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中学生读书笔记

中学生读书笔记

关于中学生读书笔记。

古语言: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不同的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份读书笔记,那么,你有没有收集优秀的读书笔记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学生读书笔记”,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一只狗一生情

——读《再见了可鲁》有感

(361021)集美中学高二7班李晓惠/发表于中学生语文(有节选)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小猫、小狗并不仅仅因为它们的可爱与单纯。

日本有个作家叫石黑谦吾他说他的生命中出现过很多只狗它们仿佛是与他宿命相连的他从狗身上得到了巨大的安慰和鼓励因此他写了《再见了可鲁》这本书。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马上就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上面是一只趴着的拉布拉多犬深黑色的背景。

那样的眼神那样的姿态是那样的熟悉。我情不自禁地轻轻地把手搭在它的鼻子上刹时似乎激起了心中的某个回忆。手心有种异样的感觉仿佛真的有温温的湿湿的呼吸

温暖了我的手。那眼睛在跟我诉说着它的一生。

可鲁是一只纯正的拉布拉多犬也许本应该很平常的成为一只平凡的宠物但是它却是一只导盲犬。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导盲犬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动物。

它会帮助主人上下车引着主人走安全的道路遇到路口会停下遇到障碍物会避开当红灯亮的时停—下脚步……可以想象盲人对导盲犬会有多大的依赖而导盲犬的这些行为都仅仅因为它们对人的爱。

可鲁是日本的一只导盲犬退役后由一对姓仁井的夫妇收养。那时可鲁已经是一只虚弱的老狗了。书里面说到可鲁已经快不行了也许是肺部受到压迫而感到呼吸困难它频频示意要翻身但是最终它连发出示意的力气都没有了。“仁井先生不停地抚摩着它的头仁井太太摩挲着它的背部用平静的口吻对它说:‘小可谢谢你你不需要再那么努力了可以了你就慢慢休息吧到了天国以后要准确地报出自己的名字‘仁井可鲁’噢!”刚说完可鲁就停止了呼吸。看到这里我难过的哽咽最终还是哭了为了这可爱生命的陨落为了一个我认为无比高尚的生灵。

佛斯特说过:“在这个自私的世界上一个人惟一不自私的朋友惟一不抛弃他的朋友

惟一不忘恩负义的朋友就是他的狗。”可谓“一只狗一生情”。

狗把人类看成自己的神即使人们不停的辜负它们背叛它们伤害它们但它们却永远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毫无怨言的陪伴着我们的孤独。

它们忠诚勤劳但求付出不求回报。在某些世俗的人身上这些品德已经逐渐消失殆尽了狗性中深具超凡的神性而人性中却潜藏着可耻的兽 性。

这个社会越来越世俗越来越淡漠人与人心灵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试问此时还有谁在保持着不变的忠诚呢?还有谁让你唤之则来呼之则去不计较你的粗鲁和无理的对待并无休止的迁就你呢?

从此我告诉自己要更爱狗也希望能告诉别人请爱你们的狗。

作文点评:

文章从狗讲到人从书讲到自己又从自己写到他人都起源与自己喜爱狗的个性;文章从事写到理从国外到国内有回到世界都透漏出一种情、一种人文关怀。“文似看山不喜平”李晓惠同学的文章就有这一优点值得同学借鉴。

信仰偶像奇迹

——读《耶稣的凡间之旅——爱火》

读懂了耶稣你就感悟了至少半个世界。

——原书作者徐彬写的题记

初读这本书我很是为徐彬的勇气折服。他以东方人的视角用他自己特有的笔法将

无数的历史碎片补缀完整还原成一个久已湮没于历史的震撼人心的画面——《耶稣的凡间之旅——爱火》。

犹太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五百多年来他们饱受异族的蹂躏然而他们始终没有绝望支持他们活下来的是一个代代祖传的信念他们所信仰的上帝耶和华总有一天会赐予犹太人一位弥赛亚他是上帝之子将带领犹太人恢复他们的疆土和上帝的尊严。

