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古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而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会有新的想法,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如何才能将读书笔记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欢迎你的品鉴!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颜值即正义!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小鲜肉们、流量明显们可以没有演技、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只要颜值高,形象好,就能吸引大量的粉丝,获取巨额的收入。这表明现在的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形象的东西,已经很少去关注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微博、抖音、快手等碎片娱乐的出现,让我们能在碎片化时间里获取高强度的娱乐信息。而且这种娱乐信息并不需要我们投入思考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就这样我们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越来越不喜欢思考。以我自己为例,有段时间,我基本上每个十几分钟就会拿手机刷刷朋友圈,知乎什么,而且我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难以长时间集中了,思考深度也开始降低了。

遇到需要思考的长文章,我很少能一口气用手机看完了,总是要不断切换好几个应用软件的界面后才能读完。这一却正如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述的一样,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为什么赫胥黎的预言正在逐渐变为现实?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我们所注意。举一个例子,钟表被发明前,人类的时间观念是根据自然界中信息来理解时间,例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钟表问世后,人类开始把时间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就这样,我们从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的大自然的时间世界中走出,投入到一个由分分秒秒组成的时间世界,于是我们变成了遵守时间、节约时间和拘役于时间的人。也许最初发明钟表的人只是想让我们更精确的认识时间,可是没想到的是人类慢慢的快变成时间的奴隶(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焦虑)。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语言文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使得文字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就变成了一种具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如果一个句子不能起到陈述事实、表达请求、提出问题、明确主张或做出解释的作用,那它就毫无意义,就只是一个语法的空壳。因此,在阅读印刷文字的过程,也是我们进行逻辑分析的过程。因此,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对于人来说就特别重要。所以在作者眼中,印刷时代的美国称之为“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然而,随着摄影技术、电报以及电视的发明和发展,一个新的时代——娱乐业的时代——慢慢占据主导。形象慢慢的替代了语言。以电视为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象,主持人、节目嘉宾的形象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读书笔记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里根总统时代。里根是演员出身,经常说一些自相矛盾的观点(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一条关于人们不再关注里根总统自相矛盾的观点的新闻来佐证),不符合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以作者认为里根能当选总统跟娱乐业时代的到来有很大的关系,作者甚至打趣道,如果第二十七任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1908年当选)生活在娱乐业时代,那么他的300多斤的体重一定不会让他当选总统,哪怕他再才华横溢。其次,电视无法展现出思考的过程,思考往往是一个无声的、反复斟酌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还很枯燥。而这种枯燥只会使得人们拿起手中的遥控器换台,所以电视节目制作人为了吸引观众,提供市场占有率,会尽可能的让节目有戏剧冲突,能取悦观众,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连广告也是精心制作来取悦观众的。再次,电视每个节目都有时间限制,没有充足的时间呈现详细的信息。并且,新旧信息交替很快,时刻有新的信息出现。以新闻类节目为例,前一秒还在播报某个自然灾害,后一秒则换成了某个庆典新闻。所以人们都来不及去思考某条新闻就被另一条新闻所吸引。所以,在娱乐时代,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以娱乐的形式展现出来。

如今,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已是爆炸性增长。每个信息、每个自媒体、应用软件都想抓住我们的眼球。信息以娱乐的形式呈现变得更加厉害,一直被诟病的“震惊体”标题吗?那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而微博、短视频的出现,使得每一个愉悦刺激在随手可得的情况下,变得更加短暂,只有短短的几十秒。这更加减少了我们的思考。

面对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作者坦言他也没有好的应对措施,在书的结尾处,作者悲观的写道:

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但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这种媒介意识呢?我脑子里只有两个答案:一个纯属无稽之谈,我们马上可以否决掉;另一个成功的希望渺茫,但这是我们仅有的办法。那个已遭否决的答案是要创作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其目的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看电视,向人们展示电视怎样重新定义和改变我们对新闻、政治辩论和宗教思想等方面的看法,而不是让人们停止看电视。作者:晚风吻尽荷花叶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2012年,在一个秋日的暮色中,当我始闻木心之名时,先生已经抛舍尘缘将近一年了。此后,我陆陆续续拜读了先生那些纯粹、富丽而高贵的文字,心中的痛楚日甚一日——就像一个久客异域的游子,竭尽全力跑到海边,却眼睁睁地看着最后一艘返乡的轮船刚刚离岸,苦痛之余,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因此,2013年,当我捧起由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的《文学回忆录》时,顿觉世界刹那间洒满了阳光,恨不得对周围的每个人都喊着说声“谢谢”。错过的,无疑是永远错过了。可如果能有机会看到先生拆解并重构巨轮,自己照猫画虎造条小舢板回家也未可知。

