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盗梦空间有感

观盗梦空间有感

观盗梦空间有感。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您也许正在观看,也为相关的情节呈现所赞叹,写观后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观盗梦空间有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盗梦空间观后感

很受追捧的片子,未观其影,久闻其名。

看名字就知道,又是一部折磨大脑的片子,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动作场面。汽车追逐部分,让我莫名的想起吕克贝松。看到人物在空间里翻腾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何名为空间。

此片包含的因素很多,视觉的、听觉的、思维的、甚至还有幻觉。

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务,在每一个场景都能恪尽职守,努力的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片中小MM第一次进入梦境时候,周围景物的大爆炸很明显的看出是电脑特技制作的,有点失真,这算是最大的败笔。后来小MM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图腾,却始终都没使用过,很可惜。成了一个看似没有任何用处的情节。

一个一个的梦境,一层一层的深入,还不如说是,一次又一次的陷入。每一次进入下一层梦境都是这一层的无能为力,就好像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然后不断的针对谎言的漏洞去制造更多的谎言。最终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假的。

片中对于梦境规则的解说,如:死亡之后就会醒来,使用镇静剂死亡之后就无法回到上一层,跌入梦境边缘之类的。其实都是圈套,让观众总是按照预定的框架去适应这些规则,然后规则不断变化,规则中出现规则,让观众开始晕晕呼呼。加上场景的不断变化,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来回切换,然而每一层都有每一层出现的规则,观众的思维就很难一步到位的跟上,

菲舍在老菲舍病床前那生死别离的一刻,我实在忍不住了,脑子一片翻腾,所有的记忆清晰无比。

还好当时还算有点理智,没有完全让伤感占了上风,强迫自己认真看电影,极力忍住眼泪。可惜,还是不够坚强,滚烫的热,划过脸颊,留下了无比混乱的思绪。

接下来的部分,一直在挣扎中看完,一边脑子里不断的重演着回忆,阻碍正常思绪,没法认真看下去。一边又必须保持理智,想要好好的看到结局。一直挣扎着,以至于看完之后情绪很难平复,实在对不起同行的朋友。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盗梦空间影评


盗梦空间影评(一)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集艺术审美和技术追求于一体的美国商业类型科幻大片,该片让主人公带领观众在梦境与现实间游走,如此虚实结合的设计或许会让观众产生疑惑,不清楚主人公身在梦境还是现实,所以导演为影片制造了很多元素来区分梦与非梦的状态。好莱坞的大制作影片通常以场面的宏大、场景的华丽、特效的设计著称,而本片不但集合了这些商业元素,还存在艺术的可观性。有人说,《盗梦空间》是“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这样的一个定义既说明了该片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又体现了其技术实现的研究价值。

宏大的空间场面创造视觉冲击力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让观众目不暇接。梦境在本片占了很大的空间,导演投入资金为梦境制造了很宏大辉煌的场面,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东西,都通过梦境完成的。制造梦境就相当于建造一座迷宫,场面的奇幻之处让观众大饱眼福,几何的构图、建筑物规则密集的摆放排列都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大雨漫天、车水马龙,马路上由于大雨的冲刷而显得混乱不堪。一辆火车行驶在马路上撞了好几台汽车,使马路更加处于瘫痪状态。这个梦境中所发生的事情在现实中是不会出现的,但也正因为情节如此设计才使观众区分开梦境与现实的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全片。在梦境中,撞车事件频出、枪击爆破场景频发,这种画面往往可以带动观众的紧张情绪,从而有身临其境之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带来的艺术美感使本片更加吸引观众,增强了本片的商业性,同时也不乏艺术欣赏性,可谓是一举双得。

导演为了展现梦境中场面的宏大,采用了纵横交错的镜头运作方式,缓慢地推拉延伸使场面更加波澜壮阔。在梦境被毁坏的那一刻,梦境中的建筑物顷刻毁坏掉,碎石砸下、铺天盖地都是扬尘,导演运用慢镜头更加突出了气流的力量感,造成了更大的视觉冲击力。

在梦境中,枪战和开车的场面导演利用晃镜头展现,使画面质感并不清晰,却更加体现了梦境的不真实性,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混乱和迷茫。主人公柯布痛丧妻子,在他的梦境中,妻子再次复活,生活在他的梦境中,面对妻子与他的回忆,他内心是无比恐惧和痛心的。在梦里看到妻子与自己低语,导演用微微晃动的镜头展现了柯布内心的小小恐慌,在面对妻子时他似乎毫无勇气面对,这也是他梦境中的软肋。

多变的音乐特效制造强烈紧张气氛

电影若想凸显出气氛的紧张感和压迫感,音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较弱跳动的音乐可以营造神秘的气氛,渐强宽广的音乐可以制造紧张的感觉。

在柯布先生第一次带领阿丽玛德尼进入梦境时,周边人物都注视着梦境的核心人物,也就是阿丽玛德尼。导演在此处设计的音乐十分诡异神秘,若有若无、恍若空灵。当梦境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马路向上翻折,让空间变成一个循环的状态,这时的音乐渐强,展现了场面的宏大气魄。

梦境中,柯布受人追击,混乱的场面配上杂乱无章的欢快音乐,更加增强了追击场面的动感,同时表现了柯布内心的紧张感。为了表现打斗场面的激烈,导演用强烈低沉的音乐与画面配合,主旋律很稳重。柯布被卡在墙缝间时,音乐戛然而止,只留下紧密的鼓点声,这样的处理更能够凸显紧张气氛,也为人物的命运进行了留白,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质疑,增强影片的节奏感和可观性。

片中,大部分的情节是发生在梦境中的,人物进入梦乡之时,导演往往加上舒缓的音乐,好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让观众随着主人公放松。当柯布在梦中与妻子相遇时,妻子往往用气息微弱却十分有女人味道的语气和他说话,这时的音乐往往充满了神秘感,声音几乎是空白的,隐隐可以听到一些声响,却仿若是自然的风声,十分亲切随和。导演似乎故意将人物的呼吸声放大,那种声音直接压迫观众的心脏和听觉神经,制造了强烈的紧张感。

导演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不同的音乐,恰到好处地增强了影片想要表达的效果,不但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心理,而且对于人物关系和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端的现代科技提供电影技术支持

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美国的科幻大片,其中应用了很多现代科技理论和生物技术原理,现代科技的链接技术为电影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了展开和康博公司的较量,柯布一行人选择在梦里行动,这样既避免了现实生活中的伤害,又能在对方最薄弱的时候获取对自己最有利的信息。所谓梦,就是人的潜意识,通过进入人的潜意识而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做虽是违法的,但这种行为应用在现实社会对于很多商业战争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电影中,柯布是造梦者,他有很多的造梦理论,听上去是很复杂难懂的,但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只有自己是核心,其余都是记忆映射出来的影子,影子都会关注着核心,所以人在自己的梦中永远是主角。

利用人的潜意识进行活动的技术在很多电影中都有应用,电影《阿凡达》就是利用了生物连接技术,用人脑的潜意识进入潘朵拉星球,在另一个空间中进行人类活动。电影《危机解密》也是利用了生命垂危之人的潜意识让人在另一个时空内继续存活。

高端的现代科技为很多电影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本片也是在原有的技术构想下形成的。

电影《盗梦空间》以其宏大的空间场景和巧妙的配乐效果赢得了世界观众的青睐和关注。本片无论是从艺术欣赏方面还是技术实现方面都有其分析的价值和观赏的必要性。对于观众而言,视觉的冲击力和听觉的享受性是一部影片艺术性质的重要体现。然而,科幻片的技术支持更加重要,有些现代科技比较难以让人理解,但是作为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影片情节展现在观众面前就变得通俗易懂了。如此看来,本片赢得很好的口碑并不是空穴来风。

盗梦空间影评(二)

费里尼说:“梦是唯一的现实。”在我看来,这句话是继弗洛依德写下“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之后对艺术(电影)与梦境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强调。当人们置身于电影院,放映厅的灯光暗淡下去,观众就仿佛闭上眼睛进入睡眠,同时也投入到银幕上呈现的梦境之中。如果把电影视为某种梦的观点在美学上不那么贴切的话,以电影这一媒介去呈现人们的梦境世界则是许多导演们热衷于尝试的内容。费里尼的杰作《八部半》正是以大量超现实的梦境表现它的主人公当下所处的现实,电影中的梦境内容成为比主人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对象。在这一“电影—梦境—现实”的谱系上可以列出许多大师的杰作:黑泽明的《梦》、伯格曼的《野草莓》、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并不处于这一谱系之上。这样评价并非为了抬高那些大师而贬低诺兰,诺兰在这部电影中呈现的梦境世界与那些电影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它们之间几乎缺乏可比性。在费里尼、伯格曼等人看来,梦是超现实的语言,“梦是唯一的现实”的原因在于超现实比现实更为真实。而在《盗梦空间》中,梦就是现实,它甚至比现实更符合逻辑,更遵守现实世界的原则,它也许可以通过“梦中梦中梦……”的方式变得无限复杂,但这种复杂与人们在玩益智游戏或者穿越一个迷宫时所遇到的复杂并无不同,而人们在梦境中追寻的东西与在清醒时忙碌追逐之物也并无不同。于是,梦在这里变得乏味起来,尽管电影本身并不乏味。

诺兰的“梦”完全不具浪漫色彩,它是现实功利场所的延伸,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电影的英文片名Inception(可以翻译为观念植入)中:梦是出于商业目的把想法植入对方大脑的工具。柯布(列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是一名“盗梦侦探”,他通过潜入人家的梦境去窃取商业机密。在一次行动失败之后,柯布投入到对手——商界巨子齐藤手下,他要帮助齐藤在梦境中把一个观念植入到竞争对手的潜意识中,使对方解散他的公司。电影的主要情节即围绕柯布和他的团队通过精心筹划、部署去实施这一行动展开。

受过教育的现代观众多少会对弗洛依德的释梦理论、意识与潜意识理论有所耳闻,诺兰的“盗梦”、“观念植入”以及对梦境组成部分的安排依赖的正是观众对弗洛依德的那点理解,这同他的前辈希区柯克在《爱德华大夫》中对观众中普遍存在的伪弗洛伊德主义的利用是一样的。“盗梦”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首先,你需要一个建筑师,他的任务是在梦中建造出盗梦展开的各种场景,职能有点类似于拍电影时的布景师;接着把盗梦的目标对象和盗梦者通过药物连接起来,使他们一起进入建筑师建造的场景中;目标的潜意识会展开防御机制为盗梦者制造各种危险,而盗梦者通过诱骗或者诉诸武力获取了目标的信息之后任务即告完成,这与现实世界中的商业间谍活动完全相同。在这个“盗梦空间”中会出现各种人的潜意识中残留的物像和人物,只不过它们的出现规律比弗洛伊德在《释梦》中解释的更符合逻辑一点;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名言“梦是人类对未完成愿望的一种达成”在这里被改写了:人类真的可以通过梦达成现实中的愿望。“观念植入”的过程要复杂一点,同时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混淆也更为明显。片中的具体方式是使目标费舍意识到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是某种误会,父亲深爱着自己,而自己的叔叔兼教父勃朗宁则是野心很大的一个人。影片假定这一明显的意识内容可以化为情感因素,进入潜意识,使费舍在醒来之后改变他的决定。至于意识内容究竟是如何进入潜意识的,电影并未真正解释。电影以梦中梦的方式来表现人的潜意识深度,这已相当具有创意。但是,如果深究下去的话,无论梦境进入几层,意识终究是意识,不会变成潜意识,这或许也触及了电影表现能力的某种边界:但凡银幕的内容要为观众理解,就必须是意识的,电影不可能表现真正的潜意识。