终于有一天沿着荒凉而寂静得的约旦河谷地一个孤单的身影缓缓地向西南方向移动。

他就是耶稣。

在这之前他靠他的木匠手艺养家糊口。当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他抛下了母亲玛丽亚和几个兄弟独行远方。一切只是为了听从主的召唤负起主交给他的责任。

耶稣孤独一生所谓“高处不胜寒”他头脑中鲜活的思想总是会遭到凡夫俗子的唾骂和排斥。尽管他有许多门徒但他相信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走进他心扉的人。他宁愿痛苦的。

[关于中学生读书笔记]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编辑推荐

中学生读书笔记


《童年》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

马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在竹林里嬉戏,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闻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开始的.

拎着个大篮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捡麦子,大篮子却总是撞到我的脚后跟.两条小辫儿上下欢快地跳动着,白蝴蝶在身边快乐地翩翩飞舞.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微风挑逗着衣襟,篮中的麦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就是在欢欣愉悦的劳动中度过的.

走进了书香四溢的校园,也成了一个莘莘学子.充实的一天就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了.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高尔基的《童年》,文章以极其细腻而又饱含神情的笔触描绘了外祖母这充满人性光辉的人物形象。

让我们沿着高尔基给我们营造的温暖而又流畅的文字的河流,抓住那些涓涓细流,用心思考,用心感悟,一个充满魅力的外祖母便会站在你的面前,对着你微笑 在外祖母没有听的我的声音时,她的样子很凶,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着气愤的光芒。当我问到头发为什么这么长的时候,外祖母即刻改换了模样,还是用昨天那样的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外祖母总是用这样温暖柔和的腔调对我说话。

把自己的头发长说成是上帝给自己的惩罚,自嘲中满含着幽默,一个多么开朗的人啊。你睡吧,还早着,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多像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中,一个慈祥老人所说的话呀,可以想象出她脸上洋溢的微笑,可以感受到她轻松和谐的语调。

我不想睡!感叹号昭示着我态度的坚决,显现出我在外祖母面前的无拘无束乃至略微的放肆。对于我这样的言语,外祖母马上表示同意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外祖母就是这样尊重我一个儿童的意愿!她的这样的平常的话,如同那窗外的阳光温暖着我幼小的心灵。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外祖母问话中隐含着轻轻的责备,但更多的是关爱。先前我说话时,外祖母并没有让我小声,任凭我喊出那样的话她丝毫没有生气,但现在却让我小声点。她边说话,边梳头,一边往沙发瞧。原来沙发上睡着我的妈妈!噢,外祖母原来不想这件事让妈妈知道,不想我受到妈妈的责骂。外祖母真是我的好朋友啊。于是我便沉浸在外祖母温柔的话语中,静静地注视着她

她微笑时,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快活地露出雪白的牙齿有皱纹的面孔年轻、明朗,我的外祖母是乐观的、充满朝气的;全黑的衣服遮不住她眼睛里射出发自内心的永不熄灭、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外祖母又是顽强刚毅的;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却又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我的外祖母是又是可爱的。

在那天醒来的早晨,我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我的慈爱的、乐观的、坚毅的外祖母,让她的唱歌似的话语,如鲜花般在我的心底温柔地开放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让这种卑鄙灵魂消失,正是无产阶级努力的方向,直至今天还在继续......

