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活法读后感与心得体会

活法读后感与心得体会

《活法》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当不同的人在看完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活法》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欢迎你的品鉴!

《活法》一书由稻盛和夫所著,作者从正面阐述了人生的哲理、人生的意义,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大胆表现出来,是值得我们去阅读的。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活法》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

我在2018年5月关注了微信的活法公众号,被稻盛和夫老先生的经营哲学深深吸引了。随后的日子里,我关注了每日的活法公众号信息推送,在网上观看了湖南长沙举行的第11届盛和塾企业经营报告会部分内容,结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关注了盛和塾公众号,开始阅读稻盛和夫的《活法》,通读了第一遍,摘抄了部分重点词句,对引人思考、感人深省、催人奋进的话语,有了初步的感悟。

进入2018年7月,烟台的王道慧总经理给我推荐了阿米巴经营的实践和本质专题分享会。通过参加8月4日举办的公益分享会,加深了我对稻盛经营学体系(经营哲学、人生哲学、经营实学)的理解。同时,加入了烟台分塾《活法》读书分享会,开始诵读《活法》这本书,进一步体会作为人,何为正确?。 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遵循基本的原理原则、以利他之心持续不断的正确做人做事。再读一遍《活法》又有了多一些的思考,如: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和夫则是两家世界500强(京都陶瓷和第二电电KDDI)的创始人,能够说他是一位世界顶尖级的企业家,稻盛先生的活法很简单:人只要坚持真理活着就很简单,其实真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奥,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有人教我们真理,不说谎、不给别人添麻烦、真心诚意为别人、不贪心、不自私自利这就是做人的基本真理,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指引着稻盛先生成功经营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令人称道的生活、行事的准则。

翻开《活法》一书的序言,首先看到的是:混乱的时代中追寻人生的意义,书中给出了佛教意味的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这意味着将人生比作一场修行,又将修行后的美好与崇高放在死亡面前去称量,而每日唯有极度认真与精进。

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提高心性,磨练灵魂,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努力、诚实、认真、正直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学会知足,以利他之心生活,不断积累善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并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辉煌,同时也是人类走向和平幸福的王道。诵读《活法》对我而言是一种心灵的鸡汤,与内心交流,与灵魂对话,感悟书中点滴,收藏于思想宝库。

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谦虚戒骄。

3)天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当松下先生谈到水库式经营时,面对怎样才能做到的诘问,他温和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沉默片刻,他便自言自语道:那方法我也不知道,尽管不知道,但必须要建水库,你必须这么想。稻盛和夫先生受到似乎像电流击穿身体似的大冲击,既茫然若失又惊叹不已,从中突然觉察到一种义无反顾的使命感:必须如此,为什么要如此呢,必须如此。

工作现场有神灵之声。当我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无论怎样想办法、反复试验不断摸索、处处碰壁,无计可施,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时,此时事情才刚刚开始,此时,就应恢复冷静,然后应对现实对产品和现场,重新审视、体察、倾听,才能听到产品对我们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透过《活法》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确了做人做事的原则。

要成就事物、实现想法,务必做到构思处于乐观,计划本于悲观,实行基于乐观,这是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的工作方法。但我们往往在开展工作时,总是上来就悲观谨慎,使自己丧失了信心,而在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时却又思考简单、行为草率,造成工作中的问题曾书不穷。

劳动有苦涩的根,甘甜的果实。喜悦是从艰辛和痛苦中一点一滴渗透出来的。工作的快乐就隐藏在跨越痛苦的另一端。全心全意拼命去工作,度过艰辛与痛苦之后,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是无可代替的喜悦。

书中举了一个叫做二宫尊德的农民的例子。二宫尊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毫无学问,他所坚持的只是日复一日披星戴月地耕田劳作。由于他的精进,一个凋敝的农村成为富裕的村庄。因为他的事迹,之后他被德川幕府任用。虽然二宫尊德没有学过任何礼仪,但是他的举止言谈自带威仪,让人敬佩。这是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升华生命的例子。二宫尊德透过专心进行田间的精进,陶冶了人格,生命也到达了更高的境界。

1)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180度大转弯。

2)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关键在于乘法。他举例说,有的人头脑聪明能够得90分,但他炫耀自己的潜力骄傲自满懈怠努力,只发挥了30分的热情,那么乘积只有2700分。另一方面,中等智力水平的人只有60分潜力,而透过努力来弥补,以超过90分的热情投入工作,结果乘积是5400分。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潜力第三。

3)孜孜不倦、默默努力,脚踏实地度过每一天,坚持积累每一天的力量。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用人格=性格+哲学来定义人格人的精神的品格,最终决定人格的是哲学,我们总是依据哲学度过一生。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应该将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简单的原理原则作为判断经营的指针,作为判断事物的基准,将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下去。

人生真理在勤奋工作中领会,我们应该向稻盛和夫先生所阐述的必须极度认真地过好每天每日,全神贯注于一事一业、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就能磨炼灵魂、提升思想境界,劳动的尊贵价值就在这里。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正确的人生哲学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产生,人的精神只有在日常的、不懈的劳动中才能得到磨练。

心不唤物,物不至,对工作和生活要积极思考、主动追求才能心想事成,首先得想,要有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追求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伦理观,必须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提出更高的标准,并不断严格自律、尽力贯彻到底。人生是随人的心态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命运由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制造出来的,这是一条根本性的真理。

在工作和生活中设定高目标,持续努力,平凡变非凡。梦想和愿望是人生起飞的跳板,明确目标、有意识地去注意,抓住事物地本质和核心,做出正确判断。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持续地集中力、物应心愿。仅是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只有额头流汗,靠自己努力赚来地钱才是真正的利润、每一天都极度认真、无论如何一定要成功、拼搏在当下这一刻。不完美不要紧,贵在持续精进。

