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三体读后感150字

三体读后感150字

三体读后感1300字。

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的观后感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三体读后感1300字,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最近,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映,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去看了吧,其实刘慈欣还有很多比较吸引人的科幻小说,比如《三体》,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早就听说《三体》是一部非常烧脑的科幻小说,但是我想去接受一次烧脑的神奇体验。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三体》系列三部小说。

《三体》是由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系列科幻巨作,曾获得雨果奖,这个奖项被誉为科幻小说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它第一次将中国科幻小说抬高到了世界级水平,连奥巴马也是它的粉丝。

我们生活的地球位于太阳系,所有行星都有规律地围绕太阳这个恒星运动。三体星系位于距离我们4.2光年之外的银河系半人马座中,它拥有三个质量相等或相近的恒星。它们在相互引力作用下进行着毫无规则且不重复的运动,被称为三体运动,三体人就生活在其中一颗恒星上,他们不断毁灭又重生,因此,生存成为三体人的大问题。《三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宇宙背景中。

阅读此书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首先,我觉得它是一部宏篇巨作。这体现在故事的时间跨度上,它讲述了从文革到之后的几百亿年之间发生的事。在这种大宇宙时间观背景上,地球文明、三体文明、歌者文明等多种宇宙文明互相毁灭、共同生存。

其次,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叹为观止,脑洞大开。在书中,ETO组织、面壁人、执剑人、破壁人、智子等轮番出场,各司其职,上演了地球与三体之间的智慧博弈,提出了宇宙社会学这种新型的学术。

当然,最吸引人的是小说的硬科幻。比如;罗辑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宇宙存在黑暗森林状态,提出了黑暗森林定理;恒星级宇宙战舰蓝色空间号经过在宇宙四维空间中长时间的航行,发现三维事物对四维来说不堪一击;程心在逃离太阳系时,推测出只有光速飞船才是人类的唯一活路;行星防御委事会用事实证明,核弹在太空中威力不大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现有强大的真实物理理论支撑:广义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洛希极限、第三宇宙速度等等。

读完《三体》系列三部曲,我只能用气势磅礴来形容。它向我们描绘了宏大的宇宙世界。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人类文明对于宇宙的认知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类从未停止过追寻神话的脚步,无论是上古中国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父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耳忒弥斯,无不是人类对于未知宇宙的大胆想象。人类也从未停止过追求真理的步伐,从古人的天在上,地在下,到欧多克斯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直至宇宙膨胀理论人类在不断地想象与证实中推进天文学的发展。

事实上,科学确实需要大胆的想象。牛顿说:没有大胆地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他从观察苹果下落中猜测地球有引力,才有了家喻户晓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经过观察与数据对比,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它被称为最美的理论。普朗克由猜测引发大量的计算得出能量并非是连续变动的,而是碎片式的,这就是著名的量子力学想象很重要,正是因为想象,才引发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

如果有上帝的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如果人类不思考,上帝连发笑都不屑了。

宇宙是无限的,想象也是无限的,未来的科学发展更是无限的。刘慈欣说: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你的无畏来源于无知,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让我们敬畏未知的科学与文明,让我们继续想象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三体读后感300字范文


《三体》是一部由刘慈欣著作的科幻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书中主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之间的兴衰历程,很多看过这本书的网友都对这本书给出了非常不错的评价,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之前没有读过三体这本书。前几天,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然后用几天的时间后快速读了一遍第一部。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是略读。在第一部中,三体是一款游戏的名字。

主人公通过()玩这个游戏,进而加入了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三体组织。

他的思想和前几年的一部电影头号玩家特别相似。在头号玩家中,游戏的名字不是三体而是绿洲。电影讲述203几年的时候,人们已经完全厌恶了现实世界,都不在现实世界生活了,全部在虚拟世界中生活。

回到三体。在三体世界中,有三颗太阳。地球人给三体人发射信息,并且收到了回复。

于是,地球上的人就出现了两种派别。一种是毁灭派。他们认为应该由三体人来统治地球,销毁人类文明。第二类是拯救派,他们认为应该由三体人来改变人类文明。

这反应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作者企图建立起一个极端美好的虚拟世界。面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是销毁,还是改变?

