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读《教书匠》有感

读《教书匠》有感

读《教书匠》有感1000字精选。

写文章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参考范文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借鉴好的范文能够降低我们对于写作的难度,在作范文时,哪些需要重点讲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读《教书匠》有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读《教书匠》有感(篇1)

表扬作为一种手段在教育中出现,犹如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一个台阶。适当的表扬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

那么我们教师怎样正确掌握表扬的艺术呢?

一、重复的表扬,能固定学生的某种行为

让不爱劳动的学生去修补一下教室里已损坏的课桌,或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在班里对学生进行表扬。他的这类行为重复一次,你就夸奖一次,慢慢的这位学生不但改正了不爱劳动的习惯,而且能自觉的去做些自己能做的事。

我们班有一位学生经常拖拉作业,在期中考试的前一天他居然按时完成了作业,这时,我并没有忽视他,而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这位同学已深感自己经常拖拉作业是错误的做法,他已下定决心改正这种不良习惯,大家给予鼓励。”期中考试后,这位同学又按时完成了作业,我又说:“这位同学并不是因为考试才完成作业的,而是真正痛改前非了,不信大家看以后他的表现。”经过这种重复的夸奖,这位学生再也没有拖拉过作业。

还有一位女学生和害羞,胆子也很小,从来不敢举手发言,不敢大声说话,读课文时,声音小的连同桌也听不清。这时你如果说:“读课文要大声点”或“上课要积极发言”等此类的话,就会更进一步挫伤这位学生改正这一行为的积极性。经过了解,我知道这位同学总是害怕答错问题,长久以来形成了这种不良行为。根据这种情况,每次上课时我特别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她来回答。然后每次给予鼓励和表扬。现在,这位同学已和其他同学一样能大胆举手发言,并能大声朗读课文了。

二、表扬要及时

正如雨水“好雨知时节”,表扬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点儿进步时,不要视而不见,而要做出迅速的反映,及时把“夸奖”奖赏给学生。

我们班有位学生不喜欢英语,这是一个缺陷,因为学生应全面发展,可是上有一天她做出了一道难题,虽然这是她偶然的一次现象,但我还是及时捕捉住,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这位同学其实在英语方面很有天赋,相信她以后还会做出更多的题。”这样的夸奖和鼓励,这位学生慢慢对英语产生了兴趣。

三、把明天的表扬透支给今天

如果今天的某位同学找不到夸奖的理由,就把明天的夸奖和鼓励透支给今天。

如:当某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不要强迫他去分析原因和训斥他,而是鼓励他说:“别灰心,你曾考过九十多分,还记得吗?下次你一定还会考出九十多分的。”这样一来,学生的顾虑消除了,包袱卸掉了,又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以后一定会加倍努力,暗暗争取,下次考试取得好的成绩。

其实,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善于去了解学生,那么你给予学生的表扬机会也是很多的。即使学习再不好的学生,也有过大胆坚持的时候;性格再不开朗的学生,也有过活泼高兴的时候。只要你能抓住机会,改变一下教育方法,适时的给予表扬,每位学生都会成为强者。

读《教书匠》有感(篇2)

由于老师的推荐让我读起了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刚拿到书时,书名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细细的读起……

作为一名刚入教育行业的新老师,这书让我们新教师受益匪浅,文字的表述并没有让你觉得很难读懂,反而很吸引人,作者用一个一个小故事,小典故引导我们新教师做一名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专业感、奋斗感、亲和感以及智慧感的老师。读着读着,就仿佛身边有一位前辈老师在传授他的教学经验以及心得,帮助我们新老师少走弯路。

第一章节告诉我们要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作者在书中写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果你想在教师这个行业里成为物质上的大亨,那么我真诚地劝告你,最好赶紧离开这个行业,你想在精神的天堂里寻求物欲的膨胀,那将会无功而退。”的确,教育这一行,得到物质以及财富远不能满足虚荣的心,你若冲着在教育这行业成为富翁,那真的趁着自己年轻要考虑清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必须要做一个选择,帕瓦罗蒂的选择,一个洗厕所女工的选择,无论什么行业,要学会自己做选择,做一个能符合实际的选择,并且自己要用心去做,投入坚持去做,那么,你也就成功了!不管当初我们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教育,既然选择了,我们就用心去做,“当你投入地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感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时,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作者的话风趣幽默,常常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正视教育的幸福感,可能现在教师更多的是对教育的抱怨,作者也在书中提到自己在教育中的幸福,一个学生不愿意跟自己最亲近的父母抱怨,哭诉,反而跟自己的老师,那种幸福感真的难以言喻,“我时常觉得,以和学生纯洁相处为主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幸运。和学生在一起,可以完全放下虚假的面具。和学生交往,是一种惬意的事,是一个永远美丽的童话,有一天你赢得了孩子的心,那心是纯金的,无任何杂质”。对呀,“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办法呵护她、保护她……”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

