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古语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经典作品等,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而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这些共鸣是难能可贵的,需要我们把它记下来。你有了解过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吗?或许你需要"《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这样的内容,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在《教育的奇迹》里读到一则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一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根据调查,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教授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掩卷而思: 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对此,我深有同感。记得去年刚接手二年级语文兼班主任,由于都是第一次,前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班级里男同学多,行为习惯相当差,常规管理乱。接手后,我及时地了解原来班级的状况,根据观察,迅速建立班级管理机制,对班级里有威信的同学委以重任。随着班干部的走马上任,很快,同学们早读不再是教室外玩,而是拿出书,自觉朗读。作业收发,在组长的协助下,也非常有序,作业本丢失的情况再没发生。班级管理走上正轨,我轻松了不少。可班级里三村转来了五个学生,语文成绩排在末尾,还有施东东同学竟然自己的名字也会写错。第一单元一测试,他竟然不及格。每一天,他是最后一个交作业的。他不仅做作业拖拉,更麻烦的是上课不专心,下课贪玩。当我和他的家长联系时,他的父亲把他的语文书一扔,家长不愿管他。放弃吧?不行,得另想法子。终于,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比赛,班级里田径项目没有人选,学生向我推荐:施东东跑步不错。在试跑之后发现,他是最佳人选。我觉得这是一个契机,让他展示自己的长处。我和他商量学习比赛两不误。果然,他上课专心多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运动会上,他也取得很好的成绩。在班会课上,我表扬了他,当同学们羡慕的眼光投向他时,他高兴极了。后来,他对班级里的事非常热心。当然,语文成绩进步非常快。

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然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实在太多:当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或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当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我们不是循循善诱,而是毫不留情,大声呵斥,甚至挥以拳头;当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使他懊丧不已,一次次地挫败孩子那颗稚嫩的心

陶行知说,在我们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顿;在我们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们的恶语之中,可能就有爱迪生。是啊,从某种意义上说,成材与否是人的潜力发掘和发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种不应受到抹杀的天性,而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仁在有意无意中,却摧毁了这种必然,践踏了这种天性,创造了一个个不该发生、令人痛心的奇迹!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乐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老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或许我们真诚的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教育奇迹读书笔记”。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篇1)

摘 要:《教育的奇迹》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成功的背后除了父母的关怀和不离不弃之外,关键是教育在起作用。

关键词:积极的期望;机会;鼓励

鉴于本书的启发,我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教育应从三方面来考虑。

一、积极的期望

教师要相信学生,对学生有美好的期望,使学生也对自己产生期望。特别是班上一些调皮、经常闯祸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对他们有所期待,相信他们的本性是好的。只是需要我们去进行教育,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地改正。那他们以后一定会发展得更健康、更和善、更正直、更坚强。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他们,总会惊喜地发现,他们身上具有许多优点:他可能缺乏纪律观,但他却非常爱好劳动,喜欢帮助班主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可以做一些脏而累的事。如,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为班级走廊拖地,无论多脏,对班级卫生角定时清理;也许他可能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欢计算机,做的Photoshop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学生身上存在着的闪光点就是我们给予他们期待最大的动力。和成人相比,目前班上学生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们不受束缚,无章可循,心理上很少受标准的约束,所以当我们班主任给学生传递的是积极的期待时,学生就会感受到,并按好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就会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加速其向坏的方向发展。

二、机会

教师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学生会越来越好,而不断体验到失败的学生则会越来越差。我班上有个学生性格比较冲动,以为解决与班上同学的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打架,结果吃了处分,但他学习成绩还可以。有一次,电工教师要班主任推荐几名学生去从事电工电子的实践,作为备选人员去参加市级的竞赛。于是我就找到该同学并把我想找他去参加培训的想法跟他说了一下。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喜不自禁,同时流露出不自信的表情,说:“我真没想到,像我这种有处分的人,也能去参加培训。”我说:“你的处分该让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要的是现在,是将来。这是个可以展示你能力的机会,同时可以用你良好的表现为你早日撤销处分增加筹码。”他听了深受感动。以后每次夜自修需要去实验室练习技能的时候,他总是很有礼貌地跟我先打个招呼再出去。在练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回到教室后他就会冥思苦想,想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着放弃。这种情况下,我总是会鼓励他,让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胆地去问指导教师。通过他的周记,我能够感受到他思想上的进步。他清楚地认识到以前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那么的幼稚。现在他考虑问题越来越全面,与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更重要的是,通过前段时间去参加市级技能大赛,虽然没有得奖,但他对自己是越来越有信心。

三、鼓励

教师既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的信心越来越足,行为也越来越自觉。班上有个学生期中考试数学考了49分,我鼓励他说:“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科目,大家的基础都差不多。这次没考好不要紧,通过你以后的努力,争取期末考试能够在及格的基础上考得更好。”从这以后,他夜自修上总是能够把作业及时地做完,但有时候还是会有所松懈,而且一旦松懈,一时半会儿很难有心思做作业。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会鼓励他:“遇到作业上的问题要努力去解答,而不是想着怎么逃避掉。另外,你有你自己的优点,作业不会做也不会去抄其他同学的作业。你可以试着去把老师让大家记的课堂笔记拿出来先看懂了再去做作业。”之后,有好几次夜自修的时候,全班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数学作业的时候,他看着笔记二十几分钟就把作业做完了。当时我都不敢相信。所以,数学作业本发下来的时候,我会特意看看他做的作业正确率是多少。不出所料,基本上都是对的。只是个别题目因为不够细心而做错了。虽然还没有期末考试,但我相信该学生在数学考试上肯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学习上的鼓励,带动了劳动上的积极性。随着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我真担心该学生在打扫楼层公共平台的时候会有所松懈。但出乎意料的是,再冷的天气,他都会准时叫上班上其他同学去打扫,让我深受感动。

