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国富论有感1500字

读国富论有感1500字

读《论可能生活》有感1500字。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也许下面的“读《论可能生活》有感1500字”正合你意!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读《论可能生活》有感1500字

张双婷

《论可能生活》是赵汀阳所著,从行动而不是从规范的角度去分析道德,并且力求符合一般人的直观而不求与伦理学传统一致,关注人的生活和存在。以无立场思维分析了幸福公理和公正公理,认为伦理学是服务于生活而不是社会。只有过一种可能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的选择,而公正公理是对幸福生活的保障。这种可能生活需要自我创造性,且自成目的性。

一、视角取向

作者从伦理学和逻辑学的视角出发,重新认识生活的存在和意义,告诉人们选择一种可能生活才是一种真正而幸福的人生。幸福生活是伦理学的开端,那么如何获取幸福,成为作者深入探究的问题。在作者看来,伦理学不是一种规范生活。因为规范所涉及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利益上的让步而确认某种可得到公认的规范".所以规范问题是"唯利是图"的,并不值得尊重。作者通过否定"ought to be "的规范语句和"to be "的事实语句,进而提出尊重生活是伦理学的唯一选择。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好生活?这就涉及伦理学真理的问题,而伦理价值判断也得到进一步关注。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伦理价值?作者在这里引入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即"无立场思维".什么是无立场?为什么需要无立场?无立场"所揭示的真理必须超越一切主观立场,无论是个人立场还是意识形态。"因为从一种立场去解释和批判另一种立场永远不会有结果,这种立场是无效性的。无立场以"存在论"为基础。任何一种存在都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存在具备自身的特性。每一种存在都是自成目的性,我们如果从主观角度对理解它,必定陷入悲观主义知识论中。因此,在理解某一存在时,必须把它当作分析的对象,用无立场的角度去进行解释。所以,价值判断就是以目的论为根据的价值真理。

作者把无立场置于生活观念中,生活的价值就在于为生活而生活,生活在自我创造性中产生意义,也就是生活的自成目的性。这种生活空间论得到哲学界的赞同,"人性的自成目的性是做一个人的创造性行动能力本来意义上的人,生活的自成目的性是过生活本来所意味着的好生活。"这就是可能生活的含义,创造性活动和自成目的性成为伦理学的基础。

二、逻辑结构

作者从批判规范性语句"ought to be"和事实性语句"to be "入手,提出伦理学的困惑和难题。因为规范无法解决人类行为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它始终是唯利是图的。所以,我们要改变一种思路,重新认识伦理学问题。于是,无立场思维浮现,成为认识伦理学的新思路。通过一系列分析、推断,作者提出伦理学的两个基本原则:幸福公理和公正公理。前者是行动原则的绝对根据,揭示合情的生活;后者是行为原则的绝对根据,揭示合理的生活。那么行动原则和行为原则有什么区别?行动原则就是"X就是做X所意味着的事情",是做给自己看的自主原则;行为原则就是"做X就是按规范N去做X",是做给别人看的让步原则。行为原则是以被允许的方式去行动,行动原则以可能的方式去达到某种效果。也就是说,一个行为就是附加了规范意义的行动。

生活是一个去"to do"的问题,就是创造性的生活。过一种创造性的生活才能使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种生活是自成目的性的,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是一种存在性的生活。追求幸福的方式就是努力过一种可能性的生活,"每个人必须尽可能去实现他所意味着去实现的可能生活,并且仅仅以自成目的性的方式去行动,即,使得这一行动在操作上是创造性的,在效果上是给予性的。"

三、运思方式

作者采用"否定-肯定"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既否定规范观念,又否定事实观念,批判性地提出伦理学以存在为基础,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社会,生活具有自成目的性,"生活的目的表现为人们所企求的东西。"在不断质疑中,作者引入无立场的批判性思维,重新对伦理价值进行判断,对生活进行分析。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有利于我们获得幸福,人的存在就是不断创造自己生活的过程。

从批判劝导伦理学入手,作者提出追求真理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更加关注生活,充满对人生的希望和热情。而幸福公理和公正公理在人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做事和做人的根据。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论可能生活》读后感


《论可能生活》读后感

小时候,幸福是一颗甜甜的糖果。长大后,幸福是一通短短的电话。现在,幸福已变得的模糊不清,我曾想是因为我拥有的太多了,还是过去拥有的太少,只要得到一件就会容易满足,就会感到幸福。多数人总会认为幸福就是拥有快乐,就是自身的欲望得到满足,就是获得利益。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中,我们却越发的感到不幸福,甚至苦恼,痛苦。常常感叹幸福怎么这么难,也会自我安慰的说:“迈过这个坎就会豁然开朗了,达到某个高度就拥有幸福了。”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的上演着,我们似乎总在绕着幸福跑,却总也抓不到幸福。

直到读了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现在社会表面上看上去成功的回避了诸如幸福这样特别困难的问题,它试图用快乐替代幸福,认为这样生活就万事大吉,但现代社会中的许多快乐无助于增加幸福,与快乐相比,每一种幸福都是非消费性的,它会以纯粹意义的方式被保存积累,会永远成为一个人生活世界中抹不掉的一层意义,幸福正是生活本身的成就,是人生中永恒性的成熟。幸福也不是欲望的满足,欲望被满足恰恰意味着这种满足的意义是有限的,因为追求满足就是期望有一个结局,而有一个结局的事情的意义必定是有限的,但只有具有无限意义的事情才是幸福的源泉,具有无限意义的事情是做不完的,所以值得一生去追求和珍爱。过分的满足或重复的满足令人厌烦,而幸福却多多益善。与利益相比,利益是为了生活,但生活并不是为了利益,幸福的事情是生活目的,利益是实现目的条件,而幸福是生活目的的实现的效果。

