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2篇。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 2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建军大业》观后感一

作为“建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建军大业》延续了《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特点,整个影片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潮迭起却又感人至深,影片结束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内心都无法平静。

该片以九十年前建军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峥嵘历史。影片中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人临危不乱、不惧强权,正值青春的叶挺、粟裕、卢德铭等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英勇杀敌、不畏生死,激昂的喊杀声、紧张的战斗旋律、震撼的爆破场面交替出现,令人热血沸腾。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游行的工人和学生被北洋军阀惨烈杀害,横尸遍野,这一幕看得触目惊心,在中国抗战的历史中有着无数这样伟大的战士,有的甚至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看着他们前赴后继,义无反顾的前行,气势磅礴,让人觉得荡气回肠。

1927年,各位革命先辈还年轻,毛泽东当时仅仅是作为湖南代表,在会上都没有发言权,只是作为守卫兵在门口镇守的粟裕大将军只有19岁。还有贺龙大将军,还有……。他们意气风发,进行了武装革命,有着舍我其谁的豪气,凭借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中国革命的重担。

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一群意气风发,充满智慧的中国青年,怀着“河山统一”的壮志雄心,脖子系上红巾胳膊缠着白布的战士,斗志昂扬,他们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

三河坝战役是“八一”南昌起义后,起义军转战广东最关键的一战,一大批年轻将士用生命守护着革命的火种。三河坝战役第三天决定撤退的时候,硝烟并未散去,敌人的突袭随时可能就要来临,需要留下200人断后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大家个个争取留下断后。可见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灵魂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什么是幸存者,幸存者就是将别人的生命一起活下去,真叫人看的热泪盈眶。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起点,它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不久,发生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井冈山会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毛主席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如今,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井冈山精神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价值追求。不忘峥嵘岁月,铭记先烈功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的,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些要求,指引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看完本影片我感触良多,当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坚持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处于生活安逸的新时代的我们,当我们在人生中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候,我们怎么还能有理由轻言放弃!

《建军大业》观后感二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影片《建军大业》为纪念建军90周年上映,众多当红明星的加盟,与红色题材相结合,该片一时成为同期最受瞩目的影片之一。

片中演员既有“老戏骨”,又有“小鲜肉”,很多观众在未上映之前便对“小鲜肉”的演技表示担忧,对此,片方也专门作了回应:“剧中主角在故事发生的时代都还很年轻。” 监制黄建新称选角标准“慎重而严苛”,南昌起义时,粟裕19岁,林彪19岁,邓小平20岁,要塑造那个时期的他们,必须是年轻演员,事实上,这些演员比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伟人当时的年纪还要大出一些。

所谓时势造英雄,便是如此罢!20来岁的年纪,革命先辈们个个怀揣梦想,信仰坚定,一心为国,誓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和平年代下成长起来的我们,20岁时还是个懵懂的少年,或初入社会,或活在校园的象牙塔之中。

20岁是个令人向往的年纪,如同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正是光明,满是希望。生在和平年代,我们感恩先烈,也要致敬先烈,学习先烈,怀揣梦想,坚定信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正是因为信仰,革命先烈在激烈的战火中奉献生命。正是因为信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而无怨无悔。正是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

坚定信仰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前提。青年党员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终生恪守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谋人民利益、建群众感情、学为民本领、干富民实事,夯实自身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基石。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立足当前,从我做起,把今天的努力同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联系起来。每个青年干部都应当有立足自己实际的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兴旺,竭诚以赴。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建军大业观后感2000字范文(2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2000字范文1

8月5日上午我荣幸地参加了团县委组织观看《建军大业》的活动。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如影片开始李冰冰、成龙等多位影视明星说的“无论你是什么职业,只要对得起国家、社会、民族、家人,你就是在给中国梦的实现助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每个人都为实现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说起来简单,十二个字而已。但是,却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努力奋斗!

我作为一名还未正式入党的青年人,今天,在建军节之际、在党员活动日前夕观看《建军大业》,不是看哪个明星,不是赏析谁的演技更好。以虔诚、敬畏的心重温那段峥嵘岁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国梦,做自己应该做的!
133分钟的电影,我热血沸腾、几次落泪,感慨良多。
一、坚定信念,向着目标一直前行。
影片一开始就是反革命屠杀游行学生,接着是血洗报社。周恩来从斯烈手里脱险出来,看到大街小巷都是革命志士的尸体、好不凄惨。仿佛老天爷都在为他们哭泣,大雨磅礴。黑色恐怖气氛压的人喘不上气来。周恩来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誓要为死去的革命烈士讨回公道。
毛泽东在被陈独秀否定之后,与前来找他的周恩来在江边谈心时,说:“如果说我们现在经历的是一场失败,那么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走出来的”。没有被失败打倒,反而把眼前的失败当成成功的必经之路,坚信革命经历失败后终归会成功。
其实影片中无论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伟人还是那些无名小兵,都是抱着同样的革命信仰在为中国的明天抛头颅洒热血。
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创新。

建军大业观后感600字范文(2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600字2

铮铮铁骨 铸就辉煌 ——观《建军大业》有感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军阀纷争,神州大地上狼烟四起,血流成河。有一帮人站了出来,他们梦想建造一个共产主义的国家并不断奋斗,他们就是共产党。

影片讲述在国民党夺权叛变革命,疯狂发动清共行为时,毛一泽一东、周恩来等人挺身而出,指出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懂得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他们带领共产党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

令我感动的一幕是三千人死守三河坝,抵抗有三万士兵的钱大钧,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经过两天的鏖战,共产党军队损失惨重。在最后一天,为了更多人的安全撤离,二百人留下来死守阵地,最终,他们用生命拖延了宝贵的时间。在生死存亡前,有多少人能像那些战士一样,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利益,不惜自己的生命,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这是共产主义军的口号,也是他们的信仰,因为信仰,把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那些农民、书生、兵头,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而被拧成一股绳,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信仰是无比重要的,你自己有信仰,就会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想到自己的信仰,就会在困难面前站起来,勇敢地去迎接每一个挑战,最终将会战胜挑战。共产党就是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奋斗,不断追求信仰,许多铮铮骨为他人,为起义,为国家不惜自我,勇敢顽强,靠的也是信仰,只有有了信仰,生活才不会迷茫,不会彷徨,生活才会有动力,才有勇气战胜挫折。

看看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被杀害,不仅让我心酸,更让我学会珍惜,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可是,在前人血和泪的付出后,我们——幸福的享有者却肆无忌惮地挥霍浪费。我有时在想,如果没有前人的付出,我们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吗?所以,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幸福生活如果不珍惜,就像流星,只能捕捉一时的美丽,消失却是永远的。也许,只有缅怀过去,才能更好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建军大业》观后感汇总


观赏影片得到的感悟不比阅读书籍来的少,一部好的作品总是能使我们的情绪有所转变,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观后感结合影视本身的内容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丰富。我们写观后感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1】

本来对宣传伟大光荣、艰苦卓绝的主旋律电影不太关注,但当律所组织观看《建军大业》后,我仍被其中的人物和历史深刻感动,并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心怀国家的人最有魅力

电影开始时,我们更关注演员长得好帅,穿的大衣好酷。到各种人物依次出场后,才发现每一个为了贫苦大众,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努力奔走的人,都有迷人的`魅力。即便是行事作匪气十足的贺龙也十分可爱,因为他一心保护被欺凌的百姓,一身正气让人敬佩。反观那些为了个人荣辱、党派利益而弃国家大义不顾的人,即便有霍建华的颜值也让人爱不起来。那些心怀天下,有理想的人身上自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明媚的浩然正气,有着由内而外的迷人魅力。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成功先决条件

电影中毛泽东说:“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个有革命信仰的军队”。理想信念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想信念,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无法走的长远。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前进路上排除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我们的人民军队在物资极度匮乏,敌人众多而强大的环境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靠的就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

三、平等主体之间才有合作

共产党与国 民 党合作时,没有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力量,所以面对背叛时损失惨重,毫无反抗的余地,甚至很多人提出要交出所有的武装来维持这种不平等的合作。我想这已经不叫做合作,而应该叫做屈从。合作是双方间的优劣互补,以图共同发展,当其中一方处于弱势,面临的只能是被欺压或合作结束。

以上三点虽然是看建党大业中90年前的历史所得,但我认为其仍然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灯红酒绿难免让人沉迷,但我们心中还是要有诗和远方,要以浩然之气以养吾身。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有信念,将目前的工作当做我们人生的事业,并为此而努力。努力工作应当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非为了具体的工资。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只有自身强大了,成为不可替代的,能给他人带来利益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获得一席之地。但个人力量始终有限,所以与人合作是必须的。

在合作中,我们不能只想着从对方那里可以获得什么,更要让对方知道我们可以给他们什么,唯有如此走向卓越。

我们身处和平时代,要勿忘昨日苦难辉煌,才能无愧今日使命担当、不负明日复兴梦想!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2】

