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似乎就要说说经典,什么是经典,以及如何对待经典。
所谓经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典作为名词的时候有以下两种所指:一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二是“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从各国对于经典一词的定义出发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认定,凡是被称为经典的东西,应具备以下几点:历史的积淀性、广泛的认同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经典之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深厚积淀。一部刚出版的,哪怕是非常畅销、非常引人关注、切中当下热点问题的著作,充其量是畅销书,乃至是名著,但不能称之为经典。
其次,经典之为经典,就是一个认同的结果。它依靠自身携带的思想力量,使人们对它产生一种敬畏之感。这种认同,有时虽然也受到政治强制,但主要还是源自经典内在的思想权威。
第三,经典对它所处的文化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堪称当之无愧的经典。对待经典的态度有两种,一是经典崇拜,二是科学对待。在目前,我大约只能采取第一种态度。克劳塞维茨1780年生于马德堡附近的布格,很早参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他花很多时间来比较他个人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观察,并研究了古斯塔夫、查理士十二世以及腓特烈大帝战史,认为只有从历史的精密分析中才能导出军事原则。
说明一下,我读的这部《战争论》是广西师大所谓新版,摘编的,商务印书馆是三册版,一部冗长的大作。我实在不能凭借一部摘编本,并且以这样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得出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以及它在军事史上应该具有的地位等等,这些都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只有从一些段落以及别人的研究成果中了解一些他的观点。
本书的主题不是战略、战术,而是“战争”本身。战争是“一种以迫使对方实现我方意志为意图的暴力行为”。即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这种“暴力行为”只是手段,永远不可能成为目的。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使敌方接受我方意图,向我方意志屈服,是“国家政策的其他手段的延续”……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我就给他做一下广告了,可惜没有广告费,哈哈。
《战争论》读后感200字
本以为《战争论》将是很军事的一本书,就是会有什么战争图例啊,战争剖析啊什么的,反正看起来应该挺费劲,因为毕竟是论述战争的经典
可是一看,这书太棒了,我简直不能认为这是一本战争书,真的,这是一本关于哲学,关于修养的书,或许就叫战争艺术吧
一再抄录了一些书中的话,真是超经典,很多哲学家书上没解决的问题到这解决了,,当然书里还是会涉及老本行的,但大多是作者的战争感悟的哲思,颇受启发。
《战争论》读后感200字
能深刻影响人一生的书,对我来说,并不算多.但这本书显然是其中之一.
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深刻的,这个道理已经被前人验证了多次.距我第一次读这本书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期间我仍不时的翻阅它,只因它太过经典.克劳塞维茨用个最简单的事例去揭露战争的实质,战争即是搏斗,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斗争,在此期间,所有的手段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这样一来,那些看似不可理解的战争事件也变得清晰.为何作无谓的牺牲?为何军队要求绝对服从,即使错误?回头再看以前所接受的教育,所谓正义,所谓邪恶不过是宣传手段,战争以一种超乎人的意志运行,像台巨大的绞肉机源源不断的吞噬着人的躯体.
在概念上分析,使敌人无力反抗会使斗争趋向于极端,然而在现实中必须也完全有必要对其修正。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不会为纯粹的逻辑而获得力量。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这也是因为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在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们在战争尤其是在激烈的战争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任何的疏忽都会导致战争进程的变化(相对于战争发生前的预测的)。这也是偶然性。
在任何时候不能忘掉,战争是政治以另外的一种手段的延续。因此政治目的始终存在于战争的始末。也许战争过程的进程对原来的政治目的有影响,甚至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影响一般不会根本影响原来的政治目的或是影响的限度极为有限。需要说明的是,在两方敌对感情和意图不强或是力量相对称时,政治目的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全左右战争的进程。即使在一般条件下,政治目的也会极大的影响战争的进程,或是严格控制其规模,或是无忌的放大其规模(即使没有什么真正的敌对意图和目的)。通常情况下是严格控制其规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的多。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御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情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好像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义。实事也说明在很多的情况下真正的战争(即是两方的真实的撕打)并没有发生。应该认为战争中进行的军事行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真正的战争进行的所有的准备,包括军事动员,物资运输,军队的调整集结。二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撕打。可以知道在两方的力量相差悬殊时,当一方认识到对方的军事力量远远超出自己的力量时,就自动的放弃抵抗。这也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战争进程已经开始了。
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与战争的目的即使敌人无力反抗矛盾。因为当一方不为消来敌人做准备或决心不进行决占而对方抱有积极的目的时刻消灭对手时,这一方在战争中必然会处于不利的局面,因为他在战争中在没有判定出对方不进行决战的情况下做出了消极的不决战的决心,这样在战争中他必然处于慌乱并且不能集中力量,最大限度使用力量。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可悲的。
所以使敌人无力反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摧垮敌人的意志力这个战争目的虽然不是每次战争都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它自战争一开始就存在于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只是由于政治目的或其它原因缓和或是遏制了。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要我说读后感谈不上,我认为你把握以下所说的就差不多了,毕竟是欧洲版的《孙子兵法》,其权威性应用性自然无与伦比,一千个有一千个战争论,你心里的想法远远比他人提供的更重要,你说呢。
克劳塞维茨通过军事活动的考察认为,军事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像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来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第1卷,121页)事实上,无论这种死板的理论多么面面俱到,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之间的矛盾。为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理论不应是对战争实践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这种考察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探讨,它可以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如果对经验进行这样的考察(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战史进行这样的考察),就能深入地了解它们。(第1卷,122一123页)也就是说,理论不应当成为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代数公式,不能通过规定死板的原则,为人们指出狭窄的必然的道路。相反,理论应该成为通过书本学习战争问题的人的指南,到处都为他们指明道路,使他们顺利前进,并且能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防止他们误入歧途;理论应该培养未来的指挥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确他说,应该指导他们自修,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这正像一位高明的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一辈子拉着他走一样。(第1卷,123页)总之,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和从事战争的人们确定思考的基本路线,而不应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第1卷,124页)只有根据上述观点,才能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作战理论,即是说,建立一种有目的、切合实际的作战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不断接近实际,以致消除理论脱离实际的反常现象。克劳塞维茨认为,要考察战争,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从研究和思考中获得,也可以从战争实践中获得。指挥官应该像蜜蜂从花里采蜜一样,善于从战争生活中吸取精华。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是否运用战争史例是一回事,运用得是否恰当则是另一回事。并认为,能否正确地运用战争史例,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说明和理解有关的战争问题。还由此扶出了运用战争史例的四个着眼点:第一,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在论述问题时,当作者的思想不能为人们所理解,或者容易被人误解的情况下,引用战争中的史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以保证读者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第二,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既一般地论述某种战争手段有效性的思想,又应注意引用战争史例指明使用手段时的各种具体情况。第三,用史例证明自己的论点。当需证明战争中的某种现象或某种行动,可能会产生何种效果或结果时,用过去已发生的事实往往更有说服力。第四,通过详细叙述某一史例或列举若干史例从中吸取某种教训。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战争的起源或萌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战争这个名词会不会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读完《战争论》我只得到一部分答案,还有一部分答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
战争是敌我双方搏斗无限放大的结果,战场上,我与敌人搏斗为了生存,我会尽一切办法打败敌人,格斗技巧,武器状况,都可能决定我的生死。无数个我这样的军人去搏斗,去打倒敌人,那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武器状况,军人整体素质,阵型,战术等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所以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大清的木质船,大刀片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也自然能得到战争的胜利。
那么战争起源于何处?远古时代人少,不可能有战争,只有两个野人为一个雌性野人打架或决斗,就像动物那样为了交配而已,其实就是为了生存的延续。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出现了部落与部落,人种与人种,国家与国家的战斗,说到底还是为了一种目的,一种更好的发展,生存的目的。如日本的扩张就是为了适应人口的增多。所有的战争都逃不开这样的目的。从原始的征服到现代的政治。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没有利益,就没有人愿意去战斗,战争是两败俱伤的,从来没有赢家。所谓的胜利只是将自己的损失加于敌方而已。所以战争是政治的一种手段,一种得到利益而流血的过程。
人存在于世界,如果不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就一直会有争斗,小则国家内部而已的阶级利益矛盾,大则国与国的生死存亡。战争会与人的思想境界有关,人类从来都是在索取,向大自然,向自己有能力征服的国家,(所以有了殖民地,有了奴隶)。上天给予人有限的能力,人却有无限的欲望。
所以战争萌芽于人类的欲望,随着社会进步,有了国家有了政治制度,战争就成了统治者获取更大利益的工具。从秦灭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逃出这个范围,打着民族强大复兴的旗号去强行夺取其他民族发展的权利(殖民要求,租界,关税,巨额的战争赔款),人类多么可耻啊!!而战争则成为政治的手段,成为别国插手他国的工具。
而战争能否消失就在于人类社会能否真正的团结在一起,没有国界,没有人种的歧视,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认识到我们都是地球人。那样战争才有可能真正的从字典里消失。
而《战争论》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主导战争,战争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这很正确,认识到这点,我们看待一场战争就更能有力的把握它。我们不需要考虑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等格言,记住政治的目的就能深刻的理解战争,美伊战争就大概如此吧。人类的最终归宿应该还是一个大同社会,但愿都能认清战争的本质。
中国人爱好和平,我们不希望战争,但若要是认为我们好欺负,你们有能力征服,那么来吧,我们接受挑战。你用你的价值观衡量世界,我必将你的价值观还到你的身上。明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同时不要忘了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1832年,普鲁士过世将军克劳塞维芡的著作《战争论》问世,这本书首度以战争事实来印证探索战争的共通法则,迥异于仅描述战争或只研究武器技术发展的兵书,而成为近代兵学的原典。时至今日,《战争论》被译成多国文字而影响了现代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战略思想,并被列为西点、圣西尔等重要军事学校必读经典,克氏也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战争理论家。流传150余年的《战争论》,字字珠玑,随处摘取一句作为论例,顿觉光芒四射,今天,它终于在我的手中!
作为中国企业,太需要“领航员”了,克劳塞维芡已经告诉我们最好的方法,也告诉我们怎样去参与一场战争。
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特性:首先,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战争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活动,当一个人接触到程度不同的危险时,只具有普通的勇气是不够的。要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
其次,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人的智力活动和消磨人的心理状态的许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为此,指挥官应要求军队和部下,在战争中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三,战争是充满不确实的领域。在战争中,一切行动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结果,战争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人们对隐藏着的敌情,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进行推测,同时也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的困难。
其四,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地盘。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实性,并扰乱战争事件的进程。由于偶然性的不断出现,就会不断发生预期计划与战争实际不符的情况,它直接影响到作战计划的实施。
克劳塞维茨通过阐述战争特性,指出了战争认识的特殊性,他说:在实际生活里本来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动都符合实际情况,在战争里,就更难做到了。在战争同人类其他活动中比较起来,人的认识显得更不完善,人们会遇到更大的危险和更多的偶然现象,因此,战争中的贻误……也必然要多得多。
然而,他又过分夸大了战争的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的特性,他说:战争中的一切情况都很不确实……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像在云雾里和月光下一样,轮廓变得很大,样子变得稀奇古怪。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或者靠幸运解决问题。因此,在对客观情况缺乏了解的场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运了。
《战争论》,从战场血淋淋的角度,让我真正领教到它的残酷,也体悟到商战的激烈,透过这本书,我庆幸有缘能比别人早一步去吸收。其实,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在我们前进的同时,点亮一丝光束,告诉所有的人,我在路上,我在前进!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这样去做,也就造成了他永远成不了好的“领航员”。
今天,真的感谢克劳塞维芡《战争论》,也感谢他给了我一把光束,我会紧握着这道光,告诉我身边所有的人:我在路上全速前进!
