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观看心得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观看心得

读书模板:《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范文。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在阅读相关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以下“读书模板:《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范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尽管疯子的智慧超于常人,但由于他们思维方式不同常人,甚至会产生危害,所以总要被关在铁门与铁窗的后面。然而一些天才有时也会透露出疯子的影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笔记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www.dhb100.com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笔记范文1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采访精神病人时的故事。通俗的说,就是以精神病人的角度去看这个,我们不断质疑的世界。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质疑这个世界,例如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活着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等等一系列的质疑!我们正常人也许只是从表面分析一下。而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偏执于他们所执著的事,把一些微小的事放大化的来看,以至于做出些极端的事情。所以在正常人的眼里他们病了,俗称“精神病患者”。

书中提到有很多精神病医师因为长时间跟精神病患者接触最终他们也“病”了,也许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本来就存在些因素。因为长时间跟精神病患者接触他们内心里面的平衡点被打乱了,所以“病”了!其实天才与疯子只是一线之隔,关键在于内心里那个平衡点!

书中有两个爱情故事。但是可以用一段文字说明。摘抄的。

指间的戒指不再闪亮

婚纱在衣柜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都已慢慢苍老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为你

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第一个故事是一位臆想症的老人,老伴逝去多年,依然认为他活着。

第二个故事是一位丧偶的中年人,不断的学习生理等课程,为了复活爱人。

感触很深,然后静默不言。

书中有一段是讲“角度问题”。一个女“患者”说在工作外她会是个孩子,她喜欢这个新鲜的世界,而不是去习惯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必须跟别人一样的态度!这个女人其实没有问题,反而是认为她有问题的人才有问题。不是每个人都习惯墨守成规,孩子是最好的列子。不是所有大多数人认为对的事情就是对的,大多数人认为错的事情就是错的!而那个“大多数“的界限往往让我们思想上有限制了,所以渐渐的我们也就习惯了!

书中结尾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笔记范文2

书中讲述了作者与多位精神病人接触的经历,每一个故事都简单明了,又扑朔迷离。总而言之,它们(故事)清楚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以致于更加迷雾重重。在他(作者)所接触到的患者中,有研究哲学、心理学、人体、生物学、宗教(主要是佛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玛雅文明的各种各样的人,还有一些多重人格者,“永生者”,“小说”家以及俱怕梦境、细菌甚至是月亮的人。作者的写作水平很不一般,他将每个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已知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他们就在你眼前与你交谈。由此可见,作者在收集素材与写作上下了很大功夫,才让我们读者阅读时体会到了一种特别的乐趣。

读完书之后,多数患者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知识渊博,机智过人。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具备了天才所具备的天资,可谓天赋异禀。然而,过人的天赋与他们极端的思想所结合之后,所诞生的便是一个畸形(心理上)天才——疯子。例如:有位少年因研究量子物理学太过痴迷,结果渐渐产生了幻觉(也许他所说的东西真实存在,但我们无法看见,目前的科学也无法解释最后进了精神病院治疗。还有一位公务员,为了研究玛雅文明及其预言,不惜辞去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研究,时间长了后精神开始出现异常,终于被判定为精神病人。但是,不管怎样,他们的智慧与能力不可否认,尽管在我们眼中他们是“非常态人类”,但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了解了一些我们所不知的事物,让我们误认为他们有“问题”。因此,疯子即是超能智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天才。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笔记范文3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某杂志上。杂志登载了书中的一篇节选故事,讲的是一个姑娘总是把人看成各种动物,而这些动物的习性和那个人的性格竟然惊人的吻合。惊奇之下更激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于是忍不住到图书馆借来一读。

本书是一位原本是公司项目总监的高铭,由于对精神病患、心理障碍者以及边缘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于是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各种手段倾听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心声后整理成的笔记,也是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的访谈手记。一开始,我的确是抱着看看“精神病人”的热闹的娱乐心态进行阅读的,可是没看两篇,这本书的内容就让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维度有了全新的视角和认知。