作者的回答是与其求助三体人,不如奋发图强自救。

三体读后感长篇书评


《三体》一书由刘慈欣所著,是一本科幻小说,讲述的关于三个星球之间的故事,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会不会真的出现作者情况,是个未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三体读后感长篇书评,大家一起来看看。

最近《流浪地球》电影很火,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百度搜了一下,居然也能搜到免费的,直接观看,可能不是在电影院,所以没特别感觉到波澜壮阔,主要就看了一下结尾,还是挺感人的,人类带着地球去流浪几百数千年,在浩瀚的宇宙间重新寻找合适的位置定居;不过这个思路挺标新立异的,以前的思路都是乘宇宙飞船跑到遥远的外太空;但是自古都有那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如果真的先让少部分先离开,还真容易出问题,要走一起走也不现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感觉大家绑在一起,反而能风雨同舟;就像一个公司,遇到困难,大家人心齐,就容易渡过暂时的难关,再创辉煌;

不过成本上来来说,带着地球流浪的成本感觉非常高;得有发动机,像飞机或火箭那样喷气;几百上千年下来,地球上那有那么多能源;而且喷气前进的同时,也会影响地球本身的气候环境;当然,也许可以把发动机放到附近的的一些行星上,借用这些行星的资源,然后通过它们发力推动地球;不过这个感觉更复杂,一来那些行星质量如果比地球小,自己就会弹走,二来,大家都是动态运行的,相互作用运行方向更加不可控;

看了《流浪地球》,才知道是科幻大牛刘慈欣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是《三体》;以前逛书店经常看到三体这本书,但是从来没翻开看过;当时还误以为是《北京折叠》这本书,里面讲的是几百年后,阶层划分,底层人一天只有8小时,而且很辛苦只有微薄收入;中层一天有16小时;上层才是一天满打满算的24小时,上班轻松,打打酱油也能收获高薪,生活滋润;所以乘着还没到那个,连时间都不公平的情况下,我们好好珍惜能和上层人士共享一块土地,共处一个办公环境的美好时代,也许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了;想象一下未来阶层划分的画面:当你90多岁,牙齿掉光,挤着地铁来到办公室,颤巍巍的打开电脑,开始写代码糊口的时候,你那120多岁的董事长刚花了2千万换了一个顶级的人造心脏,身体状态如40多岁那样生龙活虎,正在美女秘书的陪伴下,打着高尔夫,享受着美好人生;

这次网上看了一下三体故事概要,故事确实挺吸引人,稍微看了一下,总结一下故事梗概;

故事的背景是:有个文明的行星,它被3个恒星牵引着,也就是相当于有3个太阳,我们有个后羿射日的典故,太阳多了不是好事,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所以这个行星的运行轨道就是乱的,不像我们能幸福的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个星球上一会儿很热,一会儿说不定降到绝对零度,就像被三个顽童踢皮球那样,不知道明天自己的位置在那里,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这里的人类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就是找到新的靠谱的行星,把它当做殖民地;这就类似于二战前的日本,在国内资源匮乏,地震频发的情况下,忧患意识很强,整天想着侵略周边国家,据说当时非常看重东北,就算放弃本土,也不能放弃满洲;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星球被命名为三体;三体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开启一个庞大的服务端,监听宇宙信号;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距离他们4.3光年外,有个太阳和地球这样的美好家园;

作者为什么把距离定义在4.3光年;这也是有含义的,因为10的-43次方秒,表示普朗克时间,是指时间量子间的最小间隔;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和三体人就联系上了;当年霍金说过,不要试图和外星文明联系;其实真的和高级文明联系上了,大概率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就像当年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等灭绝北美的印第安人,他们是没有负罪感的;而不同星球的文明差距可能比人和蚂蚁的差距很要大;人是不会为踩死脚下的蚂蚁而忏悔的;我消灭你,于你无关;

联系上也是一个偶然;一个女理论物理学家,叫叶文洁;老爸在文革期间被迫害丧命,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那个时代,人性扭曲都是被逼的,就和传销被迫洗脑类似;那个电影《霸王别姬》里的段小楼和程蝶衣在文革时候,也是互相揭短,欲置对方于死地而保命;想想那远去的十年浩劫,今天幸福的生活更加显得弥足珍贵;后面下乡改造,遇到森林被严重破坏,自己又继续受到周边人的陷害;叶文洁产生了很强的恨意,恨谁呢?干脆就恨这无知的全人类吧;让外来文明来改造也好,奴役也罢,也算是拯救地球了;偶然看到一个国外的论文,说是把电磁波信号发送到太阳上再反射出去,信号就会被放到数亿倍;于是就把地球信号通过太阳反射发送到外太空;信号经过4年多的长途跋涉,终于被三体人截获了;

