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野草集读后感

野草集读后感

李煜词集读后感。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李煜词集读后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胭脂泪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题记

顷刻间,南唐亡了,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千年的风雨,淡褪了刀光剑舞,洗去了琉璃芳华,沉淀了你的目光,却化解不了你的忧伤。你只是独自登上高楼,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无言,只能无言。一杯浊酒消愁,往事依旧在目。国已破,家已不能回,心该何处归?花依开,月依圆,却早已物是人非,抬头望月,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黯然神伤。罢了罢了,就让孤单融入淡酒,伴你孤往。

你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不然你怎么会吟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千古名句。短短十八个字,数不清你的爱恨情仇,却道出了你的孤独。

然而你只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你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你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在那个兔死狗烹的时代,你的善良也显得格格不入。也许大臣感叹的对,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妙手偶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身为阶下囚的你是多么委曲求全,即便只是在梦里,也只能一晌贪欢,沦为亡国奴的耻辱你怎会忘记?对于故乡你又何尝不思念?可惜梦境美则美矣,可太过短暂,陪伴你作文的永远只有无尽的黑暗。所以你才会发出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

其实,你真的是一个善人。要不,当大宋兵临城下时,你怎会连仗也不打就直接投降?因为你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将陷入水生火热之中,生灵涂炭。为了保全百姓和大臣们的性命,你选择了放弃江山,放弃皇位,你岂不知这一走,就再难归来,何曾不知道这一离别将受尽无限耻辱,聪明如你,只是你在百姓和你之间选择了前者。所以当你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到昔日臣子的耳边时,他们纷纷抱头痛哭。你不仅是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更是一个悲人悯民的诗人。然而太宗的一壶牵机毒酒,结束了你凄惨的降辱生涯。那一年,你刚好42岁。42年,对于浩渺的人类历史来说,不过是沧海一栗,而对于你来说,却是曲折漫长的一生。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更是对你漫长人生的评价。

你的格格不入,注定要亡国,注定要成为亡国之君。可是如果你不是丢了江山,你又怎会成为一代诗人,又怎么会写出如此优美之作,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道沧桑语始工。那些流传下来的作品就是你生命的延续,日久弥香。

但愿有一天你能明白,你的生命也曾精彩过。而不是只有无限愁思陪你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寂寞的吟唱: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梦回南唐——读《李煜词集》有感


停电的夜晚,孤独而漫长,冷冷的弦月,暖不了寂寞的心。黑色中的摸索,不小心抚落岁月的尘埃,一盏灰色的油灯,悠悠点亮了李煜半个南唐。

艳丽而凄绝的词章,多愁而悠长的思情,一半奢逸中的快乐,一般悔恨里的忧伤。天上坠入人间,悲喜如梦如幻。昨夜小楼外的风雨,飘扬着朱阁里红颜的歌笑;今朝异乡中的明月,沉载着故国里满怀的相思。梦醒,不知梦里花落多少;憧憧,明夜酒醉醉向何处?花落,落不尽残红的忧伤;酒醉,醉不烂红尘的惆怅。曾经拥有,不知好好珍惜;已经失去,才懂后悔莫及。可怜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是难。追悔追悔,三分悲遇化奋力,一甩袖,七分才情咏绝章。奢逸挥霍了半个南唐,词章铸就了半个南唐;半个南唐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半个南唐在历史中浩然长存。

油尽灯灭,黑色轻轻合拢书。梦里,又是半个南唐。

李煜的词读后感


李煜的词读后感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是我的最爱。我性格内向,不喜欢什么苏轼、辛弃疾,倒对千古词帝(李煜)与婉约之宗(李清照)情有独钟,也就是说我喜欢婉约词。尤其是李煜。

众多人认为李煜命薄为君主,我却觉得他正因为是君主才会如此伟大,要不然的话他只不过是个在浩瀚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人罢了。我们最喜欢的几首:《虞美人》、《相见欢》等都是他亡国之后的作品。因此我必须说: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才能得到你想不到的结果。

李煜前期之词,多乃宫廷之作也,只不过比其父显得有些才气,倒能和唐朝著名宫廷女诗人上官婉儿一比,不过在政治才能上,十个李煜也不如一个婉儿。不久,李煜做了一个亡国之君,在告别南京的时候留下一词《破阵子》,倒也成为极佳之作。尤其是此文中的“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做烟箩”更加体现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可悲可叹啊!

