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3)篇。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阅读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3)篇,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年轻人很多不太愿意和父母沟通,能耐心与妈妈写三年的书信,真不容易。这种方式很好,不仅增强了彼此的沟通和理解,更能看到对方的优缺点,和需要进步的地方。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爱心和耐心去理解他,同时不断学习,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缩小代沟,不被孩子抛弃,给孩子更好的引导,以及成为孩子的朋友。

其实孩子只要健康快乐,三观正确,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上进心,专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成功的。

也许很多人把这本书奉为亲子教育的示范,但我觉得除了龙应台积极沟通的态度尚能学习其他的地方并无借鉴意义。如果我妈跟我大谈民族情怀政治远见我一定会翻白眼,正如安德烈所说母爱绝对是Kitsch唉,龙女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究没跟孩子们打成一片,你们真的要学?

真正吸引我的是两代人朴实无华真心实意地写自己的生活。龙应台出生在50年代的台湾海边渔村,从愚昧无知的乡村走向现代都市,对故乡和国家的摇摆,对政治的质疑和失望……虽然一直知道台湾的尴尬,但是看到一个台湾人真实的描写一个没有国家归属感的人也不禁叹息。恰巧出生在德国的安德烈也有一个敏感的国家,这个国家甚至不唱国歌,人们从小耻于谈论自己的国家逃避国家。这对于红色思想喂养长大的中国人简直不能想象!但母子书信往来中展现的老一辈保守质疑和新生代反叛觉醒的自我意识又是那么契合两代人的思想典型。

龙应台作为学者、作家总想指点安德烈的写作,但我实在觉得安的叙述很出彩不拖沓,这是我们想要的表达,也是我们与母亲的代沟。不要期待亲子情境示范,来看看欧洲人的民主观,世界观,以及一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如同无聊的午后,与一个朋友闲扯淡。 

一直想着读这本书的原因就是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女士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而和孩子进行书信交流,在他们的交流中我可以看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理解彼此,也可以在书信中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些我们我不懂的事情,然后也有一些话引起共鸣。

我初二的时候,也给我爸爸写过信,和爸爸沟通我的想法和烦恼,我写在本子放在爸爸房间,每天早上我都去看看有没有回复,几天后回复了就会很开心,但是因为爸爸比较忙(我是这么告诉我自己的,尽管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觉得这样的通信没意义,不想回复等。),所以只回复我一次就没有继续写了。

这种方式用在我这个年龄层与父母的沟通,可行性不高。原因很多,whatever,本书里面的沟通、说话的方式也可以给我们年轻一代提供一个参考。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9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900字

发现看这本书断断续续了好多次,时而兴奋,时而,难耐延续了一个学期才看完。但庆幸,还是坚持下去了。没有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不行,那就再多沟通沟通[呲牙]庆幸自己可能不怎么遇到像龙应台阿姨和安德烈他们之间的大矛盾吧,不是地域问题,或许文化背景在每个家庭都是存在的。但幸运平时与妈妈的的交流,听她诉说家里的大小琐事,邻里街坊的杂事,听我道道学校里的奇闻趣事,不同气息和思想的碰撞让我在与妈妈的交流中轻松了不少,但与爸爸倒是少了不少,上大学三年来,寒暑假与平时节假日回家次数和时间都少,沟通不似往常多了,需加强。

有点理解了小时候妈妈经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似懂非懂的对话和居于异地的中年妈妈和青春年正少的两个儿子的隔空交流,或不同地域的文化,或身边朋友三三两两,或小小任性搪塞敷衍发表不同见解,或就问题说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但从中无不体现着两代不同时代和背景人的隔阂,还有浓浓的母爱,换位思考积极主动耐心的融入到儿子所在的时代和想法中,儿子大胆又不失礼貌的交谈无疑让很多读者感触颇深。其实我只看懂了一点点,或者我还是个孩子,还在父母的庇佑下,我有选择的空间和时间,所以不解甚多,也许为人父母,感触会良多。但我庆幸,二十年来,父母对于我们的爱与放手,对于我而言,信任居多,所有力所能及的身边事我都自己来做,也许是养成习惯,父母都是配合或鼓励,帮助我完成很多事情,而大部分抉择权都在我自己手中。自然身边也会有凡事都要过问父母的例子,回家晚了我妈会说我的,我妈不让我剪头发,我妈不让我出去玩等等许多,我很不解,为何所有都要听妈妈的,我们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啊,头发长短自己喜欢舒适就好啊,妈妈的只是建议,我还是会遵从自己的想法的,是因为听话?还是父母管教太多太过权威或苛责?还是自己没有想法?当时不解还有甚之生气,现在有些明白了,或许是妈妈角度的爱,但对于我言是厌烦的,管束太多会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诸多生活中本应力所能及的小难题,还会缺乏思考。但是现在的我也不主张孩子们从小就特别懂事,听话,发展孩子的天性和所长,对于孩子而言,陪伴是最好的幸福吧[爱心]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2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200字

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孩子。
阅读完毕,与其说它是书信的集合,不如说是无数母子间梦寐已久的亲子关系模式。
于我,这是阅读龙应台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孩子,你慢慢来。我接下来想看她的第三本书,目送。
第一本,讲述的是孩子珍贵的童年生活,通篇充盈着快要溢出的母爱。
这一本,主要是和19-21岁的长子安德烈的书信交流与沟通。
安德烈14岁时,妈妈离开他到台北任职,恍惚之间四年多过去,儿子已经是19岁的大小伙子了。
而暑期见到这个19岁小伙子,他似乎与母亲没有什么互动,总是低头玩自己的手机,或者是两人一片无声的沉默。
这种尴尬的亲子关系,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儿童或青少年,甚至成人?我们与父母之间好像被什么所阻隔,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很爱对方,可是,我们却并不了解对方,我们是熟悉的陌生人!
想想不是吗?很多父母都会把我们当幼儿一样对待,觉得管你吃饱了喝足了就够了;无数父母都不知道与孩子积极沟通,了解孩子的心思与想法,并分享他们的体会与感受;大多父母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等到应该放手时不愿意放开,孩子必须独立时又责怪孩子连走路都不会。
就如作者所说,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
的确,如今,更多亲子关系都进入到了如此的怪圈之中:我们是最亲的家人,我们都知道我们之间的爱无可取代,但是心却渐行渐远。
看了安德烈和龙应台的通信,我真的好羡慕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博学笃行,充满了人文关怀精神。
最重要的是,她努力寻找与孩子的连接,真正和孩子在同一个精神世界里交谈,无拘无束,如朋友一般。
在她的带领下,能感受到孩子也愿意积极思考,主动倾诉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在不断的思想的火花的碰撞中,他们更加理解彼此,更加坦诚相待。
龙应台也有两位非常聪慧的儿子。长子叫安德烈,他积极上进,独立自强,也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次子叫飞利普,虽然他的书信只有一两篇,但文字里都充满了自己独立个性的思考,15岁的少年,已然有了自己的主见。
通过书信,他们的灵魂,相互交融。
长子安德烈也说道,起初答应母亲写信只是图好玩罢了,但是坚持了3年后才猛然发现,他已经于无形之中,与母亲,再一次有了连接。
我想,这种亲子沟通方式真是一股浓浓的暖流,在我心里流淌。我渴望有这样的一段关系,这样一段时光,和自己的父母真正连接起来。可是,这已经是遥远的梦了,因为原生家庭已经无力改变了。我只能陶醉在,他们的书信中。
我可以做的是,积极行动起来,为现有的家庭做些事情,让我们的心再近一点点。
我真希望自己在育儿的道路上,能够懂得让孩子慢慢来,又可以知道何时要松开她的手,再目送她远行。这需要何等的智慧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慢慢修炼吧!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4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400字