书中的病人大多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张牙舞爪意识不清的精神病人,相反,他们中很多人有着自己对世界独特的认知角度与方式。他们中,有的认为人类并不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而是细菌。细菌奴役着人类。细菌寄生在人类身上,获得它们需要的物质。当人类的存在真正威胁到细菌时,细菌便会轻而易举地消灭人类;有的人认为石头有生命,会说话,我们的生命在石头只是短短的一瞬。于是她每天每天蹲着研究石头,试图与石头交流而因此被认为精神不正常;有的认为世界是多维度的,而自己却不属于这个维度,而是从一个更“先进”的维度中被通过量子论转移到这里的„„这些不同的世界,在平时看来的确荒诞可笑,可是当真正倾听他们的世界和想法,却也有着存在的合理性,甚至让人开始怀疑自己从前的认知是不是就一定正确呢?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正在工作的“病人”,每个月总有这么几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关闭一切通讯设备,断电断水,拉上窗帘,让房间一片黑暗,使自己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之中。他只准备水和没有味道的面包以满足生理需要,然后躺在里面,就这么呆上几天。他说在这几天中,他什么都想什么又都不想,自己一个人感受自我。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都处于全新的状态。这是一种多奇妙的感觉啊。这让我联系到自己,平时离不开电脑,更离不开手机。吃饭、上课想要少碰手机却又时常忍不住掏出来刷刷微博与人人。自从有了手机电脑电视,的确我们很少有时间可以安静的看看自己,世界充斥着各种声音,太杂、太乱,以至于我们什么都听,又什么都听不到。挑几天留给自己,隔绝自己,审视自己,我也许会想想自己都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是不是真的存在着,而不是随波逐流行尸走肉„„这不是和孔老夫子的“三省吾身”有着一种奇妙的契合吗?我从心底不认为这个人是“病人”,他只是用自己的办法审视自己,这也是现时代社会很多人缺少的却又急需的一种心态。

精神病人和正常人,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正常人。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当全世界都是神经病时,正常的那个就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那么我现在所属的世界中,究竟是大多数人是正常的,还是那小部分人才是正常的呢?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看法,我却认为这没有界限。谁规定世界上只能有两种人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笔记范文4

这是一本努力从精神病人的角度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书籍。作者别出心裁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各种精神病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他们的经历。

这是一本有魔力的书,他使人们深刻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和这些精神病人究竟有怎样的区别?

书中不乏有一些古怪离奇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比如说一个男人坚信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而对她们充满了畏惧,又比如说一个女人自称曾经被外星人绑架过,还有为了变成天才而接受开颅手术的狂人等等。但引起我最多关注的,还是那些与本书名称相呼应的案例——与天才们有着一线之隔的疯子。

这些人,说是疯子也不为过。他们有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和坚持,有些特点几乎可以用荒诞来形容。他们有的像是蛊惑人心的邪教教主,有的像是蹲在路边以为自己是蘑菇的痴呆,有的像是沉浸在自己幻想世界里的空想者,还有的,拥有谁也不相信他们会拥有的能力。除了最后一种人难辨真假以外,其余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强大而牢不可破的世界观,你甚至无法用现在已知的理论去辩驳他那看似荒诞却又逻辑严密的推理,这也是很多人去治疗别人的精神疾病结果自己却被带上歪路的原因。很多这样的案例带给我巨大的震撼,我承认他们的观点很荒诞很偏离实际,但是不得不否认他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和我们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严密的逻辑,甚至与现实的世界接轨,你无法去辩驳,去纠正他。看过这本书,你会对他们产生深深的同情与敬仰,就好像是为了不让这种太过出格的世界观在这个社会上散播开来,我们把他们单独的隔离开来,否定他们的观点,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一切,将他们称呼为——疯子。

