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群
最近,我读了《山海经》,读完之后,在陶醉于书中异兽,神人的同时,我更从中汲取了精神养料。
勇于追求梦想
大巨人夸父,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追到太阳。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夸父决定了,并毅然地踏上了追日的征程。劳累,饥渴……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夸父,但是他不曾放弃。最终,他渴死在追日的途中。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如果我们都拿出夸父追日的精神,我坚信我们的梦想都会实现的!学生,有了这种精神,一定会考取理想的学府;中国人民有了这种精神,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反抗精神
水神共工,为了反抗昏君天帝的残暴统治,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勇敢的和他战斗。最终虽然寡不敌众失败了,但是也英勇地撞上了不周山,和天帝同归于尽。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当年就是不满旧社会的黑暗统治,勇敢的站出来,领导人民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奉献精神
女娲,来到世间后,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人类,教给了人们许多生活的方法。当天柱折断的时候,她毅然炼石补天。这是多么伟大的造福于人的奉献精神!
在我们的身边有无数个无私奉献造福社会的人,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个祖国才变得如此美丽。你看,烈日下的清洁工人,寒风中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暴雨中抢险救灾的武警战士……这不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女娲”精神的体现吗?
感谢《山海经》,让我成长,让我进步!
读《金刚经》有感(一):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宁与祥和
《金刚经》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佛经之一,"金刚般若"象征般若智慧如同金刚,锐利无当,能够摧毁一切,它的特点在于破除。其破相破空破佛法,无住生心不染尘的大智慧、大境界,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活化因子,而且对现代人也有着诸多有益的启迪。佛法是愈病良药,但世人执药成病,故经文指出说法无法可说,得法而于法无得,以契证人现在的本来面目。《金刚经》具有破相破空破佛法,无住生心不染尘的大智慧、大境界的原因也在于此。《金刚经》破除"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污染人心性的尘埃,主张保持心灵的空明,不可为其束缚,因此必须予以破除。"色、声、香、味、触、法"六种,佛语里称为"六境",六境本属物质或观念世界的构成,但从因果关系上讲属于人所把握的对象,故又称"六尘".六尘的言外之意是人的感官被蒙蔽,使主体的心性向外索求,蒙染尘埃。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讲"不住色布施,不住声、色、香、味、触、法布施",是把心性的无所住与被尘俗世界污染的尴尬现实进行比较。在佛看来,俗人无不在这三界里受苦受难,一生下来就染上诸因缘的业力,并继续蒙染现世的利欲,以致今生今世,甚至来世都无法偿还尽业报的苦恼。而造成人迷失真心真性的媒介就是人自己的感官和思维: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能思能想之心。因此,六境是六根的染缸,人目之见色、耳之闻声、鼻之嗅味、身体之触觉事物、心官之把捉妄念,没有一样不是浊气滞重,置身其境,再返清归空就难了。
《金刚经》认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我空法亦空。在粉碎我、法的基础上,金刚般若进一步破除佛相。即使如来的一切外在之相,也都是假象。如来以身象出现是为了顺应世人常情。为防世人"断灭"之见而权立虚名,所以"三十二相"皆是假象。除此之外,《金刚经》还破除一切物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经文结束时的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迦牟尼本人放弃王子的地位,一心走向佛的清净世界,我觉得他一定对他所处的时代的肮脏事物有非常刻骨铭心的认识体验,他对现世的角逐深恶痛绝的这些理论,一定也是他本人饱经人生磨难后才向世人奉献的厚爱。回过头来,看看当今现实中有多少人是在欲海中沉沦,在世俗的物质利害中失性迷本的,便会感受到佛氏之语中的真挚告诫。
金刚般若对外相、虚无、佛法毫不留情的破除,以睿智深邃的金刚慧目洞察大千世界的一切,虽然万象纷纭迁变不停,生活于其中的主体,却不失本心的宁静,因为他的心已不住于任何一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表现了佛法的空明之境。佛起拈花指之手势,闭目合唇未言。而内外之清净,法度之澄明,昭然偈言。《金刚经》言: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这首《见性偈》,在浩瀚的禅宗诗偈中,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了。慧能负薪,闻客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悟,而出家求法,经由五祖弘忍的点化,而成为衣钵传人。无住生心,便是自在解脱的人生,便能以开放的胸襟应宇宙自然自由自在的清纯之美,一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法是佛法".
