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蝴蝶有感

观蝴蝶有感

观电影《蝴蝶》有感。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在观看了以后,不禁为演员精湛的演技所钦佩,没有比写观后感的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多。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观后感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观电影《蝴蝶》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蝴蝶》观后感

我们活在这个纷繁多彩的世界上,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善待和关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如俗话所说:不要为了追寻天边月,而忽视眼前人。这样我们才会时刻抓住幸福,才不会忽视身边的爱。

现实生活中许多事往往是无法如愿以偿的,就像幸福,在离我们最近的时候,幸福却往往会和我们开玩笑般的在不经意间与我们擦肩而过。其实,幸福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懂得好好去珍惜.......

看过《蝴蝶》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其主题是以主人公朱利安和爱丽莎,一老一少一起外出寻找属于他(她)们的幸福伊莎贝拉,可最后却发现属于他们的幸福就在离他们最近的地方他们的身边。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寻找幸福的过程,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社会价值要远远超过了如张艺谋导演的许多追求商业化的大片的价值。《蝴蝶》这部电影给我们观众留下了一个可以无穷无尽地描绘和想象的空间,即如同世界给我们人类留下一张空白的画纸,让我们可以无限地描绘人生;它发人深思,同时这部电影不单单只是一种教育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和谐相处,而且更是一部对人性、人的生命进行思考的哲学。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一连串丰富的、微妙的关系,这些无论是从当中的摄影画面中,还是从主人公朱利安和爱丽莎,这一老一少两代人的对话中以及他们在思想上的碰撞;他们文化言行上的差异,都能给人予无限的启示和想象,让人回味无穷。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得不重新思考作为大学生一代的我们,审视我们的言行举止;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在今天所发生变化的一切;同时对当今经济信息时代人的人性和文化素养进行了反思,并对今天社会上人性堕落,道德败坏,生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局势浮动种种现象产生了层层的疑问。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全体国民的人文素质、文化修养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先进的民族相比差距到底有多大,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因此,我不得不说《蝴蝶》这部电影应该是帮助我们人类重新好好反思自己一切行为和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最好的引导老师之一 。它可以称得上是法国出品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感性和理性、人性与丰富内涵哲学的完美的结合。它为我们传述了朱利安于爱丽莎这一老一少的两代人共同去寻找一种在阿尔卑斯山脉中稀有的蝴蝶伊莎贝拉,老人朱利安为了完成死去的儿子留下的遗愿,女孩爱丽莎为了寻找失去的母亲,而走在同一条寻找的路上。整部电影以寻找来一步步梳理出电影本身要体现的内容,寻找并不是这部电影真正意义的本身,寻找的动力和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亲情的寄托以及人与大自然相处的关系,才是本片最后要表达的真正实在的内容。电影中,我们能够从精神享受和从艺术美感上欣赏到朱利安这位老人家里无处不在的各种各样的蝴蝶标本和阿尔卑斯山脉如画如梦般的风景。更令人惊讶和兴奋的是老人家里那一扇紧闭的门里,既然然是一个精心营造的蝴蝶温室,飞舞着七彩夺目的美丽蝴蝶,就像城市中童话里的另一个迷人的世界,比阿尔卑斯山脉的天然景色更令人惊叹。影片里的取景可谓美妙无比,在那一幕幕安静的森林画面中,隐藏着许多富有情感的滋味。画面中充满着生命活力,轻柔而不煽情,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之所在。

影片中处处充满着有关生活的哲学,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看似平静,实则深刻的爱。例如:在出行寻找的过程中,当伊莎贝拉蝴蝶出现在老人朱利安苦苦等待的帷幕上时,因为小女孩爱丽莎的冒失,把蝴蝶惊飞了,老人却没有责怪她。当他们回到住处时,却惊奇地发现前段时间友人寄来的蚕蛹已经孵化,爬上枝头的竟然是蓝绿色的伊莎贝拉。从这我领悟到了人生有时苦苦寻找的东西,其实就在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去在意它罢了,就像命运和幸福往往就在我们的手掌上,只等我们去发现。整部电影虽然对白不多,但都是耐人寻味的,一老一少,一问一答,整篇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对话,语言清晰、质朴、富有哲理,可以让人全神地舞琢磨、去品味,而从中获得更多新的收获和更哲学的启示。例如:小女孩爱丽莎看到一个男人强迫女友和他共同滑翔来表示爱的情景时,小女孩问:什么叫一根绳子维系的爱情?老人则答:当爱情需要证明时,那它本身就不存在。;在山上歇息过后,小女好问为什么有富人和穷人呢?老人则答::平等、自由、博爱的口号虽然叫起来叫得响亮但实施起来却没那么容易的。;还有如小女孩问:什么是永远?老人却答:永远,只是......一秒.......一秒......一秒......。是啊生命永远是一秒钟,加上一秒钟,在加上一秒钟,滴答、滴答.......地进行着,诸如此类,人生的经历和哲理就是这样在对话中简单清晰的进行了阐释,展示在我们面前。