正是在积极的期待与鼓励下,使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渐渐走向了成功。对于涉足社会实践甚少的学生而言,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感受意义更加重大。作为学生,他们缺少困难和失败的挫折与磨炼,缺少从失败到成功的体验,也缺少足够的经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失败和挫折往往使他们一蹶不振,失去前进的动力。大多数差生的出现就是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与动力,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他们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后,缺乏自信,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没意思,更不敢去学生会锻炼与磨炼自己。如此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我是失败者”的心态。要促使这些学生重新振作起来,关键的一点,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的鼓励无疑会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会做人、做事与学习,成功的体验会让他们逐渐形成积极的心态,为以后踏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结实的基础。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篇2)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斥责;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平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这是《教育最伟大的奇迹》中的一段文字,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批阅学生的作文,常常为他们所写的错别字而烦恼。但近日却批到一个令我感到挺新鲜的词“奖台”,更没想到一个组批下来竟然有三位学生写了相同的错词。奖台与讲台,同音而不同义。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所站立的是一个对他们有诱惑力的神圣的三尺讲台。或许这三个孩子曾多次来到讲台之前,满怀喜悦地从老师手中接过奖品,心中还保留着同学们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神的甜蜜,耳边还回荡着同学们送去的热烈的掌声。因此,多年来他们心中对讲台的理解便是老师表扬嘉奖他们的舞台,自然而然也将讲台写成奖台了。

提起笔将奖台圈出改正,有些于心不忍。只怕这一圈将他们美好的映象打得支离破碎。的确每一个孩子的心底都渴望成功,渴望老师的肯定。被人肯定是一种内心无法形容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又将会激励她去继续努力去获得老师的再次认可。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对我的表扬,那是因为我仿照一篇课文写了一篇较好的作文。从此,我对语文课有了兴趣,我的语文成绩不再那样糟糕。同样,我也怀念小时候老师每堂课前的表扬。尽管表扬的只是谁今天的作业全对了,谁的默写得了100分,谁的字写得很端正,但是每一次表扬,我与我的同学都期待这一串名字中能有自己。讲台上的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份期盼,一份快乐,一份甜蜜。

本学期,刚批完第一次习作,我手捧作文本进教室,宣布了获得“优”的作文得主。当我的目光与学生接触时,我看到了一张溢满兴奋的脸。我的心不由一动,作了这样的打算,以后可得多表扬表扬学生。

是到了问问自己的时候了,你曾给过学生多少成长的快乐,曾给过他们多少快乐的回忆?让“奖台”永驻在孩子们心田。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篇3)

读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作者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实在太多:当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或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当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我们不是循循善诱,而是毫不留情,大声呵斥,甚至挥以拳头;当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使他懊丧不已,一次次地挫败孩子那颗稚嫩的心……

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学生就如同是一株株幼苗,需要真心的关注,悉心的浇灌和细心的呵护。爱就如阳光一样给孩子温暖,似甘露一样给孩子滋润,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教师的无限关爱无论他是——差孩子”、“坏孩子”,“好孩子”、“聪明孩子”、“优秀孩子”、“正常孩子”等。每个孩子都具有无穷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赋,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要和别的孩子攀比,也不要和家长当年有能力相比,应该多为孩子喝彩,多对孩子进行鼓励。关键是父母和教师如何去挖掘。爱是一种等待,爱是一种引领,爱是一种责任。让爱走进校园,让爱走进家庭,让爱产生智慧,让爱留下岁月抹不去的美好回忆。让我们相信——教育,因爱而美丽!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乐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老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或许我们真诚的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篇4)

“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就是因为这一句话让我选择了这本书,因为在目前我个人也非常不认同现在“应试”的教育体制,但是我无力去改变这种教育体制,所以,这本书吸引了我。我们很多人都在抱怨体制、抱怨学校,却只是抱怨,对现实没有一点作用,但罗恩老师却是要我们用抱怨体制、抱怨学校的时间去做对孩子成长更有意义的事,就像我们不能改变太阳升起的时间,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与其无休无止地怨这怨那,不如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小环境得到改变,也比什么都不做强得多。让我觉得罗恩老师故事和理念真的值得自已去学习。

在选择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美国教育的,而且是一位男性教师的教育故事,这本书和市面上的很多畅销家教书籍不太一样,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从一个男性的角度上来阐述教育,而我们平时读到的书往往都夸大了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无形之中弱化了男性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和力量。我们清楚一个孩子的成长绝对不可能只有母亲或者女性参与,因为性别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也有很多不同,所以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世界里(幼儿教育)不可替代。而书中的罗恩老师虽然是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他是一个完美的父亲、兄长、朋友,甚至是玩伴,可以说,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优秀的参与者,指引者。现在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更是一位母亲。女儿现在5岁了,成为妈妈以来,我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他的整本书里传递的就是两个字“激情”。教师激情四溢,学生精力旺盛、积极进取,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这才是有生气的课堂。而罗恩老师就是从这里出发,让他的激情教育走出了美国,走向了世界。他还试着去懂得、尊重每一个孩子,爱孩子所爱。他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尽管那些梦想和自身素质很不搭配,甚至有些遥不可及,但是他让我们知道只有拥有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而作为家长的我们,有多少次因为孩子那些看似不理智的选择而被我们强行纠正呢?又有多少次我们真的都做到了在内心里对孩子真正的尊重呢?尽管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我们甚至可以为了他们舍弃自己的生命,但是罗恩老师让我们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会爱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我们应该支持和保护我们的孩子,但如果我们每次都这么做,而且还带着尽善尽美的面具,那我们正在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不会面对失败的人。作为成人,如果我们都看不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真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习,那么我们怎么能期望他们自己树立理想,看到自己身上的潜质呢?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必须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孩子一起努力。我们有责任比孩子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要乐意深入挖掘,仔细观察,这样才能发现他们内心所蕴涵的潜力。作为家长,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期望孩子可以遇到罗恩老师这样的好老师,这样的好学校,但是这不现实的。所以,不如,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和罗恩老师一起寻找学习和沟通的方法,这世上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也没有几个天生就学习不好的学生,从现在开始努力,下一刻,我们就能够创造奇迹!作为老师,应该记得向家长们表达感谢。当你了解到某个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或演出而用心辅导尽力的配合学校时,就应该向家长们表达感谢,为他们的主动配合喝一声彩,要让家长们知道,他们在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意识上所作的努力。我们还可以和家长们分享孩子们做过的好事;或者让你的学生画一幅画,作为节日的礼物送给他们的父母。重要的不是我们要专门去做些什么,而是我们的教师团队要向家长们伸出友谊之手,并让他们知道,你们很尊重他们,非常感谢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极力的配合。罗恩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好的教育其实没有国界,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爱学习;与其等待或被动接受,不如行动起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让我们做一个让自已的学生喜欢自已的好老师!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篇5)