做了俘虏后,李煜的才华如鱼得水般展现了出来。几首《望江南》还是配角,一首《相见欢》在当时就引起巨大轰动。此诗中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以说是千古绝唱,与《虞美人》并称为李煜的两大代表作.在加上《乌夜啼》,李煜也不愧为千古词帝了。

另外我必须提一下《虞美人》,李煜就是写完此词才被宋太宗害死的。此词是李煜用心血写成的。《虞美人》与《相见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把恨比做东去之水。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李煜的亡国之恨有多深。我敢说:亡国之恨是唯一不能化解之恨。失夫可以再娶,失长靠小,失小靠国,失国的话就无可救药了。就如水向东流,无法逆转了!

李煜就这样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我在研究李煜的分子当中只不过是一粒沙子罢可了。我终究认为李煜不可能知道,他这个可怜的人,竟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

读李煜之词有感(下)


李煜前期之词,多乃宫廷之作也,只不过比其父显得有些才气,倒能和唐朝著名宫廷女诗人上官婉儿一比,不过在政治才能上,十个李煜也不如一个婉儿。不久,李煜做了一个亡国之君,在告别南京的时候留下一词《破阵子》,倒也成为极佳之作。尤其是此文中的“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做烟箩”更加体现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可悲可叹啊!

做了俘虏后,李煜的才华如鱼得水般展现了出来。几首《望江南》还是配角,一首《相见欢》在当时就引起巨大轰动。此诗中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以说是千古绝唱,与《虞美人》并称为李煜的两大代表作.在加上《乌夜啼》,李煜也不愧为千古词帝了。

另外我必须提一下《虞美人》,李煜就是写完此词才被宋太宗害死的。此词是李煜用心血写成的。《虞美人》与《相见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把恨比做东去之水。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李煜的亡国之恨有多深。我敢说:亡国之恨是唯一不能化解之恨。失夫可以再娶,失长靠小,失小靠国,失国的话就无可救药了。就如水向东流,无法逆转了!

李煜就这样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我在研究李煜的分子当中只不过是一粒沙子罢可了。我终究认为李煜不可能知道,他这个可怜的人,竟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一)

最近读纳兰容若的词,又激起我的感叹:好一个翩翩贵公子,好一个多情少年郎,好一个传奇人物啊!

纳兰的人奇。纳兰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在天生贵胄的家族中纳兰家族在当时显赫一时,隶属满洲正黄旗,是清朝初年满族中八大姓氏里最风光、最有权势的家族,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贵公子,注定了一生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命运弄人,这样一个富二代,却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已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身为皇帝身边的红人,富贵唾手可得,而他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只想获得自由,过饮酒作诗、无拘无束的生活。

纳兰的才奇。词这门艺术发展到清代,出众的词人并不多,而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容若在词的造诣上渐渐无人可及。年纪轻轻就可鼎立词坛,容若的才华不可小觑。更奇的是,他是满清贵族,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汉文化,但却能够将汉文化掌握,并且运用得如此精深灵动,这才是容若最让人称奇的地方,这也让同时代的文人情何以堪哪!

