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汤姆和伤心的鲁鲁读后感

汤姆和伤心的鲁鲁读后感

鲁庄公同样值得推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鲁庄公同样值得推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曹刿论战》是《左转》中的名篇,通过简洁扼要的叙述和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影响。曹刿的远见卓识、当机立断以及一介匹夫在外敌入侵时对国家的担当被千古传诵。一国之君鲁庄公却成了曹刿的配角甚至反面,用他的“鄙”衬托曹刿的“远谋”。其实鲁庄公才对这场战役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鄙”仅表现在军事上,其他许多方面,都非常值得推崇。
首先,他忠于职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他尽心尽力地把本职工作干好,为国家大多数人谋利益,自然会获得人民的拥护,这是打赢这场以少胜多战役的基石。虽然他自己一开始对这一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得需曹刿提醒,但如果他玩忽职守众叛亲离,曹刿多有谋略也无能为力了。
第二,他不畏强暴。面对强大的霸主齐国的入侵,他立刻准备迎战,并且跟曹刿乘一辆战车到前线指挥,这是顽强不屈的姿态,激励全国军民奋起抗敌。正因为“公将战”,曹刿才请求入宫拜见他,愿意帮他成就大事。如果他首先被强敌吓破胆割地赔款苟且偷生,那就是“一君无能气死全国”,曹刿哪还有报效国家流芳千古的机会?
第三,他礼贤下士有识人之明。曹刿并不属于“肉食者”,本来没有资格参与这场战役的谋划和指挥。但庄公不凭出身给人贴标签,而是礼貌地接见了他,容忍了他对自己毫不客气的反驳,并且通过短暂的会面、对话认定曹刿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从而加以重用。能够识人、用人是作为君主、领导的重要品质。
尤其重要的是他的开诚布公和自知之明。他不像某些身居高位的人一样刚愎自用装腔作势,生怕别人知道自己不行。他清楚军事是自己的短板,但决不护短。他发现曹刿是内行,是忠臣良将,就对曹刿言听计从,跟曹刿乘一辆战车,完全听取曹刿的不同意见,从而取得战役的彻底胜利。
最后,鲁庄公虚心好学。战役已经大获全胜,他决不放过向行家学习的机会,放下一国之君的身段“问其故”。换成某些领导,早就炫耀自己知人善任大肆庆功去了。就凭这种态度,他一定会不断取长补短,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由此可见,鲁庄公忠于职守、不畏强暴、知人善任、坦诚自知、虚心好学,很有君主风范,值得大家尤其各级领导推崇和学习。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论“鲁庄公的鄙与不鄙”_读《曹刿论战》有感1000字


读过《左传》中《曹刿论战》一文的人都知道,它通过描述曹刿和鲁庄公在齐鲁长勺之战的战前准备、战时指挥、战后总结中的言行,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暴露了鲁庄公政治上的目光短浅和军事上的急躁冒进,提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核心的观点

不错,大敌当前,鲁庄公虽然列举了应战的三个条件,但他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放在首位,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放在第三位,以为主要靠得到他封赠的几个贵族首领率领士卒冲锋陷阵,就能打败齐军,没意识到取信于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意义,把贵族的力量至于人民的力量之上,本末倒置;他还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放在第二位,以为虔诚地对待神灵,就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打败齐军,盲目迷信。另外,他不懂得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兵不厌诈的战略战术,急于指挥军队出击和追击,轻举妄动,急躁冒进。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确有鄙的一面。

然而,鲁庄公能弗专衣食、以情治狱,说明他是一个廉洁公正的君主。其次,他能纾尊降贵,接见曹刿,跟曹刿共同探讨应战的条件;能从善如流,不刚愎自用,又能任人唯贤,不嫉贤妒才,愿意跟曹刿同车上阵,听从曹刿的意见,放手让曹刿代替自己指挥作战;还不耻下问,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从中学习战略战术,吸取教训。可见,鲁庄公还有不鄙的一面,这正是他跻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要资本。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正如我们既要否定鲁庄公的缺点,又要肯定鲁庄公的优点一样,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一个君主不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无所不精的全才,最要紧的是他能像鲁庄公那样廉洁公正,亲近民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从善如流,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不刚愎自用,不独断专行。

说到鲁庄公,我不由得想到毛泽东。

在第一点上,毛泽东尚能做到。他在《沁园春雪》中客观评价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在第二点上,晚年的毛泽东则完全比不上鲁庄公。毛泽东因为对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盲目模仿苏联的建设模式,而且头脑发热,急躁冒进,搞什么三面红旗大跃进,幻想15年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经济建设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坚持错误,对婉转批评的刘少奇和直言讽谏的彭德怀怀恨在心,残酷迫害,以一场席卷全国的***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鲁庄公和毛泽东的人品,真是天差地别啊!我觉得,一个领导者,人品上的鄙较之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上的鄙更可拍。

狼王梦读后感300字:同样的爱,同样的梦


《狼王梦》这个奇怪的名字非常引人瞩目。好奇心让我买下了它。

回到家我立马打开书看了起来风华绝代的母狼紫岚放弃了属于它的爱情,全身心的投入培养孩子成为狼王的事业中去。望子成龙不再属于人类的用词,狼也一样。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紫岚选择了什么?但最后,伟大的梦想终始破灭。可怜的小狼仔们在母亲狼王梦的驱使下走向毁灭,伟大的紫岚与老雕一起被狼群渐渐遗忘。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感觉我们与小狼仔们同病相怜,天天背着学习的压力,家长们每天都少不了一句:作业做完没?聊天的话题全都是有关孩子学习的事儿,听着就让人耳朵发痛。放了假还得上培训班。学习、艺术一样不能落下,唉!什么时候才能解放呀!

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的爱,同样望子成龙的梦!

动物与人同样高贵


说到认识沈石溪,那还得从妈妈给我订《中外童话故事》说起。那时,我读小学三年级,对每月寄来的《中外童话故事》新奇不已。我记得很清楚,在总第252期上,有一篇名叫《保姆蟒》的童话。当时,我看这篇童话时,光顾沉浸在蛇的世界中了,想象满屋子的蛇是多么的恶心,使人悸怕。只是看到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时候,我迷迷糊糊地感觉到保姆蛇好可怜。

四年级的时候,我清理掉了好些书,唯独没把登有《保姆蟒》的那本《中外童话故事》书清理掉。虽说这本书已经被我翻烂了,书页也有点泛黄了,书皮也快脱落了,可连我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为何只留下这一本。

在文章的下面注释处,用黑墨印着清晰却不起眼的“本文作者沈石溪”几个字。我猛然想起,在家里,在书柜的一角......那天放学,我比平常快了十分钟到家,在杂乱不堪的书柜中翻找起来......书房被我弄得一片狼藉,但终究我还是找到了那本《中外童话故事》。我脸上有掩饰不了的兴奋,是发自内心的兴奋,无缘无故地。我又重新完完整整地把《保姆蟒》读了一遍,逐字逐句,非常投入。

这是一篇写人与蛇之间的情感的文章。提到蛇,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起鸡皮疙瘩。可慢慢看下来,你会对这条忠诚的保姆蛇产生好感。在遥远的曼广弄寨子,住着一户人家。在一位好心的猎人召彰推荐下,夫妻将信将疑地让一条蟒蛇,当了照看儿子的“保姆”。山寨很不安全,但保姆蟒很称职,替 儿子吃掉了蚊子赶跑了老鼠,还为保护儿子被老豺在脖子和背上撕开了好几个口子。可这对夫妻由于“嫉妒”儿子对“保姆”好,胜过对自己,就一心想摆脱保姆蟒。他们调到允景洪去工作了。一天,丈夫在街上碰到来买农药的召彰。召彰说,他们走后,那条保姆蟒还待在他们废弃的那间茅草房里,用笛声也引不走,喂它什么也不吃,到临死前还咬着儿子那件小汗衫......

这则故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越看越想流泪。想不到保姆蟒对儿子的感情是那么深厚,思念儿子的程度竟达到“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了。真是与人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动物啊。

真的,动物与人一样,都是大自然中的生命,唯一不同的是动物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人会用语言表达罢了。但我要说,动物与人同样高贵。

读《童年》有感-童年不同样


趁着暑假,我又把我看了两遍的《童年》从箱底翻了出来。为什么看了两遍还要再看?因为前两遍我没看懂什么,只知道大概的情节:小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日。阿廖沙在这每天看到的都是令人作呕的丑事,舅父们为了家产争夺斗殴,愚弄弱者,毒打儿童等等。但同时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

前两遍,我好比看一部普通的小说故事,粗略知道了故事情节,就没后文了。这次,第三遍,我仔细看完了《童年》,却有了一番思考,那就是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

小阿廖沙渴望读书,为了读书遭受屈辱、欺凌,却仍然拼命读书。我呢?还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因为不想去,闹别扭,结果和妈妈一起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慢慢大了,也没见得有多爱读书。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阿廖沙渴望自由,渴望美好生活,脱离那些可恶、虚伪、丑陋。我呢?活在当下,想干吗就干吗,却不停的在说愁,好象不懂得知足,永无止境的抱怨不休,只知道获取,不懂付出,不知道我是幸福的。

我是幸福的。

社会虽然黑暗、环境虽然艰苦,但年幼的阿廖沙凭着一份倔强,不断追求,无论结果如何,总之他凭着一份信念一直坚强的走下去。

我的社会、环境不知要强几百倍,但信念却逊色得多,我漫无目的的在浪费着自己的岁月,我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天时地也利了,就差我自己来人和了。

读《走出西段庄》有感


读《走出西段庄》有感

沁县在外乡亲王丁栓、王绪文、王丁戌兄弟三人合著的《走出西段庄》一书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我饶有兴致地拜读了该书的最后审定稿,我为能成为《走出西段庄》的第一读者而深感荣幸和自豪。捧读此书,深被三兄弟情系桑梓、热爱家乡的精神所感动。敬意油然而生。

近年来,随着出书热的兴起,特别是许多离退休老同志将各自的人生经历、奋斗足迹,以回忆录的形式自传结集出版,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我县也有好几位老同志、老前辈用他们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峥嵘岁月和人生历程。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我曾得到了县内多位老同志所著的赠书,为他们的沧桑经历和奉献情怀深深打动,不由自主地写了好多篇发自内心的读后感想。读了《走出西段庄》一书,我的心里更是感触很深。

我是利用晚上在单位值班的间隙读了《走出西段庄》终审稿的。兄弟三人合作出书,本身就是一个特色、一大亮点,说明了三兄弟和睦相处、和谐团结,更显现了他们都有文化底蕴;再就是一看《走出西段庄》的书名就很有创意。随着鼠标的拖动,一页页情真意切的文字呈现眼前,字里行间流露出兄弟三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对已故父母双亲的无尽怀念。读《走出西段庄》像在品一杯香茶、也像在呡一壶老酒,更像感受一段历史。兄弟三人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各自的真情实感和心路历程。作为他们的晚辈,我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读此书的,大概断断续续花了将尽一个月的时间才读了一遍。有时读到动情处,我的眼泪也不禁夺眶而出。

