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一部影片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丰富且多元化的,观赏影片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6天前,东京奥运会在掌声中落幕。圣火余温犹在,24日,伴随着残奥会的开启,全世界的目光回到东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将在未来12天里,由4403名残疾人运动员在东京湾畔再度演绎。
时隔57年,残奥会回到东京,东京也成为历第一个两次举办夏季残奥会的城市。夜幕低垂,微风徐徐,当时针走过八点,一场关于“风”的开幕式就此拉开。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位位残疾人运动员,伴随着他们铿锵有力的舞动,一片片羽毛在空中扬起,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遇到挫折时的坚韧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此时,竞技场化身为一座“帕拉机场”,包括23名残疾人在内的100名机场“工作人员”涌进场内。音乐响起,伴随他们富有节奏的舞姿,倒计时开始。从十归零,绚烂的烟火点燃了东京的夜空,一场属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狂欢正式开始。
“塔台”一声令下,“帕拉机场”变得活跃起来,场内的泵、弹簧、杠杆开始运转。当一切就绪,大型人偶随之舞动。不久,舞台的中央竖起一根圆柱,一名装有假肢的男孩迎面奔跑而来,男孩的奔跑产生了巨大的风能,让蓝色、绿色、红色三股弧形气球从不同的方向飘进场内,最终汇聚成国际残奥委会标志。
在动感的音乐声中,难民代表队首先进入场内,随后按照日文发音顺序,各代表团依次亮相,未来两届残奥会的东道主法国、美国以及本届残奥会的举办国日本最后三个进入场内。
别具匠心的是,在投影的配合下,每当一个代表团出现,都会有一股不同颜色的风带“吹”过舞台中央。无论性别、肤色、种族,每一位运动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环顾体育场四周,滚动屏幕上打出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名字,这在奥运历尚属首次。
在女子轮椅射箭运动员周佳敏、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王浩两位旗手的带领下,中国代表团统一着装、佩戴国徽,挥舞着五星红旗,唱着《红旗飘飘》,第98个走入场内。
入场仪式结束,五颜六色的风带再次从四面八方袭来,在舞台上有规律地舞动,吹向每个角落。一束束烟花喷涌而出,再次照亮东京的墨色苍穹。
在运动员的注视下,开幕式的主角——一架单翼小飞机驶入场内。在一位女童的演绎下,残缺的小飞机时常仰望蔚蓝的天空,梦想能像同类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但是由于只有一只翅膀,她一度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可在朋友们的一番鼓励下,她重拾信心,放下彷徨,最终逆风而上,直冲云霄。故事的主题也契合了本次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我们拥有翅膀。
生活或许会令我们失去双翼,但这不妨碍我们为了梦想再次插上飞翔的翅膀。
灯光隐去,火炬入场。在三位火炬手的努力下,炽热的火焰熊熊燃起。这是一道光,点亮人心。这是一团火,温暖人间
记忆中有许多相当经典的桥段都来自于一些经典影像,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想要随时记录自己心里的想法,那么就要学会写观后感。你在写作品观后感时会产生哪些感悟?相信您也在搜索作品的观后感吧!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来了来了,距离上一次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一众网友之后没多久,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又双叒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浪漫”!特别是主火炬点燃的那一刻!几乎所有朋友都被整破防了!
一阵阵掌声和一声声“加油”,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绽放”。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一开场,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最终,画面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
冬残奥会六大项的残奥运动从现场雪道的最高点疾驰而下。这一次的倒计时也别出心裁。所有人都盯着冰壶,屏息凝神。上一秒,两位运动员坐在轮椅上推出发光的冰壶,当它最终进入营垒的一刻,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以往的倒计时,往往越到最后节奏越快,这一次相反,最后几秒钟,大家都等着冰壶安静地进入营垒。开幕式这样的“大场面”,当然少不了“新晋顶流”——雪容融。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运动员们也陆续进场。中国冬残奥代表团入场,现场出现巨幅五星红旗,鸟巢再次响起歌唱祖国,全场沸腾!开幕式中,还藏着无声的震撼!手语“唱”国歌,邰丽华带着手语舞者(其实都是听障人士),把国歌通过手语演唱出来。这次的冬残奥会开幕式精彩啊!
北京冬残奥会进入第2个比赛日,在全天共产生的8枚金牌中,中国运动员接连创造佳绩,获得4金1银3铜:郑鹏和杨洪琼分别获得了残奥越野滑雪男、女长距离(坐姿)的金牌,梁景怡和张梦秋则摘得残奥高山滑雪男、女超级大回转(站姿)的金牌。
中国队已获得了6金4银6铜,奖牌总数达到16枚,居各参赛代表团首位。
3月6日上午10时,残奥高山滑雪和残奥越野滑雪比赛分别在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张家口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同时开赛。在首先结束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视障)比赛中,中国选手朱大庆获得一枚铜牌,这也是她继首日比赛获得女子滑降(视障)银牌后再度摘得奖牌。
接下来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中国选手张梦秋以1分13秒54的成绩获得金牌,法国选手玛丽·博歇以1分14秒97的成绩获得银牌,加拿大选手阿兰娜·拉姆齐以1分16秒84的成绩获得铜牌。
在3月5日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站姿)比赛中,张梦秋获得一枚银牌。“能用自己的努力把昨天的银牌换成金色,我太高兴了!”张梦秋说,“通过昨天的比赛,我(今天)感觉轻松了一些。昨天的奖牌给了我很大信心,我对自己未来的比赛也更有信心了。”
在随后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中,中国选手梁景怡以1分09秒11的成绩获得金牌,奥地利选手马库斯·萨尔歇尔以1分09秒35的成绩获得银牌,加拿大选手亚历克西斯·吉蒙德以1分10秒02的成绩获得铜牌。
残奥越野滑雪共产生两枚金牌。在首先进行的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中国队有三位选手出战。最后,郑鹏以43分09秒2的成绩获得金牌,毛忠武以落后14秒6的成绩获得银牌,另一位中国选手杜天获得第四名。
29岁的郑鹏来自福建莆田,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获得该项目的第四名。他说,此次获得金牌是梦想成真的时刻。他坦言,在四年的备战期间,有一段时间的训练让他感到无所适从,“这让我非常焦虑,很感激我们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带我走出低迷并超越了自己”。
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国队同样派出三位选手出战,杨洪琼一公里过后即冲到了最前列,并逐渐拉大了与对手间的距离,最后她以43分06秒7的成绩完成了比赛,列所有参赛选手中的第一位,为中国队收获了当日的第四枚金牌,她的队友李盼盼获得铜牌。
32岁的杨洪琼说:“想到我平时训练流下的泪水和汗水,还有我为训练付出的所有努力,这枚金牌是给我的最好回报。”
杨洪琼还特地感谢前来为她加油助威的观众:“其实我在比赛的后半段感到很累,但听到观众们为我加油,他们的鼓励给了我力量,我感到自己又变得强大了。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他们太可爱了。”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虽然上苍是那样不公,它没有给我十全十美健康的身体,没有给我靓丽的容颜,但是它给了我一颗多么美丽善良的心!我用我的心来生活着,用我的心来爱这个世界,爱每一个人,我的人生将演绎如此生动和美丽!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但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的点火仪式上,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个万众瞩目的环节新的意义。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时,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3月4日晚,李端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的时候,全场观众为他加油,李端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世界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没有咱中国人做不成的事” 点火仪式结束后,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今天我的右手拿得低了一些,左手去比对时,(卡槽)底下也有点卡。盲人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但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又拔出来重试一下,费了点时间,但最终成功了!”
李端的自信里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曾经的男篮运动员“自强不息”也是对李端人生轨迹的最好概括。这个高大的吉林汉子出生于1978年,从小喜欢打篮球,曾两次入选国家青年队,获得过全国青年男篮的扣篮冠军,王治郅、陈可都是他那时的队友。
但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还失去了右手食指第一节。不能打篮球了,他就开始学盲文和盲人按摩。他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习纪录。
曾经的队友变成了他的按摩对象。李端想,能为他们缓解病痛、让他们精神抖擞地回到赛场上,那也是好的。后来,中国残联和各级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弹跳力好、腿长的李端被发现,重启运动生涯,开始练习跳远。“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一次次的蓄力、起跳、落地中,李端为祖国夺得了沉甸甸的荣誉: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参加了4届残奥会,共夺得4块金牌。
2008年9月15日,中国选手李端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6米61的成绩夺冠。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尤其难忘,他夺得了男子跳远F11级决赛冠军,还刷新了西班牙运动员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在鸟巢升起了国旗,奏响了国歌。
“当时和9万名观众高唱国歌,我真的特别自豪。”
“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国歌,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夜晚,为我们点亮了整个夜空。
茫茫的非洲大戈壁滩上,不时刮起一阵大风,卷起漫天的黄沙。
这里白天要面对太阳的炙烤,晚上却又要受到寒风的侵袭,一年四季还要忍受缺水的困扰。可就在今晚,一株四色的小花——依米花绽放了。
“哇,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美呀!”小依米花赞叹道。
此时风早已平息,天上的星星照亮大地,留下了一片银色光晕。
突然,一道白光天空划过,转眼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是什么?好漂亮呀!可它到哪里去了呢?”依米花一边想,一边摇动她那瘦小的叶子,四处张望起来,可最终还是没找到。
“算了,不找了!”小依米花说道,“还是先好好欣赏一下这个世界吧!”
