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2018年央视筑梦路上观后感3000字范文。

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观赏了之后,我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2018年央视筑梦路上观后感3000字范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纪念日。从6月14日起,一部真实、生动地呈现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展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20:00隆重推出。

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摄制组在中国空间站研制现场拍摄,这是中国第一次对外公布正在研制中的空间站——央视独家震撼发布

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承制。该片以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为叙事线索,撷取党史上数十件大事,用“讲故事、析道理”的手法,深刻展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的“寻梦、追梦、筑梦、圆梦”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

《筑梦路上》全片共32集,每集25分钟,这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共党史的文献纪录片中体量规模最大、历史跨度最长、涉及事件最多的一部作品,以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重大事件为经,以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伟大历程为纬,交织出一幅筑梦路上的绚丽画卷。

一、“讲中国故事”,勾画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苦难辉煌历程的精彩速写

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与以往拍摄的同类题材纪录片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部纪录片从策划与创作一开始,联合摄制的各方就达成共识:应该让这部纪录片用“讲故事”的方式,努力将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风雨历程更加精彩地呈现出来。为实现这一目标,主创团队作了不懈努力。

2015年初春,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开始了在中国大地上的逐梦之旅

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摄制组从北大红楼、中共一大会址的拍摄开始,追寻着中国共产党那些先驱者们的足迹,采访拍摄行程遍及大江南北。不仅拍摄了国内珍藏的大量建党初期的历史档案,也拍摄了俄罗斯国家政治社会历史档案馆收藏的重要历史文献,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个人开始的寻梦之旅,到今天如何凝聚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中国梦”,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寻梦、追梦、筑梦、圆梦”之路。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2018年央视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


【1】央视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2016


筑梦路上纪录片播出后,在全国各单位机关团体,学院校等引起强烈的反响,很多网友反应每集必看,先烈们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共和国不会忘记。《筑梦路上》非常棒!

《筑梦路上》是一次宏大的党史教育,让我们党95年来的经历更加清晰。无数风霜雨雪,多次遇到激流险滩,也曾走到悬崖绝壁,也曾面临重重包围,但从未因为困难和挫折而改弦更张,放弃理想,而是将民族复兴的大任更加高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它支撑了我们党经受住了一次次艰苦考验。

共产党永远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了伟大的共产党,中国革命和建设在一路之上,留下了确定梦想的高瞻远瞩,追逐梦想的坚定不移!

【2】央视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2016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3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在中央台播出。今晚播出的是第十一集《抗美援朝》和第十二集《大业奠基》。

在第十一集的筑梦路上抗美援朝中,成就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装备实力完全不对称战场上创造的奇迹;北京798艺术区,曾是中国保密级别最高的工厂之一,珍贵胶片影像还原那个充满激情、奉献和变革的20世纪50年代。

这一仗,让我们扬眉吐气,其他国家再也不敢小觑我们了,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真正的和平,国际地位瞬间窜升。有些喷子、通敌及居心不良的假鬼子你们怎么想?

【3】央视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2016

肩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党从艰难中诞生,在艰难中生存发展。

白色恐怖中,凡共产党员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进步人士,都有掉头的危险。

一次次武装起义,一次次反围剿,我们的党和军队,都是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才生存下来的,当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数万人的红军仅仅剩下了两万多人,有名的、无名的,躺在雪山草地里的无数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托起了民族的希望,换来了我们今天的中国梦

2018年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


2016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1】

初谈中国梦,感觉遥远不可及。近日观看《筑梦路上》才明了,自己脚踏实地工作、安分守己做人,亦是为实现中国梦添了一己之力。中国梦,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了梦想的支撑,如阳光普照,内心温暖、乐观又有奋进的激情。

2016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2】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也许在了解中国梦的政治意义与理论高度上无法睥睨他人,但我仍旧把自己作为筑梦中国的主力,不是自不量力,而是无法轻视党员的责任与爱国的情怀。

2016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观后感【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一部真实、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波澜壮阔历史的3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从6月14日起至6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八点档连续播出。6月15日起至6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晚九点档,每天两集,连续播出。

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紧紧围绕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以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为叙事线索,撷取党史上数十件大事,用“讲故事”“析事理”的手法,深刻展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的“寻梦、追梦、筑梦、圆梦”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