上周就买了电影票,因为加班遗憾错过。凑巧今天八一建军节,行里组织了集体观影,很开心,终于得偿所愿。

以前对此类影视剧一直不是很感兴趣,大概是在学校里的时候,从初中到大学,反反复复的学中国近现代史,太腻味了。所以也根本不愿意再坐下来,耐心品味那段历史的过往。可是今天的电影一开场,我就被屠杀集会学生、炮轰商务印书馆震慑到浑身战栗、呼吸急促、双拳紧握。那既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也是一个思想空前开放的年代。而即是如此,要在各种政治军事势力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推行新思想,再建立一个属于人民的新中国,也难到基本不可能实现。那时候勇敢挺身而出、奋起反抗的人啊,不管是冲在集会队伍最前面的`女学生,还是在战场上以身为盾的年轻将士,也不过是与我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甚至比我还要小上很多。他们遭受遭受无数磨难,历经千险,而今天的我,却在享受着他们用年轻的生命为我们打出来的和平生活。每念及此,深感惭愧,内心不安,吾辈何德何能,才能够生活在他们用命为我们撑起的中国大地上。

不知怎么说才能表达出我内心深处不停震颤的思绪,也不知怎么做才能算不辱没革命先辈为我们用命挣来的今天的中国。只愿我余生所为,无愧于心,无愧于人,如此足矣。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3】

四月十二日晚,班级组织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令我颇有感触,也倍感激情,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创立人民自己的军队,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不断投入到战场中,用刀用枪拼出一条血淋淋的名为中国的路。尽管电影中很多流量明星和老戏骨的面孔,着实让人有点出戏。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战争带给人的冲击感。

工人、学生的和平示威,被子弹制止,一具具尸体横倒在街头,触目惊心;毛主席回到长沙之时,亲眼目睹百姓被杀,一个个人头被放入牢笼,挂在大街上,不忍直视;整整三天的三河坝战役,苦苦死守,面对敌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依旧坚守阵地,不退缩。是农民,是百姓,是四万万人民的力量,中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向了更远的未来。他们被迫举起了枪杆,无奈走上了战场,用最后一丝力量与信仰,守卫自己的国家。他们是星星之火,但他们,可以燎原!

影片中,一幕幕战火连天的场面,一声声炮火冲击的声音,在震撼着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面对倒在面前的亲人,无力回天,哭喊着、悲痛着、绝望着,战火席卷之处,建筑化为废墟,文献被烧光殆尽,人们引火烧身,痛苦而死。我在想,假如我身在那个年代,我会是怎样的?整天担忧害怕,没有认真上学生活的可能;到处逃窜,躲避敌人,惶惶不得;被迫上了战场,成为了子弹的目标。

同时,我也十分慨叹,当时领导人们的勇气、果断、战术思想,是多么符合中国的国情实际。毛主席率先提出了农民应当是我国武装斗争主要力量;周恩来主席临危不惧,以理服人,指挥战争有方;贺龙将军虽一身土匪气息,但有国家情意、铁骨铮铮、明辨是非善恶;叶挺将军军人气概宏伟;卢德铭为保卫战士撤退而牺牲数不清的勇士英雄,在为了统一中国而斗争,用尽自己毕生的才能,用尽自己一切的勇气,上战场,杀敌保国,不惧不畏。

这也让我无比庆幸自己出生于现在这样的一个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国家。人民幸福安乐,国家永远以人民利益为先,保护人民。没有战争的侵扰,没有子弹、敌人,不必担忧明天的生活,不会在睡梦中被战火熏起,不用为第二天的落脚点和食物发愁,生活永远充满希望,永远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在当代,我们青年人应当主动担负起为国争光做贡献的责任。读圣贤书,闻天下事,有知识有志向,努力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同时,不忘历史,铭记历史,铭记英雄,以先辈为榜样,在国家危难之际,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4】

“血腥”是我在看的过程中最感叹的一个词,震撼激动是我在看完后最直接的感受。起初我也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去看这部褒贬不一的巨制的,半个娱乐圈,半数都是小鲜肉,到底会不会演戏?到底会不会像嘲讽的一样只是哗众取宠呢?事实证明,我是被感动了。《建军大业》不仅有血有肉,也有笑点。不光是电影本身,更重要的是此次看电影的有很多老一辈的人,满头银发依旧怀揣爱国情夜晚来观影,有的带着老伴儿,有的则带着小孙子。总之,这一幕我感动了,且不说电影,单是这一份情怀就足以让人尊敬。

坦白说,我对那段历史知道的甚微,但看完电影后我还是有一些看法可以跟大家交流的:

1、电影刚开始,由陈赫饰演的斯励军官一出场,影院就发出一阵爆笑(我不知道你们观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显然,我认为陈赫演得不错,一身军装站的笔挺,精神抖擞。恐怕大家笑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一个擅长、演喜剧的人突然这么严肃而有些不习惯吧。

2、毛泽东叼根烟的样子活像个“痞子”,我对毛泽东的了解也不深,但单是看到这样一个他,我便觉得他是有人格魅力的,周恩来亦是如此,风趣不失威严,无论遇着多大的事都平心静气、理德兼备,当然也绝不失霸气。

3、李沁饰演的杨开慧我认为恰到好处,虽然网上对她的妆容有很多差评,但她的表演我却觉得刚刚好,话不多,最后只一句“别回头”,她是落泪了,可是她依然守着孩子不做革命的“拖累”。以至于后来被迫害,而毛泽东的诗“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杨直上重霄九”也正是表达了对杨开慧的爱及感激和不舍。

4、我对影片中浴血奋战的情形尤为揪心,砍头、断臂、上吊等各种杀人方法更是让人心寒,面对老弱妇孺也是同样的杀害,我心想:大家都是中国人啊,弑亲真的有那么痛快吗?

5、小鲜肉扎堆,这是毋庸置疑的,鹿晗饰演的船长仅出现几秒钟;陈伟霆出场时候的身份我甚至都没有看清,只为了露个面,想必也值了。能参与这样一部革命巨制电影,我想多少人倒贴钱也进不去啊。所以我认为不要去批评小鲜肉蹭剧、蹭热度,每个人定是有他的闪光灯才得以在这部影片中生存啊。

6、欧豪,这个曾被也挺之孙叶大鹰在网上抨击的一文不值的年轻人,用实力回击了这个红军后人,影片中欧豪饰演的叶挺,无论是暴怒、嘶吼还是静默,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尽管有人会说“耍帅”、“表演浮夸”,但我想说的是这毕竟是电影,电影娱乐需要的就是这种张力和表演力啊,这不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纪录片啊。这里倒不是指责叶大鹰的武断和对影片、对影片人物的断章取义,但烦请他看过影片后再进行“抨击”。

7、各为其主。因此在敌人倒下的那一刻,贺龙敬礼以示尊重;在三河坝战役中,蔡晴川更是用生命拼尽全力拉响了最后的炸药,敌人也为此震撼,是的,英雄就该被尊重。

从前,以为“壮烈牺牲”只是一瞬间,因为在书中读到的时候仅用几秒钟,殊不知这确实革命烈士的一生。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看到的是浴血奋斗的每一个人,而不是“花团锦簇”的小鲜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最后:

1、你可以在后台给我留言,告诉我你的故事,而我只是一位简单的讲述者,下一个故事主角或许就是你。

2、我很想知道每个关注大虞的人都叫什么,你也可以给我留言你的名字,我会一一备注,或许你的名字,就是我下一个故事。

3、图片略显拼凑,但都来源于自己以及要好的小姐妹,当然我也希望找个随时空闲的小伙伴拍拍照,我写故事,你拍照。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5】

短短两小时的《建军大业》,仿佛让我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追忆着那段对于我们好像并不遥远的,刻骨铭心的历史画面。看到了一次次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

四一二的惨痛,中国面临的三权政治,让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一群爱国爱民人士觉醒,打开了南昌胜利的大门,毛泽东以工农为主发起了秋收起义,继而去往井冈山,开始了革命的进程。共同开启了河山统一的大门,开启了为人民的共产党大门。在后来的一次次战役中,依旧奋力拼搏,用他们的躯体,用他们的生命,用他们的灵魂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强大的祖国。

如今有人这样说:如果你觉得活的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默默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个行业,为了你我更长久的祥和生活而不懈努力。我们会觉得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越来越富强,那是国家领导人根据国情一次次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各行各业承担责任,发挥才智,建设经济,建设国防的结果,他们共同建立了这样繁荣富强的祖国,而作为拥有一个亮堂的教室,一张平整书桌的我们,责任又是什么?