纳兰的词真。读他的词,如阵阵清风吹拂,字2020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他的真情流露,也能窥见他的哀愁,他的无可奈何,他的隐隐痛楚。欢乐后隐藏的苦涩心情又有几人真正能懂。和花间词的华丽相比,他的词多了一份清秀。明代哲学家张岱说人无痴者,不可与之交,因其无真气;人无癖者,不可与之交,因其无深情也。对世间对万物有情有爱才算人。有了深情,在面对心灵的选择时才会走向善的一边。真、善、美是一起的。试读纳兰的《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淸霄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起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句胜过千言万语。三百年来,多少人还是会用这句话说出心中的感叹。无论这首词是在咏叹爱情还是描写友情,这一句代表了纳兰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甜,那样真,那样快乐,该多好!一个渴望着真,憧憬着真的多情男子形象跃然于纸上!再看这首《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曾经的往事,在当时看来,很平常,只是,世事难料,人生际遇风云变幻,当日的寻常已是今日的不可得了。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之所以如此推崇纳兰,是因为纳兰是真性情的人。

纳兰的情真。鲁迅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纳兰是重情重义的好男儿。他与妻子卢氏伉俪情深,可惜,爱妻早亡,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卢氏的死亡阴影中挣扎出来,这段时间为亡妻写下大量的悼亡诗,祭奠二人曾经的深情。读他的《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其满心凄苦,满眼迷离,哀怨缠绵而又发自肺腑,真切自然,虚实相间,绝无刻意雕饰,极为质朴感人。此词是容若悼亡词中的绝唱。堪比苏轼所做的同样感情真挚、笔力深沉的《江城子》一词。又如《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反复回味,百味杂陈,作者心中波涛汹涌的愁绪仿佛弥漫开来,把读者的心也弄湿了。思念无法停止,相思痛彻骨髓。容若的心被痛苦浸染得太久、太苦,一种无法言说的痛无人能懂。没有经历过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恋与痛失吾爱的悲伤,无法明了纳兰的苦。

纳兰的传奇人生,让人感叹;纳兰的词,让人欲罢不能。


纳兰词读后感(二)

夜色已浓,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缠绵而落,嵌入大地。

我聆听者富有节奏的雨声,一滴一滴,宛若海浪拍打,却不雄壮,细如蚕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得正是这些银针般的细雨。

我捧着一本《纳兰词》。思绪随着这场秋雨飘入容若构思的那个世界。在那里,漫天的梨花飞落,天空微蓝,泛着霞光。树下,人面桃花相映红。街市纵横交错,热热闹闹,一派和气。转眼,场景又转换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容若笔下那娇慵动人的宫廷女子,望穿秋泪,却被禁锢在高强下,终是笼中之鸟。

品读纳兰性德的诗词,好似那一地的残烛香。明月高挂,蓉蓉月色,塞外的词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亲人啊!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没有太多的直白,字2020里行间却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词如人生,容若更是把人生汇入到小小的笔尖,从中涌出江河般或壮阔或抒情的词句。它们早已超越了朝代,至今在这压力巨大的城市,拥有一本意境如此优美的书,在忙碌中品读,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窗外的雨依旧在下着,滴答、滴答。流入梦境,花枝上晶莹的雨露悬挂。

隔着时空,我仿佛闻到了幽幽梅花香。我在纳兰容若所开创的世界中,在一弯清月梨花下,安然入睡。


纳兰词读后感(三)

初读纳兰词,不禁感慨,这位自小出生于贵族家庭的才子看似得到了世人眼中所有的快乐,但,他真正快乐过几回?

纳兰容若是康熙帝时的一等侍卫,更是清代有名的才子。他多情而深情,风流自赏,却仅仅活了31年。他的死,留给世人的却是说不清的惆怅。

之前一直很好奇,像纳兰容若这样一个才子为何会怠惰于仕宦生涯,直到读了《减字2020木兰花》,我才找到了我心目中的答案。

纳兰容若家世显赫,但在皇权的压迫下,他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去选秀,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形同陌路,无法相见。他感受到了刻骨的无助,他无法留住表妹,他深知自己爱的人就在那红墙之后,但他却无法迈进那个守卫森严的院落。只能仍由爱情的花朵在皇权下枯萎

在买通喇嘛进宫后,却因为怕被人发现。只能相逢不语。轻轻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玉钗轻响,你知我知。就这样,千言万语,化作钗头脆响。这就是他们最后的相见。如果纳兰容若早些预料到这个结局,他会不会不顾一切冲开人群,与她说一句话呢?

