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越读后感
熊锐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争先大西南
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中国目前在一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做得好,但别的国家很难达到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底气所在。只要我们学习别人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梦"的前景必将比"美国梦"更广阔。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 "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当代世界大国中罕有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作者提出:每个人因为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与超越》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这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合作。
阿德勒认为对于人类来说,肉体和心灵二者是生活的表现,它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心灵正是指挥肉体朝着一种能使我们获得安全和优越地位努力的。只有那些对他人产生兴趣而又决心要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心灵才有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技术,使肉体正确行动,从而超越自卑,使自己鼓起勇气前进。
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端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在人的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示着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早期记忆又特别重要,因为它显示了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简单的表现方式。梦是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梦的目的是在支持生活方式,并引起适合于生活方法的感觉。每个人做梦时都好像他在梦中必须努力追求优越感一般。
家庭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父亲必须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合作,以良好和积极的方式处理好职业、友谊和爱情三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是家庭的延续。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是学校教师的任务。教师应该对儿童有真正兴趣;同时也训练他们对别人发生兴趣,使他们走上独立而又与人合作的生活道路。
青春期的所有危险,都是由于对生活的三个问题(职业、社交和爱情)缺乏适当的训练和准备所造成的。青春期给人的只是个机会,是开始对成年人的生活问题做出独立的而有创造性的解答。
罪犯也是追求优越感。然而,由于罪犯追求的是属于他们私人的优越感,结果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全部失败。我们应该指出他们的错误所在,并鼓励他们对别人发生兴趣,学会与别人合作,同时采取其它有关社会措施。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由自卑走向超越,社会犯罪的数目也会大大减少。
作为生活三大问题之一的职业,与其它两个问题紧密相关。童年时期的经历和人后来职业的选择大有关系,家庭和学校对儿童未来职业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爱情和婚姻都是对异性伴侣最亲密的奉献。每个人在爱情和婚姻中的表现都与他的生活方式相一致,都与反映出他是自私自利的还是充满合作精神的。
在《自卑与超越》里,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接收到任何负面的信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因此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使自己在生活、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偏锋,能够超越自己。
书上说到:我们的文化和国民大抵都有一种自卑而超越的心理。这种心理对我们文化中重视教育和教育价值的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的,我觉得它也是一种学习心理,因为有矛盾才有进步,只有把学生置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他才能进步。然而,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每个孩子都去追求优越感。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教育者必须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精神健康和幸福,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风格,否则会造就成被称为生活的失败者的各种问题儿童。这些儿童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溺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而这些错误的优越性追求,正是教育中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注意的地方。
如果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而得不到及时纠正,对人的危害是严重的。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第一,澄清学生不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同时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不能总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相反,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克服不足,发挥优势,找回自信。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胆量,让学生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和我能够做好!,不断给自己增加勇气,树立对自己、对人生的自信心,以这种自信与自卑对抗,战胜自卑。在学生能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学生,让学生达到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一点特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第三,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让学生知道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误,有了错误就要正确的面对批评,让学生知道父母和老师说你不对和比别人差,其实并不是说你真的很差,而是为了给你一种鼓励和鞭策;或者只是一时的气话,并不代表他们的本意,我们应该分析他们当时说话的场合和情境,不能捡起话来就往自己身上套。如果真是他们的不对,你也可以事后与他们评理,为自己辩护。对同学们的评价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总之,我们不能消极地对待别人的批评和评价。
虽然,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心理素质教育,防止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了自卑也应当正确对待。帮助学生树立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这样学生才能健康、更好地发展。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细细读完了乡土中国,读完之后,愈加迷茫了,我本是激情万丈地开始读一本本书的,但读完之后,我不知道我将来该做什么,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给我影响最深的无疑是最后一部分生育制度了。我愈发地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将来的方向,人类存在的意义感到无意义了。
费孝通认为,人类抚育下一代,出于两个缘由,一个是想通过集体的延续来完整自己,因为个体在时间上是无法永存的;另一个是人类生存是依赖集体的,而为了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人类必须生育保持足够的人数。
你也许会提到动物为什么会呢?会抚育的动物是出于本能,他们无可避免生育,然而我们人类可以跳过生育,因为有避孕套等一系列避孕措施,然而我们还是没去避免这损人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有文化方面的作用,然而费老是从功能学派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那么就是说文化的存在是为了弥补本能的不足而利用社会的力量使人类延续,这便说明文化是有意义的,也就是之上所说的两个缘由。
我们在没有选择的能力的时候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了,然后在父母的养育下开始长大,当我们去思索自己存在的意义的时候,我的背上默默地背负了许多责任,亲情,让我不得不活着。我要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要为爱我的人们负责等等诸如此类不得不活的理由。
在讨论社会制度时,我常以为我们应当把人类的感情看成社会所培养出来的结果,不能看成社会制度的基础。我们可以用社会生活的需要去解释人们感情所寄托的对象和发泄的方式;而不能以感情来解释社会制度的方式。
这句话虽然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但我却在背后读出了很多冲击我的东西,比如感情只是我们自身的某种需要而已,而并非针对某个人特定的情感。举个更直接的例子,比如爱情,一见钟情,用华丽的辞藻把它修饰的如此美好,前生命定,人海之中的缘分诸如此类等等,但我更觉得这是爱情者的虚伪而已,从来就没有什么唯一,没了你活不下去之类的说法,谁离了谁,经过时间的冲刷依旧会活的好好的。
人类感情看成社会培养出来的结果,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友情,往往住的相近的人感情会比较好,心理学上也有这种说发,感情的深浅和距离的远近成正比。往往你会和你身边的室友,同学亲密地多,因为你们有更多的接触的机会。社会团体的团结是靠了日常的关系以及从而发生的感情,反过来说,日常关系的打断是引起社会团体内部离异最可靠的办法。倘若你们不在一个寝室,你们的感情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人类的感情只是在一定现实物质条件下的培养而已,现实物质的条件的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你们的感情怎么样。更直接点说,做好了先期条件,剩下你们感情的发展只是履行必定要履行的一条路而已。当然,我承认也有一定变数,但更大程度上的这种先期决定让我对知己,朋友等等诸如此类美好的词语产生了一定的怀疑。我更觉得,这只是人类的一种抱团互助行为而已,有的人怕孤单,有的人有困难,大家需要集体来帮助大家,所以亲密,知己不过是一种掩饰而已。
这样一想来,就感觉任何感情都是不可靠的,再极端些,就是没有可相信的,没有可依附的。
婚姻关系绝非寻常的人事关系可比,其深刻处可以穿透两个人的人格,教他们发生最密切的精神上的接触以致混化。
婚姻,爱情,还是这些词语,两个人的结合是否能相亲无间关键在乎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两人的过去生活的环境中包含的许多要素是否相似,另一方面是两个人是否有意愿亲密无间地过下去。
费孝通认为人们生活的环境里语言体系有着差别,认知也有着差别,说的通俗点就是价值观念,而这是造成许多冲突的本因。所以他认为两个在相同环境下成长的人是最适合一起的,也就是说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最适合婚姻,然而社会是禁止乱伦的,原因费孝通认为是出于防止亲属之间的关系结构的损坏,也就是乱伦带来的亲属混乱,辈分混乱,所以社会文化上禁止乱伦。这在先天上埋下了婚姻的苦因,因为最适合的是不能的。
个人与团体相合须使人对于他所做活动和自己生活的关系有认识,活动,生活,社会三者综合。须一个完整的人格,个人一举一动在一个意义下关联起来,这意义又必须要合于社会所要求他的任务。现代技术的发达在社会组织的本身引入了一个超人的标准,即以最小的成本最大收获的经济律。
而现在的社会暴露的问题是支配这活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参加活动者的个人目的,甚至并非社会的目的,而是为生产而生产,为效率而效率的超于人的目的,资本主义的不断积累是出于财富于天上的动机。资本主义为了利润而生存,也许在经济匮乏的时候,资本主义是一个让社会加速发展的良方,但到经济发达后,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反而操纵着人的可怕恶魔,当人们已经满足于物质需求的时候,资本主义并不满足,他依旧要去追逐利润,他的信条是利润或者死亡。这样自然会造成许许多多无数浪费的现象,甚至是无端挥霍本身就十分稀缺的资源。现代社会最讽刺的一副画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这样生动地上演了。
同时,人们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目的而活着,就如同上面所说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效率而效率,这完全就是这种不良的逐利机制在操纵着人类,已经让人类迷失在物质中,不明白生产最初的意义所在。
在西方,有个现象很明显,少做工,多得报酬,活动本身无乐趣。这是社会解组的现象,因为这里充分表现了社会缺乏完整。
在我们很多人在不得不活着的条件下,在满足物质需求的要求下,会为自己去寻找一些乐趣,可以是理想,可以是事业,可以是兴趣爱好,然而这在我看来,更像是在不得不活着的基础上找点乐子打发自己的时间,来麻痹自己,还可以用爱情等其他东西麻醉自己。这依旧没有意义,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更何谈世界如何。
甚至,我不明白我想要的意义是什么?我不知道存在的意义,一切的意义,我觉得开始质疑一切,活着同样开始迷茫没有动力。
我整理了下思路,我缘何活着,很多原因,我要负责,我怕死。怕死?我不由思考怕死是本能吗?当我们对死亡没有定义的时候,会怕死吗?我们不知道跳崖会有多痛苦以及对后果无所知还会怕吗?动物会怕死吗?动物有死亡的概念吗?如果都没有这个概念,还会怕吗?
但是,出于意识的活动,我想象死亡就感觉毛骨悚然,一想,虽然我没经历死亡,但大抵是思维停止活动了,我突然感觉无法想象我的思维停滞,然后我无法想象,甚至无法想,什么都没有的概念。然而我们终究要去经历死亡。
这么说来,我终究是不想死的,那么我不想死,我活着究竟想干什么呢?我不能为了不想死而活着吧,我想活着有思维,我想活着能行动,能思考,思考一些东西,那么思考是我的活着的意义吗?那我思考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行动的又有什么意义呢?为社会,人类发展做出贡献,那么我死后,这些又于我有何意义,唯一有点牵强的,那么就是这些不止在我身后有意义,对我现在所处的环境也有所益处,可以让我生活的更好,那么为什么生活的好就是有意义的了?这样说来,无好无坏,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我太小看价值追求了,还是真的价值追求真的没死了有意义。也许是我看的书还不够多,思考的东西还不够完全,但这种想法真的很容易让人低迷,让人意志不振。
本来我觉得我只是想努力读些书,让自己博学,然后再开始找自己感兴趣的,找一个方向专精。这是我想找的,因为我明白自己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这仿佛出于本能的欲望掩盖不了我时而想起追求的意义的时候的那种茫然无措。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这本书最开始就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乡土中国,并不是说中国的乡村,也不是说中国乡村的乡土性。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响。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乡土社会受到了冲击。中国出现了很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具有了现代社会理性、变化速率大、关系不稳定的特点,可是仍然中国社会的文化是乡土性的。
一、土里长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过,为什么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逆来顺受是很自然的。中国人是不太懂反抗的。当自己与别人产生并非无理的矛盾的时候,中国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约束自己,以和为贵,所谓克己。好比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儿子和别人儿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儿子错了,肯定都是劈头盖脸把自己儿子骂一顿。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说,因为中国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饭的,在人们对自然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只能崇拜它,顺应它。天,直接关系到人们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活过这一岁。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中国人的逆来顺受来源于祖祖辈辈的顺应。这还只是乡土性的一部分。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性,很多的根据都可以从土地里找到。好比说中国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是不讲究效率的,讲究的是感情。于是人们的谈话很多都是没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无法进入正题,就连工作时也是这样,它不会像外国人开门见山直来直往。仔细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这种乡土性随处可见。
再想想咱们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稳定、保守、安于现状,还是天人合一、儒道的价值体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记。而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气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国人内圣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国依然是一个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国人是有根的,他们的根扎在土里。人就好比是这树上的叶子,一代一代的调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没有变,根还是深深的在泥土里。
二、乡土社会在转型
说是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现在真正的了解到社会转型的含义,不仅仅是从落后农业国家转向于先进的工业国家。原本一个阿波罗式的社会,显现出了浮士德式社会的特征。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受理性社会的冲击,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结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着所谓的城市综合症,空虚,没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却觉得自己没有朋友。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较活跃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人们的生活不确定因素增多。连百姓也像电子产品一样更新换代,没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们想着一辈子老死故乡,现在的人们想着出去闯荡闯荡。我们的社会在改变,而且还会有更深层次更潜在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先进的文明征服了落后的文明,也是中华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冲击是更新也是考验。
这样的转型,说不清楚是城市里气氛更浓烈还是农村。无疑城市的不确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于斯,死于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农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愿望说不定更强烈。我想这样的社会转型,是整体的,是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改变。原本不管是中国的乡村还是城市,都是典型的乡土中国。
三、法治外表下的礼治社会
按照费先生的对礼治的定义,我们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礼治社会。可是我们的社会不管从教育体制还是城市规划、司法体系,很多东西都来自于西方。它们真的适合我们吗?很多时候能够感觉到中国在面对这个世界时的手足无措,有时候被欺负了,也不知道怎么办,只有干着急。因为,我们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就算我们大中城市看起来就像世界性的发达城市一样,我们也有法律也有这样那样的现代化得东西。可是它们真的适合我们吗?
