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仁光受难记观后感影评。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我们将观后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仁光受难记观后感影评,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仁光受难记》是一部来自日本的剧情电影,影片主要由辻冈正人、若林美保和岩桥秀高等出演,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把这部电影列入情色片,这就太肤浅了。仁光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当面临诱惑的时候,就看当事人自己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与残忍,我们活在世上每天都会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没有人能够随心所欲的活着,一旦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仁光一直在压抑着内心的欲望,当被妖孽诱惑的时候,他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最终成为了连妖孽也感觉恐惧的魔。如果当时他能够抵御诱惑,就真的超凡入圣了。《菜根谭》里面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在怒火燃起、欲望升腾的时候把持得住自己,邪魔也会变成真君。这说明人要抵御诱惑很难,但是也表达了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必须控制得住自己的意思。也许抵御诱惑不能让你飞黄腾达,至少也不会堕入不可挽回的深渊。我有一个同事,他有一段时间穷困潦倒,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当时他想抢劫一个单独夜行女士的包,当时他压抑住了自己的欲望,虽然现在他仍然靠打工活着,他的悬崖勒马也阻止了他跌入犯罪的不归路,直到现在他也很庆幸当初没有进行抢劫。

抛开影片的怪奇设定,即仁光吸引女性的天赋不谈,单纯谈谈仁光对禁欲的认识。

仁光是一个出家没多久的小和尚,在寺院表现的非常勤恳,无论是修行还是劳作都无可挑剔,单从表面来看,仁光简直可以说是模范和尚。可仁光的内心对于男女的欲望是有很深的执取的,他在街上化缘所受到的村妇的欢迎和骚扰,可以视为他内心的妄念,因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这一点从后来他在禅坐中脑海里妄想的被整个村子的女性追逐也可以了解到。

由于仁光化缘时太受女性欢迎,寺院住持禁止了仁光的外出化缘,于是仁光留在寺院打扫,在打扫的过程中仁光突然听到一位女性呼唤自己的声音,出于好奇(或者按奈不住的心魔),仁光决定过去一探究竟,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仁光发现了一位女子,这位女子见到仁光找过来之后随即往树林深处跑去,这个时候仁光犯了一个大错他跟着女子进入树林了。

从仁光情不自禁跟随女子进入森林就可以发现,仁光对女性的渴望是很深的,虽然他表面上维持一种清净,在修行和寺院的劳作上都很用功,但这只不过是他压制自己的手段。仁光对于修行和欲望的关系并没有清楚的了解,只是受到他自己,或者外在的一种灌输性欲是不对的,是违犯戒律的,我不能那么做,但他却没有相应的认识,即为什么性欲是错误的?应该如何看待性欲?怎么样处理它?仁光并没有一整套如何处理性欲的修行理论和方法,他只知道压制和对抗。

在树林里,仁光主动又被动的触摸了那位女性的乳房,回来之后他纠结万分,产生了极大的罪恶感,可内心的欲望也由此被勾出,他想通过禅修将欲望除遣,可这一次禅坐丝毫不得定味,脑中全是村子里的女性。仁光意识层面接受的佛教伦理和他内心深处的欲望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他无法处理这种内心的分裂,最终精神崩溃。几天后仁光恢复神智,为了躲避村庄的女性,仁光决定云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回自己。

仁光踏上了云游之路,虽然远离了村庄觊觎他的女子,但那些女子不过是他内心欲望在外面的投射。外境远离了,可内心并没有远离。在前往一个村庄的路上,仁光碰到了迎面走来的两位女性,或许是因为女子外貌姣好,当女子走过去之后,仁光忍不住回头。

仁光发现,在有人迹的地方行脚还是不行,还是会碰到女性,还是会勾起他的欲望。于是仁光决定进入山林,想必这样欲望就不会有出头的机会了吧。仁光虽然隔绝了一切的外境,内心的欲望还是不时浮现,脑海中还是会不断的想到女性。

最后仁光游行到了一个村庄,碰到一位女性抱着一具干枯的尸体,询问之下知道山中有一位山女,有极强的媚术,村中不断有男子被山女魅惑而被吸成人干。女子抱着的,就是她新死的丈夫。村长和女子请求仁光和一位浪人去解决掉山女,保护村中剩余的男性。仁光没有答应,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小和尚,没有法力。浪人武士接下了这个委托,前往山中准备斩杀山女。

浪人去了山中,仁光在寡妇的家里为她刚死的丈夫念经超度。仁光的天赋再次发挥作用,经还没念多久,寡妇已脱光衣服直接将仁光扑倒,仁光疯了似的逃出。他想,我和魅惑男性的山女有何区别?如果魅惑男性的山女碰到了魅惑女性的自己,不知道会怎么样?于是仁光也进入了山林。进入山林之后,发现浪人已经被吸干,仁光有些手足无措。山女看到仁光之后见猎心喜,开始施展她的媚术,仁光傻傻的站在原地,闭上眼睛大声的念诵咒语。山女丝毫不受影响,走向仁光,给了仁光一个轻吻,仁光的防线即刻崩溃。仁光在被山女XX的过程中,内心想到,不是我控制不了自己,而是山女的媚术太强了,所以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最后,仁光彻底黑化,戒律终究还是没有敌过内心的欲望。

影片的剧情大致如此,在我看来,仁光完美示范了什么叫做盲修瞎练, 持戒完全靠意志力,不懂得思择法义、如理观修,对于根门的防护也做得不到位。对抗欲望的方式有点像日本的外道修验道,就是站在瀑布底下大声念经。这多少和印度苦行外道有点像,以为单靠自苦就能得到解脱。仁光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出家人的例子,没有深入的了解佛教的思想和三观,只是浅层的知道一些佛教伦理,僧人是应该禁欲的,僧人是不可以说谎的等等。由于没有深入的熏修佛教的法义以此来转换三观,在很多时候就会出现以往的认识和佛教伦理产生()冲突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的人只会强压,只会不断的告诉自己,我不可以这么做。这种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强行把问题压制,并没有得到处理,终有一天,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反噬。

