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红星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红星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深海里的星星》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经典作品等,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阅读完以后,我们经常会仔细口味这本书,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你有了解过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吗?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深海里的星星》读书笔记,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时候,我的心里有万千思绪,都是胡思乱想而来的;有时候,万千思绪在我心里凝结成一句句连贯的言语,我却没有地方可以开口诉说。
这两天一直在看《深海里的星星》,今天总算看完了。我也不免感叹,以前那些小说,无非都是说男女主角之间复杂的感情,摆动不定的心绪,接踵摩肩的误会,真相解开后的冰弃前嫌
可独木舟的《深海里的星星》把我震憾了。我看到独木舟在用她的心和她全身心的情在写,也许还伴随着她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过去。
我在想,独木舟到底有怎样的经历,让她能写出那么现实的人生,那么残酷的命运。
我知道《星星》里有很多情节是她亲身经历的,有很多内容她都深有感悟的。比如16个耳洞,比如青春中无形的伤痕。
但我不懂青春是一个怎样的词,该如何去诠释。
很多大人摇着头对我们说,你们这群年轻人,不懂得抓住青春的大好时机,这样挥霍着过去了。
我不知道他们说得是不是对,我们是不是挥霍着青春的时光走过,还是青春以一道无声无形的气息摧残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抱着头手足无措,连眼泪都是多余的
《星星》让我看到,真的是什么都只要忍一忍就会过去的。
就算我们带着不甘。
就算我们带着不屈。
就算我们带着伤口。
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活着。
即使不是很好的活着。
我们都活着,意味着我们还要活着承受很多青春带来的伤口,承受命运给我们戴上的枷锁,承受除去一切我们还是一个人在黑暗中的孤单。
我明白自己还太年轻,没有独木舟那么那么多的阅历能让她有那么那么多的感悟,也没有独木舟那么才华横溢地把故事努力写出来来感动那么多人。
但我知道我得活着。
即使是以伤痕累累的姿态爬出青春的洞口,随即步入另一个无底黑洞,也得活着。就像《星星》里所言:就算这个世界没有人爱你,起码你还可以自己爱自己。
是啊,就算我们挥霍青春如何?就算青春伤害我们又如何?我们依然可以张开双臂,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温暖拥抱!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扩展阅读

星星银币读书笔记


篇一:《星星银币》读书笔记

我看了《星星银元》这个故事,作者是格林兄弟。讲的是有个小女孩,从小父母双亡,她穷的没有地方住,没有床睡,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和手里拿的一快面包外什么也没有了,就连那面包也是好心人送的。她心地善良,待人诚恳,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

她在野外几次遇到穷人,她把面包,帽子,罩衫,褂子,汗衫,都送给了那些穷人,突然天上有东西纷纷落下来,她一看尽是些硬梆梆亮晶晶的银元。虽然她刚才还是把汗衫给了别人,现在身上却穿着一件崭新的亚麻做的汗衫,小女孩把银元捡起来,终身不再缺钱花用。

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助人为乐是一件既能解决别人一时困难又能让自己收获快乐的事。同学们要从小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所以同学们之间要相互友爱,相互帮助,朋友之间也要这样。

篇二:《星星银币》读书笔记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篇《星星银元》的故事,觉得很好,和大家分享一下。

故事讲述的内容是从前有一个小女孩,从小父母双亡,她没有地方住,也没有床睡,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和手里的一块面包外,什么都没有了,就是那块面包也是好新人送的,她心地善良待人诚恳,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

一次她在外遇到一位穷人,那人说:“行行好,给我点吃的,我饿极了”。小姑娘把手里的面包都给了他。然后小姑娘又看到了一个小孩子没穿罩衫,在风中懂得发抖,她脱下了自己的罩衫…..;最后,她来到了一片森林,小女孩心想天黑了,没有人来看我,我完全可以不用罩衫。小女孩正在想着,突然有些东西从天上纷纷落下来,小女孩一看那是亮晶晶的银元!小女孩马上捡起银元装在兜里。

从这个故事里,感觉到启迪:心地善良一定会有好报!

