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这就是宽容,你可能不曾想过,不会包容别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包容,总是指责别人也只能遭到别人的指责。活在世上,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心境,而获得好心境的第一要素就是学会包容,说严重点,没有包容就不会处事,不会沟通,不会交往,当然就更谈不上将来事业有成了。
与人相处要懂得包容,无论是对同学、对朋友、对父母、对老师……总之,包容对方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你尊重了别人,保护了别人的自尊心,避免了难堪、尴尬,甚至可能把别人从窘迫中解脱出来,他自然也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
没有包容,就不会有和谐、美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不会有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而我们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学业有成,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没有包容,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就,无论你有多美好的人生目标,无论你有多娇艳的美貌……你永远是孤独的,永远会感到内心的苦闷。
当然,学会包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错怪了你,老师误会了你,同学不谅解你,甚至,朋友背叛了你……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样去包容他们?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吗?仔细反省一下自己,也许你会发现其实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自己的观点也并非完全正确。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这其中便包括了我们自己。包容自己过去、现在已经犯过的和将来可能犯的错误,同时也要原谅别人,宽容别人,包容别人。包容自己和别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奋斗,就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人并非是神,人必须从不完美走向完美,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有人说:“包容就是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送上去。”不,这是不对的。包容,不是放纵罪恶。
包容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是走向人群的第一步。从这里出发,你就会同情别人,理解别人,帮助别人,你会把手伸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把你的爱心给予每一个渴望你理解的人,你的心胸会变得无比博大,你会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网上冲浪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流行的一句口头禅,上网风狂卷大江南北,中国人上网总数一下子跃居世界第三位。
网络,能拓宽人们的视野,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其作用无可厚非,但上网对于青少年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网络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它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的目光。受经济条件限制,买电脑上网的毕竟不多,因此网吧就成了同学们上网的好去处。事实上,频繁出现在网吧里的绝大多数同学并不是去查阅与学业有关的资料,而是想在虚拟空间享受脱离现实的快感。
有人说,上网就像吸鸦片。这话虽不全对,但对一味流连于网吧的青少年来说却是一语中的。网上的东西有好有坏,所以上网是一把双刃剑。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很容易被一些黄色网站上的内容腐蚀,而且一旦陷进去就难以自拔。
网上聊天室里净是些令狐冲、巧克力之类的古怪名字,还有好帅呀、好靓呀等一大堆廉价的溢美词语。男的用女的语气,女的硬要耍男人气派,说白了,无非是骗人的把戏。一些无知少年沉迷于网恋,频频约见有情人,本以为是白马王子,见面的却是邻居阿姨;本来想会会白雪公主,站到面前的却是小矮人,类似的尴尬场面屡见不鲜。在学校,许多学友已不喜欢叫名字,而直呼美眉、恐龙了。假设人们不按老少,不分男女,统统使用诸如此类的词语互相称呼,这世界岂不乱了套?
上网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上网需要费用,对完全靠父母供养的青少年来说,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当父母给的钱满足不了上网的要求时,就向同学借,久而久之,无力偿还,便养成了不讲诚信的坏习惯。有的甚至去偷去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残酷的现实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北京一家网吧青少年纵火,导致许多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死于这场灾难。
青少年朋友,你们应当明白,你们沉迷的网上一隅只是虚幻的海市蜃楼,美丽的外表下还隐藏着陷阱和毒刺。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为了不让你的家人操心,请不要去网吧。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熎叻只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作文是从小到大经常练习,写作文也是个人能力素质的一种展示。优秀的作文会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有没有优秀的作文可以提供给我们参考?
科学与散文,这两个内容似乎根本搭不着边际,直到遇见《中国最美的科学散文》这本书,才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完美的将这两项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相得益彰!
