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名人记有感

读名人记有感

读上课记有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读上课记有感欢迎你的品鉴!

这些日子,在读何兆武先生的《上课记》。合上书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像是听完了一个老人坐在阳光下讲了他许许多多他耳染目睹,亲身经历的生命早期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上课记有感,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篇一:读上课记有感

看这本书时不自觉地就想到了何兆武的《上学记》,呵呵,不过这两本书完全是两回事。

《上课记》是诗人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任教时,记录下的课堂感悟的合集。

以老师的视角看当时讲台下的学生,该有什么新发现呢?

哦!原来,大学就是河流入海的地方,这里的回旋奔涌,一点都不输天空的风云激荡。万条河流,在入海之前,还都能辨认,一旦入海,就如铁块进了大熔炉,还怎么分辨?

王小妮真有心,通过写作课堂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折射出了几茬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这本书的张力在于,选择大学生为主人公,正是选择了理想与现实这一矛盾,选择了人性与环境这个命题。毕业三年的我,也好奇而仔细地阅读,寻找着共鸣,反思着成长。

一百位老师就有一百种《上课记》,王小妮的《上课记》吸引力在哪里?她的《上课记》不是流水账,也不是曲折婉转的故事,更不是艰涩难懂的论文。《上课记》的吸引来自她对学生的关怀,对现实的思索与担忧。充满思想力的文章,不必是长文大赋。感性一点,灵动一点,真实一点,照样可以达到深一点的效果。

农民的话很朴实,诗人的话很感性,中医的话很真实(合格的中医),但照样充满智慧。

我想,王小妮所关注的这些学生,踏上社会若干年会怎样呢?我想,毕业三年的我和我的同学,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理想主义者们,遭遇现实之后,现在怎么样了呢?

篇二:读上课记有感

2012 年的秋天,我有幸到河南师范大学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并且在这次培训中认识了特立独行的薛瑞萍。

说她特别,其一是因为几百人的课堂,她不用话筒,要求所有参培教师跟着她拍着手津津有味地念儿歌;其二是她写书比教书有名,她从来没为出书而写书,她所有的书,都是不间断的教学日记整理而来的,比如《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五二班的语文故事》、《教六年级的日子》等;其三是她在九十年代获得合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一等奖之后,就婉拒一切公开课,每逢评优,便主动退出,至今最高荣誉是合肥市优秀教师,职称为小学高级教师;其四是爱提意见,她说“只要书教得好、班管得好,只要赢得了学生和家长,就能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就可以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做人!”其五是她 20 多 年一直坚守8小时之外属于家,属于孩子。我当时就感慨:一个教师能做到这份儿上是何等幸福!是何等有尊严!薛瑞萍的班级日志累积了一种人们无法视而不见的巍峨,使她挺起了腰杆。

如今翻开王小妮的《上课记》,再次让我认识到阅读和写作的重要。一位教师如果笔耕不辍,就会在平凡的课堂发现诗意的春天,就会让普通的学生显示出灵性,就会把平淡的工作变成一首教育诗。回想我的教学之路, 23 年前在北外村小教书那两年,也曾写过几篇上课记,留下一些教学故事和课后反思,不过是些只言片语罢了。后来进了城,钻研教学倒是更深了,手却懒了,笔也钝了。那么多的光阴匆匆溜走,那么多的素材白白浪费,太可惜了!我懊悔万分,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们无法取得薛瑞萍、王崧舟、李吉林、王小妮等优秀教师的成就,但是我们可以追随他们的身影,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农夫,专注于教学,专注于学生,讲讲我们的教学故事,写下我们的实践和思考,给思想一个智慧的高度,给心灵一个美丽的深度,让我们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而非麻木的教书匠。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耳畔又响起我们静雅读书社华姐的热情鼓励。是的,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从现在开始“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明天,我们一定会守望着自己的园子,欣然享受“鲜花灼灼开放,小树蓬勃生长”的甜蜜与幸福。

篇三:读上课记有感

从十月份开始在湖南外贸职院代课,时常拿讲台下的一群学生无奈,课堂捣乱、窃窃私语、睡觉、吃零食、看电影、玩儿游戏都是课堂常态,不管用什么方式说服这些学生都无效,最后干脆自己也放弃了,反正人生是你们的,我只能拉你们一把,拉不回来的话你们就自生自灭得了。然而,心里这么想,可还是想企图改变一下学生。尝试多次无奈,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方式不当,开始质疑自己觉得好的就适合学生么,质疑之后是不敢随便指点学生。恰好某天去图书馆借书,看到这么一本《上课记》,抱着看看同行的上课情况的心理借来了这本书,其实一开始以为会是一本讲述如何管理课堂、管理学生、指导教学的书,看了大半后,发现不是,但书的内容还是吸引住我了。读这本书仿佛自己又重温了一遍大学生活,回想那时候的大学生活状态,跟当下自己的学生状况大概也就好了一点点儿,不拿远的说,以最近的研究生生活说,上课时的状况大概也跟这些孩子差不多,最多是不顶撞老师。感触最多的还是自己上课并没有好好准备,平时的积累也不够深厚,在调用知识的时候才发现一点儿积蓄都没有,就像是饿了却在自家找不到食材,这当算是当头一棒。去年从七月份开始迷恋上玩儿游戏,大把的时候都被用来玩儿游戏,对比之下更觉得羞愧难当,于是多次痛下决心,远离游戏,这戒游戏瘾就跟戒毒似的,一不小心就又染上,身边发生了很多事情后,终于下定决心离开游戏这个虚拟的世界,毕竟自己想要的在游戏里面得不到满足。

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有两个:(1)延伸阅读,扩展了自己的书单,时常想读书却不知道读什么,看到这本书之后更加觉得自己阅读甚少,视野狭隘,这也是促进自己戒掉游戏的一个原因。(2)了解其他人的故事,心态变得更为宽容平和。以前总是觉得非名校的学生就会过得很可悲,自以为他们就会没有前途,必然是生活黯淡无光,人生也会逊色很多。然而,透过这本书我发现不是,书中的每个主人公都过得很精彩,我甚至羡慕他们,羡慕他们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看人不能看表面,名校的老师未必比得上普通院校一个认真授课的老师,名校插科打诨的学生也不一定比一个生活精彩的普通院校学生厉害。然而,以前自己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身边的人,误以为自己高高在上,阅读之后才发现自己无非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没有什么资格去睥睨众生。

书中有一章节讲到我们身上的暴戾,看的时候就一直在反思,自己身上的暴戾已经相随多年,以前总觉得有问题,可是又找不到哪儿不对劲儿,现在终于知道了,就是暴戾。看什么事情都会觉得不顺眼,不愿意为别人考虑着想,文章中说“不以身份年龄音量气势去压制弱小”,这也是我需要时常留心检点和反省的,学习用更多的理性和平静去传达良知。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精]上课记读后感精选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每次读作品,我们都有新的收获。写一篇该作品的读后感,能够让我们对这本书籍的印象更加深刻。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上课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课记读后感【篇1】

读了王小妮《上课记》,我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的简单明了、细腻真实、婉婉道来她对工作的态度,就像在《卖力气》中说得一样:每一次上课,我都会清理自己的思想,转述我对现实和写作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思索成果,这就是幸福的。卖力气,是学生对我的最高的赞美!我们老师是给学生帮助,给学生支持,给学生鼓励的引路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敬业,我们的辛苦,我们的用心都能给学生带来幸福。例如,当学生回答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时,我也不再取而代之,说得学生只有点头的份儿,而是给学生适当地点拨。我们的教育不会因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敬业,我们的辛苦,我们的用心而美丽吗?

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完全投入情感于课堂中,认真诚挚的承担着传承接货的使命,重视比知识积累和谋一份职业更深沉厚重的东西。就像在《要一个模式》中王小妮老师说得一样:课程快结束了,有同学对我说,他还是希望老师给出一个准确固定的模式,比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对白,一个小品到底怎样布局,总结出个操作模式。王小妮老师说:我的目的就是消灭模式,我希望你们获得开放的眼界和思路,学会关注发生在每个身边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时刻做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我们不是要造80块红砖,我并没有模坯的。回味着高中的教学,真得不能学生仅教成一个会考试的人,而应该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路,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有一句话说:成长就是许许多多的自我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低调、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教育不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自我相遇,迷惘中整理、在痛苦中蜕变而美丽吗?

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的教育是理性的。如在《钱》、《我又说,钱不是重要的》《彩票中奖的刺激》一再给学生强调钱不是重要的,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还有另外的价值观。我忽然想起在课堂上我曾经调查过学生中了一千万该如何消费?理性的小韬说,他会把钱存起来,吃利息;可爱、真诚敢说真话的小谦说他要支持范县的教育建设,要给范县建立一所大的实验楼;年级第一的小斌说:他会环球旅行,从此以后不再学习。我劝小斌:你是年级第一呢!可不要有这种弃学的想法。现在你是学习压力大,等到真得让你放弃学业的时候,你一定会不舍得的!什么时间都要理性消费,都要充实自己、丰腴自己。我想通过这一次的讲解,学生会记不住的,就又给大家举例说明,一次又一次的讲解,我们的教育不正是在等待中而美丽吗?

上课记读后感【篇2】

王老师说,去上课是个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过程,更多的发现年轻人身上的单纯和热情,天然的干净和纯洁,更多的时候被这些新生命的琐细触动,才发现自己看到和记录了这么多。

她给大四的学生上课,觉得可能是临近毕业的原因,课堂显得有些“冰冷”。她注意到,教室靠门一侧坐的人,总是多过靠窗的。她以为靠门的位置受欢迎,大概铃声一响,学生冲出教室的的距离最短。直到快期末了,她和学生开玩笑聊起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在黑板一侧的投影屏幕它装在靠门的一侧,学生们坐在靠门一侧是看投影看得最清楚的。她这才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她的学生们。

有几个学生前后三次来王老师家里做客。她邀请他们来,从不说主题,其实心里又早有设计,每次预备了片子,试图“引导”他们讨论或聊读书心得,每次她都遏制住“引导”的意图,让学生们随意放松,全由年轻人做主。

大四的学生,忙着实习找工作,90后的学生更加个性化,这都对老师的上课带来了挑战。为了增强课堂的磁力,她学习历史,关注新闻,不断探索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时的深度、课堂的厚度来吸引学生,让形式的新颖、互动的有趣来黏住学生,尽量用心,尽量用力,她做到了,她的学生喜欢上她的课,其他系的学生也喜欢来上她的课。

“梦想的实施,就是行动力的体现。”师者,不能以“长者”自居,而是要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成长,保持一颗真心、诚心、恒心,为培养“更多平凡的好人”而不断努力!

上课记读后感【篇3】

读了王小妮老师的作品《上课记》,我很受触动。心里想到很多,很杂乱,无从说起。

这本书只是记录了几年间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很客观的记录,没有任何主观评论。但是就从这些平实的记录里,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很多东西:年轻学子心灵的真诚、纯净,他们的梦想,迷茫,对未来的茫然还有王小妮老师对学生深切的关怀,对每个学生背后的家庭都保持着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她对教育现实的思索和担忧!