据木心的学生陈丹青说:“1989年元月,木心先生在纽约为我们开讲世界文学史。初起的设想,一年讲完,结果整整讲了五年。”五年中,木心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巨神阿特拉斯,以一肩之力支撑起世界文学的天空,陈丹青则忠实记录了木心的讲课内容、率尔离题的哲思妙语与趣谈。木心先生逝世后,这些听课笔记得以编排出版,是为《文学回忆录》。对热爱木心而又无缘躬逢其盛的读者们来说,丹青先生的数年辛劳,当真是慈航普渡、传灯照人。

在古代汉语中,精金美玉一般的文字可谓俯首皆是:《老子》、《左传》、《史记》、《文心雕龙》、唐诗、宋词等等,数不胜数。自“五四”至当代,白话文作品也算得上堆山积海了,可不但好文字少得像沙漠中的绿洲,质量上也断难与上述古代经典比肩。

好的文字,一定要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文字的生命,在于读者的生生不息。有生命力的文字,能够穿越千年的风雨,被一代又一代读者含着笑、带着泪去铭记、去诠释,去以自己的心灵滋养作者隐藏于文字间灵魂。拙劣的文字,则连一代读者的心都拴不住。这样的文字,即便有幸被印成书甚至放入图书馆中,很多人连借的欲望都不会有。

吾也不才,但颇能感受到《文学回忆录》旺盛的生命力。书中有些话,看一遍就能记一辈子。有些一遍记不住的,也恨不得要多看几遍刻在心里才好。比如:

“每个人都有缺点,克服缺点的最好的办法,是发扬优点。发扬优点,缺点全部瓦解。”

“生活像什么呢?傍晚上酒吧,智者选了美味的酒,愚者选了烂酒,还喝醉了。所以,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了智慧。”

“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个过程。凭这个,凭这样一念,就产生了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可是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又是要死的。教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煞有介事,庄严肃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样子——其实都是毁灭前的景观。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

“人活着,时时要有死的恳切,死了,这一切又为何呢?那么,我活着,就知道该如何了。”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惟有灵魂才能触动灵魂,睿智而诚恳,精微而广大——这便是毕生以美与自由为信仰的木心之魂。

我常常想,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度过那些注定会流逝的时光,才不负此生为人的幸运?木心先生给出的答案是:“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吃的。”说得怎么就这么贴心呢?

所有现当代的白话文作品中,我最爱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从头到尾读了三遍之后才发现,这么个读法,再读几年也难明白。好在笨人有笨法,读书笔记我决定按图索骥,把先生讲课时提及的文学作品一一找来慢慢品读。为了多少提高点儿效率,需要打破木心先生当年的讲课框架,以中国为起点,按小说、诗歌、戏剧、哲学等体裁进行分类阅读。这样,当自己漫游到远方异国的花园中心迷意乱时,容易驾轻就熟地找到回家的路。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喜欢的精读,不喜欢的泛读,争取用先生的魔棒把平淡岁月幻化成寸寸美好时光。精读的作品,一一写出读书笔记,以加深对作品的思考与理解。先生不是说过吗——“文学,除了读,最好是写作。日记、笔记、通信,都是练笔。但总不如写诗写文章好。因为诗文(可以)一稿二稿改,哪有把自己的日记改来改去的?鲁迅写——喝豆浆一枚,八分钱——那么当然八分钱,有什么好改的。”我,还是先练笔吧。