喜欢就是最大的动力,因为喜欢就会投入工作,在投入工作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喜欢。只要拼命投入就会产生成果,从中会产生快乐和乐趣,就会来干劲,又会产生好的结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过程。彻底地喜欢自己地工作是通过工作丰富自己人生的唯一的方法。越是看似错综复杂的问题,越是要赶快回归原点,依据单纯的原理原则做出决断。我们应该具备把事情简单化、直接抓住事物本质的高层次眼光。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篇一: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观看电影《吴仁宝》,接受再教育,确实很有必要。

吴仁宝,一个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始终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40多年的奋斗,他却仅仅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来的概括:实事求是、吃苦耐劳。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顾群众的反映和当地的实际,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动不动就建形象工程、业绩工程,这里搞汇报、那里谈经验,目的就一个要名要利。而吴仁宝他要来了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他要来的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农村。

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

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华西村的工业发展,是从“捐粮食、买磨盘、背石块、盖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是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产销售总额要过500亿元目标的。

学习他致富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当初的华西村,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发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愣是想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田地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那么一个信念: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家家米缸都是满满的,人人兜里都是鼓鼓的。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都挥手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学习吴仁宝,还应该学习他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学习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学习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情操;学习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

结合自身工作我也一定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诚恳做人,踏实做事,与员工一起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二: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影片截取了吴仁宝一生中几个重要段落,主要表现了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带领华西村一步步发展,走向繁荣的事迹。通过影片我们看到,吴仁宝能够带领全村在几十年内把一个落后的农村村庄建设成全国瞩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其功绩是伟大的。我认为他身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别值得学习的品质:

1、忧患意识。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吴仁宝总是走在别人前头,特别有远见,红旗村的书记后来感叹到:吴仁宝你走的太快了,我们紧赶慢赶好不容易看到你的后脑勺,你又一个跟头翻出去老远。吴仁宝的“总走在前面”其实来自于他的忧患意识,他从来不因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总是想着怎么才能让村民过得更好,总想着有哪些方面还限制着华西的发展,正是有着这种忧患意识,他才能不断地从不足中找差距,从限制中求突破,“一个跟头”接一个跟着地翻下去。

2、折腾精神。因为有忧患,所以要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吴仁宝必须不断折腾。电影中吴仁宝不断地在试验着各种各样的发展办法,从买大磨,到搞小五金厂,到卖喷雾器,这种宝贵的折腾精神是华西村一步步走向繁荣的源动力。其实任何一个改革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决不能因为担心被河水冲走而畏缩不前,只有不停折腾,才能在艰难险阻中找到出路。

3、开放心态。我们一直都有对农民有“封闭”的陈见,但在吴仁宝身上却看不到封闭的影子。影片最后一个段落是华西村上市,所有人都赞成就吴仁宝一个反对,大家会以为吴老了,思想保守了,或者农村人毕竟在面对现代金融时会惴惴不安,但吴仁宝没有,他的“反对”只是想让大家做进一步论证,把问题的正面、反面都讲清楚。同样,他也一直没把华西仅仅当作华西人的华西,一方面不断吸引人才,一方面寻求建设“大华西”,应当说这种理念是符合任何一个组织“做大做强”的发展规律的,但在出现在农民出身的吴仁宝身上显得特别难能可贵,也正是由此,华西村才总能走在别人前面。

电影《吴仁保》拍得很成功,美中不足在于对吴仁宝所遭遇的挫折表现不足,如果能增加一二,则会使吴的形象更加真实完美。

很早就听说过华西村是个富饶的村子,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参观,通过观看电影《吴仁宝》倒是填补了我的这个遗憾。

电影《吴仁宝》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在书记吴仁宝(尤勇 饰)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华西村能有今天,除了别的诸多因素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带头人—吴仁宝。在中国的不同时期,农村有多少风云人物,可惜不少人都昙花一现。但吴仁宝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尤勇演得也非常到位。吴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从他的理想中,我也看到了吴书记跟一般人不一样的人格魅力,他有宽广的胸怀。我也在想,为什么其他地方就不能出现一个吴仁宝书记呢,其实,关键一点,就是其他的人没有像吴仁宝一样心里是无私的,其实,中国的事情,只要领导的心理无私,就没有办不了的事。吴仁宝,真是中国的“仁人”。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无私的爱民情怀。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救活重病的孩子大家连夜跑出几十公里;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把自家儿子送人敬孝的辛酸泪;顶着舆论让小五金厂生产,吃透国家政策添加自己智慧,抓住重大机遇,开工厂办企业;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在他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归根到底,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总结电影中的故事,我有如下感受: 一、以老百姓为本。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这是一种很朴实的理解。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带头干,带动群众干。三、与时俱进,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成果,永远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四、实事求是。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对下级宣传有自己的办法。能够集合最大的力量办事。

篇三: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最近观看电影《吴仁宝》后,我被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作为一个中国新农村的基层领导的楷模、一个农村的村党委书记,位不高,权不重,可吴仁宝一样在这个岗位上对“人民公仆”这四个字作出了最好的解释。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用他一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群众开拓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化致富农人、以城镇化发展屯子、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特色发展之路,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影片不同于商业大片,既无催人泪下台词,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就是在这些普通平凡的画面和台词中蕴含的精神和力量却给人无限的遐想。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是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铲除“四风”孽气的要求和我们的实际工作来看,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弘扬正气,做群众的表率,要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树立先锋战士的形象。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创造一流业绩。工作中应该处处为先,想的比别人远、做的比别人快,想在前,做在前。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要坚持埋头苦干,不事张扬,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来体现。吴仁宝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毫不含糊,毫不遮掩,观点明确,立场坚定,斩钉切铁,掷地有声,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伟大胸怀。

而党的领导干部更是要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带头作用。作为一个带头人,衡量其政绩和自身价值是否实现的标准,是看其能否努力“造福一方”,而不是“官至几品”。当初的华西村,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发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愣是想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田地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那么一个信念: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家家米缸都是满满的,人人兜里都是鼓鼓的。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都挥手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如今,有的单位或地方为什么人心涣散?就是因为存在“官与民争利”、“有福官享,有难民当”的现象。而按照吴仁宝的走群众路线、抵制“四风”的做法去做,应该是“官让利于民”、“有福民享,有难官当”。这样的好干部自然凝聚力强,号召力大,有什么艰难困苦克服不了?再说,群众得到实惠了,干部的政绩和自身价值也从中得到了体现。

