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豫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从剧中领悟出作品想表达的理念。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豫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豫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

陈晓荣

近期,我很有幸参加了河南巩义豫西抗日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次参观学习收获很大,即开阔了眼界,又长了知识。尽管时间很短,但很受教育,受益匪浅。

进入豫西抗日纪念馆观,首先看到的是军民抗日斗争中具有代表的立体群雕,它告诉我们在老一辈革命家的不懈努力下,创建的抗日根据地里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是河南省唯一的全面反映豫西抗日战争历史的专题纪念馆,是河南省及郑州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让我们重温了军民团结抗日斗争的光辉历史,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通过参观学习,强烈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同时也增强了我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努力。

豫西人民的抗战斗争是整个中华民族解放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豫西抗日根据地是在全国沦陷区建立的十九块较大抗日根据地之一,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始终围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学习抗日军民的革命精神,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革命前辈的新业绩,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推进中华名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抗战胜利70年了,但是我们该拿什么纪念抗日战争呢?大道理不用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纪念抗日战争除了纪念这场战争的数千万牺牲者外,更重要的是重新解读这场灾难留给中国人的历史。那场战争留下的历史不仅仅是惨痛的历史记忆,更重要的是惨痛的历史教训。这就需要国人铭记那段历史,勿忘国耻,从那场战争中思考中华民族复兴的路径。

铭记历史,还原历史。那场战争的硝烟虽已消失,但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却妄想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鸣冤叫屈。他们故意歪曲历史,胡搅蛮缠,试图通过重复一千遍的方式让谎言成为真理。因此,我们应采取各种方式“还原历史”、“还原真相”,让那段尚未被“历史化”的历史昭彰天下,成为无需辩驳的常识,让日本右翼的种种歪理邪说在国际上不再有生存的空间。

铭记国难,珍惜和平。在八年抗战中,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及其中国经济实施了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屠杀和破坏,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万人,直接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间接财产损失5000亿美元以上,中国人饱受战争之苦。抗日战争的胜利向世人昭示,中国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生命去换来的。中国人珍惜这份和平,珍惜这眼前的大好局势,这也是中国人在“崛起”前面冠于“和平”两个字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深明大理,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于是中国人向世界摊开心胸地讲: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只会给别人带来机遇,不会给别人带来威胁。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的源泉。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富于创造智慧、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披荆斩棘的伟大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成为锻造民族创造精神的大熔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空前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智慧。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以卓越的创造力催生出独特的战略战术,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化劣势为优势,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充分展示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面对军事上敌强我弱的严峻局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方针和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指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弱胜强的抗战道路。浴血奋战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我抗日军民,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不仅坚持军事斗争与非军事斗争相结合、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结合、前方斗争与后方斗争相结合,而且创造了伏击战、破袭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这些变化无穷的战法,使强大凶残的日本侵略军在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而又无可奈何,最终遭到可耻的失败。

观《抗日英雄纪念馆》有感


观《抗日英雄纪念馆》有感一

九年级二班 胡志云

时间把曾经的一切放在叫做历史的沙漏瓶里。

我看着沙漏里的细沙快到尽头,倒转过来,仍像从前。可历史仍旧不会改变重来。

踏进纪念观的门槛,像看电影一般,那些战士们的照片,事迹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

战士们冲锋杀敌,不惧危险,顽强奋战,在战火与硝烟中穿梭,炮火于枪事不停在耳边回绕,飞机轰鸣声,一身绿军装显得格外庄严,战士们的呐喊声是鼓舞自己,背着战枪上好膛,仿佛看见战士们无比坚毅的眼神,告诉我;坚负使命,不忘国家。

战场上流的泪,撒的热血都格外震撼着我。

敌人,也会胆怯威惧吧。

1937年七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当年抗日将士那悲壮的《卢沟桥歌》仿佛仍在永定河上回荡;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兴亡在此桥!

面对强敌嚣张的气势,全营官兵同仇敌忾,他们吃饭去,睡觉前都要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只是战士们的刚强斗志,也有人民的积极支持。

人民不怕炮火猛烈,战场的凌乱,为战士们送衣送饭,给予战士们支持和力量。

佟麟阁生前曾激励战士们说;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体现了他把自己的生死荣辱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 还有一些地下工作者,为党的胜利,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对敌人的暴打,拷问,宁死不屈。

牺牲,是一个人为了别人能够存活下去而舍弃自己。

胜利,是无数牺牲组建起来的。

那年抗战,那年历史,永生不忘!