以前总说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但是最近我觉得这话应该换一个说法:去做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因为在“讨厌的人”和“想成为的人”之间还有一类人,他们不发声,不作为,从来不做自己讨厌的事情,但是也从来不在场,就好像这一切与之无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过:这些事情离我远着呢,我也无法改变什么。

确实啊,真是令人丧气,什么也无法改变。

最近发生的事情也是让人觉得呼吸不畅,濒于溺水的感觉,年前幼儿园让人心碎的事件,随着过年热闹的硝烟大有随风而逝的感觉,没有调查,没有后续,没有交代。然后,人们以为: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然而事实是长大了也不会好的。

就凭对王攀的袒护,和对真相的拒绝调查,武理工一生黑。

沈阳还在大言不惭地问及,“师德是什么?”,无耻就是这样发生的。

高校到底该是什么样的地方?老师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人?

从前说,大学乃国之重器,现在重器还重只是装了不少渣滓;从前我们写作文都爱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现在觉得是愚蠢之极的比喻,园丁是干什么的?把花花草草修剪得整整齐齐,一模一样,老师们难道也是把孩子们修剪得一模一样整齐听话,遇到侵害不敢求助任人拿捏?好恐怖。从今往后请记得,老师是老师,园丁是园丁,别瞎比喻。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想看不敢看的书,这样少女心冒着粉色泡泡的书名,描述的却是残酷的现实故事,林奕含用生命换来社会对保护性侵受害者的反思与关注,台湾也因为修改了立法,只是这代价对于一个26岁的女生来说未免太大。

但是更让人觉残酷的是,只怕陶崇园的生命连一些大的社会改变都无法带来,毕竟当他的同学想要去静坐悼念的结局都是被驱散被约谈。而沈阳的事件更是在二十多年后,在众多事件之下才被同学举报出来引发关注,可想当年高岩的父母是如何在屈辱隐忍的状态下承受失去女儿的痛苦,而沈阳继续做着他风光无限的“长江学者”,可谓奇观。

我也总是希望自己对一些事情还能保持一点怀疑,会觉得事情荒谬奇怪是因为在怀疑它的存在是否合理,是因为怀疑它是否违反了某种底线。相反地,对罪恶的事件总觉得正常,见怪不怪,我想这会是我最害怕看到的一个人在社会的状态,他/她对眼见的一切全然地接受,没有自己的准则,没有任何试图做出一点改变的努力,如果这个人是我的同龄人,真的会特别遗憾吧,于我可能就会是一种警醒:成为另一种你想成为的人。

周末的时候,去见了一个朋友,我到她家楼下等她的时候,她带了两盒打包的菜回来。她说,以前吃饭菜多了最后倒掉也觉得习以为常,后来看到新闻,知道这个世界更多人的生存状态就越觉食物的可贵,不敢再浪费轻慢,宁可少一点,万一多了就选择打包。回想几次与她吃饭的经历,多了就打包对她而言真的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是的,我们无力改变什么,但是有些事情你依然可以选择做与不做,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最近读《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信中写,“我相信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说实话我是有点惧怕谈论道德这回事的,但是觉得龙应台的解释很有道理:消极道德是发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通过不做某些事情让状态朝的状态发展,比如不浪费,不嘲笑他人,不破坏自然环境;积极道德就是主动去做一些让现状变好的事情。

而现在我能做到的最好的“消极道德”就是不觉得一切与自己无关,能做到最好的“积极道德”就是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可以影响哪怕一个人也是好的。

以上。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1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100字

同是一个16岁孩子的母亲,同样遇到过如何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每次总是以孩子在叛逆期为借口,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忍耐劝告自己,当孩子说,妈妈,我只是一个孩子,你总是叫我努力,但你从来没教我怎么努力,向哪个方向努力?我也质问过自己,作为母亲,虽为教师,其实一点不懂青少年的心里,偶尔还因为女儿愿意与我交流而大发雷霆,埋怨她怎么不理解如此辛苦的父母,可是当我翻开龙应台的这本书,我开始重新思考我自己的言行了,不是孩子叛逆,是我作为一个母亲,不了解,不关心时事政治,与孩子交流时仅限在你学习了吗?睡得好吗?你开心吗?在孩子看来,这些都是千篇一律,无聊透顶的问题。龙应台的心里不仅仅只装有一个孩子,从她写给孩子的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赞许孩子放生小动物一事,并渗透给动物自由,尽量不要伤害动物的思想。在对待孩子的情感问题时,没有强迫,她只觉得美好的爱情既是两人可以同时欣赏浅滩的风平浪静,又可以在遇狂风大浪时能紧握彼此的手。因为几十年的代沟,龙应台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品味,自己那个年代的特色与个人追求,以及愿意蹲下来,去了解一个十八岁少年的喜好,愿意去倾听他们的烦恼,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我,每次看到孩子游戏,就会有莫名的情绪,我应该自己也去尝试一下游戏的刺激与快乐,再与孩子讨论游戏的利弊。有次叫孩子学习,孩子问我,你学习了吗,你每日说自己在读书,我看一下你的读书记录,你看,都周四了,你才读了六小时,平均你才读1.5.小时,妈妈,你自己不爱学习,不要来教导我怎么好好学习。是呀,身正为范。安德烈感觉自己将来会平庸是因为他的妈妈确实太优秀了,他的妈妈可以与他讨论政治,艺术,人生,贫富差距引起的不公,讨论服装搭配学问,讨论城市的文化,讨论各自心目中崇拜的有名或无名的名人,讨论自己的理想与遗憾等,会在安德烈困惑时给他相当理智的指导,我边读边会问自己,如果是我,该如何回答安德烈的问题,但看了龙应台的回复,我才明白怎样的回答才是一个母亲的回答。我很羞愧自己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母亲,其实只是一个被孩子叫了十几年妈妈而已,我并没有在哪些方面给予孩子指导,也未曾用心去去她交流过,虽然也给她写了三百来封信,但她从来没有看过,也从家没有回过,我写的信,大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她的一些期望,纯属单相思。其实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真希望年少的孩子们也看看这本书,稍微改变一下自己对母亲的态度,尝试着与母亲沟通。愿每个家庭都向龙应台与她的孩子学习,愿我的孩子也能看看这本书,愿某一日,她也能给我写一封信!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00字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00字: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在三年时间中书写的36封书信集,读了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观点和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发现不论是哪里的文化,都有其优越的地方,也有缺点,因此我们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万物,让自己拥有更多智慧。