《金刚经》关于空间的理论分析室非常独特的。释迦牟尼以十方上下虚空作比喻来形容人的福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佛教无位法中最上位无为法中的概念,即非因缘和合而成的、元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的空间,它是无边无际、永无变易的,足以容纳一切物质现象的"空洞"式空间。广漠无极的虚空是具体物质的凭依。释迦牟尼连着用十个方向来表示人对虚空的方位感觉,它们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上下。人对虚空的感觉是模糊的,也是清晰的。因为理性早已把它规定好了,它就是物质的所在。但虚空本身并无助于众生的因缘和合,因为它"非有情",不具有主动性和受感性,它的容纳事物是"无为"的安排,自身并不会感觉到这个世界的什么。反过来讲,人对虚空的感觉也异于人对诸现象的感觉,因为虚空的无碍、无尽、无量特性,人所能感觉的只是它的永恒的象征,模糊而无任何标志的征象。相比之下,福德是一种"内虚空",是在人的"有为有情"的大前提下拓开的无边无际、永无变易、足以容纳三世的福瑞的妙有真无!所以,释迦牟尼告诉须菩提:如果众生按照我所说的去做,以不住事物的形相为安住心性的唯一途径,那么,他所拥有的福德就像无为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的。
释迦牟尼指明了由菩萨到真佛在佛性之具体表征上的根本区别:菩萨是有佛性但非真佛,故须修正以达真境,而真佛则是与生俱来的福德,故无须修炼。在众生与菩萨之间,是淫濡于欲望、形相、思虑的苦海与超离于欲望、形相、思虑而得以用有情证元为之间的界限。因此,众生若有觉就可发有情之愿,进而得智慧般若的法门,修炼成无上正等正觉,使佛性真正归于自我,获得永恒自由的解脱。
通过对《金刚经》以及其他佛学知识的学习,我发现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对佛学的错误认识,有太多的人把佛学跟迷信连在一起,我觉得佛法恰恰是我们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从佛法中获得大智慧,然后让身边的人也能在这种智慧中得到宁静的解脱。
读《金刚经》有感(二)
《金刚经》是一部无论你是否有佛教信仰都应该听过佛教经典,但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因为奶奶信佛,感觉它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但是对于奶奶的盲目崇拜,时常诚心的诵念却并不了解其中的经义,当时并未曾上心,可以说是完全不信,心里只有两个字"迷信".然而成长中发现家里爱好国学的长辈也对该部经文很是推崇,甚至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来参阅并逐句解读,但是年少的我并没有念想和心境去学习国学,更何况是这样艰深难懂的经文,同样觉得这是有一定宗教迷信的。直至读大学时期,因为专业的一些因素接触越来越多的国学,才了解"儒"、"释"、"道"并没有观念中一直存在的迂腐、迷信,反而越来越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与魅力,一种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的智慧,尽管三家的观点并不尽相同,但却有很多想通之处。想到这里,我感觉我放下了执着,放下了对中国古典文学一直以来被灌输的是糟粕的执着,心境阔然而开朗。
因为对佛学不是很了解,缺乏阅读原文的能力,因此选择了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从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放下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该过多地停住在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上,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在明天,能把握的只有当下。这也让我了解到放下执念其实也有两个境界:其一是在没有悟道的前提下,对于事情过于执着,事情已经过去了,成为过去式的时候,我们还经常在纠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坐上时光机回到过去,再去改变这件事的结局,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总结这件事情发展成这样的原因,做有针对的调整,防止同类情况再次发生。这样才会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坦然,才能真的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其二是在悟道的前提下,对于当下的所悟所得,并不能针对于所有的事情,如果强行将顿悟的道理硬套在所有的事情中使用,那么这样的执着的道最终也只能变成歪理。"一花一世界",不同的时空就会有不同的适用的自然规律,立足点的不同看问题的思维角度也就产生了变化。就像"谦虚"这是一个很好的美德,但是过度的谦虚或责任面前的谦虚,就会把这样美德变成了矫情和显得不够担当。
这里的放下执着并不是消极的,不纠结事情的结果并不是说一开始就不确定目标,没有规划,然后随心所欲,达到或达不到期望的结果都无所谓。其实恰恰相反,不执着更重要的是强调把握过程,对于一件正确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努力了,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去完成,如果最终没有达成期望,那么因为已经尽力了,没有遗憾和后悔,就不需要再纠结,但可以有总结,从中更好的成长。
(文/分销运营管理部 戚辉)
读《金刚经》有感(三):人类最高的智慧
佛所说的话都被称为"经",现在社会上说的"经典、经典",大概都是从佛教里流传出去的。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它好象处在一个金字塔的顶端。但现在一般人对佛教的理解就是迷信。佛教徒在单位里怕同事知,在家里怕先生知,念经也偷偷摸摸,学佛成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哀哉!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保留自己的特色,保住自己的根,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对他人才会有清晰的认识。
《金刚经》代表佛教最高的智慧,也代表了人类最高的智慧,它蕴藏了太多的奥妙。它就象一面镜子,把你自己照出来了,把这个社会也照出来了,把整个宇宙也照出来了,就看你的心有多大,看你的根机有多深,你的收获就有多少!所以,要了解这个社会,就要先了解自己,要了解你自己,就要念《金刚经》。
