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郑培民有感

观郑培民有感

观《郑培民》有感。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很多优秀的观后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写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观《郑培民》有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郑培民》观后感

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向郑培民同志学习。各地学习郑培民同志的活动,正在迅速兴起新热潮。机关集体组织观看《郑培民》影片,使全体党员干部受到强烈震撼。

郑培民同志是继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之后,又一位党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他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了党的领导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后而已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格。

观看《郑培民》的先进事迹后,我们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而感到自豪。郑培民同志作为一个高级干部,始终坚持平等待人、光明磊落、从严治家,做老百姓的好朋友、好兄长,做领导班子中的好班长、好伙伴,做家庭里的好丈夫、好父亲;始终坚持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行为准则,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办人民所需;始终坚持情浓钱淡、永葆清白的公仆本色,不管官居何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克已奉公,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郑培民同志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

我们向郑培民同志学习,一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做人品格,不忘宗旨,坚定党性;二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从政态度,克已奉公,艰苦奋斗;三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爱民感情,善待百姓,造福人民;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律已精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学习郑培民同志,要牢牢把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根本,始终保持思想政治上的先进性,我们的一切工作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三个代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统揽全局,运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上有新进步;学习郑培民同志,要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时代主题,要牢记党的宗旨,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郑培民同志,要牢牢把握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做到政治上清醒,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朴素,生活上廉洁,使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成为自觉的行动,成为永运不变的精神风貌和政治品质,自觉为党和人民做无私奉献。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观郑义门有感


观《郑义门》有感

公生明,廉生威

近期,动画片《郑义门》备受关注,本是儿童益智类的小短片,却堪称一部廉洁风动画片。其中人物形象因性格、身份,以及不同朝代而设计,人物语言听起来古色古香却不显乏味迂腐之感。那么,究竟《郑义门》讲的是什么,如此受欢迎呢?

其实这是浙江金华历史上有名的一个累世合居的大家族,为了族人能够和睦相处,家长专门制定了家规,几世累计下来竟有168条之多。因家风严谨、为官清廉而被朝廷旌表为"义门",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亲赐"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从宋代绵延至清代,家族中出仕为官的有173人,他们都为官廉洁,洁身自好,时刻谨记家规,无一人贪墨被革职罢免,不得不让人感叹其良好的家风。动画片主要是弘扬郑义门的家规家风,进而倡导清洁之政风。

作为一名党员,应时刻牢记身为人民公仆的职责。忠义廉耻、弘扬正气、行善积德,这些美德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学习传承;守礼、奉公、诚信,更是一名党员应具备的高尚品德。很多时候,一个党员就像郑家的家长,看似有很多很大的权利,但其实这"权利"就是责任,以身作则、致力为公的责任,为人民牟福牟利的责任。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更应该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不断加强廉政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观看《郑义门》后,笔者认为其意义有以下两点:

第一,倡导家风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好的社会风气基础,在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是否良好。一个家庭就是社会一个小小的缩影,家风端正与否,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关系着一个社会的健康良好发展。同时,家风更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洁、党风端。因此,家风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更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事情。身为党员,要走在人民的前面,以身作则,这同样要体现在家风的先进性方面。

第二,以良好家风倡导廉洁政风。片中第七集名为《致力为公》,讲述郑家为朝廷核查田土,造鱼鳞图册。当地大户曹广福欲从中作假,意图少交税粮,带着厚礼拜访郑家家长郑濂,却遭到郑濂义正言辞的拒绝。郑家家规言: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条家规堪为广大党员之座右铭,应牢记于心。廉洁为政、清明自律的廉政规章制度是每一个党员应守之则。

党员理应同腐败行为作斗争,洁身自好,但想要建设一个诚信、廉洁的社会,其关键所在就是建设诚信廉洁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相信在这样一个诚信廉洁的社会中,腐败不再只是依靠法律暴力打击惩罚,每个想要贪污受贿之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是被世人所厌弃的,如此才是倡导清正廉洁的意义所在。

此外,笔者感受颇深的还有一点,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一蹴而就,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而来。腐败问题不是一天而成,清正廉洁之社会不能一夜成形,因此防微杜渐显得尤为重要。就如郑家家规所言: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渐而不止,必至于不可杜也。这不仅可以用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适用于我们个人规范自身言行。

《郑义门》用12个精悍短小的故事,完美演绎了郑义门家规中的精华所在,故事内容简短,却蕴含很深的道理。历经逾三百年之久的郑义门,犹如一个社会的缩影。这里不仅有人文关怀,还有家规法制,展现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对社会、国家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谨记反腐倡廉思想,廉洁自律、致力为公的党员本色。

同题作文:观《郑义门》有感

观《郑义门》有感

蒲圻三小 四(3)班 马宇聪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的重要遗址。

廉政动画片《郑义门》共12集,采用古装动漫形式,表达了郑家严格的"家风"和"规矩".其中《郑浩拒礼》篇,讲述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的家规;《致力为公》篇,讲了当粮长的郑亷,不卖人情,不收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的故事,揭示了"公则民不敢慢,亷则吏不敢欺,公生明,亷生威"的家规;还有《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剧集,把郑氏家族孝亷文化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通过观看《郑义门》动画,使我懂得了:尊重师长、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远亲不如近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道理。教育我们以小事做起,做一个孝父母、爱劳动、爱学习、有诚信、勤俭节约的好学生!(辅导老师 鲍庆珍)

看《郑义门》有感

中伙中学六(2)班 程馨兰

《郑义门》这个动画片对我的感触很深,它告诉我了一些对我现在乃至以后都很有用的道理。比如——"以法齐家"!

在这里面它又让我知道了河防如同治家,水急而堤高。那些家法、家规固然好,但将礼教深入人心才是长久之计。

治国之要,在乎民风;民风之本,在乎家风;换方之,家、国同构忠孝于一理。

还让我知道了贤惠的本义,妇的贤惠,何为贤惠?孝顺公婆,恭敬丈夫,慈爱子女,善待妯娌。何为不贤,举止轻浮,妒忌他人,恃强凌弱,拨弄事非。

不仅如此,还让我明白了治家靠的是什么。治家靠的是教化,靠的是四维八德,靠的是忠孝仁义。

如果奉行申韩之学,严刑峻法,那人人都因畏惧而守法。那古人说的人伦亲亲子子,岂不南辕北辙。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化的手段。如果有利于人民向善,虽万难而行之。如果相反可能导致人们自暴自弃,甚至上歧途的。

更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圣人之法的关键在于修身二字。知律者能够保其荣耀,不自律者灾祸就不远了。为什么要成立家规呢?因为家业之成,难以升开。要想家业成,必须俭以持家。而农夫就起到了约束人心,进德修业的作用。而且国之根本就在于家!古人说"家风正,则民风正。家齐,而后国治。"而家风不正,就在于子女后代不懂规矩,不懂做人、做事的规矩,不能自律。所以说一个家里有一条好的家规,对这个家的子孙后代们会有一个很好的作用。

古人崇尚植物。因为他们认为一些植物的精神可以教他们怎么做人。比如兰草,一些人崇尚兰草这种"夕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这样自强不息、孤芳自赏的精神。还有荷花,一些人用荷花这种初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精神来勉励自己。告诫自己不要因为其他人坏而自己变坏,要初出淤泥而不染。

古人还敬仰孝。认为百善孝为先,觉得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那他就不佩称之为人。告诉后人做子女的要把孝用行动表示出来,不要挂在嘴边。

古人用"知耻近乎勇"这种方法教育后人。告诉他们,你犯了错,不可怕!只要敢于承认错误,就还是好孩子!