当是的龙应台在台湾生活,而她的儿子则在德国,相距万里之遥,彼此之间的亲切度总会少了几分,在此期间,两人通过书信来交流和探讨一些问题,这也是龙应台关心儿子成长的方式。处于青春期的安德烈自然有一些叛逆精神,例如他喜欢上了嬉皮文化,对摇滚乐和电影非常喜爱,虽然龙应台并不赞同,但他依然捍卫自己的观点。

中西方文化本身就有一些差异,而当时的台湾和中国大陆关系并不是很好,两人通过对国族的辩证来探讨到底该为中国、德国还是台湾加油,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因为他们两个人同三个两个国家和三个地区都有联系,而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的观点。读后感.

母子之间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互相影响,例如作为一个母亲会从孩子的角度和国度来换位思考,并对他的言行进行研究和思考,就有了价值观的碰撞和磨合过程。

亲情无价,而对于龙应台和安德烈这对异国生活、价值观有差异的母子,更是显得弥足珍贵,而她们还需要超越文化的阻隔、时代的鸿沟,两代人的交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我更加珍惜亲情了,遇到思想观念的冲突时也学位了换位思考!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500字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500字

龙山县人民检察院 李秋君

最初接触《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就被书封面上注明的“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所吸引,以“家书”方式成书的并非前无古人,《曾国藩家书》就是采用书信集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但是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让两代人“共读”,且不显乏味,值得让人去一睹“芳容”。

《亲爱的安德烈》叙述的是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通过36份书信一起探讨民主、音乐、政治、恋爱观等内容,当时的龙应台已经回到台湾工作生活,而安德烈继续留在德国学习生活。文中母子两人探讨的主题以及发表的不同的观点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从她们的探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在血缘纽带下相互牵引的感情表达方式,以及两人在不同生活背景下对待民主、文化、音乐、足球、性等所表达的不同观点。

龙应台的文字总是带着女性独有的柔美,柔美中又夹有着一种深深的理性,读起来既赏心悦目,又发人深省。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她是一个温情而又不失优雅的母亲,如同所有的母亲,时刻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在信中叮嘱儿子不要喝太多啤酒、不要抽烟。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些许的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在文中第5封“对玫瑰花的反抗”一信中,龙应台在发现安德烈非常爱玩耍。此事如若从父辈的角度去看,大多数父母都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务正业,贪图享乐。此时父母与孩子就会产生较大分歧,但龙应台在回信中从安德烈父亲年轻时同样爱玩耍的故事说起,其父亲是为玩而玩,而与父亲同时代的自己理解的玩是“自强”、“爱国”。龙应台向安德烈呈现的是两个国别在文化背景、思想方式的不同情况下,如何看待“玩”,龙应台向安德烈承认不会玩是自己的缺点,从正面上肯定了安德烈父亲那一代的“玩”是小心翼翼的尝试,而安德烈的“玩”已经是一种自然生态。在肯定的“玩”的同时,龙应台告诉安德烈:“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济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这段文字既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玩的天性的赞美与认可,又体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玩”过后会带来的心态变化的担忧及丝丝告诫。此段语重心长的话语道出两个道理:一、“少年轻狂”是人的自然天性;二、十八岁的年纪,自己得为自己负责。

与母亲龙应台相比,读安德烈的信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一个在德国自由主义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他大胆、勇敢、个性、独立、敢爱敢恨,他的文字总是透露着对龙应台提出的问题一种淡淡的“难以想象”、“不懈”的态度。但是这种不懈不是对上辈人的批评,而是作为在德国生活了十多年、受过德国正统教育的孩子对待六七十年代的台湾背景下母亲所经历的一种懵懂和无知展露出的不懈。而这种“不懈”是有因可寻的,龙应台的童年,文中描绘其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的……。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这两种文化差异下长大的人本身就有差异。比如在文中安德烈告诉母亲,自己是与“国家”保持距离的文化和教育中长大,在他们的这一代人身上,很少有像母亲那个年代爱国宣传、政客操弄的情形。所以自己难以想象母亲的童年,安德烈流露文字透露出来的是自然是“不懈”;又如在本文第27封信——21岁的世界观一文中,龙应台文安德烈如何看待男女平等问题,在龙应台的成长过程中,男女性别的差异极大,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德国,男女平等问题几乎是新一代年轻人在历史书本上知晓的问题。所以安德烈回答她“你的问题我懒得回答,这个问题有够落后”。

映射到当今的中国,其实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文化的差异、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是父母对孩子不努力的不解以及孩子对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生活的满满抱怨。两方的对峙总是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在自己的身边,总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努力,也总有许多孩子埋怨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的生活。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我想可以在龙应台与安德烈的对话中找到答案。沟通是人类建立友好关系的心灵桥梁,善于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其实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互相理解。龙应台通过书信找到了一种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书信,让安德烈愿意与自己沟通,通过一个月一封家书的形式持续掌握安德烈的动态以及他的思想变化,发现他的优点,了解足球对他的重要性,了解他的朋友们,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了解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在安德烈做得对的事情上积极鼓励,在安德烈在人生中可能出现碰壁的情形下及时提醒。而本文的主人公之一安德烈同样通过书信,即保持了与母亲的联系,加深了感情,又更全面的了解了母亲的成长过程。

从翻开《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开始,如同走进了两个世界,欣赏了两个世界的各自美景。在龙应台的世界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一束同时散发智慧与柔情之美的光芒,伴随着光芒细细窥探着一个人的世界,她对孩子的爱、关心、担忧、生活中的琐碎一一展现出来。她担忧不在孩子身边陪伴的自己会跟不上孩子的节奏,会渐渐变得不认识孩子。她说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实则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此她要改变她与安德烈爱的方式,所以她最终选择了用互信的方式跨越陆地与海洋,去触摸自己孩子的灵魂。在安德烈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渐渐成长为大人并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的年轻人,他对母亲别样的撒娇方式、询问方式、探讨话题的方式以及独有的思考问题方式。其实每个子女都是渴望与自己父母能交谈融洽,能在某些问题上袒露心扉,只要具有合适的机会,父母与儿女可能出现的矛盾只需要通过合适的沟通即可得到解决。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积极寻找沟通的方式极其重要,如今的我们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迫不得已外出打工,一年能与儿女通话的时间非常少,因此,每月留出那么几个小时的时间互相了解,彼此关心问候,谈的话题不需要那么严肃,长话家常也是一种家庭和谐。

