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一次分离有感

观一次分离有感

观《一次分离》有感。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观《一次分离》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次分离》观后感

前几天,跟几个朋友一起,在其怂恿之下,一起观看了据说获过很多奖项的伊朗电影《一次分离》。在观影的过程中,倒也情绪平平,电影没有给予我太多的情感冲击或启示。倒是在后来,逐渐的,发现这部电影的力量!

最开始我最好奇的是,电影为什么起名一次分离?是翻译之故还是原本就是这样。电影的英文名称是A Separation,Separation是分离、间距的意思,我比较认同一个网友的分析,电影名称更准确的应该是分离,A应该是一个冠词,而不应该作为一个量词,这样翻译以后,分离的概念就不只是停留在一个的层面,而是可以有更全面和深入的发挥和扩展。

电影的情节也特别简单,两口子假闹离婚,西敏期望借离婚来威逼南方妥协,跟她去移民,但是钠德为了痴呆父亲的缘故不为所动,西敏一气之下搬回了娘家,于是钠德请了一个已经怀孕的妇女来看父亲。由于宗教戒律的原因,孕妇怀着很大的心理压力看老人,而且没敢跟丈夫说。由于她在上班过程中出去看病,将老人一个人绑在床上,险些让老人发生风险,钠德一气之下辞掉了她并且将她推倒导致流产。于是其丈夫将钠德告上法庭,所有的相关人员围绕着法庭展开了全部的故事情节,有亲情、有爱情、有宗教、有社会政治所有的元素围绕着官司一点点走进、演绎、剥离、并一步步消逝。导演完全没有遵从一般电影发展的规律,有开场、叙事、高潮、尾声、余音在这部电影中,有的只是平淡的叙事,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水,不见波澜。

电影为什么叫分离呢?电影中,出现了各个层面的分离现象:

1、家庭的分裂:这是电影的主线,一开始就是一个分裂的家庭,他们怀着各自的想法。

2、亲人的离世:电影整体式灰色的,主人公是压抑的,围绕在钠德身上的父亲的状况一直逼迫着他,老人一直有离世的隐忧,似乎一不小心就天人永隔了。

3、宗教的隐形枷锁:电影中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迫于压力违背了他们的信仰。说的严重一点,每个人都是精神分裂的。

4、社会阶层的断层:钠德和西敏算是社会的中产阶层,孕妇和其丈夫则处于社会底层,法官则是代表高高在上的政府。这三个阶层几乎是无法沟通的、无法流动的、无法理解的,当他们因各种关系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是无法实现多赢的,永远有一方是弱者。

就像很多人评价的,在电影的结尾,钠德和西敏分别在破碎的玻璃门的两端,看似简单的一步就可以跨越,但是似乎永远无法实现超越,他们的命运也在等待着别人的裁决。

那么在看完电影后,我们要想想这样的社会怎么会出现分离呢?是什么导致了分离?

这个问题的答案,导演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正是人们要去思考的。导演从他的角度发现了问题,我想他应该是有他个人的答案的,但是他并不希望强加于人,或者是没办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他已经清晰无误地提出了问题。该怎么思考?该怎么回答?

伊朗有的,我们也有!伊朗没有的,或许我们也有!我们有分离吗?不是一次,而是持续的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观电影《第一次》有感