书里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作者与学生之间关于好文章的观念上的冲突。王小妮老师写道:敬业的中学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们储备一些好词好句,万用的。我提示他们不要展示所谓文采,直接说出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原本的感觉。我真怀疑他们还有没有原本的感觉,十二年的语文教育把这些感觉给彻底毁灭掉了?然而很多学生却很疑惑,甚至是质疑:没有好词好句的文章能算是好文章吗?那不是成了流水账吗?可见,多年的应试教育真的让孩子的思想都模式化了。这让我想起了不知从哪里看到过的一句话,一句评价我们的教育的话我本是一只蝴蝶,你减掉了我的翅膀,还埋怨我没有兔子跑得快!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一直自认为是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可是,我现在却深深的怀疑,我是不是也在参与着这个剪翅膀的行动。我们不管孩子的志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都规定他们必须要达到语文课、数学课上的要求,否则就一遍又一遍地教,一遍又一遍地让他们练习,直到他们都达到要求为止,才觉得自己的责任尽到了,任务完成了。仔细想来,我们真的是像工厂的流水线加工产品一样在进行教学。相信天性爱玩的孩子们都是很厌烦这种学习模式的,但是他们没有选择,我们也没有选择,因为我们有所谓的质量指标。这一点上,我很羡慕王小妮老师奉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学观点和行事原则,也真希望自己能做到!就像书中说的,一个人的力量渺小,却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

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从心灵上去引领他们,就像书中说的,我们的孩子不是中国古人在诗词里空泛赞颂的莲花,没理由要求我们的孩子们身上不沾污秽,但是,发现了再微小的纯净,也一定要讲出来,说给他自己和更多的人知道。并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一定要当精英,当伟人,我们更多的人是要做一个平凡的好人,这也是我们社会更需要的。你努力,我努力,大家一起努力,也许现在这样让人失望的教育现状就会慢慢改变!

上课记读后感【篇4】

《上课记》是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从20xx年开始,王小妮开始在上课、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同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分年记录下来,《上课记》就是她从20xx年到20xx年期间的教后感。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这使得这本书蕴含着触动人心的力量。读这本书,仿佛为我们打开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扇窗,透过王小妮细腻的笔触,我们看到了这些人们心目中的翘楚、精神上的尖顶锋刀,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所呈现出的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

一、值得反思的教育

在《上课记》这本书中,有不少课堂实录值得教育人深刻反思。这里例举三个:

案例一:写作训练

王小妮将一个木雕面具放在桌上,再插上一个新鲜的树枝,要求他们根据这幅作品完成一份课上作业。

让王小妮感到奇怪的是,班级里如此多的学生,只有三个人走到讲台前,用了半分钟不到的时间观察面具和绿叶,其他同学只顾埋头沙沙地写。更加搞笑的是,一位同学几天以后补交了一份作业,原因是当天他没来上课。

靠想象就能写出所见,是他们想象能力超强,还是无中生有随意编造的能力超强?王小妮一直强调亲眼所见,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似乎见与不见,并没什么关系。

案例二: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续写

当许三观知道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一乐又打人闯祸,伤者家长三番五次催讨,接下来,该怎么办?王小妮要求学生续写后面的情节。

学生的回答中,肢体冲突、跳楼、自杀、刀砍、***击,都被想到了。温润、和善、柔软的力量,没有人从这些角度去想。只有这些极端的想法,才让他们兴致盎然。这些就是潜藏在他们内心里的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是什么经历在暗中提示了他们,热衷于把痛苦推衍到极致?

案例三:午休?突发事件

麦田,一对青年男女倚着麦垛睡着了。这是凡?高的油画《午休》所呈现的场景。王小妮布置给他们的作业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写一个突发事件的来临。

八个小组选择用表演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作业。几天后,他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业,但无一例外,都是灾难的突然降临。没有人想到突发事件也可以是喜悦的、温情的事情。难道现实生活中丝毫都没给这些孩子以安定感吗?

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其实就是通过年复一年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而成的。韩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第一次说谎,就是从写作文开始的。这句话可能听起来不太舒服,但王小妮通过自己的观察,告诉我们事实就是如此。在整个求学的过程中,孩子们享受到学科之美、享受到探究乐趣的机会太少,绝大多数是被逼无奈,一边诅咒一边无可奈何地背诵和记忆。十多年痛苦求学生涯的不断累积,自然会促使他们把痛苦推衍到极致,用极端的想法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整个求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始终处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之中,没完没了的排名,决定着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决定着今后可能的学校选择,这让大家都没有安全感,这样的感觉必然会在他们的言行和作业中表现出来。

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十二年,除了分数之外,我们是否还能给孩子提供一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基本的阅读习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常识的理解和尊重,等等,能否在基础教育阶段,给学生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更加温柔和善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师要学会自救

不经意间,大学生全都变成了90后。和80后、70后相比,90后最为独特之处,就是他们与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是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时代的90后,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只要他想得到的知识,一台电脑就能给足他全部知识储备,而一个老师如果还是照着老掉牙的教材念经,实在是浪费别人的青春和教育资源。

90后的学生如此,在新世纪出生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更加个性化,更不容易被忽悠。早就懂得了什么是假的,什么是真的。做这样的学生的教师,如果不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是很难的。

但王小妮做到了。不仅她班级的学生爱听她上课,其他院系的学生也时常跑过来旁听,有一个学生因为逃了其他老师的课来听王小妮的课,还被扣了平时成绩的分数,但这个同学依然兴奋,因为他听到了自己喜欢的课。

听他们说故事,是王小妮最常做的一件事情。一个老师喜不喜欢听自己说话,十八九岁的年纪顷刻就能领悟。于是课间休息的楼道里,下课回宿舍的小路上,短信、邮件的往来之间,王小妮不用任何压迫的方式去挖掘什么,只需要观察和倾听。所有他们说出来的,都是他们要说的。我不能变成一个调查人,变成一个到学生那里去挖煤矿的人,我回避这样,除非他们主动说。学生是渴望和老师进行交流的,关键在于教师自己是否有诚心。真诚的交流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往往要比教学内容本身大很多。

改进课堂教学,是王小妮一直在探索的事情。王小妮是教影视写作课程的,但她发现,学生们对周围世界的冷漠和不关心实在超出想象。只要和自己无关,无论多么重大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王小妮曾问起一个新闻,八十人中只有一个知道,仔细追问,这个同学还是偶然捡了别人丢弃在石凳上的一张废报纸,顺便看了几眼。王小妮认为,那些重大或微小的时事新闻,在这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时刻触碰着人们的底线,每个成年人都应当及时了解,得出他自己的判断。不能让这些青年知识分子以为这世界上他准备承受的就是作业,就是分数,就是考试,就是学位证书,就是好工作,就是赚大钱过着人上人的日子。于是,她坚持在课堂上加入新闻环节,让大家来讲新闻、说新闻。逐渐地,这样的做法成了最吸引学生的环节,很多人就是冲着新闻环节来听课的。

王小妮认为,把课上要讲的内容设计好自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一个老师对他的学生要付出人和人之间的最平常朴素又真诚的情感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王小妮的付出换来了这些年轻人单纯而又热烈的友情,他们在她的手机、邮箱里留下各式各样青春的信息,带给她快乐和希望。很多年以来她一直对我以外的世界没有投入过热忱和主动,去上课时却感到自己急着要同他们交谈;去上课,变成了自我梳理自我更新的历程。一个原本悲观的人能这么做,想想原来是在自救啊,说是你教育了他们,其实你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太多,能站在他们中间真好,真是幸运。

其实,如果你认真阅读《上课记》,你会感到,王小妮并没有很高深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有的时候,你还可以从她的文章中读出面对学生种种困难时的那种无奈。但她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善意,她愿意停下脚步,俯下身子,倾听年轻人絮絮叨叨甚至词不达意的述说。真正的教育是不需要太多技术的。只要有爱,就够了!

三、用心去践行责任

在王小妮的课堂上,曾因为学生对中学生活的怀念,引发了一个话题,就是让学生自愿学出对自己的价值观有影响的中小学教师。结果,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写了出来。

徐飞同学给王小妮介绍了他的中学语文教师吕淑英老师,她不知觉中散发出的对诗的热爱,熏陶影响着她身边的小孩子们,这和什么绩效工资升学率争先进等等都没有关系,完全超越了生存的层面。

做一个好教师,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显然,有不少孩子,在整个求学期间,没能遇到几个好老师。

做一个好老师,需要用心。王小妮做了教师没多长时间,就察觉到了当老师的乏味。其实学生和你同样的细腻,只是你能不能唤起他们的细腻。你像木头似的讲,他们也就像木头似的听。她开始摸索如何能讲得更好的方式,像写文章一样不断地进行调整,上课的四个月里几乎放弃了全部的个人创作。同时她也慢慢转换施教者的角色,仔细倾听来自讲台下的声音。

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一方面,洞察学生更加重要。王小妮相信,人心总是能焐热的,更何况是孩子。正是由于她将整个身心都用在学生身上,因此能够异常敏锐地接收到来自对面的信息。20xx年,我的学生一共将近400个,我不能全认识,但我能感觉到在哪个教室最后排的一个黑乎乎的影子,他听进去了。后来别人告诉我他是谁,我一想,对,我收到过他的邮件。这些都是好奇怪的事,有多少注意的眼神,听到什么程度,我立刻都会知道。到最后我去上课就像回家一样,说什么都可以,可以进可以出,很舒服的状态。

王小妮在《上课记》里写道,做个好老师也许不难,但真正的问题远比做个好老师要复杂。六年的时间里,她不断感到一个人的想法和力量太渺小而不切实际,然而记录和写作的过程又时时掀起一种飞蛾扑火的冲动,牵引着她向她所理解的好老师靠近。

读《上课记》,让我联想起李镇西,联想起史金霞,联想起很多在一线坚持改革和探索的先行者。我相信,他们都有过类似的内心纠结,但都坚定不移地在自己设定的课改目标上跋涉前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更多的人像王小妮、史金霞这样,不仅用心去做,尽到自己的责任,而且还要将所作所为发表出来,让更多的人所理解,产生行动的愿望。当这样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的时候,教育新的春天就会到来。

感谢史金霞老师,向我推荐了这本好书。

上课记读后感【篇5】

诗人王小妮当老师,当出了诗意。结集出版的《上课记》,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教与学中的冲突与和解,像是一部新一代(80后到90后)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史。令人动容的有几点:

首先,王小妮做到了去当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并且从不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加给学生;

第二,王小妮把学生当成当下最年轻的知识分子看待,尊重他们,对待事件或思想的冲突,不妄下结论;

第三,王小妮认为好的文章,语言是真诚平实的,不是抒情与修饰,重在内容,并有读新闻的上课环节,让学生们的书写融入时代,做一个自我之外的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她给学生讲诗歌,讨论什么是诗意。我以为,所谓诗意,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那令人动容的一件事,一个人物,一个场景,一段时光这样看来,王小妮这个人,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她的课,她的想法,就很诗意。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崭露头角的诗人,进入新世纪她显然没有同时期的诗人活跃。在同时期诗人中,于坚、翟永明、韩东可谓正是当红的时候,他们这一代,包括骆一禾、欧阳江河、廖亦武、孙文波、吕德安,当真是目前中国现代诗歌的顶梁柱。

而老一辈七十年代诗人,除了朋友顾城已逝,如北岛、芒克、多多、舒婷等,无论从诗歌本身,还是学术论着中,依然发散着诗歌的光芒。

后一辈八十代年中后期诗人,除了海子已逝,如杨黎、李亚伟、西川、孟浪、万夏,正在践行着诗歌的变革并已获得肯定。

只是,我觉得王小妮去当老师,不是遗憾,却是对学生和中国教育的一大幸事,其自身的价值体现,有过而无不及。一个好的老师,比起诗歌来,可能更直接地影响人的一生。

看王小妮《上课记》,又燃起了我当老师的梦想。

当老师,不仅仅是要像正午阳光所唱我想当老师,一辈子都不离开校园,是对于青春的怀念;也不是要像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那样尽全力帮助学生并考出好成绩,过于现实;更不是要像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功利;在我心目中,当老师,如今的王小妮,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老师就是一个成长者的伴随,像父母、像朋友。

对于青少年,梁任公有少年中国说,毛润之有八九点钟的太阳说,都看得出国家的未来与学生的未来的关系如此密切,而学生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是神圣而崇高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或许,只有像我和王小妮这样喜欢诗歌的人,这么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去当老师。我想,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真是中国青年的损失,中国教育的损失;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中国的未来,两个字:堪忧!