佛教是要求出家人禁欲的,不但不可以和女性行淫,手淫也是严厉禁止的。和女性行淫,是最严重的根本罪,自己手淫,是次一等级的僧残罪。僧人违犯根本戒自动失去僧人身份,如同被砍断的脑袋无法再接回去。而违犯僧残如同四肢被砍断,如果能够发露忏悔,还可以再接回去。单纯依靠意志力去禁欲,显然是行不通的,仁光就是这样,内心深处的欲望并不会那么简单就被解决掉,如果没有配套的理论和方法,想要降伏淫欲,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佛教实际上是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去处理这个问题的,可是很遗憾,如仁光这样的僧人并不了解。

喜剧片啊这是,好几处简直有《色即是空》的喜剧效果。

还男男示范。

食色性也。性是人生之大欲,无论男女,总是逃不过它的诱惑。作为一个僧人,色戒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僧人也是人,绕不过这一关,《西游记》唐三藏经历过不少。实习僧修行的初始阶段,年轻气盛,帅到没朋友,自然更加受到美女性欲的困扰,天马行空,心猿意马,胡思乱想,搏斗,最终将女巫打败,令其灰飞烟灭,意味着僧人终于克服了色之大欲,在修行成佛的过程中迈出了坚定的一大步。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得克服其他的七情六欲。

动画效果不错。各色美女袒胸露背也不会觉得恶心(只是觉得好玩)。就是无码虚化处理第三点这个怪怪的。《攻壳机动队》斯嘉丽也是如此处理的。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栋仁的时光观后感影评


《栋仁的时光》是一部来自香港的爱情科幻电视剧,该剧由袁伟豪、唐诗咏和朱晨丽等主演,剧情丰富曲折,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却是不怎么样,一起去看看吧!

这样小清新又文艺的电视剧,在TVB是罕见的,也注定不会成为热话甚至是收视的焦点。但我却庆幸在浓郁的烟火味当中感受到淡淡的清香。

立意

偷走时间,这个点子新又旧,对于TVB来说是新的,对于日常的我们来说是烂熟的。对珍惜时间、活在当下这陈旧又虚飘的命题要诉说得又新意又让人乐意接受并不容易,利用亲吻续命,是个不错的载体。从朝九晚五的都市人生活开始,到身边的人突然消失,再是和死亡靠得那么近时间,从来都不受人掌控,但又只能是被自己运用。怎样活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被思考,被剧情一步步推敲着。未必吸引,却能引人深思!

情节

剧中有很多人物也有很多的关系,是TVB熟练又喜欢的叙事风格,起码至今我觉得这个TVB一直做得很好,就算配角也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或许因为只有短短的20集,人物众多却不能一一尽诉,留有BUG,也留有幻想的空间。所幸,演员还算到位,潮州佬的憨爸和女强人EMMA因为小女孩姗姗而靠近,躯体健壮却弱不禁风的型男和干巴愤青女同事的冤家到互生情愫,父亲与儿子的爱与恨,黑社会大佬和律师女儿的纠结,不同性格的三兄弟情义,姐弟情,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还有他们身边擦身而过的故事等,像一根又一根线,交织成一个电视剧,又各成故事。故事很小,都是平凡生活中的不经意,变成了属于他们的小确幸。

咖啡厅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咖啡厅是一个文艺的代名词,听说喝着咖啡可以品味了整个人生出来,这样夸张的手法大家却觉得不为过,也许是对忙碌生活的一种安放。女主角为了未婚夫而坚持开咖啡店,但被分手后没有了要坚持的理由,却被男主角提醒,咖啡店已经成为了大家安放心情和梦想的地方,除了顾客来品味一杯青睐的咖啡,还有三个艺术家的展品区,还有光苏伯伯的安全地带,还有自闭的大男生对冲咖啡的热爱,还有来来往往你或我,在一间小小咖啡厅里找到了温存。有笑有泪,有平凡也有故事。

演员

最后,要不得不说演员,虽然都是熟悉的面孔,而且不是炙手可热的明星,却用演技演绎了一部别与TVB风格的小清新,袁伟豪第一次做主角,有很多说不出的好,一直不否认在TVB沉淀下来的演员演技实在无可口非,看袁伟豪的剧集不多,就《使徒行者》和这个栋仁相比较,也确实都演活了角色。其他的演员,也有新的突破,例如EMMA很是惊艳,憨直的潮州佬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黄长兴,大少姐演栋仁的妈妈很美好,看爸爸的戏是一种欣赏,还有新生的胡鸿钧真心觉得他是可造之才。至于唐诗咏,她还是她呀,虽然由于气质限制了她的戏路,但这种角色在TVB来说非她莫属,暂时不觉得有人比她更适合,当然,还是很期待她以后有突破。就我个人而言单纯看这些演员在剧中吵吵闹闹的也是够快乐的了。

喝一杯咖啡,品一部淡淡的电视剧,是一个很好的时光!

《栋仁的时光》拍摄于15年5月,等现在等袁伟豪、唐诗咏都上位的时候来播就出问题了。

香港那边的观众狂批唐诗咏是最水视后,前两集看下来不论喜怒哀乐只有两个表情,非常平淡。

要说唐诗咏在TVB熬了十多年了,本身不是港姐出身,没有光环加持,演技又很普通,职业生涯也是异常辛苦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在感情上背负了太大压力,总觉得她在剧里放不开,眼睛里没什么光彩。

翻翻老新闻,拍剧那段时间正是唐诗咏和洪永城分手,心情大受影响,发挥失常也是人之常情。唐诗咏人靓身材好,这么多年也应该上位啦。

希望她能自信一点,拿出自己的全部实力,不让喜欢她的观众失望,也不辜负自己在TVB这么多年的酱油时光。

这又是一部带着奇幻色彩的新剧,近年来TVB的作品,似乎都喜欢拿奇幻、玄幻或科幻的题材来追潮流。不过有多些不同的题材是好事,虽然剧情还是显得套路了些。这次讲偷取别人的时间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类似的故事在日剧和美剧都曾出现,当然港剧自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较生活化。