《教育的奇迹》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希望自已的学生个个是天才。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的?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国外更注重对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会对孩子起着绝对的作用。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篇6)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乖巧懂事,聪明伶俐”这是老师所喜爱的学生。但是在我们的身边,那些所谓“不听话”、“愚笨”的孩子大有存在,我们该如何看待他们,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如何引导家长的教育模式,这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话题。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海伦·凯勒,一个因为一场高烧造成的盲哑聋的残疾人,尽管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和声响,但她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光明和动人的声响。她的成就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但创造这个奇迹的,除了她天生具有的超人的智慧和本领外,还有他的恩师,他的父母。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沙利文老师50年如一日的谆谆教诲,投向海伦在铂金斯聋哑学校接受的特殊教育,投向海伦在剑桥女子中学和哈佛大学雷德克利夫学院所接受的正规教育,我们会发现这个奇迹的一半是海伦·凯勒的老师沙利文小结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

与其说生活的厄运助成功一臂之力,倒不如说是平凡的教育造就伟大的奇迹,是教育中所给与的尊重、爱心和关怀,是教育中所流露的耐心和信念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去强迫孩子去成长。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问题,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如果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发,去引导,就会发现,他们其实都是“天才”。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厚厚的书,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是活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人、成才,首先就要尊重他们,全面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家庭,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发自内心的去爱他们。尊重生命吧,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1000字简短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教育奇迹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在阅读相关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吧!那么,你有没有收集优秀的读书笔记呢?考虑到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意整理了“《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1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

从未想过要成为教师的罗恩,却在一次偶然的代课经历之后,走上三尺讲台,这个改变他人生的决定,也彻底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罗恩老师教过的学生中很多走入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成为社会精英。罗恩老师的教学究竟有什么魔力?翻看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才知道,罗恩老师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与孩子们相处并启发他们的人生。他的课堂饱含了对教育的热情,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师们不再是无精打采的、学生们不再是昏昏欲睡的。课堂成了一个大家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地方,那是一个乐园,一个真正将学寄予乐中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固然很重要。同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也很关键。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也就是解放孩子的创造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再者,就是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要如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孩子,发现他们的特点,予以适宜的肥料、水分、阳光。罗恩老师则是将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出现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其实,孩子们的潜力就在那里,而作为老师的我们的职责就是发现潜力,鼓励潜力,并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毫不怀疑地坚信他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2

教师读书笔记: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有感-教育随笔

这学年接任的是从新分班六(4)班,我班共有男生40人,女生29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我犹豫、退缩,想打退堂鼓,可是当我拿起《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后,看完后了,感动和激动混在一块儿,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它就像一剂兴奋剂一样,激励着我直到现在。热情、激情的冲击,魔鬼教师,传统的约束、常有的顾虑顿时烟消云散,原来教师还可以这样全新地工作,精彩地活着,爽到极致。

我们常说,很少能遇到一个好班。这个好班指的是学生成绩好、纪律好,几乎没有落脚的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并不令人满意的班级,以此推断,我们肯定教得辛苦且不愉快。而罗恩却说:我很喜欢听学生跟我说他们想成为美国总统。我告诉每个老师,由于我们无法确定将来走上这一职业的会是哪个学生,所以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对此作好最佳的准备。当你走进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违反纪律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那你肯定会变得手忙脚乱。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师、商界精英、艺术家和总统,那你就会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

用激情找回孩子的天性。想想我们小时候或者我们的孩子上学前,十万个为什么都让他们给问了,用句诸暨话来形容就是:问到萝卜不生根。不懂就问,强烈的求知欲是大多孩子共有的特性,然而等到进了小学,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不懂装懂,或不懂也不问,或不敢问等代替了天性。再来看举手发言:一年级有很多话说,举手积极,参与度很高。等到小学高段,都被不想说、不敢说、说不出来代替了。我们的孩子原来是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望的,那么就让我们不拘一格,创设条件来重新唤醒孩子的欲望。一定有这么一种方式,它把学习带入生活,并把学习热情注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罗恩很喜欢《威斯汀游戏》这本书,并希望六年级的学生也能像自己一样爱上它,希望孩子们能够一生热爱读书。罗恩让朋友扮演了书中人物来到教室,给每一个孩子一个信封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3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

钱琪敏

一位轰动全球的老师,一个令全世界孩子和家长都梦寐以求的学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怎样的一所学校?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开始了“奇迹教育”之旅。

罗恩·克拉克,一个希望离开沙土路去外面冒险,梦想游历各国的浪人却意外进入学校做了一名代课老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创办学校,竭尽所能地靠着自己的真诚打动周遭的人,将一个破旧的厂房一点点变成一所充满创新意识,拥有着一群充满热情的教师的学校,他们渴望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教育孩子。

全书是由一个个的小故事编合而成,也是一个个教育方式的经验总结。

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别做直升机家长,你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一文。文章提到了一位庇护孩子抄袭作业的家长在孩子已经承认错误的情况下仍然为自己的儿子辩护,并且希望老师能够不惩罚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位放纵孩子,想为孩子扫除人生中一切障碍的良苦用心的母亲。一般情况下老师碰到这种家长很多时候会妥协,即使原先准备好了一大堆的教育甚至惩罚,想好好的对学生进行“改造”,但基于家长的不配合,甚至于无理,许多老师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为难自己为自己徒增麻烦,也就默默地收回自己的改造。但罗恩老师却不甘心被屈服,即使不被家长理解甚至

被家长埋怨,他要告诉孩子,他的自尊可以比任何东西级别都高。不管级别再高的东西,如果不是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都一文不值。为什么他在这种情况下会如此固执地坚持惩罚呢?这是因为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原则十分重要,他不想让年轻人在他的一生里,总是期望每次他们碰到麻烦时,父母都会来保护他们。父母们,有时候你们真的有需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惩罚,这会给他们一些教训,帮助他们培养性格。如果你们总是来营救他们,孩子们就会认为他们能够逃脱任何麻烦,因为他们的父母会来救他们,这是多么可怕的想法啊!