一九九四年元月九日,木心先生在陈丹青家上了世界文学史的最后一课。他总结道:“五年来,我们的课遭到许多嘲笑。我知道的。一件事,有人嘲笑,有人赞赏,那就像一回事了,否则太冷清——只要有人在研究一件事,我都赞成,哪怕研究打麻将——假如连续五年研究一件事,不谋名,不谋利,而且不是傻子,一定是值得尊重的,钦佩的。五年研究下来,祝大家大器晚成。”可以预期的是,以我目前“什么都不知道”的程度,五年是绝对读不了多少的。(木心先生在开讲世界文学史前曾惊讶地对陈丹青等学生们说:“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呀!”)但我愿意聆听先生的教诲,“不谋名,不谋利”,坚持读下去,直到完成,起码做一个值得自己尊重的人。

伏愿先生在天之灵,祝我大器晚成!作者:延陵季子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2000字及感悟


全程了解完“乌台诗案”,这个案子影响着苏东坡的一生,是老苏活到不惑之年之际,遇到的最大挫折。读完此节,久不愿动笔,情绪抑郁。

从今天的角度看,所谓“乌台诗案”,就是莫须有的文人猜测,而寻章摘句里找罪状的,恰是手掌弹劾权力的御史大夫们。联想到936年后的今天,山西晋城因改造建设路,未能以周全的方式向治下的民众说明,招致群情议论,继而引来中央媒体“有权不可任性”的舆论监督。千年对比之下,连草民都能逆袭,这让苏东坡羡慕嫉妒恨,何处话凄凉?

好在小人找事,皇帝还算清醒,来看这段:副相王珪在诸御史的逼促之下,一天突然向皇帝说,苏轼内心有谋反之意。皇帝大喊意外,回答说,他容有其他过错,但决无谋反之意,你为何这么说?王珪于是提起苏东坡的柏树诗里说龙在九泉一事,那含义是将来某人命定要成天子,要自暗中出现,此人出身寒微。但是皇帝只说,你不能这样看诗。他吟哦的是柏树,与我何干?

我就想,这他妈在宋朝为官,生死荣辱真的很随机。

上午脑子放空,选看了吴钩的博文《我为什么粉宋朝》,作者认为,就文明成就来说,宋朝是历史上最高的朝代,没有之一。他说,什么叫“文明成就”?我觉得“文明成就”不是指疆土特别辽阔,不是沙场杀敌如麻,不是耀兵耀武扬我国威,不是万邦来朝。我心目中的“文明成就”,是指政治开明一些;社会宽松一些;经济繁荣一些;生活富庶一些。

但是作者却偏偏对苏东坡的“乌台诗案”选择了无视,而我想说的是,“文明”是一个综合指标,不仅有对内的还有对外的,万邦来朝是对你“文明”的向往;同样,对待一个士大夫的态度也是“行政文明”的指标,更何况,只是一个享有盛名的诗人发了几句牢骚呢?假若不是当时皇帝他妈(宋仁宗皇后)是“东坡粉”,说不定老苏早就挂在御史大夫的舌头里了。

“乌台诗案”牵连的还有驸马王诜,身为皇亲的王诜是苏东坡的脑残粉,也是苏东坡诗文作品的最早出版人,文字狱一来,御史大夫们本着无论是什么人,无论身居多高的官位,都一并弹劾。你说他们把这点认真的劲头,用在大宋国的“打虎拍蝇”上多好?不过他们也查过苏东坡的经济问题,结果一无所获。

当然,乌台诗案前,外放地方官的苏东坡还是很潇洒自如。先到杭州,又到密州,再到徐州,苏东坡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交朋识友,甚是快活。林语堂专以“诗人、名妓、高僧”写下一章。他与退隐的国家元老张方平谈酒量,张方平饮酒甚豪,他的酒量是一百杯。而据苏东坡自己说,他自己的酒量则小得多,但是他说他并不以酒量小而戒酒。欧阳修也是海量,但是张方平却胜过他,因为张方平开始喝酒时,他不向客人说他们要喝多少杯,而是多少天。苏东坡总结说:“对你们的海量我并不羡慕,我喝完一杯就醉,不是和你们一样得其所哉吗?”

