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田梦儿观后感。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田梦儿观后感,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田梦儿观后感(一)

温暖的阳光洒在校园里,暖阳阳的,我们静静得坐着等待节目的开始。"亲爱的同学早上好,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主持人清亮的声音划破天际,节目正式开始了。 《田梦儿》这部音乐剧改编于真实的事件,讲述了一个名叫田梦儿的小女孩,从农村来到了城里,她性格倔强,没有同学愿意于她成为同桌,她爱护自己爷爷的尊严,她们家虽然十分贫苦,可她还是将午饭钱省下,帮助更加贫困的山区儿童。田梦儿悄悄潜进网吧,背负了全班同学的流言飞语,却只为能让爷爷轻松一些。班长夏小雨主动接近她,同学们热忱帮助她,希望能够让田梦儿不要那么辛苦。 在音乐剧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田梦儿读姐姐最后一封信的时候,我明白姐姐并没有愧对于田梦儿和爷爷,他将爷爷给她的爱传递给了山区的留守儿童,却在支教时不信遇上了塌方爷爷知道后一直瞒着田梦儿,听到这里,我看见许多低年级的同学在议论:"爷爷骗人,爷爷骗人了。"没错,爷爷是在骗人,可是爷爷的谎言骗不了他自己,这是善意的谎言,他知道田梦儿与她姐姐的感情最好,不忍心告诉她真相,藏在这谎言背后的,是爷爷对田梦儿深深的爱。 音乐剧随着掌声落下了帷幕,却令我不经陷入了沉思:田梦儿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她依然维护爷爷的尊严,像我们平时一看见爷爷、奶奶就一脸不屑,还嫌他们碍手碍脚的,可是田梦儿却帮助爷爷分担,想到这儿,我觉得自己做的太少太少了,我以后要学田梦儿那样,孝顺长辈,学会担当,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田梦儿观后感(二)

田梦儿和她的姐姐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她们有一个爱他们的爷爷。爷爷虽然不富有,但是靠捡破烂给同为弃婴的她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姐姐遇难后,爷爷宁可一个人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也不愿让田梦儿难受。因为他想:"与其两个人痛苦不如他一个人承担。"这是善意的谎言,这更是伟大的爱。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我有时很调皮,不听爷爷的话,还嫌他?嗦,可是爷爷从来不生气。他还是那么爱我。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珍惜的是什么?"我会这样回答:"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是一个多么令人伤感词汇,又是一个多么令人留恋的词汇。到迄今为止,我都一直记得过去的其中一天,我与他们分离,自此,便天各一方,在离别之际,我流干了泪,却无法挽回他们,这是多么值得悲伤。到迄今为止,我都一直记得,过去的其中一天,我与他们再次相见,自此,便快乐每一天,在惺惺相惜中,增进感情,每天我们的脸上都会带着温和的笑颜,谈笑风生,这是多么值得留恋。

现在,是一个多么充满朝气的词汇,又是一个多么充满颓唐的词汇。现在的我们,正值青春之际,是最想发奋图强的时刻,是最想大干一场的时刻,是最想好好潇洒一次的时刻,每一天总是会充满朝气,让青春四溢。现在的我们也因正处于青春之际,在发泄完后,便没了力量,似乎已经"电力不足"了,总是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总是妄想着有一天能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多么年少无知的想法,这是多么颓唐的日子。

未来,是一个多么令人憧憬的词汇,又是一个多么充满不平静的词汇。在幻想中,未来永远都是一片光明,顺畅无阻的,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但只要我们一心努力,也许这真的能够实现。在现实中,未来也埋藏着许多"不平静",当"不平静"出现,生活便会被打乱,会让我们感到手足无措,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厌烦的生活,但只要我们一心珍惜,也许这些真的不会发生。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珍惜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会让他猜一个谜语:"家有三兄弟,住在一屋里,相貌虽不同,区分却不易,乍看他们都差不离。老大不在家,正在往家走。老二不在家,刚刚出门去。只有老三家里坐。老三排行虽然小,至关重要不可少。因为老大变老二,生出这位三老弟。你想盯住看其一,总是看到他兄弟。"如果有人问我:"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我会如实地说:"是过去、现在与未来。过去给我们留下了美好与讨厌的回忆,却值得我们珍惜,因为它是我们的过去;现在十分复杂,现在会很快成为过去,它交织在未来与过去之中,它是一个值得珍惜的谜;未来给我们力量,它使我们向往、憧憬,却又让我们害怕,因为它具有审判的权利,但我相信一点,未来由我们打造。过去+现在+未来=时间,这是我的公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又或是未来,它们都是属于我们的时间,对于这强大的三兄弟,我们要温和地对待,要让它们物尽其用,要好好地珍惜它们!"

田梦儿观后感(三)

今天,我们来到了昭阳剧院,观看音乐儿童剧《田梦儿》。

随着音乐的响起,演出开始了。主人公田梦儿是从农村来的,大家都很瞧不起她,还称她是疯丫头。因为她来自农村熟悉牛,所以大家排节目时就让她演牛。可是她在演出的过程中不小心把同学撞倒了,大家都责骂她。恰巧班长夏小雨说老师让自由选同桌了,大家都不想和田梦儿同桌,还骂她爷爷是捡破烂的。田梦儿为了维护爷爷的尊严,就和同学打起来了……"捐款事件"和"网吧风波"过后,同学们真正了解到了田梦儿的困境。正当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时,爷爷不见了。虽然后来爷爷找到了,但是他却失忆了。是田梦儿用自己弃婴的身世唤醒了爷爷的记忆。田梦儿、爷爷、姐姐的善良感动了大家,在大家的帮助下,爷爷终于实现了梦想,重建了家园。

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感染了我,演出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留下眼泪,再看看周围的同学也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田梦儿和她的姐姐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她们有一个爱他们的爷爷。爷爷虽然不富有,但是靠捡破烂给同为弃婴的她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姐姐遇难后,爷爷宁可一个人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也不愿让田梦儿难受。因为他想:"与其两个人痛苦不如他一个人承担。"这是善意的谎言,这更是伟大的爱。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我有时很调皮,不听爷爷的话,还嫌他?嗦,可是爷爷从来不生气。他还是那么爱我。

有一次,他生病了发着高烧,还坚持冒雨送我上学,因为淋了雨,他的病情加重了,挂了一星期的水才恢复。事后我很愧疚,也为自己平时的调皮而感到后悔。看了这场音乐剧,我想:面对亲人们无私的爱,我只有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在感受爱的同时,我还要去做一名爱的使者,接过爱的接力棒去关爱身边的人,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荐]田梦儿观后感600字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的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荐]田梦儿观后感600字”,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田梦儿观后感【篇1】