哈弗才女许吉如在《我是演说家》中这样说: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之责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而一百年后的今天,祖国固然强大,但今日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强则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是的,我们少年唯有更强,而这更强就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把自己的拖延症消除,把自控力加强,摆正自己的三观,珍惜现在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好好努力,成为更强大一代,为将来的大数据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步走贡献一份力,让我们的祖国变成别人敬畏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让人既伤感又敬畏的三河坝战役中有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片段,在遭到袭击后的修整中,当中有人含着泪说道:娘,我想回家了。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是谁,他们是和我一样年龄相仿,脸上稚嫩还未褪去,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孩子。可是他们又是一位把祖国统一当作己任,而投身这次战役中的年轻战士。看到他们,再看看处于幸福和平时代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我们看到了如今社会的发展何其之快,新技术飞快的迭代更新,军事中也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天猫,百度,360,等各大网络平台利用数据信息化时代创造了怎样的一番天地。而有幸作为大数据一员的我们,有幸作为中国的一员,我们应该学好理论知识,积极研究数据,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让国家的信息技术,军事高新产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走到世界的最前沿,实现中国的又一次技术革新,创造技术历程中的又一次新高。这,是我们的责任。

历史年轮滚滚向前,而我们要做的是缅怀革命先辈,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担负起我们的责任,建立更强大的祖国,成为世界之首!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6】

寒假假日,无聊之际在因特网上闲逛,无意间瞥见《建军大业》,观后不禁感叹,泱泱大国,以开天辟地之势,如猛虎一般威震世界,那身钢铁躯壳,以万千英雄之躯为基,以万万坚定的信仰为料,用70年的时间,终铸就了一只钢铁雄狮,震慑世界!

电影开头如是说道,“千年来,记载着头一等的强国,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现在变成了这个地步呢?这就是我们的国家睡着了了。”听此话后,不禁又让人想起前朝往事,一座东方大国,曾几何时,康熙盛世,幅员辽阔,北征沙俄,西征讨藏,经济鼎盛时期甚可达世界三分之一,文化传播甚至传到了大海彼岸,可仅仅用了58年的时光,打仗,签订耻辱条约,打仗,签订耻辱条约,打仗……,堂堂华夏,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一座高入云霄的大厦轰然倒塌,只留下一片狼藉。一时间,狼烟四起,3万万中国人民不甘此景,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但唯一造大势者,唯有一片红色钢铁洪流。

电影之中,那为了新中国的统一而奋斗终生,鞠躬尽瘁的一介书生周恩来,那引领了中国3万万农民站起来的一介农民毛泽东,那领导了王者之师的一介兵痞贺龙,为了那影中所言,“打到列强,统一全国,再造共和。”,以三枪为记,为河山统一,东征讨蒋,重得统一!他们无路可退,因为故土就在身后;他们慷慨赴死,因为退后就是亡国;他们如钢铁洪流般,用最落后得武器,冲散了一切妨碍我们统一河山的精良部队,在影中,他们眼中只有完成任务,他们向死而生,他们,以龙吟为号,死并不足惧,亦并不非足惜,就像影中朱德所言:“我们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我们的前人们建立了这样一支钢铁军团,以血肉之躯铸造了钢铁长城,保护了新中国的万丈河山,电影于此便结束了,可思绪又如何停下。

他们,死在了祖国独立的前夕,他们,建立了一个钢铁国家,他们,为这盛世中国只因信仰二字,甘死如饴。如果说世界上有奇迹的话,那就只有中国红,如果说世界上有神兵的话,那就只有这只红色军队,而在电影所传输的红色信仰的熏陶下,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不禁涌上心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我们可能很弱小,但我们的军队不正是用这份弱小战胜了强大的列强;我们可能没有背景,但我们的军队不正是用一点空白战胜了满天黑暗;我们可能不能像个英雄一样,但我们的军队不正是用平凡的身体造就了一番辉煌!

建军大业观后感9篇


剧中的故事情节深刻地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观后感是我们心灵感悟和理解的完美结合,因此撰写观后感时应注意突出重点,而不是将所有感悟都堆砌在文章中。如何让观后感不显得太过形式化?小编挑选了一篇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建军大业观后感 ",接下来请继续阅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1】

《建军大业》这部影片的开篇,描述着血腥而真实的场面、悲壮的背景音乐,每一刻都在让人的心纠、泪盈。手无寸铁的热血青年用生命告诉人们:没有武装不行,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一张纸带来李大钊同志被绞死的消息,令全室人员肃静脱帽、那门外小兵眼眶的泛红,压抑的气氛,让我想起读过的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那篇文章描绘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为了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总在家烧掉一些纸张,但却从不让自己的孩子问这些是什么。当初我亦不知道“钊”怎么念,只牢记他被捕时的坚定和坦然。

南昌起义的枪声,唤醒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粟裕那一记漂亮的“杀”,叶挺指挥开炮时摔帽的洒脱,贺龙看似满口粗话的自负,朱德设圈成功后那难忘的微笑,周恩来对着天空发射的那三记枪声,昭示一个新的黎明的到来,是何等的气概,何等的酣畅淋漓。

毛泽东告别妻儿离家,在孩子不断的呼唤声中,杨开慧一边流泪一边对毛泽东说:“别回头!”就这样望着毛泽东渐渐远去的背影,为革命,无怨无悔。

惨烈的三河坝战役,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搏斗。朱德走过战壕时两边不断的微弱的呻吟“娘,我好怕,我不想死,我想回家了”涌出无限的同情与敬意。面对尸体如山,朱德缓脱帽,泪水沿面颊流。选断后二百人,朱德说,父子同军,父亲留下;兄弟同军,兄长留下。当一位战士大喊“我要留下!”他身边的兄长拉住他吼“不行,我留下!”如此舍生取义的精神,我们为民族娇子为战士英杰而挥泪致敬!阻击战尾声,蔡晴川营长拉响引爆器。已在撤退的部队行军中途,听到震耳欲聋的的爆炸声,眼含热泪敬礼。

从南昌起义,朱德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20000名战士,只剩下800人.此刻,我耳边又响起毛泽东熟悉的话语“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高举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八一军旗,来之不易,“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震撼心头的昨天是历史,而今化作一股奋进的勇气,那就是,中华崛起,匹夫有责,立足岗位,从本职做起,为打造“一流绿色资源环境服务商”的冶金地质战略目标而拼搏奋斗,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透过炮火硝烟,再看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年习近平总书记沙场阅兵,自豪和骄傲油然而生。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2】

影片一开始,便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工人、学生以及报社工作人员等毫无军事力量的群体遭受了北洋军阀的惨烈杀害,尸横遍野,甚至连李大钊同志也被北洋军阀残忍绞杀。

鉴于此,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进而夺取全国政权。

对于“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我的理解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刚入职的新员工,是否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就我而言,答案是否定的。我是技术科的新员工,岗位职责是生产过程监督,产品质量把控。要做好这两点,必须具备两大能力,一个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个是丰富的工作经验。虽然现在的我并不具备这两大能力,但是通过公司的培养以及自身努力地学习,从零开始,我坚信我可以做到,也可以做好。正所谓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当然,要想做好还需要综合素质的完善,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素质提升。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3】

我跟我爸看的这个片子。有以下感悟:

第一,这个故事讲得挺圆。时间线清晰,主要人物交待明确,主体事件直截了当。影片压缩在2个小时,转场也快,观看前还是确保自己有相应的历史知识框架吧。

第二,海报上用来拉拢未成年人的年轻演员们,大家不必很担心,制作方也不傻,出场和台词比较多的青年演员分别是欧豪饰演的叶挺,刘昊然饰演的粟裕和张天爱饰演的宋美龄,别的都只是个长得英俊且有名有姓的酱油,因而依旧是中年演员们挑起了大梁。

即便是和平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对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护这幸福;我的理想,是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幸福,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和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经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经历,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幸福。

通过《建军大业》强烈地惊醒了睡在这幸福中的我,让自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幸福的存在,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是。我必须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军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长的地方。我为这片土地感到骄傲!我为这份幸福感到美好!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4】

看了建军大业后,我很感慨,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四一二”发生了,中国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革命运动受到无可挽回的摧残,中国的局势,又变得岌岌可危。当时,面对这样的重大问题面对如此凶残的反动势力,革命剩余势力内部却也产生的巨大分歧,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派人认为,应当以屈从低头的方式换取生存的希望,换取苟延残喘的时机,而与此相反的,另一派的人认为,应当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坚决与反动势力做斗争,其中最为坚定的,是当时仅任湖南代表的毛泽东。

这里面的分歧点在于,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人阶级并不多,陈独秀认为,以这为数不多的工人阶级所构建的革命力量不足以反抗势力庞大的右倾主义者,所以干脆先完全放弃反抗,但是毛泽东与之不同,他曾双脚走便中国农村,深入考察中国国情,他不是不明白以工人阶级为核心所构建的革命力量的薄弱,相反,他对此的认知更为深刻,但为什么他依旧觉得应该与反动势力进行坚定的斗争呢,因为,他发现了中国革命应该真正团结的革命力量,那就是正在接受残酷剥削的四万万中国农民,他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是不同的,虽然俄国以工人阶级所进行的革命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这与中国的国情不符,他国的经验,不是自己照搬所走道路的理由,自己的道路应该由自己来走,但是,当时毛泽东的真知灼见并未被陈独秀等人采纳,甚至他们将毛泽东当众从会场赶了出去。