《战争论》读后感500字
看了将近半个月,终于看完了这套厚厚的理论书。《战争论》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内容全是克劳塞维茨的草稿,还有一半的内容是附录。从总体来看,这套书对战争的定义,作战的方式等写得都很详细,细小到每一个环节。但这样反而觉得有些重复和啰嗦,不如《孙子兵法》那样简洁,给自己未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正的精读此书,反而怕引起教条主义,思维局限在一个区域。不符合战争多变化的特点。并且对我这种对军事不了解的初级读者来说,读着颇为费力。
《战争论》第二卷,我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尤其喜欢关于防御的那一篇,在战争中,我一向都喜欢防御,而对进攻兴趣不大。其中还谈论到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政治服务于王权,是王权的工具,间接的军权也是服务王权。所以军事一直处在附属地位。如果金权超越了王权,军权依然能保持最初的样子,只是换了个服务对象而已。
书中大量列举了腓特烈大帝、拿破仑的战争事实,以前我对拿破仑进攻沙俄而遭到惨败一直很感兴趣(因为希特勒也是败在这里),在书中也得到强有力的分析,多的不说,只是最后总结性言论里说道,拿破仑的错误在于没有认真对比俄国与欧洲诸国的区别,用攻打欧洲诸国的方式去进攻俄国,结果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帝国灰飞烟灭。
此书内容太多(有77万字),并且都是理论性言论,我承认自己并未完全消化,这套书和《国富论》一样,等过几年后,我一定会重读的。
《战争论》读后感500字
尽管《战争论》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其中阐发了一些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1.战争绝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
2.政治决定战争。
3.战争反作用与政治。
二、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的目的相辅相成。
1.适情确定战争的目的。
2.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最高目的。
三、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理论。
1.理论应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2.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
3.战争理论必须考虑时代的特点。
四、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的结合。
2.军队的武德是一种可以单独考察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3.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融合在一起的。
五、民众战争,是战争的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
1.民众战争是战略要素突破过去人为的限制的结果。
2.民众战武装是一种巨大的战略防御手段。
六、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形式是相互交错的。
1.防御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2.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
3.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是防御最光彩的部分。
七、战略上最重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1.数量上的优势是最普遍的至胜因素。
2.要在决定的地点和关键的时机集中兵力。
《战争论》读后感500字
最近在网上见很多网友推荐读一下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反正无事就粗粗的看了一下,对该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后人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但是,在读这本书时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人,克劳塞维茨的妻子玛丽,这位伟大的妻子在丈夫因在军中感染了当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而突然去世后,强忍着悲痛和对丈夫的思念,经过近七年的手稿整理最后出版,使这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名著得以保存,《战争论》书中论述了作者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一般战略的看法等。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兵圣”,据说我们的伟大领袖老毛同志也极为重视这本书,其著名的《论持久战》也借鉴了不少该书中的理论,当然老毛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中国的特点为我所用,呵呵不说了,有兴趣自己去看一下吧。
编辑推荐: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战争论》是十九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著。作者的思想受当时的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很大。由于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些观点,特别是一些军事学术上的具体问题,同今天的客观实际不相符。但是作者是第一个自觉地采取辩证法研究战争理论的军事家,也得出了一些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论断。恩格斯和列宁对其中某些观点也有过好评。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曾说: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奇特的,而书的本身是很好的。
克劳塞维茨不是一个在战场上很有成就的军人,他的一生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战役。此外,虽然深受德国哲学的影响,但是他还称不上是哲学家,所以他写的书既算不上地道的军事著作,也算不上地道的哲学著作。但是关键在于他有了创新,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了军事学。
实际上,这本书是他12年的手稿,在他死后由他的夫人帮他整理出版,书中很多的章节都不完整。克劳塞维茨自己也曾经在遗稿中说过:假使我过早地去世,因而中断了这项工作,那么现有的一切东西当然只能叫做一堆不像样的思想材料了。它们将会不断地遭到误解和任意的批评。
如果作为读者你想从这本《战争论》中得到一些打仗的诀窍,那么你肯定会非常失望。因为这本书通篇描写的是什么是战争,而不是如何战争。在这本书中,我个人觉得他得出的比较有价值的观点有一下几点:
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公认,应该说这是这本书中最最重要的贡献,即使意思形态不同的共产主义者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中,曾不止一次的引用过作者的这句名言,同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的看作探讨每一次战争的意义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考察各种战争的。在书中他定义了一种绝对战争的概念,即最大限度地使用暴力手段。但是实际战争中,好像并没有这种战争发生。不管战争惨烈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达到作者笔下的绝对战争的标准。当这种战争被弱化后,他背后的主谋(政治)就浮出了水面。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战争只能被定义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
二、人民战争。他的这个观点比***要早提出近一百年,所以有人曾经提出***的军事思想不过是克劳塞维茨的翻版。(在战争年代,***的确拜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至于***是否剽窃别人的观点,这个命题就让历史学家求证去吧)。人民战争这个概念虽然在书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是毕竟是作为一种战争的方式提出来了。这与他第一次用辨证的方法写军事学著作一样,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人民战争的描述主要出现在他书中山地作战和后勤这两大块。
三、指挥系统扁平化。这个概念不知道是不是由他首次提出来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个观点和现代的军事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不谋而合的。例如美国的的未来战场指挥系统中,作战指挥部可以对单兵直接下达作战命令。这样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也避免了信息在多次转达(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或者被夹杂了很多传达者的主观意见。
四、提出了战略和战术的划分。虽然现在有很多关于战略和战术的划分标准,但是克劳塞维茨的划分方法也还是比较独特的。他指出:战术就是如何战斗,而战略就是如何运用战斗。
简单的说了一些我认为《战争论》中比较有意义的四点后(其实远不止这些,只不过水平有限,还有就是懒得写),也应该对他错误的观点进行一下驳斥。
一、防御是比进攻强的形式。
这个观点是充斥这整本书的观点,书中作者认为,防御是消极的,进攻是积极的,防御的最大利益就是等待。因此,防御者通过防御比进攻在形式上强的因素来抵消进攻者在实力上强的要素,从而达到彼此平衡的状态。其实作者这样把防御和进攻单独的列举出来谈是不正确的,因为,任何进攻都会以防守而结束,而防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攻。(都是指广义上的)应该说防守和进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实作者在最后的几章中也提到了进攻和防守不可分割,可能因为是手稿,所以造成了我无法领会作者的原意。但是进攻和防守在我认为绝对没有强弱之分。
二、万物绝对化、极端化。
可能作者是因为受了当时哲学的影响,什么东西都会追求绝对的概念,不时的就会使得自己陷入追求极端的逻辑怪圈中(当然,读者更受罪)。例如,他指出只要是战争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动用暴力。他曾经痛斥不流血的战争这种观点,认为在战场上一定要歼灭敌人的主力。虽然他指出了战斗力中精神要素的重要性,但是他不明白攻心为上的战争规则,也不懂得上兵伐谋的道理。而关于这点,我国的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实这种暴力最大化观点和他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矛盾的。因为,从广义上来讲,既然政治是战争的目的,那么战争就必须受到政治决策者的影响,也就是说,政治的眼光要超越战略的眼光。如果一味追求暴力最大化而忽视政治,那么政治必将成为战争的奴隶。而且,如果战争一味追求暴力,那么战争就称不上艺术,而应该改名叫屠杀。
本来还想写第三点、第四点但他书中的语言太晦涩难懂,而且逻辑有的时候很乱,以至于我不确定他的观点是否正确,我读得并不是很透,不敢太放肆。
另外,他书中关于防御和进攻的论述占了一半,当中有很多的观点和现在的作战样式不相符合,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如果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读读。
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更别提军事学这种充满概然性的科学。我想,如果给作者多几年的时间,他一定会给我们澄清他书中矛盾和不清晰的观点,但是造物弄人,这位军事天才英年早逝,适得他的军事理论也变得扑朔迷离,可能这本身也符合军事学的规律吧。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用了半个月读完了这本书,读后的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经典。难怪这本书堪与《经济学原理》、《物种起源》、《国富论》、《君主论》、《论法的精神》等书并列,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虽然本书通篇都在讨论关于战争的问题,但它更像是一本哲学书,蕴涵了大量如何为人处事的智慧。本书不仅对军事工作者和军事迷是难得的好书,对在其他领域的人无论是从政、经商还是其他只要想在某个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值得好好读,书中涉及大量关于做人、做事、识人、用人、斗争、策略、战术、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作者克劳塞维茨就像同时代的黑格尔等普鲁士思想家一样,秉承了德意志民族一贯的科学、客观、严谨、理性的作风,对战争和政治领域里很多问题做了极透彻的分析,这些分析大都从十分客观中立的立场出发,基本没有个人情感和偏见的成分。他对历史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在陈述史实的同时努力从各个角度出发,寻求历史的真相,以及该真相形成的原因,力求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克劳塞维茨对历史及其结果的分析就像庖丁解牛那样,一针见血,鞭辟入里,令人拍案。
俾斯麦、列宁、毛泽东、艾森豪威尔等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读后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据说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期间曾勤奋通读此书,并根据书中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很多经典的理论。从书中似乎依稀可以看到毛泽东有关人民战争、持久战、农村保卫城市等思想的影子。
限于时间,我只认真地读了三卷中的第一卷,后两卷大多涉及18、19世纪欧洲战争中的具体战术细节问题,如山地作战、各兵种比例、要塞防御等,对当今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太大指导意义,我便只是简单地翻了翻,没有细读。下面摘抄第一卷中的经典语句,其中一些观点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观念。相信这些观点对于很多人都有很大指导和帮助。
1、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政治不仅引起战争,而且支配战争,因而政治的性质决定战争的性质。
2、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是由左右历史的人物导演并为既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3、武德对个人是指彻底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对军队是指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作风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乃至指挥官,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一定的体力是军人战胜困难的基本前提,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军人素质的关键。
4、什么样的人才适于被称为军事天才?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
5、在像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由仁慈而产生的错误思想是最为有害的。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同时,必然会取得优势。由于厌恶暴力而忽视其性质的做法毫无益处,甚至是错误的。
6、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包含敌对感情和敌对意图这两种不同的要素。而许多敌对意图,却丝毫不带敌对感情,至少不带强烈的敌对感情。在野蛮民族中,来自感情的意图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出于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
7、战争既然是一种暴力行为,就必然属于感情的范畴。即使战争不是感情引起的,总还同感情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关系的大小不取决于文明程度的高低,而取决于敌对的利害关系的大小和久暂。文明民族不杀俘虏,不破坏城市和乡村,那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更多地应用了智力,学会了比这种粗暴的发泄本能更有效地使用暴力的方法。
8、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方军队要尽可能地集中行动。
9、一方面,进攻要适可而止,进攻者必须掌握时机,量力而行。另一方面,进攻要以保存防御能力为限。进攻者应在自己尚能组织有力的防御、而对手的反攻力量尚未形成时,立即转入防御,这是进攻的顶点。如果超越进攻的顶点,会招致敌人比自己力量更强大的反击;如果过早地停止进攻,则会减少应该取得的胜利。
10、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中是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民众战争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力量。民众战争的烈火一旦燃烧起来,,就会起到大部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11、经验比一切哲理有价值得多。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象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该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12、在消灭敌人军队时,不能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
太多了,摘抄不过来了,到此为止吧。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本文并非对该书的诠释,也不是导读,不过是一个靠读书体验生活的book/duhougan/
说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似乎就要说说经典,什么是经典,以及如何对待经典。
所谓经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典作为名词的时候有以下两种所指:一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二是“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从各国对于经典一词的定义出发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认定,凡是被称为经典的东西,应具备以下几点:历史的积淀性、广泛的认同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经典之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深厚积淀。一部刚出版的,哪怕是非常畅销、非常引人关注、切中当下热点问题的著作,充其量是畅销书,乃至是名著,但不能称之为经典。
其次,经典之为经典,就是一个认同的结果。它依靠自身携带的思想力量,使人们对它产生一种敬畏之感。这种认同,有时虽然也受到政治强制,但主要还是源自经典内在的思想权威。
第三,经典对它所处的文化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堪称当之无愧的经典。对待经典的态度有两种,一是经典崇拜,二是科学对待。在目前,我大约只能采取第一种态度。克劳塞维茨1780年生于马德堡附近的布格,很早参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他花很多时间来比较他个人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观察,并研究了古斯塔夫、查理士十二世以及腓特烈大帝战史,认为只有从历史的精密分析中才能导出军事原则。
说明一下,我读的这部《战争论》是广西师大所谓新版,摘编的,商务印书馆是三册版,一部冗长的大作。我实在不能凭借一部摘编本,并且以这样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得出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以及它在军事史上应该具有的地位等等,这些都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只有从一些段落以及别人的研究成果中了解一些他的观点。
本书的主题不是战略、战术,而是“战争”本身。战争是“一种以迫使对方实现我方意志为意图的暴力行为”。即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这种“暴力行为”只是手段,永远不可能成为目的。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使敌方接受我方意图,向我方意志屈服,是“国家政策的其他手段的延续”……
《战争论》读后感200字
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我就给他做一下广告了,可惜没有广告费,哈哈。
《战争论》读后感200字
本以为《战争论》将是很军事的一本书,就是会有什么战争图例啊,战争剖析啊什么的,反正看起来应该挺费劲,因为毕竟是论述战争的经典
可是一看,这书太棒了,我简直不能认为这是一本战争书,真的,这是一本关于哲学,关于修养的书,或许就叫战争艺术吧
一再抄录了一些书中的话,真是超经典,很多哲学家书上没解决的问题到这解决了,,当然书里还是会涉及老本行的,但大多是作者的战争感悟的哲思,颇受启发。
《战争论》读后感200字
能深刻影响人一生的书,对我来说,并不算多.但这本书显然是其中之一.
