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人怎么说呢?相当意外,非常意外,肯定要意外!
如今还有人把老舍先生的文字改编成话剧,而且竟然有一大票人们挤挤擦擦地拥到天桥艺术中心剧场,只为去看一场六个大男人演绎老舍七十多年前小说里男男女女的喜怒哀乐。这都什么时代了,这都小小人物贷款买苹果X的时代了,还提喽出来这些老古董来编话剧,这就是吃饱了撑的,简直的!
要不是剧本策划关大爷知道我一向懒惰和贪小便宜的心态,热情地用赠票手段给我挖个坑去跳,我是绝不会去沾什么话剧这类高雅艺术的一丢丢儿边儿的。窝在家里刷刷朋友圈,看看可以让人忘了自己还有脑子的抖音小视频什么的是多么的惬意。何必跑大老远往高雅上凑合,在如今的世道,那是多么的装和累!
无论如何,白来的几百块钱的戏票是不能浪费的,那不符合我们当今的道德观念。我磨磨蹭蹭地坐地铁倒公交,历经一个半小时,甚至用上了百度地图,才找到了天桥艺术中心的大门,打这儿开始我就不自在。这是珠市口大街?我以为我走到了某个河北县城行政中心的地盘:牛X的楼房,宽宽的街道,大片的树木,除了对面依稀可辨的自然博物馆是我久远记忆的模样,这哪里是老舍先生的北京啊?这哪里是乱糟糟却有意思的南城!
行吧,我不乱讲话了,徒然给自己添堵。连赐予我快乐小胡同串子童年的朝内南竹竿胡同,都从精美的四合院群落变成了乱哄哄的大杂院,经过00年代初的拆迁,再进一步变成了立体的更乱的大杂院。现在偶尔路过南小街,看着戳在那里,还没羞没臊写着南竹竿胡同字样的路牌子,我就气儿不打一处来。生气之后想想能做什么呢?改变的何止是街巷!然后就灰溜溜走开,该干嘛干嘛去。
拿了票,进了剧场,更不自在了。老的少的,还是那么多人。烦不烦啊,每天在路上、车上、超市里、写字楼里,就看人了。都不过是满脸的心事,麻木的眼神,皱得像小山似的不耐烦的眉头。虽然这里面的人都是悄声低语,甚至笑眯眯地期待地看着四周和紧闭的红色大幕,我就觉得他们是为了装成高雅和懂艺术来的,这世道,有几个有那么多闲心和本事儿惦记高雅。
找到自己的位子,我就来个北京瘫半躺进舒服的椅子里,谁也不看,掏出手机在那里开始刷朋友圈。
到点儿了,灯光却没暗下来,啥意思这是?我这手机还没来得及静音呢,大幕后面就钻出来个穿长袍戴瓜皮帽的家伙,不过这衣服可不讲究,支支楞楞的一看就是纸的,你看,现如今高雅就是这个下场,连道具大褂都做不起了,你是演的什么戏!不过也难怪,什么动批啊,天外天啊之类的服装小商品市场都被当低端请走了,估计他们也没地儿买便宜衣服了。再看足足六幕戏的布景,就那么几个高大的木头框子装上竹帘子转来转去的假装房子,假装院子,假装街景。我确定这是高雅艺术没有市场导致没有资本支撑的实证!巴菲特说了:,算了,不说了,巴菲特从来不会投资话剧。
这位纸大褂的爷上来就宣布《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
壹,在观剧之前,务须伤风,以便在剧院内高声咳嗽,且随地吐痰。
呵呵,这个有点儿意思了,这不是老舍挤兑70年前观众的小杂文吗!我才不上当。不过,没读几段儿,这位先生,却走到观众席里面,让观众替他念,观众还傻乎乎地争先恐后抢着举手,你说这台词都让观众念了,你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你凭什么还卖票啊!这可真是人心不古,以活跃气氛为名占我们观众便宜,我心里这叫一个不自在。
恩,纸大褂的爷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我偷偷摸了一下他的衣服下摆,没错儿,一定是纸的,颜色和图案是画上去的,可颜料又值几个钱儿呢,切!
