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张新艳
汤勇所著《回归教育常识》一书分为六章,即第一章教育需要思考、第二章当教育被功利心绑架、第三章让梦想点亮教育、第四章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第五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第六章仰望教育的星空。汤勇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阅读和写作,而且每年出版一本著作,在教育系统有较高的知名度。《回归教育常识》是他最新出版的一本著作,书中的大多数文章反映了他过去一年对"教育常识"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教育要回归常识,这是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的教育越演越烈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该如何去做,才能给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的基本常识之一,就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孩子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创设适合于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孩子自主成长。
在孩子从幼儿到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游戏、玩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了解、探究世界最为重要的方式。在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看来,他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童年的快乐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科研事业。达尔文小的时候整天掏蚂蚁窝、捉蝴蝶、摸鱼虾、研究臭虫,就是不愿意学习。他的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但他的父亲有一点好,没有严厉禁止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也给这个世界养育了一个伟人。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有一个名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实现了全程马拉松的比赛,被人们称之为神童。5岁那年,辛格计划用10天的时间跑完500公里的行程,但就在他准备启程的时候,被警方叫停了。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因为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才会有"要孩子,不要神童"的抉择。看看现在媒体推波助澜的各种娱乐活动,有很多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参与其中和成人一道竞技;看看某些幼儿园,竟然在园里给孩子举办集体婚礼,园长和家长都乐此不彼。这些完全违背教育常识的事情一再出现,以至于大家见怪不怪了。不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兹说:"我们非常留意和尊重儿童的时间,我们真的需要放慢脚步,给予儿童所需要的时间,我们需要等待孩子。"
二、遵循教育的规律
怀特海反复强调,教育的目的为了激发和引导孩子的自我发展之路。孩子的自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发展。孩子来到学校,文化课的学习只是其中的学习内容之一,还有比之更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包括道德观念的提升、社会运行规则的体认、待人处事方法的学习、好奇心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等等。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让孩子在学校学习期间,在这诸多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美国营养学家戴维斯在研究了当下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疾病特点之后指出,当下的人们具有"相对营养过剩,绝对营养不足"的特点,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绝大调整,人体摄入的某些营养过多,但人体健康所需要的很多微量元素却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今天的教育,也面临着和饮食相同的问题。戴维斯说,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关在一个叫教室的地方,过量地灌喂给学生诸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学生却很少有机会摄取其他微量元素。最可怕的是,大家都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谁也不愿意改变自己,依然拼命地将各种所谓的营养成分强灌给学生。
二是自主发展。陶西平先生所提出的"阳光法则",很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他说阳光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加选择地照耀着所有的人;二是阳光不代替你生长,但为你创造有利于生长的环境。教育也是如此,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为每一个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其能够通过这样的环境得到有效的成长。
教育的公平,是近些年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从机会公平、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近些年我们已经看到了政府在这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相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其效果会逐渐显现的。
三是主动发展。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信息时代知识又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这样巨大的矛盾冲突要求今天的人们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必须成为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者,才能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和教师都无法替代。每个孩子都是好学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呵护他们的这种向学之心,在关键的时候帮扶他们一把,让他们拾级而上。判断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就看学生是主动自觉地学习,还是在外界的逼迫下学习。萧伯纳说:"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儿童追求知识,而不是知识追求儿童。"也特别突出了主动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现在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强压式的学习,包括整堂灌输、大题量的作业和练习、频繁的考试和排名,等等,期望以这样的方式逼着孩子不敢懈怠。但这样做恰恰违反了教育的常识。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这句话,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仔细品味。
三、遵循家庭教育的规律
其实,上述的遵循教育规律中,已经包含了家庭教育的诸多讨论。但我这里还是想把家庭教育中的一件事情拿出来,再做一些讨论。这件事情就是——陪伴!
在汤勇的《回归教育常识》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件事:2015年上半年,广州发布了一项对全市12个区县的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其中,亲子间的沟通障碍,竟成为本次调查的重大发现。为什么最亲的人之间反而出现沟通障碍?汤勇认为:一是现在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二是一些父母虽然在孩子身边,但却喜欢做甩手掌柜,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文化课的学习注入了太多的热情,凡孩子点点滴滴的课余时间,都被家长利用起来,送到了各种辅导班之中,也无形中阻隔了孩子和家长的沟通。
很多年轻的父母自己就是独生子女,养育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陪伴。不仅自己的家里找不到同龄人,在自己的周围也很难找到玩伴。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所谓的成长,都把他们圈了起来,或放在了各种辅导班中。因为缺少陪伴,成长中的很多思想、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很难得到化解,持续积蓄在自己的心中,就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一位班主任老师的调查就发现,小学生自虐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令人触目惊心。