《走出西段庄》一书,虽是三人合写,但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条理清晰,读此书,是在读一种精神,读一种团结互助、进取向上的精神;读一种情怀,读一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书中没有一句自我表扬的个人赞歌,没有一句诋毁他人的情绪之词。王丁栓、王绪文、王丁戌兄弟三人,老大已八十多岁高龄居住在太原,老二在北京也八十岁了,老三在长治,今年也七十多岁,他们联合出书,真是一个创举,相互间配合的如此默契,令人钦佩。顺着他们书中的描述,我走进了书中的西段庄,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王丁栓、王绪文、王丁戌兄弟三人出生于我县定昌镇西段庄村,他们自幼勤奋好学,热爱读书,先后从西段庄走出,读书求学,学有所成,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为祖国、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长兄丁栓从小懂事听话,积极分担家务,教弟弟学习功课,后来在太原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大成绩,退休后还独辟蹊径,搞电脑画画;二弟绪文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是当年全省唯一被北大历史系录取的的山西考生。他大学毕业之际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粉碎"四人帮"时,他还被组织安排负责了看守工作。老三丁戌大学毕业后,凭着踏实敬业,从基层干部做起,先后任公社书记、县纪检书记、副书记、市局领导,还是长治市第一届书协主席,而且是截止目前沁县籍唯一的一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多次在各地举办书展,深受好评。王家三兄弟学有所能,功成名就。他们儿孙满堂,个个出类拔萃。如今,他们的儿女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王绪文的女婿曾是公安部主办的《啄木鸟》杂志社主要负责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丁戌的孙女王圆可今年以沁县一中高考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国公安大学录取,他们家可谓书香门第,人才辈出。

在《走出西段庄》一书中,兄弟三人用较多的笔触抒发了对故乡无限的热爱和对父辈无比的感恩之情。他们家的大门的匾额上写有"树德务滋"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其实,这是他家的家训,他们的父亲多才多艺,农家杂活拿得起放得下,样样是行家里手,尤其是他的编织炕席的手艺远近有名;农忙之余,就被人请去织席子、编粮囤,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他不仅勤劳能干,而且思想开通,把树德务滋作为家训,教育孩子刻苦读书,报效国家。他们的母亲识字不多,但通情达理,友善乡邻,在丈夫去世后,含辛茹苦又当妈又当爹把孩子们抚养成人步入工作岗位。王家父母追求真理,思想进步,在抗日战争时期,节衣缩食,积极支援抗日救亡运动,肖文玉、郭绍文等一大批革命前辈都在他们家住过,开展宣传发动工作。1946年,被誉为雷锋的导师的韩万金在奔赴前线前,妻子临产,他便将快坐月子的妻子改梅安顿在王家,王丁戌的母亲精心伺候韩万金的妻子,亲如一家,在当地传为佳话……

前不久,王丁戌老师亲笔书写

"天道酬勤"四字赠与我,予以勉励,令我感激不已。他是国家级书法家,能得到他的墨宝,我非常高兴。我在查阅了词典以后才明白了王家的家训——树德务滋的意思是:为人民谋福祉,将德惠最大限度地施惠于广大的劳动群众。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走出西段庄》一书,图文并茂,字真句切,闪光点很多,是一本好书,我还要好好读它。

劲 丰

三屯庄读后感


三屯庄读后感(一)

戈壁侠

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三屯庄》这本书,一下子特别怀念故乡。于是,提笔在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作为游子,我们能带给故乡点什么?谨以此向作者致敬。

作者谢耀德先生是咱独山子人,谈不上熟悉,但时不时还可以见面寒暄一二。以前他的书读过一册,写的是关于古代十大诗人的,很棒。这书是文人雅士各种传说、轶事的大集合,读来爽快,增长知识,所以至今仍留存于书架。

这本《三屯庄》,50多万字,的确有点厚。

一向我对厚卷都有种畏惧感,担心自己读不完,辜负了作者的心力。所以每每拿到厚卷时,我都会大致翻阅一下,一般不会为封面上名家推荐、题签之类所动,主要是看其装帧、行文、文风或者个别小段落,以此来确定是否要读,是详读还是略读。

谢耀德先生的这本《三屯庄》说的是一个以其故乡木垒为背景的故事。作为非本地人,无法考证那里的刀光剑影、爱恨情仇以及波折跌宕中到底有多少原型类的东西。既然是小说,也大可不必计较。不过我想,不可能全然虚构,一鳞半爪的传说和史实之类是该有的。否则,把一个过于虚构的故事生硬地搭架在故乡的头上,一般于情感是不忍的。 能把厚厚的《三屯庄》几乎一口气读完,都得益于此书的故事。至于是如何的引人情节,不必赘述,观者自知,不观者仅仅凭借这里的只言片语也不能详得,索性一句不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那里或婉约,或豪放,或富庶,或贫瘠……都埋了我们太多的思绪。不过我们有多少人用思想挖掘过藏在故乡灵魂深处的故事呢?即便有,又有多少人有能力把挖掘来的故事化为有意义的文字表达呢?相信不会太多。

故乡是美的,其实每个故乡又有她原本的神秘,越是年岁久远越是有许多口传的离奇。每个人都对故乡有特别的情愫,我们脑海里的自己家的房子、院落,周围的山、树,乡亲、邻里,到处都牵挂着我们的记忆和思索。谢耀德先生恰恰用文字构造的故事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尊敬。

没和谢耀德先生交流过,甚至酣畅淋漓地看罢后,也没有给谢耀德先生发一个短信。

不知谢耀德先生用多久码完这本关于故乡的文字,不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耗费了不少心血。甚至有时候,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谢耀德先生在电脑上挥汗如雨、挑灯夜战的样子。

成就一本书,很难,绝对不是光靠文笔好、想象力强就能做到的。要知道历史、民俗,更需要了解医药、武术、农事、曲艺、刺绣等等各种知识,否则文字难免浮在空中,不着地,那样的文字一定没啥生命力。谢耀德先生这本小说,以新疆木垒为背景,构思精巧,故事丰满,有历史的沧桑感,看来个人积累的确不是一点。

自古墙内开花墙外香。谢耀德可能为外地读者所仰慕,前两天还得知他受邀回母校演讲的消息,但在独山子尤其是周围人看来,他仍是一个平常的上班族,相貌行举寻常。这也正应了那句,独山子虽小,但藏龙卧虎。

虽然未和谢耀德先生聊过读此书的感受,但对此书还是有确定评价的,那就是六个字:黄绢幼妇外孙。这个评价与曹操和杨修观曹娥碑的典故有关,在此不释,想了解的,自己寻解吧。

来新疆几十年了,许多地方尚未造访。不过,因为此书,木垒似乎让我有了前往的欲望。作此感想的,可能不止我一人。这或许是此书的另一种效用,也是谢耀德作为游子为故乡作的一种贡献吧。

三屯庄读后感(二)

一轴西部风情画卷

李婷

我虽从事数学教育,却偏爱文字,喜欢读书,通过文字领略各地风情、时代变迁。读谢耀德老师的长篇小说《三屯庄》(原名《西部边魂》)很是喜欢,加上他是家乡人,写的是本土历史变迁,读来更加亲切自然。

谢耀德老师生于60年代末,80年代末离开木垒到东北上大学,毕业后在独山子工作,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写作,发表作品200余万字,著有《酥油灯》《荒原之恋》等7部。拜读他的作品如品一壶老酒,浓烈而酣畅,又似喝一杯清茶,余香漫漫,回味无穷。

品读《三屯庄》时,我总是读一阵停一阵,书中的情境需要闭目遥想,那些遥远的画面才能徐徐展开,慢慢体会,真是回味无穷!想着要是能听听作者本人的讲解,那真是三生有幸了!在此期间我真的有幸和谢老师取得了联系,并且还和谢老师通了电话,谢老师非常热心的为我做了讲解,希望我把读后的感觉和建议反馈给他。我非常高兴,真想好好写一篇文字,可是真要下笔才发觉自己的局限,尽管心中万语千言却无法表达。可又放不下对《三屯庄》的喜爱,我又认真地读了一遍。

《三屯庄》的故事围绕民国时期东城的三个大户周、谷、尤三家的兴衰巨变展开的,小说从同大个子的婆姨生了九个丫头开篇,叙述了这里生活的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和乡土风情。作者以新疆百年历史的动荡为大背景,讲述小人物的命运。

本来出生名门,身怀绝技,家道没落的同大个子不得已流落异域,本想在东城古镇安分守己踏踏实实过日子,却偏偏身逢乱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间都不得安宁,最终还是没有躲过劫难,因枪伤未愈抱憾离世。

同大个子的大女儿同桂云,在作者的笔下是个充满正能量的女子,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在周家大少爷周青峰的引导和鼓励下,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民主救亡抗日救国的道路,从她的身上,让我看到了无论在哪个年代,只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不屈不饶的精神,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忠诚善良的品格的人,都是值得让人敬佩的。

算命先生红麻子,虽是个道士,却始终相信“富贵在天、谋事在人”的道理,他对事对人看破不说破的原则让人肃然起敬,这“职业道德”也可让他修道“成仙”了。

不识字但擅长说书的杨大嘴是这个村庄的“宣传员”,可以说他也是这个村庄和外界政治思想的一个连接,虽然其中有很多事情他也说不清,但在那个年代,又有谁说的清呢?

还有那被命运捉弄的水红袖,虽身份低微,却也努力生活。被旧思想束缚又无能反抗的金巧巧、殷素素,虽在外人眼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实质却命运悲苦,在封建家庭的浊流中渐行渐远,最终命送黄泉或孤独终老。

未曾谋面的周家大老爷,长年卧病在床,奄奄一息,就像将要被推翻的旧时代,再好的风水也没能扛住周家的衰败……

周家大少爷周青峰,虽出生在地主之家,却能够走出腐朽的屯庄,投身革命,不幸英勇就义,可歌可泣。

还有许多许多的人物,都由自己的性格和身边的人影响着,述说着不同的命运和生活。

谢老师在此书中讲述的这晚清民国时期新疆木垒东城的百年沧桑,它似一轴西部风情的画卷,漫漫向我们展开了家乡的历史变迁。这里记录着周、谷、尤三家的兴亡成败和新疆各种势力的你争我斗;这里回忆着一个家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一个国家的血脉信仰;这里叙述着古老的村庄人民朴实的生活和华夏儿女铿锵前行的步伐;这里歌颂着最后的乡约抗粮救民的壮举,还有为新疆和平解放英勇就义的志士仁人的那种浩荡。

《三屯庄》里藏着木垒曾经的秘密和辉煌。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山城昔日的繁荣,更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木垒乃至新疆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木垒这座小城是寂静的。多少年来,这里的人们都过着这种与世无争、优哉游哉、慢悠悠的生活。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生活在这里是颓废的,没有什么所谓的追求。读了《三屯庄》,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我为生活在这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现在正是初春,山城木垒还很冷,但天却狠狠地蓝着。我想,木垒河的雪也快要化了吧?仿佛听到那很久很久以前就流淌着的河水叮咚低吟。咬牙沟的杏花要开了吗?异乡的游子都想回家了吧,木垒等着你。

《三屯庄》里,有老一辈人儿时的回忆,有木垒人繁衍生息的气息,更有屯里人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日子。我们现在享受的正是祖辈用他们血的教训换来的天日。更得感谢作者用生动的文字讲述了家乡的历史变迁,让我们有幸了解和品味。

那遥远的商队络绎,还叮当着驼铃声,你是不是只把那屯庄当成了驿站,可曾遥想过他昔日的繁荣?岁月沧桑留下的旧痕,残垣夕阳便是我对家乡最深的眷恋。

不经意间,所有要说的话只想呢喃成一首小诗:

三屯庄里述边魂,

胡杨林中听风萧。

悠悠冉冉似牧歌,

缥缥缈缈如梦幻。

李婷,木垒县小学教师,文学爱好者,偶有作品发表。

三屯庄读后感(三)

一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小说

芦永丽

九月的一天,我去新华书店小逛,老远就看见书店门口上方挂着一条红色横幅:“祝贺本土作家谢耀德《三屯庄》出版”。谢老师正埋头在门口给读者签名。

谢老师是我仰慕已久的本土作家。我赶紧进入店里,拿起一本《三屯庄》请他签名,谢老师的字体遒劲有力,潇洒飘逸。我本想请教几个问题,亲耳聆听教诲,无奈读者太多,只好怏怏离去。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谢老师的历史文化随笔《不朽的诗魂》,让喜欢古典诗词的我爱不释手,一读再读。作者通过屈原、曹植、陶渊明等十位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用或平实或激情的笔调梳理了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尤其是序言中开篇第一句话:“一个时代需要一种伟大的精神,一个民族需要一个伟大的灵魂”,深深打动了我,从此“谢耀德”三个字深深地刻在了心中。