平某以为,这话可能是关于饮酒话题上最空灵妙绝的一句了,话中有哲学意境,还有科学研究,更有深刻的文学涵义。哈哈哈。

杭州的美丽赋予他灵感,杭州的温柔的魅力侵润他的心神。杭州赢取了苏东坡的心,苏东坡赢取了杭州人的心。至今杭州人的心中还给苏东坡保留着“户籍”,有效期——永远。这种情感,和成都人对杜甫,晋城人对程颢的感情是一样的。号外一句啊,如果现在的刘润民能把他“晋城梦”的“任务清单”完成,相信会让晋城的老百姓永久惦念。

林语堂这个老八卦,从隐晦的诗词中细致的考究了苏东坡的堂妹初恋,并推敲了苏东坡的夫妻生活日常,阐述苏夫人(第二代)如何经营家庭生活,其和谐其完美,但我很怀疑是林语堂的臆想。西方社会多数调查证明,最完美的夫妻,此生都有超过一百次想把对方掐死的冲动。何况,苏夫人摊上这么一位出色的丈夫,身边莺声燕绕不绝,酒场应酬难断。在此,只摘录老林的文字片段,其中真伪,信者恒信吧:

苏夫人聪明解事,办事圆通,她不会把丈夫反推入歌妓的怀抱。而且,她知道丈夫这个男人是妻子管不住的,连皇帝也没用。她做的漂亮——信任他!

丈夫知道有书要读,上千上百卷书,做妻子的也知道要管家事,要抚养孩子,要过日子。因此,她愿忍受丈夫睡觉时有名的雷鸣般的鼾声——尤其是酩酊大醉之时。

最后要说说苏东坡诗词的两首代表作,因为这都是苏东坡首次出京之后,乌台诗案以前写就的。诗意的杭州遇上文曲星下凡的苏东坡,首先获得了天作地设的七言绝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书笔记()这首诗出色到什么程度?我的看法是,此诗刚出世时,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西湖美景,而千年以来,大家又公认这是褒扬美人的绝佳才句。我们现在说杭州市是一座女性化的城市,追本朔源,苏轼的这首诗恐是最佳的注脚。

另外一首《水调歌头》,林语堂认为是写出了最好的中秋词。批评家说这首词写出之后,其他以中秋为题的词都可弃之不足惜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除了同意他们的看法,实在没有其他办法。这样牛逼的诗词,这么牛逼的人物,就连苏东坡的老对头王安石都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而经过千年验证,苏东坡确实只有一个。

《大国的崩溃》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大国的崩溃》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对于苏联的粗浅的印象是来自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书中讲述了在苏联解体后民众的生活和心态变化,或者更多的是信仰崩塌和战争留下的创伤。在大众身上,看不到苏联解体中政治斗争的惊心动魄,也看不到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个体像是被某种宿命主宰着,承受着大格局变化后的种种不安和痛苦。

而《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这本书是从政治大局的角度来向读者展示在1991年11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前五个月的政治局势变化。谁也没预测到一个超级大国会如此快的走向解体,从美方的对苏政策可见一斑。美方基于控制核安全的利益考量,以防止苏联解体后失去中央统一控制后造成的核武扩散,支持戈尔巴乔夫以及苏联。而苏联内部糟糕的经济加强了美苏之间的相互依赖,苏联急需来自美国的经济援助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局势。

八一九事变作为苏联解体的前奏,让一颗政治上的冉冉新星-叶利钦的权力更加膨胀,成为苏联旧势力和民主新势力最好的粘连剂。8月19日,保守派发动政变,囚禁戈尔巴乔夫,以健康问题为由,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但由于政变的参与者本身就是一盘散沙,均不愿意为政变的失败承担责任,最终政变在混乱中结束,戈尔巴乔夫重回权力宝座。由于政变缺乏合法性,而明确反对政变的叶利钦,加强了与民众之间的联系,与布什的通话也进一步确定叶利钦在反对政变中的主导地位和更加具备影响力、号召力的现实。政变后的苏联,叶利钦掌握了内阁成员的任免权,所掌管的俄罗斯经济自治权扩大。

而乌克兰的独立无疑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8月24日,乌克兰议会投票通过独立宣言,并决定于12月1日举行全民公投决定乌克兰是否独立。苏联内部,此起彼伏的独立、民族自治加速了苏联解体的离心运动。9月2日,美国承认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而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基于国内选举压力,宣布延迟承认乌克兰独立。这降低了乌克兰在独立后国际认同的阻力。在12月1日,乌克兰全民公投,宣布独立,克拉夫丘克当选乌克兰总统。