当他日后随着百官三跪九叩时,定会想起他儿时的玩伴,终生的爱侣就在这宫闱深处。诚然他亦会想起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和痛苦,又怎会对仕宦生涯用心呢?

纳兰容若是用他自己的生命在写词,文如其人,神秘莫测,让人说不出究竟是喜还是悲。然而,只要你可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就可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收获良多。

这便是纳兰容若,永远经典的纳兰词!

读李煜之词有感500字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是我的最爱.我性格内向,不喜欢什么苏轼、辛弃疾,倒对千古词帝(李煜)与婉约之宗(李清照)情有独钟,也就是说我喜欢婉约词。尤其是李煜。

众多人认为李煜命薄为君主,我却觉得他正因为是君主才会如此伟大,要不然的话他只不过是个在浩瀚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人罢了。我们最喜欢的几首:《虞美人》、相见欢等都是他亡国之后的作品。因此我必须说: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才能得到你想不到的结果。

李煜前期之词,多乃宫廷之作也,只不过比其父显得有些才气,倒能和唐朝著名宫廷女诗人上官婉儿一比,不过在政治才能上,十个李煜也不如一个婉儿。不久,李煜做了一个亡国之君,在告别南京的时候留下一词《破阵子》,倒也成为极佳之作。尤其是此文中的“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做烟箩”更加体现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可悲可叹啊!

做了俘虏后,李煜的才华如鱼得水般展现了出来。几首《望江南》还是配角,一首《相见欢》在当时就引起巨大轰动。此诗中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以说是千古绝唱,与《虞美人》并称为李煜的两大代表作.在加上《乌夜啼》,李煜也不愧为千古词帝了。

另外我必须提一下《虞美人》,李煜就是写完此词才被宋太宗害死的。此词是李煜用心血写成的。《虞美人》与《相见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把恨比做东去之水。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李煜的亡国之恨有多深。我敢说:亡国之恨是唯一不能化解之恨。失夫可以再娶,失长靠小,失小靠国,失国的话就无可救药了。就如水向东流,无法逆转了!

《饮水词》读后感


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性德有着清初第一词手的美誉,第一次邂逅纳兰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人们所说的缘分也不过如此。

我见到他时,已是百年之后,在书的香气中相遇,在词的华美忧伤里结合。纳兰的词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抹忧伤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我在嘴里反复咀嚼着他的词,咀嚼着他的华美的忧伤,为他的痴情而落泪,为他的才情而折服。

有时候我会想,这个世间到底有没有异时空,要是有的话,我就能去见见他,见见他的人,听听他的情。人生里的回眸一笑,都不过是红尘里滚滚烟沙,迷失了的只有你我而已。我在纳兰的词里面徘徊,在纳兰的词里面低吟浅唱,见证了纳兰短暂的三十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啊,若只如初见该有多好啊,这样世界上将会少了许多的怨怼。那华贵的词伤,深深地触动了我心头的朱砂。多情如纳兰,聪慧如纳兰,他的名,他的词,都是脑中的画面,阵阵回放,激起了我心上的涟漪。

冬夜里的小冬郎,不负天才之名,写下了千古绝唱。

滚滚东逝的流水,愿你能捎去我的祝福

《李煜词选》的读后感2000字


千年的风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却吹不散那段凄凉的历史。千年的水带走了千年的恨,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落泪的金陵,羁旅的汴京,你的踪迹早已不见,只留下那短短的诗篇和永恒的思念。

李煜,才华横溢,孤寂千年从六皇子到天子的路是遥不可及的。你向往青山绿水,拥有闲情逸致,渴望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然而身在帝王之家的你不得不登上那个权利的顶峰。你登基时,给自己昱加了一个火字,希望小小烛火可以照亮南唐的半壁江山,可在那个混乱的五代十国,想留一席之地也艰难。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你如何面对有欲统一南北的赵匡胤?这一切,你如何承受?

