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张杨新片《飞越老人院》后,擦擦湿润的眼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远方年迈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电话铃一响,听出孙子的声音后,电话那头开心、灿烂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
继上一部作品《无人驾驶》关注都市男女情与欲的纠结关系之后,张杨在这部新片里直指中国社会目前可以说是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问题,体现了导演出道以来一以贯之的敏锐视角和人文情怀。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于一股温情的力量,与《杀生》和《黄金大劫案》相比,文艺气质更为浓烈;而在这种文艺气质的背后,是对快要走到尽头的生命的本能怜悯以及对老人们挥之不去的孤独感的深切同情。影片的具体情节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谈谈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地方:
1. 恰逢节假日,小朋友和企业家们来探望关山老人院的老人们。导演特意给了小朋友满嘴的口红和企业家送出的鲜红色的钞票两个明显的特写,暗示出这种所谓的关爱只是一种社会化的例行公事,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老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每逢节假日作秀和运动式的探望,而是长久的陪伴和关爱。
2. 当老葛儿子来给老葛退回20万块钱时,说了一句这20多年你欠我们多少债。此时,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立刻爆发,朝老葛儿子扔去瓶子,并大声喊道:只有你们欠我的债,哪有我们欠你的债。这句台词无非是表明,中国父母,至少老高这一代人,养儿育女的目的之一仍然是传统的养儿防老,因此父子之间并不简单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关系,而是父辈对子辈有着养育之恩,这种恩情债要靠子女对年老的父亲赡养来还清。短短一句话,中国传统宗法制的伦理思想尽显。
3. 与美国那部著名的《飞越疯人院》相比,这部电影对老人院的飞越表面上看起来同样是对社会体制的反抗,但实际上,疯人院一片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独立意志大于一切,而这部电影里的反抗最终的结果,却仍然回到了传统的社会运行秩序和社会伦理,因为老人们之所以要飞越,不是为了空洞的个人自由,只是为了能再见远在日本的女儿一面,尽享天伦之乐。疯人院里,幸福是建立在个体自由之上的;而老人院里,幸福则是寄望在他人身上。由此也可见中西方社会伦理和历史变迁不同带来的价值观差异。
4.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们逃出老人院,行走在去天津的路上时,路边出现的大片向日葵、奔腾的骏马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这样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里,出现这样的场景,既是对老人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赞誉,也是张杨导演一直以来的浪漫主义情怀的最好表现。
5. 在老人们开始表演节目时,响起的音乐是动画片《西游记》里的插曲。用这样的音乐作为背景伴奏,一来可能是暗示老人们生命快要走到尽头,即将有可能驾鹤西游;另一方面,西游记里的西方是天堂,是极乐世界,这也代表了导演对这些可爱的老人们的良好祝愿。
6. 老周在影片中的搭档朱太太丧失了记忆,把老周当成自己的老伴,然而到了后来,两人似乎有假戏真做的意思在里面。在老人院里面的同伴们谈论时,有一位老人赞叹道:朱太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把不该记得的都忘记了,把不该忘记的全记在心里,这句话或许是老人们晚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老太太不失忆的话,或许她还沉浸在晚年丧偶的痛楚里,而无法跟老周享受晚年的快乐。
《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忙碌的生活,总是让人忽略很多。很久没看电影了,第一是因为没有时间,第二是因为感觉现在的电影越看越没味道的,就和流行歌曲一样。然后这个闲暇的午后,一部《飞越老人院》却让我哭得一塌糊涂。