等观众拖拖沓沓地念了几段,纸大褂的爷大概觉得有点耽搁时间,影响他们散戏后吃宵夜。快步跑回台上,把剩下的读完了。大幕拉开,就开始了第二段《创造病》。俩男的装成小夫妻的样子,服饰鲜亮,可依然都是纸做的,记住哈,全部戏装竟然全是纸的,你说把角色都弄得跟漫画儿里的人儿似的,除了缺钱买道具,就是为了达到以古讽今的作用,这是一定的。导演准是把住了老舍先生一贯对中国人坏毛病刻薄极了的手段,现如今都讲和谐文明,虽然有点过头儿,变成了冷漠疏离,可这么做也太过分了一点儿。
接着就是《牺牲》、《黑白李》、《邻居们》几个老舍先生短篇改的几幕。说实话,我竟然都喜欢了,黑李替兄弟白李去死的时候,因为整天盯着各种屏幕而干涩的眼睛竟然湿了一湿。
具体的剧情我是懒得在这里重复的,老舍先生的《赶集》在书店里摆着呢,自己寻去,或者买了票去天桥艺术中心看看话剧,我没空给你们在这里废话。改编的还是不错,虽然,我们看过原著的,很难会对改编成戏剧电影的小说全部满意,但是,至少保留了原汁原味神韵的这个话剧,我倒是越看越消失了开头就摆在心里的不自在。可以说甚是满意。更打心眼儿里头感谢关大爷赐予的参与一把高雅艺术的机会。
其实这所谓高雅其实就是把最俗的生活,提炼成永恒的段子。而永恒,那就是人们心里永远不变的一些善良,一些亲情和一些小小的坏毛病。所以我劝大家伙儿别装,像老舍先生这样的生活中得来的艺术,才是高雅。那些不知所云的看不懂的高雅,才是装!用鲁迅先生的口气说:那简直是一定的!
等全体六位都变成了穿着纸大褂,戴着圆礼帽的爷,走出来一起读老舍先生的《我的理想家庭》,不自在的心情就几乎消失得没有了一点儿点儿,不由自主地和着纸大褂们默颂了起来。老舍先生描述的理想家庭和那个小小院子的情景,听着,念着,回味着,才知道那就是日常的天堂,生活的真谛,心里除了舒服就是舒服!我似乎听到了大人们在院门口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看到了枣树的影子在瓦片上缓缓的爬行着,闻到了墙根儿下青苔潮乎乎的青涩味道。
至于开头儿,为什么说关大爷给我挖了个坑去跳呢,是因为老爷子一直痛恨我堕落到整天只在朋友圈里三言两语地胡说八道,几乎忘了啥叫写正经文字,就用这么个法子督促我上进一点儿。散戏第二天,就在微信里打上门来要观后感,吓得我几乎要屏蔽老爷子了,想想他们读书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底限,还是没敢下手。而老爷子过后再绝口不提此事,更是让我惴惴不安。今天去老爸家,爬上书柜翻出《赶集》原著匆匆温习了一遍,回家我就这么胡说八道乱写一气,交差了事儿。可离开看话剧《赶集》那个星期五,也是过去两个礼拜了,对不住啊!不是对不住关老爷子,是对不住自己尚未完全泯灭的那颗赤子之心。(对不住关老爷子,别打我。)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话剧《人赃俱获》观后感
话剧《人赃俱获》观后感
从周二首映前见面会结束后,盼星星盼月亮的盼到周六 ,终于可以去看人赃俱获了,满心欢喜。
当灯光再次变暗,影影绰绰的看到两个人影,凭着第六感,和对身型的判断:枫哥出场了[鼓掌]当一束追光亮起,打到二人身上,果然,第六感正确。
说实话,只在枫哥出场的瞬间花痴了一下,因为接下来完完全全的被剧情带走了!沉溺在剧情中,根本来不及花痴写给一个努力的boy和认真的团队人赃俱获观后感一出场 走路形态也好 神情也好 完完全全的是个小偷,是丹尼斯。根本联想不到琅琊榜中景睿的侠气。老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表演来说,我是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但门外汉有一句话想说:演的好棒!(就是这么简单粗暴[doge])丝毫不会串戏,也不会把生活中帅气逗比的他联想到写给一个努力的boy和认真的团队人赃俱获观后感
略略嘶哑的嗓音,一丝不苟的表演,一个大大的赞送上。记得多喝水,还有贴心妹子们送的润喉糖。明天还一场,加油!