翻开这本书的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位著名作家的大名。比如:叶圣陶、郭沫若、华罗庚、周作文、竺可桢、巴金还有许多我没听说过的“世外高人”。
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本,粗粗地浏览一遍,发现书中有许多陌生的专业术语。什么角秒啦,千帕啦,兆啦等等单位名称。这些词汇的意思我一点概念也没有,有待日后进一步学习。
突然一篇《榕树的风度》展现在我眼前,立刻把我的眼球吸引住了!榕树的风度?榕树也有风度?榕树的风度是怎么样的呢?我只知道人有风度,比如“风度翩翩”一连串的“?”占据了我爱思考爱刨根问底的大脑!追根究底的好奇心使我细细的品味着文中的精华。这篇文章是秦似写的,他原名叫王辑和,秦似是他文学创作时的笔名,他是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王了一)的长子。文中引用王维的诗句“红豆生南国”,由红豆的细小、罕有、矜贵来反衬出榕树的风度:魁伟、庄严、安详、恬静。两物都生长在南国,都令人喜爱,共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文中还用科学知识纠正了柳宗元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中描述的情况,柳宗元所说的不确切,因为二月的榕树是边落叶边长叶,所以榕叶是落不尽的。
科学知识原本比较枯燥乏味且比较抽象,但在这些著名散文作家的笔下却变得非常生动、浅显易懂,道理深刻,宛如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不停的在耳边萦绕
今年寒假,这只自命不凡的瓷兔跨越了半个地球,来到中国,来到了我家,向我敞开了心灵的大门,为我讲了他不断地被“丢失”,又不断地被发现、被爱的漫长旅程。
他第一个主人叫阿比林,阿比林对他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可他并不珍惜。有一天,他不小心掉进了大海,被渔夫捞着了。从此,他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营地的篝火边,从一个生病孩子的床前到孟菲斯的街道上……开始了不断地被丢失,又不断地被不同的人疼爱的旅程,最后他又回到了他原先的主人——阿比林的家,开始幸福而安定的生活。爱德华在不断地被丢失和被爱的过程中,也开始慢慢地学会了爱别人。
爱德华的故事让我想到我自己。虽然我不会像爱德华一样不断地被“丢失”,但小小的我不也像爱德华一样,被很多的人——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爱着吗?
虾对我来说,是美味佳肴。妈妈总是兴高采烈地从集市上给我买回一些河虾,给我做一大盘,每次妈妈都把虾剥好,迅速放进我的碗里。等我吃完后,去看电视了,而妈妈才开始吃自己的冷饭,当我看过《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时,我才好好反省了自己,一次吃虾时,我剥好一只虾,放进妈妈嘴里,妈妈激动地热泪盈眶,剥虾得速度明显提高了。就这样,你喂我一只,我喂你一只。房间充满幸福芳香。
“鲜花因阳光雨露的滋润而美丽,生命因他人的关心呵护而灿烂。”关爱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当你把关爱赠送给别人时,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回敬你。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我们肯定也会像爱德华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一边幸福快乐地成长着,一边也会失望、伤心、害怕,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们的身边永远有许多爱着我们的人。有了他们给予的爱,给予的鼓励,我们的失望、伤心和害怕最终都会一一克服、一一消失,所以,我们也应该学着去爱别人:爱疼爱我们的人、爱关心我们的人,爱我们认识的人,爱我们不认识的人,爱所有需要爱的人!
