爆炸瞬间,他下意识倒向艾岩一侧,为战友遮挡了爆炸冲击波和弹片,自己被炸成血人,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在他两三米外,战友艾岩仅受轻微皮外伤。

据了解,杜富国受伤后,部队和地方政府、社会高度重视和关心。10月29日下午,杜富国的父亲杜俊与本报记者通电话时说,全家人都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关注,并且会勇敢面对一切。

杜俊说,经过医院全力救治,杜富国的恢复比较好。"因为受伤创面较大,医生27日为他做了第二次手术。"他说,孩子已从抢救室转往外科病房,探视条件有所放宽。作为父母等亲人,现在每天都在限定时间内,可以去跟他交流、沟通。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5

95岁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回顾张富清同志的一生,在战争时代,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因为他坚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退伍之后,坚定信念,秉承着...员的初心,把自我送到祖国最需要自我的地方,他从不炫耀自我的成就,而是把一切都当做是一名...员应当做的事。这是一名...员带着自我的赤诚之心为党和国家在奋斗,为新中国、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

风风雨雨艰苦奋斗一生,却把所有的战绩都归功于自我的党员身份,正因为对入党宣誓的执念,对自我初心的坚守,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就,奉献自我的青春和力量。英雄不忘初心,坚定自我的信仰,哪怕前方是一条战火硝烟、铺满荆棘的道路,也要用自我的身体挡住这些困难,只因为时刻记得自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员。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有了坚定的目标和梦想,才会为之而奋斗努力,不管条件多艰苦,也要本着职责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自我的工作热情。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用...人的初心和信仰力量做坚强的后盾。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10篇


看电影让我们轻松畅快,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总会让自己升起一些新奇的启发。我们可能有很特别的丰富的感情包含在这个作品里面,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来,在写观后感的时候,我们可以再次回味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想必你正在搜集作品名的观后感范文吧?杜富国事迹观后感是我们花时间整理的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1】

“他的心里装着的都是人民,从来没有他自我和家人”,张富清的儿子就是这样描述他的父亲的,听得出他对父亲有些丝丝的“抱怨”,但当他了解到其父隐藏了60多年的英雄事迹后,他说:“我此刻明白了,父亲是在向党报恩”。

张富清,虽已是95岁的高龄,但始终牢记当年在部队里时许下的铮铮誓言,一辈子都在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党性。从戎,他多次勇当突击队员,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转业,他放弃了回原籍工作的机会,主动选择去湖北省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任职,夙夜在公,在公明明;齐家,他身居陋室但不觉清贫,锁住组织给的降压药,坚决不与大儿子分享,确保粒粒“专药专用”,克勤克俭,公私分明;修身,他活到老,学到老,始终坚持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一致,身患眼疾,不愿多花公家一分钱,使用最便宜的人工晶体,截肢后坚决不用轮椅,靠着假肢再次站立,意志顽强,行有力量。

我认为,张富清同志不仅仅是过去战争岁月的突击英雄,更是贴合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标准的先进模范,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共同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当像他一样: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心怀人民,坚定梦想信念。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实现人民群众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执政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俯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去,坚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恪尽职守,带头真抓实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代人虽身处和平年代,但国际形势严峻,竞争日益激烈,想实现身上的使命并不简便,我们需要在这“无声硝烟”的“战争”中,继续学习和发扬张富清同志的突击队精神,勇向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啃前人啃不下的“硬骨头”,立足岗位,奋发实干,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清正廉洁,坚持纯洁本色。我们要明白一厘一毫,皆民脂民膏;一丝一粒,皆我之名节。共产党人仅有公正克己,不贪不腐,一心为公,才能使民心稳固,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行为作斗争,不给人民心添堵,不给组织找麻烦,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2】

近日,经过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到了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看到了老一辈...人坚守的那一份初心,让我感动不已,数次落泪。他身上的这些可贵精神,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干部要做到以下几点: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传承中国精神。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中国精神的传承,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精神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人才能在应对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宣传中国精神。不断学习先进事迹,向社会、向身边人宣传中国精神,感染每一个人,让这种精神鼓舞和激励每一个人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向前,让这种精神成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坚定梦想信念。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为崇高的梦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并深深的感动着我。理论武装头脑。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做好当前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锻炼,仅有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真正服务群众,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砺炼高尚情操。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一名机关干部来说,就是要增强党性,弘扬...人的正气。自觉经受各种考验,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做出表率,严格约束自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计较个人地位、名利,多为群众做实事。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勇于担当负责。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坚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奉献精神,并深深的感动着我。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遇到事业上的瓶颈、坎坷与挫折时,要向张富清榜英雄学习,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来评判自我的荣辱得失,衡量自我的工作成绩,检验自我人生的奋斗价值,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3】

“雷神”杜富国荣立一等功,现为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在云南麻栗坡扫雷过程中突遇爆炸当场昏迷,深受重伤,年仅27岁并且今年刚结婚,便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年轻英雄的重伤无疑是悲痛的,帅气阳光的微笑让我们不忍相信上帝的无情,英勇无畏的军人气质让我们肃然起敬。今日这位英雄的名字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铭记在我们的心头,是英雄身上充满着榜样的特质,蕴含着榜样的力量,指引着我们学习的方向。

27岁的他,已经有8年的军龄。19岁应征入伍,保家卫国,向往成为英雄,可是不惧成为烈士。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科技工作者的初心是为创新事业找突破,为中国经济添动力;青年学子的初心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成就自我而努力。每个人均有自我的初心,应当坚守自我的初心并身体力行。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受伤前说的一句话。当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以命令的口气对同组战友艾岩说。这是军人的担当精神与职责意识,更是不怕牺牲敢于主动承担危险的大无畏。新的时代赋予了军人新的使命和新的职责,当然新的时代,也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肩负起新的使命担当。铁肩才能担道义,新时代的青年也要有担当职责的胆量和气魄,充分认识担当作为的重大意义,坚持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德,心中有学。

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那一侧。下意识的倒向自我的战友,保护自我的战友,是军人的义、团结和队友精神。团队精神是一种家庭精神,充满着和谐、信赖、保护的团队氛围,维系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灵契合。团结的力量源于统一的目标。共同的梦想,一致的追求使各种力量汇聚到一齐,并朝着同一方向叠加累积,进而真正达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的团队拥有共同的梦想,秉持着共同信任,贯穿着舍己为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深化团结意识,践行舍己为人。

“雷神”的重伤让你我陷入悲痛,但“雷神”的力量激励着你我勇往直前。我们必须不忘初心,谨记职责担当,注重团队精神,致敬排雷英雄,在新时代下发挥新时代力量。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4】

近日,在央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我震撼。工作时,她的情全部献给了国防;退休后,她的爱全部捐给了教育。什么原因让马旭夫妇一生节俭却“一掷千金”?应该是他们比天还大的胸怀,比海还深的情谊,用最真诚的行动感恩故乡,报效着国家。我也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尽我所能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如今与他们相比,有些汗颜!不仅在物质上没有勤俭节约舍己为人,在精神上更是没有完全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无地自容。

转眼建国70年,多少人默默坚守不为功名,多少人兢兢业业为民服务,多少人勤勤恳恳为国奉献,饱含的家国情怀,迎来了国家的伟大复兴。如今,举国迈入新时代,我们基层公务人员更要以人为镜、以史为鉴,明得失,知进退,不仅思想与时俱进,更要身体力行支持国家繁荣富强。