该剧男主角是个出生的时候就差点因心脏问题死去的人,是母亲祈求世人将当年多出的闰秒借给这个可怜的孩子,才救回他的一命。因此他的生命是世人所赐予的,他不能浪费自己的生命。然而借来的一切总有还回去的一天,三十年后的他,开始病发,可是每一次在他病发的时候,他都因跟别人嘴对嘴,而将别人的时间借来,继续维持自己的生命,相应的代价是那个被借了时间的人会昏迷和失去当时的记忆。

故事的主旨,是要人们珍惜时光,珍惜当下,莫虚度光阴。而且也以男主角偷走别人的记忆之后,相应地感受到别人的人生,从中解决诸多的疑难。好像帮那位木工面对抄袭别人作品的问题,还有帮那个昏迷的不良少年获取父亲的谅解等等。当然剧中还有两个相当神秘的角色,一个是郑敬基饰演的光骚伯伯,一个是胡鸿钧饰演的GG,这两个人似乎都跟女主角的未婚夫失踪有关连,而且每次出现都是相当神秘的,他们的身份究竟会是什么,就要慢慢地揭开了。

男主角袁伟豪,这次以一个满脸须根的唏嘘男形象出现,打破了平常靓仔形象,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至于唐诗咏,以出炉视后的身份在今年首度亮相,表演越趋成熟自然,这个柔中带刚的救护员,毫无难度。

冈仁波齐影评800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影评

7月中旬的杭州已然是个火炉了,幸好自己是做老师的,不用在这样的大热天里赶来赶去地上班。在家里什么都好,就是不想做饭。于是,凉拌的、清蒸的、水煮的总之,怎么简单怎么来。今天中午在女儿的一再要求下,我狠了狠心,闷在厨房里做酱爆茄子。其实,真的做了也就是那样,不就是在厨房里多呆了一会儿,不就是多出了点汗吗。忽然就想起了电影《冈仁波齐》里的朝圣。
电影没有气势磅礴的配乐,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静静地,它用镜头讲述了十一个藏民用一年时间,从芒康出发,磕两千五百公里的头,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磕两千五百公里的头,在我们看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当我跟朋友介绍这部电影的时候,朋友第一反应就是这真是太愚昧了。听着这话,令人马上想起了电影中的这一幕,在布达拉宫底下,围栏外是磕着长头的藏民,围栏内是不停拍照片的游客,两边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对与错,但是不同的信仰却让我们彼此都是那么的陌生。
故事中的朝圣者有70多岁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者和9岁的懵懂孩童;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和对世界充满向往的18岁少年;有杀生太多怕遭报应的屠夫和感恩叔父的男人。他们一路念经、磕头,晚上聚在简陋的帐篷里念经、交谈、休息。不急不躁、不赶不缩。无论是遇到满是碎石的路还是雨后的泥泞路,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双膝着地、身体着地,最后额头着地。印象最深的是,当经过被水淹的路时,他们犹豫了,经过商量,大家又从水中磕头过去。过了这一段水路后,大家停下来换衣服休整,人人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一刻,我流下眼泪,原来这些艰苦的朝圣、虔诚的信仰,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他们来说,这只是出了一次远门。是我们把朝圣想象成极为艰苦、纯洁和超脱的事。但事实上,这只是他们的日常。是他们的追求,就像我们想要有一份好工作、想住一套大房子一样。
再看看我们自己,何尝又不是在朝圣的路上。很多人说我们缺乏信仰,其实不是的,我们不信佛教、基督教,这不代表我们没有信仰。相信生命是神圣的、生活是美好,并且为此努力向前,这难道不是信仰。只是,在前进的路途中我们受到了太多的诱惑,使得我们怀疑这眼前的一切是不是值得我们如此付出。就像自己成为母亲后,总是全身心地为女儿做这个做那个。一次次地陪她上课、一次次地帮她参加比赛、一天天地督促她学习,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候会突然地问自己我这样做值得吗?、难道一定要这样做吗?、我们这么努力,以后一定会好吗?彷徨、困惑;犹豫、失望;无望、无助,在那一瞬间排山倒海般袭来。摇摇脑袋,在心里一次次告诉自己要勇敢,告诉自己为了孩子就应该这样做。于是,再一次地勇往直前。这不能说是朝圣吗?被太多的物质所困的我们,一次旅行、一次阅读甚至是朋友间的一次促膝长谈,当我们寻求多种途径放空自我时。这些也是心灵的朝圣吧。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
雪一片一片往下落。
在雪花与我约定好的地方,
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们都有同一个母亲,
但是命运却不一样。
命好的那个做了喇嘛,
命不好我走向远方

我不是那命好的喇嘛,所以,我更要勇敢地走向远方.

冈仁波齐影评600字


靠信仰行走远方
《冈仁波齐》影评
靠什么才能行走远方?信仰。题记
整部电影就记录了朝圣路上的经历,真诚的信仰。真实的朝圣本没有那么多起承转合,就是重复重复重复,力量本身就来自于这种重复。在正常人看来,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藏族人愿意匍匐叩首地前行上千公里,去看一座被白雪覆盖的山峰,哪怕磕头磕死在路上也在所不惜。不知道这种方式的朝圣,能让他们得到什么,改变什么。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我们而言,这些是疑问。对于他们,是与生俱来的信仰,自然而然。这条朝圣路上,有些人为了救赎;有些人却是为了逃离,更多的人却是为了众生。我认为艰难,他们却很淡定。
我们现在都困顿挣扎着苦苦追求的幸福,在现代都市文明中浸泡久了,幸福之所以遍寻不得,正在于太多人做事时考量的,唯有结果。在他们身上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实现了。无关金钱,无关地位,无关声名,甚至也无关身体的创伤与苦痛。幸福在我们看来含糊到难以定义的概念,在拥有信仰人看来,便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倾其所有地去完成一件事。就像很多心灵鸡汤都曾说过的那样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在被物质主义浸泡得快要麻木的当下,它会渗透到我们一些人的心底,让我们去思索片刻,我们无日无休疲于奔命的那些事,可曾有那么一两件,是真正遵从于自己的心?
信仰的坚持,在每天的生活中,如此平常。就算磕完了2435.4公里,他们也不会成为户外大咖,不会成为英雄,不会成为名人。他们只是做了自己本份的事情,所以,回去后,该干嘛还是干嘛。朝圣者们最终会获得什么?是心灵的净化与满足,还是生活的祥和与安康?我们无从知晓。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在几乎全民信教的西藏,的确家家户户都会在每晚诵经,的确有无数虔诚的人走在叩拜的朝圣路上,的确有人一遍又一遍地绕着冈仁波齐转山。任时间流逝,任风霜雨雪,任一辆辆汽车在伏倒的身边飞驰。
默然,寂静,欢喜
途中的老人家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着急?可不是吗?有什么好着急的呢?路上生孩子不着急,等她生完再继续;被石头砸伤腿不着急,等腿好了再继续;拖拉机被撞了不着急,不要车头,拉着车斗继续走;没钱了不着急,打工赚钱再继续命好的当了喇嘛,命不好的去远方。

