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总叙有感。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弟子规》总叙有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用中国圣贤文化绿化灵魂

——读《弟子规》总叙有感

当下,我作为成年人,带着缘分,初探蒙训《弟子规》,顿觉汗颜。我多年养成的所谓"好习惯"与此规要求相差甚远,我成长在新时代,观照周遭,自我反省,我也常常总是攀高,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总希望别人多帮助自己,自己少付出些;总是以工作忙为由忘了看望年老的父母;总是承诺了别人却没有及时兑现;总是说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养成好逸恶劳等等劣习,自问黑暗的灵魂,伦常道德去了哪里?当我们人人都这样做人,变本加厉行之,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趋利的生存环境,到处充满野蛮,缺乏关爱,自私自利,造成害人终害己的恶果。

清朝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先生很有智慧,很有仁德。他洞悉人性的弱点,人不教,不知过。他以此为己任,用智慧凝缩为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弟子规》教育千秋万代。此规要求从呀呀学语的孩子开始学习"人道",即要求孩子们继承中国几千年的圣贤智慧,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规范做人。正所谓:十年磨砺,筑基百年。当孩子们通过长期磨练,道德修养提高了,大家相互遵守,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人生道路就顺畅,生活就幸福美好。这正是"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风范。

《弟子规》是为了启蒙学童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通俗一点,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好人的道德规范读物。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全书总叙尤为深刻,做人要旨,一览无遗。

《弟子规》开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守孝娣,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此篇二十四字,言简意赅,概括了我们一生做人之道。

"弟子规,圣人训".该教言是教弟子的生活规范,不是作者的随意之言,而是依据儒家圣贤孔子的教诲编写的做人准则。

"守孝娣,次谨信".我们做人首先要学会感恩,感恩生我养我的父母们,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敬和孝顺他们,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的人一旦进入社会,有长者提携,有人帮助,他会油然而生的感恩对方,其人生方向就充满信心。若我们在生活中友爱我们的兄弟姐妹,大家就会团结互助,齐力断金,不怕艰难困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其次,在自己的一天生活当中注意一言一行,何事该说,何事不该说,言宜慢,三思行,即谨慎言之,这样可以避免口舌之利产生的矛盾事情发生。凡是说到,必要做到,做不到,不要讲,即诚实守信,这一言一行是人与人交往,共同合作时的基本准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我们周围形成你虞我诈的氛围,社会发展就会滞后不前,社会关系就会紧张复杂。

"泛爱众,而亲仁".我们在严于律己后,还要学会爱护周边的人,视他们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和姐妹,亲近有仁德的人,学习他们为人处世,博爱大众,这样我们的心胸就会宽广,得道者多助,人生道路更加顺畅。

"有余力,则学文".我们若有时间,要花精力用在学习上。学习待人处世、文明之仪、仁爱友善、诚信感恩等礼仪知识,培养成真诚和善良的人;学习歌曲、舞蹈、器乐等提高我们对音乐鉴赏与陶冶情操等能力,激发我们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学习体育、游戏、社会实践,培养我们修身养性的君子风范;学习严谨自律、协调控制、运筹帷幄、团队建设以及抗挫能力等培养我们的精神力量和处事智慧;学习语言、文字以及诗词、书法、绘画等,培养我们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学习数学、天文、地理、预测、归纳整理、统计分析等培养我们的逻辑思辨能力。这些生活和工作技能的学习都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人要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各种文化,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考察山东曲阜孔庙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衰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所以,我们要承载一份责任,带着一份真诚,继往开来,学习先人传下来的道德规范——《弟子规》,重新规范做人。用中国圣贤教诲改变我们的一言一行,感化我们的亲朋好友,感化我们的领导同事,号召大家一同学习和运用中国圣贤文化改善我们的精神环境,绿化我们的灵魂。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梦想就能实现。

(作者系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王俊,本文章为作者原创作品,未经《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弟子规有感


篇一:读弟子规有感

文明从小事做起,每件小事都反应个人的思想品德。文明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做人的道理。每一个人都要有文明和懂礼貌,谦虚有礼的好学生。《弟子规》讲了许多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我觉得很感动。我们要学习这种,文明的心。共创和谐社会,世界才会更加美好。让我们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孩子。

从一个文帝给太后试药中我能体会到刘恒很孝敬。我们会不会怎样做吗?有人说当然不会了。因为科技法达了,没有人尝药了。但是我们真的会这么想吗?