一份桑梓之情,反哺家乡建设。“悠悠桑梓情,拳拳慈亲恩。”家乡的发展牵动着游子的心,不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应惦念家乡土地的厚重,担起家乡发展的责任,这片土地孕育着我们,滋养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很多农村人员为了自身和国家发展的需求进城务工。现如今,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奉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触摸着、丈量着、耕耘着养育自己的故土,用实际行动助力农村脱贫,改变家乡风貌。除了马旭夫妇为家乡的“一次奢侈”,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更是主动将800万元奖金悉数捐献给自己的家乡昆山,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从家庭到家乡,从家乡到家国,他们精湛的学术造诣、赤诚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让全社会为之动容。

一首楷模之歌,引发社会共鸣。“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敬佩孟浩然高山似的品格,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回顾建国70年来的光辉历程、70年来的波澜壮阔,新中国从弱到强,到成为主导世界的重要力量,都离不开各行各业榜样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前有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等人,今有赵忠贤、贺星龙、马旭等,楷模的力量薪火相传、永无止境!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也深知自己距离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要向楷模看齐,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榜样”精神,以身作则,牢记使命和担当,一起拼搏奉献,一起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一腔创造热血,建设科技强国。“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在不断更新,我们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国70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创新创造引领,除了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等,还有全球最好的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世界领先的大型运输机、量子通信、北斗定位系统等等,更有自主产权的5G技术。但是创新创造永不止步,从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可以看出,我们必须敢于破旧立新,敢于出奇制胜,将核心技术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在机遇与挑战的共势下,发挥聪明才智,发扬光荣传统,承继中国精神,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续写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专利创新的赢彰。

作为一名青年公务人员,我们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要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报国情操,更要循着榜样的步伐,争做“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儿女,用我们的努力,携手谱写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壮丽诗篇。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5】

今年,国内各大行为媒体争相报道一位来自湖北来凤县95岁战斗英雄的故事,他的身份是一名银行退休干部。几十年来默默无闻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连家人都不明白他曾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这名老人就是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富清。他用六十年的坚持诠释了一名...人的品行和奉献精神,他的不骄不躁和低调品行为全国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党课,值得广大党员和政府公职人员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艰苦朴素的精神。在观看张富清先进的纪录片中,张富清家中简单的陈设,处处彰显了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美德。我想这一辈的人都经历过了三年的自然灾害,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可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朴素,异常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突飞猛进的此刻,还能继续秉承这样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对党的忠诚。张富清对党有着绝对的赤诚和信念,对自我的小家从不研究家庭得失、个人得失,率先垂范,让原本有正式工作的妻儿下岗、下乡。他的“舍小为大”是千万.....人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一个缩影。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的甘于平淡。张富清转业之后,把自我在部队里的军功奖章全部锁了起来,不向团体提出过困难要求。默默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义务。他说:“我是一名...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

这是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的...员,这是一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员,在他的心里,他早已将自我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更过分点说,或许在他的心里,他早已经死过一回了,此刻的他是完完全全为了党在活,为需要他的国家而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我们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更幸运的是我们还出生在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年代,我们体会不到吃不饱、穿不暖、没瓦遮头的痛苦,是革命前辈给了我们这么完美的此刻,在这么多诱惑的此刻,我们更应当时时警醒自我,严以律己、提高党性品德修养,乐于奉献,进取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6】

一声到,是一句承诺;一声到,是一次重塑;一声到,是一场冲锋。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告别军旅,本色不改。95岁的老党员、老英雄张富清用平凡中的坚守践行着一名...员、中国军人的初心誓言。

一声到,祖国需要我必到。24岁时,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31岁时,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异乡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祖国的需要”就是最有力的号召。党员干部要时刻准备着,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将“我的梦”对接“中国梦”,勇往直前。

一声到,党的召唤我必到。从“我志愿加入.....”到“党的干部,哪里需要哪里去”再到“勇于从自我开刀,才能开展好工作”,党有需要,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和平时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作为党员,永葆梦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自觉与党同心同德、同行同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真正做到热爱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一声到,急难险重我必到。无论顺境逆境,他淡然处之,将英雄沧桑过往的记忆深藏,昭示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担当。应对新困难、新情景、新挑战,党员干部要向老英雄、老党员张富清同志看齐。学习他恪尽职守、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当先锋、打头阵,做标兵,在壮阔的中国道路上,接续奋斗,续写“一声到,终生到;祖国需要,我必到”的爱国奉献、矢志不渝新篇章。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7】

                          杜富国事迹

              -转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千余次进出雷区,蹚过16个雷场

排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20多次险情

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

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云南省“云岭楷模”

贵州省第六届道德模范

并荣立一等功

他就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

四队战士杜富国

一名普普通通的90后士兵

01

千余次进出雷区,蹚过16个雷场

熟练掌握10余种爆炸物排除方法

杜富国熟练掌握10余种爆炸物排除方法

精通爆破、排除、转运等技能

娴熟操作各种排雷装备

能根据探雷器警报声音

辨别埋设位置、识别地雷种类

在全队第一个排除带有诡计装置的反坦克地雷

被战友誉为“全能雷神”

他总结出探测作业“十六字要诀”

设计制作10余种安全装运沙箱

大大提升了搜排雷质效

在天保口岸雷场

他和战友唐世杰发现一枚

处于战斗状态的火箭弹

他命令唐世杰撤回安全区

自己趴下身子搜排出

4枚火箭弹和20多枚爆炸物

3年来,他千余次进出雷区,蹚过16个雷场

搬运炸药15吨,排除2400余枚爆炸物

处置20多次险情

驻地发生特大泥石流

正在站岗的他第一时间报告

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搜救

带头从危楼上救下12名学生

蹚过急流背出21名老人和护工

02

“你退后,让我来”

为战友筑起生命屏障

2018年10月11日

老山雷场实施扫雷作业时

面对发现的一枚未爆弹

他感到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到来

瞬时对同组战友再一次喊出

“你退后,让我来”

意外爆炸凝固了时间

一切都不可预料

他用“惊天一挡”为战友筑起生命屏障

自己折掉了双翼,遮住了双眸。

03

乐观坚强,学播音练写字

3000米成绩13分08秒

杜富国意志坚强、乐观向上

面对磨难,他平静得异于常人

部队和医院为他准备的

几套心理干预方案都没用上

受伤后躺在病床上

还坚持让妻子每天给他读报

让自己在黑暗和迷茫中找到前行方向

汲取奋进力量

手术后两个月

他就迫不及待请求恢复训练

希望能装上智能手重返雷场

目前,依托康复跑步机

他3000米的最好成绩曾达到13分08秒

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播音、练写字

讲述扫雷故事、传播军营力量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8】

他的名字烙在人民心里,他的功勋祖国永远铭记。他是祖国土地的守护者,他是保卫人们安全的英雄。他就是扫雷英雄——杜富国。

2018年10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最终一个雷场进行扫雷作业。组长杜富国及战友艾良发现一颗当量大,危险性极高的弹体,这时,杜富国命令艾良:“你退后让我来。”当杜富国细心翼翼地趴在地上拨开泥土时,“轰”的一声,弹体爆了,而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两三米外的艾良,正是由于杜富国的舍生忘死,战友艾良仅受了皮外伤。可杜富国自我呢,防弹衣被撕成碎片,全身血肉模糊。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抢救才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可却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臂。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关心战友如何。杜富国用特殊的方式向老百姓说明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写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杜富国正是这样的英雄,从小家到大家,从自我到超我,他无私地坚守着岗位,完成了肩上背负的使命。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毫不畏惧,完成最终一个扫雷作业后,战友们手拉手趟过雷场,完成土地的交接仪式。能够杜富国再也无法与战友们一齐执行任务,无法看见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他的精神永远都在,它勉励着战友们。“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当杜富国站上《感动中国》的颁奖台,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感动的,掌声传遍舞台。扫过雷的雷场变成了农田,撒上种子,结出果实。这样的男儿,顶起中国的一片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安心。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都应当向英雄奉献自我的敬意。英雄们用血泪换来的安全、繁盛,来之不易,我们更应当好好珍惜。