真正的家庭教育在于陪伴——陪孩子说说话,陪孩子读读书,陪孩子看看动画片,陪孩子走进大自然,陪孩子参加有益的活动,陪孩子慢慢长大。要通过陪伴,涵养孩子有关爱、信任、理解、责任、尊重……等事关孩子一生成长的品格,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关键步伐。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都于童年时期缺少陪伴、缺少关爱、缺少基本的信任、最起码的沟通有关。
教育只有回归常识,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
在读书活动中,有幸读到罗老师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书,罗老师的语言平易近人,文笔通俗易懂,通过一篇篇的小文章来描述我们身边的事例,让我们学到了教师快速成长需要具备的六大素养。其中感触最深的一篇是素养一里的《人是被逼出来的》。
为了赶写一篇论文,你有通宵达旦的痛苦经历吗?为了备好一节公开课,磨好一节示范课,你有拒绝手机诱惑,强迫自己苦苦钻研的经历吗?为了练好自己的基本功,你有过一年半载拒绝参与娱乐活动的经历吗?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就是我们曾经或现在正在经历的吗?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做学生思想工作、参加教研活动等等,也许已经疲惫不堪,也许已经筋疲力尽。但如果不逼自己再挤出点时间,你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论文吗?如果不逼自己反复的研课、磨课,你能上出一节让大家公认的优秀示范课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本性里,大都喜甜、厌苦;喜宽松、厌严厉;喜情趣、厌刻板;喜自在、厌强迫。故步自封,顺其自然,其实从某种角度讲是对自己的一种溺爱、一种顺从;突破自我,尽其当然,则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一种逼迫。
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躁,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穷则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导语:教师是如何成长的呢?如何对待学生,如何上好一节课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小编收集整理了有关《教师成长的秘密》的相关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看完第一遍,好像什么也没记住,只知道作者是管建刚,从一个农村教师成为了特级教师,喜欢记录,再让我说别的,好像说不出来。于是,又开始看第二遍。看第二遍之前,我仔细琢磨了目录里面的5个部分:第一部,2.18%的基础教育。第二部,120%的教育渴望。第三部,75%的教育奋斗。第四部,63%的教育韧劲。第五部,10%的教育写作。看着目录,依稀回忆起每个部分里面作者所记载的事例。然后,根据这五部分,我又重新阅读了每个部分中的细节,看完后,隐约能感受到作者的坚持、执着、志气、不服输的个性,十年磨一剑,最终从一个普通农村小学教师炼成了一个特级教师。
那么,这个特级教师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一、特级教师是想出来的
所谓想,这里指发自内心的想,也就是渴望,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应有的人生目标。管建刚老师为了与在中心校的老婆平起平坐,他从内心生出渴望,确立了目标从村小调到中心校,7年半的时间,他从村小走到了中心校,又源于他内心的渴望,又从中心校走到市里学校,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走成了特级教师。成为特级教师的管老师,似乎已经实现了终极目标,但是在一次与孙老师的谈话后,他又有了新的目标:几年后,他还要成为有声音,能让大家记住的特级教师。一个目标实现,又生新的目标,这样永远都有新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前进的动力。要把目标转化成行动的力量,不是在家里等的就有的,而是每天的工作中,朝着目标的方向一点点前进。管建刚老师在书中提到,一辈子没有活出亮色的人,不是他没有能力,没机遇,往往是他没有真正的渴望过。我们经常想过要做什么,却不曾渴望,渴望更能激励我们去付出行动。心想未必事成,只有把想化成渴望,从内心生出切合实际的目标,认准这个目标,一条道往前走,走到黑还要往前走,这样最终才会见到黎明。
二、特级教师是逼出来的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很多时候我们都贪图安逸,过于溺爱自己,得过且过。或者常以不舒服,精力不济等推诿工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数年以后,我们发现,工作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任何变化。然后就会后悔当初没有拼一把。
逼自己,贵在坚持。来看看管老师是如何逼自己的。每天逼自己写1000个字,每天逼自己跳1000下绳。天天如此坚持下来,身体好了,字也漂亮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他萌生出办《班级作文周刊》的念头,一直坚持到现在,办了12年、600多期《班级作文周报》,虽然这12年间遇到层出不穷的困难,但是每遇到一个困难,他都逼自己想出一个的点子来解决问题,就这样成就了他的作文奋斗史。再说管老师给学生作文投稿,一次不成,投10次,20次,100次。稿子投出去了,石沉大海也要投,不以质量取胜,也要以数量取胜,这样屡败屡战,终于成功了。就是这样一个有坚持的人,他认准了道,一条道走到黑,就走到了别人望不见的地方。
逼自己,喜欢现在的工作。我们当老师的,也总会有很多抱怨。工资少,杂事多,没名堂。但是不喜欢也要逼着自己逼着自己好好干。因为几乎没有人能找到一个一辈子愿意为之苦,为之累的工作,任何工作做久了都会烦。管老师在书中有这么一个比喻:你和工作的关系,好比两口子一起过日子,你想他的好,他就很好,你想他的坏,那就完蛋了。我们每天的工作都会遇到很多麻烦事,逼自己喜欢现在的工作,投入现在的工作,像陀螺一样围着工作转,让自己没有时间去烦恼,把事情一件一件解决掉,你会觉得一天做了很多事情,就会很有充实感和成就感。现在,适当折磨折磨自己,将来,你会发现,流过汗的日子,吃过苦的日子,回味起来,是如此的美好。
三、特级教师是写出来的
管老师在书中提到:每天花48分钟的时间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5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细想我们身边,不乏教育故事,不乏教育灵感,缺乏的是记录的手。只有记录下来,才会永远保存,记录,不是写文章,它是随意的,一两句,可以,八十句更好。不用构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实与及时。真实,才有价值。及时,是怕遗忘。遗忘非常可怕,当初的一点感想,第二天就会遗忘掉一大半,过几天就忘得所剩无几。只有记录,才会让你的灵感永远的保存。
记录,不仅仅是记录成功的例子,更要记录失败的。只要你拿起笔来,将你教育中的麻烦与失败写出来,这一件件事,就都会化为一个个曲折的、吸引人的好故事。再回顾这些教育行为,你会发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需要弥补的地方,然后你就能及时进行教育补救。
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后,再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同类合并,异类分项,归纳出你的发现,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故事,有属于你自己的特点。接着再有针对性的看一些教育理论书,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了相通点,你会发现,教育专著的阅读并不枯燥,这就是写而后读。写而后读,它有针对性,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写给了我们最好的阅读指南。
当我们老了,回顾这一个个记录下来的教育故事,用这一个个记录来印证我们曾经走过的教育人生。正如美国作家罗伯特基挺的话:当你变老了,你的身体越来越短,而你的故事越来越长。
我们每个教师不可能像管建刚老师那样,都成为特级教师,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有成为特级教师的野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尽力不后悔,成为每个人自己心目中的特级教师。
【内容简介】:
《教师成长的秘密》中,管建刚老师以自己的教育成长为蓝本,从2.18%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行动63%的教育韧劲10%的教育写作五个方面,娓娓道来,展示了他从一名从普通农村小学教师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心路历程,告诉平凡普通的老师如何成长自己,成长自己需要什么,是又一本切合当下教师成长状态的教育励志书。
读《特级教师成长故事》有感: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杨晶
记得刚工作那年,一位老师问我:"你在十中的生物老师是谁?"
答:"初中魏永宓老师,高中姜苹老师。"
"怪不得你会选择学生物!"
我想这一感慨中包含着对两位老师的认可、尊敬和赞美!