在读完《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后,你会发现这本书实则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龙应台与儿子沟通的方式、讨论的语气、探讨的话题、看待问题的方式等等值得让当代中国下为人父母的人好好细细品读一番。而为人子女的我们,在向父母宣布自己的主权的时候,在向父母埋怨的时候,在自己孤独成长的人生路上,同样可以细细品读一番,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二


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值得推荐的优秀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推荐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亲爱的安德烈》。在阅读作者写的《亲爱的安德烈》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对于这个《亲爱的安德烈》,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亲爱的安德烈》的理解。优秀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编辑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她的书《目送》中的这段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为人母的我也是因为这段话,开始读龙应台的另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记得,念大学的时候,往返市区跟学校的公交车上,总在播放一条叫做"Family"的公益广告。母亲一直在追孩子,从头发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发苍苍、气喘吁吁。而孩子,从家跑到小学、高中,再从大学进入社会,最后,才在疲惫的晚上停下了脚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蹒跚的母亲。就这样,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几乎两代人的一生浓缩其中,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而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龙应台对母与子关系的描绘,也很有意思,与之前看的公益广告有几分相似。她形容母亲与儿子是萍飘,水浪一打,就四处散去。她说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时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里有熊熊燃烧的柴火,她的两个儿子安德烈与菲利普在里面短暂歇脚,避风取暖,天亮时柴火熄了,又继续上路。她还说,母与子的缘分,就是一次一次看着孩子离开,对着他的背影默默挥手。这些描绘有意思在于,它们都以离开与被离开的关系力证了父母与孩子日渐疏离的不可抗事实。

世上的爱多以聚合为目的,爱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爱他,就给他自由,让他独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们的上半程没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们也不可能与他们共度。无论我们和孩子彼此多么相爱,都无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为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只是给他无条件的接纳,对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让孩子时刻有被爱的把握,分享我们的人生经历和建议,帮他建立起照顾自己的能力,最终成就他自己。

所以,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她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岁的时候,在争取交换留学的竞争中落榜了。十岁那年,安德烈参加一场音乐测试,表演曲目是《两只老虎》,因为太紧张,加上没自信,唱出来的声音就像指甲在刮着黑板壁,忽高忽低,一会儿断掉,一会儿又续上,歌词大半都忘了。而这些都不由让龙应台想起自己十四岁那年,从台湾的乡下苗粟县进入了台南大城市的经历。苗栗县的学校旁边是水汪汪的稻田、绿油油的清水池塘,体育课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少了那么几分"正式"的味道。而台南的学校,操场的周围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包裹着,上体育课就是操练各种器械,铅球,标枪,跨栏……这些全是身为乡下孩子龙应台没见过也不会使用的东西。扔铅球是城里孩子的基本活动,乡下孩子不会扔,会被笑,因为城里孩子从未见过不会扔铅球的人。

所有这些安德烈与龙应台经历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失败"。交换留学赛场上的安德烈是失败者,城里大学校操场上的龙应台也是失败者。做一个失败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会痛,被落下会失望,被放弃会气馁一样。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关于"失败者"的奇怪定义。就跟龙应台的一个比喻一样,同样一个操场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冲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称为"失败者",百米冲刺的人可以把气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称为"失败者",气定神闲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满面通红的百米冲刺者归为"失败"的。然而,实际上是,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树不行,大树装小草,也同样不行。

龙应台在体育课上的失败启蒙,给她的教训,不是要称为"成功者"的一员,而是在于反抗由所谓的"成功者"对失败下的定义。"失败者"要在失败的当下,四脚朝天、一败涂地之后,"从容地爬起来,有尊严的走下去"。"失败"的智慧,就在于你从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并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这是他们共同的成长与所得,不是做母亲居高临下的给予,而这也是我在书中触动的地方。

安德烈曾经问过母亲一个问题:如果你能搭"时光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

龙应台说她要坐着时光机先去过去,看看孔子时期的中国。她还要去未来,到2030年,那时安德烈四十五岁,弟弟菲利普四十一岁。龙应台想偷看一下,安德烈与菲利普是否幸福。但她又不想去,因为她可能不敢看。

你呢?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你,你有时光机,你想回到哪儿去?如果是我,我想回到过去。我想回到父母还年轻的那段时间里去。

那时候妈妈还穿那件凉凉的蓝格衬衫,头发绑起来,在青春里恣意飘散,跟现在我身边的漂亮女孩一样。我可以和她做朋友,听她讲她的秘密,帮她做她不会的数学题。

那时候爸爸也许很贪玩,70年代的娱乐,样样都会。冬天穿大黑呢子衣,再挂黑色大围巾。春天穿夹克,下面配高腰牛仔裤,卷起了裤脚,再蹬一双白球鞋。

那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我这个烦恼,他们的人生好像还有无数可能。就跟我现在一样,在他们身后,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注视。

在那段时间里,我有的青春父母都有过。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2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习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成人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3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MM

“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安德烈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不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爱的喷泉。是爱,让他们管我们管的太严;也是爱,让他们在日益长大的、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所以,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同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努力。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4

二十一岁,读完《亲爱的安德烈》后我才意识到,今年我也是二十一岁。

大学生活已然两年,每天思虑的不再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了发呆、电影和看书上,但看着周围的同学开始埋首于实习和考研的事情,写大把的简历参加大把的面试,心里不免也有一点忐忑慌张。有时会整夜整夜的睁着眼睛,忧虑前方的路看不清方向。特别是当朋友问起以后的路怎么走,是工作还是考研时,我发现我还没有想的那么远,于是也就闪烁其词搪塞了过去。

二十一岁,是该看清未来方向的时候了吧。也确实已经过了塞上耳机就能逃避一切的年龄,不可以再任性耍赖,不可以再自以为是,不可以再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不可代替。连承认自己的局限和渺小,接受“我很平庸”这个事实也变得理所当然。诚然,天才常有,而偏偏我们不是,可是即使再不情愿,也要承认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天才只是少数人头上才有的光环。如若与其对比,只能让平庸的我们自惭形秽而毫无意义。但即便不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也不甘心泯然众人。MM对安德烈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却也让我想起电影《后悔无期》中的一句的话:在大城市,有关系有势力,就会比别人更公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吧~

站在学校和社会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岁,免不了迷惘,前方亦是迷雾,只有靠自己的双脚才能踩出自己的天地。关于学业、感情、工作,现实中残酷的一切,该来的总会来的,与其到时候不知所措睁着惶恐的眼尖叫不出声,不如直面到底。朋友今天说,美好永远是建立在现实的残酷之上的。我不赞同,却从千万个例子中举不出一两个来反对。