我看着中国的警察换装换得越来越像美国人,看着中国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国化的神情,看着中国的大学生穿学士服照相,或者奇装异服过复活节,有时候就会想到中国难道没有中国自己的一套东西来运用在社会生活中吗?
法治那是人家的东西。可是中国现在也说自己是法治国家了。不过中国的法治还是得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种以德治国反映的是什么?就是礼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以内,真正人人平等的观念还是无法在中国人当中树立起来。现阶段的中国,像个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们可不可以从我们乡土社会出发,思考乡土社会进步的道路?这只是一种设想。
如果说法治代替礼治是一种必然,我们要用势不可挡的经济发展来轰炸我们的社会文化吗?在社会的中心片面强调经济的时候,其他社会矛盾必然无法缓解。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并不能解决问题,也许带来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惧。
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思考就到这里浅尝则止。其实这本书可以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后来在课堂的讨论上,老师说到,这本书创作于1980年代,当时已经有人发现中国这样的社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结于中国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费老就将他于之的思考写了下来。到了现在,中国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一个陌生人社会了,平等和契约必然代替道德来管理社会。那么,中国究竟何去何从?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60多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乡土现在怎么样了?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现在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应该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现在,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现在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情况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不少热闹。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每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工。以上所述也应该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同了,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所以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当我们把视线从乡下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便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乡土的中国,费先生提到两个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谈到西方人的团体意识和他们那象征着团体的神,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国和西方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却早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早先以放牧为主的欧洲人进入资本主义文明,而后剧烈的社会变革彻底确立了团体格局,而中国一直已农经济为主,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封建思想影响数千年,在物质上的自己自足决定了意识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头为自己的修养和前途而独自寒窗,闭门造车,悬梁刺股也须自己动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道出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克己的发展会导致差异,费先生的圈子理论可谓恰当,每个人周围都会形成一个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个己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找熟人这个词。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避免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许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寒暄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这真是谁的关系网大,谁才可以捕上鱼。其它人没有这种所谓的关系,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然缩小,和别的圈子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圈进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时间后没人理他,这也显得很正常了,这也许便是中国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世态炎凉的原因了吧。
随后费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别这两章里提到了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根据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质是确定,而后者是运动,从于主流文化的应该是后者,但我却赞成前者的一些观点,像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整的秩序。虽然概念上的无知给了我很大的麻烦,但我始终是坚持一种观点的,即我认为未来首先是确定的,其次是可预测的。我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物质及其运动真实存在,并创造了一切,时间和空间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出来的,是无所谓有无的。物质的运动是可知的,尽管这有很大的困难,但当这一合理真实存在时,未来就已经确定了。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扔出一个苹果时,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抛射角,所以还没等苹果落地,你已经可以计算出它落在哪里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未来就可预知了。回过头来才知道扯很远了,然而也的确很有趣。我是同意费先生的许多观点的,中国家庭的一贯的单子的差序格局传统隔断了夫妇之间横向的联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劳动量和所劳动的重要性规定了劳动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也就男女有别了。
和谐社会今年来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这首先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类似于费先生的人治与法治,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乡土的中国的许多很好的传统也同样不可忽视,费先生说有时人治可以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这对于法治来讲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们借鉴。而两者的和谐的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我也对费先生的无讼观点深有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打官司这一名词在乡下很受争议。我这儿刚好有三次亲身的经历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现象。大约在五六年以前,我家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里的另一家有关,但当时双方都没有考虑诉诸法律,最终在村里几个有威望的老人的协调下私了,而我们两家至今也还都和气。另一件发生在大约二三年前,和我的一个亲戚有关,他们两家由于在采石场上的利益而发生争执,后果很严重,反复协调不得私了。最后争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看了。我们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于我们,但这种有利在法律上却不能保持,于是双方争吵很激烈,这方说理,另一方道法,以至于法官不得不几次暂停审理。最后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们村上,是今年暑假时的,双方发生了一点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罚款,互为邻居的两家从此形同陌路。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总是有这么一个趋势的,无讼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这正如费先生预料的那样:只有在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上进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实,这个过渡也就理所应当了。
四个权力的观点给我了很大启示,在封建社会的乡村只有默许的长老权利,推行的是一种无为政治,而我学过的知识说这种政治是一种残酷剥削的政治,我认为这其实是同样的意思,长老权利的极端发展造就了封建社会,从家长制到君主制,从父子到君臣。社会上开始形成两大对立阶级,与其说是地主剥削农民,还不如说是农民适应了这种被剥削。长老权利的恶行膨胀得到遏制,封建社会也就成为过去了。
读到血缘与地缘这几张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峡工程的所有问题中为什么移民最难,乡土人安土重迁啊,谁愿意在异地长久地做客人,几世几代被人说成是外乡人。另外以一个感触是一句钱上往来不要牵涉亲戚,仔细想来,我们村陆续开的几个小卖部还真大多是所谓的外乡人办的。但讲到学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实行AA制,因为面子总是得用经济条件去撑,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我是听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开始纠正感情上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大转变,这一理性方向上的转变同时也体现在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变化是巨大的,以至于费先生的预测几乎是事实了。名实的分离到处都是,要营养不要味觉,需要规范了欲望,但不否认的是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乡土性的社会依然将长期保持她的人情味。这一套乡土理论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将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极富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在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同样的话: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这句话的确很到位,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完稿,甚至不会有定稿,人的一生应当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费老这种孜孜不倦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求质求真、舍生忘死的实践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他那谦虚、认真、务实、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学术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费老的话结尾: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新闻学院 李茜茜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个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就是在这本书中提出和论证的,《乡土中国》是社区研究的一部比较成熟的著作,代表了费孝通先生早期社会学研究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本文主要介绍这本书的背景,笔者个人认为是主要的章节的内容,对当下社会的意义以及笔者一些浅薄的见解。
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已经交代了此书的写作经过,这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大所教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他认为和青年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应该探索一些有意义的课题来打开那些还没有人探究过的知识领域,而不是借用现成的教材来照本宣科,于是便有了这些一面探索一面讲授的讲义,其中的概念和观点也没有经过琢磨,都是具有讨论性的,"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主要是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是最年轻的一门,更不用说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而本书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1947年),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并且正在经历着解放战争,费孝通先生在如此艰难的社会环境下还能专注于这样"冷门的"学科研究,亲自到广西瑶山,云南多地农村实地考察调研,在桂期间前妻不幸溺亡,可以说是经历了重重困难,暂且不说其研究成果如何,这样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着实让我等后生敬佩!
在第一节《乡土本色》中,费老在开头就明确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国自古便是以农耕为经济基础,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绝大多数人口是依靠农业营生的。作者认为我们想要研究中国的社会,不妨把注意力先集中在那些务农的乡下人,人说乡下人有些"土气",当然这个土气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反倒是准确地概括了他们离不开泥土,依靠种地谋生的事实,同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大旱兵乱等灾难性因素所带来的人口迁移的状态。费老也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的土地容纳的人数达到饱和后,过剩的人不得不向外开辟新的土地,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老树和种子一样。
这里我有一个切身的事例,在我读高二的时候,曾听大人们提起过,我母亲的祖上是广西人,由于饥荒和战乱,祖上携着妻儿逃难,徒步跋山涉水,找到了一处和家乡的环境相似的地方(云南师宗县五龙乡)并定居了下来,确切算来,到母亲这辈是第三代。2015年,广西那边的后人根据祖上的书信,族谱和口头相传的话,找到了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们,我曾见过他们相认后的合影,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长相,照片的背景是一条河和连绵的青山,就像外婆家的自然环境一样,我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世背后居然还有这段奇妙的故事,读到费老所提到的"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想,或许费老当年所说的"大树"和"种子",便包括我母亲的族人。
交代完农业人口时代定居在一片土地上,其状态是基本稳固的事实后,作者进一步指出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是由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卫、继承产业四个原因导致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但是村落间是孤立、隔膜的,正如一开始所说的人们世代定居在某一片土地上,人口流动性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就必然疏少,这样的生活是具有地方性的,在这种限制下,乡土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人们的关系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熟人社会,在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的自由,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种自由, 规矩是习俗和礼节,是传统的、世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在第四章,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就像是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有钱有势,他的关系圈可以大得像一个小国,在乡下,一个人的圈子可能就仅仅局限于小家庭里,所以中国人对于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因为这是一个可以伸缩的格局,在这样的人情社会里,我们就注重攀关系,讲交情,大家都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波一样越推越薄。
儒家讲究人伦,这个伦就是由己推及到别人所发生的一圈圈波纹的差序,也就是我们传统的社会里最基本的概念,接着在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具体指出,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建成的网络,这网络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所有的价值标准自然也就没法超脱于人伦道德的差序而存在了,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社会里,道德和法律是可以伸缩的,因为你的站立基础是人伦道德,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能发生作用,要在问清事情是什么,对象是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