如果要从对白内容上来谈开,我不得不称赞它的精美、质朴。影片中的那几段对白都让我印象深刻,思想共震。从许多次的对话中,我们虽然能看出老人朱利安和小女孩爱丽莎都是富有生命活力,个性鲜明的人物,但我我们很难用一个具体的词语来完全概括他(她)的形象。他们的对白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尤其是当中有一段是老人和小女孩坐在横木上聊天的内容,更令人产生心灵震撼。老人给小女孩讲关于死亡的事情,在我们看来,一个老人对一个小女孩说死亡似乎一种很荒谬的事情,不如我们先来回忆一下那对对白,朱利安老人说: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死亡来临前是不会先敲门的,许多人都以为能用生不朽地活着,可谁也不能确保自己能说完最后一句话......,生命永远是一秒钟,加上一秒钟,再加上一秒钟,滴答、滴答、滴答.......。生命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去珍惜它,把握它,感悟它,握紧每一秒。我们应该清楚,这里的死亡只是一种包装,盒子里盛满的是对生活的忠告,其中对于人生的思考自然不只是老人的专长,孩子也会。这样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说完最后一句话的 情况,死者如此,生者亦然。同时,从登山者小屋告别后,爱丽莎提出了如何才能有钱的问题,朱利安的回答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这里我想,没有人能保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日进斗金,但是认为精神上的富有,可不是金钱多少可以度量的生活状态。在寻找伊莎贝拉的路上,我认为这一老一少两个人比其中任何人还要富有的。影片最后在小女孩爱丽莎和老人朱利安:哈哈......的笑声中逐渐走向结局。

看完《蝴蝶》这部电影,整个影片在我的思绪里犹如一条从山间流过城市流向我们心田的小溪,波流玩转,上空飞过一对伊莎贝拉......影片从一开始到结尾都确像一条漫游的小溪,即便故事开始在巴黎,也只像溪流流过村庄,熙攘却不喧嚣,把清澈、舒缓、甘甜、沁心这些形容溪水的词语用于这部电影,恰到好处,感觉一点也不牵强,然而属于溪流的故事,本来就属于天地自然,无论是影片中的人物,还是我们全人类各自之间、与自然之间都应和谐相处,做到天地人三才合一,这才是整个自然界的幸福。

在此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然而我要说的是:当爱破蛹而出时,幸福就在我们小身边、在我们手上。虽然现实中的幸福是需要去寻找的,但当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时,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它。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观《蝴蝶君》有感


观《蝴蝶君》有感

影片《蝴蝶君》开篇即交代的很清楚,北京1964年,法国驻华大使馆,男主角隶属情报局。整部电影从开头的歌剧《蝴蝶夫人》,及其间无数次被提及的you are my butterfly,到结尾男主的死去,可算是与《蝴蝶夫人》来了一个完美的角色转变和西方中心的颠覆,然后才明白,蝴蝶夫人和蝴蝶君都存在,他们有时是两个人,却其实又都是一个人。

宋丽玲作为一个本地伶人,唱了一场蝴蝶夫人的折子戏。由于男主角对于此剧知识层面的匮乏,一下子就被这样的爱情故事,东方魅力吸引并感动。蝴蝶夫人的剧情隐隐暗示着,并借着男主的口说了出来“她是纯粹的牺牲。”宋丽玲是这样一种东方女性,恭顺、传统、自信,优雅十足,却又没多少婉转在其中,但却真是柔媚中透着刚毅。

男主被指引着来到宋丽玲的戏院,撞到一场她的《贵妃醉酒》。懂戏的人都知道,花旦实为男人反串,影片到这里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可很不幸,我跟男主一样被爱蒙蔽了双眼。男主一脚踏进设好的圈套,大胆的用他那西方的、帝国主义的方式追求着东方的魅力。

丽玲请他到家中做客,捧起一盏茶,说:“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年历史的国家,我所做的,即使是现在给你倒茶,也是有含义的。”如此含蓄的欲拒还迎的东方女性顿时让男主着了魔,连帝国主义式的吻都是试探性的。后来的发展一直都让人误以为这是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并且会毫不自主的联想到歌剧《蝴蝶夫人》,想着这一定又是个东方女性被残忍的西方男人抛弃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组织来找丽玲,我才惊呼原来这女人也是间谍!并且迅速的理解上了她接触男主的目的,就算如此,我仍旧会禁不住想,丽玲为了国家,不得不牺牲自己,可她的爱一定是真的。愚蠢如我,一切真爱至上的思维使我停止了思考,忽略各种暗示。

比如丽玲与男主去野餐,她问他:“我有一个疑团,你为何会选择一个胸部像男孩子的中国女孩子呢?”男主要褪去她的衣衫,她不愿,说:“我以为你了解东方的端庄,理解我的羞耻。”男主早晨从丽玲家里出来,若有所思的走到镜头前,又似乎回味般的亲吻了一下手中外套的衣领,大有深意。再如丽玲对组织派来的人说:“京剧的女人为何总由男人反串?那是因为男人知道女人该如何反应。”