虽然当时位卑权轻的毛泽东的意见并未被采纳,但是,这种振聋发聩的声音还是吸引到了当时同样对中国革命有同样迷茫的,一些对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并有远见抱负的一些人。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5】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xx年8月3日晚,我院观看了《建军大业》,波澜壮阔的近代历史和感动人心的电影内容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青年党员应端正入党动机

影片中,贺龙同志积极入党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贺龙同志一颗红心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受苦受难的人民伸展正义,解救人民于苦难之中。当周恩来同志拜访他、希望他加入南昌起义时,贺龙同志抵制了蒋介石整个汉阳兵工厂和各种军领衔荣誉的诱惑,坚决协助中国共产党,并在周恩来同志的鼓励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周恩来和贺龙同志拥抱的那一刻,我联想到现代年轻同志的入党动机。在当时的特殊时期,积极入党是希望能找到组织,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消灭敌人、建立新中国;而现在的和平年代,老一辈革命前辈的那股热情,那股渴望,那股为天下百姓谋利益的坚忍不拔之志,永远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学习。我们青年党员积极入党,是为了继承老一辈先烈的革命精神,是为了继往开来、努力奋斗,是为了共建中国梦。

二、青年党员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粟裕等同志在影片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天下苍生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教诲,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党员同志们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组织工农共同革命。他们远离家乡,不怕吃苦,时刻体现着艰苦朴素的本色,与国民党军的骄奢淫逸对比显著。他们无时不忘党员身份,顽强奋斗,在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身份,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责任,无论身在何时何处,都应坚守自己的人生信仰,不被外界利益所诱惑。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能活多久,而是做多少有意义的事!

三、青年党员应敢于创新

一个民族要发展需要创新,一个国家要兴盛需要创新,一个人要走的高远需要创新。影片中的毛泽东同志敢于在大会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想法;周恩来同志一次次的脱险,一次次的广纳人才,是因为他敢于创新的大脑;三河坝大战中的朱德同志以三千人抵挡敌军三万大军,是因为他敢于创新作战方略和果断的决定,看到他胜利后流下的泪水,我对这位将军肃然起敬。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更要敢于创新,敢于有自己的声音,敢于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坚定信仰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前提。青年党员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终生恪守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谋人民利益、建群众感情、学为民本领、干富民实事,夯实自身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基石。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立足当前,从我做起,把今天的努力同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联系起来,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兴旺,不辱使命,竭诚以赴。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6】

每看完一部电影,我的内心都会有些触动。

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之后,《建军大业》也千呼万唤始出来。一个寂静的夜晚,和父母一起看完了《建军大业》,可我们的心却久久难以平静下来。

大星云集的鸿篇巨制,整个剧情风云跌宕、荡气回肠。

影片既再现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重要史实,又在毛主席、周总理、贺龙、朱德等历史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上下功夫,让人感受到那个动荡时代一群抱着革命理想的年轻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的激情岁月,当然还有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部电影讲了详细的建军过程,也让我感觉到那时候军人的刚毅,勇敢,忠于党的精神。最后的三河坝战役白宇饰演的蔡晴川主动提出断后时,我哭的很伤心,他们视死如归让我感触良多,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黄志忠饰演的朱德对蔡晴说:“要做壮士,不要做烈士” 坚守了三天后,还要留下200人断后。为什么朱德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能坚守三天?其实他心里就一个目标,拖延时间让大部队转移。勇士与烈士,差别何在?勇士,为了目标,不怕牺牲;烈士,烈则烈矣,未必有用。古代形容一些读书人“平日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国家有难,如果一时无计可施,生尚可保存力量,或许有用;一死了之,只为自己博个烈名,于救国救民有何用呢?任何目标的达到要靠智慧、勇敢、辛苦,牺牲是最后一步,绝不能把牺牲放在前面。因此,勇士是对最终目标负责,而烈士是对自己的名节负责。“临事一死报君王”实际上是保全了自己的名节,而置大局于不顾。做勇士不做烈士的态度是真正的勇敢、智慧,才能成就真正的英雄,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争到最大的胜利。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7】

学校组织观看《建军大业》,听同学说都是小鲜肉,我就感觉又是一部抗战神剧吧。当剧情开始时,我便被其深深地震撼了,随着影片剧情的深入和英雄们的为国牺牲,自己更是流下感动、激动的泪水。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工人和学生被北洋军阀残忍杀害,横尸遍野,这一幕令人触目惊心。周恩来面对枪口依旧用自己的信仰劝解自己旧日老友;当看到学生被杀害、商务印书馆被炸时的无助,我感同身受,这才是真正为人民的好领袖。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角色是叶挺。在带领军队进入南昌时,面对城门守卫的阻拦,依旧是霸气直前,对方说没有接到命令,他就现写一个命令,带着训练得让人畏惧的铁军进入南昌,虽有些浮夸,却演出了放荡不羁。面对兵痞挑衅自己的兵时,毅然站出。在增援贺龙将军部队时,在那炮火烟弹中,声嘶力竭的吼着“放”,我看到了军人的血性和无畏。

让我印象最深的场景便是三河坝战役第三天,朱德将军在满是尸体的战场上,上次硝烟还未散去,下次突袭可能来临,要留二百人断后时,大家都英勇献身,他们把生留给新生代的希望,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8】

它讲述的是1927年,北伐战争刚刚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右派”为夺取政权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血的教训使的毛泽东、周恩来等进步人士懂得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从而组建属于人民的军队的故事。

我震撼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不再把人当人,人就像牲口一样被宰杀。那一声声嘶吼使人感到野蛮、残酷、绝望。

我更震撼于当时的有志青年。他们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吧,我设想我活在那个年代,发现自己只会绝望、迷茫,但他们不会,他们不曾认命,不曾失落,他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勇敢的站了出来。我看见周恩来只身游说军阀;毛泽东抗拒权威;贺龙放弃当兵的荣耀,却想加入一无所有的共产党;朱德大摆鸿门宴……他们身上的胆量,坚持真理,不畏强权,机智都是我们不曾具备的。

反观现在,我们已进入法治社会,很少会有那种残暴的行径,这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本应该好好珍惜,好好守护,但却有好多人在搞分裂,企图引发战争,令人心寒!

我记得影片里有个毛泽东在会上场公然提出反对意见和投票决定是否起义的片段,对我影响很深。曾几何时,我也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但后来发现这有很大可能不被认同,还有可能自取其辱,渐渐的就隐藏起来很少表达自己的看法了。现在我明白了,就算不被认可又如何,是真理总会被认同的,我只不过是在逃避现实罢了。现在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再站出来了……试想一下,若毛泽东、周恩来等进步人士在当时不勇敢的站出来,我们又去哪里享受这安稳的生活?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9】

影片中为了得到新中国的解放,共产党主动发起了南昌起义。在快销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永辉人抱着跟共产党相同的信念勇于打破平静,遵循社会发展需要。

在永辉传统的超市深得广大群众青睐之后,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走当今大多数企业面临的被消费者逐渐淘汰的传统消费观念。我们突破常规主动出击先后发展了永辉生活,超级物种等新兴业态以满足顾客需求。而作为永辉超市的一员,我们不用抛头颅洒热血,只要坚守岗位。热爱工作,把超市当成自己的大家,把同事当成战友、家人。

相互鼓励、督促,砥砺前行!就像我们区域的“破茧计划”不仅是超市的破茧成蝶,更是我们自身的破茧。为了打破大家的传统思维,通过提升商品展现力,搭配类型,陈列标准等几个维度开展了为期31天的破茧成蝶行动,品类教练和门店教练以身作则,亲自动手,帮助合伙人团队和自己一起成长。让大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提升团队,加强执行力,给顾客树立一个好的口碑,提供优越的购物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从而让每一位来永辉的顾客都成为我们的忠诚顾客,进而提高我们的销售!

一个人叫个体,一帮人叫团伙,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叫合伙!漫漫创业路,唯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才能带领团队战胜挫败,破茧重生!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

8月1日,我院青年干警自发组织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观影结束后,我的内心深深被震撼。

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右派”为夺权叛变革命,发动了疯狂的四·一二“清共”行为,政变的信号从停泊在上海高昌庙的军舰上升起,短短数月,近31 万同胞遭到残酷杀害,举国震惊,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人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和独裁专制的深渊。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七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右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联合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批爱国将领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一段慷慨悲壮的热血岁月。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近31万人,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如果他们手拉手能够围绕赤道一周!惨烈的杀戮让每个遭受此劫的城市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弥漫了整座城市,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戳在街头巷尾不断的进行着,我身临其境般地目睹这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心几乎走向崩裂的边缘,心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的愤怒。那是一场中国共产党遭受的巨大浩劫!