在《礼治秩序》和《无讼》两个章节里,费老依旧对法律在中国实行存在的阻碍进行了探讨:乡土社会的秩序由规矩、习俗来维持,上文也已经提及这个"规矩".约定俗成的准则,前人留下来的经验成为了后人行事的参照标准,这样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准则,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社会关系的中心,每个人的立场与角度不同且在时空的变换下会发生变化,而现行的法采用的是个人平等主义的,这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于是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很难运行下去,它所带来的副作用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单靠制定法律条文和设立法庭是很难建立起法治秩序的,更应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方面进行改革,否则单把法律推行下去,不仅得不到法治秩序的效果,反倒破坏了礼治秩序而引起弊病的先发生。
这些论述对于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法治中国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97年"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第一次提出到今天已有二十年之久,法律是越来越完善了,可是人民对于法律的了解又有多少?( )人民的法律意识有没有随着法制的健全而有所提高?法治中国不仅仅只是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法律所要保障的、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个主体,换句话说,要让人民知法懂法,普法任务不容忽视,中国的法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在《文字下乡》这章里,费老指出,之所以乡村人"愚笨",不识字,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文字的条件和环境,并且在他们的生活里,语言已经足够表达意思,甚至有的时候,语言都是多余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面对面、特定的符号或者表情肢体语言等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需要文字,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讨论其可能性。这个论述让我耳目一新,因为在以往的认知里,我认为乡下人文盲多仅仅是因为经济水平低,没有条件接收教育,所以人们受教育程度不高。分析这类问题,我只会简单地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简单笼统的结论来解释,这个章节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的具体原因,更改变了我以往的认知态度,即从事情多个角度具体分析,切忌笼统,一概而论之。当然,这个论述对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也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想要提高全民教育水平,要设身处地地考虑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改变农村孤立膈膜的状态,加大其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营造出需要教育的环境,而不仅仅只是把教育带下乡。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古人有个习惯,离开故土要在行囊里带一捧故乡的泥土,意味着走到哪里都不忘记自己的根。中国人农耕火种自古传承,对土地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从远古女娲造人的神话就能看出来,我们都是小泥人的后代。我刚进读书群里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当时群友们给我推荐了几本书,认真地列到越来越长的书单中,但惭愧地还没有开始看。所幸这一期共读书目其中的一本《乡土中国》,起码让我先了解了一部分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基础。
这一类书籍不在我的阅读舒适区,读前不免忐忑,但这一本确实很好看,深入浅出,足见费老功力。我想重点谈谈《乡土中国》给我的一些感受和启发。
一、规矩在乡土社会中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定式。
最近沸沸扬扬的metoo事件、强东事件、霸座事件等等,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权利和权力的边界在哪里的问题。而权力和权利的边界在中国有个比较属地化的词儿,规矩。《荀子·礼论》:“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礼记·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孔颖达疏:“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可见对于规矩,从古人开始就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了,简单说来就是用来衡量边界的规则。
费孝通在乡土社会中直接指出:“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一点与以契约作为关系维系基础的西方社会区别非常大。
我记得小时候回农村老家过年,最头疼的就是大年初一的早晨,因为晚上守岁过了十二点才能睡觉,早晨天还没亮就要早早起来并吃完早饭,因为天亮之前就有人径直登堂入室来拜年了,如果还没起床会被人大声嘲笑。但头晕眼花的我又最记得这个时候,因为爷爷家辈分很大,会有四五十岁来拜年的陌生成年人喊不到十岁的我为“姑姑”,在炕沿就势屈个膝且作揖来问我新年好。在更趋近于契约社会的城市里,这种半夜直接闯进别人家,以及喊个小孩子为姑姑真是很难见到的光景。但当地全村都是这么做地,反倒是我的惊讶显得格格不入。天亮前一定要径直登堂入室别人家并拜完年,并且一定按照辈分不按照年龄来行拜礼这种行为,并没有人质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当地人看来这就是天经地义的,年年如是,这样才是不失礼。
所以费老得出结论: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
二、乡土社会维持秩序的力量所在是人治
契约社会有暴力机关可以帮助维系契约的有效性,那么对于以口口相传的经验形式流传下来的道德约束作为规矩,怎么维系其有效性呢?费老指出:“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我们的社会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想见,在某个波纹中的秩序,一定程度上这块石头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细细品来颇有点谁发起、谁负责的意思在。
费老归纳出三种权力方式:
第一种是在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老子提出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其实就是避免纷争的一种手段。就像水滴,当互相融合时,可能一滴不干净的水就会污染一大杯水。但冲突是不可避免地。那么一旦有冲突发生,乡土社会的横暴权力就要发挥其作用了。
最能体现横暴权力的横暴二字的一个例子,是妇女一旦被发现不忠会被浸猪笼、沉塘。而这种惩罚自己家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实施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乡土社会中,家庭一定要维持稳定,并且要生育和繁衍劳动力,多多益善。所以对于导致家庭不稳定的因素,要使用横暴权力去干涉,就像人体的免疫细胞自主发挥作用一样。暴力导致的悲剧非常之多,这也是乡土社会为现代社会所诟病和不可想象的大多数现象所在。
第二种权力是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这种权力模式大家最不陌生,少数服从多数、投票等等都是同意权力的具体工具形式。同意权力对于乡土社会的重要性在于,一旦达成共识,就可以形成一股合力,更加促进乡土社会水源获取、土地分配、耕牛等物资共用这类争端事项圆满完成。读后感m.simayi.net
典型的例子是,大家都同意去买媳妇,所以通过买卖获得的媳妇在本地人看来就是正当手段完成的家庭构建。农村被绑妇女解救十分困难就在于此。第三种权力是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提到长老这两个字,感觉莫名回到了篝火面具的洞穴文明。但实际上随着乡土社会的发展,长老是一直存在并有其非常崇高的地位的,现在也还是存在的,只不过形式和名头上稍微整了整容。
长老长老,顾名思义,首先要长,这个长可以理解为长辈,这是身份和地位上的限制;其次要老,毛头小伙子肯定做不来长老,这是经验和眼界上的限制。这两个条件摆的明明白白,长老的作用呼之欲出了:经验的传承。
南方这一点更加明显,对于祠堂、族谱等文化的重视,起名字时大家族一定要按照家谱来确定辈分,有些大宗族都是有族长的。就是没有明显宗族的地方,有红白大事的时候一定要请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坐镇,遇到不懂的礼节要去请问老人应该怎么办。
我参加过农村的婚礼,一定有一位大知宾负责总调度,通常是年纪四五十开外,有丰富的筹办经验,那时候他的指令就是最高意志,包括各种亲戚、贵宾都要听他的调度安排,颇有点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思在。所以,怎么安排一场婚礼,全在大知宾的一张嘴上,并没有我们熟知的计划书、WBS任务分解、各种公告、条文、时间表来告诉各色人等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所有人都等着大知宾口头通知。有些多才多艺的大知宾,话说的十分之漂亮,一套一套的半文半白,甚至有些还会唱着押韵的歌词来安排事项,令人叹服。这就是典型的人治。
第四种权力是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时势权力。费老用的这两个字非常传神,时势造英雄,这种权力的产生和实现方式大家都懂得,是彼可取而代之的自信,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大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时势权力还是在乡土社会的框架内产生的,一旦取得了权力,不会跳出乡土社会的特性去重建一个世界,如果真有哪怕一点征兆,那么就会有人怀疑对方可能是穿越者了,比如王莽同学。
那么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打土豪分田地,这是框架内还是框架外呢?嗯嗯嗯,我感觉我这篇读后感想到这个问题后就可以结束了,那么,就结束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000字
《點晴篇》
此刻忘記孔子孟子莊子,忘記諸子百家,忘記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之靈,沈睡了五千多年,集天地之精氣而醒,化身成龍, 曰:
「人之道,生而困乏,死而虛無; 天之道,始於安身,終於透悟。」
智
1
讀書愈多,就愈意識到不用讀書那麼多
2
要用理性,才知道什麼情況不能用理性
淨
1
有兩種情況不宜爭執是非:
其一是當真理站在自己一邊
其二是真理不站在自己一邊
2
不爭執是非,有別於不分是非
明辨是非者智;不爭是非者慧
把話說清楚, 然後緘默
敬
1
敬是盡心把事情做透
地位高下亦然
能力高低亦然
2
仰望繁星而覺天地之大
盡力而不強求者知命也
覺
1
天地有善惡,物件有生滅
宇宙的本體無所謂善惡
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始終如一
2
覺的三個階段:
意識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
意識到自己是天地一部分
意識到人生如戲, 而自覺此刻在看戲
《畫龍篇》
1
點晴篇採用格言體寫作,
重感悟,不宜多作解釋。
其他篇章除外。
2
古今中外, 人類追求快樂, 途徑不外有二
其一改變環境
其二改變心境
改變環境, 由理智出發, 有重真理的精神,
繼而發展出一套明辨真理的方法。
後而衍生出以科技為主的物質文明。
這是歷代西方哲學的重心。
改變心境, 由感悟出發, 講求自省的精神,
繼而發展出一套修心養性的工夫
後而衍生出以德性為主的精神文明
這是歷代中國哲學的重心
2.1
只改心境或環境,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3
諸子百家中, 最有智識的, 我認為是墨家,
最有慧識的, 我認為是道家.
儒家是在兩者之間
3.1. 慧境
道家從心出發,思索有什麼東西煩擾心神。
潛心發展出一套不受外在環境影響,
也能保持心神寧定的工夫。
3.2
道家認為爭執是束縛之一,
它有礙保持心神寧定。
心解除所有束縛,就達至逍遙之心境。
達到這逍遙至境的人,道家叫真人。
真人的心沒有束縛,逍遙傲翔於天地間。
3.3
心境逍遙,善生終死,本身就很有價值。
逍遙還隨時會錦上添花,產生工具效用。
常處於此心境,有助思想層面上靈巧跳脫,
甚至連在激烈的創業競爭上,也發揮著濳效。
3.3.1
例如,有些初創耗盡精神抄襲對手,
攻擊對手,卻沒有多餘心力為客戶設想,
思索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有需要的。
結果產品不符合市場需要,倒閉收場。
爭執令人目光短淺,錯過更優的策略;
心境逍遙,就避過這種盲點。
3.3.2
又例如,在大市場中競爭苦無出路,
可退一步想,與其在大市場爭第一,
不如先立足,在利基市場當小皇帝。
資本市場者,損不足而補有餘。
如果難成為王者,不如另找創業機遇。
尤其是找個大眾以為是錯謬,
但事實是相反的想法。
並以這真理為基,建立事業。
這樣可減少競爭,濳養實力。
當對手發現自己錯時,你巳經站穩了。
心境逍遙,就容易找到忽略的機遇。
3.4
掌握逍遙/束縛這組概念,
就可貫穿整個道家的精神,一切各安其位。
道家所推舉的心齋,守柔,不爭等等,
可視為種種達至逍遙的手法。
3.4.1
道家有很多想法,充滿人生慧見,
但同時亦有不少很不智的說法,
自打嘴巴的教導。
且看墨家對道家的批評,
從思辯中見智。
(請小休片刻,以下數分鍾,需要細思慢想)
4. 智境
墨家從理智出發,有求真的精神。
辯論是為「明是非」,「審治亂」;
「明同異」,「察明實」;
「處利害」,「決嫌疑」。
不像名家用奇辭詭辯,惑人心智。
4.1
墨經有精彩的思辯,反駁當時的謬論。
反映出墨家意識到一些邏輯概念。
墨家批評道家,用言語來述說
「言盡悖」,本身就是悖。
以現今的邏輯方法學來看,
這叫自我推翻(self-refuting)。
如果這話是真的,由於
它本身亦以言語表述,
所以也是歪理,是假的。
如果這話是假的,即表示:
有些言語表述的,不是歪理。
那麼「言語表述的都是歪理」
這句話也是假的。
這話在任何情況都是假。
4.1.1
且看另一種容易混淆情況:
如果它是真的,表示內容是實情,
即它是假的。
如果它是假的,內容說自己是假,
就道出了實情,即它是真的。
這種情況,句子難定真假,
產生了邏輯悖論。
4.1.2
邏輯悖論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種類,
但跟自我推翻,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馮氏在書中說,後期墨家批評道家,
揭示了邏輯悖論(paradox)。
聲稱這些悖論在新邏輯學得到解決,
令後期墨家的批評不再有效。
馮氏分不清自我推翻,和邏輯悖論,
所謂「得到解決」,亦無非是誤解而己。
4.2
墨經小取裡論及辯,在總要中提到:
按主流的詮釋,「名」是概念;
「辭」是命題;「說」是推論。
現代人嘗試在這框架下,重構墨學邏輯。
像考古學家從骸骨重構古人相貌一樣,
資料有多少,決定補上想像成份有多少。
4.3
在論及推理的語境,小取提到七種方式。
每種推理方式,都有簡單的描述。
可惜不一定有例子作進一步說明。
「侔」式推理,是這樣的:
幸好「侔」這種推理方式,在墨辯
找到相應的用例,令重構不至於瞎猜:
這種推理方式,恰巧曾困擾西方傳統邏輯學家。
傳統三段論,無法由「所有圓形是圖形」,推出「任何人畫了一個圓形就畫了一個圖形」
即由「所有白馬是馬」,推出
「任何人乘白馬就是乘了一匹馬」
這些要用現代邏輯,才可以顯明當中有效性。
4.3.1
馮解釋《小取》推理方式,說法牽強,
思路混亂。由於篇幅有限,詳批從略。
4.4
可惜善於思辯,不一定善於建構背後的理論。
墨家沒有像古希臘亞里士多德一樣,
發展出一套形式的邏輯系統傳世。
4.5
墨學的知識很廣博,是諸子百家之首。
除了邏輯,墨學還觸及知識論,
宗教哲學,政治哲學,倫理學,
還有光學,和力學等科學知識。
可惜秦統一以後,墨家漸漸沒落。
一個重真理,尚科學的文化,
在中國歷史曇花一現,
沒有承傳,沒有發展,
從此消聲匿跡
5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連連,
諸子百家對當時的局勢,
各有不同政治主張。
今天看來,在實踐上此路不通。
古中國把政治視為道德的伸延,
中華文化又缺乏良好的制度意識。
5.1
現代的社會制度,
不假定每個人行「仁」,
不假定每個人「不爭」,
甚至不假定統治者心腦兼備。
良好的制度,需建立在現實之上。
權力分散,互相制衡;
公平競爭,百花齊放。
5.2
紙上談兵易,實踐上,
魔鬼就在細節裡。
香港建立的現代社會制度,
尤其法制,當年若無英國參與,
恐難成美事。感激。
《龍爪篇》
1
困擾歷代中國的白馬論,
用現今的概念工具分析,
可輕易點出錯謬之處。
1.1
「 X 是 Y」 有很多意義
它可以表示類與子類的關係, 例如
「女人是人」 意思是女人這個類,
是人這個類的子類。
它可以表示同一關係, 例如
「老子是李耳」意思是,
老子和李耳是同一的。
1.2
「 X 非 Y」是「 X 是 Y」的否定。
它至少衍生出兩種意思:
A, 不屬於
B, 不等於
「白馬非馬」就是混淆了不屬於和不等於這兩個概念。
1.2.1
這裡不細分不屬於的其他可能意思。
這是無關旨要的。「 X 非 Y」這表式,
除了表示類與子類的否定關係,
還可以表示個體與類的否定關係。
兩者之中無論採用哪個詮釋,
都會導致錯謬的歸結。
前者自相矛盾,後者範疇錯配。
邏輯分析從略。
1.2.2
馮氏用「共相」來解釋白馬論,
思路欠清,解釋空泛,詳批從略。
(請放鬆,細思慢想模式完畢)
《擺尾篇》
1
歲月匆匆,而立有餘年,
開始留意人生哲學。
西方哲學在安身立命等人生哲學問題上,
少有觸及,縱有探討,也不深入。
中國哲學在這方面,就有很豐富的題材,
可惜歷代的論述,文義隱晦難懂。
1.1
孔子時代的教晦很平實,
到宋明時期脫離了現實。
2
馮友蘭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原文用英文寫給外國學生看的
我找來了英文版一看, 發現中文版的古文
在原版翻譯為現代英語,而不是古英語。
書友評論, 認為這本書難懂,
古文或是原因之一
其次是詮釋的問題
2.1
學者關心詮釋的品質,
思想家明察當中智慧。
近代中國兩者皆稀缺
3. 跋
心無思
天道無語
心有思
人間有情
2017.11.20 (天氣轉涼)
《中国式离婚》读后感3000字
墨为
我在阅读《中国式离婚》的过程中,三次落泪。故事里面很多细节能够触及到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小说中写了三个家庭对于婚姻出现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爱情、婚姻更开明更深刻的认识。
林晓枫父母的婚姻应该是幸福的婚姻。但是,在这幸福婚姻的背后暗藏着林晓枫母亲以其博大的胸襟和强大的包容力,才换来了林晓枫家庭的幸福和安宁。
林晓枫直到母亲去世都不知道自己是父亲和小三生的孩子。
当他听父亲讲了她的身世,她对婚姻是否能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责备呢?当她明白婚姻的真相时,为时已晚,她和宋建平之间的爱情早已被彼此的误会和相互的伤害销蚀得无影无踪。
应该说林晓枫的母亲是一个非凡的女性。她能把自己丈夫和小三生的孩子接过来自己抚养,以保全自己的婚姻,并能视林晓枫如己出,这不是一个普通女人可以做到的。
她是她那个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离婚的人会被人歧视,尤其是女人离婚,更是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寡妇门前是非多”,大多数女人都会做出牺牲来保全自己的家庭和婚姻。
到了林晓枫和宋建平这一代人,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婚姻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认为离婚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整个社会对于离婚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宽容。
小说中,作者通过男女主人公对婚姻进行了深度的探讨。
认为对婚姻的背叛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心的背叛;第二种是身体的背叛;第三种是身心的背叛。
关于心的背叛。
在宋建平对林晓枫出现审美疲劳后拒绝与林晓枫过夫妻生活,声称自己“不行”。林晓枫要他拿医院的证明,证明他性无能。
刘东北为了试探宋建平是否真的有病,让他观看游泳池边穿泳衣的美女,结果发现宋建平用浴巾遮住了下身失控的部位。这一切刘东北都看在眼里,说:“你完了,哥。”
宋建平为自己辩护说:“其实我做什么了?我什么都没做,我问心无愧,我无可指责。不错,我是有妇之夫,我没有再爱别人的权利,但是不爱你的权利我还是有的吧,谁规定只要是夫妻我就必须爱你,谁规定了?”