为了戏剧的冲突,演员一次次的摔倒在舞台上真的是很拼很赞很敬业,也很让人心疼;看着汗水从哈尔,从丹尼斯脸上流下滴落,由心底的佩服和心疼。
掌声,鲜花,好评,是你们应该得到的。
演出结束后,小伙伴们默默拿出手幅,您冲着台下挥手,当时真的好开心。枫靡天下,熊宝相随,不是说说而已。
在这里,也要给您道个歉,给您送礼物的时候打断了您和别人的谈话,真是对不起。因为我怕您马上就走,而礼物给不到您。但无论什么原因,打断别人说话就是不礼貌的行为,我诚心的向您道歉,也向和您交谈的那位姐姐道歉写给一个努力的boy和认真的团队人赃俱获观后感
一个秘密乐园 一个迷你暖蛋 一张明信片,聊表心意而已。希望工作之余,可以闲时娱乐。工作再忙,也请千万照顾好身体。祝平安喜乐。
最后,正儿八经的结个尾:
谁能想到,救死扶伤的护士居然是个杀人犯;谁能想到,本应刚直不阿的探长竟收受贿赂。原来,在金钱利益面前,人性竟如此黑暗。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对现实里某些现象的讽刺吗? 三字经里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那后来呢?性相近习相远了吗?一时被利益遮挡的眼睛,何时才能睁开。
当爸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眼角闪着泪花,听着后边的争吵。那个场面,真的忘不了。
谢谢导演,每一位演员,每一位工作人员为我们带来的这场直击心灵的盛宴。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晚上看了话剧《哥本哈根》 ,这是一部让人致敬的作品!
剧情如下:剧的表现形式是三个人死亡之后的亡灵展开的对话,亡灵分别是二战时期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和波尔的妻子玛格丽特。海森堡和波尔都是犹太人(波尔是一半的犹太血统),在当时的环境下,德国迫害犹太人,并且入侵和占领了很多国家,很多德国犹太科学家都逃到了美国,如爱因斯坦等。在1941年,德国侵占了丹麦,当时两位物理学家都被德国警察所监视,在德国负责核反应堆研究的海森堡仍然冒着危险来拜访丹麦的物理学家波尔,波尔是海森堡的老师、朋友、甚至如同父亲一样。三个亡灵是很多年后三人死亡以后的存在,他们在一起回忆到底1941年的见面都谈了些什么,和揭开了一些误会,当时的更具体的情况是这样:虽然是犹太人,但海森堡仍然负责了德国的核技术研究,当时美国和德国都在研制原子弹,海森堡意识到了制造原子弹的方法,但却没有去深究,他处在了矛盾中:作为一个科学家,是否应该努力研究出核武器,帮助自己的祖国德国进行战争毁灭其它国家?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拜访波尔,当时波尔实际上也在暗中帮助美国研制核武器。两人在哥本哈根见面以后,海森堡提出了自己的遗憾,但两人却因为各自的立场和当时的环境,并没有深谈下去,仅仅开了个头,海森堡又回了德国。后来波尔去了美国,帮助美国研制出了核武器。在二战后期,美国将原子弹用于了对日作战。总所周知,德国没有研制出核武器。在剧中,海森堡的亡灵说出了自己当时的策略:一方面继续负责德国的核反应堆事务,让核反应堆用于能源,一方面让核武器的研发处在只开花不结果,事实上是表面在为希特勒研制核武器,实际上是在拖延,而正因为如此,德国才并为研制出核武器。他当年去拜访波尔,也是希望波尔可以和美国的科学家们一道,在核武器的研究上有所把控,因为他的道德感告诉他,科学家不能完全成为了杀戮的工具。但因为1941年在哥本哈根二人的会面只是点到为止,而且也不能根本上左右美国开发核武器的步骤,所以后来美国制造出了核武器。
