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超越自卑读后感

超越自卑读后感

超越自卑读后感10篇。

读后感大全专题“超越自卑读后感”推荐内容。

读后感是对我们读书经验与感悟的总结,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受益匪浅,心中拥有不少的想法,读后感中“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相信你此时在为写作品读后感而犯愁了吧!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帮大家整理的超越自卑读后感,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1】

今天,我读了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从心理学层面了解了人的自卑情结,优越感和人生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实的地位感到满意的;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爱情,正确理解生活。

自卑感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迫使它采取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即使一个人已经没有勇气面对生活,但他仍然要设法摆脱自卑之感,不过这种人采取的方式不是设法克服自卑感,而是用一种优越感来麻醉和欺骗自己,使自卑感越积越多,因而在困难面前表现犹疑,彷徨,甚至退却的举动。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实际上它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人类的全部文化都以自卑感为基础。

每个人都渴望优越感的目标,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的。

增加对他人,对社会的兴趣,使我们真正认识到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平等的,积极的与人合作的习惯,使我们追求奉献社会的优越感的目标,这样慢慢的我们会获得成功!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2】

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提出了人们生活中的三大问题:职业、社会(既与他人的关系)和性(既为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观点,本书编译极为欣赏,他在代序中写到: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年代里,阿德勒的心理学犹如浸入沙漠的一缕甘泉,让人重新体味到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是金钱、物质和泛滥的私欲,它还有更广阔的,也更令人神往的精神园地。 阿德勒在书中认为“自卑感”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产生,象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时的情绪。他认为有这种情感是很正常的,并不是病态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这种自卑。是利用自卑来逃避现实还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风格。

如果敢于正视自卑,会激发人的创造性力量,成为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在达到新的境界后,又会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向新的优越目标前进。这样,在自卑与优越的距离不断接近而又拉开的过程中,人便不断地完善自己,这一过程永无止境。由此,阿德勒认为,全部人类文化的动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这一观点与弗洛依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还提出了“生活风格”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实现生活目标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维、情感、行动中处处体现着他独特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是阿德勒治疗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过对病者生活风格的分析,(主要有三种途径),帮助病者找出产生这种错误生活风格的根源,让他去正视、了解它,并让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选择,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

本书另一大优点是语言平实易懂,例子丰富生动,笔触细腻,分析精辟,在愉快的阅读中感悟生活道理,完善自我人格。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3】

可能我对好多事物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比如“自卑”这个词,本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贬义词呀,可当我看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后,它告诉我,这只是一个状态,它本身并没有错,而为什么被很多人认为不好,是因为无数的人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它,以至于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很多自卑的人,会用某方面的优越感来遮掩自卑感,而不是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自卑的确是一个不太好的状态,但是这本书告诉我,自卑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自卑的人如果能超越自我,那么甚至可以获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就,因为他们常常需要思考,在一个更低的状态下进行提升,他们常常需要给自己打气,不断得从失败中爬起来,这会让他们拥有常人难以拥有的坚韧品质,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名字里为什么会“超越”两个字吧。

我曾经也是一个自卑者,在沟通这个方面。我一直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会因为自己的话无法逗笑别人而感到沮丧,也会因为找不到话题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曾经我一度认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是常常觉得不甘心,好不容易来世间走一遭,怎么能这样算了呢?于是我疯狂的查资料,看书,我不相信还有用心学不会的东西,事实上正是如此,我慢慢得学会了如何沟通,如何正常的聊天,虽然有的时候还是会找不到话题,但已经好多了。

小时候,身边的人都说“这小子很聪明”,那时的我觉得,我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把这件事做好,要么是觉得刚刚懂了一点就不再深入学习了,觉得这知识太简单了,可后来我错了,我才发现,我的聪明也仅仅是和大家一样,我刚刚学就能明白的,他们也都明白,而我不明白的,他们也明白。我明白了不要光想着“我以前不会只是因为我懒,只要我学就一定能学好”这样的话,这是最无用的,若是我们懒人可以靠这个,那对于那些十分努力的人是极其不公平的,就如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已经不希望别人再告诉她“你很漂亮了”,就如一个本来很努力的孩子,你却告诉他你是因为天赋好才成功的,而忽视了他的努力,也许他本身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是他比别人努力很多很多。我们更需要重视努力,而不应该总是盯着天生的东西,这东西本来就已经无法改变了,从出生的那一刻起。

有一句话不是挺好的么,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99%的汗水其实比1%的天赋要重要得多,毕竟天赋改不了,而汗水可以自己打拼,大家都是平凡人,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而且天赋这东西,我个人感觉也分为天生的天赋,和后天的天赋,我们要多找找学习的方法,比如背个英语单词,你强行记忆和我联想记忆,肯定不一样,可能有的人就觉得我天赋好,其实不然,我只是用对了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后天可以形成的天赋。主观上,我是认可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形成后天天赋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寻找这样的方法。

今天是假期第四天,我在家看书,可以说只有一点点收获,有一点沮丧的同时,我也很高兴,这说明了,我正在做一件不是那么容易被别人超过的事情,也许一开始会很难,很慢,但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能有所改变的,我还有一个想法,我希望从自己从一个小白到最后的聊天能手的过程,整理出一套天赋模型,可以教给以后有同样困惑的人。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4】

嗯,我自卑过,也将一直自卑下去,仿佛一种习惯,没有他,反而不知道去哪里。

我知道我自卑已经很久了,但是真正的去了解自己的状况,还是从读了阿尔弗雷德的《自卑与超越》开始的。怎么讲呢,很多学心理的不是想弄清楚整个人类的心理状况是怎样的,也不是想纠结于感觉知觉记忆这些实验内容,而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

书中讲,人自卑的一个因素是生理缺陷。我想我是有的。小时候,我比较好强,认为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拥有,但是别人都长得很高,而我不是。身高的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很久,以至于我觉得大学特别滑稽的是全模拟队个头1米92的大懋和我一个宿舍。这样的心理路程你们不懂,为了上课能和他们一样快,我简直就是在跑。究其原因,自卑来自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比较的标准又都来自于社会的共识,所以啦,有社会就有自卑。虽然文中讲的是个体心理学,但是怎么能逃脱社会的污。

社会这个污妖王产生了太多的坏水。比如贫穷,曾今有一年春节,家里都买不起取暖的煤炭了。那时候感觉无助到极点,自卑到骨子,也发奋的去努力,只为改变。所以说,自卑也是人们超越的一种动力来源。有人会说,你因自卑而做的努力是为了追赶,而不是超越。我想说的是,我们所想要超越的是曾经不堪的自己。每个人的发展,都需要原始积累,有人有钱,有人有知识,有人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对于没有伞的孩子,只能是努力奔跑。

是啊,不向前奔跑,哪还有退路。有时候,最简单的不去自卑的方法就是不去比较,有人选择避开众人,两耳不闻式的读书、封闭自己的交际圈,寻求短暂的平静,但这就像毒瘾,一次一次的将你吞噬,有人从人根本的心理上去解决,超脱自然,别人所谓的出世吧!我有时候选择阿Q精神胜利法,哄哄自己的内心,让他安静,有时候直面现实——我虽然个头矮,可我身上的担子重啊。磨练的就是一种心境,这种时候,最可怕的不是程度有多深,而是触底没?大家都知道否极泰来。幸好,在这种心境的腾挪辗转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自卑根源,我开始学着去解决他。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5】

最初知道《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是因为一篇公众号文章,文章作者在文中推荐大家去看。当时我看到这个书名,特别好奇,对于一个深知自己有自卑情结的人需要如何超越呢?于是,我翻开了这厚厚的200多页。

整体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本书的内容不复杂,但是思想还是到了一定的高度,认真读下来,心胸会变得豁然开朗起来,不会再纠结于一点不放。这于我的确是有帮助的。

但要说超越,我也说不上来。因为整本书并没有什么体系可言,它包含了很多方面,比较松散。我在读每一个方面的时候会将书中的理论往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套,似乎如书中所说,似乎又不完全是这样。

比如说童年记忆,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到很多有分析意义的童年记忆。或许有部分人童年记忆深刻,很有参考意义,可是对于记忆没那么深刻的人又该如何解析呢?

书中还列举了很多被惯坏的孩子的例子,我也想到了亲戚家不愿读书不愿出门的孩子。父母的娇惯和放纵,学校老师的忽视,使得孩子的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极度缺乏,从而变得不那么正常。当然,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并不仅仅只有这些,阿德勒还列举了青春期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由于年代久远,阿德勒的一些思想与现代的思想必定存在差异,但是把这本书当成现代某些鸡汤文的集锦是万万不可取的。就拿他提出的男女在婚姻中需合作,互助互爱的观点来说,这在现代也是不过时的。

其实总体看来,阿德勒是想把自卑当作一个核心,然后用设法去补偿,但书中提到自卑的地方并不多,对一些个体的分析也不是那么严谨。不过整本书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很多观点都具有启发性,方法论也总是积极向上的,应当算得上是一本好书。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6】

《超越自卑》一书是阿德勒的代表作品。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自幼患有驼背,行动不便。五岁那年,患了一场几乎致他死命的重病,痊愈后决心成为一名医生。在之后心理学上的许多观点都可以在他的童年时代找到蛛丝马迹,也反向诠释了他的观点。在心理学领域上,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精神心理学大师,但由于观点的分歧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水深火热。阿德勒一生著述颇丰,这部著作完成于阿德勒最为成熟的时期。

本书总共分为12章,第一章生活的意义为全书的纲领。涉及了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反复问自己的问题活着为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之前我也时常在想,人终有一死,那么人生有何意义?不过始终思考未果。作者在书中说道他们只有在遭遇挫折后才会想起这样的问题来。假若一切都一帆风顺,他们不经历逆境的考验,这些问题绝不会提出来。突然发现是经历的不够,没有经过岁月的沉淀,生命这个沉甸甸的词对于自己来说是空泛的。杨慎是非成败转头空,王维行到排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是在失意,挫折之后的感慨,也可以说是遍历的人世的沧桑经历了繁华,经历了奋斗,见识了人世更深刻的道理,才收获了豁达,收获了人生对于自己的意义!

关于自卑感,阿德勒认为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发生,像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时的情绪。或者说当一个人无法适应或者应对一个新问题的出现,并且坚定地认为自己无法解决,那么这时也会变现出自卑感。我想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于这种自卑感做斗争,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阿德勒认为这种情感是正常的,并不是病态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这种自卑。利用自卑来逃避现实还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风格。非常赞同大师的一个观点:一个人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会比优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而接受太多宠爱的哪一个,是内心最具有优越感的,在自我陶醉于优越感的同时,麻木、消沉、逃避,形成更大的自卑。小学初中高中都经历过许多这样的事情,某位同学英语成绩不好,上课时被老师批评伤及自尊,于是发奋学习英语,最终英语成绩稳步上升。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对于这种心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心态,书中有详细说道,就不在此赘述了。最重要最核心在于合作二字,包括婚姻也被阿德勒归为一种合作。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是出在不愿意合作、不懂合作上。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7】

用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还是很有感触的,书中剖析了一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例如自怨自艾,习惯性的抱怨生活不如意,或是对伴侣不满。这些背后可能都藏着一个在幼年被宠坏的孩子,当他发现现实生活不是那样予取予求时,自己又不愿意付出努力来获取成功和能力提升。转而开始消极应对,毕竟扮演一个弱者、受害者比努力生活改变现状要容易多了。反观自己生病时,虽然身体痛苦,却真的感觉到了这个世界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温暖。那个时刻自己的懦弱、自私都变得合理了。心里不能说是不受用的。甚至因为生病了,自己就赋予自己“我都这么可怜了,你们都得对我好”的内心。恨不得全世界因为我生病了,就停转一个月,仿佛自己生病了,就掌握了对周围人的控制权。真的害怕自己是因为潜意识里想要那样的优越感,而“主动”得病的。

生活中、感情上,我也喜欢营造一些苦情的戏码,极尽抱怨之能事。记得前几年有一本书叫《不抱怨的世界》书中推荐了一种紫色的手环,当你想要抱怨时,哪怕只有一点点念头。就把这个手环从原先的手换了另一只手上,每产生一次抱怨的念头就换一次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减少人们的抱怨次数,控制负面情绪。大概经过两天的训练,我抱怨的次数非但没有减少,还差点把两只手都撸肿了。负面情绪只是外在表现的一种结果。表面上克制了抱怨,实际只是把一些不满的情绪压制到了潜意识里。这本书恰恰告诉了我们这些负面情绪产生是有目的性的。人们为了获得心理的优越感,其实这里我觉得他所说的优越感是指一种对周边人和事的控制权。或者是真的表现成优越,体现出我不需要控制其他的人,因为其他的人都不如我。又或者体现成自卑,用这样那样的形式把自己搞得很可怜。通过绑架对方的同情内疚来实现自己实际的掌控欲。

上周知乎心理周刊推荐了一篇文章,叫做放弃治疗就是最好的治疗。文中写了这样一类人,他们长期以来寻求被治疗,但是他们要求治疗的心理困扰,远没有他们说的那样严重。他们只是不能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事实。在不断寻求治疗的过程中,他们是在为自己的不完美寻找出路。所以最好的治疗就是放弃治疗,当放弃治疗时,意味着接受了自己不完美的事实,而那些急待解决的“心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看这本书时所产生的那些代入感,让我有一种自己病得不轻的感觉,简直无可救药。但是谁又能说我的那些感觉,希望被关注,渴望被爱,不是人的本能呢?所以这些目的无可厚非,需要超越和改变的是达到这些目的途径和方法。

书中强调与人合作才是人生的意义。真正在内心的平等对待他人,主动单纯的付出、主动去爱,而不是以掌控对方为目的付出,对别人好不是为了,让别人对自己更好。不贪婪,不过分索取。真正的以合作者的满意为目的,获取自己的身心健康。

作为一本心理学的书籍,在书中大量使用了神经病来代指精神病。很多时候不知道是自己理解的不对,还是翻译者没有注意二者的区别看得有点混淆。可能由于成书年代比较早,书中的有些观点还是明显带着当时的时代烙印。但不妨碍这是本能够剖析自己的好书。

下一个目标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乐观的人!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8】

今天阅读家庭的影响章节中关于父亲和母亲作用的陈述。虽然前述章节对于心理的分析,作为一个读书不多的人看来足够振聋发聩了,但是这一章节就完全暴露了他的逻辑不严密以及偏见,非常遗憾。

作者对于母亲职能的理解和武志红老师观点中常用的“承接”“看见“有一些相似,不过他过分夸大了母亲对于孩子心理的作用,其他因素也是通过影响母亲来影响孩子。

这里还有一些明显有偏颇的预设观点和无法成立的推论。预设养育以及一切附带条件都是女性的责任,预设女性就应该做家务,并且通过“潜能是通过社会责任感得到发挥的”来美化之。

“母亲常常将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有了孩子,她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整体,才会感受到主宰生命的力量。”诸如此类。

我没有孩子,和父母谈过,将来生育也不是必选项,对这个发表观点未免有些外行指挥内行,但是仍然要说一句,母亲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需要孩子才能够完整人生?为什么需要家务才能够体现“社会责任”?如果是一个经济基础与社会职能都健全的女性,作者的观点根本立不住脚。

他的确强调了女性地位平等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但是这个目的是为了让女性更好地心平气和地履行职责,做家务抚养孩子,而没有提到二人的分担。实际职务的不平等,那么口头平等就是空谈,不过是哄骗罢了。

倘若我这样说是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平等,那么从作者当时社会环境来考虑,几十年前女性的社会地位尚不如现在,将女主内男主外作为一种平等,那他是否像认为女性应该承担家务一样,认为父亲应该负起家庭的经济责任呢?不,他是这样说的:“妻子没有理由强迫丈夫承担家庭中的全部开支。”可见一斑。

作者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误认为本质,在根本性的概念错误上,是无法建立真正平等的观点的,顶多提供表面上的平等名头罢了。

我建议这一章应当把对父亲的期待作为对家庭双方的期待,作者认为父亲应当“走出家庭过自己的生活“,应当“将人生的三大问题——事业、友情、爱情处理得当”,实际上这才是对一个完整的人应有的期待,他对母亲的期待不过是如何更好地成为家庭附属物,一个“第二性”。

不得不说这一章让我对作者相当失望。

又及:另外,作者这里有一个用词,“遗传性格”。遗传对基因与解剖结构的影响显然存在,基因与解剖结构与人的性格乃至病理征的相关性也是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了的,那么遗传和性格就可以放在一起了吗?“遗传性格”这个词儿就可以成立吗?