在这所充满着爱的老人院里,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已有70多岁,他们要么是无儿无女的孤独老人,要么就是被儿女抛弃和忽略的落寞老人。老人院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很有爱,他们都像个小孩,他们有着沧桑的过去,他们经历过很多,他们都还拥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在这个家园里,他们都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实现了各自的梦想。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那群老人的心酸,看到他们的悲伤,看到他们的绝望。我还看到他们的固执,对自己梦想的固执;看到他们的天真活泼,在经历过了人生的各个阶段,放下负担后的豁然的童真。他们真的像一群孩子,一群沧桑写在脸上,渴求被关爱的孩子。这是别人的故事,但是也是反映着现实生活的故事,正是别人的故事的分享才让我们能够留意到身边的真真切切的故事,毕竟这是代表着老年人那一辈的故事。我想天下的父母都一样,辛辛苦苦一辈子是为了孩子,到了老了,甚至死的那一刻惦记的还是孩子,他们总是不求回报,要的只是孩子的一声问候和一丝关爱。大家总是说老人家就像是小孩子,需要儿女去哄,但是又有多少个儿女能够做到这点呢,像当初自己的父母哄童孩时的自已一般,充满着爱心和耐心呢。
在电影里,老人院院长说了一段话让我很感动,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她的年龄阶段,父母都已经70多80岁了,假设父母还能活二十年,而他们常年在外工作,能在家的时间一年就那么五六天,而每天真正能陪着父母的时间只有这么两三个小时,一年就是十五个小时,二十年就是300个小时,折起来就是十几天。她说的很实在,我们去想20年会觉得还很长,然而如果是这样子算呢,十几天的时间听起来是否会很害怕。
我生长在农村里,平凡的生活却也是各种心酸和无奈的凝聚。我从家人口中听过很多很多的关于老人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儿女有本事了,找到好的工作了,住在城市里的大房子里的,却嫌老人家脏,嫌老人家烦,嫌老人家给自己丢脸了,于是各种奇招,把老人逼回农村自己生活或者直接把他们丢到老人院就心安理得了。在我的村子里,有一位老大伯,老伴走了,儿子在城市成了家,搬去儿子那里住了一个星期,各种悲惨,家里的活全部都是老人家干,包括儿子、媳妇、孙子的衣服都要洗,不能和他们同桌吃饭,每吃一顿饭,老人家用的那个碗都会被媳妇扔掉,最后,他含泪回到家乡。现实总是很残酷,起码电影里的剧情总会安排一个好的结局。
电影中老林和老周的那番话让我很有感触,很生活化的问题,父母累了一辈子,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去着想一下,等到老了有机会了,却被儿女抛弃了,老人院就是他们的牢笼啊,他们像还不涉事的孩子,也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要实现,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他们能为儿女做的就都已经做了,而对于自己的梦想,也就渴望去实现,即使死也有没有遗憾了,然而却得不到想要的一切,即使小小要求。我想我们做晚辈的也许永远没有办法完全懂他们的想法,直到我们到了他们的那种境界。
我总是以为自己很懂事,我自己很鄙视那些嫌弃父母的所谓的大人,但其实自己真的足够懂事了么?我生活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家庭中,妈妈去世八年了,爸爸已经62岁了,他八年孤苦伶仃的生活,我有真正为他做过点什么吗?我记得我高一时,我爸爸有一次打电话给我说要给哥买车,后来从爸爸的好朋友口中得知爸爸的一番话,因为哥成家了,爸想着车、房子都为哥哥准备好,那就算是对他没有太大牵挂了,就可以安心地供他唯一的女儿读书,直到出来工作然后结婚有人替他照顾我了,他就可以安心了。其实世上所有父母表达爱方式不同,但所有都是为了孩子。当我看到电影中院长算的那笔帐,我很愧疚,爸爸他62了,真的老了,我为读书,哥哥为工作,我们在家的时间不多,而我却为爸爸脾气暴躁,固执各种不好的问题而抗拒长时间呆在家里,很愧疚,没有理解爸爸的怪脾气也许是因为孤独,很愧疚,没有发现自己能够陪在爸爸的时间其实也很短了。我想,我长大了,虽然还是个学生,但是有些事情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了,有些责任不能因为自私而忽略了。
我想算另外一笔账,从我们出生到读完大学,我们要用多少的钱,每个人都去算一下,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父母很厉害,可以赚到那么多钱。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父母的工资一直都不高,那钱怎么来的呢?是的,那是他们一生的赚的钱,还是自己省吃俭用然后全部花费到我们身上了。所以那些认为父母老了没有把钱分给你们,认为父母欠了你们的该好好学学算账了,也该去想一下你能否还得清父母的那笔帐。
我想,老人院的最初目的不是像今天这样的,它应该是一个给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家的一个家,而不是所有老人的,老人院那个家再温暖,也比不上有自己亲人的那个家。无论是什么理由把父母给忽略了,为工作也好,学习也好,那都是借口。如果说自己无法兼顾工作和照顾父母,那是你没有能力,不能成为理由,想一下父母曾经沧桑的过去吧。工作了的,把父母接回家里,好好陪着,像当初他们爱你们那样去爱他们;还在读书的,好好读书,不要辜负父母,多打电话回家,放假多点陪在父母身边!我想,这个责任是所有人要付起来的!