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深刻的,这个道理已经被前人验证了多次.距我第一次读这本书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期间我仍不时的翻阅它,只因它太过经典.克劳塞维茨用个最简单的事例去揭露战争的实质,战争即是搏斗,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斗争,在此期间,所有的手段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这样一来,那些看似不可理解的战争事件也变得清晰.为何作无谓的牺牲?为何军队要求绝对服从,即使错误?回头再看以前所接受的教育,所谓正义,所谓邪恶不过是宣传手段,战争以一种超乎人的意志运行,像台巨大的绞肉机源源不断的吞噬着人的躯体.
编辑推荐:
以下的“《战争论》的读后感”主题相关内容,是栏目小编特意整理的,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想必大家都听说并阅读过作品这本好书。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
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我就给他做一下广告了,可惜没有广告费,哈哈。
战争的起源或萌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战争这个名词会不会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读完《战争论》我只得到一部分答案,还有一部分答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
战争是敌我双方搏斗无限放大的结果,战场上,我与敌人搏斗为了生存,我会尽一切办法打败敌人,格斗技巧,武器状况,都可能决定我的生死。无数个我这样的军人去搏斗,去敌人,那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武器状况,军人整体素质,阵型,战术等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所以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大清的木质船,大刀片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也自然能得到战争的胜利。
中国人爱好和平,我们不希望战争,但若要是认为我们好欺负,你们有能力征服,那么来吧,我们接受挑战。你用你的价值观衡量世界,我必将你的价值观还到你的身上。明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同时不要忘了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由于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些观点,特别是一些军事学术上的具体问题,同今天的客观实际不相符。但是作者是第一个自觉地采取辩证法研究战争理论的军事家,也得出了一些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论断。恩格斯和列宁对其中某些观点也有过好评。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曾说:“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奇特的,而书的本身是很好的。”
克劳塞维茨不是一个在战场上很有成就的军人,他的一生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战役。此外,虽然深受德国哲学的影响,但是他还称不上是哲学家,所以他写的书既算不上地道的军事著作,也算不上地道的哲学著作。但是关键在于他有了创新,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了军事学。
实际上,这本书是他xx年的手稿,在他死后由他的夫人帮他整理出版,书中很多的章节都不完整。克劳塞维茨自己也曾经在遗稿中说过:假使我过早地去世,因而中断了这项工作,那么现有的一切东西当然只能叫做一堆不像样的思想材料了。它们将会不断地遭到误解和任意的批评。
说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似乎就要说说经典,什么是经典,以及如何对待经典。
所谓经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典作为名词的时候有以下两种所指:一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二是“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从各国对于经典一词的定义出发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认定,凡是被称为经典的东西,应具备以下几点:历史的积淀性、广泛的认同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经典之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深厚积淀。一部刚出版的,哪怕是非常畅销、非常引人关注、切中当下热点问题的著作,充其量是畅销书,乃至是名著,但不能称之为经典。
其次,经典之为经典,就是一个认同的结果。它依靠自身携带的思想力量,使人们对它产生一种敬畏之感。这种认同,有时虽然也受到政治强制,但主要还是源自经典内在的思想权威。
第三,经典对它所处的文化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堪称当之无愧的经典。对待经典的态度有两种,一是经典崇拜,二是科学对待。在目前,我大约只能采取第一种态度。克劳塞维茨1780年生于马德堡附近的布格,很早参加法国和拿破仑战争。他花很多时间来比较他个人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观察,并研究了古斯塔夫、查理士十二世以及腓特烈大帝战史,认为只有从历史的精密分析中才能导出军事原则。
说明一下,我读的这部《战争论》是广西师大所谓新版,摘编的,商务印书馆是三册版,一部冗长的大作。我实在不能凭借一部摘编本,并且以这样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得出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以及它在军事应该具有的地位等等,这些都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只有从一些段落以及别人的研究成果中了解一些他的观点。
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为打到这个目的,必然要使敌人无力反抗。而使敌人无力反抗就务必要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那里的军事力量就应包括军队和敌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因为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以其务必在感情的范围之内。因此战争的精神力量不就应忽视也不能忽视,个性是在一些关系生死的殊死的斗争中。使敌人无力反抗必须要摧垮其国家和人发的抵抗意志,在理论上至少是这样的,其表面的特征能够是签订和约,要求苟合。这些特征至少说明敌人目前承认了失败,以后怎样样那是以后的事了。
在概念上分析,使敌人无力反抗会使斗争趋向于极端,然而在现实中务必也完全有必要对其修正。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不会为纯粹的逻辑而获得力量。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这也是因为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在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们在战争尤其是在激烈的战争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任何的疏忽都会导致战争进程的变化(相对于战争发生前的预测的)。这也是偶然性。
在任何时候不能忘掉,战争是政治以另外的一种手段的延续。因此政治目的始终存在于战争的始末。也许战争过程的进程对原先的政治目的有影响,甚至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影响一般不会根本影响原先的政治目的或是影响的限度极为有限。需要说明的是,在两方敌对感情和意图不强或是力量相对称时,政治目的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全左右战争的进程。即使在一般条件下,政治目的也会极大的影响战争的进程,或是严格控制其规模,或是无忌的放大其规模(即使没有什么真正的敌对意图和目的)。通常状况下是严格控制其规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的多。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思考自我的消耗,要思考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御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综上思考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状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好像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好处。实事也说明在很多的状况下真正的战争(即是两方的真实的撕打)并没有发生。就应认为战争中进行的军事行动就应包括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为真正的战争进行的所有的准备,包括军事动员,物资运输,军队的调整集结。二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撕打。能够明白在两方的力量相差悬殊时,当一方认识到对方的军事力量远远超出自我的力量时,就自动的放下抵抗。这也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战争进程已经开始了。
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与战争的目的即使敌人无力反抗矛盾。因为当一方不为消来敌人做准备或决心不进行决占而对方抱有用心的目的时刻消灭对手时,这一方在战争中必然会处于不利的局面,因为他在战争中在没有判定出对方不进行决战的状况下做出了消极的不决战的决心,这样在战争中他必然处于慌乱并且不能集中力量,最大限度使用力量。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可悲的。
所以使敌人无力反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摧垮敌人的意志力这个战争目的虽然不是每次战争都要到达的目的,但是它自战争一开始就存在于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只是由于政治目的或其它原因缓和或是遏制了。
战争的起源或萌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战争这个名词会不会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读完《战争论》我只得到一部分答案,还有一部分答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
战争是敌我双方搏斗无限放大的结果,战场上,我与敌人搏斗为了生存,我会尽一切办法打败敌人,格斗技巧,武器状况,都可能决定我的生死。无数个我这样的军人去搏斗,去打倒敌人,那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武器状况,军人整体素质,阵型,战术等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所以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大清的木质船,大刀片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也自然能得到战争的胜利。
那么战争起源于何处?远古时代人少,不可能有战争,只有两个野人为一个雌性野人打架或决斗,就像动物那样为了交配而已,其实就是为了生存的延续。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出现了部落与部落,人种与人种,国家与国家的战斗,说到底还是为了一种目的,一种更好的发展,生存的目的。如日本的扩张就是为了适应人口的增多。所有的战争都逃不开这样的目的。从原始的征服到现代的政治。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没有利益,就没有人愿意去战斗,战争是两败俱伤的,从来没有赢家。所谓的胜利只是将自己的损失加于敌方而已。所以战争是政治的一种手段,一种得到利益而流血的过程。
人存在于世界,如果不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就一直会有争斗,小则国家内部而已的阶级利益矛盾,大则国与国的生死存亡。战争会与人的思想境界有关,人类从来都是在索取,向大自然,向自己有能力征服的国家,(所以有了殖民地,有了奴隶)。上天给予人有限的能力,人却有无限的欲望。
所以战争萌芽于人类的欲望,随着社会进步,有了国家有了政治制度,战争就成了统治者获取更大利益的工具。从秦灭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逃出这个范围,打着民族强大复兴的旗号去强行夺取其他民族发展的权利(殖民要求,租界,关税,巨额的战争赔款),人类多么可耻啊!!而战争则成为政治的手段,成为别国插手他国的工具。
而战争能否消失就在于人类社会能否真正的团结在一起,没有国界,没有人种的歧视,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认识到我们都是地球人。那样战争才有可能真正的从字典里消失。
而《战争论》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主导战争,战争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这很正确,认识到这点,我们看待一场战争就更能有力的把握它。我们不需要考虑“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等格言,记住政治的目的就能深刻的理解战争,美伊战争就大概如此吧。人类的最终归宿应该还是一个大同社会,但愿都能认清战争的本质。
中国人爱好和平,我们不希望战争,但若要是认为我们好欺负,你们有能力征服,那么来吧,我们接受挑战。你用你的价值观衡量世界,我必将你的价值观还到你的身上。明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同时不要忘了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为打到这个目的,必然要使敌人无力反抗。而使敌人无力反抗就必须要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这里的军事力量应该包括军队和敌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因为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以其必须在感情的范围之内。因此战争的精神力量不应该忽视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在一些关系生死的殊死的斗争中。使敌人无力反抗一定要摧垮其国家和人发的抵抗意志,在理论上至少是这样的,其表面的特征可以是签订和约,要求苟合。这些特征至少说明敌人目前承认了失败,以后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了。
在概念上分析,使敌人无力反抗会使斗争趋向于极端,然而在现实中必须也完全有必要对其修正。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不会为纯粹的逻辑而获得力量。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这也是因为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在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们在战争尤其是在激烈的战争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任何的疏忽都会导致战争进程的变化(相对于战争发生前的预测的)。这也是偶然性。
在任何时候不能忘掉,战争是政治以另外的一种手段的延续。因此政治目的始终存在于战争的始末。也许战争过程的进程对原来的政治目的有影响,甚至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影响一般不会根本影响原来的政治目的或是影响的限度极为有限。需要说明的是,在两方敌对感情和意图不强或是力量相对称时,政治目的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全左右战争的进程。即使在一般条件下,政治目的也会极大的影响战争的进程,或是严格控制其规模,或是无忌的放大其规模(即使没有什么真正的敌对意图和目的)。通常情况下是严格控制其规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的多。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御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情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好像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义。实事也说明在很多的情况下真正的战争(即是两方的真实的撕打)并没有发生。应该认为战争中进行的军事行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真正的战争进行的所有的准备,包括军事动员,物资运输,军队的调整集结。二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撕打。可以知道在两方的力量相差悬殊时,当一方认识到对方的军事力量远远超出自己的力量时,就自动的放弃抵抗。这也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战争进程已经开始了。
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与战争的目的即使敌人无力反抗矛盾。因为当一方不为消来敌人做准备或决心不进行决占而对方抱有积极的目的时刻消灭对手时,这一方在战争中必然会处于不利的局面,因为他在战争中在没有判定出对方不进行决战的情况下做出了消极的不决战的决心,这样在战争中他必然处于慌乱并且不能集中力量,最大限度使用力量。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可悲的。
所以使敌人无力反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摧垮敌人的意志力这个战争目的虽然不是每次战争都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它自战争一开始就存在于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只是由于政治目的或其它原因缓和或是遏制了。
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最新的关于“战争论读后感”的范文,相信这篇文章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生活想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敬请收藏我们的网站,关注最新文章更新!
