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优秀范文)。

常言道:“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书,大多数时候老师会在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作文,用来记录读完文章后的一些所收获的心得体会,你知道读后感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以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优秀范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以前经常抱怨教育学心理学太抽象,而且太枯燥无味,又没什么用处!好多概念性的东西也不知道在教学实践中怎么应用,但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有点改变我观点。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个看到的心理效应是系列位置效应,主要讲的是老师让学生出来背书,学生只记得开头结尾,中间老是忘。其实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东西还与心理学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有关。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李娟娟)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1000字编辑推荐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1000字


假期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首先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本值得每个教育者易读的“教育宝典”,此处的教育者包括从事的教育人员,也包括学生和家长。

翻开书,细细的读,细细的品。

在序言中刘儒德老师就以生动形象的一则童话故事“鱼就是鱼”,讲述了原本晦涩难懂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了青蛙后就跳上了陆地。几周以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头脑中形成了这些动物的图画。每一样东西都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只能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原来经常看到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论述,说实在的,真是不太弄得懂,一则小故事就让我了解了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

正像刘儒德老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序言中所说,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向大家解释科学的、严肃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在读本书的第二辑“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时,一个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条条精辟的分析,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在《布妈妈的启示——依恋心理》一文讲述了心理学家哈洛研究幼小的猴子对母亲的依恋的实验。在幼小的猴子身边放的是两个母猴的模型,用铁丝做的猴子和用布做的猴子。研究发现小猴子喜欢能给它以柔和感觉的布猴子,后来心理学家给布猴子妈妈越来越多的母性特征,比如在身体里装上电灯泡,把布妈妈设计成能摇动的。布妈妈拥有的母性特征越丰富小猴子就越喜欢他,但布妈妈是不能与真正的母猴相比的,在布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成年后不同程度地带有行为上的偏差,类似人类精神疾患的行为。从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让人倍感震惊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而我们做父母做老师的是否真正给予了孩子她所需要的爱?读完之后不由得让人顿觉警醒。一个只关心孩子物质生活的父母,一个总在忙碌于工作却不肯抽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更多的时间只是充当了一个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的角色。孩子们应该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亲情没有获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对父母说:“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也难怪做父母的总是不理解: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越大却离我们越远?同样的,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只关心孩子的学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也永远无法真正赢得孩子的认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中“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就是南风效应运用于教育中的典型例子。“禁果效应”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提倡的东西不要明令禁止,而要注意进行疏导和沟通。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本值得老师们去读的书,也是一本让你一读就放不下的好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1000字


古人云:“过犹不及,事缓则圆“,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则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便是“超限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很多,如教学中的心理超载现象(上课喜欢拖堂,作业布置过多或课堂认知超载等)以及批评教育和赏识教育中的“超限效应”。借此,我想着重聊聊如何规避批评教育中的“超限效应“。

批评的“超限效应”时有发生。批评学生时,我们老师和家长总是很心急,想要急切地纠正孩子身上的问题,因此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最后使孩子极为不耐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表扬,当孩子挨批时,可能内心已接受长辈们的正确观点,并下决心进行改正,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教,其厌烦心理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跟我聊到自己离家出走的缘由是父母总是在他面前翻旧账,父母总是看不到他的改变,最后他索性就不改变甚至变本加厉。在批评教育中,作为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大肆渲染,上纲上线。我们要讲究“布白”的艺术,正如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即布白),密不透风”,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我认为班主任在批评教育中应遵循三条原则:适度原则、及时原则、公正原则。给予学生以适度的教育:一是批评“量刑”适度,做到既不能“量刑”太重(否则学生不服、逆反抵触),也不能“量刑”太轻,起不到教育作用。二是选择合适的场合。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批评场合,尽可能避人耳目,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前不久新闻报道一位家长和班主任在走廊上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一位男生,这位男生自尊心受挫转身翻过走廊栏杆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惨剧则是因为批评时没有选择合适的场合,及时原则是指教育要做到及时、迅速。老师在学生犯错后的第一时间内给予处理,这不仅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能使“事态”得到及时控制。公正原则是指同样的情况应同等地对待。班主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教育时,只有一视同仁,秉公处事,不偏不袒,不能因为偏爱某位学生则对其放宽规则,否则则会使得教师的权威受挫,得不到学生的信服。只有公平公正学生才能从内心接受批评、教育。它最能体现班主任的威信,更易被当事学生接受。所以说批评要把握好“度”。如果批评“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

因此批评过犹而不及,只有把握合适的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彭子彤)