而且相关性的证实方法也存疑。这是我的知识盲区,无法讨论了。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9】

我有时候是很鸵鸟心理的。有些我不想知道的事,我是不会问不会理的,我觉得这样过得开心点。而人生那么长这么短,开心是多么重要啊!

所以《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很久,因为开了头我觉得必须要看完的,嗯我是有点强迫症的。

没有做过调查研究,自然也不好评判书中的观点是对还是不对,但是作者很细心很详细的观察我们作为社会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学会合作。

作者认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一段关系,都是自己选择的影响。从孩童开始,一个人的心理就决定了他这一生的态度。比如一个宠坏的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很难跟别人合作,因为被宠坏的孩子自尊心都比较强,心里一直停留在那段作为孩子被大人围绕满足任何愿望的时间,觉得就算出来社会大家也应该这么对待他。

这个确实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故事。但是被宠爱的孩子不一定都都是被宠坏的孩子。尤其是现在社会,有哪个孩子不是被宠着长大的呢,但是性情的培养还是最主要看家庭氛围和家人的引导。如果一个每天争吵的父母来跟孩子说要好好跟其他小朋友玩不要争吵,那么这个小孩子不一定能做到。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最大的天赋是什么呢,模仿。他们会模仿大人的做法说法,尤其是最亲近的人。

所以一个网上的段子说,如果一个人善解人意处处为别人着想,那是因为没人疼没人爱。其实是因为这是人家的修养。

老勒还阐述了社会上主要的人际关系,比如家庭,工作等等,其实大部分观点还是很感同身受的,印象很深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合作,也可能是因为反复出现的次数太多了。

确实是需要合作的,这本来就是一个互联的社会,怎么可能单靠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做出大事情呢。合作是提高效率的最有效途径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嘛!这个也是我需要学习的.部分了,因为肥宅能有什么合作嘛,就是吃鸡的时候咯……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10】

刚刚读完这本书《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真的是用心去读了,把一些想法和感受在还没有忘记之前,写下来,这就和灵感一样,如果不及时记录,过后一定会忘,进入正题。

个体心理学发现,生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划归为三大类:职业问题、同伴问题、两性问题。这本书的所有讨论,也是基于这三大问题展开和讨论的。贯穿整本书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合作。童年早期生活的记忆尤为重要,之前在大学的课堂常常听老师们讲,童年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很多的成功人士,还有很多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们的童年。那个时候,只知道原来童年如此重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重要,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童年早期生活的记忆尤为重要,能表明个体对生活的独特解读已经存续了多久,并提供他最早确定生活态度时的背景。所有记忆中最早的记忆,地位非常重要,原因有二:第一,他包含一个人对自己在世界中的基本定位,这是他第一次总结所看到的世界,第一次用某个模糊或是清晰的东西来象征自己和约束自己。第二,这是他精神成长的起点,是他为自己谱写的自传的开篇。所以,我们常能在这里找到根源,他感觉自己哪方面有 不足或是缺陷,他认为理想中的有力量、安全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以及两者之间的落差。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讲,他认为的原初记忆是否真是最早的记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是因为他们被当作了什么,以及他们的解读对现在和未来生活产生了或者会产生何种影响。早期记忆有特殊的意义。首先,他们提供了生活风格的起源和最直白的表现形式。正是因为这个事实,早期记忆才对职业指导具有极大的价值。至于记忆是否准确,相对来说并不重要。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个体做出了什么判断:“我从小就是这样的人”或“我从小就知道世界是这样的”。从而揭示其生命的意义、人际关系,以及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只要发现并理解了一个人赋予生命的意义,我们就找到了打开这个人整个人格的钥匙。最重要的是培养和鼓励儿童参与合作,让他们在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和儿童对抗一般只会失败,你永远打不赢孩子,更无法通过对抗培养其合作精神。孩子第一次感受到的他人之间的合作就是父母的互动,如果家长都无法良性合作,那孩子怎么能学会?而且,儿童会从父母的婚姻中得到最初的婚姻观念和两性合作观念。父亲的义务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他必须证明自己是妻子、孩子、所有人的好朋友。他必须正确处理生命的三大问题(职业、友谊、爱情),与妻子平等合作,照顾和保护家庭。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大,所以很多孩子一生都把父亲当作偶像或是最大的敌人。惩罚,尤其是体罚,一定对孩子有害。父母必须一起努力商量下一代教育方面的一切问题。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自卑超越读后感7篇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对于作者作品的体悟,我们可以写在作品中,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你搜集过作品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吗?有请阅读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编辑的自卑超越读后感,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1

可能我对好多事物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比如“自卑”这个词,本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贬义词呀,可当我看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后,它告诉我,这只是一个状态,它本身并没有错,而为什么被很多人认为不好,是因为无数的人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它,以至于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很多自卑的人,会用某方面的优越感来遮掩自卑感,而不是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自卑的确是一个不太好的状态,但是这本书告诉我,自卑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自卑的人如果能超越自我,那么甚至可以获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就,因为他们常常需要思考,在一个更低的状态下进行提升,他们常常需要给自己打气,不断得从失败中爬起来,这会让他们拥有常人难以拥有的坚韧品质,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名字里为什么会“超越”两个字吧。

我曾经也是一个自卑者,在沟通这个方面。我一直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会因为自己的话无法逗笑别人而感到沮丧,也会因为找不到话题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曾经我一度认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是常常觉得不甘心,好不容易来世间走一遭,怎么能这样算了呢?于是我疯狂的查资料,看书,我不相信还有用心学不会的东西,事实上正是如此,我慢慢得学会了如何沟通,如何正常的聊天,虽然有的时候还是会找不到话题,但已经好多了。

小时候,身边的人都说“这小子很聪明”,那时的我觉得,我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把这件事做好,要么是觉得刚刚懂了一点就不再深入学习了,觉得这知识太简单了,可后来我错了,我才发现,我的聪明也仅仅是和大家一样,我刚刚学就能明白的,他们也都明白,而我不明白的,他们也明白。我明白了不要光想着“我以前不会只是因为我懒,只要我学就一定能学好”这样的话,这是最无用的,若是我们懒人可以靠这个,那对于那些十分努力的人是极其不公平的,就如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已经不希望别人再告诉她“你很漂亮了”,就如一个本来很努力的孩子,你却告诉他你是因为天赋好才成功的,而忽视了他的努力,也许他本身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是他比别人努力很多很多。我们更需要重视努力,而不应该总是盯着天生的东西,这东西本来就已经无法改变了,从出生的那一刻起。

有一句话不是挺好的么,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99%的汗水其实比1%的天赋要重要得多,毕竟天赋改不了,而汗水可以自己打拼,大家都是平凡人,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而且天赋这东西,我个人感觉也分为天生的天赋,和后天的天赋,我们要多找找学习的方法,比如背个英语单词,你强行记忆和我联想记忆,肯定不一样,可能有的人就觉得我天赋好,其实不然,我只是用对了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后天可以形成的天赋。主观上,我是认可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形成后天天赋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寻找这样的方法。

今天是假期第四天,我在家看书,可以说只有一点点收获,有一点沮丧的同时,我也很高兴,这说明了,我正在做一件不是那么容易被别人超过的事情,也许一开始会很难,很慢,但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能有所改变的,我还有一个想法,我希望从自己从一个小白到最后的聊天能手的过程,整理出一套天赋模型,可以教给以后有同样困惑的人。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2

他,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之家,排行第二,从小身体孱弱,患有佝偻症,动作笨拙迟缓。5岁时,差一点死于肺炎,更不幸的是被车撞倒过两次,于是他决心将来要当一名医生。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并未因身体的缺陷而感到自卑,反而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他就是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三巨头之一,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1927年,《自卑与超越》出版,成为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在阅读过程中,我对这个中文译名一直存疑,尽管“自卑情结”是阿德勒最著名的概念之一,但本书绝不仅限于讨论自卑感与优越感,它涵盖了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生活中各个阶段及心理影响的方方面面。读完后查阅了原书书名:《Whatlifeshouldmeantoyou》,毫不意外,我想这才应该是阿德勒希望告诉读者的个体心理学,而不只是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曾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核心成员,达九年之久,但因二人学术观点背道而驰,最终,阿德勒退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并创立个体心理学。怀着对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何差异性的好奇,阅读完本书,我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有了一个比较基本的认识。总结起来就是,个体应该去寻找到生活的意义,而实现生活的意义的关键是与他人合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所受到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生活记忆对他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以及职业、人际交往、婚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与中国自古流传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个人的生活模式,而个体心理学是以心灵及肉体间的动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在很大程度上,肉体是被个人情感所控制的,而个人情感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生活方式及既定目标。一个人的身体发展会一直受到生活方式及其情绪的影响。个体心理学注重的是了解合作能力的缺憾,通过观察个体的合作能力来判断他们的心理差异,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

自卑感在个体心理学中是一个基础概念,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自卑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自卑感是人类的底层情感。并非只有看起来胆小、懦弱的人才会自卑,即使是表面上很强势甚至是很自负的人,内心也同样有自卑感。阿德勒的自卑是和补偿一起出现的,而补偿是被他视作推动我们人格前进成长的根本性动力,他也把补偿说成是“追求卓越”。阿德勒的自卑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那样,是一种任何人都有的内心根源性的驱动力,几乎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不敢面对困难,那就只能用其他方式寻求优越感,自欺欺人,就会导致自卑情结。到底何谓“自卑情结”?阿德勒说,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在通常情况下,神经病患者都受到自卑情结的困扰,对于神经病患者的治疗,个体心理学反对直接指向病症,更是要先去了解他的童年,找到他们所定的目标和优越感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早期记忆在心理辅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经研究,人类的记忆是最能显露个人心灵秘密的。记忆能够让人回忆起自身的限度和环境,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根源以及最简单的表现形式都会如实反映在记忆中,记忆是否正确是无关紧要的,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最初的记忆是一个人人生观的雏形。

关于梦的意义,个体心理学与佛洛依德学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梦是我们心灵的一种创造性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人类对梦抱有的幻想来了解梦的目的。弗洛伊德主张“梦是某种愿望的达成”,而阿德勒则提出“梦是自我欺骗”。梦其实是一种自我催眠和自我麻痹,我们在梦境中的表现其实跟现实生活完全成对立面。梦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其实都是我们心理补偿机制的一种自我欺骗。梦的目的在于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让生活方式免受现实的限制,如果一个人面临一个在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通过梦来巩固他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学派将性作为梦的背景的观点,也不认同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因为在个体心理学看来,梦是在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产生的,是由个人根据具体情况而解释出来的。个体心理学认为,梦体现了一个人勇气的匮乏,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加强个体面对困难的勇气。

在家庭对个体心理造成的影响方面,阿德勒反对佛洛依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与性存在关联性的看法,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是一种想要完全控制和支配母亲,并让母亲成为他的奴仆的欲望。假如一个孩子很喜欢父亲,可以推断出他已经进入了成长的新阶段。个体心理学对孩子出生顺序所引起的正面、负面影响方面具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是,问题少年大多是长子,其次是家庭中最小的孩子,独生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竞争者是他的父亲。

在学校的教育方面,阿德勒倡导性格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同胞情谊,与他人建立平等和睦的伙伴关系。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纠正父母的错误做法,教师应该对学生保持兴趣,并与他们建立联系。在儿童未来的发展中,智商并不能被当作命运或遗传决定的限制因素。对教育造成很大阻碍的,并不是孩子本身所具有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自己具有哪些限制。个体心理学反对遗传对性格具有决定影响的观点,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性本恶”宿命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儿童时期所处的环境或者是自身感受到的感觉对于性格的影响是主要的,兴趣在心理功能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果一个儿童对于合作并不感兴趣,那么,他变成神经病、罪犯、自杀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有观点认为,青春期对一个人的性格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此,阿德勒并不赞同。事实上,青春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在这个时期,无非是孩子们需要适应社会的新环境,并在生活方式上作出改变,此外并没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青春期的行为大多是由于想要证明自己可以独立、已经成人、具有男子气概或者女人味而引起的。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个体心理学来了解不同的各类人,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即使是罪犯,他们也是正常的人类,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群,和正常人一样,他们的行为也都是在人类合理行为的范畴之内的。尽管罪犯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但他们之间都存在一种共性,他们一般都不喜欢与人合作,他们不懂合作之道,而且对他人缺乏兴趣,对自身的幸福也不关注。对于罪犯的心理治疗,唯一的办法是首先获取他们的信任,然后努力探寻到在他们童年时期,到底是什么妨碍了他们合作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如果我们能够在儿童幼年的时候有意地去锻炼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犯罪率将会有大幅度的下降,而且效果一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阿德勒在书中指出,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问题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职业问题;第二种问题是人际交往问题,第三者问题是婚姻爱情方面的问题。而对一个儿童而言,在生命刚开始的4~5年中,究竟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对他们之后的各项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一个人在早期的努力会为其成年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天才的名号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并不是得益于遗传或者天赋异禀。在人际交往方面,应当培养孩子与他人平等合作的能力,精神病人在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通常表现得失败。

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最需要的就是合作,夫妻双方关系必须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必须关心配偶多过关心自己,对对方的兴趣高于对自己的兴趣,努力让对方过得安稳和舒适。当一个孩子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爱情观其实就已经形成了。被家庭宠坏的儿童,结婚后经常会认为另一半冷落了自己,他们适应不了社会的环境。环境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所有行为,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他对待环境的态度。阿德勒还特别强调,我们不要期望通过爱情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想要保证婚姻不出现任何问题,最好是将焦点放在工作、合作及兴趣上面。