上课记读后感【篇6】

王老师说:“我想,我是准备当一个好老师的,但是,不能要求他们八十个人中的每一个人都准备当一个好学生,我们本来就不在一个对等的角度,付出不一定非要等同于收获。每一次上课,我都能清理自己的思想,转述我对现实和写作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思索成果,这就是幸福的。不苟求他们一下子全理解。卖力气,是高级的赞美。”

有更多的时候,有很多“浮云”和我们无关。越光华,越嘈杂,越和幸福感没有关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守着一份心灵的淡定、宁静,守着一份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静静地上课,静静地下课,静静地体察生活,静静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纯净,让学生知道这份淳朴善良温暖了别人,完善了自己,这就是一种幸福。我爱这样的温暖,也喜欢这样的幸福,所以也常常心存愧疚,觉得自己付出的总是不够。

当老师有多难呢?王老师将她的毕生所学,生活的经验,生命的阅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尽力为学生搭建起走向人生,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舞台。从这个层面看,做个好老师似乎并不难,但是,真正的现实远比做个好老师要复杂。在六年的时间里,她不断感到个人的力量太渺小而不切实际,然而记录和写作的过程又时时掀起一种飞蛾扑火的冲动,牵引着她向她所理解的好老师靠近。

人的心很大,可以要全世界的目光;人的心又很小,可以只要一支蜡烛的光照。我的光圈就只有一个课堂那么大,所以,我得穷思竭虑,得不断地“卖力气”,力气不够了,又不停地汲取,再不停地掏出,等卖不动力气了,就心甘情愿地退下。没有更多的人会停留,称一称你卖了多少力气,因为时间一去不回头,没有时间可供人停留。

上课记读后感【篇7】

20XX 年的秋天,我有幸到河南师范大学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并且在这次培训中认识了特立独行的薛瑞萍。

说她特别,其一是因为几百人的课堂,她不用话筒,要求所有参培教师跟着她拍着手津津有味地念儿歌;其二是她写书比教书有名,她从来没为出书而写书,她所有的书,都是不间断的教学日记整理而来的,比如《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五二班的语文故事》、《教六年级的日子》等;其三是她在九十年代获得合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一等奖之后,就婉拒一切公开课,每逢评优,便主动退出,至今最高荣誉是合肥市优秀教师,职称为小学高级教师;其四是爱提意见,她说“只要书教得好、班管得好,只要赢得了学生和家长,就能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就可以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做人!”其五是她 20 多 年一直坚守8小时之外属于家,属于孩子。我当时就感慨:一个教师能做到这份儿上是何等幸福!是何等有尊严!薛瑞萍的班级日志累积了一种人们无法视而不见的巍峨,使她挺起了腰杆。

如今翻开王小妮的《上课记》,再次让我认识到阅读和写作的重要。一位教师如果笔耕不辍,就会在平凡的课堂发现诗意的春天,就会让普通的学生显示出灵性,就会把平淡的工作变成一首教育诗。回想我的教学之路, 23 年前在北外村小教书那两年,也曾写过几篇上课记,留下一些教学故事和课后反思,不过是些只言片语罢了。后来进了城,钻研教学倒是更深了,手却懒了,笔也钝了。那么多的光阴匆匆溜走,那么多的素材白白浪费,太可惜了!我懊悔万分,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们无法取得薛瑞萍、王崧舟、李吉林、王小妮等优秀教师的成就,但是我们可以追随他们的身影,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农夫,专注于教学,专注于学生,讲讲我们的教学故事,写下我们的实践和思考,给思想一个智慧的高度,给心灵一个美丽的深度,让我们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而非麻木的教书匠。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耳畔又响起我们静雅读书社华姐的热情鼓励。是的,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从现在开始“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明天,我们一定会守望着自己的园子,欣然享受“鲜花灼灼开放,小树蓬勃生长”的甜蜜与幸福。

上课记读后感【篇8】

五台山的先锋书店是个好地方,可惜我去的很少。

王小妮的《上课记》是在那里看完的。说看完可能不太准确,因为并不是每页都一字不落。

这本书是她在海南大学任教时写下的随笔,时间跨度为2006到20XX共五年。她给学生们开写作课和现代诗欣赏课,想方设法把他们从味同嚼蜡的“好词好句”中拯救出来,重新发现文字的生命和活气。

这些方法包括:课程刚开始的调查问卷,给夏加尔的画配上文字,学期末的诗歌朗读,讨论什么是“诗意”,时事新闻播报,把插着树枝的雕塑拿到课堂上现场观察描绘,谈梦想和困惑,记下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请诗人来读诗,分享自己珍藏的诗歌手稿……她非常用心。

五年的教学手记,她用了这样五个标题: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投入情感是最重要的;我们都是主角;抵抗陈规戒律;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闪光。

包里只有笔而没有纸,只好把它们敲到手机里。我被触动,因为我也是一个教师,我也认认真真地考虑过这些问题。

我希望自己成为唤醒者,而非刽子手。

王小妮的东西读的不多,印象中只有一本散文集,好像看的也不怎么认真。她是位诗人,写过一本萧红的传记,我一直想读却一直没找到。

上课记读后感【篇9】

看这本书时不自觉地就想到了何兆武的《上学记》,呵呵,不过这两本书完全是两回事。

《上课记》是诗人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任教时,记录下的课堂感悟的合集。

以老师的视角看当时讲台下的学生,该有什么新发现呢?

哦!原来,大学就是河流入海的地方,这里的回旋奔涌,一点都不输天空的风云激荡。万条河流,在入海之前,还都能辨认,一旦入海,就如铁块进了大熔炉,还怎么分辨?

王小妮真有心,通过写作课堂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折射出了几茬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这本书的张力在于,选择大学生为主人公,正是选择了理想与现实这一矛盾,选择了人性与环境这个命题。毕业三年的我,也好奇而仔细地阅读,寻找着共鸣,反思着成长。

一百位老师就有一百种《上课记》,王小妮的《上课记》吸引力在哪里?她的《上课记》不是流水账,也不是曲折婉转的故事,更不是艰涩难懂的论文。《上课记》的吸引来自她对学生的关怀,对现实的思索与担忧。充满思想力的文章,不必是长文大赋。感性一点,灵动一点,真实一点,照样可以达到深一点的效果。

农民的话很朴实,诗人的话很感性,中医的话很真实(合格的中医),但照样充满智慧。

我想,王小妮所关注的这些学生,踏上社会若干年会怎样呢?我想,毕业三年的我和我的同学,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理想主义者们,遭遇现实之后,现在怎么样了呢?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一)

这几天,我在网看了一本书,名叫【上下五千年】。里面有许多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其中有讲秦始皇从建国到灭亡的故事。秦始皇打败了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混乱的局面,他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就自称为始皇帝,然后就过着享受的生活。他建长城,修阿房宫,造坟墓等,征用了大批的民工。那时全中国还不到两千万人,造长城要动用民夫几十万,还发兵三十万;又使用军民三十万和七十万囚犯动工建造阿房宫。到二十即位,又从各地调集十万囚犯和民夫大规模建造秦始皇坟墓,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和财力,一逼一得老百姓怨声载道。终于有一天老百姓开始反抗秦朝了最先反抗的是陈生和吴广,起因是他们在被拉去看守渔一陽一的路上走投无路,最后只好反抗。虽然在战斗中陈胜吴广被杀害了,但是他们点燃起来反抗秦朝的那把火在到处燃一烧,尤其是项羽、刘邦等起义军接之而来起义反抗,最终打败了秦国。

玖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治理好国家,不能让老百姓做太多的劳役,搞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修长城是有一些必要,可以保卫边疆。可修阿房宫是没必要的,只是自己享受,修坟墓等都一样。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治理好国家。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二)

最近,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介绍我国五千年发展的历史书。

这本历史故事书,主要讲了五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上演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既有统一霸业、文治武功等荣华的记录;又有血雨腥风、悲凉杀戮等残酷的烙印。其间的强盛辉煌令人骄傲不已;其间的一陰一霾败落同样使人汗颜痛苦。往事如过眼云烟,【上下五千年】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更是一部五花八门,包罗万千的大百科全书。

这本书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故事有:大禹治水、千金一笑、卧薪尝胆、三顾茅庐、郑和下西洋和中日甲午战争等等,内容是家喻户晓了,我就不多介绍了。

这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之外,还适当加了一些有欣赏价值的插图,如紫砂壶、陶器、青铜鼎、编钟等古代出土文物,十分一精一美、好看。

玖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使我粗略的了解了许多的历史故事,今后有时间我还要更加详细的了解书中的故事。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三)

玖过【上下五千年】,脑海中不时呈现出这样一句言语信陵君窃符救赵,孟尝君鸡鸣狗盗。透过这句言语话我们不难看出,在关键时刻成就或救助信陵君和孟尝君的的不是他们本人,而是他手底下所养的士。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其实古往今来,所有有所作为的人的成功都不是孤军奋战,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可以说就是知人善用。

在【上下五千年】这套书中因知人善用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人有很多。例如善用伊尹最终建立商朝的成汤和商汤;因重用管仲而成为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因起用商鞅而使秦国日益强大的秦孝公;同样还用因重用由余而成为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等等。在这些知人善用的人里面我最欣赏的要数汉高祖刘邦了。汉高祖刘邦在夺得天下之后和自己的臣子们讨论为什么自己能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天下的时候直言:要论个人才能,我实在算不了高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镇守国家,安一抚百姓,保证粮道通畅,供给军队充足的粮草,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攻敌必胜,攻城必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旷世奇才。我能收纳他们,始终如一地信任他们,使用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才干,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手下只有一个范增,他却不信任他,害得范先生拂袖而去,所以失去了天下。短短的几句话,把他自己知人善用的优势描述得淋一漓尽致。

古今史上因知人善用取得成功的例子很多,同样因不知人善用导致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前面的项羽是一个。另外如因为到晚年忘记了管仲的生前警告,而重用易牙、开方、竖刀而最终导致死后六十七天却无人收敛的齐桓公;轻信伯嚭而疏远伍子胥最终导致亡国的吴王夫差;亲小人远屈原最终导致客死他国的楚怀王等等。这些人悲惨的结局和他们的刚愎自用,不知人善用是分不开的。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虽然我们处在现代的社会,但是我相信知人善用对每个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教学中,它可以引导我们老师充分发现每个同学的优势,把同学们的优势扩大化,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的目的;在单位管理中,它可以引导我们的领导更好地关注每个人的长处,把他们放在应有的位置,以便达到单位效益的最大化。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他可以引导我们的上层执政部门做到各司其责,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相处地更和谐!

知人善用有这样多的好处,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知人善用的人!

