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小姨多鹤观后感1400字。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把自己欣赏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没有比写观后感的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多。该如何才能将一篇观后感写好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小姨多鹤观后感1400字,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小姨多鹤》这部电视剧由孙俪、姜武主演,讲述了一位抗战少女通过自己求生的渴望躲过了日本的搜索,被一户人家解救,开始一段隐形埋名新的生活,以及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小姨多鹤观后感14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最近看一部电视剧(),剧情非常离奇狗血,也非常吸引人,那就是由严歌苓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小姨多鹤】。

该剧曾经获得第五届电视观众节最佳电视剧金奖和第14届华语榜最佳电视剧奖,剧情非常曲折离奇。讲的是中国东北农民的一家人,因为媳妇生不出娃,然后家婆在荒郊野外偶然发现了正在逃难的一个日本女人【由孙俪饰演】。

这老两口就寻思着,反正儿媳妇没生育能力,能不能把这日本女人先给救活,然后?嘿嘿,都说东北人心思多,心眼活,那还真不假,一开始吧,很多观众也或许以为老两口是好心相救,不计前嫌,不会因为她是日本人而撒手不管。 其实不是的,他们救人还是带有某些功利性目的的那就是想给自己儿子收纳为二房。

也就是说,我救了你一命,你就为我儿子生个孙子,不枉费我们的救命之恩!其实某种程度上说国人善良,其实说善良也不善良,这其实也存在这赤裸裸的等价交换。就因为儿媳妇朱小环不能生育,所以老两口费尽心思,因为媳妇和儿子感情好,儿子也不愿娶二房,但是不娶二房哪来的孩子呢?这下可好,机会来了,略微施展一下好心,就可以又当好心人,又可以使自己家【延续香火】。要知道在那个封建的年代,一个家庭里要是没个儿子,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所以管他是什么日本女人还是越南女人,能生孩子就行。可是为何不娶咱国内的女人为二房呢?刚才说了嘛,儿子儿媳感情好,姑且不说儿媳不答应,儿子也不愿意啊,娶了二房生了孩,也不好打发人家走啊。因为毕竟是本地人,但是这个日本女人就不一样了:她不是本地人,本地没有娘家给她撑腰,利用她生完孩子,就可以打发她走!可见东北人的心思非常之细,并不像我们平时想的那么粗枝大叶,有时心思细密会打算并不亚于我们南方人哦!

但是后来为何又没有赶她走呢?只是因为形势所迫:一个老妈子和多鹤处出了感情,一个孩子要喂奶这个日本女人给他们家生了三个孩子呢。。因为妻子朱小环非常厉害,某些东北女人的势利有时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她不允许孩子们叫多鹤为妈,要改口喊小姨,这就是原著书名【小姨多鹤】的由来......其实后来多鹤为了避嫌掩人耳目也主动把名字改成了中国化叫朱二环,意为小环的妹妹。

一个生不出蛋的母鸡,居然还不让别人认自己的亲生孩子,非得鸠占鹊巢,让孩子们认她为【娘】,随后整个家庭成员的关系为之混乱日本女人变成了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而小环不费吹灰之力就当上了娘!剧情果然够狗血吧!

不过当时多鹤的处境也非常可怜,因为身在他国异乡,不给别人当二房也没处可去,只好任人摆布和宰割啦......。。可怜的多鹤,一辈子没有爱情,就这样沦为了当时中国北方农民的生育工具。而心甘情愿为他人生育的理由居然只是为了报答别人的【救命之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多鹤这么做也只是为了保命而已。 而最可恶的就是那老两口,为了能让自己儿子有后,居然想出如此损人利己的方法,先假好心把姑娘救上来,然后道德绑架,意思就是我们救你一命,你就为我儿子生一孙子,好自私的封建思想的农民啊......其实说到算计和精明,我们南方的农民或许还没有北方的心眼活,能算计......。。唉,这部剧越看越让人心酸,越看越让人流泪。。可怜的小姨子多鹤啊......。 而且当多鹤生完第一胎时,还一度被男主扔进雪地里,企图把她饿死,让她自生自灭,也就是说,不想要她了,可见男人们心狠起来比我们女人还狠......男人真是不可交......要知道这可是在东北,零下几十度的极寒天气,人家刚为你生了孩子,你就这样对待人家......最后还是朱小环看不过去了,主动去把多鹤给找了回来。虽然她也有自私的一面,但是毕竟有一颗母性的慈爱之心在心底隐藏着,再说了,救回多鹤她也不亏啊,自己不用费力,平白无故的做了母亲,要知道多鹤一口气给她生了仨呢!

