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书笔记竖版

读书笔记竖版

雪山飞狐(新修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雪山飞狐(新修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小时候看过台湾版的电视剧《雪山飞狐》,可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这版电视剧。不过说实在话,台湾人拍的金庸武侠实在不敢恭维,说句不该说的话,似乎台湾电视剧都有点娘。另外,电视剧虽然叫做《雪山飞狐》,但是里面有大量《飞狐外传》的内容。还是说说小说吧。先说优点:n第一,这部小说的形式很新颖,与其他金庸小说的写作形式有很大不同。整部书只讲了一天内发生的事——胡斐应邀上玉笔峰比武。而胡斐比武又不是最主要的内容,最主要内容是众人讲述胡一刀和苗人凤比武,以及比武之后的一系列恩怨纠葛。就是这个讲述,是很具特色的,也是很不同于金庸其他小说的地方。宝树、苗若兰、平阿四、陶百岁分别讲述胡一刀和苗人凤比武,很多细节却各有不同,究竟谁在说谎?为什么说谎?之后,殷吉、陶子安、刘元鹤讲述田归农传掌门之位的事,又是各执一词。一群人拉开大幕,讲述同一个故事,然而每个讲述者都不能或者不愿讲述全部事实。一个个真真假假的故事相连,拼凑出了一个人心复杂、波谲云诡的武林来。这种写法,很有点罗生门的意思。第二,这部小说里写了一场最精彩的比武——胡一刀和苗人凤大战四天难分胜负。我个人将这场比武排在金庸小说众多比武之首。金庸写过几场精彩的比武,比如《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欧阳锋、裘千仞、周伯通四人在牛家村暗室大战;《神雕侠侣》里,洪七公和欧阳锋在华山绝顶决战,杨过和金轮法王在襄阳城下决战;《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在光明顶大战六大派高手,在少林寺大战三渡高僧;《笑傲江湖》里,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任盈盈四人大战东方不败,岳不群与左冷禅在嵩山争夺掌门之战;……就打斗的精彩程度而言,胡苗之战并不是最精彩的,然而这场比武打斗场面之外的精彩,却是其他比武所不能及的。它的精彩在于完美地诠释了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快意恩仇。大战前夜,胡一刀却能睡得鼾声如雷,哪有一点转天就要赴死的样子。苗人凤来的时候,胡一刀正在吃喝,两人坐下来先喝酒吃肉,哪有一点马上就要刀刃搏命的样子。大战第一天的夜晚,胡一刀一夜未睡,从直隶沧州到山东武定,风雪中来回六百里,跑废了五匹马,割下了苗人凤仇人的首级,帮苗了却一桩心事,而且转天接着和苗比武,直到傍晚才把仇人的人头拿出来。胡苗二人大战四天,越打越互相倾佩,惺惺相惜,然而快意恩仇,终须一死。此外,胡夫人的磊落豪情,更是与这二位相得益彰。胡一刀说,天下只有三个真豪杰,一个是苗人凤,一个是胡一刀,一个是胡夫人。这三个人,绝对担得起这样的名号!n再说缺点:n这部小说最大的缺点就是漏洞百出,简直不胜枚举。最大的漏洞在于一百多年来,苗田范三家与胡家的累世仇恨,真的是荒唐至极,就是不能好好说话,本来几句话能讲清的事,结果不明不白地打了一百年、好几代。简直不可理喻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不细说了,实在是没法说啊!n此外,我觉得《雪山飞狐》这个题目有问题,因为整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讲雪山飞狐胡斐的爸爸胡一刀。因此,这部小说才该叫做《飞狐外传》。

看完了,合上书。突然就想写点什么。金老的作品从初中就开始读。前段时间刚把《倚天》看完。放下书,没多长时间,便有了金老仙逝的噩耗。于是,便又开始搜寻着去重温一些记忆。对于金老的作品,相比之来,较喜《雪山飞狐》的叙事格律,但其故事构思和人物设定,不免要稍逊后来的《神雕》系列。纵使这样,飞狐难舍难断的结尾,也在大多读者心上挠了痒痒。

从梁羽生开创新武侠,将故事与历史巧妙结合,给草莽英雄的江湖增添了几份深厚的底蕴起,到之后的古龙,金庸。再然后的温瑞安。都相继将新武侠推向了一个顶峰。使江湖的血雨腥风中,多了几份家国仇恨和儿女情怀。

武侠双壁中古龙的作品,多少会有点他自己的影子,真酒真英雄,侠者,便是个痛痛快快。但是金庸的故事,却多了一份“大义,大仁”,让人稍感拘谨。归而言之,一个是快意恩仇的韵律,一个是忠义柔情的江湖。侠者“行云流水,任意所至”

你来了,

我来了,

你不该来 

我已经来了……

看之前全也不记得《雪山飞狐》说了什么了,只记得妈妈说小时候老爱唱电视剧的主题曲。看完明白为何此部翻拍率远不及二雕天龙鹿鼎和倚天了。对比以上,这三部都是“小故事”了。但《雪山飞狐》中,山顶上由所有人的经历见闻拼凑还原了事件全貌的手段,真的是高明耶!苗胡二人英雄相惜的情谊也是感人的。虽然没有丰满的故事和宏大的“江湖”,但还是有精彩的情节。好想看苗若兰和胡斐的事。《鸳鸯刀》用最快的速度刷完了,最后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还想起了李大嘴的“旺德福“和“泰瑞宝”。《白马啸西风》是认真看完的,苏普的感情观真的是正到赞!看到在高昌宫中,瓦尔拉齐想要毒死阿秀让她永远陪着他时,真怕金庸先生不心疼就给写死了,还好...但阿秀愕然提到雅丽仙他便去世了,让我暂时还没有想明白。照顾了阿秀十几年的马家骏对她究竟是如何的感情,从何时起始,恐怕也没有无处问询了。所有人都在单恋,世事皆“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n不喜欢,便无可奈何了。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雪山飞狐》读后感


《雪山飞狐》读后感
作者 周昀葑

《雪山飞狐》是我在金庸所写的著名的十五篇小说中最喜欢的一篇。这篇武侠小说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个章节,但却是精益求精,使我看得根本停不下来。

《雪山飞狐》这部小说的真正情节就是以:胡、苗、范、田这四大家族的百年恩仇发展的。这百年恩仇的形成,却是一部血泪斑斑的故事,听者伤心,闻者落泪,令人伤感,亦令人深思。

胡、苗、范、田原本是闯王身边的四大护卫,个个武艺高强,赤胆忠心。而且,这四兄弟手足情深,一起出生入死。但是却因为:胡侍卫以一死卒假充闯王献与清兵,将闯王安置于一隐秘庙中为僧。苗、范、田三人以为闯王已为胡出卖受害,在行刺吴三桂时巧遇胡,未与胡澄清误会即将胡杀死。后来胡之子将实情告知三人,三人当众自刎。但其后代仍不知内情,苗、范、田三家遂与胡家世代为仇。百余年来,四家子孙冤冤相报,无一代能得善终。

但如果仅仅是因为不明真相而不断寻仇也就罢了,却偏偏有不肖后代投奔真正的死敌——清王朝,从而使得一场寻常的江湖恩仇演变成与朝廷相关的纠葛。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但是因为故事中穿插了太多的对话,每个对话都是一场血泪的纠纷,导致了这篇小说的形成。当然,这些小说里的人物,情节,对话都是虚拟的,但却给人一种“事实就是那样” “这件事好像真的存在” 的感觉。

虽然这部小说在金庸作品中只属中乘之作,但我觉得它应该是属于上乘。在整体结构和场景设计上,作者表现出高超的才华。作品正面叙述的情节只发生于一日之内,而向读者介绍的故事背景却横跨百余年,整体结构在这种处理之下,异常紧凑。

在人物对话表述情节上,小说借鉴了西方的叙事方法,增添了现代色彩。以武林秘闻制造悬念,则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

小说结尾处,不是像一般小说那样有一条“光明尾巴”及皆大欢喜的结局,而是故意留下一个特大的悬念让人揣摩思考与选择。


晓东老师微点评:

昀葑爱读书,有一种痴迷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你在语文的写作上有了一个巨大的进步。

能把金庸的一部作品看得如此细致,而且能够分析得头头是道,昀葑真的是用心在读书,坚持住,你会越来越出色的!