幸福是存在于行动中,必须身体力行。作者认为知足常乐不可信,幸福是实实在在的,幸福的幻觉是难坚持长时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也不是幸福,因为我想要的不一定是对我好的,误导我们去相信不一定是我想要的,幸福问题必须要卷入他人问题。宗教信仰中的幸福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人们只能把幸福落实在现实世界中而不能指望另一个世界。幸福的一个关键就在于幸福不能仅仅通过好的结果来定义,还必须由美好的行动过程来定义,否则不可能有幸福。幸福的行动应该是给予性的,自由给予使人幸福,它直接地,无代价的使生活变得更丰富,幸福是绝对的收获。

此外,作者认为幸福问题的根本性表现为:1.如果没有幸福,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幸福都将失去最终的价值根据,我们将不知道一切事情为了什么。2.幸福是建立公正和规范的一个必要条件。

以上对幸福的解读,让我进一步明白幸福的含义,使我有明确的目标去追求幸福,不至于南辕北辙。

《论可能生活》读书笔记


论可能生活读后感

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和制定过程以及实现途径的科学。赵汀阳的这本书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真正的伦理学的世界。

提到伦理学,我们似乎很少在课堂上涉及它,但实际上它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本书就对幸福——伦理学的第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追求幸福是人生活下去的动力。如果不能追求幸福,那么人生就毫无意义。人类的生产、消费等社会活动,根本上是为了能够生活得更好,就是一种对幸福的追求。

那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呢?幸福一直是一个尤其含糊的概念,因为它听上去过于美丽,于是人们喜欢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使用它,无论是繁华或是朴素、轻松或是严肃的场合,以至于幸福与快乐、富裕、权利和完美之类相混淆。幸福的概念就像“时间”、“宇宙”等基本概念一样现实存在,人们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但要具体量化幸福,给它一个明晰的定义,似乎有些困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大多数人的“知道”不一定是理解,更多是体会,是感性的“懂”,而不是理性的“知”。

幸福不是某种主观意向被满足的结果,通常人们关于幸福的理解大概可以概括为“心想事成”,这没有错,但还有所欠缺。“心想事成”是我想要一样东西,并且得到了它,这看起来似乎是幸福的一种表现,但是关于“想”和“成”却有几个可疑的问题。首先,这虽然是我要的东西,但它是否真的对我是有益的,并不是我的主观上可以判断准确的。可能会发生我想要的正好是对我有害,或者是没有意义的东西的情况。就像我们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对自己也同样如此。所以“我想要的”并不等于“对我有益的”。其次,由于知识获得不够充分,或是心理不成熟,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别人误导我去相信这个“成”就是我想要的。我们不断被他人告知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需要,至于这些是不是真适合我,并不清楚。另外,在许多时候,我所“想”并不是我自己能够给自己的,而是必须由别人给我的。因此,幸福就要依赖他人,就不是自己决定的事了。

由此看来,幸福的原则是超越了主观性的。幸福并非总是与主观意愿恰好一致,并非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知道如何获得幸福,许多人往往只能拿快乐糊弄自己。但无论如何,追求更好的生活总是好的,至少有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追求的同时,明确“所求”对我们的人生是否有价值,方式是否合情合理,时刻保持一份理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幸福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论可能生活》读书笔记范文


《论可能生活》读书笔记

这本书以无立场方法论重新分析了幸福和公正问题,试图重建一种综合中西理论优势的当代美德伦理学。其中关于幸福的两条原则:自成目的和他人礼物,典型地表达了作者在美德伦理学上的当代推进。

翻开这本书,我不禁大为头疼,这是继《教育哲学》之后又一本略微晦涩难懂的书籍。果然读第一遍时,毫无头绪。尽管作者已经将重要的句子加粗,仍然在我可怜的、贫乏的理解之外,如:“任何一种‘应该’都有可能是不应该的”。读了两遍都一头雾水,直到联系上下文时才明白,这句话是在论证规范是必须的,但它在价值上不值得尊重,重要的是人性,而不是规范。要区分生活本来的样子和它“应该”是什么样子这就引出生活的意义。现代社会倾向于以形式去掩盖内容,而实际上生活不是为了社会机制,而是为了生活本身的意义,社会须服务于生活。

生活以人为本,生活的本意是创造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作者继而提出“可能生活”这一概念。可能生活是以“可能世界”为背景创造的。“可能世界”是莱布尼兹以来非常重要的逻辑和哲学概念,他认为可能世界是由无数个现实组成的。同样,可能生活是指如果一种生活是人行动所能够实现的,那么就是一种可能生活。可能生活越多,生活也就越丰富,而生活的规范手段——伦理学从根本上只有两个问题:幸福与正义。因为人什么都想要,一切以利益为中心。接下来的章节论述了伦理规范的各项指标或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幸福就等于是好的生活。如故不能追求幸福,圣湖就变得毫无意义,因而过于不幸的人有礼有自杀,尽管自杀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明智和不允许的。对于可能生活,作者是这样理解的:例如某人缺乏友谊生活,我们不能认为他其实想要但假装不要友谊,因为他在主观上可能真的不想要;也不能因为我们想要因此认为他也想要。因为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衡量他人生活。因而,某人缺乏友谊之所以是一种不幸(无论他是否意识到),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人本来意味着可以获得友谊的幸福且本来可以获得这一幸福,不管一个人想不想要,但缺少一种可能生活就是缺少一种可能生活。

要论证作者提出的可能生活的合理性,作者提出了“无立场”怀疑论。正如在导论中提出的“任何一种应该都有可能是不应该的”这一论点,例如,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应该拾金不昧,之类的句子没有被尊重的理由。现代伦理道德规范只是确立我们行为的标准,而不是真理。也就是说,它不一定是正确的,即使是真理,也只是相对正确。但是,去哦们可以怀疑真理,却不能动摇真理。任何一种立场都可以怀疑,我们依靠的就是存在。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连续发问让人们认同他的观点,然而他的提问也是自己内心情感、态度的反映,不是存在,因而,这一方法是由漏洞的;再如斯金纳,他的方法实质上是让人们为了另一些利益(不被惩罚)而放弃一些利益——遵守道德规范;又如现代伦理学,分析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个别行为和特定利益,所以从来都不关注人性。

