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人的一生,看过许多书,老师会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要求写下一篇读书笔记,可以方便以后回想起当初阅读时的感想,那么我们该怎么写好一份读后感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汇总”,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母的任务
自卑与超越(四)
当我们的孩子呱呱落地时,父母就要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当父母怀抱起襁褓中的婴儿时,就是要让婴儿一出生就能感受到他(她)是有人可以依赖。继而,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父母要将“爱”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才会知道关心和爱,才会对周遭人和事物产生兴趣,才会关注周围的人,并与他人形成“关心和互爱、合作与互助”的情感。
父母要懂得照顾孩子,要为孩子考虑空气、室温、营养、睡眠、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喂养孩子,为孩子换尿布、洗澡、换洗衣服;怀抱着婴儿,朝他微笑;陪伴着孩子说话、戏耍。在抚育孩子长大的一朝一夕中,父母就将自己的“爱”一点一滴传递给自己的宝贝,温润着、滋养着自己的宝贝。
童年的记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会是非常重要的。童年中的记忆,都是经过孩子个人的判断,意识的筛选后保存下来。如果童年的记忆是有爱的,那么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能够关心和关怀他人,与他人合作互助的人。而如果孩子是被父母遗弃的,或者是受到父母冷落的,没有得到过父母温暖的关心和照顾的,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冷漠的人,他不知道如何去关心他人,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因为他不知道“爱”是什么。
我们为人父母就是需要尽到养育子女的责任。不要一出生就把孩子扔给他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孩子需要我们父母的爱。孩子在父母爱的抚育下,才能成为一个有光、有热、有爱心、有温暖的人。
但爱孩子并不等于溺爱孩子,爱孩子也要给予孩子“正面有边界”的教育,告诉孩子“对和错,是与非”。因为一个被“溺爱”的孩子同样也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不知道爱和关心,不知道合作和互助,他的内心只有自己。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愿我们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爱!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类的书籍。读起来有很多的道理。从生命的意义到心灵与身体,又或是自卑与优越。而需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去了解他的早期记忆。梦境于我们而言也许并不像弗洛伊德那样的与现实相反或相关。
人类的各种行为会受到家庭、学校、青春期、工作、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作者的观点里,被宠坏的孩子总是更容易犯错或性格难以同别人合作。又或是那些从小没有被培养如何同他人协作的人,更难以适应社会生活。这两类人更容易抑郁或犯罪,心里的承受能力特别的弱。但我以为内向与外向是很早以前就决定在基因当中了的,作者告诉我们,在家中的排位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性格也会完全不一样,两个孩子的年龄差也是会有影响的,最好的状况是3岁的差距,既不会因为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感到失去宠爱,也不会过于独立不懂得与别人合作。
当看了这本书以后,感觉更加喜欢心理学了。我想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又不想成为一个销售,是真的很想治愈人们的内心。
最近看到了《自卑与超越》的中间部分,是讲关于自卑者的心理以及如何援助,反观现在遇到的几个特殊儿童以及自卑儿童的现状,我发现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在身体器官或者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中,我们往往会陷入教育难题,怎么去帮助这些儿童克服其先天缺陷带来的心理障碍,走向不一样的状态?
在与这样有较为严重的自卑情绪的儿童接触中我们会发现他们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感觉能力较低。常常不能很好的感觉到别人想表达的意思,比如听讲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迟钝等。
2、合作能力较低。在群体中与同伴合作会出现问题。比如,很少融入同伴合作,或者在小组合作任务中不知道该如何完成,甚至会走神,很容易游离于小组与任务之外。
3、常常对他人的行为非常敏感。
我们往往很想把他们从对先天缺陷的阴霾里捞出来,想用学习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想给他们补课,但是我们发现,补课无用。他们根本不把注意力放在这里。有时候,我们吓吓他们,他们便动一动,不管他们便不动,我们很奇怪他们的注意力与精力都放在哪里,去吃喝玩乐?可是哪一个方面他们可能都不是班里最突出的学生。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给看完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首先,作者阿德勒的成长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长大后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蒂诺菲佳娃娜是个飞扬跋扈、能言善辩的女性,最关心她祖国的社会革命。她特立独行和阿德勒所处阶级的保守风气并不十分协和,阿德勒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过后来两人倒也能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着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有人因此认为阿德勒是弗氏的学生,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虽然他的观点与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02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这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而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例如: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著名演说家;美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体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宴婴身材矮小却成为齐国宰相。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自卑,并超越了自卑,他们所获得成就弥补了他们生理的缺陷,这就是阿德勒的补偿心理理论。
那么他们是怎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呢?从他的理论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但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2、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
3、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
4、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最开始讲到的是生命的意义,在社会情感这一小节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被其他人认为是举足轻重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被称为“天才”。在这样的生命中所传达出的意义总是告诉人们:“生命,就意味着做出贡献”......但凡能够处理好人生问题的人,其所做所为无不传达着这样一个信号,即他们仿佛已经透彻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懂得最根本的东西在于对他人的关注以及集体协作。他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看起来都符合人类的群居本性,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努力寻找不损害他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会让自己快乐,其实付出了一定是会有收获的,不管是同事的一句谢谢,或是一个微笑,都是对我们自己的一次肯定,而其他人的肯定会增加我们自己的自信心,减少我们的自卑感。在我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不损害他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不是以损人利己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学校这个相对简单、纯净的环境里,老师天天和纯真无邪的学生在一起,我们的人际关系本身就简单了很多,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如果有什么需要除旧布新的,那也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完成,无需他人。
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著述此书,想要帮助更多的人们,正确面对缺陷,处理人生问题,避免人生失败。他认为人生问题都可归于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而对这三类问题的错误回应,是由于人们对人生意义的错误解读,从而树立了不恰当的人生态度,最终导致不当行为。作者指出,人类从出生就开始对人生意义探索,从出生就想弄清楚自己的力量和自己在周围环境中的地位。成人中的失败者,大部分是因为在童年时期没有对人生意义形成正确认识,并让这种错误一直发展。之所以没有对人生意义形成正确认识,树立正确人生态度,是因为人们为了摆脱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走上了歧路,不是通过发展与人合作的精神,而是追求不合理的优越感,如战胜假想敌,诋毁别人或自我中心。
推演至此,作者进一步十分明确指出,只有学会与人合作,为人类发展贡献自己力量,才能形成正确人生态度,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即“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为人类的福祉作贡献。”这其中与人合作在童年时期就要得到培养。如果没有在童年时期养成良好合作精神,容易误解人生意义,不会发展责任感和独立性,就无法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场所。在家庭,母亲首先要让孩子信赖她,然后将这种信赖延伸到父亲身上,再延伸到整个社会。父亲要关心妻子,与妻子合作,共同承担养育孩子任务。父母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宠溺或冷落任何一个孩子。在学校,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谋生的'本领,还要教育孩子有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教师要和学生亲密相处,警惕自己对孩子思想的限制。总而言之,家庭和学校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中的一员,让其成为人类平等中的一员。这样,孩子今后才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人生的挫折,处理好职业,交际和婚姻三大事情,才可以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自身就不再有自卑和挫败感。
掩卷而思,有些想法不禁涌上。
一、人的精神为肉体运动指明方向,肉体反过来会影响精神。那么,对待孩子的行为要谨慎。当孩子行为出现错误,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想方设法理解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它有什么目标,承载什么情感。只有越了解行为背后的目标,才能越容易和孩子发生共情,从而更好帮助孩子改正自己思想上的错误,最终引起行为的真正改变。
二、作者提供了两条理解一个人的途径,早期记忆和梦境。梦的解析,对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比较难操作,但我门可以通过自己或他人的早期记忆,更好觉知自己和理解他人。因为“记忆都不是偶然存在,每个人都是记忆认为有用的东西,并用记忆告诉或提醒自己。”我门可以依据早期记忆,尝试判断人对自己地位的认识,如是否弱势,是否安全,是否受到重视等。(以后孩子谈对象,可以给他建议多多了解对方儿童时期的早期记忆,呵呵)
三、我门的文化氛围从学校开始就是基于竞争。自卑心理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恰当的比较,家长的焦虑也往往因此而起。超越自卑,关键调整价值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只要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影响他人,我们有承担起我们自己的人生责任,我们就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孩子在入学前已经在竞争方面做了很多准备,而合作方面却非常匮乏。在入学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在不断地锻炼他们的竞争能力,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件不幸的事。假如他可以击败别的孩子名列前茅,他的不幸未必会比落于人后的孩子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都会只将焦点停留在自己身上。他将只关注怎样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而不会想到奉献和施舍。这就好比在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个体,应该凝聚起来,处于一个班的同学也是一样的。只有采用这样的方式,才会让孩子们产生好奇,并觉得合作是快乐的。
其实,对教育造成很大阻碍的,并不是孩子本身所具有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自己具有哪些限制。如果让一个儿童知道自己的智力较低,他就会丧失信心,我们就无法提供鼓励并帮他扭转自己的想法,或者消除他所认为的自己具有的各种限制。
我们知道,是沮丧和恐惧阻止了兴趣的发展,而不应归咎于遗传就可以对其进行训练,来弥补缺陷。每一种非凡的能力都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发自内心的兴趣得到的,而不是来自于遗传。
就算我们身边1一个人被无情地驱使着为成功而努力,任何挫折对他的自尊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结果就产生了孤立无援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如果市场的变迁决定人的价值,那么,人的尊严感自豪感、就被摧毁了。
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他写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情结。如果说全人类都感觉我们特别棒、特别优秀,那就不会出现各种发明创造,也不会有人类的进步。
美好的生活是一件完整的毛衣,无论你多热爱,都不能把自己编织进去,否则就会是个多余的线头,会被无情的剪掉。关键是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呢?如果用错了方法,结果会很糟糕。
有一类人,小时候受过伤害,自卑过,那他就特别想出人头地。所以,当长大后,他会拼命赚钱,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甚至会伤害与周围人关系。因此,社会中有很多不愉快的富人,或生活很痛苦的高官。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赵德汉被抓时,满屋子都是钱。他认为只要有了钱,才能弥补曾经的自卑。
还有一类人,被人欺负后很自卑,为了让别人害怕他,他会去欺负别人,虐待别人,严重者甚至暴力犯罪。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所有暴力犯罪者,都是懦夫。暴力是自卑者已没有有效方法去解决自卑问题时所选择最简单易行的超越办法。
还有一类人,他认为自己做不好,所以总是让自己得各种“病”,比如广场恐惧症、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等。例如:有一个小伙子20多岁还尿床,检查身体没有问题,但就是克服不了,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长大,用这种方法去逃避对自卑的感受。
所以,用错了抗拒自卑的方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心理疾病。阿德勒说,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将自身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为社会解决问题、合作、关爱他人,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增长。让自己感觉到对社会是有用的,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降低自卑感,如此才能过上安定与幸福的生活。
阿德勒给年轻的我们指明了一条人生之路,无论我们是上班族、创业者,还是自由职业者,我们都要时刻感受到与社会的连接。这样我们才过得更有价值、更充满幸福感。否则,赚得再多,升职再快,住房再大,内心永远感觉空虚、寂寞。
初次看到书名就是吸引我翻开此书的动力和理由,相反而又递进式的书名让我有十分有兴趣去阅读并且学习怎么克服自卑情绪,从而进行自我超越,自我成长。