[参考]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1000字(精选12篇)


在阅读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到更多的快乐。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您一定也在为写好读后感而发愁吧!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

对于学校推荐下发的书籍总有一种感觉: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光看了书名,更觉得心理学这东西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术语读都读不清楚,下意识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一直把这本《教育中的理效应》束之高阁。直等到暑假过了一半了,要交读后感了,才无奈从抽屉底部挖出这本大作。

谁料想,“不看不知道,书中藏奥妙”,原本以为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竟被刘儒德教授用那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一一介绍、演绎,阅读起来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引导。比如蝴蝶效应:书中介绍,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书中还讲到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这儿,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它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的很多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桌,书包。一上课不知道摆放书本、文具,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一下课,又不知道换书本。到第二节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上课,他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如果到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他的桌子上肯定会什么书,满满一桌子的书摆的横七竖八。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没感觉到什么,因此家长就代劳,这种心理创造了条件,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还有学生书写不认真,读书不用心,不讲诚信等这些坏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

对于一个走上班主任岗位已有几年光阴的人,像我,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面对着班里40多个不同个性的学生,如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与管理效果,这是我时刻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探索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德儒等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结合了大量的事例来把那些高深的心理学理论生活化,让读者一下子就消解了阅读这本书可能产生的严肃感,使读者从心理上一下子亲近了这本书。同时,对每一条效应的阐述,作者一般都是先讲一个与本效应有关的事例,然后从心理层面上具体分析“阐述这条效应的概念”作用,最后作者再例举一个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事例具体说明该怎么运用这样一条效应。虽说这是一本介绍心理学知识的书,但是作者的这种讲述方法既给读者一种轻松阅读的愉悦感又使读者获得一种理性的提升。

在我看来,这既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同时又是一本非常生动的教学案例,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使读者激活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使原本觉得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就和自己的实际工作挂上钩。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在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所选出的这64条效应都具有现实的意义。掌握记忆规律可使学生轻松学习;明白思维定势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明白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利弊,可告诫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与了解学生,不会“一叶障目”;读读“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就会知道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原来竟有那么多的诀窍;理解“马太效应”、“互悦机制”“自己人效应”“霍桑效应”等,教师就能恰当地处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师生良好的互动机制;知道什么是习得性无助、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我们就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

教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要想掌握这门艺术,必须掌握教育中的大量规律。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所以,学习教育中所出现的心理效应,对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适用性:

一、它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

当面对学生群体时,我们的工作更多地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如研究群体去个性化现象和群体极化现象,而在面对单一的学生个体时,个体的差异更多地被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我们的教育也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这个理念。刘儒德老师著的心理效应一书中主要针对的就是个体的心理效应,而且举例极其详尽,这对我们今后工作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在面对学生个体事件的剖析时,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心理,在教育措施上有的放矢,使自己的工作更具科学性,更加切合学生心理特点,更加切合教育教学规律。

二、它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人性化。

学生的行为是通过学生的心理反映出来的,所以要想管理好学生的行为、纠正学生的行为,首先要从他们的心理入手。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归根到底是他们的心理认知出现偏差,“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熟知学生心理的老师,才知道怎样做才能够将学生的心理拉回正常的轨道,还原他们正确的认知,而这种过程,是空洞的说教和反复的批评所不能达成的,需要的是以爱与关怀为主旨的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功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发现他们巨大的潜能,不断鼓励,使他们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在书中,刘儒德教授用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话:“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中。”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想在教育中树立威信,必须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人性化,而掌握教育中的心理学,就是一种最便捷的方法。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教师工作的繁复性,就在于它不仅仅关注教学,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与素质的培养,所以,把心理学应用到教育过程当中,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本书为指导,继续深入研究教育中的心理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许艳华)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3

今年假期里,学校布置了教师读书作业,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实际上,在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兴趣。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启示。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4

今年假期里,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经常望而却步,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爱好。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先容、演绎那些严厉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授教养、教育和治理三个部门。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爱好,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整理时豁然爽朗了许多,受到了聪明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常常泛起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统一内收留、放学时学生都预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功课、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爱好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泛起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授教养中都要留意避免“超限效应”。教授教养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泛起。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统一学生的统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假如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留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实在恰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布满聪明。我将经常“温故而知新”,利专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授教养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5

“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知识本来也是扣人心弦的”。在未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时,我对心理学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总觉得心理学高深莫测,殊不知,在近二十年的教学中,自己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应用着某些心理效应。

这本书脱离了以往深奥的心理术语,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了心理学规律,读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维,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

此书分为三辑,分别为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以及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可以说,大部分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认识的部分并从中获益。诸如“超限效应”,我们其实在杂志中就曾读过关于马克吐温关于演讲募捐的例子,故事讲述的道理也浅显易懂,再联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令人茅塞顿开。我们在平日教学中,常常生怕讲的内容学生不懂,拼命抓住下课后的几分钟,“不厌其烦”地指导教育学生,却不知道此时学生已由一开始的耐心渐渐演变到了不耐烦,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之差,因此这一小节作者用了“给学生留白”的小标题,读后不禁大悟,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给学生空间,留白的目标吗?