《让死气沉沉的学生“复活”》一文中罗恩老师提到当遇到死气沉沉的学生时,老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活力来让他们“复活”,因为他认为如果希望学生集中注意力、兴奋和激动,那么老师自己就需要表现出同样的情绪。反观自己的课堂,在教学中也会碰到一些死气沉沉相对沉默的学生,即使老师在讲台上如何的手舞足蹈,口沫横飞,他们仍然特立独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时候不但没能带动那些文静的学生,反而还让一些活跃份子更加的肆无忌惮,所以很多时候我为了顺利进行课堂内容更多的会选择本本分分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如何权衡利弊关系或者是如何把握课堂激情度的问题是我一直在斟酌的一个问题。

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让我身临其境的做了一回罗恩老师的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的一名普通教师,对于罗恩老师碰到的种种问题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但对比想想我们的解决方法和他的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这让我深受启发。当然书

中提到的每个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而我觉得现实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依据他提出的解决方法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应的环境做到中西合璧,取其所长,能够将解决问题的效应达到极致。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4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这本书。阅读的过程是一次快乐的历程,仿佛走进了克拉克学校,一点一滴感受着罗恩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他独特的教育理念。正如奥普拉所说,罗恩老师是“最了不起的人”。他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激情,使他们勇于追逐梦想,他与孩子们一起创造了奇迹。罗恩老师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又多了一些感悟。

1.保持激情,热爱教育工作

罗恩老师无比狂热地把他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他的教室当中。他身上有一个美丽的光环,那就是他的教育激情。罗恩老师上课时甚至跳上桌子,他尽可能地为教室注入激情,他的课堂让我体会到老师保持激情,有助于营造孩子爱上学习的氛围,孩子们也能更有效的学习。作为老师,我们要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并且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他们能够梦想成真。一旦我们发现他们身上的潜力,他们也就会开始发现自己的潜力。这样就会自如地以我们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孩子们的潜力就在那里,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发现潜力,鼓励潜力,想办法让你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远大梦想,给他们带来改变。

2.大胆创新,让课堂生动起来

阅读过程中,让我欣赏的还有罗恩老师巧妙的教学方法。他大胆地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在本着对孩子成绩的负责任的前提下,寻找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爱上学习。罗恩老师想方设法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听讲的积极性、学习的热情。他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写成歌曲,独创rap教学,把音乐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们自己想学习,那么进步自然就快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学,这会比枯燥讲解更有效果。

3.因材施教,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罗恩老师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好。书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引发了我的思考:罗恩老师曾教过一个学生乔治,是个调皮捣蛋、漫不经心的学生。每次罗恩老师请他朗读的时候,他都会无所谓地说“我不想读”。于是放学后,罗恩老师将他留下来,让乔治和他一起利用词卡拼出课本里的所有词语,先了解发音,然后学习词汇,努力使朗读流利。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课堂上乔治没再拒绝朗读,而是认真而准确地读起了那段他熟悉的课文。课后,当他走向罗恩老师说“我们能多学习一些那样的段落吗?”。读到这儿,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在

我的英语课堂上,不就有几个这样拒绝朗读,不愿意朗读的学生吗?我对他们有期望、有目标,但却缺少了那一份点燃他们学习热情的执着。罗恩老师的这个故事让我相信,如过我能穿透孩子们的种种借口和坚硬的外壳去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确实都存在潜力,就能因材施教,着手帮助他们每一个人。正如罗恩老师所说,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比孩子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发现他们内心蕴含的潜力,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好。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书笔记


暑假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感触良多,反思克拉克老师,我认为他的卓越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克拉克有超强的教学责任心,他的第一节课虽然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设计了一节没有课本知识的思想引导课,希望让孩子喜欢他,可还是在莎美卡的捣蛋中败下阵来。接着他的学生对他的爱车及教室的破坏,等等,在学生反复的排斥中,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没有怨言,甚至没有一句对学生正面的伤害,而是一直在努力的想方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
2.克拉克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了解孩子的天性,发觉孩子的闪光点,分析劣性的成因,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在克拉克的眼里,调皮捣蛋的莎美卡、胡里奥都是优秀的,他认为莎美卡拥有天生的领导能力,胡里奥热情豪放,极具艺术天赋。更让人佩服的是,克拉克人不在课堂也知道某某孩子在做些什么,可以说克拉克在教学中投入了无限多的精力了。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对学生无限的关爱,信心百倍的期待是值得我学习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细心的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关爱和期待。
3.克拉克善于思考,以诚动情,激发学生的斗志。利用机智的教学方法挽回了一群走在人生边缘的无知少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班调皮捣蛋的孩子习惯由来已久,克拉克不急不燥,逐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喜欢上自己,喜欢上自己的课。他是怎么做的,跟他的学生学双人跳,他学会双人跳,他的孩子要学他的知识来做交易,在学双人跳时他摔了好多次,每一次都昭示着他让孩子学习知识的决心;为了吸引学生安静认真地听自己讲课,他承诺,只要学生安静地听,每过15秒钟,他就喝下一瓶酸奶。为了看老师出丑(呕吐),也为了好奇,学生真的安静地听老师讲课,老师喝掉了不知道多少瓶酸奶。但是,他让学生看见了自己要他们学习知识的毅力和决心。为了让学生记住美国的总统和历史事件,老师自编了说唱,配上音乐,边跳边唱。终于,付出的努力有了回报。
我不可能像克拉克一样建立一所学校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我可以学习他以一腔热情去投入到每一节课堂上和每一天的生活中。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与作品产生共鸣。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你对写读书笔记熟悉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书笔记摘抄”,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篇1)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

钱琪敏

一位轰动全球的老师,一个令全世界孩子和家长都梦寐以求的学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怎样的一所学校?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开始了“奇迹教育”之旅。

罗恩·克拉克,一个希望离开沙土路去外面冒险,梦想游历各国的浪人却意外进入学校做了一名代课老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创办学校,竭尽所能地靠着自己的真诚打动周遭的人,将一个破旧的厂房一点点变成一所充满创新意识,拥有着一群充满热情的教师的学校,他们渴望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教育孩子。