毫无疑问,本书主要通过分章节阐述两部分的内容:认识自卑以及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本书作者将理论与例子相结合,以自卑和超越这两个核心词组贯穿全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引领读者去认识和思考生命生活的意义,身——心——灵的简单探讨,第三章对本书核心词组自卑和超越进行细化剖析,第四章到第十二章分领域分阶段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学术词语融入进实际例子和实物中探究深化阐述。
本书虽然存在心理学科理论,相对于外行人的我而言也许会有一点难度,但由于自身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也会涉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因此基本能够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阅读完本书后,我不得不被作者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的写作功底和形式深深折服,每当看完一章都会有所启发,是一本真正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自我修正自我成长的好书。
自卑感其实每个人都会存在且不可消除,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当面对自我的不足与他人的优点相比较时必然会产生落差感,从而形成自卑情绪。自卑本身而言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至于自卑带来的影响在于个人和环境,尤其在于个人。于心态乐观积极的人,自卑让其认识自身的短板从而激发其潜力,挖掘局限的潜能,从而完善自身,扬长避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长处;而于消极彷徨的人,自卑自然会使其加深自我不足的事实承认,意识形态不利于个人和家庭社会的发展。
本书对我的另一个启发便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的重要性。个人追求发展,横向的联系是交际圈行业圈的发展,纵向的联系便是个人身心灵的自我修正和自我发展,而无论两者中的哪一方面的发展,终究离不开社会,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人,具有社会性,通过社会联结人脉,资源,大自然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而两者的关系则可细化到合作,我与世界,我与社会,我与他的联系。
总体而言,本书成为我认识自我不足和寻求人生意义的明灯,并且学习发挥自我潜能,超越自我,转化意识态度,能够读懂作者的作品已经是一种幸福,而能够于己而言有启发有共鸣有学习和反思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发现幸福,理解幸福,学习幸福,感谢作者的作品《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AlfredAlder(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晚年时期写的,出版至今估计快100年了,英文书名叫《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个人感觉英文书名更合适点,书中Alder就像一个长者一样,他用通俗易懂,简明生动的语言从生活的意义,心理与身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爱情与婚姻这十二个主题来阐述了生活的意义。
书中第一章就指出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这也是我一直都有跟孩子提到的一点,从她听得懂道理后就不断地跟她说,你不是单独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不是你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人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我们要学会互相合作,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比如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这样我们既学了知识又不用在课外花更多时间去补习;在家庭里,学会按自己的每天的工作量按部就班完成。好处就是我们不仅高效地完成了自己的各项学习任务,也为自己赢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面也因为自己的合作而跟父母和学校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Alder指出人的一生都是追求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即使是那些罪犯,他们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方向上发生了错误。书中主要列举了三类孩子,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受宠的儿童,还有一类是受忽视的儿童。这三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训练,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以致走上错误的道路。比如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果他们自身的缺陷没有得到理解和关爱,他们就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感觉,害怕被嘲弄。他们就更不会对别人感兴趣了,自然也就学不会合作。
受宠的儿童,因为他一直得到别人的宠爱,通常会认为自己无须努力就会出出类拔萃。一旦当他进入不是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环境时,他就会非常失落,会觉得世界抛弃了他,他受过的训练是期待而不是给予。他习惯了别人奉承,后果就是他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学习面对问题的其他处理方法。他的兴趣只在于全身心关注自己,从不学习合作的运用和必要性。当他不再容易找到往昔的温暖和顺从及被奉承时,他们就会觉得被出卖了,就会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认为“别人和他对着干”,一旦他赋予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们往后努力的方向都将是错误的。
受忽视的儿童,这个很好理解。这类儿童从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当他面对困难时,他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可以得到别人帮助的能力。他认为社会对他很冷酷,他怀疑别人,无法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对别人的有益行为来获得感情和尊重。他也就无法对别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了,从而也就赋予了错误的生活意义,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远。
因此Alder指出人的早期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它会持续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的家庭,学校都要训练儿童对他人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共同任务和共同游戏中,在他们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母亲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并让孩子信任,这样她就获得了孩子的兴趣,感情和合作,之后她必须扩大并提高这种信任感到孩子所处的各个环境中,孩子就会对他人逐渐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学校也是一样,当孩子第一次上学,他会面对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老师就要吸引孩子并让孩子对她产生信任,孩子受到鼓励,就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从而学会合作。
总的说来,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我先是看了一遍,又在喜马拉雅上完整地听了一遍,然后又看了一遍。书中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帮助我们避免养育孩子过程中可能会犯的种种错误。他所提倡的生活意义现今仍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意义都是为人类的进步奉献,合作是必须的。
自卑与超越读完有快半年了,一直计划写一篇读后感,但是一直也没有下笔。今天感谢马校长定的“正面管教学校讲师课程”的报名要求,让自己定下心来把读后感写下来。
网上看过很多人的评价,我发现评价并不高,与我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严重不符。我细想了原因,人生处在不同的阶段,读这本书能领悟到的知识点可能会完全不同。
当今社会太过于浮躁,阿德勒在开篇提到人生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奉献与合作是人生的真谛,可能是让很多人觉得不合胃口的原因之一吧。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自卑和超越》这本书的,首先,他开篇明确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是老生常谈。
但我认为,阿德勒在这里有两点与他人不同:首先开篇明确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接下来,阿德勒用了很多的心理分析案例,论证了这一论题:正确的人生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合作与奉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要素。
接下来,阿德勒开始向我们讲述,家庭、学校在一个人的发展中扮演者何等重要的角色。为人父母,分别应该给予孩子哪些方面的合作机会。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阿德勒认为的母亲角色,与现代社会女性解放的的思想不太契合,但是我觉得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母亲操持家务并不代表地位卑微,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很多的全职母亲对于经营家庭做的不好,原因不在于她们自身,而在于她们没有受到该有的训练,她们对于成为全职妈妈会面临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没人提供知识的普及,更没有提供科学的训练。
对于学校,阿德勒还是从办学的目的入手,很快就揭开了各种办学乱象的面纱。接着阿德勒描述了他认为的理想的办学目标: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为人类的发展争取共同利益的伙伴。以这一目标为导向,阿德勒开始梳理教师的角色,师生关系的处理,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奉献精神。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因材施教,发掘潜能,教师将能收获教学带来的巨大的乐趣。
不恰当的评价与负面标签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设限。接着阿德勒对青春期这一人生重要时期进行的分析,这一时期不应是父母逐渐退席的时候。早期养育的不当留下的性格缺陷,有待于在青春期逐步发现并进行修补。
关于择业、社交和建立家庭,阿德勒也给出了建议。关于宗教,阿德勒的理解也很有启示。因此,我认为,《自卑与超越》是为人父母必读的一本书。
如果你问一个人“你自卑吗?”多半别人可能会说“不,我不自卑。”可是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一点自卑。可能不是在现在,是在过去。也可能只是针对某一方面。但这种情结不会伴随一生。人非常聪明,会寻找方法让自己摆脱这种自卑情结。寻找自己的优越感。
我的自卑感是从上大学开始的,这种自卑源自于对比。来自小县城,一心只知道读书,在见识到了广阔的天地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别人会讨论自己从来没听说过得名牌衣服、会用自己从来没见过的护肤品、会讨论各种自己不知道的时事要闻、会在讲台上自信满满的用英文演讲、会在辩论会场上激情澎湃、会嘲笑我带着东北口音的英语发音、会第一时间把院系的各大要闻,各种关系打听的清清楚楚。这对一个每天只知道学习,完全没有抬头看过世界的高中生来说是巨大的冲击,可这只能是冲击。
我凭借多年学习积累的自信笃定自己可以很快赶上。我用了整整三个月像刚学英语的孩子一样纠正每个发音。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河边读英语。找各种机会练习英语交流。参加口才艺术课程,参加辩论赛彻夜准备。制定一年的提升计划。泡在图书管理看各类之前没听说过的书。听VOA,参加社团,积极投身其中,学习法语。军训时也不放松。一切都那么充实,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我觉得一切变得越来越好时一件事情发生了。我恋爱了。这种从未体验过得感觉让我放弃了一切计划,每天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一年后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失恋了,这次打击是致命的,让我对自己彻底失掉自信,在自卑中苦苦挣扎了六年。直到六年后我才找回了当初那个阳光自信,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自己。我愿意分享着六年苦苦挣扎的经历,以及慢慢找回自信的过程。
这件事之所以会产生致命的打击是因为它第一次让一个优等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会有结果。终有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事。例如自己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人还要跟前女友勾勾搭搭。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前女友有足够的底气给自己打电话叫板。我当时给自己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爱我,并且渐渐的意识到让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爱上自己是不可能的。这种关系过于消耗人的能量,只能果断舍掉。
关系是舍掉了,但是这段关系给自己留下的影响和印象却如影随形。1它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让我觉得有些事情你再努力都没有用。2它让我觉得自己不可爱,让我觉得任何了解自己的人都不会喜欢自己。不敢在别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生怕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别人就会讨厌自己。
自卑感的获得是一瞬间的事,但是把它驱逐出去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会因为别人告诉你你很棒就变得自信。也不会因为看了一些鸡汤和道理就能重得自信。他是一个一点点建起的过程。就像建一座房子,需要一块砖一块砖的垒上去,直到有一天自己抬头发现自信的小屋已经建起来了。这里的每一块砖都各不相同。有的砖代表你做成功的一件事,有的砖代表你跟好友一次愉快的出行,有的砖代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有的砖代表别人的肯定与表扬。可能开始有很久都垒不起一块砖,也可能有一天突然明白了很多事,垒了很多砖。
对我来说你最初的自信重建,环境很重要。在一个相对平和温暖的环境里一点点的建立自信。从刚开始的听别人说,自己不敢插话,到渐渐的成为其中一员。慢慢给自己定位,同时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和业务能力,确保言之有物,至少做到准确,专业。让自己一点点的,从小的困难克服到大的困难。是打怪升级的过程。幸运的是又遇到了一个引我上路的人生导师。渐渐的这段自卑的经历就这么过去了,而我也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话和态度对自己产生怀疑。
自卑是一种经历,克服自卑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超越的过程。相信每个人都能克服内心对自己的不认同,接受所有人都有缺点也有优点。没有人是完美的,相信即使不够完美,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作品便是一本带给人快乐的书。这些人生阅历只有记录下来才能让人印象深刻,你知道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吗?为此,读后感大全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自卑与超越的最新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线都有三个重要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每个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他们的现实由这些联系构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是这些联系造成的。由于这些问题总是不停的缠绕着人类,人类就必须不断地回答这些问题,并表现出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个人概念。第一:我们并非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必然要和他人发生了关系。为自己的幸福,为人类的福利,每个人都要和别人发生关联。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使得他无法单独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应付自己的问题,它必然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将人类的生命延续下去。因此,生活问题的每一种答案都必须把这种联系考虑在内,即必须虑及“我们生活于和他人的联系之中,假使我们变得孤独,我们必将灭亡”这件事实。
