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魔发奇缘观后感200字。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每个人对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魔发奇缘观后感200字",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魔发奇缘》观后感

这是一部让人高兴的片子,却也让我心境低落。我只是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让我失去了最初的理想,让我偏离了心的轨道?而究竟又是为了什么,爱对于人们来说,不再是一种感觉,却成为了一种能力。而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相信有真爱,纯粹的真爱,没有任何物质的参杂。就像来自童话世界的吉赛儿公主所保持的那样,她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真爱之吻,当人们找到了那属于自己的真爱之吻时,幸福就会来临。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但是同时我们又失去了很多。我们失去了小时候的纯真与美好,在长大的路上也很容易的丢掉了初心。而《魔发奇缘》让童话遭遇了现实,也让我们思考了很多。有时候我们太执着于现在,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放松与宽容,寻找自己的初心,一路前行。
景县第三中学化学冯银转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海洋奇缘》观后感200字


《海洋奇缘》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海洋奇缘》,感触特别深。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毛伊的半神偷走了特菲提之心,从此恶卡苏醒。海洋上的绿岛一座座被吞噬了。有一个小岛,莫阿娜和她的部落生活在那里,她的部落也在即将被吞噬,莫阿娜在祖母的彭励下,踏上了归还特菲提之心的道路。
莫阿娜是个聪明、勇敢、坚持不懈的人。她找到半神毛伊,再通往怪兽王国,拿回了毛伊的鱼钩法杖。但在被凶猛的恶卡打败后,毛伊退却了,想半途而废。但是莫阿娜没有退后,反而变得更加坚强了,之有的失败让她吸取教训,她用声东击西的方法引开恶卡,顺利通过恶卡挡住的通往特菲提的心的道路口,但是恶卡继续追杀莫阿娜,这时毛伊被莫阿娜的坚持感动,重新回来帮助她,莫阿娜终于归还了特菲提之心,世界万物又恢复了原样。
看完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小女孩莫阿娜勇敢坚强,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值的我们学习啊!

冰雪奇缘观后感200字


《冰雪奇缘》观后感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欢欢喜喜地过着春节。妈妈则带着我去看了一部有趣的电影叫《冰雪奇缘》。
电影讲的是两个小公主,大公主叫爱莎,她拥有冰冻魔法。小公主叫安娜,她们的感情非常好。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她们的父母就遭遇了海难去世了,她们两是关在城堡里长大的。爱莎长大后成为了女王,安娜还是公主。在女王的加冕礼上,安娜遇到了一个王子向她求婚,安娜很想得到她姐姐的祝福,可女王并没有祝福她们,因为她觉得那个王子并不爱她的妹妹。她们吵了起来,爱莎控制不了自己的魔法,把整个王国都变成了寒冬,她很害怕,自己躲到了雪山上。安娜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雪山,劝回了姐姐,她们用爱解冻了王国。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纯洁的爱可以改变一切!

海洋奇缘观后感200字


海洋奇缘观后感

今天晚上,上完钢琴课,爸爸妈妈带我去红豆广场四楼的电影院看海洋奇缘。
在买票的大厅,我看到了我的好朋友周玉洁、何子源、蒋辙安,还有我谈钢琴的好朋友呢--丫丫。然后我们一起去看海洋奇缘这个小朋友的三维电影。电影中那个小女孩莫阿娜,很勇敢,她独子一人带着公鸡憨憨驾着祖辈留下的大船,在大海中航行,最终找到了半神毛伊,她说服了毛伊跟她一起找到了怪兽王国并最终拿到了那个鱼钩手杖。后来,在毛伊的帮助下莫阿娜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败,最终找到了那个女神之心,并拯救了她的小岛和小岛上的家园。
看完了这个电影,我很感动。因为她很勇敢,还很善良,为了小岛上部落的生存,她费尽艰辛,历尽万苦。最终获得了成功并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以后我要像她一样好好学习各种本领,争取做一个有用的人,回报我的家庭和祖国。
投稿人 王思睿

