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六祖坛经读后感800字

六祖坛经读后感800字

拜读《六祖慧能传》有感。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以下“拜读《六祖慧能传》有感”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禅 "

----拜读《六祖慧能传》有感

瑞莹

炎炎8月怀着一丝敬畏和感恩,拜读《六祖慧能传》,慧能3岁丧父,家境落迫,从小以砍柴为生,目不识丁,苦难塑造与大自然的启发,使他从生活中领悟禅机,由自然现象契入宇宙真理的基础,如"禅"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何为禅,待到雪消时,自然春到来。禅的神韵自然、和谐,与自然共舞,与生灵共存。 禅者的姿态飘逸、洒脱,面对提起,转身放下,未学佛前的我一直尽力控制事情发生的结果,心累体疲,学佛后发现一切像是冥冥中的注定,无需去苛求刻意把控因缘的来临,一切发生刚刚好,都是成长放大自己的格局。苦难是化了妆的礼物,经历越多,收获一定越大。当爱人另有新欢,当是此生缘尽,不必强留,默默祝福;友人不解恶语,当是自己修养甚浅,莫能布施他人欢喜,心生忏悔;遇事不顺无法达到预期时,当是人生考验,还需历练沉淀。苦难是生命成长的资粮,勇者乐于创造生命的希望,让内心丰盛、饱满。

禅即是专注聚焦,心在一切在,心无一切无。读书会的运作已近3月,从无至有、从简单至丰富, 点点滴滴的灵感,线上步步的规范,ppT讲义的完善,会员渐渐互动,经常为了某个字符标点,咬文嚼字,精益求精,散步时会想起,用斋时会飘过,入眠时会念到,可是繁琐的细节丝毫不觉得疲累,当一项创意规划在思索中静静地孕育而生时,又是何等喜悦,专注聚焦在某件事时,就像太阳所有的光芒聚焦在某个点,散发所有光和热,容易心想事成。心是一切的主宰,散发体内的小宇宙,无限正能量。

禅机恰是真理。别人砍柴总是朝着一个地方用力砍,而慧能则是绕着砍;别人总是千方百计躲开有节的地方落斧,而慧能却专从有节的地方下手。"在过不去的人上过,在过不去的事上过",从小我就敬畏有权威、威严的长者,不敢与其靠近胆怯敬而远之,工作后不得不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个性所致双方互动无法持之以恒,业绩也未能更好地突破,学佛后才明白这是我今生修行的功课,无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对,突破后生命境界又一次提升,正像有节之处意味着木质坚硬,但越硬越不卡斧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用一颗真诚利他谦卑的心来对待每个人,假以时日影响感化他人。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恰似发自灵魂深处的呢喃,舞动禅者生命的圆舞曲。"应无所住",无尽的虚空,呆呆惬意是自然的最佳状态;"而生其心",自然生起的思索,经历世间发生的一切,原来在劳作和生活中既能领悟心的妙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掘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客观存在的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难道这是心性么,心若有执着,犹如生根不动,随缘解惑吧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禅者如是说,"事来心现,事去而心随空。"--禅者如是做。禅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当下,度过美好的一天,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禅者飘逸,今生有幸, 品读人生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读后感

最近看了六祖坛经,读后有些心得,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六祖坛经》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念费的信念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说到这里,我想问,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性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性,使佛性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从书中慧能的聪明、智慧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凡事都要有悟性要用智慧处理事情。不管修行学佛法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并且要有无念、不取不舍的真修,才无愧于六祖慧能大师的启发之恩。

书中提到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我们知道,身处这个社会,有些人会很不快乐,当然不快乐有很多原因,但是总的不外乎就是烦恼。当遇到烦恼时,如果可以向书中所说的用智慧去解决,就不会一直烦恼。当然有些人的烦恼是因为心中有了不好的念头产生的,而克服的方法就是我们心中无时无刻都要有为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能否保持一种善意的念头。

《六祖坛经》我至今没把它完全弄明白,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努力让自己的心灵纯净,使自己的头脑清醒,一念至,念念俱至、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止水。也许我没有从《六祖坛经》中读出什么深刻的人生哲学来,但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真正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应该怎么样去读一本好书。

六祖坛经 读后感(3)篇


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1)篇

《六祖坛经》

        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是《六祖坛经》开创的禅宗的修行态度。

           这段叙述的魅力在于:以漫不经心的语调道出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就纳入了体制、习惯之中,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一辈子就这么过了,活着就是沿着社会所设计的轨道前行,重复无数的前人与无数的同时代的其他人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路,很少有生命能够焕发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做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做的。

     而很多人之所以抑郁,是因为他们不能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于是,活在纠结之中;活在分裂的自我之中。明明在做这件事,却觉得有另一个我在远处召唤。总是不能喜欢当下的那个我。

      生如昙花。你应当欢喜盛开。去喜欢你的人那里,去你喜欢的人那里,做你喜欢的事,走你喜欢的路。如果那个人不喜欢你,远远地离开他/她;如果你不喜欢那个人,远远地离开他(她)。