我们的最大目标就是: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和我们的同类合作,以延续我们的生命。第二:我们居住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并借其所提供的资源而得以成长。因此,我们如何发展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以保证人类的未来得以延续?这是一个向每个人索取答案的问题,没有人能够逃避它的挑战。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我们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生活情境的解答:他们显现出我们的心目中认为那些事情是必要的,合适的,可能的,有价值的。而所有的解答又都被“我们属于人类”以及“人类居住于地球”等事实限制。当我们虑及人类肉体的脆弱性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安全性时,为了我们的生命和全人类的幸福,我们必须拿出毅力来确定答案,这就像面对一个数学问题而必须努力解答一样。我们不能单凭猜测,也不能希图侥幸,而必须用尽各种方法,坚定地探寻答案。我们虽然不能发现绝对完美的永恒答案,但是却能竭尽所能来找出近似的答案,并通过不停的奋斗,以求更为完善的解答。这个解答能针对“我们被束缚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这个事实,以及环境所带来的种种利害关系。第三:我们还被另一种联系所束缚。人类有两种性别,爱情和婚姻即属于这种关系。个人和团体共同生命的保存都必须顾及到这个事实,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对此问题避而不答。人类面临这些问题的所作所为就是答案。上述三种联系构成三个问题:如何谋求一种职业,使我们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
如何在我们的同类之中获得地位,以便我们能相互合作并享受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的自卑,以适应“人类存在有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扩展,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等事实。个体心理学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纳在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反应,都明白的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举例来说,假如有一人他的爱情生活很不完美,他对职业也不尽心竭力,他的朋友很少,他又发现和同伴接触是件痛苦的事,那么,凭他的生活中的这些约束和限制,我们可以断定:他一定会感到“活下去”是件艰苦而危险的事,他拥有的机会太少,而承受的挫折太多。他的活动范围狭窄,可以用他的判断来加以解释,即“生活的意义是保护我自己以免受到伤害,把自己圈围起来,避免别人接触”。反过来说,假如有一个人,他的爱情、生活的各方面都非常甜蜜而融洽,他的工作获得可喜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交游广阔而且成果丰硕,那么我们能断定:这个人必然感到生活是属于创造性的历程,它提供了许多机会,并克服各种困难。凭他应付生活的多种问题的勇气,即可作出如下断言: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要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人,虽人我在人前会表现的大大方方,但其实就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
我曾以为优秀的人是不会自卑的,但后来慢慢的发现身边一些我认为比我厉害很多的人,他们都会有自卑的时候,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许只有井底之蛙不会自卑吧。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面也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所以自卑不全是无益的,反而可以促使我们进步。
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太过于自卑的话,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凡事都不敢做,这样的话是很难进步的。而且可能也会导致产生自卑情结,从而通过错误的方式来获取优越感。
什么是自卑情结?
阿德勒说:“如果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总是喜欢在我们面前夸耀自己拥有的东西,比如去哪里旅行了,买了什么好东西,去哪个高档餐厅吃饭了等等。我们听后其实并不羡慕,反而觉得她挺悲哀的,通过炫耀来获得优越感和存在感。这是这种优越感是虚的,并不能减少她的自卑感。
阿德勒说:“因为自卑感会让一个人感到焦虑,因此,他就会寻找优越感来补偿自己的情绪,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将真正的问题掩藏起来。于是,他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他会致力于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努力解决问题。困难所带给他的只剩下彷徨、犹豫和退却了。”
所以,还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但并不因此而自卑,而是努力去改善。比如最近挺火的视频号集结来一群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优秀的人,真的感觉每时每刻都在被碾压,他们真的是太优秀了,分享的很多东西,我之前连听都没有听过,差距实在太大。但是如果因此因此而裹足不前的话,那么这一辈子就注定是平庸的了。所以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在自己的领域精进,不盲目和别人攀比,而是和昨天的自己比,只要自己在不断进步就好。
最后引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书里提到大部分女孩子在青春期时期就对自身的女性身份感到自卑,由于对自己身份的由衷不满,进而展现对男性的由衷敬佩。
她们会用很多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男性的这种仰慕:有时她们会表现出对男性的厌恶和逃避;有时,虽然她们喜欢男性,却会在男性面前表现的异常羞涩,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她们无法面对有男性参与的集会,遇到这种情况时也会非常尴尬。当她们年纪增大时,虽然也会口头表达出想结婚的意思,但却迟迟没有任何行动,她们不和异性接触,也不去交异性朋友。
看到这一段给我非常大的感触,因为这些特征,在我青春时期的各个阶段都有体现,但我却从未想过自己是否是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
我自认为是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从小就有独立的性别平等意识。但当我真正开始反思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过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
比如,在我小的时候会认为女孩子必须得成绩好,否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比如,以前我会认为,在异性相处方面一定要男生主动才行,虽然这个想法早就被我摒弃掉了,但当真实和异性相处时,我还是希望他们是主动的,上前的,在感情方面,我还是希望他们是热情主动,并且是他喜欢我是先于我喜欢他的。我还是很难承认主动喜欢男生的事实。
但我一边又觉得这样不好,但一边又做不到,就陷入了一种非常变扭的模式,我也从未探究过这类想法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家庭关系中妈妈总是依靠爸爸开始的吗?还是从无法接受父亲的强势开始的?还是从电视剧里?又或者是那些女性被不公对待的新闻里?
我不知道,这些我从未怀疑过,我只觉得自己很变扭,并且一直处在这种别扭当中。
所以当我遇见异性,和异性相处,想要进入一段感情的时候,我也会开始纠结,既希望对方热情主动但却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对对方的喜欢,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被人喜欢过。
这么一想,或许用对性别身份的自卑解释起来更相符一点,既然找到了这么一点,那么原本纠结和之后的烦恼,就更容易知道该如何用更好的心态去面对,重拾对性别的自信以及对自身的自信,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类似的情况。挺好的,一条探索自己的方向。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作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关于个体心理学的著作。作家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和优越感》……等十二个方面为我们分析了人的存在、成长、生活、工作、社交等个体心理特征,提供了解决以上各方面问题的科学方案。阅读该书后,我受益匪浅,不仅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自卑与超越》中《学校的影响》一文告诉我们:“教师要成为心理学家,要学会了解学生人格的整体,以及它各种表现的一惯性,才能更好的走进学生,帮助学生。”“成为心理学家”,乍听起来十分高大上,其实,我们做的所有教学工作无不与人的心理有关。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在听课、作业、游戏、劳动、与人相处等过程中心理不同,行为自然迥异。这为老师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教师想要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有非常清楚、客观的认识,并依据其特点“对症下药”。
《学校的影响》一文还为我们列举了几种典型的问题学生,其中对“懒惰”学生的分析让我对本班几位长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说到:“懒惰的孩子从未尝过被击败的滋味,因为他们从没有面临真正的考验。他对眼前的问题总是尽量逃避,不肯轻易和人一较长短”。当他们失败时,他们会自我解嘲:我只是懒,不是无能。当他有一点点进步,老师鼓励他时,他会觉得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老师的关注关爱,何必努力去冒失去被重视的险呢?回想自己对本班那几位“特殊同志”的教育,和作者的分析完全吻合。看来,我所谓的严厉批评、温情陪伴、耐心讲解虽能解决一时之事,但都未触及他们那已经深入骨髓的懒惰心理。未来该何去何从,这真是一件“路漫漫兮其修远”的事。
假期里,每周听樊登老师讲书已成习惯。《自卑与超越》也是听完书后感觉到全身经脉被打通一般,赶紧去图书城找纸质版的“武功秘籍”。在写这些文字时,我还只是第一次粗略地看完它。《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读物。其中,本书主要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自卑感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消除自卑感以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
生活中大部分人对自己所处地位或从事的工作有所不满,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此,我们想要追求更加优越的待遇或地位,以此获得优越感,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看,童年对人的影响极其深远。如果童年时期常常被父母忽略,得不到应有的爱与关心,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很内向,很自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父母必须有所改变,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心,欣赏他鼓励他,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相反,过于宠爱孩子会让孩子十分依赖父母或其他最亲密的照顾他日常生活的人。我们都知道,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父母不是随便当的,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
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家庭、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一个母亲如果不合格,那么她的孩子也不大可能心理健康地成长。作为一名母亲,我还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儿童心理,分析自己当下的各种行为以及面对儿子的行为所作出的反馈,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例如:我一直认为小孩子睡不好,是缺钙或身体不舒服导致的结果,却从来不知道过渡的关注和溺爱也会导致孩子用这些不良行为来绑架成人的关爱!“爱"是一门深奥而又漫长的课程,不是所有的“爱”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除去父母亲的影响、家庭的影响,老师们也在孩子的生命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无孔不入的媒体也时常报道出一件又一件令人震惊或惋惜的校园事件:因学业压力大而轻生的;因老师的责罚而做出过激行为的;甚至还有学生与老师大打出手的现象。媒体每次报道这样的新闻,无论过错在谁,都将老师推至风口浪尖。然而,我们应该知道,走向极端的过程必然积压着大量的负面情绪。
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动机或者说心理需求,那么“爱”与“责任心”在他们的眼里可能一文不值,甚至成为催化他们与老师、与学校、与社会对抗的增强剂。书中的几个例子很鲜明地表现了部分“懒孩子”与“捣蛋分子”的心理。我回想了自己的学生,也有几个经常被我以责任心的名义加以“关照”的,而自己上学年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他们走向“更懒”、“更捣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特有的优越感,而寻找这种变质优越感的本源正是他们某一方面引起的深深自卑感。因此,目前此书对我最大的帮助是:从心理上找到学困生的问题所在,再去解决学习问题,或许能事半功倍。
好久了,都不知道要写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读懂,只是在王湖的提醒下,才了解了阿德勒的一些理论,说说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吧。
1、合作与竞争:
阿德勒认为人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合作上的竞争,首先是合作,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要先体会合作。
合作,我理解的,就像是拼图,每一块都有缺口,也有优势,但是每一块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人既可以在合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在合作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无疑与阿德勒是相违背的,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从小孩子们就在各种“比”中生活,妈妈们在一起的讨论是哪个孩子说话早、哪个孩子长的高、哪个孩子学习努力……到了学校,更是显而易见的竞争状态。
竞争,如果不是基于合作的,带给有优势的人的,是一种觉得我比别人好的成就感,用这种方法来认同自己,这种感觉不是发自内心的,是来源于外部的;而对于没有优势的人,也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的感受,是一种否定的,我没有别人好的自卑感。
这种否定的感觉从我们小的时候就带给我们很深的感觉,以致影响到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婚姻。很多时候,在婚姻中,我们在找一种强势的地位,“我需要他爱我比我爱他多”“我需要我说的话他能照做”“我做了这么多,他怎么做的那么少?”……
我们忘记了我们应该是一种共同生活的状态,我们应该是合作的。如果丈夫擅长的不是细心的做家务,那么放手让他在工作中一展身手就是最大的支持;如果妻子擅长的不是与人交流,那么给她一个安静稳定的家庭来料理,就是给她一个最好的平台。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争夺权力,而没有思考我们该怎样分担婚姻中的各种事务。
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阶段,无条件的接纳,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本身的样子,就是一种合作,“顺”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他们就具有了一种内心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后,就更容易接受竞争了,并且不容易在竞争中迷失。
2、着眼于未来:
一种心理学的观点是,人在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忽视会影响到他的未来,如果想要未来不受影响,必须进行弥补。而阿德勒认为应该着眼于未来,不用回头舔舐自己的伤口,只需要大步前行,让自己更强壮。这也是《正面管教》中“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来源。
修复伤口的过程,也许对成长是有用的,但是追寻伤口的过程,却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不能重头来过,即使找到原因,要么是无法更改,要么已经造成影响,都是一个否定自己的过程。何不积极关注于怎样改善,改善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自信的过程,是充满希望的。
听过樊登老师读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后,我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回顾了我这些年的生活,工作,所遇到的挫折和做出的选择,发现自卑感一直存在,它没有变成我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却在一些时候变成了生活中的麻烦和桎梏。它让我对待工作不再有热情,变得消极;它让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中有了不好的影响,带给孩子一些悲观和不自信。