上课记读后感800字汇总


书是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每个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写读后感是能够帮助到我们的理解和我们的写作的。值得一品再品的读后感有哪些?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上课记读后感800字汇总”,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课记读后感 篇1

一个人的一生很短暂,如果在这有限的生命里能遇到几位好老师,想必这是一辈子的幸运。

一位优秀的老师,在学生成长中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他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信、自强。《上课记》中的王小妮老师,原本是诗人,后转职在海南大学教授影视文学和诗歌。而这本书便是她多年来记录下来的一些课堂随感集。读到她的这本书,仿佛又让我看到了自己之前的老师,初中时讲述自己不得志来教学的赵老师,他时刻挂在嘴边的是,为了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高中的数学老师,在她的课堂中经常穿插着做人的道理,教我们毕业后一定要做一个体面的人。

王小妮笔下的学生,我也曾一一经历过,没有老师告诉这些人文精神——真是缺失的遗憾。王小妮的文字很朴素,这也正如她所倡导的“消灭好词好句”,她静静的用笔墨记录着几年间与学生互动的点滴小事。,学生和老师在教室里发生的那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诗歌般高昂的表达,她也没有特意制造潸然泪下的情节,她只是淡淡的记录着,平平的记录着,有的是她的细心观察和反思。她用心静静的观察着学生的作业、课堂、课后,她的书中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情,没有如大倡导者那样疾呼教育,或者如愤青一般表现出社会的不公、学生的艰难。取而代之的是,她只是干干净净地、细腻地、低调地,但确实清醒地关注着教育、社会和不同年级的现状,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都抱着深深的关切。在她的字里行间,我渐渐被这位老师感动着。王小妮说,“每个面目完整的人,内心都冲突顶逆着,我和他们也许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这才是现实的残酷”。

又说,“一个人的力量渺小,却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虽然生活处处都可能会让人失望,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王小妮以自己的坚持做着她觉得应该做的。我愿像王小妮这样在教育战线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希望将希望、信念、力量、责任传递到更多人手上。

感谢三月天里遇到这本朴素温暖的上课记。

上课记读后感 篇2

娜子推荐我看王小妮《上课记》,于是在网上买来看,用了两天空闲时间断续看完。书中有这么一句:“不断地自我调整修正,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作为老师,有时真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交给学生。可是这存在一个问题,学生到底能接受多少?教学方法的灵活还是很重要的。我这学期第一次上专业课,还没经验,需要不断摸索着前进。这门课带给我很多的压力。

上次课讲普希金的《致大海》,我在网上找到并下载了《致大海》的MV,让学生看,听着配乐朗诵。一部分一部分地听,再请他们朗诵。我还找了舒婷的《致大海》、普希金的其它诗歌的配乐朗诵。最后设置了一个讨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还有意义吗?给他们介绍策兰的《死亡赋格》,我选的这首诗是王家新翻译的,所以再顺带介绍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

上课记读后感 篇3

读了王小妮《上课记》,我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的简单明了、细腻真实、婉婉道来她对工作的态度,就像在《卖力气》中说得一样:每一次上课,我都会清理自己的思想,转述我对现实和写作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思索成果,这就是幸福的。卖力气,是学生对我的最高的赞美!我们老师是给学生帮助,给学生支持,给学生鼓励的引路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敬业,我们的辛苦,我们的用心都能给学生带来幸福。例如,当学生回答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时,我也不再取而代之,说得学生只有点头的份儿,而是给学生适当地点拨。我们的教育不会因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敬业,我们的辛苦,我们的用心而美丽吗?

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完全投入情感于课堂中,认真诚挚的承担着传承接货的使命,重视比知识积累和谋一份职业更深沉厚重的东西。就像在《要一个模式》中王小妮老师说得一样:课程快结束了,有同学对我说,他还是希望老师给出一个准确固定的模式,比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对白,一个小品到底怎样布局,总结出个操作模式。王小妮老师说:我的目的就是消灭模式,我希望你们获得开放的眼界和思路,学会关注发生在每个身边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时刻做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我们不是要造80块红砖,我并没有模坯的。回味着高中的教学,真得不能学生仅教成一个会考试的人,而应该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路,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有一句话说:成长就是许许多多的自我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低调、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教育不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自我相遇,迷惘中整理、在痛苦中蜕变而美丽吗?

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的教育是理性的。如在《钱》、《我又说,钱不是重要的》《彩票中奖的刺激》一再给学生强调钱不是重要的,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还有另外的价值观。我忽然想起在课堂上我曾经调查过学生中了一千万该如何消费?理性的小韬说,他会把钱存起来,吃利息;可爱、真诚敢说真话的小谦说他要支持范县的教育建设,要给范县建立一所大的实验楼;年级第一的小斌说:他会环球旅行,从此以后不再学习。我劝小斌:你是年级第一呢!可不要有这种弃学的想法。现在你是学习压力大,等到真得让你放弃学业的时候,你一定会不舍得的!什么时间都要理性消费,都要充实自己、丰腴自己。我想通过这一次的讲解,学生会记不住的,就又给大家举例说明,一次又一次的讲解,我们的教育不正是在等待中而美丽吗?

上课记读后感 篇4

诗人王小妮当老师,当出了诗意。结集出版的《上课记》,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教与学中的冲突与和解,像是一部新一代(80后到90后)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史。令人动容的有几点:

首先,王小妮做到了去当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并且从不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加给学生;

第二,王小妮把学生当成当下最年轻的知识分子看待,尊重他们,对待事件或思想的冲突,不妄下结论;

第三,王小妮认为好的文章,语言是真诚平实的,不是抒情与修饰,重在内容,并有读新闻的上课环节,让学生们的书写融入时代,做一个自我之外的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她给学生讲诗歌,讨论什么是诗意。我以为,所谓诗意,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那令人动容的一件事,一个人物,一个场景,一段时光这样看来,王小妮这个人,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她的课,她的想法,就很诗意。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崭露头角的诗人,进入新世纪她显然没有同时期的诗人活跃。在同时期诗人中,于坚、翟永明、韩东可谓正是当红的时候,他们这一代,包括骆一禾、欧阳江河、廖亦武、孙文波、吕德安,当真是目前中国现代诗歌的顶梁柱。

而老一辈七十年代诗人,除了朋友顾城已逝,如北岛、芒克、多多、舒婷等,无论从诗歌本身,还是学术论着中,依然发散着诗歌的光芒。

后一辈八十代年中后期诗人,除了海子已逝,如杨黎、李亚伟、西川、孟浪、万夏,正在践行着诗歌的变革并已获得肯定。

只是,我觉得王小妮去当老师,不是遗憾,却是对学生和中国教育的一大幸事,其自身的价值体现,有过而无不及。一个好的老师,比起诗歌来,可能更直接地影响人的一生。

看王小妮《上课记》,又燃起了我当老师的梦想。

当老师,不仅仅是要像正午阳光所唱我想当老师,一辈子都不离开校园,是对于青春的怀念;也不是要像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那样尽全力帮助学生并考出好成绩,过于现实;更不是要像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功利;在我心目中,当老师,如今的王小妮,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老师就是一个成长者的伴随,像父母、像朋友。

对于青少年,梁任公有少年中国说,毛润之有八九点钟的太阳说,都看得出国家的未来与学生的未来的关系如此密切,而学生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是神圣而崇高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或许,只有像我和王小妮这样喜欢诗歌的人,这么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去当老师。我想,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真是中国青年的损失,中国教育的损失;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中国的未来,两个字:堪忧!

上课记读后感 篇5

看这本书时不自觉地就想到了何兆武的《上学记》,呵呵,不过这两本书完全是两回事。

《上课记》是诗人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任教时,记录下的课堂感悟的合集。

以老师的视角看当时讲台下的学生,该有什么新发现呢?

哦!原来,大学就是河流入海的地方,这里的回旋奔涌,一点都不输天空的风云激荡。万条河流,在入海之前,还都能辨认,一旦入海,就如铁块进了大熔炉,还怎么分辨?

王小妮真有心,通过写作课堂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折射出了几茬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这本书的张力在于,选择大学生为主人公,正是选择了理想与现实这一矛盾,选择了人性与环境这个命题。毕业三年的我,也好奇而仔细地阅读,寻找着共鸣,反思着成长。

一百位老师就有一百种《上课记》,王小妮的《上课记》吸引力在哪里?她的《上课记》不是流水账,也不是曲折婉转的故事,更不是艰涩难懂的论文。《上课记》的吸引来自她对学生的关怀,对现实的思索与担忧。充满思想力的文章,不必是长文大赋。感性一点,灵动一点,真实一点,照样可以达到深一点的效果。

农民的话很朴实,诗人的话很感性,中医的话很真实(合格的中医),但照样充满智慧。

我想,王小妮所关注的这些学生,踏上社会若干年会怎样呢?我想,毕业三年的我和我的同学,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理想主义者们,遭遇现实之后,现在怎么样了呢?

上课记读后感 篇6

中国华侨出版社,20XX年12月第一版,16开本,共285页。

真是本好书,拿起来就放不下,一气儿能读完。如果你有我下面要写的这三点体会,或者说问题,那推荐你看这本书。

第一,王小妮写得真好。她这个写得好不是所有人都欣赏,但正好对我的脾气,我喜欢这种成精后的简单朴实。这类写法的好儿,好有一比,像石涛的山水,像齐白石的花鸟,看着土,其实禅。我要是真能有那么一天,能写出王小妮这样的文章,我就不干工作了,回家写自己的故事。

第二,王小妮洗练人生,慈悲怜悯。她对八十后,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有慈母心肠。她对他们的观察我全盘接受,我也深有体会,我也有太多感触要说,还没讲出来,她讲得好,讲得有水平,讲得我心服口服。要有个王小妮这样的朋友该多好哈,一定会受益的。我会继续追王小妮的书。

第三,王小妮对问题不回避,有底线,但是她也不急嗤白咧地和人辩论。这点儿,我不行,我还是愤青,我心里一直幼稚地以为在追求真理上,可以不必在乎方式方法。看样,在合理诉求上,在不伤和气的原则范围内讨论问题,应该是我要学习的。

上课记读后感 篇7

20XX 年的秋天,我有幸到河南师范大学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并且在这次培训中认识了特立独行的薛瑞萍。

说她特别,其一是因为几百人的课堂,她不用话筒,要求所有参培教师跟着她拍着手津津有味地念儿歌;其二是她写书比教书有名,她从来没为出书而写书,她所有的书,都是不间断的教学日记整理而来的,比如《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五二班的语文故事》、《教六年级的日子》等;其三是她在九十年代获得合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一等奖之后,就婉拒一切公开课,每逢评优,便主动退出,至今最高荣誉是合肥市优秀教师,职称为小学高级教师;其四是爱提意见,她说“只要书教得好、班管得好,只要赢得了学生和家长,就能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就可以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做人!”其五是她 20 多 年一直坚守8小时之外属于家,属于孩子。我当时就感慨:一个教师能做到这份儿上是何等幸福!是何等有尊严!薛瑞萍的班级日志累积了一种人们无法视而不见的巍峨,使她挺起了腰杆。

如今翻开王小妮的《上课记》,再次让我认识到阅读和写作的重要。一位教师如果笔耕不辍,就会在平凡的课堂发现诗意的春天,就会让普通的学生显示出灵性,就会把平淡的工作变成一首教育诗。回想我的教学之路, 23 年前在北外村小教书那两年,也曾写过几篇上课记,留下一些教学故事和课后反思,不过是些只言片语罢了。后来进了城,钻研教学倒是更深了,手却懒了,笔也钝了。那么多的光阴匆匆溜走,那么多的素材白白浪费,太可惜了!我懊悔万分,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们无法取得薛瑞萍、王崧舟、李吉林、王小妮等优秀教师的成就,但是我们可以追随他们的身影,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农夫,专注于教学,专注于学生,讲讲我们的教学故事,写下我们的实践和思考,给思想一个智慧的高度,给心灵一个美丽的深度,让我们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而非麻木的教书匠。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耳畔又响起我们静雅读书社华姐的热情鼓励。是的,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从现在开始“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明天,我们一定会守望着自己的园子,欣然享受“鲜花灼灼开放,小树蓬勃生长”的甜蜜与幸福。

上课记读后感 篇8

“一个女生说,她从来就觉得好文章要以好的景物描写开头。另有个女生很庆幸:她的作文历来被老师不看好,因为没好词好句,她终于遇到王老师这个奇怪的老师了。”王老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令学生觉得她是个奇怪的老师。“事实却相反,我总是感到这两位学生身上透着自鸣得意,能感到他们有异于普通同学的优越感。他们交上来的作业不够踏实,喜欢空洞的抒情,除了华丽的句子,丝毫没见到比别人突出。文学难道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漂亮锦衣?”对此,我感同身受。在阅读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时,我深切地体会到:作品只有扎扎实实地写出来,才有力量。

在小学生的习作里,使用好词好句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一大叠习作批阅下来,很多文章的第一句往往就是“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面对这种情状,阅读的老师们又不免唏嘘几番。对于中小学生习作,《语文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描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认为,小学阶段应该侧重激励,让学生乐于表达,勤于表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照实写出来,纵然在习作里没有体现出“好词好句”的积累,写成了“流水账”,也比学生厌恶写作或者只会堆砌“好词好句”要有价值。

上课记读后感 篇9

暑假前,我买了很多书,一直到假期结束只有这本《上课记》被我反复摩挲的有书的样子了。

我想书如果有灵魂,她一定不爱自己平整、端正的崭新,而更倾向于纸张的柔软和书香的散发这才是一本好书该有的样子。跑题了。

作者王小妮老师是一位以诗歌散文见长的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老师。这本《上课记》她自己定位为教后感,是从20xx年开始,小妮老师在上课的间隙,随手记录下来的与她学生们相处时发现的有趣的部分。