是的,我们否定了他们,但是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在那里,一个被隔离开来的地方。里面最让我心痛的是两个孩子的案例,他们两个都是天才,只是天才的成分中夹杂着灵异。一个在物理方面有天赋的孩子自称能够感觉到四维虫子,所以不断的在物理学上探索,想探索这种超越三维的非物质性生物。另一个孩子拥有极高的智商,但是能看到好运和厄运的颜色,并且经常做一些不被父母理解的举动。其实不是这样,作者努力跟她沟通之后发现她的这些举动看似无理取闹,其实有着比成年人更多的思考。

智多近妖,我常听人说起这样一个词。聪明的让周围的人不寒而栗,大概指的就是这种人了吧。我不奢望这些人能够得到解脱,跟我们一样正常的生活,我只希望那些拥有极高智慧的人们别再因为不被人们所理解或者接受就被定义为疯子。

精神病人和我们眼中的世界不同,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欢乐与悲伤,有着自己的心理活动,请给他们一些尊重,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他们的信仰。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笔记范文5

昨天刚开始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不得不说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本来我是想在网上买纸质的书来看的,我喜欢静静的躺床上翻着书的感觉,那种感觉很真实。但是因为昨天在等吃饭的那段时间过于无聊,我就在网上下了电子版的想打发一下时间。可是当我看了2个故事之后,我就发现自己深深的陷了进去,我想迫切的了解每个故事,想知道每个人心里不同的世界,即使知道这本书是写的所谓精神病人的眼中的世界。

首先,我承认我自己是个对奇特想法充满好奇的人。我佩服所有逻辑性缜密,具有个人思想的人。所以当我看到这些生活在自己世界中,拥有着支持自己活下来的信仰的不同人群,我内心觉得神奇和兴奋。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突然看到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对这个世界进行分析和思考。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坚不可摧的精神体系。

经过一天的时间我把这本书大体看完了,说实话,我佩服故事中每个人,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天真,我觉得其中的一些人真的是让人敬畏的。他们的理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几乎都是清晰的,对于那些偏执的人,我甚至有点惜惜相惜,可能是自己也是个固执的人的原因。但是,我更加……可能是羡慕他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即便不被普通价值观所认可,但是他们仍然自信的坚持着自己,也许正是这种执念才会让所谓的普通人觉得他们不正常。

不过,以不同的角度看的话,可能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正常人吧。每个人的精神不一样,所以更加不可能得到统一,所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世界的话,都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那何为正常,何为不正常又该怎么划分呢……

这是我第一次想要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我知道看这样一本与常人世界观几乎不一样的书籍之后,肯定会有很多想法。我也知道,肯定不止我一个人看过这本书,我同时也想知道其他看过这本书的人的感受,可是我还是想着先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之后,再去看其他人的想法吧。我本身是个容易被干扰的人,我怕我因为看到其他有说服力的观点之后而忘掉了我自己的最初立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自己的理解立下字据,然后再结合其他人的观点进行对比,以提高自己的境界。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笔者的知识面,涉猎之广让我深深震惊,笔者和患者的交谈中所涉及的话题很多,不过其中笔者几乎都能讲出一二,我真心欣赏。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基于物理理论的几个故事,关于四维空间、平行宇宙、超弦理论等这些概念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觉得研究这个物质世界是个如此神妙的事情,当然也激发我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渴求。让我最羡慕的是其中两个天生异禀的人,一个是能模糊将人看成的动物,一个是能看到天空不同的颜色(具体故事题目记不住了)。让我最震惊的是三个小猪的故事,讲的是人格分裂的情况,关于人格分裂我一直都觉得是件不能理解的事情,我也没有在现实中见到过,所以还是不能理解两个人格在同一个身体中存在,而且还能进行交流,想想就觉得恐怖。

其他好像也没什么想写了,之前一直都是自己在自己的视角范围内看世界,如果真的能从不同角度去看的话,可能真的会有全新的世界观吧,加油,共勉!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笔记范文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范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又称精神病人的世界,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亦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访谈录形式的文学作品。

书中汇聚了形形色色的精神病人,各种各样的逻辑理论,好几个都差点让我走火入魔,直至这个故事的出现。独疯疯不如众疯疯,这篇会很长,耐心看下去带你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听说你有些想法很奇特。

我只是说了好多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没什么奇怪的啊。

您很喜欢聊天?

