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苦难辉煌纪录片读后感

苦难辉煌纪录片读后感

2018年纪录片住村故事观后感。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观看完的以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18年纪录片住村故事观后感,带给大家。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住村故事》纪录片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集中展示了各个住村工作组和广大住村干部住村以来在基层一线、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的生动实践,也集中展示了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

住村故事观后感(一)

6月18日晚,地区人社局住金山路街道八道巷社区“访汇聚”工作组全体成员观看了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远程管理中心拍摄的“访惠聚”纪录片《住村故事》,并座谈讨论交流观看感想和心得。

《住村故事》纪录片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集中展示了各个住村工作组和广大住村干部住村以来在基层一线、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的生动实践,也集中展示了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

收看了《住村故事》纪录片,访惠聚工作组看到村民们的喜怒哀乐,一瞬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我们尽快转变角色,改进工作方法,想办法、出思路。正如张春贤书记所说“好人好马上一线、精兵强将下基层”。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我们不仅收获了感动,也净化了心灵,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留给我们的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访惠聚工作组成员认真观看了纪录片后,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住社区以后,我们只有对群众有感情,群众才会对我们有真情;我们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付出真情真意,才能与百姓建立真挚感情,只有建立真挚感情,才能心甘情愿地为他们付出。工作组今后要加深与群众的融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打造严密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大胆创新,主动作为,通过为民办实事、解决基层矛盾和困难、帮助基层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等群众工作,深入推进“访惠聚”活动开展,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工作,确保八道巷社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2018年三集系列纪录片住村故事观后感


《住村故事》纪录片展示了各个住村工作组和广大住村干部一年来在基层一线、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的生动实践,也集中展示了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

住村故事观后感(一)

这是新疆二十万干部亲身参与并关注的故事!这是“访惠聚”活动的真实纪录!这是新疆大地最深沉最动容的情怀!

由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远程管理中心拍摄“访惠聚”纪录片《住村故事》将在今晚在新疆电视台正式播出!本片第一集已经荣获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纪录片类一等奖。

《住村故事》三集系列纪录片拍摄历时一年,行程跨越南北疆数万公里。选取了第二批工作组中的部分代表进行年度跟踪拍摄。原生态的镜头展现,生动活泼的画面语言,真实地纪录了住村工作的诸多点滴。

住村故事观后感(二)

6月19日,住阿尕什敖包乡加热克努尔村工作组组织村党员干部、工作组员、群众观看了《住村故事》纪录片。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观看《住村故事》记录片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以团结干事创业绩的实际行动,把基层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

《住村故事》纪录片展示了各个住村工作组和广大住村干部一年来在基层一线、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的生动实践,也集中展示了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

观看完《住村故事》纪录片后,工作组成员热哈提别克表示,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真正当好民族团结的表率。

2018年纪录片红色传奇观后感


《红色传奇》是根据《铁匠的儿子》、《龙舟战鼓》、《小铁头夺马记》、《石头娃子》等十个真实的革命故事进行改编,加入许多现代戏剧元素。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红色传奇》观后感,欢迎阅读。

2016纪录片《红色传奇》观后感(1)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了加强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0集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红色传奇》在自治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远程教育平台、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后,又从4月1日起在美丽天下网进行专题展播。值此清明之际,借以祭奠我们敬仰的革命先烈。

《红色传奇》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出品,自治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自治区党史研究室、自治区档案局、广西电视台等联合制作。刘楠飞担任总导演,刘俊廷担任总撰稿,摄像为伍玉辉、李翔。全片以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为主题,以“还原真实历史事件,展现人物真情实感”为创作理念,较好地把握了对历史人物同历史真相的关系。通过实拍历史档案、采访亲历者、情景再现等摄制手法,使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更加立体、全面、生动。

从去年4月开始,摄制组汇集广西资源,从1200多个广西

近现代历史人物和事件中,精选出100多个选题,再经过专家组几轮的反复论证和对比,最后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会选定10个题材。去年6月,《红色传奇》正式开拍。摄制组深入广西各地城乡,综合运用航拍、摇臂等拍摄手段,共拍摄了近3万分钟的影像素材。摄制组还远赴北京、上海等地采访亲历者、革命先烈家属和历史专家,掌握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该纪录片包括《星火初照》《千里来龙》《英雄拔哥》《壮家英魂》《桂北之殇》《漓江亢歌》《向死而生》《战地黄花》《雷声惊天》《风展红旗》,每集约15分钟,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壮烈而辉煌的革命历程,突出反映广西各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纪录片中,革命前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和坚定信念,以及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2018年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


【2016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摄制的32集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6月14日至2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间连续播出。