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的空间,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儿女把父母或者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这一辑有助于我们改善教学技巧,提高教育效率,学习需要有效的记忆方法,还需要有效的目标,有效的诱导方式,科学的学习方式等。

读完此书,我才发现许多心理效应其实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比如思维定势、暗示效应、名人效应、从众心理等等。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与说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协调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更能避免说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一本能引发读者新的思考的书就是一本好书。作为一个职场妈妈,我还在此书中学习到了很多育儿心理,比如,知道了边际递减效应,我们就会懂得对孩子的批评不可喋喋不休,对孩子的表扬也不能“廉价”给予;知道了互惠原则,我们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知道了遗忘曲线,我们懂得了在学习中要及时复习……

这样的一本书,真的值得你一读再读,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体会和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6

近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来诠释,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管理三部分。阅读时,能让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识经验活跃起来,从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润泽。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风效应。开篇刘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凛刺骨,结果人们为了抵御被封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它顺应的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班里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成长道路上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更适合运用南风效应。

记得上学期放生在班里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刚到教室门前的楼道口,一位女生来到我面,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今天上午我刚带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没了。”

“什么时候发现没得?”我追问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课间操回来一看就没有了。”

“什么?上午丢的,怎么不早给我说呢?”

“你的新书写名字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来得及写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时给我说,还好找到,这下午才说怎么找呢?正在纠结时,忽然灵机一动,就将错就错吧!一看学生都到齐了。我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学捡到了这本书,正急于还给丢失的同学,可是打开书一看,里面没有写名字,不知道还给谁?暂时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没有写名字,要不早就有热心的同学把书送给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紧时间看然后送给小玉。“

第二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小玉跑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的书回来了。”我心想:当时如果刮起“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那个孩子对立的情绪、恐惧心理,我就和那个孩子之间就隔了一堵厚厚的墙,既不利于改正错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是这“暖暖的南风”,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起一过,不如奖其一长。”面对犯错的孩子,让我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多一份平和与鼓励,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让“一缕缕悠悠的南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让我们记住刘儒德教授的这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7

在校讯通博客中我读了驻马店市朱密林老师写的一篇书评,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朱老师极力推荐我也读一下。之后上网找了电子书下载读了,很受启发。

比如书中介绍“霍布森效应”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

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给女儿穿衣服时,孩子经常不穿这不穿那,我就问她你是穿那件黄色裙子还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袜子还是红色的?

在二选一的问题下孩子往往会选一种,衣服也就顺利穿好了。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我的“小计谋”得逞还不如说是孩子自我选择的实现,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暑假期间我让儿子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他总是不情愿,后来我就选两首古诗:比如一首岳飞的《满江红》,另一首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让儿子选一首背诵,我则背诵另一首,儿子这时总是选择那首短的来背诵,然后挑我背诵,一个假期他居然背会了28首唐诗和宋词,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由此,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哲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也需要这些理论支撑。我想,教师的幸福应该就在于不断的学习,阎学老师在《读书教学写书》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成材之路:多读书用知识和理论完善自我,指导我们的教学,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写出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张道明老师也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教师的幸福在哪里”中写道:教师的幸福在阅读中,教师的幸福在写作中,教师的幸福在成长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都需要用阅读、思考、写作为佐料,加上爱心、激情与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调出幸福的味道!