作者对于现代伦理学的批判是尖锐而深刻的,集中体现在本书的附录中。我最欣赏,也由衷赞叹的是附录一:两种罪行和闭着一只眼的伦理学。什么样的罪行最需伦理学关注?作者提出了两种罪行:一是极端犯罪,而是疯狂犯罪。极端犯罪例如抢银行,恐怖袭击之类,穷凶极恶,确实有着明确目的和利益取向的、头脑清醒的罪行;而疯狂犯罪则是“为罪恶而作恶”,如虐杀战俘,虐待儿童等等。有两部关于变态心理和犯罪的电影,我很喜欢,是《枪王》和《七宗罪》,罪犯失去了理智和人性。

伦理学最应关注的当然是后者。然而,现代伦理学在规范社会秩序,塑造令人满意的道德生活方面却非常欠缺,似乎人人都不满,似乎很少有人能做到。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可以用一件小事来说明。如果一个学生想要他的成绩达到60分,那他自豪把目标定为80分,如果他仅仅定60分,那么很可能,他60分都考不到。规范亦如此。现代伦理学规范给予人们最低的要求,于是人们达不到这个要求。没有美,善就没有意义;没有深刻的生活,规范就没有意义。

《论可能生活》读后感1000字


学会寻找可能的幸福

这是一本有关幸福生活的书。可以给想要幸福的人找到出口。一、生活是幸福的赞赏通过大的哲学视野来探索细处的关乎每个人生命的细小话题伦理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询问生活意义。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里,从对生活的意义叩问入手,以生活本身的目的为主题。

在今天,关于生活意义的叩问似乎已经变得奢侈与可笑。随着社会机制日益发达,人们在利益的昏迷中失去了幸福,在社会规范中遗忘了生活,就好像行为仅仅是为实现体制的规范目标的行为,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生活意义。社会成功了而人失败了。生活本意在于创造幸福生活,幸福是生活的根本目的。幸福是什么?幸福,从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所以我同意——幸福是一种幸福感。幸福应该是一种感觉,所以幸福不幸福不是别人能够说了算的。

作者的观点,抨击了传统文化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这种观点的可悲之处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完全忽略了内心的感受,而只在意跟别人比较是否在人之“上”。

史铁生说:“我们都没有自己的底线,得到过还想的到更多;失去时,却从来没有想过,还有比失去更糟糕的事情。”我认为生活的每个阶段都是幸福,只是有时候我们把幸福的底线划得太高了,所以轻微的、小的幸福感就在底线以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活着,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啊,至少它给了你体味更多的幸福的机会。

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使生活值得生活极端悲观主义者叔本华曾如此分析生活:如果愿望没有实现,我们因为不满而痛苦;如果愿望得以实现,我们就因为餍足而痛苦。一句话,生活是痛苦的。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离间了生活与生活目的,生活目的成了遥远的目标,生活也就似乎总是在“苦”中酝酿。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以“先苦后甜”来自我安慰。最后就算有了好结局,我们依然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感觉不到“甜”。这又刚好切合叔本华的思想了——“因为餍足而痛苦”,或许也只是认命:生活本来就是痛苦的。

《论可能生活》批驳了叔本华把生活目的看成某种结局,以“利”来支撑生活的观点。他认为生活中最主要的不幸是把生活目的理解为期望给予完成的某个最终目标。因为这类最终目标就是设想进行一系列行为而终将获得某种结局,但任何行为及其结局都是生活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所以,把某种结局看成生活目的或生活意义是致命的伤害,无论达到或没有达到这一结局,都是痛苦,都没有意义。

但是我有些不解,既然幸福的感觉是属于个人的,为什么不能用利来支撑,如果我的幸福感是源于利益,要我用道来支撑自然就是违背我内心的感受了。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赵汀阳提出了无立场哲学的这一崭新的思想。作者的“无立场”思维的深层意义是认清事实、看清道理,是为了创造可能的道理。在学术研究上,无立场固然能够确保客观性,但是知识的大厦不是空中楼阁,必然有着前人知识的根基,所以每个人的思维中不仅仅是自己的思维,也有着前人思想的影响,所以谁又能说自己就是“无立场”了?无立场哲学的思维这是一种理性的狂妄吗?

论可能生活读后感


论可能生活读后感

《论可能生活》给我启发很深。书页上折痕颇多,批注也密密麻麻。偶有几次夜深人静,手捧书卷回想往事,竟潸然泪下。感触最深者,是作者对幸福及其追求方式的论述。

作者赵汀阳指出了几种对幸福的常见误解。有人认为在规范内生活,才能获得幸福,但是无论这些规范来自人世还是宗教信仰,都贬低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甚至可能背离人道;还有人认为获得了快乐就是幸福,不管这种快乐来自利益或者欲望的满足。的确,幸福常表现为快乐,但快乐是消费性的,幸福却可以保留下来,为生命留下永久的意义。

所以,作者认为幸福生活等同于有意义的生活,这就要求在规划任意一段生活时,着眼于生活意义的最大化。如果人像其他动物那样只是生存,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但人作为创造者,给了生活以意义。

但追求生活意义,也有其常见误区。以求学为例,家长常这样告诉子女:考个好高中,才能考个好大学;考个好大学,才能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才能找个好老婆……似乎求知之目的,只在于工作、老婆,而无关乎身心成长,而一代代青少年的人生,因此而孤独、偏狭、枯燥。类似的行为都可以这样分析:如果行动A只是为了实现行动B,不管行动B是否实现,A都可能是无意义的。因为假如B没有实现,按照该逻辑A自然没有意义。即使B实现了,会带来一种幸福感,但以牺牲A为代价,这种幸福感会大大打折;并且A 这段生活只能成为“准备生活”,也算白活。