唯有信仰在你心里的时候,
冈仁波齐也就在不远处。
不用辞职去远方,
也不用刻意去冈仁波齐转山。
当心中有信仰有爱的时候,
内心平和宁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就是《冈仁波齐》带给我们的感触。

《冈仁波齐》影评400字


《冈仁波齐》影评

《冈仁波齐》是一部艺术片,但更像一个纪录片,据说投资仅有300万元左右,票房却已超过一个亿。影片震撼心灵的两点:一是美丽的西藏景色,二是纯净的藏民的心灵。
西藏是一个自然美丽、独特而又神秘的地区,那里荒芜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原野,丰茂的绿林,高耸入云的雪山;以及奇特的寺院,精美的壁画,睿智的喇嘛,虔诚的信徒.......摄像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以唯美的镜头语言将这些西藏自然人文景观逐一呈现给我们。
故事从一个说走就走的朝圣旅程开始,待产的孕妇、年少的女孩、青涩的少年、负罪的屠夫、年迈的老人,普通的牧民,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只是几句简单的商量,无畏路程的遥远、过程的艰辛,收拾起行李就上路出发,仿佛上邻村串门一样,一路长头,磕向千里之外的圣地。
路途中的几个镜头印象极深:碰到积水,一句咱们磕过去吧,全队人员毫不犹豫,依次扑进冰冷的水中。拖拉机头坏了,人工拉车本已很疲惫,但他们仍一如反顾地走回来再磕。孕妇生完小孩,没有所谓做月子的身体恢复,直接返回朝圣的队伍。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佛的虔诚,对圣地的向往。
据说剧组在拍摄时,遇到一辆旅游大巴,车上好像有40多个人,擦肩而过,就在一霎那间,他们看到那部车辆掉在江里边。生命的存在仅在刹那之间。
制片人李雨林在《拙见》采访中说:我的理解就是信仰不关乎宗教,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是信仰的东西不一样而已。而我想:信仰是你的价值取向、你心中的方向、你想到达的地方,你想要的生活、你想成为的人。而如果每个人都每一天当作是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来活的话,我们就不会再去纠结于人生中的得失、荣辱和苦乐,心中只有现实的宁静、纯净的向往。

《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

天堂在何方,在远方,远方有多远,在心里。

刚刚看完电影《冈仁波齐》,还是老规矩,看完让我有心灵波动的电影或书,我都会写下观后感。这次借《冈仁波齐》观后感,也汇报下我的介绍和近况,以及对电影《冈仁波齐》的观后感。

2012年我开始有了想骑行西藏的想法,在网络上看了《骑行西藏》的纪录片,也看了517318网站的驴友路线推荐等,自己也在锻炼身体,跑步,爬山,骑车,由于种种原因和自己的经济债务困难,一直没有去成,这次,我不再有借口和理由,无论再有什么困难,我都该出发了。

电影《冈仁波齐》 主要内容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5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然而,我们的人生也是在朝圣的路上,心怀希望,梦想,为各种欲望,奔波着 ,努力着,奋斗着。我叫张元柱,山东人,来自孟子的故乡邹城市,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小时候家里很穷,初中都没有读完便辍学到天津打工了,母亲在我初二时十四岁那年元旦的晚上因病去世了,生前是个聋哑人,母亲很疼爱我和弟弟,父亲没有再找,是个没有胆量和思想的农民,一直收废品。今年我三十周岁了,春节时和父亲彻夜长谈几个晚上,催我结婚,让我存钱,从我十八岁就开始催我,我厌烦极了,最近几年慢慢理解他老人家了,顺着他,以前谈过女友,均以到结婚这步失败告终,我怕了,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恐婚症。三十周岁那天,我开始注册成立了我自己的公司,北京雨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我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也是在践行男人三十而立的古老传统。

我信仰佛教,是因为我母亲, 经常梦到她,梦里母亲会说话了,但我总是听不清说的什么,总感觉离我很近,可是又总是到不了母亲的怀抱里,直到我知道了《地藏经》开始抄经,回向母亲念经,做善事,母亲真的很少来我梦中了,我学习了《了凡四训》让我开始了自己的朝圣之路。这几年,我不杀生,不恶语,吃素了半年,因为献血时晕过去了,大夫强烈建议我得注重营养。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但我只想做好我自己,做好每件事,帮助我有能力帮助的,去做我有能力做到的。