总之,《江南第一家》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和待人接物的道理。我要把《江南第一家》里的内容古为今用,用来告诉自己每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怎么去办。

观《法治中国》有感:国之法,民之法


国之法,民之法

——观《法治中国》有感

英语1701 张航

很多人喜欢把法形容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谓之自由,谓之责任,谓之理想。诚然,法在很多人心中是神圣的,是民主社会的基石。没有法,国家秩序便难以维护;没有法,人民民主便无处可谈。进入中国政法大学,第一次与法相识,观看了《法治中国》,更加深了法在我心中的印象。

国无法,无以立。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文明民主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对于法制建设的诉求便更加强烈。这是我在观看影片后更加清楚深刻地体会到的。身处于汹涌的世界发展浪潮中,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必须选择的唯一出路。道路决定方向,依法治国,不仅是当代社会的责任呼唤,更是历史发展的使命要求。

法者,治之端也,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只有依靠法律,国家的治理才是符合规范,符合制度,符合程序的;也只有依靠法律,坚持依法治国,才能真正维护人民民主,才能真正维护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宝贵成果。在法治建设规范下的发展成果,才是真正属于人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依法治国的最好体现。周薄等人的事件,深深印证了这个道理,没有任何人能够拥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赋予权力,同样约束权力。依法治国,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地运行。

民无法,无以立。法可以很抽象,也可以很具体。我们在高谈法律的价值,法律的权威的同时,更不能忽略的是,法律对于人民生活的普适作用。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法律应该是在人民身边的,是人民最强大的保护伞,也是人民最强大的武器。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应当是为了人民的。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对这个国家的法制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全面普及法治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更要注重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青年一代,承载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时代走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懂法,法治可期。

军都山下,拓荒牛前,少年壮志,我怀着对法的崇敬和憧憬,踏进了中国政法大学,在这一中国最高法学学府的校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法大人。法之于法大青年人,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影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画面,便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师兄师姐们在端升楼前庄严宣誓,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历历在目,鞭策着每个法大学子,在推进法治中国这条道路上,奉献自己的热血与青春。

我想,相遇便是缘,来到法大,与法结缘,无论如何,定要不负勇往。

观国培联谊晚会心得


观国培联谊晚会心得

迎着十月的骄阳,听着嘹亮的歌声,幼儿园全体教师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来了2012"幼师国培"农村幼儿园骨干短期集中培训班--"金秋十月,欢聚国培"联欢晚会。

整场晚会在激昂的鼓声中拉开了序幕,鼓点振人心魂,让人热血沸腾!苗鼓声声,既是心声的流露,又是情感的喧泄,在演出一开始即把演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独舞《TELLME》展现了女性的温柔、美丽,一段段,一个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都给予了无限生命的可能,也留给观众众多的想象。

歌曲《你是我的眼》唱出了每个幼儿教师的心声,每一个音符都唱出了幼儿教师对孩子们深深情、浓浓爱的心声;每一个旋律都充满着幼儿教师对孩子们爱护的伟大诺言;每一个音符都能拨动每一个听众的心炫,使人感到无比的激动与温暖。

手语《让爱传出去》表达了用心聆听,以手绘爱,将爱传递的思想,唤醒我们人性本善的一面,珍惜被爱,也懂得把爱释放给他人。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做一个爱的传递者,让爱传出去,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场上演员以饱满的精神、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声,尽情展示着当代幼儿教师的精神面貌。一个多小时的晚会,激情与活力始终在舞台上流淌。近二十个形式多样的节目紧凑又井然有序地上演。精彩的演出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更多的是一种感动、一种激励。心在路上、路在前方,我们畅想、我们起航,幼师的脚步匆匆忙忙,幼师的进步势不可挡。我国学前教育近十年来经历了剧烈变革,整个教师教育体系逐步走向开放,幼儿教师培养机构的多元化也向着多元化发展。

在观看的过程中,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欢快的歌舞,享受着精彩的文艺大餐。通过此次晚会,使我们看到了基层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身基层教育事业、培养祖国希望的信心。今后,我们将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一片绿叶、一缕春风的奉献精神,履职尽责做好每项工作,为基础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廉洁动漫片《郑义门》有感


观廉洁动漫片《郑义门》有感(一):遵祖训,守规范,家风使然

杜敏

江南第一家,浦江郑义门。聚居九世,食指三千,孝义传家,廉俭立身,稚子不攀骄奢,家长不起私见。何为?乃遵祖训,守规范,家风使然。

家风,集家德、家规、家训、家谱之和,是立身之准则,为人之根本。国人之家风渊源由来已久,《文言》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朱子治家格言》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凡人才辈出之家莫不门风严谨,或重礼谦让,或积德行善,或勤俭廉慎,或崇文尚学。孟母三迁择其邻,教导孟子刻苦攻读,终使之成为大家;郑氏义门自郑绮始,聆听祖训,耕读传家,秩序井然;江南名门钱氏以《家训》薪火相传,代有才人。是故,家风为安家、传家、兴家之根基。

有人说"家风乃大户人家之事,与寻常百姓无关",实则不然。平凡人家亦有家风,只是未成文字,而以言传身教。虽无家训,但潜移默化,亦成独特之家教文化。俗语有云"官出于民,民出于土",平凡人家用良好家风育人,终使子孙成国之大器者比比皆是。

有人说"今时谈家风不如谈社风".岂不知,万家家风即为社风。家风既有家族之特性,又有社会之共性。户户家风诚信,则人人以诚相待;户户家风勤俭,则人人谨行俭用。长此以往,社风何以不纯,国风何以不正?故曰:平天下必从齐家始。

然家风非一纸空文,亦非空洞说教,在于养成与传承。《郑义门》里,稚子郑桐穿着简朴,遵从"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粮长郑濂不卖人情,秉承"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知县郑浩拒绝礼单,恪守"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不可一毫妄取"; 可见郑氏一族,由长及幼,无不以《规范》为历世承袭的行事准则,是为"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反观今人,多有"富不过三代"之说,亦可从家风寻其因。所谓幼承庭训,无非以父母之言行为师,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所谓家风,无关贫富,无关贵贱,唯有德行。

观廉洁动漫片《郑义门》有感(二)

大写的家

—观《郑义门》有感

文/赵开浪

如大同社会中一颗璀璨明珠,像春风化雨般荡涤心灵尘埃,似雷霆万钧告诫不要越雷池半步,廉政文化动画片《郑义门》以新颖的视角传颂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为全面从严治党、弘扬新风正气、传播核心价值掀起又一个思想教育高潮!

动画片,原本以为小孩的专属,未曾想100多分钟看完了还想再看一遍。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这样的道理被《郑义门》诠释得淋漓尽致。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是因为这个大家庭将"孝义"精神传承至今的创举,以及蕴藏其中的重教育、尚节俭、睦乡邻、崇清廉的理念,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今天的人们齐家治国的启示和借鉴。

这是一个大写的家,神圣的祖训代代相传。"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听、听、听,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义,不要怠慢懒而荒废你的事情,不要放纵奢侈受到上天的惩罚,不要横生是非而扰乱家门的清静,不要沉溺酒色而乱了你的本性。念念不忘祖先的训诫,关系到家族事业的兴盛。言之再三,尔宜深戒。听、听、听!"."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伟大征程中,廉政教育必须警钟长鸣,《郑义门》的"听、听、听"就像当今王岐山书记常说的咬咬耳朵、扯扯袖子一样的道理,确实,唯有经常开展思想教育,才能形成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郑义门》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祖训由家庭中一位十多岁的童子,出列来到堂上朗声背诵,祖训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就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浓厚的教育氛围中,《郑义门》经世不息地教化自己的子孙,让忠孝礼义廉耻深深地印入每个人的脑海,为家族每一个成员打好了真善美的人生底色。

这是一个大写的家,孝的高洁、义的醇美历久弥新。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北宋名臣范仲淹为郑家家谱题写"郑氏家宝",明朝皇帝朱元璋接见了郑濂,对郑氏治家大为赞叹,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参与和修订促成了《郑氏规范》的最终成熟。无独有偶,永康胡则《胡氏家训》与《郑氏规范》异曲同工,《胡氏家训》历经宋元两代的传承,于明崇祯9年(公元1636年),胡氏子孙制定了《胡氏家训》十三条,此后又不断发展完善。《胡氏家训》中"心存君国""为官当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的理念,把个人、家庭、家族与社会、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毛泽东主席称赞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到方岩视察廉政教育基地时说,他在宁德工作时就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自己的座佑铭。《郑义门》和《胡氏家训》代代相传,今年都上了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其对后人的影响正如《郑义门》主题歌中所唱的那样:万里江山涤荡,笔墨圣贤篇章,礼义忠孝典藏,国法家规名扬,为国清廉一方,为家仁厚一堂,血脉千古流芳,清风盈袖坦荡,重道无私担当,守信从简清亮,不染尘俗欲望,尊长爱幼安康,有礼有序有方,时时刻刻不忘……

这是一个大写的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更多的《郑义门》。"家",始终是中华民族心理积淀中最难释的情结。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冲击着道德底线,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增强免疫力迫在眉睫。无论是《郑义门》第一集《以法齐家》还是第十集《致力为公》,无论是郑濂对郑浩郑泽出仕前的提醒慎独还是郑濂化解与曹氏之矛盾,也无论郑氏后族清廉自重还是"对内严格对外宽容",郑氏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礼仪教化,浓缩中国儒家礼仪美德治家的情怀。赵光君书记指出,在"走在前列、共建金华"征程中,金华八婺要像《八骏图》,各具特色又协调一致。靠什么协调一致,就需要符合金华的治理体系,这样的体系离不开家庭组织的渗透和传承,《郑义门》的家风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之源。《郑义门》演绎的"上到一国之礼,下到一家之训,以一己绵薄力,将文心美誉传递,大到一国之风,小到一家之语,将真知化境延续"并没有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淹灭,她依然活跃在当今金华儿女的基因里,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我们实现伟大中国复兴梦的源源不竭之动力。