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总有人把信仰放在利益上头,把大家放在小家之前,实现超我的精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人类英雄,也不必让每个人都去做人类英雄,但我们应当尊敬人类英雄。

致敬扫雷英雄——杜富国!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9】

95岁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回顾张富清同志的一生,在战争时代,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因为他坚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退伍之后,坚定信念,秉承着共产党员的初心,把自我送到祖国最需要自我的地方,他从不炫耀自我的成就,而是把一切都当做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做的事。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带着自我的赤诚之心为党和国家在奋斗,为新中国、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

风风雨雨艰苦奋斗一生,却把所有的战绩都归功于自我的党员身份,正因为对入党宣誓的执念,对自我初心的坚守,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就,奉献自我的青春和力量。英雄不忘初心,坚定自我的信仰,哪怕前方是一条战火硝烟、铺满荆棘的道路,也要用自我的身体挡住这些困难,只因为时刻记得自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共产党员。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有了坚定的目标和梦想,才会为之而奋斗努力,不管条件多艰苦,也要本着职责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自我的工作热情。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用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力量做坚强的后盾。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10】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了杜富国的光荣事迹,让我想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扫雷英雄杜富国”就是用自我的血肉之躯来诠释什么叫“舍生取义”,他在关键时刻对战友轻轻说了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离我远点”!随后,爆炸冲击波和大部分弹片冲向了他,他失却了仰望星空的双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双手。他用自我的身体扫除了黑暗,给我们留下了光明。

应对危险的时候,我不信他的心里是不害怕的。他是尽管害怕,仍能迎难而上。就如他此刻,正坚强应对失去双手的现实。他躺在病床上,蒙着双眼,试图坚持良好心态,偶尔还会开一两句玩笑。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杜富国的意志是钢的、是坚强的,他把热血洒在了那一片平静的土地,他把青春奉献给那一生执著的信仰!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科技工作者的初心是为创新事业找突破,为中国经济添动力;青年学子的初心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成就自我而努力。每个人均有自我的初心,应当坚守自我的初心并身体力行。

杜富国,你是好样儿的,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你虽然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请让我们来做你的眼睛和拐杖,让我们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守纪,恪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富国事迹观后感5篇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可能能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在写观后感的时候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有哪些能当做范文来使用的优秀作品名观后感呢?下面由栏目小编给您带来的“富国事迹观后感”,为避免遗忘,还请您收藏本页网址!

富国事迹观后感【篇1】

他的名字烙在人民心里,他的功勋祖国永远铭记。他是祖国土地的守护者,他是保卫人们安全的英雄。他就是扫雷英雄——杜富国。

2018年10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最终一个雷场进行扫雷作业。组长杜富国及战友艾良发现一颗当量大,危险性极高的弹体,这时,杜富国命令艾良:“你退后让我来。”当杜富国细心翼翼地趴在地上拨开泥土时,“轰”的一声,弹体爆了,而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两三米外的艾良,正是由于杜富国的舍生忘死,战友艾良仅受了皮外伤。可杜富国自我呢,防弹衣被撕成碎片,全身血肉模糊。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抢救才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可却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臂。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关心战友如何。杜富国用特殊的方式向老百姓说明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写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杜富国正是这样的英雄,从小家到大家,从自我到超我,他无私地坚守着岗位,完成了肩上背负的使命。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毫不畏惧,完成最终一个扫雷作业后,战友们手拉手趟过雷场,完成土地的交接仪式。能够杜富国再也无法与战友们一齐执行任务,无法看见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他的精神永远都在,它勉励着战友们。“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当杜富国站上《感动中国》的颁奖台,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感动的,掌声传遍舞台。扫过雷的雷场变成了农田,撒上种子,结出果实。这样的男儿,顶起中国的一片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安心。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都应当向英雄奉献自我的敬意。英雄们用血泪换来的安全、繁盛,来之不易,我们更应当好好珍惜。

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总有人把信仰放在利益上头,把大家放在小家之前,实现超我的精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人类英雄,也不必让每个人都去做人类英雄,但我们应当尊敬人类英雄。

致敬扫雷英雄——杜富国!

富国事迹观后感【篇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呼声。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历史的硝烟散去多久,但对英雄无悔,铁血忠魂的记忆和呼唤始终都在。

可以说,杜富国的舍生忘死不单单是他个人的英雄事迹,更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热血本色的生动诠释,而“让我来”将成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共同心声。

离开熟悉的岗位,告别亲人朋友,来到艰苦偏远的边疆,扫雷官兵面对的不止是雷场生死考验,“杜富国们”付出的也不止是汗水与鲜血。

记者到扫雷三队采访,下士李洋面对镜头,立即转过了身。他请记者不要拍他:“我没告诉父母我在扫雷,我妈如果在电视里看到我,会哭的。”记者一问,原来扫雷大队官兵有个默契:跟家人打电话从不说自己在扫雷。即使家人知道了自己在扫雷队,也只说自己“在二线搞保障”。

杜富国和他们一样,一开始都选择了“隐瞒”。战友张中君告诉记者,直到第三次扫雷任务结束后,家人才知道自己在扫雷。

在扫雷大队,已婚官兵全部两地分居,40多名官兵面临亲人重病、子女年幼等困难。他们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忘我奋战在雷场,用生命在战斗,只因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杜富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让我来!”。

告别扫雷大队驻地,众战士的一句话,久久在耳畔回荡:“就算不能回战场,也还要去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富国事迹观后感【篇3】

中央宣传部2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入伍以来,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主动请缨征战雷场,苦练精练过硬本领,为人民利益和边境安宁挥洒热血,在平凡岗位干出了突出业绩。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随队参加排雷作业时,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同志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

杜富国的先进事迹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杜富国是红色老区培养出的优秀儿女,是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他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直面磨难的刚毅品格,书写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部队官兵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投身新时代强国强军伟业,以一流业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杜富国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杜富国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部队官兵,杜富国的亲属、战友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富国事迹观后感【篇4】

杜富国事迹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 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 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 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颁奖词

你退后,让我来!