孔子《论语。季氏》云:“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如今的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这些思想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像吴仁宝这样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天,弘扬“四德”新风对于团结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地振兴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不但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篇四: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24日,后勤党总支组织前往德基影城观看了电影《吴仁宝》,我有幸观看了此部电影。

影片《吴仁宝》讲述了江阴华西村老支书吴仁宝同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带领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华西人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吴仁宝同志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信念不动摇,用他的智慧、谋略与魄力,缔造了“天下第一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华西村的经验,是“全方位”的,甚至可以说是“百科全书”,从每个方面去总结,都可以归纳若干条。我觉得,华西村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发展生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内容,华西村都做的很好,但基础和关键还是“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发展”,才做到了“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华西村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已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家庭资产最少的超过了一百万人民币,最多的达到了一千万人民币。华西村能有今天,除了别的诸多因素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带头人—吴仁宝。在中国的不同时期,农村有多少风云人物,可惜不少人都昙花一现。吴仁宝,真是中国的“仁人”。我深信,当吴仁宝在农村“满天繁星”之日,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之时!

我们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主要是学习那种抢抓机遇的意识,那种拼搏奋斗的精神,那种敢闯敢试的劲头,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华西的一些具体做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台后勤电视支部朱厚春 吴仁宝说他的成功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埋头苦干。总结电影中的故事,我有如下感受:

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影片一开始,就是党员带头干,带动群众干。

二、以老百姓为本。吴仁宝说,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这是一种很朴实的理解。

三、与时俱进,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成果,永远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实事求是。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对下级宣传有自己的办法。能够集合最大的力量办事。

观看焦裕禄心得体会


篇一:观看焦裕禄心得体会

观看《焦裕禄》电影。我的情绪被剧情所调动,时而热血澎湃,时而热泪盈眶,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礼。电影放映完毕,我一边感慨,一边低头思索:为什么焦裕禄的事迹让我怦然心动?

焦裕禄的事迹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就在于他那种对人民的赤胆忠心。电影里的“二把手”跟焦裕禄有一段精彩的对话,那人说工作要先让上级领导满意,焦裕禄却认为工作要先让人民群众满意。抱有这两种思想的不同结果是,焦裕禄忙于发放救济让老百姓度过难关,那位“二把手”却忙于筹办展览让上级领导高兴。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政绩观,事实上反映出如何看待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二者的关系问题。看看焦裕禄的为民态度,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好这二者关系,是很有启迪的。

其次在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现在的人看来,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副手,甚至于秘书代劳。但是,焦裕禄却总是轻车简从深入一线,那种“车”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车,那种“从”无非是一两个顶多三五个必须随行的人员。他那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思想,值得那些坐在主席台上高喊务实而却养尊处优的人认真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人敢以假数字、假典型来糊弄领导?除了下边的问题,是不是也与领导不能掌握一线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

第三在于他那种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对于过去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这虽说是集体表决定下的,但没有他的登高一呼,哪会有表决时候的应者如云。在得失之间,焦裕禄在全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克己奉公,这种境界何其高尚!当女儿在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的心肯定在滴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想到的却是如何维护党的形象。这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

最后在于他那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负责精神。当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和无畏的胆识,斩钉截铁地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展现出的是他对党的忠心,是他坦荡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态。

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故作高深的反复思考,他认准的只有一条: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

篇二:观看焦裕禄心得体会

观看影片《焦裕禄》后,让我对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伟大人格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体悟!在六十年代,在面对黄沙遍地飞扬,旱涝无常,土地极为盐碱的兰考。焦裕禄毅然决然的接收了党交给的任务,带领群众冲在抗“三害”的第一线,与民同甘共苦。为了能在兰考这极为贫瘠的土地上,种出粮食,使三十六万兰考人民不再携家带小,流离失所;为了使兰考人民能自食其力,每年不再领国家的返销粮;为了在那只有枯草在瑟瑟发颤的土地上,开垦出一片生命的绿洲!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鞠躬尽瘁,是呕心沥血,是披星戴月,更是含辛茹苦!在兰考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下,焦裕禄同志作为县委书记与同志们一道,战斗在抗沙、治盐碱地的第一线,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情况下,隐瞒身体情况,拒绝花钱治疗,最后累死在工作第一线,看过他所穿的衣服,用过的劣质工具及办公条件和我们自己对比一下,不言而喻,我们应该学习他那不怕困难勇于与自然做斗争的精神,学习他不贪图享乐,一心为民的做法,学习他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怎样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这就要求我们“不负人民的信任、肩负党的嘱托、执法为民、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的这种思想工作作风,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的,焦裕禄同志不是病死的而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累死的,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死的重于泰山,在那艰苦的年代,正是有了焦裕禄这样的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奋斗,才有了我们社会主义的今天。

印象最深刻的是电影中焦裕禄看望冰场上老人的那句回答“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人们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从焦裕禄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一种精神,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公而忘私,不搞特殊的精神。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我们中国有2000多个县(区),如果每一个县都有一个焦裕禄,都像他一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庄严神圣的使命感,我们的小康目标是不是可以更快地实现呢?40年来,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体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为后来的人们传颂不已。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开展,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感受很深,现在在我们这样的好环境里,对工作更要尽职尽责,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要结合工作和自己实际,接受学习教育,思想上要认识提高,着力重点,解决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工作效率、工作事业心、责任心的问题,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完善,促进工作学习。

篇三:观看焦裕禄心得体会

我怀着深切的缅怀和崇敬之情,饱含热泪的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影片中焦裕禄同志那一件件、一幕幕的感人的平凡事迹,使我的心灵深深地受到了震撼。他那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时刻萦绕在我的脑际……焦裕禄同志是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一生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那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所谓的“政绩”,有的只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本职工作中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和当今社会的一些高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是一个一心装着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好干部。片中,使我看到了他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凝聚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确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点:

第一,全心全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德,在洪水到来之时,在风雪交加之夜,他想到的是兰考县36万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冷暖。在他病痛袭来的时候他想到的是为党和群众多做事情;在临终前,他想到的仍然是张庄的沙丘,赵垛楼的庄稼,秦寨的麦子,老韩陵的泡桐树……“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第二,不怕艰苦,不怕苦难,勇于斗争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当洪水、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压得兰考人民喘不过来气的时候,他迎着困难而上,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敢于斗争,主张正义,为改变兰考的面貌呕心沥血作出了牺牲。他立场坚定,信念坚强,迎着逆风前进,不怕闲言碎语,展现了一个共产党革命的坚定性,和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为治理三大自然灾害他跑遍了兰考县的120多个村庄,得到了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的优良品格。总是在群众最需要、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去帮助群众,深的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群众永远不会忘记他。

第五,廉洁奉公,身体力行的高尚情操。他严于律己,作风简朴,吃苦在前,他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本色。

第六,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用他的话说“不吃别人嚼过的馍”,就是他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下,他敢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首创给沙丘“贴膏药”“扎上针”的方法,造福于兰考人民。

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以焦裕禄书记的言行做指南,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入学习州党委常委、县委书记近期一系列讲话精神,扎实贯彻“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执政理念。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为了给更多的贫困户服务好,我认为加强业务学习是关键,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才能应对新的状态,站在新的高度上,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执行力建设,增强自身责任意识。要牢固树立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组织纪律性,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将每项工作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实实在在把工作做好,全心全意为全县的贫困户脱贫献计献策。

三是创新工作,开拓扶贫开发新局面。一要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帮扶方式和措施。突出产业扶贫、技能扶贫、金融扶贫和民生扶贫,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走出一条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新路子。二要坚持外部帮扶和自力更生并举,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扶贫先扶志、教育引导和以点带面示范工作,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决心,促进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三要坚持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一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各界关心的良好扶贫氛围。

篇四:观看焦裕禄心得体会

2月23日晚,当我看完电影《焦裕禄》,满含热泪走出嘉陵会堂,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眼前仍是兰考漫天风沙里倔强挺立的幼苗,心里却反复想起林则徐告别妻子奔赴伊犁时抒发他赤心为国高尚抱负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焦裕禄没有这样豪迈的诗篇,然而,他也和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们深情缅怀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焦裕禄是主动请命、义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的。而当时沸沸扬扬的所谓“灾区栽干部”的议论,正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某些干部,使之把灾区视为畏途。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干”字的石破天惊的预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夙夜匪懈地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这一切,又无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质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他笃诚地实践了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焦裕禄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兰考遭受毁灭性的自然灾害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他的精神、品格、作风,是在他领导兰考人民同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1年零3个月时间里集中展现出来的。因此,曾有人说:“穷日月才需要焦裕禄,如今富了,焦裕禄那一套不时兴了。”还有的说:“时代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了,当年焦裕禄具有的魅力,如今没有吸引力了。”

事实回答人们,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不久前联合发出的一份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文件,提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先锋模范作用的5个方面: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具有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具有扎实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具有自觉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作为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不是正符合这5条吗?

有些党员、干部,为官一任不是殚精竭虑为人民办实事,而是处心积虑保“乌纱帽”,于己有利的事抢着干,于己无利的事推给别人干;有些人心里装着一个膨胀了的自我,只想自己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唯独没有人民群众;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有的人喜好讲大话空话,却不愿扑下身子实干。尤其令群众愤慨的是,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之风在少数党员、干部中滋生、蔓延。他们追求坐名牌车、穿名牌衣,喝洋酒、吃大宴,挥霍公款跳舞、点歌、钓鱼、旅游,动辄千金。有的贫困县,广大群众温饱尚不可得,而那里的领导干部却醉心于购置豪华轿车,营造自家的楼舍。这些腐败的现象,比一比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比一比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强调要“亲手掂一掂兰考灾害的份量”的作风;比一比他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品德,面对灾区凛然提出“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的铿锵话语,这难道不正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良药吗?怎么能说焦裕禄精神过时了呢?

我国的改革事业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转换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将是层出不穷的。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必须克服前进中的一个个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转变作风,必须像焦裕禄那样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有党的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会大大发扬,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必将如虎添翼,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

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信仰心得体会1000字


篇一:信仰心得体会1000字

自古以来,除了百家争鸣,诸子立说的春秋时期,我们大都被独大的儒家思想所深埋。儒家讲求入世,求功夺权,一时间"在其位谋其政"真正的意味便是在其位才可有所作为。因此几千年的封建帝国莫不以争战权力为王。但朝代更迭,帝王变幻,权力从左手转至右手,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让百姓跟从,让人民信服。当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才发现,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信仰,中国式的信仰让整个世界都叹为观止,自愧拂如。

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国人救国救亡的步伐一一被阻隔,俄国的十月革命送来的一本中国人的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为中国革命点亮了希望之灯。这本书最杰出的诵读者当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正是这三位共产主义先锋开创了不同的历史伟绩,将黑暗的中国一步步推向光明。

《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因为如此,人民才看到了斗争的意义所在。孙中山讲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提出了客观历史下的三大斗争任务;毛泽东为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又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得更实。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这三者全部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为普通百姓,为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宗旨。这便是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由,为自己谋幸福,争自由,为中国创未来。

篇二:信仰心得体会1000字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

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

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

谁乐意当没有信仰之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扞卫真理。被小米加步枪打败的张学良总结得好:前仆后继。没有对信仰绝对的忠诚,何谈前仆后继?《信仰》中讲得真切,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发展史上,中国人对信仰付出的代价之惨烈绝无仅有。中国人在追随信仰的道路上,创造的奇迹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四个字如今看来简简单单,然而回望历史却不忍细述。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

最近收看了央视综合频道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党?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党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91年?为什么在各个时期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答案就是信仰。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的偏差的,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扭曲的,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地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我们的党从初期以马列主义为信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通过共产党人的努力,建立了我们的国家。也是这种信仰支撑着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走过这90多年,直至今天。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富裕的社会里,共产党员们仍然在平凡的生活中做着平凡的事,但是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是有益于人民的事。这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没有变,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永远持续下去。

禁毒的心得体会


禁毒的心得体会(一)

近日,通过观看有关"禁毒"的图片材料、电影、电视,使我们对吞噬人类宝贵生命的魔头——毒品,有了一个正确地认识。

这些年,由于国际毒品的泛滥,毒品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嘴的猛兽,正飞快地吞蚀着年轻的一代,这个大恶魔头正无时无刻地危害着那些充满希望的年轻的生命。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拒绝毒品,珍惜生命吗?