刘东北问宋建平:“那你怕什么?”言外之意是,你为什么不能离婚?宋建平对于为什么不能和林晓峰离婚没有深想过。
刘东北一针见血地说:“因为你的心已经背叛了她。人们通常情况下,更在意身体的背叛和身心的背叛。对于心的背叛往往忽略不计。但我要说,心的背叛严重程度远在身体的背叛之上。一夜之欢算得了什么?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没有一时冲动,偶尔走火的时候。心的背叛就不一样了,它的性质与身心背叛完全相同。而以我的价值观来看,远不如第三种,因为它的伪道德,它的不人性:你心都不和她在一起了,身体还要和她在一起,不仅对你自己不公平,对对方也是一种欺骗和侮辱。”
刘东北以他自己对婚姻的理解来劝导宋建平离婚,认为既然你已经不爱她了,还要和她一起生活,是对对方的不公平。
小说中的宋建平是如何一步步背叛自己的婚姻的?
林晓枫和宋建平的价值观不尽相同。
宋建平认为在大医院工作,每日朝九晚五,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虽然工资不高,但稳定,一生无忧。
林晓枫的想法与宋建平完全不同。她认为要想生活好,必须得有钱。因此,她希望宋建平辞职去外资医院挣大钱。
宋建平不愿辞职,林晓枫便认为宋建平没本事,瞧不起他。
宋建平身为医生工作本身就很劳累,回家还要看老婆脸色,自然心情苦闷,借酒浇愁。
因为在原单位晋升职称失利,一气之下辞职进了外资医院,遂了林晓枫的意。
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林晓枫辞职当了家庭主妇。
她的所有精神寄托都放在了丈夫身上,每天都要给丈夫打电话,不管宋建平是在手术还是在休息,总是不停地打。让宋建平忍无可忍。
林晓枫的世界里除了宋建平,她一无所有。越是想抓住,越是抓不住。
爱情就像手里的沙,攥得越紧,漏得越快。
宋建平开始不愿意回家,不愿意面对林晓枫。那个家已经不能让他舒缓身心,解除劳累。
外资医院本身就不是养人的地方,每天要做高难度的手术,身心俱疲,急需安宁休息,当家不能给与他安宁和休息的时候,他想到了离婚。
但他知道,林晓枫为他辞了职放弃了自己的职业,不可能同意离婚。因此,他决定逃离北京,去西藏,为的就是和林晓枫离婚。
婚姻走到这一步,真的已无可救药。
林晓枫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欲望,她自己不去努力赚钱,却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
当他们有了花不完的钱时,却没有了爱。
爱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当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被赚钱占据时,他就会失去爱的精力和能力。
宋建平就是这样,被林晓枫变成赚钱的工具,从而丧失了爱的心境。
她不仅控制宋建平的钱,还控制宋建平的人,没有给宋建平一点私人空间,连最起码的休息和睡觉都得不到满足。想要逃离,想要离婚,最正常不过。
关于身体的背叛。
刘东北和娟子之间的爱情。他们之间对于爱情的认知也是有分歧的。娟子和大多数女人一样,承认爱情的专一性、排他性。而刘东北则不然,他认为爱和性是可以分离的。一时兴起和一夜之欢并不能影响爱情的纯洁度。只要心在家里,身体的背叛,算不了什么,前提是不被发现。
他们婚后,当娟子怀孕七个月,要去母亲家休养一段时间,刘东北为了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便把女人领回家里,被娟子堵了个正着。尽管刘东被一再解释说他只是生理需要,并未移情别恋。但娟子无法接受刘东北身体上的背叛,最后做了引产,与刘东北离了婚。
娟子的做法正好和林晓枫的母亲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晓枫的母亲不仅接受了丈夫身体的背叛,而且还将背叛自己以后所生的孩子抱回家抚养。如果说林晓枫的母亲超乎寻常的隐忍和爱心是一种美德,那么,娟子的出离愤怒引产堕胎也不是一种过错。毕竟时代不同,女人对爱情的理解也会不同。
对于婚姻的思考:
曾经有人这样描述过婚姻:世上的婚姻有三种,一种是背对背的婚姻。两个人生活在一起,除了柴米油盐生孩子,彼此从未深入到对方的心灵深处;一种是面对面的婚姻,两个人除了对方,眼里再也没有别的,所有的注意力都关注在对方身上,彼此的私人空间非常狭小,让双方感到窒息,吵闹拌嘴一生;还有一种婚姻是肩并肩的婚姻,两个人相互依靠前行,在事业中相互支持,一起面对外部的广阔的世界,即使身处两地,灵魂也紧紧相拥。
最好的婚姻是第三种,肩并肩的婚姻。它可以不是郎才女貌,也可以不是门当户对,但一定是灵魂的相通,价值观的趋同。正如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中写的那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舒婷在《致橡树》中,为我们描绘了最好的婚姻和爱情的蓝本。
要获得好的婚姻,并不容易。首先需要男女双方心智的成熟。心智上的不成熟,直接会导致爱情或婚姻的残缺。
有了成熟的心智,还要有彼此的包容。爱一个人不仅爱他的优点还要爱他的缺点。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当属杨绛。钱钟书是一个生活能力很差的人,为了杨绛他慢慢学会了很多家务。杨绛产后,他为了第一时间能看到醒来的妻子,一天之内,他大汗淋漓地跑了四个来回。令人捧腹的是,每次探望,钱钟书都会苦着脸汇报:“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弄脏了房东的桌布。”下一次,他说:“我不小心砸碎了台灯。”再次,又苦着脸说:“我把门轴弄坏了一头。”
杨绛应该哭笑不得,抱怨自己找了个生活能力差的老公吧,恰恰相反,她每次都是笑眯眯地说:“不要紧,我会修。”回家以后,他为她烧了鸡汤,剥了蚕豆。她也把他损坏的东西恢复了原样。
应该说,没有杨绛对钱钟书的包容,他们就不会有如此美满的婚姻。
当然,婚姻的美满还需要抵制各种诱惑,不去攀比。钱多有钱多的过法,钱少有钱少的过法。婚姻的美满与钱的多少关系不大,只与欲望有关。两个人的欲望不匹配,就会像林晓枫和宋建平一样,让婚姻充满危机。
还是让我们从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和婚姻中多多的汲取营养,以使我们的婚姻能有灵魂的相通相容,幸福长久吧。
关于词的推荐欣赏的书我看过不少,苏曼姝的这本不算出众,但是它的特色之处在于选取了一些不那么为人所知的词人的代表作,并且配以作者的画面感极强的解说,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个遥远的年代里文人骚客的情感流露。下面是我较为喜欢的五首词,摘录与大家分享。
【长相思】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
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边潮已平。
林逋(bu)的诗词不算多,也不算最出众,但却因为一句诗而名著后世,那就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他爱梅花,也爱迥立风尘、高风亮节的白鹤,终身未娶,孑然自惜,被人称为梅妻鹤子。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才子,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隐士。在所有花中,他最喜欢的就是梅花。据说,他在自己的房子周围,种下了三百六十棵梅树,看着梅花飘飞。当结梅子的时候,他将卖得梅子的钱,一一包起来,放在小罐里。每天拿出一包,供一日的开销。等到瓦罐空了,恰好一年过完,新的梅子又成熟了。他就这样过着自己的日子。
而这一首《长相思》,是他最好的一首词,平白如话,像一个女子在真诚地述说着她的情意。
江北吴山,和江南的越山,相对而出,中间蜿蜒着碧水如天的江水。江水之畔,流淌的是离人的眼泪,一对情人正在这江边依依惜别。罗带还未绾成同心,话儿还没有说完,归期还没有说清,但江头的潮水已经平了,离船将发,催促欲行。
林逋这一生与婚姻无缘,却不知为何会写得如此脉脉含情的诗。据明人张岱的《西湖寻梦》中说,宋亡以后,曾经有盗墓者,觉得林逋是个名人,于是天真地认为他的墓中应该有许多陪葬的宝物,结果挖开墓一看,无限失望,里面简单无比,只留下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一支小小的玉簪,便牵动后人无数的想象。也许,这首词的女主人公,就是那支玉簪的主人吧。就这样孑然一身,他过完了他的一生。传说,他死的时候,孤山的梅花再度盛开,他养的那两只白鹤哀鸣了三天三夜,绝食而亡。谁说,他只是一个人呢?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縠(hu第二声)
他叫宋祁,有个同样才华横溢的兄长,叫宋庠(xiang)。兄弟二人同样有才,并为之兰玉树,时号大宋、小宋。传说大宋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有一个朱衣人送了一颗大珠给她,并放在她的怀中。而小宋出生时,她又梦见同一位朱衣人拿着一部《文选》给她。珠宝代表富贵,而《文选》代表才学,所以大宋的官当得比小宋高,而小宋的才名比大宋大。
不过小宋才子最出名的,不是他的才学,而是他的风流。他在花钱上毫不顾惜,在情事上也绝不让人。据说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几辆宫车。其中一辆宫车中的女子恰好掀起帘子看到了他,也许是仰慕已久,春心一动,呼了一声:这不是小宋才子吗?风流自赏的小宋才子也看到了那张秀丽如莲的面容,情根深种,难以忘怀。回到家,便写了一首《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写这首词,也许就是为了纪念一下那场艳遇,没想到不久它便传唱开了,传来传去就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宋仁宗听了便进行调查,问是哪位姑娘呼的小宋。查明了之后,宋仁宗又把小宋才子叫进了宫里,将这名宫女赐给了他,并说,谁说蓬山很远呢。
小宋才子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实在是太有名了,因此他才会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王国维先生也评道: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有了这一句,他大可名垂千古了。
【点绛唇】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
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
一点香随马。
朱翌的这首词,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化用了踏花归去马蹄香一句,使全篇生辉。春日融水,大地回暖,一座残破的断桥下水流婉转,泠泠作响,桥边有一株梅树斜伸出来,似乎想要挡住游人的去路。一阵风吹来,梅花旋旋飞落,仿佛雪片一般,让人觉得像一幅江南的春景画。白璧青钱,本是人间价值不菲之物,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不接受。但是用它来买这一片春光,确是无法买到的。何谓无价?说和氏璧、隋侯珠价值连城,连城就终是有价,无价,是世间一切物品无法与它等同,它也根本无需与世间凡俗之物等同。
据说,这首词是朱翌十八岁的时候写的。当时的名人文士,也是著名词人的朱敦儒,曾有一次拜访朱翌的父亲,没有遇到,却在桌子上发现这首词,欣赏不已,于是便特意写在自己的扇子上,以便时时观赏。朱大词人经常携扇出入名流场所,自然起到了无形的宣传效果,使得这首词广为流传。但不幸的是,大家都以为这首词是朱敦儒的作品,并不知道是朱翌所作,以致朱翌含冤受屈多年。我相信,这首词也确实是作者年轻时代的作品,因为只有年轻的时候,才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才会有踏春归来策马逐花的心境,才会觉得天地是澄净而简单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就像泠泠的流水、雪样的落梅、拂面的春风和逐香的蛱蝶。
就像自己,也在最美好的时刻。
【清平乐】周晋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
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
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唐德宗建中年间,有一位叫何讽的书生,在街上买了一本很古老的书。在读书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只奇怪的小虫子,长四寸,像一个小环。他便随手捏死了它,没想到被他捏断的虫身两头流出了数升液体。他觉得很奇异,便把这件事对一位道士说了。道士长嘘一口气说,你真是俗骨,遇到了它,却没能羽化成仙,这真是你的命啊。听《仙经》上说,蠹(du)鱼三次吃了神仙两个字,便可以化成这种叫做脉望的东西。晚上从它环形的身体中望星空,便会有星使下凡,可以向他求取丹药,然后用水服用,便可以脱胎换骨,白日飞升。何讽听了,起初还不信,便将书整个儿翻了一遍,发现果然有三处写有神仙二字的地方被虫蛀了,于是大声痛哭,后悔不已。