飞狐外传(上卷)新修版 读后感(3)篇


飞狐外传(上卷)新修版 读后感 第(1)篇

《飞狐外传》(上卷)书评n相比于《雪山飞狐》,故事的合理性显著增强了,故事的精彩性也得以延续。这部书是《雪山飞狐》的前传,讲述了胡斐的奇遇记式的成长,这是大多数金庸男主必然的经历,郭靖、杨过、张无忌、令狐冲,哪一个不是奇遇记式的成长?n上卷主要讲了三件事,每件事都有另一个人物与胡斐配戏。第一件事,商家堡铁厅之战。这是胡斐武艺初成,首次崭露头角,和他配戏的是红花会千手如来赵半山,在打斗的过程中,名师赵半山为函授生胡斐面授了高端武功。第二件事,强龙胡斐戏战佛山地头蛇。这是胡斐成年后的首战,充满了豪气干云,很有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味道,猫捉老鼠各种戏弄,胡斐大闹地头蛇的饭馆、当铺、赌庄,最后在祖庙收拾地头蛇。尽管最终被地头蛇溜了,还把老实百姓害死,但是这一战十分精彩好看。配戏的人物袁紫衣出场在戏战之后,而且配戏的袁紫衣也是一路戏战,争夺各小门派的掌门人,还与胡斐互生爱慕之情。不过袁紫衣的性格比较模糊,而其行为举止的动机也不清晰,留待下卷再议。第三件事,药王谷寻医。这个故事可以说最具故事性,各种用毒的手段可谓匪夷所思,而这里面出现的程灵素,也必将成为金庸武侠当中最闪耀的女主之一。她的性格很有点胡斐母亲的影子,不过胡母毕竟只在《雪山飞狐》里惊鸿一现,对她的描写只有几个侧面。而程灵素,尽管是《飞狐外传》里出场最晚的主要人物,但在上卷已经精彩呈现,下卷更要大放光华。

飞狐外传(上卷)新修版 读后感 第(2)篇

写的东西会反应一个人的性格,翻书评翻到好几个让我喜欢的文字,深感我没有那么平静淡薄,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急躁劲儿,也有一点偏执,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出来工作,安安稳稳的在家里工作生活,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只不过人只能有一种人生,选择了一种就不能再有其他了。

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偏执呢?事情是这样的。

很多人喜欢程灵素,我却总觉得灵素就像关关,在文字里你会发现她的美,可是我又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美的女孩子,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她们的内心世界的。我好像把那一张脸看的太重要了。而且其实灵素也没那么丑呀,她有闪闪发光的眼睛,略施粉黛也是娇羞可人。

不过胡斐在爱情方面实在是一个平凡普通的男人,从小就喜欢和漂亮姐姐说话,从马春花到袁紫衣到程灵素到后来的苗若兰,看的好气啊,但是呢,好像也蛮真实的,会有这样的人的,是不是哇?

我在努力把我偏执的心往正常了拽!!

飞狐外传(上卷)新修版 读后感 第(3)篇

以前听语文老师说,人物是小说的灵魂,金庸的武侠,写的不是武侠,也是活生生的人,武侠只是一种题材或者手段,金庸武侠小说没有通过一部小说来说明什么,表达什么特别的哲思,只是写人物的悲欢离合,而这些人或多或少有读者的影子,包括金庸本身,金庸还说他只求读者能和小说上的人物有心灵上的交流就够了,假如你为小说的人物悲伤而悲伤,为他们的喜欢而快乐,那就是心灵上的交流,所以当胡斐出现在这部书里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人,虽然爽快,豪气干云,武艺超群,却也自负聪明,连暗恋对象是个尼姑都没看出来,还是外貌协会的,行事鲁莽冲动,常常为人打抱不平却反而弄巧成拙。这不就是过去那个少不更事的小子吗?这种极强的代入感使我常常在读这本书时想到他的处境。金庸在绝大多数的角色塑造上都达到了这种效果,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角色更能深入人心的一个原因吧。

读《雪山飞狐》有感600字


一座荒芜陡峭的雪山,一个千载难逢的狐影,这是雅静书香留给我的美妙的回忆,而一本武侠小说——《雪山飞狐》充实了我的暑假生活,造就了我的书香人生。

这本书中为了一个宝藏而造成胡、苗、范、田四家的百年恩怨。当百年之后,在为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唯一一个知道事情真相的人——胡一刀,却又惨遭毒害。田、范两家的人为夺宝藏死无葬身之地,在无数个机缘巧合和正义侠义的情况下,书中主人公胡一刀之子胡斐在恩人的呵护、培育下苦练刀法,最后与“打遍天下敌手”苗人凤进行了一次殊死搏斗,但却在生死关头戛然而止。两家经历了由仇恨到爱情的转变,令人胆战心惊、心驰神往……

我感谢这本书的作者——金庸先生,他让人才济济的侠士武林之中拥有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胡斐,这一位位疾恶如仇、武艺高强的侠士们似乎成为了我脑海中的点点繁星,是这片星空照耀着我的人生。让我的步伐更加紧促,更快地攀登那一座座成就的高峰。

《雪山飞狐》中,结果更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曲折跌宕。一声声狐鸣心惊动魂,我仿佛进入梦幻仙境,成为了胡斐,而让我面临小说中的结尾疑问:这一刀劈还是不劈。我选择不劈,我不希望让这一代大侠就这么悄然逝去,就算让他把我劈下崖去……

合上这本书,使我感悟其中的某一经典之处,用以寄托自己的情感,消去自己的烦恼,感受其中的千万美妙。它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些品德,找到这些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舍身精神和同生共死,形影相伴的纯洁友谊和从一而终的坚贞爱慕之情!

连城诀(新修版)读后感(3)篇


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只是这一部残酷了一点,仍旧还是。师徒相忌,骨肉相残,爱情兄弟情风雨飘零,压抑的大环境下,狄云的善良忠厚和丁凌的凄美爱情越发显得珍贵,正是有这些仅存的美好,我这个容易玻璃心的读者,才找到心神所附,有勇气继续探寻下去,应付突如其来的人性转折。

刚开始是有些绝望的,狄云话都没说几句,就在惨字头上一路狂奔,然而越往后,越觉得寂寞,孤单。万家人眼里都是外人,川西群豪各怀鬼胎,戚长发十多年不露面,凌退思亲手杀女,丁点凌霜华死后才能合葬,空心菜成了孤儿,狄云归隐雪山,虽然有水笙相伴,两人也是世俗的弃儿,世道人心不曾改变,无论“聪明””不聪明”好像都没什么朋友。

环境对人的影响毋庸置疑,人看似对环境有选择权,实则是环境选择了人,造就了人,乡下长大的狄云有着忠厚本分的品格,万府的八大弟子免不了纨绔蛮横,只要地位,名声,财富等等这些评价标准在,花铁干,万震山就会层出不穷,他们也只是做了趋利避害的选择而已,人性之复杂,不可说。书里尚有雪谷这方净土,可是现实中呢?

记得多年前的寒假看过这部电视剧,当时的场景和表演会在读到某些段落的时候跳出来,特别是雪谷打斗的戏,电视剧拍出了原著的精髓,一查当年是在贡嘎山取景拍摄,良心剧作。听说这部剧也要翻拍了,传闻中大制作云云,我对此已不抱幻想,一来再难找到比原版更出色的血刀祖,花铁干(计老师和章老师演技跪服),二来剧组绝不会冒死再上雪山,不抠图已是谢天谢地。

你看,良心的电视人也很寂寞。

你寂不寂寞

不愧是金庸先生笔下最黑暗的一本书。第二次读了,也难免一股压抑和愤恨之情,可见本书已将人性的丑恶写到了一种极致,语句颇为劲透。小说虽短,也不乏精彩片段,如“落花流水斗血刀老祖”,比武功、讲地利、斗心智,紧张刺激,精彩纷呈,是金书中少见的能让我牢记的几个对决片段。书中也有温馨阳光的片段,开篇主角和师妹、师父在乡下悠然自得的生活,心灰意冷时遇到丁典这么个交心的兄弟,受尽冤屈和欺辱后却反而习得绝顶武功……然而可能是描述的太短,不显突出;抑或是险恶之事过多,转瞬即逝。不管怎么说,都说明一件善事,可能难以为人铭记;一件恶事,可能却叫人痛苦一生,也被记憎一世。人生在世还是得多多行善,至少不可多行不义,否则徒增伤悲罢了。最后金老爷子给主角安排了一个好归宿,不也是难得的一片温暖?n但江湖险恶,可能这就是现实,金老也是在混迹这么久之后突然看清了许多东西才写了这么本转型之作。之后的《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两本大作都是这种对江湖险恶、人心叵测的渲染,只是没有本书来得那么纯粹。相比起来我倒更喜欢这种“简单”的纯粹,让人更能记怀,更能直入人心、引人深思。最后想起前面刚看过的古龙先生的《欢乐英雄》,写得叫个潇洒欢愉,跟《连城诀》真是两个极端,但两本书都读来很有意思。所以,人世间有喜有悲,没必要过激过偏,以常人之心关之,自是一番滋味。

《连城诀》——不一样的武侠世界n以前,这本书于我而言,只出现在“飞雪连天射白鹿”这个句子里,在金庸的皇皇巨著中,它也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这次读下来,却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武侠,不一样的金庸。《连城诀》的故事性,远逊于射雕三部曲、笑傲、天龙等等,甚至会有一种“这是金庸武侠吗”的感觉。“武”不甚高,“侠”没见到,整部书都是阴谋、算计、造谣、陷害、背叛、出卖,而这形形色色的暗黑,居然出现在父子之间、师徒之间、兄弟之间、情侣之间,没有一点侠义道,甚至不是人世间,简直就是修罗场。这部书里,可以称得上正面人物的,只有狄云、丁典、凌霜华,他们却一生都活在痛苦之中。两个女主戚芳和水笙,一个是沦陷,一个是救赎。世人眼中的大反派血刀老祖,反而是个磊落的真小人,而其余的所有人物,全是伪君子。整部书看下来,全是压抑、愤懑、戾气、悲凉,最后结尾时匆匆一抹的亮色,在这个如漆似墨的黑暗世界里,如萤火般苟延残喘。这种感觉,在《牛虻》里有,在《呼啸山庄》里有,……所以,《连城诀》不是合格的武侠小说,却有可能成为经典的社会小说。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读后感(3)篇