"点滴积累,汇集成河"、"岁月如梭,感动无数"是书中介绍两位老师的标题。在深受两位老师的感染下,我选择了生物教学这个专业;在传承两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逐步成长起来。今天再次拜读两位老师的故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我对两位老师的致敬。
20年了,您用猪的心脏教我们认识心脏结构;您指导我们几个胆小的女生做脊蛙反射实验;您带领我们做人血涂片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我想这就是您所说的"教学直观、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
至今依旧清晰记得您在课堂上的小组积分活动,让我们在既紧张又兴奋的环境中积极地去学习生物,配上您清晰生动的讲解,真的是当堂学当堂会。这便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学会学习"的真实体现。
受到您的影响,现在的我在教学中也是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一定创造机会给学生,尽可能地让课堂直观,尽可能的让学生学的轻松。曾经作为学生的我,喜欢生物课就是因为生物学着轻松;现在作为老师的我,学生喜欢生物课,也是因为学着轻松。
刚工作的我,把您的方法原样照般到了初中课堂,非常顺利地收服了哪些个小孩。还记得我告诉学生血液体内循环一周只需要20秒,哪个小组同学能在20秒内背完体循环和肺循环我就给他们小组加分,学生的积极劲使得课堂活跃的同时学生也学得很快很牢。教材变了,但是好的方法是可以传承的,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
现在的我多年奋战在高三,更多的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生物。看到您的介绍突然豁然开朗,您曾经教我的,我曾经模仿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
图片节选自姜苹老师介绍。
在初登高中讲台的时候,我有一个秘密法宝,那就是当年您给的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如何掌握记忆知识皆有之,简直就是我备课的最佳指导。一本笔记把您所说的"常反思,勤设计"体现的淋漓精致。
曾经我把您的笔记发扬光大,如今我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带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这是传承也是发展。
"教学并非越热闹越好","教后反思对提升教学水平至关重要".这两句话当年作为学生的我可能无法体会,但是如今作为老师的我,可谓体会深刻。
生物学科作为实验科学,实验课、实验演示视频、结构图、活动课等等使得生物课天生有优势,常常令其他科老师羡慕不已。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了生物也是理科,特别是高中生物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如何将一个教学素材用好用透,是作为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文字写到这突然内心冒出一个念头,我是不是也算系出名门了?
魏永宓老师和姜苹老师对我报考生物学专业、刚工作那几年的教学方法、至今的教学思想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感谢您们!
如今的我,在模仿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是传说中的继往开来吧!
现在,经常有学生说,"杨老师我喜欢你的生物课,我要学生物专业。"这就是传说中的传承吧!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读《名师人生》有感
实验小学 范丽平
教育名人薛瑞萍说:"教书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读书,这可怎么得了!"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人民教育》创刊60周年系列丛书中的《名师人生》一书。这本书是放暑假前学校发给部分青年教师的。翻开此书,认真读来,倍有久旱甘霖之感。
一本好书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名师人生》一书中40多位中小学名师以自述的形式,用生动的笔触,讲述他们成长中带有标志性的故事,阐释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透过这些故事,我可以感受到他们从普通教师到名师所走过的艰辛路程;能够读到他们在"拔节生长"中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可以聆听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还可以跟随着名师的感悟而感悟。这本书是名师成长的经验之谈,更是他们精神光辉、思想与智慧的投射。它带领我进行了四十多次人生旅行,从名师行走的足迹中,我找到了名师们成功的路径和规律。
以下是我读书时的一些摘录及随想,相信它会指引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钱梦龙】
"人的能力暂时低一些不要紧,但心中的标尺不能低。"(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要有自信,别放弃。)
"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育艺术家或教学艺术家。"(教师时刻不能忘记反思。)
【魏书生】
"从索取、从指责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容易觉得天昏地暗,难以生存;从报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人要有好的心态,才适合生存。)
"做人要紧的是守住平常心。"(要甘于平淡。否则机关算尽,到头来竹篮打水。欲望越大,失望越大。)
"当我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天天生活在天堂里。"(生活是美好的,世上还是好人多。)
【于永正】
"写,是最全面、最深刻、最理性、最冷静的思考。"(要将写进行到底。)
【贾志敏】
"只要不失去自信心,只要对事业、对理想尚存一丝希望,那么厄运可能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宝藏。"(苦尽才会甘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教师首先要爱生,其次要读书。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爱生、读书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我们做教师的要感谢谁?孩子如同躺在手术台上的病员——提供着自己的躯体,让我们去解剖、观察、分析、诊断乃至医治。"(我们教师有着比医生更为重大的责任感,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灵上。)
"不做伤害孩子心灵的蠢事。"(孩子犹如一棵萌芽的小树苗,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也。我认为,教师有不懂或不会的地方是正常的,不用回避。可怕的是滥竽充数、敷衍了事,教给学生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教师要放下师者之尊,蹲下身来,真诚的与学生探讨,共同成长。)
"读课文,不仅要读通,还要读熟,做到烂熟于心。有时候,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教师一定要先背过。)
"我们教给学生的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东西,‘教师的眼里是容不得丁点儿灰尘的。’"(对于知识,教师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浅谈教学艺术
——读《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有感
标签:教育 分类:读后感
读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专家型教师是我们的愿望和追求。
读了这本书,知道了专家型教师应该是教师群体是的优秀分子,他们的职业道德、才学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无疑代表着教师职业的最高水平,他们具有崇高的师德风尚,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同时能将这些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教学中,他们具备教育科研素质,具有强烈的反思倾向,专家型教师不是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离专家型教师还有一大段距离,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我觉得此书第七章提到的修炼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确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核心。
首先体现的是专家型教师是教学中的“有心人”。他的有心体现于具有更加丰富、有效的技能、方法、策略和技巧,他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也能用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次,体现在备课上面。专家型教师备课非常简洁,只提出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与内容,至于时间分配、教学进度与一些细节会根据临场进行处理。他的备课计划、备课程序与方式都是独特的。
专家型教师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这种风格经历入格(模仿)、立格(考虑自身)、破格(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无格(形成风格),从而让自己达到这种高度。
专家型教师还能够巧妙挖掘课堂资源,从学生的任知冲突中发现问题,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把学生的错误理解转换成非常重要的课堂资源,这些无不体现专家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对教育而言,教学技术的变化,以及教学结构、模式的变化,带给了课堂最深刻的变革。组织学生自学、展示、小组合作,都应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一个革命性的理念下的技术创新。”并且强调“教学‘首先’是一门技术。我们必须首先掌握教学技术,通过一定的教学技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如同一个服装的制作完成,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将一块布料经过裁剪、缝制,成为一件能遮羞保暖的服装。但仅有这些技术还不行,同样的布料,为什么有的就变成了时装,千娇百媚,有的则仅仅起到了遮体保暖的作用?那就是艺术。
就教学来说,教学技术更多的属于教学基本功范畴,教学艺术则让教学变得富有趣味、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而更加喜欢你的课堂。比如,朗诵一篇文章,不读错、声调很准确,但不一定打动人,这只是技术。假如能声情并茂的读,投入的读,能随着文章中故事的发展而欢欣、落泪,那学生听了一定也会受其感染,这就是朗读的艺术了。教学艺术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记忆中,在90年代中因为多次给本市青年教师培训讲课,主要内容就是教学艺术,包含开讲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应答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的艺术,结课的艺术,肢体语言艺术等等。
当教学成为艺术的时候,对于听课者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着老师创设的课堂环境,享受着老师优美的语言、融洽的交流,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让所有听课者入迷,连听课的老师都沉浸其中忘记了记笔记。
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就技术而技术、就艺术而艺术的课堂是肤浅的、功利的。比如,听过不少老师的公开课、参评课,有些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讨论、合作的环节,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精心制作课件,插入多种媒体文件,音乐,视频,能用的都用上,为的是上出一堂美轮美奂的、让评委认可欣赏的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了教学技术的完美和教学的艺术性,是不是真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是不是真的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没有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独特的教学品质?在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背后是否蕴含了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对课堂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否承载着这位老师的教育者之心?