作者单位:永康市纪委

观廉洁动漫片《郑义门》有感(三)

也谈勤俭教育

——看《郑义门》有感

文/金云飞

几年前,单位组织参观过浦江的"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对郑义门九世同堂、睦邻共处的事迹感慨不已,对郑义门累世掌门人公平正义、勤俭持家的管理之道敬佩有加。前不久,郑义门的典型事迹被编辑成动画片,在中央八台连续播放。当时掐头掉尾地看了几段,零零落落,深觉可惜。幸好网上能搜索到。近来抽空上网仔仔细细补看了一遍,有点感触,不发不快。

郑义门家规严谨又细致,洋洋洒洒,总168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族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成为郑家历代行为准则和治家法则。我这里单单谈一谈勤俭教育这一条。

郑义门向以俭素为准,稚龄孩童,概莫例外。作为"江南第一家"这个名门世家中的小小一员,片中,小主人公郑栋跟随母亲去在京城为官的舅舅家走亲。那一身布衣,屡被表兄妹取笑。舅妈看不过去,要送他一件素绸对襟小褂,被婉言谢绝。因为按照郑义门规定,2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不许穿绫罗绸缎。舅妈给他夹肉吃,也被拒绝。因为郑义门规定:学业未成,不逢五不逢十,不能吃肉。舅妈劝说,没人看到,偷偷吃一点没关系的。小郑栋义正辞严:"君子慎独",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看太阳就要落山,孩子年幼,怕徒步回去会走到天黑,舅妈要安排马车送一送,仍然被拒绝。理由是郑义门规定:三十里地内,不准用车。舅舅在旁看了,深深叹服:郑义门家规如此之严,果然名不虚传。小外甥出于名门,从小接受勤俭教育,安于俭素、严于律己,若再勤学苦读,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郑义门是浦江郑宅的名门望族,是当时百姓眼中的豪门。应是衣食丰足,物质丰沛的,却累世秉承勤俭持家的理念,传承俭素的家风,子孙们也都"朝乾夕惕,勉力为之,不负祖宗".

而我们大多数物资丰裕的家庭,却是将孩子捧在手心,百般呵护,倾其所有,有求必应的。断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受一丝劳累。宠溺骄纵的结果,往往是不知恩、不惜福,自私任性,胡作非为。

隐约记得多年前看过的一场电影,不记得名称了,就记得个故事梗概。一个乡下穷苦农妇,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享受好一些的物质生活,把自己和富人家襁褓中的儿子掉了包。出生贫寒的孩子在富裕家庭长大,整日里锦衣玉食,花团锦簇。那家中父母娇宠至宝、万般由他。那孩子日常生活都由丫鬟老妈子伺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门则有一众家丁簇拥维护,养成了骄奢淫欲、嚣张跋扈、无法无天的个性。而那出生富贵的孩子在穷人家里,则是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白日里砍柴、犁地、捉鱼,到了晚上,挑灯苦读、孜孜不倦。与那农妇相依为命、相亲相护,养成勤劳质朴、温和恭顺、孝老爱亲的好品质。那农妇日夜思念自己的亲生孩子,终究也抵不住良心的煎熬,带身边养大的孩子到富人家陈明了实情,引咎自责,要将错位的两个孩子归位。

由俭入奢易,可由奢入俭,难啊!那一直与农妇相依为命的孩子,虽也伤心也难过,终究还能接受这个事实。只是舍不得农妇再为衣食奔忙,要留她在府中养老。而那农妇亲生的孩子,却再不愿意跟随亲生母亲,到农村过那自耕自种、缺衣少食的日子。心里怨恨农妇现身,害他不能安享富贵;又嫉恨那富人家的亲生孩子,回来取代他在富贵人家的位置。巴不得农妇和那富人家的亲生孩子不曾出现。因性情跋扈,终于有一天,这孩子在家里家外都伤了人,犯了杀头之罪,被官府捉拿归案,锒铛入狱。

分明是勤俭持家,一生安康,与不安于俭素,以至于祸起萧墙的两个典型。

那农妇痛不欲生,悔不当初!

须知,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孩子若不是在衣食锦绣人家、温柔繁华之地长大,养成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而是长在出生地,自小感受生活的不易,养成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的品性,何至于落到如此下场?

惟俭可以惜福。

现如今我们的孩子,穿的虽未必都是什么名牌,却是尽父母最大的能力,买那时尚的、靓丽的;饮食方面,虽不至于餐餐山珍海味、飞禽走兽,那鸡肉鸭鱼肉却交替上桌,一日也少不了的;出门读书,虽不都是豪车接送,却少有让孩子自己走着去的。十五六岁的孩子,不曾买菜做饭、不会掸扫庭院、不辨南北西东、不识稻粟杂粮的不在少数。十指不沾阳春水,一事不曾亲力为,桩桩件件都是父母帮忙安排妥当。这样的孩子,离开父母,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因未曾亲身体验生活的不易,体谅不到父母的艰辛,不懂得感恩,不知道惜福,憎恨伤害父母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新闻就有报道,有那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孩子,因学业优秀出国留学,却因为缺乏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坚持不下去,不得不退学回国的。也有在外地读大学的孩子,几次三番催逼母亲提供超出她能力外的经济生活保障。愿望未达成,居然将母亲刺成重伤,甚至有弑母分尸的。

惨痛的教训啊!

成由勤俭败由奢。都是我们教育不得法,把孩子给宠坏了。害人害己!多学学郑义门的勤俭教育吧。郑义门近900年来,先后有173人出仕为官,是代代出清官、朝朝皆良民,深为百姓钦敬、百朝传颂的大家庭,堪称传奇典范,家庭教育和管理的楷模。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别再把孩子泡在蜜罐里、捧在手掌心里了,别让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可着劲儿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了,让孩子从小体验体验生活的不易,让孩子学习学习勤俭持家的道理,让孩子学会珍惜,知恩惜福吧!

作者单位: 磐安县残联

观《巡视利剑》有感:“利”在民、“剑”在党


“利”在民、“剑”在党

——观《巡视利剑》有感

“宝剑出鞘寒光现,老虎入笼骄阳升。”这部被网友们誉为《人民的名义》续集的反腐巨作——《巡视利剑》,一经推出,便受热议,强烈的反响再次印证了民心所向——反腐倡廉。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剑,利在民也利于民,剑在党也健于党。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反之,贱民者则民贱之,为官之道,在乎于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你举的高高的,你抛弃了人民,人民也就抛弃了你。巡视制度之所以成为反腐利刃,在于它走进了人民群众之中。从苏树林、武长顺等人的落马我们可以感受的到,无论你把黑点抹的有多干净,也抹不掉你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腐败形象;无论你把盖子捂的有多严实,也捂不住人民群众对你的摒弃痛恨。一个个举报电话、一封封检举书信,把巡视这把利剑擦的寒光熠熠,锋利无比。所以说,巡视利剑,锋利在民。

“百姓大害,莫过于贪官蠢吏。”我们的政党是依靠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当为官者背弃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把个人的利益摆在了人民的前面,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人民利益,这是于人民不利,于党国不利的。反腐的目的就在于为民除害,为党国除害,除掉了这些侵害人民利益的人,人民的利益才能走到前面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反腐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武器,应该牢牢的掌握在党的手中,要不断增加巡视这把利剑的分量,主动去作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若等到腐败烂到骨髓,人民失去了信心,那是非常危险的。剑在党手,便要主动出击,切的干净。

腐败滋生,害得是民而毁得是党。《巡视利剑》中,辽宁省拉票贿选案件中,原省委书记王珉不负责任的腐败行为,让该省的三次选举中拉票贿选行为大行其道,严重的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和最基本的选举制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放大了来看,腐败行为就如同毒瘤,不仅损害着党的形象,还严重侵蚀着党的健康,动摇着党的人民根基,削弱着党的执政能力。巡视,就如同为党做一个全面的健康检查,锋利的手术刀精准的切掉腐败的毒瘤,还党健康,还党内政治生态一个健康。这样,我们的党才更有生命力。

政通而人和,我们的党和人民要用好巡视这把利剑,去开辟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光明前途。(何强)

2018年观警示教育片有感《恣意的权利—周培芳受贿案》


2016观警示教育片有感:《恣意的权利—周培芳受贿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规党纪,近日按照区纪委的要求部署,区红十字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及志愿者观看了《恣意的权利——周培芳受贿案》警示片。

该片真实的记录了海淀区市政市容委原主任周培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腐堕落,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的真实过程。该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现实工作生活具有深刻的警示教育意义。