这部剧确实非常精彩,剧情也够大胆狗血,得空的朋友们无论是原著还是电视剧都可以拿来看看,受益匪浅......。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斗牛》观后感1400字


《斗牛》观后感
中国近代史是我们历史课本的常客,十年寒窗的艰辛以及考试制度的限制,让我们不得不去强行记诵那些伟大的主义,而忘却了历史本身的摸样。其实,真正让我们融入历史的,往往只是一个关乎生命的故事。
简单说来,《斗牛》讲的就是一个中国农民和一头牛的故事。影片一开始,牛二那满口参差不齐的黄牙充斥着整个画面,斑驳的牙齿似乎就预示着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影片一直在牛二的主观视角与上帝视角中快速切换,主观与客观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等等手段都在渲染着那个年代的动荡和不安,也向我们预知着即将面对的震撼。
在全片的叙事结构上,影片采取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在牛二跌入万人坑之后,一头牛突然在破碎的砖墙后出现了,而后影片借牛二看向牛的视角转入村民们对牛的围观,由此进入回忆的那条线索。在画面的衔接上并不会突兀,且很容易带我们进入影片理解故事,自认为这是影片在结构处理上的最大亮点。而后的衔接也都是合理顺畅的,使我们可以从容的参与到故事本身之中。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影片仍然是有点虎头蛇尾的问题,后半部分的剪辑手法确是急转直下,很多的插叙就像是在为了炫技而剪辑,这种刻意为之的处理方式难免会让我们感到一种缺乏诚意的挫败感。
尽管如此,影片还是将那一时代的农民生活表现的真实可爱。一头荷兰奶牛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参与到了八路军的战斗中,又以重要物资的身份被八路军重托给村子保管,以躲避鬼子的围剿。影片通过牛二和牛逐步建立起来的关系将中国农民与牛之间那种互相扶持的感情完美表现出来。影片用牛二对于牛的感情 来影射他与九儿的感情,用牛的种种性格表现来映射九儿,并将这种映射扩展到对整个中国农村妇女的一种隐喻。
影片基本是由黄渤一人独撑大局,而黄渤的演出确实可圈可点,很多笑料以及隐含在故事内的主人公内心情结都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在黄渤和牛的对戏中,牛的很多眼神和表情的解读都是通过黄渤扮演的牛二来完成的。而通过黄渤的表演,牛的内心也丰富了起来。闫妮在影片中饰演村里的寡妇九儿,尖尖的刘海儿造型其实是与那个时代极不吻合的,但这种造型却帮助闫妮将这个张扬甚至是有点放浪的寡妇形象塑造的丰满起来,突兀却合理的存在着。
我个人非常喜欢影片中一个日本兵的角色,很多人都将他与《南京》中的日本兵进行对比,虽然同样是不杀中国人的善良日本兵,但本片的角色好像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很多人将其归结为导演的处理水平问题,但我觉得这其实只是不同的角度而已。本片的日本兵是一个善良、胆小甚至有些温顺的日本学生,他对于战争本身是没有什么追求的目标的,因此,他的塑造就更贴近于真实。而《南京》中的日本兵则是一个怀有自我强烈信仰的军官,他对于战争有着关乎信仰的追求,所以真实战场最他的冲击可想而知,而他的转变也就不那么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也许,朴实总是比高尚更贴近真实,也更容易被接受吧。
影片整体都处在一种灰冷的色彩中,除了九儿的红棉袄就只在结尾处用嫩绿的小草来彰显新的希望。但这样的处理方式未免有些落于俗套。过于灰冷的影调也阻碍了影片想要表现的真实感。
此外,影片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还是有些差强人意。首先就是死不了的主人公让人联想到日本漫画中的小强精神。日本人的刺刀捅不死他,枪弹打不死他,炸弹也炸不死他这些在别的角色上都是一击致命的伤害牛二都可以将其一一消化。其次,是地雷的处理。日本人在村口设置了地雷后离开了,但是这些地雷保护了牛二和牛免于饥民的杀害,可是当八路军再次杀到时地雷仿佛都不存在了一样。这些桥段的设计必须要让观众用自己的想法去做合理的链接,因此在观看影片时,就总是不能不跳出戏外,难以融入到影片的故事中。
虽然存在有些遗憾,但影片还是向我们传达了他所要表现的人文精神,展现了生存的意义。
不记得从哪看过这样一句话,电影无关政治、无关历史,只是关乎生命本身。而这部影片正是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理念。有的评论认为影片没法给人任何精神力量。但我认为恰恰相反,精神力量的传达其实并不在于影片一定要宣扬某种主义,或者是为了国家牺牲奋斗什么的,而是在于展现出生命本身的力量。对于那一时期的中国农民,生存往往是最难完成、也是最可贵的一种精神。他们有着自己遵循的原则和对天地的信仰。
很喜欢影片的结尾,当牛二拿出村里与八路军签订的契约,想将牛交还到路过的八路军的手上时,八路军的军官已无法带牛上路为由将牛还给了牛二,并随意的在契约上用墨水印了一个指引。这让全村人付出生命保护的一头牛,让牛二冒着生命的危险保护的一头牛就这样随意的还给了牛二。这里,不只体现了中国农民那种严守诚信的契约精神,反而更反衬了某些宣扬的如此高尚的主义中不堪的一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也是影片对于黑色幽默最好的诠释。