以前写的一些想法。袁承志,学武悟性极高,侠义之人。但在感情上,我为他感到悲哀。温青青,刁蛮任性,也算是杀人不眨眼,虽说杀的是无耻之小人,但总是感觉她不够善良。尤其是她吃醋的性子,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大概也只有袁承志能忍受吧。阿九,美若天仙,金庸笔下最美的女子之一。但也是自私,任性的主,虚有其表,没有智慧。夏雪宜,侠字与他沾不上边,为人凶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何红药始乱终弃,误人一生。倒是焦宛儿,塑造得较完美。小小年纪,又是个女子,冰雪聪慧,又能替人着想,且能发号施令,临危不乱......n李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后尽愚忠而死。红娘子也是一贞烈女子,与李岩同生共死,倒是极有情有义。但如此轻贱生命,令人扼腕叹息。......n为什么我为袁承志的感情感到悲哀,他最爱的人是温青青还是阿九,我想喜欢青青的人会说爱青青多一些,喜欢阿九的人会说爱阿九多一些,且将原著中的原文摘录下来一一进行分析与证明。我既不是青迷,也不是九迷,这两个女人我都不太喜欢,袁承志选择和谁在一起,我都不会有感慨。但想两个都娶,除非青青吃醋的性子转了,如若不然,袁承志绝无可能左拥右抱。且金庸小说里似乎总是突显出“一夫一妻制” 的理念,除了《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无论哪部小说里,我印象中都没有哪个主角或是重要的配角娶了两个或以上的。不像某些武侠小说,清一色的男主角携着几位如花美眷远走江湖,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袁承志最终是和温青青远走到一个岛上,过着安定的日子。而阿九则选择远去藏边,等着袁承志来与自己相会。按现在有句流行歌词来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袁承志自然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阿九了,而阿九亦然。也许最美的感情就如袁九般,彼此思念却不能长相厮守,虽然是一种凄美,但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与持久的感情冲动。永恒就因此而创造。永恒有多久,对人来说,永恒不过一生一世罢了,也足矣。从爱情是盲目的这点来说,我觉得袁承志爱的人是阿九。虽然青青与他同闯江湖,并肩作战,历经生死,对他用情至深,得不到他的爱,便宁愿去死。也因为此,让袁承志对青青有着一份感情,但这份情出于信义多于爱。袁承志贵为七省武林盟主,走大侠路线,讲究的就是信与义。他受温仪所托,要照顾青青,他岂能违背?青青后来成为袁承志的未婚妻,更是名正言顺,他又怎能弃她而去?n阿九是金庸小说中最美的女人之一,陈圆圆下来应该就是她了。阿九对袁承志一片真心,也是苍天可鉴,且与袁有过肌肤之亲,袁承志对她的承诺脱口而出,我想这是最真实的心灵表白。之后,袁承志自然是念念不忘阿九,阿九欲归藏边时,袁承志依然承诺会去找阿九,且说没有她,会死的。这种感情表白足以见袁心系阿九,且感情浓烈。如果袁承志选择与阿九在一起,他未必真的会幸福。且不论阿九是金枝玉叶之身,娇生惯养的,且单是袁承志的杀父仇人崇祯要赏赐袁承志时,阿九欣喜异常地让袁承志跪下谢恩这情节,足以见阿九丝毫不会顾虑袁的感受,她在乎的只是她自己。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会幸福么?n袁承志是一个讲信义的人。他对阿九的承诺至始至终只有他与阿九知道,但与青青的关系,天下人共知。袁承志选择了青青,出于公也好,私也好,都是合情合理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只能负于阿九了。但袁承志是一个讲信义之人,他又怎么会忘记他对阿九的承诺,那定会为此事耿耿于怀,阿九自然会时常萦绕在他心里。他虽然负了阿九,但我想他把大部分感情都给了她了。阿九固然没有与袁承志在一起,但也得到了他的心。如此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碧血剑》(下卷)书评——大时代洪流中小人物n《碧血剑》的武侠故事算不上精彩,尤其是把这个故事放置在时代的大背景下,那些武林恩怨、男女情爱就更显得不值一提。袁承志的绝顶武功不值一提,他和青青、阿九、何惕守、焦宛儿之间的情爱纠葛也不值一提,甚至袁承志领导的金蛇营打过的几场仗都不值一提。在大时代的洪流中,主人公们都成了小人物。这本书,从闯王进京开始,逐渐精彩起来,也成为了全书最闪耀的部分,可这部分偏偏不是武侠,而是政治。明末清初的这段历史,历来是各种文学作品青睐的对象,关于李自成的传记,也有很多种,不过《碧血剑》自有其独到之处。他是以袁承志这样一个侠义之士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就像《鹿鼎记》,主要人物韦小宝的杜撰的,其他人物和事件都是真的。这里的主要人物袁承志当然也是杜撰的,可是借他的眼去看闯王进京后发生的各种事件,却赋予了这些人物和事件独特的视角。尽管篇幅不多,却把农民起义必然失败的根源写了出来,从“吊民伐罪”演变成“虐民霸财”,从被欺凌与被侮辱的苦难者,演变成制造欺凌与侮辱的施暴者。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进京后因骄傲自满和部属腐败而导致最终失败的教训。毛主席把这篇文章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的文件来看待。因此,共产党人在“进京赶考”中考了个好成绩!n最后再说说几个小人物:n何红药的痴情与怨毒,与金蛇郎君的恩怨纠葛的一生,令人唏嘘。青青这个人物,在上卷出场时,古灵精怪,十分讨喜。可是写到最后却写糟了,一哭二闹三上吊四跳崖,令人生厌。何惕守,一个女魔头为了专研业务(学习上乘武功),不惜以教主身份判教,成了袁承志的弟子。而且在与袁承志的相处中,虽然也喜欢袁,但是却十分清楚自己要的不是袁的三心二意,而是一心一意,知道不可得便果断放弃,绝不拖泥带水。其行事之果敢,是整本书最具亮点的人物。至于袁承志,唉~~金老爷子小说中男主,大多是被好几个女子追求,自己却举棋难定、优柔寡断、患得患失,郭靖如此、张无忌如此、令狐冲如此、胡斐如此、陈家洛亦如此,只有杨过不如此,韦小宝亦不如此,哈哈……n

下卷不好看,尤其闯王在京那段全程跳过,因为闯王的部下我都不熟啊,他们之间的争执我自然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本书结构有点松散,比如袁承志刺杀皇太极不成,就去京城结交权贵,转折有点大且突兀,类似这样的平淡转折或者牵强情节描写书中还有很多,所以它不如射雕三部曲那样一环扣一环的精彩。

下卷袁承志和青青的人设有点讨厌了,生活中原本恩爱的夫妻,一个变了心,一个苦苦相逼,两个人便都让人觉得讨厌,总觉得像霍青桐那样潇洒放手才是侠女本色。

直觉来说,下部书老先生改编的地方应该挺多,也许人到老年,经历了一生之后,浪漫的情怀便会退化,所以金庸大侠最新版的改编总是热衷于将生活的琐碎展现出来,热衷于破坏我们浪漫美好的想象,所以整体来说改编的环节我一个也不喜欢。

因为下卷看得兴味索然,所以袁崇焕评书我都懒得看了,回头有机会再说吧

天龙八部(第一卷)新修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烦恼,不能解脱,主要根源在于“三毒”即“贪”、“嗔”、“痴”。“贪”是欲望、贪得、各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欲求、爱念、对名利权力的追求等等;“嗔”是仇恨心、憎怨心,企望打击、损害、伤害、杀伤别人的心理,讨厌别人,妒忌,幸灾乐祸等等;“痴”是不了解、认识错误、妄想、幻觉、谬见,是“白痴”之“痴”而非“痴情”、“痴心”之痴。

天龙八部的故事,就是展示了每个人在贪嗔痴三毒下的含辛茹苦。

主线是萧远山父子,慕容博父子,少林寺三方的恩怨情仇。

中间穿插着两个其它小集团的纠葛,逍遥派和大理段氏。还有鸠摩智这个万能的情节推进器。

故事的缘起就是贪痴二字,慕容博从小被教育要复国,他身上既有贪,贪的是复国大业,又有痴,对于现状以及过去认识错误,在根本不具备任何条件的情况下痴心妄想。他以自己的贪痴,挑起了武林群雄的嗔,造假消息欺骗中原武林,以玄慈方丈为首的中原高手劫杀萧远山一家,这直接影响了少林寺,萧远山父子,慕容博父子这三方的命运。萧远山本身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生活好不美满,一夜之间堕入人间地狱,妻子被杀,儿子送给了仇人,自己自杀未成,他由此背上了嗔,此后这个字缠绕了他三十年。这也改变了下一代人的命运,刚出场萧峰还是乔峰,是闻名天下的丐帮帮主,当世绝顶高手,是人人称赞的仁义英雄,也是雄才大略的英明领袖。一场变故将一切都毁了,康敏是马大元的妻子,绝世美女,却因为乔峰无视她的存在而生出了嗔,翻到了汪帮主的信,就此掀开一场巨大的波澜,众生是无明的,是痴,既不能清晰的认识自己,也不能真正认识别人,仅仅因为证实了乔峰是契丹人,他还什么也没有做,前面乔峰所有的贡献,所有的好,一笔勾销,他成了人人唾弃的贱种,所有的脏水,之前人们不会和他联系在一起,现在,即使没有证据,也会不加分说的泼在他身上。小说的最高潮也是围绕这三方的,三方人物系数登场,在这一段将小说中最大的结解开了。

相比之下,嗔是最容易去除的,小说中有萧远山对武林群雄的仇恨,段延庆对段正明兄弟的仇恨,康敏对段正淳的怨气,前两段一一解除。现实中,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大多数时候它并不强烈,嫉妒,讨厌,憎恶,恨人有笑人无,这在大多数人身上都能看到,它可能只是一个短瞬的情绪,并不造成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遇到有极端感情经历的时候,它会非常强烈,例如杀父之仇,夺妻之仇,它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对于自律的人来说,去除嗔并不困难。