书中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些过时,甚至值得商榷,但毋庸置疑的是,本书作为心理学的经典,对于现代心理学治疗起了重大的作用。个体心理学在九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3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的巅峰之作,是在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写就的,书中包括了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正面管教”体系就是以阿德勒(Alfred Adle)和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s)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Jane Nelsen、Lynn Lott等教育专家组成的团队发展完善,将之发展为一个涵盖了沟通、冲突处理和建立相互尊重家庭关系的,基于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家长教育课程。

印象最深的话:儿童只要度过了婴儿期,便足以证明他已经受到了某些照顾和关怀。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赋予生活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他趋近目标的方式、他的情绪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后他们虽然也可能改变,但在改变之前,他必须先从儿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时所犯的错误中解脱出来。

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文字中读自己,这话一点没错。上面这段文字对我而言,是深刻而意义深远的。

作为一个细腻敏感的女孩,在军人父亲的否定式教育、言语羞辱等多重严厉管教下没有感受到我需要的父爱和关怀,战战兢兢的生长,最激烈的青春期曾经一度轻生,没有继续的愿望和勇气。大学毕业只要不回老家,去哪里我都无所谓,只希望离伤害远一点。

在别人眼中我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在自己眼中,我却是个伤痕累累随时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语而受伤流泪或激烈防卫的异类。现在我必须承认自己有很强的“受害者”情结,很久以来我都非常不解为什么我会遭遇这一切?特别是在自己做了母亲以后,更加无法理解我的父亲当年怎么会那样去解读和对待一个幼小可爱的孩子?尤其无法接受任何人对我曾受伤痛的忽略和否定,仿佛否定了过去就否定了自己的存在,让我更加无法找到自己。

当然也会因为自己对父亲的愤怒和怨恨与传统的孝道冲突而痛苦不已,直到有天看见了这样的话:“你所有的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有时不要好心规劝他人接受或放下,做不到接受是因为他感觉受伤、不被爱,这个时候叫他接受或原谅只有加重他不被爱、不被接受的痛苦。只需理解他、安慰他、接受他的状态,给他时间去面对、释放伤痛。接受、放下就自然发生了。”当我真实地接纳自己的感受,释放曾经的伤痛,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愤怒少了,我可以接受父亲内心里肯定是爱我的只是爱我的方式不是我所需要的了,我可以慢慢放下了。

“儿童只要度过了婴儿期,便足以证明他已经受到了某些照顾和关怀。”看到这句话更给了我力量,年幼的我已经得到了最基本的爱和关怀,否则我无法长大成人,我可以选择不以父亲当年苛求我的方式对待已日渐年迈的他,让伤害停止,让爱流动,虽然还不那么习惯和自然,至少我开始愿意尝试。生命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切经历都是财富,每一个昨天都成就着今天的我,我很清楚自己身上有很多的不足是由过去而来,我亦深知每个缺点的另一端都有一个闪亮的优点也在我身上发光,由相同的经历而来。历史已无法改变,但未来在我手中。

“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赋予生活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他趋近目标的方式、他的情绪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后他们虽然也可能改变,但在改变之前,他必须先从儿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时所犯的错误中解脱出来。”这句话解释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根源。成年人不是不能改变而是要解决今日的“果”往往需要找到当日的“因”,从源头上调整历史成型的错误目标能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解决现在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当我最终领悟每个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并走上自我改变的道路时,深切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这痛来自于对过去错误认知的推到重来,来自于对自己的重新认识解读,来自于明了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自己身上……多少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多少次与内心的伤痛、恐惧、焦虑、怨恨近距离直面,正因为很清楚习惯的力量有多强大和顽固,成年后再去纠正和调整有多痛苦,所以由衷地期盼自己带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开始,让她积极正面更有力量地去面对未来的困难,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做更好的自己,向孩子示范,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正确引导让她在幼儿期就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我和她都不是完美的,她也会有自己的人生之路和自我救赎,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未来更美好一点。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4

听过樊登老师读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后,我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回顾了我这些年的生活,工作,所遇到的挫折和做出的选择,发现自卑感一直存在,它没有变成我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却在一些时候变成了生活中的麻烦和桎梏。它让我对待工作不再有热情,变得消极;它让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中有了不好的影响,带给孩子一些悲观和不自信。

我的人生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我要我的人生之旅充满秀美的山河景色,充满快乐,幸福,我要和家人,小伙伴们一起带着希望不断前行。我要把自卑抛诸脑后,看清它、理解它、

放下它。

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是指由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即如何超越那些因为自卑而出现的不好的心理反应,化腐朽为神奇!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

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

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类配合、相处;

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

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通过面对这三类问题的反应,就能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是什么样的。而自卑情结的产生,也往往因为解读出了问题。

而超越自卑的原则则是:

1.寻找真正的生命意义

有多少种人类,就会有多少种他们解读出的生命的意义。然而真正的生命意义绝不是完全个人化的,对他人无所裨益的。

所有真正的“生命的意义”都有一个共同标志,那就是它们都具有普遍意义——能够为众人所分享,为他人所接受。它可以成为解决他人问题的一种样本,它将个人意义建立在对他

人生命的贡献之上,一想到我所做的一切于他人有益,我就真的'很难再自卑下去。

2.学会合作

面对人生的三大任务:职业、社会和性,我们都需要与其他人类进行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它们。学习合作本应是儿童时期要做的事,但我们不能因年幼时错过的,就来认定自己的一生不可再更改,我们再也学不会如何与人合作了——并不是这样!

如果过往的经历,为我们总结的惯用经验是错误的合作方式,或者是根本无法与人合作的方式,在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能看清自己曾经是如何解读它们,并将之化为经验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回到经历本身,重新从中提取经验和解读,改变现有的处事模式,学会与人恰当合作,从而将自己拖出自卑的丛林,实现更美好的人生。在生活里,每个人几乎都有机会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自卑感,或多,或少,它在你的一生里总有出场机会。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本身不足以使人自卑,令人低着头无法前行的,是自己画地为牢。擦掉自己设下的圈套,抬头看看敞亮的天空,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自卑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做。

是要化自卑腐朽为神奇还是在自卑的路上走到黑,也得看自己有没有遇到点化,而今我遇到了!

是的,这本书点化了,让我正确的认识了自己,知道怎样才能克服自卑,超越自我,努力前行!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5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他从家庭,学校以及朋友等方面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从这些细节中,让我看到了一个自我的射影,以及生活中其他人存在的自卑感,而这些自卑感的解决则需要我们学会合作,通过加入群体来改变我们,丰富我们的生活,方能达到化解的效果,比如书中所说的那些罪犯,他们之所以犯罪,一般都是因为在生活中他们不懂得合作,而逐渐将自我封闭,渐渐远离人群,而形成一种自闭症,却又无法排解,慢慢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对于我,我觉得他也反映了我个人在生活中的好多自卑感,不管是从家庭,学校,朋友还是社会中,我缺少集体精神,总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自己远离集体,远离合作,促使自己越来越封闭,在情感上,太多的自我形式,不顾他人感受,自私自利,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而这也是因为我们之间缺乏一种合作的默契感而导致的。

所以我觉得,人若想改变自卑,超越自我,就必须融入集体,融入对方,改变现有的错误想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6

《自卑与超越》的三条主线:社交、职业、、婚姻,也正是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所无法脱离的三个圈子。阿德勒说人类生活在“意义”的领域中。这种意义因人而异。儿童从小就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继而决定了他们对社会、对职业和婚姻的态度。

在《生活的意义》这一章中,阿德勒提到三种孩子:一、因先天因素或疾病而造成缺陷的儿童;二、被骄纵惯坏的儿童;三、被忽视的儿童。这三种孩子会赋错误的意义于生活。他们所形成的错误观念也会随着他们的成长逐渐渗透到社交、职业和婚姻中。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这样的孩子会更容易犯罪;在对待职业方面,他们或许会将收入看做唯一的目的,或者总是找不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另外在婚姻上,他们会因夫妻间无法做到真正的平等而无法拥有美满的家庭。

从中,我们可以看见对生活的意义的正确理解是多么重要,它会影响人的一生。我们怎样使心灵拥有正确的思想,并使我们的肉体去正确地执行呢?书中,阿德勒多次提到“兴趣”与“合作”。人类总习惯于把过多的兴趣放在自己身上。现代的教育也证实了这点,人们太注重个人的成功,太强调我们能从生活中获得什么,而不是我们能付出什么。在家庭教育中,母亲会对孩子说:“乖乖地把饭吃完,你就可以出去玩。”而不是“乖乖地把饭吃完,其他小朋友就可以和你一起玩了。”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会对学生说:“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你就可以考上大学,以后就能找一份好工作。”而不是说:“现在努力学习,将来社会有用得到你的地方,你就可以以此来实现你的人生价值。”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现在夫妻的离婚率是越来越高了,不否认,其中,有的夫妻在一起的确是个错误,但,更多的是,夫妻或夫妻的一方发现自己并没从这桩婚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金钱、归属感、共同的语言等),于是就决定了离婚。这些都可以说是我们把太多的兴趣放在了自己身上,我们太在乎自己,而忽视了别人。把更多的兴趣放在别人身上,但同时又不迷失自己,这与阿德勒所说的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是一致的。

另外,“合作”,学会合作是人生的必修课。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社交中的合作,可缓解生活压力;工作中的合作,可使社会进步;婚姻上的合作,使人类得以继续繁衍。这里,我尤其认识到了婚姻上合作的重要性。现代人的恋爱结婚自由有点让人担心,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更让人忧虑。失败的合作导致失败的婚姻,失败的婚姻有可能导致问题孩子的出现,问题孩子的出现便会给社会带来不幸。而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夫妻可以克服婚姻生活中的种种摩擦,合作的结果是意见一致,并创造出美好幸福的家庭。我目睹过父母间的种种不和,每场争吵最终以提出“离婚”来结束,但之后,一方的退让或双方的商洽和互谅总可以是他们和好如初。我把它归功于合作。之后,我查过他们的星座,双子的父亲和摩羯的母亲并不适合,,我这一举动似乎有点可笑。但是不管怎样,合作的力量似乎打破了这种玄幻的说法,因为我父母的婚姻关系已经快三十年了。我相信,良好的合作是社交,工作和婚姻成功不可缺少的秘诀之一。

相信掌握“将更多的兴趣停留在他人身上”和“学会合作”这两个技巧的人类会更好地发展。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7

今天,我读了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从心理学层面了解了人的自卑情结,优越感和人生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实的地位感到满意的;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爱情,正确理解生活。

自卑感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迫使它采取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即使一个人已经没有勇气面对生活,但他仍然要设法摆脱自卑之感,不过这种人采取的方式不是设法克服自卑感,而是用一种优越感来麻醉和欺骗自己,使自卑感越积越多,因而在困难面前表现犹疑,彷徨,甚至退却的举动。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实际上它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人类的全部文化都以自卑感为基础。

每个人都渴望优越感的目标,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的。

增加对他人,对社会的兴趣,使我们真正认识到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平等的,积极的与人合作的习惯,使我们追求奉献社会的优越感的目标,这样慢慢的我们会获得成功!

《超越自卑》读后感


《超越自卑》读后感

好久了,都不知道要写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读懂,只是在王湖的提醒下,才了解了阿德勒的一些理论,说说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吧。

1.合作与竞争:

阿德勒认为人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合作上的竞争,首先是合作,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要先体会合作。

合作,我理解的,就像是拼图,每一块都有缺口,也有优势,但是每一块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人既可以在合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在合作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无疑与阿德勒是相违背的,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从小孩子们就在各种“比”中生活,妈妈们在一起的讨论是哪个孩子说话早、哪个孩子长的高、哪个孩子学习努力……到了学校,更是显而易见的竞争状态。

竞争,如果不是基于合作的,带给有优势的人的,是一种觉得我比别人好的成就感,用这种方法来认同自己,这种感觉不是发自内心的,是来源于外部的;而对于没有优势的人,也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的感受,是一种否定的,我没有别人好的自卑感。这种否定的感觉从我们小的时候就带给我们很深的感觉,以致影响到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婚姻。很多时候,在婚姻中,我们在找一种强势的地位,“我需要他爱我比我爱他多”“我需要我说的话他能照做”“我做了这么多,他怎么做的那么少?”……我们忘记了我们应该是一种共同生活的状态,我们应该是合作的。如果丈夫擅长的不是细心的做家务,那么放手让他在工作中一展身手就是最大的支持;如果妻子擅长的不是与人交流,那么给她一个安静稳定的家庭来料理,就是给她一个最好的平台。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争夺权力,而没有思考我们该怎样分担婚姻中的各种事务。

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阶段,无条件的接纳,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本身的样子,就是一种合作,“顺”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他们就具有了一种内心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后,就更容易接受竞争了,并且不容易在竞争中迷失。

2.着眼于未来:

一种心理学的观点是,人在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忽视会影响到他的未来,如果想要未来不受影响,必须进行弥补。而阿德勒认为应该着眼于未来,不用回头舔舐自己的伤口,只需要大步前行,让自己更强壮。这也是《正面管教》中“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来源。

修复伤口的过程,也许对成长是有用的,但是追寻伤口的过程,却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不能重头来过,即使找到原因,要么是无法更改,要么已经造成影响,都是一个否定自己的过程。何不积极关注于怎样改善,改善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自信的过程,是充满希望的。

超越自卑读后感


超越自卑读后感范文一

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提出了人们生活中的三大问题:职业、社会(既与他人的关系)和性(既为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观点,本书编译极为欣赏,他在代序中写到: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年代里,阿德勒的心理学犹如浸入沙漠的一缕甘泉,让人重新体味到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是金钱、物质和泛滥的私欲,它还有更广阔的,也更令人神往的精神园地。 阿德勒在书中认为自卑感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产生,象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时的情绪。他认为有这种情感是很正常的,并不是病态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这种自卑。是利用自卑来逃避现实还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风格。

如果敢于正视自卑,会激发人的创造性力量,成为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在达到新的境界后,又会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向新的优越目标前进。这样,在自卑与优越的距离不断接近而又拉开的过程中,人便不断地完善自己,这一过程永无止境。由此,阿德勒认为,全部人类文化的动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这一观点与弗洛依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还提出了生活风格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实现生活目标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维、情感、行动中处处体现着他独特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是阿德勒治疗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过对病者生活风格的分析,(主要有三种途径),帮助病者找出产生这种错误生活风格的根源,让他去正视、了解它,并让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选择,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

本书另一大优点是语言平实易懂,例子丰富生动,笔触细腻,分析精辟,在愉快的阅读中感悟生活道理,完善自我人格。

《超越自卑》读后感范文二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的巅峰之作,是在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写就的,书中包括了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正面管教体系就是以阿德勒(Alfred Adle)和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s)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Jane Nelsen、Lynn Lott等教育专家组成的团队发展完善,将之发展为一个涵盖了沟通、冲突处理和建立相互尊重家庭关系的,基于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家长教育课程。