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关于中学生的读书笔记大全


《宽容》是荷裔美国作家房龙的一部名著。作者用极其轻巧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着作,细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故去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带领我们神游历史,探寻人类精神不宽容的根源。在崇尚知识和理性的时代,人类更要学习宽容。

从儿时起,我极爱宽容,因为痴迷清丽的句子:被踏碎的花儿,仍将芬芳沾上鞋履,这,就是宽容。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这是一位哲人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一日读到纪伯伦的诗:我永远在沙岸上行走,在沙土和泡沫中间。潮水会抹去我的脚印,风也会把泡沫吹走。但是海洋和沙岸,却会永远存在心灵默默颤动。我想我能理解海洋的永恒,我铭记着海洋的宽容。霎那间我似乎肯定自己理解了宽容用爱来回报他人的怨恨,便是宽容了。霎那间我似乎觉悟到宽容是一个单纯的理想,她的存在仅仅需要一个高尚坚韧的灵魂。然而,当我读了的《宽容》后,我才发现,房龙先生似乎对宽容别有一番见解。

《宽容》一书虽然主要论及西方宗教历史上的不宽容及为这种不宽容所进行的斗争,但今天看来,房龙这本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宗教领 域,而成为人类精神层面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争取宽容而战的历史。 房龙在书中要说的道理很简单,可以引用他自己的一段话来说明: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点是一致的 :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他们可以诚实地相信自己正确,却又从不能使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坚固绝对的信念。房龙最反对的是世俗全力和精神信仰结合后施加给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体上的暴政。在他看来,任何绝对的信念,都包涵着潜在的暴力,一旦信念找到了通往世俗权力的门径,它的暴虐本性就会显露出来。房龙给出的解决是怀疑,对任何的观念、理论、思维方式都要用怀疑来冲淡它繁殖、复制、独裁的本性,就连自己都要怀疑。怀疑一切,用怀疑给一切以改善发展的余地。在房龙的眼中,大部分信念信仰的开端都是朴素的,甚至可以说是浪漫的,但一旦稳定发展起来,就会落入功利主义的魔爪而万劫不复。痛恨功利的房龙却用功利观来解释叙述历史,勿宁说这是合乎逻辑的,因为那最初的纯洁高尚很可能在本质上是虚假的,是违反人类天性的。政治上的浪漫主义会演变成流血的暴政,带有浪漫情怀的君主往往都堕落为暴君,前者有法国***为证,后者在我们身边就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今天看来,宽容这个话题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宗教本身,而成为人类精神层面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诸如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等等。在面临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国家内部的改革、对外的开放必不可少,一个个旧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一批新兴工业正在迅速崛起,市场经济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宽容。将之扩大到生活和学习中,就是要树立竞争的对象,对别人的前进总抱以不认输、不甘落后的态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赶超别人,这也就是不予以宽容。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竞争是平等、公平的,这里的不宽容不仅体现在对强者的不屈服,还表现为对自己的不满足,敢于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说来,发展就要有对人对已不宽容、不松懈的态度,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

岁月如歌,婉转悠扬,让我们在歌声中放飞求知的欲望。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注定要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没有书,何以展现世界的精彩纷呈?没有书,何以寻找千年的历史?没有书,何以印证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每一本好书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垫脚石,让你站得高,看得远;是智慧之神,弥补你心灵的空虚;是片片绿叶,为我们增添了生命的光彩。书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告诉我们做人的准则;书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树立人生远大的目标。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孕育希望的摇篮。一本好的书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如果你所谓的读书就是,只局限于捧着书本干啃,那你的阅读范围也太狭小了,但是,面对铺天盖地的名着浪潮,茫然失措的你又会做出怎样的判断与决定呢?

熟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人在每一个阶段,应该读不同的书。孩童时期,我们应该读一些古文诗词,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语文汉字,了解我国的古文化,还可以体会作者赋诗时的神韵与气魄。稍大一些,接触一下近代的诗歌散文,例如《泰戈尔诗集》、《徐志摩散文集》,用心去体会作者那或喜、或忧、或悲、或愁的心境。我们还可以稍微涉取中国的四大名着,观望大观园里的兴衰,三国争霸的激烈,唐僧取经的艰险,梁山好汉的悲壮,跨越时空,享受我国文化特色的古典文学。