记录和写作的过程,也是审视反省自己的过程这和我们的教育教学反思是一个道理。从一节课的准备开始到一个学期的终止,不断的自我调整修正,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的角色,这变化没有丝毫被动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更接近一个今天意义下的好老师。

有人说王小妮老师是朦胧诗的少数幸存者之一,面对此起彼伏的诗歌潮流,她一直保持着舒徐从容的心境。《上课记》她写的一点都不朦胧,但却真的字里行间显示着她的舒徐从容。

因为带着写读后感的任务,我拿着铅笔在书上勾勾画画,想着心有感触的时候能在旁边标注些什么。然而书看了大半,我也未在这墨香中留下只言片语,我想着就是朴实的力量,小妮老师的话说得明明白白不急不躁,无需任何其他的诠释和注解。朴实并不是我们年轻时候追求的东西,不只是我们年轻的时候,现在的孩子也不追求甚至还有些鄙视所谓的朴实。

然而生活都是庸常的,而日常的才是最本质的,才水注石穿。

在07年投入感情是最重要的中有一篇好词好句。王小妮老师写道:敬业的中学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们储备一些好词好句,万用的。我提示他们不要展示所谓文采,直接说出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原本的感觉。我真怀疑他们还有没有原本的感觉,十二年的语文教育把这些感觉给彻底毁灭掉了?我认为没有力量的作品,也许能靠好词好句得到化妆品的作用,而扎扎实实的写作恰好相反。

接下来的两篇是恢复语言原本活力和这么些算不算流水账小妮老师甚至列举了一篇短小,干净,栩栩如生的练习人物小习作,最后她点评道:王书为用细致的描述,写出了父亲不多的言语和动作虽然,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早进了教科书,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都能发现自己和父亲间的亲切和生动,没有新感受的不断发现,文学当然死路一条。他写的细腻踏实,没有使用好词好句。点评到此戛然而止,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小妮老师并不着更多的笔墨来强调她的写作理念或者教学观点,不更多的抒发情感。仿若给你一杯茶却不说明产地品级,你若有心可自己品味,掩卷长思。

我在小妮老师的这本作品里看到的是,一个老师的情怀抑或是信念,不受世俗污染的人文思想和理想主义。

一百位老师就有一百种《上课记》,她的《上课记》不是流水账,也不是曲折婉转的故事,更不是艰涩难懂的论文。《上课记》是来自她对学生的关怀,对现实的思索与担忧。有思想的文章,不必是长文大赋。感性一点,灵动一点,真实一点,照样可以达到深一点的效果。

但愿有一天我也能做到深入孩子们的思想和内心,关注到他们的灵魂与未来,那时我也能坦然落笔写下属于自己的《上课记》。

上课记读后感 篇10

《上课记》,王小妮著,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20XX年12月第一版。

教大学生和教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到底有多少区别?从学科知识专业角度来说,或许是层次分明的;但从教育者“育人”的角度来说,难道不是有共通的本质吗?

一个好的老师,无论他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无论他教的是懵懂天真的幼童,还是所谓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他最关注的,始终是“人”!但现实中,追求个人成绩的现象,或许是功利心使然,或许是考评机制使然吧!

读王小妮的《上课记》,仿佛看到一幅大学生生态图。让人纠结忧思,又感慨万千。常常思考教师对学生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希望教师不是学生的管束者形象,而是能够共同成长的引导者。

教育行政单位对学校的管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是否也如教师对学生如出一辙?从上至下的思维模式,简单的规则,复杂的程序,对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是否都有足够的关照和尊重?如果教师被伪尊重,学生恐怕很难得到应该的正尊重!

P155“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也许付出努力能启动这些年轻人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许他们能在漫长的日常坚守自己,也许如李提摩太所说,现代教育二十年可见成效。”

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一)

读了王小妮《上课记》,我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的简单明了、细腻真实、婉婉道来她对工作的态度,就像在《卖力气》中说得一样:每一次上课,我都会清理自己的思想,转述我对现实和写作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思索成果,这就是幸福的。卖力气,是学生对我的最高的赞美!我们老师是给学生帮助,给学生支持,给学生鼓励的引路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敬业,我们的辛苦,我们的用心都能给学生带来幸福。例如,当学生回答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时,我也不再取而代之,说得学生只有点头的份儿,而是给学生适当地点拨。我们的教育不会因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敬业,我们的辛苦,我们的用心而美丽吗?

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完全投入情感于课堂中,认真诚挚的承担着传承接货的使命,重视比知识积累和谋一份职业更深沉厚重的东西。就像在《要一个模式》中王小妮老师说得一样:课程快结束了,有同学对我说,他还是希望老师给出一个准确固定的模式,比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对白,一个小品到底怎样布局,总结出个操作模式。王小妮老师说:我的目的就是消灭模式,我希望你们获得开放的眼界和思路,学会关注发生在每个身边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时刻做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我们不是要造80块红砖,我并没有模坯的。回味着高中的教学,真得不能学生仅教成一个会考试的人,而应该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路,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有一句话说:成长就是许许多多的自我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低调、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教育不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自我相遇,迷惘中整理、在痛苦中蜕变而美丽吗?

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的教育是理性的。如在《钱》、《我又说,钱不是重要的》《彩票中奖的刺激》一再给学生强调钱不是重要的,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还有另外的价值观。我忽然想起在课堂上我曾经调查过学生中了一千万该如何消费?理性的小韬说,他会把钱存起来,吃利息;可爱、真诚敢说真话的小谦说他要支持范县的教育建设,要给范县建立一所大的实验楼;年级第一的小斌说:他会环球旅行,从此以后不再学习。我劝小斌:你是年级第一呢!可不要有这种弃学的想法。现在你是学习压力大,等到真得让你放弃学业的时候,你一定会不舍得的!什么时间都要理性消费,都要充实自己、丰腴自己。我想通过这一次的讲解,学生会记不住的,就又给大家举例说明,一次又一次的讲解,我们的教育不正是在等待中而美丽吗?

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二)

《上课记》是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从2006年开始,王小妮开始在上课、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同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分年记录下来,《上课记》就是她从2006年到2010年期间的教后感。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这使得这本书蕴含着触动人心的力量。读这本书,仿佛为我们打开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扇窗,透过王小妮细腻的笔触,我们看到了这些人们心目中的翘楚、精神上的尖顶锋刀,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所呈现出的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

一、值得反思的教育

在《上课记》这本书中,有不少课堂实录值得教育人深刻反思。这里例举三个:

案例一:写作训练

王小妮将一个木雕面具放在桌上,再插上一个新鲜的树枝,要求他们根据这幅作品完成一份课上作业。

让王小妮感到奇怪的是,班级里如此多的学生,只有三个人走到讲台前,用了半分钟不到的时间观察面具和绿叶,其他同学只顾埋头沙沙地写。更加搞笑的是,一位同学几天以后补交了一份作业,原因是当天他没来上课。

靠想象就能写出所见,是他们想象能力超强,还是无中生有随意编造的能力超强?王小妮一直强调亲眼所见,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似乎见与不见,并没什么关系。

案例二: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续写

当许三观知道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一乐又打人闯祸,伤者家长三番五次催讨,接下来,该怎么办?王小妮要求学生续写后面的情节。

学生的回答中,肢体冲突、跳楼、自杀、刀砍、***击,都被想到了。温润、和善、柔软的力量,没有人从这些角度去想。只有这些极端的想法,才让他们兴致盎然。这些就是潜藏在他们内心里的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是什么经历在暗中提示了他们,热衷于把痛苦推衍到极致?

案例三:午休?突发事件

麦田,一对青年男女倚着麦垛睡着了。这是凡?高的油画《午休》所呈现的场景。王小妮布置给他们的作业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写一个突发事件的来临。

八个小组选择用表演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作业。几天后,他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业,但无一例外,都是灾难的突然降临。没有人想到突发事件也可以是喜悦的、温情的事情。难道现实生活中丝毫都没给这些孩子以安定感吗?

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其实就是通过年复一年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而成的。韩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第一次说谎,就是从写作文开始的。这句话可能听起来不太舒服,但王小妮通过自己的观察,告诉我们事实就是如此。在整个求学的过程中,孩子们享受到学科之美、享受到探究乐趣的机会太少,绝大多数是被逼无奈,一边诅咒一边无可奈何地背诵和记忆。十多年痛苦求学生涯的不断累积,自然会促使他们把痛苦推衍到极致,用极端的想法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整个求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始终处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之中,没完没了的排名,决定着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决定着今后可能的学校选择,这让大家都没有安全感,这样的感觉必然会在他们的言行和作业中表现出来。

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十二年,除了分数之外,我们是否还能给孩子提供一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基本的阅读习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常识的理解和尊重,等等,能否在基础教育阶段,给学生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更加温柔和善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师要学会自救

不经意间,大学生全都变成了90后。和80后、70后相比,90后最为独特之处,就是他们与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是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时代的90后,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只要他想得到的知识,一台电脑就能给足他全部知识储备,而一个老师如果还是照着老掉牙的教材念经,实在是浪费别人的青春和教育资源。

90后的学生如此,在新世纪出生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更加个性化,更不容易被忽悠。早就懂得了什么是假的,什么是真的。做这样的学生的教师,如果不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是很难的。

但王小妮做到了。不仅她班级的学生爱听她上课,其他院系的学生也时常跑过来旁听,有一个学生因为逃了其他老师的课来听王小妮的课,还被扣了平时成绩的分数,但这个同学依然兴奋,因为他听到了自己喜欢的课。

听他们说故事,是王小妮最常做的一件事情。一个老师喜不喜欢听自己说话,十八九岁的年纪顷刻就能领悟。于是课间休息的楼道里,下课回宿舍的小路上,短信、邮件的往来之间,王小妮不用任何压迫的方式去挖掘什么,只需要观察和倾听。所有他们说出来的,都是他们要说的。我不能变成一个调查人,变成一个到学生那里去挖煤矿的人,我回避这样,除非他们主动说。学生是渴望和老师进行交流的,关键在于教师自己是否有诚心。真诚的交流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往往要比教学内容本身大很多。

改进课堂教学,是王小妮一直在探索的事情。王小妮是教影视写作课程的,但她发现,学生们对周围世界的冷漠和不关心实在超出想象。只要和自己无关,无论多么重大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王小妮曾问起一个新闻,八十人中只有一个知道,仔细追问,这个同学还是偶然捡了别人丢弃在石凳上的一张废报纸,顺便看了几眼。王小妮认为,那些重大或微小的时事新闻,在这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时刻触碰着人们的底线,每个成年人都应当及时了解,得出他自己的判断。不能让这些青年知识分子以为这世界上他准备承受的就是作业,就是分数,就是考试,就是学位证书,就是好工作,就是赚大钱过着人上人的日子。于是,她坚持在课堂上加入新闻环节,让大家来讲新闻、说新闻。逐渐地,这样的做法成了最吸引学生的环节,很多人就是冲着新闻环节来听课的。

王小妮认为,把课上要讲的内容设计好自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一个老师对他的学生要付出人和人之间的最平常朴素又真诚的情感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王小妮的付出换来了这些年轻人单纯而又热烈的友情,他们在她的手机、邮箱里留下各式各样青春的信息,带给她快乐和希望。很多年以来她一直对我以外的世界没有投入过热忱和主动,去上课时却感到自己急着要同他们交谈;去上课,变成了自我梳理自我更新的历程。一个原本悲观的人能这么做,想想原来是在自救啊,说是你教育了他们,其实你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太多,能站在他们中间真好,真是幸运。

其实,如果你认真阅读《上课记》,你会感到,王小妮并没有很高深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有的时候,你还可以从她的文章中读出面对学生种种困难时的那种无奈。但她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善意,她愿意停下脚步,俯下身子,倾听年轻人絮絮叨叨甚至词不达意的述说。真正的教育是不需要太多技术的。只要有爱,就够了!

