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 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看完《美学四讲》之后,我还到网上查找了很多学者对四讲的个人见解和评论,感觉受益匪浅。
美学四讲读后感范文一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立足于人类学本体论,建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的同意,才能产生美。例如椅子只有被人坐,才成为椅子。然而,对象还必须有客观性质,也就审美性质问题。作者在此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解释客观刚面的条件、因素等是如何成为审美性质的。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 但它与动物的同构反映不同,因为人打通够反映是在长期生活实践,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形成的。这里又涉及了美的本质问题。以上三方面是美的三层含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索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形式)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③它属于一种现代意义的新的客观论,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的客观论。也可以说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同时,李泽厚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④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示。它经历了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也就是由于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并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如大桥、高楼等有气势,就是具有善的形式力量,它们也是为人服务的,这又成了真的内容,两者是统一的。社会美具有历史尺度,历史的沉埋使社会美更深沉的力量。此外,它还与技术工艺、生活韵律有关。在当今的工艺社会里更需要天人合一,它既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自然化。李泽厚从中又延伸出形式美及其一般规律或特征,如对称、节奏等是人来实践力量所历史地造成的抽离。他用沃林格对抽象的研究即使形式美的根源,即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紧张、收缩和内化。 ⑤所以物质实践的抽离根源自然在缘故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然而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这种异化真是自然美要解决的课题。自然美的本质也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而不是主观情感意识。李泽厚又用了自然的人化解释自然对象为何引起审美愉快。在这里,是一种广阔历史视野上的自然的人化,具有历史性。自然美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个体的感性与大自然是相互交往的。在这个交融过程中,更多的是规律性服从与目的性。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美学四讲》读后感范文二
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看完《美学四讲》之后,我还到网上查找了很多学者对四讲的个人见解和评论,感觉受益匪浅。
《民主四讲》读后感
星火二班 王丹阳
《民主四讲》之作者为王绍光,全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前言、民主的起源于演化、现代民主兴起的条件、现代民主的机制与运作、实效余反思。《民主四讲》这本书属于“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
在缘起部分,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近百年来我们过于迫切地想把自己纳入这样那样的普遍性模式,实际忽视了中国文明的独特性。同时,我们以过于急功近利的实用心态去了解学习西方文明,也往往妨碍了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明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1世纪的中国人应该已经有条件以更为从容不迫的心态、更为雍容大气的胸襟去重新认识中国与世界。”这一观点可以很好地体现在《民主四讲》这本书中,通过批判和反思,我们能更好地发展适合我国的民主模式。
民主其含义是“统治归于人民”或人民主权。更准确地说,由全体人民(而不是他们选出的代表)平等地、无差别地参与国家决策和进行国家管理,这是民主最原始、最简单的含义。卢梭自己说,“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因为“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的秩序的”。 在古罗马,由于公民对民主的重视,开始最先诞生了民主政体的雏形。然而,彻底的“民主”精神,使选举罗马最高执政者的最初的选举成为了一场规矩特别繁复的抽签仪式。是的,是“抽签”,这就是现在西方媒体所宣扬的民主政治的真正历史由来。因为只有“抽签”,才能保证选举过程和效果符合“民主精神”:针对每一位公民在政治权利上,完全能保证机会和程序上的公平。随后,众所周知,在古罗马建立初期,由于周边蛮族入侵和国内贵族政治的双重压力,低效的政治几乎让国家机器运转崩溃,这样的民主制度还未曾持续两三代人,就被选取贵族和元老院代表们的共和制所取代。这样的民主政治其可持续性是极端值得怀疑的,并且在其施行期间,罗马本身并未有受到民主政治带来的好处,反而由于缓慢的决策反应速度,使罗马军队在蛮族面前吃了几次败仗。即使是执政效率更好一些的共和制,在民众生存压力极大的上古时代,也仍存在可延续性不强,执政效率低的缺点,以至于无法维持。因此,在施行后不久,罗马政权就被“第一公民”屋大维所掌握,共和国变成了罗马帝国。相应的,罗马的政治效率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罗马的公民阶层普遍受惠,帝国的长久辉煌甚至照耀了整个西方古代史的天空。
《民主四讲》仅仅通过对“民主”这个政治精神,不同时代的人们的不同理解的事实记述,告诉了我们要想科学的、客观的描述一个社会学概念,是需要怎样的客观性、复杂性和准确性。在书中的“民主的起源与演化”这一部分里,通过清晰叙述希腊、罗马这些不同时代的先贤们,各自依据自己的理念建设出了许多不同的社会制度这些历史事实,给读者们明确了“民主”这个概念的由来。
从民主的角度看,这种平衡的要害是限制人民使用权力。正是因为如此,才慢慢演变出了今天所谓的西方民主。而现在“自由民主”、“宪制民主”、“代议民主”等所谓的民主其实已经离原来人民的统治、人民当家作主越来越远。之所以很多人还趋之若鹜,完全是被那些精英阶层,有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给伪装了。现在的西方民主已经完全沦落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因为有产者和精英阶层曾得出结论,多数人或群氓一旦获得参政的权力就会变成集体暴君。波里比阿认为:民主是建立在不讲原则的平等和自由之上的。西塞罗也说:把地位不等的人置于同等的位置上,这种平等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平等,人民是浑浑噩噩的,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付出任何统治者。似乎他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但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西方的民主是建立在精英统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也就出现了现在的代议制民主,通过人民投票选举出他们的代表来行使人民的权力,似乎看上去很民主。但还是和卢梭说的那句话一样: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仔细分析西方的政治,其实就是选举政治。投票的时候你是民主的,一旦选出来之后,他到底代表谁你就知道了。
现在谈到民主,我们无疑就会联想到民主可以解救新中国,民主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主能防止官员腐败,民主能实现政治透明,让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决策??民主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口中的“坏东西”演变成如今似乎是中国的救命稻草乃至全世界的期盼,这样华丽的转变深深吸引了我。
在文革时期,毛泽东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种民主,但是结果却一片混乱,导致人人不敢言,大到派别之间的武力斗争和群体批斗大会,小道因为一张大字报引起的家破人亡??这都是中国历史上对民主的尝试,现在回过头来,这也许是因为民主之前没有“自由”加以限制,导致少数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恶意中伤就成了家常便饭。