通过观看影片,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党性立场的重要性。与会人员表示,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把廉洁奉公、严格自律、为民办事作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增强政治免疫力;要自觉防微杜渐,加强党性修养,严守政治纪律,牢筑思想防线,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2016观警示教育片有感:《恣意的权利—周培芳受贿案》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引导全委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干事业,区旅游委于6月22日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恣意的权利----周培芳受贿案》警示教育片。

警示教育片详细再现了原海淀区市政市容委主任周培芳的受贿犯罪事实,大量的受贿情节让广大党员干部触目惊心、深受警示教育。观看结束后,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互动讨论,委纪检负责人把近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向大家做了通报,对“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和“整治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反腐败问题”等工作做了进一步强调,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心中装着“怕”字、工作想着“细”字、做事不想“利”字,真正敬党纪、执党纪、守党纪,并要求每名党员干部结合观看该警示教育片和日常工作写一篇心得体会

官逼民腐—青楼篇观后感 官逼民腐—青楼篇心得体会


大大,不得不说这个游戏恨戳我萌点,np什么的最喜欢了 ,1v1里的BE也非常带感。这三个人里我最喜欢的是穆寻也许开始的时候他是奉命去抓秦澈,但在相处中逐渐爱上了他

1

啊终于玩出所有结局 好几次手癌点成别的没存只能重来还是有点绝望

HE都好甜 才不说炒鸡喜欢和夜央的男宠结局啊hhh

穆寻锦诚有了 穆寻夜央也有了 怎么没锦诚夜央呢

说起来还是第一次在橙光充钱,只为了继续玩这个呢

人设超棒诶嘿 穿越玩多了 开青楼的小受什么的就感觉很新颖

当然画风也是支持我继续玩的原因啦

剧情也还行

为了刷不同的结局我也不知道重玩了几遍了

有好几次都是点错只能重来

好久么这么耐心的刷结局了,有点累 但玩出了所以HE还是挺开心

BE就懒得刷啦 毕竟为了吃糖的动力比较大

第一眼看到穆寻就看上眼啦 因为样子好看【捂脸】

第一次玩就一心一意攻略穆寻了 他本来就是贱贱的那种,像是冤家能让人一言不合就吵起来的 但对小受也是护着,没把他说出去 真的很喜欢啊 监狱里里的样子也苏炸了!虽然都是血莫名带感的帅啊 监狱play什么的很棒嗷

然后是锦诚,忠犬又可爱啊 而夜央就是霸道总裁啦

说着的 夜央那暗卫还是什么猴猴看!本来想着这又是那个出来能不能攻略的 结果是暗卫?不过真好看啊!23333

嗯 最后还有那个哥哥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我也想吃兄弟啊 弟控什么的也很萌

嘛就说到这 挺喜欢这故事的 特别是能np啊~

2

其实穿越梗已经很旧了,如果全是老套路的话玩家也会觉得没意思。但【官逼民腐】这部作品其实还蛮超出我想象的。不是内容题材新颖与否的问题,而是在角色的塑造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每个角色都个性鲜明,令人心生喜爱,在选择时也会纠结不已,而这时又恰好有Np结局可选,会让玩家性趣大增。

穆寻是左丞相的暗卫,被派来寻找曹安也就是秦澈。按理说他可以在找到他时就将他交给左丞相,但是他没有。或许最开始是因为一时兴趣吧,但后来他确实用真心待秦澈的。被左丞相发现他有所隐瞒,当了多()年暗卫他知道自己的下场,但他依旧想要保护秦澈,足以证明真心。穆寻看似轻浮流氓,但那似乎也仅仅是对秦澈的,他对待别敌人却是杀人如麻。【我所有的花言巧语只会对心爱的人说,而凡是想要伤你的人,我都不会放过。】

锦诚亦是左相之人。身为暗卫,多是身不由己。锦诚与秦澈的相遇是在街上,锦诚被左相舍弃,遭赌坊的小厮毒打,为秦澈所救,自此锦诚便衷心追随。起初他并未坦诚他与穆寻的身份,但确是真心待秦澈好。锦诚其实是个很温柔的人,可他的温柔也只对秦澈一人。他会帮楼里的厨子做菜,虽然他并不会做,最后也要秦澈来帮忙,但他还是想为秦澈多做些什么。是要报答?亦或是另一种表达爱意的方式。【我不会说好听的话,但我会一直陪着你,不离不弃。】

夜央的教主身份注定他一生要什么便有什么,而秦澈却作为一个意外闯入了他的世界。初见时夜央完全可以说不认识秦澈任他被杀,毕竟秦澈只是个素未谋面的小人物,而他却因为秦澈一个善意的小举动便开口帮了他,以至于后来他们能一起逃脱。他囚禁秦澈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却在短暂的相处中喜欢上他。他深知秦澈心中有人,且是为了那人远赴京都,他知秦澈心中无他,但还是放他走却暗中派人保护,后来又跟着他同住青楼。按理说教主身份当是不屑于青楼等地,但他依旧为了他留在此地,夜央的心意由此可见一斑。【我自是不会轻易爱上什么人,倘若爱上了,无论如何也要得到他。所以留下来,或是我跟你走。】

丞相哥哥其实也不是坏人啊,身居高位之人,一言一行更是尤要注意,何况兄弟乱lun,最是为人所不齿,但他毫不在乎。因为喜欢,哪怕是皇帝御赐的东西也能赠与他;因为喜欢,哪怕他受一点小伤也要让所有人付出代价;因为喜欢,哪怕他不愿也要将他留在身边。其实他不是坏人,他只是爱得太深太偏执,正如得不到糖的孩子会哭闹撒泼。倘若换一种身份,想必他也会十分幸福。【我爱你,所以我要得到你。既是你不愿又何妨?哪怕拼尽一切,该是我的我总会得到。】

《郑义门》观后感


《郑义门》观后感

近期,学校布置收看《郑义门》,想想已经连续看了几个晚上。问其感想?答曰:"看不大明白,就是感到郑家有很严的家规,他们家的人都有很好的品德",童音悦耳。

虽然知道浦江作为书画之乡,自古人文荟萃,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就是浦江人;而当今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其祖籍也是浦江。但说来惭愧,之前并不知道金华的浦江还有个"郑义门",被誉为"江南第一家".带着好奇,上网查阅了资料,既感且佩。同时,认真观看了第五集《教化为先》。

这集故事的大意是,郑氏九世孙郑桐为给外婆买药,偷了族里的铜器变卖。事情被发现后,根据家规,郑桐的偷盗行为应该在晨会上宣示,并上惩戒簿。族里的长辈一方面肯定他的孝心,认为虽然犯了大错,但是出于孝心,百善孝为先,有这份孝心,就不愧郑家的子弟。另一方面,就如何处理进行了辩论。家族监视郑浩认为要严守家规,他说:"郑家历九世合族而聚,靠的就是严守家规,靠的就是严格执法,如果每个犯事的人,都找出一个理由,或者找到人来说情,这家规就成为一纸空文".而家族旧管郑泽则认为:"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化的手段,如果有利于族人向善,虽万难而行之;如果相反,可能导致族人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歧途的,那就要考虑执行的方法"."治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教化,靠的是四维八德,靠的是忠孝仁义,如果我们靠的是申韩之学,靠的是严刑峻法,那人人都因畏惧而守法,其与人伦亲亲子子,岂不南辕北辙?"最后,家长郑濂承担了对族人照顾不周之罪,让本已知错的郑桐深受教育。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郑氏的家规:"言传不如身教,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这个故事在很多细节上都体现郑氏家教的严厉。比如,郑桐拿银子回来时,郑桐娘的第一反应,就是问这银子哪来的?当郑桐敷衍回答时,就严厉地说:"给我跪下。我们家再穷,也不花这不明不白的钱",并用扫帚杖责之。的确,"国家","国"和"家"是紧密相联的,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治国从治家开始。"郑义门",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对家长的教育。

《郑义门》观后感: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海宁市市场监管局长安分局 杨马杰

近几日,每晚都静守在电视机前观看《郑义门》。虽然动漫片充满了童真,但我认为这童真中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朴实的话语里蕴藏着深长的意味。

看第七集"致力为公",我有三点感悟,一是工作心态得阳光,为官不为利所动,处事的出发点当以"公"和"廉"为先。二是处事方法需得当,遭遇矛盾,碰到难题,要以公开的方式,依靠群众力量实现公平、公正。三是思想立场要坚定,"糖衣炮弹"能抵挡,两袖清风方能浩然正气。

《郑义门》给我很深的启示: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来源:海宁市纪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组)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