诺兰的《盗梦空间》也具有许多类型片的元素。在营造一个依据独特的原理运作的新奇空间上,本片酷似于《黑客帝国》,不过就创意的新颖和独特性而言似乎赶不上后者;在具体的情节模式上比较接近于盗窃电影(英语为heistfilm):即表现一群窃贼通过周密的部署和密切的合作展开偷窃行动的电影,比如《十一罗汉》;电影中有火爆动作片的元素:比如邦德式的雪山追逐、枪战;也有家庭伦理剧的内容:比如柯布和他妻子之间的情感副线。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这些元素或许是必要的,但它们却谈不上出类拔萃。《盗梦空间》最最独特之处,同时也是诺兰的拿手好戏之一,是它大型复杂的叙事方式。

《盗梦空间》的剧本酝酿于10年以前,那时诺兰刚刚完成处女作《尾随》,正拍摄那部在叙事方式上具有巨大颠覆性和实验色彩的《记忆碎片》。无疑,《盗梦空间》在叙事的复杂性上远赶不上《记忆碎片》,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本片确实相当挑战观众的脑力。电影中的人物行动在不同的梦境层次上展开,每一梦境层面的事件都会在其他层面上产生反应,当梦境进入到第三层第四层时,导演必须通过快速的平行切换使观众了解那些具体的微小变动,使观众得以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个大型的梦中梦中梦……的整体面貌。相信许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把大量脑力都花在了辨别眼前的是第几层梦境,并推测它将对另外几层梦境产生的反应上了。这部电影尤其具有特点的是:每一层梦境的时间流速不同,每下一层梦境要比上一层梦境的时间慢20倍,这就又为叙事增加了难度,导演必须对每一层梦境的叙事时间拿捏地非常准确。电影中的五层梦境(如果算上电影的开放式结局的话还有第六层)还只是叙事的纵向层次,电影有两条横向平行的叙事线索:“观念植入”的叙事主线,以及柯布和他妻子之间的情感副线。横向与纵向相乘之后,本片变得千头万绪,如果不是诺兰这样的叙事天才的话,平庸的导演根本无法处理。《盗梦空间》的观众在耗费了大量脑力之后,相信都基本看懂了电影的具体情节。

与《记忆碎片》一样,《盗梦空间》在叙事上并非没有漏洞:电影在进入第四、第五层梦境时开始有点含糊其辞,比如齐藤在第三层梦境死去后按照前面的剧情逻辑应该进入“潜意识边缘”,柯布进入的第四层梦境(即他与其妻子共同构筑的那层梦境)也被称为潜意识边缘,但对于柯布为什么没有在第四层而进入了第五层(即影片序幕中柯布见到老年的齐藤那一层梦境——如果不承认这是第五层,便无法解释齐藤的变老)才把齐藤找回来,电影没有给出解释。另一个明显的错误是,齐藤是在柯布进入第四层梦境之后才死去的,柯布不可能知道齐藤已死而要去找他。还有一个缺陷是,在建筑师建造的各层梦境场景之间并无剧情逻辑上的联系,尤其是雪山堡那段,几乎完全可以视为导演为加入动作片元素硬塞进去的。这些瑕不掩瑜的漏洞并未太大地影响观众的观影质量,因为这种新奇、大型、复杂的叙事方式与电影的类型元素混合起来之后,已经足以使《盗梦空间》成为一部高质量的商业电影。尤其对中国观众而言,《盗梦空间》仍旧算得上目前国内商业电影只能仰望的“神作”。但是,我必须说,《盗梦空间》还谈不上完美的商业电影,这是基于两点:一,电影始终缺乏一个英雄,缺乏一个具有足够厚度的主人公;二,《盗梦空间》具有很高的智力挑战,但却只有很低的情感穿透力。

我一直是诺兰的拥趸,他的电影我差不多部部喜欢,在他的七部长片中我尤其中意《尾随》和《黑暗骑士》。《尾随》也包含了复杂的叙事技巧,但更让我触动的是其中包含的关于“孤独”的主题,诺兰在那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主人公。《黑暗骑士》堪称完美的商业电影,诺兰在经典的哥特式、漫画式夸张的蝙蝠侠之后创造了一个新的英雄,但他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超级英雄,而成了一个被善与恶割裂的悲剧英雄,成了关于历史的道德隐喻。商业电影要牢牢抓住观众的内心,仅仅依靠娱乐因素甚至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它必须成为某种意识形态,使观众从中瞥见自己所处的现实。《盗梦空间》却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列奥纳多的柯布是一个遭受家庭伦理变故的男人,但导演或许太专注于他的叙事了,使得柯布与他妻子之间并未表现出真正的情感深度,柯布也始终没有像蝙蝠侠那样变得人格化;在次要人物方面,艾伦·佩姬饰演的建筑师始终游离于柯布和他妻子的情感之外,她时而闯入他们的情感之中,但却并未真正以情感参与他们的生活,因此最后她将柯布从记忆的牢笼中带出也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我想,这部电影缺乏情感穿透力的原因之一是诺兰将太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了叙事时间之上,而忽略了表现人物所必需的情感时间。比如,柯布和他妻子一起在意识边缘游离了50年,50年已足够使任何肤浅的情感变得严肃起来,但对于观众来说,50年的感觉只是他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一瞬间——在下一个瞬间,他们已经在忙于接受新的信息,忙于推敲这些信息与其他层次梦境之间的联系了。

一个梦,无论有多美,当你意识到它是梦的时候,魅力便消失了。如果电影只是一个梦,它与现实缺乏真实的联系,那么当梦醒来时,电影的魅力也消失了,观众走出电影院后很快就会遗忘它。梦绝不应该是电影唯一的现实。

盗梦空间影评(三)

《盗梦空间》(Inception)是一部不能被错过的电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在电影院里看才算看过。

作为一部电影,构成它的所有元素都做到了教科书般的精准。它当然不是完美无缺,但也很难找出比它做得更好的——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自己的标准,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比谁更好我们不去也无法争论,但毫无疑问,《盗梦空间》已经超越了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进入了优秀的范畴。

这部电影有两个半小时(148分钟),但你作为一个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时间流逝。在看这个电影的过程中,你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否则很容易就跟不上故事节奏,从而丧失很大的观影乐趣。它是如此的电影化,以至于你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你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虚幻和怀疑:THE DREAM IS REAL?

再次强调,这是一部要在电影院看的电影。因为它非常的电影化,其他任何观看方式都会损害到你的感受和体验。这个电影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剧情、画面、音乐、音效等,所有电影元素都极其丰满,同时恰到好处,构成了完美的平衡。不在电影院环境下观看,很多电影细节你可能就会忽视,随后就会带来观影体验上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你对故事的理解。

当然,说到这里,我要强调一下,《盗梦空间》的故事绝对没有之前谣传中的那么晦涩难懂。作为一部在北美3亿美元票房,全球6亿美元票房的暑期档电影,它的故事能难懂到什么程度呢?《盗梦空间》虽然在剧作结构上相当复杂,但从观众体验角度来看,这个电影的表层故事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片:一帮人为了完成一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深入险地经历一番冒险,最后完成任务的同时,达成个人心愿。其中枪战、追车、爆炸、打斗等等商业元素一应俱全,仅仅只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盗梦空间》仍然是一部很具娱乐性的暑期档电影。

但是对于一部分影迷观众群体来说,这部电影除了具有以上娱乐元素外,因为它精巧的故事结构和几近完美的电影元素构成,《盗梦空间》还具有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至于如何解读这部电影,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观影经验,以及你自认为从电影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信息。就这个层面而言,不存在是否看懂这部电影的问题,只是每个人都会有独一无二的私人感受,难以和大家分享而已。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除了电影表面的那层商业类型片包装外,这个电影故事的核心其实很文艺。如果去掉那些花哨但确实很好看的枪战、追车、打斗场面,以及那个根本没做任何原理解释的盗梦机器,这个故事本身不会受到损失。它讲述的还是人内心最深层的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完成自我心灵救赎的过程。

但大家无论如何解读,这部电影都具有超强的娱乐性。作为最表层的包装,追车、爆炸、打斗、枪战等动作场面都属于近些年来动作电影中的经典场面。本片导演诺兰的上一部电影作品《黑暗骑士》(这是第一部没有在片名中出现“蝙蝠侠”字样的蝙蝠侠系列电影),就表现出他对于类似动作场面的完美掌控能力。从类型片角度来说,《盗梦空间》中的所有动作场面,都属于教科书级别的处理。如果你最近刚看过《敢死队》,那么相比之下《敢死队》中那些火爆的动作场面就显得太粗糙了。身为观众,即使你不去多想电影背后的那些多层解读,仅仅只是这些动作场面的体验,足以让你感受到空前的刺激。

虽然对于本片的故事大家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争议,但如果从电影技术层面来看,本片导演诺兰作为一个天才级别的导演,他对于电影节奏和结构的掌控已经接近完美。电影的前半段,导演诺兰在有条不紊地向观众解释和铺垫一个复杂而陌生的原创概念的同时,还有效地保持着故事的节奏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其难度和观赏性,如果举一个不是很合适的例子,就如同一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在抛接手中皮球的同时,还能做后空翻。

当影片进入到后半段,眩目的动作场面不但没有影响故事的节奏,反而成为火箭助推器,推动故事向最后的高潮加速飞奔。在影片最后的高潮场景中,经过之前的重重铺垫,三层空间的叙事同时开始推进,视觉、音乐、音效等其他电影元素也都保持了精准的同步,最后让观众在听觉、视觉、心理三重层面上和影片节奏达到同步高潮。仅凭这一段场景,《盗梦空间》就足以让你久久难以忘怀。

当然,《盗梦空间》这部电影不会是完美无缺的神作,它也有我眼中的缺点。虽然影片已经有两个半小时,但从影片的世界观设定来看,它所建构的这个梦幻世界的运行规则还是有些含糊,同时很多人物关系的前因后果以及故事的细节交代的过于仓促。不过,对于一部分影迷观众来说,这既是考验又是乐趣。

作为一个故事核心其实非常文艺的暑期档电影,它对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平衡做到了一个相当接近完美的程度。本片导演诺兰通过这部电影,再次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值得好莱坞押宝的导演。

关于剧透: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是不怕剧透的,因为那个试图剧透你的人,他的理解一定不会和你自己观影而产生的理解一样。个人建议,如果你不打算反复看这部电影,不妨可以先看一些剧情介绍再去看电影,这样可以让你更专注你想关注的细节。因为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太大了,只看一遍的话,会对不少故事细节顾此失彼。

