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电影绿皮书有感

观电影绿皮书有感

观电影《逆光飞翔》有感。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对于欣赏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观后感记录下来。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那么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观电影《逆光飞翔》有感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听听内心的声音——观电影《逆光飞翔》有感

《逆光飞翔》,是前些日子看过一部台湾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片保有着近年来台湾影片固有的“清新”风格,画质很美,里面的情感也格外纯净感人,用当前流行语来讲,是一部充满着“正能量”的片子。

他,黄裕翔,天生失明,却弹得一手好琴。她,小洁,痴迷舞蹈,却为家庭生计所困不得不放弃。在两人未曾相遇前,都处在一种生命的困境中。他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异地求学,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她,无法继续学习舞蹈,而把生活重心寄托于男友身上,而男友却另有所爱,她的精神世界几近奔溃边缘。

那次意外的邂逅,注定成为他们生活新的起点。之后的日子,两人闯开心扉,相互取暖,小洁从他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勇气,她说:“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遇到的一切,并不能阻挡我的前进,更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黄裕翔从她身上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开心和美好,他说:“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就这样,两人逆光飞翔,奏出光影人生中动人的旋律。

我想,大部分观众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到的更多应是一个“情”字,朋友之情,母子之情,以及他与她之间那份清纯的感情。但就我而言,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追逐梦想的力量。这份力量由情支撑,但又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情和爱。两人相遇的最大意义,更多的是唤醒了对梦想的追求,这份追求是阴暗人生突现的光芒,由此他们人生的双翼重新掀动,在逆风中搏击上升,那种力量无法不让人动容。

说起梦想,这无疑是我们人生的原动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梦想的生命,如何度过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人生,即使度过,更多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正是由于我们都有梦想可以追逐,生命才会焕发应有的光泽。但毋庸置疑,追逐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充满着痛苦,更为甚之,我们付出所有,到最后都无法触碰到梦想的身影,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不就是追梦的过程吗。所以,每个执着于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人,都理应获得掌声,至少,要从心里给自己鼓鼓掌。

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朋友,记得在先前的博文中提到过一位朋友,也是我大学非常要好的同学。毕业后成为了公务员,衣食无忧,但过了几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想辞职去开始新的人生。在作出决定以前,特意来京征询我的意见。我对他说,所有的抉择都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但追逐梦想并非一帆风顺,所以定要愿赌服输。前些日子,看到他在微信上发了许多在欧洲旅行的照片,喜欢浪漫的他在湛蓝的爱琴海畔看着日起日落,喜欢网球的他在巴黎现场观看法网的比赛。我想,这已多少实现他的梦想了吧。如果没有梦想的感召,他或许还过着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散落的多半是一种叫做“悲哀”的东西。所以,为他鼓掌,也为他开心。

还有一个叫“咖啡”的博友,有空时会读她的文章,那些文字记录着她的心路历程。前些日子,她也毅然辞去很不错的职位,和朋友开了一家很有品质的店。因为她从小就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店,在店里卖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自己的选择,在一篇文章里,她写到:“对于做金融投资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它不是能轻松赚钱的方式。可是对于我来说,它是我可以将所有经历融汇在一起的平台,搭建起我精彩的人生。我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所走的每一步在人生中都会精彩并满足,付出的时候比得到更幸福,就如同父母看到孩子的成长,爱人以己温暖对方”。我欣赏这样的追梦人生,为她加油,也为她祝福。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或勇气抛开一切,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向现实轻易的低头,容忍自己一辈子活在浑浑噩噩之中。在既有的条件下,将梦想逐一分拆成一个个目标,朝着这些目标一步步迈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过一种让自己真正能感受到美好的生活。我相信,这一点,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并非不能达到。总之,永远不要丢弃“梦想”这颗生命的火种,在四处奔波的路上,找些时间,停驻下来安静的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记得影片里有一个台词,给我很深的印象—“我总是照着别人的方向飞翔,这次我要用自己的方式飞一次。”亲爱的朋友们,祝福你们在人生的航线上,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飞翔,哪怕只有一次也好。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