脉望是蠹虫中的一种,蠹虫就是书虫,长约四寸,针头一般大小,体色略黄,与线装书的颜色相近,是一种不起眼的啃书为食的小虫子。因为它嗜书如命,所以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终日沉醉在书卷中、爱书成痴的书生。周晋就是其中的一只。
周晋字明叔,号啸斋,担任过富阳令、福建转运使等大大小小的官,但最令他得意的不是官越做越大,而是他家中的藏书越来越多。他不是一只汲汲功名的禄蠹,而是一只书蠹。每日他最喜欢的就是慵懒地睡上一觉,醒来看见窗外晴日当空。潇湘帘内,垂帘密掩,幽香馥郁,他坐拥书城,与书为侣,莫不惬意。几支鲜花斜插在翠瓷壶中,香气宜人,顿觉春满小斋。昨日未了的残局还摆在桌上,但他觉得天气清冷,出手如冰,便也懒得再下了。在这样冻梅欲开、霜天欲雪的日子里,他心内淡定如水,不想写一首诗,或饮一杯酒,只想焚香一线,坐在书案旁,细细地勘读唐碑。
【摸鱼儿】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那一年,元公子和一些朋友同行。在路上,遇到一位以捕雁为生的人在卖两只大雁。这位元公子本是一时兴起,好奇地看着。但捕雁人却告诉他,本来这两只雁子,他只捕到了一只,另外一只逃脱了。他把捕到的雁子杀了,没有想到逃走的那一只见到了,哀鸣不已,久久不去,最后自己俯冲而下,撞向大地,自杀而死。元公子本就多愁善感,听了更是感动不已,于是将两只雁子都买了,埋在汾水之畔,累石为丘,并取名雁丘。他的朋友纷纷提笔,写了诗词,来纪念这两只大雁的爱情,元公子也写了一首《雁丘词》。多年以后,元公子偶然一次翻阅旧稿,看到了这首本来没有配韵的《雁丘词》,记起了那两只曾经令他感动的雁子。于是依照词谱,将它改成了这一首《摸鱼儿》。
从动物的坚贞里,照见了人类感情的脆弱,面对这样的生死相许,那些轻诺寡信的人们,那些说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人们,是否会感到汗颜?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
乡村社会无疑是中国的传统社会,直到今天还在中国占据主流位置,尽管它已经成为新潮和时代的弃儿,成为追求现代化的心病。我们不喜欢它了,觉得背着这个名字在国际上有点欠地位,脱不了国际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奋斗了半个世纪,我们还是摆不脱这样的纠缠,还在想方设法;个人想脱农皮而脱不掉,国家想脱农皮也常感为难。
因为乡村社会本来就是个稳定的不容易改变、不容易创新的社会;农业的特点是求稳,四季的轮回即可保证农业的运转,四季的轮回立刻带动人民的生活、带动人民的观念跟着轮回。乡村因为不变,所以重视传统,所以重视经验,所以有了老一辈的权威地位。长辈们继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标准,这些旧传统,是足够把当前生活应付得服服帖帖的。后生小辈自然只能唯唯诺诺,专以学传统为务,务必把老者当权威、当老师,只能尊崇不能违反。待过几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胡须满有把握地数落乳臭未干的后生了;这样的经历,好像复制一般,一批又一批地复制,如同四季的复制。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的观念。不愿意变革、只求稳定是农业社会的思想特征。老人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可以成为人生的指针,因为他传递着祖辈们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历经洗练淘出的金玉之珍。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后生要树立正面形象,听话是先决条件,老人的话不对你也不可以反驳,你也不可以顶撞。传统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内容就是无违父之道,且根本不许怀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怀疑就危险,一危险就可怕,后果是严重的。听话者,善守祖业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说不定还有御赐的嘉奖。退一步讲,就算上辈人的确立错了规矩,你也没有可以顶撞可以反驳的资格,你可以阳奉阴违,但是照顾老人的面子和情绪是顶重要的事情,是严重地关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无可退步的地方。
费孝通称之为长老统治。
说得好像农村简直不需要进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样,那也是不可能的,新变化总会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总不希望变,对新事物要反对,要压制。下一辈在遵守祖训的同时总要冒些另类的想法,但是又要顾及自己的名声,养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针锋相对来犯上作乱,必须保持恭顺的妩媚样子。这样,就诞生虚伪,就偷偷摸摸干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赞同,实际反对,表面继承,实际修改,你定你的标准,我做我的解释。看起来祖宗之法还占着神龛享受膜拜,实际上后代的蛀虫们正阴险地一点一点侵蚀它的肌体。也正因为矛盾是靠这样一种温柔的方式来调和,所以变革的节奏缓慢。也正因为变革节奏缓慢,才产生了这样一种温柔的调和方式。
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别说一般无智识的农民大伯不动脑筋地在链条上依次运行,就连高层知识分子、尊显的皇亲贵族也在不动脑筋地跟着运行,这是整个社会的特征,整个社会的内涵。谁能逃逸于空气之外,呼吸于无空气之乡呢?
自汉朝以来,孔子的儒学被统治阶层奉为至宝,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圣经,历代不求变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学说老而弥坚,不经历风雨却天天都是彩虹高挂。中国的王朝不断更替,后来者尽管对自己的敌人老辈子口诛笔伐,可是待自己上位,还是诚惶诚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己的朝廷。一乱一治地复制不停,社会还是老样子,换了姓名不换制度,犹如乡村换个村长,也只会用前人的方式拿锄头。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数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国,本来这一股陌生的力量没有儒家的传统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们自己本身也没有印版,于是面对中国广阔的农村手足无措,英雄入彀,立刻从征服者摇身变为奴仆,主动接受中国长者的传统教育,戴精美的中国枷锁,做稳定的中国国君。这一条,为中国史家颇感自豪,因为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强的魅力:军事上屡屡获胜的暴发户,在政治上、思想上无一不投入中国老当家的怀抱。的确,不求改变的传统中国社会把力图改变的外来野蛮人给改变了,最成功的改变就是把他们也改变得不求改变了。在欧洲,野蛮的日耳曼民族冲跨了强大的罗马帝国,促成了新鲜的封建制度,因为罗马帝国没有像我们这样伟大的农业;在中国,最嚣张的蒙古铁骑也被驯化成温柔的绵羊,因为中国有天下最伟大的农业。
再看看知识分子都干了些什么。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中国思想界虽然也人才辈出各领风骚,但是纵使历史给了这些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时间,也还是没有一个出息得可以和孔子齐名。相比孔子,后世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为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们,其实只好被称作翻译家、训诂学家,他们之中绝对没有革命家;翻译家、训诂学家注重的是准确地反映本来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当孔子肚子里的蛔虫。孔子思想能够经久不衰,一本《论语》能够在几千年后为我们耳熟能详,正要托这些翻译家的福。为什么不能违背他老人家另起炉灶?为什么两千多年时间不能产生另外一种学说?为什么两千多年时间没有人怀疑孔子的牌位有没有放对位置?为什么再也没有百家争鸣?放入农业社会这个大背景,就不需要再问这么多为什么了,当全社会都用农民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切的为什么都是危险的,一切的危险都是可怕的,后果很严重。谁还居然会想到这里居然存在一个为什么呢?这么一个传统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自然这是一个需要维持的传统,不能反对的传统。当然,社会在发展,新思想自然也要发生,翻译家们采取的方式正是乡村的后生的做法,小心谨慎地在为孔子作注的时候不着痕迹地掺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调,还说最接近孔子的原意。这种一点一点的渗透,有的时候也会骗过他本人,以为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声,可以为之代言;有这种感觉的思想家,常觉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渗透,使得儒家学说在缓慢但是不间断地发展,有着越来越丰富而精深的内容;同样是因为这一点一点的渗透,使得革命不能发生,儒家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儒家。
乡村社会有多慢,政治社会就有多慢,思想社会也就有多慢。传统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圣碑,那最有资格代言传统的长老们,自然就是圣人,有不可置疑的权威。乡村的老人、宫廷的老官僚、学院的老学究因为把传统守得最老,所以最为人敬重。整个社会的任意角落,都弥漫传统的触须,稍有反叛即被它缚住,吞入口中,消化于无形。中国社会正是因为借着传统的强大力量,保持着稳定,可以长期绵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结束的整个过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封建史。农业在此立下大功。可以想象,没有19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没有西方文化的大获全胜,中国要想在20世纪繁衍出资本主义运动的风潮,繁衍出社会主义的理想,要想发生对于封建时代的全盘否定,那是何等艰难!
当今中国,无可争议已经认可并诚心地接纳了来自西方的新风尚。但是几千年农业文化的滋养,诞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让人骄傲,很有面子。至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畅谈四大文明古国的荣耀、四大发明的卓越、文明延续数千年不断的个性,以及汉唐引领世界的风骚,每每有依依不舍的情愫。的确这一切的宣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别做了翻译家,别迷失在传统的光芒中,思想家一个人的迷失,常常会导致众多人的迷失。要切记:固然我们的传统中有值得骄傲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传统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东西。为什么连绵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仅仅只奉献了四大发明而没有更多?为什么我们那么发达的农业始终催生不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为什么有数千年雄厚基础的大中华帝国会被区区小国轻易超过?有很多会让我们觉得很没面子的为什么呢!要切记:后生可畏!更要培养可畏的后生!