尽管《战争论》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其中阐发了一些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1.战争绝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
2.政治决定战争。
3.战争反作用与政治。
二、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的目的相辅相成。
1.适情确定战争的目的。
2.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最高目的。
三、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理论。
1.理论应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2.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
3.战争理论必须考虑时代的特点。
四、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的结合。
2.军队的武德是一种可以单独考察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3.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融合在一起的。
五、民众战争,是战争的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
1.民众战争是战略要素突破过去人为的限制的结果。
2.民众战武装是一种巨大的战略防御手段。
六、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形式是相互交错的。
1.防御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2.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
3.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是防御最光彩的部分。
七、战略上最重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1.数量上的优势是最普遍的至胜因素。
2.要在决定的地点和关键的时机集中兵力。
面对长达一千多页的这本书心情是复杂的,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能否坚持把它读完。读《战争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我们用脑子去思考、去体会。书有不同类型,当然我们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战争论》这样一本作者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经典之作岂能想读武侠小说一样呢?
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我们那里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绝顶的天才,人需要付出才可能得到回报。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十多万字,也有不少得以见报,小试牛刀,小小的成功心情是喜悦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奋斗的开始,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得多了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在研究一些深入问题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读书是需要坚持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习惯,静心、静心、再静心,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是该磨刀的时候了,停下笔,多看书。如今在一次翻开《战争论》我也不期望能够完全将他吃透,只是希望有所收获,并希望以后看第四遍、五遍、六遍的时候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最近在网上见很多网友推荐读一下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反正无事就粗粗的看了一下,对该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后人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但是,在读这本书时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人,克劳塞维茨的妻子玛丽,这位伟大的妻子在丈夫因在军中感染了当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而突然去世后,强忍着悲痛和对丈夫的思念,经过近七年的手稿整理最后出版,使这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名著得以保存,《战争论》书中论述了作者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一般战略的看法等。
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兵圣”,据说我们的伟大领袖中国的特点为我所用,呵呵不说了,有兴趣自己去看一下吧。
战争的起源或萌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战争这个名词会不会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读完《战争论》我只得到一部分答案,还有一部分答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
战争是敌我双方搏斗无限放大的结果,战场上,我与敌人搏斗为了生存,我会尽一切办法打败敌人,格斗技巧,武器状况,都可能决定我的生死。无数个我这样的军人去搏斗,去打倒敌人,那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武器状况,军人整体素质,阵型,战术等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所以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大清的木质船,大刀片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也自然能得到战争的胜利。
那么战争起源于何处?远古时代人少,不可能有战争,只有两个野人为一个雌性野人打架或决斗,就像动物那样为了交配而已,其实就是为了生存的延续。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出现了部落与部落,人种与人种,国家与国家的战斗,说到底还是为了一种目的,一种更好的发展,生存的目的。如日本的扩张就是为了适应人口的增多。所有的战争都逃不开这样的目的。从原始的征服到现代的政治。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没有利益,就没有人愿意去战斗,战争是两败俱伤的,从来没有赢家。所谓的胜利只是将自己的损失加于敌方而已。所以战争是政治的一种手段,一种得到利益而流血的过程。
人存在于世界,如果不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就一直会有争斗,小则国家内部而已的阶级利益矛盾,大则国与国的生死存亡。战争会与人的思想境界有关,人类从来都是在索取,向大自然,向自己有能力征服的国家,(所以有了殖民地,有了奴隶)。上天给予人有限的能力,人却有无限的欲望。
所以战争萌芽于人类的欲望,随着社会进步,有了国家有了政治制度,战争就成了统治者获取更大利益的工具。从秦灭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逃出这个范围,打着民族强大复兴的旗号去强行夺取其他民族发展的权利(殖民要求,租界,关税,巨额的战争赔款),人类多么可耻啊!!而战争则成为政治的手段,成为别国插手他国的工具。
而战争能否消失就在于人类社会能否真正的团结在一起,没有国界,没有人种的歧视,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认识到我们都是地球人。那样战争才有可能真正的从字典里消失。
而《战争论》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主导战争,战争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这很正确,认识到这点,我们看待一场战争就更能有力的把握它。我们不需要考虑“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等格言,记住政治的目的就能深刻的理解战争,美伊战争就大概如此吧。人类的最终归宿应该还是一个大同社会,但愿都能认清战争的本质。
中国人爱好和平,我们不希望战争,但若要是认为我们好欺负,你们有能力征服,那么来吧,我们接受挑战。你用你的价值观衡量世界,我必将你的价值观还到你的身上。明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同时不要忘了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战争论》是十九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著。作者的思想受当时的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很大。由于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些观点,特别是一些军事学术上的具体问题,同今天的客观实际不相符。但是作者是第一个自觉地采取辩证法研究战争理论的军事家,也得出了一些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论断。恩格斯和列宁对其中某些观点也有过好评。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曾说: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奇特的,而书的本身是很好的。
克劳塞维茨不是一个在战场上很有成就的军人,他的一生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战役。此外,虽然深受德国哲学的影响,但是他还称不上是哲学家,所以他写的书既算不上地道的军事著作,也算不上地道的哲学著作。但是关键在于他有了创新,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了军事学。
实际上,这本书是他12年的手稿,在他死后由他的夫人帮他整理出版,书中很多的章节都不完整。克劳塞维茨自己也曾经在遗稿中说过:假使我过早地去世,因而中断了这项工作,那么现有的一切东西当然只能叫做一堆不像样的思想材料了。它们将会不断地遭到误解和任意的批评。
如果作为读者你想从这本《战争论》中得到一些打仗的诀窍,那么你肯定会非常失望。因为这本书通篇描写的是什么是战争,而不是如何战争。在这本书中,我个人觉得他得出的比较有价值的观点有一下几点:
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公认,应该说这是这本书中最最重要的贡献,即使意思形态不同的共产主义者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中,曾不止一次的引用过作者的这句名言,同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的看作探讨每一次战争的意义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考察各种战争的。在书中他定义了一种绝对战争的概念,即最大限度地使用暴力手段。但是实际战争中,好像并没有这种战争发生。不管战争惨烈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达到作者笔下的绝对战争的标准。当这种战争被弱化后,他背后的主谋(政治)就浮出了水面。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战争只能被定义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
二、人民战争。他的这个观点比***要早提出近一百年,所以有人曾经提出***的军事思想不过是克劳塞维茨的翻版。(在战争年代,***的确拜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至于***是否剽窃别人的观点,这个命题就让历史学家求证去吧)。人民战争这个概念虽然在书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是毕竟是作为一种战争的方式提出来了。这与他用辨证的方法写军事学著作一样,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人民战争的描述主要出现在他书中山地作战和后勤这两大块。
三、指挥系统扁平化。这个概念不知道是不是由他首次提出来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个观点和现代的军事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不谋而合的。例如美国的的未来战场指挥系统中,作战指挥部可以对单兵直接下达作战命令。这样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也避免了信息在多次转达(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或者被夹杂了很多传达者的主观意见。
四、提出了战略和战术的划分。虽然现在有很多关于战略和战术的划分标准,但是克劳塞维茨的划分方法也还是比较独特的。他指出:战术就是如何战斗,而战略就是如何运用战斗。
简单的说了一些我认为《战争论》中比较有意义的四点后(其实远不止这些,只不过水平有限,还有就是懒得写),也应该对他错误的观点进行一下驳斥。
一、防御是比进攻强的形式。
这个观点是充斥这整本书的观点,书中作者认为,防御是消极的,进攻是积极的,防御的最大利益就是等待。因此,防御者通过防御比进攻在形式上强的因素来抵消进攻者在实力上强的要素,从而达到彼此平衡的状态。其实作者这样把防御和进攻单独的列举出来谈是不正确的,因为,任何进攻都会以防守而结束,而防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攻。(都是指广义上的)应该说防守和进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实作者在最后的几章中也提到了进攻和防守不可分割,可能因为是手稿,所以造成了我无法领会作者的原意。但是进攻和防守在我认为绝对没有强弱之分。
二、万物绝对化、极端化。
可能作者是因为受了当时哲学的影响,什么东西都会追求绝对的概念,不时的就会使得自己陷入追求极端的逻辑怪圈中(当然,读者更受罪)。例如,他指出只要是战争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动用暴力。他曾经痛斥不流血的战争这种观点,认为在战场上一定要歼灭敌人的主力。虽然他指出了战斗力中精神要素的重要性,但是他不明白攻心为上的战争规则,也不懂得上兵伐谋的道理。而关于这点,我国的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实这种暴力最大化观点和他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矛盾的。因为,从广义上来讲,既然政治是战争的目的,那么战争就必须受到政治决策者的影响,也就是说,政治的眼光要超越战略的眼光。如果一味追求暴力最大化而忽视政治,那么政治必将成为战争的奴隶。而且,如果战争一味追求暴力,那么战争就称不上艺术,而应该改名叫屠杀。