三、用心去践行责任

在王小妮的课堂上,曾因为学生对中学生活的怀念,引发了一个话题,就是让学生自愿学出对自己的价值观有影响的中小学教师。结果,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写了出来。

徐飞同学给王小妮介绍了他的中学语文教师吕淑英老师,她不知觉中散发出的对诗的热爱,熏陶影响着她身边的小孩子们,这和什么绩效工资升学率争先进等等都没有关系,完全超越了生存的层面。

做一个好教师,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显然,有不少孩子,在整个求学期间,没能遇到几个好老师。

做一个好老师,需要用心。王小妮做了教师没多长时间,就察觉到了当老师的乏味。其实学生和你同样的细腻,只是你能不能唤起他们的细腻。你像木头似的讲,他们也就像木头似的听。她开始摸索如何能讲得更好的方式,像写文章一样不断地进行调整,上课的四个月里几乎放弃了全部的个人创作。同时她也慢慢转换施教者的角色,仔细倾听来自讲台下的声音。

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一方面,洞察学生更加重要。王小妮相信,人心总是能焐热的,更何况是孩子。正是由于她将整个身心都用在学生身上,因此能够异常敏锐地接收到来自对面的信息。2010年,我的学生一共将近400个,我不能全认识,但我能感觉到在哪个教室最后排的一个黑乎乎的影子,他听进去了。后来别人告诉我他是谁,我一想,对,我收到过他的邮件。(.org)这些都是好奇怪的事,有多少注意的眼神,听到什么程度,我立刻都会知道。到最后我去上课就像回家一样,说什么都可以,可以进可以出,很舒服的状态。

王小妮在《上课记》里写道,做个好老师也许不难,但真正的问题远比做个好老师要复杂。六年的时间里,她不断感到一个人的想法和力量太渺小而不切实际,然而记录和写作的过程又时时掀起一种飞蛾扑火的冲动,牵引着她向她所理解的好老师靠近。

读《上课记》,让我联想起李镇西,联想起史金霞,联想起很多在一线坚持改革和探索的先行者。我相信,他们都有过类似的内心纠结,但都坚定不移地在自己设定的课改目标上跋涉前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更多的人像王小妮、史金霞这样,不仅用心去做,尽到自己的责任,而且还要将所作所为发表出来,让更多的人所理解,产生行动的愿望。当这样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的时候,教育新的春天就会到来。

感谢史金霞老师,向我推荐了这本好书。

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三)

诗人王小妮当老师,当出了诗意。结集出版的《上课记》,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教与学中的冲突与和解,像是一部新一代(80后到90后)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史。令人动容的有几点:

首先,王小妮做到了去当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并且从不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加给学生;

第二,王小妮把学生当成当下最年轻的知识分子看待,尊重他们,对待事件或思想的冲突,不妄下结论;

第三,王小妮认为好的文章,语言是真诚平实的,不是抒情与修饰,重在内容,并有读新闻的上课环节,让学生们的书写融入时代,做一个自我之外的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她给学生讲诗歌,讨论什么是诗意。我以为,所谓诗意,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那令人动容的一件事,一个人物,一个场景,一段时光这样看来,王小妮这个人,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她的课,她的想法,就很诗意。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崭露头角的诗人,进入新世纪她显然没有同时期的诗人活跃。在同时期诗人中,于坚、翟永明、韩东可谓正是当红的时候,他们这一代,包括骆一禾、欧阳江河、廖亦武、孙文波、吕德安,当真是目前中国现代诗歌的顶梁柱。

而老一辈七十年代诗人,除了朋友顾城已逝,如北岛、芒克、多多、舒婷等,无论从诗歌本身,还是学术论着中,依然发散着诗歌的光芒。

后一辈八十代年中后期诗人,除了海子已逝,如杨黎、李亚伟、西川、孟浪、万夏,正在践行着诗歌的变革并已获得肯定。

只是,我觉得王小妮去当老师,不是遗憾,却是对学生和中国教育的一大幸事,其自身的价值体现,有过而无不及。一个好的老师,比起诗歌来,可能更直接地影响人的一生。

看王小妮《上课记》,又燃起了我当老师的梦想。

当老师,不仅仅是要像正午阳光所唱我想当老师,一辈子都不离开校园,是对于青春的怀念;也不是要像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那样尽全力帮助学生并考出好成绩,过于现实;更不是要像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功利;在我心目中,当老师,如今的王小妮,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老师就是一个成长者的伴随,像父母、像朋友。

对于青少年,梁任公有少年中国说,毛润之有八九点钟的太阳说,都看得出国家的未来与学生的未来的关系如此密切,而学生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是神圣而崇高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或许,只有像我和王小妮这样喜欢诗歌的人,这么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去当老师。我想,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真是中国青年的损失,中国教育的损失;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中国的未来,两个字2020:堪忧!

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7篇


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篇一: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娜子推荐我看王小妮《上课记》,于是在网上买来看,用了两天空闲时间断续看完。书中有这么一句:"不断地自我调整修正,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作为老师,有时真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交给学生。可是这存在一个问题,学生到底能接受多少?教学方法的灵活还是很重要的。我这学期第一次上专业课,还没经验,需要不断摸索着前进。这门课带给我很多的压力。

上次课讲普希金的《致大海》,我在网上找到并下载了《致大海》的MV,让学生看,听着配乐朗诵。一部分一部分地听,再请他们朗诵。我还找了舒婷的《致大海》、普希金的其它诗歌的配乐朗诵。最后设置了一个讨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还有意义吗?给他们介绍策兰的《死亡赋格》,我选的这首诗是王家新翻译的,所以再顺带介绍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

篇二: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16开本,共285页。

真是本好书,拿起来就放不下,一气儿能读完。如果你有我下面要写的这三点体会,或者说问题,那推荐你看这本书。

第一,王小妮写得真好。她这个写得好不是所有人都欣赏,但正好对我的脾气,我喜欢这种成精后的简单朴实。这类写法的好儿,好有一比,像石涛的山水,像齐白石的花鸟,看着土,其实禅。我要是真能有那么一天,能写出王小妮这样的文章,我就不干工作了,回家写自己的故事。

第二,王小妮洗练人生,慈悲怜悯。她对八十后,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有慈母心肠。她对他们的观察我全盘接受,我也深有体会,我也有太多感触要说,还没讲出来,她讲得好,讲得有水平,讲得我心服口服。要有个王小妮这样的朋友该多好哈,一定会受益的。我会继续追王小妮的书。

第三,王小妮对问题不回避,有底线,但是她也不急嗤白咧地和人辩论。这点儿,我不行,我还是愤青,我心里一直幼稚地以为在追求真理上,可以不必在乎方式方法。看样,在合理诉求上,在不伤和气的原则范围内讨论问题,应该是我要学习的。

篇三: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五台山的先锋书店是个好地方,可惜我去的很少。

王小妮的《上课记》是在那里看完的。说看完可能不太准确,因为并不是每页都一字不落。

这本书是她在海南大学任教时写下的随笔,时间跨度为2006到2010共五年。她给学生们开写作课和现代诗欣赏课,想方设法把他们从味同嚼蜡的"好词好句"中拯救出来,重新发现文字的生命和活气。

这些方法包括:课程刚开始的调查问卷,给夏加尔的画配上文字,学期末的诗歌朗读,讨论什么是"诗意",时事新闻播报,把插着树枝的雕塑拿到课堂上现场观察描绘,谈梦想和困惑,记下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请诗人来读诗,分享自己珍藏的诗歌手稿……她非常用心。

五年的教学手记,她用了这样五个标题: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投入情感是最重要的;我们都是主角;抵抗陈规戒律;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闪光。

包里只有笔而没有纸,只好把它们敲到手机里。我被触动,因为我也是一个教师,我也认认真真地考虑过这些问题。

我希望自己成为唤醒者,而非刽子手。

王小妮的东西读的不多,印象中只有一本散文集,好像看的也不怎么认真。她是位诗人,写过一本萧红的传记,我一直想读却一直没找到。

篇四: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上课记》,王小妮著,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第一版。

教大学生和教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到底有多少区别?从学科知识专业角度来说,或许是层次分明的;但从教育者"育人"的角度来说,难道不是有共通的本质吗?

一个好的老师,无论他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无论他教的是懵懂天真的幼童,还是所谓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他最关注的,始终是"人"!但现实中,追求个人成绩的现象,或许是功利心使然,或许是考评机制使然吧!

读王小妮的《上课记》,仿佛看到一幅大学生生态图。让人纠结忧思,又感慨万千。常常思考教师对学生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希望教师不是学生的管束者形象,而是能够共同成长的引导者。

教育行政单位对学校的管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是否也如教师对学生如出一辙?从上至下的思维模式,简单的规则,复杂的程序,对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是否都有足够的关照和尊重?如果教师被伪尊重,学生恐怕很难得到应该的正尊重!

p155"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也许付出努力能启动这些年轻人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许他们能在漫长的日常坚守自己,也许如李提摩太所说,现代教育二十年可见成效。"

篇五: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马珍

一个人的一生很短暂,如果在这有限的生命里能遇到几位好老师,想必这是一辈子的幸运。

一位优秀的老师,在学生成长中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他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信、自强。《上课记》中的王小妮老师,原本是诗人,后转职在海南大学教授影视文学和诗歌。而这本书便是她多年来记录下来的一些课堂随感集。 读到她的这本书,仿佛又让我看到了自己之前的老师,初中时讲述自己不得志来教学的赵老师,他时刻挂在嘴边的是,为了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高中的数学老师,在她的课堂中经常穿插着做人的道理,教我们毕业后一定要做一个体面的人。

王小妮笔下的学生,我也曾一一经历过,没有老师告诉这些人文精神—— 真是缺失的遗憾。 王小妮的文字很朴素,这也正如她所倡导的" 消灭好词好句" ,她静静的用笔墨记录着几年间与学生互动的点滴小事。,学生和老师在教室里发生的那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诗歌般高昂的表达,她也没有特意制造潸然泪下的情节,她只是淡淡的记录着,平平的记录着,有的是她的细心观察和反思。她用心静静的观察着学生的作业、课堂、课后,她的书中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情,没有如大倡导者那样疾呼教育,或者如愤青一般表现出社会的不公、学生的艰难。取而代之的是,她只是干干净净地、细腻地、低调地,但确实清醒地关注着教育、社会和不同年级的现状,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都抱着深深的关切。在她的字里行间,我渐渐被这位老师感动着。 王小妮说," 每个面目完整的人,内心都冲突顶逆着,我和他们也许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这才是现实的残酷" .

又说," 一个人的力量渺小,却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 虽然生活处处都可能会让人失望,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王小妮以自己的坚持做着她觉得应该做的。我愿像王小妮这样在教育战线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希望将希望、信念、力量、责任传递到更多人手上。

感谢三月天里遇到这本朴素温暖的上课记。

篇六: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终于看完王小妮的《上课记》,这是一本对我来说比较沉重的书。中间有两个星期左右停下都不是很想再看。

这本书是王小妮从06到10年上过的课,以及所带学生的一个真实记录。她记录的这段时间恰巧跟我上大学的时间是重叠的,所以比较熟悉,也存在比较。

海南大学,如果不是这本书提起,我压根就没有想到过有这么一个学校,并且也想不到这样一所学校里还有影视专业。作者记录的是相对来说活在社会底层农民们的儿女在上大学的故事。贫困补贴,打工,端盘子,挣钱。这些字眼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对于我来说,我仅限于知道有这么一些事情,认知上,他们存在电视里,也活在身边,活得很不容易。

曾经听过一个老师讲过,他带过一个家庭极其贫困的学生,家里的父母似乎常年生病,他来上学已经极为不容易,而在上课之余还要照顾父母,还要想办法挣钱交学费生活费,对他来说都是极大的负担。他为此曾经几度选择放弃休学。但是休学也解决不了这些歌个问题。后来经过跟学校协商,他把父母带来学校的后山住着,同时,自己在上课之余开始捡垃圾卖垃圾为生。我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勇气做这些事情,跨出这一步是多么艰难,心理有多大的障碍。但是最后我想,这就是生存的本能了吧?面子自尊都沦落在生存之后了。如果连活着都不能好好活着,那何来的尊严呢?