这就是爱德华——一只瓷兔的奇妙之旅给我的启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爱种下甜美的种子,当爱的果实成熟时,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的清香,此时,我们的心中也会充满无尽的甜蜜……
《最美的花园》读后感500字:
在我的生活中,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看书了。这次偶然看到了这篇文章,看着看着,觉得这一个个文字像一朵朵花儿在我心中开放。我觉得,作者真是太厉害了,有朝一日我也像他一样就好了!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贝拉,整个故事要从贝拉收到一封邀请函说起……
山那边的美梦镇请他去评小镇上最美的花园。她发现,每家每户的花园里的花都是粉红色,只有狐狸先生花园里的玫瑰是紫色的,因为颜色的与众不同,贝拉把奖牌给了狐狸先生。回家途中,贝拉发现了一个小精灵。它全身上下都是粉红色的,有一只翅膀上却有紫色的斑点。“其实我是守护梦的精灵”。小精灵告诉了贝拉一个秘密。每一朵花都是孩子们的一个梦境,粉红色是美梦。精灵的职责就是把花都变成粉红色。可是,狐狸先生为了脱颖而出,削弱了它的魔法。“紫色代表的可是噩梦啊。
我的魔法没有了,再也不能把花儿变成粉红色的了”。贝拉立马跑回去,质问狐狸先生,狐狸先生羞愧的认了错。可是怎样才能帮精灵恢复魔法呢?贝拉想了想,说:“奶奶曾经留给我一个配方,不如让我来试试吧”。她借用了一下厨房,做出了一个美味的蛋糕。精灵吃了一口又一口,它身上紫色的斑点慢慢消失。我觉得,我们要像贝拉学习,她那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学习狐狸先生那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我今天在书桌上找橡皮,一本书映入我的眼帘。那是之前买的书,还没撕掉透明胶皮。我不去找橡皮了,而是撕掉包装,坐在椅子上,读起了这本书。书里有篇叫《妈妈,我不是完美的小孩》的文章,我读得津津有味。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女孩和妈妈的故事。一次,女孩没有考好,妈妈就火冒三丈地说:你看看别人考得多好呀,就你天天不努力!女孩想:您为什么每次都要拿我和别人比。女孩越听越激动,大叫道:够了!妈妈,我在您眼里真的一无是处吗?在您眼里,别人是神话,而我是笨蛋!你还敢顶嘴!妈妈说。
还有一次,妈妈出门前叫女孩拖地。女孩左拖拖,右拖拖,随便应付了一下,便打开电视,看起动画片了。妈妈回来了,看到女孩拖的地,顿时如火山爆发,训了女孩一顿。
后来,妈妈的辛苦,女孩都看到了。渐渐地,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改变自己。有一天,女孩对妈妈说:对不起,妈妈,请您原谅我这个不完美的小孩。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想起了自己以前骂妈妈的情景,想起妈妈面对发脾气的我还是微笑的模样。我知道妈妈很爱我。在这里,我想对
妈妈说:对不起!我常常惹您生气,和您顶嘴,请您原谅我。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尽量按照您的要求做好每一件事,但是我知道我不是完美的,像文章中的小女孩,也希望您能接受不完美的我。
我是看到最近热播的剧才想去看看这本小说,之前并没有看过这本书。选择看书的原因,大约是因为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比较喜欢自己想象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小说篇幅不长,大约一个上午就可以看完,看书的心情从无喜无悲,到觉得有些甜,然后揪的人心痛,不过幸好最后是个欢喜的结局。
温暖,名如其人,女主角是个美好的女孩子。美好的女孩子是什么样子?不会让你看一眼就觉得惊艳,而是越看越觉得好看;除了容貌,还有气质、待人接物,让人觉得很舒服。同时也是极优秀的女孩子,聪明、兴趣广泛,但却不工于心计。
优秀的人会相互吸引,所以温暖和占南弦,从遇见开始,就会相互吸引。所以有开始的甜,大约就像校园里男神和女神在一起,你会羡慕,但却生不出嫉妒,看着就赏心悦目,也能看得出年少的喜欢,如果青梅竹马,一直甜宠,我想大约也是受人欢迎的,毕竟,微微和肖奈那么甜那么美,却也那么让人喜欢。
如果到此为止就好了。虐心的部分我是真的有些看不下去,有多甜就要有虐,少年得志却太骄傲,不会爱,也不懂如何和自己妥协,上一个误会还没解释清楚,意外却接踵而来,两个人父亲的去世,突然划下了一道难以跨距的白线。我想,如果不那么骄傲,是不是能好一点?可是那样的环境里长大的那样的人,又怎么会没有骄傲?所以互相伤害,互相折磨,十年的时间眨眼而逝。