嗯,聊天比较有意思,而且很多东西在说出来后自己还能重新消化吸收一下,没准还能有新的观点。

您说的另一个世界,是什么地方?

是时间的尽头。

在哪儿?

在重力扭曲造成的平衡当中。你知道我们生活在扭曲的空间吧?

不知道。

打个比方说的话会很容易理解。加入多找几个人。我们大家一起拿着很大的一张塑料薄膜,每个人拉着一个边,把那张薄膜绷紧这个可以想象得出吗?

这个没问题,但是绷紧薄膜干嘛?

我们来假设这个绷紧的薄膜就是宇宙空间好了。这时候你在上面放一个橘子,薄膜会怎么样?

会陷下去一块吧?

对,没错,是有了一个弧形凹陷。那个弧形的凹陷,就是扭曲的空间。

弧形凹陷就是?我们说的是宇宙啊?空间怎么会凹陷呢?

万有引力。那个橘子造成了空间的扭曲,这时候你用一颗小钢珠滚过那个橘子凹陷,就会转着圈滑下去吧?如果你的力度和角度掌握得很好,小钢珠路过那个橘子造成的弧形时,橘子弧形凹陷和小钢珠移动向外甩出去的惯性达到了平衡,会怎么样?

围着橘子不停地在转?有那么巧吗?

当然了,太阳系就是这么巧,月亮围着地球也是这么巧的事,不对吗?

嗯,是这样原来这么巧

现在明白扭曲空间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扭曲的空间,对不对?明白了就好说了。我们这时候再放上去一个很大的钢珠,是不是会出现一个更深的凹陷?

对,你想说那是太阳?

不仅仅是太阳,如果那个大钢珠狗重,会怎么样?

薄膜会破?是黑洞吗?

没错,就是黑洞。这也就是科学认为的黑洞质量够大,会撕裂空间。如果薄膜没破,就会有个很深很深的凹陷,就是虫洞。

原来那就是虫洞啊撕裂后钢球厄,我是说黑洞去哪儿了?

不知道,也许还在别的什么地方,也很可能因为撕裂空间的时候自我耗损已经被中和了,不一定存在了,但是那个凹陷空间和撕裂空间还会存在一阵子。

这个我不明白,先不说他去哪儿了的问题。钢球都没有了怎么扭曲空间还会存在凹陷和撕裂空间?

这就是重力惯性。如果一个星球突然消失了,周围的扭曲空间还会存在一阵子,不会立即消失。

科学依据呢?

土星环就是啊,虽然原本那颗卫星被土星的重力和自身的运转惯性撕碎了,但是他残留的重力场还在,就是这个重力场,也许几十万年吧?

那您开始说的那个平衡是指这个?

不完全是,但是跟这个有关。我们现在多放几个很大的钢球,这样薄膜上就有很多大的凹陷了,这点你是认可的。那么假如那些凹陷的位置都很好,在薄膜上会达成一个很平衡的区域,在那个区域的物体,受各方面重力的影响,自己本身无法造成凹陷,但是又达成了平衡,不会滑向任何一个重力凹陷。这个,就是重力扭曲造成的平衡。如果有一颗行星在那个平衡点的话,那么受平衡重力影响,那颗行星既不自转,也不公转,同时也不会被各种引力场撕碎,就那么呆在那里。而且他自己的重力场绝大部分已经被周围的大型重力场吃掉了,那个星球,就是时间的终点。

嗯可是,您怎么知道会有那种地方存在的?就是您那个时间的终点呃,星球?

我去过!

您什么时候去过?

想去随时都能去。

随时?

对。

现在能去吗?

能让我看着您去吗?

现在就能去,但是你看不到。

我不是要去看时间的尽头,而是让我看到您不在这里就成。

我回来了。

啊?

我说了,我去了你也看不到。

您是指神游吧?