其次贪,鸠摩智对于武学的贪,段誉对王语嫣的深情,虚竹对佛法及少林寺的追求,慕容复对复国大业的痴迷,李秋水,天山童姥对无崖子的争风吃醋,游坦之对阿紫的迷恋,阿紫对萧峰的爱,段正淳对几个女人的多情而专情,几个女人对段正淳的深情。贪已然很难去除了,我们对名利,对自己喜爱的东西痴迷即为贪,现在常提财务自由,指的是赚到一定的钱,这笔钱可以供你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生活一辈子而不用为了钱去工作,这个标准大约是两亿左右,事实上很难见到有人赚到了这个数而悠闲的工作甚至停止工作,大部分人是工作更努力了,一部分人还在追求钱的积累,很多人转而追求自我实现,这是不是一种贪呢,显然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一生都要追求些什么,这就必然有欲求,适当的欲求并没有坏处,金庸自己也在笑傲江湖结尾里点明了,只要是适当的欲求,那也是无拘无束。

贪的根源来自于痴,人人拥有自己拥有的,却永远巴巴的望着别人拥有的。鸠摩智已然是精通佛法的大师,却痴痴的求着武林秘籍,他所拥有的,是虚竹求而不得的,而虚竹想要的是回少林做小和尚,却再也不可能了。段誉喜欢王语嫣,始终没能赢得芳心,对于自己拥有的武功,权利,毫不在意,偏偏又拥有这些,这些正是慕容复梦寐以求的,慕容复拥有王语嫣的倾心,自己却不在意。或者这么说,我们拥有什么,这东西就变成不那么重要的了,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是没有得到的。李诞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和王思聪一起唱k,王思聪点了一首新鸳鸯蝴蝶梦,深情的唱起了“可是谁又能明白人世间的悲哀”。大部分人一定想,你那么有钱怎么能这么唱呢。有钱人难道真的没有烦恼吗?没有痴吗?

痴还有很多种,于大众来说痴是看不清自己,更看不清别人,萧峰仅仅因为一个身世上的差别,一夜之间抹杀了所有的好,成了人人唾弃的贱种,大众之无明,健忘可见一般,三体中,罗辑也经历过类似的遭遇,曾经拯救过世界的他被迅速遗忘。痴的病结还不在于不了了解自己,而是自以为了解,间歇性的踌躇满志,持续性的混吃等死。洋洋自得的活在幻觉里。赢在中国里,几个已经小有成就的企业家组合完成任务,有一集因为对分组领导的不满,一组人集体罢工,躲在一边什么也不干,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可能会笑话,因为一点不满意就撂挑子,真站在他们的角度,大部分人的选择很可能比他们还差。痴是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事物,却自以为站在上帝视角看清了别人,看清了事物。我们看到新闻,那些中了大奖,拿到飞来横财的普通人,大部分并没过上好日子,反而是把钱挥霍空了妻离子散,那些拆迁户,也很少能借这笔钱过上好日子。我们以为我们面对这种情况能处理好,就是因为痴,看不清自己,我们定下那些目标,以为真能实现,买下那些书,以为能看完,办好健身卡,以为能坚持下去,最终其实还是没看清自己,买下那些投资产品,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以为自己做的都是合理的,站在上帝视角看别人都是不合理的,殊不知我们其实没什么特别的。面对同样的处境,同样的情况,我们以为我们能处理的更好,其实不能。面对科比的情况,大部分人已经崩溃了,凭什么那么说我,凭什么什么脏水都往我身上倒,科比的处理决定了他日后的境遇,他什么也没说,冤枉就冤枉,只是默默更加努力。乔峰面对那些也没有抱怨,他没有选择走向反面,只是默默查明真相,然后选择对双方伤害最小的方式处理。

最后一部小说里,金庸先生写了韦小宝这样一个人物,没有文化,没有武功,没有什么真本领,仅靠一张嘴就能将清朝,神龙教,天地会,沙俄这些组织的头脑人物玩弄,并且在这些组织里都做到了极高的位置,闯荡江湖总能在关键时刻死里逃生,其实还是利用大众的痴,他的那些信口开河的话总能为自己带来转机,如果这些人都能真正的认清自己,大约也不会被韦小宝反复戏耍。

乔布斯不相信调查,他认为大众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调查的时候,许多人会说喜欢陈道明,余秋雨,喜欢看书,喜欢高雅音乐,私下里却只会点开那些娱乐明星的八卦,那些性感女郎做封面的视频。

贪嗔痴三毒人人皆有,而且是一个流动的状态,每时每刻都不一样,最好的状态其实不是三毒都没有了,人生在世,哪可能什么欲求,感情都没有,最好的状态其实是平衡,有适当的物质欲求,有适当的精神追求,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心理,静心常常想想自己的言行。有分寸感,达到一种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状态。

《天龙八部》(第一卷)书评n《天龙八部》是金庸的重量级作品。从题目看,能看出这部书与佛学有着重要的联系。所谓天龙八部,是八种佛学中的神物,还没到罗汉、菩萨、佛的境界,但也有很高的法力。用此题目来比喻书中的那些武林豪杰,同时也暗指书中所写颇具奇幻色彩。第一卷,故事刚刚展开,只出现了一位主角——段誉。此人很有些喜剧色彩,一点武功不会就去闯荡江湖,身为一国储君却行事荒唐搞笑,爱上一个女子竟然是亲妹妹,频遭大祸临头却每每因祸得福,一路误打误撞却轻易练成神功。在他身上,主角光环简直耀眼到令人发指。如果换一个不是主角的人,像他这样的搞法,绝对活不过半集。这是此书最不成功之处。想当年王朔骂金庸的时候,也是看了一本天龙八部,看到段誉这个活宝的耍宝,才愤然开骂的。不过,除了这位主角,其他人物写的还是不错的,起码性格鲜明。比如南海鳄神,虽然是个大恶人,可是偏偏喜欢讲理,脑筋却不够灵光,所以成了一个很搞笑的坏人。比如段正淳,一个花花公子怕老婆的形象跃然纸上。比如黄眉僧,为了救段誉,各种胡搅蛮缠耍无赖,赌博断趾耍光棍,简直黑社会小混混即视感啊,哈哈。写得最好的配角,是大理皇帝段正明。此人雍容高贵而不失平和谦冲,老成持重又兼具灵活机智,气度不凡还会幽默风趣,既有王者风范,又是一家之长,还重江湖侠义,真是不可多得的人中龙凤。比如在处理弟弟段正淳的后院起火事件中,直接移驾弟弟府中,再召见弟媳,让不肯回家的弟媳不得不回家觐见。之后对于两夫妻的感情纠葛不多说一句,而是让段誉多敬母亲几杯酒,既避免尬聊,又调解了纠纷。在处理段誉被囚石屋事件中,被段延庆威胁退位之时,断然舍弃营救,绝不为了私情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之后一面宣旨立段正淳为皇太弟,断了段延庆谋权篡位的念头,一面请黄眉僧出马营救段誉,再安排手下能人掘地道营救,绝对是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如果只是这些伟光正,段正明这个人物未免有点不够立体。于是金庸安排的一个小细节,很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来表现作为皇帝的段正明也是会伪善和弄权的。在段延庆要挟他退位的时候,当时身边没有旁人,他断然拒绝,说祖宗基业岂能拱手相让。回宫后,提及段延庆本是上德帝的亲子之时,在群臣面前又说皇位本来就该是段延庆的,来试探臣下的心意,待臣下表忠心后,再以救段誉为由,收回退位之说。这才是皇帝应有的样子嘛!n除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跌宕的故事情节之外,这本书还涉及到有关佛学、易学、诗歌、中医理论等诸多内容,虽称不上包罗万象,但也足见金庸的博学多闻,且融会贯通。

看得好慢,终于把第一卷看完了。算了算,一卷用时13个半小时,总共5卷,这个工程下来相当于看一部红楼梦的时间了。

以前看电视,我一直纠结《天龙八部》的主角是段誉还是乔峰,于是曾经问过别人,别人说是乔峰吧。我还是疑问,毕竟写段誉的篇章也好多啊,段誉乔峰各占一半了。

如今看书,原来第一卷讲的全是段誉。大概是这样吧,一部长篇小说看下来,永远不止一个主角,每个人物的都很重要。而在你没有接触这部小说而最经常听到的小说里的人大概就是这部小说的主角。就像红楼梦一样,没读过的人都只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殊不知,小说的人物多的是,如果只有一两个人物,当然无法构成一部长篇小说。

段誉,傻小子,书呆子气质的大理国世子。因被父亲段正淳逼学武功而离家出走,傻小子在江湖,天不怕地不怕,所谓无知者无畏。单纯的他总觉得他不得罪别人别人就不会杀他,江湖险恶他一点都不懂。于是为自己的无知吃的苦头也不少,所幸命大,总是绝处逢生啊,这叫傻人有傻福吧。

第一卷,段誉遇到两个女子,两个女子都喜欢他,而对他来说,就是懵懵懂懂的,不是爱,不是喜欢,只是觉得别人对他好,他也对别人好,而且她们都长得很美,就算是娶了她们,他也是心满意足的。

谁知两个女子都是他的亲妹子。这对段誉来说无所谓,反正是他妹子,他也可以对她们很好,就是换个方式的好而已,然而对两个女子来却是莫大的悲剧,情郎变哥哥,作者的写法也真是幽默,让人真是哭笑不得。

鹿鼎记(第五卷)新修版读后感400字(3)篇


鹿鼎记(第五卷)新修版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如果说《鹿鼎记》是金庸武侠群体中的另类,不知各位大侠是否同意。