彭兴顺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师》一书中也提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谈心、辅导,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与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热情的拥抱,将本职工作当作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都来做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吧!不断的读书、学习、成长,向幸福出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8

暑假期间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虽说是拜读,其实是囫囵吞枣。刘儒德教授把我们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站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的角度上,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书中筛选了66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平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的诀窍竟有那么多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我们常常就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的留点空白,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高中、大学,直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倒是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才,印证了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的结论。

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我们大多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好、表现好,各方面比较突出,深得我们的信任。相反对于后进生,我们往往表现出漠不关心、任其发展的姿态,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关注后30%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差,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怀,在活动中我们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老师的好,学生记得;老师的情,多年后学生会牢记;老师的爱,可直入学生的心底。我常常告诫我们的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好与坏,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学得怎样,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以爱育爱,就无愧教师这一职业,我们都是成功的。

阅读需要积淀与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应用。今天聆听教委办举办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导读讲座,重温了书中66条心理效应,让我更加明白这些心理效应不仅可以用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中,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愿我们在“用心教育”时,“巧用心理战四两拨千金”、“明暗结合登高望远”,让我们“同学习,共进步”,进一步深刻地领悟“教育的科学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9

前一段时间,买来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想要弥补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学时必修过这门课程以及进行教师招聘备考时“恶补”过相关知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了。而如果突然间再去啃那些高深艰涩的心理学专著,我大概会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次选的几本书,虽然是心理学相关书籍,但结合着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尤其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密切贴合,读来没有障碍,轻松舒畅。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0

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业务考试,考试前,单位通知要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为了顺利过关,每天不得不啃那些难懂的、干涩的文字,本就不喜欢读书的我,更是被打败了,不读这些书还好,每次一拿出来就如同催眠曲一样,困意马上来袭,眼睛困涩的睁也睁不开。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凡是牵涉到这两个内容的习题,我基本靠蒙。

至此,《心理学》《教育学》一类的书成了我的噩梦,但凡是看到此类书籍,我就会绕道而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平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习习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1

说心里话,对于心理学的书籍,是排斥的,总觉得理论、道理一套套,既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抱着这样的心态阅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没想到却被圈粉。读完许久,内心是欢喜的,时不时在课堂上露一手,运用一下,有意外的惊喜,也圈了不少学生粉:老师,您看的那本是什么书?怎么这样厉害!

一、思推己及人

与朋友聊天,听她分享学校的趣事。她说最佩服他们校长,能把每周例会变成老师们期待的学会(学习的机会)。会议开始,他会把一周的工作及各部门所应配合落实作了布置;会议的结尾一般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予以剖析,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会议过程中,则是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与老师对话或分享他个人的所学所思所想。每次会后,老师们均能各司其职,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听完以后,窃以为,这只是他们校长的个人魅力。直到读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才知道,他是遵循了心理学上的系列位置效应: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这就是他效率又高,又让人期待的原因吧。

于是,教学中,我也尝试着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上课的前10分钟一定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不能在检查作业、回顾批评中度过。课堂上,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保证每次学习时间不会太长。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变得有效、高效,学生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倍增,也能从学生嘴里听到数学学习很轻松很快乐!

二、悟反思运用

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许短期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时间一长带给学生的什么呢?那就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还是只给学生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巩固当日所学?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也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回想平时与学生的交谈,尝试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而不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学生把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去年,临危受命当了一个相对调皮的班级班主任,一个月时间过去,有个孩子问我:老师,为什么您不用生气,却可以让班级变得安静有序,让同学们变得自觉自律?我说,因为老师读了一本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就有了开头孩子好奇的问题,他们想知道老师到底读了什么书。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也是学习的动力!

三、行授人以渔

数学知识本身是一个庞大的逻辑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种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进行。教学中,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个单元的知识学习,都会在新课前拨出两分钟回顾梳理前一节课的知识,这原本是一个无意识的举动,却不知收获颇丰!有一个跟岗的老师和我谈了她的感受:就像是铁链中的小小的链扣,把知识串联起来,环环相扣,温故知新。小细节,大智慧!

惊喜之余,也从书中找到存在的道理。

德国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地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但复习时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增加。学习的第一天后进行每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下一次的复习可以安排 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的目的,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当然,复习不是依靠机械的重复、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教师对教学做到及时反思,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复习,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就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从来没有一次像读这本书一样,读得很慢,很细,好像有一种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一本好书就是一杯好酒,《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酒,它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酝酿。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2

暑假中,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曾让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学知识,很有可读性,一时竟舍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常常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超限效应”。

例如复习阶段的字词巩固练习,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复的听写,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的结果。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平时掌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去。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而缺乏一定的数量,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意练习质量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这种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

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收获。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近段时间,拜读了陶新华老师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前言及第一章部分,收获颇多。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在书中,陶老师为我们介绍脑科学的知识,讲如何慧眼识人,如何积极投入,如何播种幸福,如何快乐生活,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陪伴学生成长。

我们常说,尊其师,才能信其道,爱其师,才能乐其课。在我们的课堂上,如果我们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可能会让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学习中。