两天过去了。在这两天中,小依米花快乐极了,她白天在阳光下起舞,虽然阳光灼热,却也胜过她曾经生活的地下;夜晚,她欣赏那美丽的星辰和那又大又亮的月亮,即使是那透骨的寒冷也不能阻止她,因为那六年的艰苦早就让她能适应这一切。可令她遗憾的是,她再也没看到那划破天际的白光—风告诉她那是流星。
现在又是一个夜晚,繁星闪烁。可依米花却没了心情,因为她的花瓣决要谢了,这也预示她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将再也看不到流星了。
6年前我来到这个世界,在前五年的时间中我拼命地将根扎向地底。半个月前,我终于积蓄到了足够的养分,长出了叶,绽出了翠绿。两天前,我开出了花儿,是一种包含红、白、黄、蓝四色花瓣的花儿,让我6年的期盼有了结果。可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终结了,我的生命有意义吗?”
突然,依米花想起了昨天风伯伯告诉她白光是流星划过天空时说过的话,流星是天上的石头,你看见的是它留在这个世间最美丽的一刹那,是它用生命开出的花,那是它生命的智慧——在仅拥有一次的生命中绽放出最美丽的花。
想到这里,依米花明白了,自己就如同那流星一样,生命虽然会完结,可却绽放了美丽的花,正如流星留下的一刹那的光华。
一阵风吹来,依米花的花瓣也开始凋落。
“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一定要在仅有的一次生命中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这就是生命的智慧!”在最后一瓣花瓣落下时,依米花说道,然后,她收起了叶子,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又一颗流星划过天空,好像在昭示着什么……
林清玄曾在《心的菩提》中写道:“我们要全力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若是我,我愿选择昙花,缓慢地生长,优雅地绽放。
昙花是美丽的,可是它绽放的过程是漫长的,有多少痴人久盼,只为赏一眼它的真容,嗅一缕它的清香,即使,只有一次。昙花的美是夺目的,那可是它日日夜夜潜心倾力而酝酿出的花啊。那洁白的花上,渗透着的是她的气力!我想,只需一次,只需一眼,她的美,她的优雅便能深镌入心。
昆虫大师法布尔曾说过:“夏天的蝉在树上唱歌,它的声音聒噪不好听,但是我们人应该原谅它,因为它是很不容易才爬到树上唱歌的,它在地底下遭受了很多黑暗和艰辛,才谱写出一支歌曲,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在树枝上唱歌。”这让我想起了蝉中的勇士——十七年蝉。为了那个美好的幻梦,为了那个绚烂的夏天,它在地底下,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度过了十七年。漆黑的十七年里,它养精蓄锐,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欢歌,在心中反复斟酌,反复吟唱,只为那一天的放歌。等到有一天,它可以冲出土壤,展翅飞翔。灿烂的阳光照在它的翅膀上,透明而轻盈。它稳稳地停在树枝上,开始它辉煌的演唱。那雄浑的歌声,开口迎合的小鸟听见了,簌簌摆动的绿叶听见了,悠悠飘过的白云听见了。这对它而言,就已足够了。忍过漫漫黑暗,它终于优雅吟唱,歌唱世界的明媚,歌唱成长的奇迹。可谓“即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巴菲特曾对他的儿子彼得说过:“你有权选择一种长大的姿势。”我愿以缓慢而优雅的姿势绽放。人要不畏困难和埋没,要不畏艰辛和苦难,要不畏流言和诋毁,要不畏诋毁和恶意。生命的伊始是颗被黑暗包围的种子,它的迷惘和害怕被时光积淀成丰富的养分,它要毫无排斥地接受供给拥抱光明。待它冲破束缚的时刻来临,生命才真正被赋予意义。在生命迎来绽放之际,所有的奋斗和等待都支撑着花朵的美丽,呈现温暖细腻的娇妍。
观看自己喜爱的影片是一种享受,每当我们观赏完一部作品之后都会有不少心得。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回忆作品情节,保留当下感受。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好的领略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您对于写好作品的观后感有什么见解呢?有请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编辑的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让我们的社会形成普遍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
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至2018已经举办了12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近4000人。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中国2002年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当时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取得一个第六名的成绩。
冬季残奥会截至2018年已举办过第12届,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
后来滑雪运动器材设计方面出现了革新,例如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 skiing)1.1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条痕迹。
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3板滑雪锦标赛。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今天起到9月18号,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这是残奥会历史上首次在南美大陆举行。北京时间今天凌晨5点15分,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5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齐聚马拉卡纳体育场,里约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之前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让全世界观众印象深刻。里约奥组委表示,残奥会开幕式将会延续奥运会开幕式的声光和摄影技术,在规模和科技方面和奥运会持平。
残奥会的开幕式在当地时间下午6点15分开始,容纳45000个座位的马拉卡纳球场座无虚席。此时的里约热内卢华灯初上。马拉卡纳这个体育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
残奥会开幕,很多网友都会联想到不久前结束的奥运会开幕式。如果把这两者进行比较,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残奥会的开幕式在现场的声音、光线、色彩以及投影器的运用方面跟奥运会差不多。最大的相同点是巴西人特有的热情奔放、狂欢的方式,进行他们的娱乐大Party。现场的解说也在不停的提示,让几万名的现场观众加入到今天属于自己的SHOWTIME时间。
在现场,只要出现有节奏的音乐和鼓点,几万名观众马上嗨起来,同时抱以有节奏的、整齐划一的掌声和欢呼声,十分震撼。
如果要说到不同点,残奥会开幕式更加突出残疾人朋友的现场体验,偌大的体育场变成声音感受实验室、调动大家多种感觉的实验室。让残疾人能够更好的了解现场。另外开幕式可能还会有一个熄灯环节,整个球场的灯光全部熄灭,几万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听觉去感受现场的气氛。
未来10天,里约残奥会的22个大项、528个小项将展开角逐,包括了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三大残疾类别。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会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两大类别的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
当然,相比于奥运会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残奥会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比赛的范畴,它更是残障人士展现自己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屈服命运摆布的伟大精神的舞台。在这里,金牌和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每个人都是胜利者。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还记得在2008年由中国举办的“有史以来最好的”北京残奥会上,各国、各地区伤残选手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残奥会世界纪录,这使得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北京,放在了残奥会上。当选手们登上冠军领奖台,场馆内升旗、奏乐的时候,人们又怎能不给他们送上一份最好的礼物:尊重。
确实,残疾人运动员有理由获得社会的尊重。他们身残志不残,在生活中自强不息,在运动场创造奇迹,下肢瘫痪者能打排球,盲人能跑步,肢体不健全者能游泳,等等,这是我们常人实在难以想象的,有时候,当他们忍受痛苦和艰难、拼命进行比赛的时候,我甚至都不忍心看下去。所以,他们创下的这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是人类的骄傲。为了让伤残运动员生活在无障碍环境中,北京奥组委对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处处体现了尊重,各个运动场馆都进行了改造,建起了无障碍设施,使运动员进出、就歺、如厕、访客等十分方便,就连为残奥运动员服务的商场柜台也适当地放低了,这些都体现了人性化服务。在场馆内,观众每次都热情地为残奥运动员加油,为他们的成绩而欢呼;在场馆外,许许多多的志愿者悉心地为残奥运动员服务,让他们仿佛置身于自己家中一般。而当我们从电视中看到,当有次比赛中由于给聋哑人设置的起跑发令器失灵、其中一位运动员未“听”到发令开跑声而仍站在原地而被裁判员发现时,裁判便果断地下令中止比赛,等置换发令器后再重新开始,这是体现了赛场上的公平竞争。要知道,若是让运动员失去这次机会,他可能将终身饮恨,而为了比赛,残疾人要比常人付出了多少艰辛!也正因为如此,我不仅被这些身残志不残、意志比常人更坚的运动员所感动,也更被北京奥组委、大批志愿者和北京市民对伤残运动员的热情尊重而感动。这种尊重,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博爱精神,体现了天赋的平等人权。
在我们这里,伤残人同样生活在阳光下,他们有权利享用与常人一样的空间。北京在残奥会期间对伤残运动员的尊重,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水准,表现出了这座城市市民的崇高的素质和精神境界。北京残奥会的组织工作让我们感动,世界各地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让我们感动,而另一种精神和风格也值得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感动,那就是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民(观众)对残奥运动员的'尊重。
向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精神致敬!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中国国歌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长跑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槃,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辈青年当奋起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实事。我们可以输在起点,但一定要赢在终点。为理想而努力的我们,定不会任命运的风肆意拨动,而要如他们以残缺之翼,乘风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北京时间8月24日,东京残奥会的开幕式成功举行,作为每次奥运会之后又一项大型赛事,残奥会的举办让更多人对于“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有了新的认识。而与奥运会开幕式相比,残奥会的开幕式也有很多亮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次开幕式是以一段节奏十分明快的短片作为开场,其中的羽毛元素恰恰对应了本次残奥会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100位身穿蓝色服装的舞者欢快地起舞,随后出现的声光电效果十足的现场倒数画面相当震撼。
本次开幕式的主题地点设定在“帕拉机场”,每一段表演都是以这座象征着残奥会主题的机场来延伸的。随着一声令下,身穿蓝色制服的员工开始工作,复杂的启动模式之后,身着“机关人偶”服饰的演员翩翩起舞。一名身穿义肢的运动员在场地中央奔跑,而他的奔跑形成的光圈推动着各个“机关”的运行。
在介绍比赛项目的短片中同样显示了明快的特点,电子音乐作为背景导致的迅速切换和快节奏的镜头感十分具有日本代表性。而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也是由DJ现场打出的电子音乐作为背景,让现场的气氛非常轻松活跃。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每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式,现场场地大型LED屏幕都会显示该国家国旗颜色的特效,科技感十足。
在运动员入场结束后,帕拉机场再度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飞机代表着各类运动员面临着各种挫折,以一架独翼小飞机的视角来阐释如何面对逆境鼓足勇气展翅飞翔。这段表演十分励志,就像一幕舞台剧一般,而肢体残障的演员贡献的演出让这一幕更为动人。
这一幕演出分上下两个部分,小飞机虽然面对很多鼓励,但始终未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在宣誓环节结束后,下半部分表演开始,小飞机依旧未能飞行,此后一辆大卡车入场并与小飞机进行对话。各种不同境遇的舞者纷纷鼓励小飞机,最后小飞机在大家的掌声鼓励中一飞冲天!“我们拥有翅膀”,正是这场演出的主题!