读《星星上的人》有感范文读书笔记(7篇)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1

纯净的存在 《星星上的人》读后

在一次读书会上,朋友极力推荐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星星上的人》。他说这本书讲述了关于孤独与温暖的故事,故事巧妙揉合了情感治愈、悬疑推理等多重元素,非常值得一看。

我向来很少接受别人推荐的书,也极少向别人推介。因为我始终觉得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就像每个人的口味不尽相同,你爱之深切的美食,他人吃起来可能味同爵蜡。但这次,我鬼使神差的接受了朋友的介绍,认真阅读了这本由美国畅销书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写的《星星上的人》。

这本书采用多线交叉叙述的手法,讲述了哈德蒙一家为了治疗患有自闭症的大女儿蒂莉,参加和谐夏令营活动的故事。通过妹妹艾莉丝的视角叙述一家人来到和谐夏令营后的生活;从妈妈亚历珊德拉的角度,讲述了全家在来到营地之前的生活点滴;中间还穿插了患有自闭症的姐姐蒂莉的关于未来的想象。作者笔下描绘的和谐夏令营的生活充满新奇,为营地生活蒙上了一层神秘诡异的色彩。由于外界对营地创办者斯科特的恶意揣测,再加上一些巧合事件的发生,使误会进一步加剧,斯科特认为自己完了,营地完了,他绝望地举起手中的手枪,对准了自己。斯科特永远的留在了营地,与泥土和松针为伴。他的意外离去让人悲伤,可是生活还要继续。其余人退出营地,哈德蒙一家和另外一家打算在营地里继续坚守下去,因为大家相信夏令营还有补救的希望。新的生活开始了。

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后,妈妈亚历珊德拉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你不打算好好照料庄稼,那么播种就毫无意义。亚历珊德拉越来越相信,蒂莉是上帝从一颗星星上派来的长有翅膀的孩子,有翅膀不代表能飞行,只是有了飞行的可能,你要以更大的耐心对她细心的呵护,精心的陪伴在她的身旁,直到将来会有这么一个人在她需要的时候,和你一样温柔的抚摸她的翅膀,给她飞翔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特地上网查询了有关自闭症的知识,才知道刚刚过去的4月2日是第十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关于自闭症,我几乎一无所知,回望我生活的四周,从未发现有自闭症孩子的存在。对自闭症的了解也仅限于各种媒体上的介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没有与生俱来的社交能力,也不能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几乎全部生活在自己的小小的世界里,他们长大后独立生存的能力极低,这种状况将会伴随他们终生,作为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给予这些星星的孩子最大的包容、关怀和接纳。

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是永久的神奇。这些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更是纯净的存在,他们在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为我们指明了了解他们独特世界的夜路,只要我们用一颗关爱的心去靠近,就会看见他们眼中斑斓的世界是多么的绚烂多彩。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2

午休时间披着外衣抱着靠枕趴在办公桌上小憩,迷迷蒙蒙的,忽然觉得像是在学校的宿舍里。天阴着,有些冷,把头扎进被子里,厚厚的被子总也觉得还是差了一点温度,软软的,暖暖的,那种蜷缩起来的暖。莫名的有些惆怅了,不明所以。

这些日子,感觉自己又变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很迷离,很多时候会分不清对错,然后就不分了。这样也挺好。这么多年,好像依旧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长大,曾经试图走出去,后来放弃了,在不掺杂任何复杂的关系网络的时候,我一直都很自在我,大概所谓的自嗨说的就是我这样的。我也不知道情商是个什么东西,反正永远都搞不懂别人想要什么,比如送礼物这种事,别人都能察言观色恰到好处,于我而言真是太难了。朋友总说我买的东西又丑又贵还幼稚。大概是这样吧。好像这么久一直都是我行我素的。翻翻朋友圈,到了我这个年纪的,好像也只有我还在用个卡通头像了。上学的时候看到那些会化妆会打扮的女生,觉得接受不了,我们还想,为什么要穿的那么成熟。后来,工作了,一身职业装,也只有下班了换上自己的运动才觉得这个才是我自己。在这方面,好像这么多年都没有变,那些学不会的,依旧没有学会,大概,这辈子也学不会了吧。

毕业以后的日子,到现在为止,好像越来越不爱说话了,本来就是很内向的性格,到现在最多的表情就是我只笑笑不说话。有时候,觉得说的话苍白,没有什么必要,有时候听见那些信誓旦旦的假话还要附和,真的是太麻烦了。很多人说我这样不好,我知道,可是公关外交那些东西始终还是学不来,说话似乎成了负担。内向的性格从小被鄙视到大,也因为这个自卑了很多年。