朝圣的路上没有终点,人生的路上亦是如此,生既是死,死既是生,每一生每一世,都以不同是身份,种族,形态生存着,《冈仁波齐》让我明白:只有心怀众生,祝福众生都平安幸福,才会感到自己内心的快乐。我在天津创业失败时,闷了自己一个多月,每天处除了带着旺旺和童童早晚溜溜,就在屋里呆着,写日记,对着旺旺和童童说话,倾诉,心有不甘,可是失败终究没有打垮我,身上仅剩500元的我花430元去了五台山,天阴沉沉的下着中雨,我背着包,包里装了两把雨伞,有一对夫妇带着孩子,没有雨伞,我把其中一把送给他们使用,在爬山拜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幕:天下着雨,有老人,喇嘛,在台阶上,一步一跪一拜,或三步一跪一拜,或称作一个台阶和三个台阶跪拜,或是许愿,或是还愿,有人给他们撑伞遮雨,有人给他们清理台阶上的泥土垃圾,正是这情景,让我幡然醒悟,感概自己,这点失败挫折就要被打倒么,看着人家这么虔诚真心的朝拜许愿还愿,我这么年轻,身体健康,却犯了错,内心惭愧万分,回到天津,重新工作,慢慢走出困境,直到来到了北京,还是在路上,挫折不断,困难重重,但一直没有把我打到,我相信,我会做出一番事业来,我还有很多罪过没有赎罪,还有很多责任没有尽到,还有需要我帮助的人没有去帮助,我必须去做,哪怕是再次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我做了,努力了,哪里倒下就在哪里爬起来。

《冈仁波齐》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我的老师,教育了我要有始有终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我的家族里,只有我一人信仰佛教,家人甚至都有怀疑我有心理问题,我很清楚,我比他们任何人都正常,只是在社会上的生活工作经历,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人群以及我个人学习的东西改变了我的思想,我的价值观,人生观,家人的传统思想无法动摇我,只会催我结婚生子,我认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有责任活得精彩,而不是按照家人的命令去生活,我的老总问过我:人究竟是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活。我思考良久,很难回答。老总告诉我,人,是为别人活的,讲述了很多哲理。而我个人认为,不论为谁活,只要活着就好,有能力了,为别人活的多一点,没能力了,当然是为自己活的多一点,毕竟在人间,需要生存,需要劳动,即使是残疾人,也有乞讨为生的。

我的《冈仁波齐》观后感也许不够深刻,但我更加用心去感知我自己了。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爱我所爱的人,做我该做的事。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醒来》 从生到死有多远

呼吸之间

从迷到悟有多远

一念之间

从爱到恨有多远

无常之间

从古到今有多远

笑谈之间

从你到我有多远

善解之间

从心到心有多远

天地之间

当欢场变成荒台

当新欢笑着旧爱

当记忆飘落尘埃

当一切是不可得空白

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人生是无常的醒来

醒来

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一):不开始便永远无法到达

作者 嘎玛仁波切

路在脚下,即刻前往我们内心的“圣地”

信仰的极致,是一种心无旁骛的心灵极简。虔诚的体现,不会有太多花哨的繁复。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纯朴而持久的坚持。亦如我们会被匍匐前行风餐露宿,风雨无阻的朝圣人群所感动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与心的合一,路在脚下。如此的坚持,如此的锲而不舍,如此无所畏惧……

然而,他们的内心却少有狂妄的期许和不安于世俗的过分追逐。路在远方,路亦在脚下。无论我们前行的目地的在哪里,也无论前方的路途有多么的遥不可及。信仰的坚定,会让我们忘却太多的设计与筹划。只是,路在脚下,如此便去前行。

不开始,便永远无法到达。开始,即忘记路途遥远,只是用简单的身心合一,去缩减与目的地的差距。风尘仆仆之中,我们或许窥见了生命的意义所在,不为此生,却为来世。

真正的庄严,不在于过度的粉饰。在朝圣者的面庞前,或许更多是满身泥泞或蓬头垢面。但是那一双双坚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让人莫名的感动和心生敬畏。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会体现在无私无我之中。虔诚之心与我们最大的触动,也是那不为你我,却为众生的离苦得乐而不辞劳苦的前行之躯。

很多时候,我们向往一种宁静,向往一种纯粹,向往一种莫名的感动。往往寻找之时,却无最好与最真的契合。然而,当五体投地,叩首前行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时,莫名的感动,不由的叩启我们内心中,封藏已久的触动与共鸣。这就是内心纯善的契合。

每一步,每一叩首,每一句诵经,只为众生的祈愿与安康。所以,我们被震撼,这是一份人人心中本该有的最本真的愿望。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被过度的心与心外的装饰所迷惑,乱了自我,也乱了内心。

每个生命的起初,都有最纯粹与极致的信仰与虔诚底蕴。那份极简的纯粹,就是褪去自我厚重束缚之后的无私无我。所以,在眼观纯朴信仰与不褪色虔诚的情景时,我们的感动也是最纯粹的纯善复苏,那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心撞击。

其实,修行路上,没有太多的信誓旦旦。如果总是口号大于行动,那么,路,永远在远方。但是,回想那三步一叩首,只为众生的祈愿与祝福而前行时,纯朴的形象却波及着我们寻觅已久,却又似曾相识的内心共鸣。

当我们把信仰落实于当下时,人人心中的至真虔诚,都会自然而然的让我们的身与心合一。那一份感动与纯粹属于我们每一个大家,只要让路在脚下,立即前行,最终的殊胜,是人人心中有圣地。然而,那却是不为你我,是为众生的无私与大爱!

让路在脚下,即刻前行,只为众生的苦与乐……

冈仁波齐观后感(二)

朝圣的路

关于冈仁波齐的知识: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等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据说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冈仁波齐。

昨天晚上去看了电影《冈仁波齐》,电影平静的没有波澜,太真实了,开篇就是藏民日常的生活,早上起来,给烟囱炉子里再塞进两个柴,然后烧水煮饭,每一家一天的生活如此开始,村子里的人来回的走动也是那么真实自然。

首先是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一生未娶照顾他们兄弟三人的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叔叔坐在坝子上和尼玛扎堆说,他一辈子哪里也没有去过,只是想去圣山和拉萨实现一生的愿望。

恰逢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听说了有人要去朝圣,村子里一家家的人都跑来问是否可以同行,大家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同行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心愿却总是一样的。最后出行的这支十一人的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且自幼残疾的屠夫、年少的小姑娘。在信仰面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原来只是知道藏民一生的愿望就是要有一次磕长头磕到拉萨朝圣的经历,在西藏的时候常在路边见到心无旁骛磕长头的人,却并不知道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次看电影才知道从小建立起来的信仰何其伟大,就算是身怀六甲也无所畏惧,次仁曲珍在朝圣的路上生下了孩子,在藏民的心里,朝圣路上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寓意着希望和福气,次仁曲珍继续着磕长头朝圣的路,并没有因为是新产妇就有所懈怠,新生儿躺在随行的拖拉机里,安静生长。

每天晚上大家聚在帐篷里的时间,是对一天的总结和次日的规划,好几次,尼玛扎堆的叔叔杨培,也就是朝圣队伍里年龄最大的长者都会给大家说:每一次的祈愿要想到众生的幸福安康!每一次听到他说的话,再看到所有人全心信服的样子,我的内心总是升起莫名的感动,就算是平凡的藏民,一路艰辛,心中的爱也不仅仅是关乎小我,如此大爱令我深受触动,所谓修行,唯有众生喜乐安康才是目标!