安德烈问MM,当我们开始谈事业、结婚、家庭时,怎么有人已经身在其中了?二十一岁,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灵上来说,都是彻彻底底的成年人。朋友说,“成年人”这三个字的意义对他来讲就是能光明正大地看成年电影,玩笑之外,我看到的是更为成熟的、能承受压力的独立自主的态度。孩子会说大人总是忙忙碌碌的活着,干自己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然后埋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我很心痛,人生不该是自己给自己画的一个“不得不做”的圈,然后乖乖的呆在里边对生活的妥协。其实没有什么是不得不做的,在被逼着做这样的妥协之前,我们应该为拥有“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的权利而努力。

最后,关于人生,MM的比喻很精彩,分享下: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从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5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解读龙应台_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我眼中的龙应台_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龙应台,一位台湾女作家,我曾被她笔下的《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深深折服,继而读了她另一部大作_《亲爱的安德烈》。

在《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两书中,龙应台分别以母亲和女儿的身份叙述她身边的点点滴滴。而为了认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他们用了三年时间写就这三十六封家书_《亲爱的安德烈》。正如那句话:“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_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了自己的母亲。”

初识龙应台,起源于这三本书。龙应台的文笔是犀利的,可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又让我认识到原来龙应台的文笔也是可以细腻真实,柔情万千。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还有很多句子,是富有哲理与文字之美的:“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读后感

·

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这一句,虽然简朴,却蕴含哲理,引发沉思。

每每读起龙应台的书,感觉亲切无比,仿佛她就坐在你面前,与你讨论书中有趣的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故事总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更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在三十六封家书中,不仅保留着母子之间幽默有趣的对话,更展示了母子之间讨论问题的深度(多国文化、贫富差距、国际正直……)以及在讨论其他问题时引发的争论,仿佛就像两个智者在做激烈的辩论会。

我眼中的龙应台,是位充满智慧的智者,也是一位使我佩服于她笔下的女作家,更是一位让人意想不到的总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学家。

龙应台用这三本书,叙述了她的一生:从将要做母亲到慢慢步入中年,到最后仿佛经历过许多风雨的洗礼,已然变成了一个经历过沧桑的智者。

龙应台,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也是一位让我深深佩服的女作家。作者:练书彤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在读后了《亲爱的安德烈》,对于《亲爱的安德烈》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一)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几首音乐;在放学后,他可以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闲暇的日子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去旅行……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宽容他、理解他的好母亲。龙应台深知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但她没有越过这堵墙,而是透过墙上的窗户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儿子,并重新认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绩,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成功时,父母总是觉得

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泪和汗换来的;当我们失败时,父母满是责备,却不知我们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东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们总是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热爱闲适自在的生活。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厅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时光,从而体会生活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活得更辛苦,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滋味,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真而变得麻木。

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放下身上的包袱,还自己一份纯真,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二)

在上一个学期,郝老师曾带我们做过一次“读书漂流”活动。这使我深深爱上了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三)

短短的假期不告而别,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我又来到了没有房产的北京。我喜欢假期倒不是因为我懒散,只是偏爱那多一点的自由。被束缚的人迟早是要造反的,还好给我放了假。我决定抛开那些毫无兴致可言的必读书目,好好的做一回自己的主人。

早就知道龙应台的三本书,卖的好又感人至深,所以拿过来看看。在家里陪着父母,当然要入乡随俗看一些有关情感和治愈的小文字。这三本书真的就是一段段小文字,时而张牙舞爪时而温柔缱绻。没看过的人总会认为它是温情漫漫却缺乏深度的“下里巴人”,不,其实称之为“阳春白雪”也不为过。

《孩子,你慢慢来》是以记录孩子(安安)成长的方式展开,看罢你会觉得做母亲是一件幸福的事,无上快乐,毕竟孩子可爱又纯真。但从作者展现的写作视野来讲,远不如另一本。《亲爱的安德烈》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展开,有龙应台写的,也有安德烈和他弟弟(名字我忘了)的书信。很多人认为这三十多封书信,涉及“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可以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其实我认为,它是为我们传达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给我们一种更自由、快乐的选择。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四)

当我看完《亲爱的安德烈》时,我总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感觉。《亲爱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亲和她已成年的儿子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写的36封信。读了里面的信,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亲说话,只是为了钱才写信,所以他们有不同的写信心态。即使安德烈并不是真的想写一封信,但龙应台想深入儿子的内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关系得到缓和,想认真研究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话语,也让安德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最后,安德烈写信只为了和母亲交流。当然,他们对彼此的认识越来越深。

龙应台的一些地方,让我感觉很深刻,面对儿子的不耐烦和不想说,她没有使用逼的办法。尽管她自己写的几行字只换来了儿子的只言片语,但她还是用每句话引导着儿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说几句。她只是想认识她的儿子,多么伟大的母爱。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即使他们日夜流汗,时刻操心,但对于孩子们,他们有过什么可抱怨吗?我们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们。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谁总能想到这些,并经常做到。

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我们会把它当成唠叨,充耳不闻。有时还会和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和朋友们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忘记抚养我们、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他们在一天天变老。我们能给予父母的最好回报就是和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聊聊天、说说笑。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时使我的父母难过,使他们伤心。从现在开始,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体谅父母的,多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不让父母操心。

《亲爱的安德烈》让我看到母爱的呈现,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永远陪伴着你的地方。

父母,多好。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五)

最近抽时间看了本书,龙应台的,感悟很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很重要。人与人间极度需要理解。就像书中提到,“慢慢的,越来越不认识对方了,“认识”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只会抱怨,抱怨孩子们叛逆,不听话,甚至有些强势的父母会恶语相向,说“不孝子”。其实,所有事情都是双方面的,孩子固然有些叛逆,但父母难道没有错吗?有,当然有,但孩子不能像父母指责孩子那样指责父母不是吗?我们要“孝”,那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满了,于是出现了父母口中的“叛逆”。

很多父母从没在自己身上找过原因,一味的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对的,理由就是“吃过的盐比孩子们吃过的米都多”,社会经验丰富。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没有自己的认知与理解,所以全盘接受。长大后,有思想了,一旦与父母的意见发生冲突,父母就该生气了,经常挂嘴边的活“我是为你好啊”、“翅膀硬了,敢顶撞了”“小时候那么听话,越长越不听话了”。估计每个孩子都听过类似的话。

身为父母,是不是也需要从自己上找找问题?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对的吗?自己所有认为的对我们好是真的我们想要的吗?当然,孩子小,思想不成熟的时候,父母是可以做一些决定,但孩子们长大之后我觉得很多事情需要商量,需要听听孩子的意见!之前网上流行过一句话(主要在恋人之间):我只是想吃一根香蕉,你却买一车苹果给我!我觉得在父母与孩子间同样适合。

所以,如果经常沟通的话,就可能避免出现这类问题,父母要拿出时间与孩子交流,知道子孩子想要什么,才能够走进彼此的世界。当然,孩子也要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此,致以母亲节的祝福!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六)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主权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龙应台的“粉丝”那样,把自己写过的关于我女儿刘源源的几十篇文章,放进了电脑里的一个新文件夹,起名《亲爱的源源》。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七)

