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读水浒传宋江有感

读水浒传宋江有感

宋江也是英雄——读《水浒传》有感。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相信极大部分人只是看了四大名著的电视剧,而没有阅读过书籍,读名著在个别情况下,比看名著的电视剧更能吸收知识!我们在读完名著书籍后,把读后感写下来,将会对自己更有益处。那么,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宋江也是英雄——读《水浒传》有感,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提到宋江,人们都会一致赞同他是名符其实的及时雨,谁(只要是正直的人)有困难他都慷慨解囊相助,或冒死通风报信,因此他赢得了107位好汉的心,坐上了梁山第一把座椅。但是很少有人把他当做一个英雄看待,只是觉得宋江这人不错罢了。

但凡是英雄,都必须德才兼备,胆识过人且乐于助人的。对于宋江来说,乐于助人是肯定的,但是其他几个方面就在书中很难找了,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毛泽东多次观看《三打祝家庄》(戏剧),多年以后他还说: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三次?我看宋江这个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真打。我们干革命,就要学宋江。这就说明了宋江的才能。至于乐于助人,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灾民中有一个姓阎的妇女,因为旱灾,丈夫死了,连个棺材都没有,她只得带着女儿惜姣在道旁乞讨。这时宋江正从县衙出来,见此情景,把兜里的钱都给了老妇,便带着他的随从张文远离去。单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宋江的

雷锋精神了,再加上他能够为朋友通风报信,赴汤蹈火,更是把助人一词的意义推向了极致。

再说德吧,宋江号令群雄,对于像李逵这类的好汉自然是不可能用武力征服的,唯有以德服人,以自己的品行使手下听命于自己。而且他识贤才,对自己的兄弟们不离不弃,就想刘备一样。刘备是英雄吗?当然是。那么宋江也应是英雄了。

HdH765.cOm更多精选四大名著读后感阅读

水浒传宋江读后感


水浒传宋江读后感范文一

说起宋江,我便会想起及时雨这个词。他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有忠有义的头顶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先说一下宋江的忠吧!宋江主张招安,有人认为是招安害死了一百零八将,还有人认为宋江是想过上好日子才招安的,可他们没想过,宋江招安后,并没有过上好日子,不停地带兵打仗,经常打赢,这不是在为朝廷尽忠吗?

宋江还是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他是朝廷的人,可得知晁盖犯了罪之后,马上去报信,还自己承担责任放走晁盖,这才救了他,难道宋江不是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吗?

宋江是一个忠义的人。很少人能做到这两样,总是只能做到忠或只能做到义,因此,我要向宋江学习,做一个既有忠,又有义的人。

要学习宋江的忠,就要从身边做起,忠心耿耿的对待每一个人,这就做到了忠字。

可只有忠是不全面的,还要有义。做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要常常帮助朋友,就有做到了义字。

做人要有忠有义,便是我从宋江身上懂得的道理,我要好好向他学习,做一个既有忠,又有义的人。

水浒传宋江读后感范文二

记得上二年级时,过生日,妈妈送给我一本厚厚的小说叫《水浒传》。那时候的我还看不懂这样的厚砖头,就把它丢到了抽屉里,让它睡起了大觉。

光阴似箭,一晃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年的暑假,我整理课外书,把它从睡梦中吵醒。看着封面上的人物肖像,想起爸爸说过,那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号称一百零八将,个个了得。好奇心促使我打开了它,谁知便一下子上了瘾,爱不释手,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便读完了。为此,妈妈还笑着骂我是书虫呢!

看完了整本书,原本枯燥难懂的话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理解,如爸爸所言,一个个人物也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比如:仗义疏财的宋江、足智多谋的吴用、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景阳岗打虎的武松、脾气火爆的李逵、拳打镇关西的鲁达、神行太保戴宗、小李广花荣等第。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及时雨宋江宋公明了。他在原梁山的首领晁盖中药箭去世后,就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当起了梁山泊主。虽然他是头领,可是我却发现:他既不会像吴用那样出谋划策,善于用计,又不像其他人那样会舞刀弄棒、冲锋陷阵。可是又他为什么能当上头头呢?后来爸爸点拨了我,说:你再打开书好好看看,每次打仗时是谁点兵用将的?有没有取得胜利?带着问题我又打开了书,可不是吗,每次用人或打仗,宋江都能点出他需要的人,利用他们的才干顺利地办好事或者取得胜利。我恍然大悟:原来宋江在梁山众多英雄豪杰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就是他最会知人、识人、用人啊!了解他们的性格、知道他们的本领,然后根据需要,发挥出各人的特长,真了不起!我们生活或工作中不也正需要这样的帅才吗?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有空也去读读《水浒传》吧,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的!