电影《第一次》观后感

一段浪漫的故事,一种清晰地记忆,橘子糖的味道,阳光倾泻在海滩,有他们奔跑的身影,甜蜜中晕成感动。

硕大的树下,羸弱的她,拿着录音带,一遍一遍说着她的心事给一个人听,这个人在她心里住了很多年,四年前离开而她的想念愈加浓烈。

她是宋诗乔,很美的名字,就如她,美得像舞台上跳着芭蕾的公主,可公主却注定不能拥有普通人有过的足够去守候心爱坏男孩的时间,因为她的病情,昙花一现,绚烂却短暂着。

他是吕夏,她眼中的宫宁,更是她真实爱过的男孩,她的出现,是他生命中最美的彩虹,也是划过的最深最深的伤痕,那一抹恬淡的微笑,在他心里停留直到生命消逝。

这样的两个人,走在一起,是幸福。泪润湿了眼眶,不停留不停留,最痛的爱情,打动着我的内心,留下的泪水,是我的祝福,愿故事里的他和她能够重逢。

她说她没有见过冬日里飘落的白雪,他在意的放在心里,就在没有灯光的阳台,她看见了纷纷落雪,第一次生命里的雪,感受到的却不是寒冷,是浸泡在宫宁制造的温暖里,那一刻,她咬着唇不想留下眼泪让自己哭出来,怕视线模糊了,看不清宫宁的样子,怕眼泪流出来,会浇灭那微弱的花火,更怕幸福转瞬即逝,只能留下淡淡的遗忘。雪地里的男孩穿着厚厚的毛衣,只冲着她微笑,因为在这段他演的戏里,不知不觉他也成了主角,爱上了女孩。

听说过一段美丽的关于守候的故事,一个男人的妻子,在一个雨天出了车祸离开了人世,此后这个男人总会在每一个雨天出现在那个路口指挥交通,这是一场伟大的悼念,而这个男人就是吕夏的爸爸,其实在第一次见到吕夏,诗乔就知道那不是宫宁,那是爱她的妈妈为她编织的美丽的梦,但她一直到她离开后才拆穿这美丽的谎言,诗乔让宫宁卸下自己的刺,好好与父亲沟通。她也告诉宫宁的爸爸这样的一段话,这段话或许也支撑着诗乔努力的活下去:既然现实是我们永远也改变不了的,那我们不如改变一下看待现实的态度,总抱怨生活不完美的人,永远也看不到生活之美。就在那个雨夜,宫宁和父亲也终于走出失去亲人的阴霾,好好地生活。诗乔的苦心也没有白费。

诗乔最大的梦想就只在舞台上照亮自己的生命,宫宁砸掉陪伴自己多年的琴,换取了诗乔芭蕾表演的机会,爱情会让人懂得付出,即使最重要的东西,在爱情面前,也是微不足道。跳着芭蕾的诗乔,很美丽很美丽,精灵般的跳跃,用尽全身的力气,即使呼吸快窒息到死亡,她也能感受到她的人生被照亮,那般耀眼。倒地的时候,笑的没有遗憾,我想那是诗乔完整人生该有的模样,只是宫宁看见诗乔倒下的时候,那种撕心裂肺的痛,难以言喻的痛着。

诗乔最后留给吕夏的录音,是一份最真实的感动;

别哭,我的坏男孩。你要知道我舍不得走远,我会在你唱歌的时候,变成一个音符,在你弹琴的时候,变成一根琴弦,在你苦恼的时候,变成一杯啤酒,在你孤独的时候,变成一张唱片。我爱你。吕夏或者宫宁,不管怎样。

还有吕夏写给诗乔的歌,酸涩的苦痛,爱情的滋味,强忍的泪,思念多深多浓,忘不掉:

拨弦的手少了你的温度,那幸福和弦我已弹不出。停不住你反复跳的那支舞,我视线渐模糊。在熟悉的街角路口抬头,看到的是没有你的星空,突然沉默是又想起你的笑容,你不在多久了。我哭得像小孩,以为你还会再回来,就让思念填满少了你的空白,在回忆里取暖不舍离开。我哭得像小孩,因为你不会再回来,在不同时空,也许能有结果,将爱的味道在最初停留,记得我。

其实在四年前,诗乔就已经知道宫宁因为就救一个拿毛衣在路口发呆的女人而被车子碾过死了,在游乐园遇见假扮宫宁的吕夏也早就知道了。后来,吕夏也知道救自己妈妈的那个男孩就是宫宁。

由始至终,诗乔爱着的就是吕夏,吕夏爱着的也是诗乔,相爱的人不能够在一起,但心是在一起的,我相信。

还记得,一个男孩对着女孩弹琴,唱那首歌,独属于她的歌。

还记得,一个男孩背着女孩跑过很多的街,带她感受奔跑的感觉。

还记得,一个男孩帅帅的对着女孩微笑,眼中都是她的影子。

还记得,一个男孩为女孩制造的冬日里飘雪的温暖.

