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北鸢读书笔记

北鸢读书笔记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1000字。

古语有云: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有哪些好的读书笔记范本而资借鉴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南渡北归》读书笔记1000字,感谢您的参阅。

那一段纷杂的过往,掩盖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尘埃和粉红桃色的暧昧与蠢蠢欲动中,那是中国近代最混乱最黑暗的黎明时刻,也是创造了无比灿烂辉煌历史成就的盛世。

张学良在宋美玲放情的大笑与秋波含情的迷人眼神幻影中,抽刀拔剑;梁思成趴伏在弥留之际的妻子床前,低声哭喃;邓拓怀揣极度悲怆和绝望的心境,窝在家中写遗书给妻子,做人世最后一次的告别……那被掩盖在炮灰与枪鸣的年代,无数女性的觉醒,星光洒在她们身上,熠熠发光,与传统女性不同的睿智与肝胆,黑白照片映出的曼妙身姿,成了后人津津乐道各种绯闻轶事的谈资。

但历史不只是风花雪月。

撇开作为一部纪实性著作应有的客观角度与冷静的笔调不谈,撇开褒贬不一的业界评论不言,哪怕从篇幅和引用的数量与严谨程度,它值得一读。

至少从叙事主角来看,它便已经阻隔了男权社会对优秀女性暧昧探究的目光。从中国古早时就已存在的“女大当嫁”的腐朽思想在数千年的社会演化中非但没有被剔除,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扎根,变本加厉地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在普罗大众的思想中,其中一种外化就表现在对历史人物风流轶事的兴趣中。

曾经年少不知事时,提到林徽因,总是对她与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的纠葛感兴趣,就像是每一个闲暇慵懒的午后,端一杯茶,戏虐地看着网络上风起云涌的明星绯闻,很难带出一点尊敬。本该是应该受人敬仰的神话,却因为读者某种生来自带的劣根性而变得像拙劣的戏剧。当别人提到林徽因是想到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呢?是眼前浮现出她骑牛车在荒芜的田间小道寻觅遗失已久的古迹吗?还是想象她和徐志摩在伦敦雨雾中脉脉含情的一瞥中产生的无限诗意呢?

作为女性,总是难以摆脱社会加诸于她们仿佛理所应当的地位——纵观各种民国女性传记,有哪一个逃脱得了作者对她们恋情的臆想呢?哪怕是《南渡北归》这本书中,都难免有作者加上的“(南按:有人曾考证曾氏一直暗恋傅斯年)”类似于这样带着某种眼镜看人的想法。从中不难看出,从女性角度叙述必然导致看待历史角度的倾斜与不全面,哪怕再卓越的女性都难以逃脱被家庭伴侣牵绊的命运。

因此,《南渡北归》以男性大师为叙述主角的角度最大程度上还原了那个才思泉涌,充满争议而又文质彬彬,“君子和而不同”的年代,纷涌而散碎的记忆碎片,被一一拾取,又在这注定不平凡的书中,重现了那个不平凡的历史年代。

那不只是风花雪月,而是大师的重现。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


拿到这部书,感觉很厚,读完,感到它很广,人物多,内容广。一个个坚韧绚烂的生命,在历史的车轮碾压下,发出沉重地呻吟。岳南笔力深厚,能把学者们的一生戏剧性地展示在你面前。

我读这本大部头的书,是抱着敬畏的心情,不论哪一个时代,对知识,和知识分子都应该有颗尊敬的心。前几日我刚看完电影八佰,这几日又完成了南渡北归的阅读,内心澎湃久久不能平复。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历史时期,前线有战士,后方有这些大师们,极力得保全着我们的历史遗产,知识财富。对国家的爱和保护,因为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时事造英雄,在抗战前后,中国集中性得出现了那么多大师级别的人物,我想是历史激励了他们,挖掘了他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国人的力量被凝聚。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看到这句话心竟有些许的颤抖,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叫做离别,而我迟迟不肯也是不敢翻开第三部,归骨,告别,终结,成尘,这些字眼时不时蹦出。内战爆发之后,因政治歧见,他们忍痛离别,因为不同的抉择在海峡两岸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漩涡中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归结。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和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本来同仇敌忾的知识分子因国共对立的政治形势而面临着或“左”或“右”的取舍。整体观之,可分为三类。一类偏“左”,以闻一多、吴晗等亲共人士为代表,极力为新政权的建立奔走呼喊。一类偏“右”,以胡适、傅斯年等排斥“苏联式专制”人士为代表,毅然随“党国”飞往海峡对岸。一类“不谈政治”,以陈寅恪,梅贻琦等人为代表,无论身在何地,皆以“复兴教育,弘扬学术”为根本,顶着所在政治环境压力,辗转前行,将一生心血浇注于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土壤中。

文革来了,学术自由的风气已然破坏,孕育大师的土壤已经荡然无存,那是一种思想统天下政治第一的时代,我无法去评断历史的对与错,是的,没有一颗枝叶能冲破牢笼而自由生长,历史是必然的,人物是偶然的,这就叫命运。

读完此部书,你好像陪他们走完了并不漫长却艰辛地一路,这些名字不再是烟云,伸出手,你甚至可以触摸到他们跳动的脉搏。这大概就是阅读的意义。

以书页最后的一句结尾吧。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冥想》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800字


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己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起捉青蛙的李庄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这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内容太多,自己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时是最激情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激情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文明的火种。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一定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记载下来的东西都变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所有记载下来的书都对我们有所指导,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与审美。

《阿甘正传》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相信《《南渡北归》读书笔记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读后感大全网”是您了解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北鸢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