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丝绸之路读书笔记

丝绸之路读书笔记

名老中医之路》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不同的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读书笔记你知道怎么写更好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名老中医之路》读书笔记”,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名老中医之路》拿到手已经读了不止一遍。汤夜班第一节课前读的那一遍,犹如读小说。走马观花,很快就读完了。合上书,除了感慨学医不易,感慨老先生们不懈追求的精神外,没有太多的感受。学至中期,再读第二遍。开卷之后,字字句句读起来多了许多亲切。喜欢读书中讲到的医案,更多次被老先生的学医、行医之路深深感动。
如今,再次读来又是别有一番感觉了。这一次读,每一篇都字字句句的细读。最喜欢读书中的医案,但最受益的是老先生们中肯介绍的治学方法,最启迪我的是他们踏实、恒久、的求索、为学精神!
关于学习方法,老先生们无一例外都强调要勤奋读书、善于思考、临证求变。初看起来,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为什么大家都在强调这些?只有一个原因:因为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不二法门。经过前面十节课的学习,我觉得任应秋先生总结的方法比较适合现阶段的学习。任先生用大量的篇幅,仔细介绍了精读、勤写、深思、善记这八字箴言。
精读:强调细读经典,不放过任何一处疑问,做到深入理解。碰到问题时去查阅其它书目,务必做到吃透原著。现阶段老师给我们列了许多参考书目,打算结合自身情况选取一本进行精读,在深入阅读的过程发现问题。
勤写:勤写的好处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和工作之初,我都体会很深。通过勤写,我曾经快速且较为深入的掌握了学习的对象。但这些年写的很少,阅读一度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其实写笔记不仅帮助记忆,更是加深理解、梳理思路的好方法。任老先生不惜笔墨的仔细介绍了他写读书比较的常用方法:概况和缩写;纲要笔记;摘记;综合笔记;心得笔记。其中摘记介绍的非常仔细,详细的介绍了具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读至此处不禁深深感动!这是怎样严谨的科学精神啊!
深思:我理解这里的深思和邢老师强调的独立思考是一样的。虽然现阶段还达不到质疑的水平,但至少要做到不放过每一个疑问点,把碰到的概念都一一搞清楚,不能似是而非。
善记:现在我的记忆力和年轻时相比差了许多,如何记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任老总结的方法很实在。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许多方法也都曾实践过,很有效。今后要重捡这些法宝,有效地运用在后续的学习中。
除了学习方法,老先生们学习中医的精神更是给了我莫大的启迪。最近几个月,工作项目进度很紧,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加班。家里孩子小,琐琐碎碎的事情也很多。后面几次课虽然都按时参加了,但课后几乎没有时间复习总结。学习的效果也明显差了许多。自责之余,对学习中医的信心也产生了一些动摇。这时,看一位位老先生走过的中医之路,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许多老先生学医之初大多为生活所困,也是一边谋生一边学习。岳美中先生早年也是边教私塾边读书;李聪甫先生则是在艰苦的学徒间隙读书学习岳美中先生成名之后,仍然严格要求自己。在六十多岁的年纪,还要求自己:要有恒、要专一、戒玩嬉、节嗜好。其中戒玩嬉让我深感动容。岳先生的戒玩嬉指:忌看小说;非星期不着棋,不赋诗;非有应酬不看戏。从岳先生的行文看得出先生的诗赋才情很好,把自己平生的爱好都列入所戒之列,这又是怎样的为学精神!虽然今生也不可能成为岳先生那样的名医,但若能够以这样的精神去努力,踏踏实实的一路走下去,也算是一生的大收获了!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编辑推荐

沙漠之路读书笔记


举手之劳,人人有责。一步之遥的援手,今天,我读了《沙漠之路》这篇文章对我感触很深。如果我们都能伸出援助之手,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沙漠两边,有两个村庄。到达对方,需要横穿沙漠。一位智者,种下胡杨,作为路标,告诉人们经过沙漠时,都要种下一棵树,再将枯数拔一拔。但一个僧人自私地不去做,结果害了自己,死在沙漠。

智者出的好办法,造福了大家。可就是僧人愚蠢的自私,使“沙漠之路”毁于一旦,使自己也死在沙漠里。可如果他是一个无私的人,把树拔一拔,插一插,即使他走不出去,但他还有一条完好的退路呀!他的私心害了他的命,就算那位僧人走出了沙漠,可他永远也走不出自己心里的沙漠!这个僧人愚蠢、自私、没有爱心。他的这些坏因素,促使他不去插树。僧人的这些行为,害人害己,导致村民也不能横穿沙漠,到另一个村子去。

在生活中,人们常会遇到一些扰乱我们生活的障碍。这时,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些困难。像路上如果有垃圾,我们一定要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单元楼的路灯坏了,我们可以急时修理或换上新的灯泡;如果路面上的井盖没有盖好,我们可以盖好。