我的人生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我要我的人生之旅充满秀美的山河景色,充满快乐,幸福,我要和家人,小伙伴们一起带着希望不断前行。我要把自卑抛诸脑后,看清它、理解它、
放下它。
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是指由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即如何超越那些因为自卑而出现的不好的心理反应,化腐朽为神奇!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
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
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类配合、相处;
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
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通过面对这三类问题的反应,就能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是什么样的。而自卑情结的产生,也往往因为解读出了问题。
而超越自卑的原则则是:
1.寻找真正的生命意义
有多少种人类,就会有多少种他们解读出的生命的意义。然而真正的生命意义绝不是完全个人化的,对他人无所裨益的。
所有真正的“生命的意义”都有一个共同标志,那就是它们都具有普遍意义——能够为众人所分享,为他人所接受。它可以成为解决他人问题的一种样本,它将个人意义建立在对他
人生命的贡献之上,一想到我所做的一切于他人有益,我就真的'很难再自卑下去。
2.学会合作
面对人生的三大任务:职业、社会和性,我们都需要与其他人类进行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它们。学习合作本应是儿童时期要做的事,但我们不能因年幼时错过的,就来认定自己的一生不可再更改,我们再也学不会如何与人合作了——并不是这样!
如果过往的经历,为我们总结的惯用经验是错误的合作方式,或者是根本无法与人合作的方式,在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能看清自己曾经是如何解读它们,并将之化为经验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回到经历本身,重新从中提取经验和解读,改变现有的处事模式,学会与人恰当合作,从而将自己拖出自卑的丛林,实现更美好的人生。在生活里,每个人几乎都有机会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自卑感,或多,或少,它在你的一生里总有出场机会。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本身不足以使人自卑,令人低着头无法前行的,是自己画地为牢。擦掉自己设下的圈套,抬头看看敞亮的天空,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自卑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做。
是要化自卑腐朽为神奇还是在自卑的路上走到黑,也得看自己有没有遇到点化,而今我遇到了!
是的,这本书点化了,让我正确的认识了自己,知道怎样才能克服自卑,超越自我,努力前行!
断断续续总算是把《自卑与超越》看完了。我没办法记得书里说的每一个细节,只能记一个大概。
这本书首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概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生活方式”,不单单是指生活习惯,而是包括了一个人对以往经验的总结,以及他从小就奠定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应对方式。
而我们活在世上的目的,从个人心理的角度来说,都是为了获得自身的优越感,不论以什么方式,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获得优越感。我们关注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的行为模式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当然了,这个“好处”是要从他的角度出发,而不能以我们普通人的角度去思考。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换位思考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
虽然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在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基本成型,但这也并不是无法改变的,儿童无法意识到“他的心灵已经为他建立起了一个生活方式”这一点,所以即使是一个外人看来无药可救的人,只要能弄清楚他的行为模式,或者说,找到令他变成这样的原因,那么他仍然是一个有救的人。
我只能说,一个人童年的时候,学校和家庭对他的教育真的极其重要,这直接影响到他的一生中,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逃避,还是勇敢面对?而人是社会动物,所以人一定要学会合作,而合作的基础就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这个人不能只关心自己,不然就会变成一个对社会无用的人。
结合之前看的《少有人走的路》,里面说,逃避问题是邪恶的来源,而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不会与人合作,那么就会丧失解决问题的勇气,但又想改变自己的处境,想尽快摆脱自己的窘境,得到自己心理上的优越感,所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可能会走上一条不正确的道路,严重的话会导致犯罪问题
我感觉书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犯罪行径是懦夫在模仿英雄的行为。”所有的罪犯都没有勇气去正面解决自己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许是他觉得这世界对他充满敌意,也许是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解决不了,也许单纯是因为他想得到其他人的关注,但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在逃避问题。
关于梦:作者说,既然做梦的人和清醒的人都是同一个人格,那么梦境都是为了维护做梦者的生活方式而由大脑产生的保护机制。梦是想要找出问题解决方法的企图,它们显露出个人勇气的丧失。换个说法来说,我们即使是在做梦的时候,都想要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梦是个人所造出的感觉,而且必须和他的生活方式保持一致,当现实问题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提出挑战,甚至在否定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梦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总结一下吧,这本书是建立在个体心理学上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我个人强烈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它真的为普通人提供了很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生活,去找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应对。
至于我,我也真的意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现在看来还后患无穷呢,所以我也会努力改变自己的。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要以一个正确的态度走下去。
“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忘了是哪儿听到的,自己却深有体会的一句话:
“一个自卑的人,必定也是一个自恋的人。”
初时听到这句话是嗤之以鼻的,我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怎么会是自恋的人呢?但是,不断地思考之后,却发现这就实情。正如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所说的。“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但为了让自己“争口气”,不想让自己显得很没有价值,于是强行要求自己去做,却发现自己做不来。接着,便会羡慕,甚至嫉妒那些会做的人。久而久之,便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却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行要求自己去完成本不能完成之事。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会产生自卑,大概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了。
大概也是因为“我无法解决,却相信自己能够解决”这样的一个信念,才会有“自卑的人,必定是自恋,甚至是自大的人”这样的说法吧。
生活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己本身无法完成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去接受自己“无法完成”这样的一个事实。一旦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那么很多内心冲突就会缓解下来,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也会缩小。我们也就会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去获得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等。
当你去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懂得了“自卑”所赋予你自身的涵义,那个时候,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绝对像开了挂一样,让你“扶摇直上九万里”。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
一年以前遇到过这本书,当时读了几页便放弃了。一年以后再重新拿起来,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可见,读书也是要靠缘分的,然书可再读,人难再遇。
我对心理学方面的书读之甚少,也知之甚少。很早以前,通过某本书了解过弗洛伊德,到底也没有用心记过相关理论。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主要阐述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关于自卑——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则是自卑感的补偿。但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可以说,正是由于人类会有自卑感,才会有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记得之前在某篇文章里就看过类似“我们之所以自卑,是因为我们想要变得更好”。如果我们勇往直前,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逐渐摆脱自卑感。没有人能一生被自卑感折磨,人们可以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来释放自卑感。
我最喜欢他关于婚姻的态度,对于婚姻,阿德勒也持有一种平等合作的态度,他反对传统要求的妻子对丈夫的顺从,认为婚姻的和谐以夫妻双方的平等互惠为基础,夫妻二人都应该关心对方胜过关心自己,从而建立一种友好的伙伴关系。虽然这个“伙伴关系”听起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其实婚姻真的是一种长达一生的合作,是两个平等的人在人生路上的陪伴和结合,在家庭地位上并没有高低之分。
“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突然想起,“奇葩说”关于social的一个辩题,人怎么可以不social呢?即使名声地位到达一定高度的人,在未成名时也是需要social的,否则哪能存活于世。毕竟我们存在于与他人的联系的社会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带着我们的经验认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经过我们的思维处理后的事物。世界即如此。所以,我们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主观解释后的世界。”这个观点似乎和马原中,“唯物”“唯心”还是“存在”的关系时相似的。每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解读在其生活行为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映射,一个人的精神思想是与其人生态度相一致的。
里面有个没有注明出处的调查说,教师的孩子往往学习并不优秀,医生的孩子常常产生精神问题。后者不知道,前者根据我的经验倒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似的。至少我是这样,在脱离父母监督的高中,便走向了不归路,大学简直放飞了自我。虽然没有太差的结果,但是明显自己应该可以做的更好。三水同学应该也算吧,只是他比我幸运一点,高中还是有监督的,到了大学也是浑浑噩噩。
关于梦境,人的人格在梦中和清醒时都是一致的。只是梦境中,人比清醒时更为放松,人格受到的障碍和防御减=少,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出来。一个人在梦中的表现也是他人生态度的体现。不管是梦中还是现实中,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一致的,但是梦对我们的生活模式提供了支持和维护。梦是我们生命意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生命意义的塑造和达成。
关于教育,阿德勒也着重强调一种“合作”的教育观,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更好地合作。还有孩子的成长问题,从环境和基因方面,从心理和生理方面来讲述的;还有工作方面,任何工作都是有价值的,还有犯罪问题等等。我感觉这本书适合多个年龄段的人看,少年可以从中改善自己的情绪;青年人可以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中年人可以在有适合自己的育儿观。
最后以这句结尾,“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我需要过好自己的人生,这是我的责任。我应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
这本书在我读大一的时候,老师曾向我们推荐,我尝试阅读了很多次,但却由于其文字枯涩难懂而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通过线上聆听该书的解读,我愈发冷静的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本质,自己的成长历程。
每个人心里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难以启齿。这些自卑的心理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在每个言行举止里。也许这会变成一种苦难压垮和摧毁一个人,也许这也会成为一种升华和造就。关键之处就在于个体如何对待自卑情结,寻求超越的'方法,合理化自己的自卑情结。
这本书是阿德勒所著,他曾追随弗洛伊德,但二者在理论上的分歧却十分明显,纵使他们一并被划入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流派强调于人成长的背景,儿童时期的创伤容易导致性格的缺陷。在自卑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无助,没有安全感,无法准确的认识自己。这种种都可倒推回我们潜藏于内心深处的记忆。只有清晰的认识了自己,理解到自卑的根本原因所在,才能够超越自卑。
日常生活中,自卑的体现往往可见于为人处世之际,拼命寻求优越感,合作能力很差,无法与他人和谐共进。超越自卑,就需要改变,重新认识世界,解读问题,与社会连结,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建立信心才会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从而建立自卑的屏障,超越自卑。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
长大后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蒂诺菲佳娃娜是个飞扬跋扈、能言善辩的女性,最关心她祖国的社会革命。她特立独行和阿德勒所处阶级的保守风气并不十分协和,阿德勒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过后来两人倒也能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着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着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有人因此认为阿德勒是弗氏的学生,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虽然他的观点与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02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这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
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而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例如: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着名演说家;美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体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宴婴身材矮小却成为齐国宰相。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自卑,并超越了自卑,他们所获得成就弥补了他们生理的缺陷,这就是阿德勒的补偿心理理论。