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这是多么美好的希望,让我们怀揣着爱,投身到幸福的教育中,感受教育的幸福!

读《教书匠》有感(篇3)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不做教书匠》,而今天这本是“教书匠”,我倒想看看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教书匠”的人生,因此拿到这本书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起来,一口气看完第一节内容,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回想工作中我遇到困难跟书里的主人公所经历的来比,那简直是连个零头也算不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啦!这样一想,突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了许多。

再往下看,就越发感觉这位迈考特先生是位非常有思想的教书匠。他当时的一些所谓理想化的教学思想跟我们现在新课改有相似之处,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拼写和规则,而是启发孩子学到知识并锻炼其创新精神。例如,他在教授创造性写作时,他居然让学生带菜谱来读,后来更是让学生发挥所长,带各种乐器来伴奏,把菜谱唱出来不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而且让他们扩大了词汇量,认识了很多先前都不知道的单词以及拼写,从而获得启发,去思考更多深入的问题,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

回想自己的教育历程,经常感觉我面对的是一群不知烦恼、有的甚至不懂得如何尊重老师的孩子, 当走进教室看到有的同学争论不休,大吵大闹,等老师说安静才安静的时候,感觉现在的孩子真是难管之极;当老师正兴致勃勃地讲课,却突然有孩子捣乱课堂,就会感觉心情很郁闷,觉得自己所付出的得不到半点回报,或者说付出远远多于回报。有好多次我都觉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慢慢的,也变得没有原来那么有耐性了。

读了《教书匠》一书后,我渐渐明白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本身就处在一个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的年龄段,不能对他们有过高的期望,不能要求他们做到完美,老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做孩子喜欢的事情。一名优秀的教书匠,不但要看你所教班级的成绩,还要看你是否能把学习的能力和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植进学生的心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古语道: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教师只有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待自己以身作则的品质,都会在学生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距离的缩短,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老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真诚相待学生才会了解教师信赖教师。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才会有共同语言,才能在一种感情融洽、团结友好的气氛中密切合作,形成和谐环境,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读《教书匠》有感(篇4)

读书时期,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影响买了《教书匠》来看,然后就很快速地把整本书浏览了一遍,只是觉得这书中教师挺搞笑,没有什么其他感想,仅此而已。前段时间,突然看见书柜上还放着这本书,就再次拿起来看来一下。

想起去年刚踏上讲台,想着,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然而,现实中去面对一群刚从小学上来,对中学的一切充满好奇,甚至有些根本不懂得如何尊重老师的孩子,有时觉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毫无成效。常常会感到很无力,不知如何是好。但现在想想,我还是幸运的。因为在《教书匠》这书中,现在碰到的困难和主人公的经历来比,简直无法比。这样一想,就觉得豁然开朗。

在这本书中,主人公麦考特老师第一天走上讲台时,将学生掷落在地的三明治捡起并吃下,因为麦考特的童年受尽饥饿折磨,结果令路过的校长大为光火差点被开除;第二天,他又因出言不慎,招致众多家长的投诉。但麦考特老师仍然真诚而执著地拥抱学生,与学生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将自己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好素材这个本来似乎糟糕透顶的教书匠,终于赢得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重,xx年后,成为美国最佳教师。麦考特老师从不吝惜对自己的嘲讽,从不否认与学生似敌似友的关系,对规则和权威从骨子里透出蔑视,幽默和善良也从未在生命中缺席。他从不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在春风化雨间教会了他们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用自己去感染学生。