今天,《田梦儿》走进了我们的校园。《田梦儿》是一部儿童音乐剧,最适合我们小学生看了。下午,我们全校师生挤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了两节课,《田梦儿》显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田梦儿》表现的是校园题材。一个叫田梦的女生,在校总是被同学们嘲笑、欺负,因为她没有父母,爷爷还是个捡破烂的。田梦过得很烦恼,但她一直很努力。一次班级捐款,让同学们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在家里,她更是个好孩子,她舍不得自己的爷爷辛苦,于是偷偷地跑到网吧拾瓶子。爷爷失踪了,她发疯似地寻找。她的坚持,使爷爷恢复了记忆。最后,她对姐姐的误会也消解了。原来,她们俩都是爷爷拾回来的。姐姐一直没回家,不是忘恩负义,而是在支教过程中惨遭不幸。

这是一个让人流眼泪的故事。看表演时,确实有一些同学被感动得泪水如断线的珍珠。我的心灵也受到真情的洗礼。我们班上也有家庭困难的学生,这部儿童剧让我思考起他们不易的生活。

我们要关心他们,而不是取笑;我们要帮助他们,而不是加一层打击,像雪上加霜;我们要支持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鼓起勇气,活得乐观自信。

当然,他们自己也要自强,像剧中的田梦一样。因为家庭被人笑话,这件事首先要认识清楚。这根本不是丢脸的事。如果你认为丢脸了,你也不能老想着它,而让自己伤心,并对家庭产生嫌弃,对同学产生仇恨。你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让自己发光,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让家庭引以为豪。

田梦儿观后感【篇2】

今天上午在学校的操场上,我们观看了一场大型音乐剧——《田梦儿》。

剧情主要讲述了小主人公田梦儿与爷爷和姐姐相依为命。爷爷带着姐妹俩进城读书,爷爷靠捡破烂的收入为供她读书,由于是农村孩子,田梦儿受到了同学们的欺负,特别是有人说爷爷是“破烂王”时,为了维护爷爷的尊严,她与别人动了手,爷爷知道后批评了她并心疼的给了她五元的午餐钱。学校组织捐款,善良的梦儿将午餐钱全部捐了出来。尽管如此还是受到了同学们鄙视的目光和冷漠的讥讽,班长的出面解释让大家了解了田梦儿的善良。

为了减轻爷爷的负担,田梦儿去网吧捡瓶子使得爷爷非常生气,为了证明自己还能赚更多的钱,爷爷去了远方。被找回的爷爷却失忆了,在田梦儿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爷爷又恢复了记忆。爷爷把去贵州支教的姐姐牺牲的事告诉了不知情的田梦儿。

这是一段摧人泪下的故事,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爷爷,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他没有为我买过什么玩具,但是每次回家他总是将最好吃的留给我,他总是告诉我做人一定要诚实、要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所学的来报效社会。

同学们我们有如此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要向田梦儿学习做一个“真、善、美”的好少年。

田梦儿观后感【篇3】

星期三,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体育馆欣赏大型话剧《田梦儿》。这里面的主人公是田梦,田梦十二岁时被一位捡破烂的老爷爷收留了,老爷爷每天都靠捡破烂供田梦上学,田梦在学校里有很多人都排斥她。接下来是田梦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

田梦所在的班里要表演一个节目,但是别人都不愿意扮演牛的角色,大家都说田梦事乡下来的土妞,最适合扮演牛的角色,于是田梦只好勉强扮演牛的角色,田梦扮演牛的时候不小心把正在的人撞倒了,田梦便和那个人吵的不可开交,过了一会儿,她们谁都不理谁。田梦回到家里发脾气,班长到田梦家里向田梦道歉,过来好长的时间,田梦终于不生气了。田梦的爷爷给田梦五元午饭钱。第二天,班长宣布要为山区儿童捐款,有人捐十元,有人捐三十元,有人捐五十元,还有人捐一百元……

轮到田梦慢慢吞吞拿出自己的五元,大家看见了田梦只带了五元,就嘲笑起田梦,就在这时,班长也只拿出五元,然后对大家说∶“田梦捐多少,我就捐多少。捐款的目的是传递爱心,而不是比谁捐的多,谁捐的少。田梦捐的可是自己的午饭钱呐!”

这篇话剧告诉我们与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不是只有吵架才能解决的,而是要用语言说服对方。

田梦儿观后感【篇4】

昨天,大型音乐儿童剧《田梦儿》走进泰州,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公益演出。《田梦儿》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出品,以江苏美德少年为原型,以高雅音乐儿童剧艺术为表现形式,讲述了田梦儿成长为一名美德少年的故事。该剧情节跌宕、讲述动人、审美多重,是一部真正来自现实生活题材的精美创意作品,也是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9月26日由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名誉会长李若君、中国舞台美术协会名誉会长薛殿杰等担纲主创团队的大型现代音乐儿童剧《田梦儿》,26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三届江苏美德少年颁奖仪式”上,进行了首场公演。

该剧讲述了田梦儿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捡破烂供他读书,而田梦儿的梦想是为爷爷分担生活压力,让爷爷住上亮堂的好房子……故事由此展开,爷孙间的亲情令人潸然泪下,同学间的互相帮助让人感动。

有观众看后表示,该剧充分展现了舞台艺术的魅力,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情节,传递出向真向上的正能量,带来对亲情友情、成人成才的很多思考。

执导该剧的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导演胡一飞说,《田梦儿》根据美德少年真实事迹改编,用艺术形式树立身边的美德少年榜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当代少年的“中国梦”。

据悉,该剧还将在江苏、上海等地展开巡演。

「必备」田梦儿观后感600字精选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田梦儿观后感”,欢迎阅读。

看一场不错的电影,就像踏上一场美妙的旅途,每次观看完一部影片后,都会被其中的人物所折服。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观后感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那么如何写出受读者欢迎的作品观后感呢?下面,读后感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田梦儿观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田梦儿观后感 篇1

今天,《田梦儿》走进了我们的校园。《田梦儿》是一部儿童音乐剧,最适合我们小学生看了。下午,我们全校师生挤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了两节课,《田梦儿》显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田梦儿》表现的是校园题材。一个叫田梦的女生,在校总是被同学们嘲笑、欺负,因为她没有父母,爷爷还是个捡破烂的。田梦过得很烦恼,但她一直很努力。一次班级捐款,让同学们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在家里,她更是个好孩子,她舍不得自己的爷爷辛苦,于是偷偷地跑到网吧拾瓶子。爷爷失踪了,她发疯似地寻找。她的坚持,使爷爷恢复了记忆。最后,她对姐姐的误会也消解了。原来,她们俩都是爷爷拾回来的。姐姐一直没回家,不是忘恩负义,而是在支教过程中惨遭不幸。

这是一个让人流眼泪的故事。看表演时,确实有一些同学被感动得泪水如断线的珍珠。我的心灵也受到真情的洗礼。我们班上也有家庭困难的学生,这部儿童剧让我思考起他们不易的生活。

我们要关心他们,而不是取笑;我们要帮助他们,而不是加一层打击,像雪上加霜;我们要支持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鼓起勇气,活得乐观自信。

当然,他们自己也要自强,像剧中的田梦一样。因为家庭被人笑话,这件事首先要认识清楚。这根本不是丢脸的事。如果你认为丢脸了,你也不能老想着它,而让自己伤心,并对家庭产生嫌弃,对同学产生仇恨。你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让自己发光,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让家庭引以为豪。

田梦儿观后感 篇2

看了《侧耳倾听》这部电影后,感触很深。这是一部关于少男少女内心成长且夹杂着爱情的电影。

首先搜索这个电影的时候我先是对这电影的名字感到不解,为何要叫侧耳倾听呢?观影之后,答案有两层。因为在影片中使用了曼陀铃,木质短笛,古大提琴等乐器,这都是些古乐器,需要侧耳倾听,剩下第二层就是我自己的理解了。正如圣司爷爷拿着手电筒照这原石,原石发出光芒的时候,说雯和圣司都是这样的原石啊。这句话对我印象很深刻,这是不是也暗示了侧耳倾听的含义呢?