       郁闷时说出来,负累感就会消散

有时候,我们的抑郁不过来自于我们把我们想说的压抑在了心里。有不满,不敢说;有想法,不敢说;有喜欢,不敢说;有愤怒,不敢说;因为害怕说出来之后会得罪别人,或者觉得说了也是白说。问题是,不说出来,并不等于没有这种或那种情绪;于是,一天一天地,积聚在心里,越积越多,当你心里多余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么,你的负累感也就越来越重。最终,你会觉得很沉很沉,你会觉得活着是多么沉重的一件事。然而,活着,不是老牛拉车,也不是背负着重担走路,活着,是花的盛开,是水的流动,是云卷云舒。

    所以,要学会把心中想说的说出来。说出来,不只是一个表达,而是一种流露,一种放下,说出来了,就随风而去,就什么也不留下。

       所以,不同意的,尽管说出来;不想做的,尽管说出来;悲伤的,尽管说出来;不满意的,尽管说出来;有想法,尽管说出来。活着,就要像水那样潺潺流动,就要像树那样自然生长。说出来,就是把各种情绪随时疏散,随时溶化。说出来,不是说东道西,不是张家长李家短,说出来,是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用平和的方法说出来。如果说出来的,是招引是非,那不是说出来,而是牵扯不清。真正的说出来,只是一种自然的生长,自然的情绪的流动。生命也罢,情绪也罢,只有在流动中,才不会郁积,不会阻塞,不会停滞。

     其实,如果你的心是安定的,那么,外界也就安静了。就像陶渊明说的:心远地自偏。如果你自己是好的男人或女人,那么,你就会遇见好的女人或男人。如果你的心是喜乐的,那么,无论做什么,即使只是随便走一走,你也会变得很健康。如果你的心是美丽的,那么你只要做回你自己,做回上苍赋予你的那个样子,你就是美丽的。

     有钱时快乐,没有钱时也快乐;有恋人时快乐,没有恋人时也快乐;有名气时快乐,没有名气时也快乐。不为自己的快乐设置任何条件,只要在呼吸,在感觉,就能够快乐。

     “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就像失眠的时候,如果你想着那些烦恼或兴奋的事情,当然会加重失眠,但是,如果你一心想着要睡觉,一心求着自己快快睡,也多半不会成功,同样睡不着。有效的方法也许是:既不去想睡不着,也不去想要睡着。忘掉睡眠这件事,就在此时此刻,你活着,你在想,无所谓睡,也无所谓不睡。保持一种没有目的的状态,一种生命自然流转的状态。睡得着也好,睡不着也好,都没有什么所谓。你拥有此时此刻,很平和,很充实。

     慢慢地说话,当然是一种策略和技巧,但更多的,是一种格调和境界。至少意味着:从容不迫的优雅,不急于表现的含蓄,不急于评价的稳重。

     有时候,会觉得很低落,很无助,很悲观,什么也不想做,甚至想着怎么死去比较好。不想去找朋友聊天,不想去工作,不想去逛街……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确实,什么都没有意思,什么都会消失。但活着总得找点事做做,做点能够让我们安静下来得事,做点能够让我们觉得成为我们自己得事,做点能够让我们成长的事。

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2)篇

2017年 看了蔡志忠的漫画,今天终于看了 《坛经》原著。

一.横向比较

佛道最高境界是一样的。

道:道法自然。佛:“无我”

“无我”怎么理解 看《金刚经》解释:像普通的人一样该吃饭时候吃饭。像普通人一样该睡觉。像普通。内心不受外界影响 也不去主动影响外界。

感觉是不是像草原的一棵小草。是不是像大海的一滴水。是不是和别的草和别的水没有不同。

重新换角度理解“无我”。

 人是细胞组成,细胞不知道人的存在,按照细胞规律生存死亡。把宇宙看成一个人,人看成一个细胞,人在宇宙微不住道,自生自灭 周而复始。

这样一看 佛和道 追求的结果是一样的。

佛 说船是过河的工具,过去河 ,船就不需要。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 ,沟通完,语言就不需要了。

佛和道只是修行的过程不同。

二.佛于儒

儒家《论语》把孔子只言片语组装起来并按照统治的意愿修改了很多遍,儒按照统治的需要推向历史的舞台。让知识分子按照儒家标准去行动。

但是儒虽然积极并不是适应政治。遇到2个问题

1.帮助小人,小人恩将仇报。小人阿谀奉承的更吃开的。侍奉父母 忠于皇帝,反而不领情。

2.在做一番事业。需要和非君子交往。怎么去平衡这种关系,在黑暗的官场怎么保持清白。论语没有讲。

王阳明《传习录》 做了重新解释。

从自己心出发 解决上面两个问题

1.侍奉父母 父母反而说不孝。到底孝不孝。

2.要做一番事业 可以任用小人,给小人利益。 以最终目标去评判。

慧能讲的从心出发。王阳明 讲从自己内心评判

慧能 讲“定慧一等 定慧一体”。王阳明“知行合一” 