《逆光飞翔》是一部诚意电影,金马奖获三项大奖,时光网评分8分,豆瓣网评分高达8.3分,国内影院却因没有大明星,不是大制作,仅排2%厅,引起很多影迷不满。

《逆光飞翔》这部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也许不是一个叫黄裕祥的盲人如何成功,而是一个叫黄裕祥的年轻人如何跟朋友们一起为梦想打拼。残疾人自强不息,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题材,身残志坚,貌似已经就是好故事。假如电影仅仅以残疾人的励志故事向观众卖萌,这个题材会被彻底的庸俗化。麻木的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同类题材的电影,难道你还能拍得比《美丽心灵》更煽情么?你的主人公获得过诺贝尔奖么?所以,这样的题材看似讨巧,实则危险,廉价的煽情和俗套的励志剧情,最狗血。

《逆光飞翔》的最大亮点,就是在处理题材方面的匠心。至少电影没有为我们展示一个盲人孩子在巨大的钢琴前对着88个黑白键犯难,也没有展示满是茧子的手指。黄裕祥一出场,就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钢琴手。在一部电影的时光里,他要向观众证明,或者说为自己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不需要事事依靠别人。一个是如何正确面对残疾人被歧视和被照顾这两种社会态度。像古龙小说里优雅又武功高强的盲人杰出青年花满楼,毕竟只能停留在小说世界里,到不了现实之中。如果到了现实之中,武功再高,也可能会被疾驰而来的汽车撞飞,或者是掉进没有井盖的窨井里。电影中黄裕祥是真实世界中的人。这个电影开场时连拐杖都会忘记的孩子,离开妈妈的贴身照顾,要一个人留在台北大都市求学。在偌大的校园里,要自己尝试从宿舍走到琴房,自己洗衣服,自己过马路,自己找厕所嗯,这些是一个盲人所必须面对的种种困难和不便。但电影告诉我们,这仅仅是些外在问题,外在问题好解决。而真正困难的是内心的改变,内心问题最纠结。一个残疾人如果能做到,或者超越正常人的成绩,我们往往会赞叹有加,会额外照顾。这是社会美德。但是,对于一个本身就很杰出的残疾人来说,这种社会美德有时候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成为另外一种歧视。别人会认为,你的成就,不是因为你厉害,而是因为你是残疾人,是大家在照顾你。这样的情况,黄裕祥不幸遭遇了,并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从此不再参加任何钢琴比赛。如何让别人相信,他不是因为看不见,评委同情他,才有今天的成绩?还得去比赛。黄裕祥挣扎着问老师:比参加比赛,别人就看不见我吗?因为比赛是最好地最快地能够让别人看见你的存在的方式。最终裕祥还是选择了参加比赛,并一战成名。显然,评委最终因为他的能力肯定了他,而不是他的残疾。

假如《逆光飞翔》仅仅是这样讲述了一个故事,还算不上好。在这根主线之外,还有一个平行故事与之缠绕在一起。爱好跳舞的女孩小洁,因为家庭困难,高中毕业后,不得不暂时放下梦想,在饮料店打工。但梦想不死,所以时时痛苦。黄裕祥和小洁,两个不同世界里的人,相遇,相知,相互勉励。对梦想的坚持,让他们的心紧紧相连在一起。小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自己跳舞的梦想。一次偶然,她获得了一个参加国际甄选大赛的机会。当观众都以为小洁将一跳成功的时候,电影却给出了相反的结果:还差那么一点点。好就好在这里,两个故事形成了一种叙事上的参差的美。艺术也许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一个人成功,一个人努力在成功的路上,比两个人都成功的故事,更真实,也更励志。

电影《逆光飞翔》看起来是在讲述一个盲人的故事,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已经远远超越了盲人题材本身,具有了普适性。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我们踏出的任何一步,和盲人也没有什么区别;而对命运的挑战,对梦想的坚持,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是,我们常常又会深陷在这个时代洪流之中,湮没不闻。正如电影里的台词所说,也许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可是这次,我想要用我的方式飞翔一次。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当然不会出错,但是在人流之中,最大的可能是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谁又会发现你呢?而用自己的方式飞翔一会儿,至少为自己争取了一个出头的机会,黄裕祥和小洁做到了,当然导演也做到了。


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


因为看见了看不见的

——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 文/小梦

“逆光飞翔”这四个字看着竟是这样子熟悉的。突然间心里觉得六月仿佛是与飞翔,与蝴蝶相关的日子。

六月的高考里,江苏省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我会觉得竟和“逆光飞翔”这四个字也有着些密切的联系——逆着光而飞翔。再者,同事苗苗一再邀请我同她一起去蝴蝶生态馆感受了那生命之轻。很多时候觉得选择一部电影,也是与它结下了一份尘缘。