那么他们是怎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呢?从他的理论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但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2、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
3、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
4、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你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决定了整个世界对你的态度。超越了自卑,也就获得了成功的基石---自信。也就因此与成功的康庄大道越来越近。希望此书能够让广大的教师、家长们完整地认识自卑,并从其中获得对人生新的理解。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类型:实用型为主兼具理论性
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自卑情结为中心的精神分析,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自我,并以此来指导生活。
生命意义:阿德勒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生命意义,必须建立在与他人合作,并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基础上,这也正是阿德勒最为核心的观点。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我一开始,并不认同他的观点,当时我认为,人的生命意义是由自己去界定的。万事万物本没有价值,都是人为进行归因赋予其价值,它才拥有意义,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存在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一件事情,内倾或是外倾,情感功能为主导或是以思维功能为主导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佛教早就有诸法无我的观点,即生命本身便是毫无意义的。放到整个宇宙尺度上,似乎的确如此,甚至这个世界本身是否真实,我们都无从知晓!有一个著名的数学上的悖论,假定虚拟世界的确存在,而真实世界只有一个,虚拟世界可以有无数个,那么我们所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为真实世界可能性几乎为零!既然如此,我何不不去在意他人的价值判断,追寻属于自己的意义呢?
然而,现在的我认为我原来的看法有失偏颐,诚然,上述的人中不乏闪耀炫目的人,但更多的却是自私自利的茫然追逐着,挣扎在自己封闭的内心世界中,名为幸福的口袋,却依然空空如也,身为人却拥有神的视角,这很好,只是这条路艰难险阻,且不被他人理解,人自私的只关注自身,则毫无疑问是个错误,马克思曾对人下过这样的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善于合作,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个体,才能活下来,这种将个体奉献于整个人类集体与他人合作,并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生活方深深地根植在了我们人类的基因,如果你学过动物行为学的话就会发现,许多动物都会有利他行为,这种利他行为其实只是一种延续物种基因库的机制,即,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体现,这也难怪,神经官能症患者大多缺乏合作,极度自我。我想,那种为了别人而奋斗,追逐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吧!
灵与肉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身体与灵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认知影响感知,感知塑造认知。这很容易理解,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着我颜色。阿德勒将其运用于精神分析之中,并把它作为这本书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认知则主要指的便是上面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上,由于这个理论,阿德勒认为,对于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光通过说理来使其恢复正常是极其没有效率的,因为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会影响他们的感知,即使你向其灌输观点,也必然会遭到抵触,即使有效果,也多半是暂时的,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神经官能症患者多半是不懂合作,不愿意为其他人做出贡献的,所以治疗神经官能症的关键,在于使他们养成与他人合作,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人生意义,这种方法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实际实施中有巨大困难,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往往在生命的早期早已形成,(这点阿德勒与荣格有分歧,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出生后不久便已形成,而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儿童时期最终形成)相比而言,森田正马的禅疗法,操作起来,相对而言简单,但对患者的悟性有所要求,森田正马对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总结起来是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患者在症状来时不去理会,顺其自然,自然能够摆脱苦恼,感知会影响认知这点也相当重要,神经官能症患者,若是将自己限制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不去与外界接触就更不可能养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而将心理能更多的分配到关注自身中,让病情加重。
自卑感与优越感,也是阿德勒精神分析的重要原则,他认为所有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而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优越感,并引入一个重要名词,自卑情节: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每个人都存在自卑情结,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往往会使人对其产生不同的应激,错误的应激背后往往是为了达到患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而本人往往没有自觉,举例来说,神经症患者往往通过使自己陷入某种症状来逃避竞争,并通过与自己内心的对抗中取得优越感。(比较阅读:森田正马认为神经官能症是有疑病素质的人在杂念的产生后误认为是病态并产生精神固执!)
阿德勒之后分别从学校、家庭、犯罪、工作、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等多个方面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指导,中最主要的要义还是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人,也启示了家庭教育与早期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最好的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对世界人生的积极的认知的方法,而当前的教育方式无疑是令人揪心的,学校重点培养的不是孩子的合作精神,反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意识,这对孩子未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潜在的危险。我认为对教师与家长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于本书,少有人读到最后,不知是否这本书太过浅显,书中总绕来绕去讲着几个点,相比于弗洛伊德长篇大论的晦涩难懂,阿德勒深入浅出地阐述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的问题,源于对自身生活的经历与对生活的理解。但不可否认,他为我们阐明了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生活,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阿德勒认为应该赋予生活“真正的”意义,这里的意义不是绝对的,是基于人类的存在和目的特定范畴下的“相对真理”。从而摆脱自身缺陷或心理所带来的自卑感和毫无意义的优越感,为追求自身的幸福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追求个人利益的优越感是毫无价值的,然而为他人、为社会的贡献努力奋斗的人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生活。
社交,职业,婚恋这三大问题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在处理这几个问题时,阿德勒一再强调,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人生中的三大问题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只要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另外两个就会容易的多。
关于早期记忆和犯罪预防,作者认为人总会选择记住一些对他的处境影响较大的事件,儿时就会形成对生活的理解认知,从而决定着日后的个人生活风格,如果发现孩子的问题,父母和老师应加以引导和纠正。
关于职业,作者认为首先解决好人际交往问题,积极结交朋友,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并学会与人合作共存。母亲及其学校应尽快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培养个人兴趣,为日后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工作上屡屡失败,难以找到满意工作的年轻人,应先弄清楚自己的真正的兴趣所在,进而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职业。
关于婚姻,作者认为应严肃地正确对待婚姻问题。在婚姻中,忠诚、真实、可靠以及毫无保留、无条件的爱不可缺少。夫妻双方关系是建立在互爱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的。没有哪一方是高高在上,哪一方是卑躬屈膝的。互相体谅,互相包容,全心全意为对方付出,共同承担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夫妻双方的合作为了彼此的幸福,也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读这本书,也在一边学习一边自省,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父母错误观念的误导,以金钱的利益去看待职业问题确实是不可取的,幼时因母亲忙于工作,与母亲第一条关系纽带也没建立。导致自身合作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前阵子还在优越感的路上举棋不定,差点又要走向错误的方向。深感自己的无知与认识水平有限,这就是一直寻寻觅觅追求无果的原因。在这条赛场上,我选择了重头开始,一切都会是新的体验,已不想逃避任何事情,审视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的缺陷,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作出这一步并不容易,付出了很大的勇气,是的,我要迈出这一步了。
初次看到书名就是吸引我翻开此书的动力和理由,相反而又递进式的书名让我有十分有兴趣去阅读并且学习怎么克服自卑情绪,从而进行自我超越,自我成长。
毫无疑问,本书主要通过分章节阐述两部分的内容:认识自卑以及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本书作者将理论与例子相结合,以自卑和超越这两个核心词组贯穿全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引领读者去认识和思考生命生活的意义,身——心——灵的简单探讨,第三章对本书核心词组自卑和超越进行细化剖析,第四章到第十二章分领域分阶段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学术词语融入进实际例子和实物中探究深化阐述。
本书虽然存在心理学科理论,相对于外行人的我而言也许会有一点难度,但由于自身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也会涉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因此基本能够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阅读完本书后,我不得不被作者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的写作功底和形式深深折服,每当看完一章都会有所启发,是一本真正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自我修正自我成长的好书。
自卑感其实每个人都会存在且不可消除,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当面对自我的不足与他人的优点相比较时必然会产生落差感,从而形成自卑情绪。自卑本身而言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至于自卑带来的影响在于个人和环境,尤其在于个人。于心态乐观积极的人,自卑让其认识自身的短板从而激发其潜力,挖掘局限的潜能,从而完善自身,扬长避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长处;而于消极彷徨的人,自卑自然会使其加深自我不足的事实承认,意识形态不利于个人和家庭社会的发展。
本书对我的另一个启发便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的重要性。个人追求发展,横向的联系是交际圈行业圈的发展,纵向的联系便是个人身心灵的自我修正和自我发展,而无论两者中的哪一方面的发展,终究离不开社会,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人,具有社会性,通过社会联结人脉,资源,大自然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而两者的关系则可细化到合作,我与世界,我与社会,我与他的联系。
总体而言,本书成为我认识自我不足和寻求人生意义的明灯,并且学习发挥自我潜能,超越自我,转化意识态度,能够读懂作者的作品已经是一种幸福,而能够于己而言有启发有共鸣有学习和反思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发现幸福,理解幸福,学习幸福,感谢作者的作品《自卑与超越》。
接触到的大多数朋友都说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翻看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后,我才发现心理学的另外一面,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自卑与超越》一书中,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
阿德勒说,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自卑,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情绪。
书中作者提到童年对人的影响,如果童年时期常常被父母忽略,得不到应有的爱与关心,长大后会很内向,很自卑,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父母必须做出改变,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心,并鼓励他,增强他的自信心。
相反,过于宠爱孩子则会让孩子依赖父母,以自我为中心,当然别说与其他人合作了,离开了父母,当他发现自己并不是所有人的中心,他便会接受不了,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再与别人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他们没有合作意识,所以很难获得很大的成就。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这就决定了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的存在,消除自卑最好的方法,便是建立优越感,优越感来源于自卑,建立优越感便能培养自己超越自卑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能通过这种自卑心态的驱使改造环境、改善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建立优越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了摆脱自卑而选择错误的方式和错误的目标,最后,自卑就会演变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心理学类书籍在教会大家不断认知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鼓励大家改善自己。
自卑与超越,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角逐,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一个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更是另外一种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最近看到了《自卑与超越》的中间部分,是讲关于自卑者的心理以及如何援助,反观现在遇到的几个特殊儿童以及自卑儿童的现状,我发现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在身体器官或者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中,我们往往会陷入教育难题,怎么去帮助这些儿童克服其先天缺陷带来的心理障碍,走向不一样的状态?