金老先生的作品,主要角色的塑造无不是大义凛然,扶危济困,任性洒脱的侠客形象。而其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的画风却陡然一转,竟任用一个出生卑微的市侩小人作了主人公。

画风独特的《鹿鼎记》究竟说了些什么?原来不过讲了扬州丽春院一个妓女之子的故事。这一少年泼皮姓韦名小宝,他自小学得院中嫖客的油嘴滑舌,却也有心效仿评书里好汉的侠肝义胆。

出生卑贱的韦小宝,练就一副七寸不烂之舌,磨成一张堪比城墙之面,专门哄骗单纯小姑娘。他凭此娴熟的技艺,猎得江湖上七个美艳女子。并以此为根基,结识江湖中各路“大神”,最终踏入仕途,得以上位。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在女人面前肯“伏低做小”,是韦小宝的拿手好戏。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是他对待女人的基本素养。死缠烂打,以命相搏,不到手誓不罢休的执着,则表明了他追求女人的基本态度。

一系列的悦女手段,使得江湖中各种性格的女子,均成为此人的囊中之物,令其在以“女”起家的道路上,一路畅通。

韦小宝猎获的每一个女人,都有不同凡响的背景,她们都为他和江湖上的重要组织联上了姻缘,现代所谓“人脉”是也。

方怡和沐剑屏,让他结识了木府掌门人,并取得神龙教主的信任;阿珂,让他得以拜九难为师,得其庇佑;公主,则为其在高层活动提供了平台;双儿,更是他的保护神,出生入死,保他性命。

这些都是他行走江湖如鱼得水的关键。

当然,无论外因的基础如何雄厚,没有强大的内因做引导,也是白搭。


韦小宝大字不识一个,但情商智商都极高。嘴上功夫,看碟下菜的本事,揣摩上意的能耐都是无人能及的。

虽然鬼谷子不是他老师,但其相人之术很有一套。他不仅上能揣摩圣意,下可贿赂官僚太监,且任用被世人冷落的有识之士,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韦氏名言:“凡是没本事的,只好靠拍马屁去升官发财;不肯拍马屁的,定是有本事之人。”

“在溜须拍马的世界里,横眉冷对之人,定有其不凡之处。”

这个调调,让自诩“怀才不遇”的那帮人,萌生了“宁为知己而死”的错觉。他以此笼络被边缘化的一些个能人,为其所用,在关键时刻为其冲锋陷阵。

但你也不得不服,韦小宝的智商和情商,以及他的嘴上功夫,果然赢得了一乎众人的芳心。

各大门派的一把手,都一度把他视作心腹。他因刺杀鳌拜,被冠以天地会青木堂堂主,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做了他师父。江湖上各大帮派,各大高手也都肯买他的面子。不仅如此,连前明公主九难师太,当世第一美人陈圆圆,都得到过他的恩惠。

有刺杀鳌拜的功绩来垫底,加上满嘴的花言巧语打前锋,韦小宝很容易就取得各派掌门的信任。

说到底,这些所谓的高人成天一本正经,咋一见到这不正经的人,听到这不正经的话,紧张的神经难免放松下来,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再加上他人脉广关系活,消息灵通,八句假话里面夹杂两句真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众耳莫辨,神秘莫测。

正是他这种“独树一帜”的独特气质,点中了这些霸道总裁的死穴,叫他们欲罢不能乖乖就范。


韦小宝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按规矩出牌,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因为他出生卑贱,之前没读过书,更没加入任何组织,所以任什么江湖规矩都一丝不懂。

他浑身没有一点武学基础,会的只是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比如用石灰迷人眼睛,用匕首砍人脚,给对头酒水里下蒙汗药,朝人背后捅刀子,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然而这些伎俩,是为英雄好汉所不耻的。英雄们是可杀不可辱的,也是宁死也要面孔朝上的。你那些下作手段算什么?赶快给我收起来!众英雄们嘴上说“即使救了我的性命也不光彩”,但也没见谁自行了断。

就是这些下作手段,让韦小宝摆平了很多大人物的危机,也因此得到他们的青睐。这里面就有当时的一号人物——康熙。


当然,韦小宝“乱拳打死老师傅”这一行为的前提,是得见到老师傅。想那老师傅在深宅大院,岂是你一介无赖想见就见的?

所以,韦小宝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敢闯”。敢闯,也意味着喜欢惹麻烦,喜欢捅娄子。

书中有云:韦小宝千方百计想要惹事生非,搞些古怪出来,须知不作荒唐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想来,如果他凡事小心翼翼,势必不会有进入皇宫撒野的机会。

正因为他当初在酒店里面惹是生非,才得以撞到前来吃饭的老太监海大富,害得他自己连同茅十八一并被劫入皇宫。

又因为他稀里糊涂,不知天高地厚,四处乱闯,才又无意间结识了拳脚玩伴小玄子——少年康熙。也才有机会“乱拳打死老师傅”,生擒了鳌拜。


韦小宝这个鹿和康熙这只鼎的相遇,使得驯鹿和铸鼎的故事愈演愈烈。

韦小宝帮康熙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生擒鳌拜。这件大事,得以稳固康熙至尊的皇位,得以在大臣面前树立他天子的权威。

随后,他又相继为康熙做成以下几件大事:

杀鳌拜、救老皇爷、五台山护驾、救太后、联络蒙古西藏、破神龙教、捉吴应熊、举荐能人破吴三桂、攻克雅克萨。

那次次都是命悬一线九死一生的差事。

奇怪的是,在此屡获奇功期间,朝中大臣竟无人非议。按照常理,一个人大红大紫之际,必有反对者站出来罗列他的是是非非。然而,韦小宝却得以幸免。何也?

一者,因为他是驾前红人,自不必说,别人何苦自讨没趣?另者,他有一个信条:做官的诀窍首在大家过得去,这叫做“花花轿子人抬人”。

有些人,自视清高自命不凡,干出针大一点事情,就人五人六,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多半命运多舛。

韦小宝的信条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不管自己耍出多大的宝,办出天大的事,那成绩首先是皇上的,再就是同事大家的,最后才是自己的。

“没有哥儿几个,我无论如何也办不成事。”这是他用以“抬高”同僚常说的话。

尽管大敌当前,他在前线铤而走险,那些公子王孙百事不管,只会躲在后面吃喝玩乐。那往朝廷汇报战功时,功劳样样却也少不了他们的。

韦小宝的套路,是在创业时不守规矩,出奇制胜。而在守业时则严格按照官场通行的潜规则出牌,不得罪任何一人。

所以,韦小宝的官路历程,无人作梗,一帆风顺。真如那座塞外海岛的名字一般:通吃。

因其一路玩命的耍宝,精彩的表演,终于在历经九死一生,过关斩将之后,摘得“一等鹿鼎公”的璀璨桂冠。


一个妓女的儿子,以市井无赖的身份起家,年纪轻轻即能身居高位,虽有因缘巧合的成分,但也说明此人绝非蠢才。

然而,对于皇权来说,任何人的位子,不过是皇帝的一个棋子。对于火上的铁锅来说,再厉害的鹿,也是要被煮熟吃掉的。不同的只是鹿的饲养方式和鼎的铸造火候。

在皇权稳固,四海宁静,天下太平之后,韦小宝却并不太平。炉火上的大鼎已牢不可破,鼎里的烫也已烧热,麋鹿养得也正当肥美,该是炖汤的时候了。

到了儿,康熙寻了韦小宝的一个把柄,任他能上天,也逃不过当啷入狱,判以死罪的命运。

“我不过是孙悟空,万岁爷就是如来佛,我是怎么也跳不出你的掌心。”这是韦小宝拍康熙马屁时常说的话。没错的!

不过康熙念以旧情,耍了个手腕,对其该杀而不杀,令他离开庙堂,退出江湖,永世不得抛头露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镬,我为麋鹿。

尾声:韦小宝携七个老婆和他的母上大人,一路乘船坐轿,或对茫茫大海,或潜深山密林,或隐姓埋名于市井红尘,终不知去向何方。乐耶?苦耶?均不得而知。

全剧终。

鹿鼎记(第五卷)新修版读后感400字 第(2)篇

《鹿鼎记》:拼二代的侥幸奋斗史

文/君向何兮

金庸先生未去世前,便想看看他的书,一直拖着,书还没看,老爷子于2018年10月30日逝世,享年94岁,他带着他的江湖梦静悄悄离开了。可他笔下创作的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等一直在被人们翻阅着。2019年一月初,我开始看老爷子的《鹿鼎记》。经过两个月三十个小时的看书史,我看完了这本124万字左右的小说。

“《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就是他的登峰造极之作,更像是一本讲人情世故的小说。它通过讲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的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的对白和逆思考的事件。戏文的穿插令人赞叹金老爷子的渊博学识。

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密密切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几乎信以为真,而小宝的为人处世又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的黑暗面,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

总觉得,这本武侠小说更像是一部拼二代的侥幸奋斗史。韦小宝出生卑微,但是他又不甘平庸,看似他一帆风顺,每次都可化险为夷,但是细细品味,谁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呢?到哪儿都能成为千年老二,最后还能功成身退,隐居江湖,实属不可能。

又仔细想想,对于小说,宁信其无,不可信其有。也许韦小宝只不过是金庸先生自己想成为的人,人生在世,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人情世故最难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围绕着我们,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不得不遵守一些要素:守时、体谅、倾听、诚实、真实、乐于助人、对别人感兴趣等等。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讲差序格局时说过:“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这不得不再一次证明,在中国,成功,来自于80%的人际关系,20%的专业知识。而韦小宝的成功,就是靠人际关系。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可一旦攀关系、讲人情,说不定就侥幸成功了。