【他】

他,从小就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沉默,静坐,因为他看不见。

他,尝试着听所有的动与静,声音和画面,色彩和神态,因为他看不见。

他,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用双手弹奏起一串串动人的音符,虽然他看不见。

他,不曾掉过泪,即使他生活在一片黑暗的世界里,虽然他看不见。

他,每次的比赛几乎都是第一,虽然他看不见。

“还不是因为看不见才拿的第一!”别人的嫉妒却是他的“看不见”,可是他们能体会那“看不见”的伤痛吗?从来到这个世界时就看不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于是这个孩子不得不直接在心灵上开起一道窗,让那亮丽照进来。可是,那一句刺耳的“因为他看不见……”成了他内心永远的伤痕。

【她】

她,因为被迫放弃跳舞的梦想而做着买送饮料的小工,将寄托放在跳着街舞的男朋友身上,看着他跳舞也许内心会有些满足。男朋友最终又认识了一同跳街舞的女孩并暧昧热烈,她站在雨中与天空一起伤心地哭泣。饮料店同事告诉她:“你喜欢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跳舞的样子。”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她爱的是跳舞,内心深处的梦想,在一次送饮料中她看着正在教跳舞的老师怔住了,她对舞蹈的渴望愈发强烈,泯灭的星星之火终于一再燃起。

【遇】

阳光灿烂的日子,他和她相遇了。在马路中央他看不见,她用电动车载他到了某个小学,看着看不见的他耐心细心地为小学生们义教音乐,她又激动又感动。因为音乐的梦想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她看到了他即使看不见仍然能弹出美妙的乐章,无法看到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他却比常人做得更好,因为他钟爱钢琴,他从没放下他喜欢的事情。终于,她有了更强的动力拾起从小热爱舞蹈的梦想。她告诉他什么叫舞蹈并手把手教他舞蹈动作,他让她闭着眼睛带她走在他回家的路上让他感受这一段不睁眼的路程。在每一个日子里他和她相互鼓励,成为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一起在各自的梦想道路上前行。她录音给他:

闭上眼睛

跟你一起去感觉

在没有光的世界里

踏出的每一步

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因为有你

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

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

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

谢谢有你

让我明白

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

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原来故事的男主人公是真有其人,且从现实中走上银幕分享给了大家。一直对那一类特殊人群持有说不上的崇敬。这部电影让我也想起了星光大道里走出来的杨光,多么渴望光连名字都泛着光。他也是个微微发胖的男孩子,唱歌非常好听,因为带着真挚的情感,尤其是他为妈妈唱的《你是我的眼》一直唱到了所有人的内心。虽然看不见,但是他们内心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光明。

在这部电影里,男孩与女孩的相遇擦起的火花燃起了梦想之火。光亮再一次照起的时候,他们都看见了看不见的。男孩在自己独特的光圈里看到了女孩舞动着的美丽柔软的身躯,那律动从头,颈项直至到手,到足尖,是那么与众不同。他终于欣慰地懂得自己并不是真的看不见,他能看到,因为他的心看到了。女孩子在男孩指尖落在钢琴上的舞动里看到了坚强,信心,勇气和一刻也不曾停息的梦想,那是逆着光仍在努力地追逐和飞翔。

他和她终于看见了之前彼此不曾看见的,那就是身后那一道逆光。在逆光里他指尖的舞蹈仍在律动;在逆光里,她足尖的舞蹈仍在翩翩着,你看见了吗?那“逆光飞翔”的美妙。

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


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

昨天和朋友去看了电影《逆光飞翔》,感觉相当不错。电影《逆光飞翔》属于典型的台湾小清新类型。故事讲的是,男主角天生就看不到任何东西,但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并在母亲的建议下去学钢琴,最终考上大学。而女主角则是一位在奶茶店里工作的服务员,她热衷于舞蹈,但因为母亲的反对,不能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她当然也想上大学,但她的母亲只允许她读那种仅限于大学毕业后可以赚很多钱的那种专业,女主角不想与自己的梦想有冲突,只好放弃读大学的机会。

《逆光飞翔》故事发生在男主角上大学之后,然后在某一天遇上了女主角。本来这类校园题材的电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爱情,然后是结局,要么在一起,要么不在一起。但导演在这方面明显不安常规出牌,并没有让男主角和女主角手牵着手、或者拥抱和接吻这样的场景出现,他将最后的想象空间留给观众去思考。你可以想象他们在一起,毕竟他们亲密过;你也可以想象他们不可能在一起,毕竟他们一个属于正常人,一个却有着先天性缺陷。