书中,麦考特老师的一些教学思想其实跟我们现在新课程标准有相似之处,比如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地记那些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并锻炼创新精神。在书中,麦考特老师在教授创造性写作时,他居然让学生带菜谱来读,后来更是让学生发挥所长,带各种乐器来伴奏,把菜谱唱出来。不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而且让他们扩大了词汇量,认识了很多以前都不知道的单词以及拼写,从而获得启发,去思考更多深入的问题,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诸如此类的事例在鼓励我们应该带着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走进教室,启发学生学会主动发现,探索真理。而且,他用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类似地,想起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我第一名》,片中的主人公虽先天患病,但通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他的教师生涯中,起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甚至觉得他成不了教师,但他总是能用自己的方式,寓教于乐,用自己的经历感染学生。年龄很小的学生都说,从他的身上学会坚强。

总之,不管是《教书匠》,还是《叫我第一名》,我很希望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学习,而不是每天很痛苦地上课,很痛苦地写作业。

读《教书匠》有感(篇5)

工作已经第十五年了,虽然天天都要接触书,但真正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似乎已经是很久之前的回忆了。但是看完《不做教书匠》后却感想很多。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的态度就决定了他的高度。作者是这样诠释的:积极的态度就是积极富有生命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有着不虚度此生、充分体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一个人有很多种活法,归根到底的哲学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或者富贵立身。”选择教育就等于选择了精神守侯,保持内心丰富的安静和寂寞的充盈。“地球上每晚有30亿人饿着肚子睡觉,有30亿人进出教堂寺庙,因为有生命的威胁;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床睡,那么你就比这世界上75%的人富有。如果你在银行海域存款,钱包里还有钞票,那么你属于这个地球上8%的幸运的人。我们有着中等以上的收入,还有着可观的精神收入,这样屹立于世界上不也挺值得吗?”

作者的话虽然很平实,但句句扣人心弦,说得很真诚,回想自己,和朋友同学在一起,很多时候都在羡慕别人的工资比自己高,别人的机运比自己好,却没有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多时间就这样浪费了,可能自己在这样的想法中度过一生,真正到老可能一无所成,管老师的话就像当头棒喝,把自己叫醒了,也帮助自己确定了方向。

书中又有这样一段文字:“清闲,正是消磨人奋斗志向和勇气的杀手。拿出鹰的勇气来改变自己,把身上的懒惰摔打个粉碎,再把身上的清闲一片一片拔掉,最后把身上的借口一个一个无情的揭穿,象鹰一样勇敢地向自己开刀。教育,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可怕的是不想起步,只是在安逸中走向安乐死。”

书中告诉我们,要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我觉得这个责任感,首先是要对自己负责。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人,只有一次青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自己有责任感,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不少青年人认为只有趁着大好年华,尽情享乐,才对得起这青春。殊不知,这其实是糟蹋了青春。不管享乐主义怎样泛滥成灾,我仍要坚持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人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能给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目标,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那样只能在碌碌无为中浪费自己的一生。

做一个教师很苦很累,要做个好老师更难,可正如作者也告诉我们的:教育,有快乐的意义。这个快乐不是作者当初所想的任何一点,而是其他得更多,更有意义。

读《教书匠》有感(篇6)

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在浮躁的生活中,静下心来细细品,一本好书,可以真正从内心打动你、感染你。而《不做教书匠》正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的好在于不仅给青年教师方向上的指引,更是引起了教育一线工作者的强烈共鸣。

《不做教书匠》是管建刚老师智慧的结晶,文中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它不是空洞琐碎的泛泛而谈,亦不是脱离现实凌驾于道德高空的侃侃而谈。它的每一个观点和忠告总能敲击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考。全文从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和智慧感等八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阐述,以明确方向开始,以升华到教育甚至人生智慧结束,阅读全书就像经历一个智者的人生,明确目标,约束自己,发展自己,坚持着,最后所闪烁着的是沉淀下来的智慧。