是的,我没有发现丽玲是个男人,他所作的一切的确是为了国家,可你不能说他是光彩的。历来有太多女特务牺牲自己,但丽玲的牺牲,又让人觉得是种骄傲。很快文化大革命席卷大地,男主随便走在路上就会碰见游行,他们喊着口号,烧毁一切四旧。男主再来戏院时,这里唱起了样板戏,到处都是水一色的红卫兵。社会的剧变伴随着两个人的巨变。丽玲作为戏子,被下放到农场劳动,男主也因为政治策略的失误被免职回国。

至此,男主仍未有任何关于丽玲真实身份的意识,并且深深感动于丽玲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很多年后,丽玲再次来找他,他惊喜的叫butterfly,说我早知你会来的。于是,他再次沉浸在这份荒唐的爱中,他以谦恭的方式爱着,他是个完美的父亲,听到儿子被绑架的消息,他大声痛哭,什么也没说。然后有一天,他拿回了第一个文件袋子,重新开始了间谍活动。

最终男主被捕,法庭上的这一段解决了所有的谜团,甚至似乎帮助男主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丽玲是个男人。最最令男主崩溃的一刻,他的嘴角似笑非笑的抽搐了一下,看到丽玲平头西装革履以证人身份出现在法庭,脸上的柔媚完全被刚毅取代,冷酷无情。最精彩的一段戏在押回他俩的囚车上。

出演宋丽玲的尊龙的演技完美爆发。刚刚还是冷酷的间谍证人,到了车上,他终于脱光衣服重又跪在男主面前,赤裸的男儿身,面部表情却立刻回到身为宋丽玲的女儿般模样,虽不再有柔软的长发,可她温情如水的眼神,告诉我们,这是宋丽玲,似乎他真的把一腔情感隐忍于国家使命和事业之下,来企图重新唤起爱人的垂怜,他说:“我是你的蝴蝶,在袍子下面,在一切背后,我永远是我。”在被拒绝了之后,趴在那里痛哭,整个裸体都散发着羞耻。

末尾,男主在狱中为大家表演。他呢喃着,把自己画成花旦的模样,“这是我对东方的幻象。一个窈窕的女子,穿上旗袍和宽大的晨衣,为了爱上的卑鄙的洋鬼子而死。她们对我们逆来顺受。爱情无条件地令她坚强。这幻象变成为我的生命。

我有一个幻象,东方的幻象。在她的杏眼深处,仍然有女人,愿意为爱一个男人而牺牲自己,即使幻象中那男人的爱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光荣的死去,总胜于不光荣地过活。因此到最后,在狱中,远离中国,我找到她。”至此,男主的理想与现实转变成功,他发现,原来自己才是那个悲情的蝴蝶夫人,而两人的男儿身,又昭示着他其实是蝴蝶君。

男主荒唐的戴着假发,画了一个蹩脚的妆,拿镜子割喉,在《蝴蝶夫人》的咏叹调中以死作谢幕状。此处震撼我心,痛的我不禁仰头落泪。他亲眼目睹了自己对这段完美爱情的幻想的破灭,成为所有人的笑柄。愚笨如他,宋丽玲在第一次与他交谈中就已经点破:“西方人为东方人牺牲丝毫没有动人之处,人们只会嘲笑他是个傻瓜,动人的永远不是故事本身,而是爱情,剥离于性别,情欲之外的纯洁的爱情,哪怕这爱情浪费在‘由一个男人创造的女人’身上。”

观《蝴蝶效应》有感


观《蝴蝶效应》有感
上大学时就看过这部电影,也许那时觉得平淡不奇,竟一点都回忆不起。
人如果有回到过去的能力,是否人人都想改变现在的命运呢?但现在的命运再怎么改变都不能让人满足。因为改变了的只属于过去,未来永未改变,未来只是现在的期望,人的期望被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期望。
我们的期望也不是恒定不变的,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这无常的世界里,也许当我们不再想去改变时,那就是命运。
常常有梦幻般的感觉。
浮生若梦、庄周梦蝶,昨天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那么遥远。
我们的心受困于日益腐朽的身躯,而身躯不断的衰老又让我们感觉到时光的流逝。假若我们拥有无限的生命,时间也就没有了意义。
我们的无奈在于我们想用有限的生命去留住无限的时间。
世间万物为一物,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改变了一,就改变了万,我们与宇宙本为一体。但为什么我们对生那么留恋,对死那么恐惧?
我们心中充满了欲望、过去的回忆、未来的期待,从没有想过,我们从虚无中来,终将归于虚无,这一生意义何在?
人有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这是我们基因的缺陷,还是制度的缺陷?
我们一直在追求大同的世界,然而越是追求,就越陷入专制的陷阱。乌托邦是不存在的。但人要向社会的黑暗屈服吗?
何又为社会公正呢。
人类总是从一个怪圈进入另一个怪圈,从民主到专制,再由专制到民主。追求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战乱与毁灭,中间过渡的间隙反而是太平盛世,何其不幸。
也许是对意义的追求,让我们振奋。
也许我们自己就是一只蝴蝶,常常被自己掀起的飓风倾覆。