队伍坚定的前行因为遇到了河流而被打断,杨培叔叔告诉大家继续,于是所有的人脱下羊皮的围裙,继续无惧涉水的长身磕头,看着阳光照耀下突然轻装的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让我突然明了:当这涉水成了烦扰,前行便是痛苦;当这涉水变成欢乐,阳光亦是明媚。所谓万法唯心,所有困难的境界都是幻象,我们日常生活的心境是不是也如此呢?

有信仰的人总是善良和体贴的,就算是随行的拖拉机被一辆越野车给撞翻在路边,他们想到的也是越野车上的人需要快点送到医院救护,而他们自己能做的只能是迅速做出决定,拆掉撞坏的车头靠人拉车继续前行,这里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迟疑,如此朝圣之路,犹如佛经上讲到的故事,一切的磨难都是上天的考验,没有这些逆境、磨难,无始劫以来积下的债怎么还?所造的业如何消?当你经历、当你跨越,你也就得道证悟了!

翻越米拉山5000多米的高峰,终于一路下山看到了远处的布达拉宫,大家默默的集体站在那里遥望施礼,内心的激荡无以名述,我作为观众久久不能平静,一切的辛苦在那一刻是值得的,金光闪耀的布达拉宫是每一个西藏人心中的圣殿,他们在前行的路上,虽然冈仁波齐圣山还在远方,但是至少到达拉萨让他们坚信:每一天,无所畏惧,坚持心中的信念,善待每一个身边的人,珍视所有的生命,甚至那只马路上缓缓爬行而过的虫子,所有的善总会让灵魂到达彼岸。

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需要历时一年用脚行走、用身体丈量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雪山脚下渐渐拉远的队伍,转山尚未开始,经过拉萨完成补给和休养,去往圣山的道路还在前方,这样的寓意似乎比拍完全程更有寓意,修行的道路不就是这样吗?

这是一部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实电影,生活中最真实的故事被用一年的随拍搬上了屏幕,每一个人都是真名真人真角色,虽然我从小生长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却并没有那样近距离的了解过藏民的朝圣之路,这一次,跟随电影的镜头用一种全然浸入的视角看完了电影,内心升起对电影摄制组由衷的尊敬和感恩。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如此的好电影实在是太难得了,我们从电影里只是看到没有尽头的大山、雨雪、米拉山顶上飘扬的经幡美丽而神圣,可是我却很清楚走到那里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反应之痛苦,五千多米的海拔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而摄制组却在如此身体巨大的挑战下完成了这部具有非常意义的电影的拍摄,如此对信仰的尊重、对藏民一路朝圣的真实再现难能可贵,如果你想要看这部电影,一定要去影院支持!

《冈仁波齐》观后感(三)

抽空去看了《冈仁波齐》,也确实需要放松和跟着他们进行一次朝圣,哪怕只是远观。

影评简介: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

羞愧

是的,羞愧!

这是我看到影片后的第一反应。后来想想我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羞愧,不仅仅是自我评价和自我要求,最重要的是我一直觉得自己也算是个有信仰且在行动的人,但看到他们才知道自己给自己的虚妄太多了。

他们走出村子,踏上国道,砰地下跪,我顿时泪崩!我想起了2015年一路西行的路上看到的骑行者、去朝圣的藏民,还有拉扑楞寺里的那个小男孩;我想起了在灵光寺舍利塔旁失声痛哭的善男信女、围坐在舍利塔脚下的朝圣的藏民。

他们不问结果,简单纯粹去做!想太多,做太少!这是不是我们的通病我不知道,但却是我的。

信仰

时常开玩笑说自己是个有信仰的人,之所以用调侃的语言,着实因为不自信。不自信大家对于有信仰的反应,也同时不自信自己的信仰。也许是觉得空泛,也许是觉得自己太过标榜,所以说着说着就变成了调侃。

不过经常挂在嘴边的也确实浅薄了些,却有些自我安慰的意味。家徒四壁的屠夫每次杀生后以喝酒来让自己心里舒服点,杨培为了哥哥的孩子终身未娶,刚生完孩子的母亲加入了磕头的行列,遇到积水脱掉衣服磕过去的大家,他们从未说过自己的信仰,一大早开始的长头,每天晚上睡觉前的念经,如果没有信仰,又怎能坚持?!

人与自然

前年的一路西行,穿过盘旋的山道,大片的云在眼前,一路荒芜,又一路丰富。吃喝住用行,取之于大自然,又再次回归于自然。冰河上的冰块凿开来烧成水、山谷里的树枝捡起来生成火、人死去的躯体放下来让兀鹫吞食,原来人与自然可以这样完美统一。

突然觉得我们的生活浮夸而又浅薄,每一次的分享,每一次的求赞同,每一次的炫耀,仿佛需要嚷嚷着满世界都要知道,然又有何意?