男女主的缘来自于借书卡,这让我想到了另一部日本作品,也是以借书卡为契机。“为了让我的名字早点出现在借书卡上,我读了好多书啊。”

想到这里我变有了不买纸质书,去图书馆借书的冲动了。男女主的相遇真是从头到尾难掩的文艺气息,两人都是爱读书,对未来充满斗志的少年。两人从迷茫不定,由男主决定了的念头后,女主渐渐也为了自己的梦想开始努力。圣司便是雯前进的动力,促使她找到自己梦想的方向。

侧耳倾听之所以看起来美好令人向往,是因为他们在刚好有一辈子可以发誓。年轻人的梦想莽撞冲动,却总是充满用不完的.激情。

田梦儿观后感 篇3

今天上午在学校的操场上,我们观看了一场大型音乐剧——《田梦儿》。

剧情主要讲述了小主人公田梦儿与爷爷和姐姐相依为命。爷爷带着姐妹俩进城读书,爷爷靠捡破烂的收入为供她读书,由于是农村孩子,田梦儿受到了同学们的欺负,特别是有人说爷爷是“破烂王”时,为了维护爷爷的尊严,她与别人动了手,爷爷知道后批评了她并心疼的给了她五元的午餐钱。学校组织捐款,善良的梦儿将午餐钱全部捐了出来。尽管如此还是受到了同学们鄙视的目光和冷漠的讥讽,班长的出面解释让大家了解了田梦儿的善良。

为了减轻爷爷的负担,田梦儿去网吧捡瓶子使得爷爷非常生气,为了证明自己还能赚更多的钱,爷爷去了远方。被找回的爷爷却失忆了,在田梦儿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爷爷又恢复了记忆。爷爷把去贵州支教的姐姐牺牲的事告诉了不知情的田梦儿。

这是一段摧人泪下的故事,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爷爷,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他没有为我买过什么玩具,但是每次回家他总是将最好吃的留给我,他总是告诉我做人一定要诚实、要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所学的来报效社会。

同学们我们有如此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要向田梦儿学习做一个“真、善、美”的好少年。

田梦儿观后感 篇4

昨天,大型音乐儿童剧《田梦儿》走进泰州,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公益演出。《田梦儿》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出品,以江苏美德少年为原型,以高雅音乐儿童剧艺术为表现形式,讲述了田梦儿成长为一名美德少年的故事。该剧情节跌宕、讲述动人、审美多重,是一部真正来自现实生活题材的精美创意作品,也是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9月26日由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名誉会长李若君、中国舞台美术协会名誉会长薛殿杰等担纲主创团队的大型现代音乐儿童剧《田梦儿》,26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三届江苏美德少年颁奖仪式”上,进行了首场公演。

该剧讲述了田梦儿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捡破烂供他读书,而田梦儿的梦想是为爷爷分担生活压力,让爷爷住上亮堂的好房子……故事由此展开,爷孙间的亲情令人潸然泪下,同学间的互相帮助让人感动。

有观众看后表示,该剧充分展现了舞台艺术的魅力,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情节,传递出向真向上的正能量,带来对亲情友情、成人成才的很多思考。

执导该剧的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导演胡一飞说,《田梦儿》根据美德少年真实事迹改编,用艺术形式树立身边的美德少年榜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当代少年的“中国梦”。