我要做个好孩子

——《郑义门》观后感

赤壁市实验小学三(7)班 谢文瑶

在连续的几天里,我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观看了廉政动画片《郑义门》,很受教益,不妨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郑义门》写的是明朝朱元璋时候郑家的事情。当时的郑家,自南宋建炎以来已历九世,家族人口达到三千多,并且一直聚族而居,没有分灶分家,靠的就是郑家老祖宗留下的168条家规管理家族一切事务。譬如说,郑家人不许在外赌博,小孩出门不许坐车,别人送你金银珠宝不能收……

记得其中的一个故事,就是郑家子孙郑栋和他妈妈去舅舅家做客的情节。在舅舅家,舅妈拿来一件丝绸衣服给郑栋穿,郑栋连连摆手说:"郑家家规规定了,未满25岁的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他推辞不受。舅妈又拿来一挂珍珠项链,要给妈妈戴上,妈妈情急之下要郑栋说说郑家家规里是怎样要求的,郑栋一口答出:"亲戚之间不能送贵重的礼物。"郑栋帮妈妈巧妙地化解了待人接物的困扰。

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亲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开心地吃起饭来。这时舅妈夹起一块红烧肉要给郑栋吃,郑栋摇摇头说:"郑家除了初一和十五外,其他日子不许吃肉。""这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郑栋妈妈解释到。

到了该回家的时间了,舅舅准备好马车送行,可小郑栋推辞道:"郑家家规里有‘三十里以内,不许坐车,只能步行’。"舅妈怜惜地问:"你能走得那么远吗?"小郑栋自信地点点头,达到"行".在回家的路上,尽管累得不行,但他还是坚持走回家,还帮助、教育了另外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呢!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和周围的孩子。我们这些生活在甜言蜜罐里的新一代,吃精细食品,穿戴时髦名牌,每天车辆接送,过年还嫌收的压岁钱少……所有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与数百年前的小郑栋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差远了,一个是勤俭节约,一个是奢侈浪费,我羞得无地自容。

看了这部《郑义门》教育片,我深受教育,我决心从现在起,做一个像小郑栋那样的好孩子,知荣辱、明是非、懂礼仪,向上向善,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郑义门》观后感

——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三(七)班 赵雨涵

星期五晚上八点,我按老师的要求准时收看动画片《郑义门》。不用说,我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啦!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是由朱元璋皇帝赐名的,出过173位官吏,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遗址。郑家家风严明,时称"义门郑氏",故又名"郑义门".

今天,我收看的是第六集《俭以持家》。讲的是少年郑栋和他的母亲陈荷去舅舅家做客。舅舅见他穿着布衣,有点寒酸,便送他一套家里孩子没穿过的绸锻新服,可郑栋拒绝了。母亲陈荷说:"穿了新衣服,就想着要新鞋,新帽了。衣服只要干净,布衣一样的能穿".郑栋告诉他们:"郑氏家规中规定未满二十五岁是不能穿绸锻华服的".一眨眼就到吃饭的时候了,舅妈夹了一块肉给郑栋,可郑栋拒绝了舅妈的好意,并告诉舅妈:"郑氏家规规定不到初一、十五是不能吃肉的,要学会勤俭持家。"舅妈说:"现在没人看见,吃一块不要紧。"可郑栋抵制住诱惑,坚绝不吃。

看完这集故事后我感慨不已。郑栋小小年纪就能严守家规,不讲吃不讲穿,懂得勤俭持家,我和郑栋比起来可就差远了!妈妈曾经把姐姐穿小的衣服拿给我穿,虽然衣服还很新,可我嫌弃是姐姐穿过的衣服,非要买新衣服不可。而且我还经常扯着妈妈给我买零食吃,家里的零食一吃完我就迫不及待的要妈妈上街跟我采购。有些零食吃了一半扔一边,拆开新的一包又吃。妈妈经常批评我浪费不懂得节约,可我总是当耳旁风,觉得无所谓。从现在起,我要向郑栋学习,讲朴素,讲节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不挑剔,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孩子,为父母着想,不大手大脚花钱。

《郑义门》观后感

三(7)班 刘轩

浦江的郑义门里面住着郑氏九世的族人,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你会问,为什么叫江南第一家呢?是什么第一家呢?我是用五个字来告诉你,那就是忠孝礼仪廉。郑家的精灵名叫角端,是一个活泼、可爱、又好吃的精灵,它的家就是郑家家规,家长死后,现任家长郑濂和他的侄子才能看见角端,你会问为什么,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猜想,应该是做家长的和以后做家长的才看见吧!郑家家规里说道,郑家人出去做官不能贪钱财,不能 做伟反家规的事,正如家法如山 郑义门第六集勤俭持家,让我印象非常深,其中郑濂的侄子说了_句话:"家中孩子不到二五岁不能穿 绸段,不到初一和十五或过节不能随便吃肉。"听了这句话你的感 触也很深吧!让我们一起做个孝顺、文明、有礼貌的孩子吧!

《郑义门》观后感

三(7)班 胡雨婷

《郑义门》这篇动画片不长,一集只有十几分钟,共12集。其中包括《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致力为公》、《郑浩拒丸》、《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剧集,把"江南第一家"郑氏创造15代不分家、300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的传奇展现在观众眼前。

"郑家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里的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正义"理念,转换成为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事等方面。但还有一些诗是郑栋背着,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听,听,听,毋徇私以妨大义,母怠惰以荒厥事。毋为横非以扰乱门庭,母耽曲蘖以后乱厥性。听,听,郑家规矩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了郑家家族的历史承袭的行事。让我最深动的是《郑浩拒礼》,讲述郑家孙子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他看见的宝物,从不贪心,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宝物的诱惑,清?为官,关心百姓是个好官。

《郑义门》这篇动画片,告诉我不能贪财,不要陌生人的东西,还不能因为你喜爱的东西占为己有,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郑家的规范,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郑义门观后感1000字


下面是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整理的“郑义门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好的影视作品能引人深思,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记录对作品的感悟与人生道理,就能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篇观看感,观后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影片中主角的心境和经历。

郑义门观后感 篇1

近期,学校布置收看《郑义门》,想想已经连续看了几个晚上。问其感想?答曰:“看不大明白,就是感到郑家有很严的家规,他们家的人都有很好的品德”,童音悦耳。

虽然知道浦江作为书画之乡,自古人文荟萃,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就是浦江人;而当今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其祖籍也是浦江。但说来惭愧,之前并不知道金华的浦江还有个“郑义门”,被誉为“江南第一家”。带着好奇,上网查阅了资料,既感且佩。同时,认真观看了第五集《教化为先》。

这集故事的大意是,郑氏九世孙郑桐为给外婆买药,偷了族里的铜器变卖。事情被发现后,根据家规,郑桐的偷盗行为应该在晨会上宣示,并上惩戒簿。族里的长辈一方面肯定他的孝心,认为虽然犯了大错,但是出于孝心,百善孝为先,有这份孝心,就不愧郑家的子弟。另一方面,就如何处理进行了辩论。家族监视郑浩认为要严守家规,他说:“郑家历九世合族而聚,靠的就是严守家规,靠的就是严格执法,如果每个犯事的人,都找出一个理由,或者找到人来说情,这家规就成为一纸空文”。而家族旧管郑泽则认为:“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化的手段,如果有利于族人向善,虽万难而行之;如果相反,可能导致族人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歧途的,那就要考虑执行的方法”。“治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教化,靠的是四维八德,靠的是忠孝仁义,如果我们靠的是申韩之学,靠的是严刑峻法,那人人都因畏惧而守法,其与人伦亲亲子子,岂不南辕北辙?”最后,家长郑濂承担了对族人照顾不周之罪,让本已知错的郑桐深受教育。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郑氏的家规:“言传不如身教,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这个故事在很多细节上都体现郑氏家教的严厉。比如,郑桐拿银子回来时,郑桐娘的第一反应,就是问这银子哪来的?当郑桐敷衍回答时,就严厉地说:“给我跪下。我们家再穷,也不花这不明不白的钱”,并用扫帚杖责之。的确,“国家”,“国”和“家”是紧密相联的,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治国从治家开始。“郑义门”,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对家长的教育。

郑义门观后感 篇2

浙江有一个从南宋初年延续至今的大家族,870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因道德风貌出色而著称,代代出清官,朝朝皆良民,只有佳话连篇,从无丑行记录,创下了3000人同住15世而礼法井然的“东方奇迹”。如今,该族已繁衍成一个小镇,一个年创利税8个亿的经济重镇,但依旧民风淳朴、崇尚道德。

进入浙江省浦江县的县城,东行12公里,就到了著名的古镇——郑宅镇。和其它江南古镇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味的妩媚飘逸,在小桥流水之间,在花草树木之内,在白墙青瓦之上,在人们言谈举止之中,它处处显示出自己特有的庄严。