《冰雪奇缘》观后感200字


今天,叔叔带我和他的女儿去看电影,到了那里我们买好了票。时间还早着,叔叔便给我们买了一桶爆米花并坐在一把椅子上说:我给你们各买了一张电影票,等电影开始了,就由姐姐来找位子;坐好后好好看电影,不要乱跑我在这里等你。

时间到了,我带着妹妹走近2号厅位置,便坐下来等待电影开始。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声电影开始,了屏幕上很快出现了《冰雪奇缘》几个大字。电影主要讲了在爱莎继承莉皇位后,她的魔力冰封大地,而乐观无谓的安娜挺身而出和热爱冒险的山民克里斯托弗和他的驯鹿出发,展开了一段魔法层出不穷的故事。他们为了找到安娜的姐姐诶爱莎。破除了它的冰峰魔咒一路上他们遇到了搞笑的小雪人、意想不到的魔法阵

电影结束了我和妹妹出来了,来到刚才的地方,找到了在那里等待的叔叔,便开开心地回家了。

《摘金奇缘》观后感200字


《摘金奇缘》观后感:灰姑娘的爱情故事

现实版灰姑娘的爱情故事,门第差距注定了生活上的诸多问题,幸得男主是尤为低调的钻石王老五,被两人的真挚情感所感染。全亚裔面孔,确实在美国电影中第一次见到。杨紫琼饰演这类角色,气质俱佳。


电影简介:

摘金奇缘》改编自新加坡作家关凯文畅销全球的小说《疯狂的亚洲富豪》,讲述了美国出生的华裔经济学教授朱瑞秋(吴恬敏 饰)与男友杨尼克(亨利戈尔丁 饰)一起参加他的好友婚礼时,竟惊讶地发现男友原来是亚洲钻石王老五。惊魂未定的瑞秋不仅要面临尼克身边前赴后继的美女攻势,还要直面男友背后错综复杂的豪门恩怨,更有杨紫琼饰演的高傲富家婆婆进行百般阻挠。当朱瑞秋误入名车、派对、珠宝、豪宅萦绕的纸醉金迷的亚洲富豪世界,爱情突现阶级鸿沟,作为现代版高知灰姑娘,她能否打好这场爱情保卫战?

钟馗伏魔观后感200字


今天我去看了一场三D电影.他的名字叫做钟馗伏魔之雪妖魔灵是一场魔幻动作爱情片。这场电影的主角是钟馗,钟馗本来是一位普通老百姓,后来一位撞上金榜而死,后因怨气太重没有办法复活。一位先人发现了他用还魂丹救活了他。给拉他一把扇子,扇子一打开它就会变成怪物来除去妖魔。张道仙用他的到了魔灵。那是魔界的宝物只要魔灵变满他们就可以成仙、原本大家都以为张道仙是好人没有想到他只是利用钟馗得到魔灵和成为三界霸主。他一次在和魔王大战中她喜欢的人雪儿告诉了她。魔王也用自己的内丹把钟馗变得非常厉害打败了张道仙。虽然救活了老百姓但是雪儿却死了钟馗非常难过。通过这场电影我知道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有的人是人面兽心锁业在大家做事之前一定要小心别被人当成利用的工具。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2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幽默是让人喜欢的非常重要因素,你让别人笑了,别人的潜意识里会觉得喜欢上这个人了。太乙真人就很幽默,忘记密码了,指纹解锁了,都是现代的东西,他在古代说出来就是很搞笑,幽默基本上类比(拟人、古今语言对换、)、夸张、反转。多把幽默运用起来。无私、乐观、谦恭、幽默、心平气和、有领导气质。修炼好这几点,就可以有很好的人缘。
不要树敌,你认为的敌人也可能是朋友。彬一直很照顾你,龙也一直很照顾你,你把他们当敌人的时候,当竞争对手的时候,你特别累,而别人根本没对你有敌意,所有的敌意都是自己想像的,哪吒没把龙王三太子当敌人,后来成为了朋友,三太子后来也救了他。要多交朋友,哪怕看起来像敌人的人。去新项目也是,不要树敌,都是朋友。