全书是由一个个的小故事编合而成,也是一个个教育方式的经验总结。

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别做直升机家长,你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一文。文章提到了一位庇护孩子抄袭作业的家长在孩子已经承认错误的情况下仍然为自己的儿子辩护,并且希望老师能够不惩罚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位放纵孩子,想为孩子扫除人生中一切障碍的良苦用心的母亲。一般情况下老师碰到这种家长很多时候会妥协,即使原先准备好了一大堆的教育甚至惩罚,想好好的对学生进行“改造”,但基于家长的不配合,甚至于无理,许多老师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为难自己为自己徒增麻烦,也就默默地收回自己的改造。但罗恩老师却不甘心被屈服,即使不被家长理解甚至

被家长埋怨,他要告诉孩子,他的自尊可以比任何东西级别都高。不管级别再高的东西,如果不是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都一文不值。为什么他在这种情况下会如此固执地坚持惩罚呢?这是因为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原则十分重要,他不想让年轻人在他的一生里,总是期望每次他们碰到麻烦时,父母都会来保护他们。父母们,有时候你们真的有需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惩罚,这会给他们一些教训,帮助他们培养性格。如果你们总是来营救他们,孩子们就会认为他们能够逃脱任何麻烦,因为他们的父母会来救他们,这是多么可怕的想法啊!

《让死气沉沉的学生“复活”》一文中罗恩老师提到当遇到死气沉沉的学生时,老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活力来让他们“复活”,因为他认为如果希望学生集中注意力、兴奋和激动,那么老师自己就需要表现出同样的情绪。反观自己的课堂,在教学中也会碰到一些死气沉沉相对沉默的学生,即使老师在讲台上如何的手舞足蹈,口沫横飞,他们仍然特立独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时候不但没能带动那些文静的学生,反而还让一些活跃份子更加的肆无忌惮,所以很多时候我为了顺利进行课堂内容更多的会选择本本分分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如何权衡利弊关系或者是如何把握课堂激情度的问题是我一直在斟酌的一个问题。

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让我身临其境的做了一回罗恩老师的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的一名普通教师,对于罗恩老师碰到的种种问题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但对比想想我们的解决方法和他的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这让我深受启发。当然书

中提到的每个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而我觉得现实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依据他提出的解决方法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应的环境做到中西合璧,取其所长,能够将解决问题的效应达到极致。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篇2)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

从未想过要成为教师的罗恩,却在一次偶然的代课经历之后,走上三尺讲台,这个改变他人生的决定,也彻底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罗恩老师教过的学生中很多走入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成为社会精英。罗恩老师的教学究竟有什么魔力?翻看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才知道,罗恩老师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与孩子们相处并启发他们的人生。他的课堂饱含了对教育的热情,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师们不再是无精打采的、学生们不再是昏昏欲睡的。课堂成了一个大家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地方,那是一个乐园,一个真正将学寄予乐中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固然很重要。同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也很关键。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也就是解放孩子的创造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再者,就是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要如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孩子,发现他们的特点,予以适宜的肥料、水分、阳光。罗恩老师则是将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出现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其实,孩子们的潜力就在那里,而作为老师的我们的职责就是发现潜力,鼓励潜力,并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毫不怀疑地坚信他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篇3)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这本书。阅读的过程是一次快乐的历程,仿佛走进了克拉克学校,一点一滴感受着罗恩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他独特的教育理念。正如奥普拉所说,罗恩老师是“最了不起的人”。他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激情,使他们勇于追逐梦想,他与孩子们一起创造了奇迹。罗恩老师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又多了一些感悟。

1.保持激情,热爱教育工作

罗恩老师无比狂热地把他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他的教室当中。他身上有一个美丽的光环,那就是他的教育激情。罗恩老师上课时甚至跳上桌子,他尽可能地为教室注入激情,他的课堂让我体会到老师保持激情,有助于营造孩子爱上学习的氛围,孩子们也能更有效的学习。作为老师,我们要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并且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他们能够梦想成真。一旦我们发现他们身上的潜力,他们也就会开始发现自己的潜力。这样就会自如地以我们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孩子们的潜力就在那里,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发现潜力,鼓励潜力,想办法让你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远大梦想,给他们带来改变。

2.大胆创新,让课堂生动起来

阅读过程中,让我欣赏的还有罗恩老师巧妙的教学方法。他大胆地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在本着对孩子成绩的负责任的前提下,寻找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爱上学习。罗恩老师想方设法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听讲的积极性、学习的热情。他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写成歌曲,独创rap教学,把音乐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们自己想学习,那么进步自然就快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学,这会比枯燥讲解更有效果。

3.因材施教,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罗恩老师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好。书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引发了我的思考:罗恩老师曾教过一个学生乔治,是个调皮捣蛋、漫不经心的学生。每次罗恩老师请他朗读的时候,他都会无所谓地说“我不想读”。于是放学后,罗恩老师将他留下来,让乔治和他一起利用词卡拼出课本里的所有词语,先了解发音,然后学习词汇,努力使朗读流利。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课堂上乔治没再拒绝朗读,而是认真而准确地读起了那段他熟悉的课文。课后,当他走向罗恩老师说“我们能多学习一些那样的段落吗?”。读到这儿,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在

我的英语课堂上,不就有几个这样拒绝朗读,不愿意朗读的学生吗?我对他们有期望、有目标,但却缺少了那一份点燃他们学习热情的执着。罗恩老师的这个故事让我相信,如过我能穿透孩子们的种种借口和坚硬的外壳去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确实都存在潜力,就能因材施教,着手帮助他们每一个人。正如罗恩老师所说,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比孩子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发现他们内心蕴含的潜力,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好。

关于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模板10篇)


古语有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阅读完相关作品以后,相信心中会有不少的心得,这些阅读的所思所得就是我们作读书笔记的素材。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关于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模板10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1

这学期有幸拜读了朱永新主编的《教育的奇迹》一书,受益匪浅。我不知疲倦地欣赏着这本神奇的“奇迹”带给我的新生力量!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里面的故事让我震撼、引人深思。书中的故事让我懂得教育不是为了选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傻子。上帝让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赋予每个人一个成功的机遇,成功的可能。

当我们真正领略了教育的真实意义,也就不再怀疑这些功成名就的天才的成功必将是一种必然!