走出电影院,我的耳朵里不断回响着电影里的台词“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个有革命信仰的军队”…“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怎么能建立全新的革命队伍”…“南昌暴动就是要向世人证明,我们还活着”…“南昌起义定于八月一日凌晨四点举行,三枪为记,口令:山河统一…“我们这些被战火洗礼过的灵魂,将同人民的命运融在一起,无尚光荣”……电影中令我感动的地方有三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在毛润之去组织秋收起义,与妻子杨开慧告别的那段,分别时童年毛岸英一声声哭腔的呼喊,那么娇小的躯体,稚嫩的脸庞,谁又能想到银幕里这个孩童会在23年后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第二个片段是在三河坝战役上,朱德三千军队与敌军三万军队两天激战之后,由于损失惨重,决定留下200人拖住敌军断后,为主力军队与革命军会师争取撤离时间,离开前在三河坝的战壕上慷慨激昂的那一句“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活着回来!”,看到战士们一个个主动留下来、临行前的拥抱使我潸然泪下;最后一幕是毛泽东和朱德的主力军队在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取得成功,战士们激动不己,人们的欢呼雀跃的场景使我的心情久久无法不能平静……

革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我想,如果没有这些勇士用宝贵的生命拼死守卫自己的信仰、保卫中国,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这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等后辈需珍惜爱护现有的盛世安康”。因此,作为检察院的一名书记员,我一定要恪守职责,尽忠职守,为来之不易的和平社会贡献自己的薄弱力量。

《建军大业》观后感:革命伟大


《建军大业》观后感:革命伟大

虞梦丽

“血腥”是我在看的过程中最感叹的一个词,震撼激动是我在看完后最直接的感受。起初我也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去看这部褒贬不一的巨制的,半个娱乐圈,半数都是小鲜肉,到底会不会演戏?到底会不会像嘲讽的一样只是哗众取宠呢?事实证明,我是被感动了。《建军大业》不仅有血有肉,也有笑点。不光是电影本身,更重要的是此次看电影的有很多老一辈的人,满头银发依旧怀揣爱国情夜晚来观影,有的带着老伴儿,有的则带着小孙子。总之,这一幕我感动了,且不说电影,单是这一份情怀就足以让人尊敬。

坦白说,我对那段历史知道的甚微,但看完电影后我还是有一些看法可以跟大家交流的:

1、电影刚开始,由陈赫饰演的斯励军官一出场,影院就发出一阵爆笑(我不知道你们观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显然,我认为陈赫演得不错,一身军装站的笔挺,精神抖擞。恐怕大家笑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一个擅长、演喜剧的人突然这么严肃而有些不习惯吧。

2、毛泽东叼根烟的样子活像个“痞子”,我对毛泽东的了解也不深,但单是看到这样一个他,我便觉得他是有人格魅力的,周恩来亦是如此,风趣不失威严,无论遇着多大的事都平心静气、理德兼备,当然也绝不失霸气。

3、李沁饰演的杨开慧我认为恰到好处,虽然网上对她的妆容有很多差评,但她的表演我却觉得刚刚好,话不多,最后只一句“别回头”,她是落泪了,可是她依然守着孩子不做革命的“拖累”。以至于后来被迫害,而毛泽东的诗“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杨直上重霄九”也正是表达了对杨开慧的爱及感激和不舍。

4、我对影片中浴血奋战的情形尤为揪心,砍头、断臂、上吊等各种杀人方法更是让人心寒,面对老弱妇孺也是同样的杀害,我心想:大家都是中国人啊,弑亲真的有那么痛快吗?

5、小鲜肉扎堆,这是毋庸置疑的,鹿晗饰演的船长仅出现几秒钟;陈伟霆出场时候的身份我甚至都没有看清,只为了露个面,想必也值了。能参与这样一部革命巨制电影,我想多少人倒贴钱也进不去啊。所以我认为不要去批评小鲜肉蹭剧、蹭热度,每个人定是有他的闪光灯才得以在这部影片中生存啊。

6、欧豪,这个曾被也挺之孙叶大鹰在网上抨击的一文不值的年轻人,用实力回击了这个红军后人,影片中欧豪饰演的叶挺,无论是暴怒、嘶吼还是静默,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尽管有人会说“耍帅”、“表演浮夸”,但我想说的是这毕竟是电影,电影娱乐需要的就是这种张力和表演力啊,这不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纪录片啊。这里倒不是指责叶大鹰的武断和对影片、对影片人物的断章取义,但烦请他看过影片后再进行“抨击”。

7、各为其主。因此在敌人倒下的那一刻,贺龙敬礼以示尊重;在三河坝战役中,蔡晴川更是用生命拼尽全力拉响了最后的炸药,敌人也为此震撼,是的,英雄就该被尊重。

从前,以为“壮烈牺牲”只是一瞬间,因为在书中读到的时候仅用几秒钟,殊不知这确实革命烈士的一生。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看到的是浴血奋斗的每一个人,而不是“花团锦簇”的小鲜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最后:

1、你可以在后台给我留言,告诉我你的故事,而我只是一位简单的讲述者,下一个故事主角或许就是你。

2、我很想知道每个关注大虞的人都叫什么,你也可以给我留言你的名字,我会一一备注,或许你的名字,就是我下一个故事。

3、图片略显拼凑,但都来源于自己以及要好的小姐妹,当然我也希望找个随时空闲的小伙伴拍拍照,我写故事,你拍照。

关于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


建军大业观后感精选范文【1】

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南昌广播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和寰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青春热血巨制《建军大业》,今日公布了一批人物剧照。

该片由导演刘伟强执导、韩三平任总策划兼艺术总监、黄建新担纲监制。谈及该片的演员阵容时,黄建新表示:“我们将诠释意气风发的年轻革命先辈的任务,交给了同样青春年华的青年演员来完成,演员们努力刻苦,献上了到位、真诚、热血的表演!”

青年演员献“最佳答卷”热血再现先辈风采

作为中影“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作为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历史的宏大之作,电影《建军大业》自筹备之初就备受各方关注。这部题材恢宏、规模超大、制作精良的电影,是对2017年我军建军90周年的庄重礼赞。

继开机与杀青之后,电影《建军大业》又公布了一部分演员阵容。“我们在挑选演员时是非常慎重的,最终选择了一批合适、认真、愿意为《建军大业》付出的演员共同参与这部史诗电影的创作。”监制黄建新表示,“考虑到先辈们在当年参加革命时都是热血青年,我们慎重而严苛地精选了一大批年龄相仿的演员,来诠释先辈当年青春激荡的风采。”

而被问及对这些青年演员的表现是否满意时,黄建新答道:“可以说,这些青年演员的表现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他们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都有着深深的敬畏之心,每个人都做了充实的案头工作,他们的演技在《建军大业》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监制黄建新:《建军大业》必成惊艳观众的热血巨制

“电影《建军大业》是我从业以来接触的‘最特别的任务’。”黄建新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而电影《建军大业》所聚焦的,正是那些在波澜迭起的革命岁月中,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忘死的不计其数的热血英雄!”

关于建军大业观后感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一】

献礼建军90周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建军大业》,近日官方公布了一批人物剧照,主创随之曝光,力图还原建军历史和展现年轻领袖革命家的意气风发。人气女演员张天爱实力加盟,首度诠释民国传奇女性宋美龄,搭档搭霍建华扮演蒋介石夫妇,全新组合令人耳目一新。
在这一组海报中,张天爱披着标黑色半长卷发搭配珍珠饰品,与霍建华饰演的蒋介石在舞会中翩翩起舞,标志性的民国经典装扮,极具复古魅力。作为中影“建国三部曲”第三部,《建军大业》集结港澳台两岸三地优秀青年演员,不仅延续《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前两部戏鸿篇巨制的叙事风格,也保留典型“男人戏”的男多女少特质。张天爱是少有参与的几个女演员之一,而不同于以往的银幕形象也令人十分期待。

【建军大业观后感二】

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南昌广播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和寰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青春热血巨制《建军大业》,今日公布了一批人物剧照。
该片由导演刘伟强执导、韩三平任总策划兼艺术总监、黄建新担纲监制。谈及该片的演员阵容时,黄建新表示:“我们将诠释意气风发的年轻革命先辈的任务,交给了同样青春年华的青年演员来完成,演员们努力刻苦,献上了到位、真诚、热血的表演!”
青年演员献“最佳答卷”热血再现先辈风采
作为中影“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作为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历史的宏大之作,电影《建军大业》自筹备之初就备受各方关注。这部题材恢宏、规模超大、制作精良的电影,是对2017年我军建军90周年的庄重礼赞。