我需要的很少

是谁说了这句话,我不记得,仿佛我也说过,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过目前我依然持此观点。

一米二的床铺,一日三餐的饮食(或者可以两餐),几件衣服,两三本书(也可图书馆借阅),这么一算,即使在大城市里,算上交通电话费用,让自己生存下来也不是难事。

我们需要的很多,于是想起了电影《七宗罪》,片头便是人的口腹之欲,看着饭店广告里的美食宣传,再次觉得自己完了,我在扫大家的兴致。

尘世中的修行

并非刻意受苦,朝圣是一种修行,我们在生活里修行,无高低贵贱之分。活着之上的东西我们不需要吗?我不信!即便如《万物的签名》里在生活横冲直撞百折不挠的亨特,他喜欢的除了钱和植物,还有哲学和书。修行的力量是向上的力量。朝圣也好,坚持也罢!

比阿特丽克斯对她十五岁左右的养女普鲁登丝说“沉默是另一种虚荣!”惊愕!仔细一品,仿佛有几分道理,于是发出一点感想,也是一个自我总结,算做修行!

朝圣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


朝圣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

吕宝

《冈仁波齐》是部电影,冈仁波齐是西藏一座神山,藏民祈福朝拜的神山中的一座。故事讲的是男女老少一行人,自带设备、露营野外,去往冈仁波齐朝圣的过程。

先看看故事梗概: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大家对藏民朝拜磕长头都有所了解,简直就是用身体丈量到圣地。我所看到的大概走三到五部就要伏地磕头,穿上牛羊皮做的围裙(不是平日里女人穿的那种五彩的帮典),双手带上用木块做的抚摸大地的短板,大概一个月就要换一双鞋子的。有人说这部电影充其量叫纪录片,也有人说这就是个真实的西藏。可能是由于国家对西藏的影视方面卡的比较严,我曾听一位藏族歌手说亚东后来不唱歌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拍电影了,拍的作品一直审核不过,可能对我们喜欢西藏的朋友来说这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了。不说别的,我就分享几个镜头吧。

第一个让我感动的镜头是,朝圣队伍里的那个小姑娘。一个小孩子跟着大人去朝圣,事情本来就是很辛苦的,何况小孩要跟上大人的步调,难免让人产生一种佩服、怜悯之情。对于藏民来说,在朝圣的路上,就算是死,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那也是神对人的召唤,这就是民族信仰。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镜头是,朝圣的路上,一只虫子沿着横穿马路,刚好从一位藏民眼前经过,他趴在那里不动,等着虫子爬过去。旁边人问他怎么啦?他说这儿有一只小虫子。然后等那只虫子慢慢的爬过去,下了公路他才起身继续磕长头。这个镜头让人想到了两个字——善良。和那些马路上来往穿行的车辆,不知道压死多少虫子,不知道撞死过几只羊,没人承认。臧民的行为才叫善良,不该杀生的绝不杀生,杀生在佛哪里是有罪的,自己会遭报应的,哦,那个人大概就是那个屠户,经常杀牛的那个人吧,他去朝圣就是为了给自己杀生这件事赎罪,就连该杀生的人都要去赎罪,那么这是什么信仰?我看这是道德信仰。

第三个让我感动的镜头是,孕妇半夜要临盆了,几个人开着拖拉机去就近的医院生产,这一去就耽误了半个月,可是他们还是带着孩子回来了,回到了队伍停留的地方,把婴儿放在拖拉机车厢里,那位妇女跟着队伍继续磕长头朝圣。这是汉人没法想象的一件事情,一个孕妇生产后还不在家休息三四个月的,就这还不能干体力活。可是藏民就这么坚强,丝毫没把“坐月子”这个词放进自己的脑子。这是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这叫什么信仰?我也不知道。

第四个让我感动的镜头是,朝圣的路上遇到四川雅安地区来拉萨朝圣的藏民,他们夫妻两个还有一头驴子,男人说他老婆平路上拉架子车,让驴子跟着走。只有在上坡路的时候让驴子拉着,他们推着,驴子是他们的家人,他们很爱它,这次带着驴子去拉萨也让它看看,也为它祈福。这是现在人做不到的,人对待牲口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人太少了。在西藏,自然环境比较多变,人和牲口有时候是把命拴在一块的。你对它好,它在关键时候可能救你一命,这是区分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好与坏最具说服力的证明。

第五个让我感动的是,公路上一辆越野车把拖拉机撞了,拖拉机司机受了点轻伤,无大碍。小车司机赶忙赔礼道歉,一是为了避开迎面开来的大卡车,二是车上有一位患者,急需到医院救治,所以酿成了这次车祸。藏民一听,让他走了,说救人要紧。大家把侧翻在路边的拖拉机推出来后发现前轮轴折了,车没法开了。大家决定把车厢卸下来,连抬带推的往前挪动,车里拉的是帐篷和起居用品,所以男人们就把死沉死沉的车厢用人力往前挪。搁给一般人,估计都崩溃了,花钱雇人拖走;东西不要了;甚至心里想老子不朝圣了!感人的事情是,男人们把车厢好不容易挪到前面了,还要返回来重新再磕长头过去。这是比较感人的举动,不论困难有多大,磕长头是不能偷懒的。

第六个让我感动的是,拉萨街头旅馆女老板。女老板说喇嘛开示她磕十万个长头,可是她身体不好,于是就和他们商量代劳她磕头,他们还可以免费住在旅馆,外加介绍工作。他们白天干活去争钱,晚上在拉萨接头替女老板磕长头,藏民讲信誉,重人情。说到做到,绝不会亏待你。

整部电影从心地、生活、信仰、理念、感情等不同角度反映了藏民是怎样一种人,准确的说应该是臧族底层人民是怎么一种人,和我们大都市生活中的一些上层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两极分化的感觉,很多镜头我感觉是在打脸。人不在富贵、富有,没有信仰、没有爱心、没有人人平等的情怀那叫世人,世俗之人。我们国人该有的品德、修养和格局,我们已经忘了,忘得彻底,忘得干净,病也多了起来!