在教学之暇,我有机会重读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甚有感触。发现其中的很多提法在今天仍有合理性,尤其是把《战争论》中的一些观点,结合到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中,就更感觉到阅读此书对于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认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战争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军事理论来分析中外历史中的战争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但是,历史上的一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对于战争规律所作的一些合乎客观实际的理论探索,亦可作为我们对战争问题学习和教学的有益借鉴。克劳塞维茨堪称近代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他主要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早年曾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亲身参加过一系列战斗,1803年以后进入军事指挥阶层,1818年任柏林军校校长并晋升少将军衔。他对于那个时代的战争指挥和战斗情形有最直观的感受和经验。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其实施战争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对于战争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克劳塞维茨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对1619世纪初以及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和诠释,耗时十年时间,写成了七十余万字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战争论》一书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19世纪下半期以及20世纪的很多重大战争和军事冲突也进一步印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因而该书在近现代军事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在当今西方军事理论中无处不在,克劳塞维茨因此成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即便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中,亦可觅其踪迹,是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军事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专门研究过《战争论》,他非常赞赏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的论断,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并对《战争论》中的一些论断作了批判和改造,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即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以暴力形式的继续。他说:由此可见,战争不仅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在以往的大多数军事理论家眼中,战争被认为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事物,这就割裂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不利于人们去发现战争的真正起因及其规律,也无从正确地判断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克劳塞维茨正确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是人类对自身矛盾冲突认识的一次重大进步。
克劳塞维茨说: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引起歼灭性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则等待歼灭行动。以此来观看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进程则生动地印证了这一点。中法战争中的马尾海战,清军福建水师之所以损失惨重,即是由于李鸿章具有消极性目的的避战妥协政策所招致的歼灭性后果。而冯子才在镇南关防御战中具有积极目的的主动出击,则予法军以歼灭性打击。再看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从战争开始就始终奉行避战求和的消极政策,清军在平壤和威海卫等战役中一再贻误战机,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和整个战争的完全失败。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的消极性的防御政策,最终导致了法国的全面溃败。
克劳塞维茨强烈批判了保守的消极防御,热情倡导积极防御。他说:防御的特征是什么?是等待进攻, 因此,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即使战争的意图只是保持现状,单纯的抵御也是同战争的概念相矛盾的,因为作战无疑不是忍受。应该把转入反攻看着是防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防御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这是闪闪发光的复仇利剑)是防御的最光彩部分。这种积极防御的思想,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所倡导的积极防御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在防御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不断地予敌以有力的反击,逐渐消耗敌军有生力量,从赢得了整个战争局面的根本改变。
克劳塞维茨高度重视民众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生活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亲身经历过普奥干涉法国大革命的战争,也目睹了欧洲反拿破仑战争的壮观场面,甚至还参加了俄罗斯抗击拿破仑入侵的1812年卫国战争。在这些经历中,法国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欧洲各民族潮水般的反抗运动、俄罗斯民众坚忍不拔爱国精神,都使当时貌似强大的入侵者陷于不可自拔的困境,这些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形,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而,他对民众在战争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的认识,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军事家。他在该书的民众武装一章中,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其他一些章节也多次论及这一问题。他说:防御应该是:尽可能地准备好一切手段,最后还有不怕敌人而使敌人害怕的坚强民众。 由于民众参加了战争,于是,不是政府和军队,而是全体民众以其固有的力量来决定问题了。克劳塞维茨强调在抵御入侵时,军队要配合民众联合作战,他说:派去支援的部队越多,对民众的吸引力就越强,民众斗争的声势就会象雪崩那样越来越大。他还指出:不容否认,贫穷的、习惯于吃苦耐劳的民众往往也表现得更勇敢,更坚强。以此来对照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及太行山地区,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人民的抗敌斗争,则是十分贴切的。太行山区的抗日军民长期生活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之下,严酷的太行山自然环境,造就了那里人民无比坚毅的性格,他们的抗日斗争成为了全国敌后抗战的楷模,成为侵华日军的梦魇。他还进一步指出山地是民众武装最合适的战场,这一观点同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中所倡导的武装全体民众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思想是基本吻合的。必须指出,他对于民众对战争所发挥的巨大影响,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这在当时富于封建性的普鲁士贵族横行的社会背景下是极为难得的。
克劳塞维茨非常重视在战争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他认为要赢得战争的胜利,首先必须是消灭敌人的军队,其次才是占领军事目标和地点。在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同志对此观点作出了最精彩的诠释。在此过程中,毛泽东指挥人民解放军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主动放弃一些地方和城市,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迅速歼灭敌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表面上看,蒋介石在战争初期攻城略地,取得了令人吃惊的胜利,他也陶醉在这种胜利的幻象之中,竟不顾民主党派的反对,于1946年非法召开了国民大会,使其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而在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过程中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则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克劳塞维茨反对逃跑式的退却。他说:一开始必须尽可能缓慢地退却,一般地说,以不受敌人摆布为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就必须同紧追的敌人血战,为此作出牺牲是值得的。不遵守这一原则,就会加速自己的退却,不久就会成为溃败。以此观点来观察中央红军长征,则甚为恰当。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李德、博古在战术上采取了逃跑式的大撤退,完全失去了主动性。突破湘江之后,人马损失过半,情况已极为危急,完全是因为红军战士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避免了溃败局面的出现。但是李德、博古仍旧奉行机会主义方针,听命于蒋介石的摆布,企图穿过敌军重兵设防的湘中地区,到湘西地区和二、六军团会师。在毛泽东的强烈建议下,红军才改向贵州方向进军,避免了羊投虎口的举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掌握了军事指挥权,通过四渡赤水之战,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终于化被动为主动,不再受敌人的摆布,使红军转危为安。毫无疑问,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的转折性战役,它使红军在军事上由被动转入主动。所不同的是,红军这一胜利不是靠血战硬拼获得的,而是毛泽东同志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所获得的。与此相反,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统帅叶志超在平壤战役失利之后,不能有序地组织清军撤退,更不敢与日军血战,而是畏敌如虎,狂奔五百里,完全是一派溃退的局面。
克劳塞维茨反对教条主义和照搬军事教科书,他认为军事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切情况的不确实性。他说:战争中的一切情况都很不确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困难,因为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在战争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判断,这才有可能使军事指挥和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毛泽东同志在四渡赤水战役胜利之后,受教条主义影响较深的凯丰(何克全)讥笑毛泽东无非是在按照《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打仗,没什么创见。而毛泽东却说他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指挥是靠《三国演义》的提示,至于《孙子兵法》,他根本就还没有读过。倒是是受了凯丰的提示,毛泽东后来抽空去翻了翻《孙子兵法》。事实上,在中国近代革命战争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特殊国情背景下发生的,是在任何现成的军事教科书都不能找到先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正是排除了教条主义和军事成规的影响,在军事实践中根据千变万化的战场情况创造性地采取了各种战略战术,从而创造性地谱写了中国革命战争,这一史诗般的篇章。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一大批军队将领们,无不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变化中,灵活而科学地把握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使他们的那些背诵过正规军事教科书的对手们,一个个焦头烂额、一败涂地。
《战争论》中所蕴含的智慧是无穷的,它所揭示的规律和原则也是永恒的。它所倡导的很多思想和原则是可以结合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来的,也完全可以被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战争史实所印证。历史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读好这本书,将有利于理论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而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而,我建议大家都来翻翻这本《战争论》。
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20xx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我就给他做一下广告了,可惜没有广告费,哈哈。
本以为《战争论》将是很军事的一本书,就是会有什么战争图例啊,战争剖析啊什么的,反正看起来应该挺费劲,因为毕竟是论述战争的经典
可是一看,这书太棒了,我简直不能认为这是一本战争书,真的,这是一本关于哲学,关于修养的书,或许就叫战争艺术吧
能深刻影响人一生的书,对我来说,并不算多.但这本书显然是其中之一.