因此,作者认为,行动能否带必然带来幸福,在于行动是否具有自成目的性(autotelicity)。这样的行动,给人带来一种无需代价的幸福。即只要有正确的方式或步骤,这样的行动过程自身就可以给人带来幸福,要是行动有良好的结果,又增加了额外的幸福。所以,必须去探索、思考、辩证自己的哪些行动是具有“自成目的性”的,这样的行动必然会让你的生活充满意义。一般人所忽视的是:这样的行动或许未必是一些大事,更多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因为我们是通过细节来感受生活的。如此一来,无论我们追求真理爱情,还是买房购物,或是喝茶走路,都可以独具意义、洋溢美感。生活本身成了幸福事业,所谓名利野心,反而会是琐事。

诚如作者所言,幸福稀少珍贵,或许不在于其难于追求,只是人们理解她的方式有误。但愿此书让我们有些感悟,让自己的人生,以幸福的方式展开。

《论可能生活》读后感--学会寻找可能的幸福


《论可能生活》读后感--学会寻找可能的幸福

这是一本有关幸福生活的书。可以给想要幸福的人找到出口。一、生活是幸福的赞赏通过大的哲学视野来探索细处的关乎每个人生命的细小话题伦理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询问生活意义。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里,从对生活的意义叩问入手,以生活本身的目的为主题。

在今天,关于生活意义的叩问似乎已经变得奢侈与可笑。随着社会机制日益发达,人们在利益的昏迷中失去了幸福,在社会规范中遗忘了生活,就好像行为仅仅是为实现体制的规范目标的行为,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生活意义。社会成功了而人失败了。生活本意在于创造幸福生活,幸福是生活的根本目的。幸福是什么?幸福,从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所以我同意——幸福是一种幸福感。幸福应该是一种感觉,所以幸福不幸福不是别人能够说了算的。

作者的观点,抨击了传统文化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这种观点的可悲之处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完全忽略了内心的感受,而只在意跟别人比较是否在人之“上”。

史铁生说:“我们都没有自己的底线,得到过还想的到更多;失去时,却从来没有想过,还有比失去更糟糕的事情。”我认为生活的每个阶段都是幸福,只是有时候我们把幸福的底线划得太高了,所以轻微的、小的幸福感就在底线以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活着,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啊,至少它给了你体味更多的幸福的机会。

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使生活值得生活极端悲观主义者叔本华曾如此分析生活:如果愿望没有实现,我们因为不满而痛苦;如果愿望得以实现,我们就因为餍足而痛苦。一句话,生活是痛苦的。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离间了生活与生活目的,生活目的成了遥远的目标,生活也就似乎总是在“苦”中酝酿。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以“先苦后甜”来自我安慰。最后就算有了好结局,我们依然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感觉不到“甜”。这又刚好切合叔本华的思想了——“因为餍足而痛苦”,或许也只是认命:生活本来就是痛苦的。

《论可能生活》批驳了叔本华把生活目的看成某种结局,以“利”来支撑生活的观点。他认为生活中最主要的不幸是把生活目的理解为期望给予完成的某个最终目标。因为这类最终目标就是设想进行一系列行为而终将获得某种结局,但任何行为及其结局都是生活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所以,把某种结局看成生活目的或生活意义是致命的伤害,无论达到或没有达到这一结局,都是痛苦,都没有意义。

但是我有些不解,既然幸福的感觉是属于个人的,为什么不能用利来支撑,如果我的幸福感是源于利益,要我用道来支撑自然就是违背我内心的感受了。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赵汀阳提出了无立场哲学的这一崭新的思想。作者的“无立场”思维的深层意义是认清事实、看清道理,是为了创造可能的道理。在学术研究上,无立场固然能够确保客观性,但是知识的大厦不是空中楼阁,必然有着前人知识的根基,所以每个人的思维中不仅仅是自己的思维,也有着前人思想的影响,所以谁又能说自己就是“无立场”了?无立场哲学的思维这是一种理性的狂妄吗?

论可能生活读书笔记


《论可能生活》读书笔记

看了《论可能生活》这本书,觉得有点困惑,有些地方不太读的懂。也许是我这个年龄还不能对此产生共鸣,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总体感觉这是一本有关幸福生活的书,可以给想要幸福的人找到出口,提供一些帮助得到启发。

生活是幸福的赞赏,通过大的哲学视野来探索细处的关乎每个人生命的细小话题伦理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询问生活意义。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里,从对生活的意义叩问入手,以生活本身的目的为主题。

在今天,关于生活意义的疑问似乎已经变得奢侈与可笑。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高度发达,人们在利益的昏迷中失去了幸福,做什么事都想着利益,认为只要对自己有益满足了自己的利益就是幸福。在社会规范中遗忘了生活,就好像行为仅仅是为实现体制的规范目标的行为,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生活意义。社会成功了而人失败了。生活本意在于创造幸福生活,幸福是生活的根本目的。幸福是什么?幸福,从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所以我同意——幸福是一种幸福感。幸福应该是一种感觉,所以幸福不幸福不是别人能够说了算的。

作者的观点,抨击了传统文化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这种观点的可悲之处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完全忽略了内心的感受,而只在意跟别人比较是否在人之“上”。人心都是不满足的,在人之“上”并不能满足这些人,他们只能拥有一时的满足感,而不会拥有长久的幸福感。也许他们在取得成功的时候会说自己是幸福的,但是这种感觉不能长久,在一段时间之后,他又会不满足于目前所拥有的。

读《国富论》有感1500字


老子曾经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放任无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统治者)应是一个无为的政府,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好政府是很少发号施令的,但又能功成事遂。

今天说的并不是老子,而是有经济学之父誉称的亚当﹒斯密,他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茅于轼先生曾举《镜花园》里君子国里的故事加以说明人的利己行为,小说第十一回里描写了君子国里一名隶卒买物的情况: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卖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己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道。试问哪个腹中无盘算,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了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哪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路过两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