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拜读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而改编的影视作品,也只看过《神雕侠侣》和新版《笑傲江湖》,书与影视作品不可相提并论,毕竟有很大出入,不做任何评价。小时候偶尔扫过几集《鹿鼎记》,只是觉得很搞笑,觉得韦小宝很聪明,可以把每一个人都耍的团团转,而且还可以拥有七个美貌的小姐姐,实属最大的人生赢家。正如书中第五十回写到的一样:“夫妻八人依计而行,取了财物,改装来到扬州,接了母亲后,一家人同去云南,自此隐姓埋名,在大理城过那逍遥自在的日子。”但是长大了,仔细看完这本小说,才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底层百姓,为了生存和改变命运,不懈努力,最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拼二代的侥幸奋斗史。

人生很难,活着,不仅仅是活着。

鹿鼎记(第五卷)新修版读后感400字 第(3)篇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五卷鹿鼎记,是真的多。

以前是有习惯每翻完一本书一定要写一点,可能是心情,可能是感想,可能是收获,这次却接连翻了五本也打不出一个字。看完整个故事后的第很多天,现在听着网易云的日推,突然想记录一点啥。

最近失眠很严重,常常半夜睡不着,午觉也睡不好。整天恍恍惚惚,要期末考试了,有点心慌,有点心虚,有点惭愧。

其实看金庸的顺序不对,应该把这放到最后来看的,以前陆陆续续看过拍成的电视剧和电影,却没有完整的看过老爷子的文字。还好我来看了。

我想记录我头脑里最真实的东西,虽然也许没有逻辑也许与书评没有关系,但是真的很想让白天的我看看晚上的我啥样。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应该有很多人愿意做韦小宝吧,因为他真的足够幸运又幸福。

韦小宝常常会经历很多险情,虽然他通常都能化解。

以前看电视觉得韦小宝挺好的啊,这次翻开书看了一两卷的样子的时候,觉得这孩子也太上不了台面了吧,可是后来觉得我其实挺喜欢这个角色的,因为足够真实。

也许我把偷奸耍滑,市井流氓的行径说成真实违背了主流文化。但是真的遇到过很多心机爆了的朋友让人害怕生活。

韦小宝也太幸运了吧,可以化解所有危机和尴尬。

韦小宝也太可爱了吧,嘴里说着誓言又在心里呸呸呸的时候。

喜欢康熙小皇帝。

一方面把帮助清朝入关的伙计称为汉奸,另一方面又吹捧着大清朝的中国多么厉害。虽然后来闭关锁国让人吃尽了苦头。人还真是很矛盾。

其实元朝中国的疆域版图真的牛逼。

和韦小宝做敌人真TM可怕。

我的思维真的混乱。

我最近又常常想要爆粗口。

时不时就蹦出几句可能因为兴奋。

金庸的一生很传奇。

金庸的一生很累。

金庸的一生很值得。

金庸的一生有些遗憾。

希望韦小宝把一切都补齐了。

人性还真是有很多弱电。

就像韦小宝全是缺点。

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想要新的一天元气满满

却不想在凌晨元气满满

书剑恩仇录(下卷)(新修版)读后感400字(3)篇


2018年10月30日 金庸先生驾鹤西去

一个关注很久的公号发了一篇回忆文,文中作者说,剩下来有智慧的长者,不多了。

是呀,他是这样一位长者,如此洞悉人性,洞悉世情。看看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中的陈家洛,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哪个形象不是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也曾说过,金庸的笔下有大千世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过往,都可以对标某个自己想成为的角色,或英雄,或侠客..

当这样一位长者离世,作为读者,作为观众,作为一个曾经无法亲眼见到,以后再也无法见到的粉丝,恐怕唯一能做的就是翻开他的作品,在精神世界与他来场对话。

你的这本书,还是太稚嫩了,即使已经被你反复加工过。

我知道这是你的第一本书,作为初始,这些不足我们都可以接受。可惜的是,你为什么要修改呢?似乎是在完善,其实略有画蛇添足,这不可取。我想对你说。

你笔下的这个人物,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应该结束在他救出文泰来时,而不该拖拖拉拉,为了凑剧情般来了出认亲戏。如果那时截止,我们还可以幻想着黄衣女与公子哥接下来会怎样怎样。你知道吗?

香香很美,是的。可你为何把一个如此美丽的女子给了不该给的人,最后还让她香消玉损。不该!

你还知道吗?当陈家洛在乾隆面前跪下时,他已不再是大侠!

不必救国救民,国你救不了,民你无需救。

大侠,走好,你的书我还会反复读的!

金庸先生的第一本小说,跟后面的大部头天龙八部 相比,显然单薄了许多,只有短短二十回,许多人物看起来也并不是十分丰满,但是,依旧是一个好故事。陈家洛让我想到了那些在象牙塔里训练得当的精英,走上社会后却四处碰壁,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不能完全归罪于他,毕竟一直打模拟,突然进入真实环境,还把难度调至极难模式,这招儿实在是憋的有点大~所以,陈家洛并不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需要在江湖上继续磨练成长的少年,如果他像令狐冲一样一路从基层打怪升到帮派领袖,表现肯定不会差,但是一开始就把他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领导与实践经验不足,空有一腔热情,极度理想主义,注定难逃失败的下场,其实很多少年不也正是这样碰壁成长或一蹶不振吗?小说里的江湖是梦,但江湖里的人却是从现实世界去的~

《书剑恩仇录(下卷)》读完,比上卷好了一些,给个四星吧。情节、人物、主题,在上卷已经评论过了,下卷只是在情节上比上卷有了进步,其他两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说一点吧。看完了这部书,忽然想到了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感觉陈家洛将反满复汉寄希望于乾隆皇帝,就像王安石依靠宋神宗施行变法,就像康梁等人将变法寄希望于光绪皇帝,这种思路本身是有巨大缺陷的,所以必然以失败告终。何况王安石和康梁起码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在思想上是有进步的,而陈家洛只有一条反满复汉,具体复了汉该当如何,仅仅是以此王朝取代彼王朝,因此连思想和主张上的进步都不具备。不过作为一部武侠小说,本不该要求这些,第一部小说能写成这样,已经非常非常厉害了,所以金庸后来成为大师,是必然的。

笑傲江湖(第四卷)新修版 读后感(3)篇


 接近30个小时,四卷终于看完。说来惭愧,这是第一次看武侠小说,真的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最喜欢任盈盈,懂事识大体,体贴能替别人着想;最不喜欢桃谷六仙,太吵(基本上他们的对话都是直接跳过,好像也不影响情节发展)。另外补充一句,令狐冲简直渣男,又拖泥带水各种放不下,还会因为过分顾念旧情导致是非不分。

在过程中我不断去理解令狐冲对待小师妹和任盈盈之间感情的区别,因为一开始总无法理解令狐冲为何如此念念不忘并不垂青他的小师妹。

后来我试着理解,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曾经”,可能不是最好“但就是谁都无法替代”。得不到的是心口上的朱砂痣。那么真的没有几个女的可以像任盈盈那般理解、忍耐和迁就罢。

我觉得任盈盈已经美好到快不现实了,想想一个女的如果没有那可爱的嫉妒之心,真是也不够美好。

另外很喜欢莫大先生,但是好像不怎么在电视剧中看到有这个角色?

总之还会继续刷金庸,期待在江湖中继续潇洒走几回。

无论电视剧、电影还是小说,我都看过不止两遍。重看这部小说是,突然想再看一次令狐冲和岳灵珊的纠葛,我想逐字逐句去品读,他们之间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爱情。江湖情仇、快意人生这次都不太关心,就看看儿女情长罢了。岳灵珊就好比是令狐冲心中那个曾经,好比每个人心中那个她,是记忆里的模样,是童话里的故事,直到小师妹死去,令狐冲这个放荡不羁的少侠都忘不了她。我想,任盈盈出现的时点刚刚好,在令狐冲最失意最冷落最受人白眼的时候,她出现了。她尽她所能,可说为他点燃了一根蜡烛,照亮了往后的人生。所以,令狐冲对任盈盈是感激再到爱情,这书里也表现得很清楚,可以说,令狐冲是最痴情专一的人,他爱小师妹的时候,他只爱他一个,即使盈盈做再多,他虽可为她舍弃生命,但那是感激。到他喜欢上盈盈的时候,他也只爱她一个,他对小师妹更多的是关心,作为一段美好回忆的关心。我一直试图从书里看出小师妹对令狐冲透露出爱的感觉,但很遗憾,没有,至少在思过崖小师妹唱起福建山歌之后,就没有。这是笑傲迷人的地方,因为这更符合现实,金庸是很懂人性的,所以,看他的小说你会感觉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就算你是主角,光环加身,也总有遗憾,不可得的地方,因为,这就是现实。

忽然觉得金庸先生原来是个女权主义者啊呀。对比下来,书中的男性角色,展现出来的皆是缺点和不足,伪君子岳不群不用说了,垃圾中的战斗机,最后连自己几十年的结发妻子都不安葬, 令狐冲这个软蛋也成不了什么大事了,优柔寡断的,一遇到岳家人智商瞬间跌到负数,没死是主角光环太大,连林平之都是一个被恨意蒙蔽了双眼的可怜之人,生生的错过了这世间上为一个全心全意爱他的人,也是活该。而所有正面的角色都是女性角色。盈盈大胆追求爱情,大度又体贴,而且有情有义有魄力有智商,仪琳一往情深得不到也没有因爱生恨,就连小师妹也是敢爱敢恨痴情如一,虽然我觉得到最后有点傻了,都知道林平之对你已无一丝感情,却还是在临死前一厢情愿的为开脱,甚至是岳夫人,也是一个真正相信令狐冲为他好的人,在知道了丈夫的所作所为以后会因羞愧而自杀,说明她也是个有良知的人啊。不得不说,金老先生这几个女性角色我都很喜欢,除了小师妹[爱心][爱心][爱心]n