要我说读后感谈不上,我认为你把握以下所说的就差不多了,毕竟是欧洲版的《孙子兵法》,其权威性应用性自然无与伦比,一千个有一千个战争论,你心里的想法远远比他人提供的更重要,你说呢。
克劳塞维茨通过军事活动的考察认为,军事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像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来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1卷,121页)事实上,无论这种死板的理论多么面面俱到,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之间的矛盾。为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理论不应是对战争实践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这种考察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探讨,它可以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如果对经验进行这样的考察(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战史进行这样的考察),就能深入地了解它们。"
(第1卷,122一123页)也就是说,理论不应当成为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代数公式,不能通过规定死板的原则,为人们指出狭窄的必然的道路。相反,理论应该"成为通过书本学习战争问题的人的指南,到处都为他们指明道路,使他们顺利前进,并且能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防止他们误入歧途";"理论应该培养未来的指挥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确他说,应该指导他们自修,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这正像一位高明的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一辈子拉着他走一样。"
(第1卷,123页)总之,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和从事战争的人们"确定思考的基本路线,而不应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第1卷,124页)只有根据上述观点,才能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作战理论,即是说,建立一种有目的、切合实际的作战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不断接近实际,以致消除理论脱离实际的反常现象。克劳塞维茨认为,要考察战争,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从研究和思考中获得,也可以从战争实践中获得。指挥官应该像蜜蜂从花里采蜜一样,善于从战争生活中吸取精华。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是否运用战争史例是一回事,运用得是否恰当则是另一回事。并认为,能否正确地运用战争史例,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说明和理解有关的战争问题。还由此扶出了运用战争史例的四个着眼点:"第一,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在论述问题时,当作者的思想不能为人们所理解,或者容易被人误解的情况下,引用战争中的史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以保证读者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第二,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既一般地论述某种战争手段有效性的思想,又应注意引用战争史例指明使用手段时的各种具体情况。第三,用史例证明自己的论点。当需证明战争中的某种现象或某种行动,可能会产生何种效果或结果时,用过去已发生的事实往往更有说服力。第四,通过详细叙述某一史例或列举若干史例从中吸取某种教训。
说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似乎就要说说经典,什么是经典,以及如何对待经典。
所谓经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典作为名词的时候有以下两种所指:一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二是“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从各国对于经典一词的定义出发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认定,凡是被称为经典的东西,应具备以下几点:历史的积淀性、广泛的认同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经典之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深厚积淀。一部刚出版的,哪怕是非常畅销、非常引人关注、切中当下热点问题的著作,充其量是畅销书,乃至是名著,但不能称之为经典。
其次,经典之为经典,就是一个认同的结果。它依靠自身携带的思想力量,使人们对它产生一种敬畏之感。这种认同,有时虽然也受到政治强制,但主要还是源自经典内在的思想权威。
第三,经典对它所处的文化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堪称当之无愧的经典。对待经典的态度有两种,一是经典崇拜,二是科学对待。在目前,我大约只能采取第一种态度。克劳塞维茨1780年生于马德堡附近的布格,很早参加法国和拿破仑战争。他花很多时间来比较他个人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观察,并研究了古斯塔夫、查理士十二世以及腓特烈大帝战史,认为只有从历史的精密分析中才能导出军事原则。
说明一下,我读的这部《战争论》是广西师大所谓新版,摘编的,商务印书馆是三册版,一部冗长的大作。我实在不能凭借一部摘编本,并且以这样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得出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以及它在军事应该具有的地位等等,这些都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只有从一些段落以及别人的研究成果中了解一些他的观点。
一个民族的活动种类越单调,军事活动在这个民族中越可能占据重要的地位。出现军事天才的机会就越多。
对这本书最初兴趣起源于作者与拿破仑之间的些许微妙联系。作为“军事天才”的拿破仑,他的辉煌他的落魄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因而探索他的事业巨细也成为了我的一个小兴趣。说到战争,虽然这本战争论距离我们已有好些年份,但是,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很多信息不因时间为转移,只要世界还存在着与当世之时共同的某一属性。
放眼近年来的伊拉克战争,我们可以明白,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自我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看待战争,研究战争,战争论精心研究了战争中的一切因素,分析对当今战争理论和实践有相当大的指导借鉴作用。
其实,处于自身的局限性,对本书最大的印象就在于本书关于人道主义的否定给予了我巨大的冲击力。善良者希望在炮火中寻得平衡,幻想着类似电影一样可以巧妙的处理大慯之事的幸运办法,然而人道主义赋予我们的善良唯是的道德观念在战争这里往往覆于破灭,战争的实质就是如此残酷。
不造成破坏又使对立方臣服的意志并不能冠冕堂皇的称之为战争的艺术,这也并不是军事艺术真正的发展方向。纵使此论观之甚美,但其实质是必须克服的错误思想,不能犹豫厌恶残暴这个要素就忽略其艺术本性,客观存在之物,我们需要正视。
另一点论述与之有类似的情结,也确实让我在如此浩瀚的文字中产生了些许共鸣,既为不确定的感情因素。我们的理性告诫我们应该追求斩钉截铁的“是或不是”,我们的情感却驱使我们逗留于“大概”“也许”之间。哲学探索和逻辑推理的道理会将人引入陌生的“冰冷”世界,而侥幸的情感则带人步入偶然的幸运国度。尽管概率不定,但思维的惰性总是让人们偏至于感性的不肯定。
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排斥肯定,实际上是对自我规箴的逃避,将事情或事物推至“不确定论”则是为自己找到龟缩的硬壳,世界本为相对,大范围运动中确实存在多方不确定,以巨论小,言其不顺可,言其顺亦可。这就是“不确定论’者的法宝。
一切若都定位未知,那世界则太为混沌了。
看了将近半个月,终于看完了这套厚厚的理论书。《战争论》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内容全是克劳塞维茨的草稿,还有一半的内容是附录。从总体来看,这套书对战争的定义,作战的方式等写得都很详细,细小到每一个环节。但这样反而觉得有些重复和啰嗦,不如《孙子兵法》那样简洁,给自己未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正的精读此书,反而怕引起教条主义,思维局限在一个区域。不符合战争多变化的特点。并且对我这种对军事不了解的初级读者来说,读着颇为费力。
《战争论》第二卷,我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尤其喜欢关于防御的那一篇,在战争中,我一向都喜欢防御,而对进攻兴趣不大。其中还谈论到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政治服务于王权,是王权的工具,间接的军权也是服务王权。所以军事一直处在附属地位。如果金权超越了王权,军权依然能保持最初的样子,只是换了个服务对象而已。
书中大量列举了腓特烈大帝、拿破仑的战争事实,以前我对拿破仑进攻沙俄而遭到惨败一直很感兴趣(因为希特勒也是败在这里),在书中也得到强有力的分析,多的不说,只是最后总结性言论里说道,拿破仑的错误在于没有认真对比俄国与欧洲诸国的区别,用攻打欧洲诸国的方式去进攻俄国,结果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帝国灰飞烟灭。
此书内容太多(有77万字),并且都是理论性言论,我承认自己并未完全消化,这套书和《国富论》一样,等过几年后,我一定会重读的。
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我就给他做一下广告了,可惜没有广告费,哈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推荐]《战争论》读后感系列”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你的品鉴!
在读完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和乔良老师的《超限战》之后,今天开始读《战争论》了,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三次翻开克劳塞维茨这本经典之作了。还记得第一次是在进入大学之初,我慕名而来,但是在翻了五六页之后,深奥难读的文字,枯燥无味的论述让我彻底打消了读下去的念头,我的第一次尝试也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第二次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由于研究“社会化战争”这个课题的需要,我鼓足了勇气再次翻开了那本放在书柜角落,并已经落满灰尘的《战争论》,这一次我几乎是用火柴棍撑着眼皮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上中下三册翻了一遍。翻是翻完了,但是基本上就没有看懂,唯一的收获就是记住了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而如今我又一次翻开了它,面对长达一千多页的这本书心情是复杂的,我希望此次能够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能否坚持把它读完。读《战争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我们用脑子去思考、去体会。书有不同类型,当然我们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战争论》这样一本作者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经典之作岂能想读武侠小说一样呢?
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我们那里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绝顶的天才,人需要付出才可能得到回报。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十多万字,也有不少得以见报,小试牛刀,小小的成功心情是喜悦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奋斗的开始,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得多了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在研究一些深入问题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读书是需要坚持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习惯,静心、静心、再静心,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是该磨刀的时候了,停下笔,多看书。如今在一次翻开《战争论》我也不期望能够完全将他吃透,只是希望有所收获,并希望以后看第四遍、五遍、六遍的时候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最近在网上见很多网友推荐读一下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反正无事就粗粗的看了一下,对该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后人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但是,在读这本书时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人,克劳塞维茨的妻子玛丽,这位伟大的妻子在丈夫因在军中感染了当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而突然去世后,强忍着悲痛和对丈夫的思念,经过近七年的手稿整理最后出版,使这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名著得以保存,《战争论》书中论述了作者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一般战略的看法等。
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兵圣”,据说我们的伟大领袖中国的特点为我所用,呵呵不说了,有兴趣自己去看一下吧。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战争论》是十九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著。作者的思想受当时的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很大。由于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些观点,特别是一些军事学术上的具体问题,同今天的客观实际不相符。但是作者是第一个自觉地采取辩证法研究战争理论的军事家,也得出了一些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论断。恩格斯和列宁对其中某些观点也有过好评。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曾说: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奇特的,而书的本身是很好的。
克劳塞维茨不是一个在战场上很有成就的军人,他的一生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战役。此外,虽然深受德国哲学的影响,但是他还称不上是哲学家,所以他写的书既算不上地道的军事著作,也算不上地道的哲学著作。但是关键在于他有了创新,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了军事学。
实际上,这本书是他12年的手稿,在他死后由他的夫人帮他整理出版,书中很多的章节都不完整。克劳塞维茨自己也曾经在遗稿中说过:假使我过早地去世,因而中断了这项工作,那么现有的一切东西当然只能叫做一堆不像样的思想材料了。它们将会不断地遭到误解和任意的批评。
如果作为读者你想从这本《战争论》中得到一些打仗的诀窍,那么你肯定会非常失望。因为这本书通篇描写的是什么是战争,而不是如何战争。在这本书中,我个人觉得他得出的比较有价值的观点有一下几点:
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公认,应该说这是这本书中最最重要的贡献,即使意思形态不同的共产主义者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中,曾不止一次的引用过作者的这句名言,同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的看作探讨每一次战争的意义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考察各种战争的。在书中他定义了一种绝对战争的概念,即最大限度地使用暴力手段。但是实际战争中,好像并没有这种战争发生。不管战争惨烈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达到作者笔下的绝对战争的标准。当这种战争被弱化后,他背后的主谋(政治)就浮出了水面。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战争只能被定义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
二、人民战争。他的这个观点比***要早提出近一百年,所以有人曾经提出***的军事思想不过是克劳塞维茨的翻版。(在战争年代,***的确拜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至于***是否剽窃别人的观点,这个命题就让历史学家求证去吧)。人民战争这个概念虽然在书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是毕竟是作为一种战争的方式提出来了。这与他用辨证的方法写军事学著作一样,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人民战争的描述主要出现在他书中山地作战和后勤这两大块。
三、指挥系统扁平化。这个概念不知道是不是由他首次提出来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个观点和现代的军事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不谋而合的。例如美国的的未来战场指挥系统中,作战指挥部可以对单兵直接下达作战命令。这样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也避免了信息在多次转达(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或者被夹杂了很多传达者的主观意见。
四、提出了战略和战术的划分。虽然现在有很多关于战略和战术的划分标准,但是克劳塞维茨的划分方法也还是比较独特的。他指出:战术就是如何战斗,而战略就是如何运用战斗。
简单的说了一些我认为《战争论》中比较有意义的四点后(其实远不止这些,只不过水平有限,还有就是懒得写),也应该对他错误的观点进行一下驳斥。
一、防御是比进攻强的形式。
这个观点是充斥这整本书的观点,书中作者认为,防御是消极的,进攻是积极的,防御的最大利益就是等待。因此,防御者通过防御比进攻在形式上强的因素来抵消进攻者在实力上强的要素,从而达到彼此平衡的状态。其实作者这样把防御和进攻单独的列举出来谈是不正确的,因为,任何进攻都会以防守而结束,而防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攻。(都是指广义上的)应该说防守和进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实作者在最后的几章中也提到了进攻和防守不可分割,可能因为是手稿,所以造成了我无法领会作者的原意。但是进攻和防守在我认为绝对没有强弱之分。
二、万物绝对化、极端化。
可能作者是因为受了当时哲学的影响,什么东西都会追求绝对的概念,不时的就会使得自己陷入追求极端的逻辑怪圈中(当然,读者更受罪)。例如,他指出只要是战争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动用暴力。他曾经痛斥不流血的战争这种观点,认为在战场上一定要歼灭敌人的主力。虽然他指出了战斗力中精神要素的重要性,但是他不明白攻心为上的战争规则,也不懂得上兵伐谋的道理。而关于这点,我国的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实这种暴力最大化观点和他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矛盾的。因为,从广义上来讲,既然政治是战争的目的,那么战争就必须受到政治决策者的影响,也就是说,政治的眼光要超越战略的眼光。如果一味追求暴力最大化而忽视政治,那么政治必将成为战争的奴隶。而且,如果战争一味追求暴力,那么战争就称不上艺术,而应该改名叫屠杀。
一个民族的活动种类越单调,军事活动在这个民族中越可能占据重要的地位。出现军事天才的机会就越多。
对这本书最初兴趣起源于作者与拿破仑之间的些许微妙联系。作为“军事天才”的拿破仑,他的辉煌他的落魄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因而探索他的事业巨细也成为了我的一个小兴趣。说到战争,虽然这本战争论距离我们已有好些年份,但是,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很多信息不因时间为转移,只要世界还存在着与当世之时共同的某一属性。
放眼近年来的伊拉克战争,我们可以明白,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自我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看待战争,研究战争,战争论精心研究了战争中的一切因素,分析对当今战争理论和实践有相当大的指导借鉴作用。
其实,处于自身的局限性,对本书最大的印象就在于本书关于人道主义的否定给予了我巨大的冲击力。善良者希望在炮火中寻得平衡,幻想着类似电影一样可以巧妙的处理大慯之事的幸运办法,然而人道主义赋予我们的善良唯是的道德观念在战争这里往往覆于破灭,战争的实质就是如此残酷。
不造成破坏又使对立方臣服的意志并不能冠冕堂皇的称之为战争的艺术,这也并不是军事艺术真正的发展方向。纵使此论观之甚美,但其实质是必须克服的错误思想,不能犹豫厌恶残暴这个要素就忽略其艺术本性,客观存在之物,我们需要正视。
另一点论述与之有类似的情结,也确实让我在如此浩瀚的文字中产生了些许共鸣,既为不确定的感情因素。我们的理性告诫我们应该追求斩钉截铁的“是或不是”,我们的情感却驱使我们逗留于“大概”“也许”之间。哲学探索和逻辑推理的道理会将人引入陌生的“冰冷”世界,而侥幸的情感则带人步入偶然的幸运国度。尽管概率不定,但思维的惰性总是让人们偏至于感性的不肯定。
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排斥肯定,实际上是对自我规箴的逃避,将事情或事物推至“不确定论”则是为自己找到龟缩的硬壳,世界本为相对,大范围运动中确实存在多方不确定,以巨论小,言其不顺可,言其顺亦可。这就是“不确定论’者的法宝。
一切若都定位未知,那世界则太为混沌了。
面对长达一千多页的这本书心情是复杂的,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能否坚持把它读完。读《战争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我们用脑子去思考、去体会。书有不同类型,当然我们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战争论》这样一本作者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经典之作岂能想读武侠小说一样呢?