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共同特点是都心怀梦想,他们本不相识,但因为一个机会,他们相识了。你可以将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相识看作是纯属巧合,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幂幂之中的安排。如果单单是两个普通人的相遇当然属于巧合,但他们一个热爱音乐,一个热爱舞蹈,这样的结合就不仅仅是巧合了,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天作之合。

同时电影《逆光飞翔》的画面和背景音乐也相当不错。其实对于我这种花痴型的观众,这类校园、爱情、青春、励志型的电影只要片中的女主角漂亮便可以了。导演在这方面做到了,女主角真的很漂亮,我很喜欢。

好吧,剧透先到这里,大家还是抓紧时间去电影院看好。说说其他方面的东西。据说,这部电影将代表台湾去角逐国际上的多项奖项。在今年国产电影烂片泛滥的时候,《逆光飞翔》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大陆的导演总是想拍出很深奥的电影,然后以为可以从中探索出很深奥的道理,最后才发觉自己拍的电影除了自己谁也看不懂。其实电影题材取材于身边就好,像香港的《桃姐》,故事讲的就是少爷和仆人的亲情关系,但简单的亲情故事却感动了无数的观众。有人说,我们大陆也需要一部类似《逆光飞翔》这样类型的电影。个人表示绝对赞同。

这几年我们大陆的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信你可以看看我们的票房成绩。但真的让你印象深刻的,让你不用想就会说出那是一部好电影的电影几乎没有,这是我们骄人的票房成绩背后让人觉得尴尬的地方。可能是我们出的烂片太多了,大家一下子没有了判断,只能挑选那些烂片当中没有那么烂的电影去看。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电影跟我们的足球一样,偶尔会给人一点希望,但一点希望之后便是更大的失望。总之,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励志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


逆光飞翔观后感范文一

今天有幸见到了《逆光飞翔》的导演张荣吉,他在放映前对观众说了一番话大概意思是“我们现在看过了太多的云霄飞车似的电影,不妨静下心来,感受一下摩天轮一般的电影”云霄飞车也好,摩天轮也好,能让观众飞起来的电影,终究不会太差。

对于台湾电影本身了解不多,看的片子也屈指可数,停留在杨德昌侯孝贤大师电影的范围里,《海角七号》《艋舺》《九降风》之类台湾“新电影”从未接触。《逆光飞翔》是我第一次感受台湾小清新电影的魅力,加上本身励志的主题,确实是一部佳作。

故事没什么好说的,但由于故事本身是真人改编,可爱的男主角黄裕翔的励志经历,这就让看似俗套的故事显得不凡,再加上台湾影视作品中的必杀技——小清新女主角,两个被束缚住翅膀的人不经意邂逅,然后互相解开枷锁自由飞翔。配合上爆笑的台式大学生活,插科打诨的打酱油朋友死党,这种电影,不好看才怪。

电影最让我满意的就是极致的视听体验,台湾小清新电影,基本上脱胎于小清新鼻祖日本电影,海量的柔光镜头,切合电影主题的,杀伤力巨大的小清新招牌式逆光镜头,校园,人潮,花田,大海,蓝天,憨憨的男生和瘦瘦的女生,吃了十倍超激益达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

盲人题材的电影,或多或少的都会强调音效的处理,本片也不例外,导演很用心,每当裕翔侧耳倾听,观众都能体会到那种世界尽在耳中的感觉。贯穿始终的美妙钢琴曲,更让我惊喜的是放映结束后男主角亲自现身为观众弹奏,超带感!

不过说到影响,就不得不吐槽一下,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的影像设备确实不甚给力,不能满足这样一部强调声音体验的电影的需求,不过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看到电影和主创人员,还是万分感谢,感谢文学院,感谢周志强教授!