《活着》观后感1400字


《活着》观后感

上小学时看过电视剧版《活着》,剧名叫《福贵》,直接以男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当时只觉得不管是背景还是人设都有一种浓厚的乡土气息,剧情伊始也是喜剧性的。但当时年纪小,并没有体会到这样的起名蕴含着巨大的悲怆色彩以及所体现出的富与贫,喜与悲的强烈反差。
我至今仍记得那一个纨绔子弟为所喜之人跳花鼓灯,也记得那白发苍苍的老者为所爱之人跳最后一出花鼓灯,如是我这样的年少不懂事,看到此处眼泪也哗哗流下来
第二次接触《活着》是高中的语文课电影版的《活着》。葛优和巩俐对其又是一次全新的演绎,平凡之中流露出真情。小说版至今还没有拜读过,因为不敢想象那太过凄凉的色彩:一位年迈老人,夕阳西下之时,牵上一头老牛,道不尽的世事沧桑
我不想过多的评论政治形态,也不想过多的研究是什么样的社会造就了福贵一生的悲剧般的命运,我只想去赞扬贯穿整个小说中令人感动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主人公在历经沧桑之后对人生的超脱感悟。
时代造就故事,福贵的一生即是中国几十年的缩影,地主的儿子,嗜赌如命,家道中落,参加战争,经历文革
不平凡的时代造就不平凡的人生,或悲苦,或欢愉,就像老舍的《茶馆》,也是说不尽的小人物的小故事,但这小故事其实也不小,这小人物其实也不小,因为社会中的大部分都是如此的小人物,所以这种小故事其实代表着整个时代的常态,即这些故事造就了这个时代。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苦难都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苦难造就了传奇,或是刺痛人心。我听过很多故事,关于那个时代,道不尽的心酸艰难,却让你对他们心生敬佩,这是那个时代造就的一类人,哪怕一生悲苦,他们仍然坚定的要活着。
我想主人公福贵的不平凡在于他人性的闪光点。虽为富家纨绔子弟,嗜赌如命,却能因为所爱之人洗心革面、浪子回头,这是不同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我一直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若走上歧途,是很难再走上正轨的,但福贵,他为爱走上正途,他爱家珍,花鼓灯就是他们爱情最淳朴的见证,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一颗诚挚的赤子之心。
还有一点,关于友情。福贵和春生在演皮影戏时相识,在当俘虏时相约。但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小说的设定也是这样具有戏剧性,但这戏剧性不是喜剧性,它是一种悲剧性。福贵的儿子因春生而死,这是对福贵精神的双重折磨友情之于亲情。命运之手并不会就此收手,家珍离去,凤霞离去,二喜离去这是一个怎样悲苦的命运,风雨肆意拍打这摇摇欲坠的坎坷的人生。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动它的,村里人也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很心酸,却透露出对人生的一种顿悟感。福贵的一生,是不断失去的一生,从财富,到友人,到亲人,而他也是收获的一生,生命,友情,爱情,亲情。如果一个人他不愿死去,他愿意活着,那么他一定是有未完成的心愿,有他值得牵挂的人,这并不是对生命的贪恋,而是对爱的贪恋。好好的活着,何尝不是所爱之人对他的期盼呢?但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一个个逝去,而你却活着,孤独的活着。
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冯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尽管你造就不了伟大,你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在经历苦难、克服苦难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坚定的活着的信念,就是对所爱之人对自己期盼的一种完成,实现所爱之人的愿望,这就是一种伟大。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物质精神极大丰富,精神极度空虚的时代,这已是老生常谈,但谁说不是如此,我们过着富足的日子,却有着一个清贫的灵魂,而以福贵为代表的那一类人,虽生活清贫但精神富足。我常常看到有大学生轻生的新闻,或因压力,或因感情问题,我其实不很能理解,一个人的抗压能力竟能如此之差,而且这些人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自己撒手人寰,有没有想过对亲人、对朋友造成何种伤害。生命诚可贵,就算不看重这个上天赋予你的生的权利,至少要考虑到你爱的人、爱你的人。我并不同意人只为自己活这个观点,我觉得人在很大一部分上是为他人活,这就是亲情、友情、爱情的力量,是一种期盼,是活下去的动力。就像福贵,在亲人一个个逝去的时候,他有照顾还和他在一起的亲人的责任,而当亲人全部离他而去之时,他的责任就是自己好好的活下去。就如福贵所说,有时候心里痛苦,有时候又很踏实,他不用再担心家人没人照顾,他也不担心自己死后无人下葬,听起来很凄然,但他其实已经超脱,已经释然。在经历大苦大难之后得到大彻大悟,虽物质欠缺,却精神富足。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在如此好的外部条件之下,怎么可以不珍惜好好的生活的机会,在经历挫折之后,又怎能自暴自弃呢,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以福贵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坚韧与豁达,我们要好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烈火英雄》观后感1400字