印象最深的话:儿童只要度过了婴儿期,便足以证明他已经受到了某些照顾和关怀。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赋予生活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他趋近目标的方式、他的情绪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后他们虽然也可能改变,但在改变之前,他必须先从儿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时所犯的错误中解脱出来。

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文字中读自己,这话一点没错。上面这段文字对我而言,是深刻而意义深远的。

作为一个细腻敏感的女孩,在军人父亲的否定式教育、言语羞辱等多重严厉管教下没有感受到我需要的父爱和关怀,战战兢兢的生长,最激烈的青春期曾经一度轻生,没有继续的愿望和勇气。大学毕业只要不回老家,去哪里我都无所谓,只希望离伤害远一点。

在别人眼中我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在自己眼中,我却是个伤痕累累随时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语而受伤流泪或激烈防卫的异类。现在我必须承认自己有很强的受害者情结,很久以来我都非常不解为什么我会遭遇这一切?特别是在自己做了母亲以后,更加无法理解我的父亲当年怎么会那样去解读和对待一个幼小可爱的孩子?尤其无法接受任何人对我曾受伤痛的忽略和否定,仿佛否定了过去就否定了自己的存在,让我更加无法找到自己。

当然也会因为自己对父亲的愤怒和怨恨与传统的孝道冲突而痛苦不已,直到有天看见了这样的话:你所有的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有时不要好心规劝他人接受或放下,做不到接受是因为他感觉受伤、不被爱,这个时候叫他接受或原谅只有加重他不被爱、不被接受的痛苦。只需理解他、安慰他、接受他的状态,给他时间去面对、释放伤痛。接受、放下就自然发生了。当我真实地接纳自己的感受,释放曾经的伤痛,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愤怒少了,我可以接受父亲内心里肯定是爱我的只是爱我的方式不是我所需要的了,我可以慢慢放下了。

儿童只要度过了婴儿期,便足以证明他已经受到了某些照顾和关怀。看到这句话更给了我力量,年幼的我已经得到了最基本的爱和关怀,否则我无法长大成人,我可以选择不以父亲当年苛求我的方式对待已日渐年迈的他,让伤害停止,让爱流动,虽然还不那么习惯和自然,至少我开始愿意尝试。生命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切经历都是财富,每一个昨天都成就着今天的我,我很清楚自己身上有很多的不足是由过去而来,我亦深知每个缺点的另一端都有一个闪亮的优点也在我身上发光,由相同的经历而来。历史已无法改变,但未来在我手中。

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赋予生活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他趋近目标的方式、他的情绪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后他们虽然也可能改变,但在改变之前,他必须先从儿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时所犯的错误中解脱出来。这句话解释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根源。成年人不是不能改变而是要解决今日的果往往需要找到当日的因,从源头上调整历史成型的错误目标能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解决现在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当我最终领悟每个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并走上自我改变的道路时,深切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这痛来自于对过去错误认知的推到重来,来自于对自己的重新认识解读,来自于明了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自己身上多少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多少次与内心的伤痛、恐惧、焦虑、怨恨近距离直面,正因为很清楚习惯的力量有多强大和顽固,成年后再去纠正和调整有多痛苦,所以由衷地期盼自己带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开始,让她积极正面更有力量地去面对未来的困难,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做更好的自己,向孩子示范,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正确引导让她在幼儿期就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我和她都不是完美的,她也会有自己的人生之路和自我救赎,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未来更美好一点。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范文一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

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提出了人们生活中的三大问题:职业、社会(既与他人的关系)和性(既为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观点,本书编译极为欣赏,他在代序中写到: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年代里,阿德勒的心理学犹如浸入沙漠的一缕甘泉,让人重新体味到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是金钱、物质和泛滥的私欲,它还有更广阔的,也更令人神往的精神园地。

阿德勒在书中认为自卑感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产生,象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时的情绪。他认为有这种情感是很正常的,并不是病态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这种自卑。是利用自卑来逃避现实还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风格。

如果敢于正视自卑,会激发人的创造性力量,成为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在达到新的境界后,又会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向新的优越目标前进。这样,在自卑与优越的距离不断接近而又拉开的过程中,人便不断地完善自己,这一过程永无止境。由此,阿德勒认为,全部人类文化的动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这一观点与弗洛依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还提出了生活风格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实现生活目标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维、情感、行动中处处体现着他独特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是阿德勒治疗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过对病者生活风格的分析,(主要有三种途径),帮助病者找出产生这种错误生活风格的根源,让他去正视、了解它,并让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选择,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

本书另一大优点是语言平实易懂,例子丰富生动,笔触细腻,分析精辟,在愉快的阅读中感悟生活道理,完善自我人格。

《超越自卑》的读后感范文二

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正视自卑,承认自卑感的存在,看到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要消除自卑感对我们信念、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等的不良影响,先要找出引起自卑的原因。小到一个眼神、姿态,大到行为、人生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当发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出现偏差,应该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自卑感和优越感是相对存在的,之所以一个人会努力追求某方面的优越感,正是他在那方面不够自信。

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之因。我们不会被经验过的打击所困扰,我们只是从中取得决定个人目标之物。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有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阿德勒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归结于奉献与合作。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要让自己走正道,并且积极向上,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目标是很重要的,没有目标的人,像是没有灵魂。如果把一个人比作机器,没有目标的人,好比没有动力的机器,怎么也运作不起来。但是,目标从何而来?这是个大问题。说到目标,一定与价值观有关。

那么一个心灰意冷的人,如何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把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归结于对他人的兴趣,又要如何去操作?如何让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认识到她的堕落不是超凡脱俗,而是由自卑感带来的过分自尊?又如何去纠正他年深月久的陋习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如何改变他对这个世界以及他自己的错误定位,而使他从毫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与荒废光阴的深渊中解脱出来?当然我相信发展对他人的兴趣,提高社会感觉,增强合作能力,会有所助益,但是要如何做到那些确是一门学问。那些不善交际的人,该如何得到勇气?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认为的生活意义行动。当一个人以错误的方式生活是只指责他的行为,或单纯的试图让他放弃这种生活方式,都不会有什么效果。问题在于他在经验的积累中所形成的生活意义。而这个意义,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认识到,但却是他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生的根本,是信念的支柱,要改变它谈何容易。

一个人为何会选择那种生活方式,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生活意义从哪里来?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这是一定的。从一个人一贯的行为表现,思想、感觉、姿态、眼神等之中,了解他的人格。阿德勒认为,早期的记忆很重要。早期的记忆显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现方式。阿德勒认为:罪犯可以两种主要类型丑陋而被轻视以及英俊而被宠坏。这种划分方法的科学性姑且不论,这两种人的心理易产生偏差是一定的。由于被轻视或过度宠爱,都容易让人转而关注自己,而对他人失去兴趣,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他们因此产生对世界错误的看法,自己被隔离在外或所有人都应围着他们转,所有事情都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此就陷入了误区。

追求优越感的方向的错误,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都是他们缺乏社会感觉与不合作的态度造成。自我中心的人不易于合作。罪犯的的失败的源头在于自身经验引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错误的解释和定位。我们这些正常人也常常因为对世界和自己的解释和定位的偏差,引起生活意义、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的错误,而造成困扰。这里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生活的重大影响。而造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活事件,我们必须把它揪出来,重新定义。

当然观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是对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存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我们现实的表现来认识自己的观念。在改变生活方式之前,必须改变观念。而要改变观念,必须先对此人的观念认识到位。也许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他没有认识到他错在哪里,就不可能彻底改掉陋习。错误的方式可能会换一个新面目出现。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长大后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每个人因为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存在自卑感。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自卑感产生于人类先天的缺陷,而从小形成的错误生活意义会不断使自己使用错误的方法追求优越感以妄求克服自卑感,而这正是失败者痛苦的所在:努力能短暂的给予自己欺骗式的自信,而本质上自卑感是增加的。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家庭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父亲必须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合作,以良好和积极的方式处理好职业、友谊和爱情三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是家庭的延续。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是学校教师的任务。教师应该对儿童有真正兴趣;同时也训练他们对别人发生兴趣,使他们走上独立而又与人在《自卑与超越》里,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接收到任何负面的信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因此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使自己在生活、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偏锋,能够超越自己。

如果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而得不到及时纠正,对人的危害是严重的。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第一,澄清学生不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同时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不能总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相反,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克服不足,发挥优势,找回自信。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胆量,让学生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和我能够做好!,不断给自己增加勇气,树立对自己、对人生的自信心,以这种自信与自卑对抗,战胜自卑。在学生能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学生,让学生达到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一点特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第三,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让学生知道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误,有了错误就要正确的面对批评,让学生知道父母和老师说你不对和比别人差,其实并不是说你真的很差,而是为了给你一种鼓励和鞭策;或者只是一时的气话,并不代表他们的本意,我们应该分析他们当时说话的场合和情境,不能捡起话来就往自己身上套。如果真是他们的不对,你也可以事后与他们评理,为自己辩护。对同学们的评价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总之,我们不能消极地对待别人的批评和评价。

虽然,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心理教育,防止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了自卑也应当正确对待。帮助学生树立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这样学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自卑与超越 读后感(3)篇


自卑与超越 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已经放在书架好几年时间了,偶尔翻个一两页总是没有耐心读下去,这次拿出来读大概是觉得好歹也算是心理学入门经典的书,居然从来没好好的看过,以后怎么跟人吹牛。于是耐着性子一口气读完,略有所获。

自卑情节由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

深以为然,优越感的背后是自卑情节在作祟,比如流传已久的“一个人炫耀什么,内心就缺少什么。”然而越缺少什么,就会越去追求什么。这大概就是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

作者的主张是:个体心理学:一种将个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统一体、目标导向的自我,在正常健康状态下是社会的完整一员和人类关系的参与者的研究。也是该学说的开山鼻祖,师从弗洛伊德,后因观点不同而与之决裂。这大概就是西方文化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完美解释。从梦境的章节就能看出他对于老师弗洛伊德的学说表示超出科学的范畴,而自己的学说更科学,其实这俩人对于梦境的解释都不够科学,毕竟不能证伪。不过我还是觉的做梦的人只是希望能够在睡梦中轻松解决问题的说法。也是我们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种潜意识里感受。

本书中更多的是强调儿童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于其人格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成年人的心理问题要从儿童时期的经历中寻找答案。

开卷有益。

自卑与超越 读后感 第(2)篇

其中最核心的是合作,其次就是从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来分析个人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有些概念挺不错的,但是太多的极端例子看得我很难受~

对于自卑情结和优越感之间的关系也写的很透彻,让我对一些曾经感到莫名其妙的行为也有了认知,可以理解那背后的心理活动了~摘几段话

1.爱情,以及它在婚姻中的圆满,是对伴侣最亲密的奉献,是生理上的吸引,相濡以沫的陪伴,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爱情和婚姻是人类合作的精华~

2-我们对人类的所有要求以及能给予他们的最高赞美就是一位好同事,好伙伴,以及一位在爱情和婚姻中的真正伴侣~一句话他要向人类证明自己~

3,所有的家庭生活中最不需要的是权威~任何不平等的或者引起不平等感的事情都应当避免~

4-在很多人陷入爱情时许多人会感到软弱,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对的~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不自觉的的变得温柔~大概就这些,前边的没记住

最后就是,对让我自信一点,好像效果特别不是很好~

自卑与超越 读后感 第(3)篇

很值得一读。 nn人的经历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你的期望是什么 这会直接决定对于同样经历你会有怎样的解读。值得反思和审视自我,明白问题在哪才能去改善或者修正,其它盲目的苛责、掩饰和自我安慰都无济于事。关于“童年成长、教育里父母和社会的责任、犯罪心理和缘由”,也很值得深思。无论是心理健康,是有残缺,甚至罪犯,本质都是作为人,一生原始的动力都是追寻优越感。只是因为个人合作能力的限度和社会兴趣的丧失,导致他们以一种病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来得到顺应自我的情感和慰藉。没有认清界限分明的社会规则,或者说干脆不在乎。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可,不惜一切代价,用一种明显错误的方式。个体心理学的一些观点,相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可能更容易接受,不把一切归咎于性。可以再多找相关的书来学习下。

超越自卑读后感(精品14篇)


读书对我们有很大的益处,它能够让我们汲取力量,增加智慧。如果你读过一本作品,你一定会被它的情节所吸引。分享你的阅读体验,跟大家交流你的意见和心得。还有一些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的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比如小编为大家挑选的“超越自卑读后感”,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1】

人,作为社会动物,看似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因为就脆弱的个体而言,生存能力甚至不及一只蝼蚁,只有协作是唯一出路,这与自由的天性本就是相悖的。因此为了生存,如何与他人协作这个问题贯穿生命的始终,在解决这个问题中,究竟是相信自己的感觉还是跟随他人,是每个人心理不变的思考,甚至于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来源。

自卑,是个体在于群体协作中用以认识自己所去对比他人产生的必然后果,这种为了保持内外同步性的对比,必然是不能完美,这时的选择就是关键,而人却又必须保证自我存在,其对自身认知的惯性是所有病态心理的根本动因。在出现差别之时,自我与他人两者之间的矛盾需要补偿,如何补偿即是所谓的超越。

当自己不如他人时,可以奋起直追,也可以尖酸刻薄地嘲讽,亦或是身在其外漠不关心,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弥补自卑所做的补偿,而不同的补偿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对一个人的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极其长远的,乃至于出现偏激和极端的情况,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精神疾病,也是超越能力不足的借口,如当代流行的焦虑症、抑郁症,都大体源自与此。

自卑之于人生之不可回避,也奠定了本书的基本意义,自卑是普世的,超越也是普世的,因此看待他人的问题转变为如何看待自卑与超越。

作者也给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与他人协作,以弥补内外的矛盾,即以合作代替对抗,统一内外价值观。这种解决问题的角度并不是抛弃自我而迎合他人,而是作为人类一份子对于人类整体命运的前辈和自愿合作性,因为自私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否则我们的祖先必然不能存活,但协作思维在消解自私的同时求同存异,保留了个体的实在性,甚至于,在个体提倡协作的过程中群体会鼓励这种行为,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都产生良性循环,最终在人类整体上获得总体效率的提升。

致此,精神疾病从某种意义上消失了,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个超越自卑能力高低的人类,或者说,大家只是病得重一点或者轻一点罢了,并没有谁是真正病态的,而我们最好服下作者给的良药——协作。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2】

《超越自卑》读后感心得1000字:

孟子曰:“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超越自卑》一书是阿德勒的代表作品。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自幼患有驼背,行动不便。五岁那年,患了一场几乎致他死命的重病,痊愈后决心成为一名医生。在之后心理学上的许多观点都可以在他的童年时代找到蛛丝马迹,也反向诠释了他的观点。在心理学领域上,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精神心理学大师,但由于观点的分歧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水深火热。阿德勒一生著述颇丰,这部著作完成于阿德勒最为成熟的时期。

本书总共分为12章,第一章“生活的意义”为全书的纲领。涉及了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反复问自己的问题“活着为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之前我也时常在想,人终有一死,那么人生有何意义?不过始终思考未果。

作者在书中说道“他们只有在遭遇挫折后才会想起这样的问题来。假若一切都一帆风顺,他们不经历逆境的考验,这些问题绝不会提出来。”突然发现是经历的不够,没有经过岁月的沉淀,生命这个沉甸甸的词对于自己来说是空泛的。杨慎“是非成败转头空”,王维“行到排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是在失意,挫折之后的感慨,也可以说是遍历的人世的沧桑经历了繁华,经历了奋斗,见识了人世更深刻的道理,才收获了豁达,收获了人生对于自己的意义!