这两天,更是不想说话,别人说了自己不爱听的话也不会气愤了,以前那些解不开的结好像都不在乎了,你笑,我听,你骂我也听,好像一切都波澜不惊似的,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是不是病了。最近看了本书,叫《星星上的人》,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是自闭症患者。原来,自闭症的内心是那么多彩,那么炽热。

网易博客都关了,再也不用纠结那些过去的事情啦。有些事就是这样,忽然间就被一股莫名的力量一刀切了,干净利落,然后发现一直念念不忘的也不过如此,失去的时候也会不痛不痒。或许,我们都不在年轻,这颗心太老了,还有多少事情能让我们像年轻时候一样哭的撕心裂肺,梨花带雨的。真的很难找到了。我不知道自己这些年经历了很多,好像经历了很多,也好像什么都没有,平平淡淡的日复一日。

有那么一瞬间,很怀念,又好像不知道到底在怀念什么,就像现在这样,会莫名的惆怅。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3

《星星上的人》:我们都曾来自于星星,生而孤独

也许,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都曾拥有,只是在时光中渐渐丧失。但是,总有一些人,一直饱有这样的灵魂。哈蒙德一家住在华盛顿特区,一切似乎都很美满,直到大女儿蒂莉的言行明显变得异常。虽然蒂莉缺乏社交能力,却是个令人惊奇的天才。为了拯救孩子,哈蒙德一家参加了非常著名的和谐夏令营,这里的家庭各有各的痛苦和纠结。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抛弃一切的旅行比蒂莉的疾病更加凶险。而危机到来之后的命运,到底要靠什么来拯救?这个以和谐命名的夏令营,究竟还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者简介

卡罗琳帕克丝特,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

2003年,处女作《巴别塔之犬》甫一亮相,便力压《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居于亚马逊、《纽约时报》等畅销书排行榜首,创造了新人新作的奇迹。作品迅速以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引起全球读者热烈好评。

《星星上的人》是卡罗琳帕克丝特最新作品,2016年夏季在美国出版。一上市,便勇登各大榜单,并被评为《华尔街日报》10大必读小说,2016年年度最佳图书等。

编辑推荐

全球畅销书《巴别塔之犬》作者卡罗琳帕克丝特人性治愈力作。《华尔街日报》《人物》杂志年度最佳图书!

如果你遇到星星上的人,请把你所有的爱都给他

也许,我们都曾来自于星星,生而孤独,静静散发着光芒,心在遥远的彼岸,期待着温柔的呼唤,爱的相拥。

内容提要

你有没有,读懂星星上的人。孤独、纤细、渴望温暖的人哈蒙德一家住在华盛顿特区,一切似乎都很美满,直到大女儿蒂莉的言行明显变得异常。虽然蒂莉缺乏社交能力,却是个令人惊奇的天才。

为了拯救孩子,哈蒙德一家参加了非常著名的和谐夏令营,这里的家庭各有各的痛苦和纠结。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抛弃一切的旅行比蒂莉的疾病更加凶险。而危机到来之后的命运,到底要靠什么来拯救?这个以和谐命名的夏令营,究竟还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专业点评

卡罗琳帕克丝特向来擅长高概念的道德两难议题,《星星上的人》巧妙糅合了情感治愈、悬疑推理等多重元素。

本书中,她运用双重叙事的手法,让妈妈亚历珊德拉负责讲述搬家前的过去,而小女儿艾莉丝描述参加和谐夏令营之后的现在,中间再穿插姐姐蒂莉以未来视角的独白,直到爆炸性的小说结局。

故事层层推进,无论是绝望的父母,还是令人好奇的和谐夏令营,都笼罩着一种诡异的氛围,让读者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4

生活从来不是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爱情不只有甜蜜,还有心酸,天不总是蓝的,偶尔也会乌云密布。