观《鸳鸯蝴蝶》有感


观《鸳鸯蝴蝶》有感

严浩说,《鸳鸯蝴蝶》原名叫《小语的咖啡屋和阿秦的毛病》,为了避免大家以后略称其为毛病,所以改为《鸳鸯蝴蝶》。一段小插曲,当成引子,供大家一笑。但在看过这部电影后,我开始严重同意原来的名字,剧中的男女主人翁的确都有毛病,心病,这是一部引领你打开心结,直面爱情的电影。难得的是,影片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生活化方式表达了这一主题!男女主演的表演都很生活化,尤其是片中的男主角陈坤,状态特别放松,把花心阿秦的形象塑造得很传神,与以前的银幕形象相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爱情是发自内心的感觉

阿秦和小语心中都有另一个自己,潜在内心深处影响着对人事物的抉择,可影片中的他们都会有没有勇气面对内心的真实想法的时候。小语的内心知道喜欢阿秦而不是麦当劳,阿秦的内心不愿意与宝宝成婚,可他们还是会按思维惯性走下去。

繁忙的生活,热闹散尽后,留下孤寂的人,这也是现代都市一种常见的毛病吧,与自己说话,是一种常有的排解方式。导演抓住这点加以放大,分别为他二人设计了人物化的内心,小语的喳喳婆倒也还算可爱,阿秦内心的无名氏可真是有点无厘头,难得严导竟然亲力亲为,出演这一角色,为影片凭添几分喜剧色彩。小语不愿意面对内心真实想法时,是把喳喳婆关起来,而阿秦为摆脱内心心魔的控制时,最终把无名氏推下了出租车,这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很是不错,身边的男友直呼有趣。

二、缘分会以偶然的形式出现

每个寻找爱情的男女心中可能都会在问:爱情是什么?缘分是什么?阿秦和小语是有缘的,在中国十亿人口中,他们儿时就能在西湖边相遇合影,尽管不知道彼此姓名,可偶然的相遇注定了终生。虽然彼此不再有交集,在他们寻觅爱情的途中,缘分开始接二连三的砸中他们的头,尽管阿秦一再否认:这只是巧合而已,不要把他放在心里。是巧合吗?当在上千万人口的北京城里,他们再次偶遇时,阿秦开始第一次面对内心的感受,与小语开始了甜蜜的二人生活。

三、爱情是需要精心照料的

甜蜜的二人世界也会有争争吵吵,阿秦的挑剔的个性,也算是毛病不小了,对小语准备的饭菜,咸了淡了冷了烫了的抱怨个没完,也亏小语的好脾气忍受下来,直到阿秦最后终于认识到小语的任劳任怨,小语当时说到的含辛茹苦,含辛茹苦啊!可谓是经典之语,也许除去初遇甜蜜后的爱情,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需要彼此含辛茹苦的经营。虽说小语已经尽力,可由于花心阿秦内心对婚姻的抗拒,爱情还是出现了危机。生活上的毛病可以忍受,但内心的这种不确定是对爱人最大的折磨,小语终于离开了阿秦。

四、爱情危机需要勇敢面对

小语的离开,让阿秦有了一个空间能更审慎地看待周围的事情,自己对爱情的游戏态度,女友对爱情不忠诚,看得越多,才意识到真爱的可贵。可是,他并没有勇气去面对,害怕主动认错有失男人尊严,害怕被拒绝后的尴尬,害怕随之而来的责任和后果

最后的网上相认设计得非常好,网络真奇妙,可以让不相识的人打开心扉诉说心事,不相干的人往往却是最客观的人,鼓起了阿秦的勇气,当然最后发现对方竟是心上人后,那种感觉更是三伏天下喝冰水那么畅快了吧!插一句,很喜欢这时陈坤对着镜头说:成熟坏男时的那种搞怪模样,很搞笑。

要问结尾,当然是幸福的啦,女主角准备嫁给已经治好毛病的男主角啦,够甜够蜜吧!

观《蝴蝶效应》有感二


《蝴蝶效应》观后感二

我想我能看到《蝴蝶效应》这部电影也是一个绝对的机缘巧合,首先我要感谢推荐这部影片的人和此剧导演。这样的导演不多,我真的佩服这位导演,五体投地,看得我,无法言语不看真心是一个遗憾,如果想一遍过,希望不要快进。

曾几何时,我们会想起过去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也许我们都曾这样想过,时间会因我而倒退,退到整件事的开始,让我把它做得完美。没有人可以判断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仅仅凭借现有的感官来判断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要借助第六感,然而第六感是个很玄虚的东西很难把握,总之它比我们可以把握住的感官要难以控制,听、触、嗅、视、味,来的是那么真切,然而那些所谓的真切就真的是真的么?庄生梦蝶,被自己的梦所萦绕,自此分不清自己梦蝶,还是蝶梦自己。我当年曾说,我不会像庄生一样,我还分得清自己,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庄生那种境界。然而今天我迷惑了,或许这种迷惑是一种开始,也是一种结束。

我想,该发生的就一定会发生,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希望有回到过去这个能力,但是看到主角拥有这种能力之后,我不禁凝重。就算能回到过去,能改变朋友的友谊?能不犯错误?能追回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的人,能鼓起勇气对心爱的人说声我爱你?能拯救家人的疾病缠身?能拯救你自己内心?于是我们都要学会适应自己的宿命,即使有再多的不愿意。或许埃文的宿命就是最终和心爱的凯丽形同陌路,然而最痛苦的莫过于,埃文心里明白而凯丽却糊涂,所以难得糊涂真的是名言。