关于“自卑感”,阿德勒认为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发生,像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时的情绪。或者说当一个人无法适应或者应对一个新问题的出现,并且坚定地认为自己无法解决,那么这时也会变现出自卑感。我想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于这种自卑感做斗争,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阿德勒认为这种情感是正常的,并不是病态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这种自卑。利用自卑来逃避现实还是克服并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风格。非常赞同大师的一个观点:一个人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会比优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而接受太多宠爱的哪一个,是内心最具有优越感的,在自我陶醉于优越感的同时,麻木、消沉、逃避,形成更大的自卑。读后感·小学初中高中都经历过许多这样的事情,某位同学英语成绩不好,上课时被老师批评伤及自尊,于是发奋学习英语,最终英语成绩稳步上升。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对于这种心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心态,书中有详细说道,就不在此赘述了。最重要最核心在于“合作”二字,包括婚姻也被阿德勒归为一种合作。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是出在不愿意合作、不懂合作上。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超越自卑!增加对他人对社会的兴趣,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到“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平等的,积极的与人合作的习惯,使我们追求奉献社会的优越感的目标,这样慢慢的我们会获得成功,超越自卑!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3】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类的书籍。读起来有很多的道理。从生命的意义到心灵与身体,又或是自卑与优越。而需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去了解他的早期记忆。梦境于我们而言也许并不像弗洛伊德那样的与现实相反或相关。

人类的各种行为会受到家庭、学校、青春期、工作、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作者的观点里,被宠坏的孩子总是更容易犯错或性格难以同别人合作。又或是那些从小没有被培养如何同他人协作的人,更难以适应社会生活。这两类人更容易抑郁或犯罪,心里的承受能力特别的弱。但我以为内向与外向是很早以前就决定在基因当中了的,作者告诉我们,在家中的排位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性格也会完全不一样,两个孩子的年龄差也是会有影响的,最好的状况是3岁的差距,既不会因为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感到失去宠爱,也不会过于独立不懂得与别人合作。

当看了这本书以后,感觉更加喜欢心理学了。我想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又不想成为一个销售,是真的很想治愈人们的内心。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4】

解读自卑,实现超越,赋予人生意义!

关注在前,意义在后

这本书,从个体心理学角度提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但重点不在否定自卑感,而在于找出感受来源、换种解读、实现超越。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大核心词组:

①人生的三大任务

②自卑感与优越感

③目标影响与重建

我们生长于已成形的环境中,没有条件可以摆脱三大任务(工作、社交、婚姻)从而自如生活的绝大部分人,都是默认接受的。在这个前提下,一定希望变得更好,生命才有了意义。有部分我们会面对的结果却很糟,与愿望相背,完成不好很困扰,一项影响一项,成因交织。

这些影响来自很多方面,书中会展开具体讨论,但请记住,找出的问题不是用来否定的,而是为了解决的!所以这本书也就有了一个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无论你是什么年纪遇上了这本书,过往什么样已然成形,重点不在不好看而在于怎么解读自卑,如何实现超越,证明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同事、好伙伴、好伴侣。在脱离不开目前的这种生存环境之下,这本书提及的建议是:既然预见了这种现实,重视人对自身外兴趣的产生以及与其他人的合作,或许你能更轻松得适应环境、自在生活。

计算外的可能性

这本书对于个体心理学分析的概念我十分认可,同时产生了一个新的困惑。谁都知道,童年时期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孩童时期的自己不明白其重要性很正常,如果没有得到TA也无能为力,如果TA没有得到更优质的童年,说明TA的家庭也无能无力给与,TA必然会得到这种缺失。如果回想不起具体四五岁时幼年的生活,十二、十四岁时也没有对世界有什么清晰的认知,按照书中提起这两个年龄阶段对于成长的重要性,似乎测算断定出了一个人未来的成败率。但我表示困惑,优质条件的缺失似乎不妨碍“正确”成长,就好像如果没有遇上这本书,有些人也天然自己生出了意识,在过程中不断因吸收到的不同助长激励,调整“正确率”,从而主观能动为自己创造,即使当时TA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生出:一定要自己改变、为自己创造的,这种在心底浇灭不掉的火苗。只是当再遇见了这本书,明白了这些意义。

读一读品一品

“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为环境所决定。我们通过赋予环境的含义来决定自己的人生。”

有关自己、有关世界、有关成长,好像从来不曾停止过好奇跟思考。就像这本书提出的概念一样,重要的是自身赋予的解读。所以这本书值得细细研究,读一读这本书的对人生意义的解读,再对照自己持信的真理,再不断验证,我们每个人究竟是如何解读并创造自己的人生的。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5】

他,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之家,排行第二,从小身体孱弱,患有佝偻症,动作笨拙迟缓。5岁时,差一点死于肺炎,更不幸的是被车撞倒过两次,于是他决心将来要当一名医生。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并未因身体的缺陷而感到自卑,反而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他就是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三巨头之一,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1927年,《自卑与超越》出版,成为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在阅读过程中,我对这个中文译名一直存疑,尽管“自卑情结”是阿德勒最著名的概念之一,但本书绝不仅限于讨论自卑感与优越感,它涵盖了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生活中各个阶段及心理影响的方方面面。读完后查阅了原书书名:《Whatlifeshouldmeantoyou》,毫不意外,我想这才应该是阿德勒希望告诉读者的个体心理学,而不只是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曾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核心成员,达九年之久,但因二人学术观点背道而驰,最终,阿德勒退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并创立个体心理学。怀着对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何差异性的好奇,阅读完本书,我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有了一个比较基本的认识。总结起来就是,个体应该去寻找到生活的意义,而实现生活的意义的关键是与他人合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所受到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生活记忆对他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以及职业、人际交往、婚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与中国自古流传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个人的生活模式,而个体心理学是以心灵及肉体间的动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在很大程度上,肉体是被个人情感所控制的,而个人情感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生活方式及既定目标。一个人的身体发展会一直受到生活方式及其情绪的影响。个体心理学注重的是了解合作能力的缺憾,通过观察个体的合作能力来判断他们的心理差异,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

自卑感在个体心理学中是一个基础概念,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自卑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自卑感是人类的底层情感。并非只有看起来胆小、懦弱的人才会自卑,即使是表面上很强势甚至是很自负的人,内心也同样有自卑感。阿德勒的自卑是和补偿一起出现的,而补偿是被他视作推动我们人格前进成长的根本性动力,他也把补偿说成是“追求卓越”。阿德勒的自卑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那样,是一种任何人都有的内心根源性的驱动力,几乎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不敢面对困难,那就只能用其他方式寻求优越感,自欺欺人,就会导致自卑情结。到底何谓“自卑情结”?阿德勒说,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在通常情况下,神经病患者都受到自卑情结的困扰,对于神经病患者的治疗,个体心理学反对直接指向病症,更是要先去了解他的童年,找到他们所定的目标和优越感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早期记忆在心理辅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经研究,人类的记忆是最能显露个人心灵秘密的。记忆能够让人回忆起自身的限度和环境,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根源以及最简单的表现形式都会如实反映在记忆中,记忆是否正确是无关紧要的,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最初的记忆是一个人人生观的雏形。

关于梦的意义,个体心理学与佛洛依德学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梦是我们心灵的一种创造性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人类对梦抱有的幻想来了解梦的目的。弗洛伊德主张“梦是某种愿望的达成”,而阿德勒则提出“梦是自我欺骗”。梦其实是一种自我催眠和自我麻痹,我们在梦境中的表现其实跟现实生活完全成对立面。梦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其实都是我们心理补偿机制的一种自我欺骗。梦的目的在于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让生活方式免受现实的限制,如果一个人面临一个在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通过梦来巩固他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学派将性作为梦的背景的观点,也不认同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因为在个体心理学看来,梦是在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产生的,是由个人根据具体情况而解释出来的。个体心理学认为,梦体现了一个人勇气的匮乏,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加强个体面对困难的勇气。

在家庭对个体心理造成的影响方面,阿德勒反对佛洛依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与性存在关联性的看法,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是一种想要完全控制和支配母亲,并让母亲成为他的奴仆的欲望。假如一个孩子很喜欢父亲,可以推断出他已经进入了成长的新阶段。个体心理学对孩子出生顺序所引起的正面、负面影响方面具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是,问题少年大多是长子,其次是家庭中最小的孩子,独生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竞争者是他的父亲。

在学校的教育方面,阿德勒倡导性格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同胞情谊,与他人建立平等和睦的伙伴关系。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纠正父母的错误做法,教师应该对学生保持兴趣,并与他们建立联系。在儿童未来的发展中,智商并不能被当作命运或遗传决定的限制因素。对教育造成很大阻碍的,并不是孩子本身所具有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自己具有哪些限制。个体心理学反对遗传对性格具有决定影响的观点,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性本恶”宿命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儿童时期所处的环境或者是自身感受到的感觉对于性格的影响是主要的,兴趣在心理功能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果一个儿童对于合作并不感兴趣,那么,他变成神经病、罪犯、自杀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有观点认为,青春期对一个人的性格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此,阿德勒并不赞同。事实上,青春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在这个时期,无非是孩子们需要适应社会的新环境,并在生活方式上作出改变,此外并没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青春期的行为大多是由于想要证明自己可以独立、已经成人、具有男子气概或者女人味而引起的。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个体心理学来了解不同的各类人,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即使是罪犯,他们也是正常的人类,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群,和正常人一样,他们的行为也都是在人类合理行为的范畴之内的。尽管罪犯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但他们之间都存在一种共性,他们一般都不喜欢与人合作,他们不懂合作之道,而且对他人缺乏兴趣,对自身的幸福也不关注。对于罪犯的心理治疗,唯一的办法是首先获取他们的信任,然后努力探寻到在他们童年时期,到底是什么妨碍了他们合作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如果我们能够在儿童幼年的时候有意地去锻炼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犯罪率将会有大幅度的下降,而且效果一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阿德勒在书中指出,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问题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职业问题;第二种问题是人际交往问题,第三者问题是婚姻爱情方面的问题。而对一个儿童而言,在生命刚开始的4~5年中,究竟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对他们之后的各项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一个人在早期的努力会为其成年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天才的名号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并不是得益于遗传或者天赋异禀。在人际交往方面,应当培养孩子与他人平等合作的能力,精神病人在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通常表现得失败。

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最需要的就是合作,夫妻双方关系必须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必须关心配偶多过关心自己,对对方的兴趣高于对自己的兴趣,努力让对方过得安稳和舒适。当一个孩子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爱情观其实就已经形成了。被家庭宠坏的儿童,结婚后经常会认为另一半冷落了自己,他们适应不了社会的环境。环境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所有行为,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他对待环境的态度。阿德勒还特别强调,我们不要期望通过爱情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想要保证婚姻不出现任何问题,最好是将焦点放在工作、合作及兴趣上面。

书中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些过时,甚至值得商榷,但毋庸置疑的是,本书作为心理学的经典,对于现代心理学治疗起了重大的作用。个体心理学在九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6】

“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忘了是哪儿听到的,自己却深有体会的一句话:

“一个自卑的人,必定也是一个自恋的人。”

初时听到这句话是嗤之以鼻的,我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怎么会是自恋的人呢?但是,不断地思考之后,却发现这就实情。正如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所说的。“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但为了让自己“争口气”,不想让自己显得很没有价值,于是强行要求自己去做,却发现自己做不来。接着,便会羡慕,甚至嫉妒那些会做的人。久而久之,便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却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行要求自己去完成本不能完成之事。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会产生自卑,大概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了。

大概也是因为“我无法解决,却相信自己能够解决”这样的一个信念,才会有“自卑的人,必定是自恋,甚至是自大的人”这样的说法吧。

生活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己本身无法完成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去接受自己“无法完成”这样的一个事实。一旦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那么很多内心冲突就会缓解下来,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也会缩小。我们也就会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去获得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等。

当你去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懂得了“自卑”所赋予你自身的涵义,那个时候,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绝对像开了挂一样,让你“扶摇直上九万里”。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7】

本书全文都在说明和论证“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犯罪或失败(生活或婚姻)的原因在于合作能力的缺乏或阻碍。而合作能力的培养可追溯于儿童时期,一般是在5岁之前,孩子的人格特质或看待世界的方式便有了潜在的趋势,这些可以通过年少的的记忆尤其是最初记忆以及梦得到佐证。

因此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十分关键的。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对父母及教师的培训。父母方面,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对于儿童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此外,不溺爱、不忽视、正确引导是最关键的三点,因为被溺爱的、被忽视的、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是拥有犯罪倾向的常见的三类人群。教师方面,应当对孩子有全面的理解,和家长、心理医生共同处理孩子的问题是十分理想的状态。

自卑情结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程度不同。同样,每个人都在通过不同方式追求着优越感,如果追求方向出现差错,便会出现犯罪问题。

婚姻问题:一夫一妻是最有利婚姻发展的制度,这其中便意味着夫妻之间应当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应有过分的优越感。我们的社会中女性地位相对较低,但是在婚姻中男女双方都应为了婚姻幸福充满责任感、付出全力。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8】

九型人格里面的一号人格是完美主义人格。极度追求完美是害怕失败的另外一种解释。在此之前,在我大脑里自卑是一个贬义词的印象。原来自卑是自然社会、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情绪,并非病症,所有的情绪如果在可控范围都不应该视为疾病。读后感·自卑触发进步,这是积极的自卑。自卑还有一面是悲观应对生活。自卑情结指的是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适当应对的问题时,他表示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自卑又往往和悲观、忧愁等负面情绪相伴相行。为什么会有自卑呢?身体的器官的缺陷是导致自卑的原因,也有可能在早期的家庭生活中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自卑的目的是示弱,“嘿,你看我都这么弱了,你应该原谅我的错误和照顾我”。

示弱又是一种控制,所以没必要自卑。自卑者需要观众,内心渴望被肯定,会十分在意外界的评价,敏感,属于抑质型人格。如此,在处理情绪,情感问题上会相对被动,也会给伴侣带来压力。或许,从自我同一性和自我认同方面开始去思考,会有解决问题的启发。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9】

阿德勒教授对他的这本著作的定义是立足于社会的个人心理学,在这本书中,深入探讨了社会关系和个人心理形成之间的关系,其中尤其注重早期记忆对后来的社会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合作方面的能力的形成。认为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和处事方式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定型,很难在后期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认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观点。