据悉,该剧还将在江苏、上海等地展开巡演。

《大三儿》观后感


这个电影看上去不像电影。平铺直叙。感觉看起来很没劲。尤其是主人公侏儒的身材。四十几岁大叔的容颜。看上去苍老平庸丑陋。所有的电影演员都是很美的。这个电影的主演居然是一个侏儒。一个又老又丑又平庸又贫困的朱儒。生活中我们都喜欢接近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仿佛籍以别人的优秀来提升自己。没有人愿意跟一个又丑又穷的人交朋友。即使自己不歧视。但也是冷漠的。躲避的。
我承认从一开始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看到这样的主角,我感觉实在看不下去了。不知道演社会底层的人家庭琐碎的事物有什么意义?我几乎想要放弃了。要不是别人推荐。刚开始的头几分钟。我就会放弃不看了。耐着性子,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慢慢的走入了这个底层小人物的世界。电影的名字叫大三儿。他是老三。所以叫大三儿。
三儿在家排行老三。他的父亲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经营过运输公司。他的两个哥哥。为了生存。是开货车的。但是他的两个哥哥都先后车祸离世了。随后他的母亲也去世了。46岁的他和84岁的父亲相依为命。他自己是个侏儒。身材矮小。他们的家看上去很贫寒。他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每个月1900元钱。在那个狭小,杂乱,逼仄的空间里盛着他们卑微,平庸,麻木,痛苦的生活。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不但物质上贫寒,经济上拮据,身体上残缺,他们承受着苦难的人生。
故事就从他们的苦难人生开始平铺直叙。我们没有人愿意看这样的生活。我们也不感兴趣这样的生活。即使他们很可怜。我们也不愿意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渲染,没有任何的美化,没有任何的诗意。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命运真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你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也许从这份赤裸的真实面前。我们看到了平时我们不屑一顾的底层小人物面对苦难的坚强,无畏,勇敢,平和。我们很难对他人赋予同情心。但也许同样的命运扣在我们身上。我们没有他那样的力量去面对苦难。
三儿面对命运的厄运,不怨天,不尤人,尽己所能,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一生。不给他人添麻烦。即使身体残缺。也依然独立,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心怀善良。身处困境,却心中有光,有梦想,并努力去实现心中的梦想!哪怕命运虐他千百遍,他坦然接纳的态度令人心生敬重。
两任哥哥相继离世,他用上帝眷顾他的哥哥来叙述!把死亡叙述的如此平淡,没有悲喜。难道不是吗?活着又有什么可欣喜的,活着意味着苦难,痛苦,无奈与挣扎。死亡又何尝不是解脱,是极乐,是涅槃……他说上帝眷顾了他哥哥。言外之意却不眷顾他。他平淡的叙述中有着对命运无可奈何的凄凉。是的,他还要活着,他的苦难还没有结束。他平静的外表下看似波澜不惊,却有着对苦难命运坦然面对的承受,勇敢与无畏……
同去西藏的朋友。身材高大健康,生活富裕。当听他说要去西藏的时候。他说他不愿意陪任何一个人去西藏。但是只要你愿意去。我就会陪你去。一句话。却是满满的暖意。他表面上看上去地位尊贵。却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给残疾人一份帮助,一份生活的希望,一束命运的光……在西藏的路上。他一直关照这个残疾人。还亲自背他爬坡。他们之间不是亲属。但是他却给了他一份坚强的力量。他是健康人。他没有用自己的健康去歧视一个残疾人。去冷漠一个残疾人。而是用自己的健康去背起一个残疾人。他有着对生命最真诚的尊重。不管他的外表多么丑陋,亦或是残疾。生命是平等的。只是这个世界上有人恰巧倒霉。他们连正常的人的躯体都不能拥有。他们同样渴望幸福。幸福却是那么的奢侈。而幸运的健康人去给予残疾人温暖和帮助。他的行为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个世界上正是因为有着这份浩然正气,慈悲善良,才让这无情薄凉的世界有了丝丝暖意!
三儿的父亲,是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眉毛都变白了。他佝偻的躯体,衰老的皮肤,给人直观的感受,它是一个垂垂老人。就是如此一个平凡的老人。他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他背后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我们谁都无法把如此一个苦难命运的老人联想到一个英雄。我们只看到了他的平凡。却没有看到过他平凡背后的伟大。
他有着平常人的缺点。他是一个暴脾气,容易发火。孩子们经常跟他谈天变成争论。但他暴脾气的背后,却有着父亲的父爱如山。他的两个健康的儿子都死了。剩下的只有三儿这个残疾人。面对命运的不公。他不怨天,不尤人,平静的接纳一切。每天为儿子做饭。儿子去西藏的路上。他喋喋不休的背后,有着对儿子的担忧与深爱。他没有嫌弃这个残疾儿子。依然在尽己所能。努力给他攒钱。希望在他百年之后。他的儿子能够少一些人间的疾苦。他活不了几年了。自然也没有什么牵挂。也许死亡对他是一种解脱。可是他还要担心活着的儿子。他的三儿是个残疾人。尽管他不忍心看他受苦。但他也深深的知道,他能给予的帮助有限,命运的苦难都要他独自承受。他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己所能。
一个残疾人的背后。有着平凡父亲的父爱如山。有着兄长对他深厚的感情。有着兄弟们对他的平等尊重与爱的帮助。
在这薄情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热。给予他人爱意与温暖。对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的尊重。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养。是一个民族的素养。是一个国家的素养。
残疾人已经够不幸了。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比普通人要经历更多的苦难,更多的不容易,更多的心酸,更多的无奈。虽然我们没有力量去拯救他们。但假如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着尊重,平等,博爱,同情,怜悯,并尽己所能的给予他人爱意与温暖。最起码能在残疾人痛苦无奈的一生中。让他感受到暖意与美好。
每个人都需要诗意的人生。现实生活是残酷的。三儿通过去西藏,践行他人生的梦想。他虽然身体残疾。被命运百般磨难。但他依然内心有光。不管他眼下的生活是多么的苟且与无奈。他都因内心的这团火焰而对未来充满希望。而更加令人敬重的是。他的朋友开车载他结伴而行。因为三儿是个残疾人。他没有力量去完成他的梦想。而他的朋友去尽己所能去帮助一个最底层最卑微的小人物去完成他心中的那份梦想。为他朋友的慈悲,善良,正直而深深的打动。这个世界需要浩然正气。而他的朋友人性的光芒令人久久回味。
每一个平凡而卑微的小人物。在平凡的背后都可以孕育伟大,爱与光芒……
是的,我很平凡,但并不平庸……
不管命运怎样颠沛流离,我都会因我内心的善良和正直而感到自己内心的美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是给予他人爱与温暖的人。他们自己的内心又何尝不曾开出芬芳……

《老炮儿》观后感


《老炮儿》观后感

--《老炮儿》就是一部中老年版的《致青春》

今年真是国产电影的丰收年,年底以来上映的多部电影都获得了很高的口碑,《老炮儿》因为浓郁的"北京味道"和一堆老戏骨的精彩演出,再加上对当下社会"没有规矩"的批判,口碑爆棚。

在这个前提下,我预感这篇观后感又要遭遇谩骂了,因为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应该是很多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不爱听的。

口碑这事儿呢,跟电影的受众群体有关。目前有影响力的影评人都是70后和80后,这帮人正好是《老炮儿》的核心受众。再加上冲着吴亦凡和李易峰甚至仅露脸三秒的TFBOYS去的90后甚至00后观众对偶像的溺爱,口碑不爆棚才怪。

先从故事说起吧。《老炮儿》说白了就是一个胡同里的老流氓为了救不争气的儿子,和一帮新时代的小流氓约架的故事。只不过管虎在故事里融入了"提升作品逼格的万能良药"——情怀,看的大伙热血沸腾。

如果以5分为满分,我给这部电影4分。说实话,我也喜爱六爷这样的人物,也希望有闷三儿这样的兄弟和话匣子这样的女人。

但看完之后我没有感动,更多的是心酸:时代不同了,不要再自以为是了。我希望六爷身上那些好的品质被继承下来,但千万别活的像六爷一样,否则你会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六爷是个讲规矩的人,但他讲的是"老规矩",是过去的人会自发遵守的行为。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规矩,你拿过去的规矩来约束现在的人们,就好比《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的老妈拿着前朝皇帝的尚方宝剑来砍当前朝代的官员,这是不合适的。

六爷一直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他觉得事情要一码归一码,老哥们的车被城管没收了,还挨了打,他主动垫钱,非要给老哥们讨一个公道。这是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发生的事,他凭借老规矩,勉强做了主,但这个主也是建立在"先赔钱"的基础上的。

六爷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把岁数了没钱又没权。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六爷自己的价值观,他根本不想要财富和权利。

真的吗?六爷生活里遇到的所有困难,可都是因为财富和权利的极度缺失导致的。如果他拥有其一,儿子也不会被绑,自己也不用挨阿彪那一巴掌,也不用上门求助兄弟还开不了口,也不用为了还钱把房子都抵押给话匣子,更不用面对癌症连医院都住不起。

六爷是一个偶像包袱很重的人,他当惯了"胡同话事人"的角色,即便蹬三轮"一天赚一吨"他也不去做,为了生计干这事,容易掉价。所以他背着这个偶像包袱,那边乐善好施装大哥,回头又找话匣子借钱过日子。

所以我说《老炮儿》是一部中老年人的《致青春》,是一群始终沉浸在过去、没长大孩子想死死地拽住往昔"峥嵘岁月"的尾巴,却一直力不从心。他们不肯接受新的时代,把活在过去当做一种荣耀的象征。

人一上岁数,就容易得一种"对下一辈指手画脚"的毛病。六爷年轻时风光过,当年也应该是很多人的男神,他习惯了当权威,见不得别人不听话不讲规矩。

可问题是,每一代的年轻人都不讲老规矩,六爷当年自己就是规矩的破坏者。我的上一辈也指责我不懂规矩,看我不顺眼,现在我看比我小的一辈,有时候也觉得他们不懂规矩,胡乱来,可是结果呢?