该片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摄制,由中央电视台承制。

《筑梦路上》全片共32集,每集25分钟,这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共党史的文献纪录片中体量规模最大、历史跨度最长、涉及事件最多的一部作品,以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重大事件为经,以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伟大历程为纬,交织出一幅筑梦路上的绚丽画卷。

2018年关于筑梦路上观后感范文


筑梦路上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专题拍摄的一部真实、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历史大型文献纪录片。

【筑梦路上观后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由中央宣传部等七部门联合摄制的32集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最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观看这部文献纪录片,很重要的就是重温党史,进而凝聚筑梦力量。因此,我们要带着一份责任去看这部文献纪录片。

带着责任去看《筑梦路上》,激发爱党爱国情怀。《筑梦路上》撷取党史上数十件大事,以全新的视角、用“讲故事”“析事理”的手法,深刻展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的“寻梦、追梦、筑梦、圆梦”之路,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为了新中国,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背负着民族的希望,视死如归,拯救灾难的人民,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鲜血,担负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建党95年的历史反复证明: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的各个建设时期,都离不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他们是民族的旗帜、先锋队和脊梁,他们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筑路者。我们观看《筑梦路上》,要注意思考,入心入脑,带着缅怀的心情而来,更要带着坚定的信念回去,缅怀历代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激发爱党爱国情怀。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一名合格的新时期党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带着责任去看《筑梦路上》,保持坚定不变的信念。跟着《筑梦路上》重温党史,更加深刻地领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至关重要性。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朱德等共产党的创造者、领导者和革命者,他们或清贫,或富贵,但能够走到一起,选择了艰苦奋斗,不惜牺牲自我,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靠的就是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拯救灾难的人民的革命意志和共同目标。在革命和建设每个时期,涌现出王杰、向秀丽、马恒昌等老一代英雄模范典型,也有孔繁森、丁晓兵、方红霄、马永顺等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从他们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信仰就是一个人的灵魂,铸就崇高的信仰才会有高尚的人格。坚定信仰,是永恒的课题。每一名共产党员,从神圣地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注定成为他们一生的追求,实现共产主义就成为他们奋斗终生的宏伟目标。我们观看《筑梦路上》,就要以更加坚定的理想,在党的领导下,擎起了民族复兴的大任。

2018年筑梦路上观后感范文集锦


筑梦路上观后感【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以解放中国、振兴中华为已任,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紧紧围绕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以9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为叙事线索,撷取党史上数十件大事,用“讲故事”“析事理”的手法,深刻展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的“寻梦、追梦、筑梦、圆梦”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和为人民谋幸福立下了丰功伟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美丽的新中国。笔者观看了前面播出的两集,从中看到,我们党为了诞生之初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党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推进改革开放、创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为人民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向着梦想进发是我们党不变的信念。不能忘怀,95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13个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位共产主义信仰者,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座石库门建筑里,干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不能忘怀,第一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背信弃义,开始大屠杀,再到全民一心放下恩怨共同抗日,终收到抗战的伟大胜利……更不能忘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更加坚定的理想,擎起了民族复兴的大任。《筑梦路上》也再次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只有精诚合作,同心同德,我们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梦。

2018年筑梦路上观后感优秀篇


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紧紧围绕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以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为叙事线索,撷取党史上数十件大事,用“讲故事”“析事理”的手法,深刻展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的“寻梦、追梦、筑梦、圆梦”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

2016年筑梦路上观后感一

近期,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围绕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以9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为叙事线索,撷取党史上数件大事,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筑梦、追梦、圆梦之路。

筑梦路上,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奋勇前行。追溯历史,95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一些人陆续走进上海法租界的一座石库门建筑,从“最初的理想”追寻“最终的答案”,以“信仰的旗帜”造就“理想的传奇”,中华民族的苦难救亡、辉煌复兴以此开启,使命般地聚焦在13个平均年龄28岁的共产主义信仰者身上。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很久。

在当时的中国,建立一个新党并不稀奇,两年多的时间里300余个具备近代政党性质的社会团体陆续成立,其中很多因不适应中国的国情而先后失败。

历史,总是纷繁多变、波澜起伏。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被迫让出了大总统,维护共和体制的希望寄托于宋教仁。然而,国人的“议会民主梦”也随着他遇刺身亡的几声枪响,被击得粉碎。

此时,李大钊等人意识到要救国救民,必须寻找其他的出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源于他们都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应该从思想启蒙和革命入手。以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的《新青年》为标志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使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经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

喜欢《2018年央视筑梦路上观后感3000字范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