《教育的奇迹》主要讲的是一些当代名人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是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是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是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思绪万千: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对此,我深有同感。在我看来这些五六岁的孩子都应该是快乐幸福的,而这学期,有一个班的一个幼儿却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沉默寡言,课间还躲在角落里,上课不愿发言,性格孤僻,行为也较为散漫,学习也不太好。为什么阳光般的年龄却是如此默然呢?我在脑子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决定去了解一下她的家庭,希望从那里能得到答案。通过我的了解,她三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过,父亲没有固定工作,经常找一些人在家里酗酒、打麻将,很多家务活都得她干。即使这样,父亲一不顺心还要打她。在幼儿园里,她总觉得老师、、小朋友歧视她,对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严重。教师的爱应该像阳光照射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温暖每一颗还十分稚嫩的心,特别是那些心灵受过伤害的孩子。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给她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她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不愿和人交往,胆小,天常日久成为班上头疼孩子。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孩子诚挚热爱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孩子,乃至转化为孩子的心理动力,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方向。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关心教育这样的孩子,并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协调好离异双方和孩子的关系。我决心以行动去温暖她,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唤起她的自尊。在这过程中,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而是要号召全班孩子和家长共同协助和配合,一起来帮助她走出迷茫,迈向成功。这个孩子渐渐地变了,性格开朗了,特别是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会去赏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老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我相信: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2

《教育的奇迹》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希望自已的学生个个是天才。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的?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国外更注重对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会对孩子起着绝对的作用。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3

“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就是因为这一句话让我选择了这本书,因为在目前我个人也非常不认同现在“应试”的教育体制,但是我无力去改变这种教育体制,所以,这本书吸引了我。我们很多人都在抱怨体制、抱怨学校,却只是抱怨,对现实没有一点作用,但罗恩老师却是要我们用抱怨体制、抱怨学校的时间去做对孩子成长更有意义的事,就像我们不能改变太阳升起的时间,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与其无休无止地怨这怨那,不如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小环境得到改变,也比什么都不做强得多。让我觉得罗恩老师故事和理念真的值得自已去学习。

在选择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美国教育的,而且是一位男性教师的教育故事,这本书和市面上的很多畅销家教书籍不太一样,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从一个男性的角度上来阐述教育,而我们平时读到的书往往都夸大了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无形之中弱化了男性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和力量。我们清楚一个孩子的成长绝对不可能只有母亲或者女性参与,因为性别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也有很多不同,所以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世界里(幼儿教育)不可替代。而书中的罗恩老师虽然是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他是一个完美的父亲、兄长、朋友,甚至是玩伴,可以说,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优秀的参与者,指引者。现在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更是一位母亲。女儿现在5岁了,成为妈妈以来,我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他的整本书里传递的就是两个字“激情”。教师激情四溢,学生精力旺盛、积极进取,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这才是有生气的课堂。而罗恩老师就是从这里出发,让他的激情教育走出了美国,走向了世界。他还试着去懂得、尊重每一个孩子,爱孩子所爱。他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尽管那些梦想和自身素质很不搭配,甚至有些遥不可及,但是他让我们知道只有拥有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而作为家长的我们,有多少次因为孩子那些看似不理智的选择而被我们强行纠正呢?又有多少次我们真的都做到了在内心里对孩子真正的尊重呢?尽管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我们甚至可以为了他们舍弃自己的生命,但是罗恩老师让我们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会爱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我们应该支持和保护我们的孩子,但如果我们每次都这么做,而且还带着尽善尽美的面具,那我们正在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不会面对失败的人。作为成人,如果我们都看不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真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习,那么我们怎么能期望他们自己树立理想,看到自己身上的潜质呢?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必须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孩子一起努力。我们有责任比孩子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要乐意深入挖掘,仔细观察,这样才能发现他们内心所蕴涵的潜力。作为家长,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期望孩子可以遇到罗恩老师这样的好老师,这样的好学校,但是这不现实的。所以,不如,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和罗恩老师一起寻找学习和沟通的方法,这世上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也没有几个天生就学习不好的学生,从现在开始努力,下一刻,我们就能够创造奇迹!作为老师,应该记得向家长们表达感谢。当你了解到某个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或演出而用心辅导尽力的配合学校时,就应该向家长们表达感谢,为他们的主动配合喝一声彩,要让家长们知道,他们在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意识上所作的努力。我们还可以和家长们分享孩子们做过的好事;或者让你的学生画一幅画,作为节日的礼物送给他们的父母。重要的不是我们要专门去做些什么,而是我们的教师团队要向家长们伸出友谊之手,并让他们知道,你们很尊重他们,非常感谢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极力的配合。罗恩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好的教育其实没有国界,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爱学习;与其等待或被动接受,不如行动起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让我们做一个让自已的学生喜欢自已的好老师!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4

《教育的奇迹》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希望自已的学生个个是天才。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的?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国外更注重对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会对孩子起着绝对的作用。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

美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们一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和更坚强。一言以蔽之,只要满怀虔诚的心态,施以更加优良的教育方法,这些人就会成为更加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是呀,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养他了。《教育的奇迹》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过一些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伟人小时候和我们平常的孩子小时候是那样的相似,只不过是他们遇到他们人生中的伯乐,让他们最终成才。读完这部书之后,感触也挺大。

如果我们细细分析一下这些“笨小孩”“问题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问题,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孩子,总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许多优点,也许他可能缺乏纪律观,但是,他却非常爱好劳动,喜欢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他可能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欢画画,画的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孩子上身上其实有着异乎寻常的潜能,关键是父母和老师们如何去挖掘。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和父母能够带着常识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总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孩子。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智能综合形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语言的、逻辑的、数学的、空间的、音乐的、身体的和内省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学习风格,有些人对视觉反应极敏锐有些人对语言比较敏感,有些人则敏于触觉。由此可见,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赋,因此,多加观察孩子,从中发现孩子的智能结构特点,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使每个孩子的天赋潜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们不受束缚,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心理上很少受概念的约束,因此,他们不可能去认真思索一个问题,注意力也不可能长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这反而使孩子能够无拘无束地想他们所想。比如,孩子在绘画时,就常常任意地把天地间的东西进行无情地破坏或者重新组合。儿童任意的杜撰和能够驰骋活泼的意象,是孩子幻想的发源地,他们超出成人的想象,创造出了令人惊异的场景。