王阳明解释完全从佛教中参悟出来的。

三.佛与别的教派

为什么信仰。

1.人在生存产生各种负面感情,在宗教找缓解的答案。

2.宗教通过长期正能力暗示,并养成习惯。或者条件反射。

3.在祈祷,念经,中发现症状明显减轻,推广给朋友子女信仰形式。

这种信仰暗示 和冥想,催眠没什么区别,只是达到心灵的放松解脱。

很少人真心去追求最高境界。

四。内部比较。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先定后悟 。慧能:先悟后定。

只是修行方式不同。

神秀和前5个祖做法一样 通过不停的修行, 磨炼自己的内心,达到悟的状态。 

慧能的定慧一等,先悟才和修行相结合。

五。谁更高明?不管谁更高明。反正历史选择了慧能。

评论有字数限制[大哭]

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3)篇

六祖我佛,阿弥陀佛!对于佛经,不敢妄评,就用六祖的一首偈,做颂:真如净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真魔。

邪见之人魔在舍,

正见之人佛即过。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忽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化身报身及法身,

三身元本是一身。

若向身中觅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婬性本是净性因,除即无净性身。

性中但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悟顿教门,

悟即眼前见世尊。

若欲修行求觅佛,

不知何处欲觅真。

若能身中自有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自不求真外觅佛,

去觅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者是西流,

救度世人须自修。

今报世间学道者,

不于此见大悠悠。”

《六祖坛经》读后感1000字


六祖所传授的佛法智慧博大又精妙,里面蕴含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心理咨询的理念。

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更理解一点老师为何经常提醒我们多读书、读各门各类书。读万卷书不仅有助于我学习到更多的人生哲学,也有助于我将各家观点与老师心理咨询的理念结合思考。读完《六祖坛经》,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六祖强调人的“自性”,强调“一切般若智慧,都是从自性中出生”。也就是说智慧不是凭借外在力量或条件获得的,而是人本身具备的,这也是“众生皆佛”的原因之一——众生的自性都能生出智慧。能不能生出智慧是一回事,有没有生出智慧又是另一回事,没有成佛的人便是能生出却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人。

联系心理咨询,所有的来访者是能生出智慧,但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众生。咨询师的工作便是帮助他们生出自性中的智慧。因此,咨询师决不能“看不起”来访者,要相信来访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很人本主义,看样子人本主义的思想也不过是我们古代先贤思想的一种形式,我们与其逐“末”,不如究“本”。

2.六祖说的智慧是,在一切地方,一切时刻,每一心念中都不愚蠢。老师提倡的“念念觉察”不就是追求智慧的一种表现吗?每一念都很重要,不仅是因为我们生命短暂由不得我们任性地试误,更是因为“一念愚蠢,一念智慧;一念凡夫,一念成佛”,每一念都可以让我们的生命状态瞬间变样。但这种理念有个前提——我们是可以因为一念而立即改变的。倘若把人生当成一份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答卷,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我们的每一念都是这张答卷上的题目,念“错”得越多,得分越少。如果是这样,我们一定会像考试时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一样,去对待我们的每一念。再细想,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一辈子最重要的答卷不就是自己的人生吗?可我们好多时候却没有按照对待最重要的考试的态度去对待它、对待里面的每一道试题。

3.关于六祖渡化的“有缘人”,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规律,即无论他们原来有怎样的认识或理念,拥有什么样的地位或荣誉,当六祖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时,他们都能立刻接受指正,并且遵循六祖的教导去修行。如果我们在一辈子中,也能如此对待我们生命中的机缘,一定会有更美好的人生。

相反,生活里,我有太多不愿意承认和接纳自己错坏差的时候,也有太多不愿意改变自己假恶丑一面的时候。如果还是用考试来比喻,那些经历就像被打红叉的题目,而我就像个考生,总是倔强地用上一次的错误答案来回答这次的题目。

六祖所传授的佛法智慧博大又精妙,里面蕴含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心理咨询的理念。愿自己做个人生智慧的“有缘人”。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3)篇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1)篇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八个字难倒亿万众生,只因“放不下”三个字。放不下只因“害怕”两个字,害怕的原因只有两个:得不到与失去。“得不到与失去”的原因只有一个:心有所执。“心有所执”的后果是:烦恼重重,苦厄不断。

得与失贯穿每个人的人生,得不到与失去会令人心生烦恼,故而烦恼贯穿绝大多数人的人生。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也不在同一个世界,因为就算是同一件事物,不同人所看到,所感受到的都不一样,也就是说事物的表象本来没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而它们的本质又在不断变化,就像爱会变成恨,恨会变成爱,故而它们的本质没有一个永恒的“我”,它们的本质是空无自性。

面对人生得失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害怕,因为得失与烦恼皆是表象,表象背后是空无自性的本质。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如果得到不会使人快乐,那么得不到就不会使人痛苦;如果占有不会使人快乐,那么失去就不会使人痛苦。

上述的原因是:得到与得不到,占有与失去,快乐与痛苦是对立的两面,对立的两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无所谓得就无所谓失,无所谓快乐就无所谓痛苦。得到、占有与快乐消失的时候,得不到、失去与痛苦也就产生了,反之亦然。