《不做教书匠》让我收益颇丰,要说给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在合上书的那一瞬间,我强烈的感觉到,原来我是如此幸运和幸福。它幸福在于让我明白原来教育工作者是如此独特而又神圣。幸运在于我能在去年夏天,成为广大教育队伍中的一员,更幸运的是,在步入工作的第一年便能得到这样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意义我相信在多年以后仍会显得非常深刻。第一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让我真正审视了自己的工作——一份注定清贫的工作。教师更大程度上是追求精神上的财富,这就要求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生活环境里,学会不卑不亢,保持内心平静,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和浮躁,清澈依旧。也唯有看清这一点,才能真正的投身到教育这份事业中去。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读的越多就越感到看晚了。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看“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办法呵护她、保护她……”是呀!小起我现在的一帮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游戏的快乐情景。真是一副和谐的画面!年轻的我有理想、有憧憬、有许多作为教师作为青年应该有的。突然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这个小孩我一点都不喜欢”,“真巴不得早点送走他们”云云。刚舒张的笑容立刻收敛了下来。我在问自己,为什么?是在我身上缺少了些什么?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丢了教师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我感谢这本书,它让教师们从中汲取力量,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同时,阅读此书让我意识到了紧迫感。都说教师有编制,比较安稳,可是我们所谓的安稳,不过是政策庇护下的安稳,依靠政策偷着闲。然而,时代在进步,政策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教师退出机制正慢慢的在全国全面实施。如果我们不想在改变来临之时感到恐慌,那要做的就是从现在起,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最大的不变就是改变,这种改变就是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尤其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知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更新和替换。未来已经到来,时代的步伐正在大步向前,如果我们安于现状,将来等待我们的就是被淘汰和被放弃。做生活的主人,有发言权才有改变权。

教育之路,注定孤独,前路遥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立下目标很容易,坚持最难。我们要找准方向,做有用功。将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去学习,去充实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教育将融入你的生命,馈赠你人生的宝藏。

读《教书匠》有感(篇7)

最近看了《教书匠》一书,刚开始抱着无聊的心情看的,但看了几部分内容后,不由得被书里生动的故事、辛辣诙谐的文字,令人过目不忘的精致人生所感动,便孜孜不倦的一气读完,掩卷而思,感概万分,针对自己的教书经历,难免有一番感想。

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老师的确不好当,好老师更不好当。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你不能只有书本上的知识,上课照本宣科,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见解。教学中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质和自己的思想,他们能阅读能思考,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的观点,老师的体会,当他们和老师的观点和体会产生共鸣时,回报的是他们对你的喜欢,教师本身也能从中获得快乐幸福,并且更加的热爱这份工作。

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真正成为一名教师,虽然小时候就认为是一种崇尚的职业,但离我的个性有一定的距离。我印象中的教师应该是言辞犀利,不怒而威的。踏上教育岗位后,我遭遇了很多的挫折,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感触是: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学生。在《教书匠》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迈考特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他从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与学生和睦相处,真诚相待,他尊重每一个学生,能随时的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和表现,并且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秀的一面,鼓励他们努力,激励他们上进的信心,因此,他的学生没有差生一说。我从心中找到了和作者共鸣的地方,那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是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彼此之间的关爱与尊重是最重要的。

教书匠,我是这样理解的,教就是教育,书代表的是知识。教书就是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快乐,从而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教书匠就是这个过程的执行者。我认为一名好的教书匠,不但要看学生的成绩,还要看是否把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他们已远离孔孟之道时期,经常令我们老师感到头疼。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从教书匠这本书中我了解了很多,迈考特先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有时就地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的教学智慧是我最受感触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像迈考特先生一样用兴趣去引导学生学习,用教学智慧与学生和谐相处,用长远发展的育人眼光去培养和教育学生,以尽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总之读《教书匠》一书,使我获益匪浅,觉得做一名教师责任重大,我用我的知识在教育学生,同时我的言行也在影响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为此我感到荣幸,为此也激励我更加努力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1000字编辑推荐

读《教书这么好的事》有感(读后感)


开学初,学校向我们教师隆重推荐了《教书这么好的事情》一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冷玉斌老师。还记得十年前,在安小召集全体教师参加“远流”读书会的冷老师。而今,他成了我们身边的作家。从这本书中,我进一步认识了他,一个真情读书、深情教书、热情荐书的冷老师。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由漫读之言,专业之味,童书之趣,阅历之乐四个部分组成。书中有阅读方法的指引;有教书经历的感悟;还有好书推荐等,非常值得我们教师细细品读。读完这本书,我有如下三点想法:

一、做一个踏实而用心的读者。

冷老师喜欢书,喜欢读书,且踏实用心地读书。读书好,众所周知。我家的书倒是不少,但真正捧起来读的时间不多,总是有很多来不及读书的理由,太忙了、太累了……但冷老师做到了日日阅,夜夜读,十年如一日地读。书中,他提到:我们教师更需要读书。“因为有读,才教得有底气;因为要教,才更加用心去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任何理由不读书。冷老师的话点醒了我,读书应该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一种日常行为。读书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是个人成长所需。唯有捧起书,踏实用心地读,才能修身慎行,提升自身的素养。

因此,让我们沉下心来,在书的熏陶下,找到更好的自己,才能更有底气、更从容地走过人生的荆棘坎坷。

二、做一个朴实而智慧的教师。

世界如此喧闹,生活如此精彩,但却失去了从前的简朴和安宁。行色匆匆的人们,内心经常会浮躁不安。也许当下我们的教学工作辛苦繁杂,但如果抱着浮躁的心念不放,那势必不好过。本书中,冷老师告诉我们“教书是件美好的事情”。书中向我们传达了这种朴实而智慧的想法,让我们懂得如何从容地生活和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对教师很重要。冷老师能保持内心的平和,是因为他有欣赏的眼光,有理解的心灵;因看得多而思得透。就像《秘密》中的“吸引力法则”相信美好,才能吸引美好。珍惜当下和学生的相遇和陪伴,因为陪伴本身也是一种幸福美好,当你回头看时。

有人说:“教育哪来什么奇迹,无非是站好讲台,老老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让你的深情与智慧润泽每一个生命。”是啊,做个朴实而智慧的教师,做好每一天的教书育人工作。

三、做一个忠实而有热情的服务者。

“真读书、爱分享、会喝彩。”冷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会选书,也会推荐书。本书中对各种观点旁征博引的诠释,提到的各类书籍有上百本书。丰富的阅历,真让人佩服。其中,有很多我想要读的书,收获了一长串书单:《儿童立场》《教海漫记》《教育漫话》《贝茜成长的奥秘》《黑木头》《废墟上的白鸽》《一间辽阔的教室》《诗的八堂课》《小说课》《给孩子的故事》……

书中还提到了儿童阅读。冷老师一直坚持做三件事:“大声朗读、好书推荐、阅读导引。”他确实是这样做的。冷老师的身份很多,他还是一名校长,曾经给我的孩子推荐过一本童话书。孩子爱不释手地看完了,珍藏着,对童话类书籍又增添了一份了解和喜爱。正如冷老师所说:“一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的最珍贵的服务之一就是将其从一本书带往另一本书。”

荐书本身也是教育指引,阅读好书能指引孩子走向更加辽阔的知识天地,也能激发出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书不止,读书不缀。”踏实前行,充实地过好每一天,和孩子们共成长!(高美芳)

读《终身成长》有感1000字(精选范文)


作者卡罗尔·德伟克博士在本书《终身成长》的最后探讨了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需要走的旅程。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书中分析了教育、体育、商业、人际关系等领域案例,对比固定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不同,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成就的差异,面对挑战和失败的表现相去甚远,实际上是源自思维模式不同。甚至是夫妻关系相处模式中,其实都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在起作用。

固定思维让人更容易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判,更愿意让自己处在“能干、优秀、聪明”这样的舒适位置。为此,往往回避挑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人面对挫折和失败也容易一蹶不振,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而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通过努力,可以发展提高的。与固定型思维的区别在于,成长型思维更注重寻找办法,找策略,而不只是关注评价。面对失败和挫折,也更容易从中学习,不断提升能力。

现在,“丧”可能是形容很多年轻人平时大多时候的状态最贴切的形容词。失去目标和希望,是颓废和绝望,是自暴自弃地自我否定,是明白前路曲折,努力奋斗后,仍然无法改变,受困于自己的无能,深感无力的状态。

除了现实的残酷,我们是否想过,这可能是自己身上的固定型思维在作祟呢?