乌克兰作为苏联第二大经济体,独立已成事实;而俄罗斯不想供养中央,不想受苏联控制。在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签署协议,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解散苏联。之后越来越多的中亚国家和地区加入,苏联解散成为各国用脚投票之后的结果。在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辞职演说,苏联正式宣布解体。

在苏联解体的前几个月,许多的细节反映出权力转移方向的反复。戈尔巴乔夫就新的联盟条约达成一致、趁叶利钦外出度假重返政治舞台等,读书笔记尽管在竭力维持苏联的统一现状,但在经济和政治改革进展缓慢,民众生活难以度日,缺乏足够的纽带将各国维系在一起。苏联解体在一系列偶然和必然中成为历史上的一笔。

2018年的最后一天,按例是应该有个总结和展望,想着去年写下的计划和愿望,全部都变换了轨道,似乎在这些关键的转换期,计划显得格外的不起作用。在这些我认为的重要选择面前,无论是深思熟虑,还是迫不得已,选择之后的路,希望走得更自信些、更稳重些。

当我在电脑上打出这几个字时,我的心里便涌出许多回忆,和一些不知如何去表达的情绪。2018对我而言,是既普通又不寻常的一年。我以我的方式摸索成长,以我的方式去面对未知,在碰撞中慢慢前进,在黑暗处独自哭泣。

但似乎可以写下的成绩,少之又少。但总是觉得自己应该在这一年有获得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可以说出来的物质的东西,更多应该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成长。或许现在的自己算不上成熟,但希望是可以承担起自己梦想的人,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的人。写到这,突然想起看过的一篇关于周迅的文章。写的是她自我充分的展现,寻找现实与自我的平衡。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的事情。你需要的不仅是决心,更是勇气。刘瑜曾经在书中说过:‘现实中最本质的冲突不是来自勇气和,而是来自反抗的勇气和承受的勇气,拒绝乌托邦和接受它一样需要勇气。不可否认,正视,接受,自己需要勇气。而我们大多数人缺少的也是这一点吧。或许是因为很少人可以做到,而我更盼望做到吧。

2019年对于我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年,我会阔别十几年的少年时代,走向属于未来的新篇章。换句话来说,人生轨迹可会因此产生不同。但,我好像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我会担心很多事情,但这些事情似乎不太好用言语或者是文字表达出来。可是我还是会勇敢战斗,做自己的战士。

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的一年画上句号,平安喜乐,万事遂意。

《围城》3000字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而今三捧《围城》,思索的线如同吸足了春雨的竹根,向着土壤更深处肆意蔓延。书中有纯真烂漫的唐晓芙,故作着一份老成,反惹人怜爱;有性情与之相反的孙柔嘉,善于心计,城府颇深;还有直率仁义的赵辛楣,卑鄙猥琐的李梅亭;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方鸿渐。仅仅一个他,既已让我深思良久,感慨万千。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数年,一无所成。书中直言道:“四年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其实这也未必尽然,从归途中他与鲍小姐的“柔情蜜意”来看,足见得他还是学到些“招蜂引蝶”的本领。回国前父亲的家信让他认识到学位的重要性。然而为时已晚,情急之下,他买了个假学位。但方鸿渐毕竟不是“校友”韩学愈,他良知未泯,深感惶恐与不安。不过他辩证的哲学思维帮助他战胜了“罪恶感”——“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这种精神胜利法想必阿Q看了也会汗颜三分。而回国后的方鸿渐“命途多舛”,失恋与失业,以及婚姻的破碎,让他身心疲惫。

与鲍小姐之遇,只能说是闲来的调情,算不得爱情,进驻“围城”的序幕应该是从苏文纨开始。但苏文纨并不是他进驻的对象,而是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一个清秀如水,纯比芙蓉的女孩。鸿渐为博其好感,尽显文采风流,顺利的将自己的爱情之船搁浅在晓芙的城门之外。然值此之时,事态骤变,在他与苏小姐的感情终结之时,他对晓芙的爱恋与追求也如同“一题清纯而无解得代数,一双达不到岸的桨橹”,失去了前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苏文纨无意之中扮演了小人,斩断了方鸿渐与唐晓芙的情缘。这次的情感创伤让方鸿渐的生命骤然黯淡,之后的爱情生活,他难以自主,任由孙柔嘉将自己引入她的“围城”。