小薇,一个黑黑胖胖的小男生,是我班公认的捣蛋大王,只要班里有违法乱纪的事,那肯定少不了他。平时听到最多的告状声音就是“老师,小薇打我。”“老师,小薇把谁谁打哭了。”“老师,小薇把扫帚把弄折了。”“老师,小薇把抹布扔到房梁上了。”……

当我一听到这种声音,血压就开始往上飙,一开始就是各种批评,后来吵疲了,效果甚微。我又采用怀柔态度,有点成效。

带了孩子们两年多,每天和他们朝夕相处,对他们的了解更加的深入,特别是小薇。他看起来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孩子,别人得到什么奖励,他还嘲笑一番。我知道他内心是最想得到奖励的那一个,因为他偶尔得一次奖励,会炫耀得全班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自制力很差的孩子,上一刻的表扬余温还没下去,下一刻他能马上犯个错误。

我看过很多的案例,知道越是调皮的孩子,越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小薇也是这样。这不,晚自习放学了,我去班里带孩子们回宿舍就寝,结果看到的却是小薇和数学老师僵持的局面。不用说,小薇又犯错了!数学老师向我诉苦,这个孩子又不好好听课,还搅得别的同学上不成课。劝走数学老师,我把小薇单独叫到教室外,问他原因,一开始,他态度还特别硬,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后来看到我真的生气了,就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说数学老师一节课都没看他,昨天一天都没理他。看着他哭的那叫一个委屈,我无良的笑了,这个理由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我告诉他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可以用问问题的方法,不能用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方法。

笑归笑,这件事也让我沉思了好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是特别想要老师关注的,只是采取的方法不得当。如果作为老师,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所想,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和谐的课堂,学生才能乐其课,爱其师。

因此,当我们遇到越来越难教的学生的时候,需要反思,有没有以新的眼光和视野来看待这些现象和问题?只有努力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开启新思维新方法,并运用于实践才能创新,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

陶新华老师的这本书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让我们做教师的知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改变自己的教育与理念和方法,获取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也是我们终身的追求。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


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前言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朱永新教授作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向教育界提出:老师和学生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在想,既然“幸福”二字在前,一定是在教育和受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陶新华作为朱教授的学生,尊其师而信其道,承其志而传其言。从心理学角度注意到师生都需要积极的引导和关怀,提出利用大脑的工作原理去了解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读过之后让人受益匪浅。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适度的体育锻炼,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大脑的发育基础,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大脑会发育得更好。虽然课堂上不能大幅度活动,但是有节奏的拍掌可以迅速调整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注入活力和热情。因此,无论是四年级还是二年级,看到学生精神状态不佳时,我都会利用打节拍来唤醒他们体内的学习因子。这种锻炼不仅能让大脑发育良好,还具有宣泄消极情绪,提高精力和体力的作用,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以提升。

当然,想要学生学习进步,只靠锻炼体育是不够的,尤其是对那些课下积极、课堂调皮捣蛋的学生。一旦短暂的高涨的情绪回归平静,他们又会陷入学不会的迷茫状态,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心理方面的疏导工作了。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二者此消彼长。作为老师,如果任由其消极力量蔓延不去遏止,学生就会肆无忌惮的挑战老师,如此一来,师生关系就越来越紧张。因而,积极心理学引导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表现差强人意的学生身上的优势特征。比如:四四班武天佑每次上课都爱乱说话,突然有一次上课很长时间他都没有见动静,我发现后就立刻表扬了他,这之后他就知道了这样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模式,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做了,四四班的课堂由此顺畅了许多。有时候活泼好动的学生只不过是想要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但又不知道怎么做而已。比如四七班这个新班,很多学生对老师充满了好奇,第一次住校,老师进宿舍他们都觉得新鲜,我们发现那些在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同学在宿舍很活跃,于是就找机会和他们聊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聊一聊就开窍了,但是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张永健在我们聊天之后上课变得特别积极,不会做的题就找我问,我上课提问他立马举手,刚开始我只是请他回答一些他力所能及的问题,渐渐地我发现比较难的问题他也敢举手了,最近一次测试满分80竟然考出了71分的好成绩!要知道他刚来的时候才考了42分呢。就这样,我从陶老师书上学到的一点点影响着我去关注学生不同的优势特征,进而加以鼓励和表扬,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体验更多的成就感,惊喜地收获他们意想不到的改变。

积极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积极的人格品质,我们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这样,学生就会和老师配合越来越默契,师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才能共同感受到幸福!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优秀范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