漫漫雪花,微风飘舞。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烟花滑落夜空,似夏萤,似流星——一生的等待只为一秒的绚烂夺目,奢求的并不是永恒,仅有的只是那时温存的记忆……

四年,并不太长也不太短,但足矣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从年少走向成熟。然而时隔四年,当龙应台再次见到安德烈时亦是如此。安德烈眼神里的宁静和深沉让她感觉陌生。虽然彼此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久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同样,人生也不是一场没完没了的party。离散重逢只是记录下时光的脚步,人生总有一个终点,无论最后的决别是浪漫,是完满或是凄美,这沿途的风景仍会在尽头凝聚在眸中,久久不愿散去……

若是有人问我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读懂了什么?我只能说我读懂了时光,它就像是一个慈祥又严厉的老者,它会把美好的时光毫无保留地赠予,同时它也会将这美好变的短暂、耐人寻味。

时光永远不会老去,但它的消逝却悄悄带走我们的青春,岁月的流逝,独留依稀的回忆、心底珍藏……时间永远不会停下它匆忙的脚步,无法抹去的是记忆里独特的美……朦胧中仿佛又想起:满天繁星,皓月清光,海浪击石,只是那些晨昏相处,相濡以沫的好朋友们,从此各奔四方,岁月的尘沙,滚滚扑面,再重逢时,也已不再是原来的少年了。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八)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作者龙应台用她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父母的无奈和辛酸,还有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方式,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给她儿子安德烈的第一封信“十八岁那一年”。

因为这一封信让我看到了一个想深入孩子内心,想真正了解孩子,想打开那扇神秘的、无形的大门的母亲。而那时虽然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却也还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吗?从这封信中间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被母亲爱着的孩子是幸福的,我们也都和安德烈有过相似的经历和感触,比如:父母的关心,可能被不懂事的我们嫌弃,被我们当做唠叨,不想去听。

当我看完这本书,我看到安德烈的变化,他从无奈的跟妈妈说几句,就觉得没什么话可以跟妈妈说,还觉得很厌烦,到最后主动的想跟他妈妈多说话,多交流。想想现实中的我,虽然懂得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是行动上却做不到对父母的关心。

通过这本书我也知道了自己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担心和烦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金东区东湄小学:吕婵娟

这个星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著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明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学生青青,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我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特别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同学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青青的爸爸经常出差,所以没有时间与爸爸妈妈交流。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青青,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青青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青青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青青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她的想法的吧!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

实用范文: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集合280字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一】

一位母亲,一位已满十八岁的儿子,他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相隔着文化。这位母亲与这个儿子在信中共同交谈着他们自己的十八岁,时代不同青春就不同,一个如同黑白的电视机,一个如同彩色的电视机。两代人,两代心,通过信来熟悉对方,通过信去熟悉心,也通过这本书去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孩子或父母。

这本书中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这句对于我来说,有一些不太懂,但她语重心长的话是一位母亲给孩子说的话,她们比我们看的世面要多,给我们的都是最温暖、对我们最好的提醒关爱。现在耳边又回想起了那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姑娘,多喝点水。姑娘,今天冷不冷,要冷,多穿些。姑娘,姑娘”她说是因为爱我;爱我,她才会说。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妈妈,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渐渐明白,因为我们是两代人,我们之间有相隔的代沟,可能只有像这位作者与她儿子一样,双方相互了解,让屏障一层一层减少,两人之间才会慢慢认识对方,母女或母子之间要和朋友一样,因为他们才是你最忠实的听者与陪伴者。我变了,妈妈也变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我和妈妈从一开始的“形同陌路”,到现在的嬉戏打闹,中间变化很大,我与妈妈从“路人”变成了朋友。我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二十六年,现在也成为了“一代人”!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二】

当我看完《亲爱的安德烈》时,我总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感觉。《亲爱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亲和她已成年的儿子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写的36封信。读了里面的信,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亲说话,只是为了钱才写信,所以他们有不同的写信心态。即使安德烈并不是真的想写一封信,但龙应台想深入儿子的内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关系得到缓和,想认真研究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话语,也让安德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最后,安德烈写信只为了和母亲交流。当然,他们对彼此的认识越来越深。

龙应台的一些地方,让我感觉很深刻,面对儿子的不耐烦和不想说,她没有使用逼的办法。尽管她自己写的几行字只换来了儿子的只言片语,但她还是用每句话引导着儿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说几句。她只是想认识她的儿子,多么伟大的母爱。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即使他们日夜流汗,时刻操心,但对于孩子们,他们有过什么可抱怨吗?我们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们。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谁总能想到这些,并经常做到。

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我们会把它当成唠叨,充耳不闻。有时还会和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和朋友们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忘记抚养我们、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他们在一天天变老。我们能给予父母的最好回报就是和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聊聊天、说说笑。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时使我的父母难过,使他们伤心。从现在开始,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体谅父母的,多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不让父母操心。

《亲爱的安德烈》让我看到母爱的呈现,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永远陪伴着你的地方。

父母,多好。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三)

读了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亲爱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间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觉得它确切的反映出我们这个年龄段与父母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

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她儿子安德烈两人之间的36封家书,三年时间,她与她儿子重新认识。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本书,让我从龙应台的角度,也就是从母亲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间的沟通。我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时常会内疚。

书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放几首音乐。放学后,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闲暇时光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者去旅行……这些都好像是电影中的生活,自由、欢乐和不受拘束。而像我们这样,上课、吃饭、睡觉、起床……无限循环。在周末,则有上不完的补习班,即使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但时间太短不够尽兴。如同蜻蜓点水一般,转瞬即逝。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直到遇到那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明白,是对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没有太多时间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和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每当父母说起这段话时,我也就明白了读书的意义。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仓央嘉措一诗道出了我的向往。诗和远方,努力向前。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四】

我有开明的父母,生活,学习,社会,国家,世界,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有的时候亲密无间,不像是中国传统的子女父母之间的关系。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关系也是有代价的。他们从未干涉过我,但在对保送、高考与否;选择哪所大学这件事情上,他们完全把我的意愿否定,将我的梦想束之高阁,让我面对现实。然而在我进入大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和梦想背离的痛苦的现实。如今的我仍然奔着梦想前进,并且因为大学父母为我做的选择,让我的追梦之路更加曲折,漫长。看到现在的我,我的父母应该是有遗憾和愧疚吧。所以现在他们对我的选择并不一味干涉。他们只要我对现实有清醒认识,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并且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我父母的转变,是以我的妥协和痛苦为代价的。我有过埋怨。然而在看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其实大多数父母都会有这样一个对孩子不信任,想让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孩子之上的阶段。而这样强权的方式,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放缓孩子成长的速度,甚至让孩子处于痛苦之中。