茅于轼先生讲完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偏袒自己利益引起的。因此,我们常常地错误认为,如果关心别人的利益胜过自己的利益,争论就不会发生。而君子国里发生的事情,恰恰说明了把关心别人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同样会有争论。我们同样得不到一个和谐的社会。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的商业交换中,买方和卖方通过讨价还价,最终会达成协议。而在君子国这个人人为他的社会里,讨价还价根本不可能存在。小说不得不借助两个过路老翁来调解矛盾。这里包含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以自利为目的谈判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同意的均衡点。所以利己是可以达到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利他则是一个纠纷不断的社会。从动态的变化来看,它最终必定转变为小人国。因为君子国是最适合于专门利己﹑毫不顾人的小人们生长繁殖的环境。当君子们吵得不可开交时,小人跑来用使君子吃亏自己得利的办法解决了矛盾。长此以往,君子国将消失,被小人国替代。从这一点看,人是利己的生物实在是人类社会的大幸。

第二,只要是交换都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使自己活得更舒服体面,如果没有这点动机我们为何要交换?我们有过交换经验的人都知道,交换的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产生了交换,而君子国有了市场,而通过市场的交换却是利他行为,这种动机显然是矛盾的。

借用茅于轼先生有趣的例子,我们明白了亚当﹒斯密的理论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的基础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双方才能有均衡点,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同学们,读了以上读后感是不是深有启发呢?别忘了记录下来自己感受哦

读《别人的生活》有感1500字


因为曾经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当时的我本着一个这样的想法:我要让这个不良机构为它的不法行为买账,我要让更多的人提高警惕。可是,我发现更多的人都没有拿起勇气来维权,甘心吃哑巴亏;并且他们提醒我,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我们管好自己的生活就够了,又何来闲心理会别人的生活?渐渐地,我被迫接受无奈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在向父母讨生活费时,我无法不在心里涌起悲伤与愤怒,我知道,它源于以自卑为底色的自尊,源自于想要以知识摆脱贫穷为基础的贪婪,源于以无法改变社会不公为支点的无力。

可是,通过品读别人的生活,我越发明白对于别人而言,我们同样是别人。别人的生活已然不再是展示意义上的别人,它悄然地发挥着它的内在吸引力迫使我们过上别人的生活,跟着生活大潮走。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全然与其他人无关的。确实,一个人以自己的利益为世界的坐标原点本无可厚非。但是,你总会觉得缺少点儿什么,有什么不对,是什么呢?我想,也许就是对别人生活的真正的漠不关心。

从任何意义上讲,人们追求一个更好的环境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我依然会感到难过,因为现在大部分的你与我真的对别人的生活,渐渐地生成一座围城,我们不想去理会,因为我们担心的事情太多了。我真的很想知道,在我们去追求更好生活的同时,是不是能对比我们更弱势的人保有一些同情?同情不同于怜悯,同情意味着感同身受;很难想象一个只关注自己的生活的社会该有多么冷漠!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生活过于平淡无奇,枯燥乏味;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真实的现实生活。有时我们不仅需要从书籍中获得内心的宁静,而且更需要真正地走到社会中去学会去关注与理解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传习录》中曾有这么一段话: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唯心主义总会被唯物主义批判,可是实际生活的人儿们就像王阳明先生描述的一样,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人、事、物;这些都与我们无关了,就像他们真的都不存在在我们的生活里。也唯有我们真的在眼里看见别人了,别人才是有意义的,我们对于别人也才是有意义的。

记得,我为了真正的去感受校园之外的生活而去寻找一直在我身边的却被我忽视的人,然而使我一直忘却不了的是,出现在我身边的那些少年。

在这遥远的异乡都市,永远有那么一些少年在流浪,也永远有另一部分在课堂里读书。我在黑夜里慢慢地走着,一群打工仔在街上打闹着,他们是十五六岁的男孩女孩或许也想着把这个熟悉却陌生的城市当家,可有多少渴望,就有多少现实告诉他们这是幻想。我也曾经看见过工厂的那些少年少女的生活。走进去他们住的宿舍,总会有一股刺鼻的怪味,地是潮湿的,还有一群苍蝇在半空中飞舞着。我的肠子在肚子里翻滚着,绞得人心里难受,我只好祈求早点逃离这个地方。他们有的在取笑我作,有的脸上露出难堪的笑脸打趣道:这是粗人住的地方,不适合你。有的少年却只好闷着抽烟说觉得活着挺没劲,就想着抽烟。这件事我理解到,烟和酒成了我们释放人的情绪的渠道。

在看到这些少年之后,我的内心是苦涩的,眼睛难免有一些模糊。我在想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少年,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有着与年龄不符的老成。有一些东西,在把他们的过去分开的同时,也把他们的现在和未来分开了。我感到某种悲悯的情绪在涌在心头,在他们少年时,得不到平等的生长的机遇。特别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可能一次很微小的事情就会让他们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可能是交不上学费,可能是因为年轻时的张狂而打架被迫辍学......很多时候,生活就把他们推向坎坷和歪斜的路,没人对他们负责,而他们只能接受。

我知道,别人的生活可能就会是我的生活;别人的生活早就融入在我的生活里面了,我不可能忽视。可是我不知道我能够帮助他们多少。我只知道,倘若我们都学会用一颗善心去关注别人的生活,这个社会难道不会还会有那么一丝温暖吗?