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我们那里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绝顶的天才,人需要付出才可能得到回报。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十多万字,也有不少得以见报,小试牛刀,小小的成功心情是喜悦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奋斗的开始,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得多了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在研究一些深入问题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读书是需要坚持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习惯,静心、静心、再静心,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是该磨刀的时候了,停下笔,多看书。如今在一次翻开《战争论》我也不期望能够完全将他吃透,只是希望有所收获,并希望以后看第四遍、五遍、六遍的时候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本文将为您揭秘“战争论读后感”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想必大家最近都深深沉浸于作品一书。 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学习和领悟的升华和提炼,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近在网上见很多网友推荐读一下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反正无事就粗粗的看了一下,对该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后人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但是,在读这本书时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人,克劳塞维茨的妻子玛丽,这位伟大的妻子在丈夫因在军中感染了当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而突然去世后,强忍着悲痛和对丈夫的思念,经过近七年的手稿整理最后出版,使这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名著得以保存,《战争论》书中论述了作者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一般战略的看法等。
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兵圣”,据说我们的伟大领袖中国的特点为我所用,呵呵不说了,有兴趣自己去看一下吧。
在教学之暇,我有机会重读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甚有感触。发现其中的很多提法在今天仍有合理性,尤其是把《战争论》中的一些观点,结合到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中,就更感觉到阅读此书对于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认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战争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军事理论来分析中外历史中的战争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但是,历史上的一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对于战争规律所作的一些合乎客观实际的理论探索,亦可作为我们对战争问题学习和教学的有益借鉴。克劳塞维茨堪称近代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他主要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早年曾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亲身参加过一系列战斗,1803年以后进入军事指挥阶层,1818年任柏林军校校长并晋升少将军衔。他对于那个时代的战争指挥和战斗情形有最直观的感受和经验。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其实施战争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对于战争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克劳塞维茨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对1619世纪初以及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和诠释,耗时十年时间,写成了七十余万字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战争论》一书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19世纪下半期以及20世纪的很多重大战争和军事冲突也进一步印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因而该书在近现代军事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在当今西方军事理论中无处不在,克劳塞维茨因此成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即便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中,亦可觅其踪迹,是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军事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专门研究过《战争论》,他非常赞赏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的论断,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并对《战争论》中的一些论断作了批判和改造,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即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以暴力形式的继续。他说:由此可见,战争不仅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在以往的大多数军事理论家眼中,战争被认为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事物,这就割裂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不利于人们去发现战争的真正起因及其规律,也无从正确地判断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克劳塞维茨正确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是人类对自身矛盾冲突认识的一次重大进步。
克劳塞维茨说: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引起歼灭性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则等待歼灭行动。以此来观看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进程则生动地印证了这一点。中法战争中的马尾海战,清军福建水师之所以损失惨重,即是由于李鸿章具有消极性目的的避战妥协政策所招致的歼灭性后果。而冯子才在镇南关防御战中具有积极目的的主动出击,则予法军以歼灭性打击。再看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从战争开始就始终奉行避战求和的消极政策,清军在平壤和威海卫等战役中一再贻误战机,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和整个战争的完全失败。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的消极性的防御政策,最终导致了法国的全面溃败。
克劳塞维茨强烈批判了保守的消极防御,热情倡导积极防御。他说:防御的特征是什么?是等待进攻, 因此,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即使战争的意图只是保持现状,单纯的抵御也是同战争的概念相矛盾的,因为作战无疑不是忍受。应该把转入反攻看着是防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防御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这是闪闪发光的复仇利剑)是防御的最光彩部分。这种积极防御的思想,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所倡导的积极防御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在防御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不断地予敌以有力的反击,逐渐消耗敌军有生力量,从赢得了整个战争局面的根本改变。
克劳塞维茨高度重视民众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生活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亲身经历过普奥干涉法国大革命的战争,也目睹了欧洲反拿破仑战争的壮观场面,甚至还参加了俄罗斯抗击拿破仑入侵的1812年卫国战争。在这些经历中,法国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欧洲各民族潮水般的反抗运动、俄罗斯民众坚忍不拔爱国精神,都使当时貌似强大的入侵者陷于不可自拔的困境,这些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形,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而,他对民众在战争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的认识,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军事家。他在该书的民众武装一章中,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其他一些章节也多次论及这一问题。他说:防御应该是:尽可能地准备好一切手段,最后还有不怕敌人而使敌人害怕的坚强民众。 由于民众参加了战争,于是,不是政府和军队,而是全体民众以其固有的力量来决定问题了。克劳塞维茨强调在抵御入侵时,军队要配合民众联合作战,他说:派去支援的部队越多,对民众的吸引力就越强,民众斗争的声势就会象雪崩那样越来越大。他还指出:不容否认,贫穷的、习惯于吃苦耐劳的民众往往也表现得更勇敢,更坚强。以此来对照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及太行山地区,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人民的抗敌斗争,则是十分贴切的。太行山区的抗日军民长期生活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之下,严酷的太行山自然环境,造就了那里人民无比坚毅的性格,他们的抗日斗争成为了全国敌后抗战的楷模,成为侵华日军的梦魇。他还进一步指出山地是民众武装最合适的战场,这一观点同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中所倡导的武装全体民众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思想是基本吻合的。必须指出,他对于民众对战争所发挥的巨大影响,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这在当时富于封建性的普鲁士贵族横行的社会背景下是极为难得的。
克劳塞维茨非常重视在战争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他认为要赢得战争的胜利,首先必须是消灭敌人的军队,其次才是占领军事目标和地点。在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同志对此观点作出了最精彩的诠释。在此过程中,毛泽东指挥人民解放军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主动放弃一些地方和城市,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迅速歼灭敌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表面上看,蒋介石在战争初期攻城略地,取得了令人吃惊的胜利,他也陶醉在这种胜利的幻象之中,竟不顾民主党派的反对,于1946年非法召开了国民大会,使其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而在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过程中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则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克劳塞维茨反对逃跑式的退却。他说:一开始必须尽可能缓慢地退却,一般地说,以不受敌人摆布为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就必须同紧追的敌人血战,为此作出牺牲是值得的。不遵守这一原则,就会加速自己的退却,不久就会成为溃败。以此观点来观察中央红军长征,则甚为恰当。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李德、博古在战术上采取了逃跑式的大撤退,完全失去了主动性。突破湘江之后,人马损失过半,情况已极为危急,完全是因为红军战士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避免了溃败局面的出现。但是李德、博古仍旧奉行机会主义方针,听命于蒋介石的摆布,企图穿过敌军重兵设防的湘中地区,到湘西地区和二、六军团会师。在毛泽东的强烈建议下,红军才改向贵州方向进军,避免了羊投虎口的举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掌握了军事指挥权,通过四渡赤水之战,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终于化被动为主动,不再受敌人的摆布,使红军转危为安。毫无疑问,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的转折性战役,它使红军在军事上由被动转入主动。所不同的是,红军这一胜利不是靠血战硬拼获得的,而是毛泽东同志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所获得的。与此相反,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统帅叶志超在平壤战役失利之后,不能有序地组织清军撤退,更不敢与日军血战,而是畏敌如虎,狂奔五百里,完全是一派溃退的局面。
克劳塞维茨反对教条主义和照搬军事教科书,他认为军事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切情况的不确实性。他说:战争中的一切情况都很不确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困难,因为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在战争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判断,这才有可能使军事指挥和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毛泽东同志在四渡赤水战役胜利之后,受教条主义影响较深的凯丰(何克全)讥笑毛泽东无非是在按照《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打仗,没什么创见。而毛泽东却说他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指挥是靠《三国演义》的提示,至于《孙子兵法》,他根本就还没有读过。倒是是受了凯丰的提示,毛泽东后来抽空去翻了翻《孙子兵法》。事实上,在中国近代革命战争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特殊国情背景下发生的,是在任何现成的军事教科书都不能找到先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正是排除了教条主义和军事成规的影响,在军事实践中根据千变万化的战场情况创造性地采取了各种战略战术,从而创造性地谱写了中国革命战争,这一史诗般的篇章。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一大批军队将领们,无不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变化中,灵活而科学地把握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使他们的那些背诵过正规军事教科书的对手们,一个个焦头烂额、一败涂地。
《战争论》中所蕴含的智慧是无穷的,它所揭示的规律和原则也是永恒的。它所倡导的很多思想和原则是可以结合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来的,也完全可以被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战争史实所印证。历史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读好这本书,将有利于理论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而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而,我建议大家都来翻翻这本《战争论》。
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我就给他做一下广告了,可惜没有广告费,哈哈。
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为打到这个目的,必然要使敌人无力反抗。而使敌人无力反抗就必须要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这里的军事力量应该包括军队和敌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因为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以其必须在感情的范围之内。因此战争的精神力量不应该忽视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在一些关系生死的殊死的斗争中。使敌人无力反抗一定要摧垮其国家和人发的抵抗意志,在理论上至少是这样的,其表面的特征可以是签订和约,要求苟合。这些特征至少说明敌人目前承认了失败,以后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了。
在概念上分析,使敌人无力反抗会使斗争趋向于极端,然而在现实中必须也完全有必要对其修正。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不会为纯粹的逻辑而获得力量。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这也是因为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在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们在战争尤其是在激烈的战争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任何的疏忽都会导致战争进程的变化(相对于战争发生前的预测的)。这也是偶然性。
在任何时候不能忘掉,战争是政治以另外的一种手段的延续。因此政治目的始终存在于战争的始末。也许战争过程的进程对原来的政治目的有影响,甚至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影响一般不会根本影响原来的政治目的或是影响的限度极为有限。需要说明的是,在两方敌对感情和意图不强或是力量相对称时,政治目的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全左右战争的进程。即使在一般条件下,政治目的也会极大的影响战争的进程,或是严格控制其规模,或是无忌的放大其规模(即使没有什么真正的敌对意图和目的)。通常情况下是严格控制其规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的多。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御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情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好像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义。实事也说明在很多的情况下真正的战争(即是两方的真实的撕打)并没有发生。应该认为战争中进行的军事行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真正的战争进行的所有的准备,包括军事动员,物资运输,军队的调整集结。二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撕打。可以知道在两方的力量相差悬殊时,当一方认识到对方的军事力量远远超出自己的力量时,就自动的放弃抵抗。这也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战争进程已经开始了。
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与战争的目的即使敌人无力反抗矛盾。因为当一方不为消来敌人做准备或决心不进行决占而对方抱有积极的目的时刻消灭对手时,这一方在战争中必然会处于不利的局面,因为他在战争中在没有判定出对方不进行决战的情况下做出了消极的不决战的决心,这样在战争中他必然处于慌乱并且不能集中力量,最大限度使用力量。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可悲的。
所以使敌人无力反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摧垮敌人的意志力这个战争目的虽然不是每次战争都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它自战争一开始就存在于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只是由于政治目的或其它原因缓和或是遏制了。
在读完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和乔良老师的《超限战》之后,今天开始读《战争论》了,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三次翻开克劳塞维茨这本经典之作了。还记得第一次是在进入大学之初,我慕名而来,但是在翻了五六页之后,深奥难读的文字,枯燥无味的论述让我彻底打消了读下去的念头,我的第一次尝试也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第二次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由于研究“社会化战争”这个课题的需要,我鼓足了勇气再次翻开了那本放在书柜角落,并已经落满灰尘的《战争论》,这一次我几乎是用火柴棍撑着眼皮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上中下三册翻了一遍。翻是翻完了,但是基本上就没有看懂,唯一的收获就是记住了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而如今我又一次翻开了它,面对长达一千多页的这本书心情是复杂的,我希望此次能够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能否坚持把它读完。读《战争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我们用脑子去思考、去体会。书有不同类型,当然我们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战争论》这样一本作者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经典之作岂能想读武侠小说一样呢?