为什么呢?要了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什么毛病,有哪些缺点?每个人的佛性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就象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它的光显不出来,只有把乌云除去,它的光就显出来了。乌云就是自己的毛病、执着,就是《金刚经》里的我相、人相,要做第一的心。你说"我不要做第一,是不是就没有我相了呢",那你又有"我不做第一,其它人都想做的念,无形中你还是觉得自己是第一".这就是《金刚经》里的无我相、人相,即非无我相、人相,是名无我相、人相。
一切文化的根源,也都是在说人的毛病,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内心的反映,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自己与自己搏斗的历史。看一个文化的优劣,也就是看它把人的毛病揭示的有多深!名和利构成了江湖,也构成了社会。它的复杂性在于人在做一件事时,单纯的善和恶是极少的,往往是善恶夹杂,这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你我相煎、尔虞我诈的主要原因,也是最使人迷乱的地方。所以,对自己的善念、恶念,连最微细的念头都不放过,都能检查出来,是一个人修行的关键。修行是越往上走越危险,我慢也会越来越大,若不紧紧跟随一个大善知识,随时随地反省,则很容易出偏差。
在红尘里做事,错误可能是双方的,有时你妥协了,但是妥协的,可能是你的优点,助长的是你的缺点或者助长了别人的缺点;有时你不妥协,你还是有缺点,还会使自己的处境很艰难。做一件正确的事时,要观察大势和机缘。如何保留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缺点。除了自己要有智慧、勇气和这样的道德要求,还要有大福报,能接触到或分辨出世出世法的大成就者,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他已与法融为一体,经是佛观机逗教说的法,法无定法,不能指示学人具体的修行路径,只有与法融为一体的圣贤,才能使你对自己慢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限度,知己知彼。《金刚经》里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来是最善于教育人,最善于开导人的了。佛法不离世间觉。儒家讲的"至诚"、"格物至知"也是要你格除私心杂念,才能明白事物的根本;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若不能对人"至诚",必然会失去民心。做的事情越大,越被人关注,对这个人的要求也会越高,若心存一丝一毫的杂念,则易被人限制,落入陷阱,遭致失败。
《金刚经》里反反复复强调,你要完全强伏你的烦恼,就要发大愿,度尽一切众生,度完了就算了,只有这样才能完全降伏你的烦恼。单守清净,则偏空;耽迷红尘又偏有。佛法小则运用于家庭,大则运用于社会,重点不离六祖大师听了而大彻大悟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事情做完了就算了,不住。你的心放在家庭里,它生的就是家庭的心。你的心,放在国家大事上,它生的就是国家大事的心。你的心放在众生身上,它生的就是众生心。若你什么相都不住,什么心都没有,那你就成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金刚经》念得时间长了,才能发觉它是很有层次的。念第一遍的时候,发现自己有这一个缺点,即住在这个地方了,多念几次,丢掉了;念第二遍的时候,又发现了另一个缺点。若不丢掉第一个,就发现不了第二个,就象多米诺骨牌,一动则全身发动;又极有层次,在这一层面上,你基本上了解了,又发现还有第二个层面,就这样,逐步引你深入下去,感觉真是意味无穷。在一开始念的时候,心里乱糟糟的,时间长了,慢慢清净下来,看问题也越来越清楚,才明白师父说的,"智慧象一个湖面,平平静静的,才能反映出外面的世界;若被风吹了,或被其它外物所干扰,它反映出来的世界也要打折扣,它包括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金刚经》里有大秘密,它是显宗又是密宗,要深入进去修行,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现在的社会什么都要快,师父曾经开导我,"没有苦,哪有甜"、"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佛修道是大因缘,我很庆幸得遇明师,在师父的引领下,我得以浅尝《金刚经》的法味,找到人生中的至宝,明确人生的方向。人生难得今以得,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不论修哪宗哪派,都是要放下,师语,"放下即解脱".若不放下,难免轮回。
在此末法时代,请大家一定要在受持《金刚经》的同时,切实实践!每天抽时间读诵《金刚经》,假以时日,必有不可思议的收获和进步!愿与各位有志同仁,跟随明师,修学《金刚经》,转末法为正法,化天灾以无形,转人祸为太平!
读《金刚经》有感(一):"看破红尘"是"道"
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是佛教徒,但读过一些经书。佛经读得最多。《金刚经》、《坛经》、《心经》等都不止一次地读过,包括一些介绍性的小册子。但读来读去,只能说知道一些佛学知识,至于佛经的精髓和要义,犹如雾里看花,不甚了了。
前些日子,我在"天涯在线书库"中发现了一个题目——《金刚经说什么》,作者是被誉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这又引起了我读经的兴趣。于是,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认真地拜读了南先生的讲解。我们知道《金刚经》有三十二品(性),南先生从头到尾,结合他自己的体会,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读,读后获益匪浅,自以为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地方。但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也很难说,因为真如本相不可说,一说就错。再者,佛经所言之精要,是需要通过修行去"证悟"的,所以不修行者如我辈,所谓"明白",仍然是纸面上的"明白"而已,甚至依然是误解。但毕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想,就不揣冒昧地说一说罢。
第一点:关于基督教与佛教的异同。任何宗教都既相同又相异。相同的是都主张"行善",即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但具体义理和修行方法又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基督教认为只有一个神,那就是上帝;人生来有罪,但人不能自救,只有皈依上帝才能被救赎,人与上帝的关系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关系。而佛经认为人人是佛,只要能"明心见性",凡人就立地成佛。所以,佛与众生平等;佛祖不"度人",人只能"自性自度".