前些天,因为时间比较宽裕,所以去找朋友聚了聚,他建议一起去看电影。到了之后,本想着看最近流行的《哪吒》,说是国漫崛起的代表作(众所周知国漫一直在做仰卧起坐)《哪吒》很火,而且我也喜欢看动漫。不幸,无常上门说是票房爆满,要看也要等明天,今天看只能看其它的。无奈下,我们只得另选,烈火英雄四个字醒目的字在目录里向我发光,不错今天就它了。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有一个老师跟我们说过,在和平年代里为我们付出最多、牺牲最多的,并不是我们的三军,而是跟我们生活中每一刻危险正在随时准备作战的消防员。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战争当属与我们人类文明起源息息相关的火做战了。火是我们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能源了。要说好处,那是应有尽有数不胜数,要论到坏处,那从古至今种种事故也是触目惊心,比比皆是。即给天堂带来了温馨的光明,又是地狱那熊熊的烈焰。而就是这样一群有血有肉、既有朋友也有亲人的消防员,却时常不顾生命危险去跟我们祖先一直信奉为神的家伙较量,一次又一次,展开一场又一场的诸神之战。

进场前,有经验的同学告诉我,这部片很感人,很悲壮,有很多泪点,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我想也是:既然是救火那肯定就会有牺牲,这是战争剧情的潜规则。并且还是真实的故事改编,主要描述的是大连沿海石油罐泄漏引发的火灾和爆炸。由于油罐厂面积巨大,其中还有化学罐区,油厂一旦瓦解,爆炸产生的威力不亚于是引发了一次核爆炸,加上化学物质对整个市、整个省,甚至是沿海的邻国也会造成不小的威胁。火军无情,再加上油厂负责人不了解,不相信情况下而出现的错误情报,导致灾难一而再再而三的升级。市里的人从媒体得知了消息,整个变得慌乱了起来,人的本性在现实面前暴露无遗,订票的订票,有车的开始跑路,人们甚至直接把超市抢劫一空,街道上沸沸扬扬,交通顿时瘫痪。