影片基调灰暗,最难过的就是一次次的分析。但当分析结束了,眼前就豁然开朗。这一部让人感觉忧郁的电影,我仅体会到了这些,虽不盛肤浅,但我却受益匪浅。

观电影《魔兽》有感


观电影《魔兽》有感

李浩宇

6月8日深夜,全国各大影院被一群身穿红蓝T恤的人们占领。他们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口中嚷嚷着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英语,分成两派,甚有决斗之势。不过,请不要惊慌,他们仅仅是来自于一个叫作"魔兽玩家"的群体,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讲情怀的时代里,《魔兽:崛起》这部由经典游戏改编的影片,勾起了许多80、90后的青春记忆。

记得我上高中时,《魔兽》电影的拍摄计划就已在网上流传,谁知由于导演更迭、剧情重塑等众多原因,竟让众多粉丝苦苦等待了整整十年,很多玩家已从青葱少年变成了成熟大叔。

要说将《魔兽》系列游戏拍成电影,可以说是"易又不易".容易的是,《魔兽》游戏题材众多,随便拎出一段都会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史诗巨作".不易的是,游戏中剧情脉络复杂,且粉丝众多,每个粉丝心中各有一段难以忘却的剧情,可以说是众口难调,拍摄方向不易把控。

电影上映之前,网络上的讨论就已铺天盖地,在诸多的讨论话题中,影片的导演——邓肯·琼斯是热度较高的讨论点。

邓肯·琼斯,是一名热衷拍摄科幻惊悚电影的导演,由他拍摄《魔兽》,是诸多粉丝始料未及的。虽然他的电影作品《月球》《源代码》等也曾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过较高的评价和认可,但因为他从未涉足过魔幻电影题材,很多粉丝担心他不能很好地掌控魔幻风格,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广大粉丝心目中的那个神奇的艾泽拉斯大陆。

然而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邓肯·琼斯也是一名忠实的魔兽玩家,他热爱魔兽,通宵游戏是常有的事,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拍摄电影《魔兽》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对于电影拍摄,邓肯·琼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而且他非常善于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影像风格,他的影片不但在视觉上有迷人的特质,而且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悠长,这便是暴雪公司找他拍摄《魔兽》的主要原因。

暴雪公司与邓肯·琼斯经过多次研讨,共同确立了电影剧情的大致方向及内容——人兽之战,这段故事可以说是《魔兽》系列电影的开篇之作。

叙述剧情时,邓肯·琼斯巧妙地将这段故事从繁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十分清晰、流畅,让很多不是游戏玩家的观众也能看得明白。兄弟、战争、家庭、爱情,剧情紧紧围绕这四个关键词逐步展开,条理清晰,感人肺腑。

不是所有的兽人都心怀恶念,也不是所有的人类都正义善良。电影中,人物性格迥异,有的暴力,有的善良,有的狡诈,有的睿智,但每个人物都有独具一格的闪光点。例如半兽人迦罗娜,她身世悲惨,内心坚韧,为了对抗邪能力量游走在部落与联盟之间,尤其是她出于无奈刺死联盟国王莱恩的时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同时也让我的眼中充满热泪。

在视觉方面,电影大量地展现近景和战斗的场面,造成了强烈的代入感。这些动作场景很写实,动感十足,让人热血沸腾。魔法场景的特效也做得非常好,比很多奇幻大片更强调"施法过程",尤其是在麦迪文施法保护国王的那段戏中,闪电特效的运用让我甚为震撼,令人记忆犹新。

不过,对于游戏忠实玩家的我来说,电影中有一处让我略感遗憾。电影重点叙述了人与兽之间的矛盾,而真正的幕后黑手——燃烧军团首领萨格拉斯却只字未提,即使是麦迪文被邪能完全操控时,萨格拉斯的身影已部分显现,但依旧未对这部分进行具体的交代,让很多观众对邪能的来源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这或许是导演为续集埋下的伏笔吧。

首映结束后,已是凌晨3点,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依然不停地回放着电影的一些情节,不由生出诸多感想。

我觉得看一部电影,不单只是从影片的开头看到结尾,我们更应结合电影中故事、情节以及背景等,去揣摩电影试图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魔兽》这部电影,看似是一部打打杀杀的魔幻电影,但实际上我认为它所展示的是一种勇于拼搏、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一种品格,是我们无论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时都不要轻言放弃的一种精神。

看一部好的电影,其实就是与"高人"的一次思想交流与碰撞。平日里,大家不妨忙里偷闲,走进影院,享受视听盛宴,交流观影感受,这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放松方式吧!