人们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会开始堕落,人格必将扭曲。毒品不仅残暴地销蚀着人的灵魂,还无情地破坏着我们的家庭生活。因此,我们就应该谨慎地防备它,战胜它。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洁身自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识破毒品诱惑,坚决抵制毒品的侵略。

二、要慎重交友,不能义气用事,发现朋友吸毒要及时劝阻,当无计可施时就该远离他(她)。

三、多参加禁毒活动,让自己彻底地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增强防毒意识和拒毒信心。

四、加强学习,让知识来充实自己,优化自己的心态,从中找到避毒方法。

我坚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 毒品"这个致命的恶魔铲除,从而使我们的身体永远健康,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禁毒的心得体会(二)

毒品,是每个人都不敢靠近的一种东西,因为人们都知道,一旦靠近了它,就不能再舍它而去,会对它上瘾,所以有许多人都畏惧地躲开。但有些人会对毒品感到好奇,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坠入深渊。只要一旦染上了毒品,就无法自拔!

毒品分很多种类:有海洛因、白粉、禁药、冰毒等,这些都能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还危害其家人,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也给社会带来不安。

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一名16岁的女孩子,因和爸妈呕气而离家出走,在附近的一家歌舞厅里疯狂地喝酒,在这时,一名男子递给了她一杯酒,说:"尝尝我这个,我这个比你那酒喝下去更刺激。"那女孩听完后,也没有什么戒备地喝了下去。喝完后她感到很兴奋,随着音乐的劲爆,她走进舞池,疯狂地甩着自己的头。

她并不知道这是毒品禁药起的作用,而后她的头在音乐下一直摇下去。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她就恋上了这个舞厅,看到那个不认识的男子递给她那杯酒时,就跟看到了荒漠里的一滴水。她也曾想不去喝那杯酒,可她控制不了自己,极力地想喝那杯酒。后来,她的父母发现了她的异常,送她去医院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女儿染上了毒品,他们只好眼里含着泪把她送进了戒毒所。

看完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毒品的危害性,它并不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只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远离毒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贩卖毒品及生产毒品的人也越来越多,导致更多的人接触到毒品。而我国刑警在毒品这一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犯罪分子的猖獗,使得我国刑警在打击毒品方面还应加快脚步,严惩这些犯罪分子。

对于毒品,我们不应畏惧,要勇于面对,让我们用法律武器来打击毒品,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安定和美好!

读《匆匆》心得体会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匆匆》心得体会

浮桥中心小学六(2)班 徐春阳

时间匆匆, 人的生命就如叶子一样,春天发芽,夏天旺盛,秋天变黄,冬天凋零.

快的甚至让人来不及回味,便已悄然流逝.然而,凋零过后便又会诞生出新的生命来.正如朱自清在文章里写的一样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望着来去匆匆的 时间,我们难道就只有叹息的份

看完《匆匆》之后,我感觉到朱自清写《匆匆》的时候是怀着惆怅的心情,的确如此,看着时间无声无息地流走谁会不感到一丝伤感呢

我抱怨时间的脚步太快,抱怨自己虚度了太多的年华.有时候晚上睡觉时,会后悔自己一天的虚度,但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渐渐地,在时间的冲刷下淡忘了,因此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早上赖会儿床,中午吃饭,下午再睡,起来看电视,接着打电脑,一天就过去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过是空话一句而已,有多少人会把时间当做金子一样珍惜

我还曾在一篇短文中看到:一个人小时侯玩玻璃球,中年时打麻将,到老的时候后悔了,正巧 他碰见了时间老人,他恳求 老人再给他一次机会.于是老人便

破例给了他一次.他马上回到了他的小学时代,然而他看见了

玻璃球马上又手痒了,他又像以前一样生活了.最后他再看见时间老人时,老人不再答应他的要求了,他只好这样又虚度了自己的一生.

时间很飘渺,我们看不见,听不见,更留不住.所以朱自清才会在文章中写到: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我们虽说不能每时每刻的日子都是精彩,充实的,但是也不能虚度,不妨在早上看一下淡粉色的朝霞,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感受世界的美;用发呆的时间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用打游戏的时间到网上查一查资料这样虽不是做一项伟大的科学研究,但也会让我们的时间不被浪费.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1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成为我我们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在收看了这部纪录片后纷纷感慨:“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实可信”。

通过观看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样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构成,充分了解其先进性合理性和伟大性,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认识上根本的认可和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可能去积极的传播和践行,所以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是必看的,各种先进模范的视频是要看的,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大问题,是对所有新时代人们进行的精神领航。

我们已经远离硝烟烽火,对共产党人的考验依然剑悬头顶。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是贴近群众,还是酒色升平?是公私分明,还是占公为私?是为大多数人利益奋勇开拓,还是为小集团利益围墙筑垒?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刻,是挺身而出还是胆怯逃离?在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里,我听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新一轮的集结号:到“中国共产党10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心得体会 )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险境,多少次历尽艰辛,绝地前行。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这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出发点,是共产党人由始至终对人民最庄严的承诺。或许前面还有湍流险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将人民视为上帝,人民就会成为承载我们的大地,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责任、人民、国家”,让我们记住这些神圣的字眼。它们会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它们会让我们产生战胜畏怯的勇气和舍弃安逸的精神。它们将指引我们做该做的,能做的,和我们会做的,去为神圣使命而奋斗。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2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张文芬10070502015)