《盗梦空间》影评


《盗梦空间》影评

盗梦空间剧情概要:柯布和妻子梅尔有能力创造梦境,两人可以共同生活在梦境里。但梅尔把梦境当成了现实,愿意一直生活梦境里。柯布却开始厌倦了梦境,想法让妻子与他一起回到现实,于是在她的意识植入了“现在是在梦境中”的思想。她妻子终于和他一起通过在梦境中卧轨自SHA而回到了现实。但悲剧是妻子回到现实之后意识里还保留着“现在是在梦境中”的思想,她执意要继续回到现实,于是要柯布陪她一起继续自杀。柯布妻子死了,但柯布认为当前生活就是现实,没有选择死。梅尔死后,柯布被当成了杀人犯被通缉,于是出境逃离。在境外帮其它公司用“盗梦”的技能获取商业机密。一次盗梦失败,柯布被迫协助一家公司去搞垮另一家公司,通过在梦中植入意识的方式让那家公司的继承人做出解散公司的决定……

盗梦空间的宣传铺天盖地,关于梦的解释和传说目前为止科学界也没能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吧。

现实中的梦肯定是一个人现实想法的一个真实映照,或者说是对潜意识的一种放大,就像剧情。我们在一个潜意识的框架里增删了很多东西,在梦境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流的导演,(励志名言)只是现实中的我们并不能像电影中的那样用植入想法的方式来控制剧情的发展,梦境中遇到危险后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出危险信号,为了不让我们高速运转的大脑崩溃而让我们醒来,按照电影中说的,醒来就是穿越,醒来意味着梦境中的死亡。

因为在梦境中只有死亡才穿越的更彻底,当然还有其他的穿越方式,另一种就是靠外界的力量,让我们现实中的身体剧烈的震动,而形成穿越!

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震动!

说到震动,我要说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穿越过。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的经历,或者说是小憩,但就在那小憩的几分钟里我们就完成了一个梦境,我们算不算是造梦师呢?

我们总会在快醒的时候突然间梦到很危险的事情,比方说梦到下楼梯突然一下踩空身体急速下坠,我们就会突然间醒来。醒来的瞬间身体剧烈的震动,桌子都快被我们晃散架了,我们也完成了穿越,一次成功的穿越!

现实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经过一个地方或者看到某个人、某个事物突然间感觉这个场景很熟悉、简直就像昨天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一幕一幕都是那样的清晰,感觉像做梦,好像我们曾经给自己植入过一个场景一样,像极了从现实穿越到了梦境中。

导演或许就是抓住了现实中的一些细节,放大后放到了梦境中,放到了电影当中,给了我们神奇的观影效果,让我们深思现实中的梦!

看了电影后突然间就会想:迷方向感觉就像做梦一般,现实中的迷方向会不会是另外的一种穿越方式呢?迷方向是我们在同一个时间潜意识觉得到了不同的地方。好像是我们给我们自己植入了一个思想,我们以为我们自己在另一个地方,所有的东西都变换了位置,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东西本身,当然没有变的还有方向。

电影中的主线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一个字“爱”。

对妻子的爱,对子女的爱。对妻子的爱最终却因为妻子的迷失而害了妻子,当主人公醒悟之后,对之女的爱让他回到了现实,因为在很多次穿越之后他终于在结尾的时候看到了孩子永远背着自己的童真笑脸。

电影终归有他的启迪意义,这部电影的意义也许就是要告诉我们,梦境总归是梦境,我们不能把现实中的许多不好的或者是我们不敢面对的东西永远的囚禁在梦境当中。

现在网游穿越火线很火爆,看过电影后突然间发现我们能穿越的不只有火线,还有梦境!

《盗梦空间》影评1100字


《盗梦空间》影评1100字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即便从影院出来已经过了将近一个对时的时间,即便今夜分外明媚的月光在不停地提醒着我中秋佳节的美丽,即便与诸位好友谈笑风声共庆佳节,我的眼前还依然挥之不去那瞠目结舌的画面,我的耳膜还依然为影片激烈恢弘的音乐所震撼着,我的脑海里仍旧不能停下思考那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是的,你可以把它当做《蝙蝠侠》之类高科技犯罪的未来科幻电影,你也可以把它视为特立独行的如《穆赫兰道》一般的文艺哲学类电影,当然,你或许更愿意把它归类为像《泰坦尼克号》一般的灾难爱情影片。

倘若是我,我想我会选择第三种。

乍一看去,影片描述了一个曾经遭受过打击的盗梦师和他的犯罪团伙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绑架行动,颇有些《十一罗汉》的架势(当然这群“强盗”们所利用的武器是乔治·克鲁尼带领的那十一位花样大盗所无法匹敌的)。实则,影片的主线却是莱昂纳多与玛丽昂之间那悲催得令人心痛的爱情。也一如十几年前的《泰坦尼克号》,看似是在重现史上最著名的海难,实则是在描述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我想已经有太多关于影片里主角们究竟是在梦境中还是现实,究竟身处第几重梦境等等之类的分析和论解,尽管我认为实则并没有这些分析家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也相信莱昂纳多最终回到了现实。因为从他的眼神里,让人感觉到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即便还有无尽的思念。

如果你和你的爱人,能够像他们一样,进入到最深层次的潜意识当中,像上帝一般地创造自己的世界;如果你和你的爱人能够如他们一样,可以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是会选择莱昂一般回到现实世界中过生老病死的平凡人的爱情生活,还是会选择像玛丽昂一般宁愿沉溺在虚拟的梦境中,贪欢余生呢。我想大多数人可能还是会选择平凡人的幸福吧,即便现实中的我们总是不停地奢望着能够与爱人永远相伴,即便热恋时候的人们无论怎么山盟海誓都无法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意。道理其实很简单,爱不是每分每秒的牵挂,爱不是无时无刻的形影相随,爱也不是浓情蜜意的痴言怨语。爱,和世间万物一样,也是平衡的载体,太深,让人寸步难行,太浅,让人漂浮不定,于是,寸步难行的玛丽昂选择了让两人都无法逃避的永恒。

很有趣的是《泰坦尼克号》与《盗梦空间》都有关于“你跳我也跳”之类的桥段,而莱昂纳多也同样身为两部影片的主角,难怪有人将这两部电影做出比较。《盗梦空间》的爱是压抑,痛苦的,正如玛丽昂那幽怨的眼神,莱昂纳多那紧缩的眉头一般,让人窒息。而《泰坦尼克号》的爱是奔放的,热烈的,就像夕阳下温丝莱特那释怀的笑容与莱昂纳多那动人的歌声一样。《盗梦空间》的背景相较来说过于复杂,而《泰坦尼克号》更为直接和更容易让人接受。想必若干年之后,这两部影片定还会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只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尘世俗子来说,更直接的故事,更奔放的爱情应该会让我们更加愿意想起吧。

或许有一天,我们的身体可以被置换,我们的梦境可以被窃取,我们的思想可以被篡改,可是,我想,终归,我们的情感应该是最忠于自己的吧。

也仅仅但愿如此罢了。

盗梦空间观后感


盗梦空间观后感(一)

经常有人讲这么一句话,叫"人生如梦".很多人在遇到很痛苦的事情时,就会有另一个人对他们说,别哭,别觉得痛,这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就没事了。也有些人会自我安慰,他们对着镜子说,别哭,别觉得痛,这只是一场梦,这不是真的。

在没看过这部电影之前,我曾经看过梦的解析,也看过哲学家对这个世界无数的假设,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世界只是上帝的一场梦,一切只是真实得可怕,却也是虚假得可怕,只是太多的梦中人没有发觉它的虚假,仅感知到了它的真实。

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心里有许多的感觉说不出来。其中一种感觉就是"人在梦中是真实的".我是一个特别爱做梦的人,我经常会在梦醒后对着我身边的人说起一些事情,然后他们对我说,没有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这才想起,那只是一场梦而已。作为一个特别有想象力的人,我经常说,我的许多梦都可以拍成一部电影。当大家看着盗梦空间中那些变幻莫测的动态景象时,无比叹息,而类似的一些东西,却早已在我的梦中出现了无数次。所以我特别爱做梦。做梦可以让我感受到无数美丽得,惊人得,玄妙得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东西。有些人对我说,这些梦中景都是假的;但是呢,我理解盗梦空间,我一直觉得,梦中的一切是真实得那么的可怕。我有痛苦的感觉,快乐的感觉,伤心的感觉,还有兴奋的,惊讶的,郁闷的,以及很多很多复杂的情感。有些感觉,在梦醒时分,我依然记得。没有人可以去否定感觉,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找住并将其放至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所以呢,它可以在任何情境下存在,包括梦中。

盗梦空间中,还提到一种很神奇的事情,就是梦中梦,还有梦中梦中梦。当然,我必须承认,我没有做过梦中梦中梦,更没有做过四层的梦,我仅做过梦中梦,而这一点,让我倍感自豪。因为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有很多人无法做到梦中梦,更有很多人连做梦本身都很少。从医学的角度看,做梦少表示睡得香,但是呢,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做梦与大脑的活跃程度相关。我做梦,我不承认是因为我睡得不香,因为我真的睡得挺舒服的。有不少人害怕做梦可能是因为做了亏心事。但我一直做着不违良心的事情,所以我把做梦当成一种乐趣,而非负担。记得做梦中梦那一次醒来,我努力地回忆着梦中梦到的那个梦,却一点思绪都没有。也许正如盗梦空间所讲的,要想回忆起梦中的情景,是一种难事,更别想回忆起梦中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回忆起一些已经很不错了。

盗梦空间,讲的不仅仅是梦。做梦只是这部片的一种形式,它更多的是阐述一些思想。比如说,一个人的潜意识具有自我保护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总是会不愿望去接受一些事实,他们会一意孤行,对于挡住自己去路的另一些人采用回避或去除的方式。这些行为就是这个思想的体现了。我觉得,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自我保护的,只是程度不同。精神病的人是自我保护最强烈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其他所有的人都列为敌人。天真无比的人是自我保护极差的人,因为在他们眼中,没有任何一个人需要防备。做为正常人,生存在这个现实社会,是应该,也必须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的网,而且需要去锻炼自己的防备军,用于抵挡任何对自己不利的人和事,但是,不应该一意孤行。这是盗梦空间讲的另一个思想了。我觉得它是"别以为你还在梦中".

这个世界,有黑社会,有恐怖主义者,有无人性的人,这些人,将人命当成乱草,随时随地即取其性命。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像盗梦空间一样。相同在于,盗梦空间中的人知道在梦中杀人不会有事,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也觉得杀人不会有事。不同的是,盗梦空间的人知道在梦中杀的人不是真的人,或者杀的人会醒过来,而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觉得杀的人不是人,或者杀的人只是死了而已,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很想说,现实世界不是梦,在梦中失去一个人,梦中人会痛。更何况在现实世界失去一个人,他的亲人恋人更会痛得死去活来。这一切,真的不是梦,更不是上帝做的一个梦。我们都流着真实的血液,我们都对外界有感知能力。能不能把一些麻木的想法去除,去对待真实世界的这一份真实?