再来说说表演,台湾人演戏我分辨不出演技好坏……可能是口音好听造成的吧,龙套搞笑角色很出彩,“朱自清”的搞笑功力十足,大仙算卦社团也很有创意。个人觉得电影里裕翔和母亲的关系处理不是很到位,母子的感情体现稍显肤浅,母亲这个重要的角色总感觉演员没有使上力,说服力不够。女主角张榕容不用多说,台湾小清新领域的神级人物,演技配合外形完爆任何内地八零后女演员,哪怕一丁点可比性都没有。优秀的女演员群体,也让台湾小清新电影和日本小清新电影前辈们比肩。

励志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


励志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

看了预告片便知道,《逆光飞翔》是个很励志很励志的故事,想跳舞的女孩和弹钢琴的盲人,这个组合很适合《逆光飞翔》这个片名。阳光就在背后,照向你面前的路,这是个很美好的事情。

我们多多少少都被励志片打动过,《当幸福来敲门》里面威尔史密斯的背水一战,《翻滚吧!阿信》里面阿信痛失挚友的伤感,《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对希望和自由的念念不忘,《阿甘正传》里阿甘那股子只是想跑一跑的死心眼,《闻香识女人》里查理对良心的执念,《楚门世界》里楚门最后出走的勇气,这都是励志片的点点滴滴,给了我们强烈的认同感,也给了我们好大的感动。

曾经看过一个泰国的某洗发水广告片:一个女孩是聋哑人,收到一个同为聋哑人的街头老艺人影响,也去拉小提琴,中途受尽了白眼。女孩向老人哭诉的时候,老人依旧平静的告诉她: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感受?闭上眼睛,去享受音乐吧。比赛的舞台上,听不见音乐的她,叫评委和观众再也听不进别人演奏的音乐:这是真正用心灵演奏的音乐,纯洁,虔诚,无杂念,又带着一丝倔强。且不说故事本身与洗发水无关(除了女孩拉琴时头发群魔乱舞),几分钟的小故事真的做到了震撼人心,女孩在田间舞动琴弦时美丽的蝴蝶破茧而出,那种感觉难以言表。

《逆光飞翔》的感觉和这个短片很类似。裕翔不也是因为弹钢琴而受到了太多非议?因为看不见,周围人对他有太多的想当然。对手说,他看不见,当然会得同情分;同学说,你看不见,当然要一直麻烦别人照顾你;连妈妈都会想,儿子看不见,当然看不见我的不信任。其实裕翔全知道,记在心里。裕翔的敏感来自他很奢望的平等:奢望和其他人一样,自己走到咖啡厅,坐在靠窗的座位,享受一下午的阳光。其实裕翔还有一样别人很奢望的东西:音乐天赋。裕翔的盲叫他更依赖他的听力,这更锻炼了他的天赋。片中裕翔的几次演出此次精彩,从巴哈到与B-BOX及小提琴版吉他的组合乐曲,次次叫人听得一身鸡皮疙瘩。

小洁是个舞蹈天使,她更像生活中的许多人,本来还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志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追梦的路断了,可是心里还有梦,还在想,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动力。能不能重拾梦想,这个勇气真的比成功与否来得更可贵。多数时候,我们败给了现实,败给了惰性和绝望。小洁迈出了梦想的第一步,才发现自己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跳得不好,只差一点点下次不就是成功了吗?

裕翔和小洁很幸运,他们的成功,也来自另一个动力因素:有一坨极品好盆友!裕翔为何比小洁成功?小洁只有一个裕翔有仨!舍友提出Super MusicSM社的时候,片子第一次打破了沉闷的基调,观众们开始爆笑不断。

在《逆光飞翔》的结局,大家回归自己的生活,表面上谁都没有变。其实每人的心里都有了新的波澜,每个人对未来的打算都更清晰、更阳光、更美好:开始的时候,我们都逆光而行,只看见黑暗;到最后,我们终于抬起头,看看溢满阳光的蓝天,起航飞翔了~~~~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汇总


读书使我们快乐,观影也有类似的效果,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在看完后,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怎么才能避免将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汇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篇1】

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共同特点是都心怀梦想,他们本不相识,但因为一个机会,他们相识了。你可以将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相识看作是纯属巧合,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幂幂之中的安排。如果单单是两个普通人的相遇当然属于巧合,但他们一个热爱音乐,一个热爱舞蹈,这样的结合就不仅仅是巧合了,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天作之合。

同时电影《逆光飞翔》的画面和背景音乐也相当不错。其实对于我这种花痴型的观众,这类校园、爱情、青春、励志型的电影只要片中的女主角漂亮便可以了。导演在这方面做到了,女主角真的很漂亮,我很喜欢。