我曾问过一些信奉基督的人,他们对上帝的存在深信不疑,对上帝造人深信不疑,对人只能被上帝救赎深信不疑,并且如有怀疑,就不能被救了。那么,二者到底孰真孰伪呢?我说不清楚,大概永远也说不清楚。信仰不同,还是相互尊重为好。
但从凡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佛经讲的"自性自度",有利于加强自我约束意识,诚如儒家提倡的"慎独".就是说,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我约束,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变为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和行动。所以,现在许多烧香拜佛的人,有些人是做了坏事企图让佛祖保佑,如若明白了"自性自度"的义理,就不要心存幻想了。反过来说,上帝能救一切人,包括犯了罪而想改过的人的话,那么许多不法分子有可能这样想:先腐败,再悔过,然后等上帝来救。当然,《圣经》一再强调,不要说作恶,即便是有不好的念头,都是不应该的,都是罪过。但毕竟做恶之人还可以存有这样的幻想:做了坏事等上帝来救。这就不利于"自律"意识的形成。
第二点,金刚经的要义我觉得是这样两个字:放下。然而,悟道成佛,恰恰难就难在"放下"二字。放下,就是要行布施,不执著,始终保持一种"清净"之心。而只有真正放下了,才可能有清净心。放下就是舍弃,舍弃什么呢?简单点说,就是放下、舍弃人之为人所拥有的一切:财与物要放下,生与死要放下,各种欲望要放下,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不能有;而尤其难放下的是所谓"法相",法即指思想和观念。而人的脑子里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啊,这个想法下去了,那个想法又来了,甚至睡觉都在做梦,其喜怒哀乐和真的一样,所以无论白天和黑夜,人的脑子总是杂念丛生的,越说不想,想得越多。反过来说,有些学佛的人追求所谓的"空",而有"空"的观念也是执着,也得放下。由此看来,要想如此彻底地"放下",不要说生活在尘世的人了,就是出家人,恐怕一边念佛还一边瞎想呢。悟道之难,真可谓难于上青天啊!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人虽不能悟道成佛,但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主宰一切的物化时代,经常读一读《金刚经》,起码可以帮助世人懂得善恶相报的因果关系,这对于遏制人们过分膨胀的贪欲,从而保持一份平常心,争取做好人而不做坏人,还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点,色空观念与因果报应。《金刚经》处处都涉及到色与空的关系,但《心经》讲得更为直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么是色呢?色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相",即一切现象,既包括有形有象的可感、可视、可听之象,也包括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的"法相",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我觉得真正理解色与空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太抽象,它需要证悟又难以证悟。"色不异空"相对来说还比较好理解,因为一切现象(包括心象),都是因地、火、风、水四大机缘的合和而产生,并且有生就有灭,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的而不是恒久不变的,所以"空",不是没有,而是指它的变化不定。那么,色与因果报应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说简单点,一切色相,都是一定的因果关系的产物。有因必有果,这个果,就表现为相。那么又为什么说"空就是色"呢?这就比较难理解了。因为,所谓"妙有真空"的境界,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我们凡人是体会不到的。我只能从字面上作这样的理解:佛祖说的"空",是不是类似老子所说的"道"呢?它无形无相,若有若无,恍惚不定,它本身是空的;只因机缘到而生相,此时是空中有相,相去则复又为空。比如一张桌子放在这里,原来的空就变成了"有",搬走了桌子,又复为"空".是故,空中有相,相在空中,彼此一体,难以分割,故而"空即是色".
既然空色不二,那么佛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佛法是世间法,它并不要求修行之人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所谓看破红尘,也不是悲观厌世,而是说看到万事万物的变化性和短暂,所以要去掉执著心,所谓"物起则应,过去不留";"你过来,我过去".一切的权力、金钱、美貌、地位、名望都是过眼烟云,想留也留不住,王公贵族,帝王将相,哪个不想长生不老?炼丹,求仙,结果呢,许多人都是短命而亡。滚滚红尘,如此而已!
所以,对于凡夫俗子来说,看破红尘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看破了红尘,就要力争破除贪、嗔、痴;看破了红尘有利于在闹中求静,保持一颗平常心;看破了红尘,有权的,不要谋私利,要权为民所用;有钱的,要多行布施;一般草民,则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总之,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要相信因果报应是真理而不是封建迷信。至于有没有前世和来世的因果报应,凡俗之人,又何以能够知道?但我也相信,真正的有道之人,是不讲妄语的。
第四点,佛理与文学。我是一个文学圈内的人,读了一些经书,自然要想到二者的关系。金刚经要求将"法相"也要放下。佛理中讲的"法",指的就是人的意识,自然也包括情感。而文学所要表现的,恰恰又是人的情感世界。而放弃了情感,就等于放弃了文学。这不是很矛盾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这次读《金刚经说什么》,是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启发了我。他劝学佛的青年人:要先学做人,再说学佛;人都做不好,还学什么佛(大意)。那么,学做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要做好人。而好的文学,确有提升人的素质、涵养人的心灵的巨大作用和意义。换言之,文学能够帮助人们如何学做人。文学和佛理虽然没有可比性,却有内在的一致性。佛理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是无私的大爱。而一切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有一种博大的爱心,具有高尚的人格境界。当今,对于斯大林所说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已经很少听到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不成文的但又被普遍认可的看法,即认为作家也是普通人,所以让作家承担"灵魂工程师"的任务,是一种苛刻的要求。金刚经给我的启示是:作家虽然是普通人,但他从事的职业是有关人的灵魂的工作,如果作家的精神、人格境界混同于一般人甚至比普通人还不如,他写出的作品如何能帮助人们学做人?比如当前为金钱、地位、名望而写作的人,比如那些理直气壮地进行"下半身"写作的人,比如那些为了"卖点"故意添加低级作料的作品,对于"学做人"来说,都是有害而无益的。人们对当今道德滑坡的现状深表忧虑,而上述一些格调低下的"纵欲"之作,恐怕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毫无疑问,我国当代文学已经进入了多元并存的时代。各种文学观念、文学流派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但是有一点是作家们必须要坚守的,那就是——文学精神!文学精神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涵:对作家来说,要具备较高的精神素质与人格境界;对作品来说,则要能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对前者要肯定之讴歌之,对后者则要无情地揭露之鞭挞之。
作家,理应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后,我要再次重申:上述所说,绝对不是"解经"(我哪有这样的资格),只是个人的读经感想而已。即便是感想罢,恐怕也近似于痴人说梦,谬误多多,诸君看过之后一笑了之可矣!