我能理解男主角在现实世界看到自己的妻子跳下楼的那一刻的心情。那一刻,他会想,这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了,时间是不可以重来的,死亡是真实的,他是无法再和她笑看人生,白头偕老了。当我看到这一刻时,就会想到我逝去的各位亲爱的亲人们,我会回想起我接到关于她们逝去的电话的那一刻,知道我无法再和她们聊天了,看电视了,牵手了,散步了。那一刻,心痛的感觉,真的很难描绘,唯有用眼泪去描绘。

现实是残酷的。这份残酷,并不是讲肉体上的劳累和疼痛,因为现代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到哪去。这份玩残酷,更多的是指精神上,心灵上,感情上的折磨。人一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注定要接受这些折磨,这些折磨会让人想通过"梦"去释怀,想提醒自己这只是做梦,梦醒后就好了。其实,很多人讲梦醒后就好了,另一个意思是,当我们死去了,就无法感知到痛苦了。想想,觉得真的活着比死去要艰难得多。但是呢,勇敢的人都会舍易求难的。所以,看过了盗梦空间,这条艰难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祝愿天下所有的人在梦中感受到甜时,能在现实世界里感受到更多的甜。这是一个意识问题。正如最终男主角们成功地植入一个意识到一个人身上时,我们也可以给自己植入一个意识,那就是,只要心是甜的,梦就是甜的,生活就是甜的……

盗梦空间观后感(二)

我是一个喜欢做梦的女孩,真正的梦。

不管是被忠实的闹钟惊醒,还是悠然醒来。总是习惯地回想一下:我梦到了什么?美滋滋地重温一下后才舍得起床。因为梦的存在,我感觉收获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幻的。可不管是哪一种,我都是自己的主人公,都牵动着每条神经,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乐。从内心深处来说,我更喜欢梦中的世界——天马行空,美好的,我会偷偷地怀念;恐怖的,我会庆幸这只是梦。

很早之前,读过《科幻世界》中的一篇有关"梦"的小说。主人公不堪现实世界中的压力,靠买来的一台做梦机器发泄内心的不满,找到做人的自尊。最后,整个人处在一种现实与虚幻交错的混沌之中,走向灭亡。着实为主人公的不幸心痛了好长时间。

《盗梦空间》的横空出世,让我对梦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思索。这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环环相扣的情节、心思缜密的内在逻辑,让你不得不相信它的真实存在。

影片以插叙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一开始,一身狼狈的主人公杜文被带到了一位位高权重的老者那儿,当迟暮的老人转动手中永不停歇的陀螺时,故事展开了。

老人叫斋藤,在商业上是个呼风唤雨式的人物。为了窃取商业情报,他被一群盗梦者盯上了。一层梦境不行,再加一层,就像负负得正一样,斋藤迷惑了。可他毕竟是个老奸巨猾、警惕性、意志力超凡的人。一个小小的细节,让他洞悉了一切都是梦境。任务失败,杜文只得继续逃亡。

没想到这一次的任务,让"受害者"斋藤想到利用盗梦者来在竞争对手身上种植意念,打垮对方。如何才能回家?这是杜文这辈子最大的梦想。被控杀害爱妻的的凶手能回家吗?家中的两个宝贝现在还好吗?斋藤这个聪明的男人抓住了杜文的七寸。于是,一场交易达成了。

这不是个简单的任务。杜文快找到了合作伙伴。其中,爱莲的出现无疑让这部片子增添了一抹亮色。爱莲青春逼人,脑中充满了稀奇古怪的想法,由她来充当造梦师再合适不过。用杜文的话来讲,那就是"神乎其技".然而,也正是这个聪明的女孩走进了杜文的梦中,盗走了内心深处的秘密——美颖。

美颖是杜文最大的痛,死死地纠缠着他,让他在现实和梦境中错乱。每次,都得依靠"标志物"——陀螺才能确定自己所处的世界。他的心魔会解开吗?他要爱莲造的梦不要出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以免迷失自己。而自己却一直按着回忆,带着生活的点滴来做梦。

当梦境向深处不断潜入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掉入潜意识边缘;当一个人注射了镇静剂,而自己又在梦中死亡,那他也可能掉入潜意识边缘。杜文去过,斋藤也将去。

杜文和美颖这对恩爱夫妻,是抱着狂热的心态进去的。是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只睡了四个小时,可在梦中却度过了五十年,从意气风发到迟暮之年。他们在梦境中成了世界的主宰,一切随意念而生。真正体验了一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梦境是如斯美妙,美颖不想醒来,把内心深处的判断锁了起来,宁愿相信这才是真实世界。而杜文意识到这毕竟是虚幻,想要回到现实世界了,可美颖不愿意,怎么办?于是,杜文给美颖植入了意志——怀疑一切。当火车隆隆驶过的时候,他们紧握着的双手给了彼此力量。死意味着生,意味着重回真实世界。他们终于醒来,是含着眼泪醒来的。可这一切并不肯结束,美颖的意念告诉她——这并不是真实世界。不,她要再次选择死亡,可她并不知道,这次的选择,是永别!杜文怎么办?一切皆因他而起,他无法解开这枷锁,只能让时间吞噬自己的神经,在一次次的煎熬折磨中希冀得到救赎。

从悉尼飞往洛杉矶的飞机启航了!路裴的登场意味着好戏正式开演。要给这个商业巨子的儿子植入"解散父亲的公司"这一意念是多么不可思议!计划开始:要造三层梦空间——第一层,让路裴坦诚他们父子关系,他不要承袭父荫;第二层,播下"我要另创天地"的种子;第三层,让他父亲出现在梦中,明确告诉他不要什么都跟父亲学。

事情完美地按计划进行着,虽然中途有各式危险,有梦境主人意识影子的防备打击,但我知道这些都是徒劳,所以很安心地欣赏着。不过,事情还是出乎意料之外——路裴在第三层梦空间,还没见着他老爹的时候就被杜文潜意识中的影子——复仇美颖杀害了。一切真的前功尽弃了吗?不,每深一层的梦空间,时间就会拉长好多倍。关键时候,爱莲鼓动大家继续潜入第四层,他们终于找到了美颖,找到了路裴。把路斐送到了第三层梦空间,终于完成了任务。但杜文却选择留在了第四层,他要继续寻找那倒霉的,在第一层空间就中枪、命在旦夕的斋藤,他答应事成之后,会利用权力让他重获做人的自由。斋藤在哪儿?

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斋藤,一个满脸皱纹的斋藤,一个满脸皱纹、却高高在上的斋藤。陀螺出现了,斋藤会选择死亡吗?

影片的最后,所有人都在那开往美国的飞机上醒来,大家一起做了一个极其精彩刺激的梦。杜文可以回家了。当他正大光明地走向父亲的时候,真像一场梦。到了家,他习惯性地拿起陀螺,开始旋转。可一见到久违的儿女,他的心立马飞了出去,共享天伦之乐……

陀螺还在旋转着,这是梦境吗?一切如你所愿。

《盗梦空间》观后感精选


每当我们观看一部新的电影时,我们可以把在作品中领悟到的道理写成观后感。观后感,可以简单的认为是心得体会,我们观摩某作品后内心得出的感悟而写作的内容。我们在构思观后感的时候,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来展开全篇。一篇观后感他主要价值应该体现在哪方面呢?读后感大全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盗梦空间》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1)

经常有人讲这么一句话,叫人生如梦.很多人在遇到很痛苦的事情时,就会有另一个人对他们说,别哭,别觉得痛,这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就没事了。也有些人会自我安慰,他们对着镜子说,别哭,别觉得痛,这只是一场梦,这不是真的。

在没看过这部电影之前,我曾经看过梦的解析,也看过哲学家对这个世界无数的假设,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世界只是上帝的一场梦,一切只是真实得可怕,却也是虚假得可怕,只是太多的梦中人没有发觉它的虚假,仅感知到了它的真实。

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心里有许多的感觉说不出来。其中一种感觉就是人在梦中是真实的.我是一个特别爱做梦的人,我经常会在梦醒后对着我身边的人说起一些事情,然后他们对我说,没有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这才想起,那只是一场梦而已。作为一个特别有想象力的人,我经常说,我的许多梦都可以拍成一部电影。当大家看着盗梦空间中那些变幻莫测的动态景象时,无比叹息,而类似的一些东西,却早已在我的梦中出现了无数次。所以我特别爱做梦。做梦可以让我感受到无数美丽得,惊人得,玄妙得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东西。有些人对我说,这些梦中景都是假的;但是呢,我理解盗梦空间,我一直觉得,梦中的一切是真实得那么的可怕。我有痛苦的感觉,快乐的感觉,伤心的感觉,还有兴奋的,惊讶的,郁闷的,以及很多很多复杂的情感。有些感觉,在梦醒时分,我依然记得。没有人可以去否定感觉,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找住并将其放至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所以呢,它可以在任何情境下存在,包括梦中。

盗梦空间中,还提到一种很神奇的事情,就是梦中梦,还有梦中梦中梦。当然,我必须承认,我没有做过梦中梦中梦,更没有做过四层的梦,我仅做过梦中梦,而这一点,让我倍感自豪。因为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有很多人无法做到梦中梦,更有很多人连做梦本身都很少。从医学的角度看,做梦少表示睡得香,但是呢,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做梦与大脑的活跃程度相关。我做梦,我不承认是因为我睡得不香,因为我真的睡得挺舒服的。有不少人害怕做梦可能是因为做了亏心事。但我一直做着不违良心的事情,所以我把做梦当成一种乐趣,而非负担。记得做梦中梦那一次醒来,我努力地回忆着梦中梦到的那个梦,却一点思绪都没有。也许正如盗梦空间所讲的,要想回忆起梦中的情景,是一种难事,更别想回忆起梦中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回忆起一些已经很不错了。

盗梦空间,讲的不仅仅是梦。做梦只是这部片的一种形式,它更多的是阐述一些思想。比如说,一个人的潜意识具有自我保护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总是会不愿望去接受一些事实,他们会一意孤行,对于挡住自己去路的另一些人采用回避或去除的方式。这些行为就是这个思想的体现了。我觉得,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自我保护的,只是程度不同。精神病的人是自我保护最强烈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其他所有的人都列为敌人。天真无比的人是自我保护极差的人,因为在他们眼中,没有任何一个人需要防备。做为正常人,生存在这个现实社会,是应该,也必须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的网,而且需要去锻炼自己的防备军,用于抵挡任何对自己不利的人和事,但是,不应该一意孤行。这是盗梦空间讲的另一个思想了。我觉得它是别以为你还在梦中.

这个世界,有,有恐怖主义者,有无人性的人,这些人,将人命当成乱草,随时随地即取其性命。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像盗梦空间一样。相同在于,盗梦空间中的人知道在梦中杀人不会有事,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也觉得杀人不会有事。不同的是,盗梦空间的人知道在梦中杀的人不是真的人,或者杀的人会醒过来,而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觉得杀的人不是人,或者杀的人只是死了而已,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很想说,现实世界不是梦,在梦中失去一个人,梦中人会痛。更何况在现实世界失去一个人,他的亲人恋人更会痛得死去活来。这一切,真的不是梦,更不是上帝做的一个梦。我们都流着真实的血液,我们都对外界有感知能力。能不能把一些麻木的想法去除,去对待真实世界的这一份真实?