我建议大家有空看看。

篇二:弟子规

今天上午背《弟子规》的时候,有几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几句分别是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尊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父母心中也就快乐。

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了。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意思是;在金钱物质上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从背,《弟子规》里也能学到做人的道理,我非常高兴。

篇三:读《弟子规》有感

爸爸说平常我很多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不好,所以爸爸暑假给我买了一本《弟子规》,让我背诵它。我熟读了15天,大部分已经可以理解并且能背诵了。

《弟子规》主要讲了古代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生活学习规范、礼仪行为规范、为人处世规范等等。它就像是我们的学习守则,可以用来管理我们的行为。

比如说: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让我明白了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转眼就老了,要珍惜时间,所以我现在每天早早起床看书。

比如说: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又让我明白了读书要做到仔细看、专心读、心里想。

我要按照《弟子规》的话做,改善我的学习习惯。

《弟子规》教会了我什么——读弟子规有感


最近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放下书籍,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弟子规主要讲述了我们民族千百年来世世流传的传统美德,以三字韵语的形式教我们怎样为人处事,尊老爱幼,真诚待人。。。。。。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是弟子规放在最前面教导我们的话,可想而知,我们最先要学会怎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是做人的基本,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其他也都是妄谈。

其次,在这本书中,我不仅学到了要尊重父母,爱护弟妹,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尊重他人,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和物。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是说,既然开口说话,就应当要真诚,诚信,说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就不能随便答应,更不能说谎话或者花言巧语的欺骗别人。

书中教会了我们道理,可是最重要不是光有感悟,更多的是带着感悟去思考,去做人,做事,并不断的完善自己,传承美德。

读《弟子规》有感800


读《弟子规》有感 我今天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

总序部分概括地介绍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入则孝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的道理。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恶,力争为父母生活的更好创造条件。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出则悌的主要内容是: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等。

我在尊敬师长方面做的很好,对于老师和长辈我都能做到见面主动问好,从内心去尊敬他们,但是有些时候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离兄弟睦的要求有点差距,我会努力做的更好。谨和信的内容主要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我感觉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以诚待人。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有时东西摆放比较乱,而不经常收拾。

另外,我在经常反省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评,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掉缺点,从而使自己进步。泛爱众、亲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诽谤别人,不强人所难等等。今天,我就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读《弟子规》有感唔


篇一:

今天,我坐公共汽车回家,人是都上去了,可是汽车里却满满的。有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上了车没交钱。司机叔叔说:小朋友你为啥不交钱﹖小孩说: 我爸爸在后面,他给我交。说完就往里走。

司机拖住他,说:那你就在这里等爸爸。说完就一遍一遍地问:谁是他爸爸?谁是他爸爸?等大家都挤上了车,也没有一个答应的。司机板着脸让小孩下车。

一位老师走上来柔声问:小朋友,你家住在那?三官庙〞老师一边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一元钱放到了投币机里一边问:为什么要撒谎?是不是把钱买了吹泡泡?。只听见一个细小的声音说:是!〞小孩低着头回答。

老师的脸立刻变得严肃起来,非常严厉地说说: 今天让你走回家去就对了!记住,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嗯小孩慢慢的抬起了头,望了望老师的面孔。老师似乎看出了小孩的心思,温柔地说:小孩子,做错了事知道改正就是好孩子。你这一元钱不用还我了。要到下车的时候老师对小孩说:以后不要撒谎了。

我在旁边听了,感到一股暖流向我涌来。这个同学就像《弟子规》里说: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更要向这位老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补足自己的缺点。做一名合格新时代的接班人。

篇二:

这个学期一开学,老师要求买一本《弟子规》,我当时还不知道弟子规是什么,我买了一本初看了一下,心想,真无聊,又是古文,可是当我细细的读了以后,才明白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这虽然是古代人教育自己的学生的,但是对我们现代人也很好。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这句话对我印象很大,因为现在的孩子,都对父母爱理不理的,那能做到这几点!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父母的独生子,总是被父母护着、宠着、溺爱着,所以,有些孩子便逐渐淡忘了孝这个字眼。

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需顺从。有时,父母出于关心,多叮嘱两句,做错了事多教育两句,我们就会不厌其烦的说父母过于唠叨,有时还顶几句嘴,狡辩是非,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侍候父母安眠。

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子女要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要让他们感到舒适。而现在,大多是父母对子女关爱有加,这样照顾着我们,又有多少子女能这样的照顾自己的父母呢?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教育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父母是世上最爱我们、最疼我们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的一举一动无不牵扯着父母的心。而惟有孝才能报答父母,报答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让每一个子女都报答父母吧 !