好电影会在人心中留下深深的余韵。令人难忘的故事情节让我们受益匪浅,有时光看了作品还不够,还需要认真的将感想写成观后感,观后感应该有明确的中心点,前后有联系、有逻辑。作品的观后感如何写才算全面呢?或许你需要"飞越老人院观后感"这样的内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张杨导演的这部《飞越老人院》,在题材上和许鞍华导演的《桃姐》撞车,两者遭遇,比较也就难免。有趣的是这两部关注老人的作品在人物设定上似乎有意区分,张杨的作品中虽然有老葛、老周两位主人翁,故事的主题更像是一出老人群戏,老葛、老周只是拎出来单独表现家庭关系的;许鞍华的作品是可以说是桃姐一个人的独角戏,在许鞍华的镜头里以女性角度居多,而张杨导演选择了以男性老人角度为主,这或许是导演本身的性别差异的缘故。两者不变的都是对老人充满关爱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年老的思考。相比于《桃姐》的细腻情感和隐忍克制,张杨导演的《飞越老人院》动静则要大得多,情感表达也更为张杨。
片头字幕时的一通老人院中老人群像画面,就直勾勾的把年老景象塞到观众的意识中,年迈体老,形容枯槁,导演对于老年的生理展示毫不避讳。然后不无恐吓意味的将一句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标语既隐约又大大咧咧的亮出来。在未讲故事之前就已经给观众来了个下马威,以此来强制观众入戏。与年老这一主题摆脱不掉的家庭伦理关系也直接登场,结婚买房、子女不赡养、觊觎老人财产等等,各种社会问题轮番登场,只要能挂的上边的都拿来批判,不过这些批判通过人物对话而非真实的戏剧冲突来展现,那批判的力度以及对观众的影响都会弱化很多。虽然故事主打飞跃跳出老人院的束缚,追寻老年的梦想。看似动作戏,语言说教却占了很大篇幅。院长找到河边的老人们,导演也无法用行动来感化院长,转而求助于老人的眼泪,语言表达只有麻雀的故事能说动观众,其余语言不配上眼泪都略显枯燥。老葛的祖孙三代冲突本是件可以大加利用的设定,父子仇恨铺叙时埋的太深,总不至于电视上老人泪流满面就立马怨恨消散了。导演对有些转变处理的太粗糙,就像老人在超级变变变上三面镜子的创意表演,并不能看得出有多么的精彩。故事的本意是老人热情参与,重点不在节目质量如何,而在精神可嘉。但是对于导演来说对影片每一个细节进行打磨将理由说充分才更能服众。
也许是想更为直观的表现夕阳无限好的主题,影片的画面风格充满美感。金黄草原群马奔腾的场景和大海边太阳初升的画面,都像油画般充满质感。相比于老人院水泥建筑的枯燥单调、四周杂物的乱糟糟,这些室外美景无疑也成为老人们飞跃老人院的一个理由。老人在草原上开车的一幕确实唯美,也确实似曾相识。翻开张杨导演的履历,不难发现本山大叔曾经也行走在张杨导演规划的公路上。对于公路电影,在《落叶归根》中张扬导演已经玩的很熟练了,依靠公路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遭遇,或批判或赞扬,可以把若干不相干的事情以公路为线搭配到一起,顾及到的面积会很大。而这个故事公路并非重点,导演把有限的遭遇都服务于对老人的尊敬的主题上了。老人们开着公交飞驰在田郊野外的公路上,与越野车廖凡斗车,与拉草老农挥手,这些公路奇遇配上一路美景用来表现飞跃的过程也再好不过了。
《飞越老人院》整部电影没有所谓当红明星做票房号召,却都是一群老戏骨,老艺术家。通过他们所刻画,表演出来的孤独,没有安全感却又拼劲全力开心活着的老人,可说是赚取了我大把大把的眼泪。
电影从葛老头进入老人院的所见所闻说起。他们或因儿女不孝,或因被嫌弃没钱,或因与子女有矛盾,或因无儿无女,不得不踏进老人院的大门,从此过上了每天看着老人院的那片天,等待死亡来临的日子。
“我这辈子怎么混成这个样子了?老了,老了,我连一张属于自己的床都没有啊!”这不光是葛老头的心声,更是所有住进老人院老人的心声!对于年老,以及年老带来的身体变化和不便,他们无力改变什么。「最美不过夕阳红」,可这抹夕阳并不温馨,也不从容,而是残酷与唏嘘,令人不寒而栗。
老了,老了,却如同我们一般,依旧向往快乐,向往自由,依旧有着梦想。电影里的周老头,就想看看大海,看看海边的日出。反观我们自己呢?在追求自己理想与梦想的同时,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过父母的心愿?
电影中,老人院的老人想要从所在的城市去天津参加一个比赛,院方需要征求家属同意才行。老人是多么向往外面的世界!却被自己的孩子们以“老人们现在已经没有能力照顾自己了,出现危险,谁负责”这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给拒绝。“在老人院待着多好,净给我瞎折腾”一位家属如是说!家属们心安理得的把老人们往老人院一扔,然后做个“甩手掌柜”。谁负责?还是谁都不想负责?
人越老,对子女越是依赖,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行动上,也在心理上。我们为了生活而忙碌的时候,父母不希望因为他们而造成我们的负担,增添我们的烦恼,选择自己承担所有,心理上却无时无刻不期盼着一家人能平安,快乐的一起生活。正如我妈妈,每次打电话,都会试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说她想我了。而我的回答永远是那么自私,残忍。
小时候的我们,总会因为同样一个问题,反复追问父母,而父母也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给我们答案。现在,我们能否耐心倾听父母的唠叨,心平气和与因年纪大而容易健忘的父母交流?惭愧的是,我没能做到。我总是嫌父母唠叨,总是将其归为甜蜜的“负担”!