烦恼不需要去逃避,去麻木,坦然接受得失,坦然面对烦恼,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得失与烦恼皆是虚妄而不可得。

既然得不可得,失不可得,烦恼亦不可得,害怕自然也不可得。一切所得皆是心造之幻相,是假得。

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缘生则拾起,缘灭便放下,随缘而行,心就无所执,心无所执就做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如此物随心转,外物则为我所用。否则,终其一生也只能被外物所累,所奴役。

诸法唯心所造,空无自性。不取事物对立的两面,不取对与错,不取是与非,不取爱与憎,不取苦与乐……两面皆以平等正直之心待之,以诸恶不作为善,以诸善不行为恶。

此便是明心。

诸法空相,此岸无澜,即是彼岸。人生种种得失坦然接受,坦然放下,不起波澜。

此便是见性。

明心见性便可得大自在,又何必苦苦抓住执念不放手?

我们应当明白:

除了“害怕”本身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害怕。除了“放不下”本身之外,没有什么值得放不下。

我们更应当明白:

以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财富、名望、权利从来不是衡量人生境界的标准,以他、他们为中心才能建起自我的人生境界。

千事万事,坦然处之,千心万心,心如止水。于万事万物中不取不有,在滚滚红尘之中得自在逍遥。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2)篇

经书只遇有缘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佛度有缘人,无缘知敬畏。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这本书是来舒心的。人需要静心和自观。常读经书,热爱生活,诸事领悟。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3)篇

写得跟小说一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预言,有铺垫,有高潮。据说成书于唐宋,传奇志怪流行的年代,写得玄乎其玄好像也可以理解。

内容实在看不太懂,只能看懂少一部分,一个是自己佛学理论知识薄弱,一个是文言功底差,一个是没有慧根,不能完全领悟大师的教诲。尤其机缘品,和各位禅师的对话,完全是神仙打架,看得脑袋发昏。感觉东方的禅不能单纯地用逻辑推理,全在一个“悟”字上。这也是为什么禅宗不立文字。慧能临终前说偈:……来时无口。意思提醒人们,他这辈子啥也没说。

我也只能借着禅宗,故弄玄虚地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求诸己,莫向外觅。

拜读《周易》有感


为有源头活水来

——拜读《周易》有感

悠悠五千年,历史老人用沧桑之手、岁月之锄,耕耘了多少伟大与不朽?

峥嵘岁月稠,时光巨轮用淘沙之浆、乘风之帆,筛选了几多珍珠与瑰宝?

五千年前的某个夏日,碧空万里,生机盎然。一位奇异伟岸的智者,在松软的黄土地或者是挺立的黄土墙壁上,用如椽之手抑或是一支细细的柳条,划下开天辟地的一个简单符号,人类历史一画开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从此诞生。

上下五千年,悠悠未了情!《易经》经上古先贤圣人不断升华完善,最终形成《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个版本。历史的可贵之处在于优胜劣汰,历史的残酷之处同样在于优胜劣汰。中原文化的发展加上周文王推演和孔子的诠释,《周易》从八卦发展到六十四卦,成为中华文化之源,而《连山易》、《归藏易》则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留给我们的只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无尽遗憾。

相对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辉煌灿烂文化的衰退,中华文明之所以保持一枝独秀,历久弥坚,与她虚怀若谷、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性格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周易》如同一泓汩汩而流的清泉,涓涓不息,以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水浇灌了中华文明的主干支流,以厚德载物的容纳气度,培育滋养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基因,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大道之本。

从先秦以来的诸子百家争鸣,到汉代之后儒释道三家的聚散离合,争奇斗妍的各家学说经常是华山论剑,各持一端,互不相让。但不管哪家思想,面对《周易》时都无一例外地心悦诚服。孔子五十研究《周易》,留下“韦编三绝”的经典传说;老子师法《周易》,写下《道德经》这一千古绝唱。儒家也好,道家也罢,《周易》成为他们共同尊崇的经典,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道家尊之为“三玄之一”。直到现在,中华文化主干之争中,“儒家主干”论者坚持认为《周易》归儒,“道家主干”论者则千方百计找出《周易》属道德理由。一本书几乎被扯成了两半。就连源于古印度,兴盛于中华大地的佛家学说,也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大量接纳了《周易》的思想,从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各家学派尤其是对中化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融入民族性格的儒释道三家的共尊,奠定了《周易》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基础性、奠基者的地位。

《周易》,这位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闲庭信步的老者,何以受到如此尊崇?