笑傲江湖(第一卷)新修版 读后感(3)篇


《笑傲江湖(第一卷)》完n这是金庸的倒数第二部书,已臻化境。而且,最后一部《鹿鼎记》有很多地方是反武侠的,因此就“纯粹”的武侠小说而言,这是金庸最后一部,也算得上最精彩的一部。其精彩之处,在于既不失武侠的富于想象力,又能在武侠当中隐喻政治而富于现实性。第一部最重要的情节之一是刘正风金盆洗手。现场的千百位来宾,竟然眼睁睁地看着嵩山派屠戮刘正风门下毫无还手能力的家眷,眼睁睁地看着嵩山派以残忍卑劣手段去逼迫刘正风的幼子背叛家门,而这一切都冠以正义的名义。这样的行径,真的比青城派暗杀福威镖局要“高明”得多,因为这是“正义”的。所谓正义不会失败,其实是胜利一方可以定义什么是正义。关于《笑傲江湖》的政治隐喻,有太多的研究和解读,我就不多说了。再提两点不足吧:n一是曲洋刘正风将《笑傲江湖曲谱》交于令狐冲之后,在深林中自断经脉而死。这个情节在许冠杰版的电影《笑傲江湖》里,被改编成了曲刘令等人舟行江中放声高歌,其浪荡不羁、豪气干云、英雄磊落,真的是将“笑傲江湖”发挥到淋漓尽致。这一点,金庸输给了徐克。二是授谱之后,仪琳正在埋葬曲洋刘正风,令狐冲看到了剑光闪动,于是去查看端倪,仪琳以为他是去解手了。然后呢,令狐冲又在破庙里见到了林震南夫妇之死,又见到了他师父师兄弟等人,然后就随师父回华山了。等等,仪琳小师妹还等你解手归来呢,怎么给忘了呢?这不怪令狐冲,估计是金老爷子自己写忘了。哈哈……n

好书,好书,真乃好书也!金庸老先生的文笔和构思,实在是妙!难怪出了很多盗版,盗版的存在正是显示出了小说的价值!

第一卷终。从小看金庸先生的影视剧 只记得那些个武学世界博大精深 全身心只投入在劈哩哐啷的武侠世界中~恣意我心 饮马江湖 快意恩仇。20多岁读金庸先生 笑傲江湖作为其后期作品 足可见作者的大格局和小心机。第一卷前半段之妙善于把龙套人物见缝插针地引进来。林平之喝茶 引出莫大刺杯 引出华山弟子谈论 引出定逸责问 引出何三七扶助。仪琳进府 定逸与余沧海争论 引出闻先生说公道话 提起断剑 引出天门道人折剑。一切恰似水到渠成。后半节讲冲灵林三角情 这段感情的变化写的真的到位 日久必然生情 可‘真爱’却毁于距离。最后一章令狐冲师承风清扬之独孤九剑 大师兄剑术增长 忘却了儿女情长的苦恼 心智也更趋于成熟 大侠之骨开始显现!相反林平之 金庸先生花了那么大篇幅去描写这么个小白脸 却只能当个男二了~n第一卷读后感: 朋友当如刘正风和曲洋 师生当如令狐冲和风清扬 对手当如令狐和田伯光~真是妙!n

神雕侠侣(第四卷)新修版读后感600字(3)篇


读罢此书,怅然若失.

大凡有怅然若失之感盖因对书中世界及人物产生了极深的情感.

黄蓉长大于我是来说残忍的.《射雕》中的小黄蓉聪明伶俐、骄傲刁蛮、天真无邪、可爱至极.《神雕》中的黄蓉虽仍专情、聪明、美丽,却无幼时天真与调皮的劲儿了,俨然一个稳重持家的美丽少妇,唉,不能接受.

《神雕》于杨过是残忍的,而金老于郭芙是善良的.杨过从未见过父亲且父亲是认贼作父的奸诈小人,而母亲在自己幼时亦去世.一生孤苦且被为父报仇的心念所困扰着.虽有郭靖投奔,想来或许在市井苟活的几年之中还算得是快乐的,而此后在桃花岛以及终南山全真教的生活就算对杨过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了,而欧阳锋的出现也算得上是一种安慰吧,算是杨过苦难一生中开出的第一朵花.也算是杨过洒脱,想自己一生凄苦,哭一阵也就有了缓释之法.得遇小龙女,便是杨过一生苦难之中开出的另一朵花儿.

小龙女自幼修习无欲无求、心如止水之功,嬉笑怒骂那自是没有过,而外面的花花世界更是见所未见.这样一个干净澄澈女孩,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样貌不俗,岂止是不俗,简直可以说是仙女.《射雕》中对于黄蓉的描写已经极尽笔墨,用瑛姑及欧阳克的侧面烘托来反映黄蓉之美,小龙女的美似乎还要比黄蓉再多一点儿.

感觉武侠中这种完美的爱情是有共同性的,比如黄蓉也是自幼丧母,父亲不懂得表达爱意,而遇见个倾心而待的郭靖后那颗干净的小小的心便交给了郭靖.而小龙女也是不谙世事,杨过舍命相待,小龙女也就将自己交给了杨过.

杨过初入江湖便在大胜关崭露锋芒,与郭靖、小龙女等重逢更是美事一件,由此杨龙二人的分分合合、杨过对于家国恩仇的思考、杨过与郭家的恩恩怨怨方才开始,从小龙女出走直到二人相逢再到十六年后再度重逢这段真的是不忍卒读,幸好有个小女孩出现了,那便是郭襄.

郭襄是杨过生命之中开出的第三朵花,她既如父亲般善良、热心、诚实,又似母亲这般聪明伶俐、惹人喜爱,从心生敬仰到念念不忘再到纵身一跳,郭襄那颗赤诚勇敢的心其实也交给了大哥哥,我觉得郭襄没人会不喜欢,不管是金轮国师还是杨过,这女孩当真比得过黄蓉,只可惜着墨太少,是个悲剧人物.

《射雕》是质的飞跃,而《神雕》更臻成熟,且情节之跌宕更富小说的戏剧性,确乎是进步了.

神雕侠侣n回家结婚,终于看完了这部大作n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n关于问题少年杨过的悔改之路。少年杨过,可以说是比较惨了,父母早逝,父亲又是反动派,幸好遇到了一个心地淳厚,社会地位极高的伯伯,郭靖。一见杨过误终身,一见郭靖正路奔。郭靖希望杨过走自己的道路,学习正宗武功,全真派,可是凡是需要因材施教,郭靖可以说是皇二代,金刀驸马,一出场就是锦帽貂裘,宝马加身,还有七个黑社会背景的师傅,以及马钰等全真派ceo的提携。杨过小朋友就不同了,虽然说郭靖人好,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高攀低踩,你看全真派这股论资排辈,新人来了要穿小鞋这样的假大空作风,把我们杨过小朋友逼的不行,只好去终南山。在这之后,杨过和龙女的爱情又受到世俗的阻碍,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搞来搞去,杨过吃尽了苦头,好在早起教育好和郭大侠人格魅力太大,杨过逐渐由一个问题少年变成了一个颇具侠气的少年,但是遭遇太过离奇,也被郭芙这个不是反派的自己人搞成了残疾人。看到这我都觉得杨过冤的慌,但是主角就是主角,大侠就是大侠,杨过身残志坚,志坚到十六年之约一等就是十六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六年啊!在这期间,杨过苦练技术,以为国为民为指导思想,终成为神雕大侠,这里要说明一下,神雕是百年不遇的神雕,比宝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既能指点武功,又可以撩妹子,,n襄阳一战封神,干掉对面大汉,立下不世奇功,晋升五绝,不知道是不是史上最年轻的五绝。这一路走来,坎坷非凡,走错一步就可能没有下文,像极了小人物创业,艰难险阻,多有奇遇才能能有一线生机,难啊!n正因如此,神雕侠侣,愈发让人心生爱怜,不认拆散,也不忍再让苦命人再受劫难。对呀青年人的成长来看,杨过实在不能作为典型,因为我自认没有主角光环,搞不好绝情谷的毒,终南山的道士,同为苦命人的杀手李莫愁小姐都能要了我的命,甚至于绝情谷一跃而下面对的不是深渊,而是地面,那可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了。不妨参考一下耶律齐,哪怕二武也行啊!n岳父、师傅是北侠,即便是草包,也是个头最大的!n言语嬉笑,不成文章,但知卫国不易,当为忠义长存,这也是金庸先生所希望读者领悟到的。江湖是纷乱的,故事是离奇的,这些都是我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走进来,便存在一方净土,跟随主角快意恩仇。合上书,对于生活,理想,也可以书为纲,约束自我鞭策自我。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有些“现代化”的“聪明”读者觉得杨过很蠢,不该苦等小龙女十六年,应当先娶公孙绿萼,得到岳母给他半粒绝情丹解了身上情花之毒,再娶程英、陆无双两个美女,最后与郭襄订情,然后到绝情谷去,握着郭襄的小手,坐在石上,瞧瞧小龙女有没有来,她如不来,再娶郭襄也就心安理得。(这样,杨过变成了“聪明的”韦小宝!)