剧目的表现形式很新颖,话题也很深刻。作为科学家,海森堡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孤独:一方面是自己的祖国,研制核武器是帮助祖国杀戮外国,可不研制核武器,自己的人民就可能受到杀戮。另一方面是美国等同盟国正在研制核武器,其中还有自己的挚友加老师,所以不知为什么,海森堡就来拜访波尔,可应该说什么?各自有各自的阵营,所以也只能点到为止,还需要一步步的回忆和讨论,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才最终理清楚所有的误会。话剧还表达了人对自我探索的无知、对科技带来杀戮的反思,最终观众们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息,我们使劲拍手,对台上扮演德国科学家海森堡的演员深深致敬:我们感谢在历史的长河中,在那样最疯狂最辛苦的黑暗年代中,还有微弱的光亮,艰难地试图照耀这颗曾经快要爆裂、自以为是宇宙中心的星球。我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分析美国当年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必要性。当时美国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受到日本的拒绝,美国遂使用了原子弹,但事实上,当时日本已无能力反抗也无反抗意图,只是希望谈判能保存天皇,而继任罗斯福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却执意使用了原子弹,真正的目的还有其他意思:对日本带来战争的报复;对即将成为最大对手苏联的威慑;还有就是杜鲁门本身的性格特征!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几十万亡灵成了政治家功勋章上被拭去的污点,痕迹不再被显示和提起。风光的是赢家和明星,可或许很多时候这只是一个碎片。海森堡,曾经在是否帮助祖国发展核武器上面临着选择。事实上,祖国不等于政府,对祖国的爱和政府的爱不一定要划等号。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说:每个人都是全人类。在看《哥本哈根》时我想起了中国古代被秦国坑杀的四十万赵国战俘、想起了wen ge 时死于jia bian gou的人吃人的惨剧,我们有关系吗?
我们看到了外界,躲避着外界的危险,并随时准备反击或侵略,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国境边界,但或许我们应该梳理下我们的内在和彼此的联系。
头脑中出现一副画面:人如同石子,飞向了大海。石子都想激起最独特最大最持久的浪花,但无论是怎样的玫瑰绽放和浪花飞溅,都只是一瞬,既然如此,或许我们所能拥有的占有,最值得是专注于本身,绽放本身。话剧《海鸥》观后感
话剧《海鸥》观后感
由清华同学会成立的上海缘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的第一部话剧《海鸥》,今天的演出非常成功,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微剧场近距离观看话剧。演员和观众的交流就像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息息相关一样,沉浸在剧中的观众连咳嗽都不敢发出声,生怕打扰了中间舞台上的演员。这部剧由九零后女生谌桔改编自契诃夫同名巨作《海鸥》,由两个年轻的男女演员丁宁,丁辉出演,他俩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这也是全球首次《海鸥》话剧只用两位演员的一次尝试。披上外套就是妈妈,脱下外套就是二十岁女孩,两位演员的表演十分到位,角色极其容易分辨,特别是女生的演技自然娴熟完全融入到角色里,超棒[强] 编剧把契诃夫深奥的原著改编成中国小镇发生的故事,贴近生活接地气,好看[赞]只是剧情结束前阿科的又一次自杀显得有点突兀,找时间得请教下唐老师[微笑] 整天在商场里搏杀的我们偶尔静下来看看文艺点的戏剧,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文学修养,更是一次身心的调整,再次感谢唐大姐和会长的引领。话剧《清明》观后感