《哪吒之魔童降临》观后感2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临》观后感

豆瓣现在已经到8.8分了,严重觉得是水军搞的鬼。第一时间去看的,感觉还可以,但是并不值得超过8分的高分。

《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大鱼海棠》还有这部《哪吒》。我觉得最好的是《白蛇缘起》、其次是《大鱼海棠》、然后是《大圣归来》,最后才是这部《哪吒》。

首先剧情改得不好。白蛇缘起的剧情最好,的确让我相信这就是白蛇传的前传、这就是许仙和白娘子的前世。而这一部哪吒,更多的是在搞笑吧?!龙王三太子成了好人,龙宫成了炼狱,哪吒原来是个妖精除非有充足的理由,否则不带这么糟蹋中国传统文化的?!

其次是画面。号称是国产3D动画片,不过真正的大场面很少,现在回想一下,都想不起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场面。反而白蛇、还有大圣归来、还有大鱼,都有不错的大场面。

有人说看这部电影就能发现国产动漫崛起了,我个人觉得还差得远。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2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经常让小瑄写观后感,自己从未写过,从哪吒开始自己做表率吧。
周六,小瑄在哈密,小瑄的推荐等因素,促成我和瑄妈观看此片。影厅基本坐满,大都是领小孩全家观影模式。
影片完整介绍了哪吒从出生到三岁一段完整故事。情节在传统故事上增加了演绎,更有故事性。人物造型也有些突破,语言增加幽默感,画面流畅。也有不足之处,人物带面具化,比如反派申公豹形象太像动画人物;情节突破不够大胆,应该更贴近生活,人物刻画更细腻些;结尾有些戛然而止,有些意犹未尽。但瑕不掩瑜,能让更多成人进影院看动画就说明此片已经突破了国产动画的儿童化和一部熊出没统治的单调性。希望国内动画人启迪想象,能再出精品,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海洋奇缘》观后感


洪世鑫
《海洋奇缘》这部电影给我丰富的感受,我最喜欢电影里边的女主角莫阿娜(莫阿娜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毛利语“海洋”的意思)。她是南太平洋群岛上一个部落酋长的女儿,作为未来的酋长,她不仅对族人未来的幸福生活负责任,并且从小就有个使命——那就是她被大海选中,让她完成驶进大海,克服重重困难险阻,完成归还特菲提之心的任务。
电影借莫安娜的奶奶之口,给她讲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千年前,是半神毛伊偷走了女神特菲提之心。特菲提没有“心”了,就变成了“火怪”恶卡(你可以理解“火怪”的真实性——太平洋岛屿有很多都是可怕的会喷发的火山岛)。恶卡让世界陷入了黑暗。黑暗所到之处让一座又一座的海岛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酋长为了保证子孙后代的安全,就不让他们冒险出海。后来,人们也忘记自己的祖先从前是航海者……
最终,不忘初心的莫安娜独自出海“寻找毛伊”了。她找到了毛伊,说服他和她一起齐心协力打败恶卡。他们走过了千山万水,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恶卡,展开殊死搏斗。就在恶卡即将被打败之时,他们终于发现“火怪”恶卡好可怜——其实它就是那被偷走了“心”的特菲提女神啊!电影到最后,海岛丰腴苍翠,世界重回活力,令我的心也随之豁然开朗。
我最欣赏主人公莫安娜。她勇敢善良、不怕困难。外表看起来很柔弱,其实内心却很强大,意志也很坚定。
从莫安娜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妈妈的影子,妈妈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拥有了现在的生活!总有一天我也会长大,要学着找到朋友、掌握过硬的本领,这样才能独当一面,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是不放弃,就总有成功的一天!我要像莫阿娜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冰雪奇缘》观后感


《冰雪奇缘》观后感

——邓书豪

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雪花出现在银幕上,昏黄的灯光缓缓亮起,我从座位上站起身,想要永远记住这部电影《冰雪奇缘》。