《三屯庄》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为我们展现了民国初年至和平解放这一时期的新疆历史,通过晚清民国甘陕移民故事,借助周、谷、尤三大屯庄,从个人、家族纠葛等历史细节入手,描绘出一幅生动形象的历史人文图景。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爱恨情仇、家谱秘密传奇,情节环环相扣,命运跌宕起伏,一部悲凉壮阔的西疆风情画卷,读来大呼过瘾,欲罢不能。

《三屯庄》更是一部民国新疆志书,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我对新疆的近代历史并不清楚,更谈不上了解,读完这本书,我对新疆那段特定历史有了深刻体味,清楚了新疆枭雄杨增新独掌新疆十七年期间对新疆的贡献和执政特色;伊犁、塔城、阿勒泰归入新疆的历史背景;新疆“三王”(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独裁统治时期新疆的发展变迁;马仲英三进新疆;新疆上层的勾心斗角、政权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台;蒋介石政府对新疆的掌控和计策;陈谭秋、毛泽民、杜重远等无数共产党人为新疆做出的贡献;新疆反帝会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新疆解放前夕,历史的风口浪尖之际,陶峙岳将军放弃“东进“,做出“守边’历史抉择的背后艰险;乌斯满之流对新疆的分裂。通过此书,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民国新疆历史,更加明白新疆的稳定和平来之不易。

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打开书本,“口里(内地)”、“麻缠(麻烦)”、“落窝(孵蛋)”“塌头(没用)”等土的掉渣的新疆方言随处可见,让生在新疆长在新疆的我亲切无比,乡村俚语中的“四欢”:空中的旗,浪中的鱼,十七八的姑娘,青草上的驴。“四辣”:青罗卜,独头蒜,抬头婆娘,低头汉,形象又生动,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还有那首《倒霉歌》:

骑猫去,套了蹬;

喝凉水,把牙嘣;

睡炕上,把洼滚;

坐车里,鞋磨通;

打咳嗽,把腰拧;

蚊子叫,耳震聋。

荒诞夸张,令人捧腹,细细品觉,却生活味十足,作者在阅读史料、了解民俗方面一定下了不少功夫。

借助本书,又让读者了解了本土婚丧嫁娶、种植耕作、祭祀崇拜、配冥婚等民间习俗,谢老师是新疆本土作家,又是民国时期甘肃移民的后代,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结合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这部乡土文学力作。

目前仅拜读过谢老师的《不朽的诗魂》和《三屯庄》两本书,题材不同,风格迥异,可是有一点相同:一拿起读来,就不忍放下,想一气读完,才觉酣畅淋漓,这与谢耀德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高超的写作驾驭能力分不开的。各界对谢老师的《荒原之恋》评价甚高,一直未曾拜读,希望能早日与此书相会。

《小鲍庄》读后感


《小鲍庄》读后感

唐山四十九中尹璐

假期一位老师向我推荐了王安忆的《小鲍庄》这本书,这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在小说中,小男孩捞渣可谓是“仁义”之乡“仁义”精神的体现者。他生下来就让人看着“仁义”,以“亲热人、恬静人”的“仁义”之相博得大人们的厚爱;他以“仁义”之心感化了对他天生不满的鲍五爷,以“仁义”之行吸引与折服了周围的孩童,同时,以“仁义”获得了“三好学生”奖状;最后,又以“仁义”的牺牲,获得了英雄的美称,得到了“永垂不朽”的留名。

故事的转折在于涝渣的死,他的死成全了鲍仁文的文学梦,成全了拾来和二婶的生活,成全了文化子和小翠子的爱情……好像小鲍庄许许多多的问题都随着涝渣的死有了转机。这个转机是随着那种封闭的生活状态的打破而来,虽然打破这种状态的代价是有些残酷的,但作者却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认同:涝渣是故事里像精灵一样的人物,从一开始作者就给他蒙上了一种带着宿命意味的传承色彩,他身上那与生俱来的仁义道德成为小鲍庄精神内涵的一种集中体现。

也许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就是对现实的一种希冀。这样的“仁义”感天动地,这样的“仁义”让人心酸,这样的“仁义”读来心疼,这样的“仁义”读来让人敬畏......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让我们相信并努力做一个真正仁义之人。

暑假九寨发生七级地震,多少仁爱之人不顾生死奔赴前线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我对四川有特殊的情感,当即给身处当地的朋友打电话询问情况,朋友安然无恙,曾是九寨沟形象大使的她因照看孩子不能及时赶到现场,但她不能安心在家,马上动员所有亲朋好友,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灾区做力所能及之事。

越是遇到大灾大难,我们就愈团结,因为我们身边多的是真正仁义之人。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一:《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梁鸿女士的《中国在梁庄》是今年我读的第二本记录中国现实的书。我非常感谢梁鸿女士的文字,让我这个几乎一直生活在城市的人,对中国的农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我并不认为梁庄能代表中国。

在梁庄历史的这部分,文革的内容让我深思。在我这1、2年的阅读经历中,关于文革的内容不时出现。而且,每次新出现的关于文革的文字都比前一次阅读到的更血腥更残暴。在本书中,作者的相关叙述详细而生动。通过那些文字,我能感受到巨大的仇恨,更可怕的是:这些仇恨已经事隔了2、30年,却几乎都没减弱变淡。我在通读完全书然后重新再翻阅回顾时,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文革在很多年前就结束了,可是当年做过的那些事并不会因为革命结束了而被遗忘或被当成没发生过。那些欺负人和被欺负的人,在文革结束后仍然生活在同一个村庄里。也许平日里表面上大家都装做没事了,可是仇恨的种子已经埋藏在那些被害人家人的心里,当有机会报复时,按照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必然会做到以牙还牙我突然就对部分国人的冷漠和对这个国家的恨有了新的理解。而政府,好像连一句对不起都没说过

在梁庄现状方面,我觉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泛滥并不见得全是坏事。廉价劳动力成本本就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大优势,而且目前国内存在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和对于技工的需要非常大的现状,如果政府能对这部分不想读书的年轻人进行引导,不仅能壮大技工队伍、提高农村收入、保证我国的劳动力竞争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继续保持优势,对于未来国家的社会安全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是如果真的推行这样的政策恐的话,恐怕会被舆论认为是歧视农村吧。

在书的最后,作者感谢了自己的家人。在阅读这段是时候,我的感觉特别奇怪:其他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幸,就只有作者家家庭和睦、团结一心、幸福美满我觉得我读到了一种优越感。然后当作者说他的孩子已经喜欢上玩泥巴、喜欢上农村,他的儿子接触到了大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时,我发现我再次读了优越感。对农民的优越感我还能理解,毕竟相对于村里的人来说,作者算是个成功人士;对于城市人的优越感我就无法理解了:在农村里玩泥巴是亲近大自然在城市的沙坑里完沙子就不是?在农村的烂泥地里奔跑是亲近大自然在城市的植物公园里奔跑就不是?相较于农村车到处乱开的状况,城市里的车几乎都在自己的车道里,对于孩子而已不是更安全吗?相较于农村的卫生状况,在城市生活健康不是更有保障吗?身为一个母亲,到底是为什么会感到高兴呢,我理解不了。

无论如何,这是本诚恳的书。考虑到国内现在这种写实的书几乎没有,强烈推荐。

【篇二:《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着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篇三:《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作文】

《中国在梁庄》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述了河南穰县梁庄近30年来的变迁,以近似纪实手法呈现了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流于形式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问题。

这一本书的作者是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10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是梁鸿分别于2008、2009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在书中,梁鸿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人生故事,他们的情感和所面临的问题传达出了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

《中国在梁庄》一书共分八章,通过一个个作者熟知的乡民的口述,分别落实到蓬勃的废墟村庄,今天的救救孩子,离乡出走的理想青年,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被围困的乡村政治,农民的新道理之忧,乡村的未来梦想等问题上,所有的这些汇集了梁庄的现状,传达出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梁庄的留守老人芝婶也明白现在虽然出门打工致富,但是小孩教育成问题。农村的教育素质更低,年轻娃儿们出门跑,不管自己娃们,爷奶们只能管吃饱穿暖,不会教育,那些数学题根本不会解决。老人们知道孙子长期留在自己的身边,给孩子带来父子女分离,家庭割裂,情感伤害等心理问题,但面对忙于在外奔波的子女,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芝婶奶奶也只能用那有啥门,大家都是这样子来冲淡这一切的痛苦。留守儿童不只是梁庄才存在,大部分的乡村都存在这一社会问题。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两个方案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但我们社会可以试着步步推进。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快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大量外流的农民工返回家乡,这样家长在发展家庭经济的情况下,可以照顾,教育子女,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留守儿童入城难的问题。

在农村里,照顾孩子都是老人的任务。老人没有劳动力基本上带孩子都是年老的一份工作。老人们的思想十分落后,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带大了就足够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情况是怎样。孩子学习上不能教导他们,在发育期间的基本需求也不知道。所以说留守老人对于现代来说是一个十分大的危机。

农民工到外面打工,把家庭都掉下了,对于未来的发展,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事情。农民为了生活不断往外跑,但却很少时间与孩子们相处,这很容易会现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分离状况。但不到外面打工却不能把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所以在中国最哭的是农民,最悲的也是农民。尽管如此,但所有的农民工都会一个共同的思想虽然身在城市,但永远都是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有人说过,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村出来的。在作者的叙述中,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篇四:《中国的梁庄》读后感】

周日,到锡市新华书店,随便翻书,《中国的梁庄》深深吸引了我。梁庄是个村庄,河南襄樊平原的一个普通村落,作者梁鸿,从这个村庄走出来的女儿,将这个村庄30年来的变化呈现在我们面前。

农村富了,比过去有钱了,耕地不用牛了,点灯不用油了,有的住上楼房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新闻联播上看到老农民的形象都使乐呵呵的。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千万个农民工的归属感在哪,作者在两年利用寒暑假50多天时间里,通过细心观察,总结出来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在这本书中。

那些留守在老家跟随爷爷奶奶受不到良好教育的儿童,那些彷徨游荡找不到合适职业的少年,那些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有老无所依的老人,少数留守在土地上的农民,农民盖上房子的欣喜,外出打工的过年回家的表情,爱的缺失、乡村贪官、一一展现出来,勾勒出了一幅当代农村真实的画面。在作者笔下,梁庄是败落、晦气、毫无精神的,在城镇化进程下,乡村的精神已经被抽干。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在城市化进程的种种危机。我一口气读完了书,却不知道说什么。在许多城里有钱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但绝不是以梁庄为代表的庄园,那里应该是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高云淡,心止如水。有吗?只有在梦里追忆。

中国在梁庄,在书店里突看这本书的名字时,看成了中国的梁庄,为什么中国的在梁庄呢?读完了这本书,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曾经在乡村。当今中国有两张面孔,一张城市;还有一张叫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在乡村,中国的改革进程步伐关键在梁庄这样数以万计的乡村。封面上的几句话说得好: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书中描述的几乎全是和梁庄有关的人和事,作者和我是同龄人,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村里的坑洼、坑洼里的鱼、游泳的孩子,各家的鸡鸭鹅在村中央树林里觅食,泥泞的乡村小路,骑着自行车到很远的集镇上学。不同的是我们村的城镇化进程没有梁庄这么快,外出打工的少。但乡情、乡村文化是同样的。我感叹作者对乡村的这份浓厚的感情,她带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对当前农民状况的疾呼,也是对自我精神的救赎。