社会还是一代又一代的往前发展,没有因为那些不懂规矩的年轻人而发生倒退。

我们所强调的"规矩",只是一套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但这世界不应该只有一种游戏规则,哪怕它再好,也不应该。

对你有利,或者对多数人有利,并不能成为其它人必须遵守的原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规矩,老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使别人也不合适。

要想让别人遵守你的规矩,最好的办法就是你有本事制定规矩,让别人不得不遵守。为什么那么嚣张狂妄的阿彪会乖乖的听小飞的话?因为在那个圈子里,小飞是规矩的制定者。

其实不光是北京有六爷这种人,全国每个城市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六爷":他在一个小范围里是绝对的权威,因为多年以来凭借"做人"做出来的影响力,他的话比法律更管用。

六爷做人的方式,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刀"有时候是钱,有时候是暴力,在这两个前提下,他再跟你讲道理。

请注意,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如果你先讲理,没人会听你的,只有用钱或暴力砸的对方愿意静下来听你唠叨,你才有机会讲理。一动一静,营造出了"六爷是个公道人"的形象。可是在新时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几乎是"多管闲事"的代名词。

《教父2》里,年轻的维托·柯里昂也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成了那条街上的教父。后来父老乡亲有什么事都来找他帮忙,一般的小事情,他可以直接和对方讲理来解决,因为大家知道,如果自己不听,柯里昂会用另一种方法让自己接受他的条件。

六爷和维托·柯里昂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一直奋发向上,而六爷不求上进。柯里昂很清楚,要想一直做"话事人",就得一直具备让人听话的能力,所以他开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赚钱,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其他人也一直按照他的规矩办事。

六爷是个典型的普通人思维,不求大富大贵,只想过平凡的生活,可是矛盾在于:他在平凡的生活里,又想成为主持公道的"话事人",这是他一切痛苦的根源。

胡同里的六爷是个"人物",人人都认识你这号人物,都敬你三分。走出胡同,六爷只是北京这座城市里的两千万分之一,没人在乎你是平头百姓还是天皇老子,你进地铁一样被挤成罐头里的沙丁鱼,没人因为你是六爷就给你让座。

我外公年轻的时候,也是村里的一把手,谁家有问题都找他去解决。当然了,我外公靠的不是钱和暴力,而是讲道理,他确实能给出一个最合理最公正的解决方案。后来他离开了村子,村里再也没人能够单纯凭借讲道理让众人服气了。

外公讲道理能让人听进去,是因为他平时为人行事做出了表率,但后辈的人知道的道理比他还多,可是大家言行不一,没有公信力。

道理谁都会讲,可是谁愿意无条件遵守呢?除非借助外部因素,法制时代,你总不能靠暴力竖立权威,到最后,村里最有钱的那个人成了话事人,大家愿意听他的话,是因为知道他有能力解决很多问题,这个现象在其他地方应该也一样普遍。

六爷如果想做整座城市的话事人,就应该在财富和权利两者之间选择其一并登上金字塔顶端。可是六爷选择了蜗居在胡同里,那他同样就应该接受自己对外面的世界无能为力的现实。用胡同里的规矩去解决城市里的问题,显然是要吃亏的。

时代不一样,城市也不再是不当年的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城市里鱼龙混杂,农民工来了,大学生来了,白领来了,小偷来了,过江龙也来了,财富和权力阶层取代了六爷,成为这座城市的话事人,他们不讲老规矩,因为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规矩。

新旧两种规矩发生冲突时,被淘汰的必然是旧规矩。虽然这一点很让人感伤,但感伤阻挡不了时代的车轮从你身上碾压过去。所以铁骨铮铮的闷三儿在修理厂对着六爷痛哭:我操他妈的,咱什么时候受过这个呀。

导演管虎说"他妈的"不算脏话,但加了一个"操"字,必然就是脏话了。一个人愤怒的说脏话,无非是遇到了特别大的问题而自己又没能力痛快解决。闷三儿能打,但有勇无谋,如果不是六爷拦着他,早晚会出事。

以前没受过这个,不代表一辈子都不会受这个。好汉不提当年勇,那些现在活的风生水起的人,谈起往事通常都笑话自己当年幼稚不懂事,只有当下的活的不如意的人,才会沉浸在过去牛逼时光里无法自拔。

老一辈的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怕事。其实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怕事,是没本事的人都怕事。灯罩儿和那一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哥们,哪个不怕事?

怕事是一种求生本能,因为你知道摊上大事之后,自己没能力解决,你要是敢不计后果瞎横,吃不了的都得兜着走,吃过几次教训,人就怕事了。

小飞敬重六爷,也信任他,还说服自己人"只要按照六爷的规矩来,他就不会报警".可结果六爷还是通过一封检举信撂倒了小飞他爹。

诚然,小飞家里的财富有原罪,但小偷偷来的钱有没有原罪?也有。在六爷的老规矩里,只要小偷还回钱包里的证件就算盗亦有道。用他自己的话说:"谁都不容易".

可到了小飞这里,"谁都不容易"变成了"有些事,老百姓该管还得管",举报贪官污吏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既让观众看的爽,也容易过审,多么正确的政治观啊。但这件事对于口口声声盗亦有道、凡事都要按照规矩来的六爷来说,是重重的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影片的最后,六爷跟小飞约在颐和园后的一个野湖干架,那种感觉是"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地站在镜子前,笨拙系上军大衣的结,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再穿一身帅气军装",那一天,六爷要赴小飞最后的约。

不知道六爷举着军刀在湖面上小步快跑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当年夕阳下的奔跑,那可是他逝去的青春啊。可惜六爷还没跑到小飞他们面前就倒下了。

其实六爷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老规矩从他寄出检举信的那一刻起已经被打破了,他去赴约,就是赴死,只有死亡才能让自己心安。六爷的死,是道义的沦落。

不知不觉已经絮絮叨叨了三千多字,关于这部电影就聊到这里吧,有不同意见随便喷,我兜得住,但是希望你要喷在点子上,不要乱喷闹笑话。

酷儿们观后感影评


《酷儿们》是一部来自英国的关于同性爱情的电视剧,该剧剧情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也很高,一起去看看吧!

Ep01 A certain liquidity of eye

1917年,一位留着胡子,有些年龄的士兵向你诉说几段故事。

这让我顿时有种感觉,那种LGBT者互相吸引的魔力将他们的眼神凑在一起,让他们的灵魂遇到彼此。站台上的那个王尔德消失在迷雾里,站台上缓缓松开的那只手消失在蓝色的灯光里。就是那样一闪流光的眼神,有一种异常的坚定。

那是一个承认自己便是罪恶的年代,所以感触温暖成了一种奢侈。

Its the Terence. And its me.