我能理解男主角在现实世界看到自己的妻子跳下楼的那一刻的心情。那一刻,他会想,这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了,时间是不可以重来的,死亡是真实的,他是无法再和她笑看人生,白头偕老了。当我看到这一刻时,就会想到我逝去的各位亲爱的亲人们,我会回想起我接到关于她们逝去的电话的那一刻,知道我无法再和她们聊天了,看电视了,牵手了,散步了。那一刻,心痛的感觉,真的很难描绘,唯有用眼泪去描绘。

现实是残酷的。这份残酷,并不是讲肉体上的劳累和疼痛,因为现代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到哪去。这份玩残酷,更多的是指精神上,心灵上,感情上的折磨。人一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注定要接受这些折磨,这些折磨会让人想通过梦去释怀,想提醒自己这只是做梦,梦醒后就好了。其实,很多人讲梦醒后就好了,另一个意思是,当我们死去了,就无法感知到痛苦了。想想,觉得真的活着比死去要艰难得多。但是呢,勇敢的人都会舍易求难的。所以,看过了盗梦空间,这条艰难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祝愿天下所有的人在梦中感受到甜时,能在现实世界里感受到更多的甜。这是一个意识问题。正如最终男主角们成功地植入一个意识到一个人身上时,我们也可以给自己植入一个意识,那就是,只要心是甜的,梦就是甜的,生活就是甜的……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2)

很受追捧的片子,未观其影,久闻其名。

看名字就知道,又是一部“折磨”大脑的片子,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动作场面。汽车追逐部分,让我莫名的想起吕克贝松。看到人物在空间里翻腾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何名为“空间”。

此片包含的因素很多,视觉的、听觉的、思维的、甚至还有幻觉。

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务,在每一个场景都能“恪尽职守”,努力的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片中小MM第一次进入梦境时候,周围景物的大爆炸很明显的看出是电脑特技制作的,有点失真,这算是最大的败笔。后来小MM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图腾,却始终都没使用过,很可惜。成了一个看似没有任何用处的情节。

一个一个的梦境,一层一层的深入,还不如说是,一次又一次的陷入。每一次进入下一层梦境都是这一层的“无能为力”,就好像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然后不断的针对谎言的漏洞去制造更多的谎言。最终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假的。

片中对于梦境“规则”的解说,如:死亡之后就会醒来,使用镇静剂死亡之后就无法回到上一层,跌入梦境边缘之类的。其实都是圈套,让观众总是按照预定的框架去适应这些规则,然后规则不断变化,规则中出现规则,让观众开始晕晕呼呼。加上场景的不断变化,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来回切换,然而每一层都有每一层出现的“规则”,观众的思维就很难一步到位的跟上,

菲舍在老菲舍病床前那生死别离的一刻,我实在忍不住了,脑子一片翻腾,所有的记忆清晰无比。

还好当时还算有点理智,没有完全让伤感占了上风,强迫自己认真看电影,极力忍住眼泪。可惜,还是不够坚强,滚烫的热,划过脸颊,留下了无比混乱的思绪。

接下来的部分,一直在挣扎中看完,一边脑子里不断的重演着回忆,阻碍正常思绪,没法认真看下去。一边又必须保持理智,想要好好的看到结局。一直挣扎着,以至于看完之后情绪很难平复,实在对不起同行的朋友。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3)

《盗梦空间》又名《奠基》,编剧兼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这部影片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效果四项大奖。

《盗梦空间》以其极具想象力的空间,给观众打开了梦境之迷,让每个观众从影片中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脱离现实却又浮尘于现实之上,带领观众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

《盗梦空间》关于梦境的设计是:他们的第一层梦境是尤瑟夫的梦境,是在一座大城市里;第二层梦境是亚瑟的,在一座酒店里;第三层梦境是费舍尔的,在一个雪中要塞;第四层梦境是科布的,在科布和他亡妻曾经进入过的迷失域;第五层是潜意识边缘。每进入一层梦境,时间会慢二十倍(即大脑思考速度加快),10个小时的航程,1层梦要1个星期,2层梦要6个月,3层梦要10年……但可以用协同刺激来唤醒。

《盗梦空间》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思路严谨,兼具几何学、逻辑学、物理学、建筑学等各种学科,令人回味无穷。它那错综复杂的情节设置、眼花缭乱的动作编排、扣人心弦的陷阱转折、充满诡异的窒息氛围,就像一座精密纷繁的迷宫,即使徜徉数遍,仍能让人有意犹未尽、神秘莫测之感。

荧幕上,一首梦之跌宕曲喧嚣上演,分崩离析的高楼大厦、扭曲地心引力的街道、无迹可寻的颠倒空间,让我无比震撼。电影的各种精彩的镜头和精湛的拍摄技术让我难忘,让我对编剧兼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更加敬佩!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4)

《盗梦空间》是由著名导演诺兰执导,由小李担任主演,这部商业大作,不仅极富创意的梦境元素和视觉特效,而且在剧情方面也是留下不少悬疑让人探讨,比如最后男主是否回到现实,在所有的电影元素上都极其精准,故事层面也做到了商业和艺术的完美平衡。和之前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一样,这部电影也是口碑票房双佳的商业大作。

值得一看一流的商业电影。从电影主体的构思,以及制作团体对整个故事情节主次、轻重、节奏的取舍、剪辑上看,现代商业电影的机巧之思突显。炫酷的特技与动作,奇幻的想象,一层又一层的梦让人眼花缭乱。诺兰独有的叙事技巧视觉风格以及影像语言都被完美的贯彻其中,其遵循并热爱的怀古之风从人物造型,台词蔓延到拍摄手法以及特效制作上,不过正因为如此,一些动作戏上的处理还有视觉奇观的展现则还不是那么过瘾。电影所传达的思想是真假难辨,现实就是虚幻,虚幻就是现实,戒指的存在,给现实与梦划上一道清楚的.界限。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5)

如果进一步拓宽眼光,从电影拍摄实践的角度来看待《盗梦空间》,你又会发现片中盗梦/种梦的一系列流程,其实完全就是创作电影的过程。无论是目标心理利用的逻辑(对应剧本设置),团队成员的构架(对应演员的甄选与训练),梦境时空的设计(对应场景调度),乃至梦境层次的起承转合(对应剪辑)等等,片中对于多重梦境的表现诸多设计与表现的过程,基本上就是对应于一部惊险悬疑动作片的拍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你会发现早已成为“俗套游乐园”动作片、原先能够拍得如此有新意、如此充满想象力、如此环环相扣。

能够说,《盗梦空间》的价值之一,在于让人体会该如何拍好电影。说到底,这是个表现创造力、展现想象力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创作电影与“造梦”是同质同理的。此刻你再回过头来体会影片复杂的情节设定以及由此引发的你自我的思考,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一边理解编导设定、同时一边再补充、创造你自我设定的过程,而这一点,正是影片提到的有关“梦境”的基本原理之一。也就是说,透过《盗梦空间》,诺兰哥哥不止是给观众施了个“自动圆满故事”的inception,他还给你加了个“由此体会电影创作”inception。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6)

梦,梦是什么?

梦是存留在人心底最深的执念,有一些意志不能在明面上表现出来,所以它成了存留在人脑海深处的潜意识,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就有了揭秘梦境之谜的《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的出世,无疑在人群间刮起了一阵旋风,也让无数看过此片的人,加入了《盗梦空间》的舌战中。

好了,闲话不多说,还是说说影片的主要内容吧,影片中的主人公柯布是个具有‘盗梦’能力的特异人士,所谓‘盗梦’,也就是能够进入别人的梦境,从而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心。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毕竟我们都是平民百姓,既不是总统也不是美国FBI特务。可是当你真正了解到盗梦的强大后,就会发现它的力量有多震撼。如主角们所说,一个人在睡觉时是防备心最弱的时候,也就是说,若是这个时候攻克他的心防,是最容易的。

对于一些商业竞争对手来说,如果麾下有一名具有‘盗梦’能力的人,绝对是莫大的助力。而且影片中还特地提到,不仅可以从别人的梦境中获得你想要的信息,还可以‘植入思想’。你是不是和惊讶呢?思想怎么可以植入?难道你能控制我的大脑吗?没错,就算一个人可以通过别人的梦境盗梦来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可是植入一个想法到别人的脑海中怎么可能?莫非是玄幻?错了,这是真的。不过,这就要求盗梦者具有很高深的能

力,而且要植入一个想法到别人的大脑,有个前提,你必须进入对方的梦境。然后又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就拿影片中的距离好了,主人公为了植入“我要解散父亲的公司”这个想法到企业家小费舍尔的脑海中,就和自己的伙伴一同进入了小费舍尔的梦境,而且这个梦境还有三层,意思就是极为危险的。若是不成功,你很有可能会停留在潜意识边缘,永远醒不过来。说道盗梦,这其中还包含了许多知识,比如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还有人本身的情感问题。就如同珂布的妻子,因为沉迷于梦境走不出来,最后只得以跳楼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说,盗梦工作者也有一个绝对的危险,就是很容易分不清现实和梦境。所以,这个时候,影片中一个重要的道具就出现了——图腾。这个东西是根据物理原理,来区分你到底是处在现实世界还是梦境当中的。

好了,说到这里,影片的剧情就说得差不多了。还是来谈谈我的观后感吧。

其实,对于做梦来讲,每个人都会做梦。而且梦境不同,有的人做噩梦、有的人做美梦,有的梦到死去的人,还有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离奇古怪的梦。就拿我自己来讲,我在读高三的时候,几乎有一个礼拜都做了完全不同的噩梦,而且梦境匪夷所思。虽然如影片中主人公提到的,我们似乎从不记得梦境的开头,醒来记得的只是梦境中一些零星的片段。可是我做的梦,却是完全没有一丝头绪,而且无一例外,全是噩梦。虽说梦境之说不可信,可是谁能忍受每日做噩梦,这样会大大影响平时的生活工作的。

最后无法,我只能将此事告诉了我妈妈,结果妈妈说可能是临近高考,我压力太大,所以在梦中以噩梦的形式表现。而外婆却说,我会不会是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因为她们听完我讲完我的梦境后,也觉得匪夷所思。所以,最后为了安我的心,我的小姨还特地跑到观音庙去为我求了一串开过光的手链,让我戴在手上。可是效果甚微,最后我都不敢一个人睡了,只能和室友挤在同一张床上。

现在看完《盗梦空间》,突然想起这件事来,现在还不能释怀。如影片中所说,一个人是有明意识和潜意识的,明意识多是光明正大的,可是潜意识一般是内心的一些阴暗面,碍于社会,我们无法直接表现出来,可是这些潜意识并没有随着你的压制而消失不见,而是深深存在你的脑海中,最后以各种各样的梦境呈现出来。

总之,做梦的原因有多种,而关于梦境之谜,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7)