最后的圣火点燃仪式相对更为简单,也沿用了奥运会的花瓣模式,不过这更加凸显了圣火点燃的神圣感。开幕式在圣火点燃之后随即结束,这也意味着东京残奥会正式拉开帷幕,未来的12天里,我们将见证残奥会运动员一次次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的精彩时刻。东京残奥会,我们共同期待吧!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平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本文为读后感大全推荐专题“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相关内容。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
“开幕式的感觉是五彩斑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参演人员残疾人占比30%
“同心圆”理念是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提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亮点,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强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艰难前行的经历。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鲜血。他们曾经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们继续前行的起点,他们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挠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教育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态度点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简单的六个汉字,概括了48年残奥会运动史的真谛。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残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残奥运动发展到今天,对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不再仅仅是对奖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超越自我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举办一场残奥会也不再仅仅是展现该国运动员实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汇集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到竞技中来,更多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进程。
来了来了,距离上一次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一众网友之后没多久,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又双叒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浪漫”!特别是主火炬点燃的那一刻!几乎所有朋友都被整破防了!
一阵阵掌声和一声声“加油”,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绽放”。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一开场,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最终,画面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
冬残奥会六大项的残奥运动从现场雪道的最高点疾驰而下。这一次的倒计时也别出心裁。所有人都盯着冰壶,屏息凝神。上一秒,两位运动员坐在轮椅上推出发光的冰壶,当它最终进入营垒的一刻,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以往的倒计时,往往越到最后节奏越快,这一次相反,最后几秒钟,大家都等着冰壶安静地进入营垒。开幕式这样的“大场面”,当然少不了“新晋顶流”——雪容融。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运动员们也陆续进场。中国冬残奥代表团入场,现场出现巨幅五星红旗,鸟巢再次响起歌唱祖国,全场沸腾!开幕式中,还藏着无声的震撼!手语“唱”国歌,邰丽华带着手语舞者(其实都是听障人士),把国歌通过手语演唱出来。这次的冬残奥会开幕式精彩啊!
林清玄曾在《心的菩提》中写道:“我们要全力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若是我,我愿选择昙花,缓慢地生长,优雅地绽放。
昙花是美丽的,可是它绽放的过程是漫长的,有多少痴人久盼,只为赏一眼它的真容,嗅一缕它的清香,即使,只有一次。昙花的美是夺目的,那可是它日日夜夜潜心倾力而酝酿出的花啊。那洁白的花上,渗透着的是她的气力!我想,只需一次,只需一眼,她的美,她的优雅便能深镌入心。
昆虫大师法布尔曾说过:“夏天的蝉在树上唱歌,它的声音聒噪不好听,但是我们人应该原谅它,因为它是很不容易才爬到树上唱歌的,它在地底下遭受了很多黑暗和艰辛,才谱写出一支歌曲,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在树枝上唱歌。”这让我想起了蝉中的勇士——十七年蝉。为了那个美好的幻梦,为了那个绚烂的夏天,它在地底下,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度过了十七年。漆黑的十七年里,它养精蓄锐,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欢歌,在心中反复斟酌,反复吟唱,只为那一天的放歌。等到有一天,它可以冲出土壤,展翅飞翔。灿烂的阳光照在它的翅膀上,透明而轻盈。它稳稳地停在树枝上,开始它辉煌的演唱。那雄浑的歌声,开口迎合的小鸟听见了,簌簌摆动的绿叶听见了,悠悠飘过的白云听见了。这对它而言,就已足够了。忍过漫漫黑暗,它终于优雅吟唱,歌唱世界的明媚,歌唱成长的奇迹。可谓“即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巴菲特曾对他的儿子彼得说过:“你有权选择一种长大的姿势。”我愿以缓慢而优雅的姿势绽放。人要不畏困难和埋没,要不畏艰辛和苦难,要不畏流言和诋毁,要不畏诋毁和恶意。生命的伊始是颗被黑暗包围的种子,它的迷惘和害怕被时光积淀成丰富的养分,它要毫无排斥地接受供给拥抱光明。待它冲破束缚的时刻来临,生命才真正被赋予意义。在生命迎来绽放之际,所有的奋斗和等待都支撑着花朵的美丽,呈现温暖细腻的娇妍。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9月7日消息(记者陈亮)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再过不到24个小时,里约残奥会的大幕将在马拉卡纳球场拉开。十几天前,里约奥运会的圣火刚刚熄灭,再过一天的时间,残奥会的圣火即将在这个著名的球场点燃。对于即将开始的大赛,里约准备好了吗?
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们来到里约已经有将近一周的时间了,他们正在这里积极备战,正在努力适应这里的环境,调整出自己的最佳状态。这次里约残奥会跟之前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这是在南美大陆举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残奥会历史上出行距离最远的一次,面临着时差调整、气候条件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克服。现在巴西的天气虽是冬天,但是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冷,这里昼夜温差非常大,白天太阳一出来是暴晒,经常要穿短袖短裤,在路上走几步是一身汗,最好还得抹上防晒霜,否则很可能会被晒伤。但是太阳一旦下山或者躲进了云层里面,起了风,温度立马就降下来了,有时候穿上外套还觉得非常冷。对于普通行人的感觉都是这样,对于要保持良好状态的运动员来说怎么去适应气候,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生病,把这个状态延续到比赛当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里约残奥村和奥运村都在位于里约西南部的巴哈区,里约奥运会结束之后,奥运村经过一番改造就变成了残奥村,残奥村远离市中心,周围群山环绕,从运动员的阳台上可以看到巴哈奥林匹克公园,不远处还有湖泊和大海。残奥村里共有31栋楼房,中国代表团住在13号楼,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也居住在这里。13号楼一共有18层,每一层都挂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入口处红灯笼也非常显眼。中国代表团驻地的墙壁上用白纸黑字写了一句话:祖国和人民的荣誉高于一切。相信在即将开始的残奥会比赛上,中国运动员一定会肩负祖国人民的嘱托,奋勇拼搏、取得好成绩。
里约残奥会一共设置了22个大项,528个小项,包括三个方面: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皮划艇和铁人三项是这届残奥会中新增加的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这两个类别的比赛,其中包括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游泳等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中国运动员在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数名列奖牌榜、金牌榜的首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从那以后,到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以及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和奖牌数都是名列首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运动员全部都是业余选手,平均年龄26岁,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4岁,这些运动员跟往届相比新人变多了,重残人数增加了,受教育程度也是历届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中最高的。
目前,开幕式旗手确定了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项目冠军的荣静,今天记者在采访荣静时她说,这里的训练条件和国内差不多,她的比赛大概在将近一个礼拜之后的14号才开始,目前她也正在进行最后的实战训练。为什么选择荣静作为旗手?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告诉记者,选择女子轮椅击键冠军的荣静有着特殊的考虑,以前残奥会代表团的旗手都是小伙子,这次残奥代表团提出要对残疾妇女以及残疾儿童格外关心,代表团旗手的选择上也体现了这种关心,特地选择了这样一位非常漂亮、健康、爱笑的女旗手。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但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的点火仪式上,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个万众瞩目的环节新的意义。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时,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3月4日晚,李端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的时候,全场观众为他加油,李端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世界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没有咱中国人做不成的事” 点火仪式结束后,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今天我的右手拿得低了一些,左手去比对时,(卡槽)底下也有点卡。盲人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但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又拔出来重试一下,费了点时间,但最终成功了!”