Ep02 That ?。 人们习惯了吃着爆米花,聊着家常,假装怜惜那些大屏幕上将死的艾滋病人们。不过是因为脸罢了。不是出于对病毒的畏惧,不是出于对死亡的顾虑,而是出于对这些怪胎的嘲笑。编剧刻意地隐晦着20世纪80年代的影视圈,更准确的说,是当时的普世价值观:将死之人必是同性恋,而同性恋必死。

最后一段的红蓝灯光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似是似非的奇幻感。他,破了诅咒啊。

AIDS绝不是Simon在厨房哭泣的理由,死亡绝不是将他们分开的魔咒。真正可怕的是当你重新站在镜子面前,看到的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在酒吧充满笑容的你了。你很害怕,你很软弱。戏子演过再多的样子,也演不出自己的样子。电影拍过再多的题材,也看不到社会的真实。

30年后的今天,想要拍这个题材的人找了个有趣的演员来呈现一个看似不沉重的话题。但冰冷的历史就是狠狠地砸在你脚下,你要明白,愤怒是怎么来的。

Its the Simon. He fits the bill.

Ep04 Id miss you

1957年,一位二婚的妻子,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前三集是queers自身的讲述,而这一集的旁观者视角,没有一丝的释然,没有一点的感慨。只能哀叹历史的进程成就了一种爱情,也割裂了另一种感情。像是历史阶段性的断层一样,总有人被落下了。

还没取名就得埋葬的孩子,还没稳定就得被人咬舌根的婚姻,Alice也向往轰轰烈烈的爱情,她也就是个普通女人而已。作为同妻带给人的心酸让人不知道该怪谁,你该怪Michael吗?他也害怕被旁人怀疑的眼神。你该怪过早通过的同性恋合法化决议吗?这次的认可已经晚了很多年了。你该怪谁呢?同样都是在追求爱情的自由,谁也没有错。

其实是早已自知的心情,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来缓解对爱的痴求。她知道自己身材有些虚胖,她知道丈夫半夜晚回家的意义,她知道婆婆刺眼的安慰早晚都会到来。所以,放任他应得的自由,是最残忍的解脱。

她其实很苗条,他其实很温柔,只是他们不适合。

Michael, Id miss you, long.

Ep05 I miss the secret

1967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脸上泛着阳光的耀眼。

这一集的视角看似在同性恋合法化的年代,但编剧却很tricky的选择了一位老鸭子的视角。实则还是在表现几十年前禁忌的爱情。六十年代的英国充满着逃脱禁锢的欢呼声,有人大声高歌着多年后争取来的平等,有人身体力行地表达他们的爱,有人却独自怀念着颠沛流离的年代。

在和平年代,人们往往不会想念战争。但他却独想念苟且偷生的味道,那是每日每夜恐惧死亡后生的乐趣,那是重见阳光时候耀眼的光晕和微红的脸颊,那是在一遍遍死亡后看到天堂的样子。

久违的幸福,总来得恰是时候。

Hes the god of mine. But I wont tell you his name.

我刚刚看了第一集,本喵视角,讲述一战中两个青年perce和Captain Leslie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就忍不住看了第二次。因为第一次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哎哟喂,如果我的英文再好一点就好了,完全不想把视线从本喵的脸上移开。为什么以前我从来不知道,讲述者的演技在一部纪录片里担当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但是话说回来,《Queers》又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纪录片。它那么温暖,那么美好,那么不冷静不客观,想想仿佛是我看过的最含情脉脉的纪录片。暖黄色的灯光打在本喵的侧脸上,他时而压抑时而兴奋时而悲伤到难以控制的眼光透过镜头望向我们。一场独白仿佛成了亲密老友间的呢喃。

他细细地述说着perce1895年在火车站月台眼见着王尔德因为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被捕的场面。眼神的对接让他们一瞬间看清了彼此,他惊惧,他害怕自己最后落得同样的下场。在那个恐同的年代,他与Captain Leslie的恋情注定无法善终。但是故事的结尾,他又来到了火车站,见到了在月台上站着的Captain。在一片黑暗之中,他握住了perce的手,放到嘴边细细亲吻,留恋不舍。那一刻,没有火车,没有部队,没有战争,只有他的嘴唇紧贴在我的手指上。

多么悲伤而美好,多么绝望而幸福的结局。

Captain Leslie为perce创造了新的属于火车站的记忆,即便过了许多年,他对当时的细节依旧记得清清楚楚,他一提到这段,眼眶中依旧充满狂喜与爱恋。

以爱为名,你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说句题外话,perce的爱人和哥哥竟分享了同一个名字。本喵,哥哥,王尔德三个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同性恋者在一段故事中隔空相遇!想到这个故事外的美丽的巧合,我简直都要热泪盈眶了。

看着Ben Whishaw从青涩的年代演着演着就有了胡须没变的是他灰蓝色眸子中深深的忧郁。《故园风雨》中那个痴情的公子,散散地躺在湖边的草地上,说了很长的一段表白:我希望在这里埋下一罐金子,等老了的时候挖出来慢慢回忆大意如此,之间的一根烟呼吸间让之句话多了本。卫肖式的风格。

???只看了两集,却知道On the platform一定是最精彩的。你见过只有独白和面部表情的电影吗?镜头一直停留在他阴郁而风霜的面部,眼神、口角以及英伦的发音的词语说出了时候的动作。就像眼中一道流光闪过,对字幕上翻译的是流光。跟着他缓缓的描述我们看见在金盏花和罂粟盛开的山坡上,一池湖水as clear as glass,身边躺着的Leslie是否是个暧昧的名字我不得而知,但我看到了本描述中大理石雕塑一样完美的侧脸,让人有想吻上去的冲动直到他的铁灰色眼睛里涌出泪水的那一刻,我知道并不是因为悲伤,而是认同的幸福。也许他们再未谋面,但那又怎样呢?那罐金子可以让他慢慢地回忆起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湖水边

看到第四集那里,最后Michael 对Alice 说这句话,然后背景音乐响起 真的鼻子一酸 脑袋一麻

也许Alice 不是Michael 最爱的人 但她一定是Michael 最爱的女人

这部剧真的太棒了 演员演技吊打 可以背下那么长的台词(近二十分钟)只靠言语和表情就被征服了

过去的时代辛酸又凄美 对于这个群体 对于那些人

所以啊 从来就没有铺好的路 种好的树 现在他们享受到的自由与权利也是前人争取和付出得到的

而在这个东方国度里 又还有多远呢

电影《老炮儿》观后感


电影《老炮儿》观后感

《老炮儿》首映,不得不强调一下,我有冯小刚情结。

十六年前,他的《不见不散》全国公映的那一年,我和孩儿爸相识。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冥冥中注定的,属于你世界的人,迟早会相逢。即使千里迢迢,即使看起来似乎毫不可能,但最终还是会遇到。

至今犹记得当年电影院里他紧紧握着我的手,他满手汗涔涔的。害羞如他那样的人,也有砰然心动的时刻,是我始料不及的事情。

我们结婚许多年,过着大部分老百姓平凡幸福的生活。不知道婚姻生活里美好的一切,是不是源于那年仿佛施了魔法的电影名字。

七零后的我们,对冯小刚的电影,是有着不一样情结的人。在爱里,或者在笑声里,我们品味人生的意义。也感受着生活带给我们的种种不易。

冯小刚老了。他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

电影里,他只是一个遛鸟滑冰,无所事事的,年过半百的老人。可谁知道他的故事呢?那些牛掰的往事,在许晴扮演的霞姨口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昔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如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凄凉情绪蔓延在整个故事情节中。