读《金刚经》有感(二):快乐地生活
《金刚经》这本书挺有意思,它写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学生须菩提在课堂(法会)上的一段对话,全名叫《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用金刚般的智慧断除烦恼,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话听起来有点绕口,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先说"烦恼",人生在世谁没有"烦恼"?大至国家、企业、团体,小到身边的男女老少,可以说"烦恼"如影随形、伴随终身。人们为什么会有"烦恼"?《金刚经》上说,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句话,有个"我"字作怪!"文革"中不是有句"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吗!若是"我"没有了,还斗个什么劲?所以,要想去掉"烦恼",必须正确地认识"烦恼"的载体――"我".
"我"是什么?我的耳朵、我的眼睛、我的手、我的心脏、我的想法、我的…,哪个东西是"我"?都不是,"我"是"缘起有,自性空".
其次是"我执".佛祖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人们总把自己看到、听到、认识到的东西,比如:我的电脑、我的房子、我的同学、我的事业、我的看法…,等等,当成是真是不虚的,――误区正在这里,这叫"我执"!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切都"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几十年、最多一百年,一切都与你无关。"运动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是宇宙的全部,人们的"贪、嗔、痴、慢、疑"都是自寻烦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真正破除"我"和"我执"的樊笼,就会达到"明心见性", 即所谓"开悟"的状态。这时的人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换句话说就是一切都看开了,看透了,一切都不住于心,就连这个"心"也没有,真正做到"心无所住"!心如明镜,何来"烦恼"?胸怀虚谷, "我"和宇宙融为一体,谁又去"烦恼"呢?
正确地对待人生,乐观地对待生活,每天都快乐,每天多为别人多想着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一生快乐,下一生还快乐,大约这就就是佛祖的意思吧!
读《金刚经》有感(三):了解佛陀的智慧
我们都知道,《金刚经》在我国流通非常普遍。首先,针对中国人好简的民族特性。《金刚经》言简意骇,其内容直指人心,深得广大佛学者的喜爱。
《金刚经》分序分、正通分和流通分三大部分。到今天,我们已经学完了发起序。大家都有一个概念,那就是说佛教大部分经典一开头都是说佛顶发无量光明,显现种种神通。然而《金刚经》却朴实无华,真实记载了释迦牟尼佛也和凡人一样,托钵乞食,洗足敷座,一样的食人间烟火。这就说明了修行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不搞什么神通幻术之类的来迷惑众生。
佛陀当时有二千五百人众的大僧团,佛陀凭借自身的成就、自身一呼百应的威望,完全可以指使弟子们去为他安排衣食住行。然而佛陀并没有这样做。佛陀却和大家一样,亲自托钵乞食,亲自敷座而坐,过简朴实在的生活。这说明佛陀以身示众,教导我们佛法是在现实世间中通过自身努力修得来的,而不是离开内心而去向外在虚无缥渺的神灵求来的。也说明了佛陀以身作责,树立人人平等无有高下的榜样。不像一些官员高高在上,吃老百姓的,喝老百姓的,却还在老百姓之上作威作福,一副高高在上的官架子,夸夸其谈却又不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样的官员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这样的社会也就很难发展。
佛陀的品德智慧是圆满的。我们要向佛陀学习,学习佛教给我们的法。学法为的是用在实修道上,用在现实生活中。说好话、做好人、办实事。运用佛法、运用智慧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真切实际的利益大众。
现在我们在提倡和谐社会,是的!在沿海地区确实得到了成效。可前几天我看到同学放寒假回乡,所拍摄到的山村里的照片时使我震惊万分!真不敢相信在如今发达的中国还有如此穷困的地方!那是一片偏远山区的村民。村民破损的房屋连我们沿海地区农家猪舍都不如。孩子们更是连一学期几十块钱的学费都交纳不起,只能眼巴巴地跟着大人做苦活。从他们迷茫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对人生幸福大道失去了希望!