观电影《今天》有感


《今天》观后感

《今天》是来自韩国的一部电影,本片讲述了宋慧乔饰演的纪录片导演多惠在生日当天获悉噩耗,自己的未婚夫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身亡,而肇事者是一个年仅17岁的男孩,泰浩。多惠并没有过多地责备他,而是用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力量原谅了对方。在多惠看来,宽容可以救赎所有受伤的灵魂,包括那些伤害自己的人。一年后,多惠准备做一部关于宽容的纪录片,讲述那些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的情感现状。在这一过程中,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见证多种人性的展现,令她倍感意外的是,这个当初被宽恕的少年却并没有像多惠预想的那样生活,而是再次杀人,进了少年院。

多惠完全没有原则地原谅了杀人犯,并不断劝诫被害者宽恕加害者,带来的却是更大的恶果。片中被泰浩杀死的同学而是间接死于多惠手中,如果当初没有轻易原谅,或许也不会有更多的被害者。这样的原谅反而会伤害更多的人,是毫无意义的原谅。

多惠的未婚夫翔宇在一年前被一个未成年学生骑摩托车连撞两次导致死亡,多惠在教父和修女的指引下很快原谅了那个未成年学生,并且还帮他写了请愿书,翔宇的姐姐不能理解多惠的行为,但还是在一年后的今天翔宇的忌日同样也是多惠的生日送了一份礼物给多惠,并且对她说:当你能理解我现在的感受的时候,就打开它吧。

多惠生日当天晚上,池敏离家出走来到了多惠家,她没有告诉多惠她脸上的伤是怎么弄的,也没说出她来的真正目的。多惠和池敏躺在沙发上聊天的时候,池敏说自己的头很硬,但是因为老被父亲打同一个地方所以头骨有一块地方都凹进去了,多惠却以为池敏是因为叛逆心理才污蔑自己父母的。池敏只好开玩笑地扯开话题:我十岁的时候,在村子里的撞头比赛中,打败了所有男生,得了第一。姐姐要不也来试试。然后池敏就开心的笑了起来,这个镜头大概持续了有8秒钟,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故事后面的情节,但莫名地就是能感觉到这个笑容里的痛苦。

多惠和池敏的关系是影片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是池敏带领着多惠看清了自己内心真正的痛苦和懂得了不应该不明不白地去原谅,而多惠则给予了池敏仅有的疼爱。

多惠辞了电视台的工作,去给教堂拍纪录片,在采访受害者家庭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了一些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最终就像她对修女说的,我觉得自己一路都是被蒙着眼睛走来的。

宽恕和原谅需要发自内心,而非没有任何深刻反省就给予的原谅;那不叫原谅,那叫懦弱。

另外,片中也讲到了家庭暴力事件。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不可否认的,可是当这份爱的表达方式出现错误的时候,儿女是否还能体会到这份爱呢?遭受了这么严重的家庭暴力,池敏恨她的父母,可是没有杀害他们,这是作为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是道德的约束。这样的家庭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也有不少。

总而言之,主不是万能的。发自内心的原谅才是对别人的宽恕,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影片导演采用的是插叙的手法,镜头一直在一年前多惠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和一年之后多惠现在的生活之间穿插。

故事的前半段给人的感觉是疑惑、不理解和隐隐的愤怒。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最后多惠理解了池敏的痛苦,理解了其他受害人家庭的痛苦,以及终于能正视自己的痛苦之后才得以摆脱。

这部影片里的修女和教父的角色是我最讨厌的,比池敏的父母哥哥更令人讨厌。后者至少可以光明正大得憎恨,甚至总有一天可以惩罚。而前者却是打着上帝的名义,打着正义的名义,既没有真正感受受害人家人的痛苦,也没有了解施害人是否真正对自己的过错忏悔,却只是一味地要求受害人家庭的原谅。(观后感 )苏菲亚女士对修女说:这里的气氛太冷了,你让我感受这么冷的气氛,却让我温暖地对待他们。池敏对多惠说:原谅这件事是自觉性发自内心的,周围人凭什么逼着原谅凶手。

影片还有一个令人喜欢的地方就是细节,比如翔宇送给多惠的黄色雨伞;比如池敏在公交车碰到一个讨厌的学生,但还是把他拉下的手机还给了他;比如翔宇的死池敏的哥哥池锡也有一定责任,但是他却隐瞒了真想等等,这些细节不会影响主要内容,但是又被恰当地安排了。

其实影片本身的内容要比我讲的更深刻,我知道我不能够把导演想表达的全都说出来,可我就是想写一些,即使杂乱无章也好。

面对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以及它们给予的伤害,我们除了原谅,应该怎样才能抹干净它们在我们身上心上留下的印痕,一句对不起吗,但至少这是最起码的。


观电影《弱点》有感


电影《弱点》观后感

黑人奥赫自幼父母离异,无家可归。不过,木讷的他却因为极强的身体条件和运动天赋,幸运地进入了一家孤儿院。虽然,他科科零分,但是一些细节却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一次排球比赛后,他主动收拾垃圾的行为,引起了陶西一家的注意。于是,陶西太太决定收养奥赫,并把他培养成橄榄球选手。陶西太太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同时,陶西的儿子还帮助奥赫训练,使他很快地融入了橄榄球队的生活,不断激发运动的潜能。终于,在一次比赛中,他因出色的表现崭露头角,开始获得了球探的关注,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甜蜜和麻烦。