书中一句话很好的概括了这部书中所要传达的一个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首先一定要先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这样也能让他们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正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如何让孩子在上面绘出灿烂的彩虹和美丽的图画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要考虑的问题,有时间看看这部书吧。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5

读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作者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实在太多:当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或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当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我们不是循循善诱,而是毫不留情,大声呵斥,甚至挥以拳头;当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使他懊丧不已,一次次地挫败孩子那颗稚嫩的心……

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学生就如同是一株株幼苗,需要真心的关注,悉心的浇灌和细心的呵护。爱就如阳光一样给孩子温暖,似甘露一样给孩子滋润,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教师的无限关爱无论他是——差孩子”、“坏孩子”,“好孩子”、“聪明孩子”、“优秀孩子”、“正常孩子”等。每个孩子都具有无穷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赋,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要和别的孩子攀比,也不要和家长当年有能力相比,应该多为孩子喝彩,多对孩子进行鼓励。关键是父母和教师如何去挖掘。爱是一种等待,爱是一种引领,爱是一种责任。让爱走进校园,让爱走进家庭,让爱产生智慧,让爱留下岁月抹不去的美好回忆。让我们相信——教育,因爱而美丽!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乐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老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或许我们真诚的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6

最近看了《教育的奇迹》一书,这本书里包含了18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教育故事。以青少年的成功教育为中心,从家长,老师,学校三个方面阐述了成功教育的要旨和方式。

在这些故事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周弘对聋哑女儿婷婷的教育。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一天下午,婷婷午觉醒来后想要吃饼干,她用手指了指饼干盒,奶奶在把饼干盒递给婷婷时,突然停了下来,她大声对婷婷说:“婷婷要吃饼干是可以的,但婷婷要说出‘饼干’两个字才吃得上。”接着,奶奶一遍又一遍地对着婷婷喊着“饼干”两个字。奶奶的嗓子喊哑了,可婷婷就是没法开口。饼干近在咫尺却吃不到,婷婷委屈得眼泪直流,小脸涨得通红。奶奶心疼极了,很想把饼干盒给孙女。看着女儿痛苦的样子,周弘也很心疼,但一定要让女儿开口说话的信念战胜了他的情感。他坚持要婷婷说出“饼干”两个字。祖孙俩就这么僵持着,40分钟过去了,婷婷哭得没有力气了,终于喊出了两个含混不清的音:“布单”。奶奶惊喜万分,急忙把饼干递给了婷婷,婷婷眼睛一亮,一连串说了好几个“布单”。

这一声“布单”来得这样艰难,这样痛苦,虽然它离“饼干”的正确发音相去甚远,可这一声对婷婷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婷婷终于意识到了口语交流的意义,知道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总对着自己张着嘴巴的缘由,原来他们都是在教自己说话。从此,婷婷开始摆脱手语,努力用嘴巴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马上想到中央八套有个类似的公益广告,也是爸爸努力的教儿子说话,当其他孩子嘲笑他时,爸爸赶走了那些孩子,紧紧的抱着自己的孩子留下了眼泪。

这两个故事让我感到了这两位父亲的伟大,他们伟大在于首先没有放弃孩子,对孩子充满信心,其次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内心,有足够的耐心。在对待后进生上,我们老师应该向这两位家长学习,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老师要包容孩子的“不会”,包容孩子的“落后”,每天花上20分钟,给予他们帮助,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老师一定会收获到笑容。

“世无弃人,只有自弃之人,世无完人,应该发现自己”。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7

初读这本书,发现这是一本不同以往谈教育的书籍,没有严谨严肃的理论,没有一般的逻辑叙述,只是讲述一个个事例,而这些事例往往也根植不到我的身边,比如站在桌子上,比如滑梯,比如请同学到家里吃饭,比如参加节目,比如带孩子旅行……,太多太多个例化的东西只能说明是“罗恩式”的教育,效仿不来。只能当小说来看,我知道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但这样颇具影响力的名人写的书应该不仅仅是这样的吧?于是,我又打开了它,慢慢发觉他的奥秘。他不仅是老师,还是数学老师,还是班主任,还是校长,所以他从学校,老师,家庭,家长,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多角度多方位的去给孩子打造成长环境,不仅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更是点燃孩子的生活的热情,勇气,自信。这不正是教育所要起到的作用吗!

我也深深感到,教育真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工程,要看到全面,而我们的眼光太狭窄,只看到一个个点。罗恩正是用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碎片化的经历,才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

再次读,是在学校要交流感受的时候。我问自己读过书后到底学到了什么?我反思,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奇迹?罗恩本身是个有激情,热爱,能坚持的人。有激情,才不觉面对教学工作的枯燥,有热爱,才会觉学生的可爱,有坚持,才让教育的想法得以实现并影响深远。

我呢,激情,热爱快已消散,只剩下苟延残喘的坚持。那多的想法,大概还是停留在二十岁上班时的懵懂阶段。

再读,我又去查阅他的《55条班规》,查看《热血教师》。我在书上不起眼的位置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建立了一套原则、理念和价值观,这就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是我们对亲似大家庭的团队的总结这写核心原则就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父母、和导师如何教育我们深爱的孩子的关键所在”。是啊,回想我们是因为这因为那,而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教育者的高度,失去了教育的热情,那有怎么能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呢?而疫情期间的家访,更让我感到,以前是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我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应有的激情,全新投入到熟悉的工作中去。

合上书本我好像学到了什么,又好像脑子里什么都没有。这真是一本让人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的书,不管你是家长,教育者,教学的管理者,你都会从中受到启发。谢谢罗恩!(景海霞)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8

新学期里,和往年一样,如约收到了学校发给老师的一本教育书籍,这学期的是美国明星教师罗恩·克拉克的《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这对于处于教育困境中的我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它给予教育之花更丰润的雨露。阅读之后,我收获颇多。