话剧《清明》观后感
这是一个话剧。校长的形象饰演得非常好,可以作为偶像去学习。他的气场可以学习,与人的见面礼也很好,胡适和校长见面见面礼非常漂亮,胡适在几米远的地方的时候就停下来喊人,然后别人应了之后在上来与人握手。非常地热情礼貌。
校长为人正直,所以最后什么把国立第三大学申请下来了,把自己的校长职位搞丢了,其实那个时代这样的人,这样的叫正直,这个时代已经找不到这样的人了,这样的人也做不到校长,因为他没把甲方的人服务好,人在社会上有很多甲方的人需要服饰,人还是要能够变通一点,不然社会上不好生存。
那时候的人的爱情非常简单,甚至校长的侄女愿意嫁给一个将死之人。可能日久生情吧。爱情是个神奇的东西,可能真的能让人不顾一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形容人每年都有变化。物是人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校长,你们怎么来了这也是打招呼的一种,但现实生活中不太常用。其实看话剧以及电影可以学到很多打招呼的话术,可以多关注关注。话剧《怀疑》观后感
话剧《怀疑》观后感
这只是一个理工科专业毕业、沉浮于创业和商海中的人偶尔追求高雅看了一次话剧之后为了对得起朋友送的票而写的中学生作文式的观后感,你不能期待太多。而我,必须抱着“直觉才是最可靠的”,“粗粮才最健康”之类的想法,硬起头皮,不去想职业剧评人会怎么评价一个戏剧,才能使自己能坚持把这些写下来。要知道,距离我上次看话剧已经很久,大概一年多了吧,看的是《喜剧的忧伤》,这也是我会在剧后问那个问题的原因。
阿罗西斯修女演得最好。人物和演员几乎融为一体,天衣无缝。一位生活在当代的年轻的女性,拥有美好的生活、丰富的社交的女性,怎么能把一位50年前修道院里典型的虔诚而刻板的修女演得那么神似,气质那么贴合,对我来说真是个谜。
詹姆斯修女让人感觉是毫不费力的本色演出。如果不是剧后的交流,我甚至认为阿罗西斯修女也是本色演出——所以我说文小影演得最好。如果让观众感觉是“本色演出”,我觉得至少说明演得不落痕迹。
穆勒太太演得很流畅。我没看过剧本,如果没猜错的话,穆勒太太应该是位非裔美国人。她对整件事的态度最初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但是听到她的叙述之后才能了解到她那套实用主义哲学是使自己能够承受住生活的苦难的唯一方法。表演者的流畅表演甚至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蔡教授如果敢于与这位表达能力超强的表演者产生争执……我只能对蔡教授遥致祝福,深表同情。如果还有机会当面致以安慰的话,我会说:“从小就以口才着称的蔡教授啊,你也有今天!”
弗林神父的表演者在剧后交流中提到他对人物的四种设定。我根据全剧的表演做出的判断是,这次演出是按照第三种设定来演的——以前有,这次没有。当然,这个判断很主观,完全是个人感受。这个人物太复杂了,这种复杂性从剧中延伸到剧外,从五十年前延伸到十年前再延伸到现在。他被怀疑,试图挣脱怀疑,他几乎就是《怀疑》这出戏本身。我敢说,无论是谁,非“非职”也罢,着名演员也罢,这个人物的表演都会是个挑战。
我看过焦晃演的《钦差大臣》,北京人艺的《茶馆》、《蔡文姬》、《小井胡同》、《甲子园》、《窝头会馆》等,七八部吧。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怀疑》这样的剧目,让我感觉与当代对接起来了。这非常难得,尤其在这个“戏剧是自由的”只能作为目标的时代。坦率地说,像《甲子园》这种在最后来一番歌功颂德的剧,没的让人恶心。北京人艺要是有能耐应该给《茶馆》加个第四幕,都不用动太多脑子,前三部的套路都不用变,具体情节从《天注定》里面随便拿过来一段就可以。批判、反思、怀疑才应该是戏剧或者艺术的使命和天职(此处可以加一个“之一”)难道不是吗?歌功颂德算哪门子的艺术?!