《冰雪奇缘》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城堡中居住着两位公主,生来就有召唤冰雪能力的姐姐艾尔莎在游戏中误伤妹妹安娜。地精治好安娜并抹去她知道姐姐会魔法的记忆。从此,为了不再伤害任何人,姐姐带上手套遮住会施魔法却无法控制住魔法的手独居城堡的房间。以后数年,姐妹隔着一扇门,却仿若相隔万里,处于两个世界不能相见渐渐长大。父母去世,艾尔莎只能走出房间成为女王。好不容易瞒过众人她会魔法,却因为不同意妹妹想要和初识的王子结婚而失控,手套被妹妹拉下的那一刻,她所到之处冰天雪地,整个王国陷入茫茫冰雪,艾尔莎被认为是怪物躲进深山。妹妹为了振救王国踏上寻找姐姐的旅途,经历千辛万苦,两姐妹用爱战胜魔法,像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局一样,从此她们在王国幸福地生活就开始了。

《冰雪奇缘》塑造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艾尔莎虽然给王国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她本性善良、高贵完美、深爱自己的妹妹。勇敢活泼、善良坚强执着、但有点犯迷糊的妹妹安娜。热心助人、善良能干、英勇无比的克里斯托夫和他忠诚的驯鹿。代表着艾尔莎善良面的可爱的雪宝。虚伪和充满野心的汉斯王子,让电影增添了许多元素。

音乐和画面的完美也是这部电影令我难以忘怀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让人难忘惊颤的莫过于艾尔莎在雪山中塑造冰雪宫殿了。随着那双充满神奇魔力的双手,晶莹剔透的冰雪宫殿在冰天雪地中拔地而起,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宫殿里千奇百怪的雪花闪耀着湛蓝与暗紫色的光,与水晶般的地面发出的银光交相辉映,宛若仙镜。这一切在伴随着高亢激昂的音乐主题曲《让我走》,真是完美到爆的视听享受。

走出电影院,婉转动听的音乐还在我耳边萦绕,绝美的动画场景还在我眼前浮现,当然我也没忘记解开魔法的秘诀,那就是“爱”,让我们毫不吝啬地去爱身边的人吧,因为爱会创造奇迹。这真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摘星奇缘》观后感


《摘星奇缘》观后感

原创: 宇昕ceibs

从时光网上查到这个片子的中文名字不禁让我叹了口气,如同这个片子里的内容有点受争议外,这个中文片名显然和原始的英文片名反差太大了。原始的英文片名叫“Crazy Rich Asians”,直译过来就是《疯狂的亚洲富豪》,片中描述的是一个美国中产ABC和她的新加坡富豪男友在新加坡度假时发生的种种文化冲突但是最后冲破阻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然后从中英片名来说,似乎就已经反映了洋人和华人对这个故事的不同反应:对于洋人来说,这个片子就是一部描述他们眼中的亚洲有钱人的故事;而对于华人来说,重点在于这部片子就是一部跨越阶层差别灰姑娘变白天鹅的故事。对于洋人的重点,是crazy和rich;对于看电影的华人来说,重点是“摘星”这个动作。这其实是反映价值观的。其实,中文译名很好地反映了这种价值观的差别。当然,拍电影,为了服从观众的心理,最后必定要制造出一个完美结局来。

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炫富情节取景上的精致,各种金碧辉煌或极为精致的装修细节,片中角色出手的洒脱大方,花样翻新的玩法(折腾),我一边看电影心里一边嘀咕,这就是华人在洋人(白人)心中的印象啊!如果华人在洋人(白人)心中普遍都是这个形象,炫富、瞎玩闹,在实际的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上又会如何?

简单粗暴的炫富在世界各地从来都是别人鄙夷的,偏偏还有人热衷于此,甚至是故意摆出一副什么什么的姿态。前一阵子中国监管当局封掉了一些所谓的“低俗”内容,其中就有一个专门以吐槽海外学生闻名的。本来海外求学不易,真的是压力很大非常辛苦,可偏偏吐槽君的各种故事,基本上都是家里有矿的男主女主们,在国外的学习之外的各种狗血故事。后来才知道,是运营团队为了造成耸人听闻的效果吸引眼球吸引流量,十之九五都是他们自己编出来的。他们真的不知道这到底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是贴别的什么东西?!