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摆脱农业大国的形象,要褪掉农业文明的神光,降低农业的比重,减少农民的成分,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农业文明的背后隐藏的诸多弊病。但是,也许对于农业思维的顽固存在,我们的认识还没那么明确。听话的才是好孩子,这样的思想,起码现在还占着统治地位;在广阔的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思维观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胡须教训着后辈。更重要的是,改变这样的思想,别再让它阻碍新生事物的成长,别再让后辈们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动作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
早在工作之初即在导师的推荐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理拜读过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由于人生经历和学识等因素的限制,对费老先生的大作深层意义理解仅限于文字层面,其中蕴含的深厚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不甚了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城市化远远高于中国西部地区,也就是说,中国的西部,农村人口远远高于城镇人口,在县一级,农村人口比例基本占到全县人口的80%,而基层法院所管辖的案件90%以上都与农民有关。那么,如何在一个经济和文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做好司法工作是我们每个司法人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工作之后,在我国西部基层法院工作至今,由于工作的性质,常年来走村下乡,工作于农村的田间地头、土灶泥炕之间,与农村群众拉家常、收庄稼已经成为工作的一种常态,也使我对中国社会这个罪庞大的群体有了一个最直接的观察与思考。去年在书店看见一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怀着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和对费孝通先生的崇拜,买下后回家细读之,结合当前基层法院工作的现实需要,使我对当前乡村环境下的司法工作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我所从事的西部基层法院工作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无诉》与审判五进。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无诉》一文中认为: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费老先生的观点在现在的西部农村地区同样适用,去年笔者所在法院有这样一个案例:王老汉有三个儿子,在86年分家时,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各分的一间房屋后分家另过,王老汉与三儿子居住两间房屋,后三儿子不幸病逝,王老汉在老伴过世后,身患重病,无人照看,大儿子与二儿子因有分家协议不愿照看王老汉。王老汉无奈将两个儿子起诉到法院,法官经调解,双方还是无法达成协议。后户县法院决定借助审判五进平台,在王老汉所在村公开开庭审理该案。开庭当天,大儿子与二儿子经法庭合法传唤,没有到庭,而是在开庭时委托村干部要求法庭调解,后经法庭当庭调解,王老汉的赡养问题当天予以解决。后来还有一起赡养案件,法庭同样是决定在原被告所在村开庭审理,在开庭公告张贴后,双方就达成调解协议。
深思户县法院这两起案件的审理过程和结果,使我对费老先生的《无诉》一文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虽然农民群众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但是他们也认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于是前边所说的两案的被告在得知法院要在村里开庭后,很快就答应赡养老人,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村里人说他没有道德,不是个好人,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种可羞之事。于是我就想,如果在审判工作中,我们能够利用审判五进平台,针对一些特殊案件,以审判进农村的形式,就地开庭,不仅可以使案件顺利审结,也能起到教育群众的效果。
二、《文字下乡》与法律宣传。法律宣传是法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宣传不是交给群众生硬的法律条文,而是让他们知道法律,用法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纠纷。费老先生在《乡土中国》的《文字下乡》一文中说到: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为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同样,我们不能说农村人不懂得法律或者不认识法律条文上的字就说他是愚的,如果他没有学习或者接触法律,他怎么会知道、懂得法律呢?懂不懂法律,与他们识字或者是农民无关,而与我们是否给他们提供懂法的机会有关,与我们的法律宣传工作有关。
费老先生在《乡土中国》的《文字下乡》一文中又说: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同样,我们在法律宣传过程中,也要注意宣传的对象,做到有针对性,教给农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法律。如果你教给祖辈耕种的农民《海洋法》,你能期望他们弄懂吗?可能《土地承包法》等能够很快的使他们变得懂法起来。
三、《长老统治》与司法调解。调解是当前解决错综复杂农村社会矛盾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我们有很多法官对个别农村案件是久调不决,究其原因,乃调解方法问题。费老先生在《乡土中国》的《长老统治》一文中写到:说近似而不说确当是因为这里还有一种权力,既不是横暴性质,又不是同意性质;既不是发生于社会冲突,又不是发生于社会合作。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或者说爸爸式的,英文里是paternalism。因之,每个要在这逆旅里生活的人就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这些众多规律下,从心所欲而不碰着铁壁。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鉴于此,使我联想到在司法调解过程中,有我们法官在调解中所不能说服的地方,我们法官为什么不借助这种教化性的权力来帮助我们做司法调解工作?比如在邻里纠纷中,双方互不让步,判决后的执行成本显然大于群众的诉讼利益的案件中,法官借助这种教化性的权力在得到案结事了的同时,也更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和谐。
《乡土中国》可以说是了解中国社会中不可不读的一本书,再次细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与审判实践相结合,发现对我们做基层法院工作、审理农民群众案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社会理念和工作方法。虽然该书论著成于上世纪40年代,但是时至今日,还是值得基层法院工作同志一读。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影响颇大的书,全书仅五万多字,可谓大家小书。而全文通俗易懂,语言活泼,描写了一个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读完这本书后,面对大作,当然不敢谈有什么意见,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乡土本色
费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在。
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u中国的文明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资于土地的。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地。哪天衣锦还乡了,就得置地购宅。或许大家都觉得,别的东西说不定哪些时候就失去了,而只有土地它是正正当当地就在那里的。
乡土的非流动性就直接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出现。血缘是一套根据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对对方权力和义务的体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原始状态下是和血缘合一的。也就是说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是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土地上的资源不够了,才会有一部分人漂流带到外地,要么在另外一个群体里生活下去,要么重新开辟一个群体。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所接受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是不相接近的。
从社会秩序来看,在乡土社会中,礼治秩序是占主要地位的。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但礼治并不是说是根据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所说的礼治也并不是君子统治,它包含着国家暴力,社会阶层的严格命定,各种在今天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比如陪葬,株连等那都是礼,是人们心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乡土社会中,人服于礼是主动的,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但礼治在表面上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不然,它只是主动服从于成规而已。也就是说,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但在一个社会变迁很快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时无法维持的,所以费先生指出,礼治也将会在社会变迁中慢慢走向法治,这是礼治秩序的未来,也是乡土社会的未来。
费先生也在书中提到乡土社会中权利的四种性质方式: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利,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统一权力,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从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长老权力是强势的,而时势权力则相对不发达。时势权力的权力的构成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环境是固定的,变迁慢。
二、浅谈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费先生的独创,在书中,他打了个比方,将西洋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过这个比喻,费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首先是执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实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显现这点。而在西洋的团体格局中,道德的观念是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断标准的随机性。中国社会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着势力的大小而变化,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人事,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我们往往讲的是攀关系,讲交情。而西洋社会将的是权,社会对每个人是公道的人对人遵守的是一样的规则,就是要互相尊重权利,而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会组织的界限。比如在书中提到的关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国,家庭这词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还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而在西洋社会,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确得很。最后就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中国的传统社会向来就是阶级社会,上下级关系的明确规定,使得社会层次分明,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是由等级差别的。而在团体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视同仁的。
费先生说,在差序格局中,以己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可以这么说,在立体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石头,而当这些石头一起扔进水中的时候,就产生了许多的中心点,这些点各自推出去的波纹在不断交汇,而且还不断移动,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强弱也会因相互作用而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或者说个人圈子的范围在不断地伸缩,这样的动态模式也许可以更形象地体现出差序格局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和变动的相互关系。
而在中国复杂和变动的社会关系是有着它的社会根源,可以这么说,差序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之中的。在《乡土中国》里,费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来的,而孔子所提出来的推己及人正是这样一种模式,在中国这种社会结构里,从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种推的过程,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关系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伦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正是传统差序格局的状况,就是要建立社会等级和社会制度。
三、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乡土格局
《乡土中国》有许多的延伸意义,让人看完有一种对乡土社会发展未来探窥的欲望。
有一位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者曾这样写道:《乡土中国》是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勾画出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原则。费先生多年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乡村,他认为在乡村里可以看到中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问题都牵连到这些在乡村里住的人民,所以对于他们生活的认识应当是讨论中国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费先生力图使自己的研究紧密的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如何从乡土社会转到工业社会。
而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礼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缘和地缘的分离,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乡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没。
最明显的是社会关系网络的变性。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以自己为中心所推出去的圈子,关系的亲疏是以距离的远近来衡量的,而在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人情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但社会关系还是含糊得很,倒也不像西洋的团体格局。不过可以打个比喻,中国人的人情视野开始有点像远视者眼中的景观,近的反而看不到了。乡土社会是私人关系累积的群体,费先生书中也有提到,在传统结构中,每一个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过去喜事要请街坊喝酒,有丧事邻里也要出手帮帮,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街坊邻里就构成一个比较固定的群体。而我们的现状是,隔门的邻居不太往来了,甚至是不相认识了,一个小区里的人们只是为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块地域里,没有了以前同一块地域内的相互依赖关系。
当然,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即使她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中国人骨子里的私德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却反而有一种加重的趋势,社会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风气使得这个社会更加地冷漠。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于农业文明中的,中国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会失去它的香气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里鄙视乡下人,那就有点可笑了。
以上是本人看完《乡土中国》后的一些想法,其实看完《乡土中国》之后有许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将能成文者呈现出来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1)
乡村社会无疑是中国的传统社会,直到今天还在中国占据主流位置,尽管它已经成为新潮和时代的弃儿,成为追求现代化的心病。我们不喜欢它了,觉得背着这个名字在国际上有点欠地位,脱不了国际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奋斗了半个世纪,我们还是摆不脱这样的纠缠,还在想方设法;个人想脱农皮而脱不掉,国家想脱农皮也常感为难。
因为乡村社会本来就是个稳定的不容易改变、不容易创新的社会;农业的特点是求稳,四季的轮回即可保证农业的运转,四季的轮回立刻带动人民的生活、带动人民的观念跟着轮回。乡村因为不变,所以重视传统,所以重视经验,所以有了老一辈的权威地位。长辈们继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标准,这些旧传统,是足够把当前生活应付得服服帖帖的。后生小辈自然只能唯唯诺诺,专以学传统为务,务必把老者当权威、当老师,只能尊崇不能违反。待过几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胡须满有把握地数落乳臭未干的后生了;这样的经历,好像复制一般,一批又一批地复制,如同四季的复制。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的观念。不愿意变革、只求稳定是农业社会的思想特征。老人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可以成为人生的指针,因为他传递着祖辈们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历经洗练淘出的金玉之珍。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后生要树立正面形象,听话是先决条件,老人的话不对你也不可以反驳,你也不可以顶撞。传统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内容就是无违父之道,且根本不许怀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怀疑就危险,一危险就可怕,后果是严重的。听话者,善守祖业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说不定还有御赐的嘉奖。退一步讲,就算上辈人的确立错了规矩,你也没有可以顶撞可以反驳的资格,你可以阳奉阴违,但是照顾老人的面子和情绪是顶重要的事情,是严重地关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无可退步的地方。
费孝通称之为长老统治。
说得好像农村简直不需要进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样,那也是不可能的,新变化总会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总不希望变,对新事物要反对,要压制。下一辈在遵守祖训的同时总要冒些另类的想法,但是又要顾及自己的名声,养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针锋相对来犯上作乱,必须保持恭顺的妩媚样子。这样,就诞生虚伪,就偷偷摸摸干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赞同,实际反对,表面继承,实际修改,你定你的标准,我做我的解释。看起来祖宗之法还占着神龛享受膜拜,实际上后代的蛀虫们正阴险地一点一点侵蚀它的肌体。也正因为矛盾是靠这样一种温柔的方式来调和,所以变革的节奏缓慢。也正因为变革节奏缓慢,才产生了这样一种温柔的调和方式。
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别说一般无智识的农民大伯不动脑筋地在链条上依次运行,就连高层知识分子、尊显的皇亲贵族也在不动脑筋地跟着运行,这是整个社会的特征,整个社会的内涵。谁能逃逸于空气之外,呼吸于无空气之乡呢?
自汉朝以来,孔子的儒学被统治阶层奉为至宝,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圣经,历代不求变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学说老而弥坚,不经历风雨却天天都是彩虹高挂。中国的王朝不断更替,后来者尽管对自己的敌人老辈子口诛笔伐,可是待自己上位,还是诚惶诚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己的朝廷。一乱一治地复制不停,社会还是老样子,换了姓名不换制度,犹如乡村换个村长,也只会用前人的方式拿锄头。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数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国,本来这一股陌生的力量没有儒家的传统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们自己本身也没有印版,于是面对中国广阔的农村手足无措,英雄入彀,立刻从征服者摇身变为奴仆,主动接受中国长者的传统教育,戴精美的中国枷锁,做稳定的中国国君。这一条,为中国史家颇感自豪,因为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强的魅力:军事上屡屡获胜的暴发户,在政治上、思想上无一不投入中国老当家的怀抱。的确,不求改变的传统中国社会把力图改变的外来野蛮人给改变了,最成功的改变就是把他们也改变得不求改变了。在欧洲,野蛮的日耳曼民族冲跨了强大的罗马帝国,促成了新鲜的封建制度,因为罗马帝国没有像我们这样伟大的农业;在中国,最嚣张的蒙古铁骑也被驯化成温柔的绵羊,因为中国有天下最伟大的农业。
再看看知识分子都干了些什么。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中国思想界虽然也人才辈出各领风骚,但是纵使历史给了这些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时间,也还是没有一个出息得可以和孔子齐名。相比孔子,后世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为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们,其实只好被称作翻译家、训诂学家,他们之中绝对没有革命家;翻译家、训诂学家注重的是准确地反映本来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当孔子肚子里的蛔虫。孔子思想能够经久不衰,一本《论语》能够在几千年后为我们耳熟能详,正要托这些翻译家的福。为什么不能违背他老人家另起炉灶?为什么两千多年时间不能产生另外一种学说?为什么两千多年时间没有人怀疑孔子的牌位有没有放对位置?为什么再也没有百家争鸣?放入农业社会这个大背景,就不需要再问这么多为什么了,当全社会都用农民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切的为什么都是危险的,一切的危险都是可怕的,后果很严重。谁还居然会想到这里居然存在一个为什么呢?这么一个传统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自然这是一个需要维持的传统,不能反对的传统。当然,社会在发展,新思想自然也要发生,翻译家们采取的方式正是乡村的后生的做法,小心谨慎地在为孔子作注的时候不着痕迹地掺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调,还说最接近孔子的原意。这种一点一点的渗透,有的时候也会骗过他本人,以为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声,可以为之代言;有这种感觉的思想家,常觉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渗透,使得儒家学说在缓慢但是不间断地发展,有着越来越丰富而精深的内容;同样是因为这一点一点的渗透,使得革命不能发生,儒家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儒家。
乡村社会有多慢,政治社会就有多慢,思想社会也就有多慢。传统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圣碑,那最有资格代言传统的长老们,自然就是圣人,有不可置疑的权威。乡村的老人、宫廷的老官僚、学院的老学究因为把传统守得最老,所以最为人敬重。整个社会的任意角落,都弥漫传统的触须,稍有反叛即被它缚住,吞入口中,消化于无形。中国社会正是因为借着传统的强大力量,保持着稳定,可以长期绵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结束的整个过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封建史。农业在此立下大功。可以想象,没有19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没有西方文化的大获全胜,中国要想在20世纪繁衍出资本主义运动的风潮,繁衍出社会主义的理想,要想发生对于封建时代的全盘否定,那是何等艰难!
当今中国,无可争议已经认可并诚心地接纳了来自西方的新风尚。但是几千年农业文化的滋养,诞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让人骄傲,很有面子。至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畅谈四大文明古国的荣耀、四大发明的卓越、文明延续数千年不断的个性,以及汉唐引领世界的风骚,每每有依依不舍的情愫。的确这一切的宣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别做了翻译家,别迷失在传统的光芒中,思想家一个人的迷失,常常会导致众多人的迷失。要切记:固然我们的传统中有值得骄傲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传统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东西。为什么连绵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仅仅只奉献了四大发明而没有更多?为什么我们那么发达的农业始终催生不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为什么有数千年雄厚基础的大中华帝国会被区区小国轻易超过?有很多会让我们觉得很没面子的为什么呢!要切记:后生可畏!更要培养可畏的后生!