改革开放的新中国,越来越注重民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选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但是这样的民主形式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产生在我们看来仍然是如此遥远,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参与选举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有其特殊性,抽签和竞争性选举都有其弊端。期待未来会有一个让人人都觉得民主的社会。
END
文章内容:王丹阳
2017.08.25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立足于人类学本体论,建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的同意,才能产生美。例如椅子只有被人坐,才成为椅子。然而,对象还必须有客观性质,也就审美性质问题。作者在此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解释客观刚面的条件、因素等是如何成为审美性质的。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 但它与动物的同构反映不同,因为人打通够反映是在长期生活实践,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形成的。这里又涉及了美的本质问题。以上三方面是美的三层含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索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形式)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③它属于一种现代意义的新的客观论,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的客观论。也可以说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同时,李泽厚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④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示。它经历了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也就是由于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并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如大桥、高楼等有气势,就是具有善的形式力量,它们也是为人服务的,这又成了真的内容,两者是统一的。社会美具有历史尺度,历史的沉埋使社会美更深沉的力量。
此外,它还与技术工艺、生活韵律有关。在当今的工艺社会里更需要天人合一,它既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自然化。李泽厚从中又延伸出形式美及其一般规律或特征,如对称、节奏等是人来实践力量所历史地造成的抽离。他用沃林格对抽象的研究即使形式美的根源,即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紧张、收缩和内化。 ⑤所以物质实践的抽离根源自然在缘故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然而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这种异化真是自然美要解决的课题。自然美的本质也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而不是主观情感意识。李泽厚又用了自然的人化解释自然对象为何引起审美愉快。在这里,是一种广阔历史视野上的自然的人化,具有历史性。自然美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个体的感性与大自然是相互交往的。在这个交融过程中,更多的是规律性服从与目的性。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 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大学生读"四讲四爱"有感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也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回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程—九十七载风雨兼程,九十七载辉煌伟业,党像一颗璀璨的明三珠,点亮了夜空。九十七年前的中国,还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有多少寻求富强民主的青年志士躺在了血泊中,人民饱受摧残着。但是,重重的困难却令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她就是中国共产党,她犹如雨后破竹而出的春笋,经受住了种种严峻的考验,正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这个词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绝对不陌生,对于党的革命史也有一定的了解。1840年的鸦片战争,旧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此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国一批又一批爱国知识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沦亡,奋起抗争,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等等,孙中山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1921年以前,中国内外交困,军阀混乱,各种外来主义不断在兴起。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一个可以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政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当前,我区迎来自治区建立60年,也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动广西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脚踏实地地干、一砖一瓦地筑,需要我们坚守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焕发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活力,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讲贡献爱家园铺就梦想之路。要通过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观念,通过诚实劳动、辛勤汗水把社会主义广西建设得更加美丽。要培养和树立广大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稳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勤劳致富的骨气和底气;要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把党的好政策与自力更生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克服等靠要思想,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做到全面小康人人参与、全面小康人人尽力、全面小康人人共享。
践行讲党恩爱核心,增强核心意识是关键。团结就是力量,核心就是灵魂。必须在思想上拥戴核心,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在组织上忠诚核心,牢牢把握"四个服从"的原则;必须在行动上捍卫核心。
践行讲党恩爱核心,强化感恩意识是前提。懂得感恩,才能收获幸福。切实增强"四个自信",深刻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 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践行讲党恩爱核心,坚持知行合一是保证。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全国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必须把讲党恩爱核心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自觉地讲政治、讲忠诚、讲奉献,更加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我们作为大学生,同时也作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要积极为祖国做出贡献,为祖国的未来献出一份力。
欧美语言文化学院15级英语9班 利锦源
读后感就是阅读完书籍之后所得到的心得与感悟。作品这本书激发了无数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这时我们更应该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我们对作品主题的理解。那么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也许下面的“美学四讲读后感”正合你意!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李泽厚《美学四讲》,麦坚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其中课题讲到的是几种美的本质论。到此课题的时候应该仔细的阅读并加于记录。
书本第一节谈美学是什么的内容,解释美学从无到有,至今为止有一部分学者特别是作家和艺术家认为美学不能作为艺术学科而存在,究竟美学能不能在为一种艺术呢,美学研究的又是什么内容呢?