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

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 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

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杜富国人物事迹

杜富国,1991年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他已获得的荣誉包括:

2018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12月18日,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在18年12月里,陆军党委召开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向献身强军备战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此外,他还入选了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他是于2015年6月15日主动申请从原单位加入到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的。2018年他才27岁,当年才刚结婚。

滇南边陲,林海苍郁。11月16日,中越边境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一场已扫雷场移交仪式即将举行。

2018年11月16日,中越边境云南段已扫雷场移交仪式上,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官兵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手拉着手徒步验收已扫雷场。

54岁的猛硐乡乡民盘金良,赶了8公里山路早早地来到这里。自家的草果地就在这片雷区,扫雷官兵在此作业时,他时常过来默默地守在雷场边。在地里劳作时,盘金良曾经两次触雷,前一次炸掉了右腿,后一次炸掉了左腿。早已习惯了假肢的他,如今走路还是离不开拐杖。

真是恨透了地雷,这么多年来,他从不允许子女踏入这片耕地。可这次,他背来了自己的小孙子,一同见证。

大风罕见地吹开了山上时常“光顾”的重重大雾,移交仪式上,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数十名官兵,一边高唱军歌,一边手牵着手蹚过雷场,用这种特殊的徒步检验方式向老百姓证明,他们走过的每寸土地都是安全的。这也标志着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云南段任务圆满结束。

2018年11月16日,中越边境云南段已扫雷场移交仪式上,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官兵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手拉着手徒步验收已扫雷场。

歌声在林间回荡,可队伍中,却少了一个身影……

10月11日下午,中士杜富国在雷场作业时让战友退后,独自处置不明爆炸物,突遇爆炸,下意识地向身后战友那一侧倒去,英勇负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荣立一等功。

杜富国与战友一起祭奠革命先烈时,向革命烈士行军礼。

战争虽已远去,但在祖国千里边防线上遗留的地雷等爆炸物多达130多万枚。随处可见的骷髅头“雷区”警示牌,是当地百姓的梦魇。

可自打三年前扫雷队入驻,这里就再也没有群众被炸死炸伤。谁都没有想到,这回血洒雷场的竟然是扫雷战士。

(一)

深秋的南疆边地,潮湿中带有一丝凉意。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沉寂肃静,却凶险涌动。曾经被鲜血染红的阵地,而今早已没有战火的纷飞,但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斗!

这天中午,炊事班在山脚下做好了午饭,打饭端菜前,担任当天小值日的杜富国还专门到小溪旁摘了些折耳根,并加以佐料,给战友们添了个小菜。

下午时分,浓雾弥漫,排雷战士们从身下的泥土里细细找寻雷弹的踪迹。经过30多年的雨水冲刷,爆炸物与植物根系交织缠绕,性能极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

杜富国与战友一起在某雷场进行人工搜排作业。手持探雷器的是杜富国。

杜富国和与他同年入伍的战士艾岩,在同一个作业组。在接近坡顶的土地上,杜富国发现了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爆炸物,经初步判断,这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并且根据以往经验,下面很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正当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他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发生爆炸后,杜富国当场昏迷休克、伤情十分严重。经过军地双方医护人员近3个小时的共同努力,杜富国术后伤情才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他却永远地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同组战友则在他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富国事迹观后感【篇5】

“他的心里装着的都是人民,从来没有他自我和家人”,张富清的儿子就是这样描述他的父亲的,听得出他对父亲有些丝丝的“抱怨”,但当他了解到其父隐藏了60多年的英雄事迹后,他说:“我此刻明白了,父亲是在向党报恩”。

张富清,虽已是95岁的高龄,但始终牢记当年在部队里时许下的铮铮誓言,一辈子都在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党性。从戎,他多次勇当突击队员,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转业,他放弃了回原籍工作的机会,主动选择去湖北省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任职,夙夜在公,在公明明;齐家,他身居陋室但不觉清贫,锁住组织给的降压药,坚决不与大儿子分享,确保粒粒“专药专用”,克勤克俭,公私分明;修身,他活到老,学到老,始终坚持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一致,身患眼疾,不愿多花公家一分钱,使用最便宜的人工晶体,截肢后坚决不用轮椅,靠着假肢再次站立,意志顽强,行有力量。

我认为,张富清同志不仅仅是过去战争岁月的突击英雄,更是贴合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标准的先进模范,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共同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当像他一样: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心怀人民,坚定梦想信念。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实现人民群众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执政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俯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去,坚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恪尽职守,带头真抓实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代人虽身处和平年代,但国际形势严峻,竞争日益激烈,想实现身上的使命并不简便,我们需要在这“无声硝烟”的“战争”中,继续学习和发扬张富清同志的突击队精神,勇向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啃前人啃不下的“硬骨头”,立足岗位,奋发实干,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清正廉洁,坚持纯洁本色。我们要明白一厘一毫,皆民脂民膏;一丝一粒,皆我之名节。共产党人仅有公正克己,不贪不腐,一心为公,才能使民心稳固,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行为作斗争,不给人民心添堵,不给组织找麻烦,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合集


读后感大全专题“杜富国事迹观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我们经常通过看电影或者追剧来放松自己,我们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心中会产生许多感想。观后感有他自己独特的格式。怎么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观后感呢?您还在犹豫如何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吗?你可以读一下编辑整理的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篇1】

近日,在央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我震撼。工作时,她的情全部献给了国防;退休后,她的爱全部捐给了教育。什么原因让马旭夫妇一生节俭却“一掷千金”?应该是他们比天还大的胸怀,比海还深的情谊,用最真诚的行动感恩故乡,报效着国家。我也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尽我所能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如今与他们相比,有些汗颜!不仅在物质上没有勤俭节约舍己为人,在精神上更是没有完全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无地自容。

转眼建国70年,多少人默默坚守不为功名,多少人兢兢业业为民服务,多少人勤勤恳恳为国奉献,饱含的家国情怀,迎来了国家的伟大复兴。如今,举国迈入新时代,我们基层公务人员更要以人为镜、以史为鉴,明得失,知进退,不仅思想与时俱进,更要身体力行支持国家繁荣富强。

一份桑梓之情,反哺家乡建设。“悠悠桑梓情,拳拳慈亲恩。”家乡的发展牵动着游子的心,不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应惦念家乡土地的厚重,担起家乡发展的责任,这片土地孕育着我们,滋养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很多农村人员为了自身和国家发展的需求进城务工。现如今,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奉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触摸着、丈量着、耕耘着养育自己的故土,用实际行动助力农村脱贫,改变家乡风貌。除了马旭夫妇为家乡的“一次奢侈”,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更是主动将800万元奖金悉数捐献给自己的家乡昆山,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从家庭到家乡,从家乡到家国,他们精湛的学术造诣、赤诚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让全社会为之动容。

一首楷模之歌,引发社会共鸣。“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敬佩孟浩然高山似的品格,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回顾建国70年来的光辉历程、70年来的波澜壮阔,新中国从弱到强,到成为主导世界的重要力量,都离不开各行各业榜样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前有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等人,今有赵忠贤、贺星龙、马旭等,楷模的力量薪火相传、永无止境!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也深知自己距离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要向楷模看齐,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榜样”精神,以身作则,牢记使命和担当,一起拼搏奉献,一起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一腔创造热血,建设科技强国。“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在不断更新,我们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国70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创新创造引领,除了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等,还有全球最好的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世界领先的大型运输机、量子通信、北斗定位系统等等,更有自主产权的5G技术。但是创新创造永不止步,从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可以看出,我们必须敢于破旧立新,敢于出奇制胜,将核心技术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在机遇与挑战的共势下,发挥聪明才智,发扬光荣传统,承继中国精神,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续写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专利创新的赢彰。