看了朋友推荐的《盗梦空间》,的确是一部精彩的电影,为了回家不得不通过另外一种途径去实现目的.迫不得已,对妻子始终怀有罪恶感的愧疚最终得以释然的妥协,以及通过自己的大脑在梦境创造的既完美又不完美的世界的独一无二……每个人都能从中收获自己想要的,“盗”梦——观后感。“入梦装置,时间,穿越……”相信不久以后会出现我们现在这样的世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到时候真的无法想象时间又将会呈现一个怎样的变化。印象深刻的是电影中隐约可以感受到一个人经历不同时间的迷茫,这跟电影所说的“意识的边缘”是有点联系的。抛开电影里主人公的妻子不愿接受现实逃避到自己创造的“理想现实”不说。

如果一个人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在另外一个世界经历漫长岁月,再回到起初的时候,他将会有一个怎样的变化……像主人公的妻子一样无法适应现实,还是以后能够做的更多……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这样的变化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有些人因为一些事就此被打败陷入自己构造的“另一个现实世界”有些人因为认清变化竟一夜之间从孩子变成大人。也许是我反应迟钝回才发现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这样的规律。

有些人大概早已看懂本片的这一点吧。很想体会一下片中男主人公和他妻子在梦中经历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再回到现实中年轻一次,大概就知道现在的我可以做什么,相信什么了吧。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8)

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刚好《盗梦空间》上映,我约上三两同学,一同去购物公园的五星电影院抢险观看。

不愧是热门电影,来看《盗梦空间》的人还真多。我们排队买票之后,赶紧进入放映厅,等待开映。

终于,电影开始了……

故事在一个一个“扣”的揭开中展开,整个电影剧情在亲情、爱情、和惊险刺激的场面中深入,在莱昂纳多重回现实中结束。

若观看了这个电影后,不禁被导演诺兰的叙事方式和创意手法所折服,故事在梦境和现实中不断交错,故事情节盘根错节,让我看了不禁拍案叫绝。

影片中的主人公似乎是迷失在现实与梦境中,已经完全模糊了,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由此,我联想到了我自己。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我只喜欢语文、政治、历史,而不喜欢理科。我文科成绩很好而理科成绩一塌糊涂。

但是现实是,我必须通过中考才能上高中、通过高考才能上大学,上了大学才能更好的实现我的梦想。而以我蹩脚的理科成绩,很难上到好的高中,也就很难上到很好的大学了。

我一直处在纠结中。看看了《盗梦空间》,经过深思熟虑,我明白了现实与梦想的区别,我必须处理好我现在的显示问题,我必须把理科学好,考上好高中、才能继续我的梦想。

《盗梦空间》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我很喜欢。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9)

我们过往的经历,是一系列意念植入的结果,可是自己却意识不到。而这些来源于早年间植入到我们脑中的各种意念,它们仿佛寄生物一般,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乃至命运。

我们从哪儿开始的,又为何要这样做,也许连自己都不知道,冥冥之中就好像被一个既定的范本框定住了一样,只能一步步朝着那早已确定的结果不断前进。

如何改变,如何突破,并保证不把这些好似已经确定的观念传递给他人,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呢?

这就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学习与觉知。能力强大的可以自我疗愈(突破),像影片中的柯布那样;能力不足的就需要借助外力。

当对某些问题意识不到,体会不清时,一是可以通过身心提升训练升级我们的潜意识,使得我们变的更加强大;二是可以借助心理师的力量,通过心理咨询,去看清,认清,理清……

影片中的小费舍其实就是通过造梦师接受了一次在思想层面的心理咨询过程。小费舍对父亲的恨,实际上是包裹在爱的防御下并不能被自己所意识到的,而恨的根源来自父亲对他的不认可和不接纳。

起初斋藤找到柯布就是想利用这一点去在梦中挑唆小费舍与自己的父亲对抗并在父亲死后解散掉家族企业。但是万万没想到,在梦中小费舍却得到了父亲的肯定与支持。在老费舍去世前,他表示:希望小费舍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而并不是小费舍之前误解的那样——父亲对自己很失望。爷俩最终得到了和解!

而这一切实际上促成了小费舍的自我认同,他不再需要去为了讨得父亲的欢心而委屈自己,他决定要做回自己!不再继承父亲的基业,而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业。这其实也间接达成了斋藤的植念计划,真是歪打正着啊!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10)

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美国的科幻大片,其中应用了很多现代科技理论和生物技术原理,现代科技的链接技术为电影带给了技术支持。

为了展开和康博公司的较量,柯布一行人选取在梦里行动,这样既避免了现实生活中的伤害,又能在对方最薄弱的时候获取对自我最有利的信息。所谓梦,就是人的潜意识,透过进入人的潜意识而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做虽是违法的,但这种行为应用在现实社会对于很多商业战争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电影中,柯布是造梦者,他有很多的造梦理论,听上去是很复杂难懂的,但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只有自我是核心,其余都是记忆映射出来的影子,影子都会关注着核心,所以人在自我的梦中永远是主角。

利用人的潜意识进行活动的技术在很多电影中都有应用,电影《阿凡达》就是利用了生物连接技术,用人脑的潜意识进入潘朵拉星球,在另一个空间中进行人类活动。电影《危机解密》也是利用了生命垂危之人的潜意识让人在另一个时空内继续存活。

高端的现代科技为很多电影带给了技术支持,而本片也是在原有的技术构想下构成的。

电影《盗梦空间》以其宏大的空间场景和巧妙的配乐效果赢得了世界观众的青睐和关注。本片无论是从艺术欣赏方面还是技术实现方面都有其分析的价值和观赏的必要性。对于观众而言,视觉的冲击力和听觉的享受性是一部影片艺术性质的重要体现。然而,科幻片的技术支持更加重要,有些现代科技比较难以让人理解,但是作为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透过影片情节展此刻观众面前就变得通俗易懂了。如此看来,本片赢得很好的口碑并不是空穴来风。

《盗梦空间》观后感(篇11)

我是一个喜欢做梦的女孩,真正的梦。

不管是被忠实的闹钟惊醒,还是悠然醒来。总是习惯地回想一下:我梦到了什么?美滋滋地重温一下后才舍得起床。因为梦的存在,我感觉收获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幻的。可不管是哪一种,我都是自己的主人公,都牵动着每条神经,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乐。从内心深处来说,我更喜欢梦中的世界——天马行空,美好的,我会偷偷地怀念;恐怖的,我会庆幸这只是梦。

很早之前,读过《科幻世界》中的一篇有关“梦”的小说。主人公不堪现实世界中的压力,靠买来的一台做梦机器发泄内心的不满,找到做人的自尊。最后,整个人处在一种现实与虚幻交错的混沌之中,走向灭亡。着实为主人公的不幸心痛了好长时间。

《盗梦空间》的横空出世,让我对梦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思索。这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环环相扣的情节、心思缜密的内在逻辑,让你不得不相信它的真实存在。

影片以插叙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一开始,一身狼狈的主人公杜文被带到了一位位高权重的老者那儿,当迟暮的老人转动手中永不停歇的陀螺时,故事展开了。

老人叫斋藤,在商业上是个呼风唤雨式的人物。为了窃取商业情报,他被一群盗梦者盯上了。一层梦境不行,再加一层,就像负负得正一样,斋藤迷惑了。可他毕竟是个老奸巨猾、警惕性、意志力超凡的人。一个小小的细节,让他洞悉了一切都是梦境。任务失败,杜文只得继续逃亡。

没想到这一次的任务,让“受害者”斋藤想到利用盗梦者来在竞争对手身上种植意念,打垮对方。如何才能回家?这是杜文这辈子最大的梦想。被控杀害爱妻的的凶手能回家吗?家中的两个宝贝现在还好吗?斋藤这个聪明的男人抓住了杜文的七寸。于是,一场交易达成了。

这不是个简单的任务。杜文快找到了合作伙伴。其中,爱莲的出现无疑让这部片子增添了一抹亮色。爱莲青春逼人,脑中充满了稀奇古怪的想法,由她来充当造梦师再合适不过。用杜文的话来讲,那就是“神乎其技”。然而,也正是这个聪明的女孩走进了杜文的梦中,盗走了内心深处的秘密——美颖。

美颖是杜文最大的痛,死死地纠缠着他,让他在现实和梦境中错乱。每次,都得依靠“标志物”——陀螺才能确定自己所处的世界。他的心魔会解开吗?他要爱莲造的梦不要出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以免迷失自己。而自己却一直按着回忆,带着生活的点滴来做梦。

当梦境向深处不断潜入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掉入潜意识边缘;当一个人注射了镇静剂,而自己又在梦中死亡,那他也可能掉入潜意识边缘。杜文去过,斋藤也将去。

杜文和美颖这对恩爱夫妻,是抱着狂热的心态进去的。是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只睡了四个小时,可在梦中却度过了五十年,从意气风发到迟暮之年。他们在梦境中成了世界的主宰,一切随意念而生。真正体验了一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梦境是如斯美妙,美颖不想醒来,把内心深处的判断锁了起来,宁愿相信这才是真实世界。而杜文意识到这毕竟是虚幻,想要回到现实世界了,可美颖不愿意,怎么办?于是,杜文给美颖植入了意志——怀疑一切。当火车隆隆驶过的时候,他们紧握着的双手给了彼此力量。死意味着生,意味着重回真实世界。他们终于醒来,是含着眼泪醒来的。可这一切并不肯结束,美颖的意念告诉她——这并不是真实世界。不,她要再次选择死亡,可她并不知道,这次的选择,是永别!杜文怎么办?一切皆因他而起,他无法解开这枷锁,只能让时间吞噬自己的神经,在一次次的煎熬折磨中希冀得到救赎。

从悉尼飞往洛杉矶的飞机启航了!路裴的登场意味着好戏正式开演。要给这个商业巨子的儿子植入“解散父亲的公司”这一意念是多么不可思议!计划开始:要造三层梦空间——第一层,让路裴坦诚他们父子关系,他不要承袭父荫;第二层,播下“我要另创天地”的种子;第三层,让他父亲出现在梦中,明确告诉他不要什么都跟父亲学。

有关观后感盗梦空间精选


优秀的电影同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电影中许多精彩纷呈的情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观后感就是为了记录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而存在的。写观后感要写出自己所了解的视频的中心思想,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考虑到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特意整理了“观后感盗梦空间”,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1)

很受追捧的片子,未观其影,久闻其名。

看名字就知道,又是一部“折磨”大脑的片子,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动作场面。汽车追逐部分,让我莫名的想起吕克贝松。看到人物在空间里翻腾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何名为“空间”。

此片包含的因素很多,视觉的、听觉的、思维的、甚至还有幻觉。

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务,在每一个场景都能“恪尽职守”,努力的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片中小MM第一次进入梦境时候,周围景物的大爆炸很明显的看出是电脑特技制作的,有点失真,这算是最大的败笔。后来小MM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图腾,却始终都没使用过,很可惜。成了一个看似没有任何用处的情节。

一个一个的梦境,一层一层的深入,还不如说是,一次又一次的陷入。每一次进入下一层梦境都是这一层的“无能为力”,就好像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然后不断的针对谎言的漏洞去制造更多的谎言。最终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假的。