你可能会说,我是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我努力过。但我们在经历失败后,就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到达极限,认为自己就是个失败者;我们在努力之后,还是失败,就认为努力无用,最终放弃努力。如果这样,那可能真的是误会什么是真正的成长型思维了。

真正的成长型思维的确更强调努力,但努力不代表使用“蛮力”,也不是失败时的一针“安慰剂”。成长型思维中“努力”的含义包括单纯的勤奋、努力的意思,也包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提升能力,达成目标的策略、办法。这中间可能需要听取他人建议,向他们学习技能等。

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自己的固定思维感到恐慌。《终身成长》这本书中说,事实上,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往往同时存在同一个人的大脑中。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每个人出于保护自尊、肯定自我等目的,才会激发固定型思维。

也就是说,我们没必要在发现有固定型思维倾向时就感到自己真失败。别忘了,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提醒我们,要成长,就要学会培养成长型思维。而培养成长型思维的第一步就是坚定“变化”这一信念。

《终身成长》这本书正是将“变化”这一信念渗透于各个领域。卡罗尔.德韦克不只是说明了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及其对我们生活、工作,甚至教育子女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将此观点置入各种生活场景中,帮助读者,分析,探寻走出困境的方法。

有人说《终身成长》就是一大锅鸡汤,其实,不然。书中的内容让我明白,学习成长型思维,不只是为了所谓的“成功”。它其实可以帮助人们应对生活的日常琐碎,从而学会持续成长,获得提升自我,冲破“丧”的强大能力和能量。其实发现读成功学书的乐趣有时候就是如此,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鸡汤可能有毒,但总是会有一些精髓可以通过抽丝剥茧总结感悟出来。

读《呼兰河传》有感1000字(精选)


萧红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我对女性作家的作品格外喜欢和偏爱。认识萧红是在很早很早前的年轻时期。认识与了解萧红是从介绍与评论她的文章开始的。那时读了她的故事:她与萧军,与端木蕻良的感情生活开始的。只觉作为女性她是那么幸运,但是从生命角度她又是那么短暂。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课本中有她的《火烧云》一课,那么生动、形象、跳脱、有趣的短文。选自呼兰河传但是对于这一刻的把握和理解,并自己没有十分到位。

后来的某一年,在承教五年级上册时有一篇《祖父的园子》,也是萧红的作品,也是出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只觉得好,喜欢那句“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喜欢那段“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作者用灵动诗意的笔触,描写了祖父园子。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作者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因为喜欢,所以急忙找来《呼兰河传》读了起来,我被作者的假家乡所吸引,当然,也模仿着写下自己的家乡,这本《呼兰河传》是我那一年的重大工程和重大收获。

这篇自传体小说,叙述以“呼兰河”为中心场景的乡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国”乡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作者以童年视角讲述了我家,及我的童年生活。用孩子的眼光写欢乐及悲苦,打量穷苦人的生活。

萧红写到祖父的园子、我家的粉房子、租户赶车的胡家、小团圆媳妇……她写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她写场景逼真自然,贴近生活原型。就连她笔下的家乡的豆腐、家乡的火烧云,都无比的珍贵,活色生香。她家乡有这样的一个家长,不过了,就算倾家荡产也要买一块的呀!

萧红写文章,像一个小女孩串珠子一样每个珠子都不大,但不同的珠子串到一起,就形成了文脉,行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来了。不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追忆了往昔,而且也表达出了对温暖和爱的痴痴追求。因而,在整个《呼兰河传》的叙事中,作者一直都将抒情的笔法渗入到叙事文体中,使其叙述模式充满了散文化的情调。有欢乐、有悲悯、有礼赞,也有觉醒。

旅居他乡、久病缠绵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用诗一般的语言叙尽了对故土和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之情。同时在这部作品中,洋溢着作者的生命体验,使萧红的文学之歌,像花儿一样绽放。

呼兰河——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1941年底,萧红病危之际要求骆宾基送她北上:萧红要回到家乡去。萧红曾计划写《呼兰河传》的第二部。她对呼兰河的深沉,刻骨、真挚的爱,至死不渝。

读《墨菲定律》有感1000字(精选)


“墨菲定律”和“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参加了美国空军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其中的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固定方法,但墨菲发现有人却有条不紊地将所有的火箭加速度计都装错了。他由此得出结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这就是“墨菲定律”的起源。