美学不能作为艺术理论,人类美不能凭着理论来研究美,但是美学他是一门艺术哲学,现阶段来说他是哲学里面的一种,研究美学的学者都是哲学家,黑格尔,鲍姆嘉通,休谟
而哲学是研究人类词语,人生的诗的研究人的一种学科,所以美学与人的生活悉悉相关,从而得出美学的存在与时代。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在自然资本主义时期,艺术和美学领域是以浪漫主义(包括批判的现实主义)到印象派的自我表现为特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引起世界大战的时期,艺术和美学领域是抽象主义以丑为美以苦为乐的自我抗议的异化理论和艺术符号为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进入后帝国主义时期,殖民地已纷纷独立,构成了庞大的第三世界,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的猛增,跨国公司的强大,中小型企业的繁荣,白领工人的扩大使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艺术美学领域,则以多元化的不拘一格,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空前广泛地渗透,花样翻新的加速度和商业文化与反商业文化的对抗和对流等为特征。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立足于“人类学本体论,建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的同意,才能产生美。例如椅子只有被人坐,才成为椅子。然而,对象还必须有客观性质,也就审美性质问题。作者在此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解释客观刚面的条件、因素等是如何成为审美性质的。“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 但它与动物的同构反映不同,因为人打通够反映是在长期生活实践,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形成的。这里又涉及了美的本质问题。以上三方面是美的三层含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索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形式)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③它属于一种现代意义的新的客观论,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的客观论。也可以说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同时,李泽厚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④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示。它经历了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也就是“由于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并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如大桥、高楼等有气势,就是具有善的形式力量,它们也是为人服务的,这又成了真的内容,两者是统一的。社会美具有历史尺度,历史的沉埋使社会美更深沉的力量。此外,它还与技术工艺、生活韵律有关。在当今的工艺社会里更需要“天人合一”,它既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自然化。李泽厚从中又延伸出形式美及其一般规律或特征,如对称、节奏等是人来实践力量所历史地造成的抽离。他用沃林格对“抽象”的研究即使形式美的根源,即“‘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紧张、收缩和内化。” ⑤所以物质实践的抽离根源自然在缘故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然而“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这种异化真是自然美要解决的课题。自然美的本质也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而不是主观情感意识。李泽厚又用了“自然的人化”解释自然对象为何引起审美愉快。在这里,是一种广阔历史视野上的“自然的人化”,具有历史性。自然美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个体的感性与大自然是相互交往的。在这个交融过程中,更多的是规律性服从与目的性。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总希望把时间唤醒、逆转和凝练,艺术便能满足人的这种要求。时空从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感性知觉变为体验人生的心理途径,它直接地唤醒、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去构建这个艺术心理情感的本体世界,以确认人类的生存和人的存在。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这种凝练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艺术勾销时间,这种勾销却使心理增长。时空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艺术里的时空却成为人类心理增长的途径。人类和个体都通过时间的体验而成长。
如康德所云,只有天才才能创造艺术。他指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而是指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有将深刻的人生内容转化为艺术形式的伟大才能,以造成伟大的意识层。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它不能教,没有固定的法则方式,纯靠艺术家个人去捕捉从而去表现那既有理性内容、又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达的东西,创造既是典范又是独创的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
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包括创作和欣赏)的个性差异,具有本体的意义,即那似乎是被偶然扔入这个世界、本无任何意义的感性个体,要努力去取得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逻辑地产生出来,而必须由自己通过情感心理来寻索和建立,所以它不只是发现自己、寻觅自己、而是去创造、建立那只能活一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人作为个体生物是如此之偶然、短促和艰辛,而死却是必然和容易,所以人不能是工具、手段,人是目的自身。艺术是人的感性存在的对映物,它就存在于人的日常经验中,这即是心理情感本体。
当艺术品完全失去社会功用,仅供审美观赏,成为纯粹美时,它们即将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艺术品如何从实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的纯艺术的审美过渡,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
生命是一堆印象、材料而已,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通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情。这即是生活积淀。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
在生活中去做非功利的省视,在经验中去进行情感的净化,从而使经验具有新鲜性、客观性、开拓性,使生活本身变为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创作,使感知、理解、想象、情欲处在不断变换的组合中。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供观赏的少数人物的产品,而日益成为每个个体存在的自我完成的天才意识,个体先天的潜力、才能、气质将充分实现,它迎接积淀、组建积淀却又打破积淀,于是积淀常新、艺术常新、审美常新!