好吧,剧透先到这里,大家还是抓紧时间去电影院看好。说说其他方面的东西。据说,这部电影将代表台湾去角逐国际上的多项奖项。在今年国产电影烂片泛滥的时候,《逆光飞翔》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大陆的导演总是想拍出很深奥的电影,然后以为可以从中探索出很深奥的道理,最后才发觉自己拍的电影除了自己谁也看不懂。其实电影题材取材于身边就好,像香港的《桃姐》,故事讲的就是少爷和仆人的亲情关系,但简单的亲情故事却感动了无数的观众。有人说,我们大陆也需要一部类似《逆光飞翔》这样类型的电影。个人表示绝对赞同。

这几年我们大陆的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信你可以看看我们的票房成绩。但真的让你印象深刻的,让你不用想就会说出那是一部好电影的电影几乎没有,这是我们骄人的票房成绩背后让人觉得尴尬的地方。可能是我们出的烂片太多了,大家一下子没有了判断,只能挑选那些烂片当中没有那么烂的电影去看。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电影跟我们的足球一样,偶尔会给人一点希望,但一点希望之后便是更大的失望。总之,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篇2】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这是电影里的结束语,这也是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

电影中的裕翔,天生眼盲,弹的一手好琴,却因为小时候的一次大赛得了一等奖,被同龄的第二名说成是因评委同情所得来的,从此不愿参加任何比赛。第一次离开家独自上大学时,就算被排挤,也只是憨憨的傻笑,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他的梦想,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就是想和正常人一样,坐在咖啡厅靠窗的位子,听着音乐就够了。

相对于小洁来说,裕翔幸运多了,他有妈妈的鼓励与坚持、老师的希望和宿舍哥们儿的友谊,而小洁,有一个渴望舞蹈的灵魂,却没有办法去实现,因为她的背后,有的只是妈妈的反对,男友的冷漠,上不了大学,只能在学校门口做奶茶妹。因为一次过马路时遇见裕翔,从而改变了彼此的人生。

他给她勇敢的信念,给她就算逆境也要走下去的坚强。她给他一双背后的眼睛,他要去哪里,她就带他去哪里。小洁的出现,让这个世界在裕翔的心里突然变得好大好大。他和她,为彼此梦想的缺陷里填补了最真挚的支持。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没有梦想,而是把它们都遗忘了。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说的太多,更容易忘记去做。有些梦想,现在去做还来得及,找到它们,并努力地追赶,它会在成功的地方等待你,若你一直没有到达,它便会消失,那就永远都不可能了。

在电影的尾声处,当裕翔所在的乐队正尽情演奏的如痴如醉时,舞台停电了,在一片漆黑中,只有裕翔的钢琴没有停止。人们渐渐安静了下来,那些温暖而强烈的钢琴声,仿佛每个音符都充满了抚慰人心的力量。他终于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母亲欣慰的眼泪。而小洁,重拾了梦想并努力追逐着,最终获得了进入芭蕾舞团的资格还得到了妈妈的认可。

我们都有一双翅膀,能带领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飞翔,就算是逆光也勇往直前!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篇3】

《逆光飞翔》的最大亮点,就是在处理题材方面的匠心。至少电影没有为我们展示一个盲人孩子在巨大的钢琴前对着88个黑白键犯难,也没有展示满是茧子的手指。黄裕祥一出场,就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钢琴手。在一部电影的时光里,他要向观众证明,或者说为自己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不需要事事依靠别人。一个是如何正确面对残疾人被歧视和被照顾这两种社会态度。像古龙小说里优雅又武功高强的盲人杰出青年花满楼,毕竟只能停留在小说世界里,到不了现实之中。如果到了现实之中,武功再高,也可能会被疾驰而来的汽车撞飞,或者是掉进没有井盖的窨井里。电影中黄裕祥是真实世界中的人。这个电影开场时连拐杖都会忘记的孩子,离开妈妈的贴身照顾,要一个人留在台北大都市求学。在偌大的校园里,要自己尝试从宿舍走到琴房,自己洗衣服,自己过马路,自己找厕所嗯,这些是一个盲人所必须面对的种种困难和不便。但电影告诉我们,这仅仅是些外在问题,外在问题好解决。而真正困难的是内心的改变,内心问题最纠结。一个残疾人如果能做到,或者超越正常人的成绩,我们往往会赞叹有加,会额外照顾。这是社会美德。但是,对于一个本身就很杰出的残疾人来说,这种社会美德有时候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成为另外一种歧视。别人会认为,你的成就,不是因为你厉害,而是因为你是残疾人,是大家在照顾你。这样的情况,黄裕祥不幸遭遇了,并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从此不再参加任何钢琴比赛。如何让别人相信,他不是因为看不见,评委同情他,才有今天的成绩?还得去比赛。黄裕祥挣扎着问老师:比参加比赛,别人就看不见我吗?因为比赛是最好地最快地能够让别人看见你的存在的方式。最终裕祥还是选择了参加比赛,并一战成名。显然,评委最终因为他的能力肯定了他,而不是他的残疾。