烈火朝天,人心惶惶,可这丝毫没有阻挡得了消防员前进的步伐,火越大消防员越勇敢,越无情他们就越不屑,不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夜的奋斗,终于在灭完油厂最后的一星火,放光水管最后一滴水后,他们落下了他们最深的泪水。开始一些英勇战士们连同主人公也就此消失在了银幕上。

故事中黄晓明扮演的主人公,在影片的开头,讲述了他由于一场事故失去了一名战友,而他又是队长,所以一切的责任都像冰雹一般砸向了他的头顶,因此背负了害死人的罪名,精神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创伤。朋友的不理解,战友的另眼相看,最让他悲伤的更是源于自己年幼的儿子,更让他不知如何开口。而这次的灾难对他来说,既勾起了他那不幸的回忆,却又像是一种救赎。他给了所有人胜利回家的希望,却拼命地把死亡之门向自己敞开。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拼搏,他牺牲了,他走的感觉是那么理所应当。记得他对别人说:我还等着结束后回家看我的老婆孩子呢。我想这也是他这辈子最后的牵挂吧。当时,我就突然想:人活着是不是就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死去,好让自己死而无憾。虽然有的人英年早逝感觉很可悲,可不知为何我有丝羡慕这种见好就收的人生。至少在别人的回忆里他将永远活在那个最美的时刻吧。

电影看完了,回头再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国,愿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毕竟现在消防要求这么高,每个人都要接受安全教育有安全意识,安全设备安全设施随处可见,这样的程度的事故不太可能发生(但不代表一定不可能),也是给人民一次深刻的提醒。电影嘛,为了效果是会有所夸大的,但是我坚信我们中国消防员的意志和精神绝没有一丝半点的夸张,绝对都是以血肉之躯比肩神明的英雄,为中国消防员点赞!

藏獒多吉观后感


藏獒多吉观后感

文/晨纯

暑假里我和妈妈在电脑上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叫《藏獒多吉》。这场电影很好看,很感人。主要讲了一个叫田俊的小孩来到他爸爸居住的地方,一开始很多小朋友都非常讨厌他,拿小石头丢他,但是有一个小孩有点喜欢他,没有用石头丢他,其他小朋友走了,他也没走,一直看着他。有一次田俊快要被熊吃掉时,多吉冲出来救了他,还有一次狼群来时一群藏獒冲出来救了他。多吉和獒群有了一次决斗,第一次多吉把黑獒打败了,第二次是一只母獒和他决斗,但多吉不和母獒决斗,一直忍让她,最后两只獒双双掉下悬崖。田俊不顾一切冲下悬崖,发现这两只獒都没死,他喜出望外,朝上面的人喊:“它们没死,快来帮忙救它们。”村里人帮忙把这两只獒送到田俊家,让田俊的爸爸救治,因为田俊的爸爸是医生。田俊的爸爸帮两只獒治疗好后,说晚上他来看护它们,可田俊说他来看,爸爸告诉田俊如果招架不住就喊他,不能和它硬拼。半夜,多吉发狂了,田俊拼命喊:“爸爸、爸爸”可爸爸听不见,田俊拿出妈妈留给她的笛子吹了起来,他一边吹,一边流眼泪,一曲吹完,多吉也睡着了。经过这件事,多吉和田俊成了好朋友。这时獒王来找母獒了,但母獒没跟獒王走,它留在了多吉身边。多吉一直在找杀害他以前的主人的凶手,有一次一个强盗头子的弟弟被杀死了,多吉正好在他身边,强盗头子以为多吉是凶手,要杀它,田俊把它放走,最后多吉找到真凶,并把它杀掉,但多吉也身受重伤,牺牲了。它的妻子帮他生了3只小多吉,看到小多吉,就好像大多吉也没死。