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本体在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这种物态化的对象中,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因此所谓的生命力就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始力量,而是积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这也就是人类的心理本体的情感部分,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的强有力的确证。艺术的最高价值便不过如此,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价值了。无论是科学或道德都没有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所以,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性与开放性之同一,不只是回首过去,也不只是现实体验,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它和时间一样,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是无时间的时间,所以它是永恒的,只要人类永恒的话。
只有抽象的才是具体的。这里的抽象既不是现实事物变形抽象,也不只是情感表现形态抽象,而是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情理交融的领悟的抽象,这种抽象是概念抽象所不可能有的。美感尽管不能脱离形、色、声、体的感知、想象和憎爱、欲望,但其高级形态却完全超越这种感知、想象和情欲,而进入某种对人生、对宇宙的整个体验的精神境界。音乐之所以比其他许多艺术常常更能达到某种哲理的深度,也是因为这最高哲理是诉诸人的感受,情感的人生宇宙感怀,这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味层。微妙无形,寂寞无听(阮籍)。
大自然之令人魂消骨蚀,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只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在中国呈现为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只有当人与自然完全吻合一致,才能达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和感受,也就在这时空中超越了时空。至乐无乐不是宗教,而是审美。它不厌鄙,不抛弃感性,不否定,不抛弃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然,它是在感性自身中求得永恒。在中国,作为崇高感受的悦志悦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力量的正面昂奋,即所谓天性健的阳刚气势,表现为一种与天地参的人的自然化。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记忆,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艺术不是为审美而出现或创造的。可喻不可喻,可解不可解。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有味无痕,性存体匿。即之愈稀,味之无穷。
人作为感性生命的存在,终归是要死亡的,个体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时空之中,因此,人追求超越这个有限,追求超越这个感性的个体存在,而期待、寻求那永恒的本体或本体的永恒。
看了第七章,深刻体会了玄学的魅力。一篇看下去,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个框架,但要细说,却发现深奥难懂,而且有一丝凌乱。也许是并没有多过多接触哲学玄学的缘故,这篇读后感可能挖掘不出深沉的内涵,顶多只是把心中的框架理顺一下。
总得大体一章讲的便是空灵,也可以说是虚,以虚烘实。也说明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最大不同,即虚。中国艺术具有一种独特的空间意识,他所创造的世界,并非现实空间,而是一种灵的境界。而第七讲主要是讲这个灵是如何超越空间。
第一,疏处走马。在我的理解中,即灵的空间。中国艺术无论从绘画、书法、建筑等来看,都提倡一个留白。中国美学认为,大白世界有大美。虚实是中国美学一大重要概念,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理论认为,实是从虚中转出的,想象空灵,故有实际;空灵澄澈,方有实在之美。正如老子所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如围棋中的妙处往往不在有处,而在无处。那个无声无色的虚无世界,其实正蕴含着世界的奥秘。
除此之外,中国艺术强调那个尽白空间的例子比比皆是。熟悉的便是园林艺术。在中国园林创造中,那个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惟其空,故有灵气往来,非园中之所有,即园中之所有。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的空间,这正才有苏东坡笔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境无穷。