《周易》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既能囊括宇宙、贯通古今,又能形象具体、简单明了。正所谓“大道至简”,《周易》用简单的阴、阳两个符号为载体,以天、地为支撑,以风、水、雷、火为要素,以山川、大泽为串联,演变组合成六十四卦,从宏观上描绘宇宙变迁,从微观上关注个体发展,讲述了万事万物的孕育萌芽、成长发展、刚健有为和起承转合等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们,在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在洪荒宇宙中冥思遐想,在天地玄黄中灵光独显,用最简单、最直接的符号方式形象地诠释了浩瀚的宇宙,莫测的世界和多变的人生。

《周易》的平凡之处在于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周易》之道是平凡之道,人不分高低贵贱,地不分天南海北,在一呼一吸之中,在一举一动之间,在一草一木之上都真实存在,须臾不离。《周易》中的“守正”思想,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自己;“中孚”思维则倡导诚信做人的理念,强调真情换真情,挚信换挚信的重要;“中和”观念更是提出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和谐顺畅、适度自然的共处之道。这些论调,即便是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依然是万事万物遵循的准则,有一些甚至上升为国家意志或者成为国际共识。因此,《周易》既有居庙堂之高的庄严、典雅,又有处江湖之远的自然、质朴,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受到各行各业人士的追捧,尽管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那只是认识程度不同罢了。

有人说,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只是有形的物质之谜,而《周易》则是无形的精神之谜。《周易》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地方,也许也正在于此。千百年来,从儒释道大家到巷闾平民,读易、研易、解易者不少。近现代以来,不少国外科学家也加入到了研究《周易》的行列。浩浩荡荡的队伍,集思广益的研究,终究不过是盲人摸象,始终没有人能触碰到《周易》的全貌。卜筮之书、哲学之书、历史之书、科学之书等等论调不绝于耳,但最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谁也没法准确定位,只得以“百科全书”姑且定位。最为神奇的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研究中发现六十四卦符号竟然与二进制原理完全吻合,从而发出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发现了计算机原理的惊叹!每个研究者也许都能无限接近《周易》,但确实始终无法触碰到其本质与核心。这位白发飘飘的老者,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兼程,仍然童心未泯地“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多少人衣带渐宽、皓首白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五千年前的智者,正是以这种恬淡虚静的人生态度仰观俯察,用一份从容、一份自得和一种不受限制的心灵自由,推演归纳,掘通天之渠,引天河之水,德润世间万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许这就是《周易》本应该有的境界。

作者:冯宏伟(荣获“文化润心灵,书香沁站班”职工“读书之星”学习心得评选活动二等奖)

读《当代医圣裘法祖》有感


读《当代医圣裘法祖》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学长处获赠了一本书。素雅的封面上是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精神矍铄的裘老正微笑向我投来慈祥而关切的目光,照片的右侧印着这本书的名字——《当代医圣裘法祖》。

这本书已经有些年头了,它出版于2009年,裘法祖院士逝世一年之际。书的纸张已泛黄,边角却依旧整齐,透露出它的原主人对它的爱护。想起学长赠与我此书时沉默而又似有千言万语的眼神,我不禁更加诚惶诚恐。终于,在一个夜晚,收拾干净书桌,泡好一杯清茶,翻开了泛黄的纸页。

翻开封面,书第一页是印刷精致的铜版纸,印着裘老微笑着的慈祥的面庞。头发已花白,额头、眼角布满了皱纹,巩膜泛着些许血丝,目光却慈祥而专注。相对于封面的黑白色调,彩色的照片让裘老显得愈发地生动鲜活了,似乎就站在我的面前,向我讲述着他过去的事情。在这张照片之后,是一组珍贵的照片资料,记录着裘老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到年至耄耋仍心系人民健康的传奇一生。看到这组照片的最后一页,“与世长辞”,“万人同悲送裘老”时,我的眼睛也莫名其妙地开始酸胀了。

裘老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于1914年出生于杭州一个书香世家,早年在大姐的支持下留学德国。二战期间,杭州也一度沦陷,裘老断了经济来源,却凭自己的刻苦与才华得到了德国导师的赏识,申请到奖学金,并在工作中被委以重任。二战结束后,他放弃了德国的洋楼和汽车,毅然回国,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贡献。裘老于2008年6月14日不幸逝世,他的一生,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一生,是探索创新、硕果累累的一生。

我从书中阅读到了裘法祖院士为我国医学事业奋斗的一生,而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却更令我印象深刻。裘法祖院士的大家风范、高尚医德和崇高精神令我折服叹惋。

其中,裘法祖院士留下的讲稿中,一个修表的故事让我尤为印象深刻。

很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裘老去汉口中山大道一家很大的国营钟表店去修理手表。他问一位值班的女同志:“这只手表摇起来有响声,请你看一下,好吗?”她将它摇了一摇,立刻就还给他,说:“无法修理,没有零件。”他又小心地重复了一句:“请你打开来看一看。”她很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说:“能走就行了,没有零件。”他再问,她就再也不理他了。他只得到对面的另一家大的钟表店去试一试,遇到了一位男同志,但得到的是类似的答复、类似的态度。这时,他偶然发现了这家店的另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位老同志,是他的病人,也是这家店的职工。裘老立刻走了过去,请他查一查这只手表摇起来有响声的原因。他打开手表背面的盖子,发现一个螺丝松脱了。他将螺丝旋到原位上,手表就这样修好了。裘老很高兴,但又很生气,用手指着说:“那位同志说无法修理,连看一看也不愿意,我要去责问他。”老同志忽然大笑起来,说:“裘医生,算了,算了!还不是和你们医生看病一样吗?”裘老面红耳赤,打了个哈哈,道谢而别。几十年来,却一直记住了这句话:“还不是和你们医生看病一样吗?”