乡村模式、生活方式、村落文化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量农名工涌向城市,他们虽然身在城市,永远都是异乡人。我想起了星光大道走红的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的水,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留在那时光里。这首歌之所以引起共鸣,唱出了农民工的迷茫与悲伤。

梁庄分明是中国当前农村的真实写照,面对不可抗拒的城市化进程,究竟是应该鼓掌欢呼,还是沉默。通过这本书,我有所痛,有所思,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对乡村朴素的淳厚的情感有了更深的思考。

【篇五:《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近日读了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本书的作者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10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

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是梁鸿分别于2008、2009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当梁鸿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眼前的景象与记忆有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现在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曾经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场她决定要用笔去记录农民的伤痛和矛盾,记录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展示一些问题。

梁鸿在书中所展现的文字却在朴实之中蕴含了别样的细腻与华美,使得这本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读起来颇有一些散文的气韵,这恐怕和作者本人文学工作者的身份分不开。然而,在这样一种堪称优美的笔触之下,呈现出来的却是残酷而令人无比震撼的现实。书中,作者通过对自己故乡穰县梁庄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在村庄生活的亲人、朋友、村民、干部等各色人物的访谈,以一个村庄为样本,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了经济大潮冲击之下,传统农村日益破败、消亡、崩解的不争事实,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她的叙述,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在作者所记录的一个个访谈之中,我们仿佛能够真切看到坐在她对面的那个农民汉子的身影,从他或她的话语中,体味当代农民的痛与悲,苦与闷,困惑与迷惘,挣扎与无奈她的文字,揭开了经济腾飞之下新农村建设的温情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也许有人并不认同这种悲观的视角,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比以往应该更好才是。从绝对收入角度,农民的生活水准是提高了。然而,这却难以掩饰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后者充满活力的发展面前日益迟缓的脚步。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之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作者在书中把农民也分成了几种人:

坚守土地的农民:一年到头,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仍然只能混个温饱种地虽然免税了,但是肥料、种子、人工在不停地涨价。种一年地下来,也只是落个原地转。

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这里过着缺乏爱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游戏,读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

留守老人:年迈的身体还要照顾幼小的孙儿,他们浑浊的双眼里饱含着希望六七十岁的老两口,既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能当好吗?

进城的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他们却永远都是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篇六:《中国在梁庄》一书读后感】

今天,又看完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一书。

这是一本描写现实现在农村的真实生活。看完后,一惊:这也叫作品,在我的内心,只要是文学作品,哪怕是传记、报告文学,它都有在现实上加工的东西,至少给人以惊奇、给人以新鲜、给人以震撼、给人也吸引。可这本书,纯粹就是身边最寻常的事和现象,你从东西南北,那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比如,在我生活的川北乡村,这太平常无奇,看完后,想:这也叫书,它就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流水帐嘛。

可一再思:农村的变化真的如此,一深想,让人悲哀!或许这本书没有奇特,就是最大的深刻。

我在农村呆过,不过说实话,二十多年,没在农村亲自生活过了,但六年前,我在乡镇初中教书,我的妻子家在农村,偶尔回去,见到、听到的完全都是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梁庄!不过,我是见怪不怪了,没有作者那种济世的胸怀。或许,我从来没有像作者那样,生活过在农村,但现在离开了农村到了北京,她对农村的变化如此,有如此的震惊和深刻。因为我现在即使在一个县级市里教书,但可以说,或许我从未离开过农村,对它的变化虽有感知,但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正如作者所说,我对农村的感觉,是慢慢来的,就像用火慢慢加热的水里的青蛙,到死的危险时,都不知不觉,或许生活在县级的所有人包括人民公仆,都是我这种感受,并未觉得什么,更何况是身在其中的农民呢?

可一看这本书,我静静思索:这真的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旁观者清啊!

书中说的,我都见过,甚至经历过。

农村,平时真的没了年青人,只有老人和小孩。家境好点的,连小孩都随父母到城里上学,或者到城里上私立寄宿学校,只剩下了老人。有时和妻子回她们农村,只有陌落的房子,很少有人。老人就在路边打打麻将,过着日子,农民的负担是少了,但文化精神生活可怜的少,这才是作者提的最深刻的问题。包括老人的赡养,这也是我在农村见到的最揪心的事。只有每到了过年,乡镇的街上才会有了人气,可年一过,乡村又沉寂下去了。

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点,我的体会深些,因为我是教师。

留守儿童,留守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教,不仅是学习,更担心的心理教育。我常劝说一些家长,留个家长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初中三年,很重要,未来对孩子只有一次,孩子再大点,出去也行,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将来。可家长也有苦衷:不出门打工,虽说现在农村负担少了,但经济来源单一,只有出去打工,才能挣钱,挣钱为了孩子,也知道孩子现在重要,可没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家长也清楚,读书的出路并不明朗,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现实的读书无用论,让家长首先选择的是去挣钱,这是现实,这也是生活。所以,家长都双双出去打工,挣了钱,让孩子有好点的读书环境,可那时已经晚了,可即使孩子读不书了,有了钱,可以让日子过得好点,孩子也可以出去打工,总比,守着孩子教育孩子读书,而且读书,要成就孩子,那是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付出多少就一定能好成绩的,若读不出来,以后孩子既没有了前途,家里也没了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出路不像原来,可以看到光明和未来的。

每次,我给留守学生的家长谈话,劝其留下来,陪孩子时,说实话,我都言不由衷,因为我也能确定孩子的将来如何,可我一直坚信:读书、教育孩子要靠父母,而不是老人甚至亲威们,他们可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可我找不到更好的说服我自己的理由,让家长能安心留下来。

还记得自己从疆回川时,住在农村时的场景:傍晚,一个院子里所有的老老少少,聚集在古老的核桃树下,一边吃着饭,一边聊天的热闹场面,大人说笑着,小孩戏嬉着,一直到月亮明亮之时,才各自散去;还记得,大人们对各自孩子的学习的重视,那种对读书的神圣感。

生活是该好起来了,但愿它不以失去人的精神家园为代价。

【篇七:《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怀着困惑、犹疑、欣喜、伤感交织的情感读完《中国在梁庄》一书。合上书本那刻,肖邦的钢琴曲在书房流转萦回,凉风从敞开的窗子灌入,雪白的窗纱随风飘动。我的思索随风越飘越远,飘过山川,飘过溪谷,飘过草原,飘落在故乡的河流是的,作者梁鸿笔下的梁庄,让我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也唤醒我对故乡的回忆与留恋。此刻,我有淡淡的忧伤。我知道童年的时光、故乡的岁月,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而我现在能做的,仅仅只是通过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为我日后回忆的时候,帮助我暂时回到过去或者留住往昔,帮助我挣扎着反抗时间,有机会重新爬上美好岁月的山坡,看万物在各自的世界里尽情尽性,自由生长。

《中国在梁庄》,是一部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本书重点关注农民与土地、留守儿童、老人赡养、乡村政治、农村道德、教育、村里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等问题,作者用了5个月的时间,以访谈、调查的形式,行走在乡村与各色人物交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质朴的文字,使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慢慢浮出历史的地表。由此透视当代社会变迁中乡村的情感心理、文化状况和物理形态、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现代性追求与中国乡村之间的关系。一个村庄如何衰败、更新、离散、重组?这些变化中间有哪些与现在、未来相联系?哪些是已经毁灭就永远不会再有,但对我们民族来说又非常重要的东西?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却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沦陷,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的农民和乡村那里。作者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须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须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从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远的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使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家庭是不完整,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荒凉。我们所看到的经济腾飞的背后、城市繁华的背后、哪些喜人数据的数据背后,是用无数个消失了的村庄换来的。正如作者所言,中国人在20世纪完成的,不过是一个产业资本从形成到过剩的历史进程;而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完成的,则是一个金融资本因产业过剩而异化,并且必然走向过剩的历史进程。梁庄,只是最近三十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发人深省。

梁庄的所有这些问题,在生养我的西岸村同样存在。

西岸村在九十年代中期,村子里常住人口多达两千余人,是乡里人气最旺盛的村庄。每天天还没有亮,村子就被从各家各户的厨房里传出碗盆清洗的声音、孩子的哭闹声中惊醒,开始新的一天。早饭过后,年轻人外出工作,老人缝补煮洗,孩子们成群结队游玩。村子逐渐回复平静。夏日的夜晚,村子里的人吃完晚饭后,习惯性地从自家拿着凳子,到村头的晒场上来乘凉。大家大声聊天,谈论各种话题,好不热闹。一些精力旺盛的孩子结伴玩耍,稍微年幼的,在父母的怀抱中入睡。深夜的时候,逐渐有人回去,但是依旧有人躺在腾长椅子上休憩。生活简易纯朴。

村子后山下,有一条河流。河流清澈见底。各种各样的鱼游玩其中。清晨,村里的年轻人挑着水桶到河里装水,女人们提着衣物、瓜果蔬菜到河边清洗。傍晚,河流变成了亲子沐浴场,父亲们带着自家孩子到河里戏水、捉鱼。欢声笑语,一片和谐的景象。而这样的好景不长,大概是我上高中那年,乡里引进了几个项目,工厂依山而建,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河流一旁的土地也被镇府征去搞开发。童年时的河流,如今已经变得狭窄不已,河面上流淌着各种垃圾,白色塑料袋,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发出难闻的气味。经过桥面的人神色冷淡,脚步加快,一些年轻时尚的男女则捂着鼻子,匆匆而过。

2005年市里开展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村庄建设,按照想要富、先修路的思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乡里通向镇上、通向县里、通向市里的公路,实现乡镇公路路路通。西岸村的村民为充分享受到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同时为更好地通过市场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纷纷沿路而建起了二三层的小洋楼,部分村民还建起了商业用的店铺。从2007年到2014年,7年的时间里,公路两旁的水泥结构的新房、商铺,仿似雨后的春笋,在一夜之间破土而出。而与此同时,西岸村就像一座被掏空了的煤窑,一座座老房子枷上了一把把铁锁,人越来越少,走动在小路、田头、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以及幼童,整个村庄被屋前屋后的荒草、废墟所统治,毫无生气。没有了人气村子,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灵魂的西岸村,将在历史的河流中慢慢消失。

2014年清明节,我回了一趟西岸村,青砖黑瓦老宅子,承载着我整个天真无邪、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可现如今,老宅子里的六间房子已有三间坍塌,院里杂草丛生,堂屋的大梁不见踪影,房顶的瓦片被人揭走远远看去,老宅如同风烛残年的老妇,命数将尽。我瞬间明白了,十年前当家人举家搬迁到镇上时,当我提着笔杆子进城时,老宅子的使命已经完成,属于它的辉煌时光已过去,而昔日那些属于我的欢乐时光同样也过去。

著名学者熊培云曰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故乡。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个个的消失时,当许多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人,我想我是幸运的。当然,我知道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随着县城扩建步伐的加快,故乡也终将难逃消失的命运。但纵然它已经面目全非,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上,回到那个灵魂的归处。

【篇八:《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着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篇九:《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近日,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一部作品《中国在梁庄》。它是作者梁鸿利用假期时间,重返自己的家乡,用时5个月做了一系列客观真实的调查后完成的一部纪实性乡村调查,获得了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等各奖项。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朴实。文字很朴实,内容很朴实,纯粹就是乡村里最寻常的事和现象,无论是在哪一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她以一种最朴实的方式,用中国在梁庄的形象为缩影,给大家展现了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