我其实有些想不明白,十几岁的爱恋可以抵得过漫长的岁月嘛?或许像何以琛说的那样,别的人都是将就吧?但我私下里却不认同,十几岁太年轻,怎么会知道什么是爱。
我想作者大概也这么觉得,所以要安排这么长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去思考,去遇见新的人,去思考当初心动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后来再遇到,还是两个不懂爱的人,但却都知道,对方是与其他人不同的存在。这或许是因为爱,或者是因为恨、不甘,或别的什么。这么长的岁月,之所以还记得那个人,因为彼此成了心魔,总是念着,忘不掉,总是恨着,也放不下。
但从决定面对彼此,从相遇的那刻起,结局就注定了,一个放在心里十年的人,不论爱也好、恨也罢,都在心里那么久,而不爱也就不会有恨,本身的优秀属性相互吸引,惺惺相惜,又都彼此痛苦同病相怜,当局者迷,互相看不清对方的心,所以互相折磨。这么多的苦,都是为了将来的甜做准备吧。
两个骄傲的人,在彼此计较到底谁爱谁多一些,后来发现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原来你也很爱我。当迷雾散去,误会解开,后面的故事一定很甜,比未经世事更甜。
白马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种结局总是被质疑,但温暖和占南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赞同。因为他们经历过误会,也知道生活的艰辛,错过了十年,而爱情打败了时间,如果历经磨难还能坚守的爱情都不能有幸福的结局,那大概就不能相信爱情了。
这是一本讲了很多关于爱的故事,有父爱的故事、有些母爱的故事、还有些写同学之间有爱的故事。
此书是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的书,每个故事都非常感人,令人意义深刻。里面有一个令我仍然记忆犹新!这个故事叫{{最美丽的词汇}}里面讲的是:有一个老师,深受一位名叫恩英的女孩喜爱,一天,那个叫恩英的女孩跟他的同学吵起了仗,在无意中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语。恰好被那位年轻的女老师听到了。课后,老师把恩英叫到了办公室。在办公室里,老师并没有对恩英做教育工作。而是给了他一张试卷,就让恩英回教室了。第二天到了,恩英把老师昨天让他写的那张试卷交给了老师。看完试卷,老师震惊了!这张试卷上的问题是“你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词汇是什么?”而回答栏里则公整得写着两个大字“老师”!!!!!!!!!!!!!一个女孩认为世界上最最美的词汇竟是:老师。一位良师益友对一位学生是多么好的“礼物”呀!正如古诗中所说“春蚕到死丝纺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真像是一只春蚕啊!
读《最美的音乐史》读后感800字:
身处喧嚣都市,或生于宁静村郊,都需要在生活的繁琐沉闷中有所调节,我认为,这调节,便是音乐。
“从远古的第一支骨笛,到古希腊传说,再到现今通俗音乐。”《最美的音乐史》便是这样一步步概括、记录、总结下了从古至今,人类是如何从没有音乐概念,发展到现在——每个不同的时期都有对应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并且音乐风格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依然还在大步向前,永不停歇,从不懈怠。
书本的内封面有一句名言:“没有音乐故事的音乐史是不可能的。”是的,我想,是作者的用心整理与总结归纳,使得枯燥乏味的音乐史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本以为这又将是一本被我“半途而废”的书,谁知,捧起后,却竟有些不舍放下。怀揣着浓厚的兴趣与对音乐史的渴望,我一页页地“索取”下来——牧童在溪水中找到的那根白骨,“吹响”了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个来自乐器的音符。这个看不见的音符,开启了人类“最美的音乐史”。由此奇迹以后,越来越多的不同音符被发明、被奏响。