你说我们大家一天到晚在讲和谐社会,要求每个都要做好一个守法公民。你再看看那些穷山沟里的贫民,他们吃饭上学都成问题,面临着对肌体的挨饿,面临着对学识的无知,那还能谈什么和谐?为什么说"穷山恶水出叼民"呢?这正是因为把他们逼急了。你看看他们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要张口吃饭的,要继续活命下去的,他们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你想想看,如果你家财万贯,你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偷人家的钱财吗?你会扔掉面子上大街上去乞讨要饭吗?就算打死你也不会去干的。然而和谐社会里却又有那么一些流浪者、乞讨者!这不是很可悲吗!所以要使社会真正和谐起来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后面还有一句话,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那就是先富起来的人要带动还没有富起来的人一起奔小康去!这才是团结,这才是社会主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现在我们读诵经典是为了了知佛陀的智慧,了知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以佛陀为榜样,依法修行。发起序虽然短短几句话,包含的内容却很广。含纳了道德生活,含纳了实地修行,含纳了真如本性。其中是十分值得令人寻味的。所以我们完善自我以后还要利他。当然我们会发挥出我们大乘佛教的精神,显现出我们闪亮的价值,成为世界福音的传播者。
【道德经】读后感(一)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全文后,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玖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一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一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读后感(二)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群笨偷小蚂蚁不请自来,住进了我家新装修没多久的墙壁里,它们不仅偷吃我的蜂蜜,搬走我的白糖,还沾污我的餐具、红酒。不仅如此,当我们一家人就餐时,它竟然也爬上了餐桌,当我在房间里度步思考时,有时竟然也看到它在地上晃荡,面对此景,何止是火冒三丈啊。
其实,这些小一精一西是很笨的,更谈不上思考了。比如当它们偷吃蜂蜜时,竟然不知道蜂蜜是液体会沉,以至我的蜂蜜罐里浸满了它们同类的一尸一体,当它们侵入我的白糖罐搬白糖时竟会迷失了方向,在那迷宫般的糖堆里打转。我就奇了怪了,这么笨的小一精一西是怎么在这充满了智慧的世界上生存下去的?
不过要消灭它们却也有一定难度,由于它们住在墙壁里,要找出它们巢一穴一的准确位置比较难,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即使找到了,碍于装修好不足二年的墙壁和家俱,却显得有些无可奈何。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我小时候玩的一个叫诱蚂蚁的游戏,小时候在农村,闲着没事时,我们一群小伙伴就用小警物(如蜻蜓、苍蝇之类)的一尸一体去引一诱蚂蚁倾巢出动来搬,然后就用水或火来杀死,这是当时我和小伙伴们玩得最起劲的游戏之一。
在一个星期天,我决定如法炮制。由于没有小警物的一尸一体,我决定提高档次,用它们最喜欢的冰糖,我从密封的罐里找出一小块冰糖,看准了一只正在找食物的蚂蚁,突然把冰糖放在它的面前。一开始时它还吓了一跳,以为突然来了一个什么大怪物,不一会,发现这怪物不会动,对它没有威胁,它就试着用触角去碰了碰,没反应,再进一步用嘴去添一添,发觉正是它喜欢的美味,它似乎一下了来了一精一神,它快速围着小冰糖块转了一圈多,然后又倒着转了转,又用嘴添了添,确认这正是它们的美食后,似乎更有点兴高采烈了。它快速地往回跑,从墙壁踢脚线和地钢砖间的一个小快隙中钻了进去。我不竟暗自得意:小一精一西,连这么简单的引一诱你都看不出来,我看你怎么活。
不一会,原地又钻出二只小蚂蚁,快速来到冰糖处,绕着糖块正着反着转了几圈,其中一只还用触角去碰了碰,再用嘴去添了添,然后它们就分开了,其中一只留在原地,另一只则又快速返回巢一穴一,不一会,踢脚线和地钢砖间的小快隙中又钻出蚂蚁来,一只、二只、三只成群结队地出来了,直奔糖块处而去,这次它们也不再用触角去碰,就直接用嘴去啃了,它们有的站在地钢砖上吃,挤不下的、够不着的就直接爬上冰糖块,从上往下吃,把这块冰糖围得严严实实,而更多的蚂蚁正源源不断地赶来,路上形成一条浩浩荡荡的蚂蚁队伍。不一会有的开始往家里走了,似乎是吃饱了又似乎是去通知更多的蚂蚁来一起享用。奇怪的是这次它们只拼命地吃并没有要往家搬的意思,记得小时候蚂蚁是把小警物往家搬的,现在怎么不搬了?进化了还是习一性一改变了?