阿德勒首先提出,人类是群居动物,所以合作就成为一个避无可避的问题,因为个人无法脱离群里而活,那就势必导致个人与社会之间必须达成一定的妥协以换取更好的生活环境。性别是天生的一种对人类的制约因素,性别的存在是客观而合理的,他着重强调男女两性之间的平等观点。正是由于社会传统观念对两性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心理学上的"男性钦羡”现象。

在社会中,男女是同等重要的,没有谁依附谁,谁占优势或劣势地位之分,如果这一观念出现了偏差,必将导致社会和家庭的诸多问题。所以,阿德勒着重分析了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认为家庭是一个人观念长成和行为处事的最开始的地方,如果家庭加诸了不良的因素,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儿童日后的正常生活。在家庭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之间将观念输入了儿童的脑海里。如果—个家庭不能正确认识到父亲形象和母亲形象的同等重要,就会对儿童对两性的认识出现偏差,如女孩产生“男性钦羡”或对自身性别的不认同。其次,如果一方在教育中缺席,那么就会对儿童的合作能力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会在日后融入社会产生各种问题和困难。

论述了家庭的影响之后又着重讨论了学校的在一个人成长轨迹中的重要性。认为现有的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存在很大的缺失。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专业的心理指导的干涉都微乎其微,特别是在一些存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家庭之中,对于专业的心理指导避如蛇蝎。

我认为,这都是因为社会对儿童成长的认识度存在很大的盲区。没有认识到,一个人最重要的观念的形成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精心呵护,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求助专业的指导。在中国社会,这—问题存在更大的隐患,特别是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观念,会在一个人的早期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更可能对后期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

作为一一个社会人,应该对性格的产生和行为背后的含义有所学习和了解,这将更加有利于处理自身的人际关系。从本书中,我们就可以明确一点,家庭确实会对一个人的性格产生根本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在骨子里的,虽然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改变,但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来说,不能抱有盲目的自信。特别是对于在恋爱关系中,要明白性格的顽固,通过个人心理学的帮助,无论是从家庭还是个人的行为,都可以更敏锐的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组成,帮助我们规避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同时,本书还对恋爱和婚姻做出论述,明确了坦诚的平等合作的重要性,两个人的合作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尝试,这之中的复杂程度包括了两个人的所有的因素,每个人都应该对此有详细而明确的认识,才能逐渐磨合,这绝不是一—次想退就提的游戏。

每一个人,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对心理学,起码是在社会心理学和个人心理学方面有—定的了解和认识,这将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加学会如何去合作,如何对待一些人表现出来的性格,能够更好的学会换位思考,在友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同时,帮助别人感受生活的美好,最起码,不会成为那个在别人伤口上撒盐的人。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去改变别人的能力,但有改变自己和选择生活的能力。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10】

真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罢了。那些看起来的自信只是掩盖住了存在内心深处的那一小部分的自卑。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要只盯着自己的缺点看,看来看去,自卑就会在心里扎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直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不能死死盯着别人所拥有而自己所欠缺的东西不放手,拿别人的优点跟自己的缺点比,不自卑,鬼才相信。之所以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那是不同的人都绽放着属于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奇光异彩,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自卑的人,往往很敏感,在乎别人的眼光。会因为别人一个眼神,令他局促不安,导致自己不能全神贯注地专注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将精力分散到不重要的地方。其实,想想啊,只要不伤害到别人,为什么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长时间的局促不安,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致使自己不堪重负,最终没有好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岂不遗憾?。

自卑的人与其他的人一样,极力追求一种充实感,但却对改变自身的处境,没抱任何希望。我觉得他的任何行为都有这样的色彩。

追求生活上的充实,是每个人都想达到的,这也才是无愧于人生最好的表现之一。自信的人会将把生活变得充实最为目标,然后计划加实施,一步步地专注于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终究有一天,他们会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会让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而自卑的人,不会周全分析自己的计划和实施,即使分析了,他们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因为压根他们就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生活的充实。他们宁可相信自己即使努力了,也没有办法实现生活的充实。

所以,自卑的人不可能一下变得自信起来,因为自卑心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长时间的因素让自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扎了根,所以,自信也要一点一点的建立。

这种自信一点一点建立,也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而且还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做起,比如;做一个看起来不错的ppt;自己独享一顿晚餐,享受独自一个人来给自己的那份美好;总而言之,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重拾自信。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可解决的困难,他就将气撒在家人身上,以此来说明自己的威严,但是不管他怎样自欺欺人,客观事实终究不可改变,自卑感也不会丝毫减少。

遇到困难,自信的人会相信自己自己能够解决,想尽一切办法享受着处理问题的过程带给他们的充实感。即使自己的力量不能解决,他们也会求助于他人,因为他们知道合作的力量。

然而,自卑的人,不会想解决事情的办法,而是将事情本身搁置一边,而从一些小事上寻求一种优越感来弥补那种自卑带给他们的手无举措,然而这种优越感对于解决事情无济于事。

有的时候,我们遇到问题,不去解决,而是将自己内心的那份无助、不自信,转变成了对自己家人的无名之火。让他们误认为我们的脾气不好,抑或是没有耐心。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而是内心深处的那种自卑所致。

读了第二遍《自卑与超越》,似乎里边的每一句话,都用力的戳着我的内心。是啊,自卑,无形中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活,伤害了家人的心。

了解自卑,驱赶自卑,收获一个自信的自己。不要让属于自己的时光里充斥着自卑,自信起来吧,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丢弃自卑,拾起自信,收获自信、充实的人生。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11】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开始思索着自己内心是否有着这种自卑的存在,而已怎么能从自卑中变成超越自我。然而,在所有失败者——神经患者、精神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

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一种属于个人的意义:他们认为,没有哪个人能从完成其目标中获得利益,他们的兴趣也只停留于自己身上。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他们的成果也只有对其自身才有意义。

谋杀者在手中握有一瓶毒药时,可能会体会到一种权力之感,但是,很明显地,他只能使自己相信自己的重要性,对别人而言,拥有一瓶毒药并不能抬高他的身价。事实上,属于私人的意义是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

无论怎样,自卑心理总会存在有每个人心中,而那些表现出自信的人,只是较好的处理了自我内心自卑这一心理问题,所以,在此书中,我渐渐懂得了如何去更好的处理自卑问题,但愿在往日能更好的使自己自信。作者:陈伟武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12】

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必须与人类发生关系否则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我们说到木头的时候,是跟我们有关的木头,说到石头的时候是跟我们有关的石头。存在的意义,其本质是受自然限制的,并且这个限制或者是天生的,或者是前人传承的,反正自然而然的就存在了。自然的限制,或者说每个人的联系限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资源的有限性,我们生活在一定固定的星球上,即地球,它本身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包括由于我们欲望的不断升级而希望的金钱与享受,总是有限的。物质的满足程度无法赶上我们精神的愿望。我们必须通过某种职业的方式,去获得至少是满足我们生存的资源

2.必须,而且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获得或弥补资源上的不足,这就是合作,然后专业分工上的必要性,通过实践我们知道,只有与他人不断的合作,只有利用前人留下来的知识经验与成果,我们才有机会扩大我们获得资源的能力,才能使所获得的资源超出我们生存的要求,以致于更多的更好的满足我们的物欲。

3.对个体生命短暂的无奈以及对整个人类生命传承的需要,我们必须与异性,建立婚姻与性的关系,这是整个人类为了持续生存而给予每个个体当然的历史责任。这种责任做为一种自然的印记,已经固化或写入我们的DNA及身体本能,我们的意志甚至无法控制的要去履行。

正是这种资源的有限性,造成了人们从遗传的角度生下来就没有安全感,怕失去一切得到的东西,这甚至是别人心理方面的不自觉暗示。但因为人类彼此理解的不透明性,因此容易产生自卑,但人们要最大化的获得与占有资源或成果,却又必须与他人合作,所以必须超越自卑,把曾经对他人的警惕性,变为理解他人的动力,从而成为自己优秀的工具。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13】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2000字:

之所以要读这本书,是被书名吸引了《自卑与超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图书简介说可以帮助读者战胜自卑,超越自我。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明明可以胜任的事情,却担心完成不好;甚至在某些擅长的领域,仍然不敢夸下海口。可以把我定义为一个谨慎的人,或者自卑的人也不过分。虽然我自身尽力增强自信,可是仍然觉得我时不时地还是会陷入自卑。所以我期望能从读这本书里找到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的良方,结果读完之后发现本书给出的解决方法是与人合作,并没有具体的措施,笔墨更多的是在分析自卑,找到自卑的原因。不过也好,找到了原因。也就能对症下药,逐步地去改进了。

一个人究竟是自卑还是自信,并不在于ta经历了什么,而在于ta对经历的看法。同样是半杯水,有的人会庆幸还有半杯,有的人则觉得难过只有半杯水了。同样是身体残疾,有的人身残志坚,有的人则只会利用别人的同情。可见,人生经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情感和价值观,真正决定人生的是人生观。那么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看法的又是什么呢?个性心理学认为童年时期,或者是早期的记忆,对一个人的情感价值观有着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一个人的自卑感有多强、自信心有多足跟ta童年时期的记忆有着很大关系。

超越自卑读后感【篇14】

这本书的名字不应该叫《自卑与超越》,应该叫《自闭与超越》,它原来的名字《生命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还比较切题。

书中围绕“合作”一词从不同层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合作的必要性,人类群体需要合作,同伴需要合作,夫妻需要合作…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最大的不同是,弗洛伊德对人格的解释是基于性,人格发展始终与性相伴,人格背后是性的驱使。而阿德勒认为人格发展是为追寻一种优越感,人的很多行为其本质都是为了一种自我满足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人幸福的源泉,人最大的优越感是来自对他人的奉献,所以人需要合作,积极参与。也就是弗洛姆所说:“”人的存在不同于所有其它的有机体,它处于一种经常的、不可避免的不平衡状态中。人的生命不可能以重复他的同类的生活方式来度过,他必须主动去生活。人必须积极主动,去面对问题,去参与社会,去奉献而非索取,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参与合作的人心理更健康,因为他不会囿于自身,他会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放在职业爱情上,谋求的是基于责任感的发展。

人类的延续和幸福需要合作。

此外,这还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书,因为阿德勒是医生出身,后又从事个体心理学研究,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上有巨大成就,从书本也可以看出,他跟重视儿童在出生前五年人格的发展,特别强调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养育作用。他认为人在往后的发展,所有的行为都能为人格解释,而人格的形成是在儿童4-5岁的时候,所以对行为的解释和改善需要分析儿童的早期生活,儿童早期形成的对生活的态度会体现在他往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上。书中他有很多心理治疗的个例来支撑他的观点,但是科学性还有待商榷,一是个体不代表全体,比较片面,二是从特殊病例的儿童所推出的结论不足以代表全体儿童。毕竟有时代的局限性,阿德勒的观点也是基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验,虽然有些的观点随着时代发展已经过时了,但是其中的“合作”精髓和对儿童的教育还是具有重要价值,个体心理学是对弗洛伊德的超越。

让儿童“合作”是解决儿童问题的重要方式,因为要培养儿童对他人,对社会的兴趣。

《自卑与超越》 (精选)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700字

好久,没有静心读书。当《自卑与超越》这本书跳入我的眼,竟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涌起。阿德勒通俗地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写起,尊重个体心理学观点,向读者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

曾经,我以为老爸重男轻女,因为自己是女孩而自卑;曾经,看到同窗被高等学府录取而自卑;曾经,因为自己出生在乡村而自卑;曾经,因为自己身材矮小而自卑。

尽管我外在乐观,但骨子里的自卑,一直困扰着我……

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有些自卑能被我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了。比如,我能成为老爸老有所养的依靠,比如,我通过努力每天都在超越昨天的自己,比如,我因为有了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而更加珍惜生活,比如,当我看到身体有缺陷的生命。

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自卑,用适当的方式超越自卑。每每找到一处自卑的根源,你就会有一次超越。

当你为自己的不优秀而自卑时,你就会开始有了努力的斗志。在努力的过程中,你首先会把让你产生自卑的人或事当做你的奋斗目标,在追求这个目标蜕变的过程中,必然经历无限痛苦与折磨,就像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老鹰。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羽毛长得又浓又厚,它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历经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一百五十天漫长的磨炼。如果老鹰不进行蜕变,只是一味自卑,不超越自我,不超越自卑,就不会有后来神鹰一般的三十年岁月!鸟类都能如此,伟大的人类应该更勇敢!“人生就像激流,不遇着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波浪!”只有经历蜕变,才能展现更优秀的自己。

自卑可以有,超越自卑必须有!能够超越自卑的你,会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读后感超越自卑(集锦8篇)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也许"读后感超越自卑(集锦8篇)"就是你要找的,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读后感超越自卑 篇1

每个人其实都会自卑,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不满,而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的原因就是,自卑之后,你是否会努力去改变现状提升自己的满意度,还是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觉拒绝尝试任何改变呢?通过阅读《自卑与超越》,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作者从每个人的童年不同的经历和成长环境去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以及对生活的看法。

人人生而自卑。那么,为何人与人之间仍然存在如此巨大的才能差异呢?原因在于,每个人利用自卑心理的方式、方向与利用率不同。阿德勒在此提出关于有关自卑的“补偿性”观点:我们都向往优越,而自卑所引发的压力感将驱使我们向优越的方向产生“补偿性行为”。在这个岔路口,如果你选择不断挑战自我,尝试继续解决问题,那么你将会完成自我的超越;而若是被自卑情绪牵着鼻子走,任由它的摆弄,获得优越感的行为将会“奔向没有生命意义的侧面,真正的问题被无视和排除”。你将在无形中为自己设限,“退缩、停滞,一心避免失败,而不是争取成功”。

其实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有自己的不足和弱点,与他人的优点进行比较时自然就会有自卑的情绪。但是自卑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自卑给人带来影响也是根据个人的认知来决定。对于心态乐观的人来说,自卑会让他认清自己的缺点,从而激励他去克服自己的短板挖掘自己的潜能。对于消极的人来说,会在意识形态上造成打击,让其失去对个人和家庭的希望,不利于发展。

我们的灵魂深处有着永远无法被填满的不满足感。自卑正是来源于此,渗透了我们在成长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阶段。任何心理问题,都不是简简单单的暗示与说教就可以解决的,个体之间差异的复杂性与生活的多元性,都令心结的打开格外艰难。

书中还有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奉献。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队合作之中获得满足。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帮助我们对身体接收的印象产生积极地、有利于发展的观念。思想与行动一直是捆绑在一起的,想要抛开现实进行人格上的加强是绝对无法实现的。对此,阿德勒在其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贯穿全书的行动方案——答案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希望大家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到它,理解、认同并践行它。最后,祝愿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全新的、超越的自己。

读后感超越自卑 篇2

好久没有静心读书了,当《自卑与超越》这本书跳入我的眼,竟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涌起。阿德勒通俗地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写起,尊重个体心理学观点,向读者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

曾经,我以为老爸重男轻女,因为自己是女孩而自卑;曾经,看到同窗被高等学府录取而自卑;曾经,因为自己出生在乡村而自卑;曾经,因为自己身材矮小而自卑。尽管我外在乐观,但骨子里的自卑,一直困扰着我……