三天多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简爱》,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这连住的几日,我几乎除了吃饭和睡觉,一切时间都耗费在这本来自遥远国度的小说里。然而我还得在抱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它的杰出与迷人。很少见到这样迷人的异国风情。这充满着英国十九世纪趣味的故事里,让我感慨了很多。其实我应该早些接触这本书,早就有很多的人介绍它了。可惜,我拥有着一点排外的情愫,一直拖到现在去欣赏它,实在有些相见恨晚。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英国人的思维和宗教信仰有点难以适应。不过呢,人世间的真情多数是相通的。每当我读到小简爱因为无亲无故而遭受虐待和歧视时,心中顿起的怜悯之情真让人难忘;每当简爱一次次化险为夷让我多么兴奋;当她勇敢地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而坚持自己心中的真爱时,多么令鼓舞和震撼;特别在文章最后,她抛弃一切去照顾那位可怜的爱德华时,我的心中欣慰与感动迸发而出。

关于这本小说,我想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它在很多艺术方面的杰出融合。我敢确信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首先,她在描绘风景时,是以一个画家的审美角度去鉴赏,以一个画家情趣去把握光和影的和谐。读中国的小说很少见到这样细腻的风景描写的词汇。应该要感谢这本书的译者周令本的深厚的国文功底,使译本文采熠熠,令原著生辉。其次,夏落蒂.波郎特在语言学上的造诣也很深厚,作为一名英国人,作者可以说至少精通三种以上的外国语言。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它感受到整个欧洲的文化氛围。比方说英国人的自豪感和绅士风味,德国的大国气氛以及法国女性的天生浪漫情趣。甚至还读出了英国人那种殖民主义的歧视东方人的心理,比如他们称印度是个野蛮的民族。再次,夏落蒂.波郎特对感情戏的处理上,可以称得上很高明。她的主人公很少是一见钟情,这比较现实,但是她赋予的爱情总是在默无声息深入到读者的心田里。如此巧妙的感情戏,让我很意外,很惊喜。

《简爱》的作者如果和中国的曹雪芹相比,毫无疑问,后者的文化底蕴要更博深一些。就像中国和英国人拼比历史,中国人可以无愧地说:我比你老的多。曹雪芹一生所学要比夏落蒂.波郎特要广博的多,毕竟中国的文化底蕴要丰盛的多。中肯的说,简爱的确比不上中国的《红楼梦》。不管是人物丰富还是物致的描绘上,《红楼梦》都是更为杰出的。但是,《简爱》中也有值得中国人去学习和欣赏的地方。比方说,《简爱》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可以说淋漓尽致。这点在很多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做的都不够.

读这本书我仿佛读了一遍《圣经》,西方人对宗教笃深的感情与真诚的信仰,真很令人敬佩。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在读《简爱》时候,让我感受到在拥有宗教哺育下才可以得到的人情的纯美,在现在的中国这真的很难得。其实,很多圣经里的教诲与中国的孔儒的经典思想是相通互补,而现在国人却往往忽视了祖先的睿智。比如圣经里劝人从善,劝人宽忍,劝人感恩,与孔老夫子劝国人礼义仁,两者是相同的。在读《简爱》的时候,我时常被圣经里的美好的思想启迪着,让我联想到中国的现状,心中似乎收获许多。让我坚信,对于中国的儒家文化真的需要重新审视。

开学后,我学了第一课《窃读记》,想一想,其实,不止是作者,我也品尝过窃读的滋味!