书的主要内容是,当作者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记忆中的故乡已改变得面目全非,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现在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曾经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场等一系列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其实每个人仔细想想,自己的家乡感觉上是经济越来越发达,变得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富裕了,但自己家乡的土地、树木、水塘、河流、建筑、房屋等等难道真的变得越来越好吗?只要每个人慢慢回忆、细细感受对于自己家乡,就会发现自己一直没去注意的乡景与十年前记忆中的乡景真的有着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看到的水塘是干净的,现在却变得浑浊的了,成了蚊虫的滋生地;老家以前有个小学来着,好像现在也关闭了;我们家乡也有个水库来着,以前可是蓄水丰足视之清晰浅绿,倒是现在像个小河了,水中还停留着挖沙机器是的,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乡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是比以往更好了。但是乡村的生存状态,并不见得真的有比以前有所改善。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父母爱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中年的倾巢冲向城市,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小孩,这些少年正值身心疯长阶段,处于一个思想萌芽的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更无法享受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从小他们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怀中成长长大,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在这么一个缺失父母之爱的环境里,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这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认知水平的欠缺。在这种环境下,能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简单的。有些孩子很无辜的丢失了生命,有些孩子或许自暴自弃,厌恶学习、迷恋网吧、谈情说爱、打架斗殴走上辍学道路,更严重的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很多农民在城里辛苦劳动,却买不起房子,也无法带上自己的子女,在这个城市中,他们找不到自己的根,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他们辛苦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不能享受家庭欢乐,被迫跟父母、孩子分离,有些夫妻还得两地分居。离家打工使得他们更本无法给予孩子父母之爱,无法孝顺父母,无法跟与伴侣相处,无法享受一个普通的家庭带来的温暖。他们不但在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更失去了自己在家乡的落脚点,他们渐渐迷失。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隔代教育,道德缺失这些村庄出现的问题正处于一个循环怪圈中,比如农民工问题引起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牵动的隔代教育问题,其实,这些本质上就是一个问题经济问题。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始终是农村的剥夺者,农村依旧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充当着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家庭是不完整,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梁鸿的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诚然,我们必须得看到农村的未来,必须得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政府,我家的农村问题会得到解决的,农民也会过上富裕生活的。正如,我们有目共睹的,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只能说,政府还需加大对于农村的建设,还需投入更多的财政到农村建设上,制定出更多有利于农村的措。经济基础绝对上层建筑,我国人民仍需继续努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做贡献!让我国经济得到真正腾飞,让人们可以共享劳动成果,让人们的生后水平可以更好!

【篇十:读《中国在梁庄》有感】

梁鸿以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态度与执念,深入自己的家乡,做以客观真实的调查,书之平易朴实的语言,用中国在梁庄的形象和缩影,映射了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展书,我们既可随着她步履行走,随着她的眼晴观察,她用心灵感受的大地,让我们观书即以行走在真实的乡村。一本普通的薄薄的《中国在梁庄》她娓娓道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进城的农民工、隔代教育、亲情缺失、乡村政治、生态与发展、新农村之新等等乡村一系列问题,给予我们强烈的心灵震动,与时代产生共鸣。迷失在现代的我们,应该感谢梁鸿,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也道出了农村人的心声。

《中国在梁庄》梁鸿书之以八章:我的故乡是梁庄、蓬勃的废墟村庄、今天的救救孩子、离乡出走的理想青年、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被围困的乡村政治、农村的新道德之忧、乡村的未来梦想忠实的记录了一次次的访谈,没有任何的弄虚作假,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借助于录音笔,用她的脚步行走在乡村和各色人物交谈,平和的记录自己家乡的现状,映射出了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

和众多读者感触的一样,梁庄真的只是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感觉我的家乡境况和书中写的没有多大差别。虽说父母在我三岁时就举家搬离去了县城,但是每年的寒暑假我是必要回老家的,因为老家里还住着与我流着同样血液的亲人。对于家乡,因为每年回去几次,会去倒是待在奶奶叔叔家多,大概也是很少出去的缘故,在我的感觉中,老觉得家乡没什么变化,但对于故乡的生活状况,总体来说我觉得是越来越好了。但细细想来,对于自己家乡的土地、树木、水塘、河流、建筑、房屋等等难道真的没有变化么?我的故乡其实也存在着类似梁庄的问题,我慢慢回忆、细细感受对于自己家乡,发现自己一直没去注意的乡景与十年前记忆中的乡景真的有着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看到的水塘是干净的,当时清晨奶奶就会在那里洗着衣服,现在却变得浑浊的了,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我们老家以前有个小学来着,堂哥们小学就在那里读的,好像现在也关闭了;我们家乡也有个水库来着,以前可是蓄水丰足视之清晰浅绿,倒是现在像个小河了,水中还停留着挖沙机器是的,从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看,当代乡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是比以往更好了。从绝对收入角度看,农民的生活水准是提高了。但是乡村的生存状态,依然还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

关于留守儿童父母爱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好像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们时不时的在报纸、期刊、电视、甚至网络上可以看到关于这类问题的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中年的倾巢冲向城市,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小孩,他们独自恪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空与大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了城市,可不得不留下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留守在老年人身边。而这些少年正值身心疯长阶段,处于一个思想萌芽的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更无法享受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从小他们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怀中成长长大,在他们蒙蒙胧胧长大过程中,对于父母的认识和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或许会很难相处、也或许会造成感情的难以理解,而父母在无法与孩子正常沟通及产生小小的矛盾时,这些孩子或许会产生很大的反感、甚至心理产生排斥。

很多农民在城里辛苦劳累,买不起房子,也无法带上自己的子女,在这个城市中,只能成为远的异乡人;他们幸苦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有些夫妻还得两地分居。离家打工使得他们更本无法给予孩子父母之爱,更无法管教子女。在如今这个不确定的社会里,缺爱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负面的价值观,在这些负面价值观逐步深入且渲染下,造成群体的统一。总的来说,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在这么一个缺失父母之爱的环境里,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这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认知水平的欠缺。在这种环境下,能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简单的。有些孩子很无辜的丢失了生命,有些孩子或许自暴自弃,厌恶学习、迷恋网吧、谈情说爱、打架斗殴走上辍学道路,更严重的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比如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因儿子外出打工,五奶奶照管着11岁的小孙子,但她根本管不住调皮的孙子。一天,孙子趁她做饭时到河里玩水,淹死了。另有一个老人照看4个孙子,一年夏天4个孙子全部在河里淹死了。再比如,科子家小孩子老打游戏、上网,奶奶说他,他不听就算了,还反过来给他父母告状,说他奶奶的不是。最令人震撼的是一直给人很乖很文静的,学习相当不错的王家少年,因为看了黄碟,杀死了八十二岁的老太又将其强奸;这是多么残酷的乡村图景,又是多么地触目惊心!

虽然很多农民出门打工致富了,但是那些留守在家里的小孩,教育却成很大的问题。中国大部分村庄对于留守的儿童好像都属于隔代教育状态,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我虽在老家待得不多,但我的村庄也是如此。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大部分采用的是这种监护的方式。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再加上祖孙辈年龄差距大,很多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小孩,真是力不从心。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再加上如今社会就业压力的残酷,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很多儿童在小的时候就想好以后的出路,什么中考后就和父母一样出去打工。比如很讽刺的乡村教育:梁庄小学,教书育人,居然变成了梁庄猪场,教书育人。正如书中所写: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这里过着缺乏爱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游戏,读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

教育是社会进步,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觉得政府要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取消不公平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同样也为城市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跟市民待遇应该是同等的,他们的子女就也应该在父母所在的城市享受同等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于在农民工集中地区,应该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家长们也要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学校要加强管理,倾注关爱;地方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写的这里,我看了前面所写的,感觉有点罗嗦,才发觉:什么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隔代教育,道德缺失这些村庄出现的问题正处于一个循环怪圈中,比如农民工问题引起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牵动的隔代教育问题,想想,这些好像就是一个问题经济问题。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问题我是不懂,但是还是想表达一下我看书之后的感想。正如我们看到的,当今的中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还有待高速发展,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阶段城市和农村出现经济差距是必然的,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我国经济要腾飞,但我国还处于第二产业时期,工业化的发展造成的经济冲击,使得大量劳动力涌入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我国要发展经济,就得有所牺牲,就如沿海经济就比我们中部发达,出现农村平困局面也就不可避免了。但是,经济的发展也不能牺牲农村为代价呀,更不能以牺牲农民工为代价吧。但是社会就是这样了,中国的经济起步了,沿海城市也发达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倒是有待崛起了,农村一直是平困的,更是危机不断的,农村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的。所以,政府又得处理农村问题了,政府还是得向农民有个交代的。领导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带动后富,这就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的,我们都看到了,中国出现了一堆富二代,也出现了一堆官二代,但农民的孩子依旧过着平穷的日子。

在当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始终是农村的剥夺者,农村依旧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充当着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家庭是不完整,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梁鸿的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我们当然不能说政府抛弃了农村,政府不是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的政策么。就如,我们高中政治考得最多的就是三农问题、城乡互哺,还有现在的新农村建设问题,这些大概就是我们这些90后有点熟悉的,关于有利于农村建设的政策。但是,我国的农村,我国的农民依旧得充当着我国经济腾飞的牺牲者,现在,以至短暂的未来都是。诚然,我们必须得看到农村的未来,必须得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政府,我家的农村问题会得到解决的,农民也会过上富裕生活的。正如,我们有目共睹的,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只能说,政府还需加大对于农村的建设,还需投入更多的财政到农村建设上,制定出更多有利于农村的措。经济基础绝对上层建筑,我国人民仍需继续努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做贡献!让我国经济得到真正腾飞,让人们可以共享劳动成果,让人们的生后水平可以更好!

【篇十一:《中国人在梁庄》读后感】

书里有很多我们熟知的农村现象,也有一些我不知道的。

我无法理解那个强奸了老人并将其残忍杀害的高中少年到底是为何这么做,他的内心到底埋藏着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孤独、好奇,还是缺失的人性?

作者在书中写到了他北漂的哥哥。我被她哥哥的经历所震惊了,迫害他哥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整天打着为人民服务口号的地方。纵使他哥哥为了谋生违法乱纪地去当黄牛,那也不意味着他可以被随意地贩卖给黑心窑厂被残忍的剥削。

我记得曾今有一个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一个他自身的经历,他说他当时刚刚去北京教书,买了一套房子,他从老家请了熟识的人来帮他装修。有一天,那个兄弟出去买材料,因为由内而外都散发着一种农民工的气质,所以他就被公安带走了。如果不是那个老师及时发现,想必那位老乡也会被送去一些黑心窑厂当苦力吧!

如果一个社会会让人们莫名其妙的消失,那么这种恐慌感应该会造成大动乱吧!纵使这种莫名的消失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通讯的不发达或是科技的落后,但是究其本质,还是社会与制度内部的腐朽。

现代,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人口都开始大了规模的流动,这种流动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的劳务输出带来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而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也被一种无尽的孤独感所吞噬,他们的那种不归属、不存在感也许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

我的家乡在安徽宁国,经常听我妈妈说我们那边的农村人都很富有。这种富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土特产的种植,二是政府征地所赔付的补偿金。

今年大旱,听说南极的山核桃都旱死了,因为农民为了提高山核桃的产量,把山核桃周围的其他植物都砍掉了,所以一旦遇上大旱,土壤根本留不住水。现如今,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鼓励农民在主要的经济作物周围也要适当的留出一些空间给杂草。

也许现实就是要在一次次教训中不断地进步吧,纵使我们知道生态与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不愿一开始就主动去遵循那一套规律,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也许只有毁灭才能带来重生。

作者最后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农民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够过上幸福、团圆、现代的生活?