作为一名青年公务人员,我们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要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报国情操,更要循着榜样的步伐,争做“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儿女,用我们的努力,携手谱写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壮丽诗篇。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篇2】

今年,国内各大行为媒体争相报道一位来自湖北来凤县95岁战斗英雄的故事,他的身份是一名银行退休干部。几十年来默默无闻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连家人都不明白他曾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这名老人就是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富清。他用六十年的坚持诠释了一名...人的品行和奉献精神,他的不骄不躁和低调品行为全国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党课,值得广大党员和政府公职人员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艰苦朴素的精神。在观看张富清先进的纪录片中,张富清家中简单的陈设,处处彰显了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美德。我想这一辈的人都经历过了三年的自然灾害,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可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朴素,异常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突飞猛进的此刻,还能继续秉承这样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对党的忠诚。张富清对党有着绝对的赤诚和信念,对自我的小家从不研究家庭得失、个人得失,率先垂范,让原本有正式工作的妻儿下岗、下乡。他的“舍小为大”是千万.....人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一个缩影。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的甘于平淡。张富清转业之后,把自我在部队里的军功奖章全部锁了起来,不向团体提出过困难要求。默默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义务。他说:“我是一名...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

这是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的...员,这是一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员,在他的心里,他早已将自我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更过分点说,或许在他的心里,他早已经死过一回了,此刻的他是完完全全为了党在活,为需要他的国家而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我们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更幸运的是我们还出生在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年代,我们体会不到吃不饱、穿不暖、没瓦遮头的痛苦,是革命前辈给了我们这么完美的此刻,在这么多诱惑的此刻,我们更应当时时警醒自我,严以律己、提高党性品德修养,乐于奉献,进取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篇3】

向“八一勋章”获得者学习,像他们那样,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像他们那样,一心一意抓备战谋打赢,砥砺战斗作风、苦练实战能力、锻造胜战本领,关键时刻敢于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像他们那样,始终对事业极端负责、极端认真,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锐意开拓创新,奋力攀登高峰,争做新时代的强军先锋;

像他们那样,模范践行“三严三实”和“四铁”要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勤奋敬业、恪尽职守,立起“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奋斗奋进,苦干实干,全面提高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篇4】

95岁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回顾张富清同志的一生,在战争时代,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因为他坚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退伍之后,坚定信念,秉承着...员的初心,把自我送到祖国最需要自我的地方,他从不炫耀自我的成就,而是把一切都当做是一名...员应当做的事。这是一名...员带着自我的赤诚之心为党和国家在奋斗,为新中国、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

风风雨雨艰苦奋斗一生,却把所有的战绩都归功于自我的党员身份,正因为对入党宣誓的执念,对自我初心的坚守,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就,奉献自我的青春和力量。英雄不忘初心,坚定自我的信仰,哪怕前方是一条战火硝烟、铺满荆棘的道路,也要用自我的身体挡住这些困难,只因为时刻记得自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员。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有了坚定的目标和梦想,才会为之而奋斗努力,不管条件多艰苦,也要本着职责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自我的工作热情。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用...人的初心和信仰力量做坚强的后盾。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篇5】

我国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杜富国,在执行边境扫雷任务过程中,舍生忘死、身负重伤,失去了双眼双手。他的英勇事迹在网上传开后,广大网民既对年仅27岁的杜富国落下终身残疾感到痛心,更对他以身报国的壮举表达崇高敬意。媒体称,杜富国及战友们“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遗书放好,再去执行扫雷任务。每天晚上回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复修改遗书”。这些年轻战士在地势险峻的雷场内人工排雷,待任务完成后,手拉着手徒步走过雷场的每一处角落,证明脚下这片土地已绝对安全。他们在携手行进中的歌声响彻边陲。

杜富国和他的战友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如果不是媒体宣传报道,恐怕我们很难想象,在和平年代里,像杜富国这样的年轻人每天还要面临生死考验。而他们正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献血,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杜富国是那样的临危不惧,他在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便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猛烈的爆炸随即发生。他被炸成了血人,永远地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在命悬一线的关键时,杜富国用奉献担当的精神诠释了谁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有的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能说对党忠诚吗?有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打埋伏、八小时之外找不到人,能说对党忠诚吗?这样的干部,真到了关键时刻能靠得住吗?”

塑造年轻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需要杜富国式的奉献担当精神。年轻干部虽不要在雷场扫雷,但时时事事要在人生路上“扫雷”:当工作中遇到“烫手山芋”时,敢不敢接手、能不能办好?当组织安排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时,是不是真心愿意去?当遇到挫折打击时,有没有打“退堂鼓”?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如何权衡把握?……如果年轻干部不能义无反顾地扫掉急功近利、拈轻怕重、眼高手低、贪图享受、作风漂浮的“雷”,而是精于自我设计、自我包装、拜高踩低、贪名图利,那就难以堪当大任,走不好成长成才之路,迟早要栽大跟头。现实中很多典型案例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身陷囹圄,遭到党和人民的唾弃,都是从看似小枝小节的地方出问题开始的,本质上是背弃了信仰、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最后误入歧途、追悔不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宣传弘扬榜样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干部“墩墩苗”,这些都能有效地教育感召锻炼年轻干部,使他们对党忠诚老实。对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谆谆教诲。何为大事?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小而言之,就是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发展进步,提升职工群众、当地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就像知青习近平那样,带领梁家河乡亲创造美好生活;就像战士杜富国那样,为边境人民留下可以放心行走的土地。唯有这样,才能不辜负青春岁月、人民期望、党的托付。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篇6】

他的名字烙在人民心里,他的功勋祖国永远铭记。他是祖国土地的守护者,他是保卫人们安全的英雄。他就是扫雷英雄——杜富国。

2018年10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最终一个雷场进行扫雷作业。组长杜富国及战友艾良发现一颗当量大,危险性极高的弹体,这时,杜富国命令艾良:“你退后让我来。”当杜富国细心翼翼地趴在地上拨开泥土时,“轰”的一声,弹体爆了,而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两三米外的艾良,正是由于杜富国的舍生忘死,战友艾良仅受了皮外伤。可杜富国自我呢,防弹衣被撕成碎片,全身血肉模糊。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抢救才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可却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臂。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关心战友如何。杜富国用特殊的方式向老百姓说明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写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杜富国正是这样的英雄,从小家到大家,从自我到超我,他无私地坚守着岗位,完成了肩上背负的使命。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毫不畏惧,完成最终一个扫雷作业后,战友们手拉手趟过雷场,完成土地的交接仪式。能够杜富国再也无法与战友们一齐执行任务,无法看见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他的精神永远都在,它勉励着战友们。“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当杜富国站上《感动中国》的颁奖台,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感动的,掌声传遍舞台。扫过雷的雷场变成了农田,撒上种子,结出果实。这样的男儿,顶起中国的一片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安心。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都应当向英雄奉献自我的敬意。英雄们用血泪换来的安全、繁盛,来之不易,我们更应当好好珍惜。