李端的自信里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曾经的男篮运动员“自强不息”也是对李端人生轨迹的最好概括。这个高大的吉林汉子出生于1978年,从小喜欢打篮球,曾两次入选国家青年队,获得过全国青年男篮的扣篮冠军,王治郅、陈可都是他那时的队友。
但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还失去了右手食指第一节。不能打篮球了,他就开始学盲文和盲人按摩。他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习纪录。
曾经的队友变成了他的按摩对象。李端想,能为他们缓解病痛、让他们精神抖擞地回到赛场上,那也是好的。后来,中国残联和各级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弹跳力好、腿长的李端被发现,重启运动生涯,开始练习跳远。“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一次次的蓄力、起跳、落地中,李端为祖国夺得了沉甸甸的荣誉: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参加了4届残奥会,共夺得4块金牌。
2008年9月15日,中国选手李端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6米61的成绩夺冠。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尤其难忘,他夺得了男子跳远F11级决赛冠军,还刷新了西班牙运动员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在鸟巢升起了国旗,奏响了国歌。
“当时和9万名观众高唱国歌,我真的特别自豪。”
“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国歌,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夜晚,为我们点亮了整个夜空。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虽然上苍是那样不公,它没有给我十全十美健康的身体,没有给我靓丽的容颜,但是它给了我一颗多么美丽善良的心!我用我的心来生活着,用我的心来爱这个世界,爱每一个人,我的人生将演绎如此生动和美丽!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平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开幕式画“同心圆”
明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昨天,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现在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潮流。很多优秀的想法就是在观看的时候产生的,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写观后感时不要盲目的写其它内容,以防与原作脱轨。当你看到此文,即表明你在寻找作品观后感吧!为此,栏目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观看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平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开幕式画“同心圆”
明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昨天,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坚强之美、超越之美、残缺之美,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时处处绽放着奇异的光芒!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进取、超越、希望和梦想,也让我们更深刻体会了“精神寓于运动”的理念。这是残奥会给残疾人运动员带来了美丽,残疾人运动员更因残奥会向世界释放了他们残缺的美丽。
诚然,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个肢体健全、心智健康的人,但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那些残疾人、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他们以尊重和帮助,给他们以施展才华和超越梦想的舞台,这就是残奥之美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北京冬奥盛会,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有助于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内外部舆论环境。正因此,我们不仅要办好盛会,也要以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的方式,讲好中国再次与奥林匹克结缘的动人故事。
我们要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冬奥会开幕日益临近,全球冰雪健儿正争分夺秒,为梦想冲刺。中国冰雪“金牌之师”国家短道速滑队已经实现满额参赛;17岁小将苏翊鸣在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中夺得男子单板滑雪金牌,创造了中国滑雪新的历史;两届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冠军、日本运动员羽生结弦,期待在北京挑战高难度的四周半跳动作……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世界顶尖的冬季项目运动员将会聚在中国,向世界呈现精彩的冰雪竞技。无论是否站上领奖台,拼搏就是最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共同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色。深入挖掘这些故事,将激励更多人用奋斗成就梦想。
仪式前表演是由北京、石家庄、张家口3个地区的普通群众用最饱满的热情来展现海纳百川,载歌载舞的大美中国。各个地区也为庆祝冬奥会成功举办献上各自的文艺表演。在全世界的期待中,简约、安全、精彩北京冬奥会仪式在流光溢彩的鸟巢拉开帷幕了。
开幕仪式先是介绍中国农历中24节气,开幕式就在居首立春到来之日正式开始啦!第一个表演是欢迎表演先是小草萌发,寓意着让我们和全世界一起迎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然后变成蒲公英,在小男孩的吹气下,蒲公英的种子飞散着向天空飞去变成了灿烂的烟火洒满大地。接下来升旗仪式,让我莫名地激动。第二个表演是最让我兴奋的表演了,大屏幕上一开始是一滴深蓝色的水滴入水中,瞬间幻化出了黄河之水奔腾而下,只能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它的波澜壮阔。场内出现长方形的冰块,展现出各个国家的冬奥会时间,最后出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随之雕刻出一个冰五环。紧接着各个国家的运动员出场,结束后天空中飘起了写着不同国家的小雪花,一个橄榄枝把聚集在一起的小雪花编织成了一个大雪花,全场瞬间进入一个洁白、浪漫、纯净、唯美的如诗意境,一朵雪花贯穿整个开幕式。接下的表演分别展现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走向未来和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和更团结。最后的表演是点亮火炬,在一片歌声中由许多中国运动员手举火炬一个传一个,最终由两名年轻运动员将主火炬插入雪花中心,寓意着星星之火可燎原,永恒绵长,生生不息。每个赛区也分别点亮了火炬,随着烟花的盛开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始了。
北京冬奥会开幕仪式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历史盛典。作为中国人,我为之骄傲,为之兴奋,为中国运动员们加油,为中国加油!加油!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平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北京冬残奥会各项筹备工作中,都彰显着“两个冬奥同样精彩”的办赛理念及“以运动员为主”的人文关怀。
科学防疫稳步推进,个性化防疫满足特殊需求。进入冬奥会向冬残奥会的转化期,届时将会有大量人员出入境,对此,北京奥组委已做好完备的防疫措施。除了借鉴冬奥会期间的有效防疫经验外,北京奥组委还考虑到了冬残奥会参赛人员的特殊情况,实施人性化的防疫政策:对于体温调节有异常的残疾运动员,奥组委将提前准备材料的审核和备案;对于可能不能佩戴口罩、需要佩戴防护面屏的情况,奥组委也将提前进行标注……科学防疫结合个性化防疫,北京疫情防控的随机应变将为冬残奥会的举办再发力。
后勤保障强大有序,为冬残奥会运动员做好全方位服务。在筹办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正接受冬残奥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考虑到冬残奥会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将增设轮椅、矫形器以及假肢维修中心等保障特需;技术维修服务中心也将于比赛前及比赛期间免费为残奥会运动员提供运动器材和生活辅具的维修服务。医疗方面,奥组委精准制定医疗救治方案,针对每个场馆比赛运动损伤的特点以及残奥运动员的特殊情况,专门配置了不同专业学科的医务人员,真正实现了“一场一策”的医疗保障。全方位的后勤保障将助力运动员安心、顺利参赛,在冬奥赛场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深化无障碍运行流线,尽显细心和人性化。三个赛区的冬残奥村在设计和建设中,为了在统一服务标准的同时减少转换工作量、降低运行成本,在开放区域实现了无障碍设施的全覆盖。而且,进入转换期,还将在原有的无障碍设施基础上进行整体提升,深化场馆内外的无障碍流线:改造无障碍客梯、平缓的轮椅坡道以及无障碍卫生间,增设无障碍看台、显眼的引导标识以及可调节高度的多功能置物台等等,以满足不同残疾运动员的需求。每一处的新增与改造都致力于细心与人性化的服务,彰显北京冬残奥会浓浓的人文关怀。
北京冬奥会正在步入尾声,北京冬残奥会即将拉开帷幕,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无障碍理念将点亮冬残奥会人文关怀的光芒。通过冬残奥会,北京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传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观赏完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之后,我陶醉其中,五光十色的光影渲染了整个会场,虽然是冬奥,但是春天的脚步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画龙点睛的冰五环、不一样的大雪花缀满了世界各国的名字,浪漫抒情就像浓妆重彩的水墨画。其中最为悬念和大胆的环节莫过于开幕式的点火部分,以往的奥运点火部分,都是精心筹划,为世界留下了久久的回忆,运动员远距离射箭点燃奥运圣火、空中飞人点火、高科技激光点火、奥运名人点火。看完北京冬奥开幕式的点火后,是惊艳、是释然、是回归,在世界日益倡导低碳环保的当下,搞一个出其不意的大场面点火固然可以带给观众一个震撼,但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动作,由中国运动员将最后一棒火炬放在火炬台上,围绕其中的大雪花有各国名字刻在上面,太出人意料了,不点而点,非大火而是微火代表永恒绵长、生生不息,是载入史册的仪式,简朴的才是最真的。
让世界期待接下来运动员的表演吧!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让我们的社会形成普遍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
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至2018已经举办了12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近4000人。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中国2002年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当时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取得一个第六名的成绩。
冬季残奥会截至2018年已举办过第12届,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
后来滑雪运动器材设计方面出现了革新,例如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 skiing)1.1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条痕迹。
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3板滑雪锦标赛。
昨天,我和家人们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深深感受到了这一次开幕式的主题“一起向未来”的壮观。
在第一个节目中,被屏幕拟造出的草丛震撼了,那一刻,我仿佛被无限缩小,飞入那一丛草中,无忧无虑的在那一片绿色中游走,让我沉醉不知归路。
第二个节目中,有无数个孩童高举白鸽模型,在舞台上奔跑游走,仿佛无数个白鸽在半空中飞舞,游走在舞台的每个角落,最后聚集在了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心型,随着灯光的熄灭,这个代表和平的节目结束了。
最让我震撼的的是合成大雪花的过程,无数个小雪花,上面有不同国家的名字,从天上飘飘洒洒的落下,最后聚在一起成了一个大雪花,其用意为微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便成了一个大力量。
最后的奥运火炬,并不是巨大的火炬和熊熊的烈火,而是用一个小火炬代替,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和永不屈服的精神。
最后,开幕式在一阵烟花的中结束了,中国加油!