孙柔嘉为了摆布这场婚姻,可谓是周密策划,苦心经营。她先是故作娇柔,事事请教方先生,以显其初入社会的无知与单纯,激起了方鸿渐的怜香惜玉之情与男人天性中的保护欲,成功地打了一场漂亮的心理战;另一方面,这也使赵辛楣不自觉地开起了二人的玩笑,结果如她所愿,真作假来假亦真,虚虚实实的连当事人自己都难辨真伪。接着在赵辛楣离开后,她抓住了方鸿渐扎根于心的责任感和怜爱之心,谎称家父来信,已知二者之间的谣传,使方鸿渐生发出沉重的负疚感。与之同时,也巧妙地利用了李梅亭与陆子萧逼迫他与方鸿渐的契机,扮出一副楚楚可怜之态,“寻求”方鸿渐的保护,有意与他暧昧不清,从而激发血气方刚的方鸿渐糊里糊涂地说出二者即将订婚的“打算”。孙柔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二者的青春与爱情,围城之内的他们大吵夹带着小吵,使婚姻一步步地走向荒原。他们的婚姻最初即带着算计,缺乏牢固的基础,有何来长久安定?这座围城的土崩瓦解,可谓是宿命之中的宿命。

海子说,在夜色里,我有三次受难:生存,流浪与爱情。纵观方鸿渐的婚姻与爱情,他无疑是个失败者,而他的生存,也如同婚姻一样坎坷艰难。现今究其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则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个人角度来讲,缘其自身的懦弱、优柔寡断的性格与残存的良知。对于与苏文纨之间的感情,他当断不断,使苏小姐受伤更深。怎知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原理竟然适用于爱情,苏小姐报复性地将伤痛通过唐晓芙转嫁给了方鸿渐。而对于唐晓芙的误解,他丝毫没有反击,任由事态恶化,可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并非真理。在那个大雨滂沱的街头,方鸿渐木然呆立在那里,当雨水与泪水交织化作痛楚在内心翻涌之时,这边的唐晓芙也深怀歉疚与期望,懊悔方才的言辞。山依旧,水依旧,我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事以至此,方鸿渐认为回天乏术,他放纵了自己的怯懦,荒芜了他与晓芙之间的爱情。怀抱着残存的良知,她对孙柔嘉所说的“二者之间谣传广布”,有的只是愧疚与自责。为了弥补,他“舍身”保护她,乖乖的进入了孙柔嘉的爱情陷阱。

其次,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乾坤颠倒的乱世,优秀的知识分子尚且难以施展自我,更何况方鸿渐这样一个志大才疏,只会些空谈的“纯粹”的知识分子呢?另一方面,他不是官僚,可以摆弄权势;他没有深厚的政治背景,读书笔记.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也无法放弃那份简易的道德观念,像李梅亭那样做一个满肚子男盗女娼,表面上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或者成为韩学愈这等崇洋媚外之流,肚内空空如也,却能够恬不知耻地拿着冒牌大学的帽子欺世盗名。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既然你不够优秀,也不够卑鄙的彻底,又何以奢望能够游任于这种世道而左右逢源呢?方鸿渐只是当时他这个群体的一个代表,他们带着文化人的痴梦与清高,渴望在这种困境下生存下去并且希图在上流社会中生存地有滋味有地位。他们坚守着浪漫,敢于梦想,在梦想的过程中,他们以“文化人”的身份为傲,将自身的光环放大到极限。可悲的是,他们并不了解自身与现实的脱节。所以一旦深入社会,梦想与现实冲突,并且是发生必然性的冲突之时,他们猝然间困惑了,就像在漫长的黑夜中赶路的小孩突然遇到刺眼的车灯扑向自己,顿失所依,所能够做的似乎只有傻立在那里等待着挣扎与死亡。是的,这个群体在与社会逐步的接轨过程中,潜意识里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阶层意识。他们意识到对于上流社会的人来说,文化不过是以一种附属品的形式存在着,他们意识到作为一个纯粹的文化人生存的艰难,意识到自身的弱势。于是面对一个个突袭和冲撞,他们怯于行动,他们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他们脆弱的如同阳光下的泡沫,色彩纷呈,却不堪一击……