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总有人把信仰放在利益上头,把大家放在小家之前,实现超我的精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人类英雄,也不必让每个人都去做人类英雄,但我们应当尊敬人类英雄。

致敬扫雷英雄——杜富国!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篇7】

“雷神”杜富国荣立一等功,现为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在云南麻栗坡扫雷过程中突遇爆炸当场昏迷,深受重伤,年仅27岁并且今年刚结婚,便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年轻英雄的重伤无疑是悲痛的,帅气阳光的微笑让我们不忍相信上帝的无情,英勇无畏的军人气质让我们肃然起敬。今日这位英雄的名字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铭记在我们的心头,是英雄身上充满着榜样的特质,蕴含着榜样的力量,指引着我们学习的方向。

27岁的他,已经有8年的军龄。19岁应征入伍,保家卫国,向往成为英雄,可是不惧成为烈士。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科技工作者的初心是为创新事业找突破,为中国经济添动力;青年学子的初心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成就自我而努力。每个人均有自我的初心,应当坚守自我的初心并身体力行。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受伤前说的一句话。当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以命令的口气对同组战友艾岩说。这是军人的担当精神与职责意识,更是不怕牺牲敢于主动承担危险的大无畏。新的时代赋予了军人新的使命和新的职责,当然新的时代,也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肩负起新的使命担当。铁肩才能担道义,新时代的青年也要有担当职责的胆量和气魄,充分认识担当作为的重大意义,坚持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德,心中有学。

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那一侧。下意识的倒向自我的战友,保护自我的战友,是军人的义、团结和队友精神。团队精神是一种家庭精神,充满着和谐、信赖、保护的团队氛围,维系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灵契合。团结的力量源于统一的目标。共同的梦想,一致的追求使各种力量汇聚到一齐,并朝着同一方向叠加累积,进而真正达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的团队拥有共同的梦想,秉持着共同信任,贯穿着舍己为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深化团结意识,践行舍己为人。

“雷神”的重伤让你我陷入悲痛,但“雷神”的力量激励着你我勇往直前。我们必须不忘初心,谨记职责担当,注重团队精神,致敬排雷英雄,在新时代下发挥新时代力量。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篇8】

近日,经过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到了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看到了老一辈...人坚守的那一份初心,让我感动不已,数次落泪。他身上的这些可贵精神,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干部要做到以下几点: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传承中国精神。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中国精神的传承,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精神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人才能在应对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宣传中国精神。不断学习先进事迹,向社会、向身边人宣传中国精神,感染每一个人,让这种精神鼓舞和激励每一个人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向前,让这种精神成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坚定梦想信念。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为崇高的梦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并深深的感动着我。理论武装头脑。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做好当前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锻炼,仅有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真正服务群众,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砺炼高尚情操。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一名机关干部来说,就是要增强党性,弘扬...人的正气。自觉经受各种考验,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做出表率,严格约束自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计较个人地位、名利,多为群众做实事。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勇于担当负责。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坚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奉献精神,并深深的感动着我。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遇到事业上的瓶颈、坎坷与挫折时,要向张富清榜英雄学习,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来评判自我的荣辱得失,衡量自我的工作成绩,检验自我人生的奋斗价值,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6篇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整理我们的思维,写观后感不啻为一种好的方式。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6篇,带给大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 篇1

“他的心里装着的都是人民,从来没有他自我和家人”,张富清的儿子就是这样描述他的父亲的,听得出他对父亲有些丝丝的“抱怨”,但当他了解到其父隐藏了60多年的英雄事迹后,他说:“我此刻明白了,父亲是在向党报恩”。

张富清,虽已是95岁的高龄,但始终牢记当年在部队里时许下的铮铮誓言,一辈子都在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党性。从戎,他多次勇当突击队员,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转业,他放弃了回原籍工作的机会,主动选择去湖北省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任职,夙夜在公,在公明明;齐家,他身居陋室但不觉清贫,锁住组织给的降压药,坚决不与大儿子分享,确保粒粒“专药专用”,克勤克俭,公私分明;修身,他活到老,学到老,始终坚持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一致,身患眼疾,不愿多花公家一分钱,使用最便宜的人工晶体,截肢后坚决不用轮椅,靠着假肢再次站立,意志顽强,行有力量。

我认为,张富清同志不仅仅是过去战争岁月的突击英雄,更是贴合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标准的先进模范,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共同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当像他一样: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心怀人民,坚定梦想信念。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实现人民群众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执政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俯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去,坚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恪尽职守,带头真抓实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代人虽身处和平年代,但国际形势严峻,竞争日益激烈,想实现身上的使命并不简便,我们需要在这“无声硝烟”的“战争”中,继续学习和发扬张富清同志的突击队精神,勇向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啃前人啃不下的“硬骨头”,立足岗位,奋发实干,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清正廉洁,坚持纯洁本色。我们要明白一厘一毫,皆民脂民膏;一丝一粒,皆我之名节。共产党人仅有公正克己,不贪不腐,一心为公,才能使民心稳固,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行为作斗争,不给人民心添堵,不给组织找麻烦,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 篇2

向“八一勋章”获得者学习,像他们那样,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像他们那样,一心一意抓备战谋打赢,砥砺战斗作风、苦练实战能力、锻造胜战本领,关键时刻敢于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像他们那样,始终对事业极端负责、极端认真,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锐意开拓创新,奋力攀登高峰,争做新时代的强军先锋;

像他们那样,模范践行“三严三实”和“四铁”要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勤奋敬业、恪尽职守,立起“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奋斗奋进,苦干实干,全面提高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 篇3

95岁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回顾张富清同志的一生,在战争时代,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因为他坚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退伍之后,坚定信念,秉承着...员的初心,把自我送到祖国最需要自我的地方,他从不炫耀自我的成就,而是把一切都当做是一名...员应当做的事。这是一名...员带着自我的赤诚之心为党和国家在奋斗,为新中国、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

风风雨雨艰苦奋斗一生,却把所有的战绩都归功于自我的党员身份,正因为对入党宣誓的执念,对自我初心的坚守,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就,奉献自我的青春和力量。英雄不忘初心,坚定自我的信仰,哪怕前方是一条战火硝烟、铺满荆棘的道路,也要用自我的身体挡住这些困难,只因为时刻记得自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员。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有了坚定的目标和梦想,才会为之而奋斗努力,不管条件多艰苦,也要本着职责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自我的工作热情。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用...人的初心和信仰力量做坚强的后盾。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 篇4

近日,在央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我震撼。工作时,她的情全部献给了国防;退休后,她的爱全部捐给了教育。什么原因让马旭夫妇一生节俭却“一掷千金”?应该是他们比天还大的胸怀,比海还深的情谊,用最真诚的行动感恩故乡,报效着国家。我也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尽我所能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如今与他们相比,有些汗颜!不仅在物质上没有勤俭节约舍己为人,在精神上更是没有完全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无地自容。

转眼建国70年,多少人默默坚守不为功名,多少人兢兢业业为民服务,多少人勤勤恳恳为国奉献,饱含的家国情怀,迎来了国家的伟大复兴。如今,举国迈入新时代,我们基层公务人员更要以人为镜、以史为鉴,明得失,知进退,不仅思想与时俱进,更要身体力行支持国家繁荣富强。