看完《弱点》有一下几点感受

1. 快捷有效的教育方法。陶西收养奥赫后,观看他的第一场橄榄球赛,非常失望,内心很着急。赛后,肖恩用调料瓶当作队员来和奥赫一起商量战略和战术,这样直观形象进行引导他,他进步很快。这是的一种很快捷有效的教育方法。

2. 用爱和智慧引导孩子进步。奥赫参加训练的时候,教练总训斥他,越训斥他,他表现得越不好。这时,陶西太太走近奥赫,引导的大概内容为,你把队员看成我们陶西一家,保护其中A队员像保护肖恩一样;保护B队员像保护陶西一样,。简短的指导后,奥赫表现很好,进步非常快。陶西太太用爱和智慧来引导奥赫,这是他进步最快的原因。而教练伯特只知要成绩,一味的训斥,结果适得其反。如今,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不佳的学习成绩,你是怎么做的呢?又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呢?

3. 自己的决定,自己的人生。当奥赫有机会申请去名校读大学时,奥赫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去密西西比大学。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列出一系列陶西一家利用他证据,如陶西夫妇毕业于密西西比大学,陶西一家向陶西西比捐款等等。此时,奥赫一时接受不了,痛苦后离家出走。陶西内心无比难受,静下来后内心十分担心奥赫,到处寻找他。找到奥赫后,心平气和与奥赫谈,谈话内容是这样的,帮他分析上哪所学校的利弊。经典对话内容:我想让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这是你的决定,奥赫,这是你的人生。 奥赫说:如果我想做低贱的工作呢?陶西回答:这是你的决定,这是你的人生。

初高中学生处于逆反期,不想上学,想出去打工。作为孩子的父母,你又是怎么做的呢?自己的决定,自己的人生这是最好的回答。

每个人都有弱点,这是我们难以避免的,我们不必为此惭愧而逃避,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自己的弱点,坦然的面对弱点,才终有一天能把它放下,去做我们自己。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价值观而活,给自己一个信念,告诉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发挥自己的长处,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观电影《云图》有感


电影《云图》观后感

《云图》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看完后让人很有倾诉欲,一时却又受制于言语的匮乏,不知从何说起。坐在电脑前思绪混乱,慢慢地把想要说的话敲出来。

影片《云图》中六个世界六个故事被剪碎,以马赛克的形式再拼凑到一起。这就是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影像化作品相比显得很与众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也是成为它遭受诸多口诛笔伐的理由原因。无非是批评它叙事混乱,结构奇怪,内容晦涩。但是只要认真看,就能发现电影的叙事方式其实杂而不乱,六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彼此之间又相互呼应,场景的转换非常流畅自然,毫不突兀,波波叠加累积的小高潮也使得电影虽然时间长节奏却并不拖沓。分解原有的结构之后重组产生类似交响乐的通感,恰好契合《云图六重奏》的idea。电影的剪辑花了很多心思,虽然并非每个观众都能接受这样讲故事的方式,却不能否认导演在这方面出色的能力。

观后产生了些语无伦次的杂乱想法:

1.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甚至可以穿越不同的时空。个体的善行和恶行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影响和后果,这些后果和影响又通过诸多途经反过来作用到我们自身。

2.对奴隶制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世界阴暗面的反抗,对敬老院独裁的反抗,对公司制的反抗,对野蛮的反抗。不论在什么时代,压迫和弱肉强食总是存在。但与此同时,反抗也永不止歇。

3.对命运表象的怀疑,对爱、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永不过时的主题。

4.一个角色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也可能是其他故事的重要配角,还会是另外故事的龙套。

5.轮回并非线状的,基于当下的时间点梦见未来和过去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这个时空过完一生,又去到另外的时空。可能是久远的过去,可能是杳渺的未来。要经历多少轮回才能遇见之前人生里遇见的人?在循环的轮回中当一个灵魂再一次回到之前的时空,有没有可能以另一个身份遇见之前的另一个自己?灵魂的轮回是没有完整的记忆的,却又被各个时空的因缘绑在一起,很类似佛家的观点。

6.文明是电影中的一个谜团,也是诸多科幻题材作品的一个巨大谜团。它匍匐在一个莫比乌斯圈上,不断前进,却也不知道终点。未知变为已知,已知又隐藏到未知的阴影中。人类的进化,是下一个轮回的结束和开始。死亡不过是一道门,当另一扇门打开的时候,那个人在下一个时空里等你。

观电影《服从》有感


电影《服从》观后感

《服从》由安唐德、德瑞玛沃克、帕特希利、马特索维托领衔主演Becky和Sandra并不是最好的朋友。Sandra是一家快餐店的经理,而Becky是一个希望得到收银员工作的年轻女孩。一个忙碌的日子,一个警察来电,指控Becky从一个顾客那里偷了钱,但是Becky强烈的否认。Sandra以她作为经理的责任感,遵从警察的指使拘留了Becky。这个选择开始演变成一场噩梦,通过电话操纵,Becky由被搜身直到遭受了Sandra男友伊万的性侵害。