第二,蹈虚蹑影。即影的空间。个人觉得与灵的空间截然不同的是,灵是强调意境,而影是强调思想。从庄子便开始的白驹之过隙的虚实力量,你就随世界同在吧,像水一样流淌,像云一样飘渺。没有执著,就有自由的庄生晓梦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艺术。这不仅是一个虚实问题,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中国艺术家将世界虚化,抟实成虚,蹈光蹑影,中国艺术中充满了太多的梦幻空花、苔痕梦影。而这样缥缈的艺术,蕴藏着这样的哲学深心,是身如影。这样说或许有些玄乎,简单地说,既要追摹
的对象,都是虚而不实的,都是影,艺术创造要超越表象,非写实而写影,因为影是对世界真实相状的表现。
中国艺术中的绘画最能体现,我们来举例,以南宋禅僧玉涧为例,他一代表作《远浦归帆图》,用淡墨染出山影,再用浓墨点出参差迷离的树木,用细笔轻勾出一叶小舟。这初看漫漶一片,实则将无往的的刹境摄入了画端。《庐山图》中巍峨的庐山在画家的笔下,脱略为几丝柔痕。他仿佛要做一只在荒天中灭没的飞鸿。他的心不是随行而迁,而是随影而迁,他的画,就是他所悟出的世界的影。
第三,无色之色。看到这个我竟想起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过似乎与該内容无太大关联,这一节表面上是讲用色强调无色,与其说是抛弃色彩,摒弃那些花花绿绿,更不如说是回归本质。以水墨画为例便通俗易懂了。
第四,疾涩之道,简单来说即势。说实话,这一节看的我很玄乎可能因为我是理科生,满脑子的重力势能电势能。看到后面我竟想起那篇作文,蓄势是为了更好的勃发。倘若要我概括,灵是意境影是思想,那势可能是一种底蕴内涵。用宋代山水画家郭熙的话来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即画山的高俊呢,不能一直延伸,在山腰画一片飘渺的云遮挡,这高峻的势遍出来了。这一锁一掩的抑扬顿挫,正形成了艺术的张势,创造出一个回荡不已的空间。书法也是如此,东汉崔瑗《草势》曾形容书法用笔的妙处,要像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书法要将着一瞬间的妙处表现出来,因为有这瞬间,将动未动,是最有张力的空间,具有最大的势。正如书法中悬针法,指垂画末端如悬针。垂露法,指一垂收笔时势不露,如露水垂而未滴之势。将力蕴含其中,将发未发,取力的最大值,以取玩味无穷的美。似乎艺术中有很多这样的创造,想表现一个东西,并非直接描绘,而是用别的物体来衬托出他的内涵。
书中还提到一个包容性,学到政治的我也学到了一个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其实与这个也没什么关联),这个应该说是中国艺术的包容性,这表层艺术之下,潜藏着的是我们民族独特的哲学智慧。
凭心而论,对这本书并没有过多深入的探究,一来并没有过多的兴趣,二来并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看的时候有些懵懵懂懂,但是写完读后感后,脑子里对中国艺术这一虚的空间意识,有了很大的了解。心中仿佛有了一个框架。以前总听说艺术追求虚,要留白啊,要遮掩啊等等。耳濡目染地好像对着中国艺术有一丝了解。但今日才发现自己学识短浅。没想到的是一番创造之下,可能蕴含的无限意境,无穷张势,甚至深奥的人生哲理。
在感叹中国艺术的同时,我又在想。艺术或许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学体现。从艺术中,从这虚中,我有能得到什么?想起老师之前说的佛系,有的人打着佛系的幌子,秉承着一套老子庄子的虚无主义,谈着看淡人生隐退江湖,装作一副深沉哲学家模样,看似超度人生,实则蹉跎时光。或许我在这也应该学会一些什么,论学习上,我想,势很重要。我常听到厚积薄发,以前对他的理解是知识上的日积月累,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上面的成熟,学习不能急于求成,要追求那所谓的势。妄想着短短时间便能突飞猛进,岂不是痴人说梦。与其抱着飞跃的浮躁心理,不如沉下心来一点点地慢慢蓄势。除此之外,人际交往啊人生啊也是如此。一个慢字一个稳字蕴含多少哲学。与其说一件事改变人生轨迹,更不是说是一次长久的心态影响人生。内心的势,那份抑扬顿挫那份张力,我们更应该去追求。无论好事坏事,都是一次势的积累。
若谈到灵,我想到的可能是留白。生活中有很多留白,做笔记也好,考试也好,都要留白才有整洁的卷面。人际交往若太过亲密,没有一点空白之地,也会显得烦闷。做事做的满,不留一点余地,难堪的何妨不是自己。人生也是如此,给自己留一片余白之地,在烦躁骄傲之时,不妨问一下心之所向,不防放空自己,留自己一片空白,静静地放空身心思索,而不是一股脑的投入忙碌之中,人生之境自然而然浮现。
似乎很多人对佛系都有着错误的理解,念叨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如梦,而我认为,无论是人生如梦也罢,七情六欲也罢。所谓佛系,只是崇尚着人们不过于追求人性,不过于被七情六欲支配,不被随波逐流所蒙蔽双眼。真正的佛系是回归本心,认清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对于学生,该做的就是学习,在奋斗的年纪就该热血。对于人生得失,断舍离,也要以辩证的角度看待。而不是害怕失去不去得到,或者失去了便郁郁寡欢。得与失都是人生磨砺,无论失去什么也好,得到自己真正应该得到的,才是本质。目光放远,辩证的看待人生,回归本心这才是佛系!