一份桑梓之情,反哺家乡建设。“悠悠桑梓情,拳拳慈亲恩。”家乡的发展牵动着游子的心,不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应惦念家乡土地的厚重,担起家乡发展的责任,这片土地孕育着我们,滋养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很多农村人员为了自身和国家发展的需求进城务工。现如今,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奉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触摸着、丈量着、耕耘着养育自己的故土,用实际行动助力农村脱贫,改变家乡风貌。除了马旭夫妇为家乡的“一次奢侈”,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更是主动将800万元奖金悉数捐献给自己的家乡昆山,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从家庭到家乡,从家乡到家国,他们精湛的学术造诣、赤诚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让全社会为之动容。

一首楷模之歌,引发社会共鸣。“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敬佩孟浩然高山似的品格,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回顾建国70年来的光辉历程、70年来的波澜壮阔,新中国从弱到强,到成为主导世界的重要力量,都离不开各行各业榜样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前有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等人,今有赵忠贤、贺星龙、马旭等,楷模的力量薪火相传、永无止境!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也深知自己距离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要向楷模看齐,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榜样”精神,以身作则,牢记使命和担当,一起拼搏奉献,一起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一腔创造热血,建设科技强国。“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在不断更新,我们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国70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创新创造引领,除了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等,还有全球最好的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世界领先的大型运输机、量子通信、北斗定位系统等等,更有自主产权的5G技术。但是创新创造永不止步,从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可以看出,我们必须敢于破旧立新,敢于出奇制胜,将核心技术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在机遇与挑战的共势下,发挥聪明才智,发扬光荣传统,承继中国精神,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续写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专利创新的赢彰。

作为一名青年公务人员,我们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要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报国情操,更要循着榜样的步伐,争做“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儿女,用我们的努力,携手谱写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壮丽诗篇。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 篇5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呼声。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历史的硝烟散去多久,但对英雄无悔,铁血忠魂的记忆和呼唤始终都在。

可以说,杜富国的舍生忘死不单单是他个人的英雄事迹,更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热血本色的生动诠释,而“让我来”将成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共同心声。

离开熟悉的岗位,告别亲人朋友,来到艰苦偏远的边疆,扫雷官兵面对的不止是雷场生死考验,“杜富国们”付出的也不止是汗水与鲜血。

记者到扫雷三队采访,下士李洋面对镜头,立即转过了身。他请记者不要拍他:“我没告诉父母我在扫雷,我妈如果在电视里看到我,会哭的。”记者一问,原来扫雷大队官兵有个默契:跟家人打电话从不说自己在扫雷。即使家人知道了自己在扫雷队,也只说自己“在二线搞保障”。

杜富国和他们一样,一开始都选择了“隐瞒”。战友张中君告诉记者,直到第三次扫雷任务结束后,家人才知道自己在扫雷。

在扫雷大队,已婚官兵全部两地分居,40多名官兵面临亲人重病、子女年幼等困难。他们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忘我奋战在雷场,用生命在战斗,只因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杜富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让我来!”。

告别扫雷大队驻地,众战士的一句话,久久在耳畔回荡:“就算不能回战场,也还要去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简短 篇6

95岁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回顾张富清同志的一生,在战争时代,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因为他坚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退伍之后,坚定信念,秉承着共产党员的初心,把自我送到祖国最需要自我的地方,他从不炫耀自我的成就,而是把一切都当做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做的事。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带着自我的赤诚之心为党和国家在奋斗,为新中国、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

风风雨雨艰苦奋斗一生,却把所有的战绩都归功于自我的党员身份,正因为对入党宣誓的执念,对自我初心的坚守,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就,奉献自我的青春和力量。英雄不忘初心,坚定自我的信仰,哪怕前方是一条战火硝烟、铺满荆棘的道路,也要用自我的身体挡住这些困难,只因为时刻记得自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共产党员。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有了坚定的目标和梦想,才会为之而奋斗努力,不管条件多艰苦,也要本着职责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自我的工作热情。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用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力量做坚强的后盾。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800字模板


读后感大全专题“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推荐内容。

记忆中有许多相当经典的桥段都来自于一些经典影像,欣赏这些优秀的影片后,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此时我们不妨通过写观后感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观后感可以帮我们有效的梳理电影里的情节,更好的表达自身观点。写作品观后感一般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栏目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1)

《感动中国》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节目,它给我们讲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那些故事触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最深处的感动。

在观看的过程中总让我泪流满面。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的事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大家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了他人平凡的付出……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

20--年4月,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小脑胶质瘤,当她得知自己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但她的爸爸骂了她一顿,因为按老家的习俗,死后尸体被解剖是大逆不道。何玥哭了,说:“我希望能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零时10分,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了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有一位是藏族小伙子;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看着何玥的故事,我热泪满眶,我为何玥惋惜,12岁正是花样年华,她却悄然离开;我更敬佩她的勇敢和无私,面对死亡她不但不惧怕,而且在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他人,这样的举动使我敬佩不已,何玥像天使一样飞翔,她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把人间照亮。

就像组委会授予她的颁奖词一样:“何处春江无月明。”我相信,何玥仍活在这个世上,他活在藏族小伙儿身上;她活在所有被他救活的患者身上;她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何玥来过这个世上,但,她不曾开!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2)

感动中国,一个让我感动节目。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王峰。王峰,38岁,一位平民,但他的所作所为,让我认为,他不是一位平民。20--年5月18日凌晨,一栋民宅着火了,浓烟和大火覆盖了整栋大楼,王峰发现后立刻把女儿带出去,然后赶紧回去把妻子和儿子救了出来。但是,他并没有停息,立刻冲进了火海,挨家挨户告诉他们着火了。终于,王峰的20名邻居全部得救了,没有一人受伤。唯独王峰,他成了个“碳人”。全身百分之九十八的面积被烧伤,头发全部被烧光。出来时,地上留下了他那带着血的脚印,而且神智已经不清楚了,浑身都是黑的。

后来,新闻上到处说这件事。很多人为王峰捐款,短短的六天时间,就已经收到了200多万元。不过,10月1日下午,王峰还是去世了。王峰的妻子说:“他这样做,我一点都不奇怪,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他要不这样就不是他了。”这件事让我十分感动,王峰,他为了邻居的安全,他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拯救了20多条人民。自己却被烧伤,到底是什么让他支撑着。我看看自己,正式缺乏这种无私的精神,即使自己疼,也不能让别人受伤。我要向王峰同志学习,无私,懂得帮助他人。

王峰叔叔让我感动,我要向他学习。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3)

看完20--感动中国,对于这些获奖人物,总是心生敬佩。有十月出塞,大器初成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有最美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有“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有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的好心人“炎黄”——张纪清;有十三年相守,守护父亲的朱晓晖······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这里,我想特别的说一下最美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和孙丽娜事迹。他们支教9年,除了儿子和女儿,其他亲友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只知道去了贵州;这9年,朱敏才没回过一次北京;这9年,孙丽娜一人奔波在贵州和北京间,处理家事、为老伴拿药;这9年,夫妇俩的足迹遍及望谟、尖山苗寨、遵义龙坪等地,哪里最需要就去哪里,与山区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朱敏才已经9年没有回过北京的家了,每年春节都在小学里过,因为年事渐高,72岁的他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危险疾病,孙丽娜两个月左右回趟北京,除了给自己看病,还要给朱老师拿药。朱敏才、孙丽娜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心系祖国教育的未来、模范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用自己的辛劳汗水谱写了一曲曲辉煌灿烂的教书育人的动人乐章,为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思想境界之高,业务技能之精,事业心之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这句警句用在他们身上是太恰当不过了,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在校园中永驻光芒!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广大教教职工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朱敏才、孙丽娜老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