源于玄麓山的白麟溪从古镇中横穿而过,载着镇上人修炼了近千年的庄严流向远方。这份庄严是由这样的方法修炼而成: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

讲孝道重义气好读书,道德名声远播天下。道德名镇年创利税8个亿。

在郑宅镇的街巷里穿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说有笑的年轻人见对面走来了老人,立即停止说笑,向老人问好,给老人让路,然后敛声静气地站在一旁目送老人远去。

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讲孝道是郑宅镇流传下来的古风俗,老人们的地位差不多是“至高无上”的,普遍受到尊重。镇里每年都要评选“孝义之家”、“孝顺儿女”,每年都涌现出大批这方面的典型。一些发了家的人,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笔钱用于镇上的老人福利事业,有资助老人上老年大学的,有组织老人外出旅游的。如果谁有不孝的行为,那他就要遭到全镇人的鄙视,八百多年来一直如此。郑家第27代裔孙郑麟秀说:“老人在我们镇上说话最有权威,有时镇政府下达什么任务,比如修路吧,要出钱出力,有人不积极,只要老人们开了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郑宅镇人重义气。在这里,富裕起来的人主动借钱给贫困的邻居,不需借据,不要利息,帮助邻居办厂致富,一直到把邻居扶持起来为止。郑宅镇现有人口一万多,其中95%为郑姓,但郑姓人却从不把外姓人当外人看。改革开放以来,郑宅镇因旅游和制锁而出名,各地的游人和客商纷至沓来,他们在镇里受到了文明的礼遇,从未发生过争执与纠纷,宾主相处得十分融洽。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带来物质文明,小镇年创利税竟高达8个亿之多。道德名镇成了经济强镇。

郑义门观后感 篇3

透过历史深处传来的钟声,一幅引人入胜的家族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十五世同居,历经三个王朝,横贯三个多世纪,宋元明三代正史为其列传,各个时代杰出的文化名人为之驻足……

这就是郑义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

在钟灵毓秀的江南大地上,这个坐落在浦江之畔的耕读之家,至今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多年。促使这个家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是它的家规——《郑氏规范》。

这里,是中国传统家族发展演变的生动注解。

这里,承载着中国人熟悉和温暖的记忆。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称“义门”。历朝表彰的“义门”中,一般五世、七世就属难能可贵。而郑义门,其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却足足延续了十五世。

这个家族之所以能够这么几百年的同居,跟这个家规是密不可分的。

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支柱,就是这部名叫《郑氏规范》的家规。这是郑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宝。它将儒家的“孝义”理念,如数学公式般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历经几代人创制、修订、增删,它最终定格为168条,涉及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堪称世上最齐全的家庭管理规范。它甚至将大家庭的管理成员,分为18种职务26人,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结构。一个庞大家族的秩序由此严丝合缝地建立起来。正是这种智慧,指引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

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郑义门,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传统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它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国家”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治国从治家开始。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时至今日,我们回望郑氏义门,不仅仅因为它映射着中国古代家庭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孝义治家的功能样态,更是因为,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是今天的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郑义门观后感 篇4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日暮时分,乌云爬满苍穹,先是细雨淅淅沥沥,再后来则成了疾风骤雨。每到下雨天,我凝望着窗外飘洒的雨丝,便会有李清照那种油然而生的惆怅与遐想,而今天,想到近日看的《郑义门》,则是有更多的赞叹与感慨。

江南第一家,浦江郑义门。《郑氏家训》就犹如一场疾风骤雨,无论你觉得自己犯了多么微不足道的罪过,只要你是郑家的子孙,触犯了家法家规,那么这场冰冷的疾风骤雨,便会如期而至与你的头顶,也许令你措手不及,也许令你遍体鳞伤,但酣畅淋漓的痛苦之后,更多的是幡然醒悟和对自己之前行为的极度懊悔。

习近平爷爷曾说过: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目的是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些话字字珠玑,人人受益。郑义门严密公正、绝不徇私、孝义治家的家训家风,潜移默化地教育着每一个郑家子孙。郑义门的每一个人在家必须遵循忠孝礼仪廉,讲究品行端正,尤其百善孝为先;出仕为官,家训规定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就是做官,得为人清廉,两袖清风,绝不鱼肉乡民,搜刮民膏。家风正,方能人品正,人品正,才能摒除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才能弘扬浩然正气。

《郑义门》动漫片把郑氏家训用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将一条条古来刻板,甚至许多年轻人不愿去阅读的家族条文,变成了环环相扣的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它,全面的分析它,而且深受教育,受益匪浅。它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将蕴含着儒家思想精髓的郑氏家训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间,并且很难忘却。

《郑义门》中的第二集《家法如山》主要讲述了郑氏子孙郑极与外族人去外村赌博,触犯了家规,惩罚是一顿不近人情的板子,入情入理地诠释了天下之事,不难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条家规。《郑浩拒礼》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阐明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

这是一则遥远且又耐人寻味的故事,低调,而无比奢华。我相信它一定能历久弥新,一直将传承下去。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简朴的家族,人丁鼎盛,历经近千年,延续15代却同煮一锅饭。郑氏家训就是他们不分不离,颠簸不破的家族密码、桥梁纽带。

这是一个跨越千年的传奇《郑义门》

郑义门观后感 篇5

初听说郑义门是2002年秋在金华的侍王府,府里有个全金华地区的文物展,图文并茂的,其中有幅“十桥九闸”的照片,清溪古桥,两岸斜生的树木,浣衣的村妇,看上去怡人得很,注明地点是在浦江县的郑宅。因为有了兴趣,此后上网又特意浏览了一下浦江县,知道郑宅的古民居已列入第五批全国文保单位,又开发了旅游,称“江南第一家”。2003年的1月,去东阳的途中,终于有机会顺道一访这处古建筑。

总体印象:

略出意料的是,这“江南第一家”并非如山西王家大院或东阳卢宅那般以奢华气派取胜,而是闻名于以儒治家的传统。到郑宅旅游,不是看热闹,而是受教育来了。不过这教育受得还挺值得。

郑氏从北宋年间迁居浦江,倡导同族聚居,孝义治家,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儒学的家规,称“郑氏规范”。规范中有特色的内容很多,同居(聚族而居,财产家族公有)、合食(吃大锅饭),家规168条,还涉及节俭、教育、廉洁、敬老、爱幼等,具体内容都颇有特色,不一一介绍了。这样近乎儒家乌托邦式的家规,在成员达三千人时仍然能执行,很令人感佩。浦江县把郑义门作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很有意思。家学渊源,郑氏一族在元明清三代出任县级以上官员的达169人,除一人受诬罢官,其余均政绩清明,确实很值得我们的党员干部学习。

郑氏家族于元大正四年受旌表为“孝义门”,从此以郑义门闻名,门者,家族也。明太祖又敕封为“江南第一家”(也就是现在旅游景点的名字),不是因为其资财,而是因为孝义门风。

“江南第一家”:

郑义门于2002年初作为旅游点开放,去年一年已接待8万人。据介绍是投资几百万元,修葺了原被粮站占为仓库的郑氏宗祠,作为核心景点,收门票25元,开放时间冬季7:30-16:30,夏季7:00-17:00(开门时间之早,在同类景点中挺少见的)。景点工作人员大多为郑氏后裔。

郑氏宗祠朝街悬着“江南第一家”的匾额,进门是坐东朝西的五进院落,第一进师俭厅,悬满名人匾额,厅前还有一排古柏,传是明初名臣宋濂所植,这老先生在郑家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对郑义门影响很大。进院依次是和义厅、有序堂、孝友堂、寝室(安放祖宗牌位的所在)等,陈列有郑氏家规连环画,家族历代名人画像介绍。

以古迹论,师俭厅最胜,旧时梁栋宛然,有明清风味,其余各进整旧如新,好在陈列都饶有趣味,购票游客还配备免费讲解员,不辜负这25元的票价。讲解员不索取也不谢绝小费,不付无妨,付些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推荐1号讲解员郑小勉(导游部经理,郑氏第二十八代),对郑宅风物如数家珍。

每年正月初一是郑氏宗祠的祭祖日,此日姓郑的凭身份证是免门票的。

其他景点:

镇上还有若干处小景点,都不收门票,多数分布在白鳞溪两岸,按图(见"推荐书目")步行逛逛即可。比较可看的有(按建议游览次序),

十桥九闸-鳞溪上,溪水中拦闸为塘,溪上有若干明清石板桥连接两岸,当年郑氏家族便是夹溪而居的,可惜今天古建筑留下很少了,听说景区管理部门有斥巨资恢复古村落原貌的想法。若是春天来此,葱绿掩映,十桥九闸是很上照的。