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当我们通过观影全方面的刺激感官时,每当我们看完,内心都被深深的感动。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作记录了,观后感可以让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更加深刻。
这几天,有时间就看残奥会比赛。我是第一次完整的看这样的比赛,以前只是看看新闻报道。当我看到运动员坐轮椅上打篮球、打乒乓球,看到他们一只独臂在水中奋力向前,看到他们带着假肢奔跑在赛道上,运动员的每一次出发、每一次入水、每一次挥拍、每一次投篮、每一次救球,甚至每一次用肩膀去擦拭汗水,都深深触动了我,心中不时涌起一阵阵热浪,心疼他们的同时更多的敬佩。此时,更真切地懂得了什么是生命的力量,什么是顽强的拼搏,什么叫不向命运低头。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是激动喜悦和欢乐,那么,残疾人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感动,是震撼。他们中除了少数人是先天残疾外,大多数人本应该和正常人一样有健全的躯体,健康的器官,但由于遭遇了种种不幸,他们的命运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缺少了肢体,或失聪失明,但他们在从来没有向命运屈服,没有就此倒下!赛场上,那种奋力拼搏的精神,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毅力,在向命运抗争,在向厄运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为走进奥运会的残疾人和没有走进奥运会、我们身边的残疾人的坚强、勇敢喝彩吧!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激励着、鼓舞着、鞭策着我们这些健全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进取,不去努力。同时,我也在心里默默祝福所有的残疾人,幸福安康。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4日晚上演,在浪漫、唯美、富有诗意的冬奥会开幕式之后,冬残奥会将呈现一场怎样的开幕式?近日,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介绍。
据悉,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一样,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虽然是同一个场地,而且同样运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还是有所不同。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沈晨介绍说,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中国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中国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中国,真是太骄傲了呀!
不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待。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中国,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光明!
一届冬奥盛会,既是顶尖运动员比拼技艺的舞台,也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奥运会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除了奥林匹克精神的隽永,更有每一届奥运会融合而入的人类文明记忆。回望北京2008,当年的中国印祥云火炬,开幕式于鸟巢徐徐展开的中国长卷,颁奖礼上处处可见的青花瓷元素当赛场的竞逐尘埃落定,这些文化风姿仍历历在目。而本次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有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华第一灯的西汉长信宫灯的冬奥会火种灯,以中国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和中华灯笼为原型而设计出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与中国丝绸之路相关联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形似北斗七星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模仿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的仪式火种台,印有金凤凰与火纹的火炬接力标志,来自于敦煌飞天的冬奥会火炬飞扬源远流长的文明姿彩,将借助冬奥舞台传播开来。
冰雪运动的普及,不仅仅意味着人数的增长,同时也是体育精神的激发和释放。犹记得,2008年北京举办的夏季奥运会,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而借着这个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大好契机,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被设立为全民健身日。
此后,我国的群众体育运动和大众健身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马拉松热潮的兴起,不仅引领了全民健身,更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再次借着北京冬奥盛会,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无疑会大大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
从哈尔滨中小学生花样滑冰比赛,到广州湾区冰雪文化节;从江苏冰雪场迎来客流小高峰,到新疆把非遗麦热球搬上冰面3亿多人的冰雪之约,激情燃烧。当人们从冰雪中体会到乐趣,感受到运动之美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而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虽然,鉴于我国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尚未完善,有必要继续补齐冰雪行业服务、体验、赛事的短板,但无论如何,以冬奥会为节点,加速推进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的发展之路,值得期待。
一起向未来,相信冬奥会一定会给我国经济社会注入新的力量,相信我们一定会从这次盛会中找到新的发力点,助推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以此而言,因冬奥而点燃的冰雪产业、冰雪运动热潮,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好日子,一定还在后面、在未来。
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一样,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虽然是同一个场地,而且同样运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还是有所不同。
在色彩方面,沈晨说:“冬奥会开幕式讲述了冰雪的故事,闭幕式是蔚蓝色浪漫和红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我们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
他表示,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传达的是一种中国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别等。而冬残奥会开幕式则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沈晨介绍说,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记忆中有许多相当经典的桥段都来自于一些经典影像,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观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对一部作品的观感是好与坏都可以写,对里头的观点是否认同也可以写。你是否为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而苦恼呢?栏目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鸟巢举行。据悉,开幕式的时长将有约80分钟。在此前的采访中,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将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本次参加开幕式表演的演员人数有800余名,将由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其中残疾人表演者将占约30%。
为了顺利呈现开幕式,鸟巢的舞台经过了无障碍化改造,通道更加的宽阔平缓,升旗台也在保持宛如“冰面”的外观的情况下,增加了表面摩擦力,避免轮椅等设备打滑。
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也将在开幕式上亮相,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表演主题。
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幕式有所不同——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此外,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还“剧透”称,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双奥之城”北京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绿电供应。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的承诺,成为史上最绿色的冬奥会。
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冬残奥会场馆全部沿用冬奥会的场馆,一馆两用。
制冰、造雪、照明……冬残奥会期间,100%绿色电能将继续点亮所有场馆,为大家再次呈现一场完美的冰雪盛宴。
创造12项世界第一的±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继续让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基地与各场馆隔空“牵手”,用张家口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点亮赛场,继续讲述“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的动人故事。
而作为“充电宝”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将继续发挥调节作用,保障张北柔直电网可靠运行、清洁能源持续供应。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非不能为也,盖因不去为也。比如,失去双臂以后还能夺得游泳金牌;没有一条腿,仍然能够参加正常人的奥运会并且获得不错的名次;双目失明,同样能在绿茵场上驰骋;连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却是运动场上的骄子。他们没有菲尔普斯那样辉煌,也没有博尔特那样闻名于世,但当他们出现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也许,我们还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身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里。通过他们,我们突然对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残奥会就是这样在赛场之外让我们收获很多。扪心自问,比起他们,我们拥有健全的身躯,但或许少了永不放弃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的那样,世间“一切皆有可能”,其关键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决心。
无论是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在报纸上,残奥会就是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给了所有人一个全新的感受。这些天,身边的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谈起残疾人运动员,谈起残奥会,每个人都露出肃然起敬的神情,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一番心灵的拷问。
这就是残奥会与奥运会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奥运会同样精彩的道理。
我辈青年,当迎难而上,永不言弃。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八岁女生王心仪,在被北大录取后写下《感恩贫穷》一文。她出生于贫困的家庭,母亲要照顾常年患病的姥爷,她还有两个弟弟,全家的收入就指望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不稳定又少得可怜的工资,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更相信知识的力量,促成王心仪成功的并不是贫困本身,而是她自己,她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难,却仍积极上进,努力坚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没有人是生来就成功的,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能将困境转化为挑战,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我辈青年当顽强不屈,奋斗不息。鲑鱼出生于淡水的河流,在生长期游出大海,等到产卵期又跋涉千里,再次回到出生地,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鲑鱼有着近乎地狱般的'溯游之路,回家路上要飞跃大瀑布,瀑布边守着成群的灰熊,不能跃过瀑布的鱼很多跃进了灰熊的肚中,跃过的鱼精疲力尽,还得面对数以万计的鱼雕,只有不多的幸运儿可以躲过追捕。鲑鱼的一生是奋斗者的缩影,在困境中磨砺,在竞争中生存,顽强不屈,奋斗不息,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我辈青年当以梦为马,自强不息。美国的田径选手威尔玛·鲁道夫曾被医生判定为终生残疾,曾有六年不会走路,却最终斩获三枚田径金牌;清华大学生矣晓沅六岁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岁与轮椅为伴,但他有一颗奔跑的心,轮椅困住了身体,却困不住灵魂。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但请一定相信,相信追梦者、奋斗者和奔跑者的力量。以梦为马,在梦想与奋斗的激荡下,定能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古有刑天舞干戚,今有残疾运动员为国努力。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财富,我辈青年更应该炼就钢铁意志,迎着风雨飞翔。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于3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温泉县各族干部群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等途径,收听收看开幕式直播盛况。大家纷纷表示,开幕式万众瞩目、精彩绝伦,亮点纷呈、美轮美奂,为全世界送上了一场视觉盛宴,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了“生命的绽放”,展示着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不久前我观看了冬奥会的开幕式,4号晚上也特意蹲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冬残奥会开幕式,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又回来了,除了震撼,让我感触更深的是运动员们身残志坚的精神,特别是最后一位盲人运动员点火的时刻,当听见台下的观众为他加油助威时,我感觉到了体育精神的博大。我告诉身边的孩子,虽然他们有这样那样的身体残缺,但并不会成为他们追求体育快乐的障碍,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哈日布呼镇机关干部李文婷说。
安格里格镇宣传办干部古丽毕亚激动地说:“今日收听收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开幕式场面恢弘壮大,令人感动。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展现了残疾人的故事。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突出残健融合理念,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查干屯格乡呼斯塔村村民阿丽说:“我全程了观看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深刻的感受到此次盛会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重大意义。相信今后残疾人体育运动将进入社会大众舆论视野,从而有效地提升公众对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在后奥运时代发展的关注度,以及残疾人群众投身体育运动的热情。”
温泉县聋哑残疾运动员阿依开吾沙尔·地力木拉提虽然说不了话,听不到声音,但是看到冬残奥会的开幕式也是激动不已,用手语和书写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冬残奥会的祝福:“我听不到,也不能说话,但我会写,冬残奥会开幕了,我非常喜欢运动,高位截瘫11年邵阳城步女孩杨淑婷走着传递冬残奥会火炬。盲人火炬手李端点燃冬残奥主火炬,全场观众高喊加油,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与绽放。残奥会的意义应该就是用榜样的力量教会我们怎样打败生活,战胜困难,中国冬残会健儿加油。也希望我能登上冬残奥会的舞台,为祖国争光!”