读基辛格的《论中国》有感1500字


基辛格的《论中国》是写给美国人看的。早几个月前,我就有读一读的意愿,北京培训一回来就在网上买了此书。两个月前一次和老板的交谈,老板提到他准备最近读《论中国》,我也就顺势拿起来读了一遍。

粗看这本书的名字,标题很大,再加上它的大块头,使习惯快餐文化的现代读者容易望而却步。其实基辛格重点还是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美关系,虽点到了一些秘辛,但总体上说,还是站在战略和文化的高度,来审视中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然,基于美国的视角是这本书天然的出发点。作为老牌的政治参谋和外交高手,基辛格在这本书里更多的是告诉美国的下一代,曾经的历史,以及为什么要与中国共存,如何共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终日被包围在中国人自己的评论里,无论赞美还是谩骂,终究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跳出三界,从别人的文化视角看看自身,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国的对外策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入骨髓。

1.柔弱与强力

看来,基辛格已经非常了解中国文化,他用了势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间的差异比喻成中国围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中国人讲究谋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西方文化,更多是靠实力和数字说话,吃一个子就是一个子,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国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国人喜欢把几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看,运用一种类似于太极拳法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做是大周期。如果能从这样的高度看问题,有许多令西方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2.借力打力,无中生有

在古代,这叫以夷制夷。战后,中国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生存是第一要务。中苏关系不好,可老毛还是邀请赫鲁晓夫回国途中顺访北京,其实双方没有说任何实质性的事情,可就在赫鲁晓夫离开后不久,老毛便开始了炮打金门。让美国人以为是得到苏联支持的,不得不掂量直接干预的后果,结果中国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3.以弱胜强

按照美国人国际象棋的思维,他们是难以事前预判到,中国会出兵朝鲜;也难以预判到,中国人胆敢在乌苏里江,与老大哥苏联干一仗;还难以预判到,中国人敢于用大的牺牲,去狠狠教训刚刚击败美国的越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往往收到奇效。不按常理出牌,是因为中国人的世界观里,有更大的更宏观的理。

二、美国代表了值得尊敬的文明

基辛格在书中有一段话,我印象深刻。摘录如下:美国社会永远不应放弃对人的尊严的承诺。美国对事物的判断永远不可能与美国对民主制度的看法分开。有些事件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反应,即便会损害总体关系也在所不惜。

远的不说,看看美国最近这些年的一些行为,你可以说它是侵略,但细究起来,会发现,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利益,它还是很看中意识形态的,否则无法解释它的行为。当然,你也可以说,传播意识形态也是它的利益。

就像看一个人一样,如果仅仅是唯利是图,你当然会鄙夷。但如果这个人在唯利是图的同时,像传道士一样在坚守什么,在相信什么,在传播什么,尽管他的很多观点你无法认同,但在你的心里,是不是也会生出一些对这个人的好感呢?

三、两种文明共存共生

就像今年夏天我在北京听到近似戏谑的观点,地球上的不同文明来自不同星球,所以差异巨大,水火不容。中美两个文明确实有太多太多的不同点,可它们都大到谁到吃不掉谁。

中美,好像代表着人类成熟文明的两个方向,在根子上具有不同的理念,在一定的时空里,保持并行。让我们看看,最终会怎么样?

殊途同归还是走向毁灭?是一场非常有趣的非常有看点的大戏。嗯,是的,如果站在更高的高度,比如说上帝、真主、释迦摩尼的高度,望茫茫人世间,倒真的只是出戏。

要补充说明的是,貌似在中国这个文明里,普通人要承受的东西,大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这一点,在最近的一篇《从1942说起》就有提到。

读亚当·斯密《国富论》有感1500字


《国富论》是亚当斯密的作品,其中他跟我们一一分析了经济与国家的种种关系,读后笔者觉得受益匪浅。

亚当斯密在230年前就熟悉牛顿的思想,他还撰文赞扬过牛顿,后来他用牛顿的物理学原理作为经济体系,造出了一本掷地有声的《国富论》,后来西方就出现大量的所谓经济学名著。因此,世界就像开设了一个经济文化大赌场,所谓的经济学家就像赌场中一个个旁观他人输赢的马仔,围绕着博弈实体经济学理论凭个人感觉进行猜测,凭个人主观意愿盲目欣赏。但《国富论》里没有引入输赢与均衡的标准,没说怎样取胜,没有给出一个整体如何对大小的区分,没有开端,没有终结,也就是没有边界,都是一些宏观抽象的概念。无论混沌和有序怎样互相转换,《国富论》中并没有给出任何博弈行为取胜的依据。全世界经过230多年的研究,没有发现什么有效可示范的依据。230年以来,无数人渴望从书中挖掘有用的东西,最终发现了一句话看不见的手,它在《国富论》中只出现过一次,众所周知,一篇巨著里一个词出现一次,最多只能称其为一个文化信息,一个词偶然地出现,这不是经济学思想,更不是理论,亚当斯密也就没有定性解释过它的本质特性。人们对它似懂非懂,几乎所有人的解释都是自圆其说,一传十,十传百,无限的放大,看不见的手就成了神话。

今日我们用《博弈圣经》实体与性质的观点解释看不见的手,它就是博弈实体法则的威力。博弈实体法则的瘾魂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其内在逻辑是道德与博弈的法则,市场经济就是根据一套博弈法则使资源配置通过道德协同与博弈协同得到调整,亚当斯密的自发秩序和看不见的手都是在观察博弈实体时得到的感觉。他宣称市场经济要自由放任,一切追求最大化,他是为了维系两个假设,一是效率,二是穷人的生活。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只有对那些追逐自我利益的人们才格外地积极,这会带来你死我活的竞争和掠夺。西方的经济学大师,今日的大政治家、博弈专家都明白,二人同性质的博弈对局不是博弈实体就不存在看不见的手,对个体疯狂的掠夺就无法干预。可以想象在230年前亚当斯密已经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了博弈实体的威力,可惜他还没有认识到博弈实体的本质特性,他感觉到,人类行为的结果是非存心出现的,好像参与者带来的利益不是上帝,也不是政府,都是吉祥慈善是看不见的手给予的,这是一个赌徒,对赌博结果的无奈,对博弈实体的无知才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们从逻辑的哲学出发,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博弈实体战略,发现它的文化结构复杂而宏大,人们难以理解,语言也很难表达,它比《国富论》描写的看不见的手复杂得多。看不见的手只有简单的几个逻辑步骤就可以告成,特别对哲学素养准备不足的经济学家他首先感觉到看不见的手语言流畅,琅琅上口,还有一个手以稳固的形象在场景中的表现,它还抽象而高度概括了市场运行机制恰是看不见的手,人们就深信不疑,学者也相信它,传播它,把它神话了。