不评论电影本身,只就事件本身收集了观后感。

1.电影改编自04年肯塔基州麦当劳假警察电话遥控性侵案。此类案件在美国30多个州发生了70多起。不用替美国人民的智商捉急,也不要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在你的周围发生。就好像我们中国的电话诈骗,说你非法洗钱,得把你银行卡里的钱都转到公安局的安全账户;说你的家人被撞了/受伤了,需要你给医院汇款等等。

犯罪的目标不同,但是这些案件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这不在于被害人的智商高低,而是人性的丑即你面对诱惑的能力,和发生巨大变故时的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强权的承压能力。

2.案件都发生在快餐便利店之类的场所,长期机械化劳作,形成思维惯性;虚构的权力,很快让角色失去了正常思维能力;不断加深对个人的侵犯。人和环境,权力和服从,耐人寻味。

电影中伊万最终对Becky实施了性侵犯。一个好人是怎样变成犯罪者的?其实,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好人也会犯下暴行。这种人的性格的变化,就是路西法效应。

美国的菲利普津巴多曾在1971年主持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当年的实验是让招募的志愿者在一所模拟监狱中扮演囚犯和狱警,原定为期两周的实验,不到一半时间就因为发生流血暴力形势失控而中止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个实验便让9名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毫无犯罪前科,具有大学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变成了冷酷无情的虐囚的看守警察。到底什么原因呢?

津巴多教授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开始时,拥有绝对权力的实验指导者就指定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看守警察与囚犯。坏人是社会的败类、是人渣、不配被当作人来看待, 他们的名字不仅被剥夺,由数字取而代之,而且对待他们可以像动物一样被铁链束缚相反,好人则被授予了武器和权力。一旦你穿上制服,就好像开始扮演一个角色,你不再是你自己,你的所作所为要与这身制服所代表的职责相匹配。其中一个看守如此说道。

作为无权势者的囚犯面对权势者所建立的监狱与狱规(可以延伸至类似监狱情境的社会结构),囚犯们只能回应这种回应只能遭致两种选择:反抗或是顺从。前者,带来的是惩罚;后者导致的是自主性和尊严的丧失。就在试验的第三天,罪犯们竟然开始相信看守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

3.电影大致呈现了一种人在有限选择下渐渐判断力失调,容易被洗脑的过程。对Sandra的心理转变和事件发生后的内心描摹不够,在心理学上的探讨有所局限,但确实呈现出了事件的荒谬。很多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都尤其压抑,因为你以前不知道人能愚昧残暴无知至此。但这种行为并不仅止于此。

在风俗尤重的国内,你可以看见的更多的愚昧无知的服从者和残暴无知的权威,以及类似监狱情境的社会结构。

你可以看见中学生为求得体面的学校复读数年。你可以看见毕业生为考公务员一宅在家多年。你可以看见文革中妻子亲人间相互揭发批斗。你可以看见不孕不育的夫妇为了延续香火借种、包养小三乃至乱伦。你可以看见同性恋服从家长或者社会环境而结婚、假婚乃至骗婚。

服从。这个词指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

在这些现象中,权威用来指摘、指导他人的行为准则是自己肤浅的社会认知?还是认真思辨过的?抑或是蓄意?

这种对人的诱骗迫害,放大百倍千倍就是法西斯。法西斯主义可以视为是极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受过正常教育的人都知道法西斯主义的危害性,但是那些形形色色的服从者,却忍受了他人或规范要求对自身的迫害。自我意识已经缺失,或者自我意识变态,服从即犯罪。

而服从者让人警醒却并不值得同情。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人就是一坨屎,不论你依附的理由多么崇高。


观电影《the piano》有感


电影《the piano》观后感

我不喜欢这样的爱情,因为它开始于一个赤裸裸的交易。Ada用身体换她的钢琴的时候我是有点不理解的,对于一个失去爱人的哑巴来说,钢琴和她的女儿或是她的全部,她是用琴键代替她的声音,但是她这么做,又是把钢琴当成什么了?

可想了想,这部电影里没有对错,爱情就这样发生了。只是我不喜欢而已。

好吧,看了众多影评,我还是觉得我的看法过于表面。Ada的感情,其实我是懂的,只是很朦胧,我总是抓不住这个女人的感情线,放佛她的生命伊始就在抗争,用她的静默,用她的手指和她的钢琴。她无疑是勇敢的,对自己应该拥有的,应该追求的东西赋予了最大的激情和勇气,虽然她伤害了那个深爱着她的挂名丈夫和她深爱的女儿。

有人说Ada就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嗯,像,但是,看电影的时候,我只希望把它当单纯的电影来看。所以最直观的观后感,就只是我不喜欢这样的感情,我甚至觉得有点卑鄙,我不谙世事也好,我不解风情也罢,ada用她一根食指换来的幸福结局,仍是为这部电影划下句点。

我觉得Ada和钢琴沉入海底的那一幕是我最喜欢的,凄美,撼动人心,我以为,这样才是Ada最美的归宿,只是似乎导演并不那么认为,她赋予了Ada重生的美,失了钢琴,失了食指,她用自己追求到的爱情,斩断了过去的束缚,开始了她的重生。

相信《观电影《蝴蝶》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蝴蝶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