不,不是精神上去了,而是彻底去了。我知道你觉得我有病,不过没关系,我习惯了。但是我真的去了。我说了,那里是时间的尽头,就是没有时间这个概念,所以即便我去了,你也看不到,因为不属于一个时间。在那里不占用这里一丝一毫的时间。

您去了,因为那里的时间是停滞的或者没有时间,所以您在这里即使去了,在这个世界也发现不了,有两个人时间的可能性,对吗?

不完全对,实际上时间有很多种。根据我们刚才说的质量扭曲空间的那段话你就能接受了。

好吧,假设您真的去了。那您怎么去的呢?

你必须先相信时间的尽头的存在,你才可以去。

信则有之,不信则无?这就有点没意思了

你可以不相信,但是你不相信并不能影响客观现实的存在,而且你也不能证实我所说的是错误的。至少,你无法在这个有时间的世界证明我是胡吹的。有个故事我想说给你:有个天生的盲人,很想知道什么是太阳。有人告诉他,你就站在太阳底下啊,感觉到热了吗?那就是太阳。盲人明白了,哦,太阳是热的。盲人有一次晚上路过一个火炉,觉得很热,就问周围的人好热啊,是太阳吗?别人告诉他这不是太阳,太阳是圆圆的。盲人明白了,原来又圆又热的是太阳啊。别人解释给他听,不是的,太阳是摸不到的,太阳在天上,早上是红色的,中午是白色的,晚上又是红的了。太阳会发光,所以你觉得太阳是热的。盲人就问天在哪儿?什么是红色?什么是黄色?什么是发光?没人能说清。于是盲人就说,你们都骗我,没有太阳的。

好吧,您去了,真的存在。那时间的尽头是什么样的?

我可能没有办法让你相信,不过,我还是会告诉你。

嗯,您说。

时间的尽头是超出想象的,那个地方没有没有时间,很难理解。比如说,你向前走一步,同时你也就是向所有方向走了一步。这个你理解吗?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不好意思我想象不出来。

嗯,我理解,这很难好吧,如果你非要跟有时间的世界比较的话,我可以尽可能举例给你,不过不指望你有什么概念了。就当我是在异想天开胡说吧:时间的尽头,有没有空气无所谓,有没有重力无所谓,不吃不睡无所谓,肉体的存在就存在了,可以存在在于在任何点只要你愿意。而且关于迈一步的那个问题,看你的决定,如果你继续向前,也就是往所有方向前进。同样,你可以同时看到所有的角度是不是对你来说更困惑了?你亲眼见到自己的背影,很古怪吧?你也看到自己的正面或者侧面。你能看到,是因为三维还存在,但是第四维没了。

可怜的第四维

超出理解了吗?还有更夸张的。事实上,你连那一步都不用迈,只要你想走出那步,你就已经走出去了。没有时间的约束,就脱离了因果关系。你可以占满整个空间那可是真正的空间,而不是时空。但是其实你就在某个点上。我知道你不能理解,实际上没几个人能理解。

那,之后呢?会有无数个自我?

不,只有一个。

为什么?

你的身体是具有三维特性的,所以你存在的点只有一个。但是没有了时间轴,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因为没有第四维的因果约束四维空间这个概念估计你也不明白。

不,我明白。

那好,我继续说。因为没有了时间轴,也就不存在过程了,在时间的尽头,所有的过程其实就是没有过程。因果关系需要有先有后,没有了时间,先后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了。

好吧,那么您解释一下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意识会怎么样?没有时间也就没有时间思考了是吧?

谁说我们的意识和我们在一个时空了?意识是由我们的身体产生的,但是存在于相对来说比我们的身体更多维的地方。

您等等啊,您是在否定物质世界对吧?

不,我不否定物质世界。我有信仰不代表我必须去否定物质世界活着宇宙的存在。上帝也好,佛主也好,安拉也好,只是哲学思想。思想产生于意识,我说了,意识不属于这个四维世界。来自意识的思维推动了人类发展和进化,这这讲得通啊,不矛盾。

嗯,这个可能有道理为什么话题跑到哲学上来了?