在皇位上,你风情万种,终日流连于众多胭脂,与她们一起把酒作诗。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你与娥皇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你们琴瑟合并,珠联璧合,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可惜红颜终薄命,她的人生只留下二十八载的齿轮,只陪你走过十年光阴。爱妻正当盛年却撒手人寰,爱子正在成长却早年夭折,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这种雪上加霜、祸不单行的悲哀你如何承受的了!天长地久,嗟嗟蒸民。苍苍何辜,歼予伉俪。窈窕难追,不禄于世。玉润珠融,殒然破碎。昔我新婚,燕而情好。媒无劳辞,筮无违报。俯仰同心,绸缪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终往告。呜呼哀哉!

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更生。

繁华已逝,欢乐不再,你自知大势已去,大祸将临。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南唐,如覆巢之卵,岌岌可危

公元975年,金陵城陷,南唐灭亡。你一路北上,渡中江望石城泣下,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你告别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哀痛欲绝,泪干肠断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就这样,汴京,三年。

三年羁旅客。

三年来你勾勒出一首又一首诗词的轮廓。写流水写落花,写相思怨写亡国恨。你那长短不一的平平仄仄一字一句间都藏着伤痛与泪痕,藏着一个痛惜的灵魂,永远凝结在书页上

曾经,华美的大唐宫殿上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曾经,你与小周后画堂南畔见,脸漫笑盈盈,相看无限情;曾经,你如此潇洒浪漫,归时休照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如今,国、破、家、亡

春花秋月何时了?繁华落尽,不堪回首

你伤感于凭栏下的愁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你凭栏独望,半日无言,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往事只堪哀,明月空照,故国不再入,此恨无穷世事满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你的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

翰林学士,终归还握有一支笔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你散落的词纷飞,化作断翅的蝶,流失在风中,幻化成永恒的泪。你的泪,永远为了你的江山,你的红颜知己。泪碎落一地,满天飞舞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奈何,夜难眠,满地心伤你尽情将悲愤悔恨倾泻而出,凝成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填词,一首绝命《虞美人》,迎来一壶牵机酒。罢了,罢了,你慨叹,一切都结束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公元978年,七月七日夜里,一杯牵机酒夺去了你的生命。然而,你的生命是否结束了呢?是的,不过结束的只是你的政治生命和肉体生命,你的艺术生命在中国文化史上永远高傲的活了下来。

你虽拙于治国,但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命运让你在现实生命里失去尊严,失去皇冠,失去国土,又全部在词的世界里还给了你。命运让你在现实世界里流泪,流血,付出生命,又让你用这泪,这血,这生命铸成了一座艺术的丰碑!当你用自己痛苦的生命,用自己淋漓的鲜血来写词的时候,你的词也就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你以一己故国之悲,写尽天下千古人士的无常之痛!你被誉为词中之帝!千年之下,你仍然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尊敬,让我们仰望。

一代词君无愧是,奈何生在帝王家。

煜,不知面对词中之帝的称号,你是否还有遗憾?

只盼,来生莫投帝王之家!

十世的轮回,文人重生的瞬间,你在青山里舞墨谦谦;

九代的既定,帝王出身的束缚,你在皇位上无奈百般;

八辈的向往,情爱相许的蔓延,你在宫殿里笙歌漫天;

七生的守候,北雁南飞的缱绻,你在徜徉中歌舞翩然;

六旬的飘零,子殇妻殁的泪眼,你在悲痛中泪湿青衫;

五载的彷徨,风雨漂泊的忧愁,你在月光下独自愁叹;

四季的回首,国破家亡的巨变,你在宫娥前垂泪万千;

三年的羁旅,别易见难的江山,你在凭栏下半日无言;

两分的辗转,心碎泪灰的肠断,你在牵机中天上人间;

一命的追逐,孤寂千年的词章,你在史书上流芳千年!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

情与谁共?