孝感泉-和郑氏家族出的一名孝子有关,泉水清澈。

老佛社-和明建文帝避难郑家的史事有关,原名眉寿堂,正在整修。

郑氏宗祠正门(西门)门楼-面朝鳞溪,但先祖有训,不出状元此门不开,所以自古至今进宗祠的都走南侧的门。

九世同居碑-元末郑氏受朝廷旌表“一门尚义,九世同居”,所以立碑建亭为念。

昌七公祠-在九世同居碑旁,未开放。昌七公即郑铉,元末明初使家族鼎盛的一位家长。

东明书院-在江南第一家沿街东行三百米处,原先还有个宋濂祠在一起,现在都只剩门楼了。

郑义门观后感 篇6

郑义门,即“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安镇,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孝义文化的遗址。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已有340余年,被世人称为“廉俭孝义第一家”,至今已闻名了数百年。

在观看完了《郑义门》这一视频后,其中的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非一吐而快不可。

郑氏家族家规严厉,若有违背者严惩不贷。譬如郑义门中有家规规定“不可赌博”,却偏偏有一名将家规当成耳旁风的郑氏子弟。家长得知他在外赌博作乐时,先不动声色,而后派家人去探个究竟,知道了个中事实后才将那名不将家规当回事的子弟捉回来,问他个前因后果,杖棍三十。这件事让我对规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法不可违,家规更是不可不从。

还记得郑氏子弟中的郑浩,因被调到外地去就任县衙一职,家长怕郑浩经不住这风情万种、花团锦簇的世界的诱惑,便派了郑家精灵去观察,并考验郑浩。当郑浩刚到就任的县衙时,那些达官贵人果不出其然的送来了好多金银财宝,当郑浩看着这些金银财宝时,心中想起了郑家每日清晨家长的训戒,便一声令下将这些所谓的“巴结”统统退了回去,没人来认领的便一把火给烧了。这让我感悟到了做人必须洁身自好,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不可收人贿赂,“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要廉洁清明,做一个好清官。

更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俭以为家。在郑氏家族里,未满十六岁之前的孩子都不能穿绸缎衣服,以此让孩子从小养成不爱慕虚荣的心态;以及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也蕴含着许多俭以为家的理念,如:在就餐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可不吃,但也不可不吃完自己所盛的饭菜。

再如郑义门家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对待长辈的礼貌懂事,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所担当,不是自己的功劳不可自揽,自己做错的事情不可不管,更不可不承认等等,诸如此类赞叹不已。

我必将为自己而奋斗,向郑义门的弟子们学习,受人欢迎。

小学生郑义门观后感


【篇一:郑义门观后感】

《郑义门》是一部以《郑氏规范》为主题的廉政教育片。剧中对浙江郑氏家族恪守祖训、守德明理的故事进行了形象系统的阐释。其采用的动漫形式也将儒家艰深抽象的道德哲学以最平实的方式介绍给了观众。总体来说,《郑义门》对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中孝悌、廉敬观念的再普及和再发展有其积极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廉文化也对中共中央大力反腐败的壮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素以道德教化见长于世。自孔子仁观念的提出,至于孟子义观念的发展,中华民族即形成了以仁义为本的道德传统。虽历经千年,虽历尽坎坷,但仁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代言,紧持仁义信念的人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家训家规作为重要的道德教化手段得到了极大发展,比如最著名的《颜氏家训》,乃至于我们谈到的《郑氏规范》。中国儒家文化认同修齐治平之道,认为国由一个个家组成,并且认为家齐而后国治,相对于爱国,爱家是更为基本的要求。从汉代举孝廉之制到明清忠臣求于孝子家,无不体现这种思想,即是:爱有差等,身之不修不可齐其家,家之不齐不可使国治,国之不治不可平天下。这种思想体现儒家对于人性的特殊理解,其后续发掘对于反腐倡廉伟大事业必将有极大助益。

反腐倡廉伟大事业是一项长期工作,很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结局,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制度法律这样的硬手段,也需要道德教化这样的软手段,并且最理想的结局应该是软手段的胜利。孔子曾讲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对于《郑义门》所体现道德教化的学习和宣传必将是长期的,其收效必将是缓慢的,但其最终结果也必将是最光明的。

当然,对于《郑义门》中体现的廉敬文化的学习也不能生搬硬套。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当今社会是现代社会,而现代所蕴含的最重要的意义是对人的尊重。所以,道德强权、以礼杀人这样的极端现象也该引起高度重视,道德教化应永远立足于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格独立的底线上。

【篇二:郑义门观后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国的人文学者和江南人家中,郑义门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年。它十五世合族同居的奥秘,它被宋、元、明三代正史所传颂的荣光,以及它那部传世家规《郑氏规范》中所蕴藏的学问,都被归置在研究者的案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在一个江南雨后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矗立于浦江之畔的郑氏宗祠。这是一座别有韵味的古式建筑。有记载说它石柱林立,横梁盈抱,有亲历者赞其庭院幽深,别有洞天,看来这些都并非浮夸之词。移步室内,眼前的一幕幕是如此亲切!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为郑家家谱题写郑氏家宝的故事,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下似乎就发生在不久之前;那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就是他写下了我们早在初中就熟读的文言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作为郑氏家族的朋友和恩师,正是在他的参与和修订下促成了《郑氏规范》的最终成熟;那个我们感佩不已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作为郑氏私塾东明书院培育的英才,他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就静静地悬挂在祠堂的旁柱上

漫步在郑氏宗祠,那一字一句镌刻着《郑氏规范》的木牌,依然还端端正正摆放在祠堂的中央。祠堂的大门开开合合。数百年来,被家规温润的光芒和智慧润泽着的郑氏后人,走出了大宅。环绕着郑氏祠堂,两层三层的江南民居,白墙黑瓦相映,一座接一座向四周铺陈、延展,形成了今天的郑宅镇。还有许多的郑氏族人散布到全国、甚至海外

触碰那口悬挂在宗祠左侧的大钟,耳边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回望郑氏义门,那本被视为其家族灵魂的《郑氏规范》,其中的一些条款或许与今天的人们产生了时空上的隔膜和认同上的疏离,但这种以一纸家规将孝义精神传承至今的创举,以及蕴藏其中的重教育、尚节俭、睦乡邻、崇清廉的理念,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今天的人们治国治家的启示和借鉴。

【篇三:郑义门观后感作文】

初识郑氏一族,源自某日心血来潮外出游玩。跟着导航来到浦江郑宅,发现那儿有个小公园,风景独特,有很多石碑与牌坊。近前看去,仔细阅读,发现记载的是在那儿生活过的一些前人之遗风。细细玩味,心有所感。遂前去郑家古宅一游,收获颇丰。

再识郑氏一族,是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学校组织集体观看《郑义门》动画片。动画片以生动、易懂、活泼的形式,深入挖掘了郑氏一族168条家规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通过《以法齐家》《家法如山》《郑浩拒礼》《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12个小故事体现了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

俗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家规家风,前人多么优秀,那么相对的,后人就会多么没出息,光光只会享受前人给他们积累下的财富。而俗语又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郑氏一族来说,正是因为他们有郑氏家规规范着,有崇尚清廉的家规治家,所以郑氏一族才能得到当时的帝王赐予江南第一家的称号。

讲起家风,分开来无非就是两个很普通的字眼,但要是组合到一起,却是值得探讨。怎样的家风会影响着一族的人?我想看过《郑义门》动画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家风正,则人品正,处世亦正,反之,家风不正,则人易怠,处世亦疏。家风是人品的镜子,也是涵养作风的基石。

如何将传统优秀的家风传承下去,是每个家庭的重任,也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重任。忠、信、孝、悌、礼、义、廉、耻,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一开始就都做到,但只要每个党员试着去努力,从小事做起,由自己影响到家人、自己的孩子,进而影响到身边的朋友,相信这个社会就会风清气正。

【篇四: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900年前,以崇尚清廉的家规治家的郑义门,号称江南第一家。近日,一部名为《郑义门》的廉政动漫片登陆央视,上演家规里的经典故事。

片子不长,一集十来分钟,共12集。《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致力为公》《郑浩拒礼》《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剧集,把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创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传奇,以及一幅幅孝廉文化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郑家的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为郑氏族人历世承袭的行事密码。

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沂辞俸促廉、郑崇岳清退贿物、郑幹惩治贪官从家庭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正,是《郑氏规范》一大特色。

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国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统中,郑氏家规承袭的伦理文化、责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投射和浓缩,郑氏族人在时代变幻中始终恪守家族精神,展现着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几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郑氏子孙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没有出现过因贪污而遭罢官的现象。郑氏族人勤俭持家、清廉为官的背后,是家风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然作文。在新时代中,在全国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传播郑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风,点亮清廉为官的意识,更拥有振聋发聩的教育意义。