碰巧的是,截获信号的那个三体人,和叶文洁一样,也是一个奇葩,三体社会,是一个特别集权的社会,这个三体人是个底层公务员,一辈子就负责守在监听的电脑旁边,留意有没有外太空的信号,生活枯燥而没有什么盼头,年纪老大不小了,也找不到对象;他觉得生活这么无望,毁灭就会毁灭吧,这就是命,做侵略别的星球这种缺德事有什么意义;于是连续回复了3句: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意思很明显,你一旦回复,我就知道你的位置,就会去侵略你;这个万年等一回的机会就这样放过了,相当于灭了所有三体人的希望;这就像公司里面,个别不满的员工,故意犯一个错误或故意在关键时候不作为,就让整个公司蒙受了难以承受的损失;不过没关系,对面的地球人叶文洁更不靠谱,直接回复:来吧,来侵略我们吧,我们的文明已经没救了;正在联络的时候,正好她的领导来找她,聊天记录被发现了,叶文洁想都没想,直接把这个领导杀了,为了怕泄密,把自己老公也顺便灭口;在反人类的道路上准备一路走到黑;想起了爱因斯坦,据说他小儿子得了精神病,在医院里呆了一辈子好几十年;爱因斯坦从来没去看过他一次;貌似科学大牛都有一点冷血基因;

三体人收到这样的消息,真是柳暗花明,喜极而泣,弹冠相庆;还等什么呢,赶紧全力造宇宙飞船,入侵地球吧;而地球上,也只有叶文洁一个人知道这件事;想想一个小个无名小卒,却能影响全人类命运的走向;这在过去农耕时代肯定不会的,比如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改变了整个民族的历史进程,这都是大人物才可以的;而信息时代,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哪怕一个捣蛋的看似无足轻重的员工,就能把整个团体带到沟里去;

三体人虽然科技很牛叉,但是宇宙飞船速度还是太慢,只有光速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要经过400多年才能来到地球;在这400年里,三体人因为在宇宙飞船上,科技肯定是不能发展的;而地球人通过这400年,科技会不会反超三体人呢?于是三体人研究了一下地球人的历史,到吸了一口凉气;人类从旧石器到新石器用类几百万年,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才用了几百年;从热兵器到核武器才几十年;照这样的加速度发展下去,400年后,人类文明肯定会大大超过三体人;所以说,他们要阻止地球文明的发展;

欣赏三体读后感1000字


《三体》一书由刘慈欣所著,是一本长篇科幻小说,讲述了宇宙的奥秘,打开了我们的脑洞。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欣赏三体读后感10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我爸爸妈妈所在学校的校友,作为一位大学理工科毕业生,他竟能写出这样一部惊世之作,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于是今年国庆节后我便开始读《三体》。

《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这是一部科幻巨著,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宇宙史诗,它不仅为我们规划了人类未来的进步方向,也让我们理解了宇宙文明之间的残忍杀戮,认识到人性的善恶、地球文明的兴衰、宇宙的浩瀚与渺小。

该书一开始就把我深深地导入故事情节之中:许多高级科学家在一个月内纷纷暴毙,科学家汪淼在寻找真相中发现了一个叫作三体的游戏,游戏中的世界被三颗太阳围绕,昼夜规律难以预测,导致出现乱纪元。在被三日凌空三日连珠大撕裂等灾难毁灭了191轮文明后,三体人不再徒劳地去寻找那无解的规律,而是决定在宇宙中寻找新家园。令汪淼没有想到的是,游戏中的三体人是真实存在的,而它们已将目标指向了地球。面对科技比自己强大千百倍的三体人,地球人开始做出了那可能对三体人毫无疼痒的防御与反击......

通读《三体》三部曲,最让我惊讶和佩服的就是刘慈欣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不拘一格而又不会给人以无厘头的感觉,里面的剧情中大都含有关于未来丰富的科学猜想,比如用曲率驱动制造出光速飞船,用强互作力制造出像水滴那样的强力()工具。这些奇妙的科学概念、神奇而先进的发明创造无不让我啧啧称赞。

一部电影空有好的剧情,没有好的演员去演绎,注定会是一部烂片。一部书也是如此,光有行云流水的构思,却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也肯定是不行的。刘慈欣在《三体》的人物描写上也着墨不少,他为我们成功塑造了汪淼、罗辑、史强、程心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他们或勇、或智、或光明磊落、或老成持重 .....