哈蒙德一家住在华盛顿特区,拥有两个女儿的家庭本该幸福美满,却因为大女儿蒂莉的异常使这个家庭布满了愁云。蒂莉虽然可以被看作是少年天才,但却无法正常与人交流。为了拯救这个不一样的女儿,哈蒙德一家参加了和谐夏令营,并在这里经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整本书读起来略显平淡,没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不过反过来说,波澜壮阔的人生更多的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柴米油菜才更加贴近生活。文中那份不时流露出的失落与无奈以及对爱的执着与坚守也会触动你心中那些柔软的地方。

人生值得欣慰之处便是,每一天都有结束的时候。今天也不例外。

自闭症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如广袤宇宙中的一颗颗星星,看着触手可得,实际却遥不可及。最近接触到了很多关于自闭症的讯息,4.2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朗读者》中的秋爸秋妈,《见字如面》上蔡春猪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印象最深的还是蔡春猪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专家还拿了一张表,让我们在上面打钩打叉。表上列了很多问题:是不是不跟人对视?对呼唤没有反应?不玩玩具符合上述特征就打勾。每打一个勾,都是在你父母心上扎一刀。你也太优秀了吧,怎么能得这么多勾?专家说,你是高功能低智能自闭症。你终于得到了一把叉了。你的人生被否决了。你父母的人生也被否决了。

自闭症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被关注的一个群体,在中国现在有超过1000万的自闭症患者,婴幼儿的自闭症发病率约为1%。虽然自闭症患者逐年增减,但对于病因及如何医治就像蔡春猪写的专家去繁就简,一言二字:未知。那怎么医治呢?专家曰:无方!。

星星的孩子就像是上帝遗忘在人间的天使,赋予了他们生命,却未教会他们如何与这个世界温柔相拥。也许人总是需要些反差才会意识到自己是有多幸运,感慨自闭症患者的不幸的同时也能更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文章最后用《星星上的人》书腰上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吧。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5

我游走在书店狭窄的两个书架之间,寻寻觅觅,希望可以寻得一本满意的书。在一排灰灰白白的书堆里,我不经意把目光投向一个蓝蓝的封面,其后被封面上的一句话所吸引,最后我决定带走这本书《星星上的人》。

封面上写着也许,我们都曾来自于星星,生而孤独,静静散发着光芒,心在遥远的彼岸,期待着温柔的呼唤,爱的相拥。这是一本贴近生活的书,无论是主人公还是这个故事本身,都是那么平凡。住在华盛顿特区的哈蒙德一家,拥有两个女儿,本该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为大女儿蒂莉的非正常使这个家庭忧愁不堪。蒂莉是难有的天才少女,不幸的是她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为了拯救这个怪女儿,哈蒙德一家参加了和谐夏令营,并在这里经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虽然故事情节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但也正因为它的平淡,将我们自身与故事悄然联系在一起。有时蒂莉流露出的无助、孤独与失落让人联想到我们身边的某某,引人共鸣和神伤。那对爱的坚持和执着也会触动我们麻木内心深处的一处净土。

这个故事孤独而温暖,只有看完了故事的人才了解何为星星上的人,才能了解他们。自闭症儿童,又称星星上的人,他们如广阔宇宙中的一颗颗小星星,看似触手可及却又远在天边。因为他们的内心是被自己隔离起来的。其实当今社会对自闭症儿童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个词也显得不那么陌生,可在全世界还是存在着数以千万的孤独孩子们。自闭症毕竟是心理上的疾病,不存在具体的治疗方案,治疗成功率也非常低。比较之下我们应该庆幸自己与生俱来的健康,所以更应该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同时也有义务多关注他们,给那群害怕与世界拥抱的孩子多一点的爱。毕竟人之初,性本善,大家本无两异,可能我们感觉不到他们的温柔,但我们却有能力温暖他们。

只有太阳把光给了星星,星星才会发光。就像书上的一行小字:如果你遇到星星上的人,请把你所有的爱都给他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6

守护星星上的你,是倍感骄傲的宿命

为了证明对孩子的爱,你或许巴不得搬出你的担忧、疲惫与满怀希望的心来昭示天下。尽管你知道那么多如何引导孩子的方法,但她是一个生来长着奇异翅膀的小天使,究竟是该自豪还是苦恼呢?本书通过哈蒙德一家在和谐夏令营里诡异而又令人着迷的经历,使迷雾中的一切终将明朗。