片中对于梦境“规则”的解说,如:死亡之后就会醒来,使用镇静剂死亡之后就无法回到上一层,跌入梦境边缘之类的。其实都是圈套,让观众总是按照预定的框架去适应这些规则,然后规则不断变化,规则中出现规则,让观众开始晕晕呼呼。加上场景的不断变化,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来回切换,然而每一层都有每一层出现的“规则”,观众的思维就很难一步到位的跟上,

菲舍在老菲舍病床前那生死别离的一刻,我实在忍不住了,脑子一片翻腾,所有的记忆清晰无比。

还好当时还算有点理智,没有完全让伤感占了上风,强迫自己认真看电影,极力忍住眼泪。可惜,还是不够坚强,滚烫的热,划过脸颊,留下了无比混乱的思绪。

接下来的部分,一直在挣扎中看完,一边脑子里不断的重演着回忆,阻碍正常思绪,没法认真看下去。一边又必须保持理智,想要好好的看到结局。一直挣扎着,以至于看完之后情绪很难平复,实在对不起同行的朋友。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2)

我是一个喜欢做梦的女孩,真正的梦。

不管是被忠实的闹钟惊醒,还是悠然醒来。总是习惯地回想一下:我梦到了什么?美滋滋地重温一下后才舍得起床。因为梦的存在,我感觉收获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幻的。可不管是哪一种,我都是自己的主人公,都牵动着每条神经,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乐。从内心深处来说,我更喜欢梦中的世界——天马行空,美好的,我会偷偷地怀念;恐怖的,我会庆幸这只是梦。

很早之前,读过《科幻世界》中的一篇有关"梦"的小说。主人公不堪现实世界中的压力,靠买来的一台做梦机器发泄内心的不满,找到做人的自尊。最后,整个人处在一种现实与虚幻交错的混沌之中,走向灭亡。着实为主人公的不幸心痛了好长时间。

《盗梦空间》的横空出世,让我对梦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思索。这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环环相扣的情节、心思缜密的内在逻辑,让你不得不相信它的真实存在。

影片以插叙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一开始,一身狼狈的主人公杜文被带到了一位位高权重的老者那儿,当迟暮的老人转动手中永不停歇的陀螺时,故事展开了。

老人叫斋藤,在商业上是个呼风唤雨式的人物。为了窃取商业情报,他被一群盗梦者盯上了。一层梦境不行,再加一层,就像负负得正一样,斋藤迷惑了。可他毕竟是个老奸巨猾、警惕性、意志力超凡的人。一个小小的细节,让他洞悉了一切都是梦境。任务失败,杜文只得继续逃亡。

没想到这一次的任务,让"受害者"斋藤想到利用盗梦者来在竞争对手身上种植意念,打垮对方。如何才能回家?这是杜文这辈子最大的梦想。被控杀害爱妻的的凶手能回家吗?家中的两个宝贝现在还好吗?斋藤这个聪明的男人抓住了杜文的七寸。于是,一场交易达成了。

这不是个简单的任务。杜文快找到了合作伙伴。其中,爱莲的出现无疑让这部片子增添了一抹亮色。爱莲青春逼人,脑中充满了稀奇古怪的想法,由她来充当造梦师再合适不过。用杜文的话来讲,那就是"神乎其技".然而,也正是这个聪明的女孩走进了杜文的梦中,盗走了内心深处的秘密——美颖。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3)

必须要说的是这部片子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莱坞大片,硬件方面让演技与颜值都无可挑剔的小李子演主角,还有就是影片的场景设计也是高比格,软件方面,剧情丝丝如扣,题材新颖独特,特别是结尾很是惊艳,让人有种置身梦境的感觉。

只要是人都会做梦,在梦里我们就是自己的王,掌控着自己跟他人的一切,可是有这么一帮人,他们能够进入他人的梦境,影响并改变他人的决定,他们就是小李子领衔的盗梦人,他们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却从不伤人性命,因为要想进入别人梦境,他们需要跟一身犯险,跟被盗梦者变成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所以说这个工作还有高危性。

盗梦专家除了要跟被盗梦者变成命运共同体外,还要避免入戏太深,以致自己陷入其中,从此一睡不醒,因为他人的梦里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在现实生活里承受不了的,所以才会放在梦境里,盗梦着窃取他人的梦,等于说是把他人的痛苦也转移到自己身上,试问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放到谁身上都会受不了的。

人虽然是万物的灵长,可也会受伤,身体上的用药就能治好,可心灵的怎么办?躲在梦里独自舔嗜伤口未免不是个好办法,毕竟那是自己的梦,可以在里面痛哭,大笑,生气,不用担心被他人看到,所以说梦是治愈心伤的良药,平素现实世界里没说出口的话,还有无法再见到的人,也许在梦境里会帮我们实现。

影片结局不停旋转的陀螺,代表着人类飞速转动的大脑,即使睡着了,大脑不会停,梦就不会断,可此时的我们到底是在现实还是在梦境呢?也许本来人生就是梦一场吧。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4)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层世界。如果我们把片子中小组计划的现实世界作为参照物的话,按照做梦依次向上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limbo(迷失域)。

2. 正常人活动在现实世界,做梦的时候在第一层梦境。如果要进入第二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必须要服用一般性药物。在服用一般性药物的情况下,要从梦中醒来(不管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所谓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坠的冲击。第二种就是被杀死。当然,等药物效果过期也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3. 如果要进入第三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里的梦,一般性药物就无效了,必须要加强型药物。但是加强型药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梦里被杀死不能醒来,而会进入Limbo(后面解释什么是limbo),所以只能用 Kick的方式来苏醒。

4. 所谓的Synchronize a kick (协同刺激),也就是说要在各层同时刺激才能把梦中人唤醒。比如说对于在第四层梦境活动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层同时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层苏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层Kick(刺激)则其会在第三层苏醒;而如果中间有某层没有同时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层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层Kick(刺激),则活动在第四层的梦中人不会苏醒,这也就是所谓的Miss a kick (错过刺激)。所以当片中小组计划侵入深层梦境的时候,每一层必须留人醒着负责Kick(刺激),而且用音乐的结束来协调同时Kick(刺激)的时刻。

5. 层与层之间的时间以大约二十倍的数量延缓。在台词中给出的约数是现实世界十小时的航班,在第一层梦境是大约一个星期,在第二层梦境是大约六个月,而在第三层梦境是大约十年。

6. Inception的片名,直译是开启,在电影里面是一个盗梦术语,不是指在梦中偷窃情报,而是指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使得他觉得这想法是自己本来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须至少要在第三层完成。这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在片中目标人物的梦中看到,第一层梦境很浅,意识很多,是整个城市,第二层是一个酒店,到了第三层只有白茫茫大雪里的一个堡垒。在意识越少的梦境里面植入效果越强。

7. 每个梦都有一个梦主(Dreamer),他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梦境。梦境中的场景可以由专门的设计师设计然后告诉梦主的,所以设计师不一定是梦主。理论上来说进入这个梦境的人都会带来自己的一些意识投影,但是除了目标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意志不会被迷惑。而设计师设计的梦境不能太离谱有不现实的场景,否则目标人物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他的投影会对侵入到他梦境的其他人发动进攻。当然,如果目标人物的投影是经过特殊防盗梦训练的话,即使梦境场景很真实侵入者也会被投影围攻。

8. 迷失域(Limbo)不是一个梦境,也不因人而异。只有在服用加强型药物而且又在梦境中死去时才能进入。Limbo里面时间无穷尽。而且这个世界里只有之前到过这里的人留下的一些场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妇到过,所以开头结尾日本人的迷失域里的房子和之前leo对他进行盗梦时给他造的一样。进到迷失域里面如果死亡会回到现实,但是问题是在迷失域记忆会丧失记不得这种方法,所以进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选择。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5)

费里尼说:“梦是唯一的现实。”在我看来,这句话是继弗洛依德写下“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之后对艺术(电影)与梦境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强调。当人们置身于电影院,放映厅的灯光暗淡下去,观众就仿佛闭上眼睛进入睡眠,同时也投入到银幕上呈现的梦境之中。如果把电影视为某种梦的观点在美学上不那么贴切的话,以电影这一媒介去呈现人们的梦境世界则是许多导演们热衷于尝试的资料。费里尼的杰作《八部半》正是以超多超现实的梦境表现它的主人公当下所处的现实,电影中的梦境资料成为比主人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对象。在这一“电影—梦境—现实”的谱系上能够列出许多大师的杰作:黑泽明的《梦》、伯格曼的《野草莓》、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并不处于这一谱系之上。这样评价并非为了抬高那些大师而贬低诺兰,诺兰在这部电影中呈现的梦境世界与那些电影是如此不一样,以至于它们之间几乎缺乏可比性。在费里尼、伯格曼等人看来,梦是超现实的语言,“梦是唯一的现实”的原因在于超现实比现实更为真实。而在《盗梦空间》中,梦就是现实,它甚至比现实更贴合逻辑,更遵守现实世界的原则,它也许能够透过“梦中梦中梦……”的方式变得无限复杂,但这种复杂与人们在玩益智游戏或者穿越一个迷宫时所遇到的复杂并无不一样,而人们在梦境中追寻的东西与在清醒时忙碌追逐之物也并无不一样。于是,梦在那里变得乏味起来,尽管电影本身并不乏味。

诺兰的“梦”完全不具浪漫色彩,它是现实功利场所的延伸,这一点突出地体此刻电影的英文片名Inception(能够翻译为观念植入)中:梦是出于商业目的把想法植入对方大脑的工具。柯布(列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是一名“盗梦侦探”,他透过潜入人家的梦境去窃取商业机密。在一次行动失败之后,柯布投入到对手——商界巨子齐藤手下,他要帮忙齐藤在梦境中把一个观念植入到竞争对手的潜意识中,使对方解散他的公司。电影的主要情节即围绕柯布和他的团队透过精心筹划、部署去实施这一行动展开。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6)

经常有人讲这么一句话,叫人生如梦.很多人在遇到很痛苦的事情时,就会有另一个人对他们说,别哭,别觉得痛,这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就没事了。也有些人会自我安慰,他们对着镜子说,别哭,别觉得痛,这只是一场梦,这不是真的。

在没看过这部电影之前,我曾经看过梦的解析,也看过哲学家对这个世界无数的假设,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世界只是上帝的一场梦,一切只是真实得可怕,却也是虚假得可怕,只是太多的梦中人没有发觉它的虚假,仅感知到了它的真实。

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心里有许多的感觉说不出来。其中一种感觉就是人在梦中是真实的.我是一个特别爱做梦的人,我经常会在梦醒后对着我身边的人说起一些事情,然后他们对我说,没有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这才想起,那只是一场梦而已。作为一个特别有想象力的人,我经常说,我的许多梦都可以拍成一部电影。当大家看着盗梦空间中那些变幻莫测的动态景象时,无比叹息,而类似的一些东西,却早已在我的梦中出现了无数次。所以我特别爱做梦。做梦可以让我感受到无数美丽得,惊人得,玄妙得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东西。有些人对我说,这些梦中景都是假的;但是呢,我理解盗梦空间,我一直觉得,梦中的一切是真实得那么的可怕。我有痛苦的感觉,快乐的感觉,伤心的感觉,还有兴奋的,惊讶的,郁闷的,以及很多很多复杂的情感。有些感觉,在梦醒时分,我依然记得。没有人可以去否定感觉,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找住并将其放至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所以呢,它可以在任何情境下存在,包括梦中。