有“教育者之心”的老师,应该是“读懂孩子的故事,帮助孩子创作自己的故事,然后,讲述孩子的故事,如数家珍一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的老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而不是只是教学任务和分数”的老师。只有真正怀有一颗“教育者之心”,就会在追求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中时刻以学生为参照,也以学生为目的,怀着对学生的尊重、呵护、信任、激励等情感,真正用心去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美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如此,也才能真正用心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既要掌握娴熟的教学技术,还要在技术的层面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教学中就能用信任的目光、温情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教学就变了——不仅是艺术的课堂,更是人文的课堂,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课堂。
整体回顾这本书,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们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阅读学习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走教科研之路、加强反思,促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高超的教学风格,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儿时记得一首传遍大江南北的歌《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她在精心耕耘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她在闪光的智慧里……”,这首歌给我启迪和力量,要想走进幸福,实现梦想,必须发愤拼搏,努力奋斗。
孩童时期,由于母亲是教师的缘故,我抱着父母的祝福,怀揣美好的梦想,立志像妈妈那样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此一棵敢为人先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萌动、生根、发芽。我始终用勤奋、执着、刻苦的汗水浇灌它,用信心、耐心、恒心的养分滋养它。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大后,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三尺讲堂,成为我人生绚丽的舞台,白色粉笔是我人生五彩的画笔。我像妈妈一样,每天早出晚归,辛勤耕耘,蹲下身子对待每一个学生。会因一个孩子退步而思索对策,也会因一个孩子进步而露出欣慰的笑容。无悔的付出换来了届届学生优异的成绩。
时间犹如一条小河,带着哗哗的笑声流过,不知不觉,我10年的青春已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与朋友们相聚,谈论自己工作的时候,我时常不知如何去描述的工作,每天忙忙碌碌的奋斗,为孩子们辛勤付出,却似乎寻找不到真正的幸福。最近我读了作家宋犀堃撰写的《我是人民教师》。看了之后,我深受启发。文中讲述一名人民教师对教育人生的追求,是承担教育使命,更新教育理念,激发教育智慧,体验工作的快乐,生活的幸福。这段话使我触动颇深。我尤其是喜欢本书封面上这样的一句话: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既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幸福。作者认为当我们把教师职业当成一项事业而非一个饭碗时,当我们把教师岗位当成一个会创造性的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而非一种负担时,我们就会深切感受到工作着是美丽的,忙碌着是快乐的、幸福的。
细细回味10年来的教师生涯,每一个场景都如一幅幅画卷,真是目不暇接。
清晨,当国旗升起时,无数只小手并拢五指,高举头上,向国旗行礼,孩子们胸前鲜艳的红领巾与五星红旗一起随晨风飘动,多美的画面!民族的希望从此刻放飞光芒。我的职业是多么崇高啊!
课堂上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演绎出一首首响亮动听的歌谣;孩子们沙沙的书写声又似乎演绎出低沉而有力的乐章。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一双双高举的小手,一句句自信的发言,这难道不是我们幸福的所在吗?
教师节,孩子们温暖的祝福,一群群历届小学毕业生返校。我与他们围坐在一起,聊新校园的见闻,聊新老师新的教学方式,聊新的学习。有的已步入工作岗位的孩子聊工作,聊生活琐事……他们像小时候一样,正儿八经地挨着向我汇报。我静静的听着,微笑着,我的眼眶似乎湿润了。我的孩子们长大了,这就是我的幸福。犹如徐特立说:“教书是一种很愉快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呀!”
如果现在还有人问我:“每天面对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琐事你厌烦吗”我会微笑着回答:“我很快乐。”如果与朋友相聚再次聊到工作时,我不会茫然,而会娓娓道来:“我很幸福。”今后我将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幸福的播种,播种幸福。享受教育快乐: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题记
小时候,我常和表姐沐浴在一片阳光下,挤在一个小屋里读书,偶尔读到有趣可笑的地方还互相交流分享。
我从这篇《享受阅读》的文章中看到了小作者对读书的热爱。我曾经读过《悲惨世界》、《雾都孤儿》,读过《麦琪的礼物》、《快乐王子》,读过《安妮日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常常作摘抄和积累,将那些好词好句运用在我的作文里,使我作文里的语言栩栩如生,并努力模仿那些大作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语言效果。
当我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时,我都乐不可支——我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与乐趣。于是,我开始更投入的读书,每次读书都仿佛身临其境——
“来,饭都凉了。快来吃啊!”妈妈的催促声在我的耳畔回荡,但我仍然“听而不闻”,继续津津有味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当看到安妮被警察从密室里发现,而被押送去集中营,她的家人和她都不幸丧生时,我禁不住握起拳头,义愤填膺。我痛恨战争,仿佛想为安妮报仇似的……故事的情节扣人心弦,无一不吸引着我。
“吃饭啦!”一阵“超声波”差点震破我的耳膜,表姐猛地抢过我的书,把我从精彩的故事中拉回。我无可奈何地放下书,但脑子里却仍是敌人拿着枪,将安妮一家押送去集中营的情景……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我那沓厚厚的名著已经全部都被我翻阅过了,我为“快乐王子”鞠躬尽瘁的精神感动,为“安妮”可怜的境遇而痛心,为“海伦·凯勒”的成功故事敬佩不已……总之,这些故事,都让我感慨万分,我享受到了读书之乐!