6月24日至25日晚,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全篇共分为三集。第一集:只要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集: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约50分钟,影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信仰》兼具了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该片着重“有情、有义、有力量”的表达,用人的故事讲党的道理,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虽然只有短短三集,却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镜头资料,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

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三集里,分别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面貌以及党员的理想信念。系统地观看下来,我发现不论是“只要主义真”的建党之初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壮志换新天”的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时代先锋行”的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时期,不同时期党员的使命和职责不同,但是党员的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奔向战场杀敌,还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献血植树造林,行为不同,可信仰始终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孙女彭伊娜所说:“他们更关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们是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共产党员可以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生命对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东西是什么呢?“时代先锋行”这集中有一段话给出了答案——“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的合格接班人。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要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团结同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观看《基石》心得体会


观看《基石》心得体会

观看了《基石》教育片,让我再次从一定的理论高度上明确并检讨自己做为一名党员教师,肩上责任之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专题片突出宏观叙事与微观描述相结合,突出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选取典型的、有影响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为切入点,展现新时期机关、农村、社区、国企、非公企业、教育、服务窗口、社会组织等各行各业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阐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选题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主题立意高远,创作思路新颖,表现形式生动活泼。通过“走前头作表率——机关党建”、“把方向谋发展——农村党建”、“求创新促和谐——社区党建”、“当示范作引领——国企党建”、“当示范作引领——国企党建”、“当示范作引领——国企党建”、“强作用助发展——非公党建”、“提质量强水平——教育党建”、“重服务树行风——服务窗口党建”、“问冷暖解民忧——社会组织党建”等8集内容,采取实景拍摄与历史还原结合的方式,展现人物、事件的特点和亮点。本部专题片既是一部视角独特、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一部融政治性、思想性和可视性于一体的党员教育的好教材。

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工作,让更多的人从正面上评价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每一个班级就是学校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每一位老师也就是一个窗口。加强家校联系,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并支持我校的做法,为学校教育的良好愿景出力是每一位老师应尽的,作为党员教师更应起表率作用。

3、积极并带头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深知自己在业务上不够精湛,但是要主动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不能及时处理文件及完成所负责的工作应做自我批评。

4、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大火种心得体会


大火种心得体会(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观《大火种》点滴感悟

◎贾绪康

25日晚,和妻子去剧院观看了主旋律电影《大火种》,客观讲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

该故事片由苗月执导、陈瑾主演,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再现了风雨飘摇的旧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对旧制度的痛恨和对新世界的渴盼。一部《共产党宣言》如火苗般点燃了人民心中的火焰,残酷的镇压和血腥的屠杀无法阻挡它的传递,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一个馒头,一份朴素的愿望

影片中,广大受苦的农民兄弟始终被地主阶级所压榨,终年从事繁重的劳动,却受到地主的百般剥削,祖传的田地被低价强制购买,卖个风箱也要交很高的税,工钱被克扣也是常有的事情。家中孩子多,每天面对这些饥肠辘辘的娃娃,农民兄弟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日子就是让孩子们能吃上馍馍。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但即使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也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当时所处的旧社会性质和现状不允许的,警察局作为伪政府的工具对农民进行严酷的控制和镇压,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警察局狼狈为奸,置农民性命与生计于不顾。

试想一下,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底层农民如果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这必定是一个黑暗的社会。婴儿手中的小块干馍成为几个孩子争抢的珍品时,一个被高高吊在房梁上的空筐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时,一个小小的馒头,在当时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他们最大的向往,也是最朴素的愿望。

——一本册子,一种坚定的信仰

如果说让孩子们吃上白面馍馍是当时底层农民最大的愿望的话,这时一本书的出现让他们仿佛于黑暗之处看到一丝光明,这就是令当时统治阶级为之惊慌的《共产党宣言》,而他们口中的"很远很远的外国"、"一万个国家的人团结起来"、"姓马的大胡子"等粗浅的认识,也渐渐让自己认识到:对旧社会妥协退让、逆来顺受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团结起来进行武装暴动彻底推翻现有社会建立新的世界才是最根本的出路,于是他们把大胡子视为圣人,将《共产党宣言》看作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

村里的老少爷们迅速团结起来,在先进共产党员刘雨心的带领下进行学习,进行自我思想改造,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他们渐渐意识到革命才是走进新生活的唯一途径。为了能够让共产主义思想能够惠及更多的人,他们争先奋勇保护这本小册子,即使有再多的人为之牺牲,这丝毫没有动摇他们坚定的信仰。

影片中两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为了保护这本能解放思想、带来光明的小册子,主人公的婆娘为表忠心,非要在自家丈夫面前起誓,不让她保管这本册子为此还闹起了情绪,画面很是感人。第二个场景就是日军实行三光政策,将村里的房子都付之一炬,憨厚老实的石厚冒着生命危险将其抢回,直到1975年上交国家,终于完成了使命。

——一种职业,一份艰巨的责任

故事片中,反复出现学堂中孩子们的身影,这是有深刻寓意的。孩子就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革命和建设后继有人,这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最大的欣慰,让孩子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写到这里,我想到另一部电影《嘎达梅林》中主人公台词:草原上只要有女人和孩子,就有希望!

我是一名教师,肩负着倍有价值的教育任务,我时刻在想,怎样才能对得起家长的信任?对得起孩子们的喜爱?对得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唯有坚定职业理想,脚踏实地奋进!

种子成长需要土壤和水分,做土壤,好!