2021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19:00时间开幕,这次的开幕仪式与以往比有些不同,故事是从一个短片开始的。
短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片羽毛,这也与本次开幕式的理念“We Have Wings”,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我们拥有翅膀”相呼应。不是我们是否有残疾,我们都拥有追求梦想的翅膀。
本次东京残奥会共有22个大项、539个小项,共计13天的比赛。
相比于一个月前的奥运会开幕式,这次竟没有那么阴间,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色彩丰富、主题和配乐都挺欢快的,氛围和现场布置都很积极阳光,竹蜻蜓太温暖了!让网友们竟有些不习惯。
在欢快动听的音乐下,由红、绿、蓝三色的气球组成了残疾人奥林匹克的标志Agitos。
节目虽然有些简单,但是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阳间”的温暖,
这次运动员入场方式与之前相比也有些许的不同,无论来还是没来的运动员,他们的名字都被打在体育场的观众席环形屏幕上。他们所有的人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掌声。
虽然之前阿富汗残奥委会决定放弃参加东京残奥会,但是开幕式上,一位志愿者还是带着阿富汗国旗进入会场,即使没有一个运动员的阿富汗,还是参加了开幕式,我承认我又破防了......
看到各个国家的代表团,或许有的国家只有三两个人,但当他们缓缓入场的时候,还是被深深的感动了。
他们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入场,国旗手以各种方式把国旗带入场内,他们自信、乐观、积极向上,这或许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吧,也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听到主持人介绍他们历年过往的成绩时,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中国残奥代表团开幕式在第98个出场,周佳敏、王浩担任本次东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
本次残奥会,我国共有251名运动员出征东京残奥会,他们将参加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羽毛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跆拳道、铁人三项、盲人足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这20个大项、341个小项的比赛,这也是中国参加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届卫冕残奥会的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2004雅典残奥会上摘得63金,第一名;
2008北京残奥会收获89金,第一名;
2012伦敦残奥会获得95金,第一名;
2016里约残奥会拿到107金,第一名。
今年也有望5连榜冲击第一。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却用拼搏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每一位运动员都值得被尊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平安归来。
在空闲时间,我们经常会选择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观赏影片时,脑海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和想法,不妨将观赏作品过后的感触写成观后感,对原文的相关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陈述也是一种写作观后感的方式。怎样写作品的观后感比较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迎冬残奥会开幕式个人观后感,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今天起到9月18号,第31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这是残奥会历史上首次在南美大陆举行。北京时间今天凌晨5点15分,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5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齐聚马拉卡纳体育场,里约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之前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让全世界观众印象深刻。里约奥组委表示,残奥会开幕式将会延续奥运会开幕式的声光和摄影技术,在规模和科技方面和奥运会持平。
残奥会的开幕式在当地时间下午6点15分开始,容纳45000个座位的马拉卡纳球场座无虚席。此时的里约热内卢华灯初上。马拉卡纳这个体育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
残奥会开幕,很多网友都会联想到不久前结束的奥运会开幕式。如果把这两者进行比较,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残奥会的开幕式在现场的声音、光线、色彩以及投影器的运用方面跟奥运会差不多。最大的相同点是巴西人特有的热情奔放、狂欢的方式,进行他们的娱乐大Party。现场的解说也在不停的提示,让几万名的现场观众加入到今天属于自己的SHOWTIME时间。
在现场,只要出现有节奏的音乐和鼓点,几万名观众马上嗨起来,同时抱以有节奏的、整齐划一的掌声和欢呼声,十分震撼。
如果要说到不同点,残奥会开幕式更加突出残疾人朋友的现场体验,偌大的体育场变成声音感受实验室、调动大家多种感觉的实验室。让残疾人能够更好的了解现场。另外开幕式可能还会有一个熄灯环节,整个球场的灯光全部熄灭,几万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听觉去感受现场的气氛。
未来10天,里约残奥会的22个大项、528个小项将展开角逐,包括了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三大残疾类别。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会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两大类别的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
当然,相比于奥运会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残奥会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比赛的范畴,它更是残障人士展现自己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屈服命运摆布的伟大精神的舞台。在这里,金牌和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每个人都是胜利者。
东京残奥会即将于24日开幕,中国代表团分批陆续抵达东京。251名中国残奥健儿将在残奥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他们不为打败对手而来,而是为超越自我而来。
超越自我需要梦想来点燃。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的舞台,有人的梦想是夺冠,有人的梦想是破纪录,而有人的梦想只是站在赛场上。54岁的轮椅乒乓球运动员张岩已是第五次参加残奥会,曾夺得过两枚金牌。尽管巅峰状态已过,但他没有放弃,这五年他更加努力,为的就是能再次站在残奥会的舞台上。失去双臂的游泳运动员王金刚,在伦敦残奥会和里约残奥会上获得两枚铜牌,这一次,他渴望新的突破。
超越自我需要有拼搏精神。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许多残疾人运动员说,他们拼搏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登上领奖台,更是为了战胜自己、超越自我。大部分残奥运动员都经历过人生的低谷,是体育为他们插上了翅膀,让他们找到了方向,只有不断地拼搏,才能将这双翅膀锻造得更加强壮。
超越自我需要有坚持的韧性。参加东京残奥会的中国选手中,年龄的56岁,有些运动员已经为此坚持了20多年。张岩从2000年开始进行轮椅乒乓球的正规训练,21年来他从未松懈,转动轮椅的左手上布满老茧,而这些老茧也是换了一层又一层。张岩说,年轻的时候就是一门心思冲击金牌,现在是享受比赛,享受乒乓球给他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超越自我需要热爱来加持。生命因热爱而精彩,许多残疾人因为爱上了一项运动而改变命运。短跑运动员李露从小热爱跑步,尽管缺了一侧小臂,但与同龄人相比,她依然跑得很快。小学六年级时,当地残联找到她,让她成为一名运动员。从此,奔跑为李露插上了翅膀,她不断突破自我,获得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终于在2016年夺得残奥会金牌。这一次,她向卫冕发起冲击。李露说,她热爱跑步,是奔跑让她这个农村小姑娘走向了世界舞台。
第31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时间今晨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
这是残奥会自1960年举办以来首次走进南美大陆。接下来的12天时间里,来自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32名运动员将参加22个大项、528个小项的角逐。
伴随着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从10到1的巨幅倒计时数字以顺时针方向自马拉卡纳体育场顶端依次展开,极限轮椅运动员阿伦·福瑟灵厄姆从体育场一侧的17米陡坡俯冲而下,穿越象征数字“0”的圆环飞向天空,里约残奥会的大幕由此揭开。
开幕式表演以“心无边界”为主题,旨在向全世界传递残奥运动员的无穷能量。2016年索契冬季残奥会单板滑雪铜牌得主、膝盖以下被截肢的美国影星艾米·珀迪与机器人手臂“斗舞”成为最大亮点,她不断完成机器人设计的高难度舞步,并使对手完全拜服在自己的舞技之下。4分多钟的现代舞表演,赢得全场8万多名观众阵阵掌声。
为让残奥运动员观看尽可能多的开幕式表演,代表团入场环节提前进行。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在伦敦残奥会女子轮椅击剑冠军荣静的引领下第32位出场。中国此前已连续三届获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数双第一,出征里约残奥会的这支代表团由499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07人,将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是中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
万众瞩目之下,在巴西五座城市及残奥会发源地进行传递后的残奥圣火冒雨抵达马拉卡纳体育场。最后一名火炬手、获得6枚残奥游泳金牌的巴西运动员克洛多瓦尔多·席尔瓦带着火炬来到主火炬台下面。即将到达终点,但高高的台阶却挡住轮椅的去路。停滞了片刻,眼前的台阶突然伸展开来,一条无障碍通道出现在眼前,席尔瓦用手驱动轮椅爬坡而上,成功点燃火炬。
符合我们审美的电影,我们会去反复观看,作品中感触人心的地方,往往让我们感慨万千,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写作品观后感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切入?你会为写观后感而感到困惑吗?以下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特地整理的“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3月4日,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备受关注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4日晚精彩亮相,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我们表现残疾人自己这方面,肯定是温暖、感人的,因为讲的都是每一个残疾人自己的故事,但是我给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理念,就是从头贯穿始末,一直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无论是我们的舞美空间、视觉空间以及表演空间,“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同心圆”里面还有个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一届冬残奥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一届冬奥盛会,既是顶尖运动员比拼技艺的舞台,也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奥运会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除了奥林匹克精神的隽永,更有每一届奥运会融合而入的人类文明记忆。回望北京2008,当年的中国印祥云火炬,开幕式于鸟巢徐徐展开的中国长卷,颁奖礼上处处可见的青花瓷元素当赛场的竞逐尘埃落定,这些文化风姿仍历历在目。而本次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有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华第一灯的西汉长信宫灯的冬奥会火种灯,以中国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和中华灯笼为原型而设计出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与中国丝绸之路相关联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形似北斗七星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模仿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的仪式火种台,印有金凤凰与火纹的火炬接力标志,来自于敦煌飞天的冬奥会火炬飞扬源远流长的文明姿彩,将借助冬奥舞台传播开来。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中国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中国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中国,真是太骄傲了呀!