希望有一天,这种可能能变成现实。

【篇十二:《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梁鸿女士的《中国在梁庄》是今年我读的第二本记录中国现实的书。我非常感谢梁鸿女士的文字,让我这个几乎一直生活在城市的人,对中国的农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我并不认为梁庄能代表中国。

在梁庄历史的这部分,文革的内容让我深思。在我这1、2年的阅读经历中,关于文革的内容不时出现。而且,每次新出现的关于文革的文字都比前一次阅读到的更血腥更残暴。在本书中,作者的相关叙述详细而生动。通过那些文字,我能感受到巨大的仇恨,更可怕的是:这些仇恨已经事隔了2、30年,却几乎都没减弱变淡。我在通读完全书然后重新再翻阅回顾时,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文革在很多年前就结束了,可是当年做过的那些事并不会因为革命结束了而被遗忘或被当成没发生过。那些欺负人和被欺负的人,在文革结束后仍然生活在同一个村庄里。也许平日里表面上大家都装做没事了,可是仇恨的种子已经埋藏在那些被害人家人的心里,当有机会报复时,按照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必然会做到以牙还牙我突然就对部分国人的冷漠和对这个国家的恨有了新的理解。而政府,好像连一句对不起都没说过

在梁庄现状方面,我觉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泛滥并不见得全是坏事。廉价劳动力成本本就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大优势,而且目前国内存在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和对于技工的需要非常大的现状,如果政府能对这部分不想读书的年轻人进行引导,不仅能壮大技工队伍、提高农村收入、保证我国的劳动力竞争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继续保持优势,对于未来国家的社会安全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是如果真的推行这样的政策恐的话,恐怕会被舆论认为是歧视农村吧。

在书的最后,作者感谢了自己的家人。在阅读这段是时候,我的感觉特别奇怪:其他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幸,就只有作者家家庭和睦、团结一心、幸福美满我觉得我读到了一种优越感。然后当作者说他的孩子已经喜欢上玩泥巴、喜欢上农村,他的儿子接触到了大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时,我发现我再次读了优越感。对农民的优越感我还能理解,毕竟相对于村里的人来说,作者算是个成功人士;对于城市人的优越感我就无法理解了:在农村里玩泥巴是亲近大自然在城市的沙坑里完沙子就不是?在农村的烂泥地里奔跑是亲近大自然在城市的植物公园里奔跑就不是?相较于农村车到处乱开的状况,城市里的车几乎都在自己的车道里,对于孩子而已不是更安全吗?相较于农村的卫生状况,在城市生活健康不是更有保障吗?身为一个母亲,到底是为什么会感到高兴呢,我理解不了。

无论如何,这是本诚恳的书。考虑到国内现在这种写实的书几乎没有,强烈推荐。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一):重返与迷失

于小胖

曾不止一次地听村里人说,他们很少去"队里"(村委会),上面给啥政策发啥钱,别人有的,没落下自己就行了。

这些轻描淡写的话,没有引起我的特别注意,但它就像深埋心底的种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发出芽来。而这阳光和雨露,正是来自梁鸿的专著《中国在梁庄》。

短短200多页、20万字出头的非虚构性著作,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这个浮躁时代"速食""速读"的文化特质。一篇篇他者自述与作者解读,既富有人情味甚至传奇性,又不失理论的概述与规律的总结。

这终究是一部文学作品,不可能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实施得滴水不漏,也不可能像政府调研报告那样,提出诸多可操作性政策建议。虽然少数观点存在以偏概全之嫌,但作为观察中国农村问题的一本小书,这些不足依然瑕不掩瑜。

作者梁鸿重返她生活了20年的故乡梁庄,以某种情感和预设,去梳理中国农村问题的蛛丝马迹,既有"曾身在其中"的独特优势,又有血缘人脉的调查便利,对人物的刻画生动、具体,对村史的概述精炼、深厚。

在此仅简述几点深得我心之处:

一是农民与政治。在我少得可怜的农村见闻中,我发现不少农民对政治不感兴趣。本书作者对这一现象给出解释:政府—村干部—农民三者之间始终是三张皮,没有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当代的农村政策不停地改变,时好时坏,身在其中的农民不知道哪一种东西还真正属于自己,包括土地。因为没有拥有过权利,农民也不认为有哪些是自己应该关心的事情(230页)。

作者很巧妙地避开了人治与法治的矛盾,政府和政策实施者公信力与农民失信感和剥夺感的博弈。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现实中,仍有不计其数的施政者触碰和挑战农民的"患",由此造成社会动荡,增加社会成本。

本书也简要分析了农民与干部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这些矛盾由此前的国家政策造成,比如上世纪90年代使农民负担日趋加重的"三统五筹"政策;另一方面,村干部享有特权,并在这特权中谋了私利。如果这一点不解决,中国农民与村干部、政府之间的矛盾仍然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63页)。

二是农民与现代性。"很多人也想过上现代化的日子,而不是生活在博物馆里。"西藏一名社会学者曾这样对我说。对农民而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劳苦生活,在现代科技和消费文化更甚的今天很难维系。经济发展使乡村结构发生了改变,乡村文化与观念变革也纷至沓来。

当作者漫步在前往老屋的路上,曾经的小道杂草丛生,而在紧邻公路的地方,村里的有钱人建起一座座洋房,它们不远处,又是反差极大的破败旧居。作者认为,以姓氏为中心的村庄,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的聚集地,村落结构的变化,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变化,农耕文化的结构方式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的状态,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中国的乡村进行着博弈,它们的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30~32页)。

农村现代性的另一结果是"留守儿童"问题增多。本书以王家少年杀人强奸一案为例,指出:没有人提到父母的缺失、爱的缺失、寂寞的生活对王家少年的潜在影响,这些原因在乡村是极其站不住脚的,而乡村,又有多少处于这种状态的少年啊!谁能保证他们的心灵健康呢?(第70页)

另外,"父母身份与孝道的世俗化"也是现代农村的一大特色。书中,几位受访的农村老人受到孩子的气而不敢吱声,并在背地里颇有怨言地帮忙照看孙子、孙女,"孝顺"二字杳无踪影。这些事例反映出:传统的文化机制遭到破坏,孝道观念失去了文化与社会基础,儿子、儿媳根据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来对待父母,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交换关系,双方必须对等地给予(210~211页)。

三是农民与世事变化中的不变。在农村,信主之人屡见不鲜,作者对信主的妇女遭到家人蔑视的现象进行剖析,总结出农村未曾变化的生活理念: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一种务实文化,踏实地生活,这是第一要义,个人的精神追求,夫妻情爱往往以扭曲的方式被处理(187页)。

当然,很多人在进行抉择时,比如婚姻选择,对待亲人的态度等,仍然遵守一种未曾明说的规则:个人性的丧失。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试图在一种扭曲中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

概观全书,一种压抑与无奈遂由心生。也许本书作者的另外一本专注《出梁庄记》,会对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给出答案,从而让人看到新生的曙光。

书中提到: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情感联系越来越淡,剩下的只有利益关系。这一点,不敢苟同,至少在我去过的一些农村、牧区,农牧民依然对土地、草原怀着崇敬与感激。又或许是现代化的风潮未曾大规模地来袭,"田园牧歌"似的理想与艰辛,依然是他们人生的主题……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二):不曾忘却的故乡

陈春梅

为响应学校号召,本着假期里认真读书的想法,在过年回老家的行李箱中充满期待地装进了当代青年学者梁鸿的《中国在梁庄》这本书,计划着在假期里看完。熟料事与愿违,回到老家,先是小侄子第一次回老家要完成一个归家仪式——宴请亲朋和乡邻,宴请之后有个重要活动,就是请塆下(村庄)的婆姨婶娘嫂子们喝甜酒(注:家乡称米酒为甜酒,煮好后内加切片的糍粑,非常美味。一般人家添丁进口都要请乡邻喝甜酒,以示庆祝),于是婆姨婶娘嫂子们成群结队地拿着鸡蛋和糖(乡村礼节,虽然受邀,但往往也不好意思空手前往)带着孩子们来喝甜酒了,场面一如我儿时记忆中那般热闹非凡。于是我义无反顾承担起帮母亲煎甜酒招待乡邻的任务来。不知不觉中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根本没有机会拿出书来。过年了,一年没见的年轻人都回归村里,整天忙着串门子、寒暄、四处跑着拜年,带着孩子在大自然中尽情疯野,看书的事自然又搁置了。真正静下心来看完这本书,竟还是在返郑之后的这几天。

我不曾到过梁庄,梁庄也不是我的故乡,但通读《中国在梁庄》这本书,却发现梁庄与我的故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作者梁鸿一样,我也是一个对故乡极其眷恋的游子。因为这几年父亲生病、去世,处理各种事情频繁的归家,与故乡多了近距离的接触。在近距离的接触中,对故乡的演变,多了份迷茫和不解。比如农村孩子高失学率的问题;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外出打工夫妻的情感生存状态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离村租居读书孩子的身份认同、心理归属问题;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裹挟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当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却无一例外构成乡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弊病"的组成部分。

梁 鸿

梁鸿深入乡村,用赤子般的深情、田野调查的理性、散文般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生动、复杂、既传统又现代,既充满了"新"却又处处"千疮百孔"的村庄,这里承载了所有外出的游子对故乡的记忆。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故乡变了,儿时的记忆找不到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的故乡河水清清,水草青青,水里游的有各种鱼儿,两岸是绿油油的农田,农田不远处是葱绿的树林。而现在,依村而流的这条河,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臭水沟,河里鲜有水流,四处蔓延的是盛满淤泥的水草,河床两边散的是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下一场雨还好,大水可以带走一部分垃圾,如果长时间不下雨,河道就演变成一个天然的垃圾场。河两岸的农田大多数都被填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高耸立却又空荡荡的楼房。农田不远处的树林早已被砍得光秃秃的,一部分变成了农户自主经营的板栗山;一部分上面搞经济种植,几年过去了,经济种植不见效益,山却因此荒了。每次回家面对故乡那干巴巴的不再有潺潺水声的河道,面对河坝下游那个硕大的黑潭似的水沟(这是现在住在河道附近人们日常洗衣洗菜的地方),心中总是有无法言说的难受。

梁鸿在书中对故乡河的蜕变有着令人触目惊心的描写:"整个河道上散发着一种可怕的臭味儿,是夏天化工厂旁边流出的废水经过高温蒸发后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儿,是某种坏了的发酵物,甜丝丝的,又带着血腥的味道。这些气味使所有走近的人禁不住头晕、窒息、呕吐。河面上漂浮着各种白色、黑色、杂色的泡沫。在那漩涡回流的地方,用打火机轻轻点燃泡沫,"呼"的一下,火就沿着岸边的泡沫蔓延开去,能延续百余米,非常壮观。它突然释放出来的味道,足以把人熏倒。"

我的故乡虽然没有工业化工污染,但在日渐趋繁的聚居迁移进程中,在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故乡的河道不可避免地干涸了,人们的生活看似越变越好,可生活的环境越变越糟。长此以往,不敢想象。正如梁鸿在书中所说的那样:"河流,一个国家的生态命脉,一个民族未来的保障。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却把它提前终结了,我们生活在干涸、散发着臭味、充满诡异气息的河岸两旁,怀着一种绝望、暗淡和说不出的恐惧。如果这一切再不改变,大灾难要来了。或者,其实已经来了。"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仍每天习以为常地到已经变黑的河水中去洗菜、洗衣。或许,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河流的干涸蜕变,其实是环境变坏的一个危险信号。