在电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张杨新片《飞越老人院》后,擦擦湿润的眼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远方年迈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电话铃一响,听出孙子的声音后,电话那头开心、灿烂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
继上一部作品《无人驾驶》关注都市男女情与欲的纠结关系之后,张杨在这部新片里直指中国社会目前可以说是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问题,体现了导演出道以来一以贯之的敏锐视角和人文情怀。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于一股温情的力量,与《杀生》和《黄金大劫案》相比,文艺气质更为浓烈;而在这种文艺气质的背后,是对快要走到尽头的生命的本能怜悯以及对老人们挥之不去的孤独感的深切同情。影片的具体情节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谈谈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地方:
1.恰逢节假日,小朋友和企业家们来探望关山老人院的老人们。导演特意给了小朋友满嘴的口红和企业家送出的鲜红色的钞票两个明显的特写,暗示出这种所谓的关爱只是一种社会化的例行公事,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老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每逢节假日作秀和运动式的探望,而是长久的陪伴和关爱。
2.当老葛儿子来给老葛退回20万块钱时,说了一句这20多年你欠我们多少债。此时,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立刻爆发,朝老葛儿子扔去瓶子,并大声喊道:只有你们欠我的债,哪有我们欠你的债。这句台词无非是表明,中国父母,至少老高这一代人,养儿育女的目的之一仍然是传统的养儿防老,因此父子之间并不简单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关系,而是父辈对子辈有着养育之恩,这种恩情债要靠子女对年老的父亲赡养来还清。短短一句话,中国传统宗法制的伦理思想尽显。
3.与美国那部著名的《飞越疯人院》相比,这部电影对老人院的飞越表面上看起来同样是对社会体制的反抗,但实际上,疯人院一片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独立意志大于一切,而这部电影里的反抗最终的结果,却仍然回到了传统的社会运行秩序和社会伦理,因为老人们之所以要飞越,不是为了空洞的个人自由,只是为了能再见远在日本的女儿一面,尽享天伦之乐。疯人院里,幸福是建立在个体自由之上的;而老人院里,幸福则是寄望在他人身上。由此也可见中西方社会伦理和历史变迁不同带来的价值观差异。
4.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们逃出老人院,行走在去天津的路上时,路边出现的大片向日葵、奔腾的骏马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这样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里,出现这样的场景,既是对老人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赞誉,也是张杨导演一直以来的浪漫主义情怀的最好表现。
5.在老人们开始表演节目时,响起的音乐是动画片《西游记》里的插曲。用这样的音乐作为背景伴奏,一来可能是暗示老人们生命快要走到尽头,即将有可能驾鹤西游;另一方面,西游记里的西方是天堂,是极乐世界,这也代表了导演对这些可爱的老人们的良好祝愿。
6.老周在影片中的搭档朱太太丧失了记忆,把老周当成自己的老伴,然而到了后来,两人似乎有假戏真做的意思在里面。在老人院里面的同伴们谈论时,有一位老人赞叹道:朱太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把不该记得的都忘记了,把不该忘记的全记在心里,这句话或许是老人们晚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老太太不失忆的话,或许她还沉浸在晚年丧偶的痛楚里,而无法跟老周享受晚年的快乐。
忙碌的生活,总是让人忽略很多。很久没看电影了,第一是因为没有时间,第二是因为感觉现在的电影越看越没味道的,就和流行歌曲一样。然后这个闲暇的午后,一部《飞越老人院》却让我哭得一塌糊涂。