除了数不清的科学幻想外,《三体》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也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三体人的探测器水滴到达地球时,全人类正对他们开发的2000多艘星际战舰自鸣得意,甚至认为这一探测器是三体人派来议和的,结果人类的太空舰队被三体舰队中蹦出的一粒水滴灭的仅剩两艘。三体人靠实力告诉地球:毁灭你,与你有何干?故事临近结局时,三体已被另一个神秘文明所毁灭,人类为防御即将到来的黑暗森林打击,又为自己的掩体计划而沾沾自喜,直到最后被那个神秘文明的清洁工歌者随手丢出的二向箔压成二维,整个太阳系成为了一幅画,这时人类才恍然醒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三体》在2006年问世至今,销量已超百万册,2015年获得了第七十三届雨果奖,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是资深三体迷,曾读《三体》如痴如醉。感谢刘慈欣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提供这一力作,也愿《三体》这样的科幻巨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三体读后感范文欣赏


《三体》一书由刘慈欣所著,是长篇科幻小说,用科幻的角度引起我们对地球、对生命的思考,这本小说充满对世界探索的欲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三体读后感范文欣赏,大家一起来看看。

刚刚看完《三体》,趁热写点。

第一部中人组成的计算机令人兴奋,这之前我看了《编码的奥秘》和一个《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公开课,觉得用人来实现基本电路太浪费了吧,但当有足够数量的由人组成的部件后,整体产生的计算能力超出个体的简单组合。查作者资料发现他原本是个电脑工程师,那这个念头可能早扎在脑海了。

人类对于外太空满怀好奇,希望在孤独的宇宙中找到可交流的生命,而霍金曾警告不要去寻找外星人。《三体》中有一个黑森林理论,由两个基本定理推得,宇宙像一个黑森林,不同的文明是提着枪的猎手,谁暴露了位置谁就被消灭。和霍金的警告雷同,不要去寻找外星人,暴露了地球的位置迎来的只会是灾难。

三体人的技术水平能够实现自身的脱水,以低耗度过不适合生存的时间。而后来的人类则可以依靠休眠系统,沉睡百年后再醒来继续生命。它们都给人很多想像,是另一种形式的时间旅行。

大脑被送进茫茫太空的云天明给了程心一颗星星和一个小宇宙,几乎一生都献给人类的面壁者罗辑最幸福时光是在小屋。在平均年龄150岁且可休眠的年代,生命是需要被重新定义的。不能说活的越长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一些东西恰是因为易逝易失而珍贵。

罗辑在后来的人类时代,被指责为魔鬼,因为他毁灭了一个星球和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在危机前,自顾不及,没人怪他没人提出异议。危机过后,开始谴责。总觉的刘慈欣是在隐射什么,但我举不出事例。

威慑纪元,人类来到了伪娘时代,男色流行。这一段有点突兀,是一个突兀的预言么?哈哈,春哥在,这不会成真。

和三体人的斗争,是个博弈游戏,打败三体人依靠的是宇宙其他文明的力量。博弈的胜利是因为对宇宙形态进行了深度的探索,或者可以说是哲学上的胜利。?

三体读后感1200字范文欣赏


最近,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映,影片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好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同样是由刘慈欣著作的科幻小说《三体》呢?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我早已不看科幻小说好多年!最近在电影《超体》的影评中,看到大多都引用到一部科幻小说《三体》。大众普遍认为《三体》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它吸引和造就了无数科幻迷,他们为《三体》建立了三体网站,开发了三体游戏,三体的电影也正在筹拍中。《三体》的评价毁誉参半,因为看懂的和看不懂的各占一半。争论让我迫不及待地在上网下载《三体》三部曲,花一周时间看完,然后被深深震撼!实话说,我看过无数的科幻小说,之前从没看过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在我的认知里中国作家的科幻想象力总还局限在《小灵通漫游未来》,走不出地球。但《三体》突破了我这伪科幻迷的已知认识,给了我关于文明,关于宇宙全新的理念。

《三体》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描绘了宏大壮丽的太空景象。通过拉伸到整个宇宙,整个时间,整个维度的视角,记述了勾心斗角的精神历程。书中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都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格局宏大,立意高远。《三体》非常有创意,将各种元素神奇的融到了科幻里面,如文革,孔子墨子,哥白尼,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秦始皇等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写的书,非常的有认同感。作者擅长不断地抛出悬念,分析过程步步惊心,经常有一种被逼迫的喘不过来气的感觉,很有种看美剧的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意思。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就像我们小时候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不把它看完,否则便如千百小虫在心里咬噬。并且为每解开一个悬念,出现的新事物都必须你花心思去理解,去想象,否则后续的剧情就无法理解。如时间的奇点,潜伏在地球的质子,能使宇宙坍塌的二项箔,我好久都没为看小说而动过脑,在看《三体》时却必须得不停地停下来想象、理解。

书中提出一全新的宇宙社会学理论,光年尺度下的生存推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在人类科技尚未达到在宇宙自由行走的高度时,是否有必要暴露出地球文明的存在?