梁庄现状

梁鸿在书中还提到一个农村普遍存在,让人倍感震惊的问题,就是因上学成本的增加,上学出路的不可预见性而造成的农村"读书无用论"这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光是存在于梁庄,在中国很多农村也都普遍存在,包括我的故乡。其实这是现代农村发展进程中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大量青壮年离乡背井跑生活,产生大量留守儿童,造成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电脑网络游戏难以抵御的诱惑,读大学的"高成本、低收益"(很多农村孩子读完大学后依然面临困窘的就业现状),让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求学未来丧失了信心,包括孩子自己。于是就出现了初中读完就辍学然后追随父母出去打工的现象。据了解,这种初中读完就不愿再读的情况在农村不在少数。这个结果让我感到万分惊讶,我以为就像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求学时候那股精神劲一样,现在的孩子对"读书改变命运"是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的,而事实恰恰相反。这是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乡村会一如既往地出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更多的打工一族。他们很早离乡,却一直挣扎在城市的边缘,从事着最底层的体力劳动,挣着最少的工资养家糊口,而他们的孩子又大多数丢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延续着他们父辈不可避免的命运。他们无法融入城市,却过早脱离母土,变成漂浮的浮萍,哪里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中国在梁庄》里所描述的故乡种种现实的问题,实是中国大多数村庄都面临的现实。梁鸿从一个"归乡者"和"去乡者"的双重视角,多方位地展示了当代村庄在变革大潮中凸显的问题:渐成废墟的原始村庄、离乡青年的生存境遇、留在村庄的老年"闰土"、农村面临的"新道德"之忧等等,但我们又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而全盘否定村庄的发展,毕竟,这里是实现"中国梦"最基本的元素。

透过《中国在梁庄》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有无数如"梁庄"一样的村庄,她是我们最原始的家园,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乡土中国其实是最本色的中国,虽有许多弊端,却仍心存变革的梦想。令人欣喜的是,国家正在大力打造美丽乡村,美丽乡愁,我们的村庄正在变得好起来。这是每一个离乡游子心里最值得欣慰和骄傲的事情。我虽离乡多年,心却从不曾离开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能勾起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借用柯灵在《乡土情结》里的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来表达我对故乡的深情。希望在"中国梦"的引导下,故乡会越变越美,故乡的人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一)

田园无牧歌

『简介与评价』

梁鸿对故乡梁庄的田野调查,以社会学工作方法为基础,以对故乡、对农村、对中国的理解与同情为底蕴,看似客观的笔触之中,凝聚的是深情,更是诘问。这是一年来最具独创性的散文写作之一,作者以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剖析故乡,剖析中国,而书中呈现的现实,则触目惊心。  作为一位年轻学者,梁鸿走出书斋、走向故乡是为了使学术与言说回到坚实的土地与活的人生。现代背景中的故乡书写,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焦点之一,但"梁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仍显出迫切的意义。梁鸿以复杂多端的角色和角度,呈现当下的、具体的村庄,在忠直而谨慎的描述中,梁庄成为了认识中国乡土之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标本。

『读后感』

我看过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评价,"真实"是出现最多的词汇,确实,《中国在梁庄》真实的让人感到害怕,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梁鸿写出了对农村底层人民的悲悯与爱。强奸老太的王家少年在她笔下不是一个犯罪分子,他只是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疼爱、心理畸形的少年,可悲可叹,法律只能在他犯了错误后去惩罚他,却不能为他从小失去的关爱买单,更可怕的是,村里的人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面对质问,村里人的回答是:不都是这样过的。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抹杀了孩子经历过的所有痛苦,无论是心灵上还是身体上,有了这句话,农村孩子的命运注定是要重蹈覆辙。

建昆婶、菊秀、春梅等等一系列的人,大多相似,死亡总是笼罩着梁庄,掉进坑塘的小孩子、吐血而死的二柱、被判死刑的王家少年等等,太多的悲剧发生在梁庄里,所以村里人被刺激的麻木,书中有一章叫做成年闰土,颇有些鲁迅先生的意味,就像人性大多如此。梁鸿写扭曲的宗教信仰,不同于有些作家的抨击暗讽,她静静地阐述着农村妇女的自卑、被压迫,长期的压抑使她们透不过气,所以她们寻求安慰,所谓信仰,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的一套说辞罢了,而这些,没有人去关心,村里人只关心庄稼的长势,房屋的体面,存款的多少。

读《中国在梁庄》是不用经历大悲大喜的,最终读完,有的也只是无奈,有人说梁鸿写这些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既没提出解决办法,也没改变丝毫陋习,但我想,文人只是文人,她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经济学家,她只是想把她看到、听到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甚至还带着一点自己的感情色彩,我们相信,也就是因为她贴近。就像梁鸿在书的最后一章中写道的:"不管怎么说,乡村之所以总能让人产生某种古老的、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是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的天然联系。它把人类的目光拉向广阔、丰富的自然界,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于归处。"

抛开对这本书的看法,我其实很敬佩梁鸿的勇气,可以看出来,梁鸿在书的第一章里还是深深的爱着她的故乡的,就像是孩子爱自己的母亲,但在书的结尾,她却写下了一句:"我终将离梁庄而去。"这一句话让全书的气氛变得诡异万分,后来我在后记中读到这样一段话:"经过这几个月深入肌理的分析与挖掘,故乡在我心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当爱和痛不再神秘,所有的一切都成为功利的东西时,再回来的愿望与动力没有了。或许,是我的功利破坏、亵渎了对它的神圣情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那句"当爱和痛不再神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有些心疼梁鸿,因为她所承受的所有痛苦都是她一意孤行所造成的,而她的一意孤行,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真正的了解到中国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美好的梦打碎之后,会有人站出来去做改变,这一切的推进者,理应被记住。

梁鸿没有失去故乡,她失去的,是故乡美好的幻影。 中国在梁庄,你我在中国。

《血战陈庄》观后感600字


上周五我们在学校观看一场电影,当我们激动地走进电影院里的时候,都很好奇这次会看什么电影。当我们都找到位置坐下以后,屏幕上放出了《血战陈庄》这四个血红的大字。


随着电影的播放,我们都渐渐的安静了下来,刚开始还挺无聊,不过后面就挺好看的了,这场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人之间的,不过我们看过的好像也全都是中国与日本人之间的。在战争中有很多英勇的战士牺牲,我记得一个很感人的场景就是李雅兰看到一个受伤的日本兵之后,不怕危险地上前为他包扎,却没想到那个日本兵拔掉了导火线,等其他人发现时已晚,李雅兰已经牺牲在了这突如其来的爆炸之中。她虽然死了,但我觉得她死的光荣,因为她没有因为对方是日本人而不去救他,因为她知道这也是一条人命,相比之下,应该遭人唾弃的是那个日本人,面对来救治自己的人,他非但没有感恩之心,反而还残忍将别人置于死地,这种人将永远不可原谅。我知道这个历史事实是真的,同样有无数战士牺牲在其中也是真的,所以我更觉得日本侵略者无法原谅了。每次一看到战争片我就不禁想到:为什么非要打仗,和平点不好吗?你们究竟能从战争中得到什么。再说了,人命在你们眼中究竟是什么,这么不值得你们去珍惜,我不希望再有战争发生了。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去和敌人作斗争,但是我们也可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微薄之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把握着现在的时机,好好学习,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将来!

优秀读后感:同样孤独的旅行


狂风不停地劲吹,情况十分危急。一天早上,船上有个人突然大喊一声:陆地,我们刚想跑出舱外,去看看我们究竟到了什么地方,突然船却搁浅在一片沙滩上移动不得了。先天大浪不断冲进船里,我们都感到死亡已经降临了,都躲到舱里去,逃避海浪的冲击《鲁滨逊漂流记》

我漫步在书香校园中,肆无忌惮的侵夺着书中的每一个情节,心也为之跌宕起伏。静静的坐在时间肩头,看一串串离去的背影流动着,匆匆的将霞光追随,听古城上空的的时钟滴答着,渐渐的将过去敲碎,梦想着自己能够有一天像鲁滨逊那样孤独的旅行。

他们航行了好几个星期,同印度人做了一些生意,可是我一直被严严实实的禁闭在船舱里,就不知道他们走的是哪条航线了。他们一再威胁说要把我弄死,我也就认为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格列佛游记》

我很庆幸二位在面对如此危险时那淡然自若的样子,也许,在困难面前,也只有将死之人才能得到心灵的最纯真的慰藉吧。

《鲁滨逊漂流记》之所以有划时代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笛福一样,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个永不疲倦的行动者,是当时不断扩张、不断攫取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典型产物。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的离开小康之家,

出海闯天下。他理智明达勤于劳动并善于劳动,他遭遇海滩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不坐叹命运的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成了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他流浪家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取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完成了他那个时代的典型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总之,就思想而言,鲁滨逊不是一定意义上的劳动者,而是以占有为目的的资本主义拓荒人。他的荒岛经历是早期西方殖民者的开拓史的一个缩影。落难最终成了一首占有狂想曲,经过了占有、开发和完善等资本主义进步历程。正因为如此,鲁滨逊才成为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原型或神话人物之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许,从生命的角度看,这是毫无意义的挣扎,但从人生的价值看,这便是无尽的财富。

《格列佛游记》讲的是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船航行南太平洋,不慎中途遇险,他死里逃生漂到了海岸上,当他又重见了天日的时候,自己竟然被细细的绳子捆住了,在他的周围全是比自己小十二倍的人。哈哈,原来是自己到了小人国。后来又先后见了大人国、能召唤鬼魂的巫人、丑陋自私的耶胡、聪明而高贵的慧烟。格列佛是十八世纪英国的普通人,他热爱劳动、刚毅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他是个正面的理想人物,总是坦率的叙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唯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他面对困难,仍以风扫落叶的雄姿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读到这里,我必须要说些什么了。也许,少年的我,在无数的诗词中,在无数的落红中,学会了享受孤独。也许,孤单是青春应该具有的颜色,这样,在安静无声的夜里可以任心飘荡。素锦数年,谁使孤岛变得生机勃勃,背上行囊,在慢慢红尘中享受冒险带来的绝美的孤独与刺激。

先行一步,也许是冒险,但谁敢说,冒险不是一种智能,一种成功的契机。花开的季节,与寂寞有染,于尘世无缘。灿如朝日的年纪,轻轻的挥洒冒险带来的飒爽英姿,看冒险落红的心开成陌上的蔷薇,谈笑间,冒险间,一切灰飞烟灭,故地重游,那孤岛将再次因我流转。

庄因母亲的手读后感


读《母亲的手》有感

母亲,是这个世上最亲、最爱我们的人,同时,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也就是母爱,母亲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们,并用她那微小的动作来告诉我们。《母亲的手》这篇文章就让我懂得了这个道理——

作者的母亲每晚都会给她掖被子,还会用手拨开她的头发,然后吻她的前额。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的手变得粗糙,而有一天作者对母亲的做法很反感,便对母亲发起了牢骚,而母亲听后却没有停止这种做法。作者长大后,很怀念母亲每晚的那一吻,也经常想起那天她对母亲发的牢骚,心里感到十分愧疚。当她向母亲诉说自己的羞愧之心时,才得知母亲早已忘记了这件事,早已原谅了她。

俗话说的好:母爱是伟大的。在我失败的时候,母亲会在身边鼓励我,给予我力量,在我伤心的时候,母亲会安慰我,让我开心;在我成功的时候,为我加油;在我……

记得有一次,我在英语短剧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我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比赛结束后,妈妈带我到超市买了许多零食和玩具,并且还一路安慰、鼓励着我,给予我希望,让我不再伤心,继续加油!我被妈妈的话语所打动,顿时豁然开朗:是呀!机会是有很多的,只要平时多多练习,机会来时要抓住,那么成功就会离我越来越近。

母亲对我们的爱无处不在,也许,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也许是一个深情的眼神;也许,是抚摸你脸颊的手;也许,是一个甜甜的微笑……总而言之,母亲的每一个动作,都留下了对我们深深的期望!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叶瑞

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着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中国在梁庄教师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教师读后感