在这所充满着爱的老人院里,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已有70多岁,他们要么是无儿无女的孤独老人,要么就是被儿女抛弃和忽略的落寞老人。老人院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很有爱,他们都像个小孩,他们有着沧桑的过去,他们经历过很多,他们都还拥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在这个家园里,他们都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实现了各自的梦想。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那群老人的心酸,看到他们的悲伤,看到他们的绝望。我还看到他们的固执,对自己梦想的固执;看到他们的天真活泼,在经历过了人生的各个阶段,放下负担后的豁然的童真。他们真的像一群孩子,一群沧桑写在脸上,渴求被关爱的孩子。这是别人的故事,但是也是反映着现实生活的故事,正是别人的故事的分享才让我们能够留意到身边的真真切切的故事,毕竟这是代表着老年人那一辈的故事。我想天下的父母都一样,辛辛苦苦一辈子是为了孩子,到了老了,甚至死的那一刻惦记的还是孩子,他们总是不求回报,要的只是孩子的一声问候和一丝关爱。大家总是说老人家就像是小孩子,需要儿女去哄,但是又有多少个儿女能够做到这点呢,像当初自己的父母哄童孩时的自已一般,充满着爱心和耐心呢。
在电影里,老人院院长说了一段话让我很感动,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她的年龄阶段,父母都已经70多80岁了,假设父母还能活二十年,而他们常年在外工作,能在家的时间一年就那么五六天,而每天真正能陪着父母的时间只有这么两三个小时,一年就是十五个小时,二十年就是300个小时,折起来就是十几天。她说的很实在,我们去想20年会觉得还很长,然而如果是这样子算呢,十几天的时间听起来是否会很害怕。
我生长在农村里,平凡的生活却也是各种心酸和无奈的凝聚。我从家人口中听过很多很多的关于老人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儿女有本事了,找到好的工作了,住在城市里的大房子里的,却嫌老人家脏,嫌老人家烦,嫌老人家给自己丢脸了,于是各种奇招,把老人逼回农村自己生活或者直接把他们丢到老人院就心安理得了。在我的村子里,有一位老大伯,老伴走了,儿子在城市成了家,搬去儿子那里住了一个星期,各种悲惨,家里的活全部都是老人家干,包括儿子、媳妇、孙子的衣服都要洗,不能和他们同桌吃饭,每吃一顿饭,老人家用的那个碗都会被媳妇扔掉,最后,他含泪回到家乡。现实总是很残酷,起码电影里的剧情总会安排一个好的结局。
电影中老林和老周的那番话让我很有感触,很生活化的问题,父母累了一辈子,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去着想一下,等到老了有机会了,却被儿女抛弃了,老人院就是他们的牢笼啊,他们像还不涉事的孩子,也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要实现,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他们能为儿女做的就都已经做了,而对于自己的梦想,也就渴望去实现,即使死也有没有遗憾了,然而却得不到想要的一切,即使小小要求。我想我们做晚辈的也许永远没有办法完全懂他们的想法,直到我们到了他们的那种境界。
我总是以为自己很懂事,我自己很鄙视那些嫌弃父母的所谓的大人,但其实自己真的足够懂事了么?我生活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家庭中,妈妈去世八年了,爸爸已经62岁了,他八年孤苦伶仃的生活,我有真正为他做过点什么吗?我记得我高一时,我爸爸有一次打电话给我说要给哥买车,后来从爸爸的好朋友口中得知爸爸的一番话,因为哥成家了,爸想着车、房子都为哥哥准备好,那就算是对他没有太大牵挂了,就可以安心地供他唯一的女儿读书,直到出来工作然后结婚有人替他照顾我了,他就可以安心了。其实世上所有父母表达爱方式不同,但所有都是为了孩子。当我看到电影中院长算的那笔帐,我很愧疚,爸爸他62了,真的老了,我为读书,哥哥为工作,我们在家的时间不多,而我却为爸爸脾气暴躁,固执各种不好的问题而抗拒长时间呆在家里,很愧疚,没有理解爸爸的怪脾气也许是因为孤独,很愧疚,没有发现自己能够陪在爸爸的时间其实也很短了。我想,我长大了,虽然还是个学生,但是有些事情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了,有些责任不能因为自私而忽略了。
我想算另外一笔账,从我们出生到读完大学,我们要用多少的钱,每个人都去算一下,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父母很厉害,可以赚到那么多钱。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父母的工资一直都不高,那钱怎么来的呢?是的,那是他们一生的赚的钱,还是自己省吃俭用然后全部花费到我们身上了。所以那些认为父母老了没有把钱分给你们,认为父母欠了你们的该好好学学算账了,也该去想一下你能否还得清父母的那笔帐。
我想,老人院的最初目的不是像今天这样的,它应该是一个给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家的一个家,而不是所有老人的,老人院那个家再温暖,也比不上有自己亲人的那个家。无论是什么理由把父母给忽略了,为工作也好,学习也好,那都是借口。如果说自己无法兼顾工作和照顾父母,那是你没有能力,不能成为理由,想一下父母曾经沧桑的过去吧。工作了的,把父母接回家里,好好陪着,像当初他们爱你们那样去爱他们;还在读书的,好好读书,不要辜负父母,多打电话回家,放假多点陪在父母身边!我想,这个责任是所有人要付起来的!