假如《逆光飞翔》仅仅是这样讲述了一个故事,还算不上好。在这根主线之外,还有一个平行故事与之缠绕在一起。爱好跳舞的女孩小洁,因为家庭困难,高中毕业后,不得不暂时放下梦想,在饮料店打工。但梦想不死,所以时时痛苦。黄裕祥和小洁,两个不同世界里的人,相遇,相知,相互勉励。对梦想的坚持,让他们的心紧紧相连在一起。小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自己跳舞的梦想。一次偶然,她获得了一个参加国际甄选大赛的机会。当观众都以为小洁将一跳成功的时候,电影却给出了相反的结果:还差那么一点点。好就好在这里,两个故事形成了一种叙事上的参差的美。艺术也许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一个人成功,一个人努力在成功的路上,比两个人都成功的故事,更真实,也更励志。

电影《逆光飞翔》看起来是在讲述一个盲人的故事,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已经远远超越了盲人题材本身,具有了普适性。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我们踏出的任何一步,和盲人也没有什么区别;而对命运的挑战,对梦想的坚持,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是,我们常常又会深陷在这个时代洪流之中,湮没不闻。正如电影里的台词所说,也许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可是这次,我想要用我的方式飞翔一次。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当然不会出错,但是在人流之中,最大的可能是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谁又会发现你呢?而用自己的方式飞翔一会儿,至少为自己争取了一个出头的机会,黄裕祥和小洁做到了,当然导演也做到了。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篇4】

裕翔三岁就失去了光明,上帝给裕翔的眼睛关上一扇窗,但是却给了他敏锐的听觉音乐天赋。他独特的音乐天赋使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开明的家庭环境也让裕翔享受到不一样的童年。妈妈送裕翔去台北念大学时一路上两人没有说话,裕翔耳边一直充斥着城市的钢筋水泥,裕翔知道他就要离开妈妈了。裕翔的独立让他想要自己从宿舍走到琴房。妈妈抓着他的手一个一个台阶、一根一根柱子教他触摸,然后终于能站在他身后看着他完成。这也暗示着妈妈能放心裕翔一个人上大学了。

小洁是个普通的女孩,虽然时常臭脸,但是一旦跳起舞来就仿佛坠入天堂。小洁虽然热爱舞蹈,但是家里不让她念书,于是她搁置了舞蹈的梦想。裕翔和小洁的第一次相遇是裕翔大学报到那天,小洁在学校发传单,那时小洁没看到裕翔,而裕翔没有听到小洁的声音。第二次相遇是在社团招新上,阿清问裕翔他喜欢什么样的女生,裕翔就听见小洁的声音了,而小洁还是没看到他。第三次相遇裕翔在车水马龙的路边,热心的小洁停下车来帮助裕翔,这一次小洁看见了裕翔,并且在慧心小学里看到裕翔的琴技,他们成为了朋友。裕翔和小洁说如果不去试试,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哪,正是这句话鼓励,让小洁日后能重拾舞蹈。裕翔和小洁回家乡那段中,在花房里成片的文心兰,象征着舞者,这令小洁深受感动,裕翔虽然看不见,但也一定能感受到文心兰的美丽。

小洁带裕翔去海边,平软的沙子让裕翔卸下了对未知的恐惧,更是因为小洁的引导,他才敢放心去触碰无边的大海。我强烈要求这边要放《很靠近海》啊!裕翔和小洁都在为各自的梦想而努力着。在一帮损友的帮助下,裕翔最终沾上了青年钢琴比赛的舞台上,他也战胜了一直萦绕在耳边的恶魔。当整个世界都暗下来,裕翔仍然流利地弹过黑白琴键,一束光照下来,裕翔成为了焦点。自此,裕翔成名了。

小洁去参加了国际舞团的甄选,她没有录伴奏带。但是平行时空下里裕翔的琴声给了她力量,让她犹如天鹅般,慢慢体验舞蹈的魅力。小洁失败了。但是可喜的是她重返校园了,并加入了芭蕾舞社,至少她离梦想又进了一步。