英雄之心 ——读《水浒传》有感


天下,英雄罕有。只那梁山泊里,便有半世英雄。

好汉因义气而聚,梁山因水浒而威。如果没有这一百零八位好汉,没有这一百零八颗英雄之心,梁山便只是梁山,平平无奇的一座山。

万物之所以有灵,皆因人心之所念而长存于世。

宋江的一生,跌跌撞撞,浮浮沉沉,也有过辉煌,也有过失意。怒杀阎婆惜只是他一时的冲动,而他最终被逼上梁山,是不甘那世道的昏暗,淹没了他英雄的本心。他以义气为甲,以才华为剑,怀揣着他英雄的信仰,劈向这浑浊而荒诞的世间。他谁都不是,他又谁都是。他一颗英雄之心,浪迹在荒垠与雾霭间。他之所以行走,之所以挺起他的剑,因为他英雄的心不死。命运对他最残酷的,就是给了他这颗无惧无畏、追求真理的心。他被委以重任,在自己迷茫的内心里,扮演一位高高在上的英雄。

他的兄弟们,统共一百零八位好汉,都是他闯荡江湖时流落在各处的信念的碎片。他的兄弟们,他们如此优秀:战沙场,他们奋勇当先,屡建奇功;退强兵,他们威风凛凛,慷慨壮义;邀义士,他们各出奇招,分工有序。他们是战无不胜的传奇队伍,他们各有所长,各有坎坷的命运,却都是一颗英雄的本心。正因为如此,他们百战百胜、无畏无惧;正因为如此,他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正因为如此,他们流芳千古、永传佳话。在这瞬息万变、昏庸黑暗的世道里,他们不屈,他们反抗,他们坚守,他们证明。每一位好汉,终其一生,不过是向着这为他们所嗤之以鼻的世道,为自己的英雄之心作证明。

所以,他们齐心协力,退官兵、破大辽、擒田虎、捉王庆,剿方腊,他们是不倒的传奇。人活一世,活的便是这生命的意义。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血气方刚,为自己的英雄之心打造着、证明着一个又一个完满的生命、不朽的传奇。

世间总是不公而又万变的,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在自己的世界里,保存好自己的英雄之心。在追梦的路上,一路披荆斩棘,即使伤痕累累,也能勇敢地面对莫测的命运,亮出自己的英雄之心,以心为剑,不畏艰险,由衷地高喊一句:“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何为英雄?!英雄为何?!——读《水浒传》有感


八百里水泊梁山,英雄聚义; 众豪杰一百单八,替天行道。——这就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用毕生精力写就的
旷世奇书《水浒传》。每当我捧起这本书时,就会心
潮彭湃,思绪激昂,有两个大大“?”萦绕在脑海 
中:何为英雄?英雄为何? 

 兄弟义气,英雄之性情也!

儿女情长乃私情也;尽忠报国乃豪情也;惟独兄
弟义气,才为英雄之真性情也。 
《水浒》中得一百单八将正是抱着“四海之内皆
兄弟,天下皆为一家人”的信念,共聚梁山。武松醉
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正是出于兄弟情义;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更是为兄弟不惜上刀山,下火海;晁
盖、吴用、阮氏兄弟等人义劫生辰纲,兄弟们团结一
心,同甘共苦,终成大事;有“及时雨”雅称的宋江, 
更是想兄弟之所想,急兄弟之所急,救兄弟于水深火
热之中,而从不顾己。兄弟情深如此,怎不为英雄?

一部《水浒》道出了英雄之性情:兄弟义气。 
 替天行道,英雄之信念也! 

古人曾云:“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梁山英雄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杀
富济贫,乃真英雄也!

梁山好汉个个集正义和公理于一身,他们疾恶如仇、
除暴安良,所作所为,人们无不拍手称快。鲁提辖拳打 
镇关西,为的是解救金氏父女;晁盖、吴用、阮氏兄弟 
等人义劫生辰纲,为的是接济贫困。 

一部《水浒》写出了英雄之信念:替天行道。 

 勇往直前,英雄之本色也!