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有些自卑能被我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了。比如,我能成为老爸老有所养的依靠;比如,我通过努力每天都在超越昨天的自己,比如,我因为有了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而更加珍惜生活,比如,当我看到身体有缺陷的生命。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自卑,用适当的方式超越自卑。每每找到一处自卑的根源,你就会有一次超越。

当你为自己的不优秀而自卑时,你就会开始有了努力的斗志。在努力的过程中,你首先会把让你产生自卑的人或事当做你的奋斗目标,在追求这个目标蜕变的过程中,必然经历无限痛苦与折磨,就像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老鹰。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羽毛长得又浓又厚,它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历经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一百五十天漫长的磨炼。如果老鹰不进行蜕变,只是一味自卑,不超越自我,不超越自卑,就不会有后来神鹰一般的三十年岁月!鸟类都能如此,伟大的人类应该更勇敢!“人生就像激流,不遇着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波浪!”只有经历蜕变,才能展现更优秀的自己。

自卑可以有,超越自卑必须有!能够超越自卑的你,会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读后感超越自卑 篇3

阿德勒在书中说,生活的意义在于对人和人类的幸福产生兴趣,也就是说要对别人产生兴趣。为什么?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通读了全书。人生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都是要跟人打交道的,获得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固然不错,但实际上我们不是所有人都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不管这份工作是不是你喜欢和想要的,都不能避免的要跟人打交道,同事、领导、客户,好的人际关系能给工作中的人带来快乐,也更容易开展工作,这样循环往复,工作越来越顺利、心情越来越愉悦、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三者互相影响也互相作用。

社会性包括友谊、社会感和合作,合作是阿德勒书中提到最多的词,学会与人合作,可以避免生病和犯罪,而一个人的合作精神是家庭教育的关键,父母在孩子处于婴幼儿时期就应该教会孩子合作和对他人有兴趣,因为四五岁孩子就已经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一套看法,也就是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罪犯、神经病患者都是因为有自己一套利己的世界观,在那个世界观里他们都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而且他们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合乎情理的。降低犯罪率的最有效方式不是酷刑而是教会他如何与人合作,教会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书中一直强调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家庭教育,容易出现问题的有三种情况:1、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因过分关注缺陷导致产生自卑、嫉妒、怨恨等不利情绪;2、被宠坏的孩子,认为凡事自己想要的就一定会得到,只关注自己,不考虑别人,在社会上无法满足需要时会走向歧途;3、被忽略的孩子,本身不被重视,就会认为自己以为的都是敌人,用敌对情绪看待世界,他的世界又怎么会有美好呢。这几种情况都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避免,但是作为父母,层次差别太大,并且没有培训父母的相关学校和课程,积极的家长会自学育儿知识来引导孩子,但大多数父母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就像阿德勒所说,真正需要帮助的父母却是那些最不愿意接受帮助的人。

学校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本可以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但我国的学校教育真的不如书中提到的维也纳有些学校教育,在那些学校,老师会了解每个学生,对有问题的孩子会进行纠正,老师经过心理学专家的指导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有问题的孩子在学校得到帮助,恢复正常生活。

作为父母,深感孩子的教育太过重要,只有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才能带给孩子正确的影响力。

婚姻是一项工作,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说法,婚姻生活要想美满,夫妻双方一定需要合作,还要持续对对方有兴趣,要关心对方甚于关心自己,这些都是幸福婚姻的秘诀。爱情是两性关系的起点,而婚姻并不是终点,婚姻是两性开始生活、正式协作的起点。

好的婚姻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观察父母关系,孩子会形成自己对两性关系的认识,对婚姻会更有信心。

为什么说生活的意义是对别人产生兴趣?因为只有对别人有兴趣,有想了解别人、帮助他人的想法,就不会因为只关注自己对他人没有兴趣而形成过于自私、自我,无法融入社会,不能与人相处的模式,世界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神经病患者和犯罪分子了。

读后感超越自卑 篇4

阿德勒写作的《自卑与超越》,是他个体心理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以人类原初人格分化过程中出现的自卑心理为切入点,结合工作、生活中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心理与肉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两性、婚姻甚至包括犯罪活动中自卑情节对人的深刻剧烈影响,讲述了自卑的成因及危害、人格表现特点,阐明了解决自卑心理问题的举措。让人意外的是,阿德勒区别于弗洛伊德泛性论体系中人生意义和理想总是隐没于相互冲突的偏激观点,也区别于荣格对人性心理的抽象表述以及所呈现出的冰冷符号,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集两家之长,既重视个体发育过程中遗传性格在特定环境中的良性引导,也融合了弗洛伊德对神经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典型问题剖析提炼的破题思路,字里行间充满着积极健康的心态,适合于育儿的父母、树人的导师以及迷茫的青年,可以当做一本通俗易懂的大众心理学书籍来阅读。

关于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阿德勒在书中多次引用了弗洛姆的观点,“不能自发地作为,不能表达一个人真正的感觉与想法,以及因此必须做作虚伪,是自卑与懦弱的根本致因”。由于人类是无法摆脱相互关联的群体动物,如果个体在寻求“同化”于集体的安全感时,发现自身明显“异化”于他人,自卑接踵而来。书中多次以儿童为例,列举出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由于身体残缺导致。个体会过度关注自己,对外部环境异常敏感,把他人正常的言行举止,猜疑成对自身的歧视或讽刺。第二种是由于过分宠溺导致。从当前的社会现象看屡见不鲜,“小霸王”在家中作威作福,接触校园及社会后,强烈感受到自身的中心地位被取代,要么适应力差,无法与人和谐相处,只能把注意力投放到宠爱他的家庭中去;要么刻意展现出优越感,用不可理喻的哗众取宠行为吸引他人目光,寻求中心定位,或者是依靠对同学的校园凌霸行为寻求控制主导。第三种是由于冷漠对待导致。父母或主要家庭成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耐心关怀和宽容,在应该肯定表扬时不予置否,在需要循循善诱时拳脚相加、恶语相对,不断地打击孩子的自信,造成孤僻、叛逆等不良心理特征,甚至在青年时期出现用反社会的犯罪行为来彰显优越感和控制力,掩饰懦弱无能和自卑,所以单亲家庭、罪犯家庭中儿童的成长更为不易。

“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我们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我们必须超越自卑。”开篇这句话可以看出,本书的核心和落脚点,还是重在克服和治愈自卑心理问题。关于解决方式,阿德勒的手段有两种,一是主动作为,寻求合作。书中指出,我们是单独的个体,对自己的行动要负责,要寻找我们人生的意义,不能把家庭环境和出身当做失败的借口,接受内心的指引而不是“宿命论”,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合作,把优越感当做培养自信和浓厚兴趣的武器,自我塑造,走向强大。二是尊重个体,强化引导。早在十九世纪初期,阿德勒就在局部地区着手建立并试验培养担负儿童教育职能的家长和教师,从客体入手,传授他们掌握沟通、耐心、鼓励、关怀等多元化教育手段,帮助儿童在共同的集体奋斗目标中认识和培养独一无二的自己,为儿童健康心理成长创造环境。

读后感超越自卑 篇5

很久之前就想读这本书,但怕太专业,迟迟没能翻来。走读派却偏偏在国庆大假期间,开了这本书的压力读书班,对于我这种一到周末和假期就完不成阅读任务的人来说,着实有些为难。老毛说,试试?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交了30元的押金,开始新一轮的读书之旅。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作者阿勒泰,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心理学三巨头。大学时选修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选修课,以为学了以后会给人解解梦,可当时也听得云山雾绕,理解不了到底讲的什么,只记得授课老师患有腿疾,在轮椅上讲授这门课。

后来慢慢了解到心理学也分了几种流派,想着有机会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于是听书时听到了《自卑与超越》,就在搞活动时囤了这本书。

最近几年,总有一些观点,把人成年后的不当行为归咎于童年时期的某个问题,而且让人感觉这些问题是不可逆的。阿勒泰倒也赞成部分观点,但他更赞同的是,可以通过分析产生自卑的原因,通过训练,实现自我超越。

第一章里,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只有抱有开放态度的人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人合作,实现自我价值。第二章则告诉我们,要帮助和教育人,就要对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在这个环境下,对人生进行选择时的思想和做法进行解读。虽然这本书是大约一百年前所著,但合作共赢、服务社会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受用。

很庆幸能够在这个时间读这本书。开学时,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给家长开出的书单中就有《自卑与超越》,今天读的。两章,更让我感到生命初期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恰巧也是今年,因为一些事,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开始考虑优越感和自卑感这两个看似相对的概念。自卑有多种表现形式,感到自卑的人,也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有害怕,有紧张,也有些许高傲和冷漠。只有认识到自身自卑感深处原因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自卑,以及因为自卑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而早期记忆更是会陪伴我们一生的记忆,从书中的各种案例中,提醒我作为一个母亲,该用怎样的态度和心境去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反应,而作为最亲近的人,我的方式方法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长!

 

读后感超越自卑 篇6

之前整理书单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书,于是我便顺手将其加入“我的书单”里,而今总算阅读完毕了。每天我都会利用一点琐碎的时间,在手机上翻阅着这本引发我好奇之心的书。

与此同时,我最近正在写一篇虚拟故事,故事的内容也与自卑相关。谈及“自卑”一词,我想,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拥有一颗自卑心,我也不例外。

那么,你是否在某个时候,因为自卑,整日胡思乱想过呢?你是否也在某个瞬间,因为自卑,羞于与他人说话?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为自卑,我们总表露出许多的“不敢”。

不敢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自然地对视着,也不敢在老师提问问题时踊跃举手回答,更不敢勇敢地做最真实的自己,抑或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当然,这里的“不敢”并非指“敢”恣意妄为的对立面,也不是说一个人敢胡作非为就是不自卑的表现。恰恰相反的是,一个人越是为非作歹,不满的心态越是在他们心里作祟着。而那些不满,多半源于自卑。

书中也说到,有严重“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敛,与世无争。自卑情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由此可见,一个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许他的心里正潜藏着不为人知的自卑情结。

然而,想要跨过自卑这道坎,宛如攀岩一座陡峭的山峰,但是,当我们到达了山顶之后,放眼一看,将会是一览纵山小。

每天都能多一些正能量,少一些负能量,对我们克服自卑心理也会有些许帮助。虽然我们无法将这样的心理一并清除掉,但我们可以从此多一份警惕,不让其一直干扰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

很多时候,自卑往往是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产生,自卑情结与负面情绪结合在一起,而后所带来的将是不可预想的结果。

其实,在我看来,一旦我们发现自己有自卑心理,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能直面它,而不是采取逃避的方式解决。因为,愈是逃避,就愈难以克服;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它。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应该把有自卑心的人当成异类来对待,毕竟有些自卑心的出现却是合乎情理的。谁都想做得很好,谁都想成为一个很棒的人,当别人比自己棋高一首的时候,或者自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我们往往会自卑起来。

既然如此,在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能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话,从而循序渐进,日后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

抛开“自卑”谈“优越”,倘若一个人自信过度,他将会迷失自我,甚至认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

我曾读过木心先生的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是:

“没有自我的人的自我感觉都特别良好。”

因此,除了直面自己的自卑感,亦不要让自己持有过分的优越感。

读后感超越自卑 篇7

阿德勒认为,人这一生必须面临的三大制约:

一、我们都必须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目前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人类与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必须共存,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待这个地球。

二、这个星球上,除了我们自己,还有其他人,一切组成这个星球的人类体系。所以我们必须与周围人相互关联,因此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人类有男有女,这同样是个人和社会得以维系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人这一生中都无法绕开爱情和婚姻这个问题。即两性关系。

因为有这三种制约,便有了接下来的三大问题:

一、既然我们的星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人类获得永存?

二、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应该怎样定位,才能达到与人合作的目的?

三、如何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两性关系”?

而这一切的表现形式都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职业、人际关系、两性关系。这几乎涵盖了我们活着的一切内容。如果一个人既没有工作、又没有朋友、也没有家庭和伴侣,是否可以说他是活着的,然后这种真空状态应该是很难的,我们总会与这个社会发生点什么。而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必是将活着视为一个充满危险的事情,尽量避免一切的外来接触,进行自我封闭,最后只有与现实不断失联,生存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相反,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份充满成就感的工作、值得信赖的朋友、美满的婚姻。他将活着视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于是他的生活充满了各种机遇,即使遇到困难,也有超凡的勇气去解决。

因此,阿德勒认为: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的福祉作贡献。“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实若非仔细想过,我们很难看到自己处于地球、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大家都是利益相关的个体,我帮助了你,你帮助了他,他又帮助了我,都是息息相关的形成一个社会运作系统循环,才会推动社会向前,推动自己向前。而不是自我封闭的个体。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世界,一切以自己的感受、利益为出发点。

读后感超越自卑 篇8

原本抱着针对发现自身问题的出发点,来看此书…毕竟是畅销书,好歹看看…但其实也是一本鸡汤!来!干了!