所以说,方鸿渐的爱情的失败与事业的颓废,为其性格使然,更是那个时代对他的遗弃与放逐。他们的结局或许只是其个人命运的偶然,但那却是那个时代造就出的必然。时代在《围城》之外塑造了千万个“方鸿渐”,他们,迷茫在事业、生存与爱情的“围城”内外辗转

《活着》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600字


《活着》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600字:

一个时代的兵荒马乱总是会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富贵是不信的,大部分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眼影。他本身就有一种泥糊不上墙的混沌,都要他经历层出不穷的逃亡和失去,一次次为了活着而失去了自己的底线。

他好像在一路奔跑中另有一个欲望,那就是活着!看着他过着猪狗般的逃难生活,不顾一切的要跑,要回家,他的形象让人看起来可笑又可悲。最后他经历了一切终于活了下来,回来家,亲人们却一个个离他而去了,最后还是他自己一个人,苟延残喘的过,活的没有人样,但那又如何?

生命之所以生生不息延续万年,就是因为有人咬着牙也能挺过来,再活个几十年的生命的强大。生命的不息在于生命就算如此脆弱,如此饱经沧桑,也要承受着!

即使到最后,无亲无故,生命回到最初的个体,也要在田野里含着麦秸,带着打不倒的意志,活下来。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主人公福贵从一个有钱的爱赌爱嫖的二流子,到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经历了破落、贫穷、战争,一步一步失去了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另有一头很老的牛陪伴余生。

在悲剧的人生中,他学会了珍惜,珍惜自己的妻子,妻子做的一双鞋,最饿时老丈人省下的一小袋米,学会了宽恕,宽恕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战友,独自一人活着。

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作者:拉错吉

?《活着》读书笔记800字及心得感悟


《活着》读书笔记800字及心得感悟

我已经没有力气在读一遍《活着》,确切的说是没了勇气。当黑夜中泛起一点微光,你以为那就是出去的方向,星火却突然泯灭。这大概就是《活着》给我最深的印象,把那微弱的希望掐灭,让活着的人苦苦挣扎。

《活着》给人一种淡淡的温情,人与人的情、人与牲畜的情、人与土地的情。可这温情并不能长久,那是解放斗争的年代、那是“人民公社化”年代、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代,所以那温情啊会让你的胃发酸、让你的眼浸润着泪珠。

地主家的纨绔公子只有把老宅、土地赌光了,只有爹娘死了,才会明白自己是个“混账”。可是岁月不会轻饶他,可能是他的赌账还没偿清,要让他用悲惨的命运来偿还。被国军揪去拉大炮、在死人堆中挣扎、儿女妻子相继离他而去,这是人间的悲剧。

“福贵”赌博两袖清风之后,家珍的不离不弃真的令人感动。书中只一笔带过说她和父亲吵架了,但就是这一句留下多少浮想。米行老板的大小姐没有丢下这个一无所有的男人,和他过着柴米不敷的穷日子。


他们的女儿生了病变得又聋又哑,他们的儿子一天天长大。夫妻两商量着把儿子送去读书,不能让他苦一辈子,而女儿却卖给了一户人家。儿子知道他读书而把姐姐卖了后,有一个场景真的让人泪目。他说不读书,父亲说打他,他跑到床上脱下裤子让父亲揍得屁股又青又肿。当女儿跑回来父亲送她“回去”时女儿摸了摸他的脸,他背着女儿回家了,告诉妻子“全家饿死也不把她送走了”。

女儿一天天长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女儿又聋又哑。后来一个歪脑袋的男人上来提亲了,他们结婚生了娃娃,可是小的生了下来大的却走了。读书笔记.这结婚的喜悦,青春男女的爱恋,空气中都泛着幸福,可是天意弄人啊。读着读着怎么不会心痛?这是无尽的痛苦。

痛苦有时候是无尽的,女儿走了,女婿被板子砸死了,可怜那个与他相依为命的外孙都弃他而去。只有他一人活着,他在炮弹飞替中活着、在饥寒交迫中活着、在孤独中活着。

读《活着》会心酸,读着读着泪目模糊,那黑暗中的光明、那痛苦中的温情、那生命的脆弱与倔强。作者:孙海波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