《飞越老人院》——揭露社会老龄化问题
影片讲述的是续弦的老伴去世后,老葛在非血缘关系的儿女家处境尴尬,而跟儿子的关系也始终没有松动。无奈之下,老葛辗转来到关山老人院,寻找当年同在一个单位的好友老周。老周热情开朗,平日里组织这里的老人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为了实现各自人生最后的价值,这群老伙伴们毅然决定排练节目去天津参加比赛。可是,衰老与疾病让院长无法下定决心开绿灯,而意外的事故更促使她对老周他们的表演下了禁止令。即便如此,老人们也从未放弃。他们决定偷偷跑出老人院,寻找生命中纯粹的快乐与意义。
《飞越老人院》用朴实的情感引起无数人的共鸣。面对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步进入而立之年,其父母的养老问题也浮出水面。这是一部让人不能不流泪的电影,导演用温情风格揭示了我们再也不能回避的比死亡还要残酷的人性问题。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学者研讨首映影片《飞越老人院》,认为该片以当前社会老龄化问题为艺术焦点,倾诉了老人渴盼自由、渴盼理解的心灵之声,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和温暖的人性情怀,为电影艺术的社会关怀和社会问题的艺术化表达提供了一个样本。学者们从社会学角度对影片的思想内容进行了阐释。指出关心老人的程度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前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社区的、家庭的养老服务因为很多现实困难不能尽如人意,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该片充满真情的细节感人至深,很有针对性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唤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爱人,曾经作为自己一片天的父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自己的负担,打着为了他们好的名义,送他们去老人院,认为有吃有喝有人照顾,便可以心安理得的去过自己自由的人生。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以为自己给予父母的已是最好,殊不知,你心中的好,于老人而言,不过是枷锁,不过是牢笼,不过是你自己的心安理得。 这部电影,更多的可能像是为我们编制的一个梦,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宁静的大海和一群在残酷现实下追梦的老人。我们都会老去,但是,不管是年少还是苍老,我都希望在这样的梦里驰骋,自有肆意的过完人生的岁月。可是在那之前,请先为了自己父母,去实现他们的梦!年少轻狂的我们踌躇满志的说出自己的梦想渴望父母的支持的时候,请不要忘记,问问父母,可有未曾实现的梦。不需要昂贵的礼物,一个电话,一个拥抱,问一问父母未曾实现的梦想,带父母去看场他们爱看的老电影,趁着残余的春色,带着父母去感受大自然,亦或者,放下不必要的约会,安心为父母做一顿晚餐。我们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趁着还有机会。
说实话,要不是别人掏钱集体观影,我想我也不是那个会自己掏钱走进电影院看这部《飞越老人院》的观众。许久以来,看的都是那些进口的大片和那些明星效应噱头打得响的电影,因为跟风因为谈资因为小小的虚荣心。看完觉得不错的就写上百八十字的影评,觉得不是很理想的就缄口不言,总是在各种挑剔中穿梭游走。看完《飞越老人院》心里有些堵得慌,为现在的自己更为未来的自己。
故事内容很简单甚至是单调,没有大牌偶像明星,没有超级英雄拯救地球,没有流芳百世的绝世爱情,没有热血大义的口号,没有血腥枪战的战争场面。有的只是一群年龄加起来上千岁的被子女送进老人院的.老人们,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梦想,带着自己排演的节目电视台参加比赛的小故事。可是就在这短短的100多分钟里,在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里,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与渴望。老人们不想在“老人院”被管制的生活,希望带着自己的节目参加比赛,更加渴望着跟孩子们的沟通交流。
电影里爷爷讲给孙子的那个关于麻雀的故事最让人感动,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但它也是现实写照。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对陌生人宽容,却常常伤害身边最亲近的人,忽略他们的感受,甚至想远远逃离他们,殊不知他们才是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
我们这些还算年轻的80后们靠自己的努力在都市打拼,总觉得自己没有太多钱,没有过硬的后台,一心想攀爬的更高些,再高些。只为那养眼的风景和舒适的生活,可是时间却抛弃了我们,等我们回头的时候,他们早已两鬓斑白,甚至已经远。想想老祖宗留下的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心中后悔莫及却已无力挽回。
他们需要的不是豪华的大房子和昂贵的礼物,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见证你的幸福和你那颗不会因为他们衰老儿抛弃的心。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多给父母一些关心和爱吧,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还在止不住的流眼泪,脸上的妆花了,可是对于一部看完让人从心灵到肢体都感动到舒服的电影来说,这点算什么,妆补补就是了。心里头想着有些“东西”可能不趁现在等到失时就永远不能弥补了,这便是世上最大的遗憾,不管是谁。
说实话,要不是别人掏钱集体观影,我想我也不是那个会自己掏钱走进电影院看这部《飞越老人院》的观众。许久以来,看的都是那些进口的大片和那些明星效应噱头打得响的电影,因为跟风因为谈资因为小小的虚荣心。看完觉得不错的就写上百八十字的影评,觉得不是很理想的就缄口不言,总是在各种挑剔中穿梭游走。看完《飞越老人院》心里有些堵得慌,为现在的自己更为未来的自己。
故事内容很简单甚至是单调,没有大牌偶像明星,没有超级英雄拯救地球,没有流芳百世的绝世爱情,没有热血大义的口号,没有血腥枪战的战争场面。有的只是一群年龄加起来上千岁的被子女送进老人院的老人们,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梦想,带着自己排演的节目电视台参加比赛的小故事。可是就在这短短的100多分钟里,在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里,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与渴望。老人们不想在“老人院”被管制的生活,希望带着自己的节目参加比赛,更加渴望着跟孩子们的沟通交流。