毕竟…曾经…我一度希望自己超越自卑,所以,我购买了这本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怀着寻求答案的心情,我打开了书本。

但感觉挺鸡汤的…有点反感,实质性的东西感觉并不多…但为了养成每本书都要看完的…习惯[捂脸]我…忍[皱眉]

我还是看完了,这本书乱七八糟的放了又拿起,再放下…等等等等!我要养成好习惯!继续…

很多感观其实是不符的,但心里也有个声音在告诉我:听听别人的声音,好歹看完了

我去搜了一下原籍《WhatlifeShouldMeantoYou》直译大概是…生命对你来说可以意味着什么。至于为什么翻译成…自卑与超越,我也不明白⊙_⊙而且内容…

整本书都在不断地重复一个观点:人生的意义必须在与别人的交往或互动中才能获得;更兼有大段大而空的说教;虽然这是一本个体心理学的书籍,但有些地方奉行“一刀切”的做法,很多话说得太过绝对,且感觉完全不够尊重个体。

不过文中有些话,我还是比较赞同

任何时候都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有两句喜欢的,贴出来:

①找到理解生命意义时产生曲解的最初端,配以有效的方法,即可改变。

②如果精神能够影响大脑,大脑只不过是一个工具,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精神来发展和改进大脑的思维方式等。

人无完人,书无完书。

取其精华,便值。

但此书于我而言,鸡汤大于精华

自卑超越读后感精选9篇


你是否在手机上搜索如何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在作品中值得铭记于心的故事情节中,得到了一些感悟时,我们要及时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栏目小编现在向你推荐自卑超越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1

这本书在我读大一的时候,老师曾向我们推荐,我尝试阅读了很多次,但却由于其文字枯涩难懂而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通过线上聆听该书的解读,我愈发冷静的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本质,自己的成长历程。

每个人心里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难以启齿。这些自卑的心理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在每个言行举止里。也许这会变成一种苦难压垮和摧毁一个人,也许这也会成为一种升华和造就。关键之处就在于个体如何对待自卑情结,寻求超越的'方法,合理化自己的自卑情结。

这本书是阿德勒所著,他曾追随弗洛伊德,但二者在理论上的分歧却十分明显,纵使他们一并被划入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流派强调于人成长的背景,儿童时期的创伤容易导致性格的缺陷。在自卑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无助,没有安全感,无法准确的认识自己。这种种都可倒推回我们潜藏于内心深处的记忆。只有清晰的认识了自己,理解到自卑的根本原因所在,才能够超越自卑。

日常生活中,自卑的体现往往可见于为人处世之际,拼命寻求优越感,合作能力很差,无法与他人和谐共进。超越自卑,就需要改变,重新认识世界,解读问题,与社会连结,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建立信心才会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从而建立自卑的屏障,超越自卑。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2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孩子在入学前已经在竞争方面做了很多准备,而合作方面却非常匮乏。在入学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在不断地锻炼他们的竞争能力,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件不幸的事。假如他可以击败别的孩子名列前茅,他的不幸未必会比落于人后的孩子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都会只将焦点停留在自己身上。他将只关注怎样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而不会想到奉献和施舍。这就好比在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个体,应该凝聚起来,处于一个班的同学也是一样的。只有采用这样的方式,才会让孩子们产生好奇,并觉得合作是快乐的。

其实,对教育造成很大阻碍的,并不是孩子本身所具有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自己具有哪些限制。如果让一个儿童知道自己的智力较低,他就会丧失信心,我们就无法提供鼓励并帮他扭转自己的想法,或者消除他所认为的自己具有的各种限制。

我们知道,是沮丧和恐惧阻止了兴趣的发展,而不应归咎于遗传就可以对其进行训练,来弥补缺陷。每一种非凡的能力都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发自内心的兴趣得到的,而不是来自于遗传。

就算我们身边1一个人被无情地驱使着为成功而努力,任何挫折对他的自尊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结果就产生了孤立无援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如果市场的变迁决定人的价值,那么,人的尊严感自豪感、就被摧毁了。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3

一、书本简介

《自卑与超越》书名很容易误导人,买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解释自卑的书,看完后,依旧自卑。我是个自卑的人,“不了解一个人的幼年,就无法了解其童年”。小时候,父母总是很严格,记得无论外面有多少人,只要听到你说脏话,就打嘴巴;考试必须班上前3名,否则抄字帖,但即使长期第一名也没奖励;老爸字写得很好,看你写得难看,就得擦了重新写。小时候听的大道理贼多,感觉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自信。倒是我弟,皮糙肉厚,耐打,一个家庭,养了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家庭环境很重要,出生顺序也挺重要。

自卑感与优越感相辅相成,为了建立优越感,认真学习,听话、懂事、少犯错,但做这些更多的是讨好父母。读大学后,彻底自由了,然而很多东西都印在骨子里了,改变不了。

二、生活对我的意义

看完这本书,也没发现生命的意义。小时候怕死,安慰自己人死了可以成为大地一部分,继续见证沧海桑田;中学时期得知,宇宙在膨胀,地球有一天终会消失,那就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吧;可现在,宇宙也会消失,好吧,总有一天灰飞烟灭,无人知晓,唉,背脊发凉。

活着又有啥意义呢?经历这么多失败,越来越悲观,如今常挂嘴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如此短暂的一生,尽量让自己过的开心吧。作者:刘衍欢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4

最近看到了《自卑与超越》的中间部分,是讲关于自卑者的心理以及如何援助,反观现在遇到的几个特殊儿童以及自卑儿童的现状,我发现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在身体器官或者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中,我们往往会陷入教育难题,怎么去帮助这些儿童克服其先天缺陷带来的心理障碍,走向不一样的状态?

在与这样有较为严重的自卑情绪的儿童接触中我们会发现他们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感觉能力较低。常常不能很好的感觉到别人想表达的意思,比如听讲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迟钝等。

2、合作能力较低。在群体中与同伴合作会出现问题。比如,很少融入同伴合作,或者在小组合作任务中不知道该如何完成,甚至会走神,很容易游离于小组与任务之外。

3、常常对他人的行为非常敏感。

我们往往很想把他们从对先天缺陷的阴霾里捞出来,想用学习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想给他们补课,但是我们发现,补课无用。他们根本不把注意力放在这里。有时候,我们吓吓他们,他们便动一动,不管他们便不动,我们很奇怪他们的注意力与精力都放在哪里,去吃喝玩乐?可是哪一个方面他们可能都不是班里最突出的学生。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5

父母的任务

自卑与超越(四)

当我们的孩子呱呱落地时,父母就要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当父母怀抱起襁褓中的婴儿时,就是要让婴儿一出生就能感受到他(她)是有人可以依赖。继而,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父母要将“爱”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才会知道关心和爱,才会对周遭人和事物产生兴趣,才会关注周围的人,并与他人形成“关心和互爱、合作与互助”的情感。

父母要懂得照顾孩子,要为孩子考虑空气、室温、营养、睡眠、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喂养孩子,为孩子换尿布、洗澡、换洗衣服;怀抱着婴儿,朝他微笑;陪伴着孩子说话、戏耍。在抚育孩子长大的一朝一夕中,父母就将自己的“爱”一点一滴传递给自己的宝贝,温润着、滋养着自己的宝贝。

童年的记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会是非常重要的。童年中的记忆,都是经过孩子个人的判断,意识的筛选后保存下来。如果童年的记忆是有爱的,那么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能够关心和关怀他人,与他人合作互助的人。而如果孩子是被父母遗弃的,或者是受到父母冷落的,没有得到过父母温暖的关心和照顾的,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冷漠的人,他不知道如何去关心他人,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因为他不知道“爱”是什么。

我们为人父母就是需要尽到养育子女的责任。不要一出生就把孩子扔给他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孩子需要我们父母的爱。孩子在父母爱的抚育下,才能成为一个有光、有热、有爱心、有温暖的人。

但爱孩子并不等于溺爱孩子,爱孩子也要给予孩子“正面有边界”的教育,告诉孩子“对和错,是与非”。因为一个被“溺爱”的孩子同样也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不知道爱和关心,不知道合作和互助,他的内心只有自己。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愿我们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爱!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6

一年以前遇到过这本书,当时读了几页便放弃了。一年以后再重新拿起来,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可见,读书也是要靠缘分的,然书可再读,人难再遇。

我对心理学方面的书读之甚少,也知之甚少。很早以前,通过某本书了解过弗洛伊德,到底也没有用心记过相关理论。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主要阐述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关于自卑——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则是自卑感的补偿。但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可以说,正是由于人类会有自卑感,才会有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记得之前在某篇文章里就看过类似“我们之所以自卑,是因为我们想要变得更好”。如果我们勇往直前,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逐渐摆脱自卑感。没有人能一生被自卑感折磨,人们可以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来释放自卑感。

我最喜欢他关于婚姻的态度,对于婚姻,阿德勒也持有一种平等合作的态度,他反对传统要求的妻子对丈夫的顺从,认为婚姻的和谐以夫妻双方的平等互惠为基础,夫妻二人都应该关心对方胜过关心自己,从而建立一种友好的伙伴关系。虽然这个“伙伴关系”听起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其实婚姻真的是一种长达一生的合作,是两个平等的人在人生路上的陪伴和结合,在家庭地位上并没有高低之分。

“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突然想起,“奇葩说”关于social的一个辩题,人怎么可以不social呢?即使名声地位到达一定高度的人,在未成名时也是需要social的,否则哪能存活于世。毕竟我们存在于与他人的联系的社会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带着我们的经验认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经过我们的思维处理后的事物。世界即如此。所以,我们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主观解释后的世界。”这个观点似乎和马原中,“唯物”“唯心”还是“存在”的关系时相似的。每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解读在其生活行为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映射,一个人的精神思想是与其人生态度相一致的。

里面有个没有注明出处的调查说,教师的孩子往往学习并不优秀,医生的孩子常常产生精神问题。后者不知道,前者根据我的经验倒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似的。至少我是这样,在脱离父母监督的高中,便走向了不归路,大学简直放飞了自我。虽然没有太差的结果,但是明显自己应该可以做的更好。三水同学应该也算吧,只是他比我幸运一点,高中还是有监督的,到了大学也是浑浑噩噩。

关于梦境,人的人格在梦中和清醒时都是一致的。只是梦境中,人比清醒时更为放松,人格受到的障碍和防御减=少,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出来。一个人在梦中的表现也是他人生态度的体现。不管是梦中还是现实中,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一致的,但是梦对我们的生活模式提供了支持和维护。梦是我们生命意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生命意义的塑造和达成。

关于教育,阿德勒也着重强调一种“合作”的教育观,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更好地合作。还有孩子的成长问题,从环境和基因方面,从心理和生理方面来讲述的;还有工作方面,任何工作都是有价值的,还有犯罪问题等等。我感觉这本书适合多个年龄段的人看,少年可以从中改善自己的情绪;青年人可以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中年人可以在有适合自己的育儿观。

最后以这句结尾,“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我需要过好自己的人生,这是我的责任。我应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7

这两天在读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自卑与超越》,快读完了,感触颇深,引人深思,怕边读边忘,速速记下,日后勉之!

我们一生都走在自我追求路上,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尤其那些被自己定义为失败者的人们,皆是在这个追逐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自我修缮。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问题“儿童”,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已经在逐渐地了解到自身从原生家庭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延伸到后来的校园生涯,再延伸到社会,接着又延伸到婚姻……有了这种渐渐深入的自我了解,可谓是细思极恐!我渴望自我修缮,在自我修缮的过程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想想在这之前我是多么的幼稚,拿婚姻举例,我不断试图改变丈夫来适应我自己,并认为这样我的生活才会不那么糟糕,我的失落,我的伤心,我一切不好的情绪都与那个让我不满意的丈夫脱不了干系。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在没有得到自我修缮的前提下,可能我的观点都是有误的,无论我怎样从外界改变生活也不会走向正轨,就算我换一位丈夫,或者不婚,我想生活也依然不会让我满意。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都是双向的,只有自身是健康的,那反馈回来的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反之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想要改变身边人、改变生活,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就要认识自我,个人认为“认识自我”是人生塔楼的基石,它会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影响整个人生道路的方向,它会指引我们走向救赎或是灭亡。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8

在《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提及构成人类生活中的三个问题是将人类束缚住的三种联系——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接下来以"职业关系"角度剖析研究生的自卑感。不恰当的择业观给研究生带来了自卑感。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择业方向或者设定了一个不合适的择业目标(通常是高于现状)。"职业"这一词是与"职场"相匹配的,在国内,是与18岁进入大学选择的"专业"相关的。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笑话,北大有个学生本科、硕士、博士读的是三个不一样的专业,而且学的都很不错,教授问他毕业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然而这个问题他也没有答案。当然北大的平均水平我没有资格评述,只能从一般的方面思考不恰当择业观带来的弊端。从校园走出进入职场,工作的实际内容和预想的难免有落差,这个时候平衡两者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往往有些具有高自尊的人很在意自己的能力是否让自己满意的程度。如果他们在一个工作岗位上难以施展所谓的专业技能或者获得关注从而习得经验,一方面自卑感使得研究生们开始怀疑人生,)从学士到硕士都没有具体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工作岗位,甚至和某些行业的工作待遇对比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另一方面强烈的自尊心使得研究生们,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与人沟通的同学把这份压力和自卑感隐藏在心里,当事情恶化心理发生改变的时候没有及时疏通,最终导致悲剧。

那么如何消除心中的自卑感,从而达到就业满意的彼岸呢?第一,我觉得是要辨别自己的职业方向,如果学生没有意识自主地认识和选择,那么外界环境尤其是家庭和学校需要在这方面提供帮助。从这一点来看,父母小时候问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以及大学期间开展的各种职业规划课程和大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辨别方向是为了找到我们的潜在动机,培养职业兴趣,以发现使其具体实现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说一定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道路,但是可以了解那些不合适的方向。第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如阿德勒所说"职业的目的不是挣钱"。浮躁的社会之风使得我们中的许多人树立了金钱就业观,只凭收入的多少来看待职业的问题,仿佛大学里只有经济类和计算机类专业才值得学习。

自卑超越读后感 篇9

“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正视自卑,承认自卑感的存在,看到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要消除自卑感对我们信念、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等的不良影响,先要找出引起自卑的原因。小到一个眼神、姿态,大到行为、人生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当发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出现偏差,应该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自卑感和优越感是相对存在的,之所以一个人会努力追求某方面的优越感,正是他在那方面不够自信。

“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之因。我们不会被经验过的打击所困扰,我们只是从中取得决定个人目标之物。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有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阿德勒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归结于奉献与合作。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要让自己走正道,并且积极向上,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目标是很重要的,没有目标的人,像是没有灵魂。如果把一个人比作机器,没有目标的人,好比没有动力的机器,怎么也运作不起来。但是,目标从何而来?这是个大问题。说到目标,一定与价值观有关。

那么一个心灰意冷的人,如何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把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归结于对他人的兴趣,又要如何去操作?如何让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认识到她的堕落不是超凡脱俗,而是由自卑感带来的过分自尊?又如何去纠正他年深月久的陋习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如何改变他对这个世界以及他自己的错误定位,而使他从毫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与荒废光阴的深渊中解脱出来?当然我相信发展对他人的兴趣,提高社会感觉,增强合作能力,会有所助益,但是要如何做到那些确是一门学问。那些不善交际的人,该如何得到勇气?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认为的生活意义行动。当一个人以错误的方式生活是只指责他的行为,或单纯的试图让他放弃这种生活方式,都不会有什么效果。问题在于他在经验的积累中所形成的生活意义。而这个意义,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认识到,但却是他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生的根本,是信念的支柱,要改变它谈何容易。

一个人为何会选择那种生活方式,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生活意义从哪里来?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这是一定的。从一个人一贯的行为表现,思想、感觉、姿态、眼神等之中,了解他的人格。阿德勒认为,早期的记忆很重要。早期的记忆“显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现方式。阿德勒认为:“罪犯可以两种主要类型——丑陋而被轻视以及英俊而被宠坏。”这种划分方法的科学性姑且不论,这两种人的心理易产生偏差是一定的。由于被轻视或过度宠爱,都容易让人转而关注自己,而对他人失去兴趣,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他们因此产生对世界错误的看法,自己被隔离在外或所有人都应围着他们转,所有事情都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此就陷入了误区。

追求优越感的方向的错误,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都是他们缺乏社会感觉与不合作的态度造成。自我中心的人不易于合作。罪犯的的失败的源头在于自身经验引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错误的解释和定位。我们这些正常人也常常因为对世界和自己的解释和定位的偏差,引起生活意义、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的错误,而造成困扰。这里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生活的重大影响。而造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活事件,我们必须把它揪出来,重新定义。

当然观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是对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存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我们现实的表现来认识自己的观念。在改变生活方式之前,必须改变观念。而要改变观念,必须先对此人的观念认识到位。也许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他没有认识到他错在哪里,就不可能彻底改掉陋习。错误的方式可能会换一个新面目出现。

相信《超越自卑读后感10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超越自卑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