美学读后感(一)
《华夏美学》关于历史的文化的书籍。还是第一次这样去阅读这样一本经典的关于我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之前有看到同学抱着满满是字2020的国学类的书籍还是很钦佩他们的耐心。这次读一读,还是终于领会到了一点我国家华夏思想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我有点喜欢国学。但是,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通读或去研究,总是粗略的读一读,也看不到文章背科学后的思想,只是单纯的喜欢,也不是很了解内涵,不知如何领略。作者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华夏文化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社会和大自然的道理。我一开始是怀着好奇和不了解去看这本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人自己去研究,可能缺乏比较和客观性,并且也缺乏西方人做研究时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往往主观意识较强。
另一方面,中国历史的封建制度很长,历史很长,没有西方的各种教对权利的制约作用,所以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往往有消极避世的特点。刚开始阅读时,作者在介绍礼乐文化时,往往把结果当过程来说明,我个人觉得还好有点体会了。后来到在孔孟还有对统治阶级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以后,到后来庄子完全避世,屈原被权利流放,似乎印证了中国士大夫只是在追求自己个人的心灵解脱与广大人民的脱节。后来随着作者的进一步的叙述,特别是讲当禅被中国文人消化后在思想文化上的发展改变,开始又体会到在儒家文化逐渐融合庄、屈、玄、禅之后,华夏文化思想上是那么的美。当历史进入明朝时,华夏文化开始进入近代,更加注重对个人欲望或者是个人感情的合理辩护。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据在于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内容,早已蕴含在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作者依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子的逍遥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立在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花了很久才读完,这确实是一本既要踏下心来,还要细细品味的书籍。
美学读后感(二)闲闲的碎语,但字2020字2020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2020,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
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
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2020,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着。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org)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
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
美学读后感(三)在《美学散步》一书中,作者宗白华对审美现象的价值本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作者从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入手,论证了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的思想,论证了作为审美现象的美与价值现象的相关性与本质联系,作者令人信服地将审美界定于价值范畴内。作者在强调审美现象的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同时指出,审美的秘密可能隐藏于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表现于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学问时,学问已不再是学问,而是艺术,是人生。
清则丽,空则灵,如月之曙,如气之秋。这是空的意境,为空之美。但反观现实,繁华浮躁的风气几乎弥盖了一切,人们都无休止的麻木的追求着那所谓的华丽,却失去了内心最真的朴实自然,让人生堆积了满目浮华,却丢弃了那片空白。这何尝不是一件可悲之事!依我之见,浮华不应用来粉饰人生,空之美不应被这虚伪的假象所埋没。
浮华填充的是表面,而空充实的是内心,是境界。众所周知,中国的艺术重视的是虚空之灵,虚实相生。中国画极尽了空白之妙,用色彩覆盖每一个角落的画作往往没有内涵,画出的只是表面华美的风景,但千古流传的名画,常常会留白,空出一些部分,这恰恰是画的绝妙之处,无画处皆为妙境,这是画作境界的升华,给予了后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思想在空白处交融汇集,那画就有了其独一无二的韵味,内涵和境界都充盈罢,空之美也展露其中了。艺术是如此,人生亦是如此。繁华奢靡的外表终究是装饰,迎合的是虚荣的外在要求,但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内涵而非外表,珍存内心的纯净自然,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久而久之,人的思想境界必然有所丰富,空之美便会自然融合在人的气质当中。
浮华强调的是斑斓,而空透露的是本色,脱俗之美。华丽的事物往往会五彩斑斓,闪耀着不同颜色的光芒,在任何地方似乎都会引人注目。但是,缤纷的外表带来的只是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可能会无人问津。试问,千篇一律的五彩能保持永久的魅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我们一昧追求多姿多彩的浮华外表,得到的注目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且也无法体现自身的内在,价值,就像水墨画,如果在其上渲染各种色彩,它就不能表现原本的意境,失去了原来的内涵,那么它也就失去了特有的美感。所以,人生路漫漫,每个人都应活出自己的本色,抛开世俗的胭脂俗粉,在人生的空灵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修养自己的内在,人生就像一张白纸,它不需要五彩斑斓,无色胜有色,在本色中,做最真实的自我,自然会拥有脱俗魅力,这便是空之美的另一个体现。
浮华营造的是画面,而空创造的是身临其境之感。郭熙说过: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也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一幅画,堆满了某个景象,目之所及,也只是局限在小小画框里面的景色,若加以空间的笔触,就会让整个画面呈现出悠远之境,使景色有灵动之感,这即是造势。势的形成需要空,有了空间感才会有气势,才能体现不一样的美。做人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如果用各种浮华的事物包围自己,那么别人看到的也只是被华丽丽的外表框住的我们,我们应在无谓的华丽上留空白,不必刻意粉饰,我们的气质便是势,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我涵养,提炼自己的气质,这样,空之美带来的便是我们的人格魅力。
浮华终究只是表面功夫,空陶冶的是我们的内在,思想境界,修炼的是我们的个人价值,我们都应该摒弃虚伪的浮华,绝不沉溺于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我们都需要回归本真,做最真实自然的自我,珍惜空灵之纯洁美好,让空之美绵延在人生的旅途中。
莫让浮华埋没了空之美,人一辈子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领悟空之美,亦是拓展生命之宽度。
篇一:《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一精一读两种方法。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从其内容来说,交一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一性一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丽一精一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篇二:《美学散步》读后感