该片紧紧围绕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以9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为叙事线索,撷取党史上数十件大事,用“讲故事”“析事理”的手法,深刻展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的“寻梦、追梦、筑梦、圆梦”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

【2016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2】

最近,中国梦成了大街小巷,人们口耳相传的很热闹的一个话题。大家在谈论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形形色色,各是不同,而我不禁失笑中国梦只有一个吧,许是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自然会有梦,或大或小,或是平淡如水,只是走过自己要走的路就好;或是安静如许振超,在普通的操作台上谱着并不单调的音符;或是壮志如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是慷慨若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然而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小小的或大大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义无反顾。

回首,中国从五千年的青藏高原走来,携着五千年的文明,沉淀着五千年的砂砾,从上古滚滚逝下。我们目睹华夏的壮丽,我们喝彩炎黄子孙的风采,为了这五千年的书墨而骄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历过昌盛,经历过屈辱,在那些年,那些光辉岁月;在那些年,那些坎坷年代,中华儿女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挽狂澜于既倒,求民族之生存。扎根贫瘠的土壤,在黑暗中执着探索,为实现民族崛起而拼搏。中国人必将不负众望,屹立民族之林。

2018年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怎么写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下面是《大国崛起》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大国崛起》观后感_篇1

12集《大国崛起》按其崛起顺序讲述了9个大国的发展之路,以大航海时代以来先后崛起的国家为脉络,梳理了一遍世界历史。这部电视纪录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我必须承认这是中国最大的电视传媒第一次站在一个宏大历史叙事的高度来拍摄一部纪录片。不论是运用了大量电脑CG镜头的场景再现,还是大气磅礴的背景配乐,都表明了这部电视纪录片主创人员强烈的叙事目的,为正在经济起飞的中国表达一种崛起的诉求和欲望,为振兴中的中华民族寻找历史中世界大国称雄的借鉴。

在我看来,这个纪录片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来审视了500年来的世界史,真正从中国的需要出发去剖析其他国家的发展之路。尤其是在政治改革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和民众需求的今天,对民主和自由的诉求空前强大的中国人民来说,这既是国家对现今发展的一种表态,也是满足大部分群众需求的国际知识大普及。

片中从经济角度来展开,配合制度和经济政策、科学创新、知识产权保障、国家竞争力、文化思想促进等命题讲述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扩张;荷兰的商业文化;英国的殖民文化;法国的独立自主,德国的国家主导下的全民素质;日本明治维新;俄罗斯民族坚忍不拔和高度集权;美国的自由主义和独立精神。通过听到这些不同的声音,看到他们不同于同时期中国的发展模式,我终于明白中国的崛起之路需要什么。

总结这9个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到他们都恰好地赶在世界发展的转折时期,在经济转型的时刻,第一个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敢于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去改革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成功完成经济变革,是国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一个档次。他们都能敏锐地发觉生产力的改变,及时地摒弃旧的生产制度,大力改革最终才能抢占世界的第一桶金。

2018年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2篇


第1篇: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


在过去的一年多,“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词,而创新究竟是什么?创新应该怎么做?中国创新有过怎样的成绩,而未来又该寻找怎样的道路?这就是十集纪录片《创新之路》思考和创作的出发点。《创新之路》由科学技术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于2016年5月30日至6月8日每晚21:10在CCTV-2财经频道首播。

《创新之路》的主创团队由完成了《大国崛起》、《华尔街》、《货币》等央视重大纪录片的核心成员组成,团队奔赴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挪威、芬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中国创新寻找他山之石。《创新之路》十集共450分钟的篇幅,逐一探讨科学、教育、政府、市场、法律、资本、人才等因素如何影响着创新,不是提供一种具体的创新方法,而是提供一种思考,一种方向,一种规律。

这是中国带着自己的问题第一次讲述全球创新故事的努力。这是中国电视界第一次大规模梳理世界创新,并用最先进的影像语言进行表达的尝试。不仅呈现当代创新,更追溯至工业革命时代,探索创新背后的制度、传承及影响,以整部世界现代史的厚重来承载对创新的思考。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了脸谱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特斯拉汽车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等几十位世界顶尖创新企业家;沃伦·巴菲特、彼得·蒂尔等众多知名投资人;以及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埃德蒙德·菲尔普斯在内的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近百位来自政界、企业界、投资界、教育界的各国人士将在纪录片《创新之路》中与观众一同激荡思想,共赴一场对国家崛起、人类未来的探寻。

吴敬琏经济学家:最近国家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的规划,我们怎么能够在吸取过去三四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照别的国家的历程,取长补短,加快进程。如果能够做出一个片子来,从世界看中国,拿世界的高度来看中国,使得我们今后的路走得更好、更有效率,这个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2018年纪录片住村故事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苦难辉煌纪录片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