这时我突然想,它们既然不往家里搬,那第一个发现冰糖的蚂蚁要是不回去告诉别的蚂蚁,那这块冰糖就是它一个的了,别的蚂蚁也不一定会刚好找到这里来呀,那就足够它躺在冰糖块上享用一二个月的了,它怎么还要傻乎乎的回去告诉其它蚂蚁呢?这时,我又突发奇想,现在要是有一个人类突然发现这么个宝藏(冰糖对于蚂蚁就好像宝藏之与人类),他(或她)会怎么办呢?他(或她)会去告诉同事吗?会去告诉小区的邻居吗?会去告诉他或她的国家吗?以现实情况看,我猜99.9%是不会的了,不仅不会,我估计他(或她)还会把它隐蔽起来或设置陷阱以防被其它人看到拿去。实际上,从现实社会的情况看,不要说这些意外的无主财物,有些已有主即已明确是别人家的财物,却还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挖空心思地想要把它占为己有,君不见,为了占有别人的财物,有杀人抢劫的、有偷窃的、有行骗的、有以权谋私的、有以次充好的、有不顾别人死活乱排污的等等;往细里说,比如各种各样的电话诈骗、短信诈骗以及地沟油、毒一奶一粉、毒淀粉、毒生姜、毒韭菜、毒豆芽、染色馒头、塑化剂、瘦肉一精一、苏丹红鸭蛋、老鼠肉做的羊肉总之一句话为了抢占别人的财物而不顾别人的死活,什么事都干得出。
老子曾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看看现实社会,奢侈品、富翁及排行榜都听得耳朵生茧,现在是污染环境越多、掠夺资源越多、挣的钱越多、得到的头衔和荣誉就越多,只要钱多其它的错误几乎可以不论,即使偶而有批评富翁或富二代、官二代生活奢一靡一的,可那口吻却分明是羡慕,巴不得那被批评者就是自己,活生生的一个笑贫不笑娼。在这样的社会里,道德还会在人的脑子里被想起吗?再看教育,现在强调的从小孩开始就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然后整个社会向他(她)们灌输的就是竞争、排名、考试,可曾教育过要友一爱一、一团一结、互助?这样一来,本来应是亲如兄弟的同学活生生地成了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为了排名可以不择手段。呜呼,这样的智慧又有多大意思呢?一团一结、友一爱一、亲情、道德这一切都已成了真正的奢侈品了
这时,我再回过头看了看在地上正吃得欢的一群没有智慧的小警物,不竟悲从中来:难道人类真的不应该拥有智慧吗?蚂蚁,蚂蚁,我怎么忍心杀你啊,我多么希望我是你的同类啊。
【道德经】读后感(三)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一精一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一硬。
由此可见,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一性一,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老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一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老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一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一精一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读道德经有感
林语堂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而我读《道德经》时的“遭遇”正如先生所言。
欲言其书,先言其人。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太史公司马迁考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后来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和不断内乱,老子感觉到悲愤然而无能为力,决计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请老子留言,老子遂疾书五千言,即为后人所见的《道德经》。《道德经》一书是老子所有思想精华的凝聚,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原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人生的交往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哲学命题,可谓是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概括起来,《道德经》的内容主要有三,即谈宇宙,谈政治和谈人生。
老子宇宙哲学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而这个“道”不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而是看不见抓不住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然而他却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不可琢磨,“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质即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以无为本”的宇宙观。《道德经》的第二大内容就是对政治问题的探讨,老子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目的,发兵倒戈、争权掠地,遭殃的还是百姓。老子所希望的社会是“小国寡民”,是一位圣贤者对百姓的怜惜。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幸福,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进步的,所以应该辩证的看待。
老子的宇宙观与政治观已为世人所熟知,而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其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总得来说,《道德经》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生来是不符合“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个矛盾混合体,其中有私心欲望,而有私心欲望,就不能守静,这样就不能体验“道”的奥妙。怎么办呢?老子认为就要修道。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私欲,事事顺应客观,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乐观自在地处事为人。有道的圣人少私寡欲,修养高尚。人际关系是人一生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柔弱不争的观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因为有利于万物生长却不争功,它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为什么处在众人都不愿去地方还最接近道呢?因为水本来是干净纯洁的,但为了净化他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浊,最后还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视。所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最后还落到人人都不愿去、受轻视的地方,这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质,这种品质在《道德经》里也叫“柔弱”,即永远把自己个人的私欲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强大的地方。《道德经》中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用它去攻击最坚强的,没有不胜的。在克服困难时,水又变成最坚强的。《道德经》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与顽强来形容“道”的特性。我们总是强调人要无私奉献,无私就是私心欲望要柔弱,奉献就是付出的愿望与力量要强大。
在各种价值取向林立的今天,《道德经》中所强调的人生观不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吗?在我看来,如今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正好与老子的观点不谋而合。爱国、敬业就是奉献,诚信、友善就是修身。爱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的精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多少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指引多少英雄在国家危难关头慷慨就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鞭策着多少仁人志士舍身报国。敬业就是一种“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雷锋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敬业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献身精神,将自己的一生与其联系起来,在事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立身须以诚为本,诚信是一种个人修养。古语云:为官者诚信,则国泰民安;为民者诚信,则和谐发展;为商者诚信,则商机无限;为友者诚信,则高朋满座。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道德经》里说“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智。”意思是,比我们善良的人,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老师。而面对不善良的人,他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它就像春风化雨,丝丝渗进人的心里,使弱者感到力量,使悲哀者感到振奋,使有缺点的人自觉向往着进步。谦和友善得人心,以谦和友善的态度待人处事,帮扶互助,才能收获真情,相交于心。