扯远了。最后,我要对”非职”的成员们致以由衷的敬佩。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要说,“非职”成员们这种追求人生各种可能性的生活,是多麽值得过啊!话剧离去观后感
话剧《离去》观后感
最近也许是人品大爆发,竟然一周看了两个话剧,朋友说我走文艺范,我总结自己外表粗鲁,内在草包,看话剧整个一个暴殄天物,话剧创作也需要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欣赏,就想伯牙遇子琪,我可不是自谦才这么说的,之前讲到的列兵们,没有朋友的提醒,都不知这是一出名剧,也不知道哪个国家创造的?问完问题,想到话剧中的名字,都是俄国人的名字。才知道自己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今天看完《离去》话剧后,还在想为什么中国,没有创作出这么好的话剧?被朋友又一语戳中了自己的短板,知识的匮乏。尤其是话剧的起源和历史。看来不懂还是少说话,这样还能装装,可惜小时候的老师告诉我不懂就问,养成了习惯,当今社会还是会装的有地位。
话剧《离去》观后感
话剧一开始就是给一位老话剧演员颁奖,像是终身成就奖之类的,舞台上另一个穿黑衣服的人,用一句名言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他的出现,让整个剧得老年痴呆的主角很好的,说出自己内心的独白。这也是整个系中最脑洞大开的地方,现代都市生活的我们都很少关注自己内心的自我,反而,剧中的老人,对自我的恋恋不舍,提示着我们珍惜眼前,多关注自己内心,发现真我,不要让生活改变自己。舞台上主演一人分饰两角,埃略特的真我与他相伴左右。真我则更接近心理学中的那个潜意识,成为埃略特内心的代言者,无奈得了阿斯海默证,这个躯壳忘记的越来多。真我同时还是剧中的叙述人,补叙剧情;或时而跳出剧情,对剧中的角色作出评价。这个多功能的真我成为结构全剧、推动剧情发展时序多样化,以及时空中自由变换的纽带。
像李尔王一样,埃略特也有三个女儿,一个整天忙于死板工作的大女儿,电视演员二女儿,还有一个抽烟酗酒的小女儿考狄利娅。剧中的考狄利娅出场最晚,台词最少,却是唯一继承了原作名字,并作为故事关键的角色。她出走流浪,归来后家里的房间已被占据,她还要与两个姐姐共同面对记忆减退、疯言疯语的父亲,姐姐们商量要将父亲送到养老院,考狄利娅却说我们应该享受现在这个父亲。
是的,她用了享受这个词,因为只有考狄利娅用她好奇的眼睛去观察父亲的生活,尝试进入他的处境、他的世界去理解他的改变。所以在剧的结尾,考狄利娅在这种独特的、宝贵的爱的方式中找到了责任,她与父亲一起成为了崭新的人,找到灵魂的居所。人生有很多无解的题,这个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不能指责谁,生活中有各种无奈,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谁也不能说谁的选择是对是错。没有真正的遇到选择的时候。你无法真正体会到,选择的难。话剧《奥塞罗》观后感
广东话剧团演出的《奥塞罗》观后感
主线依据和揭示的是这样的客观矛盾:一方面,人必须相信自己的认识、判断,至少是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否则,就一事无成;另一方面,任何人的认识,无论怎样全面,总是受着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条件及自己的思想修养、经验等等因素的限制,总包含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然而,人的功利要求人必须行动,思想必须有所抉择。这样,一种认识、判断的正确性,对于已有的认识可以是确然的,但对于这种认识产生的客观条件来说,却是或然的。这个矛盾构成人们犯错误的客观基础。正因为这个基础是客观的,恩格斯才说:在革命中也向在战争中一样,在决定性的关头,不计成败的孤注一掷是十分必要的。历史上没有一次胜利的革命不证明这个原理的正确。
但是,在这个矛盾面前,人们并非是完全消极的。人们总是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更接近客观实际,总是尽可能地去发现自己的认识所具有及可能具有的片面性或局限性。因此,正确的抉择总是留有余地,至少应随时准备补救或改正自己的认识和行动的失误。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的性情、气质对其认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也总是力争使自己与这种客观矛盾协调起来:在感情上反对感情冲动,主张制怒、冷静,同时又主张果断,反对犹豫不决、错过时机。