不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待。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中国,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光明!
冰雪运动的普及,不仅仅意味着人数的增长,同时也是体育精神的激发和释放。犹记得,2008年北京举办的夏季奥运会,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而借着这个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大好契机,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被设立为全民健身日。
此后,我国的群众体育运动和大众健身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马拉松热潮的兴起,不仅引领了全民健身,更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再次借着北京冬奥盛会,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无疑会大大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
从哈尔滨中小学生花样滑冰比赛,到广州湾区冰雪文化节;从江苏冰雪场迎来客流小高峰,到新疆把非遗麦热球搬上冰面3亿多人的冰雪之约,激情燃烧。当人们从冰雪中体会到乐趣,感受到运动之美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而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虽然,鉴于我国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尚未完善,有必要继续补齐冰雪行业服务、体验、赛事的短板,但无论如何,以冬奥会为节点,加速推进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的发展之路,值得期待。
一起向未来,相信冬奥会一定会给我国经济社会注入新的力量,相信我们一定会从这次盛会中找到新的发力点,助推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以此而言,因冬奥而点燃的冰雪产业、冰雪运动热潮,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好日子,一定还在后面、在未来。
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奥会,其开、闭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技的加持下,两场盛典将中国的浪漫与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前的采访中,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将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沈晨还“剧透”称,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通过残奥运动,构建包容性世界”,这是残疾人运动的愿景,也将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北京冬残奥会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从冬残奥村一个又一个的暖心细节中便可见一斑。
而通过举办冬残奥会,对政府决策和公众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使残疾人更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保障残疾人在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共享积极社会发展成果,也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开幕式以及后续比赛的'场上与场下,这些人文关怀将如何更深入、更生动地呈现,也将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看点。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6:5战胜挪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历史首枚金牌。北京冬残奥会,曾创造荣耀的他们能否卫冕成功,将是一大看点。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冰壶馆中,“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比赛。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国队通过加时赛6-5击败挪威,夺得中国代表团历史上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88.5%,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2017年从零起步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A组水平,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
平均年龄只有21.8岁的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4日晚上演,在浪漫、唯美、富有诗意的冬奥会开幕式之后,冬残奥会将呈现一场怎样的开幕式?近日,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介绍。
据悉,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一样,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虽然是同一个场地,而且同样运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还是有所不同。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沈晨介绍说,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你知道吗?20xx年的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冬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一只非常可爱的酷似航天员的冰晶外壳熊猫!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叫“雪容融”,是20xx年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别看我是一个小灯笼,但是我很喜欢滑冰和滑雪,也特别喜欢我们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当我听说即将召开的冬奥会吉祥物是熊猫外形的“冰墩墩”时,真的是按捺不住对他的喜爱。
令人惊喜的是,有天早上我出门去玩,不经意间看到远处有一个酷似“冰墩墩”的身影,我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仔细定睛一看,呀,真的是“冰墩墩”!我赶紧跑过去,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叫冰墩墩。”
我对“冰墩墩”讲述了自己对滑冰和滑雪的热爱,谈到了自己初学滑冰和滑雪的种.种困难。“冰墩墩”得知我非常羡慕冰雪运动员的冰上英姿,他鼓励我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你能坚持你的爱好,克服困难,相信有一天,你自己也能在冰雪滑道上一展雄风!”
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也对“冰墩墩”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将中国国宝熊猫的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健康活泼的熊猫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冰晶外壳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现代科技的特点。“冰墩墩”的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你们知道吗?“冰墩墩”的左手掌心还有一个漂亮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
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傍晚,“冰墩墩”要离开了,临走之前,他举起有漂亮红心的左手和我再见,对我说:“我会想你的,期待我们再次相见!”我依依不舍地对“冰墩墩”说:“我们一定会再见!”最后,我们约定在20xx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场再次相见!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生命的绽放》观后感1
2022年,新的一年,北京冬奥会即将拉开序幕,我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
一片冰,一片面,14亿人民的热切期盼筑就了冬季奥运会。我们的祖国用真诚与热情捧起了一片冰雪,将它打造成冰雪的天地。这场“冰丝带"让我印象深刻,它的造型如同22条飘逸流畅的冰雪丝带在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飞舞,同雄浑的“鸟巢"、灵动的“水立方”将北京这座双奥城点缀的流光溢彩。让我再一次领悟了什么叫做国富民强,我不禁为我的祖国喝彩!
除了标志性的建筑以外,我最期盼的是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大家是否还记得2008年奥运的吉祥物呢?其中"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走到哪里都受人们的喜爱,而2022年的“晶晶”摇身一变,一只来自未来的3D拟人化智熊猫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瞧呀,它有大熊猫特征,有可爱黑白造型,还身披“冰晶外壳"、内罩“五彩冰丝带”,手掌中镶嵌着小红心,可爱的样子让我忍不住想给它一个大大的拥抱。
“简约、安全、精彩"是北京冬奥会的主旨,冰雪上的运动项目实在让人翘首期盼。在2022年即将展开一方天地的冰雪盛会,汇聚了各国的冰雪健儿。我期盼,将来我也会成为冰雪盛会的一份子,为祖国增光添彩!