继开机与杀青之后,电影《建军大业》又公布了一部分演员阵容。“我们在挑选演员时是非常慎重的,最终选择了一批合适、认真、愿意为《建军大业》付出的演员共同参与这部史诗电影的创作。”监制黄建新表示,“考虑到先辈们在当年参加革命时都是热血青年,我们慎重而严苛地精选了一大批年龄相仿的演员,来诠释先辈当年青春激荡的风采。”
而被问及对这些青年演员的表现是否满意时,黄建新答道:“可以说,这些青年演员的表现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他们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都有着深深的敬畏之心,每个人都做了充实的案头工作,他们的演技在《建军大业》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监制黄建新:《建军大业》必成惊艳观众的热血巨制
“电影《建军大业》是我从业以来接触的‘最特别的任务’。”黄建新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而电影《建军大业》所聚焦的,正是那些在波澜迭起的革命岁月中,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忘死的不计其数的热血英雄!”
谈到《建军大业》剧组的创作过程时,黄建新介绍道:“这部电影仅剧本就反复打磨了两年,每位演员在进组前都做足了资料文本功课,也接受了专业级的军事训练,所有主创都不遗余力地为《建军大业》奉献出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可以说,大家百分之百的热情和投入,必将使这部展现燃情岁月、洋溢着青春激情的电影作品大放异彩!”
“与我之前监制的《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动》一样,电影《建军大业》一定会成为一部让观众激动、让观众喜欢的热血巨制!”谈及电影《建军大业》的品质,黄建新信心满满。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与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日前已率先看过《建军大业》粗剪版,三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影片出乎意料的好”,同时也委托监制黄建新将祝贺、慰问与感谢带给全体主创和所有参与影片创作的工作人员。

【建军大业观后感三】

建军大业观后感(热门7篇)


我们会观赏很多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对于欣赏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观后感记录下来。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怎么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热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1

身处当今安定和平的现实中,历史如老旧的书卷渐渐被人遗忘。但有些人、有些事,时隔多年,依旧清晰。

1928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带领着自己的队伍蹒跚而来,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那段风云变幻的年代,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

电影《建军大业》以此为背景,讲述了在20世纪20年代,革命先烈们创建属于共产党自己的军队的故事。电影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面对战争时临危不惧,在绝境中背水一战,在革命成功时的意气风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精神力量以及他们始终坚定革命成功的理想信念,也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革命教育课。他们的品格与精神,鼓舞着我们为中国更美好的将来而努力奋斗。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与历史流传至今,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也被镌刻在历史的石碑上,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面对历史悠久、富饶广阔的祖国大地,我们这些中华儿女,又怎能不心生自豪?大业之所以成为大业,不正是因革命先烈们为国争光、义无反顾的勇气吗?时至今日,这份勇气,依然值得我们慨叹。

如今,当今的中国与九十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是在二十年前,人们都难以想象当今中国的发展:手握粮票的人们难以想象移动支付的普及,辛勤劳动的人们难以想象自动化与机械化的便利。但无论是我们信息时代化的现代生活,还是经济发展迅速崛起的中国,都是在我们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鲜血与铮铮铁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若没有他们不懈的努力,换不来我们的幸福生活;若没有他们坚定的信念,得不来当今腾飞的中国。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2

今天八月一日建军节,历史上1927年8月1日是一个很伟大的日子,共产党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革命的第一枪,标志着共产党走向独立武装的第一步。作为新一代青年,感受着节日的气氛,并不能体会当年那日那种炮弹轰炸,血肉模糊的日子,今天感谢公司带我们看电影,让我深刻感受到当年革命先驱者的真挚灵魂!

不管在任何年代,命运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共产主义最高领导人陈独秀却在关键时期犯了极严重的错误,竟然要放弃手中的武器,这样来假以希望,得到对手的同情,在乱世,一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这样可以吗?历史从来都不会同情弱者。4月12日国民军与伪政府勾结大肆屠杀工人阶层,制造4.12反革命政变,给人们上了沉重的一课......

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杀害,而政权依然是掌握在自称国际共产主义的一些人手中,当时作为农民考察地代表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得政权,依靠武装农民阶层的力量做斗争的时候,许多人还是给出了异样的看法,老毛甩门而去。

老毛与周恩来见面后,达成共识,政权必须是从枪杆子中获得的!同时老毛考察湖南地区多时,对中国国情深深的了解,始终坚信,在中国的国情下,必须依靠农民阶级,武装农民力量,这样农民就会成本钱,我们革命的主力。

毛泽东从秋收起义中再次得到血的教训,并验证打城市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于是立刻带领部队到达国民军事力量薄弱的边远地区——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随后朱德军也到达井冈山,朱毛于井冈山会师,为革命留下最初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是很乐观自信的,当有人问道到处都是屠杀,不害怕吗?老毛说,见过鬼的人不怕黑,因为心里清楚,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毛泽东是很有理想抱负的,当很多方法都走不通的时候,依然坚信走农民武装路线,我们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朱毛井冈山会师作为影片的结尾,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后来的建国大业埋下了新的种子!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3

这个红色经典将我卷入了这场革命的暴风雨中……

“甘棠湖上大决策”我历历在目。贺龙的第二十军和叶挺的第二十四师这两支部队激烈的革命情绪,引起了反动派的严重关注。在他们离开九江的前一天,汪精卫和几个新军阀阴谋策划,以第二方面总指挥张发奎的名义,通知贺龙、叶挺去庐山开会,妄图借此机会解除他们的兵权。就在这危急关头,当时正在九江的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果断地拉上叶挺、贺龙,以及第四军的政治部主任廖乾吾和中共党员高语罕,聚集到一起,作出紧急决定。为了安全和保密起见,在夜色中,他们以游玩的名义在甘棠湖畔登上一条小船,并共同决定了三条行动对策。这就是著名的“小船会议”,此次会议对促成叶、贺部队去南昌发动暴动起了重要作用。

在这个战乱频发、血雨腥风的日子里,贺龙、叶挺、叶剑英等共产党员与敌人们斗智斗勇,并不畏艰难万险,将南昌起义进行到底。这种大无畏、抗战到底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青少年所缺少的。人们处处勾心斗角、一毛不拔、只顾自己的安危,从未替别人考虑。人与人之间时常像埋了颗定时炸弹,一触即发。我想我们更应该像中国共产党员一样,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 “第十八篇:血战会昌城”让我激动不已。起义军经过广昌之后,分两路前进,约定在壬田会合入瑞金,向会昌城进发。当时,敌军在会昌重兵部署。于是,便将起义军分成三路进攻:以叶挺指挥的第十一军两个师为主力,经洛口乡会昌西北之敌进攻;朱德指挥第二十军三师教导团和六团向会场东北面助攻;由贺龙率领第二十军的主力为总预备队,位于瑞金附近,策应支援各方。经过一夜急行军之后,朱德率领部队先到了会昌城附近的山头上。连绵不绝的高地上,敌人派重兵扼守着,他们的任务就是从这里发起进攻。会场战役很快就开始打响了,异常激烈的争夺战在山头上开展着。由于部队还没有完全到达,右翼第十一军也没有加入战斗,敌人便依仗人多势众,整连整营地向起义军的阵地发起猛烈地攻击,打垮一批,又上来一批。据说那时的起义军队伍里,有两个娃娃兵,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一岁。他们俩格外勇敢,一边不断地吹着冲锋号,一边挺着胸,勇敢地往前冲……敌人太多了,部队的装备也不齐全,只得在平地上卧倒射击,所以伤亡很大,把仅有的一点预备队都拿了上去,就连团部勤杂人员也投入了战斗……眼看敌人离阵地越来越近,向指挥所猛扑来,朱德从容不迫地走到一位牺牲的战士身边,捡起一枝步枪,镇定地拉开枪栓向弹槽里看了一眼,刷地推上了一发子弹,举枪就向敌人射击起来……敌人渐渐逼近,大家已做好拼刺刀的准备,但愚蠢的敌人被身上的衣物所迷惑,以为是自家人,便离开了。后来随着第十一军加入战斗,部队向敌军阵地展开全面反击,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散,并占领会昌城。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4

《建军大业》讲述了中国军队的建军历史。全片以1927年南昌起义为主线,秋收起义为辅线,高度还原了当初中国共产党建立军队的困难,体现了老一辈革命者开创新中国的决心。

影片中,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很多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场面让人愤怒。在会议中,陈独秀主张主动上缴工人武器以夺得同情,毛泽东坚决主张武器不能上缴而被陈独秀赶出会场。剧情根据时间的推移,在年轻的周恩来同志的率领下,南昌起义成功,后期攻打城市失败,率军会师井冈山。

最热血的是攻打南昌,最令人心潮澎湃的从大伙力反张国焘,到叶挺热血炮轰制高点,让观众感受到当时革命先辈者青春激荡的风采。

最振奋的是毛泽东的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道醒了多少人,指出了革命道路的方向。

最敬佩的是三河坝战役,朱德三千战士抵御国民党钱大钧三万军力三天,最后需要再留下两百人死守三河坝时,大家争相要留,没有丝毫懦弱。

如今,战火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革命的精神永随,自己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再到现在的《建军大业》,每一部爱国影视都是那么催人泪下,让人思绪良多。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培养自己的牺牲精神,服务精神。在学习上,我们应当认认真真,用专业知识丰富自己。在工作上,我们应当兢兢业业,主动作为。在生活上,我们应当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乐于助人,争做先锋。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那些军人战士不顾自身安危,牺牲自己换来的。