再说个具象的例子。话说多伦多北面的城市Markham有个小“村子”Unionville,这个小城镇从加拿大建国之前就有了,说是始建于1794年,很多德国人后裔,还是历史文化小镇。由于环境好,教育质量好,这些年来从香港人开始,然后是大陆人,不断地有技术移民投资移民逐渐地搬了进来,也有在附近上学的大留小留们住在此地,地产市场一片兴旺,房价也是越推越高。住在这里30多年的一个白人老太太极端不满于这里的高房价、街上跑的豪车以及公共场所中的一些她看不惯的秩序,一次面对电视台的镜头此人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大致上说这个地方就是被那些除了极其有钱其他啥也不懂的亚洲人给搞坏了云云,甚至还希望政府出手来管管。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上了热搜,很是火了一阵。住在此地的华人颇有些不忿,但是确实要看到,这里搬出去的确实都是一些传统老的白人居民,旧有的社区以及人际关系网络被逐渐打破,连一些白人常去的教堂的运营都收受到了影响,因为去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些老居民毫无办法,心里非常愤懑。另一方面,也怨不得人家有这样的想法,Markham由于豪车众多而且出险率高,登记地址在此的车辆保险费率都比别的地方高得多,什么原因你懂的。

这两天看了一篇关于铁锈带居民生活的文章,在中国变成世界工厂后,由于产能转移此地失去了很多传统的工作机会,新的产业有没有兴起,造成居民大量失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红脖子居民发现在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要给中国一些优惠,那他们会怎么想?这些人脑子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不懂得那么复杂的金融模型,他们的态度从来都是简单直接。我想这就是川普上台的民意基础吧。这个,还真的不好说是政客们的密室政治和阴谋论所致。

客观上有这么多事情,按说有脑子的华人自己应当谨言慎行一些吧,可是偏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有个料爆出来,让人吃不下去吐不出来的。前有人指控中国人盗窃知识产权,后来发现真有苹果的前员工离职前从公司下载大量机密资料,偏偏后面再入职的中国公司是个搞无人驾驶的。这让人怎么想?

这个事情还是有点大,毕竟工业间谍我们平时见不到的。但是身边事呢?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洋人群体对华人的印象,从街道路口不好好停下来礼让行人的豪车中产生;从costco超市中整托盘被端走搞得别人没的买的伊丽莎白·雅顿中产生;从超市货架上的奶粉罐底下被写了名字只是为了代购视频验货然后放回去让别人也没法买的恶劣行为中产生;从买了大豪宅但是万圣节时一片黑乎乎什么动静都没有产生;从有华人参与的一些标准化考试一次又一次地被取消成绩中产生。。。。

什么印象?爆发户呗。

这个电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原小说作者还要有其他的作品问世,无论主题是否和炫富有关,其实都是展现华人群体和社会与传统西人群体不一样的地方的,只不过电影的展现力里要比文字强得多,所以给人的冲击比较大。对于我来说,我感受到的,是真真正正的洋人对海外华人这个群体的认知和反映,我只能说这种印象其实是相当令人无奈的。但是,正如我上一篇文章里说的,人们对一个族群的各种偏见、歧视和似乎是不公正的看法,往往是由一些看似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东西累积起来而引发的。为什么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的人,还是普通人而非政客,尤其在行为、诚信、规则、知识产权等等方面对中国有这样那样的看法?说实在的,就是从一些小的方面、乃至每一个个体的行为中累积产生的。

最后会怎样?人家不带你玩了呗。

从这个角度说,全体中国人,广义的华人,真的要自爱自强自信才行。

为什么我们展现给世界的,就不能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形象呢?都说华人数学好,踏踏实实考一次不抄近路有那么难么?积极地参与社区建设可以不?展现为一种坚忍努力的形象而不是偷奸耍滑的形象可以不?

相信做得好的人有很多,但是这个世界上的逻辑就是这样,好的一方面往往被当作是一种背景,坏的一方面在一块洁白的背景下,是会被放大的。

我的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说一说普通人在目前的敏感大环境中,应该如何做。没有那么多宏大叙事,望能理解。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魔发奇缘观后感2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