我又捧起一本新书,靠在床头读起来。我抚摸着光滑的纸页,嗅着浓郁的书香,全神贯注地浏览着一行行具有穿透力的文字,让书本把我领向一个充满好奇与想象力的世界!
在读书活动中,有幸读到罗老师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书,罗老师的语言平易近人,文笔通俗易懂,通过一篇篇的小文章来描述我们身边的事例,让我们学到了教师快速成长需要具备的六大素养。其中感触最深的一篇是素养一里的《人是被逼出来的》。
为了赶写一篇论文,你有通宵达旦的痛苦经历吗?为了备好一节公开课,磨好一节示范课,你有拒绝手机诱惑,强迫自己苦苦钻研的经历吗?为了练好自己的基本功,你有过一年半载拒绝参与娱乐活动的经历吗?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就是我们曾经或现在正在经历的吗?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做学生思想工作、参加教研活动等等,也许已经疲惫不堪,也许已经筋疲力尽。但如果不逼自己再挤出点时间,你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论文吗?如果不逼自己反复的研课、磨课,你能上出一节让大家公认的优秀示范课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本性里,大都喜甜、厌苦;喜宽松、厌严厉;喜情趣、厌刻板;喜自在、厌强迫。故步自封,顺其自然,其实从某种角度讲是对自己的一种溺爱、一种顺从;突破自我,尽其当然,则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一种逼迫。
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躁,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穷则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崔颖)
当雨从空中像个伞兵陆续降落时,你是否仔细观察过这些小精灵呢?当你骑着车,迎面而上时,你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埋怨呢?我喜欢雨,喜欢季羡林老先生的《听雨》,听雨奏出那生命的五线谱,但我更喜欢厉严林的《享受春雨》,心动于雨中那细腻的情感流露。
当蒙蒙细雨像丝一样洒落时,落在脸上,痒酥酥的。雨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魅力,那么和谐。《享受春雨》不仅让我感受到雨的调皮,更让我欣赏到雨中充满生命的图画:院里的梧桐树耸立在雨中,紫红的小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叽叽喳喳地把头缩回去。树下有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申明。这是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一副丝毫不逊色于大画家所画的水彩画。这才是最真实的,最质朴的,最美的,这就是雨中的艺术美。
当我读到春雨如烟,如丝,如雾,如梦,悄悄落下来,感觉那年轻的心跳恰似烟雾朦胧,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我似乎进入了这个如梦如幻的佳境中感作文受春雨的沁凉与迷离。雨成了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最美的精灵。她如此之美,我不禁惭愧,为何之前不曾留意过呢?
文章最后写道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或嫣然,或惆怅,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是啊,雨也有各种各样形态的美。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雨是必不可少的。春雨蒙蒙,大地写满诗意;夏雨临近,蛙蝉欢唱,荷叶儿顺水漂荡;秋雨点点,敲打残荷,声声滴进心田;冬雨冷寂,空旷的大地上只烙下点点坑坑。
读了这篇文章,不知为何,却独爱秋雨和冬雨,我觉得秋雨更能给人一种温情。捧一杯香茗,望着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听雨打在房檐上的声音。秋风瑟瑟,秋雨伴随冬的脚步结束了。冬雨截然不同,冬天的雨虽不是雪,不是冰,但却是雪的魂魄,冰的精灵,冬雨是冷冽的,却能温暖人心。在无言的冬雨中,我回味着那春雨的轻盈,夏雨的激越,秋雨的瑟瑟。
让我们一起享受春雨吧!享受这只属于广袤天空的精灵,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悸动!让美好在雨中演绎,让希望在雨中萌芽,让温情在雨中传递。走出这间铜墙铁壁,一起来享受雨吧!
《享受现在》主要讲的是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在人的一生中,你们觉得哪个年龄段是最好的?
一个小女孩觉得两三个月的时候是最好的,一个小男孩觉得三岁的时候是最好的,一位少年觉得18岁的时候是最好的,一位中年男人觉得25岁的时候是最好的,一位女士觉得45岁的时候是最好的,一位中年人觉得40岁的时候是最好的。最后说的是一位老人,她笑着说:现在是最好的,每个人都应该享受现在的时光。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读到文章中主持人的问题也在想,我最好的年龄应该是我九岁的时候吧!因为那个时候,我的姥爷还在世,他那个时候是多么的疼我呀!每次我只要一去姥爷家,他就给我买很多好吃的和玩具,我心里想着,便渐渐地笑了起来。
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年龄是现在,所以我要好好的享受现在。平时和朋友多谈心;不让爸爸妈妈操心,让他们多出去锻炼身体,少生气;自己努力学习,为了将来能有好出息;趁着自己还小,要好好享受童年的乐趣,痛痛快快的玩,因为长大了就不可以玩了。
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一定要好好的享受现在,不让时间都被我浪费掉。
初为人师的幸福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
作者: chittyxue
我们都把孩子比作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在一天天的成长着。而作为园丁的我们也在需要成长,在不断的学习与感悟中,在总结与交流中成长……从一名新教师走向一名成熟的教师,过程是辛苦的,艰难的,但总有一份对学生的爱,总有一份专注和认真让我们在这条大路上昂首阔步。
林老师的这本书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教师的独白,他还原了教师生活的本来面貌,正是因为真实,才越发让这些在教师生活中并不起眼的点滴闪烁着专注的光芒。他在诉说自己发自内心坚持和感动,是专注让他成长,他也在专注中成长着。
这本书他分别从“教育成长”、“学生成长”、“专业成长”。 三个角度阐释了对于教师成长的感悟和理解。前两个“成长”都是围绕着教育孩子的一些事例来讲述自己对于成长的感悟,专业成长则是就教师这个职业的发展出发,为我们指一条路,那就是:只有耐得住寂寞,排除杂念,我们才能专心致志地潜心研究教学,才能有所作为。精彩生动课堂教学是我们所要学习、追求的。
读着林老师的优秀成长故事,我也经常会反思自己和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故事。
虽然我初涉讲台,在岗位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格外多,伤心过,失望过,但总希望与学生一起,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他们生气时大声咆哮;高兴时欢欣鼓舞;失败后垂头丧气;成功时喜笑颜开……学生的纯真固然可爱,可他们的幼稚却令人可恼;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的常规却总有人违反;重复了又重复的作业依然满纸红叉;做了又做的试题考试时还是一塌胡涂……起初我很不适应,时常感到很难过,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走到现在发现自己收获了许多,收获了教学成功体验,更收获了孩子们,家长们对我的信任。我体会到更多的是做一名教师的幸福,幸福存在于很多不经意的瞬间,做一名教师的幸福感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间发酵,升华,萦绕心头……