黄蓉怀疑杨过对小郭襄这样大张旗鼓的祝寿,是为了骗得她的芳心,令她一生一世受苦,用以向郭家报仇。不是的,黄蓉又不懂杨过了。郭襄这样可爱的一个小妹妹,秀美豪迈,善解人意,聪明伶俐,杨过心中早就真的喜欢她了,给她三枚金针,就是说:“不论你叫我做什么,我都答允!就是要我为你死了也可以!”大张旗鼓的为一个小姑娘做生日,是热情而冲动的年轻人的狂妄行为,老成持重的理智中年人当然不干。外国有个年轻人为了向他的爱人表示情意,租了架飞机,在空中写大字“我爱你”,杨过这种狂气,有几分相似。他苦等小龙女十六年,郁积无可发泄,他替郭襄做生日,有点向小龙女大叫的意思:“小龙女,我等了你十六年,你还不来,我在给别个可爱小姑娘做生日了!”旁人要耻笑,杨过怕什么?他怎么会怕?他又不是你!

——节取自金庸后记,金庸先生真的可爱。

射雕英雄传(第四卷)(新修版) 读后感(3)篇


正如金庸先生所说,郭靖黄蓉都是很简单,却性格鲜明的人物,所以让人喜欢甚至印象深刻.其实书中的绝大部分人物形象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开篇的忠义之后郭啸天、杨铁心,勿忘靖康之耻郭靖、杨康,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全真七子,江南七怪,甚至是成吉思汗及其儿女,无一不在我脑海中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其中最令我敬佩的当属郭靖的母亲李萍了,只身一人抚养郭靖成人,教他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矩,最后用死来告诉郭靖不能做卖国贼,与杨康的对比也说明环境、教育以及父母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书中开篇以十八年后醉仙楼比武之约为线索,详细讲了郭靖在大漠的十八年生活,老实憨厚的郭靖当真让人喜欢的紧,由于他的正直与善良,救了哲别,结识了铁木真,与拖雷拜了把子,结识了马钰道长,入中原后更俘获了蓉儿的芳心,而后又遇到了洪七公,南帝,周伯通,甚至黄药师最后也对郭靖喜欢的紧.当然还有小红马与双雕.这一切的一切让我看的是多么的心情舒畅,酣畅淋漓!作为一个忠厚正直的人,他的人生奇遇让我觉得理所应当,虽然有点嫉妒他遇到了黄蓉这么好的姑娘,但我真的是打心底里为他高兴.

书中郭靖与黄蓉有几次争吵,前前后后也有几年时间没相见(郭靖角度),让我意识到再完美的爱情也不会没有摩擦与磕碰.但黄蓉在郭靖面前的懂事对于单身狗来说真的是十万点的暴击伤害啊,一次次的暗中跟随,不去刨根问底的原谅,因为靖哥哥只要说爱她一生一世永不分开那她就信他定能爱她一生一世永不分开.能有这样的自信也来自于黄蓉的优秀以及诞生于桃花岛从小培养出来的优越感.

黄蓉当真是书中最出彩的角色

其实黄蓉是很让我怜爱的.人们常说,难得糊涂,像黄蓉这么鬼机灵的姑娘,思考的太多,承受的太多.她自幼失去的母亲,没有母爱,父亲又从未将爱表达的淋漓尽致过.记得蓉儿受到郭靖关心挂念时想到父亲都未曾这样爱过自己,不禁热泪盈眶.正如那句话说,越坚强的人,越脆弱.因为脆弱的人有保护,而黄蓉,人人都觉得她可以,她能行,所以她能承受的压力委屈去承受,不能承受的也咬牙去承受.当黄蓉哭着说出:靖哥哥,只要你心底是爱着我的,就算你娶了别人也无所谓.一个如此优秀,优越,刁蛮,任性的姑娘做出这样的妥协与牺牲,真的令人热泪盈眶.

最后万分感谢金庸先生构建的这座武侠宫殿,对金庸先生的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金庸先生的形象也在我心目中更伟岸了几分.有幸能读此书,美甚,幸甚.

18.12.15深夜

花了22小时终于看完射雕英雄传。四本书,看第四本和前面三本的心境还是有些不一样。前面三本看得欲罢不能,故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加上有趣的人物,譬如黄蓉,洪七公,老顽童,有时看得会情不自禁地咯咯大笑。在大侠丰富的阅读里,在他行云流水般的笔端里,吸引我们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侠义斑斓的武侠世界。这世界不仅有男女之情,也有朋友之义,国仇家恨,有生命的哲理... 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蓉儿了。这黄蓉撇开她的外貌,武功,机灵的性格,连做菜都有十八般武艺,骗得洪七公连传降龙十八掌的十五掌给郭靖,而且连诗词的学问也那么渊博,真是好生厉害。和郭靖在一起,在很多为难时刻,都是她的聪明智慧化险为夷。在看第四本的时候,相对没有前三本让我着迷,而且看到郭靖对杀师父的仇人欧阳峰几次在可以杀他之时,为所谓的君子协议,而错过报仇的机会。但是在误以为黄蓉父亲杀他几个师父之时,倒是变脸变得很快,完全不再顾及他和蓉儿之间的情分,要不是黄蓉冒着生命危险和西毒对峙,找出真相,后果不可预料。还有郭靖虽然对华筝没有那种男女之情,但是处理起来真是拖泥带水,真是委屈了黄蓉。所以在第四本书里的所谓侠义,让我很费解,还是黄蓉说得好,跟信义之人讲信义,跟奸诈之人就讲奸诈。所以第四部看得比较郁闷,情节也感觉比较冗长一些。

这是金庸的第三部作品,在两部不甚出彩的《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之后,也标志着金庸笔触的成熟。射雕一书的武侠世界应当是金庸所有作品中最纯粹亦是最美好的。高手之间的过招最多,武林各派宗师多次出手,令吾等看客大为过瘾;主角间的爱情最为纯粹,郭靖黄蓉一见倾心、至死不渝,令人神往;江湖之中“侠”字当头,“义”字为先,虽有西毒、杨康之辈但终邪不压正,无《笑傲江湖》中的尔虞我诈,无《鹿鼎记》中的一地鸡毛,无《天龙八部》中的所欲不得。射雕的主角郭靖,亦是对“侠”一字的完美诠释。论武功,郭靖虽屡受名师指点,但终归自己于一招一式间习得,在实战中一点点理解;论人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字铿锵有力。上可统帅三军精忠报国,中能行侠仗义威慑江湖,下亦不负兄弟师长,妻儿父母。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是谓之“大侠”!n因此,或许射雕不是金庸所有作品里最精彩、最成熟的,但提及江湖二字,首先于我脑海中浮现的,必定是那个拥有桃花岛、牛家村;那个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华山论剑;那个郭靖黄蓉骑着小红马信马由缰的世界。

《假面饭店(新修珍藏版)》读后感_1100字


《假面饭店(新修珍藏版)》读后感1100字

看完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就忍不住寻找他的其他作品。大概是《白夜行》带给我的震撼太大,不论是结构、主题、人物塑造还是情节都令我叹为观止。因而在读这本书时,有了前者的对比,不免觉得逊色许多。为了有所区别,还是给四星。

东野的推理小说,一如既往地秉承着“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叙事手法。在故事的前半部分,不经意间透露过与揭晓谜底至关重要的线索,但从情节叙述来看实在是太过平淡无奇了,一直压根不会被人注意;而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陡转,正是建立在这样不引人注目的细节铺垫中才可能实现。就像是饭店中的黑名单客人,必然是将自己伪装得越大众化越没有特征就越有利。光彩照人的女神一举一动必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只有混迹人群的普通人才不会有人关心。而往往一个有绝顶聪明头脑又被憎恨蒙蔽理性的普通人才是最可怕的,让人防不胜防。

假面,是这个故事的灵魂和主旨。不以东京饭店名称命名,而冠之以“假面”定语,像是隐含着作者冷峻深刻的嘲弄。繁华富丽、服务一流的饭店也是一个微型名利场,出入于此的大多是来自上流阶层的有钱人,冠冕堂皇的外表何尝不是一张用以示众的假面呢?面具下藏着偷情、仇恨、犯罪等丑陋不堪的真实面目。警察假扮成工作人员混入饭店,不也是公然而又秘密地戴着假面?秘密是对不明真相的普通客人而言,公然则是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集体出于某种合法正义的力量而共同行动,而是公然底下的第二层假面,即正义集团内部出于某种私心和利益而形成的力量分化。新田作为男主,读者容易对他的心理变化而感同身受。他从最初假扮时难以敛藏警察的独特锋芒到后来自然流畅地完成了作为饭店前台的角色转换,这不应当被简单地视为新田的适应能力强,更应看作主人公对人长期戴着假面而逐渐丧失自我的困惑和迷茫。可以试着合理推想,新田长此以往必然会成为饭店优秀员工,但同样天才般的推理能力和敏锐直觉也因受制于环境局限而被渐渐抹杀。然而长官的排斥和打压意识不可避免地流露了痕迹——作为案件侦破的灵魂人物,却一度被排除于关键系统之外;直至结局水落石出得到的肯定仍然不是来自最应该提出表彰的一方。幸好山岸尚美的出现给主人公带来了些许温情,给读者带来了某种浪漫期待。

书中还有部分人物塑造得比较成功,比如能势,也是个很神秘不容小觑的重要人物;比如传说中的x4,更是戴了一张蒙骗了所有人的面具;更有趣的是,她的面具在被撕开表层后以诡计谎言进行巧妙掩饰而能够被继续佩戴,并借此行凶。杀人动机的缘起似乎与新田老师(我忘了名字)的报复如出一辙——伤害者在无意做出伤害行为后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从这一点看,x4和高中老师都是可怜可悲的,我们对此也应宽容看待。

相信《雪山飞狐(新修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笔记竖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