在支教的9年里,他们选择教育最需要的地方,也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他们是扎根基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先进典型人物。我们广大教职工要学习他们大力弘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学习他们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在教育系统里进一步掀起创先争优、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我将结合当前党的群总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朱敏才、孙丽娜老师为镜子,做师德高尚、师级高超、师风严谨的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4)

不管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的伟人,还是纯朴的百姓把播下爱的种子变成了接力赛,从黑土地洒向人间,让人间感受到了温暖。那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的美德,,而这些温暖又让我们的国家得以从冰雪融化成溪水,流淌在人间,而得以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有希望。当我们从呱呱坠地,就有了父母无畏的关爱,而极少数的婴儿却遭到丢弃。但世上存有一些好心人士收留那些弃婴,无论那些弃婴的健康状态,还是残疾程度,都义无反顾的做出了艰苦的抉择:收留他们。就是高淑真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去收留上百名的'残疾人士,在家里人没有饭饱的情况下也不让那些残疾孩子们的肚子受的半点委屈,她为的就是让那些有残疾孩子能够为自己挣得养家糊口的钱去,她已经不在乎自己的饿,冷,暖……

只在乎那些不能自理的孩子们,她不仅仅是她自己孩子的妈妈,是那上百名孩子的妈妈,她是可敬的!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嘴里说出了:把自己的肾捐给那些最需要的人,最后还把自己的肝也捐给了那些真的需要的人士。她还没有受完应尽的学习义务,但她想,却再没有了机会,她的年华还没有绽放,就已凋谢,留在了人间温暖,她就是:何月。人间冷暖完全由我们自己去铸造,不要忽视那些微小的事,这样才能让那些小的变成更大~ 的温暖去温暖人间.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5)

晚上,我如约而至地待在电视机旁观看感动中国,里面的内容使我非常感动。

故事中令我印象是:有一个老人,在银行中转身的那一刻,不小心摔倒了,有两个人发现后,立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在老人身上发现有三张捐款,而捐款热的名字叫黄炎,这是一个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名字了,在这一天天过去了,黄炎这个名字也出现得越来越多,捐出来的钱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也得到了及时的帮助,路边没钱上医院的乞丐,黄炎便拿起自己的钱捐助,有许多人都想回报他,可当他们查看地址时,才发现这个地址是虚构的,这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新闻也在播报他的事迹,动援大家,找到黄炎,好不容易才找到他,大伙儿才知道他的真名叫张纪清。一些人劝他不要去捐款了,可他却坚决否定了。不久,张纪清患病上了医院,政府给他五千元钱,他全把钱捐给了山区的孩子们了,一些孩子为了上学,误认歧途,这使张纪清十分着急立刻把全部的钱都捐给了孩子们。家里从三百平方米缩小到了七十五平方米,。这些行为感动了一批人,现在,也有许多人加入到了捐款的行列。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心里万分感动。一个老人竟然做出那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宁愿别人过得最好,自己朴素一些也没关系。张纪清令我十分佩服,他为了山区孩子们的快乐,而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的孩子,而把自己的家里缩小得不能在缩小。而他做的好事不求人家回报,地址也是虚构的,怕别人来自己的家致谢,让我们学习这位伟大的老人,与他一起捐助灾区的儿童吧!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6)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限的生命;如果你是一朵鲜花,你是否点缀了美丽的大地。

这周,学校组织了各班级观看《感动中国》这档节目,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以他们自己的事迹闻名全国的人物,让同学们能够学习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我感觉我在观看后受益匪浅,也许只是几种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却已影响了我的人生,震撼了我的灵魂。其中有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殿堂级别的艺术作品,例如《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和《团结就是力量》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但是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作品的作曲者是位怎样令人敬佩的人物。1950年,20岁的他加入了中国西南青年文工团,1953年加入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成为一名文艺兵后的他,经常在部队基层中出入不穷,只为慰问广大的官兵,与他们畅谈理想与心事,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他也从中寻找创作素材,于是他许多优秀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军旅生活。此后的他仍然继续坚持自己的事业,并成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文学家和话剧编剧等。有一次,他为完成《江姐》这部歌剧,亲自来到重庆渣縡洞体验生活,为了激发创作灵感,他还将自己的双手戴上手铐,双脚戴上镣铐,坐上老虎凳。最后他又创作了许多佳作。由此可看出,他是一位热衷于工作并勤奋耐苦的人。

他,就是——闫肃。

《感动中国》给予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弘歌感人肠——闫肃。

2016年2月12日,一颗“巨星”陨落了,闫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据闫老的夫人所说,闫老重病昏迷在医院时,只有当耳边响起他的作品时,他才会有片刻清醒的意识。但是最终他还是没能摆脱病魔的魔爪,就这样一睡不醒。闫老虽然离开了我们,肉体消磨在万丈泥土下,但是他的高尚的灵魂和精神却永驻人间,他的歌将千古流传,唱响在神州大地。闫老,一路走好!

不仅是闫肃,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无时无刻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再比如为祖国科研事业不懈努力和奉献的科学家屠呦呦;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四处奔波筹款最终桃李满天下的校长爸爸莫振高;为了让一千多个家庭团聚不惜三千多个日夜奔忙让宝贝回家的秦艳友、张宝艳夫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人的一生很长,即使你忙着欣赏一路上的风景,也请你别忘了留下你的痕迹、你的美丽。只要有心,只要努力,感动中国的也可以是你我他,不求荣誉和回报,但求世界因你我更美好。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7)

就在昨天晚上,CCTV1播放了《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年度评选晚会。这一刻,大家的眼泪都止不住的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实在感人,也同时令人敬佩。

在这十位获奖者中,他们的行为都感动着我们……可是我感觉刘盛兰爷爷最值得我去写。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给予人间大爱。

刘爷爷帮助的都是寒门学子,他每月寄走的钱,是他每月开销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

可能有人会误认为刘爷爷生活比较富裕,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他每日三餐也很凑合,要不就是邻居给送点儿,要不就是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叶子……总之,他为了赞助寒门学子,必须攒钱。

既然刘爷爷家里生活情况也不好,为什么贫困学生还要收他的钱呢?这不是因为不知道嘛!刘爷爷从不向他们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其他事情。所以有些同学在回信是称呼他为“刘阿姨”、“刘奶奶”……

直到20--年,那些孩子们才知道了刘爷爷的情况,他们为了报答爷爷,在他90大寿那天为他过了生日。那是刘爷爷第一次穿上新衣服,也是他第一次吃这么好的饭菜。

刘爷爷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爱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到现在,他已经捐助了大约一千位学生,捐助善款大约一百多万。刘爷爷的行为令人称赞,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喜欢《爱国事迹观后感1000字精选》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爱国事迹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