被他们的爱感动,留下了好多眼泪,我不知道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是否有如此令人感动的爱情,也许我否定的态度会比肯定的多得多,遇见一个好的男孩真的很难,想他把你当做唯一更难,我不是一个很赞同不真心恋爱的女孩,我很认真,我觉得我遇见的那个人要足够好,内心很重要,爱情,总是电影里上演的情节,知道不真实,还是会哭的稀里哗啦,感动的无可救药,童话里的睡美人,在等待着王子,我不清楚我等的人什么时候能够出现,但是我知道我会等待着,静静的,直到遇到我觉得适合的人。

观《妈妈再爱我一次》有感700字


观《妈妈再爱我一次》有感

文/文/张明轩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对我来说,虽然懂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可没有今天认识得这么深刻。

这部影片讲的是小彬在出生后妈妈就去世了,小彬很想妈妈。那天他从妈妈的故事书里看到了:死后的人都会去莲花岛变成莲花仙子,每到下雨,莲花仙子就会来到人间,雨一停,她们就要回到莲花岛。

于是,小彬天天都盼望着下雨。一节美术课上,小彬画了一个雨天,他旁边的同学看到了,给加上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小彬说:"你别碰我的画!"说着,把那位同学给打了。我觉得小彬不是并个爱打架的坏孩子,只是他太想见到妈妈了,他画雨天,希望下雨,希望妈妈从莲花岛来到人间。希望妈妈抱抱他。可是画上太阳,就是晴天,所以他急了,失去了理智。

还有一天,小彬和爸爸去游乐场,他去许愿气球那里许愿,看到上星期写的一个愿望还没有被放飞,他想:怪不得我的愿望没有实现。于是他抢过所有气球跑啊跑,最后,他把所有气球都给放飞了。回到家,爸爸把他教训了一顿,小彬离家出走到了一个地方,他在那里看见了妈妈之后,爸爸也赶到了,一家三口,终于团聚。过了一段快乐而短暂的时光,最后雨停了,这一家三口不得不分开。这都是小彬的幻想。梦醒了,还得面对没有妈妈的孤独的日子。

我看这部影片都是含着泪看完的,当最后小彬和妈妈分开时,我已经在偷偷的抹眼泪了。我的心好痛,多么可怜的孩子?从未体验过母爱的滋味。

看完这部影片,我不禁想起我自己小时候。我小时候总想买玩具,如果妈妈不给我买我就会拽着妈妈去玩具店,最后妈妈看我总哭就买下了那个玩具。到现在我才我明白我小时候那么任性是不对的,我现在真想回到以前和妈妈道个歉。和小彬相比,我有妈妈疼我爱我,多么幸福快乐啊?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爱就是这么伟大,我赞美母亲,因为母爱无言!母爱无私,母爱伟大!

姚老师点评:你抓住了影片主要内容,美术课画雨天,放许愿气球。夹叙夹议谈出自己真实感受。引用恰当,做到了前后照应。

汤神庙镇中心小学五年三班张铭轩

观《妈妈,再爱我一次》有感600字


今天,我们全班观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它主要讲述了有一个母亲,生了一个小孩,叫小强,小强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非常快乐。可是,有一天,他的父亲却找上门来,要强行要回孩子,母亲没办法,只好把孩子交给他们。小强却一次又一次跑回来。有一次,他又想跑回家找妈妈,路上被暴雨淋着感冒了,父亲抱他去医院,母亲去追,不料踩到一根木棒滑倒了,摔下了楼梯,傻了。过了许多年,小强长大了,他去找到了母亲,母亲却不认识他了,抱着他小时候的玩具熊猫不松手。最后,他用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唤醒了母亲。

看完电影,我想到了我比小强幸福许多了。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有温柔的妈妈,慈祥的爸爸。我的家人都很关心我,给我买好多好多的吃的、穿的。在以前,我只觉得很开心,但总是忘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现在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才发现,那是他们对我的爱呀!