走进孩子的生活。这绝不只是简单说说而已。罗恩告诉我们:使学生用功和表现出敬意的关键是与他们建立正确的关系。在罗恩所在的克拉克学校也会接受有许多行为问题的特殊学生,达坎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怎么样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增进友好关系呢?罗恩老师通过和孩子共进晚餐的机会,达到了这个目的,使她愿意和老师敞开心扉,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很有必要的,它是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前提。文中还介绍了走进孩子生活的多种方式。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和孩子共同去做一件事,一起参与,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迎合他们的健康的兴趣爱好,更好地引导孩子。实际上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行为方式有问题的孩子,班上的小侯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位。开学第一天,其母对他千叮咛万嘱咐,望他新的学期里能有好的表现。谁知他的反应让全班同学都很意外,“你走吧!烦不烦!”小侯同学对其母吼道。新学期的第一天里,他可真是让大家狠狠“铭记”了他,很是“与众不同”。想必是个“难搞定”的问题孩子。经过了解,果真出自于单亲家庭,品质,学习都是个问题。对于这样的孩子,外表貌似不可一世,内心其实孤独空虚。之后曾多次尝试与其沟通,了解一下他的想法,均以失败告终。看过罗恩老师的《罗恩教师的奇迹教育》这本书,不妨可以尝试尝试,尽可能发现小侯同学的兴趣爱好,并参与其中,以此来打开他的内心世界,从思想上给予他正确适宜的引导,使其有所改观。走进孩子,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一点上,罗恩老师主要告诉我们如何教会学生真正的学习。老师要求学生看书,学生只是“看”而已,并不懂得“看”的真正含义。结果,老师们还恨铁不成钢地说:“我花了大量时间让孩子学习,考试成绩怎么还是不理想?”殊不知,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学习。罗恩老师通过陪伴学生,倾听学生,进而观察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缺点和漏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如何学习,认真记住书中内容。是抓关键点,背诵默写,还是圈点勾画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一些实质性的行动和方法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也会忽略这一点,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不如交给他们学的方法和策略,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别“放过”任何一个答不出问题的孩子。课堂提问,学会等待学生。罗恩课堂等待学生的艺术,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鼓励和信心。当学生回答问题吃力,停顿时,我们不要立即否定他们,也不要让其他同学来“解救”他们,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在等待他们说出答案的过程中给予鼓励,消除其紧张感,让他们有更多思考的时间,最终说出正确又满意的答案。课堂提问,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企图”蒙混过关,更不要降低老师对孩子的期望。我们要相信学生,静待花开,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书中罗恩老师告知我们的教育智慧不仅仅这些,他的很多教育理念都可以为我们所用。从中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热爱学生,有教育思想,愿意为孩子的成长努力付出的好老师。教育无国界,好的教育理念我们都愿意接受,学习并实践。通过阅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这本书,我须学以致用,定能走出教育困境,继而用心灌溉出更多优秀的祖国的花朵。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9

放假时学校布置假期要看两本教育书籍,到底看什么好呢?无论干什么都想着这件事,在微博上看到介绍《罗恩老师的教育奇迹》,就在网上搜了搜,说实话,我很少有这样的耐心去看一本教育书籍,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感觉现在教育方面的好书很少,更甚至缺乏读书的心境。读《罗恩老师的教育奇迹》我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一睹为快。

文章分四个部分:一是不一样的克拉克学校,二是父母是孩子成长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三是营造让孩子爱上学习得氛围,四是课堂之外。每一部分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克拉克学校有着“与众不同,无所畏惧,点燃激情,独立自由”的罗恩精神,才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这所学校走出了很多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名牌高校的学生。他们的教育故事感动了千万个父母,他们的教育理念推到了东西方教育无形的墙壁。

阅读此书,我体会最深的是对待教育要用心——树信心、要细心、有耐心。

教育要想成功,首先要树立自信心。无论处在何种境地,我们都应把一份自信留给自己,同时也送一份自信给学生,面对学生缺乏自信的表现,我总是尽自己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树立信心。遇到困难时,不是选择逃避退缩,而是以最好的心态去挑战自我,勇往直前。如今,在课堂回答中,有一部分同学不再胆怯羞涩,而是用最响亮的声音说出心底的答案;在小组活动里,很多学生不再畏畏缩缩,而是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只有教与学同时保持信心,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把一份信心留在心底,对学生对自己说:我们能行!

通往成功的教育同样需要细心。于细微处见精彩,教育的细节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细心观察教育的细节,并在细节上下功夫,可以说罗恩老师是误打误撞进入教育这个行业的,可是他取得了科班人也难以达到的成就。他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细心,他会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并且给予他们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他会细心的积累教学经验,从最开始的毛手毛脚,到后来的熟练自如。他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总能通过他的细心和努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他赢得了学生的尊敬,源于他的执着、观察力、细心,并始终抱着许三多式的不放弃的精神。

要想成就教育奇迹,还需要百倍的耐心。一个学生就是一片天地,一个学生就可能是一个奇迹,曾有人说:教育孩子就像种庄稼,种豆子不行就种高粱,种高粱不行就种玉米,种玉米不行就种棉花,总有一样适合他,只是我们还没发现而已。罗恩老师对待教育有常人做不到的耐心,找学生谈心,找家长交流,甚至帮助家长走上正确的教育轨道,利用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自我认知。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好的教育其实没有国界。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充满自信和激情,像罗恩老师那样走进孩子的生活,用心聆听孩子的声音,有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有我们骨子里不服输的干劲,相信我们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奇迹!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篇10

最近读了一本书《教育的奇迹》,里面讲述了十八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我被其中的一个故事震撼了。

他是霍金,一位伟大的物理天才,被人们称为“宇宙之王”.他所撰写的《时间简史》在全球也拥有着无数的读者,霍金本人也跻身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之列,但是命运对他十分残酷,21岁的他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肌肉萎缩症,不久完全瘫痪.1985年,霍金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在疾病的折磨下,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向右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只能向内扭曲着.嘴已经变成s型,要是略带微笑,马上就会出现“龇牙咧嘴”的样子.看书、写字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医生断言他只能活2年,但是他却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坚强的活了下来,而且是40年,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由此可见,霍金这40年将是何等的艰辛。

从古至今,多少人在逆境中成长,在艰苦中奋斗,他们都是经过多少的坎坷和磨难,才达到光辉的顶点.霍金是逆境成才的典范,因为他是凭着坚强不屈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才成功的。

霍金这位生活强者、科学巨匠,永远是我敬佩的人,我佩服他,他能用一个常人不能想象的毅力和感恩的心战胜病魔,并且不断求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我要向霍金学习,他教会了我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着一颗乐观、感恩的心.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能放弃,要坚持到底,要勇于克服困难和挫折,这样才会到达胜利的终点!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