这场电影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不能退缩,只要有坚强的信念,就不会害怕。

电影情圣观后感1400字


相信不少朋友都看过由肖央和闫妮等主演的喜剧电影《情圣》,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肖瀚在兄弟们的帮助下载三个女人之间辗转发生的囧事。剧情搞笑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昨晚因天气寒冷,一个人便躲在被窝里在手机优酷上看了由肖央、闫妮领衔主演,小沈阳、乔杉、艾伦、代乐乐、常远、李成敏主演,邓超特别出演的改自1984年美国电影《红衣女郎》的中国版喜剧电影《情圣》,男主角肖瀚由筷子兄弟中的肖央扮演。

影片是用倒序的方式来叙说的,一出场就设下凝问吸引观众,并且笑点多多。主人翁肖瀚有四个好兄弟,五个男人是生活上的狐朋狗友,号称情圣五贱客。其中他的一个兄弟外号老二的老处男王鲲突然离世后,家有贤惠、漂亮老婆和可爱女儿的肖瀚,现阶段工作稳定,生活一直循规蹈距缺少激情的他开始唏嘘人生苦短,一向柳下惠自居的他也想像他的另一个好兄弟酒店老板刘磊一样在外遇中寻求刺激,来调节他那两点一线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刚好在上班的地下停车场偶遇了来自韩国去他们公司拍摄广告的性感美女模特YOYO,误打误撞的他在误解中观看了一段YOYO非常诱人的一段舞蹈后,忽然感觉重新找回了初恋激情他,心动不已,遂欲借工作之便去亲近女神,再尝试一遍恋爱带来的刺激和新鲜感。

肖瀚第一次鼓足勇气打电话约会女神的时候,却被他那一直单身、事业有成、年龄相当、性感妩媚同样想寻求刺激生活并对他有意的上司马丽莲误会是约她,而肖瀚还浑然不觉自己约错了人,并喜滋滋的求助其它三位好兄弟艾木、汤怀、刘磊,让他们帮忙出谋划策,结果在他老婆沈红和刘磊老婆的警觉下,不仅约会失败还闹出了一场刘磊被捉奸的好把戏,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接下来的几次约会女神,都在他和女上司的各种误解以及他的兄弟们和同事常剑的神助攻下,不仅没成功,还被他的女上司狠狠的报复得惨不忍睹,让人忍俊不尔。

影片虽然是个喜剧,很多场景都让人笑得停不下来,甚至会让你的脸抽筋,但里面所涉及的婚姻面临的外遇等等内容却让人不得不深思,也给众人很大的警示。

如里面的各种误会环节,有场面误会,有错觉误会,还有语言误会,各种的误会让故事变得笑料百出,结果也意想不到,也让我们从中学会了一个真理:就是很多时候,要去认清事情的真正真相,并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懂得深度去了解那些容易让你误会的事情,不能全信传言和你理所当然想到的。

影片把现实中很多夫妻的日常生活也搬上了屏幕,每个情节都似乎就在展现我们大众夫妻的生活。如肖瀚夫妻在家上厕所的那场戏,因为两人彼此熟悉,他们都在对方面前很随意,不再注重细节,更具体的表现是,为了节省家庭开支,沈红让肖瀚两人都要小便完后再冲水等等,还有两个人睡觉前,连起床关灯这样的小事,都是你推我,我推你,都懒得自己起身去做。这些小细节的演出都是普通家庭生活的写照,让人觉得就像演自己的生活。

影片也反应了一个强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中年男人面临事业瓶颈,婚姻平淡,自我怀疑等等时,是不是该通过寻找年轻性感漂亮的姑娘开启第二春,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以及通过刺激来提升自己对工作的热情,甚至弥补年轻时不能满足的激情欲望。

最后影片用一个春梦的方式来告诉肖瀚和我们,生活有时候确实无味,平凡的生活也不够浪漫和刺激,但简简单单的生活里却包含了很多幸福,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毁了自己原本幸福快乐的生活。

影片用做梦的方式来警醒大家,我觉得很有创意。有时候错走一步就让你进入万丈深渊,无法回头,做个梦来满足一下自己也是好的,因为在梦中你可以无所不能,也会找出你想要的最好的答案。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不仅可以调节你的压力,还可以感受一些生活真理,最后用图片引用我家小子的一首小诗结尾。祝大家假期愉快!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小姨多鹤观后感14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