随着“墨菲定律”的不断演进,其内涵越来越丰富,有四大基础内容,即: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会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处处能看到“墨菲定律”的影子,譬如忘记带伞时会下雨,所排的队伍总最慢,越急的事越做不好等等,“墨菲定律”仿佛在消极地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很难获得成功,不管做出怎样的努力,我们都不能避免失败。但换一个角度看,“墨菲定律”也在提醒我们,要警惕小概率事件,筑牢风险防范篱笆,这对公安机关尤其是经侦部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各种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黑天鹅”“灰犀牛”屡屡出现,如果没有事先防范意识,很难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敏锐感知风险。早在20xx年,P2P网贷平台野蛮发展,湖南成立的机构一度较为活跃。公安机关通过调研发现,P2P网贷平台暗藏非法集资的巨大风险,于是果断采取措施,迅速成立互联网金融P2P网贷平台防范打击专项工作调查组,历时5个多月,对当时全省注册的数十家P2P企业和外省分支机构,采取资金分析、走访调查、问卷普查、重点核查等方式,全面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坚决依法打击、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投资人的经济损失。同时,通过专项调查,全面掌握了省内P2P网贷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的运营事实和规律特征,及时对P2P网贷平台实施了风险查控、警示震慑和预警防范,确保了我省未发生大规模的连锁“暴雷”事件。

全面摸排风险。近年来,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高发多发,已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在依法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同时,进一步做实做细风险摸排工作。一方面与相关行政监管、经济管理、企业行业等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定期推送摸排风险;另一方面积极整合各部门警种的信息数据资源,全面排查、发现、采集涉众风险。同时,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扎实开展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对全省涉众型经济风险“大起底”。同时,继续深化湖南“智慧新经侦”建设,通过“神鹰”实战平台的监测预警功能,全面收集网上网下、内部外部数据信息,进行智能研判,实时预警,分类处置,将风险隐患降至最低。

防范预警风险。公安机关特别是经侦部门在“打击”的一手不放松的同时,近年来更加重视“防范”的一手,更多的“治未病”“防未然”。一方面通过“3.15”打假、“4.26”侵犯知识产权、“5.15”全国防范打击经济犯罪宣传日等节点,打出“线上线下”组合拳,奏响“进企业社区、进中心商圈、进大学校园”三部曲,借助各种媒体,运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经侦宣传,营造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另一方面突出“为民守护”的主题,坚持贴近生活、注重实效,打造了花鼓戏《说唱防范经济犯罪》、小品《青春险途》、微电影《雷霆出击》、微视频《惊雷!防范非法集资》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对人民群众远离经济犯罪风险起到积极作用。(钟添瀚)

好久没能完整的读完一本书,拿到这本书看到目录部分就深深被吸引,这本书写的很接地气。在我们的一生中,不管是工作、人际交往、家庭关系以及子女教育碰到问题,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答案。现从以下四方面谈一下看完这本书对孩子教育方面的启发。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一、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说:寄予什么样的期望,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但是如果所寄予的希望过大,甚至超过对方的承受范围,就会给对方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进而使对方自暴自弃,反而会事与愿违。“望子成龙”估计是大多数父母的期望,以至于很多家长从小就开始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补习班。关于培优,20xx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状元何润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比上兴趣班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及时正确的引导。瓦拉赫效应同样告诉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投入产出比。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想让孩子完成自己人生未完成的心愿,或者说让孩子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殊不知,改变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正如新精英创始人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的墙》一书中所写的:打开鸟笼,鸟儿飞走了,笼子自由了道理一样。读完这两个理论明白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顺其自然,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适得其反。

二、目标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登门槛效应更清晰的明白了如何教孩子制定目标,此原理告诉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可以把一个大的、较难实现的目标分解成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阶段性目标,通过这些小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大目标。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他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父亲靠做木工维持家庭开支,父亲每次外出给别人做房子回来的时候都会捡一些别人不要的砖头回来,时间长了家里堆了好多砖头,一天父亲用这些砖头做了一个小房子,将家里饲养的猪牛羊全部赶到小房子里面,院子里顿时干净很多,也引来邻居羡慕的眼光;这件事给俞敏洪启发很大,以后每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的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二、目标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完成,也就是需要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建好。通过这个理论更深刻的明白了教育孩子做任何事,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以“捡砖头”的道理给自己做出规划,也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繟然而善谋”。