电影里爷爷讲给孙子的那个关于麻雀的故事最让人感动,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但它也是现实写照。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对陌生人宽容,却常常伤害身边最亲近的人,忽略他们的感受,甚至想远远逃离他们,殊不知他们才是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
我们这些还算年轻的80后们靠自己的努力在都市打拼,总觉得自己没有太多钱,没有过硬的后台,一心想攀爬的更高些,再高些。只为那养眼的风景和舒适的生活,可是时间却抛弃了我们,等我们回头的时候,他们早已两鬓斑白,甚至已经远。想想老祖宗留下的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心中后悔莫及却已无力挽回。
他们需要的不是豪华的大房子和昂贵的礼物,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见证你的幸福和你那颗不会因为他们衰老儿抛弃的心。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多给父母一些关心和爱吧,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
pS推荐:不管你是学生还是热恋中的情侣亦或者是忙忙碌碌的白领,抽个时间带着家人看看这部《飞越老人院》吧,它能带给你的不光是感动,还有很多惊喜和收获。
《飞越老人院》,这是我今年看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好电影之一。没想到我们的导演居然能关注现实,更没想到关注的还是老年人这一容易被人忽视的群体。说实话,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老年人的生活以及老年人的心态并不了解,以为人到老年就心如止水,除了整天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就没别的事可做了。这部电影让我知道,看来我虽置身现实,但却并不了解现实。
如果除去各种意外疾病事故,每个人都会毫无例外地步入老年。现在朝气蓬勃的我们都不想过多想象自己年老时候的样子,也许因为人就是一种总是喜欢往好处想的动物。尽管我们在心里深深明白:自己迟早也会有衰老的那么一天。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震惊,同时也很快惊醒:我的父母,也将很快步入老年。作为他们唯一的儿子,我想平时对他们的关心真是太少了。这种惊醒让我重新回到当年创业的欲望中,我想,也许只有我的成功才是给他们的最大慰藉。我不想因为我的失败而让他们在步入老年后依旧对我的前程每日牵肠挂肚。
想起老人院那些孤寂中颤巍巍的老人们,有的甚至生活已经不能自理,有的已经陷入老年痴呆,甚至还有被用绳子日日绑在床上的回想起这些画面,我有一种难以说明的情感。中国的老人也许是世界上最悲催的,他们为子女奋斗一生,但到最后,子女继承他们全部所得后,未必会如愿孝顺。中国人一向说自己是孝行当先的,但我们也许是世界上最不孝的一个民族。上世纪美国作家亚瑟亨史密斯在《中国人的德行》中就有这样的观点。我不知道这种言行不一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否也有几千年封建体制的原因。但另一种事实却是这样的:我们通常向世界所宣扬的东西,大多都是我们根本不具备的东西,恰恰是自己最欠缺的。
人老万事休,这是中国老年人最真实的呼声和写照。我们也会有颤巍巍的一天,没人会想自己的老年将在无尽的孤寂中渡过。我想凡事都是因果的,要想自己的老年获得安稳境遇,自己就要为子女们做出表率,别让自己的父母的余生在孤寂中度过。人老之后,因为心境以及精力的原因,很多愿望靠自己已然无法实现,我们做子女的,除了在物质上给他们的关心外,最好就是想方设法帮助完成他们的愿望。也许忙碌的生活会让我们无暇顾及这些,甚至会漠然视之,但相对于双亲为我们付出的所有,繁忙的生活不应该成为我们孝行的羁绊。自私一点来讲,孝顺双亲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做你会在一定程度上称为子女们的表率。要相信,你怎么对待双亲,子女们将来也会这么对待你,你父母的今天,也许就是你的明天。
关于这部电影的情节以及其它细节,在最近中国的电影中是比较出色的,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反映的现实。如韩寒所说,只要是表现现实的电影都不会太烂,谁让现实那么烂。但请看到这篇博文的人一定去看看。
《飞越老人院》电影观后感
当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美国的一部电影《飞越疯人院》,这部电影讲述了正常人迈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到疯人院的故事,迈克的到来,为死气沉沉的疯人院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使得那些精神失常的人也能够过上他们所认为的愉快刺激的生活。同样,《飞越老人院》中的故事也发生在一家暮气沉沉的老人院中,这里住着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有的被子女抛弃,有的没儿没女,有的人精神失常;因为这些原因,他们住到了养老院。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看到这里的老人们的遭遇,我是非常痛心的。百行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这里我却看到了美德的缺失。因为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本应是儿孙绕膝、坐享天伦,然而他们确被子女送到了养老院,过着浑浑噩噩等死的日子,这是非常悲哀的。接着我想到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多年计划生育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同时又不得不面临这些老人们的养老问题,让老人们能够在晚年的时候过上幸福快乐生活,是我们做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这不影片让我思考更多的还是如何让老年人能够幸福快乐生活的问题,电影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老周,他的乐观开朗、幽默大方深深吸引着我。为了让老人院中的老人们能够生活的快乐些,他变着法的组织大家排练节目,甚至设计带领大家逃离老人院,驾车“飞越”驰骋公路。当看到了老人们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耍宝卖萌”,相互逗趣,像小孩一样快乐的时候,我又感到特别的欣慰。我们做子女的,所希望的不就是我们的父辈们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吗?