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我们那里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绝顶的天才,人需要付出才可能得到回报。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十多万字,也有不少得以见报,小试牛刀,小小的成功心情是喜悦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奋斗的开始,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得多了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在研究一些深入问题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读书是需要坚持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习惯,静心、静心、再静心,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是该磨刀的时候了,停下笔,多看书。如今在一次翻开《战争论》我也不期望能够完全将他吃透,只是希望有所收获,并希望以后看第四遍、五遍、六遍的时候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尽管《战争论》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其中阐发了一些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1.战争绝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
2.政治决定战争。
3.战争反作用与政治。
二、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的目的相辅相成。
1.适情确定战争的目的。
2.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最高目的。
三、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理论。
1.理论应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2.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
3.战争理论必须考虑时代的特点。
四、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的结合。
2.军队的武德是一种可以单独考察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3.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融合在一起的。
五、民众战争,是战争的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
1.民众战争是战略要素突破过去人为的限制的结果。
2.民众战武装是一种巨大的战略防御手段。
六、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形式是相互交错的。
1.防御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2.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
3.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是防御最光彩的部分。
七、战略上最重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1.数量上的优势是最普遍的至胜因素。
2.要在决定的地点和关键的时机集中兵力。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战争论》是十九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著。作者的思想受当时的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很大。由于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些观点,特别是一些军事学术上的具体问题,同今天的客观实际不相符。但是作者是第一个自觉地采取辩证法研究战争理论的军事家,也得出了一些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论断。恩格斯和列宁对其中某些观点也有过好评。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曾说: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奇特的,而书的本身是很好的。
克劳塞维茨不是一个在战场上很有成就的军人,他的一生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战役。此外,虽然深受德国哲学的影响,但是他还称不上是哲学家,所以他写的书既算不上地道的军事著作,也算不上地道的哲学著作。但是关键在于他有了创新,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了军事学。
实际上,这本书是他12年的手稿,在他死后由他的夫人帮他整理出版,书中很多的章节都不完整。克劳塞维茨自己也曾经在遗稿中说过:假使我过早地去世,因而中断了这项工作,那么现有的一切东西当然只能叫做一堆不像样的思想材料了。它们将会不断地遭到误解和任意的批评。
如果作为读者你想从这本《战争论》中得到一些打仗的诀窍,那么你肯定会非常失望。因为这本书通篇描写的是什么是战争,而不是如何战争。在这本书中,我个人觉得他得出的比较有价值的观点有一下几点:
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公认,应该说这是这本书中最最重要的贡献,即使意思形态不同的共产主义者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中,曾不止一次的引用过作者的这句名言,同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的看作探讨每一次战争的意义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考察各种战争的。在书中他定义了一种绝对战争的概念,即最大限度地使用暴力手段。但是实际战争中,好像并没有这种战争发生。不管战争惨烈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达到作者笔下的绝对战争的标准。当这种战争被弱化后,他背后的主谋(政治)就浮出了水面。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战争只能被定义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
二、人民战争。他的这个观点比***要早提出近一百年,所以有人曾经提出***的军事思想不过是克劳塞维茨的翻版。(在战争年代,***的确拜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至于***是否剽窃别人的观点,这个命题就让历史学家求证去吧)。人民战争这个概念虽然在书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是毕竟是作为一种战争的方式提出来了。这与他用辨证的方法写军事学著作一样,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人民战争的描述主要出现在他书中山地作战和后勤这两大块。
三、指挥系统扁平化。这个概念不知道是不是由他首次提出来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个观点和现代的军事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不谋而合的。例如美国的的未来战场指挥系统中,作战指挥部可以对单兵直接下达作战命令。这样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也避免了信息在多次转达(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或者被夹杂了很多传达者的主观意见。
四、提出了战略和战术的划分。虽然现在有很多关于战略和战术的划分标准,但是克劳塞维茨的划分方法也还是比较独特的。他指出:战术就是如何战斗,而战略就是如何运用战斗。
简单的说了一些我认为《战争论》中比较有意义的四点后(其实远不止这些,只不过水平有限,还有就是懒得写),也应该对他错误的观点进行一下驳斥。
一、防御是比进攻强的形式。
这个观点是充斥这整本书的观点,书中作者认为,防御是消极的,进攻是积极的,防御的最大利益就是等待。因此,防御者通过防御比进攻在形式上强的因素来抵消进攻者在实力上强的要素,从而达到彼此平衡的状态。其实作者这样把防御和进攻单独的列举出来谈是不正确的,因为,任何进攻都会以防守而结束,而防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攻。(都是指广义上的)应该说防守和进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实作者在最后的几章中也提到了进攻和防守不可分割,可能因为是手稿,所以造成了我无法领会作者的原意。但是进攻和防守在我认为绝对没有强弱之分。
二、万物绝对化、极端化。
可能作者是因为受了当时哲学的影响,什么东西都会追求绝对的概念,不时的就会使得自己陷入追求极端的逻辑怪圈中(当然,读者更受罪)。例如,他指出只要是战争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动用暴力。他曾经痛斥不流血的战争这种观点,认为在战场上一定要歼灭敌人的主力。虽然他指出了战斗力中精神要素的重要性,但是他不明白攻心为上的战争规则,也不懂得上兵伐谋的道理。而关于这点,我国的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实这种暴力最大化观点和他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矛盾的。因为,从广义上来讲,既然政治是战争的目的,那么战争就必须受到政治决策者的影响,也就是说,政治的眼光要超越战略的眼光。如果一味追求暴力最大化而忽视政治,那么政治必将成为战争的奴隶。而且,如果战争一味追求暴力,那么战争就称不上艺术,而应该改名叫屠杀。
《战争论》,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非军事界的人可能没有系统地读过《战争论》,但相信大多数人对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都耳熟能详,这一名言即出自《战争论》。《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观察、研究、分析的结晶。它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作者克劳塞维茨,普鲁士将军,被称为研究战争而真正摸索到其主题之根本的第一人。也是采取一种对军事史的任何阶段都能适用之理论的第一人。他很早就参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进柏林陆军大学就读。做过拿破仑军队的战俘,一年后又投入各种战斗。1818年升任少将并担任母校校长。1830年离开军校接任炮兵训练总监。这部军事哲学书,是他把自己历史研究的成果和战争经验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观念。在他突然去世后,被其遗孀在一个密封的包裹里发现。克拉塞维茨曾一再强调,他的原则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导。教育未来战争领袖的心灵,又或在其自我教育中提供指导,却不陪伴他走上战场。合理的理论并不能代替富有创造性的实践。这是克劳塞维茨的一贯坚持!经过了一战、二战的炮火,尽管有作者所处时机避免不了的局限,这部书依然被世界上大多数军事院校列为经典,为世界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熟读。克劳塞维茨被认为真正触到了战争的本质,他本来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这部书是哲学,而不是操典。凡事研究战争的人,不管是军人还是文人,都应该有所了解。
《战争论》第二卷,我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尤其喜欢关于防御的那一篇,在战争中,我一向都喜欢防御,而对进攻兴趣不大。其中还谈论到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政治服务于王权,是王权的工具,间接的军权也是服务王权。所以军事一直处在附属地位。如果金权超越了王权,军权依然能保持最初的样子,只是换了个服务对象而已。
书中大量列举了腓特烈大帝、拿破仑的战争事实,以前我对拿破仑进攻沙俄而遭到惨败一直很感兴趣(因为希特勒也是败在这里),在书中也得到强有力的分析,多的不说,只是最后总结性言论里说道,拿破仑的错误在于没有认真对比俄国与欧洲诸国的区别,用攻打欧洲诸国的方式去进攻俄国,结果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帝国灰飞烟灭。
此书内容太多(有77万字),并且都是理论性言论,我承认自己并未完全消化,这套书和《国富论》一样,等过几年后,我一定会重读的。
《战争论》读后感500字
尽管《战争论》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其中阐发了一些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1.战争绝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
2.政治决定战争。
3.战争反作用与政治。
二、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的目的相辅相成。
1.适情确定战争的目的。
2.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最高目的。
三、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理论。
1.理论应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2.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
3.战争理论必须考虑时代的特点。
四、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的结合。
2.军队的武德是一种可以单独考察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3.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融合在一起的。
五、民众战争,是战争的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
1.民众战争是战略要素突破过去人为的限制的结果。
2.民众战武装是一种巨大的战略防御手段。
六、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形式是相互交错的。
1.防御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2.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
3.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是防御最光彩的部分。
七、战略上最重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1.数量上的优势是最普遍的至胜因素。
2.要在决定的地点和关键的时机集中兵力。
《战争论》读后感500字
最近在网上见很多网友推荐读一下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反正无事就粗粗的看了一下,对该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后人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但是,在读这本书时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人,克劳塞维茨的妻子玛丽,这位伟大的妻子在丈夫因在军中感染了当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而突然去世后,强忍着悲痛和对丈夫的思念,经过近七年的手稿整理最后出版,使这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名著得以保存,《战争论》书中论述了作者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一般战略的看法等。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兵圣,据说我们的伟大领袖老毛同志也极为重视这本书,其著名的《论持久战》也借鉴了不少该书中的理论,当然老毛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中国的特点为我所用,呵呵不说了,有兴趣自己去看一下吧。
喜欢《《战争论》读后感1500字汇总》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战争论》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