三、选择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布里丹毛驴效应(因为反复权衡利弊而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也会经常上演,此理论里面有两句话可以借用:1、人在面临选择而又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2、选择之前不犹豫,选择之后不后悔。路径依赖法则对于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选择同样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兼顾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不失客观、实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按照规划一步步走下去。我个人认为高考选择专业和第一份工作至关重要,这两个理论像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帮我们指引了方向。

四、舍得

狄德罗效应教会了我:现代人之所以活的累,是因为不懂得放弃那些生命中无用的东西,并让心灵承受过多的欲望和枷锁。只有懂得放弃,才能制止欲望的无限膨胀。舍是为了得,舍弃一些对自身而言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东西又有何妨?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我们总要舍弃一些东西,但同时会收获更多有用的东西。鸿门宴刘邦放弃了关中,不仅化解了项羽的戾气,同时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最终得到整个天下。正如老子所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顺着自己的天性发展,不负青春,未来可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朱忠杰)

读《苦难辉煌》有感1000字(精选范文)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国家没有精神的支柱,就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把历史的镜头缓缓回放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的中国政党纷争、军阀割据、整个社会四分五裂,民族意识极为淡薄。祸不单行,日本侵略者贪婪地觊觎着中华大地,中国仍处在危机四伏之中。90年前,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就是建立在中国通——板垣征四郎对中国社会分析的基础之上,这个对中国研究极深的日本人对中国的定性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上加上一个国家这一名称而已!这也是日本侵略者敢于乘虚而入的最大资本!中华民族在风雨飘摇中坠落至最黑暗、最苦难的深渊。

日本垂涎中国领土之际,中国人却阋于墙,国民党政府正竭力“围剿”红军,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国民党内部高层派系林立、水火不容、互相倾轧,这也让蒋介石焦头烂额。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已预见中国的特殊现象。敢问:这样一盘散沙的民族如何才能崛起!

国民党内部高层各怀鬼胎,在《苦难辉煌》一书的第八章、第十章等章节中可见一斑:地方军阀对剿共命令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桂系军阀认为“有匪有我,无匪无我”,围剿红军的主要原则是妨蒋重于防共;粤系军阀头领陈济棠一心想尽快送红军出粤,与红军心照不宣;湘军头领何键也是一心想尽快送红军出湘;杂牌中央军的薛岳企图让红军与地方军阀相拼,坐收渔翁之利。作为委员长的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同时布下一举除三害的毒计,这样的精心部署的“完美”计划注定失败!

面对外敌的鲸吞、蚕食,偌大的中华,却没有一种民族的凝聚力,各种啼笑皆非的事情俯拾皆是。这样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苦难中哭泣。

苦难的中国需要另一批仁人志士去救亡,需要另一批坚定的信仰者去挽救。中国共产党人无疑就是拥有为中华民族而战、为无产阶级而战、为共产主义而战理想信念的纯粹革命者。《苦难辉煌》书中没有把共产党人描写的多么完美,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令人信服的事实。如:王耀武抓获红军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的震惊:天寒地冻的严冬,红军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身上数个补丁,草鞋不同色,破旧的干粮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堂堂一个师长竟与乞丐无异!王耀武拷问胡天桃的对话让今天的我感动不已,胡天桃无比坚定:“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我没有家、没有人、不要保护”!短短几句话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意志与决心。怀揣信仰火炬的陈毅同样让我震撼,主力红军开始长征使游击区人心发生的极大动摇,仅剩百余人队伍,部队面临马上溃散的危险!蜡黄肌瘦的陈毅仍然眼中有星火,并鼓舞大家“真正革命的同志要坚定信心。留下一点星火,定能燃遍万里江山!”很多时候我在想,那时候共产党人的意志与决心哪里来?一定是信仰的力量!一定是追求革命理想的力量!一定是力图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民族力量!

让我感动的还有朱德、周恩来、粟裕、林彪、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动人故事,他们作为共产党人虽然在一些政治、军事问题上有分歧,但在伟大信仰上却是一致的,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很难体会战乱年代的伟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怀,但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崇高理想的他们,中国只能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就是这样一支具有崇高理想的政党和军队方能前赴后继、无坚不摧!就是这样一支具有坚定信仰的政党方能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中华民族方能从最黑暗、最苦难的深渊中涅槃重生。

读后感《读《教书匠》有感1000字精选》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教书匠》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