一百单八好汉齐聚梁山,但英雄们前进的步伐并
未停止,他们铲除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障碍:三
打祝家庄,扫平曾头市,二退高逑老贼……
一部《水浒》显出了英雄之本色:勇往直前。 

然而宋江却“招安”于朝廷,梁山大业毁于一旦, 
读到此,我百思不解,顿生惋惜之憾。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路见不平
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读完《水浒》,歌星刘欢那高亢激昂的歌声,总会在我
耳边久久回响,回响……



宋江其人——《水浒传》读后感



林光阳

《水浒传》是一部中国的经典长篇小说,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分为一百二十回,主要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人因为各种原因在梁山泊落草为寇,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在梁山泊抗击官兵,又在被招安之后为国出力的故事。
一说到《水浒传》,肯定会有人开始大谈特谈那些奸臣如何迫害好人以至于使他们不得不反上梁山,又大赞英雄们是多么忠义,即使沦落至此也等待着国家的招安以便重新为国出力——在被赞誉的人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宋江,因为书里也称他是“及时雨”。
但是,宋江真的是那么“忠义两全”吗?
不,不是的,而且可能还离真正的忠义差远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先从书中第一次出现“山东及时雨宋公明”这个人物的第十八回着手进行分析。宋江最开始的时候是郓城县的一名押司,是当地地方政府的一名小吏。但是他作为地方政府的一名小吏,却在从何涛那里得知要抓晁盖时“飞马”通知了晁盖——这一着,不是摆明了的违背国家法律而且还犯下了通天大罪?而且,宋江这时的行为明显与之后在梁山泊时每当李逵说要**时便急忙喝止的行为是矛盾的——前者视王法若无物,后者却又视法规重如泰山。并且,宋江口口声声说是所谓的“贪官污吏”逼他反上梁山,可是他被官府追捕的罪名是什么?最早是因为阎婆惜发现了他与梁山泊的贼人有往来,而他就杀人灭口了——所以有了第一次被追捕。第二次被追捕是为了什么?酒醉之后吟反诗——你有听说过哪个忠心报国的人会因为酒后要抒发自己的不得志而跑去吟反诗的?!这不是摆明了视国家法度于无物还会是什么?
后来在宋江被捕后,还有一个很细微但能够体现出宋江的虚伪的细节:在路遇梁山泊人马时,花荣要为宋江开枷,宋江连连推辞,还说“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而在穆太公庄上,当两个公人说“这里又无外人,一发除了行枷,快活睡一夜。”宋江就轻易地说“说的是。”当时应允,去了行枷。而且在逃跑时还不忘带上行枷。后来怕误了期限,重新上路时“依前戴上行枷”——这不是说明宋江在被穆弘等人挽留在穆太公庄上时是没有带着行枷的?!这么看来,他在梁山的一番作为不是别有用心还能是什么?其人虚伪,可见一斑。
说他不义,是因为他弑了晁盖,还无耻地占了梁山泊的头把交椅。为什么我会认为他弑了晁盖而将梁山泊据为己有呢?首先,宋江将大批的他所结交的犯了事的英雄豪杰送上了梁山泊——也就是说梁山泊的大部分将领都是宋江的嫡系。其次,在宋江上山之后,山寨内里的各项人事调动(书中在第四十一回最后倒数第四段和第五十一回第三段)居然都归给宋江管理——要知道,当时晁盖还没死,宋江还不是头领——结果他居然在行使头领的职权。再有一处:宋江上山之后,晁盖三次说要亲自带兵出战,宋江都不让(第三次后来是没有拦住)——这简直就是变相软禁了晁盖。
另外,关于宋江之弑晁盖,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在晁盖中箭死了的时候,宋江“似考妣一般,哭得发昏”但,在这之后便没了为晁盖报仇的打算,反而管自己打理山寨去了——直到曾头市又一次强抢了梁山泊的马匹,才再一次举出“报仇”的旗帜而发兵攻打——这之间隔了八个章节——宋江简直是摆明了的不愿报仇。
宋江其人,真的是“忠义双全”的吗?众人口中堪称楷模的宋江,也不过是一个为了一己私利什么都可能做出来的狡诈之徒罢了。施耐庵这样将宋江的本性隐藏在细节中,实在是大有可思索之处。
那么,生活中常见的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真的表里如一吗?

相信《宋江也是英雄——读《水浒传》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水浒传宋江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