在与这样有较为严重的自卑情绪的儿童接触中我们会发现他们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感觉能力较低。常常不能很好的感觉到别人想表达的意思,比如听讲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迟钝等。
2、合作能力较低。在群体中与同伴合作会出现问题。比如,很少融入同伴合作,或者在小组合作任务中不知道该如何完成,甚至会走神,很容易游离于小组与任务之外。
3、常常对他人的行为非常敏感。
我们往往很想把他们从对先天缺陷的阴霾里捞出来,想用学习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想给他们补课,但是我们发现,补课无用。他们根本不把注意力放在这里。有时候,我们吓吓他们,他们便动一动,不管他们便不动,我们很奇怪他们的注意力与精力都放在哪里,去吃喝玩乐?可是哪一个方面他们可能都不是班里最突出的学生。
自卑与超越读完有快半年了,一直计划写一篇读后感,但是一直也没有下笔。今天感谢马校长定的“正面管教学校讲师课程”的报名要求,让自己定下心来把读后感写下来。
网上看过很多人的评价,我发现评价并不高,与我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严重不符。我细想了原因,人生处在不同的阶段,读这本书能领悟到的知识点可能会完全不同。
当今社会太过于浮躁,阿德勒在开篇提到人生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奉献与合作是人生的真谛,可能是让很多人觉得不合胃口的原因之一吧。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自卑和超越》这本书的,首先,他开篇明确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是老生常谈。
但我认为,阿德勒在这里有两点与他人不同:首先开篇明确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接下来,阿德勒用了很多的心理分析案例,论证了这一论题:正确的人生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合作与奉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要素。
接下来,阿德勒开始向我们讲述,家庭、学校在一个人的发展中扮演者何等重要的角色。为人父母,分别应该给予孩子哪些方面的合作机会。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阿德勒认为的母亲角色,与现代社会女性解放的的思想不太契合,但是我觉得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母亲操持家务并不代表地位卑微,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很多的全职母亲对于经营家庭做的不好,原因不在于她们自身,而在于她们没有受到该有的训练,她们对于成为全职妈妈会面临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没人提供知识的普及,更没有提供科学的训练。
对于学校,阿德勒还是从办学的目的入手,很快就揭开了各种办学乱象的面纱。接着阿德勒描述了他认为的理想的办学目标: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为人类的发展争取共同利益的伙伴。以这一目标为导向,阿德勒开始梳理教师的角色,师生关系的处理,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奉献精神。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因材施教,发掘潜能,教师将能收获教学带来的巨大的乐趣。
不恰当的评价与负面标签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设限。接着阿德勒对青春期这一人生重要时期进行的分析,这一时期不应是父母逐渐退席的时候。早期养育的不当留下的性格缺陷,有待于在青春期逐步发现并进行修补。
关于择业、社交和建立家庭,阿德勒也给出了建议。关于宗教,阿德勒的理解也很有启示。因此,我认为,《自卑与超越》是为人父母必读的一本书。
常言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书,老师会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要求写下一篇读书笔记,这样可以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超越自卑读后感1000字模板,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
长大后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蒂诺菲佳娃娜是个飞扬跋扈、能言善辩的女性,最关心她祖国的社会革命。她特立独行和阿德勒所处阶级的保守风气并不十分协和,阿德勒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过后来两人倒也能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着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着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有人因此认为阿德勒是弗氏的学生,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虽然他的观点与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02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这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
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而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例如: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着名演说家;美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体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宴婴身材矮小却成为齐国宰相。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自卑,并超越了自卑,他们所获得成就弥补了他们生理的缺陷,这就是阿德勒的补偿心理理论。
那么他们是怎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呢?从他的理论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但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2、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
3、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
4、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你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决定了整个世界对你的态度。超越了自卑,也就获得了成功的基石---自信。也就因此与成功的康庄大道越来越近。希望此书能够让广大的教师、家长们完整地认识自卑,并从其中获得对人生新的理解。
自卑与超越读完有快半年了,一直计划写一篇读后感,但是一直也没有下笔。今天感谢马校长定的“正面管教学校讲师课程”的报名要求,让自己定下心来把读后感写下来。
网上看过很多人的评价,我发现评价并不高,与我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严重不符。我细想了原因,人生处在不同的阶段,读这本书能领悟到的知识点可能会完全不同。
当今社会太过于浮躁,阿德勒在开篇提到人生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奉献与合作是人生的真谛,可能是让很多人觉得不合胃口的原因之一吧。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自卑和超越》这本书的,首先,他开篇明确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是老生常谈。
但我认为,阿德勒在这里有两点与他人不同:首先开篇明确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接下来,阿德勒用了很多的心理分析案例,论证了这一论题:正确的人生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合作与奉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要素。
接下来,阿德勒开始向我们讲述,家庭、学校在一个人的发展中扮演者何等重要的角色。为人父母,分别应该给予孩子哪些方面的合作机会。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阿德勒认为的母亲角色,与现代社会女性解放的的思想不太契合,但是我觉得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母亲操持家务并不代表地位卑微,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很多的全职母亲对于经营家庭做的不好,原因不在于她们自身,而在于她们没有受到该有的训练,她们对于成为全职妈妈会面临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没人提供知识的普及,更没有提供科学的训练。
对于学校,阿德勒还是从办学的目的入手,很快就揭开了各种办学乱象的面纱。接着阿德勒描述了他认为的理想的办学目标: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为人类的发展争取共同利益的伙伴。以这一目标为导向,阿德勒开始梳理教师的角色,师生关系的处理,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奉献精神。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因材施教,发掘潜能,教师将能收获教学带来的巨大的乐趣。
不恰当的评价与负面标签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设限。接着阿德勒对青春期这一人生重要时期进行的分析,这一时期不应是父母逐渐退席的时候。早期养育的不当留下的性格缺陷,有待于在青春期逐步发现并进行修补。
关于择业、社交和建立家庭,阿德勒也给出了建议。关于宗教,阿德勒的理解也很有启示。因此,我认为,《自卑与超越》是为人父母必读的一本书。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类型:实用型为主兼具理论性
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自卑情结为中心的精神分析,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自我,并以此来指导生活。
生命意义:阿德勒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生命意义,必须建立在与他人合作,并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基础上,这也正是阿德勒最为核心的观点。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我一开始,并不认同他的观点,当时我认为,人的生命意义是由自己去界定的。万事万物本没有价值,都是人为进行归因赋予其价值,它才拥有意义,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存在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一件事情,内倾或是外倾,情感功能为主导或是以思维功能为主导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佛教早就有诸法无我的观点,即生命本身便是毫无意义的。放到整个宇宙尺度上,似乎的确如此,甚至这个世界本身是否真实,我们都无从知晓!有一个著名的数学上的悖论,假定虚拟世界的确存在,而真实世界只有一个,虚拟世界可以有无数个,那么我们所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为真实世界可能性几乎为零!既然如此,我何不不去在意他人的价值判断,追寻属于自己的意义呢?
然而,现在的我认为我原来的看法有失偏颐,诚然,上述的人中不乏闪耀炫目的人,但更多的却是自私自利的茫然追逐着,挣扎在自己封闭的内心世界中,名为幸福的口袋,却依然空空如也,身为人却拥有神的视角,这很好,只是这条路艰难险阻,且不被他人理解,人自私的只关注自身,则毫无疑问是个错误,马克思曾对人下过这样的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善于合作,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个体,才能活下来,这种将个体奉献于整个人类集体与他人合作,并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生活方深深地根植在了我们人类的基因,如果你学过动物行为学的话就会发现,许多动物都会有利他行为,这种利他行为其实只是一种延续物种基因库的机制,即,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体现,这也难怪,神经官能症患者大多缺乏合作,极度自我。我想,那种为了别人而奋斗,追逐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吧!