观《抗日英雄纪念馆》有感二

九年级二班 王慧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踏青----题记

那是今年清明时,学校组织去参观日照市莒县夏庄镇的浮来青《抗日英雄纪念馆》。

吃完午饭我们便开始集合,首先由老师讲一下注意事项和纪律问题后,我们便出发了,虽然老师让我们保持安静,可同学们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一个个兴致高昂,口号喊得也很是嘹亮,尤其是路过别的学校时,像是炫耀一般,气势磅礴。到路口时老师负责拦住过往的车辆,走到老师身旁喊一句‘老师辛苦了’。充满喜悦的离开继续前进。

随着缓缓移动的人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观的大堂,迈到跟前,墙的正面镌刻着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同志的填词“浩气长存”背面是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填写的塔名“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馆”,塔前左侧是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同志填词的碑亭,内容是:“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精神不死,浩气长存!”右侧为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同志填词的碑亭,内容是:“为国为民,转战南北,杀敌致果,日月增辉,壮志未成,后继直追,永表忠烈,万代丰碑!”。碑下埋葬着新四军第三师盐淮地区抗日阵亡的将士们。

进入馆内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文物的景观重重的撞入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走出纪念馆,我的心中充满这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但是却没有多少作为“胜利者”的喜悦,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年。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奋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因为,我们都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

平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三篇)


参观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坐公共汽车到房山十渡,参观了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

平西,由北平(现为北京)西而得名。当时主要包括房山、苑平、良乡、涿县、涞水、易县、门头沟、昌平、怀来、涿鹿、蔚县、宣化、阳原、怀安十二县之境,是华北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巍巍平西,广袤千里,京华屏障,万山耸翠,千水奔流。

1985年10月2日在十渡拒马河畔的龙山之上,建立起了“平西抗日烈士纪念碑”。

2005年8月,投资1900万元,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的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落成。纪念馆里陈列着实物、照片、文字等珍贵的史料,集中反映了抗战时期平西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和众志成城、前赴后继的革命气概,向世人展示着一幅幅血与火的历史画卷。纪念馆展览分7个部分:“党领导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日寇的残暴罪行”,“艰苦岁月,平西人民坚持斗争”,“转入反攻,争取抗战胜利”,“平西部分烈士英名录”和“缅怀先烈,继承遗志”。[以上为资料]

进入馆内,第一个展品就是鲜红的“抗战烽火”,我们似乎听到了抗战的炮火声声,立刻感到热血沸腾。

一幅平西军民紧密团结抗战的浮雕,为我们打开了抗战的历史长卷。

平西军民用过的纺车和扇车。

狼牙山五壮士已经全国闻名,在平西山峦中,还有不少像他们一样壮烈牺牲的年轻生命,例如:老帽山六勇士。

在“平西部分烈士英名录”展览处,我们看到牺牲的战士是多么年轻,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洒尽热血,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我们永远感恩不尽,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参观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平西,由北平(北京旧称)西而得名,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十渡拒马河畔。馆内展览了大量平西抗日根据地的珍贵图片和文物。展厅共展出实物、诗稿、照片等珍贵史料3000多件,宣传了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和平西军民的英雄气概,再现了当年30万平西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和众志成城、前赴后继的革命气概,向世人展示着一幅幅血与火的历史画卷。这里曾经是华北抗日战争的重要根据地,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无数英雄儿女在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战、壮烈牺牲。叶剑英、彭真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八年抗战,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不畏艰难险阻、顽强不屈,为保卫华北、保卫晋察冀,更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为缅怀烈士英灵,政府修建了烈士纪念碑和百座烈士碑林。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系列


欣赏优秀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悦,优秀的作品总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此时可以将心得感悟写成观后感并分享给他人,写观后感的时候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你知道写作品观后感时从哪些角度去写比较好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篇1】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一座让我们不忘过去,铭记国耻的博物馆。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国耻,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纪录东北人民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领导下,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反侵略、反奴役、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历史。“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人民遭受__年奴役之苦的悲惨历史,告诫国民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教育人民“勿望国耻,振兴中华”。

1931年9月18日,是中国最耻辱的一天。当天,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武装进攻,接着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武装侵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为了重温历史,我们今天观看的“九一八事件事迹”,让我感触很深。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顶山的居民被无原无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队的残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东北被折腾的血痕累累。东北人民抗战__年,终于结束了抗战,赶走了日本鬼子,结束了这些可怕的生活。

纪念馆介绍了“九一八”纪念馆收集的资料图片。一幅幅图片让人看了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有一幅图片展示的是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残害中国人民。还有一幅是日军屠杀中国人民,并把人头挂在电线杆上示众。看着这些图片,我的心在流血,在颤抖。通过资料解说,我还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很早就有侵吞中国的野心,他们制造许多伪证,说中国侵犯了日本人的利益,并向中国挑衅,无能的清政府竟签定了丧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帝国主义还不罢休,出兵侵占中国的领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进攻北大营。国民党军队7000余人听从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惨遭失败,只用了20天左右时间,华北沦陷,日本人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长白山上焚烧的尸骨、713部队遗留下来的实验室,都是不可抹去的历史罪证。他们毁我家园、辱我民族,掠夺去的是大批奇珍异宝留下的却是死尸遍地、血迹斑斑。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国人民共产党联合抗日,虽然共产党的武器没有日本先进,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过共产党员曾说过一句话“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杨靖宇、赵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凭着这种意志、气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九一八”事件让我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建设出强大的、富绕的国家才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这部影片更赋予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篇2】