裘老后来在很多场合,都给他的同事、他的学生讲这个故事。我2012年才入学,未能得见裘老的风采,得他亲自教导。如今,在这样偶然的机会下,却也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不禁感慨万千。

当今,医患关系恶劣,其中原因自然是错综复杂的。然而,在埋怨自身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得不到患者的感激和理解的同时,我们却也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存在“无法修理,没有零件”的态度和作风呢?在医院门诊部,不少病人不远千里而来,少数医生却只是三言两语,不作任何解释,甚至冷脸相待,训斥病人。一位患者不经意的玩笑话,令裘老谨记数十年,这是怎样的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因为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裘老幡然警醒医务工作者中存在的主观主义不良作风,他决心此后把遇到的每一个病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给病人“摸肚子”,纠正错误。也带领身边的人和后辈们自我警醒。

裘老的一生,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真正做到了严于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读完这本书,我为裘老的高山景行所折服。决心跟从裘老的步伐,立志“永远做一个好医生”。当然,裘老说了,“做一个医生不难,做一个好医生很难,永远做一个好医生更难”。然而,这志向不易,却仍是我心中的美好愿景,也将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同济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必须做到的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刻苦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对每一个病人和家属都认真耐心,开出的每一项医嘱都有所根据,有所权衡。完善自己的技艺,精进自己的德行。不仅会开处方,还要会讲课,会写经验报告,会做研究。甘为人梯。

在同济医学院110周年院庆之际,我谨愿以此壮志,不负百年同济盛名。

(第二临床学院 12级八年制 郭君怡)

读汪荣祖《康有为论》有感600字


读汪荣祖《康有为论》有感600字:

文:胡为乎来哉;读汪荣祖《康有为论》。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提倡设立孔教会,要以孔教为国教。中国各朝代历来崇孔祀孔,但从无教会。康有为的意思是要使“各郡县皆有孔会”,并建立教籍,“一律注册,人收二毫”。或以为康有为前期戊戌变法有功,后期保皇有过,提倡孔教更是维护专制,保守顽固。其实这么看康有为就肤浅了。康之所以立孔教为国教,实在是想比之欧西之基督教,以严密的教会组织形式形成精神共识,来凝聚人心,使民有所信仰,有所畏惧,以为立国之基。康有为提倡孔教的时间恰恰是辛亥革命之后,天赋皇权被打倒了,皇上没了,辫子没了,小民的主心骨没了,中国人成为了一盘散沙,靠什么凝聚人心,一呼百应?康有为想到了孔教。这实在是康有为强烈的文化危机感及救亡意识使然。

康有为其实在意孔门(儒家)教义吗?从他写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就可看出端倪,他不过借儒学为幌子,为变法服务,为政治服务。读书笔记由此笔者想到一词――党教。从新一届领导莅任以来,中央不断强调党化。党领导一切。这也无非与康提倡孔教同一机杼。党章本身的党义并不足恃,没有人审查你是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的是凝聚人心。

可见,党员交党费(康也要求一律注册,人收二毫),国家不是为此蝇头小利,实在是为凝聚党员之精神共识。一般群众交个人所得税,国家也非为此小利,乃凝聚全体国民之国家意识耳。

另,康有为写作《大同书》。认为大同世界的实现要经过乱世,小康之世,太平之世。其与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的三段论何其相似。所以萧公权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他(康有为)甚至也可能为共产思想与体制之兴,铺了路。

拜读罗维平《现代文赋百首》有感


拜读罗维平《现代文赋百首》有感

徐弘毅

拜读罗维平《现代文赋百首》,犹如步入茶室,读则茗享。

《升庵诗话》有引"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事实上,"赋、比、兴"三法在诗歌创作中,常相互渗透,互相作用。赋,主是叙物言情。

作为赋的表现手法的特点,根据南宋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的解释,一是直言,二是铺陈。直言,就是直接把话说出来;铺陈,就是铺开来从各方面把话说出来。当然,这两种表现手法有时也是分不开而使用的。

维平本套赋集,如其在序中所言"主要以写景为主,兼有天象、植物、感悟和随笔".维平直写的手法,中规中矩,但写作的文采和赋中的感悟让我们享受众多。规矩的作法,给了我们真情的激发和情思的启发

1.爱国之抒怀:如《湿地公园赋》:森林湿地共为一体,辟江土之绿肺;炮台园林同树一帜,筑和平之阵营。撩清波,洗刷百年耻辱;乘长风,展望未来征程。揽物思史,递增国人之尊严;观景听风,调养自身之气神。如《星赋》:但求蓝天更蓝,雾霾扫尽;企盼夜色重返,本来面目。如《筷赋》:陋习当戒,传承先祖之规;诗书当诵,弘扬中华之礼。