面对这群人艰难的生活现状,人们第一件事情必然是批判社会,换成以前的我肯定第一件事必然是投向整个社会。但是最近我却在想,社会社会,社会也是因为有人活着才能构成社会,它今日扭曲成这等模样,不也是人本身造成的么?有何可怪责?就算怪责岂不是也是怪责人自身罢了。

大学生的单纯和善良,总是可贵的,等他们迈入社会变成这样那样的人之后,会有人叹息,会有人批判,这是社会造成的。这会这个大染缸,让这些小白鱼无力抵抗被漂染成了这样那样的颜色。但是现在社会里的这些人他们当初难道就不是像如今的大学生单纯么?那为何今日都成了这种龌龊的田地呢?我想不是社会病了,是人们都病了。

篇七: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假期老师推荐了一本书叫做《上课记》,这部书是王小妮的"教后感"结集,记录了 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 使此时同样作为 90后的我感触颇多。

90后我们常常被动的贴上许多标签:好动,冲动,狂妄,幼稚等等,甚至在一些人的眼中,我们只会一味的享受,不懂得吃苦耐劳,毫无贡献,啃老族,月光族,诸如此类的词语频频出现。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功利极强的浮躁社会,这个时代所谓90后的年轻人们在大压力下,承载着恐惧,迷茫,贫乏,冷漠,但也许还会有一丝丝尚存的希望温暖与抗争。因为我们是受关注的一代,所以教师王小妮耐心而友善的对待90后的大学生,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她的身上拥有一种光芒,一种魅力,深深地打动着我这个读者,亦或是影响着每一位阅读过她的书的人。

书中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学生作文选集,一字一字记录了90后学生们心中最纯真最真挚的感情与想法,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其中有一篇写到高中学习的压力,记录着这样的文字;"高中在学校最好的班级上学,顶着全校父母的巨大压力,每天晚上都是考试,分分秒秒都在学习,5点多出宿舍,晚上11点回宿舍,上课打瞌睡,只能喝苦咖啡,导致现在一见到苦咖啡就想吐。"

看着熟悉的文字,我不禁思考着我此时的高中生活,我知道这种现状无法改变,只能适应,这就是现实,你不努力,你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谁说90后不努力,谁又敢说90后不成材,时代不同了,我想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变得不同,所以任何的谴责都无法改变什么,或是任何的抱怨也都于事无补,还不如好好啃书好好努力。

即便这样,我想当我们为了自己为了以后好好努力之际,内心当然更希望能够能到父母老师的体谅与关心,我想这也会成为不竭的动力吧,所以90后的我们正在成长,90后的我们正在成熟,90后的我们知道责任,90后的我们懂得感恩,90后的我们正在慢慢蜕变。

总而言之,在这个喧嚣的社会,我们在努力着,在蜕变着……

细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


细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

鳌江小学 方高旦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只有上好课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三尺讲台,而仅仅是上好课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我们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而在近期,细读了北京十一学校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让我受益良多,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1

作者介绍

魏勇,1970年生,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出版有《用思想点燃课堂》、《教师的力量》等。

2

分享精彩和体会

(一)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不希望老师满堂灌,希望能辩论一下,而不是按照老师既定的计划完成任务,将重点、难点依次讲完就下课了。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学生的经验和书本的知识中间搭建桥梁,一定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让知识变活。如果我们的书本知识、教学内容不能够真正进入学生的经验世界,那么我们的教学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把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教育教学当中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风趣、幽默和惊喜,我觉得惊喜最重要。

(二)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让学生的脑袋一刻也不闲着,一直在高速运转,学生的收获反而不大,学生可能难以消化。为什么课堂需要老师重复一些内容甚至留白,就是要放慢节奏,让学生有时间回顾知识;为什么课堂中出现的幽默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因为幽默的时段虽然并无干货,但却给了学生一个愉悦的环境,使学生有好心情来接受干货或思考干货;为什么课堂里有一些无效的环节和内容是必要的,因为这跟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一样,这有助于学生将生活中形成的聪明才智用于学术。所以好课还有一个标准,就是教师能够迅速地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成思想的碰撞,达到认知的升华。

教育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活下去,活得好,还能够再进一步发展。所以,我认为教育先是要把孩子教聪明,而不是教傻。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够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让孩子变得更有智慧、更聪明,我们的教育至少是一个正数。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表现在传递现成的结论,而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激励学生的思考上;除了他的正式智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三)好老师擅于提出好问题。

要在每节课中都给学生带来惊喜,我觉得老师特别需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学术素养,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只有关注了这些学术前沿,我们的思想才能够高度来俯瞰教材。对教材有那么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我们才有可能游刃有余,学生才有可能感受到这种游刃有余,进而才会喜欢课堂。所以,拓展学术视野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要始终站在自己所属学科的学术前沿,永远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学教师,而是要把自己当作这个学科的一个学者。我觉得,老师要有一颗善于挑事的心,我们不一定要用那种很规范的、很正式的语言来开启话题,我们可以采用电视节目主持人常用的方式来主持课堂。

我从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老师一定要认真看看主持类的节目,看他们怎么让大家坐在一块儿谈话、聊天。

(四)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要想学生阐释自己的想法,就要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好的老师在这方面是做了不少工作的,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安全感。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应该能屈能伸,"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需要时可以是充满激情的演说家,也可以是默默无语的观众;必要时可以走到台前,也可以隐于幕后,一切以为学生提供最恰当的教育服务为中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像魏老师一样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课堂教学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丰富自己的课堂,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更让他们喜欢上我的课堂。当然我也要懂得丰富自身,与时俱进,做一个新时代的老师。在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的这条漫长道路上,我要时时思考,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做到上好课,让学生喜欢。

上课 (450字)


暑假的脚步渐渐远去,新的学年已经悄悄来临。2013年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于9月2日晚隆重上演。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共分为四堂课,每节课都精彩纷呈,紧紧地围绕着同一个主题:美就在身边。第一节课的嘉宾是宇航英雄刘洋,她讲述了她在天空中的感受和对生物的珍爱,极为感人。第三节和第四节也同样让人叫好,但我印象和感触最深的是第二节课。

第二节课请来的是奥运冠军焦刘洋和叶诗文,她们头顶上的奥运冠军光辉夺目,但她们还是那样地平易近人。焦姐姐告诉我们她刚学游泳时也曾害怕过,也碰到过挫折,但她克服了困难,从十米到二十米到三十米,一点点的进步。特别是2008年她与冠军擦肩而过后,她依然坚持训练、对自己的目标丝毫没有放弃。她终于在今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其实,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困难,但我经常不是勇敢面对而是逃避。跑步时,爸爸希望我跑五圈,我跑到第四圈时却总是喊累;碰到难的数学题时,我做完第一步却不能坚持下去;学吹笛子时,我站不了十分钟动作就变形了。这都是没有恒心的原因。

今后,我要以焦姐姐为榜样,学习她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五年级:帅哥不留名

读上海色拉心得感言


如果以前有人问我,上海有什么特色美食的话,我一定答不上来。城隍庙的那些所谓的生煎,小笼,都已不再是只属于上海,于是便开始思索,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上海?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摩登的独特气质,直到在书丛中看到这本陈丹燕的《上海色拉》,欣喜地发现,原来一直在心底的静静地流淌着的河流,竟被精巧细心地收藏在层层书页间,和着油墨凝重而有力的色彩,散发着几乎难以察觉的馨香。

上海色拉,是一道在上海大大小小的中餐馆和西餐馆都可以点到的冷盘,做法也很简单,是将煮熟的土豆切成小方块,一只苹果切成小方块,一些煮熟的青豆粒,还有同样的被切成了小方块的红肠,用色拉酱拌成。我从没想过,这道我从小吃到大的菜肴,却是属于上海独具匠心的发明。

色拉本应该是生吃的,可是中国人偏爱熟食,于是便有了这“改良西餐”的做法,而且还一直流传至今,深受青睐。在七八十年代,整个中国只有在上海的油酱店里能买到八角二分一斤的色拉油,这就足显上海的特别之处了。

陈丹燕是一位对上海文化研究感触颇深的女作家,她所著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身临其境般地展现了三十年代上海的浮华璀璨,和美丽优雅的上海小姐的命运。而在这本《上海色拉》中,陈丹燕的脚步行走在现在,逐渐褪去了当年模样的上海,走过上海的音乐厅,上海的咖啡馆,书店,客厅,玫瑰,婚纱,教堂,墓地,一条又一条暗藏故事的街道……是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永恒的纪念,有着古典的东方文化与欧洲气质的融合的上海的历史,其实尽在那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铺着青石的小巷深处,寻常人家抽屉底下的一个个蜕皮生锈的铁皮罐头里的老相片,旧唱片,还有一片散落的玫瑰花瓣,沾满了历经风霜的尘埃,却依稀可见盒子上面五颜六色的图案,墙上剥落的老上海穿着旗袍的香烟美女的画像,是曾经的繁华留下的痕迹,有一些模糊却可以看得清晰。

书中随意的涂鸦,是作者漫步上海的悠闲的心情的写照,同样也是上海的城市气质,带着些许欧洲式的随心浪漫,却仍保留着东方的含蓄腼腆。上海,就如那精致的青花瓷小盘中盛的上海色拉一样,是一种优雅精致的混合物,昔日的繁华掩埋在老石库门房子里,却依然藏不住它的贵族气质,透过斑驳的砖瓦间的缝隙弥漫开来,让我不再彷徨寻找,却深深地为它痴醉,为它着迷。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700字


《史记》记载了3000年的历史,而《上下五千年》却记载了5000年的历史,《史记》里的历史《上下五千年》里几乎都有,《三国演义》里的故事都有记载。

《上下五千年》里的故事很多,我比较欣赏《七擒孟获》这个故事,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南方的孟获常带军侵犯蜀国的边境,诸葛亮为了有一个安定的后方,就去讨伐孟获。第一次,诸葛亮捉住了孟获,但把他放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六次也是如此,第七次,孟获又当了俘虏,诸葛亮传令设宴款待孟获等人,自己却不去见他。蜀兵告诉孟获,丞相不好意思见他了,下令放了他来日再战。孟获痛哭流涕,发誓投降蜀国,誓死不反。

我不仅敬佩诸葛亮,也很敬佩孟获。诸葛亮是大家都很佩服的,他简直就是一个神人,能够呼风唤雨,敌人的计策他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谁都想拥有和他一样的神力。孟获虽然是一员小将,但是他和关羽一样视死如归,面对强大的敌人也毫不畏惧。如果说,诸葛亮七擒七放的不是孟获,而是我们现代人,可能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1。 吓得屁滚尿流,在第一次被擒时就投降2。 比较镇定,但还是早早地投降了。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也早早地投降了。但是孟获呢?他不服气,非常不服气,要求再战,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再战再战。直到第七次,他很感动,因为诸葛亮每次抓住了他,都酒肉款待,之后再放他走。不仅仅是他很感动,连蛮兵们都很感动呢!第七次的时候,他知道诸葛亮退避他不见他是因为不好意思见的时候,就更感动了,他痛哭流涕,永远投降蜀国。

我不仅钦佩孟获这个人,更钦佩他的精神,他的那种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要学习他的那种勇敢、不畏惧,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遇到拦路虎不退缩、不畏惧,要勇敢地面对拦路虎,直至将它们消灭,做一个现代生活中的孟获。