【作者简介】

贾绪康,职业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幼教杂志》、《中国教育报》、《烟台日报》、《教学研究》、《今日莱州》、《胶东文学》、《烟台散文》、《大众休闲文化》等刊物发表文章90余篇;2016年3月,参与编写的《幼儿园的问题小孩》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自媒体平台"人民网"、"大众网"、"中幼网"、"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科学启智"、"好老师"、"胶东文化圈"、"烟台散文"、"烟台漫步"、"今日头条"等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140余篇。崇尚向日葵、狼,读写是一种非常享受的生活与生命状态。

大火种心得体会(二)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深入开展党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更为贯彻落实"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周四,我校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的大型史诗性故事片《大火种》。"种子生长需要泥土,能成为泥土,好。"这是电影《大火种》中革命战士鲁真英勇就义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留下的话。至今这就话还清晰的在我眼前,他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是那样平静,那样淡然。

《大火种》的故事发生在1926年的广饶县刘集村,一位叫刘雨心的姑娘带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济南来到了这里。她不仅仅是回乡探亲这么简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让这里的人们认识和了解《共产党宣言》。电影以刘忠良为主人公,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思想变化。从最初为了"吃饱馍馍"开始接触这本书,到后来在这本书的引导下,真正认识到自己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才能推翻旧世界,迎来新生活。在"马大胡子"思想的引领和支撑下,刘忠良带领受尽压迫和屈辱的农民与地主阶级作斗争,先后组织了觅汉增资、红枪会砸木行等农民运动。看到地主老财面对团结起来的无产阶级手足无措,跪地求饶时,观众们大快人心!可地主们联合报复,伙同反动政府军警对村内进行搜查,党组织处于即将暴露的边缘。终于在最后一次行动中,刘忠良、刘雨心不幸被捕,在严刑拷打逼问不出半句关于党组织的秘密后,刘雨心被枪决,刘忠良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当侩子手将长而粗的铁钉锤入刘忠良心脏时,同样深深刺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我留下了眼泪,以至于一个个残忍的镜头让我不忍去看。

与大家交流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大火种》其实是一场关于信仰与坚持的洗礼,信仰的传播又是需要种子和土壤的。影片对进一步激励新一代年轻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所以不光党员干部需要它,我想所有的人都应该去欣赏它。因为95年后的今天,无论角色、岗位,每一名党员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是共产主义火炬的接力者。火种,代表着光明与温暖,是全人类的福祉;信仰,是方向与力量,是成就一切的基石。

"影片中‘万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人在书在,人不在书也在 ’、‘俺跟着共产党,不回头,一条路走到底’"等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书外更重要的还是育人,面对一个个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知道自己责任担肩,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努力工作,继续传承这种坚定爱党、信党的精神,把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换来的共产主义事业传下去。

大火种心得体会(三)

昨天上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大火种》,《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荣获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再现了风雨飘摇的旧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对旧制度的痛恨和对新世界的渴盼。

陈瑾饰演的女主角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她不知道风声早已走漏,省警察厅马厅长纠集一班人等在广饶只等瓮中抓鳖。敌人抓紧围剿,共产党员却依旧在各个农村活动,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一个又一个的爱国群众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起初感觉电影平铺直叙没有什么出奇之处,随着情节的循序展开,我开始被深深地吸引。

首先吸引我的是剧中人物朴实无华的追求。他们过着极其穷苦的日子,土地掌握在地主手里,老百姓只有给地主当苦工下苦力,微不足道的工钱不能养活妻儿老小,个个饥肠辘辘。仅仅为了能够吃上馍,填饱肚子而去反抗地主的压迫,为此他们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从最初的"吃上馍"的生命需求开始,由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慢慢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逐渐明白了只有"万国人民团结起来""以武装革命的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让广大贫苦人民吃上"馍",过上好日子。

其次吸引我的是他们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把"共产党"视为神圣,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毕生的追求。这些和当代的"目标感缺乏"、"职业倦怠"、"信仰缺失"等现象相比是多么的可贵!那个时代的思想单纯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成了我们现代人的奢求。

《大火种》再现了大王镇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现代人望着展览馆里陈列的《共产党宣言》感慨万千,今昔对比让人对革命先辈更添崇敬。

观看的过程中我多次激动得热泪盈眶。看到剧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回顾自己祖辈们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他们也走过了"从全村人都要饭"的艰难历程,尤其是自己目睹过自己的母亲带领邻家妇女到处讨饭,一家人围坐锅台等米下锅的

情景……自己故去的亲人亦有经历过战争……,此情此景,触动心灵。

作为一部建党九十五周年献礼之作,《大火种》回溯过去、展望未来,可谓正能量满满。我们没有理由抱怨这抱怨那,应该义不容辞地履行党员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足本职岗位,敢立潮头为学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警观看焦裕禄心得体会


民警观看焦裕禄心得体会

影片《焦裕禄》,反映了一九六四年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仅一年半时间的工作经历,能让时隔五十年的党员干部为之感慨万端,泪盈满眶,为何?皆因片中主人公焦裕禄的感人事迹!

焦裕禄的为民“公仆”精神,甘于奉献精神,敢于担当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他是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而工作的。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正是缺乏这些精神,以至于渐渐的脱离了群众,与党的宗旨越离越远,逐渐腐化坠落,正如鱼儿离开了水,难以生存下去。

“仆”的本意之一是,被人雇用差遣服务的人,“公仆”则是服务大众的意思,我们的党员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其使命便是“为人民服务”,其价值评判标准就是“让群众满意”。如何达到这两者的统一,这就要看我们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如何,作为公安民警更符合这一要求。因为我们服务人民打击犯罪,具备双层责任,体现在办理户籍、化解矛盾、保护人民财产诸多方面,只有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焦裕禄同志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想着群众,冒着被处分的风险,购买高价粮来救济群众,在当时的年代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这体现了焦裕禄的担当精神,他敢作敢当,将一切责任承担下来,最终还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只要人民群众拥护的、需求的,我们就要做,只要群众厌恶的,我们就坚决不做。

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畏”。一个“畏”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服务群众的效果。党员干部做得好与坏,能直接从群众的言行中体现出来,一方面群众是被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群众又对我们的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现实中确实存在少数党员干部怕做群众工作,不愿做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更谈不上服务好群众了,因为他们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没有和群众打成一片,听不到群众的呼声,体验不到群众的疾苦,不愿为群众排忧解难,见到群众就“躲”,遇到问题就“闪”。

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虽然过去了五十年,但在我们如今的年代仍然发挥着教育干部、鼓舞士气的作用。让群众满意是党员干部任重道远的目标,“锦上添花”的事我们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我们更要做,我们一起唱响“为人民服务”的先锋颂,为创建美好宜春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习孙波心得体会


学习孙波心得体会(一)