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摆脱农业大国的形象,要褪掉农业文明的神光,降低农业的比重,减少农民的成分,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农业文明的背后隐藏的诸多弊病。但是,也许对于农业思维的顽固存在,我们的认识还没那么明确。听话的才是好孩子,这样的思想,起码现在还占着统治地位;在广阔的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思维观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胡须教训着后辈。更重要的是,改变这样的思想,别再让它阻碍新生事物的成长,别再让后辈们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动作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2)
改了方向之后选择的一本小书,之所以称之为小书,是因为感觉和费孝通老师毕生的研究著作比起来,这本不过是一个随记整理一样的册子,而作为社会学大家,他的这本书业内很多业内学者拿来精读、分析;由此的乡土社会的研究也有各路学者发表过不同意见。作为政治学本科生,感觉社会学知识并未掌握多少,因而书的体会也多停留在深有所思这个层面。
所看的版本一共有十四个章节
第一章乡土本色
这里作者应该是大体介绍了他对乡土社会的理解乡土中国即所谓大部分地区社会都带有泥土性质,无论是现实里农耕业千年的传承,地域的跨越,还是情感上落叶归根出国带一抔家乡的泥土等的体现,人们对土地的感情历时已久。而由这些所引发的,是乡村为主的中国社会带有的特色,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文化、政治、伦理等特点。
第二、三章论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
这里通过对文字在乡下的缺失,引出乡下固有的生活环境、交流方式、文化传承等,是受其自身局限所致。一方面乡下的人们群居,重农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世代几乎固守在一个地方,所面对的人几乎固定,熟络的人们仅凭声音就能认出是谁,那么语言就已经足够他们进行交流。再者,文字本身所带有的局限性脱离了具体语境其含义大不同也使得可以配上动作神态的语言交流更实用也更省事(一般来说文字有时就是辅佐记忆的功能,但简单的乡下生活并不需要过多的记忆,因而文字需要也就较少);另一方面,乡村中的礼仪、规矩、常识多是一辈传一辈,学而时习就可以应付变动不大的社会生活,那么就更不需要文字了。
第四章差序格局与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这两章应该是涵盖了整个乡土社会的特征外在的差序格局与内在私人伦理道德。所谓外在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西方有着团体意识比如国家是契约的产物,因而国家维护的是让渡出自己权利的整体人民,而在对外上,国家是维护整体安全、财产不属侵犯的联合体。也就是说先有了整体意识,再有维护自己私人权利的观念。或者说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私人权利,不得不树立一个整体。而在中国,人们没有这样的意识(并不是说我们强烈的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国家不可侵犯这一类)。而是我们的格局,是以自己为中心,水波纹般一层层推出去,这是外在的格局,即家国天下这样延展;而维系其中的力量是什么呢?不是我们清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向西方那样),而是多以和自己关系的好坏、对自己利益的增减去判断。在这种看来,有的人的行为的自私的,但从他自己来讲,他是为了他自己的公(小到三两个朋友的交际圈子,达到自己的家族)。这是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而这也造成了国、家的界限有时候不明确,因为这要依靠于自己所能波及的范围、自己的判断、能力的大小等。
有人提出过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美德,但具体下来,也要依靠不同私人道德关系来具体说仁是什么,这使得美德有时候也成了有条件的产物。
第六章家族与第七章男女有别
细化到家庭所带有的乡土特色。家的宽泛含义,从纵向来说,一般都是父系家属的纵向延伸,从横向来说,是家庭多为事业型组织(为了更好的从事生产,也带来了两性关系的弱化)。如果家大业大,那么需要人手就多,很多亲戚都会纳入家族的范围。这还引发了两性关系的保守、拘谨。除了干活、大概夫妻间也没什么可以交流的,男女有别的强烈的约束力大概也是由这因素吧。
第八章和第九章礼治秩序、无讼
这里从整体开始讲述维持乡土社会中的秩序所用的力量。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不在于人和法,而在于维持秩序所需要的力量,和所依据的规范的性质。礼是乡土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与法律不同,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而礼依靠的是传统(社会历代积累的经验),人只要从上一辈那里继承并经常练习,读书笔记www。i1766。com摘抄,便可以使用。传统在变动不多的社会里几乎百试百灵,而这也获得了人们的崇敬感,从而成为了人们自觉服从的事物。而在这里,符合传统与否也成了人们辨是非很大的依据,即所谓的父老乡亲评评理。而与依靠事实、证据、既定条文的法律不同,很多事情理说得过去,但不合法也是要被制裁。诉讼的解决方式和可能出现的不合正义的结果让人们对诉讼、律师等持有偏见。此外,现有法律的西方观念人人平等、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等,也和传统社会里比如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等伦理观念相差甚大。因此诉讼在传统乡村人民眼里成了丢人的事(就像日常中常说谁和谁都闹到法院去了,真是家丑外扬啊或者丈夫杀了妻子的情人,在乡亲看来是正义,但法律要制裁。)这也是是现代司法普及到乡村所面临的困境如果只做到了制度、设施的普及,很可能是破坏了传统的伦理秩序来不及修复,又面临法律带有的弊端。
第十章无为政治第十一章长老统治
这是乡土社会特有的两种统治方式,大抵形成了统治者的无为统治和乡村基层自有的长老统治。关于权力的两种看法:横暴权力(依靠暴力、经济利益维系,偏重于社会冲突方面);同意权力(侧重于社会合作,用荣誉和高薪来维持),而乡土社会的稳定使其横暴权力无处可使,而同意的高薪荣誉等依赖于被征服者的生产剩余,这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相冲突,过分争敛引发起义等活动,因而统治者学会了养民,以维系统治稳固。在财富剩余过多时加重收取,然后暴动,武力解决,如此循环。而天高皇帝远的中国。天子无力够到的地方,也有自发的秩序,这就是长老统治。被教化者要学习先于它存在的规矩,不是来自上述任一种权力,而是来自于幼长之序所决定的上辈的权力。这就是长老统治。这两者形成了乡土社会特有的中央、地方分决平时不影响的双轨统治方式。
第十二章血缘与地缘
血缘关系决定的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最稳固,也很少有人质疑。地缘关系是血缘关系的投影,(如籍贯多是取自父亲),血缘为主的乡土社会的活动限制了人们的活动(如熟人买卖不可做),而要改变这限制,最重要的是改为以地缘关系为主的活动方式,使得支配人们行为的首先是理性,而非感情。
第十一章名与实的分离
长老统治下所进行的教化在表面上是不可违背的,但受到社会发展的冲击,有些传统也会过时,那么为了维持稳定,后代是表面的顺从,而在实际中可以为其进行注释,即融入符合新场景的内容等。这就造成了乡土社会里名与实的分离,即传统的遵守是面子的事。这应该也是迎接新时代发展,乡村所不得不调整的困境吧。
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
乡土中国读后感:欲望是自觉的,为了生存而满足的,乡土社会里的欲望经过文化熏陶,迎合了其中的人们生存的需要。而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可能依靠一成不变的传统满足自己,于是人们探索行为和目的的关系(什么样的行为可达到目的,而不是自觉地跟着欲望走),人们探索这种情况下的生存条件,不是仰仗原有文化已筛选过的不用探讨的规矩等。于是欲望转化为理性的需要,是分析的结果,不是自觉的。这也是日后的中国发展农村应注意的问题吧(如何改造)。不再详细探讨。
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让世界心动。这个神秘而神奇的国度,给了我多少梦想的空间?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骄傲的民族,让我的梦想趋向何方?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国,让我的梦想蕴含着怎样的意义?我搭上中国这梦想的方舟,驶想那彩虹之花盛开的地方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用鸦片控制我们国民的思想,用大炮轰进了我们的国门。那时我们的梦想是什么?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社会底层的革命胜利了。那时我们的梦想又是什么?
1997、1999年,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国人又做着什么样的梦?
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举行,圆了中国百年的奥运梦。常常在想,中国的梦想,应该是怎么样的?13亿人,就有十三亿个梦想!不同的梦想开出共同的彩虹之花!那就是中国要富强!富强!富强!实现民族复兴!
那我的梦想该是什么?是长大了做救死扶伤的医生,又或是编写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还是说通过努力,做个主宰自己的女强人?曾今的我都做过这些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的那个天真的小孩变为17岁的大姑娘,我的梦想也渐渐的由模糊变得清晰而坚定!我要开一间属于自己的书店!或许有人说,作为当代学生,要有很伟大很伟大的梦想,要有范仲淹那般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的伟大胸襟!不是非要舍己为人才算得上英雄。然而我认为,任何梦想都有它非凡的意义!不是有句老话么,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我从小就是个喜欢看书的女孩,生长在穷人家的孩子,好像对知识会特别的珍惜。无论什么样的书都爱看!情节波澜壮阔的小说,惊悚多疑的侦探小说,信息量非常丰富的科普类读本,神秘的多奇的世界奇闻怪事,当然作为华夏子民,从小阅读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是必不可少的,如四大名着!从书中,我知道有梦必须去追求!从书中,我了解了我们华夏民族的有过的光荣,有过的成绩,有过的骄傲,有过的耻辱。
书,是净化心灵的灵药!我要通过书,传承我们中国的文化,要将承载着过去以及现在最真实的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要让国人勿忘国耻,勿忘那些任人宰割的日子,勿忘我们因****无知而失去的国土,勿忘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
我要让世人知道我们中国辉煌,我们文化的精髓,我们文化的根,我们文化的魂必须牢牢的留在我们神州大地上,我要让世人知道,我们中国虽然落寞过,但我们中华民族是用不言败的!经历过两次鸦片的我们仍能从新站起来,我要让世人看见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梦想,是要依照现实而定的。看了太多太多的事,让我更加坚定为自己所定制的梦想!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地沟油重上餐桌,还有瘦肉精、毒豆角、毒淀粉食品安全时刻危及我们的健康!动车出轨、桥墩倒塌、公路下沉,豆腐渣工程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是现状,唯利是图的无良商人,充斥着一大堆贪官的中央,民生工程总是有说没做!我们的国人到底是怎么了,同一个祖先,同是中国人怎么总是做出这些伤害自己家人的事来,让自己国人失望,让世人看笑话?
我想要这些忘本的国人看看我们的历史,看看中国是怎样从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中重新存活的,看看我们老祖宗的教导,看看世人怎样评判我们中国,看看我们的国人是在什么环境中生活。我要让这些记载着我们中国点点滴滴的书籍,净化我们错失迷途的国人。要他们良心受到谴责。
我要让这些记载着我们中国兴衰起落的书籍传到更多外国友人手中,希望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中国人的尊严。看到我们中国虽然走过错路,但我们正在改善,我们一定会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紧遵古训,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走我们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梦,我的梦,梦虽小,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拥有锲而不舍的心,13亿人的梦定能绽放异样的光彩。
梦想是用来实现的,实现梦想的道路虽长,但我并不畏惧!我有着我们中国人该有的坚强意志。我坚信,用汗水浇灌的青春,定能开出彩虹般的梦想之花!我也坚信,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凝聚了13亿中国人的汗水后,定能实现!中国的梦想,定能感动全世界!,中国梦,让世界心动。这个神秘而神奇的国度,给了我多少梦想的空间?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骄傲的民族,让我的梦想趋向何方?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国,让我的梦想蕴含着怎样的意义?我搭上中国这梦想的方舟,驶想那彩虹之花盛开的地方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用鸦片控制我们国民的思想,用大炮轰进了我们的国门。那时我们的梦想是什么?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社会底层的革命胜利了。那时我们的梦想又是什么?
1997、1999年,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国人又做着什么样的梦?
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举行,圆了中国百年的奥运梦。常常在想,中国的梦想,应该是怎么样的?13亿人,就有十三亿个梦想!不同的梦想开出共同的彩虹之花!那就是中国要富强!富强!富强!实现民族复兴!
那我的梦想该是什么?是长大了做救死扶伤的医生,又或是编写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还是说通过努力,做个主宰自己的女强人?曾今的我都做过这些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的那个天真的小孩变为17岁的大姑娘,我的梦想也渐渐的由模糊变得清晰而坚定!我要开一间属于自己的书店!或许有人说,作为当代学生,要有很伟大很伟大的梦想,要有范仲淹那般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的伟大胸襟!不是非要舍己为人才算得上英雄。然而我认为,任何梦想都有它非凡的意义!不是有句老话么,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我从小就是个喜欢看书的女孩,生长在穷人家的孩子,好像对知识会特别的珍惜。无论什么样的书都爱看!情节波澜壮阔的小说,惊悚多疑的侦探小说,信息量非常丰富的科普类读本,神秘的多奇的世界奇闻怪事,当然作为华夏子民,从小阅读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是必不可少的,如四大名着!从书中,我知道有梦必须去追求!从书中,我了解了我们华夏民族的有过的光荣,有过的成绩,有过的骄傲,有过的耻辱。
书,是净化心灵的灵药!我要通过书,传承我们中国的文化,要将承载着过去以及现在最真实的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要让国人勿忘国耻,勿忘那些任人宰割的日子,勿忘我们因****无知而失去的国土,勿忘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
我要让世人知道我们中国辉煌,我们文化的精髓,我们文化的根,我们文化的魂必须牢牢的留在我们神州大地上,我要让世人知道,我们中国虽然落寞过,但我们中华民族是用不言败的!经历过两次鸦片的我们仍能从新站起来,我要让世人看见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梦想,是要依照现实而定的。看了太多太多的事,让我更加坚定为自己所定制的梦想!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地沟油重上餐桌,还有瘦肉精、毒豆角、毒淀粉食品安全时刻危及我们的健康!动车出轨、桥墩倒塌、公路下沉,豆腐渣工程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是现状,唯利是图的无良商人,充斥着一大堆贪官的中央,民生工程总是有说没做!我们的国人到底是怎么了,同一个祖先,同是中国人怎么总是做出这些伤害自己家人的事来,让自己国人失望,让世人看笑话?