《教授上课》读后感


《教授上课》读后感
李沁瑶
过去的教授上课,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有一股文人的肆意和潇洒,随心而发,那讲的课想必也是行云流水的吧。像刘文典讲到一半下课,再等到半夜,在流水般的月光倾斜下,与学生讲《月赋》。单是意境,就比枯坐在课堂中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在这种环境下,无怪乎当时学术的繁荣。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现在的制度,也不意味着二者要比出个高下。二者面对的环境就不同,今天教学体系要面对的,是数以亿计的学子,在我国的高速建设时期,必须要保证人才的供应量,面对如此庞大的求学人数,必然会有严格严谨的规章制度与其相适应,才能保证与其相适应。毕竟不是每一个教授都是大家,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若没有严格的规则,那个别教授借着“学术自由”的借口,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才是让教学质量下降得厉害的事。
我认为从前在大学读书论教的都是内心富有求知欲和对知识的热爱的人。当时读书也算一件奢侈的事,更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在当时能上大学的,无不是勤奋,热爱知识的人。这群同道之人聚集在一起,追求学术的巅峰,学术氛围自然是自由的。他们追求知识,就像精雕细琢的工艺品。
而现在知识更像必需品,面对国家建设的需求,知识更像流水线上的产品被供应。被灌到每个人的脑中,再由这些人去进行社会建设。这种产品,数量多,质量也不差,两者面对的市场和环境不同,各有各的用处,但你要拿它去与工匠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比较,那是在欺负人。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作文1200字


世界的历史文卷中,中华民族必定被其列于首位。只要对历史略知皮毛的人都会知道,中国拥有着长达五千年历史文化,二十余个朝代。他们所代表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尊严与威严!各朝各代的文化教育,各国各军的你征我伐,都成为了人们眼中的主要旋律。可以说在所有人的眼中都只有传奇战事、诸侯形式与琴棋书画、兵书诗词,其余的东西完全被忽视与人们的视野之外。而更重要是人们因此对问题思考的多样性、深度也都受到了更大的限制,使自己的生活、处事都面临着不尽的麻烦。

当我重展书卷,再次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之时,我顿时恍然大悟,中国的历史所有的不仅仅只有军、政、文、词,更有各大战事共同的战略重点策划。

当炎黄两帝分立两邦之时起,这个世界上就有了战争。不论是为了实现民族统一、全国统一,还是为了一雪丧权辱国之耻,甚至是老百姓推翻腐败政府,无不使用这种血肉横飞、残忍无情的行为。可以说,从夏朝建立以来,战争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侵略扩张、解决问题的一种必要方式。但最重要的,却不是战争的胜负成败,而是战前的策划与过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一时期的中国,百家争鸣,群雄争霸。战争年代就此来临,大国吞小国,小国寻谋士,谋士拜大国。这已经成为了春秋战国千古不变的定律。在这个国际性食物链中,最弱小的一环谋士,却是最关键的一节。

不论是傲慢强大的秦、晋、楚、宋、齐,还是后起之秀的魏、韩、赵、燕。都因谋臣为其效力,而日渐壮大。越国大夫范蠡。当越王勾践要先发制吴时,范蠡竭力劝阻。可勾践不听,才招致大败。而勾践被吴王围困之时,范蠡定计使勾践得救,并同勾践卧薪尝胆,深谋二十余载,最终灭吴,越王才得以称霸。后又有兵家孙膑向田忌献赛马之策,与国王和诸公子赌以千金。结果三战两胜。由此而得重用,率齐军威慑天下。随后还有西汉的曲逆侯陈平,曾经是策士,起为策士,辅成帝国。三国时期的一代圣791f贤卧龙诸葛亮,与刘备共商天下大事,定以三分天下之良策。后来的空城计、七擒六纵、智夺瓦口隘、智权军山等,都是策划高手的杰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如同郭隗也是一个策士,他引用千金市骨这个典故,为燕王献计厚币而招贤。燕王依其言,在易水之旁,筑起高台,积黄金于台上,以奉四方贤士,号为招贤台。后人因此用千金市骨来比喻求才若渴。秦攻赵,赵派平原军从门下瑶十随从赴楚求援,但选来选去差一人,此时有一个叫毛遂之人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等不到今天。果然,在楚国谈判时,毛遂威言而加,才华毕露,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还有一位最年轻的策士,十二拜上卿的甘罗,小小年纪出使赵国,赵王嘲笑他,他则说:秦王用人,各因其任。年长者任以大事,年幼者任以小事,臣年最幼,故为使于赵耳。

《上课的变革》读后感


《上课的变革》读后感

在小班化教学如火如荼的今天,我拜读了刘家访教授的《上课的变革》这本书。我对其中的两个部分尤其关注,那就是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师生关系的变革。

对于课堂变革,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深刻地领悟了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的深刻含义。如何在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书中,我领悟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需要出发:创造开放性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是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占有在内心产生求知需要,才会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来。为此,教师需要从满足学生求知需要出发,创造真实的生活化学习情景。从满足学生成功需要出发,创设明确的任务化学习情景。从满足学生审美需要出发,创设生动的艺术化学习情景。从满足学生的娱乐需要出发,创设了活泼的游戏化学习情景。

2、关注学生差异,创设互动学习机遇,促进多向交流。巧妙设置善意陷阱,引发学生间的冲突。引入开放问题,让不同层次学生展开个性化思维。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扩大课堂互动的时空。

3、学会捕捉 点化 引导体验探究,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学会倾听,引导教师在课堂中寻找教育资源。学会捕捉、判断、引导教师在课堂中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让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这是我在实践中的几点感悟,我们品尝着探索的艰辛,收获着创造的快乐,初步形成了师生共同创生课堂教学的局面,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充分开发了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

而仅仅有高效率的课堂理念是不够的,现实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造融洽、和谐的学生氛围,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一、要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作为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如果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

二、给学生以尊重。

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随着教育改革的为断深化,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观念的为断更新,认识的不断深化。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不尊重、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旬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教师起外号等等。应该明确的是尊重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悉心呵护。

三、对学生要有研究。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常言道: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施与不同的教育策略。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正如有的教师所言:研究学生往往比研究教材更重要。事实上,当我们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无意间谈到他的父母或他家中的事,谈到他对某一事物的爱好、谈到他的某一特长时,往往会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他们会惊奇你对他的了角和关注,从而必然会发自内凡的感激,而这种感激之情,对学生而言,就是加倍努力,不让老师夫望。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精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只有上好课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三尺讲台,而仅仅是上好课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我们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十一学校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让我受益良多,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英语课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魏老师在书中说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千万别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他上学时,内心对于老师上课时的期待,对于学校建设的期待。当然现在他的学生内心也是同样有各种想法,但能否让其充分表达这就是老师的教学手段。魏老师的课堂设计总能别出心裁,这些都来源于魏老师从学生的经验来上课,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记得一次与我侄女交流,说起上学时期最喜欢的老师,侄女脱口而出:“李老师。”于是我就追问,“为什么?”“李老师,上课总能给我们一些惊喜,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很轻松,而且老师幽默风趣,我们都很喜欢他。”也许这位李老师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让自己的课生动活泼,让自己的课被学生所喜爱。曾几何时,在邱叶芬听完我的课后,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你上课太像个老师了!”那时我很疑惑,我本来就是一个老师啊,难道这样上课有错吗?或许就是这句话,唤醒了我,让我明白,为什么多次赛课总是名落孙山。作为教师,我们无需总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甚至不可侵犯的位置,这无形中让自己与学生有了距离感,我们要懂得以最真实的自我去面对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思考,对他们施加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从学生的身上受到一定的教育及影响。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应该相互尊重。

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

究竟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称得上是好课?相信这是所有老师都会思考的问题。魏老师认为好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模糊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是有边界的。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一切为顺应学生的发展而设置。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时,才能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和见解。但课堂上自然生成的一些话题以及各种突发状况并不是老师所能预料到的,而老师如何处理这一系列的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教学,学科间是融会贯通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受益良多。记得在一次上课,课上到一半,讲到季节,说到冬天的天气寒冷,单词的教学比较枯燥,学生的注意力也开始慢慢地被别的东西所吸引,听得不是很认真了,于是我就给学生讲了一部纪录片《帝企鹅日记》,告诉帝企鹅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帝企鹅爸爸和帝企鹅妈妈要孵化出帝企鹅宝宝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蛋是不能离开帝企鹅爸爸,更不能碰到冰冷的地面。没想到这个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后半节课学生反而听得更专注。更大的惊喜是,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中,这个故事居然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当然我不能说这样的课就是一节好课,但是开放性的课堂要求我们吸纳更多不一样的内容,要给学生们拓宽知识面的课堂。

三、站在老师提问的角度评价

魏老师认为好的问题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好问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好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饥渴感的关键。而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对于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算作好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好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自然包含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延伸。我们在课堂上要擅于抓住有价值的信息提出问题,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多多追问,引向深入,让学生有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更让其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拓展。在我们进行故事板块的教学时,我们都会在进入文本前找一个切入点,然后利用一个主旨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教学,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紧扣课文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但在我们提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式,引发的效果也是不一样,这就取决于怎么铺垫。而这取决于老师自身,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找到适合自己天性的教学方式,要关注学术前沿,切不可闭门造车。尽管如此,我更倾向于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来,让大家一起讨论,或许,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吧!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像魏老师一样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课堂教学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丰富自己的课堂,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更让他们喜欢上我的课堂。当然作为年轻教师要懂得丰富自身,与时俱进,做一个新时代的老师。在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的这条漫长道路上,我要时时思考,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做到上好课,让学生喜欢。

ipad上课给我的感想


当读到这两篇报道的第一个标题时,我真的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ipad上课,这简直令我们梦寐以求,但读了这整个报道是,我却又陷入沉思:幸福的味道的话是真的吗?ipad上课学不到东西吗?在我认为,这会学到东西,因为这激起了我们的学习的兴趣。但我又一想:徐景洲说的很有道理,这的确应当是辅助手段,当做主要学习工具不可以。这虽激起了我们的学习的兴趣,但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学习什么。

这篇新闻报道中,有许多家长认为E学堂会不利于我们的视力。这是正确的。又再次完完整整、认认真真读了一遍后。我又有了新的感受:虽说ipad激起了我们的学习的兴趣,但也严重了影响了我们的视力,就如达人丁所说,常用ipad近视的就多了。如果设想一下,全世界所有的学校都实行了E学堂的话,世界上便几乎都是近视的人了,即使有恢复视力的手术,但全国都做了这个手术,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所以仔细想想,E学堂也是有危害的。比起这样,学校还不如多带我们去外面学习,多一点儿社会大课堂。如果学校真的实行了这个计划,也浪费了许多钱,浪费了这么多钱也只是辅助我们学习,还会降低我们的视力,这并不划算。如果真的实行了这个疯狂的计划,还不如杨红樱书中所提倡的9:00上学呢!还不如让我们多做一些实验呢!如果真的要激起我们的学习的兴趣的话,不如在书中将上可爱的插图,鼓励的文字;不如在课上增加一些互动的小游戏;甚至还不如选几篇令我们好奇,百读不厌的课文!

我再次读了一遍,这边我一字一字的细细的品味,我有了感想。

ipad的发明,是一款手机,而手机中大部分是用于短信、通话、网络、游戏,假如有同学在课间并不是去操场上做游戏,而是盯着手机屏幕一直玩儿,在做数学题时,假如有同学使用计算机计算,这对一些坚信自己的好学生公平吗?假如在课间,有的同学上QQ,调了静音,在哪儿等待着同学的回复,还降低了我们学习的认真性,只想着玩儿。从老师的角度讲,这也是不利的,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因为这戴了眼镜,几十只小四眼儿盯着老师,老师受得了吗?况且老师也是对着屏幕,老师也会近视的,这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我反对ipad教学,这就是我所想、我所感!

姓名:王鑫淼邮箱:住址: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东户部庄村东北区123号邮编:101500我的支付宝账号:1352178351*

《有效上课的师德修炼》读后感


《有效上课的师德修炼》读后感
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屐性因素,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教师要干好教师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不会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事业心,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环节。我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者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不断虚心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同时也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深地感到“教学相长”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再是我们教师知识网络的一个子集。现代师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交集状态,我们教师单在知识方面已经抢劫了明显的优势,甚至某些方面得拜学生为师,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

二、转变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麻衬的理念支配下,教师眼中就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差异的教育,就会有差异的发展。

三、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相信《读上课记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名人记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