“认为自己年长,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态不只是父母专有的。身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也会不经意间陷入这样的思想状态。我们常常跟孩子讲应该怎么怎么做。然后用我们亲身的经验当例子说服他们,期待把他们引导我们认为的正道上来。但是孩子听的时候就算觉得万般正确,听了之后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个要参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听不错,就是做听力的时候没有读题目、预测问题的习惯,导致听力完成情况和她实际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讲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听力题目之后,审选项。再通过选项对问题进行预测,这样听的时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听力一开始就开始做笔记,效果仍然是不好的。这是考听力不是考速记,并且我们没办法把每一个字都记下来.”这样的话,讲到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这孩子习惯还是没改。

当代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范例(7篇)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您也许正在阅读作者写的《亲爱的安德烈》,也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赞叹,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亲爱的安德烈》的读书笔记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当代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代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篇一)

在图书馆兜了两年,每次瑟瑟去检索学校网站检索,永远都是“已借出”状态,没想到最后是微信读书让我圆梦了,感恩~

安德烈,习惯了德国自由的生活,真切体会了liberal,很欣赏他,完全独立的思想,还有自己的喜好,听歌消遣。而MM则是从历史从现实中走出来的时代智慧女性。很喜欢龙应台的文笔,每个对生活小细节的刻画都让人能真切体会到彼时彼景。

看完这本书,我最想说的反倒不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我庆幸我有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而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可能我是一个可以让人放心的孩子。有时候也觉得放荡不羁也要有度吧,毕竟人生活在这世上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indivisual,而是别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或深刻或浅痕,都存在过。

看过1988的人可能会比较能理解做父母的不容易吧,德善排行老二,她不喜欢吃黑豆,她也想吃鸡蛋,但是每次都那么刚好只有两个煎蛋,她没有跟姐姐弟弟抢,因为她知道爸妈难做,但是有一天她还是忍不住了,总是被忽视肯定不好受,她爸爸过后跟她说“对不起,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有了你们也是第一次经历,所以希望你能包容”。

鼓起勇气,好好生活吧。你若不负生活,生活便温柔待你。

当代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篇二)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整本《亲爱的安德烈》,其中《给河马刷牙》《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这两章令我感触颇深。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觉得自己普通平庸。可是“你真的平庸吗?”其实要看你站在哪一条跑道上。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会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呼呼地追过来了,他会因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大树和小草,小草就平庸吗?书中举了个提摩的例子:他从18岁开始失业,到41岁还在失业中。那么大了还没有工作,因为没有工作,也就没有结婚,没有家庭。每个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样。为什么害怕呢?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每天为了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与其为了金钱和名声成为工作的俘虏,不如找一份能充分体验生活的工作。

龙应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很多读者回信说自己就是在被迫谋生,我相信我身边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谋生。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义呢?

不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寻找自己安适之所在,那还谈何“平庸”?“平庸”是跟别人比,我们的终极负责对象是自己,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平庸”与否,不是在于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于你做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快乐。这样看来,小草平庸吗?答案肯定是“不!”了。

当代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篇三)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刻,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期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个性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一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爱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爱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齐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状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之后,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的爸爸又经常出差,因此没有时刻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爱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就应与每个人分享,因此,我是很喜爱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状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齐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爱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当代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篇四)

再次打开龙应台女士的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突然多了些许滋味,这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我不知道这是我年龄增大的原因呢?还是家有小升初孩子的关系?

这些天疲于奔波在孩子小升初的途中,想尽设法地想为她争取尽可能适合她的又相对师资比较好的学校。可是谈何容易,一次次的失败与纠结之中,突然读到龙女士给安德烈的信中“给河马刷牙”的章节,有种释然的感觉。

文中,安德烈告诉妈妈,他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安德烈认为自己平庸,是较之于自己的父母。他觉得自己很难有父母的成就,又担心平庸的自己让父母失望。他的内心应该是无奈的,甚至是有些沮丧的。可以说,没有一对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包括我,也是!至少,我觉得我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优秀于别的孩子的。但是,升学是个严峻的现实,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并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升学需要权衡综合,在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妥协,不得不接受事实。所以,我们要积极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孩子在既定的环境中接受平庸,但又不甘于平庸,人最怕的是给自己框框子,我们要勇于去突破。

“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这是龙应台女士的原话,我读着却觉得是那样的酸爽,这也确实是身为人母的我的内心写照。孩子在慢慢地长大,在慢慢地转身,在慢慢地离我们远去,学会放手,幽雅地转身。他们有他们的世界,两代人之间,隔着近三十年的距离,这差距或许不亚于隔着牛郎织女的银河吧!

龙应台还写道“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的确,孩子的成就与否,并不是作为父母追求的最终目标。身为父母,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快乐的,是幸福感满满的。在若干年以后,她有能力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能游刃有余地解决碰到的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真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我们在敢于接受孩子平庸的同时,也不忘继续发展她的优势,扬长而避短,让她不断地去历练。成长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只要肯努力,总会有进步。

孩子的路还很长,我只愿是那个幸福的守望者,静等花开。孩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当代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篇五)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她的书《目送》中的这段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为人母的我也是因为这段话,开始读龙应台的另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记得,念大学的时候,往返市区跟学校的公交车上,总在播放一条叫做"Family"的公益广告。母亲一直在追孩子,从头发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发苍苍、气喘吁吁。而孩子,从家跑到小学、高中,再从大学进入社会,最后,才在疲惫的晚上停下了脚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蹒跚的母亲。就这样,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几乎两代人的一生浓缩其中,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而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龙应台对母与子关系的描绘,也很有意思,与之前看的公益广告有几分相似。她形容母亲与儿子是萍飘,水浪一打,就四处散去。她说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时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里有熊熊燃烧的柴火,她的两个儿子安德烈与菲利普在里面短暂歇脚,避风取暖,天亮时柴火熄了,又继续上路。她还说,母与子的缘分,就是一次一次看着孩子离开,对着他的背影默默挥手。这些描绘有意思在于,它们都以离开与被离开的关系力证了父母与孩子日渐疏离的不可抗事实。

世上的爱多以聚合为目的,爱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爱他,就给他自由,让他独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们的上半程没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们也不可能与他们共度。无论我们和孩子彼此多么相爱,都无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为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只是给他无条件的接纳,对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让孩子时刻有被爱的把握,分享我们的人生经历和建议,帮他建立起照顾自己的能力,最终成就他自己。

所以,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她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岁的时候,在争取交换留学的竞争中落榜了。十岁那年,安德烈参加一场音乐测试,表演曲目是《两只老虎》,因为太紧张,加上没自信,唱出来的声音就像指甲在刮着黑板壁,忽高忽低,一会儿断掉,一会儿又续上,歌词大半都忘了。而这些都不由让龙应台想起自己十四岁那年,从台湾的乡下苗粟县进入了台南大城市的经历。苗栗县的学校旁边是水汪汪的稻田、绿油油的清水池塘,体育课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少了那么几分"正式"的味道。而台南的学校,操场的周围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包裹着,上体育课就是操练各种器械,铅球,标枪,跨栏……这些全是身为乡下孩子龙应台没见过也不会使用的东西。扔铅球是城里孩子的基本活动,乡下孩子不会扔,会被笑,因为城里孩子从未见过不会扔铅球的人。