你没发现吗?不管你说什么话题,说到最后全部都会涉及到哲学。

好像是这样

我们的祖先曾经从哲学的角度描述过不同的时间流:洞中七日,人间七年。只不过那会是一种从哲学角度的推测。

这个听说过

对你来说时间的尽头让你很不理解,但是如果你把我们用薄膜假设的平面空间再好好想一下你就明白了。从唯物的角度确认不同的时间流存在,这没问题。达到了重力平衡,也就必定会有一个点属于时间的尽头。

这个我现在清楚多了,实际上我不理解的是怎么去。

最开始没有生物,后来有了;最开始没有地球,后来有了;最开始没有太阳系,后来有了,银河系也一样,宇宙也一样。是所谓凭空吗?凭空就违反了物质世界的物理法则。但是,真的不是凭空吗?无线电你看不到,红外线你看不到,X光你看不到。但是不管怎么难理解或者不可思议,这一切的确存在着。一个唐朝的人来到我们的时代,看到有人拿着移动电话唠唠叨叨,他会觉得 这个时代太神奇,简直就是魔法,是仙境。实际上呢?是吗?吃喝拉撒哪样少了?这只是科技的进步,对不对?假如那个唐朝人比较好学,努力学习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等有一天他也拿着移动电话说话,手里按着电视遥控器的时候,你再把他放回唐朝,你认为他说的谁信?我们学习历史,可以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文明发展,所以不觉得是什么魔法。移动电话也好,电视也好,只是日常用品罢了。冷不丁把你扔100年后,你就是刚才来过这个时代的唐朝人。唯物论也好,唯心论也好其实没什么可冲突的。只要不用自己所掌握的去祸害别人,那就算自我认识提高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像我前面说的:你不相信并不能影响客观现实的存在。时间的尽头存在,而且我也的确去了。你是否认同,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

好吧,我承认您是仙级的您原来是做什么的?

我只是个精神病人罢了,曾经是个哲学老师。

你信吗?

我不知道。

不过他说的一句话好像明白点了。

什么话?

尝试着用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间即是永恒。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关于这本书,我是在网上看到它的介绍后感觉挺好的,就让我妈妈给我购买了下来,下面我来谈谈我读了这本书的感受吧。
这本书写的是关于:“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一些聊天记录。写的是作者去精神病院采访那些“神经上有问题的人”。当我看完这本书时,觉得他们其实精神上是没有问题的呀!只是他们的思维逻辑和正常人不同而已;他们明白、知道、许多我们不明白、不知道的事情;他们发现了一些我们从来没有发现的人、事或物等;并且他们说的话也很深奥。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被人们当成“神经上有问题的人”吧。

这本书有一篇是采访一个成天蹲在蘑菇旁边的人,她曾经是一位教师,因为她总做一些行为奇怪的事情,所以才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的。作者问:“你在这里干什么呢?”她没理会他,后来作者和她一起在那里蹲着。过了三四天之后,她才理会他,她问作者:“你在干吗?”作者就和她说:“在看小草”。“我在看蘑菇”她说道,之后俩人就聊了起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段话就是,这位“教师”她说石头是有生命的,作者疑惑地看着她。她解释道:“石头磨损下来的渣子可能是土、也可能是沙,地球就是由这些组成的,土里面的养分能种出粮食、蔬菜等,动物和人就吃了,吃肉也是一样的,只是多了道手续,然后人死了就变成了灰了,或者埋了腐烂了,又还原为那些沙啊土啊的养分了,然后那些包含养分的沙子和土再聚集在一起成了石头,石头就是生命”。这段由“精神病患者”关于石头是有生命的观点和我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后来我又把这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推荐给妈妈和身边的小伙伴们看,大家都很喜欢这本书,我也感到很开心。

感谢您阅读“读后感大全网”的《读书模板:《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书范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观看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