201*年4月3日下午,在工农法院执行局会议室全局干警一起学习了孙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作为进入法院刚一年多的新人,之前对孙波同志的了解甚少。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孙波同志有了全面、深刻地认识,他甘于奉献、努力进取、爱岗敬业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孙波同志是我院刑事审判庭助理审判员,因工作能力突出,成绩显著被选调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工作。到市中院工作期间,在庭室领导和院领导缺位的情况下,他不需要别人督促,默默地、自觉地担当起复杂、疑难、重大案件的审理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的审理任务。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他的健康受到影响,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严重的肾衰竭。孙波同志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从老同志那里我了解到,孙波同志平时学习非常刻苦,善于思考,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我要学习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手段、新的法律法规去推进案件审理工作,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孙波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审判任务,他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就要像他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一心为公、甘于奉献的好品质

孙波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我要学习他那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

孙波同志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他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心得体会(二)

最近,通过学习,了解了孙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孙波同志用他短短52年的人生书写中国海外石油的传奇,书写了一位优秀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人生赞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更加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像孙波同志一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学习孙波同志,就是要把他的精神与自身工作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坚定信心、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奋发进取,把责任铭记在心头。我认为自身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对党的忠诚与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转化成实际行动。

一是学习孙波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品质。孙波同志强烈的国家意识、大局意识,敬业奉献、鞠躬尽瘁的拼搏奋斗精神。我相信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百折不挠、成就事业;只有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学习孙波同志的意志品质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始终拥护党,跟党走,高举党的十八旗帜,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二是学习孙波同志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孙波同志是一位具有很高的素质和过硬的业务能力的 一名石油管理人员。他是一位技术行家,管理专家,谈判协调高手,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以西班牙语准确复述合同主要条款,他还是电脑高手,随时召开视频会议,日常工作完全用计算机处理,召开会议也不需要写讲话稿。我想,这些都体现了孙波同志平时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的工作作风。我要向孙波同志学习,深刻感悟孙波同志敬业奉献、鞠躬尽瘁的拼搏奋斗精神,刻苦学习孙波同志忠诚事业,勤奋学习孙波同志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学习中释放工作的激情,努力钻研业务,真抓实干,恪尽职守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学习孙波同志石油报国,用生命为祖国找油运气的人生境界。我要扎实工作,提高工作能力,以提升素质为动力,主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将自己的工作贯彻于服务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始终。我要把自己的工作注入自己的中国梦之中,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怨无悔的为实现“中国梦”不懈的奋斗。

孙波同志用他的一生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在追求理想和中国梦的路上一直信念坚定、兢兢业业。孙波同志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我们前赴后继的投入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和孙波同志相比,我做的太少太少,远远不够。我将以孙波同志为榜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国家奉献出自己才能与力量。

学习孙波心得体会(三):终不悔九死落尘埃——高天麒

作者:鹤岗市东山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 高天麒

我在市中级法院工作期间,与孙波同志曾有过工作上的接触和沟通,其谦和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精益求精的业务追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全市法院组织的学习新时期人民法院的优秀代表孙波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同东山法院党组班子其他同志一起在本院召开了以“我与孙波比,差距在哪里”为主题的专题座谈会,老、中、青干警纷纷踊跃发言,从各自的角度畅谈自己学习孙波同志心得体会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践行孙波的精神,气氛十分热烈,听了干警的发言,我受到很多启迪,也有颇多感悟。

记得孙波曾经主审过一起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案件,被告人的财产挥霍殆尽,孙波在审判台上看到了台下农民工兄弟眼神,从渴望到希望,再到失望,他看出了他们承受不了这样残酷的现实。当然,孙波同样不愿让他们承受这样的结果,他默默地对自己说:“一定要给农民工兄弟一个交代!”他经过艰苦的阅卷,深挖每一个细节,再次找到了被告人可供执行的财产,这些农民工兄弟的眼中重新有了光彩,那眼神中闪烁的感激之光照亮了孙波夜晚回家的路,也成为孙波人生道路上永远的光辉。其实,类似的案件在司法审判工作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过,看似平常,却也不那么寻常,毕竟七十多位当事人,那不是简单的数字,他们背后是一个一个的家庭,是每个家庭中妻子等待丈夫拿回生活的期盼,是孩子等待父亲为他交上学费的期盼,处理不好对案件的顺利审结、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的认识以至于社会的稳定都有影响,但是如果被告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作为刑事法官认定其罪名成立也就到此为止了。可孙波没有放弃,他用扎实的审判工作给了七十多位农民兄弟一个圆满的交代,他用坚实的证据、确凿的事实和精准的法律适用彰显了司法的正义!

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是怎样一种情怀?我想这就是把老百姓的诉求当做在自己家事的情怀,是一位人民法官大悲悯的情怀,是一名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情怀!正是带着这种情怀,孙波追求做一名纯粹的法官,他对业务知识孜孜以求,对工作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以至于积劳成疾,双肾衰竭,靠一周三次透析维持生命,真可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孙波的这种精神与我们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所纪念的一位古人有着某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契合。端午当日,我们东山法院的官方微博上发了节日寄语:“追怀古人家国情怀,共铸梦想信念长在。”这位古人就是爱国诗人屈原,他在《离骚》 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 姱 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 纕 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其品弥高,粉身碎骨浑不怕;其情何深,千难万险终不悔!追怀先贤,其与日月同辉之精神激励吾辈;还看今朝,孙波说过:“生病以后,死亡对于我来说不再遥远,我无比珍惜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分钟,如果我已经无法追求生命的长度,我只有尽自己所能,多做一些事,尽力去追求生命的厚度!”朴实言辞却凸显其笑对生死、从容人生的品格!作为孙波同志的同事、同行、同龄人,我备受鼓舞,并决心以之为镜、以之为榜样,常怀“居三尺法台,怀四野民生”之情怀,常修公正之德、敬业之德、廉洁之德,多增道德修养、业务修养、人文涵养, 将“公平正义”的“法治梦”润化在每一个具体的案件中!

观后感《《活法》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活法读后感与心得体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