每天上课前,我走上讲台,学生起立喊老师好,我微笑还礼说大家好请坐。课上我们一起朗读课文,一起分享感受,有时碰撞出各种各样的“火花”,我们就一起讨论,彼此细细聆听,相互学习……
幸福是课下几个孩子跑过来围着我跟我聊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话题,讨论我适合什么样的发型,和我分享开心的事,喜欢吃的东西或者看了一个什么好看的动画片,问我喜欢看不喜欢,甚至感到无聊了要跑到办公室找我聊天,他们的“侵袭”时常让我不知所措,这就是他们的古灵精怪,常常会带来许多“意外”和“惊喜”。她们会准备好为我表演的节目,然后悄悄地把邀请函放在我的桌上,带我参加这一场只有我观看的表演会!他们也会在某一节手工课后拿着自己的作品跑来满心欢喜的送给我……
孩子就是孩子,前一秒笑的前仰后合,一转眼就有可能眼泪汪汪地对你诉说自己的不满和委屈,真让人哭笑不得,只好轻抚着他的脑袋安慰劝告,看着眼泪直流就是让你没有办法。
幸福是一次又一次鼓励孩子,看见他字体写的越来越好,上课敢于发言,看到他的转变,我的眼里就多一份坚定,多一份爱!幸福是节日他们送上的一句问候,那些用心做的小礼物让我由衷的感动了好多次; 幸福是孩子们一早见到我就跑过来叫着我围着我,那粘人的小模样真叫人喜欢; 幸福更是每天放学时孩子们跟我相互挥手告别,有种依恋有种不舍,或者开始期待:明天再见……
学习幸福,品味幸福,幸福不只是欣慰,微笑,欢喜,辛苦与累也是幸福存在的一种形式,有人说:自己的幸福常在别人眼中,殊不知自己同样也被幸福紧紧围绕着。我是一名幸福的教师,有一群我爱的和爱我的孩子,有一个像家一样温暖的大家庭,有一个进取向上的教师之家……
我在成长着,这条路上的你我他都在成长,我认为每个老师的成长史都可以是一本书,林老师的故事让我倍受启发,或许我可以用我这一份热情和坚持让我的这本书更精彩!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享受慢教育
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因此,在现实中,教育出现了不少违背发展规律,甚至是大跃进的现象。前一阶段我读了《致青年教师》,给了我很多借鉴。 特别对于教育的一个特征:慢有很深的感受。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他带给我们的首先是教育理念上的冲击。相对于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教育是慢的艺术带给了我们更多的从容与淡定。正如吴非所言,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致、耐心,但有时非常容易就是训斥、强迫、禁止。当然这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但更可能是教师自身教养、对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爱心出了问题。的确,我们不少教师以为学生好的名义,做了很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事情,这是需要我们教师反思的。
社会现状反映了国人的一种浮躁心态,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这一思想也开始冲击着我们的教育。我们搞素质教育,就一股脑的把素质教育的种种做法,比赛似的加于我们的学校,各种兴趣班一拥而上,学校纷纷构建了属于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霎时间,每个学校热热闹闹,看似精彩纷呈。有人窃喜:素质教育已在我校提前结出成果了!可是,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快,只是为素质教育穿了一件外衣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是违背素质教育规律的。教育的快,还表现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上。这也是一个极端。有人说,我只要升学率高了,就能遮百丑,于是乎,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没完没了的做作业,没完没了的考试,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美其名曰: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生是承受痛苦了,但也没发现学生得到舟啊。急速提高升学率与提高教学效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行为,属于拔苗助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作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是啊,教育的使命就是用耐心搀扶生命成长的一段时间,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确认、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过程,我们可以给予学生一时的搀扶,但我们总不能拖着孩子跑啊。
在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中,教师需要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用生命去推动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在生命化教育的高度下,教育毫无疑问就是慢的艺术。如果教师用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生活就是他们生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是否愉快,这其实关系到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让教育是慢的艺术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共识,让教师们在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期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现在的教育不缺宏大的理论,更需要的是回归常识,教育是慢的艺术,其实就是一种常识,需要我们去尊重。
教育是慢的智慧的艺术。教师要用心慢慢去做,这体现了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教育是润泽心灵的艺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耐心,减少教育浮躁与功利,这是教育真正的精彩。教育应该慢下来,欣赏细水长流的美妙风光。慢下来静静地看,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所有一切依然是美好如初,抑或是更加美好。慢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润物细无声、大爱无痕、诲人不倦、锲而不舍等精髓的通俗诠释,对我们也是一种训诫。慢下来,我们才能从容领略教育事业的精彩;慢下来,我们才能细腻感受教育生命的神圣;慢下来,我们才能咀嚼教育生活的美好;慢下来,我们才能够轻轻触摸教育行走的真实!教育,就是扶着生命慢慢走!慢教育是新课程的一种态度,是教育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和能力!我正享受着这个慢的状态,他是最自然的也是最真实的!