我常常去新华书店,大多数我并不是去买的,因为买了,回家马上就看完了。我就去新华书店看书。到了书店,我马上就钻进茫茫的书海,尽情的荡游。我像一只小书虫,我啃、我吃、我嚼!啊,真美味!我的肚子永远也填不满。我读着读着,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在做什么,好象一切都从记忆中抹去。留下的是在《皮皮鲁总动员》中奇妙、有趣、梦幻般的童话世界;留下的是《人类之迷》中那一串串说不清、到不明的小问号;留下的是《图说天下》中那美丽、迷人的世界各地;留下的还是,喂,你怎么又回到这里啦!你原来噢,又是管理员,又把我从书里拉回了现实。我只能乖乖地把书夹起来,放回到原处,过一会儿再偷偷地回来。

我爱读书,简直不能用言语表达。啊!窃读的滋味!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书是精神上的食粮!我想,书会伴随每个人的一生,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书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处世的方式,但他没有教我们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做。他只是机械地告诉我们,有几条路可以走,但做出最后决定的还是自己。但往往我们只会选择曾经走过的那一条,因为书告诉我们的其他路,有太多的未知和扭曲。比如说别人侮辱了你,你应该觉得愤怒,单数告诫你,你要平和,你要宽恕,如果你选择了树的那条路,压抑了本意,积聚了愤怒,内心只会更加急躁。相反,或许你大骂一顿后,反倒是舒畅了,仰笑离去。

看不同的书,总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本书告诉你要学愚公移山坚守执着,那本书就提醒你学鲁迅三改其至懂得放弃。这边告诉你要孔融让梨内敛谦让,那边就告诉你要毛遂自荐自赏自信。这边告诉你欲速则不达,那边告诉你快刀斩乱麻。这边让你破釜沉舟一鼓作气,那边则叫你三思后行留条退路。这边让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那边则告诉你忠言逆耳利于行。于是你晕头转向,选对了你就功成名就,光照历史,选错了,那不好意思,滚一边去吧。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对五花八门的选项,你迷惘矛盾,而你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怎么办

所以往往我们的选择,不是前人之书所指引我们的,更多是通过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跌撞中所领悟的。当那些早已练就自我,达到非人高度的圣人,着书来告诉我们捷径,让我们少走点弯路时,他们往往忘记了,人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中,没有所谓的捷径,我们始终会做错一些东西,也会做对一些东西,然后才会走出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把别人的人生复制到自己身上,就更不可能用别人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所谓读书,不过是告诉我们是非善恶,告诉我们人生有多少种选项,但下决定的还是在于自己。你可以借鉴,切不可模仿。

在人生的旅途中,或有欢乐,或有悲伤,但这一切的情感一旦通过阅读的洗礼,一切情感都已全无,只剩读书之乐。

或许有人会说:书是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品起来可真苦啊!可是不然,你殊不知,口感越苦,越会使人振奋,口感越苦,越能使人体味深刻,正如钱钟书的那句:真正的读书的快乐是不放糖的咖啡,在苦中能品出甜味来,苦才真正是读书的快乐的引诱。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书中,我们可以重返《三国》的激烈战场,感受《水浒》英雄的英姿飒爽,身临《西游记》的神人怪鬼之界,垂怜《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在书中,从孔子的《论语》到毛泽东的《毛泽东诗词选》,从鲁迅的的《彷徨》《呐喊》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冰心的《小桔灯》《繁星春水》到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四季轮回,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书令我们感受到了从古至今,由国内到国外,从老一辈到新一代的改变与不同,博览群书,生活是如此充实。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读书,才能为未来的蓝图染上光辉的色彩。是故有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邻光,更有程门立雪,囊萤映雪,燃糠自照,最终终成一代名人。因此,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可以造就一个人,何乐而不为呢?

在现在,多数同学只重视读课本,而不重视课外阅读,只重视考试成绩而不重视身心感悟,只重视表面意思而不重视深层涵意,这并不是真正的阅读,这样读书只会觉得乏味,枯槁,必会感到苦了,而只有用心,用爱去读书,读书之乐必会令你乐得合不拢嘴。

读书会有苦,但苦即为一种乐,读书会感到快乐,而必须是在经历苦的条件之后,是亦苦即是乐,乐必经苦,这便是读书的苦乐之境了。

感谢您阅读“读后感大全网”的《关于中学生读书笔记》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学生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