冈仁波齐网络资料:

冈仁波齐峰(Kangrinboqe),山顶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也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南侧断层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玛旁雍错及拉昂错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盖,分布着28条现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

冈底斯藏语称"冈仁波齐"或"岗仁波齐",意义是雪山之宝。这个冈底斯圣山是八千万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极乐世界之地,曾诞生八千万贤能并传播佛法的圣地,是赡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长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乡。雍仲本波佛教是藏族的原始佛教,它是为了一切众生,离苦遇乐、和平世界,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如意宝。

作者简介:

吕宝,1988年生于陕西铜川,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铜川市印台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红袖添香文学网签约作者,笔名:月夜轻乐。2008年9月开始文学创作,主创歌词。散文、诗歌、长篇小说等作品,部分发表于红袖添香文学网。作词发行歌曲有:周扬《水蓝蓝》、田柯《草原放歌》。

《冈仁波齐》观后感1500字


《冈仁波齐》观后感

我这个人大概生性凉薄,很不容易被一些事情感动。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不太喜欢看电影。上次的《摔跤吧,爸爸》这次的《冈仁波齐》都是跟着朋友圈走进了电影院。

网上好评率88%,一部震感灵魂的信仰历程,平凡朴实艰辛无畏地行走在一条虔诚的路上,你看过就一定会被感染,这里没有宗教,只有深入骨髓的信仰

看不到活着的矫情,只有生与死的宁静,看完这个片子睁眼看红尘时内心的平静......

如果你不能理解,我希望有一日,你能放下所有压力,世俗,偏见,静下心来走走那段路,你会感受到那是一种怎样的信仰,漫漫人生路,心中无信仰,何去何从?

......

我小时候那个时代,社会上把信仰宗教当迷信,是愚昧,是无知。风水轮流转,宗教信仰在某些人眼里又变得高大起来了。是纯洁,是高尚,是质朴。

信仰钱,信仰权利,信仰物质富裕,是庸俗,是市侩,是内心的污浊不堪。

在我看来,信仰宗教,信仰权利,信仰钱,信仰科学,信仰自我独立,信仰爱情......这一切没有高下之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守住道德底线,敬畏法律,这就够了。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不认同,至少我从小环境不是这样的。我妈信佛,她相信因果报应,所以她善良。她相信我们家庭的顺遂是佛祖与祖宗的保佑,所以她会礼佛,会记拜祖宗。

当然还有人说,西方人信教是为了感恩,中国人拜佛是为了私欲为了有求与佛祖。如果你要这么理解就这么理解吧。

我们农村有一种风俗,新年过后,各个村庄要一百人以上的老人念佛,以祈求这一年全村人的平安。一个村没有这么多老年妇女,就互相帮助了,每个村的老人都会到各个村庄去念佛,这些都是自愿的,没有强迫,没有道德的谴责,我奶奶,我外婆都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去。这些老人是免费的,但老人吃饭,点心,香钱,佛纸钱,还是需要付出的,我妈妈就很愿意这样的付出。

为了全村人的安康,这些无偿的付出在某些人的眼里怎么就成了只有私欲了呢?是,我妈并不全是无私,她会祈祷佛祖保佑我们一家的平安健康。一个女人基于爱与责任的祈祷,在某些人眼里怎么就变成的污浊不堪的私欲了呢?

原生态家庭多少还会影响我,我也会礼佛,但只是以旅游的心态进入佛堂之后的敷衍。因为我妈从来没有强迫,引导我向佛。那些年轻的僧人,我不理解,但我尊重他们。

我向不向佛是自由的,每个人的信仰都是基于自己的认知之后的自由选择,这才是重点。

但是你看《冈仁波齐》的十个人,一千二百多公里的朝圣之路,历经春夏秋冬,历经各种艰辛,甚至于还有孩子和孕妇。这么一件宏大的事,全村人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的,没有现实理性的思考,一片叫好之声。

无论你的信仰是多么崇高和伟大,无论是信仰科学,信仰马列主义,信仰宗教,当周围只剩一种声音的时候,你的人生其实是被绑架了,而你还津津乐道感动于这种绑架,这就是愚昧和无知。

当然,世界是多元的,感动着你的感动,理性着我的理性。这本来就是一件事物的两个不同角度,并不矛盾。

很多人会带着朝圣,神秘的心去看待西藏,几年前我去过西藏,那么借这篇文章谈谈我的感受。

藏民很质朴吗?

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太多的接触。但有一件事可以说一下。汽车路过一个山坡,刚好日落,我们觉得站在那个山坡拍日落是很好的角度。这时有一个藏民过来要我们200元钱,要知道这时一个荒山坡啊。当然这不说明什么问题,每一个人族都会有败类。但令人深思的是我们的表现,在野外,他一个人,我们三十个人,拍好照,不给钱他能把我们怎么样?但我们还是放弃了,因为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他打个电话聚集一帮人在某个村口把我们拦截了怎么办?

也就是说我们的潜意识里对藏民是不信任的,所以给你安全感的一定不会是某个宗教,而是法制,是文明,是仓鼎足而知礼仪。

西藏的几大圣湖美吗?

是的,很美,蔚蓝的湖水倒影着圣洁的雪山,但它不像西湖一步一景,到了湖边,啪啪几张照片之后,你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天很蓝吗?

是的,很蓝。就像夏天高温中的杭州天空一样蓝,就像G20时候的杭州。

布达拉宫好吗?

好,雄伟,庄严,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就像一幅徐徐打开的巨大画幅。洁白的墙体发出自然光泽,真正的低调奢华。看过很多城市耀眼,华丽的灯光秀,如果要我评价的话,我首推布达拉宫。

西藏值得去吗?

当然,西藏和世界每一个你不熟悉的角落一样,值得你去涉足。

去西藏因为高原反应会很危险吗?

是的,我们在沱沱河无人区的一个中转站过夜,那里只有一家客栈,一家饭店,一家小诊所。碰到从北京来的自驾游客,同伴下车时发现后座熟睡的人叫不醒了,然后在小诊所挂上氧气袋,吊针。诊所医生告诉我们,这个人活不过两个小时,但无论是前方的医院还是后方的医院,都有四小时的车程。后来怎么样了我们也不知道。

当然你也不必太恐惧,自己小心点应该没有问题。都说318很美,但很遗憾我们是从青藏线进,青藏线出,只看到了茫茫的戈壁滩。

我的感受是,不必把西藏想象的太过神秘。

相信《仁光受难记观后感影评》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