【篇五:郑义门观后感】

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听、听、听,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义,不要怠慢懒而荒废你的事情,不要放纵奢侈受到上天的惩罚,不要横生是非而扰乱家门的清静,不要沉溺酒色而乱了你的本性。念念不忘祖先的训诫,关系到家族事业的兴盛。言之再三,尔宜深戒。听、听、听!。

诵毕训诫,众人起身,向家长一揖,复分左右,会揖而退。

浦江郑氏,就在这井然的钟声里有序地生活了几百年;浦江郑氏,就是通过这种严格而周备的礼仪,经世不息地教化自己的子孙,让忠孝礼义廉耻深深地印入每个人的脑海,潜进每个人的思想底层;浦江郑氏,就是这样诠释了一个平凡的社会单元对于大同社会的理解,为后人树起一个廉洁德治的典范。

郑义门,一个遥远的故事,那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历经三百多年的岁月沧桑,终于悄然隐退,藏入历史苍茫的暮霭。然而,它的存在,在中华家族发展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家,始终是中华民族心理积淀中最难释的情结,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发展流变的一方坐标。毋庸置疑,郑义门在这方坐标中走出了一段醒目的轨迹。它的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礼仪教化,映射着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儒家礼仪美德治家的功能样态。郑义门几百年来凝聚而出的优秀文化,并没有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淹灭,它依然活跃在当今郑氏后裔的基因里,流淌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中。如今,人们在这里寻古探幽,思索感悟,汲取精神养分,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

【篇六:郑义门观后感】

近期,学校布置收看《郑义门》,想想已经连续看了几个晚上。问其感想?答曰:看不大明白,就是感到郑家有很严的家规,他们家的人都有很好的品德,童音悦耳。

虽然知道浦江作为书画之乡,自古人文荟萃,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就是浦江人;而当今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其祖籍也是浦江。但说来惭愧,之前并不知道金华的浦江还有个郑义门,被誉为江南第一家。带着好奇,上网查阅了资料,既感且佩。同时,认真观看了第五集《教化为先》。

这集故事的大意是,郑氏九世孙郑桐为给外婆买药,偷了族里的铜器变卖。事情被发现后,根据家规,郑桐的偷盗行为应该在晨会上宣示,并上惩戒簿。族里的长辈一方面肯定他的孝心,认为虽然犯了大错,但是出于孝心,百善孝为先,有这份孝心,就不愧郑家的子弟。另一方面,就如何处理进行了辩论。家族监视郑浩认为要严守家规,他说:郑家历九世合族而聚,靠的就是严守家规,靠的就是严格执法,如果每个犯事的人,都找出一个理由,或者找到人来说情,这家规就成为一纸空文。而家族旧管郑泽则认为: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化的手段,如果有利于族人向善,虽万难而行之;如果相反,可能导致族人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歧途的,那就要考虑执行的方法。治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教化,靠的是四维八德,靠的是忠孝仁义,如果我们靠的是申韩之学,靠的是严刑峻法,那人人都因畏惧而守法,其与人伦亲亲子子,岂不南辕北辙?最后,家长郑濂承担了对族人照顾不周之罪,让本已知错的郑桐深受教育。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郑氏的家规:言传不如身教,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这个故事在很多细节上都体现郑氏家教的严厉。比如,郑桐拿银子回来时,郑桐娘的第一反应,就是问这银子哪来的?当郑桐敷衍回答时,就严厉地说:给我跪下。我们家再穷,也不花这不明不白的钱,并用扫帚杖责之。的确,国家,国和家是紧密相联的,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治国从治家开始。郑义门,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对家长的教育。

【篇七:郑义门观后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国的人文学者和江南人家中,郑义门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年。它十五世合族同居的奥秘,它被宋、元、明三代正史所传颂的荣光,以及它那部传世家规《郑氏规范》中所蕴藏的学问,都被归置在研究者的案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在一个江南雨后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矗立于浦江之畔的郑氏宗祠。这是一座别有韵味的古式建筑。有记载说它石柱林立,横梁盈抱,有亲历者赞其庭院幽深,别有洞天,看来这些都并非浮夸之词。移步室内,眼前的一幕幕是如此亲切!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为郑家家谱题写郑氏家宝的故事,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下似乎就发生在不久之前;那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就是他写下了我们早在初中就熟读的文言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作为郑氏家族的朋友和恩师,正是在他的参与和修订下促成了《郑氏规范》的最终成熟;那个我们感佩不已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作为郑氏私塾东明书院培育的英才,他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就静静地悬挂在祠堂的旁柱上

【篇八:郑义门观后感】

江南第一家族郑义门,二百多年为国家培养了173名清正廉洁的官员,其家风家教家规令人不得不折服,现在的国人几乎结婚生子以后都纷纷闹独立,和父母分开住,希望父母不要太多干涉自由,其实这种自由固然很冠冕堂皇,但和明朝郑氏家族比起来,简直就是滑稽可笑。因为这样的分散而居,不利于家规家风的建立和传承。当然也不是非要住在一起,才能口授家规,但这种家风的建立,靠的更多是长辈们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家风家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的一部分,良好的家风,能够培养子女更多正能量的风尚,像郑氏家族就是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尊老爱幼,不欺下瞒上,不贪腐不诡计多端,如果这是一个土豪家族,绝对是铺张浪费,穷奢极侈,攀比成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如此风气是万万不能培养出清廉的高官。

以上就是大型历史体验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所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四川卫视能够花钱制作这样的节目,真是令人感触多多。放眼现在的电视荧屏所播出的历史剧,几乎都是显摆皇宫的豪华和步步惊心的宫斗,这种负能量的节目播久了,对观众来说,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反而让观众学到不少整人坑人的伎俩。宫斗固然存在,但也不能太过大张旗鼓,无限放大它的影响力。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还是希望现在的影视作品,少点宫斗计,多点像韩国《大长今》那样的励志故事,培养观众优良的传统品质,而不是阴谋诡计横行。

节目一定是按照郑义门家规比较有现实意义的一面制作而成,因为我们看到郑氏作为当地的粮户,在向老百姓收租上交国家的时候,并没有像一些影视作品所表现的那样,派出数百人家丁去抢粮而不是收租。郑氏家族比较注意在群众中的影响,固定会邀请乡邻德高望重的人来家里做客,吃饭是其次,主要是进行沟通有无,营造和谐气氛。

郑氏家规还有一点就是非常契合现实,高官们都得进行私人财产公示,其实在明朝,郑氏家族就已经执行这种美德,每年都向朝廷公布家产,不能隐瞒不报,因为一旦不诚实的汇报,被朝廷官员下来核实,这显然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郑氏如此而为其实就是获得朝廷的保护和支持,同时也发扬一种诚信精神。如此,即使被人举报和信访,也能做到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不玩虚假,不趋炎附势。

还有一点,很多古装影视作品纳个妾什么的,很随便,动辄还强抢民女,看看人家郑氏家族是怎么规定的,纳妾的前提条件是年过不惑,膝下无子女,还要得到主母的同意,同时要告知大老婆,如此才能纳妾。放眼现在的贪官们,谁的背后都有无数的小三小四,这种奢靡淫欲的风气,令世人瞠目结舌。玩物丧志,贪赃枉法,祸害不浅。

郑氏家族还有一条规定,就是未冠子女被惩罚要去倒夜肥,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惩罚的行为,更是调教年幼晚辈要懂得尊老爱幼,低调做人。节目中程野带着杨旭文去买土地,拼命压价,发生赌博行为,结果被鞭打还要向族人跪拜270下,诸如此类的家规,有其很深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惜传统的文化被遗忘得零零落落,这是精神财富的缺失,最终会导致民族之魂的消失殆尽。

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大多数都是花钱看明星矫揉做作,肤浅幼稚的玩游戏,其实像《咱们穿越吧》这类节目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力挺,这不是传承封建腐朽遗风,这是对传统精良文化的致敬,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我们不能浪费它,更不能遗忘它。想必作为总导演的张国立,他花费精力财力制作这样的节目,并不是为了捞金和贴金,关键的一点传播像郑义门家规这样颇具现实意义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知道,因为它具有醒世教育意义。救死扶伤本来是正义行为,现在却出现更多的碰瓷,害人等不良行为,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被流逝,是应该反思的时候了。忘记历史的民族,不是一个有前途的民族。

曾经国学风大热,这似乎只是一种潮流,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学到实质,思想品质没有得到更高的提升和修炼,变成文化骗子的圈钱招数,这些和《咱们穿越吧》比起来,就显得异常的猥亵和龌蹉。

观后感《观《郑培民》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郑培民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