任何一个一爱一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一爱一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一精一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内容梗概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一爱一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一爱一,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一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一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一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一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一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一律的心灵。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一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比如魏晋的书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一精一神的最一精一采、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一精一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一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一峰。晋人发现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说:从山一陰一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而对于哲理的探索,却是一往情深,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绝尤不可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是用心灵在体味自然。晋人之美,美在神韵。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粘滞于物的自一由一精一神,比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扩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种镇定的大无畏一精一神。美之极,则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大捷植根于谢安美的人格 与风度中。枕戈待旦的刘琨,横江击楫的祖逖,勇于自新的周处,都是千载而下懔懔有生气的人物。
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一爱一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这是一种唯美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把一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里求极量的丰富与充实;二是美的价值寄于过程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比如王子猷大雪夜忽忆戴安道,即乘小船就之,经宿至门即返,人问答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宗白华认为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而不拘泥于其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一爱一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一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篇三:《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一爱一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对于体味中国艺术至境,宗白华原则的是从错彩镂金走向芙蓉出一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熔铸出来并标举到了极致。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一精一深的律动和气韵。
任何一个一爱一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一爱一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一精一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篇四:《美学散步》读后感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一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一精一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一性一与感一性一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一精一辟的美学见解。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一性一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一精一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一精一神和肉一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一爱一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一爱一,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一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一香泗溢!
篇五:《美学散步》读后感
宗白华一生著述不多,虽与朱光潜先生是同时代的人,年纪相仿,但是他却不像朱光潜一样著述甚多,宗先生极少写作,《美学散步》是先生生前唯一一部美学著作。这部著作教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理解欣赏美及怎样建立审美态度。美学散步顾名思义,我们应当怀着一种轻松愉悦像散步一样徜徉肆恣,有感即发。我们可以一边散步一边享受宗先生在这部书里给我们搭建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1 用美产生的影响来表现美本身
宗先生翻译莱辛的《拉奥孔》里有一段具有代表一性一的文字,凡是荷马不能按照着各部分来描绘的,他让我们在它的影响里来认识。诗人呀,画出那美所激起的满意、倾倒、一爱一、喜悦,你就把美自身画出来了。举个例子,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为起因,当海伦到特洛伊人民的长老集会面前,那些尊贵的长老们瞥见她时,一个对一个耳边说:怪不得特洛伊人和希腊人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她看来活像一个青春永驻的女神。还有什么能给我们一个比这个更生动的美的概念,当这些冷静的长老们也承认她的美是值得这一场流了许多血,洒了那么多泪的战争呢?所以,有时候通过美周围的人事物衬托出来的美以及美自身给周围人事物产生的影响比直接描述美更有渲染力和表现力。
2 诗和画的辩证关系
书中在《诗和画的分界》一章中提到: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诗,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诗写的好自然而然就在我们心里描绘出一幅画,而一副好的画也是充满了诗意。
2.1 诗中有画的艺术意境
在我国古代抒情诗里有不少是纯粹的写景,描绘一个客观世界,不写出主题的行动,甚至于不直接说出主观的情感但却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调,如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诗里并没有直接描绘这金闺少女,然而一切的美是归于这看不见的少女的,这是多么艳丽的一幅油画啊,在一个晨光射入的香闺,日光在这幅画里是活跃的主角,它从窗门跳进来,跑到闺女的床前接着穿进了罗帐,轻轻一抚一摸一下榻上的乐器,枕上的如云美发还散开着,杨花随着晨风春日偷进了闺房亲一昵的躲上那枕边的美发上。这首诗虽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却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一摸,和物的对话,表现出对物的热一爱一,像这首诗里,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就是诗。