盗梦空间中,还提到一种很神奇的事情,就是梦中梦,还有梦中梦中梦。当然,我必须承认,我没有做过梦中梦中梦,更没有做过四层的梦,我仅做过梦中梦,而这一点,让我倍感自豪。因为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有很多人无法做到梦中梦,更有很多人连做梦本身都很少。从医学的角度看,做梦少表示睡得香,但是呢,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做梦与大脑的活跃程度相关。我做梦,我不承认是因为我睡得不香,因为我真的睡得挺舒服的。有不少人害怕做梦可能是因为做了亏心事。但我一直做着不违良心的事情,所以我把做梦当成一种乐趣,而非负担。记得做梦中梦那一次醒来,我努力地回忆着梦中梦到的那个梦,却一点思绪都没有。也许正如盗梦空间所讲的,要想回忆起梦中的情景,是一种难事,更别想回忆起梦中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回忆起一些已经很不错了。

盗梦空间,讲的不仅仅是梦。做梦只是这部片的一种形式,它更多的是阐述一些思想。比如说,一个人的潜意识具有自我保护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总是会不愿望去接受一些事实,他们会一意孤行,对于挡住自己去路的另一些人采用回避或去除的方式。这些行为就是这个思想的体现了。我觉得,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自我保护的,只是程度不同。精神病的人是自我保护最强烈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其他所有的人都列为敌人。天真无比的人是自我保护极差的人,因为在他们眼中,没有任何一个人需要防备。做为正常人,生存在这个现实社会,是应该,也必须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的网,而且需要去锻炼自己的防备军,用于抵挡任何对自己不利的人和事,但是,不应该一意孤行。这是盗梦空间讲的另一个思想了。我觉得它是别以为你还在梦中.

这个世界,有,有恐怖主义者,有无人性的人,这些人,将人命当成乱草,随时随地即取其性命。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像盗梦空间一样。相同在于,盗梦空间中的人知道在梦中杀人不会有事,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也觉得杀人不会有事。不同的是,盗梦空间的人知道在梦中杀的人不是真的人,或者杀的人会醒过来,而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觉得杀的人不是人,或者杀的人只是死了而已,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很想说,现实世界不是梦,在梦中失去一个人,梦中人会痛。更何况在现实世界失去一个人,他的亲人恋人更会痛得死去活来。这一切,真的不是梦,更不是上帝做的一个梦。我们都流着真实的血液,我们都对外界有感知能力。能不能把一些麻木的想法去除,去对待真实世界的这一份真实?

我能理解男主角在现实世界看到自己的妻子跳下楼的那一刻的心情。那一刻,他会想,这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了,时间是不可以重来的,死亡是真实的,他是无法再和她笑看人生,白头偕老了。当我看到这一刻时,就会想到我逝去的各位亲爱的亲人们,我会回想起我接到关于她们逝去的电话的那一刻,知道我无法再和她们聊天了,看电视了,牵手了,散步了。那一刻,心痛的感觉,真的很难描绘,唯有用眼泪去描绘。

现实是残酷的。这份残酷,并不是讲肉体上的劳累和疼痛,因为现代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到哪去。这份玩残酷,更多的是指精神上,心灵上,感情上的折磨。人一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注定要接受这些折磨,这些折磨会让人想通过梦去释怀,想提醒自己这只是做梦,梦醒后就好了。其实,很多人讲梦醒后就好了,另一个意思是,当我们死去了,就无法感知到痛苦了。想想,觉得真的活着比死去要艰难得多。但是呢,勇敢的人都会舍易求难的。所以,看过了盗梦空间,这条艰难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祝愿天下所有的人在梦中感受到甜时,能在现实世界里感受到更多的甜。这是一个意识问题。正如最终男主角们成功地植入一个意识到一个人身上时,我们也可以给自己植入一个意识,那就是,只要心是甜的,梦就是甜的,生活就是甜的……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7)

这是一部要在电影院看的电影。因为它非常的电影化,其他任何观看方式都会损害到你的感受和体验。这个电影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剧情、画面、音乐、音效等,所有电影元素都极其丰满,同时恰到好处,构成了完美的平衡。不在电影院环境下观看,很多电影细节你可能就会忽视,随后就会带来观影体验上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你对故事的理解。

当然,说到这里,我要强调一下,《盗梦空间》的故事绝对没有之前谣传中的那么晦涩难懂。作为一部在北美3亿美元票房,全球6亿美元票房的暑期档电影,它的故事能难懂到什么程度呢?《盗梦空间》虽然在剧作结构上相当复杂,但从观众体验角度来看,这个电影的表层故事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片:一帮人为了完成一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深入险地经历一番冒险,最后完成任务的同时,达成个人心愿。其中枪战、追车、爆炸、打斗等等商业元素一应俱全,仅仅只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盗梦空间》仍然是一部很具娱乐性的暑期档电影。

但是对于一部分影迷观众群体来说,这部电影除了具有以上娱乐元素外,因为它精巧的故事结构和几近完美的电影元素构成,《盗梦空间》还具有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至于如何解读这部电影,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观影经验,以及你自认为从电影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信息。就这个层面而言,不存在是否看懂这部电影的问题,只是每个人都会有独一无二的私人感受,难以和大家分享而已。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8)

梦境是一个至今为止都没有研究透彻的东西,因为它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当中,想要彻底了解梦境,太困难,也太危险。而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通过《盗梦空间》,满足了我们对梦境的一切想象。到底是存在于现实中的梦境,还是存在于梦境中的现实。

看完盗梦空间,首先惊讶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想象力。6层梦境,通过潜意识造梦,一层比一层危险,每一层的时间都会在上一层的时间之上成倍叠加。通过对潜意识的植入,让被造梦者对象产生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想法。在梦境的最深处Limbo,则是一个会使人迷失的国度。梦境可以违背一切常理,或美,或危险,留给我们无限遐想。

电影中的Mal在最初就算知道是梦境,还是义无反顾地深陷其中,失去了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还失去了自己的信仰。从而变成梦魇,出现在Cobb的梦境当中。也正是这个梦魇,对他们的任务带来了致命的危险。

这部电影最厉害的,是现实与梦境的交替,当潜入的越深,越分不清周遭的到底是真是假,面对美好的事物,则不自觉得陷入,再也不想醒来。但是我们要切记,梦境再美,终究也不是现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无比期待着一个如同梦境般,万事如意,事事顺心的世界,但这都是不存在的,没有尝过酸甜苦辣的人生,并不能称之为人生。电影利用了想象力,为我们解答了一个难题,分清现实与梦境的关键,其实不是陀螺,而是对自己所想要实现的梦想的渴望。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9)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充满奇特幻想的梦空间。

在这个梦空间里,我们成为了自己的造梦师,编织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空间,所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念来自由支配。本来一个人就有一个梦空间,可是造梦的人多了,或许是当时心中相似的懵懂的意念,于是有的奇遇于同一梦境。

造梦是因为有梦可做,或是出于一种强烈的意念,这种意念分不清好坏,不好把握,抑或被催眠受惑于别人的梦空间。在梦空间里实现自己的欲望,无拘无束,让人怀疑现实世界的真实,所以,人们都常留恋于那个令人着迷的梦空间中。

我,肯定也有一个可能自己不知道的但确实存在的梦空间,这个空间由多种不同意念所组成,由一层梦境进入另一层梦境,殊不知什么时候走火入魔直接进入LIMBO层,那就永远活在无休无止的幻境中了。

每个梦中的世界都是真实而又完整的世界,真实到必须借助一些辅助的工具才能对世界作出判断。所以我需要一个类似“小陀螺”一样的“图腾”来证明自己在不在其他人的梦里。但是我却不能证实是否在自己的梦境里。

我常常作出一些反省,以此证明是否迷失了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单纯早已满目疮痍。其实打破梦空间,就像电影里所说的有三种方法:音乐定时唤醒、坠醒、梦中死亡。

我所理解的“音乐定时唤醒”就是《论语》中所说的“五日三省吾身”,时常静下心来,摸摸自己的良心,问问自己,无愧于天,无愧于人,无愧于己,心安则善矣。但我常常感到惭愧。“坠醒”就是在自己无法把握的情况下,别人对你提出的忠告或是一种教训,让你幡然悔悟,不至于迷失,就像我父母时常关心我要注意身体,多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梦中死亡”我不想多解释,单从我的感受莫过于被心爱的人致命一击,彻底打破那个美丽的童话般的梦境,回到现实。

梦空间对于我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真实”或者说真实世界的标准是什么?其实世上本没有梦,想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梦。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10)

如果进一步拓宽眼光,从电影拍摄实践的角度来看待《盗梦空间》,你又会发现片中盗梦/种梦的一系列流程,其实完全就是创作电影的过程。无论是目标心理利用的逻辑(对应剧本设置),团队成员的构架(对应演员的甄选与训练),梦境时空的设计(对应场景调度),乃至梦境层次的起承转合(对应剪辑)等等,片中对于多重梦境的表现诸多设计与表现的过程,基本上就是对应于一部惊险悬疑动作片的拍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你会发现早已成为“俗套游乐园”动作片、原先能够拍得如此有新意、如此充满想象力、如此环环相扣。

能够说,《盗梦空间》的价值之一,在于让人体会该如何拍好电影。说到底,这是个表现创造力、展现想象力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创作电影与“造梦”是同质同理的。此刻你再回过头来体会影片复杂的情节设定以及由此引发的你自我的思考,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一边理解编导设定、同时一边再补充、创造你自我设定的过程,而这一点,正是影片提到的有关“梦境”的基本原理之一。也就是说,透过《盗梦空间》,诺兰哥哥不止是给观众施了个“自动圆满故事”的inception,他还给你加了个“由此体会电影创作”inception。

观后感盗梦空间(篇11)

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内容非常复杂的电影,大概讲一个叫Cobb的男主角率领一帮人进入别人梦里偷窃秘密的故事。去电影院之前,爸爸就从网上下载了不少资料,给我做了讲解,比如梦境分几层,每一层怎么进入,怎么退出。所以尽管这部电影很复杂,但我大体情节还是看懂了。

这部电影特技做的不错,让人看的惊心动魄。但这还不是我欣赏的重点,重点是——想象力。这部电影的想象力真是天马行空。我想,怎么会有人想得出这么有趣、复杂的故事啊!我们看都看得眼花缭乱,导演竟然能够想出来而且拍出来,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呀。所以我觉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它超一流的特技,更重要的是它神奇的想象力。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影想象力就差远了。

我在学校网站新城博客里看到老师贴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文章里说,最近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我希望,我们中国孩子都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力释放出来,从倒数第一变成正数第一。

相信《观盗梦空间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盗梦空间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