读弟子规谨有感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虽为古文,但作者最初的立意对象为受训的儿童,故而字意简单,读起来并不费劲,加之在网上查到杨淑芬老师的讲解,使我对整篇文件的思想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全文以人的品性修养为根本,教育一个人从小到大应该刻尽的本份和不应逾越的界尺,虽然觉得有些古板,但字里行间的劝叫,如明镜般映照出我与文中教诲的德行的格格不入,随之而来的是我对人生的迷惑和无助:我究竟应该怎样活着?

在读大学的时候,对儒家思想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在并不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发自内心的感慨古人的智慧,之乎者也中深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伦理道德。但是,近代一百多年的社会动荡和西方文明的交融,使得原本清晰的文化脉络渐渐模糊,尤其是肃清全社会价值取向的若干次运动,更是雪上加霜。或许,对共产主义和建国领袖的崇拜支撑了上一代人的精神体系,到了我们这一代,原有的价值体系彻底崩溃,物资的充沛更加彰显精神的苍白,我们是文化缺失和精神贫乏的时代的产物,从何而开为何而去,我们没有信仰,却渴望信仰,我们对新的旧的道德标准都报以怀疑的态度,不屑于权威,却又迷失在追求的过程中。

或许会有人笑我矫情,自己的事情都管不好,还去管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但是,这样的迷茫会影响我们的价值取向。偏激的、散漫的或者是愤世嫉俗的内心反映出来的正是我们自由主义。

看《弟子规》,觉得以前的人挺幸福的,一出生就已经有一套社会认可的道德范本,遵循着约束着,在短短的光阴中,总有被主流思想认可的圣贤书指引着,不管对个人发展是好是坏,但至少不会迷茫无助。一个人有一生都为之坚持的信仰,就算他资质驽钝,依然会有所成就的。

细读《弟子规》,发现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却是我们最无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训诫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关怀朋友,都因为心怀感恩,正因为感恩,所以对人对物多了虔诚的敬仰之心,尊敬发至内心,而后谦虚谨慎的做人。时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年轻人,强势的自我,对人对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后标新立异,自由散漫而后无法无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照《弟子规》,发现,陋习多的不是一点,而是全部。欣喜,此书再次开启我的启蒙教育,内审自我价值观,批判的接收古人为人处事的道理。

读《弟子规》有感 【必备】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在阅读了李毓秀写的《弟子规》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仅供参考。

读《弟子规》有感【篇一】

暑假里,我读《弟子规》这本身书。它让我懂得了,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章“信”。“信”中“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令我受益匪浅。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一旦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孔子曾说过“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读了《弟子规》后,我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记得有一天,我答应陪同学去新华书店看书。尽管那天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我还是按时到达了新华书店。

可是等了好久,也迟迟不见同学的影子。于是我只好回家了。回到家里我才得知同学曾打电话到我家,说雨下得太大了,她不去了,可那时我已经出门了。虽然同学没有来,但是我却做到了一个守信用的人,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言行。

读《弟子规》有感【篇二】

我感悟最深的有这几句话:“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言”,“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现在网络也好,电视也好,为了一己私利,充斥着许多色情暴力,奇奇怪怪的新闻与广告,变相的宣传了“恶行”,他们要为社会大众负责啊!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武力是智者不忍,不屑于使用的,因为他往往是没有效果的工具。

后面两句是教人不要恶语伤人,不要多嘴多舌,俗话说祸从口出,要人小心处世。

还有许多句子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践行,《弟子规》真是简单话明大道理,体现的是中国老祖宗的智慧。

读《弟子规》有感【篇三】

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宏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醋,而我却慢吞吞地说:“等一会。”又一头埋在电视里,妈妈再三催促,我才不乐意地去买醋。

当我读到“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知道了,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位,以免下次用的时候找不到。

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子变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弟弟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弟弟,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啊!我终于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背《弟子规》的用意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弟子规》总叙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弟子规》有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