我想要这些忘本的国人看看我们的历史,看看中国是怎样从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中重新存活的,看看我们老祖宗的教导,看看世人怎样评判我们中国,看看我们的国人是在什么环境中生活。我要让这些记载着我们中国点点滴滴的书籍,净化我们错失迷途的国人。要他们良心受到谴责。
我要让这些记载着我们中国兴衰起落的书籍传到更多外国友人手中,希望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中国人的尊严。看到我们中国虽然走过错路,但我们正在改善,我们一定会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紧遵古训,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走我们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梦虽小,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拥有锲而不舍的心,13亿人的梦定能绽放异样的光彩。
梦想是用来实现的,实现梦想的道路虽长,但我并不畏惧!我有着我们中国人该有的坚强意志。我坚信,用汗水浇灌的青春,定能开出彩虹般的梦想之花!我也坚信,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凝聚了13亿中国人的汗水后,定能实现!中国的梦想,定能感动全世界!
六年级:林惠娟610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不愧是“清末怪杰”,他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辜鸿铭也是一个“狂徒”。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
正是辜鸿铭这种狂放的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无比自豪的态度,使他写下了《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从头到尾都在褒扬中国人的书。
《中国人的精神》,这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全书分为绪言、导论、正文和附录四个部分。导论阐述“良民宗教”;正文第一章论“中国人的精神”,第二章论“中国女子”,第三章论“中国语言”,第四章论“约翰 ·史密斯在中国”,第五章论“一个著名的汉学家”,第六、七两章论“中国学”;附录论“崇拜群众的宗教”或名“战争与出路”。
在这本书里辜鸿铭详细的阐述了他对中国人的看法,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以及对西方的披露。在这本书里面,他形象的描绘中国人是活在心灵生活里面的:“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gentle),绅士性并不是天性软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可能是粗卑的,但粗卑之中并没有粗野;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他的丑陋却并不可怕;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并没有侵略性;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昧的,但愚昧之中却并没有荒唐;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黠的,但在他的狡黠之中却并没有邪-恶。” 从这一系列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继而作者由此推论出中国人的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生活在强烈的同情心之中,这是一种心灵的生活,也是一种感觉的生活,这是由于中国人把身体作为一个有机体而产生的自觉或不自觉。由于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或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在辜鸿铭看来,又与西方人“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如牧师、军警等)还不算,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无疑,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但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义务,即忠诚的义务——无私、绝对的,自然也包括三纲五常等。因此中国人过的是一种“心灵的生活”。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成人的头脑,又有孩子的心灵。所以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
辜鸿铭认为,当时的西方列强已经是没有了道德的约束的,即使连曾经有的对于宗教和法律的恐惧都在战争中丧失掉了,而要拯救这样的西方世界的唯一方法就在中国,即在中国人的精神之上。可以说,辜鸿铭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实在是推崇到了极点,他的自尊、他的自豪实在是已经大到狂妄的地步了。
然而,辜鸿铭这本书所描述的仅仅只是那个时代甚至是那个时代以前某个久远年代的中国人。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的社会,因此辜鸿铭这本书中不免存在一些在如今人看来很是无稽的观点。这些论断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了。比如在此书中辜鸿铭先生对于妇女的看法就未免有欠妥当。文中有这样的文字:中国的女性观念就是一个手拿扫帚打扫和保持房屋清洁的妇人。事实上,中国的“婦”字,本来就是由一个“女”和一个“帚”两个部分构成。这是否很可笑呢?在书中第二章的对妇女描述中,辜鸿铭写到了“三从四德”,并大加推崇。这便是他迂腐的所在了,他在有的地方太过相信孔孟之道了。更可笑的是,他曾把男人比作茶壶,女人比作茶杯,茶壶一般要配几个茶杯,所以,他认为,男人是应该娶娶小妾的。这岂非可笑之极了么?
相对于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我曾经看到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是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的作品,这本书完全从中国人丑陋不足的一面出发,直指中国人的劣根性。一针见血指出中国人的丑陋面,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次受到严厉检讨。柏杨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自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因此他要写《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让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痛心中国的“酱缸文化”,反省中国人的“丑陋”,要中国人活得有尊严。柏杨曰:“脏、乱、吵,窝里斗!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头猪!死不认错;为了掩饰一个错,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第一个错并不是错。喜欢装腔作势,记仇,缺乏包容性,中国人打一架可是三代都报不完的仇恨!自傲、自卑,就是没有自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恐惧独立思考。没有是非、没有标准,只会抽风发飙。”“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缺点都在书中一一列出。不得不遗憾地说,似乎这些丑陋的方面都在中国人身上真真切切地存在过,并且不止是一次两次,不止在一个或两个人身上,而是广泛地存在在中国人之间。这本书以最犀利、最刻骨的语句全盘否定了中国人,认为中国人根本上是丑陋的。
但是,中国人真的是丑陋的吗?诚然,我们身上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哪个人又能没有一点一丝的不足呢?除了这些不足取之处之外,正如辜鸿铭先生所述的那样,中国人身上还是有着中国人的精神的。这精神是谦逊,是善良,是忠诚,是仁德!而且在我看来,中国人的这种精神已经深植中国人的血肉中了,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带着这种精神!
与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与其妄自菲薄,我们不如正视自己,不管好的还是不足的,我们身上都存在着,不可能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也不可能有人只有丑陋,没有美丽。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改正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长处。我想,辜鸿铭老先生写下《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的含义就是要让当时的人们觉醒,让那些屈服于封建、屈服于帝国主义的中国人站起来抗争,让那只沉睡着的雄狮重新醒过来!
而在当今的世界上,中国并不是一个发达的国家,她在走向强大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未知的前路需要摸索,这就是需要我们去完成的使命。我们要凭着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依靠着我们祖先留存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的未来创造最优越的条件。
中国人的精神必将永远延续下去!
《中国男人书》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体会:
这本书是王琦老师以访谈形式,关于中国男性健康的书。
作为男性,男科问题是大多数男性比较回避的话题,男人不能说不行,因此专科小医院才会如此火爆。
不论你是否有男科问题,都应该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笔记心得:
现代男人的三大困惑:少精(不育)、前列腺问题、阳痿(性功能障碍)
一、少精
男子少精,精子质量下降,一种是精子数量减少或者没有了;一种是精子的质量不好,畸形的很多。精子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从高到低,正常人a和b一般要占据50%。
受孕的过程,受孕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月女性排卵期才10天,卵子的存活率大约24小时,之后就会被排除体外。精子在进入女性体内,需要突破阴道内的消耗,需要突破子宫颈的筛选,还需要突破卵子的“壁垒”,就如同战阵,一批批的消耗,最终保障优势兵团到达阵地,完成任务。
精子在为目标冲杀,而卵子坐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精子结合。
精子主要存在于精液之中,在体内呈液态,射精之初5-45分钟,精液比较浓稠,这是为了保护精子通过阴道内的菌群干扰,在进入阵地前安全完整。45-45分钟之后,精液变稀,释放精子进入战斗位置。精液中一部分是前列腺液,前列腺液有杀菌作用,一方面是保护精子安全,另一方面就是有助于消除女性阴道内的有害菌。
畸形儿的增多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目前国内的畸形儿也在不断增多,主要原因是畸形精子增多,当达到了一定比例就会成功混入精子的优势兵团,和卵子汇合。
按照中医理论,肝、脾、肾虚弱,尤其是肝肾阳虚,导致造血和精液化生能力下降,而肾中之精是依靠脾中气血化生。
造成脾胃虚弱,饮食上偏甘腻、辛辣、寒凉。现代生活带来的“湿”,脾为五行之中土,可以视为车轴,如果车轴粘滞了,五行运转就也变差了,这就是脾湿。
抽烟和饮酒对于精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坊间有关于李白的儿子存在智力缺陷的传闻。古人有饮酒和雷雨天气不同房的说法。
污染的环境、包括食用了棉籽油,手机长期留在裤兜,都会造成男性不育。
总之男人很脆弱,睾丸很脆弱,比如肥胖儿的隐睾问题,比如泡温泉、睡火炕导致的精子集体阵亡。
精子的生化过程需要90天,所以一般男科的治疗上也在90天以上,尤其是戒烟戒酒备孕的男士,最好超过半年或者一年。
除了器质性的病变,还有功能性的问题,压力过大等都会造成不育,不得不说压力过大会导致下丘脑-睾丸,这一套内分泌系统的运转失灵,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不仅仅是不育,还会造成不举。
家庭中妻子的重要性,家庭中妻子首先是一个母亲,是一个把别人儿子接到家里的准母亲,男人有时表现的强硬,有时有表现的软弱无力,在自卑和自负中不断转变。就需要家庭中的妻子给予很好的包容和支持,男人的自信来源于家庭而不是自身。
食疗很重要枸杞、桑椹、核桃、黑芝麻,个人还建议吃松子。
二、前列腺问题
现在,前列腺炎有早发的趋势,整体上跟男性的过早发育有关系,尤其是过度手淫,多度饮酒带来的前列腺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中老年的困扰,而变得越来越年轻化。在家中就可以自我康复的一种好办法就是热敷,尤其是做艾灸,艾灸在气海附近的效果最好。
前列腺炎,在中医来看,湿热下注,饮食不当伤了脾胃,调整饮食很重要,尤其是按照中医体质学的九种体质来调理饮食。
今天已经是5月26日,节气小满已经过了,正是进入了夏天,按照五运六气来分,进入了少阳相火,相火为天地两股热量相互作用,天气也就正是炎热起来。满大街的麻小、撸串、火锅、啤酒,伴随着2018年的世界杯,熬夜也加入其中。
熬夜首先就损伤了血气,肝脏原本的作用除了代谢提供能量,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过滤血液中的废物,进行自我修复。而熬夜,让人体处于亢奋状态,读书笔记肝脏就不得不继续工作提供能量,从而失去了自我修复的机会。而麻小、撸串、火锅、啤酒,这些高能食物还寒热交替,严重的拖垮了脾胃,造成了身体运化能力的下降,血液也会浑浊,这就是湿热或者痰湿,湿热下注就是前列腺问题在中医上的判定。
40岁江河日下,50岁日末西山。这是对男性身体退化的最形象描述。男性以八为数,四八32岁正值筋骨最为强壮的时候,但是过了顶峰也是开始走下坡路,40岁以后睾酮开始下降,跑步圈里有一种说法,过了40岁绝对速度就不需要练了,也就是说再怎么练也就跑这么快了,睾酮很重要每个运动员都知道,50岁以后肌肉增长能力下降,心功能下降。其实不论你信不信这些事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个体是有差异,有强弱之别,但是趋势确实不曾改变,我曾遇到很多人,说他就不会这样,会如何如何,且让时间证明吧,好与不好自己心知肚明。
三、阳痿(性功能障碍)
男人40岁以上,性功能障碍的发病大幅度升高,而中国式壮阳,认为阳痿是肾不好,大量补肾,其实很多阳痿患者,肾功能没有问题,要么催心火要不补肾水,这都是不可取的,首先要辨证,多数的阳痿都是肝的问题,肝血不足,调肝几乎是男科和妇科都需要做的事情。切记不要随便吃什么药酒,在正规医院就诊。
吃大腰子补肾?当心动物肾脏中的镉超标。而吃动物生殖器壮阳,可能摄入一部分动物的雄性激素会有一点点作用,但是因为雄性激素导致的阳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多数还是肝血不足。例如27%的糖尿病男性患者有阳痿,52.6%的高血压男性患者有阳痿。
选择性阳痿,男人一生靠气,女人一生靠血,从壮年到暮年,气衰了男人也就老了。而情志上,男人如果得不到妻子的包容和关爱,在妻子面前气场不对路了,也就容易引发选择性阳痿。
男人不敢说“不行”。几乎所有男性,都害怕被别人说不行,你不行隔壁老王就很行,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失业工作上、在家人面前,男人把自己放在一个顶天立地的角色,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身体健康的男人,或多或少在这种压力下,心理出现了障碍。
说到男人不行,就要看到男性与女性的差别,男性与女性的差别是深度和广度的差别,男性是追逐目标、实现目标的模式,女性是选择目标、判断目标的模式,几乎自然界大部分动物雌性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雄性,而雄性总在不断的追逐不同的雌性。这就是深度和广度的差别,人类首先离不开的是动物这个范畴,男性追逐目标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而我们的社会对于男性的失败并不是一种很包容的状态,而女性原本的选择和判断也在社会中出现了偏差。因为社会发展导致的偏差,才引发了男性原本会失败成为不可接受,女性原本选择和判断出现较大误差。
由于男女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导致了家庭生活中,女性更多的是不理解自己的丈夫,男性更多怕遭到失败的打击而压力倍增。所以男人要意识到,男性在社会中其实不是强势群体,而是弱势群体,男人可以失败,男人也可以不行,每一次的努力未必会有好的结果,这是一个必须要接受的现实,只有直面自己的失败才能为下一次目标做好准备。
这是我这些年来在遭遇各种失败挫折之后,了悟的一个道理,我可以接受自己的无能,但是我不会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累了我会休息一下,错了我会承认面对改正,这也是我想分享给各位男士的心得。作者:徐旸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中国超越》读后感3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超越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