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在第一时间带我去医院,并在我身边仔细的照顾我,安慰我。记得在四年级上学期,我的头在课间被撞破了,流了好多血,妈妈接到通知后心急如焚,恨不得插双翅膀飞到我身边。在医院时,妈妈对我问长问短,希望我的头没有事。在缝针时,我安静地趴在手术台上,妈妈却在外边哭,她非常担心我。回到家后,妈妈煮了鸡汤、鱼汤等许多对伤势有好处的东西给我吃,和小强比起来,我是多么幸福啊!他生病时一个人在祠堂里,孤零零的发着高烧,他的妈妈也没有办法知道。而我,只要一个电话打出去,爸爸妈妈就会火速赶到学校,而原因却多半是流鼻血、肚子痛等小问题。我回到学校后,医生说每两天要到医院去换一次药,尽管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学校很远,尽管妈妈的工作忙得以至于一口水也顾不上喝,但她依然每天中午来学校接我去医院换药。我知道,那浪费了妈妈多少工作的时间,多少休息的时间。但我知道,妈妈并不在意那些时间,因为,那是妈妈对我的爱!我的头拆了线后,大家认为没事了,也不怎么关心我了,但妈妈,她依然每天关心的问候我。因为那是爱!伟大的母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要把这首歌献给我的妈妈,同时也把它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祝你们节日快乐!

观第一次有感:别哭,我的坏男孩


第一次观后感:别哭,我的坏男孩

尽管用的是中国演员,说的是中国话,《第一次》依然掩盖不了韩国苦情戏的味道,其失忆与记忆、死亡与爱情的纠缠是韩国电视剧永恒的主题,而电影毕竟也是根据韩国小说改编的。但导演并没有完全把这个故事移植到中国的大地上,他用抒情味浓厚的独白、精致唯美的场景布置、富有文艺风范的画面构图和俊男靓女的演员搭配,塑造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彻底取消了故事发生的地域背景,故事中很少的几个人物都是道德上绝对善良的主角,他们的爱与痛如此真实,却又仿佛超越于尘世。翻开编导韩延的履历,我们会发现他已是拍摄青春爱情戏的老手,《我把初吻献给谁》《天那边》等片都是反映青年的情感与梦想,反响也都不错。所以,《第一次》并不是韩延的第一次执导,只是由于赵又廷、江珊的出演,又赶在高考结束时年轻学子春心萌动的季节上映,让电影更受关注罢了。

《第一次》采用的是类似戏中戏的结构方式,电影是创作者精心编制的一场戏,电影故事中的人物也在精心设计一场戏。小清新是时下正流行的电影风格,但是单纯的追求清新未免有些老套,所以《第一次》将小清新和悬疑结合起来,大量的插叙打乱了故事正常的推进节奏,让情节变得复杂。但是导演唯恐观众看不懂,只要出现不合常理的情节,马上闪回进行解释。所以,尽管故事看起来跌宕起伏,转折颇多,其实很容易理解。对于这种刻意高深的叙事和刻意渲染的浪漫,我并不排斥,因为从一开始我就把它作为一篇童话来翻阅。但是当结尾,电影又一次闪回,让一个从未露面的人物宿命般的救了吕夏的妈妈时,我就感到这个做法有些过了,本来是一段非常唯美的爱情,却像有一只上帝的手在操纵一样,故事中的人物彼此在进行还债和感恩。

患有遗传病的少女宋诗乔和摇滚青年吕夏的恋爱配对,是沉静与盛放、衰亡与成长的完美结合。摇滚乐代表着文艺青年的最高信仰,它所具有的批判、反思、解构精神,引导了一代代人去诉求梦想。吕夏正是怀抱着这样的希望,才获得了生命最纯净的熏陶。宋诗乔的妈妈选择他作为这场骗局的男主角,一方面是因为他和宫宁的想象,另一方面就在于他精神上的饱满,能够给宋诗乔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但是,电影中大段的音乐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摇滚,它更像是流行音乐的清新化,其目的就在于辅助抒情,同时还要兼顾到大众的审美趣味。最终,假戏真做,吕夏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真正的爱情。但早已知道真相的宋诗乔是否真的爱上了吕夏,这个问题值得思考。电影在最后给出了答案,但这个答案只能算是宋诗乔单方面的自语和煽情。本来是吕夏去拯救患病的宋诗乔,最后反而是宋诗乔用自己的爱拯救了吕夏因妈妈死亡的悲痛。