帮助他人,有时只是一步之遥,有时也只是举手之劳。只要每个人付出一点爱,就会让爱永驻人间。

复兴之路读书笔记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一部《复兴之路》为我们呈现了这40年来,在全国劳苦大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进程,使我深受感触。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古人讲,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中国的经济建设速度之快、成果之显著震撼全世界。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俄国的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在此基础上,中国坚持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份理想信念如泰山屹立于心中,从未怀疑,从不动摇。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革除各方面体制弊端,充分显示了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充分显示了13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正处于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我们的发展和繁荣对整个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责任。

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正值两个百年目标关键时期,在脱贫、小康和现代化的节点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幸福之路》读书笔记


有人说,幸福是星级宾馆里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也有人说,幸福是高档舞台厅里动人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说,幸福是端座奥迪、宝马车于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摇过市;也有人说,幸福是待在密室里数着成叠的百元大钞;然而对于我自己而言幸福的概念却有点模糊不清,幸而我看到了这部作品《幸福之路》,让我重新定义幸福,让我找到通往幸福之路的方向。

在《幸福之路》一书中,罗素没有运用任何高深的哲理,而是把一些自己经历证实过的看法归纳起来,制做出一张获取幸福的良方,希望人们能够找出自己生活理念中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也能够找到幸福的真谛并使自己变得幸福。整部作品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谈分析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后半部分是讨论了我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作者开篇就谈什么使人不幸,作者把这种不幸的根源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是社会制度,作者说得没错,我们文明时代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求一种没有战争的社会制度,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和平确实是人类最渴望的,而现在的人们还是提倡和平共处,充分说明和平的重要性,不过即使在现在这个所谓的和平年代也不乏战争的存在,更恐怖的是当今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已经上升到灾难性了,一旦爆发,伤亡更加惨重,因此有战争的存在就有不幸的存在,战争让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温饱奢望的,那还谈什么发展,没有发展,那又谈什么幸福呢?

第二种不幸的根源是个人心理素质,而作为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前者的产物,也是,不同制度下的人对事物的看法总有不同,对幸福的的定义也不会是一样,因而个人心理素质也毫无疑问地是不相同的了。富有的人,正常来说应该会觉得幸福,但是事实上很多富人却觉得自己不幸,因为他们也失去很多,错过很多。穷人当然也觉得他们是不幸,他们觉得他们好像被歧视,被看不起。这些不幸都根源都是个人心理素质。

此外,罗素认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专注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自我专注之人,分别是自责者、自恋者、自大者。通过分析这三种人,罗素得出不幸的心理上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个结论,而这些典型的不幸福的人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青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于是便把这种满足看得比任何一种其他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苦心寻求;他仅仅对成功、而不是对那些与此相关的活动本身,给予足够多的、不恰当的重视。

我很欣赏作者这句话:如果人们看到了通向幸福的道路,就很少会有人再去存心选择不幸之路。确实我们会世界会有不幸的人,人会有不幸的时候,但是请相信,只是我们暂时走在不幸之路,其实下一个路口是通向幸福之路的,显然,罗素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点,而他作品的后半部分就是告诉人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

第十章是本部作品的一个分水岭,罗素的笔锋转移到幸福,作者所理解的幸福有两种,第一种幸福是对所有的人都敞开胸怀,另一种幸福则对能读会写的人情有独钟。他以掘井工的故事说明他的幸福并不来自于知识,而是基于躯体的活力,足够的劳作和对石块这类并非难以逾越的障碍的征服,这就是罗素所说的第一种幸福。罗素认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例如科学家也是幸福的,这就是他所说的第二种幸福。此外,罗素还论述了兴趣、情爱、家庭、工作、休闲、获得与舍弃等因素与幸福的关系,得出了幸福的秘诀其实就在于,使你的兴趣尽量广泛,使你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而不是敌视。对于罗素这个幸福秘诀我深有体会,一个人没有兴趣爱好,就如行尸走肉一样,当然这类人不多,但是很多人兴趣不够广泛这是毋庸置疑的,我认为一个人也不能只有一种,这样的生活确实有点单调,试想一下如果玩电子游戏是你的唯一爱好,那么你能分得清你生活的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吗?所以兴趣广泛本来就是一种幸福,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更加不用多说,这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谁会喜欢和一个对自己不友善的做朋友,而没有朋友并不是说明你与众不同,恰恰是一种不幸,在我看来没有朋友是一种致命的孤独,而这种孤独就像一个嗜血的杀手,让幸福离开了自己的世界,所以我们都应该谨记罗素所说的幸福秘诀。罗素说,幸福,显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环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环境,他认为在个人自身的范围以内,幸福是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能拥有温饱、健康、爱情、颇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围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这几乎是人人可以达到的自然的幸福。只是现实中很多人却把幸福看的如此高不可攀,有人以为腰缠万贯才叫幸福,殊不知其实只要收入安定就已羡煞旁人了,有茅屋一间,何须美丽别墅,平凡也是种幸福,有时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不须华丽的修饰。

罗素认为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就不可能以自我为中心,无可否认,人都是自私,我自己一直认为其实自私也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那么我们爱自己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爱自己的同时也应该爱别人,所以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自私,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为别人多着想一下,帮助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应该的,当你做到这样的时候,谁敢说你不是幸福的人,所谓助人为乐,也就是这个道理,不是吗?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名老中医之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丝绸之路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