灵与肉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身体与灵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认知影响感知,感知塑造认知。这很容易理解,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着我颜色。阿德勒将其运用于精神分析之中,并把它作为这本书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认知则主要指的便是上面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上,由于这个理论,阿德勒认为,对于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光通过说理来使其恢复正常是极其没有效率的,因为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会影响他们的感知,即使你向其灌输观点,也必然会遭到抵触,即使有效果,也多半是暂时的,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神经官能症患者多半是不懂合作,不愿意为其他人做出贡献的,所以治疗神经官能症的关键,在于使他们养成与他人合作,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人生意义,这种方法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实际实施中有巨大困难,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往往在生命的早期早已形成,(这点阿德勒与荣格有分歧,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出生后不久便已形成,而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儿童时期最终形成)相比而言,森田正马的禅疗法,操作起来,相对而言简单,但对患者的悟性有所要求,森田正马对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总结起来是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患者在症状来时不去理会,顺其自然,自然能够摆脱苦恼,感知会影响认知这点也相当重要,神经官能症患者,若是将自己限制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不去与外界接触就更不可能养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而将心理能更多的分配到关注自身中,让病情加重。
自卑感与优越感,也是阿德勒精神分析的重要原则,他认为所有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而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优越感,并引入一个重要名词,自卑情节: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每个人都存在自卑情结,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往往会使人对其产生不同的应激,错误的应激背后往往是为了达到患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而本人往往没有自觉,举例来说,神经症患者往往通过使自己陷入某种症状来逃避竞争,并通过与自己内心的对抗中取得优越感。(比较阅读:森田正马认为神经官能症是有疑病素质的人在杂念的产生后误认为是病态并产生精神固执!)
阿德勒之后分别从学校、家庭、犯罪、工作、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等多个方面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指导,中最主要的要义还是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人,也启示了家庭教育与早期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最好的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对世界人生的积极的认知的方法,而当前的教育方式无疑是令人揪心的,学校重点培养的不是孩子的合作精神,反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意识,这对孩子未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潜在的危险。我认为对教师与家长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著述此书,想要帮助更多的人们,正确面对缺陷,处理人生问题,避免人生失败。他认为人生问题都可归于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而对这三类问题的错误回应,是由于人们对人生意义的错误解读,从而树立了不恰当的人生态度,最终导致不当行为。作者指出,人类从出生就开始对人生意义探索,从出生就想弄清楚自己的力量和自己在周围环境中的地位。成人中的失败者,大部分是因为在童年时期没有对人生意义形成正确认识,并让这种错误一直发展。之所以没有对人生意义形成正确认识,树立正确人生态度,是因为人们为了摆脱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走上了歧路,不是通过发展与人合作的精神,而是追求不合理的优越感,如战胜假想敌,诋毁别人或自我中心。
推演至此,作者进一步十分明确指出,只有学会与人合作,为人类发展贡献自己力量,才能形成正确人生态度,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即“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为人类的福祉作贡献。”这其中与人合作在童年时期就要得到培养。如果没有在童年时期养成良好合作精神,容易误解人生意义,不会发展责任感和独立性,就无法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场所。在家庭,母亲首先要让孩子信赖她,然后将这种信赖延伸到父亲身上,再延伸到整个社会。父亲要关心妻子,与妻子合作,共同承担养育孩子任务。父母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宠溺或冷落任何一个孩子。在学校,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谋生的'本领,还要教育孩子有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教师要和学生亲密相处,警惕自己对孩子思想的限制。总而言之,家庭和学校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中的一员,让其成为人类平等中的一员。这样,孩子今后才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人生的挫折,处理好职业,交际和婚姻三大事情,才可以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自身就不再有自卑和挫败感。
掩卷而思,有些想法不禁涌上。
一、人的精神为肉体运动指明方向,肉体反过来会影响精神。那么,对待孩子的行为要谨慎。当孩子行为出现错误,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想方设法理解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它有什么目标,承载什么情感。只有越了解行为背后的目标,才能越容易和孩子发生共情,从而更好帮助孩子改正自己思想上的错误,最终引起行为的真正改变。
二、作者提供了两条理解一个人的途径,早期记忆和梦境。梦的解析,对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比较难操作,但我门可以通过自己或他人的早期记忆,更好觉知自己和理解他人。因为“记忆都不是偶然存在,每个人都是记忆认为有用的东西,并用记忆告诉或提醒自己。”我门可以依据早期记忆,尝试判断人对自己地位的认识,如是否弱势,是否安全,是否受到重视等。(以后孩子谈对象,可以给他建议多多了解对方儿童时期的早期记忆,呵呵)
三、我门的文化氛围从学校开始就是基于竞争。自卑心理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恰当的比较,家长的焦虑也往往因此而起。超越自卑,关键调整价值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只要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影响他人,我们有承担起我们自己的人生责任,我们就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正视自卑,承认自卑感的存在,看到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要消除自卑感对我们信念、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等的不良影响,先要找出引起自卑的原因。小到一个眼神、姿态,大到行为、人生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当发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出现偏差,应该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自卑感和优越感是相对存在的,之所以一个人会努力追求某方面的优越感,正是他在那方面不够自信。
“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之因。我们不会被经验过的打击所困扰,我们只是从中取得决定个人目标之物。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有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阿德勒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归结于奉献与合作。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要让自己走正道,并且积极向上,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目标是很重要的,没有目标的人,像是没有灵魂。如果把一个人比作机器,没有目标的人,好比没有动力的机器,怎么也运作不起来。但是,目标从何而来?这是个大问题。说到目标,一定与价值观有关。
那么一个心灰意冷的人,如何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把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归结于对他人的兴趣,又要如何去操作?如何让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认识到她的堕落不是超凡脱俗,而是由自卑感带来的过分自尊?又如何去纠正他年深月久的陋习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如何改变他对这个世界以及他自己的错误定位,而使他从毫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与荒废光阴的深渊中解脱出来?当然我相信发展对他人的兴趣,提高社会感觉,增强合作能力,会有所助益,但是要如何做到那些确是一门学问。那些不善交际的人,该如何得到勇气?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认为的生活意义行动。当一个人以错误的方式生活是只指责他的行为,或单纯的试图让他放弃这种生活方式,都不会有什么效果。问题在于他在经验的积累中所形成的生活意义。而这个意义,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认识到,但却是他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生的根本,是信念的支柱,要改变它谈何容易。
一个人为何会选择那种生活方式,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生活意义从哪里来?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这是一定的。从一个人一贯的行为表现,思想、感觉、姿态、眼神等之中,了解他的人格。阿德勒认为,早期的记忆很重要。早期的记忆“显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现方式。阿德勒认为:“罪犯可以两种主要类型——丑陋而被轻视以及英俊而被宠坏。”这种划分方法的科学性姑且不论,这两种人的心理易产生偏差是一定的。由于被轻视或过度宠爱,都容易让人转而关注自己,而对他人失去兴趣,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他们因此产生对世界错误的看法,自己被隔离在外或所有人都应围着他们转,所有事情都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此就陷入了误区。
追求优越感的方向的错误,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都是他们缺乏社会感觉与不合作的态度造成。自我中心的人不易于合作。罪犯的的失败的源头在于自身经验引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错误的解释和定位。我们这些正常人也常常因为对世界和自己的解释和定位的偏差,引起生活意义、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的错误,而造成困扰。这里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生活的重大影响。而造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活事件,我们必须把它揪出来,重新定义。
当然观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是对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存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我们现实的表现来认识自己的观念。在改变生活方式之前,必须改变观念。而要改变观念,必须先对此人的观念认识到位。也许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他没有认识到他错在哪里,就不可能彻底改掉陋习。错误的方式可能会换一个新面目出现。
这两天在读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自卑与超越》,快读完了,感触颇深,引人深思,怕边读边忘,速速记下,日后勉之!