不得不提《三体》一书作者刘慈欣,大家俗称大刘。生于60年代,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水电工程系(居然是同行),是山西的一座发电站的软件工程师。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科幻小说,现在是当今中国科幻届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三体》的出现,让沉寂多年的科幻小说吸引了太多的目光,几乎是炙手可热。《三体》的英文版已开始在美国出版发行,凭大刘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他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时拙朴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黑暗森林法则),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他想像奇特,漫无边际(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之外的宇宙)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

我一直觉得科幻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即使你所处时代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力量不够,也能够借助作者的想象力到达未知的世界,理解其中之美!感谢刘慈欣,因了他的思想,让我看到了更远处!

《三体2:黑暗森林》读后感1000字


《三体2:黑暗森林》一书由刘慈欣所著,是一本长篇科幻小说,通过展示异常黑暗的宇宙图景,更宏观的展示了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三体2:黑暗森林》读后感10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看看吧。

近日,科幻作家刘慈欣被授予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以表彰其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贡献。该奖项由英国已故科幻小说家克拉克遗产所赞助。多年来,基金会为奖项加入了新的类别,包括终生成就奖和社会服务想象力奖。据悉,去年终生成就奖是颁发给霍金。而刘慈欣这次获得的是社会服务想象力奖......当电视机里新闻频道的主持人播报这则新闻时,我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夜空,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后面,是否也是那()样的美丽。

楔子

人们以为那是回到婴儿时期,羊水般母亲的怀抱,于是他们选择了圣母程心,放弃了最高震慑力的执剑人罗辑,于是,人类的自我毁灭便开始了。

最初的黑暗不过是叶文洁对那个讳莫如深的时代的失望与憎恨,她在红岸向未知的智慧文明发送了请求信息,希望高等生物来改变这个人心不古的世界。这原本是一场思想的荒谬,无形中导致了物种的倾覆。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的恶。

叶文洁渴望三体文明来拯救世界。她暗地里传播思想,吸引精英,在智子的帮助下,基础物理学崩塌了,社会恐慌了,人们终于意识到冥冥中的敌人,而他们却无处遁形了。地球仍是人类主宰,于是叶文洁被逮捕了,而这时事态已超出她的预料,她对当年的罪行供认不讳,临终给了罗辑一个关键。从此,世界的毁灭与她无关,人类陷入了更深的绝望。我们无法预测众生的恶,和那遥远文明对恒纪元生的欲望。

人类陷入慌乱、陷入困局、陷入祈祷,奋力挣扎在一处水洼。三体人的野心终于显现,绝对的技术优势让人类打不破智子设下的技术壁垒,唯一可行的是三体人永远不会的人心难测,于是面壁与破壁,面壁者罗辑终于勘破叶文洁的那句话,成功成为自己的破壁者。人类一直追求的那广阔的宇宙,终于现了雏形,令人咋舌。

宇宙早就拥挤不堪了,活在恒纪元的光明,是人类最大的一叶障目,我们是多维下的低维生物罢了。黑暗森林的生存法则,注定我们只是猎物,不是猎人。不圈地自牢,就要奔波在无限的荒凉宇宙中。而对物种灭绝的恐惧,是人类难得的喘息。罗辑以生命为触发条件,以向宇宙发射地球和三体的相对位置为筹码,以同归于尽为赌注,为地球博得了生机。但我们无法想象宇宙的冷酷和历经毁灭涅槃的三体人对美好的深切渴望。

那生机使人类渐渐忘了忧患的过去,与三体人和谐的交流营造起美好的伊甸之园,人类在重新选举执剑人时,放弃了白发苍苍的罗辑,选择了圣母光辉的程心。于是,完美的水滴带来了地球最大的毁灭,全人类成了外星生物的俘虏。而你和我对这宇宙又有什么区别呢?罗辑努力破壁时的一个实验又让人们延迟死亡,却带来了三体文明的覆灭。不久之前的宇宙之战,建立起绝对军事化的飞船文明逐渐揭开毁灭的面纱。

这宇宙有更高的宇宙文明在向其他文明抛着二向箔,将那个星系打击成二维形态,这只是最基础的维度打击毁灭手段。猎物若想保存自己,除了将自己变成黑域,就是不断逃离。

曾经璀璨的地球,已是一幅名为太阳系的画作上的一处景色,那人类的飞船文明,才是人类残存的文明之火,短暂停留,永远漂泊。我们无法评判众生的恶,这不过是求生。宇宙是原始的修罗场,我们要回归动物本能,疲于奔命。

毕竟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三体读后感13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体读后感15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