天空还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让我的心情还没进入烈士纪念馆就开始沉重起来,不由得想起他们那些感人的事迹,

我们在纪念馆一个解说员带领下参观了整个烈士纪念馆,让我感触很深,虽然硝烟和战火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东北人们的抗日精神却将永久载入历史。看到赵尚志烈士生前所使用过物品,再听听李兆麟、赵一曼等烈士的动人事迹,一股爱国生日祝福热情在我的内心澎湃起伏,接受这样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灵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东北抗联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不仅体现出我们中国人“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更体现出一种及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气节!除了对东北烈士们的震撼和敬佩,除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我已经感觉不到任何情感了。我不得不说这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洗礼,对一个人精神上的升华。在今天当我们看到一些少数极端份子企图破坏我们的和平环境时,我更加认识到:我们不一定非要到现场与那些极端分子作斗争,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爱国行为。让我们大家共同为我们的祖国创作价值,让我们万众一心,风雨同舟以我们极大爱国热情结成凝聚力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一个中国人,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对于,日军对我华夏儿女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对我华夏河山的重重践踏,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原谅,但决不能忘记。

中国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东方雄狮,而是一个正在崛起、高速发展的国家。我们要缅怀那些为国抛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篇3】

这几天注定不能平静的度过,参观完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内心深深被震撼,于是有感而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在参观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篇4】

抗日战争胜利__周年的纪念日,为了庆祝胜利、牢记历史,国家还宣布今年的9月3日放假一天,首都北京还有盛大的阅兵仪式呢。我们也响应学校的号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萧山的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干山革命烈士陵园处,那里庄严肃穆,而参观那天,天阴沉沉的,更加重了当时的气氛,让我感到心情沉重。我们萧山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许多优秀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祖国的安宁,人们的幸福,在与帝国主义和各反动派的斗争中,在与搏斗歹徒、抢险抗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英勇献身了,他们的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革命先烈,并将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崇高品德,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纪念馆中,我还看到了许多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萧山人的名字和照片,最让我气愤的是:1936年6月,日军对萧山实施了细菌战,萧山军民损失巨大,1940年1月22日凌晨,日军在进犯萧山县城的过程中,“施放极不人道之毒气,侵占萧山县城”。日军又多次以施放细菌病毒,散布带菌动物,投掷有毒食物等方式,在萧山散布病毒,制造伤亡。“细菌战”又称“生物战”,是利用细菌或病毒作为武器,毒害人、畜及农作物,造成人工瘟疫的一种灭绝人性的罪行。因此,较之常规的军事打击,细菌战更加隐蔽和杀人不眨眼,罪行滔天,遗毒后世,也警示着后人揭露历史,控诉暴行,维护正义。随后,我又看到了一份名叫“细菌弹部分受害者名单”,里面受害的有好多人,最小的才7岁,最大的有58岁,但这还是一小部分受害者,还有许多人已无法查证了。看到这时,我的.眼泪模糊了,夺门而出……

看着外面车来车往的世界,我知道: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英雄先烈们毅然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捍卫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兴起。现在我们萧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闪烁在祖国东海之滨,她已经把旧社会那种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贫困境况远远的抛在后面,打开了繁荣富庶、百业兴旺的新局面。我作为一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一定要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并好好学习,为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复兴而奋斗到底!

我要向这些英雄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铁人纪念馆参观。

我很小就知道大庆有个“铁人”,但那时不太明白,是一个铁做的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铁人”是谁,怎么回事了。

今天,我要好好去看看铁人的那个时代。铁人纪念馆的门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铁人王进喜。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了铁人。1959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希望。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苦干5天5夜,大庆第一口油井终于开钻。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制服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泥浆把他的手脚烧起了大泡。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们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住在他家的工人说:“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

在纪念馆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实物,当年的艰苦环境: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烟稀少;干打垒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简陋;带大竖道的棉袄;狗皮帽子;沾满泥浆的衣服和裤子;那个时代铁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车。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场景,真是震撼啊,那么大、那么重的钻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装上去的。天寒地冻的情况下王进喜和工人在暴风雪中辛勤工作的场景;王进喜和工人们在施工现场研究问题的场景;开生产会议的场景;国家领导人接见铁人王进喜的场景。

导游还说,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铁人精神一直是鼓舞石油职工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传家宝。“爱国创业 我最认真,求实奉献我最根本!”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主要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在大庆铁人精神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大庆人的共同理想、信念 和行为准则。