此外,在自己对一个人所作出的判断上,也应对已有的认识留有余地,不要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一个人。无论自己对一个人的看法是多么全面,总是片面的。因为这种看法永远是一个片面,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系的产物。其中极为重要的是,应把不同人的利害、利益关系考虑进去,不要使自己为他人去做无谓的牺牲。话剧《离去》观后感
话剧《离去》观后感
文/ 一笑
许久没有看话剧了,久的忘记了是哪年哪月的事了。昨天有幸得到一张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票,前往观看《离去》。
座次也很好,一楼2排。所以看得很清楚,听的也认真。
《离去》是【美】奈戈杰克逊剧作。主要内容讲一位演绎了一辈子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布莱恩荣耀一生,临老身患痴呆症。在自己的现实生活和饰演的角色中心灵的穿梭,与三个女儿的情感交集冲突。讲理想与现实,讲人性与人品,讲失去与接受。
是一种纠结,困顿,境界,也是自由。
纠结于忘却,失去。困顿于糊涂,无奈。境界于认识和接受。自由于面对后的从容。
是一台令人思索,又务实的,没有国界的,对人性人心能引起共鸣的佳作。
离去不是单指身体的离开,还会离开许多东西,离开曾经的获得,友情,亲情,荣耀,容颜,信心,能力以及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心灵的回归,如何回归本我。
当生命老了,慢慢离开了自己的掌控,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甚至会慢慢失去理智和行为能力的时候,生命如何存在下去?这是一个深邃严肃的话题,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许多人不愿意,或者是有意忽略老之将至的现实问题,一是忌讳,二是无奈,三是回避。这是个雷区。
每个人都必须经过这段雷区,只有敢于面对,心态平和的人,才能安然度过。
年轻时,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舞台的主角,可以随心所欲,呼风唤雨。为理想奋斗,为责任担当。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有充沛的精力去追求理想和愿望。
老了,当生命的活力渐渐弱化,头脑混沌的时候,靠什么?仿佛只能依靠责任,善良和真情的呵护了。此时正是考验鉴定亲情的人性人品的阶段,也是需要时代给予保障的时段。
衰老病魔是无法回避的。个人除了接受,别无它法。
怎么接受呢?接受不是躺在雷区边上等待。是需要自己去面对的。
不能苛求完美,不能过多渴求救赎。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才能真正安抚自己的心灵。以自己能够接受的心态去接受这段雷区。
雷区是可以跨越过去的。跨越以后的人生,就会从容豁达啦!
跨越靠什么?靠自己!
必须:
舍弃浮云名利得失
放下私念恩怨情仇
接受现实面对自己
忘记年龄自我目的
养成简洁规律豁达
自爱自理自乐自律
坚持爱真爱善爱美
坚信友爱和平真理
相信雨过天晴,相信冬去春来,相信花谢花会开。
相信人类的爱永远存在!明白有自私就会有博爱。信仰是人类的大爱!
借用印度诗人迦梨陀娑的说法:你走的再远也走不出我的心,就像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爱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一生的追求。
而你 ,就是真理,真理永在!话剧《鸟人》观后感
话剧《鸟人》观后感
驿路闲语
"鸟人",一个在北京方言中含有骂人意味的名词,成了一部优秀话剧的题目。乍看一下,觉得怪异,然而看完全剧,不禁击节赞叹,剧作家过先生借助老北京人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元素——养鸟,刻画了一幅幅众生百态图。其深刻的寓意自不必说,光是巧妙精致的构思、幽默生动的老北京语言,就让人叫绝,林连昆、梁冠华、何冰、濮存晰等优秀话剧演员的出色表演,更是此剧的亮点。
帷幕拉开,一群养鸟爱鸟之人正在交流着各自的经验,他们给鸟吃的是小米拌鸡蛋,用的还是景德镇青花瓷的小罐子,每天定时遛鸟,注意着不让鸟受惊吓,不让鸟学到"脏口",因为那是不入流的……浓厚的老北京市井气息,其乐融融,悠闲自得。我不禁想起以前老北京人常说的一句"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些都构成了老北京人日常的生活元素,在现代人繁忙琐碎的生活中,这群养鸟遛鸟的人,似乎更体现了生活之原生态的乐趣。