影片平实之中又带着励志,温情中又来点幽默。对于台湾电影的现状,太多的小清新片讲述的是青春里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逆光飞翔》算是一种另类,但又固守着台湾本土的优势,再加入黄裕翔真人真事还亲自出演实属不易。

如果對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地,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即使眼睛看不见,心还是能感受到梦想的远近。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篇5】

——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文/小梦

“逆光飞翔”这四个字看着竟是这样子熟悉的。突然间心里觉得六月仿佛是与飞翔,与蝴蝶相关的日子。

六月的高考里,江苏省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我会觉得竟和“逆光飞翔”这四个字也有着些密切的联系——逆着光而飞翔。再者,同事苗苗一再邀请我同她一起去蝴蝶生态馆感受了那生命之轻。很多时候觉得选择一部电影,也是与它结下了一份尘缘。

他,从小就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沉默,静坐,因为他看不见。

他,尝试着听所有的动与静,声音和画面,色彩和神态,因为他看不见。

他,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用双手弹奏起一串串动人的音符,虽然他看不见。

他,不曾掉过泪,即使他生活在一片黑暗的世界里,虽然他看不见。

他,每次的比赛几乎都是第一,虽然他看不见。

“还不是因为看不见才拿的第一!”别人的嫉妒却是他的“看不见”,可是他们能体会那“看不见”的伤痛吗?从来到这个世界时就看不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于是这个孩子不得不直接在心灵上开起一道窗,让那亮丽照进来。可是,那一句刺耳的“因为他看不见……”成了他内心永远的伤痕。

她,因为被迫放弃跳舞的梦想而做着买送饮料的小工,将寄托放在跳着街舞的男朋友身上,看着他跳舞也许内心会有些满足。男朋友最终又认识了一同跳街舞的女孩并暧昧热烈,她站在雨中与天空一起伤心地哭泣。饮料店同事告诉她:“你喜欢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跳舞的样子。”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她爱的是跳舞,内心深处的梦想,在一次送饮料中她看着正在教跳舞的老师怔住了,她对舞蹈的渴望愈发强烈,泯灭的星星之火终于一再燃起。

阳光灿烂的日子,他和她相遇了。在马路中央他看不见,她用电动车载他到了某个小学,看着看不见的他耐心细心地为小学生们义教音乐,她又激动又感动。因为音乐的梦想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她看到了他即使看不见仍然能弹出美妙的乐章,无法看到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他却比常人做得更好,因为他钟爱钢琴,他从没放下他喜欢的事情。终于,她有了更强的动力拾起从小热爱舞蹈的梦想。她告诉他什么叫舞蹈并手把手教他舞蹈动作,他让她闭着眼睛带她走在他回家的路上让他感受这一段不睁眼的路程。在每一个日子里他和她相互鼓励,成为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一起在各自的梦想道路上前行。她录音给他:

闭上眼睛

跟你一起去感觉

在没有光的世界里

踏出的每一步

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因为有你

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

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

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

谢谢有你

让我明白

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

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原来故事的男主人公是真有其人,且从现实中走上银幕分享给了大家。一直对那一类特殊人群持有说不上的崇敬。这部电影让我也想起了星光大道里走出来的杨光,多么渴望光连名字都泛着光。他也是个微微发胖的男孩子,唱歌非常好听,因为带着真挚的情感,尤其是他为妈妈唱的《你是我的眼》一直唱到了所有人的内心。虽然看不见,但是他们内心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光明。

在这部电影里,男孩与女孩的相遇擦起的火花燃起了梦想之火。光亮再一次照起的时候,他们都看见了看不见的。男孩在自己独特的光圈里看到了女孩舞动着的美丽柔软的身躯,那律动从头,颈项直至到手,到足尖,是那么与众不同。他终于欣慰地懂得自己并不是真的看不见,他能看到,因为他的心看到了。女孩子在男孩指尖落在钢琴上的舞动里看到了坚强,信心,勇气和一刻也不曾停息的梦想,那是逆着光仍在努力地追逐和飞翔。

他和她终于看见了之前彼此不曾看见的,那就是身后那一道逆光。在逆光里他指尖的舞蹈仍在律动;在逆光里,她足尖的舞蹈仍在翩翩着,你看见了吗?那“逆光飞翔”的美妙。观后感》

相信《观电影《逆光飞翔》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电影绿皮书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