马克思、恩格斯也讽刺过看不见的手,这种关系就像古代的命运之神一样逍遥于环球之上。看不见的手没有表述政府特殊宏观调控对市场干预产生的社会效应,没有谈到政治人物和政府行为追逐国家利益的外交动机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没有表述官员的行为是代表国家实体战略的手,这是亚当斯密理论的缺失。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不会演绎出正理均赢论,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外交的通用名词,不谈正理均赢论,人们就会缺失道德,缺失人性,缺失对博弈实体社会的凝聚力。经济学的理论忽略博弈实体政治的社会特性也只能称为个体经济学和穷人经济学。如果不谈正理均赢论,一切追求最大化,它会逐步地使经济资本不断的扩张、掠夺、侵略,一定会跨越良知和人性,它没有具体阐明博弈实体法则的重要性,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理论。

忽略博弈实体政治,单一的追求主体效率最大化,有权有钱的人不知道自己与实体的关系,就会藐视博弈实体法则,使人的利益透支,权益透支,肆无忌惮,变本加厉,最后的疯狂形成巨贪罪恶,一切追求经济最大化的经济衍生物,像道德与诚信将会消失,一切浪费、污染、错误都包藏起来,表现虚拟的实体假象,最后造成经济危机,物价膨胀和市场经济大萧条。我们看《博弈圣经》二人对局的取胜原理,再看科学发展观的定义可知,以人为本的行为才是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博弈圣经》在开篇中有一句话:博弈并不关注目的的本身,而关注达到目的的行为,达到目的的行为才是经济研究的内容。

一切皆有可能――读《看上去不可能》有感 (35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看上去不可能》,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什么都有可能,只有相信自己做得到,努力去做,就能成功。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世界上在人们看来不可能的事,有很多都成功了,比如:以前人很想上天,可又觉得不可能成功,可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爱迪生梦想造出电灯,有人说不可能,但今天我们拥有了星星一样多的电灯;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埋头两弹一星时,外国人嘲笑说,中国人永远不可能造出原子弹来。可今天,我们却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文章当中有一句话令我感动,什么都有可能!只有相信我们能做那些不可能的事,只有努力去做它们,我们才能把我们固有的才能发挥出来。

看看这些伟人,再想想生活中的自己,就觉得自己有多么惭愧。平常做数学每练有什么难题就连想都不去想,直接等到数学老师第二天评讲时抄进去,现在想来真是自己害了自己。

平常我们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要迎着困难上,一切皆有可能!

福建福州台江区台江第三中心小学505班五年级:勋鹿王道

读《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有感1500字


读《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有感1500字

那片云 千岛湖读书会

有道是指缝太宽,光阴太瘦,时间总是在指缝间不经意地流走。回首过往,蓦然惊觉,我的人生已经虚度了将近五十个春秋。试问人世间有几人能活百年,原来我生命的三分之二岁月就这样在碌碌无为中消逝了。

当《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这本书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可以说我带着一些迫不及待的心情开始翻阅。美国时间管理之父阿兰·拉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掌控时间,如何掌控,以及克服自己安排时间的种种问题,并因此掌控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实现梦想,体现价值。不可否认,作者的许多观点都能击中我的弱点,真有点冷汗淋淋的感觉。是的,人生苦短,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现在不去掌控,何时再开始呢?生命的色彩,必须由自己决定。冷静下来想一想,是该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日子了。如果我们的生命只有六个月,只有三、五年,又或者你的人生还有漫漫长路好走,那到底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是把虚耗生命,把梦想束之高阁,还是怀揣梦想,砥砺前行呢。亲爱的,前路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不要梦想着这世上的千万条路任你纵横,没有努力,没有付出,没有汗水,一切都是空谈,就算你含着金钥匙来到人间,也会掉色。

掌控生活的首要任务是掌控自己的时间,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对于交友严谨,生活有度,善于统筹安排,合理利用时间的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只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这取决于我能不能拒绝来自外界和来自自己内心的诱惑。五彩缤纷的世界引诱力太强,平凡的我,很多时候根本抵挡不了。但其实真正的恶魔来自自己的内心。和很多人一样,我常常恐惧失败,害怕把自己的不足之处暴露在人们面前,以至于裹足不前。而且与生俱来的惰性,总是让自己不由自主地懈怠下来,不愿去尝试去努力。更多的时候我会逃避改变,沉溺在现有状况之中,品尝满足和惬意的滋味。

所以,现在第一步就是要对付恐惧,而不是让它阻挡前路。我的恐惧也许来自于性格、能力、学识的欠缺,害怕对他人作出承诺后却没有结果,害怕对自己承诺过后却毫无收获。对付恐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所谓的消灭、包容、引导、放飞等等,而最终概括起来只是一句话,前路只有我自己,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次尝试新的事物,我总是不断地鼓励自己,接受外界的鞭策,只要迈出第一步,那么第二步,第三步也必然会紧跟上来。就如同参与到"一月一书"阅读小组来的时候,其实我不是对写读后感这件事有恐惧,而是怕知识储备太少而不能妙笔生花,羞于示人,以至于给人敷衍了事的感觉。其二,就是因为懒惰了,"一月一书"阅读小组要求每个月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这对于已经习惯了随性做事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幸好,一个月有30天,我有足够的时间为此做准备,只要每天把阅读的任务完成,抓住书本的精髓,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完全不成问题。当然,对于写得好不好的问题,我相信也会渐渐好转的,所谓熟能生巧,也就是如此吧!其三,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惰性,无论如何开始一种新的尝试,肯定会有辛苦,需要付出。而满足于现状,是人们最大的毛病。那么渴望改变的需求是最好的动力,我也开始试着为自己列出目标清单,确定A级目标,确定A-1级目标。并尝试使用"瑞士干奶酪"的方法,在要做的任务上面戳出一个个小洞,化繁为简逐步去实行。是的,当我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恭喜自己!