他曾经主宰的江湖,已今非昔比了。

悲哀的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他的儿子划了富二代的豪车,他带着两千块钱去平事。那一刻,在我们看起来都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笑话。

可你却在安静的影厅里无论如何笑不出来。那个昔日的江湖已将他远远抛下。那个连你也会要尖叫的豪车,那么触目惊心的在眼前,被六哥的兄弟用"上好"的漆补修,完全不入流,完全不知道行情,完全不懂时代的他们,像个古董的赝品被年轻人打着口哨耻笑时,你唯有心酸这两个字能形容。

他儿子划的车,修车需要十万。对如今的他来说,是一座大山。他为了赎回儿子,借钱。

那些躲闪的目光,那些明明是借口的闪烁其词,让人一次次心寒。那些人,是他当年出生入死的弟兄啊,如今,因为生活,他们不得不低下头。被城管打,被迫在街口修鞋,过着底层平凡人艰苦的生活。那是正常的人生的样子,却不再是当年耀武扬威,三人战胜几十人的沙场和江湖。

我早已预感到他借不到十万块。因为成年的我们知道生活残酷的真相。不曾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也会为儿女因为一斗米折腰,那些从前的骄傲,都只属于年少的轻狂。

许晴扮演的话匣子,让我难忘,那个有血有肉重情义的女子,是这个世界上的温暖。老炮凑了两万块,她拿出八万给他,说她底掉了也就这么多,前一刻还口口声声说她没有,说她不帮他,却伸出了最温暖的手,给了他雪中送炭的帮助。我相信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那是十六岁女孩年少时的崇拜。他是她记忆里的英雄。

电影开头时老炮和话匣子的那一段调情未果,像极了中年男人的无奈,不仅江湖地位不行,连身体都不行了的事实,是连观众都难以接受的尴尬,而生活就是那样子的残酷,由不得你不服。

大片看故事,看喧嚣的身外事,看打打杀杀,看花团锦簇,观众看着不由得热血沸腾,光天化日下真的做了一场好好的白日梦。

而文艺片,看的就是人心,而人心是多么的神秘,美好又可怕,看矛盾挣扎,看扭曲的灵魂,看那些你也有,但从来不敢承认的黑暗面。你在黑暗的电影里走了一趟灵魂之旅。

它,无疑是文艺片。我觉得难过,那是因为创作者的痛点和我相同。经过世事生活的磨砺,我还没有皮太厚。大片向上的让人生厌,无论打成什么样最后都修成正果。普天同庆的和谐。而文艺片,就是让你疼痛,让你警醒,让你知道你就是生活在这样有恨有爱的俗世里的一个人,所以,你要爱惜自己的幸福,要好好的生活,因为所有人都是这样在活。

你的眼泪还热乎乎地在脸上,电影院的灯陡然就亮起来了,你尴尬地怕别人看到你泪水浸湿的脸,你怕别人看到你尴尬的样子,最后才发现,所有人都如你一样不敢抬起头来,多像我们的生活啊,害怕让人知道我们的软弱,却发现,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担心,自己原来并没有那么重要,擦干眼泪,走出影院,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走了一场热血沸腾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宁静美好啊,不需要躲着城管,有一个可以大大方方爱慕的人,没有人介意你到底流了多少泪。

我们在故事里哭泣,像慨叹人生的不易和艰难。电影里逃出豢养的鸵鸟又让我们捧腹大笑。

生活就是这样,总有某个情节能让我们津津乐道地笑出声。

老炮儿观后感250字


《老炮儿》观后感

第三次看了,昨天晚上突然想看吴亦凡,把一些片段看了,今天想写影评,就又完整看了一遍。
太情怀了,太电影了,越往后看这种感觉越强烈,父子很僵的关系突然缓和就很扯,最后一段冯小刚像个英雄一样往前冲,太戏剧化了。很赞成豆瓣上一个评论导演想要的太多了太满,难以消化,每样菜都想尝,又吃不下,撑得难受。
之前在豆瓣评说,这部剧是几个小鲜肉的演技巅峰,张一山除外,很多演员是看本子出演技的。张一山不是,什么狗屎烂片都能演。今天发现,除了张一山,三小只也要除外,太烂了,不过他们也不能算演吧,商业片嘛,加个亮点,仅此而已,殊不知,不尴不尬,成了一败笔。亏得我还是大哥和四字的颜粉。
这次看发现光影处理是一亮点。六爷和小飞高速公路上那一整段,类似延时摄影,车灯全部连成线,很好看,很有feel。以及小飞从一道强光下只露出一个眼神看六爷的镜头,很吴亦凡。后面还有一个地方的光影,水面还是冰面的,记不清了,也很好。
好几处哭戏都有点尬,用拉片子的视角看了,没想明白。
总体来说,有功有过吧。

《老炮儿》观后感200字


《老炮儿》观后感

且不论电影中的理儿对不对,我还是挺喜欢电影中的范儿,所谓范儿,就是一种原则,一种用生命去捍卫,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原则。就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不要觉得,咱们没钱没地位,就低人一等,还真说不准谁高谁低?这就是尊严。在老炮儿打城管队长两巴掌就有体现。当六爷前面也看不到有人继承衣钵,后面也看不到老友支持,孤身单刀赴会,独自一人面对整个世界,这种精神上的强大,算是个爷们。爷们就是负得起责任,不是性别上的男女,女人担起的责任,也爷们,男人负不起责任也只是个性别上的男性。就像老炮最后虽然雄不起了,却是够爷们。一般人只看到六爷身体上的不自量力,却看不到他精神上一览无遗的大无畏精神。

《老炮儿》观后感700字


《老炮儿》观后感

我一直认为,一个男人的才华和品德,可以弥补其貌不扬的短缺。但是,倘若无才无德兼无品,那么,这名男性丑陋的皮囊就会令人分外生厌,即使大名鼎鼎的冯小刚也不例外。

超过两个小时的片长,其实只是讲述了一个关于天子脚下的一群老流氓和一群小流氓打群架的故事。两伙流氓的梁子是如何结下的,如何一次一次约架,顺便普及了老一辈流氓和新一代流氓打架斗殴理念的不同之处,中间还不失时机穿插了老流氓跟老相好的激情香艳镜头,让大美人许晴保养得宜的酥胸狠狠地抢了一把镜头。


实事求是地说,这算是一部甚有诚意的作品。片子前半部分,刻意营造的情节悬念和市井情怀,深情致敬北京胡同里最后的江湖,还是可圈可点的。可是,前面无数卖力的铺垫,让人以为片子最后要放一个导弹一样牛逼的大炮,等了半天,结果却等来了一根轻飘飘的鸿毛,一个无聊而不合情理的结局。于是,前面种种一环扣一环的铺陈,一瞬间分崩离析,以至于北京胡同最后一枚老炮儿冯大爷通篇既丑且痞的装酷,也就只能是装酷了。


其实,老炮儿到底是个什么鬼? 根据非官方的某些帖子的名词解释,老炮儿又称顽主,一般平民出身, 无业,靠收取自己地盘上小偷上缴的保护费作为经济来源。现在泛指北京各种圈子里的老混混。

我很是纳闷,对这样一名胡同老混混的命运衰落及其曾经的打群架战斗史,需要提升到高唱赞歌的高度么?