剧情简介:续弦的老伴去世后,老葛(许还山饰)在非血缘关系的儿女家处境尴尬,而跟儿子(韩童生饰)的关系也始终没有松动。无奈之下,老葛辗转来到关山老人院,寻找当年同在一个单位的好友老周(吴天明饰)。为了实现各自人生最后的价值,这群老伙伴们毅然决定排练节目去天津参加比赛。可是,衰老与疾病让院长(颜丙燕饰)无法下定决心开绿灯,而意外的事故更促使她对老周他们的表演下了禁止令。
即便如此,老人们也从未放弃。他们决定偷偷跑出老人院,寻找生命中纯粹的快乐与意义……
温情剧《飞越老人院》由坚持人文情怀的张杨导演执导,影片直指人们关心的养老问题。深深的皱纹,干瘪的皮肤,脱落的牙齿,影片先从老人们的面部特写开始,表面上看似乎毫无生机,但在老周戏法般的表演开始、大家跃跃欲试报名参加电视节目后一下子活跃起来,老人们一次次地在轮椅上跳着,虽然只是片刻地站起来,但那些戏谑的场景和语言立马把观众带向兴奋,仿佛他们并不是行将就木的垂垂老者,而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老顽童。
失去老伴的老葛被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请”出以后,走进了关山养老院里,他发现自己在梦中大小便失禁,想到身旁无人关心的处境而失声痛哭,几欲上吊。老周发动养老院里的女同志缝了一床被子交到老葛手上时,被子上那一朵绣工精致的梅花和作为记号的“葛”字,顿时让人们的眼眶湿润。子女不闻不问之时有了同伴的温情,那一晚老葛安然入梦。
一群老顽童设计的逃跑计划充满了智慧,同伴们非常配合,计划之外的朱老太太以及在公交车前猛然出现的轮椅爷爷,每一个人都带着极大的热情和激情,他们渴望离开老人院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作文坐在公交车上,道路两旁的大片向日葵和奔跑的骏马,似乎都在寓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都在释放老人们追逐梦想的心情。影片中印象最深、最为惊喜之处是老人们创设的三个节目,第一个是表演麻将和牌的过程,画面上与麻将同样花色的脸谱虽然经历了一次次的不协调和相互碰撞,但在练习转头和伸手弯腰后越来越默契,一张张古灵精怪的面孔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们第一次体会到了老人们竟也有如此高超的创造力。第二个是为参加电视节目《超级变变变》编排的《照镜子》,当辽阔的草原响起《白龙马》的歌声,老人们颤颤巍巍、步调一致地走出,完成了近乎同样的动作,让人们直呼“了不起”。第三个是为纪念老周而表演的大海的景象,老人们舒张双臂模仿海涛上下摆动,尽管他们四肢僵硬,但训练之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柔软让人感动落泪。月亮退去,初阳升起,金黄的海浪叠起,海面那轮初阳中央是老葛灿烂的笑脸,人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正如歌词中所唱:“有梦想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影片中还有一条隐藏线索是老葛与儿子的关系,两人存在着似乎无法调和的矛盾,儿子一直埋怨作为父亲的老葛没有提供物质支持,以至于老葛捧出20万元想给孙子买房时儿子一直拒收。儿子心中一直认为父亲亏欠自己,直到精神失常的院友无心地喊出“滚,我不欠你们的,一直是你欠我的”之后,似乎才将他从怨恨中一点一点拔出。加上孙子从中调和,儿子利用修自行车链的手艺为老人们准备道具时,老葛突然与儿子对视,尴尬中略带微笑,20多年的坚冰似乎在那一刻融化。
片中的小麻雀情节最能引起人们共鸣,小时候我们常常拉着爷爷的手,像一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等到我们长大爷爷变老,当我们回答问题后他由于耳朵不好没有听清凑到我们跟前再问一句“啊”时,我们常常是不耐烦地大声冲他再说一遍。有一天我们的爷爷不在人世,我们与他的对话就只能出现在梦中了。养老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而我们每个个体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我们给予父母的不应该只是金钱,更多的应是陪伴。
相信《《飞越老人院》观后感:老人院≠老人愿》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