小说《星星上的人》(美版又名HARMONY,已于2016年在美国出版)出自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之手。卡罗琳在这部新作里通过道德两难议题及双重叙事的巧妙设置,展现哈蒙德家庭成员对于所谓的问题孩子蒂莉所付出的全部之爱。夏令营成员之间的冲突与和谐,更生动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所抱有的苦恼、怀疑与重获信心的心路历程。

作为故事的线索人物,斯科特比恩拥有多重身份:他可以是拥有社交障碍孩子的所有妈妈的精神导师,可以是和谐夏令营的领导者,还可以是在媒体眼中的邪教教主对于那些放弃家园与故土而投身夏令营的父母和孩子们而言,他的设计与努力更多的是一种尝试尽管从表面上看,一切最终以斯科特自尽而失败,可不得不说这又是一场意外带来的成功。

从此以后,妈妈亚历珊德拉仿佛瞬间明白了每个生命不尽相同的意义,比如自己的乖乖女艾莉丝和淘气包蒂莉。过去,对于女儿蒂莉的教育引发的怀疑与苦恼也突然间便烟消云散。哈蒙德家庭的爸爸和妈妈最终无需再纠结女儿的病因了,因为一切源于蒂莉超前的聪慧和周遭对她的误解产生的碰撞和矛盾。

历史纪念的仅仅是世人眼中那些崇高的灵魂,而我们每个人,或许正如蒂莉所说,都是值得被纪念的。让我们越来越珍视与骄傲的,是那个长着翅膀的小天使。我们没有权利去刻意压制她的天资。那将是她全部的幸福,也将会带给她最长久的陪伴。

守护星星上的天使,是倍感骄傲的宿命。但愿,她的温暖与孤独能改变我们的小小世界。最重要的是,当我们纷纷老去,希望她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被未来的某个人温柔以待。

宝贝,爱你。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7

孤独的治愈者

也许孤单也可狂欢,但孤独注定要成为煎熬。因为孤单不过是一个人独处的境遇,而孤独要面对的是一片难以泅潜的心灵沼泽。

哈蒙德衣食无忧地躺在客厅的沙发上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他没意识到大女儿蒂莉的变化。或者说,如果不是蒂莉的自闭症,他们也不会放弃一切去参加夏令营;如果没参加夏令营,也就不会看到夏令营发生危机后人与人的不信任,也就不会意识到接下来的这一切

天生的孤独

生活在群体社会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多很多的蒂莉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走不出来,我们走不进去。他们不是来自地球,而是来自于星星,他们被安了一个名字,叫孤独症者。

或许在世人眼中,孤独症者是这个世界的异类,无法与这个世界沟通。他们的沉默、怪异和那张面无表情的面孔,像一道冷冷的大门,拒人千里之外。但外情的麻木并不等于内心的麻木,有冷漠面孔背后,隐藏着一颗比你我更热烈、更火热的心。

世上眼中的异类,但在每个父母的眼里,他们仍是这世上最可爱的孩子。他们只是被上天降落到星星上,暂时找不到通往地球的路,也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找到这条路,于是他们需要一个向导,小心翼翼、万般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到这条回家的路。所以,如果你遇上来自星星的他们,一定要给他们好多好多爱。

冷漠的剑锋,比孤独更可怕

伟大的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从来能看透人性最深处的问题,从扛鼎之作《巴别塔之犬》到这本《星星上的人》,她再次将笔锋指向了人群,像你我一样的人群:

夏令营的主办者斯科特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采取了种种方法甚至专门为家有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开辟了一个乌托邦似的长期夏令营,但效果却不尽然,不仅自己苦恼万分,还被许多家长们怀疑他是邪教异说,于是危言四起。最后,在百般委屈和不被理解下,斯科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说孤独症者的冷漠是因为病患的话,现实人群的冷漠则更是一把杀人无形的利剑,将人心斩得粉碎。好在他惨烈的结局震撼了共同经历一切并也曾对他有过误解的蒂利一家,他们成为和谐夏令营新的承办者,这份善意像萤火之光被继续传递了下去。

社会进步了,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远,甚至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内心变得和孤独症者一样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是一种比孤独症更无形的孤独。卡罗琳帕克丝特总是能让人们深深反思,在我们扬扬得意于浮华的世界中时,她总能敲响我们背后那只深沉的警钟。

相信《《深海里的星星》读书笔记》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读后感大全网”是您了解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红星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