仔细品读《道德经》,可以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时空,直达心灵深处。我领悟到,《道德经》所主张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享尽清闲,而是个人私欲上的无所求,《道德经》所推崇的“柔弱”不是停滞不前退缩懦弱,而是奉献自身的高尚修为,这些正是我在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学习的。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 、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它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礼貌待人 、勤奋好学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近我认真的读了这本书。、
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我被这种简洁精湛的哲言隽语所吸引:孟母择邻 、黄香温席 、孔融让梨我被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故事所感动。
我特别喜欢读孟母择邻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模仿那些办丧事的人哭泣。孟母就把家迁到了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嘛。
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现在我们的爸爸妈妈都为我们的学习成长安排了好的环境和物质条件,我们应该立鸿鵠之志,刻苦学习,勇攀高峰,长大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建议同学们都去读一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收获。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意思是说,政府的政策稳定、开明,人民就安居乐业,民风淳朴;政府的政策要是经常变化,就会使人民变得狡诈,人心变得自私自利,社会诚信缺失。在第十七章中,老子认为,好的政府不会乱发使令,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取得了业绩,只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和政府没有关系。政策的多变,会造成政府失去诚信,人民不会相信政府。
这两章内容主要阐述了政府不能随便乱发政策,要“贵其言”。政策的多变使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人民对政府的话产生怀疑,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诚信度降低。政策的多变会使一些人不劳而获,别的人就会学他的样子,期待政策有所变化,对自己产生利益,社会因此变得浮燥,人民没有了长期奋斗的目标,急于求成,急于利用当前的政策为自己谋利,生怕政策变化让自己的目标落空。
老子的这种思想,在唐代得到柳宗元的传承和发展。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认为治理国家,应当像盖房子的工头一样,只需用尺子、规矩和墨斗划出高低、长短的标准,让手下的工人按照标准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做不好,批评或是辞退他,他都不会有怨言。不能事必亲躬,处处向手下的人炫耀自己的本领,代替手下人工作。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提出了,治人要像养树一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官治民如果“好烦其令”,看起来好像很爱惜人民,政府不停地想办法颁布新政策,人民不停地揣磨政策变化的方向,结果却使政府和人民都觉得很困苦疲乏,社会并不能安定兴旺。
读《经赢人心》有感800字
大屯-刘顺艳
初次看到“经赢人心”这四个字,感觉读完我是不是就有特异功能,能知道人在想什么,要说什么。其实不然,此书主要讲经营者(企业或个人)和消费者的相互关系,如何利用消费者使企业壮大﹑盈利和创建好质量的消费关系。
书的开头写了个序,是作者和朋友去富春江酒店吃饭自带酒水,收开瓶费的事。由此,我想到曾去一家影院看电影,因为在网上看到此影院禁带饮料和零食的提醒,所以打电话问了,确实如此。他们这种行为已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我去那里前想好了,如果真不让带进去,索性下次不再来这了。做一锤子买卖不能长久,而聪明的经营者则会反其道而行之。
商家营销方式有促销打折,会员积分制,信用卡合作超市等,光有这也不行,还得有好的销售人员。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几个比较好的商家如:西北莜面村,海底捞,海尔,宜家家居等。口碑好、信誉好、他们让人感到亲切,真正把顾客当上帝,顾客才心甘情愿把他们的腰包填满。
我们服务业亦是如此,作为一名服务人员,我要借作者的经验之
谈取长补短,将之联系到实际工作之中,来提高自身的优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面对司机师傅第一时间微笑,第一时间询问,第一时间提醒,第一时间热情服务,不和司机师傅起冲突,要换位思考理解他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解决困难。时刻给他们留下好印象。
目前站上都是刷卡加油加液,针对司机师傅们的各种不理解和嫌麻烦,要有包容心和耐心。对于不会刷加油卡的,要上前认真指导说明。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一心一意做好每件事,给每一辆车加好油,服务好每一位司机师傅。同样,司机师傅也会毫不吝啬得道一句谢谢,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相当于“得到消费者的心智”。
企业的长久在于有一个好的决策者,开拓创新,眼光独特,关心下属,才能创建好团队。我们公司的领导就是如此,员工值完班,无论多晚到家,总是在看到员工发的平安到家的简讯,才放下心。有这样的好领导,员工们的心都很温暖,工作起来干劲十足,而企业只会越来越强大。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部对我教育意义非常大的书忠经。
忠经主要讲了什么是忠道。忠道是宇宙及人类社会第一要道。君主要以忠道来治理国家,国家才会繁荣昌盛;而臣子为国君做事,理应坚守忠道原则,深思筹划,默默实施,匡正国家失误,安抚国民不满。如果国君贤明,大臣忠良,万事就会大吉大利。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英雄人物,他们精忠报国、不怕牺牲,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为民族的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从小就喜欢习武、射箭,参军时,母亲在他的背上刻了四个字:精忠报国,从此岳飞立誓报效祖国。当金兵南下侵略南宋时,岳飞带着一颗忠心率军奋战,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你们认为岳飞算不算是一位忠臣呢?
我想大家都看过杨门虎将这部电视剧吧,杨业一家为抵御辽国侵略,英勇杀敌,屡战屡胜。但在一次战役中,朝中大臣潘仁美,却为了一己之心,暗算杨家,杨家战败。大郎、二郎不幸战死;杨业被辽军围困,撞碑而死。你们说杨家将和潘仁美哪一个是忠臣呢?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 ,为抗日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魏拯民,驰骋抗日战场宁死不屈的名将赵尚志他们哪一个不是为了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用满腔热血谱写一首首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曲?
现代社会中,原呼和浩特市的市委书记牛玉儒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原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打击犯罪分子,为群众撑起了一把保卫伞;还有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怕牺牲的航天英雄杨利伟、 费俊龙、聂海胜。他们一心为国家,一心为人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同学们,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张琳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着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着,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喜欢《读《罗织经》有感 罗织经读后感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忠经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