正在我羡慕这种生活的时候,一个精神分析医师丁保罗出现了。他非常自信地指出:这群养鸟的人都有心理问题,他们只能和鸟交流,对人却很冷漠。(真不知他的"冷漠"印象从何而来?我看到的,是一群人其乐融融的交流)所以,他出资并要求他们住院治疗疾病。丁保罗是一个在海外出生成长的人,想着要用自己的知识来造福祖国。然而,他对祖国的文化几乎一窍不通,不知道"狗不理",不知道"江姐",更不用说去了解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所蕴藏着的深厚文化韵味了。所有老北京人心领神会的幽默元素,在他眼里,都成了可以进行精神分析的资料,条分缕析,一一贴上标签,归为心理疾病一类,"俄狄浦斯情结"、"死亡本能"……,这些专业的心理学名词一个个接连往外蹦。当胖子被定位为一个准杀人犯,三爷成了即将被杀的权威,这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文化冲突了,在我眼里,丁保罗的行为,几乎带有一种强迫症的意味。
有句话说:"当你有一把锤子时,看什么都是钉子。"丁保罗就像这样的人,拿着"精神分析"这样一把锤子,看到什么都想敲打敲打。"精神分析"是他仅有的武器,是他看待世界的惟一方式。
有意思的是,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丁保罗让胖子戴上厚厚的眼罩,对他进行了一番云遮雾罩的分析,胖子不太配合,"不老实",甚至用京剧唱腔调侃地唱到:"上级的名单,我知道,下级的名单,我也知道,要想让我出卖同志,休想!"一旁的三爷则很安静,当鸟类学家称赞三爷很"老实"时,剧作家让丁保罗自己满怀优越感地说出了这样的话:"那是假象,别让他蒙了。凡是有一门专长,称为专家的人,都是最固执的人,他们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到一个点上,对其他的事物一无所知,因此缺乏全面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你别看他现在老实,一遇到施展他本领的机会,他就会失去控制的。"真是太讽刺、太辛辣了!当丁保罗这样评价别人的时候,是否想过,他的行为,恰恰也是这样的呢?这种荒谬,让人哑然失笑。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都有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囿于经历和教育的局限,我们的思维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坦然接受别人和自己的不同,也是一种智慧,而丁保罗这样的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自以为是地固守一种理念,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毛病和问题。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有了可以投入的爱好,心理会更积极健康。养鸟,就和集邮、书画等一样,是一个健康的兴趣爱好。而丁保罗却偏偏认为这是心理疾病;芭蕾舞,是一种高雅的舞蹈艺术,在丁保罗眼里,欣赏芭蕾舞却无异于窥阴癖……林林总总,让人感觉到,丁保罗有一种骨子里的优越感,他仿佛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神,凌驾于其他人之上。别人都有病,只有他是清醒的、明智的,健康的。
智慧深藏于民间,三爷很快就认识到了丁保罗的荒谬可笑。在话剧的末尾,一场包公三堂会审的戏,把丁保罗痛快淋漓地嘲讽了一番,原来这个高高在上的精神分析专家,也有普通人的欲望,他认为是疾病的行为,在他身上一一存在。这出戏是全剧的高潮,极具娱乐性,让人捧腹,又引人深思。
(说到精神分析和心理咨询,最最关键的是对人的尊重和接纳。而我在丁保罗身上一点都没有看到这些,这是一个心理医生最最基本的素质,丁保罗却不具备。三爷在说养鸟的经验时,讲到给鸟"开食","光给食不行,你得懂得它的心哪!"三爷这个心理学的外行,却比丁保罗更懂得尊重的价值。哪怕是一只鸟,也是需要尊重的,何况是人呢?)
戏剧还刻画了陈这样一个鸟类学家,这是一个多少有点猥琐和刻板的知识分子形象,口口声声要保护鸟类,却把珍贵的活褐马鸡做成了标本。这样的行为,就有了很强的反讽意味。
鸟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鸟笼当中。除了丁保罗以外,三爷也有,他热爱的京剧没有人继承,在失落中养鸟自娱,当发现了黄毛这个好苗子时,软硬兼施,也不管黄毛乐意与否,就要收他当徒弟……京剧,是否也是三爷的鸟笼呢?
戏剧的最末是这样的一幕,一个人推着三轮车准备离开,他打开了鸟笼的门,看着笼子里的鸟自言自语:"没养几天啊,怎么放了也不飞啊?"是啊,鸟类很快就习惯了笼子的束缚,而我们人呢,也是如此,也往往很快就习惯了思想的牢笼。这,似乎是最可悲的事。
观后感《话剧《赶集》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