纳兰容若,诗般的名字2024。毛晓雯先生言:纳兰容若,重21克。因为21克是灵魂的重量,纵观纳兰的一生,高昂的开端,悲怆的过程,无奈的结局那是纳兰身处尘世喧哗,却以他渐弱羸弱的肉身抵御灵魂的寂寞荒凉。如诗如画的人生篇章,我想不到,他的肉身中除却灵魂的重量,还剩下些什么?也许在他的词作中,我们能窥见他灵魂的一斑。

不是人间富贵花

初闻纳兰,是源于高中时无意寻得的那句: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细品此句,只识得它底中的孤冷、执狂。仿似那孤傲男子背手挺立于眼前,人间富贵不落于心。

翻阅《纳兰词》,惊叹于纳兰的出生,震撼于纳兰的才华,成德一名,纠结于他的一生。纳兰成德,在我国的文人史上,又有几人能堪称人间富贵花?又有几人能拥有比他更优渥的出生?

《易经》言: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成德之名便来自于此。又,《仪礼》中却是弃尔幼志,顺尔成德,难道除却君子的言行能成就自己的德业外,还得抛却自己的童心?然,纳兰并未除却自己的童心,终其一生,他放弃自己的现实逻辑,听从心灵的指引,但却付出了太过沉重的代价。短短三十一年,他远离了唾手可得的高贵,远离了深厚积淀的血脉,执着地沿着脱线的轨道,似乎在越行越远。一个没有童年的权臣父亲,一个拥有显赫出生的乖戾母亲,纳兰的血脉中融合着当时最为高贵的两大姓氏叶赫那拉和爱新觉罗。但是他似乎无意于自己的出生,一句不是人间富贵花,道尽了他在汉文化的洗礼下,自己的血脉中仅遗留了一处原始的痕迹,那就是单纯,亦或,我们称之为童心。

叹哉,纳兰;赞哉,纳兰。

如果,是你,你是否愿意付诸一切,去换取心中的安宁?你是否愿意摒弃一切,去保留心中的那最后一抹纯真?纳兰啊,纳兰!你心中的情思能与谁分享?

人生若只如初见

那时,高考的压力,我已无心亦无暇去品读他的诗,去品味他的人。囫囵吞枣,我直觉其诗幽怨中不乏干劲,但又为何,吾不懂,亦无知。时光荏苒,当我终于收拾行囊,迈入大学的门槛,我终可静心与之相会。彼时,翻阅《纳兰词》,落于心间的是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啊,人生若能后悔,若能回归,那能多好。带着希冀,我吟着全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看着这首《木兰花令》,我无法想象纳兰是在怎样的情景把这样的字2024词落于笔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低吟此句,将它当作爱情诗来读吧!几百年来,它拂过了多少痴男怨女的新湖,他们又用它来诉说过多少次自己心中的不为他知?请与谁共?纳兰的情又能与谁共享?是悲苦的初恋?是早亡的发妻?是离愁的红颜?还是他身侧的她们?

情与谁共?也许他的心中只有他的发妻卢氏吧!我读懂他诗中的典故,也许,我也读懂了他的爱情。班婕妤收扇入箱,是啊,再华美的团扇也敌不过秋风的来临。唐玄宗泪雨霖铃,是啊,再坚贞的盟誓亦抵不过现实的残酷。

情与谁共?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我,闲暇时,再次翻阅《纳兰词》,我想,大学时的我还读不懂他的爱情。我发现,纳兰在词牌下还有这样的一个词题《拟古绝词柬友》。原来,是赠与友人?是以彼身的感慨劝解他人?还是想与他们缓化心中的凄苦?他是否后悔曾经的错过?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啊,纳兰,我懂得了你笔下的爱情,却不懂了你的心。直到,我看到它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一个人千万不要体悟此中的真意。爱情的失意,让纳兰一头扎进书堆,以书中景回忆惋惜温馨,以书中情抚慰心中烦思。这其中以易学为最,纳兰深处其中,决然昏花,超脱现实。因为现实中只剩下了那正在嘶哑的寂寞。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我们不禁低语这一句时,也许就是我们成长的代价。