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便是17-18世纪对各位不同乐期的音乐代表家的介绍。德国作家鲁道夫·赫富特纳在给读者提供音乐知识时,又借鲜为人知或是精彩绝伦的名家故事为音乐史加以点缀上色。每个阶段、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巴赫——“他的名字应该是大海而不是小溪”。音乐史被一句句名言相连,这也不失为另一种形式:“音乐不是一切,但没有音乐什么都不是。”——沃尔夫冈的·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对每位有巨大贡献的音乐家的简介,简介而有力:……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极富个性;和声语言新颖大胆,色彩丰富而且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
音乐有许多用处,可以抒发情感——羊孩潘神为追求心爱的姑娘,发明了“潘神的牧笛”——“排箫”;音乐可以记录收集民间一些经典乐曲——像格林兄弟整理搜集民间童话那样,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只因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便让手下记录了当时许多经典的教堂音乐,这才有了近代现代的音乐。
如同“行走江湖,技多不压身”的道理一般,广泛涉及除本业之外的其它更多的知识,许是益大于弊的。同时,现在学乐器学音乐的同学也越来越多,我想,这本书也是了解音乐史必不可少的神器了。
阅读完《完美的失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气愤与无奈。无奈依然有人受文学历史的戕害,将历史与文学当成了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虽然我是位理科生,历史(课)对我来说就是车窗外的风景,但是三国这段历史是我的最爱,它早已在我的脑中根深蒂固了。而我不喜欢看《三国演义》,不管是书籍还是电视剧,因为它仅仅是罗贯中的扯谈,扯得让人对三国第一历史淡了。有很多人不排除熟知三国史的人,都曾受演义的影响,毕竟像《三国演义》这类文学名着越老越有号召力。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一部分人心目中的历史形象。我对这些人只能嗒然无奈,可是那些对三国史一知半解的却大放阙词的人只能说是气愤了。
文章说诸葛亮嫉妒马谡之才,用阴谋将其的光芒湮没,导演了一场完美的失败。如果真是这样,诸葛亮不但上不了神坛,而且会和曹操一样,成为民间形象中的鬼。街亭何其重要,诸葛亮再蠢也不会蠢到明知马谡守不住街亭,可为了除掉这尊金佛,赌上蜀汉前途,将他派出去送死。如果诸葛亮嫉妒马谡之才,那么他势必会嫉妒刘禅惦记蜀汉江山。既然诸葛亮小心眼,那么他和演义中的周瑜有什么两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真这样他架空刘禅,出师北伐,关中响震,有望灭魏,那么他又怎么会因为一个马谡毁了将来属于他的皇位呢?
《完美的失败》也就成了一篇失败的文章,而失败中的失败亦使文章败的更加完美。
文章中有这么一句:用兵如神的诸葛亮是否老了?是否已成风中之烛?凡略通三国的人都知道孔明偏重于对政事的处理,军事方面平庸得很。三国中真正能够称得上用兵如神的谋士我想应该是郭嘉(奉孝)了。亮一人或许不能说明什么,但与马谡一结合,失败如海绵一般吸满了污水。文章还有一句:马谡正年少轻狂!当然,马谡也对亮说过: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的话,看上去没啥问题呀?是吗?古人云:长兄如父,长嫂如母。马谡的哥哥马良与诸葛亮是知己,他在夷陵猇亭之战中阵亡,诸葛亮自然会对马谡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照顾有佳。而谡与亮的年龄大约差7岁,如果说马谡正年少轻狂,那么诸葛亮就不至于老成风中之烛吧?反之,其逆否命题也得打个问号,两个命题绝不会同时成立。这就是不谙历史的人胡吹海哨侃大山,侃出了一座大山。
或许是作者有意将历史人物另类解读吧,但编辑为何将其文措置于评古论今之中,殊不知这种另类解读不会让人耳目一新,只会令人耳目一辛罢了。
可怜的历史成了文学的奴隶,而更多的人扮演了历史这个角色,他们不知历史自然也不知他们自己是历史。
喜欢《谈弯作文8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帮你找到优美作文,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谈美有感800字作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