2.2 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
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有这样一幅油画:那画上也是灿烂的晨光从窗门撞进了一间卧室,一乳一白的光辉浸漫在长垂的纱幕上,随着落上地板又返跳进入穿衣镜,又从镜里跳出来,抚一摸一着椅背,我们感到晨风清凉,朝日温煦。室里的主人是在画面上看不见的,她可能在屋角的床上坐着。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画里本可以有诗。但若把画里的每个部分都饱吸进浓情蜜一意那就成了画家的抒情作品。
虽说诗画相通相容但有相互独立,但个人总觉得诗比画更有意境,虽然诗歌不如油画那样光彩夺目,直射眼帘,但诗歌的这种看不见的意境更能丰富和加深情绪的感受。
3 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美从何处寻?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将你自己的心具体的表现在形象里,那是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自己的心灵美。同样,你也可以发现美的对象,这美对于你是客观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书中写到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这就是美的客观一性一,我们认识到美的客观一性一了,就不要试图去改变她,徒劳无功,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我们生活的境界和情趣。宗先生在书中说只有你把美表现出来别人才会发现你的美,无论是样貌还是心灵都需要表现出来才可以。只有善于发现美才能更好的把她表现出来。
书中在《美从何处寻》这一章节里提到一个女子郭六芳为自己家乡长沙作诗的事,她没有发现整天生活的地方有多么美,而当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后,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由此可见,有时候,发现美需要我们置身其外,就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发现美表现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一种审美意识。
4 一精一神的淡泊对写作的重要一性一
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宗先生谈到,一精一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禁触发了我多愁善感的神经线。现在的许多作家文艺工作者都过于功利化,置身语世俗之中无法自拔,再也不能像东晋陶渊明那样淡泊,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波纹怎么动,思想就怎么流,独到见解越来越少,使得当今文艺作品的价值倒是淡化了不少。
陶渊明的作品我们都一爱一读都一爱一看,那是因为他的作品纯粹,他个人一精一神上的淡泊名利,造就了艺术上的空灵化,因此才挥洒出那么多佳作,流传至今并广为传颂。如果一个人不受现实的束缚,怀着一份难能可贵的淡泊搞创作那才能扣动我们读者的心弦。产生历久弥新的感受。而不是给我们过眼云烟的感觉,连一点感受都产生不了。
5 芙蓉出一水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由此可见,对于错彩镂金的美和芙蓉出一水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倾向于后者。
对于这两种美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后者,因为芙蓉出一水的美真实且天然。举个最通俗的例子,若是眼前有两个美一女,一个是天生丽质,一个用脂粉堆砌,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更欣赏第一个没吧,因为她更真实更可一爱一。同样,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对比,我也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因为它淡雅简单,给人的美感更自然流畅,不着雕饰。
同样,在艺术中,我们更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一性一,而是一种自然可一爱一的美。在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太多的浮夸雕饰美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的疲乏,而每当我们心烦意乱或生活压力大时还是会选择亲近自然来放松心情。观赏名山大川等美丽的自然风景来缓解情绪上的压抑。可见,芙蓉出一水的自然之美相较于错彩镂金的后天之美更能赢得我们心灵的青睐。
6 整体感受
在读这本书时,给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宗白华先生渊博的美学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最关键的还是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一精一神不只是适用于艺术审美领域,而是适用于我们的一生,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都需要这种态度。白宗华先生把中国美学推向了极至,后人很难再出其右,但我们还应借着散步者的灵光走进茫茫的天地间不断求索,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一性一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一精一魂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实现了。就像编者说的那样,愿每一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篇六:《美学散步》读后感
在现代社会中,美或许已经在大众口中成了一种印象和一种肤浅的面相。这就使得今天的美学研究变得尤为复杂,让人们感到困扰。如果我们将范围再缩小到有着数千年审美历史的中国,美学研究者面临的困境就更大,诸如数千年的审美传统,相对感一性一和飞扬生动的审美特点,正在涌一入的纷纭繁杂的西方美学理论、通俗文化和大众趣味的日益繁荣等等。这些都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美学研究,或者说美学学习中举步维艰,慎之又慎。于是,很多人想到了1957年那场美学大讨论,想到了朱光潜和李泽厚。而我的观念中,对于中国审美实践和中国的审美思想,主观和客观的截然分开是极不合适的。只要看看中国的园林艺术、书法,想想中国美学中气、无等概念就会明白了。宗先生的《美学散步》开头就说:散步是自一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将这句话作为论文的开头,本身就是一个启示,足以让我们想见其人、其文、其思想捧《美学散步》以入美学之门。
宗先生的《美学散步》以生动的语言、一精一到的分析勾勒了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大致脉络,深刻挖掘了中国美学的思想的独到之处和中国美学中对美的独特看法。
首先,宗先生对于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勾勒主要体现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唐一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一精一神》三篇文章中。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主要梳理了中国美学史早期思想以及由之而来的中国美学思想的苗头。他提出不仅仅从文字成果上,而且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于是,他不仅从文学成果上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且更主要的从画论和图案美上来论证。他指出,先秦,甚至在汉代美学的特点主要是雕缋满眼的美,只是其中有了中国美学主要特点的苗头。一方面,他讲述了楚国装饰图案、楚辞、汉赋、雕刻的凝重或古朴;另一方面,也花费了大量的篇幅介绍鹤莲方壶的飞扬姿态和《考工记》中在乐器制造过程中的虚实响应。在宗先生的眼中,先秦和两汉时期是中国美学的准备期,虽然还没有成熟的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但很多方面已经显示了萌芽。
读后感《《美学四讲》读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生四讲四爱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