“我们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这是朱德对受挫将士们号召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5

《建军大业》是一部好的历史文献故事片。它使我们牢记过去中国革命的斗争史;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创建的丰功伟绩;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奋斗。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我不得不说,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持久战。为了占领消灭敌军阵地的最佳位置,为援兵争取时间,朱德率领第二十军三师与敌人展开了一番激战,虽然战士们都伤亡惨重、疲惫不堪,但他们依旧为援军取得了时间,挺到了最后。尤其是那两位娃娃兵,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对革命的理解却认识得很深,他们奋不顾身,冒着子弹和炮弹的袭击,勇猛地冲向敌人的阵地,那该有怎样坚定的决心,怎样的胆识与魄力……我想,如果以现代人的懦弱、胆怯与这两个不谙世事的娃娃兵相比,他们真是无地自容啊!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的栋梁,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镇定地处事,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使自己得到更好地锻炼,在如烈火般残忍的社会中浴火重生,使崭新的自己能为国家带来荣耀,为国家多添一份光彩。

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的残酷“考验”下“浴火重生”,踏上了光明之路,不仅解决了名族之间的矛盾,还为处于疾苦的人民排忧解难,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国家更繁荣昌盛,让人民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员们,我向您致意,你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新中国是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份情谊,我将牢记于心,这份精神,我将永远发扬。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6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017年8月1日,我们迎来了建军9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走进影院观赏了一部磅礴大气、令人荡气回肠的主旋律电影——《建军大业》。

两小时的影片主题鲜明,扣人心弦,描写了中国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展现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光辉历程。影片歌颂了毛泽东“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的远见卓识,周恩来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远大抱负,以及叶挺嫉恶如仇、用兵如神的铁军形象。他们为了和平、为了结束那个军阀纷争、豪强林立的乱世,不怕牺牲,敢于亮剑,坚持原则,为了创建一个新的中国,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勇往直前、奋斗不息。

朱德部队为掩护主力军撤退,以3000人马对抗敌军30000余兵力,面对一波接一波炮火的猛烈攻击,不顾生命危险力保三河坝阵地,蔡晴川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勇敢无畏,革命战士坚守阵地三天三夜的牺牲精神,更使后人无不为之动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先烈用“血”与“火”铸就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看着影片中他们浴血奋战的画面,我作为一名90后青年感觉到热血沸腾,也感到了幸福生活的难能可贵。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7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军阀纷争,神州大地上狼烟四起,血流成河。有一帮人站了出来,他们梦想建造一个共产主义的国家并不断奋斗,他们就是共产党。

影片讲述在国民党夺权叛变革命,疯狂发动清共行为时,毛一泽一东、周恩来等人挺身而出,指出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懂得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他们带领共产党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

令我感动的一幕是三千人死守三河坝,抵抗有三万士兵的钱大钧,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经过两天的鏖战,共产党军队损失惨重。在最后一天,为了更多人的安全撤离,二百人留下来死守阵地,最终,他们用生命拖延了宝贵的时间。在生死存亡前,有多少人能像那些战士一样,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利益,不惜自己的生命,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这是共产主义军的口号,也是他们的信仰,因为信仰,把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那些农民、书生、兵头,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而被拧成一股绳,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信仰是无比重要的,你自己有信仰,就会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想到自己的信仰,就会在困难面前站起来,勇敢地去迎接每一个挑战,最终将会战胜挑战。共产党就是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奋斗,不断追求信仰,许多铮铮骨为他人,为起义,为国家不惜自我,勇敢顽强,靠的也是信仰,只有有了信仰,生活才不会迷茫,不会彷徨,生活才会有动力,才有勇气战胜挫折。

看看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被杀害,不仅让我心酸,更让我学会珍惜,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可是,在前人血和泪的付出后,我们——幸福的享有者却肆无忌惮地挥霍浪费。我有时在想,如果没有前人的付出,我们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吗?所以,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幸福生活如果不珍惜,就像流星,只能捕捉一时的美丽,消失却是永远的。也许,只有缅怀过去,才能更好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影片中的一声声怒吼,一声声炮响,依旧在我耳边萦绕。我的脑海里只有八个字:铮铮铁骨,铸就辉煌!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7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是由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内容。当我们随着影片放任时间流逝时,观看到令人难忘的情节,总是能让自己深受启发。观后感是对作品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应用,写观后感是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重要手段。还在为写作品名观后感而烦恼?希望本文能让您喜欢!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1

大家好!我是一点向南,很高兴为您解读!

我在看到其中的一个时间标记是1972年,才意识到这部电影的真正名字,而不是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部歌颂共产党的商业情怀片

出生于90后的年轻人,在21世纪,不要说对改革开放有什么感触,更不要说对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有什么感触,看完片子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能平静的原因有几个,第一,所有的和平都是来之不易的,曾经有那么多血肉之躯挡住了战乱,甚至,历史都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第二,国家必须强大,军队必须强大,在眼下的和平,有多少战士在不起眼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第三,就算是历史不是百分之百真实,作为后辈,作为和平的受用者,也要铭记历史,铭记那些牺牲自己,保卫家园的无数英魂,第四,珍惜当下,当下的环境,当下的和平,也要有长久的目标,爱护环境,珍惜资源,每个年代的问题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每一代人都应该为了下一代的未来着想。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一点向南,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呗

既然广告打了不少,演员阵容强大,比起《前几年的《建国》,如今《建军》也出来了,多少人是奔着广告的虚张声势和满屏的演员阵容去看得?既然人家都说了,是为了献礼90周年,那么就是有一定纪念意义成分在里面的,只不过很多经典的影片,都是过了好多年后才发现“噢,确实很经典”,比如,《大话西游》系列,当初周星驰那会拍的时候,据说当年上映后反响也就一般,时隔好几年后,大伙才发现越看越经典了,所以,像这类具有纪念意义的国产代表大片,又跟建国建军有关,你说他以后没有什么价值,那是不可能的……时间才是最好的成绩单,现在说不怎么样的,为时过早了点

《建军大业》有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革命历史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耳熟能详了,不少革命题材电影也都表现过。但《建军大业》在故事选材方面亦有独到之处,将“三河坝战役”摆在完全不亚于“南昌起义”的突出位置加以呈现,亦是影片的亮点之所在。此前的同类影片无不把“南昌起义”摆在核心位置加以呈现,观众看多了自然会产生耳熟能详、审美疲劳之感,而随后发生的“三河坝战役”对于许多观众却是十分陌生的,本片战争戏的新鲜感恰恰是来自于对这场战役的呈现。而且《建军大业》的两场战争大戏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鲜明气质,“南昌起义”是勇往直前、热血奔放的革命狂欢,而“三河坝战役”则是血腥惨烈、悲壮豪迈的誓死奋战,“一扬一抑”的不同气质,让观众既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豪情壮志,又对“打响第一枪”之后革命面临的困难与残酷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与认识。而且“三河坝战役”对于朱德英雄形象的突出呈现,亦带给观众强烈的新鲜感。在以往的主旋律影视剧中,朱老总已经在观众心中形成了德高望重、坐镇后方、顾全大局的慈祥老好人的固定印象,而《建军大业》则让观众第一次看到,朱德亦有阵前临敌的英勇无畏以及指挥战斗的智计百出。而且,影片将“南昌起义”中以周恩来、叶挺、贺龙为主的角色重心,转移到“三河坝战役”的朱德身上,也让观众对于我党我军的革命历史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为何在“南昌起义”中官不大兵不多的朱德后来能取得跟毛泽东并称“朱毛”的崇高地位,正是因为在“三河坝战役”中担任阻击敌军、掩护主力任务的朱德所率领的部队,反而在主力部队遭遇敌人打击溃散之后,成为革命的有生力量,经过艰苦奋战最终跟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实现了胜利会师。可以说,《建军大业》进一步丰满了主旋律作品中对于朱德形象的塑造,以及观众对于朱德革命英雄形象的认识。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2

看了建军大业后,我很感慨,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四一二”发生了,中国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革命运动受到无可挽回的摧残,中国的局势,又变得岌岌可危。当时,面对这样的重大问题面对如此凶残的反动势力,革命剩余势力内部却也产生的巨大分歧,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派人认为,应当以屈从低头的方式换取生存的希望,换取苟延残喘的时机,而与此相反的,另一派的人认为,应当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坚决与反动势力做斗争,其中最为坚定的,是当时仅任湖南代表的毛泽东。