【篇一:教师礼仪学习心得】
为了加强我们教师的师德风范,学校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师礼仪教育,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我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在的美,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我们要正确领会礼仪、礼貌、礼节、仪式和教师礼仪的概念,领会礼仪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教师礼仪的原则、方法。
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可见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教育,作为现代的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把我们国家的这项传统美德传扬下去,要知道教师形象重于生命,教师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的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多多。相信随着教师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综合素养、内外形象一定会得到不断的提升与完美。
当我们想让社会、家长和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我们的老师是一群好老师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向他们展示我们良好的教师形象。因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他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孩子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都成为一个优秀的、能够仿效的好榜样。
总之,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时时处处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追求,才能名副其实地对得起教师的称号,为有一个健全的灵魂而勤奋踏实地去工作,坚信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
愿人们都能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早日告别不文明的言行,使文明之花永远绽放。
【篇二:学习《教师礼仪》心得体会】
在放暑假之前,学校组织老师学习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通过金教授的讲解,我深深地感到讲究礼仪很重要,教师不但要遵循礼仪规范,而且要严格训练。因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是一名企业职业教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应要有高尚的师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学生,言谈举止不能随便,要注意形象美、语言美,说话忌粗口,忌训斥,忌侮辱,忌讽刺,忌妄言乱语。
其次,要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作为一名教师,都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前提是你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平等相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注意教师的形象,不做有损教师形象和荣誉的事情。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与学生平等交流,善于沟通,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爱心和耐心,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因为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
学习了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内容,我认为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问题:
1、教师的行为举止:作为老师,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2、教师的言谈:教师的教学任务需要语言表达。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3、与学生谈话:谈话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
总之,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做一名让家长、学生信赖的人民教师。
【篇三:教师礼仪心得体会作文】
暑假期间,我有幸倾听了唐雁凌教授主讲的教师文明礼仪教育,使我对教师文明礼仪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规范化的做法。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一种手段。唐教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教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且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的这份情感,只在口头上说说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他们讽刺、挖苦,使他们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碎,这样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表扬这个张扬个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我们的国家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唐教授的讲座还让我意识到: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名教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美观,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女老师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为我们是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篇四:教师礼仪学习心得】
假期学习了《教师礼仪》,明白了很多礼仪道理以及规范的行为表达方式。对今后自己在行为举止、教师的言谈等方面,感受颇深。
礼仪:理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仪即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我们所学的教师礼仪是指人民教师在工作中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金教授从仪表、教师礼仪学习心得举止、语言、态度等方面讲解了教师在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和应注意的事情,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金教授反复强调教师首先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摆正位置,不仅仅是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还有学生的位置。金教授说在社交礼仪中交往是以对方为主的,例如吃饭:你请某君吃饭就不能光点自己爱吃的饭菜,首先应先考虑对方的口味,否则就失去这顿饭的意义了。现代教育教学中强调教师和学生平等,当然在人格上是必须的。但是毕竟教师注重的是教,学生注重的是学,所以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即一切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端正态度,就是要容忍,容忍别人的不同,即和而不同。这也是我国的重要外交思想。举目全球,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和文化如何才能和平相处?费孝通先生曾讲过,西方文明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这些年发生了很多地区冲突和战争;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和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我们说,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否则就会引发争端;只讲同而不求和,只能毁灭文化和导致霸权主义。作为教师,就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材施教;就要和同事团结协作,和睦相处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通过金教授的讲解,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因此,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1、仪表。仪表是教师的教养与形体给学生的整体感觉。今后的着装和修饰自己还要特别注重,特别是在校园里,要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穿着大方得体,干净整齐。
2、举止。举止方面,我认为应该从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方面来要求自己。在我看来,教师仅仅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是在坐、立、行方面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所以,我今后要求自己坐就坐正,站就站直,走就走稳。努力做好学生的榜样。
3、语言。语言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生动,我会努力运用语言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拨动学生的上进心,把知识和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知晓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后,再指导其行为,以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4、礼仪。教师应该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的尊重,从而给学生良好的影响。我要努力做好四个一工程,即:一张笑脸、一声致谢、一声问候、一句道歉作文。努力为学生做表率,从而体现教师的示范性和率先性。其实这是待人接物的礼仪之基本,不管在哪里,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身教重于言教,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篇五:学习《中小学教师礼仪》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师德礼仪规范,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更为深刻认识和体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教师应十分注重教师礼仪修养。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只要书教得好,讲不讲究礼仪无所谓;有的认为礼仪还是需要的,但不要规定得太死;经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到讲究礼仪很重要,教师不但要遵循礼仪规范,而且要严格训练。因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着装修饰、工作态度、创新精神、高尚品质等,无不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擦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可见教师注重礼仪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
1、教师的着装应符合身份简洁、端庄。当今的社会在服装上的变化日新月异,人们从服装上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现个人的独特,以不与众人一致为时尚,以奇装异服为前卫,以独出心裁为特色,以众人瞩目为光荣这些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影响着我们教师的视觉,激荡着我们教师的随潮热望。但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教师的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应在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能以前卫体现个性,不要过分张扬。因此教师的着装从一个侧面上体现出教师是否能够做到自律、自尊,更重要的是教师时刻要注意为人师表。
2、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礼仪不仅体现在表面的着装上,更应该在教师的素质、学术、造诣上有所体现。学高为师,行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样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学生,美化他们的心灵,否则,也可能污染他们纯洁的灵魂。
3、要具备新型的教师观。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教不严,师之惰,姑息放任是对学生的坑害,是对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在心悦诚服之中接受老师的教诲。在教学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善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教师礼仪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做一位现代意识、服务意识强的教师,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民族的希望,是通过教师托起的。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民族的素质直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教育程度,反之,要提高民族的素质就必须有一支良好的教育队伍。
【篇六:学习《教师礼仪》心得】
开学初,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学习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礼仪的概念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规范的行为表达方式。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就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所以我认为学习文明礼仪,使我们每个人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从学习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内容,来谈一下学习体会:
我们的工作环境是幼儿园,幼儿园的教育主要体是幼儿。而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努力为儿童创设和提供各种学习、活动机会,更应该促进儿童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和谐发展。特别对儿童而言,喜好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他们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问题:
1、教师能微笑面对每个孩子:当孩子来园时,我们微笑地迎候,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的气氛。尤其是对刚入园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教师早晨的微笑就显得尤为重要,能按抚幼儿离开家,抵触入园的情绪,有的孩子会把你老师的微笑当成是妈妈的微笑,使得孩子不会有一种惧怕感,喜欢来幼儿园。
2、教师与孩子的互动言语: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一天的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因此,我们和孩子的互动比较多。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语言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可以适时运用肢体语言,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大胆思考。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和孩子互动中不注意语言的文明,缺乏耐心,有的孩子经常吃饭吃不干净、喝豆浆时不经意间倒翻,如果我们不是用亲切的语言诱导,而是不耐烦的急着批评,这不仅影响了老师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而且也随之影响着孩子与他人交往时产生表现出相同情绪。
3、教师与家长的言谈: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家长交谈时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不要高音量、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分清场合,入情入理。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曾经听到一个家长说:我们班的老师很少有笑容,好像很难接近。这样就造成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问题,对老师来说也不易于家长工作的开展。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有些小节常被我们忽略,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与老师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交流,老师是孩子的镜子,你的言行举止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喜欢模仿,但往往辩别能力差。比如这个老师无论课堂上课堂外说话声音都很大,那么她们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说话声音肯定也很大。而这些看似最平常的礼仪往往最会容易被我们忽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孩子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
【篇七:学习教师礼仪心得体会】
时值盛夏,我们全体教师不畏酷暑,在校领导的组织下认真学习《教师礼仪规范与指导》,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新的认识。现浅谈如下:
首先,注重礼仪修养是前提。也许有人认为,教师只要书教得好,讲不讲究礼仪无所谓;但我深深地感到讲究礼仪很重要,教师不但要注重礼仪规范,而且要严格训练。因为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成长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工作态度、创新精神、人格魅力等,无不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只有教师注重礼仪修养,才会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人师表,塑造出良好的师德形象。正如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擦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可见教师注重礼仪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施展礼仪修养是核心。具体来说,我认为,良好的教师礼仪应从以下几点体现: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应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工作责任心强,有进取精神;注重获取新的知识,不断钻研业务,不断完善自身形象。
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师主要面对的是学生、家长、党和国家,不同对象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出发点去思考问题,自然就会对教师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形象的要求也要从多方入手。在学生眼里,知识丰富、平易近人的老师是最好的;在家长眼里,书教的好,对待孩子有慈母心的老师是最好的;党和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或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教师只有明确各方要求,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恰到好处的施展教师礼仪,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再次,强化礼仪修养是必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修养,具备文明礼仪,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从内心到外表不断完善自我,美化自我,向外界展示自我的风采,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学习交际艺术,掌握交际技巧,将有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
总之从事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进取,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注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规范自我形象,做一位现代意识、服务意识强的教师,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
【篇八:教师礼仪学习心得】
为了加强我们教师的师德风范,学校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师礼仪教育,专门从深圳请来了礼仪讲师李世源先生为我们讲座,使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可见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教育,作为现代的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把我们国家的这项传统美德传扬下去,要知道教师形象重于生命,教师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的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1、教师的着装非常重要。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教师的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不能让学生接受异常,不能让家长议论纷纷,更不能让社会上的人对你刮目相看。教师着装应简洁,简洁可以理解成简单,洁净但不是保守,落后。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要过分张扬。另外,作为一名女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发型。凡事从头开始,一个人头部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干净、又要整齐、利落,不能蓬头垢面,也不能发式怪异,一定要给人稳重、大方的感觉。
2、举止要稳重端庄。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必定要在举止、姿态方面反映出来,作为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注意公众形象。在公众场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和举动,语言要文明、举止要大方;在社会上更要成为遵守文明规约的典范,为他人做出榜样,不能给教师丢人。
3、教师之间相遇,一般都应主动热情地招呼对方。早晨相见,道声早;课间相见,可互相点头微笑;临下班则互道声再见!这样,会使大家感到好似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青年教师和学生相处,因为年龄差距短,态度可以随和一些,也可以主动招呼学生。这样有利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并有利于教学工作。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任何场合,都应自觉地保持良好的仪表,待人接物温和自然,举止态度谦恭庄重。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信任以及社会的敬重。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作文
【篇九:谈学习教师礼仪的心得体会】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社会文明的宝贵遗产之一,它展示了社会成员的文明形象。孔子说过:礼,敬也!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通过对《教师礼仪》一书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幼儿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幼儿健康的人格。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啊。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民族的希望,是通过教师托起的。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民族的素质直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教育程度,反之,要提高民族的素质就必须有一支良好的教育队伍。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内在修养一样重要。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认真备好每一个活动,上好每一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样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孩子,美化他们的心灵。
教师为人师表,是率先垂范的角色。但事实有时并非如此:孩子们见到老师,热情地走上前向老师问好,而老师却无动于衷。是啊!我们作为教师平时的工作确实很忙,有时没有时间去思考。但是我们必须反思,因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都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当孩子们的热情有礼换来的是老师的冷漠时,幼儿会对老师有怎样的想法呢?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在孩子们面前的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能够仿效的榜样。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幼儿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有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幼儿面前做到,在幼儿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幼儿喜欢的老师。
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不断追求,才能名副其实的对得起幼儿教师的称号。
【篇十:教师礼仪学习心得】
教师的外在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特别是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们,小学生正是学习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礼仪、学礼貌的阶段,对于他们而言眼前的一切和未来的一切都是空白的,而教师的言行就是他们道路上的指明灯。所以教师在教学生怎样做人时,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好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所以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如此才能够培养出人才,教师的礼仪很重要。
我马上以学校的要求来检查自己以往工作上的礼仪这个环节的业务能力水平。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与学生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课堂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知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一定要注意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通过反省我重点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言谈规范
1、表达要准确:
学校按国家规定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趣味性。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规律和要求,表达要准确,不可含糊其辞,意思不清。不可庸俗化,怪难化,低质化。
2、音量要适当:
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过大一是缺乏启发性,二是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让学生听清,会损害教学效果。
3、语气要恰当:
说话语气一般都应柔和、带有启发性、充满信任感、语美感和期待性,且不可尖声怪气、粗声暴气、噪声恶气、生硬恐怖、令人心烦讨厌。
4、节奏要合理:
说话不仅要有节奏美感,注意体现抑扬顿挫,还要使节奏合理自然,不然不但不具有美感,反而会伤害语言美,甚至会闹出笑话。
5、说话要标准:
任何时候,任何处所,任何情况下都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6、语言要精练:
讲课要抓住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话,给学生以干脆、简洁、利落之感。
7、讲话要生动:
讲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气氛需要,适时、适当、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些风趣、幽默之语,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语言不能粗俗,不得讽刺、挖苦学生。
8、用语要高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时恰当灵活使用有关文明用语。
教师的礼仪不仅体现在表面的着装上,更应该在教师的素质、学术、造诣上有所体现。学高为师,行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
相信《【教师成长】读《享受学习》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美的享受读繁星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