我倒是很好奇XX总局在这个影片审查中的立场。XX总局对电视荧屏的管束,堪比一名典型处女座患有完美主义并严重洁癖的亲爹,为净化全国电视荧屏不择手段、不遗余力,连方言都要斩尽杀绝。可是,在这个片子中,XX总局的尺度却宽得惊人。老混混在胡同里独霸一方,一呼百应;可以打城管,可以黑吃黑;各派江湖大侠在大银幕上全天候粗口往来,抽烟喝酒,群掐单打总之,法律和警察形同虚设。最后还安排冯大爷在赶赴私斗的途中,像一个英雄一样在高大上的镜头中风光死去。

这片子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不过,现时我更想八卦的是,这个片子是怎么从XX总局的眼皮底下溜出来,大摇大摆地走上银幕的。

据说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两极分化,我无疑属于吹毛求疵的那一端。那些热烈鼓掌的人们说,那个被我定义为轻于鸿毛的结尾是淋漓尽致的高潮。哈哈,您老对管虎导演的能力过于自信了,观众席上有人发现管导最后关头阳痿了你知道么?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之地狱或许正是别人的天堂。我不喜欢的咸鱼腥味,可能正是那谁谁谁的鱼香肉丝。

如果你恰恰喜欢这种style,这也不失为一碟好菜。

老炮儿观后感1500字


老炮儿观后感

2015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和几个老哥们儿一起去看了《老炮儿》,我们哥几个是七零后,如今也都年近四十,来一起看《老炮儿》,也是因为其中的一个哥们儿看完说非常有感觉,便邀请我们老哥几个一起去看,回味一下当初的北京,也可能是天意,也可能是倒霉,买票的时候就剩下第一排有座位,一排挺着大肚子,身高1米8的中年男子,带着老婆,坐在影院第一排正中间的座位上,中炮儿看老炮儿!如果有个镜头拍下这一幕,我想这个画面应该是很有故事感的。虽然我们几个真的不是什么老炮儿。

70年代出生的人,多少还都赶上老炮儿的影子,遗风,影片中六爷大约为我们的叔叔年纪,影片中的茬架,在我们的阳光灿烂的年纪也茬过。

废话就交代到这里吧,说说看完《老炮儿》的感觉和一些想法。其实我对这部影片不是十分的满意,我觉得故事性太强,太强的故事性,反而削弱了影片想要表达的感觉,虽然演员演的都非常出色,可是真正能让你有感觉的人物不多,能够打动你的人物不多,他们的出现像是完全为了影片故事而出现的,唯一有点感觉的就是六爷,所以,我对这部影片的影评基本就是六爷一人的影评。

在我看来老炮儿整部影片主要说了一件事,就是人情味儿,这在六爷和话匣子身上表现的最突出。

片子一开头六爷的出场,就是胡同里遇到小偷的那段,虽然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句你看你能走出这条胡同吗?这是导演想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但是片中六爷最想表达的是钱都拿了人家也不容易,你就费心把身份证给人家还回去,你要是不服,我就给你点颜色看看。先礼后兵,先君子再小人,这就是六爷的规矩,也是六爷的人情,在他眼里,当小偷可以,当一个不义的小偷不可以。小偷也必须要仗义,要局气。不局气不仗义的小偷不是好小偷。

六爷的世界观,人生观,江湖观从这里开始,贯穿了整部影片,和晓波室友的对话,给路标乞讨钱,准备茬架和闷三儿的对话,教训城管,遇到跳楼的那段等等,都表现了六爷的规矩,他那个年代的人情,对兄弟两肋插刀;对女友嬉笑玩弄、倾其所有;对城管、交警、贪官针锋相对;对穷人雪中送炭,拔刀相助;对敌人先礼后兵、以命相搏。

六爷对哥们的人情,我认为在六爷找洋火儿那段对话,特别凸显,六爷说说了半天,你上口下口的就没离开钱。虽然当时他非常缺钱,缺的是救命钱,是救自己儿子的钱,但是,他到最后都没有开口和洋火儿借,可以这么说,他看兄弟情义比看自己儿子的命都重要,而晓波最恨他的也是这件事情,在晓波小的时候,六爷因为打架进了局子,虽然在晓波的质问下,六爷哭了,六爷认错了,但是如果从头再来一次,他的兄弟需要他拔份儿,茬架,他还是会去。

六爷看似是个讲理的人,讲规矩,其实他对城管,对交警的态度,是最不规矩的人。他讲的是他的规矩,是他对人的感情。

跳楼那段,六爷面对冷酷无情的路人,感情爆发到极点,他愤怒,愤怒兄弟有钱了,变得无情,他愤怒,愤怒现在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他愤怒,旁观路人的冷酷无情,于是他开口大骂你丫跳呀!你丫怎么不跳呀!

面对这个冷酷的世界,六爷累了,于是他倒在了马路上,身体蜷缩的像一条老狗,街上行人在围观这条老狗的时候,还加上了一句是不是碰瓷儿的呀。

但是这个世界真的像六爷认为的那样冷酷无情吗?现在的年轻人是像六爷认为的那样不懂事吗?

片子最后,小飞的眼泪和晓波的回答,都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面对湖面上单身匹马的六爷,小飞哭了,小飞是六爷眼中年轻人的代表,有钱,自大,耍酷,自私,任性,但是小飞哭了。六爷死后,晓波和胡同小孩开了个聚义厅,来了一个问路的,那个孩子教训他说你懂不懂规矩。看似他重复了片头六爷的行为,继承了六爷的老炮儿精神。后来六爷儿子出来说谁都不容易,你就告诉他呗片子最后这段对话,总结了整部影片的意思。就是六爷的规矩。其实就是人情冷暖。

六爷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大势所趋,物质生活必然会越来越丰富,人与人之间不会再像那个年代一样紧密相连,那个年代的口号是大团结,这个年代的口号是实现个人梦想。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情味儿十足。影片中,两个年代的人际关系的差别造成的原因,也比较好找到。

物质极度匮乏,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时间就多,时间多了,感情就丰富了。

物质丰富,和物质打交道的时间就多,比如花在开车的时间,打游戏的时间,旅游的时间,上网的时间等等,如果真正算下来,这时间统计应该是非常惊人的。

上帝说过,你的财富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

过去人没有物质财务,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人际关系。

片子结尾六爷死了,死在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战场,我猜六爷的死是意味着老炮儿年代一去不复返。

我认为看老炮儿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过感受过那个年代的人,不会真正能够理解片子的感情。就像于是之老先生所演的《茶馆》一样,不可再现。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田梦儿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