2.人生之悟历:如《三维赋》:生命有限,亦当珍惜;生之意义,不在长短。广开眼量,放诸四海;胸襟开阔,海量洪宽。是故长短重意,宽窄迥异;然则高屋建瓴,利害攸关。如《太史公祠赋》: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昏镜重磨;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疑为,)镜中风月。(疑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图替;以此三鉴,可识人生也。如《龙门赋》:明知不可为而为,其过程不可弃;自知门高之又高,亦当奋力相向!如《沙坪公园赋》:彼时彼境彼事彼人,物是人非;此时此境此事此人,事过境移。觅人之尊严,千年万载;寻事之规律,隽言妙语。

3.辩证之析得:如《邵伯湖赋》:美轮美奂,聚集智囊之慧眼;凡桃俗李,潜存善举之褒奖。是故红尘世事,自当一分为二;古来庙堂乡野,亦存慷慨激昂。此为吾辈之见物辨析之思也。如《烟雨江南赋》:溢之以满,必将贻害无穷;失之以患,则令庶民烦愁。故而凡事有度,度生平衡;且夫世事知足,足则无忧。如《秋色赋》:盛极必衰,史海钩沉;衰极必返,千古哲理。是故和谐,来往皆同;更兼平衡,今昔寓意。如《秋雨赋》:事物皆有正负,一分为二;世事亦有灵性,辩证两重……四季循环,大地各有春秋;日月轮回,九州欣欣向荣。春花秋实,不畏耕耘辛劳;夏日冬雪,蕴藏仁爱情浓。迎朔风飞雪之洗礼,秋雨送行;跨天寒地冻之严冬,春意交融。如《渝州两江赋》:疏也罢导也罢,凡事皆以量为界定;囤亦然积亦然,万物皆以度相持守。

4.人文景观之阅思:如《西湖赋》:西湖之美,美承上天恩赐;钱塘之秀,秀丽山水交融。自然与人文之和谐,时代呼声;山清与水秀之娇美,天地共荣。如《富阳追记行》:因时因地,得山水之灵感;因人因事,咏潜藏之歌喉。酿自然之意境,绘就宏篇;悟人文之情怀,吟诗数首。如《川江赋》:人定胜天,谈何容易;敬畏自然,方为安康。是故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尤有从善如流,安适如常。如《东滩游记》:一季一枯荣,自然之节律;四时四景象,人为之莫迁。思自然之魅力,鬼使神差;凝天工之精巧,世人汗颜。循环往复,此乃上天之定律;周而复始,可谓大地之宜言。聚议家族兴衰,岂止先天之传;沉思喜怒哀乐,当依环境之缘。如《水蜡烛赋》:出于自然,编织人文要素;回归自然,化作一缕烟尘。物质生生不灭,闲云野鹤;天地年年循环,死而复生。如《白头翁赋》:人与自然,理当融为一体;鸟与吾辈,应求同域逍遥。如《麻雀赋》:循天地定律,缺一不可;遵万古法则,失则无常。如《台风赋》:正视自然,避凶趋吉;坦然面对,有备无患。

5.修身之识见:如《横沙岛赋》:情有独钟,世外桃源之缘;暂忘烦忧,地僻尘远之境。是故,置身空旷避俗;(拟为,)以求自得;采撷水照云光,以洗身心。如《读书赋》:汲自然精华,弥补先天之不足;取文人精髓,聊慰后天之哀伤。

6.家族亲朋之情蕴:如怀先人之《都江南桥赋》:忆先人丰功伟绩,效其韬略;守祖辈周情孔思,行善言嘉。如父女之《共青森林公园》:假双人车狂奔,喜笑颜开,凭盈湖水跏坐,促膝交心。达成几多莫逆,心心相印;但愿世间父女,岁岁共青。如为友之《雅悦赋》:矫先天之不正,送别鄙陋;补后天之缺失,赠与俊杰。爱在人间,奉关怀于内心;雅遗天地,乘使命之愉悦。

我与维平见识不长,在我见交的朋友同事中舞文弄赋的也少,在一个微信群中,我赋维平为群内首赋,不知妥否。如有不当或见错,请有关人士见谅,也不怕维平见笑。

我读维平之赋,有关知识和感悟有所见增。有时他的出赋之快,也让我有些许的惊奇。我想这也许是他的灵性和执着见性以及知识积累并有一种责任使性所为。

他的挚爱,如其所言"在大学时,曾经接触过赋…在出外旅游时,每当看到一个古迹或名胜处撰有文赋,我也会驻足吟诵…其实,那时我已经喜欢上了赋";他的好学,如其所言人赠一书,回家后不失时机地翻阅起来,而研读古人作品后,他感到"我应当更多地阅读,吸取更多中国文化精髓,并以此支撑日后的学习与创作";还有他的潜心,他的勤奋,他的豪放;尤其要说到他的一种使命感,如其所言"赋,作为一种文体,如今涉足的人并不多,应该说有些冷僻。但它毕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不可多得的表现形式。中国是诗的国度,作为龙的传人,我感到我理应有这份使命感。在继承与发扬古代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并以这种文学形式,在向文学高峰攀登的征途上,(w w w . f w s i r . c o m)宣传核心价值观,颂扬时代的正能量".