其实我并不是很在意什么梁庄,无论它在河南还是河北、湖北,也无论它叫梁庄还是李庄、陈庄。因为它们都一样,都在以一种快得让人不知所措的速度衰败着,然后有一天突然消失,除了杂草丛生中那一点点的断垣和年青一代梦醒后那一点点的惆怅,于中国它们仿佛就从未存在过。

我可以把寻求的目光放在梁庄的历史,它的人它的物上,我可以去深刻挖掘那条臃肿的河和那个被改为养猪场的梁庄小学,我甚至可以跳到梁韩两大家族纠缠的历史里看他们所谓的勾心斗角,一直到我洞穿它们的一天。可这些有用吗?等我出来的时候,这个中国早已消失了千千万万的梁庄,惊人的相似里是对个体永无止境的令人疲累的追赶。毕竟我也不是空身一人在这条路上走啊,我的脚上沾着的是我故乡的泥土,那也是我小时候跑遍踏遍的泥土。而当我读《中国在梁庄》,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已经发觉脚底的重量越来越轻,因为泥土在消失,它们附在村人的脚底,跟着倾巢而出谋求更好出路的人们离开了。所以在读梁庄的时候我总是很烦躁,因为这种脚下失去泥土轻飘飘的虚无感被梁鸿放得很大。我也总觉得梁鸿坍圮的老屋就是我的老屋,屋子角落里那一张落满灰尘的发黑的床好像就藏在我家楼上。我虽然现在找不到那张床,可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几十年后它会出现。它在等待一个时机,等我卷走被褥卷走根的一天,它会狞笑着吃掉整个屋子和整片回忆。它也在等待这个村庄。

所以我知道,我读《中国在梁庄》,并不仅仅是要在书中发现一些什么,譬如日渐衰微的中国乡村文化和日益淡薄的人际关系,而更是要以字为步,重新踏上我记忆里故乡的那方土地;要以梁鸿笔下的乡村事物的消亡,唤起我一颗最贴近锄头与汗水的心。我七岁前的日子都在那个地方度过,七岁后我每个假期都会回去,如今我十七岁了。而我每次回去,都能感觉到在它漫长历程中缺失我的日子,一些令我熟悉的东西正悄悄改变。我无法违心地夸大这种变化,我也无法保证我的记忆没有“溢美”的嫌疑,可它的确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

梁鸿在前言里写道:“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在记忆的旮旯里我翻出了它十年前的样子,棕黄色的房子排成它的模样,仿佛站立起来的土地。房子是最朴素的房子,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贫穷,另一方面是整日浸在农田里的人们只需要一个可以远离风雨的庇护所。每每落日时分,夕阳的余晖总能在粗糙的墙面上反射出最温暖的颜色,照亮每一条弄堂和每一个归来的人。这是连风都不敢随意轻浮的时候。于是我便更加不敢在脑中映出它如今惨淡的样子——墙面被雨水冲刷后斑斑驳驳,不断会有墙皮向下剥落。这大概应该归功于几年前的一个示范新村改造,每家每户都来了工人把外墙刷白,过了整齐的三个月那白墙却开始一片一片脱落了。果然是为了应付什么评比检查的形式主义,留下一堆的半新不旧,要模仿城市的整洁却也落了个不伦不类,这大概就是梁鸿所谓的“赝品”吧。我有时路过那些房子,便有种路遇白癜风病人的错觉。其实人人都知道这片地方不属于城市,可人人都想把它往城市的一隅推一推,哪怕只是形式上的沾亲带故。谁也没有考虑过这村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还有不得不一提的是那些夹杂在“白癜风”中的新房。自从常熟政策放宽乡村里可以重建房子后,整个村庄更显出一种在新旧剧烈的冲突中夹缝求生的残状来。村庄里最先盖好的房子如今已经在装油烟机了,三层的欧式别墅据说连着装修造价已是七位数有余了。在家家户户的晚饭时间这一幢没有烟囱不飘炊烟的房子更是在一群“白癜风”中整洁得异常。我不禁想起书中的一个片段:梁庄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挣了一点钱,盖起了新房,“他们可以在春节时回到村里,坐在新房子里,招待亲朋好友。这仅有的几天,可以使他们忽略那一年的分离、艰辛与眼泪,这也是他们幸福的所在。”这也恰恰是我所无法理解的,因为书中的打工者大多夫妻分居两地,各自打工,住着狭小的出租屋,没有娱乐。他们真的思考过用这样乏味的生活换这样一座房子值得吗?新房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仅仅是同村人的羡慕吗?可这代价上升到妻离子散时,这又真的可以是春节那几天的欢乐可以弥补的吗?答案如果不是青年的毅力太强大,就是他们的生活太贫瘠了,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应该还有别的路,历史似乎规定了他们的生存之路,他们以为这就是全部,他们忍受,并努力从中寻找幸福的感觉。他们只是盲目重复,重复上一代的路,初中二三年级辍学,然后跟着父母打工,像他们一样翻新房子,觉得金钱可以胜过一切的陪伴与长情。他们是没有自我的,他们贫瘠到从不为自己打算。我想我大概很久之后都不会理解这种复杂的空洞,就像不理解打工者新年回家给子女零花钱时那一抹讨好欣慰的笑。物质上的缺乏带来的是精神上的贫瘠,这是乡村青年,或者说新一代的城市人。

也正是这种物质上的寻找带来了乡村青年越来越少的问题。印象颇深的是梁鸿在第一章《往事》中结尾的一句话:“村庄里的新房越来越多,一把把锁无一例外地生着锈,与此同时人也越来越少,晃荡在小路、田头、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前面讲的那幢房子的主人就是走出去的代表,于是别墅和城市的诱惑袭来,村庄自然留给老人。老人给了村庄一种颓败与边缘的气息,而这种气息的外在体现就是安静。近几年在乡下过春节时总是感觉没有年味。大年初一的上午村庄里静得仿佛没人。公鸡的叫声却是此起彼伏,倒有种鸡犬相闻的意思。在路上偶遇独行的老人,我问他“上哪去?”他依旧向前走着,只好提高音量再问,他这才缓缓转过身来讲“随便踱踱步啊。”乡村的一切因果都是有联系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这里进行着博弈,它们的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现在连耕田都没了,还有几个天真的人觉得留在乡村才是正理呢?

好像乡村真是一无是处。

它有泥泞的田埂,田埂上零落着人们从臂弯里掉出来的稻秆,不知道被推进灶坑还是躺在泥巴上哪个结局会不那么狼狈。但我更感激田埂上的稻秆,因为没有它们雨后的田埂是无法落脚的。

它有很多的垃圾。虽然近几年家家户户都配了垃圾桶,但那条穿过村庄的小溪依然被浮萍挤满,走近了就有恶臭传来。把垃圾倒进河里在这里仿佛也是一种传统。

它破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负担;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小小的出租屋内蜗居着从那里逃出来的人们,外面是灯红酒绿的世界,外面热闹而辉煌,回去则是破败、衰老与死亡。

可是我们不能丢弃乡村。

我们看惯了液晶屏霓虹灯的眼睛,需要那一抹原野的绿,我们在汽车尾气工厂排污中夹缝求生的鼻子,在闻到那青草的香气稻秧未成熟时青涩的气息时,总会忍不住收紧肌肉深呼吸。耳朵渴求清晨第一声鸟鸣,指尖愿意摩挲狗尾草的粗糙,阅遍人间冷暖的心,需要一个毫无保留的笑来嘘寒问暖。你说这里有最粗俗最无知的人,可如果你出生在这里你就会发现,在那些看似朴素、愚钝、木讷的脑袋里,常常蕴藏着惊人的幽默感。在大树下的午饭饭场中,在茶馆闲聚的喝茶者中,甚至在下地干活打招呼的过程中,幽默智慧无处不在。那不时发出爽朗的、略带狡猾的、会意的笑声在乡村的上空回响。这是劳动者的欢乐。他们愿意分享,他们毫不吝啬,他们单纯而质朴,你面对他们总是无法把拒绝邀请的话说出口。大自然所拥有的那种永恒、自在、单纯、朴素的性格,培植出庄稼人的良善。山高水长,由于大自然的朴素,庄稼人的爱,就如山中日月,明澈而高洁。

仿佛在城市里失去的,都能在乡村里被找到。因为乡村本来就是城市的前身,是河流交汇处文明火花最初迸发的地方,它就是城市的根。在这个时代里,在这条贯穿中华文明史的时间长轴上,我们与祖先在文化上有着联系。梁鸿写道:“作为一位人文学者,拥有对乡土中国的感性了解,那是天然的厚重积累,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它是我思考任何问题时的基本起点,它决定了我的世界观里有土地与阔大的成分。”

而对于我来讲,我无法丢弃乡村,因为那里有我所珍视的东西。包括一切人情,一切风景,一切经历和过去。站在感性的角度上来说,虽然乡村也会有争吵、纠纷,可我依然把它视作我精神的乌托邦。我明白爷爷那么固执地一定要重建房子并不是为了留住一块地或者旁人眼里的什么。他总是说“留根”“留根”,他知道我以后是不会回去常住的。可是当我看见他蹲在脚手架上一块一块地砌砖头,他的白发被风吹起时扑面而来的衰老与沧桑时,我才发现这个老人血液里对于这片土地的依赖和那一份执着。我对这个地方的感情,也不仅仅基于我的个人经历,我晓得我的血液里一定有一部分来自爷爷,无论是来自年轻时号称插秧能手的爷爷,还是年老时固执地砌墙的爷爷。我的心跳连着每一阵拂过田野吹起麦浪的风,我血管里奔涌的是淌过泥土的血。它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血液。

在《中国在梁庄》的最后,梁鸿说:“我们在说现代性时,是否太过于绝对化了?是否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也许这根性仍能够使我们的民族根深叶茂?”“有没有可能,农民不离开自己的村庄,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或底层,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过上幸福、团圆、现代,同时也有主人公之感的生活?”

尽管我无法承诺,但这也是我所想的。关于乡村我实在有太多想要说的,而关于我们每个人,我所希望的只是不要忘了那高架的尽头城市消失的地方,那里是我们永远的家和最终的归宿。

读《穿裙子的庄小静》有感


在开心快乐而又让这里老师最苦恼的六(7)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假小子,名叫庄小静。千万不要被它的名字迷惑,小静可不是文静的小淑女。

三八妇女节在大家热情洋溢的相互问候中来到了。祝你节日快乐!祝你节日快乐!,不管男生女生,都能得到这样的问候。这不算怪。最怪的事情,莫过于鼎鼎大名的假小子庄小静今天竟然穿裙子了!吴老师的眼儿都快直了,他拼命地扶眼镜:不会吧庄小静,你好好漂亮啊!奇怪的是六七班的同学们好像一点儿也不奇怪。

原来在庄小静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换了一种不治之症,在死神即将到来的那一段黑暗的日子里,这位母亲没有悲伤和失望,因为她把全部的心思都放自了自己心爱的女儿身上了。庄小静的妈妈是一位服装设计师,在她临走之前,她半躺作文在病床上,给庄小静制作着最美的衣服,她边做边想:我去了,我的小静怎么办?世上只有妈妈好,没有妈妈的孩子像根草。如果我走了,谁会给孩子梳小辫,把她搂在怀中,给她唱儿歌、陪她做游戏呢?她是有爸爸,可是一个连自己都管不住的大人,怎么可能把我的女儿照顾好呢?唉!最后庄小静的妈妈在给她爸爸的信里说到,给庄小静做了春、夏、秋、冬的衣服,当她穿上后能深深感受到自己妈妈的爱

读完这篇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位妈妈对自己孩子无私的爱,也让我想到,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女的,这又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前几天,妈妈给我提到冰心奶奶曾说过的一段话:天下所有母亲的爱,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推测,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

读后感《鲁庄公同样值得推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汤姆和伤心的鲁鲁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