前面说到只要迈出第一步,后面的步伐就会紧跟上来,其实也不然。我不存在着拖拖拉拉的行事作风,但很多时候我会自然或有意地去逃避,毕竟完成这些目标,需要不断地努力,辛勤地付出,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说到持之以恒,这可是最大的问题。再努力再辛苦,一天两天都不是难事,难的就是持之以恒,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阿兰·拉金把它比作是一匹野马,实在是太形象了。增强意志力的过程就像驯服一匹野马的过程,过程虽然简单,但事实上却很难很难。唯有告诉自己,亲爱的,前路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无不是意志力坚强的人。

日月如梭,岁月更替,很快我们就会到60岁,70岁,希望到了那一天,我不会觉得自己虚度了人生。回首往事,有一份欣慰在心头。

读《论中国》有感


读《论中国》有感

说起基辛格,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历史课本上毛主席与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张经典照片在当时震撼世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中就包括亨利·基辛格。由此,中美两个大国经过长达20多年的相互对峙后,终于走向了和解。

基辛格在 2011年5月27日迎来了自己88岁的生日,其重磅大作《论中国》也在这一天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今年10月,《论中国》简体中文版隆重上市,各大网站争相报道,不啻为十八大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论中国》这本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每个曾经或正在关注中国命运的人,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一读。

"世界之王"的陨落

书的前半段,基辛格介绍了中华民族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清以前的中国,国运昌盛,四夷咸付,是以中国人酿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自我意识。至于愿与中国通商的周边国家,天朝皆视其为"蛮夷",称通商为"朝贡",以示承认中国的至尊地位。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其对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国。

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列强环伺。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实力争夺的目标。

大国博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者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地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敬服不已。基辛格甚至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例如,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开始发展霸权主义的苏联早为毛主席所不喜,即便中苏还是盟友。有趣的是,在炮击金门的3周前,赫鲁晓夫刚刚访问北京,致使艾森豪威尔指控苏联授意毛泽东这么干。而在台湾问题上,毛泽东又利用赫鲁晓夫的左右为难诱使他发出核威胁,这个赫鲁晓夫自己都承认无意付诸实施的核威胁使苏联和美国关系限于紧张。毛主席将赫鲁晓夫当成了棋子,当成了剧本里的一个演员,获得了宣传上的重大胜利,"底气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级会谈。于是,两位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高下立判。

1978年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全面发动了侵略柬埔寨战争并占领柬全境,妄图永久占领老挝与柬埔寨,将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

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之前,邓小平效仿当时的毛泽东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并在2月4日"在围棋棋盘上布下了最后一颗棋子——路径东京停留",达到了将中国融入世界、孤立越慢的目的,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基辛格用《孙子兵法》和围棋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妙政策,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化繁为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国博弈的神奇。中国两代领导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巧妙地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外交和战争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放眼世界,除了中国人,谁还能有这般才能?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政治不是儿戏。咱们老百姓想当然的事件其实都包含着领导人激烈的政治博弈,因为他们必须为国家的长远考虑,思索如何才能为自己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我们唯有多读历史,汲取百家评论,才能体会其中的博大精深。

中美外交风云

中国和美国,地广人稠。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庞杂;一个发展迅猛,领先世界。中美两国遥远的地区性差异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注定难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发展两国的外交关系对所有领导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始终将利益与意识形态明确区分的。作为一个党员,我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我也喜欢美国的电影,喜欢超级英雄,甚至还翻译过美剧和动画。我认为,排除政治因素,这些都是全世界的财富。在政策方面,中国领导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拥护者,基辛格声称:"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适性,也就是干涉别国的内政。"在外交上,中国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往往包涵数层含义,往往令喜欢直来直去的美国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煞费苦心,热烈讨论,方能解出此中曲直。

美利坚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从长期敌对转变为盟友的?答案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共同反对苏修的霸权主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恢复,这是冷战时期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胆举动,而在这之前,时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为尼克松访华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为亲历者,他的描述无疑具有准确性,他所披露的细节也是其它历史书上绝对看不到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他多次访华,有幸与中国的三代领导人交流切磋,对他们的理解是不同寻常的:他称毛泽东为"哲学王",周恩来儒雅、随和,他还特别欣赏邓小平的实用、江泽民的灵活,认为这两人都在审时度势,为把中国带出备受孤立的国际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奥巴马2008年竞选团队亚裔事务顾问薛海培认为:"美国进入全民思考中国带来冲击的时刻。想跟中国干仗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这对美国民众影响很大。"世世代代生活在优越感之中的美国人第一次感到了威胁。

然而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国无法忽视这个大国的存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未来的格局和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来共同维持世界的和平。

在当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的崛起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独立辩题。相比之下,奥巴马对华态度比较温和,而罗姆尼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分激进。事实上,美国大选的候选人为了拉选票,通常会在竞选中对中国强硬,但是上任之后马上变脸,开始缓和对华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国选举时,克林顿激烈谴责老布什的对华政策,他攻击老布什"纵容"中国,扬言要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中国人权挂钩。可后来,克林顿对华的亲切有目共睹。只有过来人才懂得,与中国搞好外交关系才是硬道理,纵使美国总统为了国内的呼声而采取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政策,也不会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的正常关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的愿景。作为普通老百姓,和谐发展的中美关系是两国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论中国》这本书对中美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美国人应该多读,因为它能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更应该多读,因为基辛格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领导人的决策不吝大加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中国人读此书,既能了解历史,又能看清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对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大有裨益。

作者:齐鲁银行青岛分行 纪茜茜

喜欢《读《论可能生活》有感1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国富论有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