维平,四川都江堰人,生于重庆,后随军到上海。当兵、做工、读书、教书,干过刑警,当过秘书,之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曾任上海市某区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等。

维平为事执着潜心,退伍后在工厂当炉前工、学驾驶等,1980年参加上海市农业机械局委托上海师范大学为其培养青工补课的师资入学考试,考入师大中文系。此间,他"返沪做工,经高炉冶炼;从头学起,驾卡车登程。捧中外名著,昼夜不分;四年若一日,水到渠成".其中,可见他的执着和潜心;其间,也让我们不难想象他为事包括文学创作的执着和潜心。

维平自叙"一生为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所吸引,至今仍随影同行".他的爱好和他的勤奋,使他的作品颇丰且时现佳作。他曾自编《诗海垂钓》等三本诗集,今年除本赋集外又有《2014年微型诗》一集以及自传体小说两部出版。2015年对维平而言可谓出版年、文学创作丰收大年。这是他多年的爱好所为,更是他长期的勤奋所至。他的《祭拜武侯祠》等十余首诗词为中国文化出版社《中国名胜诗联大观》收录。

维平为人与他的诗赋一般豪放,许与其为川渝人有关。维平的豪放,有着直爽的秉性,也富大度的情义。作为有情有义者,作文可见,待人一样。有情总比无情好,讲义当轻利及其它等。

维平的责任感、"诗业心"和潜心、勤奋,当为我学、我求、我至。为事既有精神或理论境界的高度,又勤奋劳作不已,眼高手不低,必有好与不凡的作为。

我以为:为文作者,要对得起文字,对得起己和他己;要对得起文章,对得起教和修养;要对得起文品,对得起位和人品。遣文造句有时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可见功底和品位。望维平在创作量丰之际,更要精细为作,精致为求。

维平在《三维赋》的注释中写到,罗姓繁体字上下以"四维"构成,祝罗维平在文学创作的三维空间里,于平与不平的持维中走出新的天地。

传统手法,现代意想。冷乃自辟,热则思扬。挚爱如痴,好学尤钢。潜心养藏,勤奋日当。常显文采,更见豪爽。使命在肩,作者进上。但愿:新赋拜读无穷,我等受享有长。

附:罗维平《研讨会》

时欲秋分,沪上秋高气爽;出海口处,依旧昼热夜凉。钢铁诗人[1]提议,亲自策划;一周三赴宝山,不畏奔忙。宝山酒店,位于友谊路上;金秋时节,畅谈友情至上。申城文学泰斗,悉数到访;余心诚惶诚恐,心驰神往。笑迎文友,无不执手言欢;签名留念,长存文思畅想[2].

每逢涛声依旧,如数家珍;此番妙语评点,惠风和畅。诗人局长[3],句句掷地有声;势如破竹,层层笋壳飞扬。永明[4]娓娓道来,细致如微;推敲字字有据,精美时尚。陈兄[5]美誉,言中褒奖有加;一字千金,重数更重质量。斤夫[6]前辈直言,一针见血;历数文史翘楚,学有方向。

张榜纳士,广罗奇文乡贤[7];受益匪浅,虚怀以避癫狂。傅老[8]谆谆教诲,路行千里;读书页页不贻,援笔成章。吴老[9]夫子,告诫勤奋敏锐;畅游学海,捕捉真情实想。欢章[10]父子亲临,言传身教;深感书山有径,依头缕当。伦理唯新[11],捕捉美轮美奂;表达精美,势必博采众长。

半日时光如梭,言犹未尽;可谓点石成金,少贬多奖。学无止境,当知积土为山;学知不足,理当迎头赶上。意欲输出千言,并非易事;自当输入万卷,不思停当。九月十九,作为崭新里程;天地精华,藏于浑俗和光。雄关漫道如铁,眺望峻岭;更待从头再越,当仁不让。

2015、9、20

[1]是年9月19日,上海文汇出版社《出海口》诗文库、博达文学社、金秋文学社,假借宝山大酒店,联合举办罗维平诗歌作品研讨会。由上海"钢铁诗人"刘希涛组织策划并主持。

[2]出席研讨会的有沪上文学大家李伦新、张载养、吴欢章、张斤夫、张春新、吴振兴、陈歆耕、张建中、刘希涛,以及文友徐弘毅、傅家驹、胡永明、朱渊澄、郦帼瑛、舒爱萍、葛加禄、邵天骏、刘进、马春丽、濮凤根、张卫国、陈亮、胡建、郭松、张新林、刘晓红等30余人。

[3]原上海铁路局常务副局长、上海著名"诗人局长"张春新。

[4]上海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胡永明。

[5]上海《文学报》原总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陈歆耕。

[6]中国作协会员、《上海文学》资深编审张斤夫。

[7]复旦大学博导、上海博达文学院院长张文贤。

[8]上海金秋文学社社长、上海博达文学社社员傅家驹。

[9]上海博达文学社会员、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吴振兴。

[10]中国作协会员、文汇出版社《出海口》顾问、著名诗评家吴欢章。

[11]上海市文联原党组书记、著名作家李伦新。

喜欢《拜读《六祖慧能传》有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六祖坛经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