冬奥会的筹办过程见证了我们祖国的强盛!我希望这次冬奥会能够带着所有人乘风破浪、追随所有人心中的激情与期盼,开拓出一片壮阔的冰雪世界!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生命的绽放》观后感2
这次寒假期间,恰逢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举世瞩目,全国关注。2月4日,立春节气,我观看了中国女子冰球队的第二场小组赛,在之前2月3日的第一场小组赛中,她们以1:3不敌捷克队。
第一局比赛,双方就打得异常激烈,还剩11分钟时,丹麦队打进一球,1:0领先。第二局比赛,中国队全力反击,在还剩4分钟时,中国队通过团队配合,传球破门,将比分扳平为1:1。第三局比赛,双方继续拼抢,打得难分难解,在还剩约51秒时,中国队反抢得球,破门得分,2:1反超;此后丹麦全队进攻,后场无人,中国队反抢后再进一球,形成绝杀,以3:1取得本次奥运的首场胜利。
通过这场比赛,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女子冰球队即使在首战失利的情况下,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斗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比赛一开始落后的情况下,不焦不躁,依靠团队的力量追平比分,之后越.战越勇,实现反超,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里面蕴含的道理和精神,很值得我借鉴和学习。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我要以运动员们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生命的绽放》观后感3
中国人好客,中国年重情,约9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竞逐竞技项目和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是世界送给中国人民的虎年礼物,中国人民作为东道主,将为世界送上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一个多月之后,北京还会为世界送上一届一样安全和精彩的冬残奥会。
中国人讲强身健体,中国梦求国富民强,奥林匹克的新格言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旗帜之下,世界各国人民同在一条大船上,“一起向未来”。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生命的绽放》观后感4
一届冬奥盛会,既是顶尖运动员比拼技艺的舞台,也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奥运会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除了奥林匹克精神的隽永,更有每一届奥运会融合而入的人类文明记忆。回望北京2008,当年的“中国印”“祥云火炬”,开幕式于鸟巢徐徐展开的“中国长卷”,颁奖礼上处处可见的青花瓷元素——当赛场的竞逐尘埃落定,这些文化风姿仍历历在目。而本次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有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华第一灯”的西汉长信宫灯的冬奥会“火种灯”,以中国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和中华灯笼为原型而设计出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与中国“丝绸之路”相关联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形似北斗七星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模仿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的“仪式火种台”,印有“金凤凰”与“火纹”的火炬接力标志,来自于“敦煌飞天”的冬奥会火炬“飞扬”……源远流长的文明姿彩,将借助冬奥舞台传播开来。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生命的绽放》观后感5
冰雪运动的普及,不仅仅意味着人数的增长,同时也是体育精神的激发和释放。犹记得,2008年北京举办的夏季奥运会,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而借着这个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大好契机,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被设立为“全民健身日”。
此后,我国的群众体育运动和大众健身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马拉松热潮的兴起,不仅引领了全民健身,更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再次借着北京冬奥盛会,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无疑会大大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
从哈尔滨中小学生花样滑冰比赛,到广州湾区冰雪文化节;从江苏冰雪场迎来客流小高峰,到新疆把非遗“麦热球”搬上冰面……3亿多人的冰雪之约,激情燃烧。当人们从冰雪中体会到乐趣,感受到运动之美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而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虽然,鉴于我国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尚未完善,有必要继续补齐冰雪行业服务、体验、赛事的短板,但无论如何,以冬奥会为节点,加速推进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的发展之路,值得期待。
“一起向未来”,相信冬奥会一定会给我国经济社会注入新的力量,相信我们一定会从这次盛会中找到新的发力点,助推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以此而言,因冬奥而点燃的冰雪产业、冰雪运动热潮,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好日子,一定还在后面、在未来。
这几天,有时间就看残奥会比赛。我是第一次完整的看这样的比赛,以前只是看看新闻报道。当我看到运动员坐轮椅上打篮球、打乒乓球,看到他们一只独臂在水中奋力向前,看到他们带着假肢奔跑在赛道上,运动员的每一次出发、每一次入水、每一次挥拍、每一次投篮、每一次救球,甚至每一次用肩膀去擦拭汗水,都深深触动了我,心中不时涌起一阵阵热浪,心疼他们的同时更多的敬佩。此时,更真切地懂得了什么是生命的力量,什么是顽强的拼搏,什么叫不向命运低头。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是激动喜悦和欢乐,那么,残疾人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感动,是震撼。他们中除了少数人是先天残疾外,大多数人本应该和正常人一样有健全的躯体,健康的器官,但由于遭遇了种种不幸,他们的命运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缺少了肢体,或失聪失明,但他们在从来没有向命运屈服,没有就此倒下!赛场上,那种奋力拼搏的精神,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毅力,在向命运抗争,在向厄运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为走进奥运会的残疾人和没有走进奥运会、我们身边的残疾人的坚强、勇敢喝彩吧!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激励着、鼓舞着、鞭策着我们这些健全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进取,不去努力。同时,我也在心里默默祝福所有的残疾人,幸福安康。
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在观看的过程中,情节的展开让人欲罢不能,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必备」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精选”,欢迎你的品鉴!
2021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19:00时间开幕,这次的开幕仪式与以往比有些不同,故事是从一个短片开始的。
短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片羽毛,这也与本次开幕式的理念“We Have Wings”,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我们拥有翅膀”相呼应。不是我们是否有残疾,我们都拥有追求梦想的翅膀。
本次东京残奥会共有22个大项、539个小项,共计13天的比赛。
相比于一个月前的奥运会开幕式,这次竟没有那么阴间,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色彩丰富、主题和配乐都挺欢快的,氛围和现场布置都很积极阳光,竹蜻蜓太温暖了!让网友们竟有些不习惯。
在欢快动听的音乐下,由红、绿、蓝三色的气球组成了残疾人奥林匹克的标志Agitos。
节目虽然有些简单,但是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阳间”的温暖,
这次运动员入场方式与之前相比也有些许的不同,无论来还是没来的运动员,他们的名字都被打在体育场的观众席环形屏幕上。他们所有的人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掌声。
虽然之前阿富汗残奥委会决定放弃参加东京残奥会,但是开幕式上,一位志愿者还是带着阿富汗国旗进入会场,即使没有一个运动员的阿富汗,还是参加了开幕式,我承认我又破防了......
看到各个国家的代表团,或许有的国家只有三两个人,但当他们缓缓入场的时候,还是被深深的感动了。
他们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入场,国旗手以各种方式把国旗带入场内,他们自信、乐观、积极向上,这或许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吧,也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听到主持人介绍他们历年过往的成绩时,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中国残奥代表团开幕式在第98个出场,周佳敏、王浩担任本次东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
本次残奥会,我国共有251名运动员出征东京残奥会,他们将参加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羽毛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跆拳道、铁人三项、盲人足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这20个大项、341个小项的比赛,这也是中国参加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届卫冕残奥会的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2004雅典残奥会上摘得63金,第一名;
2008北京残奥会收获89金,第一名;
2012伦敦残奥会获得95金,第一名;
2016里约残奥会拿到107金,第一名。
今年也有望5连榜冲击第一。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却用拼搏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每一位运动员都值得被尊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平安归来。
我辈青年,当迎难而上,永不言弃。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八岁女生王心仪,在被北大录取后写下《感恩贫穷》一文。她出生于贫困的家庭,母亲要照顾常年患病的姥爷,她还有两个弟弟,全家的收入就指望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不稳定又少得可怜的工资,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更相信知识的力量,促成王心仪成功的并不是贫困本身,而是她自己,她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难,却仍积极上进,努力坚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没有人是生来就成功的,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能将困境转化为挑战,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我辈青年当顽强不屈,奋斗不息。鲑鱼出生于淡水的河流,在生长期游出大海,等到产卵期又跋涉千里,再次回到出生地,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鲑鱼有着近乎地狱般的'溯游之路,回家路上要飞跃大瀑布,瀑布边守着成群的灰熊,不能跃过瀑布的鱼很多跃进了灰熊的肚中,跃过的鱼精疲力尽,还得面对数以万计的鱼雕,只有不多的幸运儿可以躲过追捕。鲑鱼的一生是奋斗者的缩影,在困境中磨砺,在竞争中生存,顽强不屈,奋斗不息,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我辈青年当以梦为马,自强不息。美国的田径选手威尔玛·鲁道夫曾被医生判定为终生残疾,曾有六年不会走路,却最终斩获三枚田径金牌;清华大学生矣晓沅六岁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岁与轮椅为伴,但他有一颗奔跑的心,轮椅困住了身体,却困不住灵魂。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但请一定相信,相信追梦者、奋斗者和奔跑者的力量。以梦为马,在梦想与奋斗的激荡下,定能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古有刑天舞干戚,今有残疾运动员为国努力。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财富,我辈青年更应该炼就钢铁意志,迎着风雨飞翔。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警方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平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中国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但冰雪运动的热潮,并未就此退去。3月4日至13日,第十三届冬残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昨日,一场以残疾人冰雪运动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相关人员介绍了冬残奥会的准备情况,并表示“冬残奥会已经进入冲刺阶段,组委会将更加精细化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向世界展示我国冬残奥运动快速发展成果”。
机遇
据了解,北京冬残奥会将设置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等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体育部副主任勇志军看来,申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为中国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良好的机遇与空间。
“2015年之前,在冬残奥会6大项目中,我国仅开展了残奥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2个项目。2002年,我们首次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2014年的俄罗斯索契冬残奥会上,我国派出10名运动员参赛,整体起步比较晚。”勇志军介绍,2015年申冬奥成功以来,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迅速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很多国外的残疾人冰雪运动教练员,技术官员受邀来到中国执教,运动员竞技水平得到提升,后备人才的队伍也在逐步扩容。”他透露,如今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参赛项目也实现了冬奥大项的全覆盖。
目前,即将征战北京冬残奥会的中国健儿,正在北京、河北、内蒙古自治区、甘肃4个训练基地进行最后的备战,力争取得优异的战绩,展现自我风采。未来,各地区残疾人体育协会将组织更多冰雪体育赛事和其他相关活动,让更多残疾人感受运动魅力。
便利
相比冬奥会,冬残奥会对场地设施、运动员服务及交通运输等软硬件设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了让所有参与者能够有舒心的体验,早在2015年申冬奥成功时,“便利”便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承诺,如今,它正逐步变为现实。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董连民在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起,北京启动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如今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底,北京已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3.6万个,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区、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和服务保障相关区域基本实现无障碍化,这些都为参与冬残奥会的选手,扫除了后顾之忧。”一同出席的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杨奇峰表示,张家口市也已对相关区域和设施进行“无障碍化”的升级改造,有信心让参赛的教练、选手和工作人员感受到便利、舒适与贴心。
昨晚,冬奥会的圣火,在所有人不舍的目光中缓缓熄灭,全世界的冬奥运动员,陆续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不过很快,另一场奥运盛会又将在同一地点开启大幕。正如勇志军所说:“‘两个冬奥,一样精彩’,这是所有人的期待,北京和张家口,即将准备就绪,期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
喜欢《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精选》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