我们一生都走在自我追求路上,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尤其那些被自己定义为失败者的人们,皆是在这个追逐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自我修缮。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问题“儿童”,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已经在逐渐地了解到自身从原生家庭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延伸到后来的校园生涯,再延伸到社会,接着又延伸到婚姻……有了这种渐渐深入的自我了解,可谓是细思极恐!我渴望自我修缮,在自我修缮的过程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想想在这之前我是多么的幼稚,拿婚姻举例,我不断试图改变丈夫来适应我自己,并认为这样我的生活才会不那么糟糕,我的失落,我的伤心,我一切不好的情绪都与那个让我不满意的丈夫脱不了干系。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在没有得到自我修缮的前提下,可能我的观点都是有误的,无论我怎样从外界改变生活也不会走向正轨,就算我换一位丈夫,或者不婚,我想生活也依然不会让我满意。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都是双向的,只有自身是健康的,那反馈回来的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反之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想要改变身边人、改变生活,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就要认识自我,个人认为“认识自我”是人生塔楼的基石,它会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影响整个人生道路的方向,它会指引我们走向救赎或是灭亡。
如果你问一个人“你自卑吗?”多半别人可能会说“不,我不自卑。”可是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一点自卑。可能不是在现在,是在过去。也可能只是针对某一方面。但这种情结不会伴随一生。人非常聪明,会寻找方法让自己摆脱这种自卑情结。寻找自己的优越感。
我的自卑感是从上大学开始的,这种自卑源自于对比。来自小县城,一心只知道读书,在见识到了广阔的天地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别人会讨论自己从来没听说过得名牌衣服、会用自己从来没见过的护肤品、会讨论各种自己不知道的时事要闻、会在讲台上自信满满的用英文演讲、会在辩论会场上激情澎湃、会嘲笑我带着东北口音的英语发音、会第一时间把院系的各大要闻,各种关系打听的清清楚楚。这对一个每天只知道学习,完全没有抬头看过世界的高中生来说是巨大的冲击,可这只能是冲击。
我凭借多年学习积累的自信笃定自己可以很快赶上。我用了整整三个月像刚学英语的孩子一样纠正每个发音。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河边读英语。找各种机会练习英语交流。参加口才艺术课程,参加辩论赛彻夜准备。制定一年的提升计划。泡在图书管理看各类之前没听说过的书。听VOA,参加社团,积极投身其中,学习法语。军训时也不放松。一切都那么充实,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我觉得一切变得越来越好时一件事情发生了。我恋爱了。这种从未体验过得感觉让我放弃了一切计划,每天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一年后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失恋了,这次打击是致命的,让我对自己彻底失掉自信,在自卑中苦苦挣扎了六年。直到六年后我才找回了当初那个阳光自信,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自己。我愿意分享着六年苦苦挣扎的经历,以及慢慢找回自信的过程。
这件事之所以会产生致命的打击是因为它第一次让一个优等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会有结果。终有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事。例如自己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人还要跟前女友勾勾搭搭。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前女友有足够的底气给自己打电话叫板。我当时给自己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爱我,并且渐渐的意识到让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爱上自己是不可能的。这种关系过于消耗人的能量,只能果断舍掉。
关系是舍掉了,但是这段关系给自己留下的影响和印象却如影随形。1它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让我觉得有些事情你再努力都没有用。2它让我觉得自己不可爱,让我觉得任何了解自己的人都不会喜欢自己。不敢在别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生怕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别人就会讨厌自己。
自卑感的获得是一瞬间的事,但是把它驱逐出去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会因为别人告诉你你很棒就变得自信。也不会因为看了一些鸡汤和道理就能重得自信。他是一个一点点建起的过程。就像建一座房子,需要一块砖一块砖的垒上去,直到有一天自己抬头发现自信的小屋已经建起来了。这里的每一块砖都各不相同。有的砖代表你做成功的一件事,有的砖代表你跟好友一次愉快的出行,有的砖代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有的砖代表别人的肯定与表扬。可能开始有很久都垒不起一块砖,也可能有一天突然明白了很多事,垒了很多砖。
对我来说你最初的自信重建,环境很重要。在一个相对平和温暖的环境里一点点的建立自信。从刚开始的听别人说,自己不敢插话,到渐渐的成为其中一员。慢慢给自己定位,同时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和业务能力,确保言之有物,至少做到准确,专业。让自己一点点的,从小的困难克服到大的困难。是打怪升级的过程。幸运的是又遇到了一个引我上路的人生导师。渐渐的这段自卑的经历就这么过去了,而我也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话和态度对自己产生怀疑。
自卑是一种经历,克服自卑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超越的过程。相信每个人都能克服内心对自己的不认同,接受所有人都有缺点也有优点。没有人是完美的,相信即使不够完美,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而这本书便是阿德勒的巅峰着作。
我一直认为,想要读懂一篇着作,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因此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特意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可以说作者一生经历了很多挫折,阅历丰富,幼年患了佝偻病,5岁差点因为肺炎而送命,但是作者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医学博士,并且和弗洛伊德共同进行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研究,所以这本书无疑是值得我们去仔细阅读和揣摩的。
这本书一共有十二章,从生活的意义到爱情与婚姻。通读全书,除了欣赏作者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事实论证之外,对作者的很多观点也有着强烈的赞同感,不得不说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作者提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出防止神经性疾病产生的唯一方法就是培养合作精神。看来合作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之外还有保持身心健康的功效。
关于心灵和肉体的关系,作者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心灵和肉体之间并不存在支配关系,这只是人生中的两种表现形式。作者举了个植物种子发芽生长的例子,说明了身体是基础,生命在于运动,而精神的核心力量是有预知能力并指导自己的发展方向,植物就算知道自己即将被践踏也无法移动,但是人却拥有这种支配自己的能力,因而我们更应该重视和珍惜自己这种灵肉之间的联系。
书中的观点和案例实在太多太经典,在第三章中提到了自卑和优越感之间的联系与冲突,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足以点明《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自卑心理是个体心理学的伟大发现,作者以神经官能症患者举例,说在这些自高自大的人心里,其实都有一种隐藏的自卑感,他们绝不会承认自己自卑,甚至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却饱受自卑的折磨。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在作者看来,自卑感的表现多种多样,我们不能认为表现安静、乖巧、稳重的人就是有自卑感的人,而那些开朗外向的人就没有自卑心理,如果我们只是单一的去看他们的行为,会发现根本没有目的性可言,这也说明了生活中为什么很多人在做着千奇百怪的事情。当然,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但是同时人人都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并且具有唯一性,这种优越感对我们的激励是作出社会贡献的源泉。
正如前文之中所说,这本书有着简单而又深刻的含义,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让人更加清晰的了解了人生的本质和生活的意义。我们要试着发觉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避免由于这种心理而造成的失误,同时在追求优越感的激励之中努力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书里提到大部分女孩子在青春期时期就对自身的女性身份感到自卑,由于对自己身份的由衷不满,进而展现对男性的由衷敬佩。
她们会用很多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男性的这种仰慕:有时她们会表现出对男性的厌恶和逃避;有时,虽然她们喜欢男性,却会在男性面前表现的异常羞涩,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她们无法面对有男性参与的集会,遇到这种情况时也会非常尴尬。当她们年纪增大时,虽然也会口头表达出想结婚的意思,但却迟迟没有任何行动,她们不和异性接触,也不去交异性朋友。
看到这一段给我非常大的感触,因为这些特征,在我青春时期的各个阶段都有体现,但我却从未想过自己是否是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
我自认为是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从小就有独立的性别平等意识。但当我真正开始反思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过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
比如,在我小的时候会认为女孩子必须得成绩好,否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比如,以前我会认为,在异性相处方面一定要男生主动才行,虽然这个想法早就被我摒弃掉了,但当真实和异性相处时,我还是希望他们是主动的,上前的,在感情方面,我还是希望他们是热情主动,并且是他喜欢我是先于我喜欢他的。我还是很难承认主动喜欢男生的事实。
但我一边又觉得这样不好,但一边又做不到,就陷入了一种非常变扭的模式,我也从未探究过这类想法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家庭关系中妈妈总是依靠爸爸开始的吗?还是从无法接受父亲的强势开始的?还是从电视剧里?又或者是那些女性被不公对待的新闻里?
我不知道,这些我从未怀疑过,我只觉得自己很变扭,并且一直处在这种别扭当中。
所以当我遇见异性,和异性相处,想要进入一段感情的时候,我也会开始纠结,既希望对方热情主动但却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对对方的喜欢,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被人喜欢过。
这么一想,或许用对性别身份的自卑解释起来更相符一点,既然找到了这么一点,那么原本纠结和之后的烦恼,就更容易知道该如何用更好的心态去面对,重拾对性别的自信以及对自身的自信,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类似的情况。挺好的,一条探索自己的方向。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作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关于个体心理学的著作。作家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和优越感》……等十二个方面为我们分析了人的存在、成长、生活、工作、社交等个体心理特征,提供了解决以上各方面问题的科学方案。阅读该书后,我受益匪浅,不仅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自卑与超越》中《学校的影响》一文告诉我们:“教师要成为心理学家,要学会了解学生人格的整体,以及它各种表现的一惯性,才能更好的走进学生,帮助学生。”“成为心理学家”,乍听起来十分高大上,其实,我们做的所有教学工作无不与人的心理有关。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在听课、作业、游戏、劳动、与人相处等过程中心理不同,行为自然迥异。这为老师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教师想要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有非常清楚、客观的认识,并依据其特点“对症下药”。
《学校的影响》一文还为我们列举了几种典型的问题学生,其中对“懒惰”学生的分析让我对本班几位长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说到:“懒惰的孩子从未尝过被击败的滋味,因为他们从没有面临真正的考验。他对眼前的问题总是尽量逃避,不肯轻易和人一较长短”。当他们失败时,他们会自我解嘲:我只是懒,不是无能。当他有一点点进步,老师鼓励他时,他会觉得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老师的关注关爱,何必努力去冒失去被重视的险呢?回想自己对本班那几位“特殊同志”的教育,和作者的分析完全吻合。看来,我所谓的严厉批评、温情陪伴、耐心讲解虽能解决一时之事,但都未触及他们那已经深入骨髓的懒惰心理。未来该何去何从,这真是一件“路漫漫兮其修远”的事。
听过樊登老师读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后,我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回顾了我这些年的生活,工作,所遇到的挫折和做出的选择,发现自卑感一直存在,它没有变成我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却在一些时候变成了生活中的麻烦和桎梏。它让我对待工作不再有热情,变得消极;它让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中有了不好的影响,带给孩子一些悲观和不自信。
我的人生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我要我的人生之旅充满秀美的山河景色,充满快乐,幸福,我要和家人,小伙伴们一起带着希望不断前行。我要把自卑抛诸脑后,看清它、理解它、
放下它。
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是指由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应激状态、心理逃避和对虚构的优越感的代偿性驱动力。即如何超越那些因为自卑而出现的不好的心理反应,化腐朽为神奇!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
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
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类配合、相处;
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
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通过面对这三类问题的反应,就能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是什么样的。而自卑情结的产生,也往往因为解读出了问题。
而超越自卑的原则则是:
1.寻找真正的生命意义
有多少种人类,就会有多少种他们解读出的生命的意义。然而真正的生命意义绝不是完全个人化的,对他人无所裨益的。
所有真正的“生命的意义”都有一个共同标志,那就是它们都具有普遍意义——能够为众人所分享,为他人所接受。它可以成为解决他人问题的一种样本,它将个人意义建立在对他
人生命的贡献之上,一想到我所做的一切于他人有益,我就真的'很难再自卑下去。
2.学会合作
面对人生的三大任务:职业、社会和性,我们都需要与其他人类进行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它们。学习合作本应是儿童时期要做的事,但我们不能因年幼时错过的,就来认定自己的一生不可再更改,我们再也学不会如何与人合作了——并不是这样!
如果过往的经历,为我们总结的惯用经验是错误的合作方式,或者是根本无法与人合作的方式,在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能看清自己曾经是如何解读它们,并将之化为经验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回到经历本身,重新从中提取经验和解读,改变现有的处事模式,学会与人恰当合作,从而将自己拖出自卑的丛林,实现更美好的人生。在生活里,每个人几乎都有机会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自卑感,或多,或少,它在你的一生里总有出场机会。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本身不足以使人自卑,令人低着头无法前行的,是自己画地为牢。擦掉自己设下的圈套,抬头看看敞亮的天空,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自卑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做。
是要化自卑腐朽为神奇还是在自卑的路上走到黑,也得看自己有没有遇到点化,而今我遇到了!
是的,这本书点化了,让我正确的认识了自己,知道怎样才能克服自卑,超越自我,努力前行!
相信《《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精选范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