这里面的分歧点在于,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人阶级并不多,陈独秀认为,以这为数不多的工人阶级所构建的革命力量不足以反抗势力庞大的右倾主义者,所以干脆先完全放弃反抗,但是毛泽东与之不同,他曾双脚走便中国农村,深入考察中国国情,他不是不明白以工人阶级为核心所构建的革命力量的薄弱,相反,他对此的认知更为深刻,但为什么他依旧觉得应该与反动势力进行坚定的斗争呢,因为,他发现了中国革命应该真正团结的革命力量,那就是正在接受残酷剥削的四万万中国农民,他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是不同的,虽然俄国以工人阶级所进行的革命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这与中国的国情不符,他国的经验,不是自己照搬所走道路的理由,自己的道路应该由自己来走,但是,当时毛泽东的真知灼见并未被陈独秀等人采纳,甚至他们将毛泽东当众从会场赶了出去。

虽然当时位卑权轻的毛泽东的意见并未被采纳,但是,这种振聋发聩的声音还是吸引到了当时同样对中国革命有同样迷茫的,一些对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并有远见抱负的一些人。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3

今天,爸爸和妈妈一起带我看一部大片:《建伟大业》这是一部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90年的'艰难岁月和光辉业绩,强烈的赞扬了老一辈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共产党》这个党自从1921年建党成功,到1949年夺取政权,28年时间,我们这个军队1927年八一建军完成,到1949年夺取政权,这么短的时间,这样一个党、这样一个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这是一个无与伦比奇迹,中国历史的奇迹,也是世界历史的奇迹,我敢说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政治集团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受到如此严酷的考验。

当我看到一个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残害总是十分伤心,当我看到汉奸出卖自己的国家,更有一种愤怒之情。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绝对要带一枚核弹,将日本侵略者炸得血肉四溅,可一切一切只是想象,如果当时科技发达一点,那只会让这些侵略者发抖。

现在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而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唯一让我们做的就是:珍惜!珍惜!再珍惜!刻苦!刻苦!再刻苦!

是什么,让共产党人始终挺立时代潮头?

是什么,让全中国人民坚守阵地,奋力抵抗?

是什么,让共产党人始终坚定不移,顽强不屈,引领中国进入新的时代?

那就是全部的爱国人民的火红炽热的信念和对新世界的向往!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4

《建军大业》是一部好的历史文献故事片。它使我们牢记过去中国革命的斗争史;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创建的丰功伟绩;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奋斗。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我不得不说,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持久战。为了占领消灭敌军阵地的最佳位置,为援兵争取时间,朱德率领第二十军三师与敌人展开了一番激战,虽然战士们都伤亡惨重、疲惫不堪,但他们依旧为援军取得了时间,挺到了最后。尤其是那两位娃娃兵,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对革命的理解却认识得很深,他们奋不顾身,冒着子弹和炮弹的袭击,勇猛地冲向敌人的阵地,那该有怎样坚定的决心,怎样的胆识与魄力……我想,如果以现代人的懦弱、胆怯与这两个不谙世事的娃娃兵相比,他们真是无地自容啊!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的栋梁,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镇定地处事,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使自己得到更好地锻炼,在如烈火般残忍的社会中浴火重生,使崭新的自己能为国家带来荣耀,为国家多添一份光彩。

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的残酷“考验”下“浴火重生”,踏上了光明之路,不仅解决了名族之间的矛盾,还为处于疾苦的人民排忧解难,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国家更繁荣昌盛,让人民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员们,我向您致意,你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新中国是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份情谊,我将牢记于心,这份精神,我将永远发扬。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5

一直知道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不论是在看电视剧还是看电影,我都会把自己代入到情境里。跟着故事的主人翁一起笑,一起哭。其实最接受不了就是虐心的情节和悲怆的情节,因为总是会让我歇斯底里的哭泣,而我又不想在有人的情况下哭泣,总觉得很不好意思,这么大人了,还会被情节所感动。当我被故事情节感动哭了的时候,我妈妈特别搞笑,会在一旁用她的重庆话骂我“你看你一天像个疯子样”,“你就是个神经病”。当然我不会理会她,因为我还在情景里没出呢。

今天下午闲来无聊,在家看了电影《建军大业》,先不论演员的豪华阵容。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那埋在心里的爱国情怀再次被点燃,每当我看到这些爱国的、抗战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我都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会为自己生活在中国而无比兴奋。很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没有战火纷飞,一切都是那么幸运。感谢革命先烈为我们打下的江山,为我们保留的美好河山。“幸存者就是,你得把死的人的生命活出来,这样他们才没有白死。”——《建军大业》。这是我听过对幸存者最美,最有气势的解释。总觉得能活着就是最好的,可是偏偏就有人为了革命,为了胜利连命都可以不要。我很敬畏,我想过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肯定没有那么勇敢,我肯定是一个胆小怕死的人。现在的我很庆幸,我们还活着,而且是活在这个信息发展非常迅速的网络时代。

这电影里有太多我喜欢的演员了,余少群,马天宇、欧豪、张艺兴、李易峰等等好多人。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欧豪饰演的叶挺,全篇为他痴迷。喜欢他的男子气概,喜欢他为兄弟们出头,喜欢他奋勇杀敌。网上好像全是在批评说欧豪演的叶挺不符合历史,甚至叶挺的子孙都出来发话了,我承认在剧情里欧豪演的叶挺有一点痞痞的,还在战场里嚎叫,但是情到深处最有力的释放方式难道嚎叫不算其中之一么?成千上百万的战士牺牲了,是很悲怆,很壮烈,但是我们最终我们胜利。我们胜利了。大家都在讨论欧豪嚎叫这一镜头,难道这不是好的起点么,大家都记住了这个镜头,欧豪用他自己的方式让大家记住了他欧豪,也记住了影片中的叶挺。这部电影里英雄人物太多,演员也太多,但是能让大家对之记忆深刻不就是一种成功么,演员是需要话题的,争议即存在,存在即真理。所以我支持这影片的叶挺,也支持欧豪。

我看这影片的时候强忍着泪水,因为太壮烈了,加上逼真的特效,让我为之动容。一直没笑过,但是最后结尾润之那八个字却让我笑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找不到笑点,可能是被那一份勇气感动了吧。精彩的影片总让人印象深刻。好了我不想再写了,我准备再去找一部类似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继续观看,把我的爱国情怀继续点燃。

以上言辞纯属我个人想法,没有其他恶意,请勿妄自揣测,恶意菲薄,感恩。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6

《建军大业》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纪念,是“建国三部曲”的第三部,在电影中,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起义,这也是建军节的来历,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支部活动组织大家观看了这部电影。一直以来就喜爱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就越发期待这部影片的上映。作为建字开头的献礼片,这一部真的是燃爆了。从演职人员到故事结构,以及故事节奏,主旋律的体现,都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观看之时,便觉自己曾与历史这么近,其中南昌起义与三河坝战役的战争场面的确让人震撼。《建军大业》这部影片具有使命感,既燃却又让我在观看的时候,数度落泪。

写这篇影评之前,特地去百度看了一下关于一九二六年肆月十二日的史实。在影院中,看着肆月十二日,学生游行再到街头喋血,遍地横尸,雨水或许洗的掉那些人们流出的血,却洗不掉他们的暴行,当影片播到这里的时候令人唏嘘,却也渐渐的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南昌起义的部分,叶挺手写“命令”,到教训赵福生,陈峰劝赵福生跟自己干,这些细节都处理得很好。起义之时的炮火隆隆,燃烧不止,战争的场景表现可圈可点。印象最深的当属张国焘与周恩来等人开会,张国焘反对南昌起义,贺龙冲进来以后,由保剑锋老师饰演的谭平山,说折中的办法不是没有,是杀掉张国焘。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也许每个人都知道,说出这句话的这个人大家也很了解,少年便立下宏伟大志,以兀兀穷年的态度去践行,以国强民富为己任,以民族大业为终生目标的周恩来,就是这样一个人。

当时听到毛泽东这种当头棒喝的言论,正在迷茫的周恩来摁奈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刻找到了毛泽东,对当时的中国革命现状大谈特谈,激起耀目的思想火花。周恩来是留学归来的坚定革命者,他对各国革命的经验了如指掌,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都能有很独到的见解,目光长远,对国际局势也是有清晰全面的认知,毛泽东则是彻头彻尾的实践革命者,他对国情认知更为清晰,对政治斗争更是有独到见解,经历了革命的种种变化,他的头脑无比清晰,一刀见血的指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种真知灼见。两个人都是对中国革命命运有着切身己命的关怀,对革命现状有着相同清晰的认知,对革命前途及斗争方式又有着独立成熟的见解,两一拍即合,在互相砥砺后,迅速对革命斗争有了更坚定的信心,于是约定,周恩来去团结所有能团结到的军事力量,在军事上对反动势力致以打击,毛泽东则继续去农村,团结农民阶级,为革命种子增柴添火,扩大革命力量,增强革命底蕴。

周恩来与毛泽东分开后,就去团结了对革命现状同样质疑,而且对反动势力有斗争决心的将领,如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之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爆发了。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建军大业》观后感 2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建军大业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