情与谁共?我想在纳兰的肉身重量中,除却灵魂的重量,还有与灵魂共存的爱和童心。但,我呢?我的重量中,又是什么比例呢?常扪心自问,现在的我目标是什么?我是否读懂了自己的心?我是否知道要该做什么?站在教师的讲台上,我知道底下的孩子是我的责任;回到温暖的家庭,我知道我的家人是我的牵挂;来到我知道我知道埋首于一句纳兰词,我读懂了词中告诉我的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不要如纳兰般泪眼相望,抱憾。纳兰病弱于床榻,在抱憾中离开了人世。是啊,是无奈,是抱憾,是愧疚纳兰,在世匆匆三十一年,最终无法挽留自己心中所愿。朋友们,千万,别道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其词,细细品来,唇齿留香,悠思深远。情与谁共?手握一手,暂且远离人间富贵,仿似初见人生,不言当时只道是寻常。与书共享。

《凉州词》读后感


引导语:想必很多人都读过《凉州词》这首词,而有关《凉州词》的读后感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凉州词》读后感(一)

古诗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着非凡的意义。而唐代则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

据我所知,《凉州词》有两首,一首是王之涣写的,另一首是王翰写的。由于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我要阐述的是王翰写的《凉州词》。作者王翰,字子羽,今山西太原人。他少时就聪颖过人,才智超群,举止豪放,不拘礼节。他性格豪爽,无拘无束,神气轩昂,气度不凡。

来看看这首《凉州词》,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描摹出了出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可在大家“欲饮”的时候,又马上奏起了琵琶。“马上”会让人联想到“立即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要骑在马上弹奏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的是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前两句王翰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将士们耳听着阵阵琵琶声,你斟我酌,开怀痛饮。有人已微微醉意了,放声大喊“醉就醉吧,即使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由此见得第三、四句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将士们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我觉得,这些将士们就如同我们国家抗日时期的八路军一样,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奋勇抗敌,作殊死战斗,最终把可恨的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果这些将士们真的“醉卧沙场”,那我觉得也值,因为他们终究为的是国家统一。

《凉州词》读后感(二)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享受的时刻,精美的酒杯,与晶莹透亮的葡萄美酒交相辉映,让人都不舍去饮用。乐师在马上弹起了琵琶曲,那乐曲悠扬而又豪迈,恰似时而急促又时而舒缓的山涧流水,催促着大家开怀畅饮。劳累了一天将士们举杯痛饮,大醉一场。谁知今日同乐的战友,明日会不会战死沙场,与其这样,不如来一场大醉。

这就是古诗《凉州词》中的意境。动荡的边关、凶险的敌军、严酷的环境,将士们无不紧张,终于盼来了一场盛宴。大家借酒消愁,半醉半醒中,不由得念起了自己的故乡。是啊,自古以来,又能有多少人能从边关活着回到家乡呢?许多士兵被迫抛弃妻儿,离开家乡,来到边关浴血奋战,有些甚至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女一面,这是多么令人无奈和残酷啊!

此刻,我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从远古社会开始,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发生了大大小小数以万计次战争,无数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散,许多家庭就此支离破碎,还有大量战败国的人民成为奴隶,备受欺压。

战争说到底,是人无限的贪欲造成的后果。日本军队1937年的侵华战争,就是经过军国主义思想熏陶后,许多被“洗.脑”的日本青年,杀戮他人,也最终毁灭了自己。

战争,除了痛苦和鲜血,无法带给我们任何美好的事物。只有和平,才能得到平等和尊重,发展和进步。血腥和暴力绝不可能泯灭人们对和平的向往,白鸽必定会飞翔到任何一个角落。愿和平之光永照人间!

相信《李煜词集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野草集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