所有这些安德烈与龙应台经历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失败"。交换留学赛场上的安德烈是失败者,城里大学校操场上的龙应台也是失败者。做一个失败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会痛,被落下会失望,被放弃会气馁一样。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关于"失败者"的奇怪定义。就跟龙应台的一个比喻一样,同样一个操场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冲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称为"失败者",百米冲刺的人可以把气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称为"失败者",气定神闲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满面通红的百米冲刺者归为"失败"的。然而,实际上是,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树不行,大树装小草,也同样不行。

龙应台在体育课上的失败启蒙,给她的教训,不是要称为"成功者"的一员,而是在于反抗由所谓的"成功者"对失败下的定义。"失败者"要在失败的当下,四脚朝天、一败涂地之后,"从容地爬起来,有尊严的走下去"。"失败"的智慧,就在于你从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并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这是他们共同的成长与所得,不是做母亲居高临下的给予,而这也是我在书中触动的地方。

安德烈曾经问过母亲一个问题:如果你能搭"时光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

龙应台说她要坐着时光机先去过去,看看孔子时期的中国。她还要去未来,到2030年,那时安德烈四十五岁,弟弟菲利普四十一岁。龙应台想偷看一下,安德烈与菲利普是否幸福。但她又不想去,因为她可能不敢看。

你呢?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你,你有时光机,你想回到哪儿去?如果是我,我想回到过去。我想回到父母还年轻的那段时间里去。

那时候妈妈还穿那件凉凉的蓝格衬衫,头发绑起来,在青春里恣意飘散,跟现在我身边的漂亮女孩一样。我可以和她做朋友,听她讲她的秘密,帮她做她不会的数学题。

那时候爸爸也许很贪玩,70年代的娱乐,样样都会。冬天穿大黑呢子衣,再挂黑色大围巾。春天穿夹克,下面配高腰牛仔裤,卷起了裤脚,再蹬一双白球鞋。

那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我这个烦恼,他们的人生好像还有无数可能。就跟我现在一样,在他们身后,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注视。

在那段时间里,我有的青春父母都有过。

当代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篇六)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联,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刻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发奋,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明白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因此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正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此刻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因此就就应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发奋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必须的限度就会选取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杯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明白、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就应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期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当代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篇七)

一位母亲,一位已满十八岁的儿子,他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相隔着文化。这位母亲与这个儿子在信中共同交谈着他们自己的十八岁,时代不同青春就不同,一个如同黑白的电视机,一个如同彩色的电视机。两代人,两代心,通过信来熟悉对方,通过信去熟悉心,也通过这本书去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孩子或父母。

这本书中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这句对于我来说,有一些不太懂,但她语重心长的话是一位母亲给孩子说的话,她们比我们看的世面要多,给我们的都是最温暖、对我们最好的提醒关爱。现在耳边又回想起了那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姑娘,多喝点水。姑娘,今天冷不冷,要冷,多穿些。姑娘,姑娘”她说是因为爱我;爱我,她才会说。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妈妈,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渐渐明白,因为我们是两代人,我们之间有相隔的代沟,可能只有像这位作者与她儿子一样,双方相互了解,让屏障一层一层减少,两人之间才会慢慢认识对方,母女或母子之间要和朋友一样,因为他们才是你最忠实的听者与陪伴者。我变了,妈妈也变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我和妈妈从一开始的“形同陌路”,到现在的嬉戏打闹,中间变化很大,我与妈妈从“路人”变成了朋友。我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二十六年,现在也成为了“一代人”!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3)篇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1)篇

最喜欢的其实是关于下面的假设,上学的时候老师只是告诉我们向前,而不告诉我们生命的真正意涵,好像努力生命就真的能完美一样。

如果,我们有这么一个灵魂很老的人,坐在讲台上,用和煦平静的声音跟我们这么说:
“孩子们,今天十二岁的你们,在四十年之后,如果再度相聚,你们会发现,在你们五十个人之中,会有两个人患重度忧郁症,两个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五个人还在为每天的温饱困难挣扎,三分之一的人觉得自己婚姻不很美满,一个人会因而自杀,两个人患了癌症。

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
“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如果在我们十二岁那年,有人跟我们这样上课,会怎么样?

或许我们会更懂得如何珍惜生活,如何热爱生活,不在追逐名利与声望的路途中,一点点吞噬了自己。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2)篇

文字读完了,胸口闷闷的,离别——本身就是忧伤,但却从未被教授过怎样去面对这一人生大课,当读到,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的时候,仿佛明白了那一点“目送”的含义

内心要有多细腻才会写下这样的文字,每一字都打进心窝里,当时间流逝,你在长大而父母在老去,对于流走的时间,要怎样珍惜,才会慢一点,要怎样做,才可以淡然的对待  “不必追”

人生的第一次离别,是老头,明白会面对的是什么,但当那一刻来的时候,还是巨大慌张与悲伤,时间也并没有冲淡一丝记忆,反而愈加清晰,努力克制,放在心底最深的角落,只要不触碰,就好似都没有发生,但却没有想过会在几年后的一个夜晚突然哭醒,之后一个夜晚任由自己去发泄去想念,当面对最熟悉的脸庞,从此什么都不留下消失的那一刻,该怎样不必追,,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3)篇

2011还是2012,我记不清楚了 。感觉最近记忆变得模糊 ——只记得那是在郑州 ,生平第一次住院 ,因为肺炎 。当时惨兮兮的 ,自己一个人在学校 ,一边准备考试 ,一边因为发高烧 ,去打点滴 。也是真的蠢 ,每天只是觉得困 ,睡不完的觉 ,一直出虚汗 。后来 ,等开始咯血才知道 ,硬生生把扁桃体发炎拖成了肺炎 。然后申请缓考 ,住院 ,抽了很多血 ,全套的检查 ,不能洗澡 ,每天都要打点滴 、检查 、测体温 ……还好有这本书可以看 。十天 ,可能把这本书翻了不下二十遍吧 。没有可以打发时间的 ,就只能看书 。看到文字可以背下来。  但是我可以记得, 有些话 ,第一次看 不自觉流泪 ,最后一次看, 还是会流泪, 也思考了很多 。第一次 ,静静地想: 生与死、 衰老与孤独 ,也在心中暗暗想 :“父母在,不远游 。”可是 ,生活如戏 ——没有想到几年后 我还是离开了家 。但是,反而不急不躁 ,豁达而明朗, 对未知充满期待。 所以,正应了下一句话:“游必有方。”

喜欢《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3)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