“铁人”不仅仅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更体现着一种精神。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通过这次参观,我看到老一辈的艰苦创业的照片,我感到了震撼和激动。铁人精神激励 着我,我为作为一名大庆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篇二: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马上和妈妈、姥姥就去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天空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问的,一共是47个灰颜色的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么样,有意思吧!在铁人纪念馆里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王爷爷领着一帮战士们向前去。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面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当我看完这张牌子后,我不禁联想到了现在这美好的生活环境,就在这种环境下,却没有一个能像王爷爷这样的人。我想:我长大了争取也做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他经常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岁。

铁人精神享誉中外,历史弥新,影响同愈深远。铁人的形象不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有留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持续深入形式各异的宣传。铁人精神绽放着光芒,她已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篇三: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早上很早就醒了,大概四点都不到就醒了,而且还是自然醒!也许是要去大庆兴奋吧,不管还是什么,心情都挺好的!

七点的时候我们就准时到科厦南门等候着上车,等候着去大庆,等候着去铁人纪念馆,等候着一次精神教育,等候着一次优秀时代精神的教育。

去的时候是非常开心的,在车上同学们快乐着自信的唱着自己的歌,虽然唱的是别人的歌,走的是自己调。但那份喜悦是不可以在不在调上所能衡量的。老师还表演了手语的小虎队的《爱》,虽然是看不懂,但冲老师表演的那份激情,我的快乐之感不免也多了几分啊!

回来的时候大家可都累了,我就是从大庆上高速睡到哈尔滨下高速,总之大家都累了。

世间之事大抵如此,铁人王进喜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伟大贡献不也是如此吗?也许教育就是般的,有苦有乐,更何况这优秀时代精神的教育呢。

回来的路上便与同学商讨起了,这个观后感怎么写,他说着有什么好学习得啊,不就是蛮干吗,不就是为祖国建设蛮干吗,不就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蛮干吗?这有啥好些的啊?我想了想貌似是这么回事,不过仔细想想这怎么可能呢,整个大庆市就建一个那么宏伟的铁人纪念馆来宣传与倡导蛮干精神,这分明是一个连三岁小孩都能想得到问题,更何况是一个集中了全国精英的政府人才们呢?

结果果不其然,大庆精神绝对不是蛮干,或者退而求其次不单单是蛮干而已,而且蛮干只是呈现给人们的表象,仅此而已。大庆精神是有其丰富内涵的,只是我们学习的人太肤浅了罢了,值得我们很好研究研究学习学习发扬发扬!

大庆精神高度概括就只有四个字:“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但这八个字是那个时代非常非常重要与可贵的精神,在那个时候,整个国家急需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工业是火车头,而工业的血液就是石油了,而那个时候中国还戴着一个大国贫油大国的帽子。在党中央的号召,在铁人王进喜的领导与躬行下,不负众望的摘掉了贫油大国的帽子。

还清晰的记得,在快到纪念馆的时候,看到一建筑物上挂着一个关于“三老四严”的条幅,于是拿出手机百度一下“三老四严”,结果“三老”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即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心想这“三老”正是当下所缺乏的,现在的社会不仅仅是政府,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是鳞次栉比,结果只是劳民又伤财,即便要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你也要让人们觉得是这么回事,有点宣传效果。近日,深圳市万名政府公务员上街给人擦皮鞋,这不仅仅抢了擦鞋匠的饭碗,这不必说,毕竟你们不是常常干这个,但多少有点冲击吧!你们公务员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比我们清楚!我想这终会给人民大众留下茶余饭后的笑谈,这也许也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践行吧!

回来后自然上网查资料时必不可少的了,其丰富内涵中还包括了“四个公开”:思想公开、缺点公开、工作公开、生活公开。我认为这也是现在政府做的不够好的,政府的灰色收入太多,这也是中央自己说的。最近有则新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面对德国记者提问:“在德国,德国公民能了解德国总-理的子女及其财产状况,在中国能吗?”姜瑜面对恶意刁难,不慌不忙,沉着冷静,机智地回答:“当然能,中国公民也能了解德国总-理的子女财产情况。”

大庆精神丰富内涵其中的精华自然是不少的,但我认为也是有其糟粕的,过分的强调勤劳,没有注意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在“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这八个字中就没有提到创新。而这创新正是现在中国所匮乏的重要精神。还有就是没有注意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正确的说是没有那个思想,毕竟那时还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总之没有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过这一切都是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与生产力的局限!

在弘扬中华优秀精神上,也是要注意的,譬如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歌就唱了几千个亿掉了,前不多日,有则新闻新闻提到马英九在连任之后的第二天就到他父亲的坟头献上了鲜花。宣传倡导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躬行了。

概而论之我们学习践行弘扬大庆精神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时代的优秀时代精神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方才是正道!

相信《豫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