现实是稍纵即逝的,未来是渺无可寻的,唯有记忆真实的存在于我们脑中。宋诗乔用录音机纪录下她对宫宁所有的思念,她担心的不是生理上的忘却,而是害怕心灵中的空虚。她在和吕夏恋爱时,大部分谈话内容都是关于高中生活的回忆,通过对故去时光的重建,他们完成了现实的结合。在记忆里,她进行了一次暗恋,而在现实里,暗恋变成了初恋。磁带的存在即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爱情的延续。因此,可触碰的实体是暂时的,而不可触摸的记忆却是永恒的。宋诗乔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带个吕夏的爱却贮存在他一生的时光里,丰满而弥新。

别哭,我的坏男孩,我会在你苦恼的时候,变成一杯啤酒,在你孤独的时候,变成一张唱片宋诗乔低缓而深情的独白将电影的情感渲染到极点,伴随着吕夏的哭声,这个童话故事在爱和痛的交织中落幕。其实,电影中的很多情节如游乐园中公鸡飞翔、宋诗乔上课时走神、脑中浮现的漫画场面、妈妈查看吕夏的学生证、吕夏在屋顶用鱼竿和宋诗乔交流、爸爸是外星人、校园里盛大的道歉场面等等都充满童真,根本不符合成年人应有的言行。但是在故事本身的抒情基调下,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自然浪漫,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因此,我并不希图《第一次》中的人物去关心民生疾苦和探求人性善恶,只求看到他们谈一场单纯美好的恋爱,无论是真是假,都可以告慰像我这样的观者日益干枯病态的灵魂。

观《一次别离》有感:一个人的高度


《一次别离》观后感:一个人的高度

选择看这部片子,是因为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上网一查,导演居然是伊朗国籍,顿时肃然起敬,战乱中的人们是如何在生命和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雕琢艺术的?

看完本片,对导演的敬仰彻底转移到每一为伊朗人身上,一个人可以高大到如此程度,也许跟战乱有关,也许是人的本性,总之,导演让我们看到绝望中的一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回避困难的机会,但是,一旦离开,你便失去了你的根:家!

一部成功的电影,不总是在台词中刻意强调主题,升华个人主义,本片只字未提国家二字,却足以将文人翁纳德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我们的战乱年代,也曾踊跃出一大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上进青年,看那样的影片,的确很过瘾,很振奋人心,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用朴素的手法描写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的影片。

《一次别离》就是一部朴素的励志电影,朴素到一开始你会怀疑自己能否看完它。当然,一部好片是不会让你轻易就中途放弃的,编剧在这方面做到了,故事层层叠叠又相互联系,跌宕起伏间又疏密有度,不像大多数中低端电影,看了十分钟就知道结尾了。

本片由纳德和西敏因为是否携带女儿出国而离婚展开,他们的这个决定,造成了后续一些列矛盾,生活的,家庭的,观影的过程会轻易就把你带入他们的生活节奏中去,因为这些琐事太司空见惯了,它们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基于电影的艺术性需要,这些琐事又不会展现得太落俗与露骨,这个时候,演员的出色表演就发挥了他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眼神,一个失落的表情,一个佝偻的背影,所有表演都源于真实的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看这部片子(如果认真去看的话),会是一种从头到尾的享受,仿佛去他的生活中认认真真地走了一圈。如果厌倦了ktv和烈酒的麻醉,不妨学纳德的样子,生活的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害怕它的出现。

《一次别离》,片名恰到好处,一次别离,人们这才发现了彼此的重要性,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才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由此展开,本片有一下几大看点:

1)、纳德对老年痴呆的父亲的无微不至的照料;

2)、女儿在父母间的对种种选择;

3)、纳德和西敏的种种矛盾;

4)、护工瑞茨的种种生活压力。

好片子无需多解释什么,好不好看各执己见,总之,不管是否因为本片的缘故,我们总该让心灵净化一番。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观《一次分离》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一次分离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