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水浒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读后感

水浒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读后感

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心得感悟。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看过几本中外经典名著呢?或许"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心得感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心得感悟:

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大意:

别人富有我坚守仁德,别人有爵禄我坚守正义,所以一个有守有为的君子决不会为统治者的高官厚禄所收买。人的智慧一定能胜大自然,意念可转变受到蒙蔽的气质,所以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决不会向命运低头。

读后感心得体会:

先简单说一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看到别人富有、加官进爵,我则依然坚守心中的仁义道德,不被名利所困。如果有强大的意志,保持住志气,人肯定能战胜老天爷的安排,独立于天地之间。

前几日,我刚和几位朋友讨论过类似的话题。围绕一个朋友A从政的情况,特别是不顺利的地方,一位从商的朋友B给了很直接的建议_要想进步,就要结交权贵、懂得站队、扶植自己人,会做政绩,甚至要送礼等等。

而这个有官职的朋友A却不赞同,虽然受人排挤、压制的滋味不好受,但他说:“也许自己哪里都有问题、需要改的地方很多,但什么都能改,就是内心的坚守不能改: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B直言不讳地说:“你这是清高,不是坚守,你发展的时间不多了,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你任性!”

A推心置腹但也有些丧气地说:“也许自己是有些清高、有些孤傲,不愿向世俗低头,但有些事自己的确是学不会。我也羡慕那些官做得大的,羡慕那些会来事、深得领导欢心和赏识的人,但我还是不愿改变我的信条。无论外界怎么对待我,可能不公平、可能挑剔了、可能被轻视了、可能错过时机了,但我还是想坚持自己的信条。越在这个名利场中混,越是觉得单纯的名利不值得追求。我也渴望做大事、谋大局,但也深知风光背后要付出的代价、要匹配的能耐以及稀有的机遇。”

我进而想,如果A在职场中,真的能够经历这些风雨、磨折,仍不改初心,那么他就是在向后一句“不受造化之陶铸”努力。比如,生活给你一个又一个打击,很多人都灰心丧气、悲观失望了,但是“不受造化陶铸”的君子就依然能信心满怀地迎接每天的太阳。又如,身边的人给你一个又一个冷脸、指责或挑剔,甚至诬陷、欺辱,很多人都在这种情况下变得自我保护、自卑、自我压抑甚至自杀了,但是“不受造化陶铸”的君子就依然能有礼有节地、充满善意地与人交往。

不觉想起寒山与拾得著名的答问: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前一阵有本书很有名《人类简史》,我也是一时热血读了一半吧,的确比较烧脑,作者的视角很独特,特别提到一个观点,我很受震动_故事。

他从人类诞生到现代社会的跨度和比较超越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社会,认为人类社会构建于虚构的故事之上。比如企业是故事、国家是故事、货币是故事、股票是故事、名利啊更是故事了……所谓故事就是其实它并不真实地存在,而是人们用头脑构想出来的,用彼此的信任和合作来维持的,说不定随时可以崩塌。

既然这些我们追求、甚至为之奋斗的都是虚构的故事,那什么是长久的值得追求的?我没能读完全书,不知道作者的答案,但今天的这句菜根谭就有中国古人的答案_内心的仁义是人生在经历是非、名利、顺逆、得失之同时,最值得追求并保持的东西。

想起一句话,真正的勇者并非从不感到害怕而是在害怕的时候能够战胜它。这句话曾很多次给胆小的我带来勇气。我经常用这句话鼓励处于害怕情景中的自己,不要害怕,要鼓舞起自己的勇气去战胜它。而原来的害怕也是自己,后来的战胜害怕也是自己,这就是心的力量和神奇吧!

还记得一句格言:战胜敌人一千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南老也说,英雄是战胜别人,圣人是战胜自己。以前的我,常用前一句来激励自己战胜身体上的懒惰,而最近有了新的体会。前两天,自己也经受了些工作上的小挫折,当心中因为一些不顺心的小事而引发怒火、成为恨意,甚至琢磨着用什么办法才能报复回去、反败为胜的时候,我一边难以自控地生气,另一边还有个弱小的自己在对自己说:不要腹诽、不要挑剔、不要情绪化……我第一次切身地体会到,想出阴招来对付别人就是战胜敌人,而控制住自我的情绪、不去发作就是战胜自己,真的不易。需要道理、需要信念、也需要朋友的扶持。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内心的坚守,并护着它、凭着它,走过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不染不着,初心不改!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菜根谭经典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1500字


菜根谭经典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1500字:

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大意:

关于欲念上的事,绝不要依靠职务之便,而苟且占为己有,一旦贪图非分的享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关于义理方面的事,绝不要由于畏惧困难,而产生退缩的念头,一旦退缩就要与真理正义有千山万水之隔。

读后感:

对于欲望,南老曾讲“欲”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欲”,便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包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狭义的“欲”,一般来说,都是指向男女两性的关系和饮食的需求。“欲”的涵义扩充到广义的范畴,凡是对一切人世间或物质世界的事物,沾染执著,产生贪爱而留恋不舍的心理作用,都认为是欲。情欲、爱欲、物欲、色欲,以及贪名、贪利,凡有贪图的都算是欲。不过,它把欲剖析为善与恶的层次。善的欲行可与信愿并称,恶的欲行就与堕落衔接。

本句提到的欲,应该是私欲、恶的欲行一类。为什么会一染指就深入万仞呢?我想大概是自我控制之难,一旦有一个地方被攻陷了,就整体溃败了。

比如,大家都知道抽烟不好,但想戒烟的人只是抽烟人的一部分,而打算戒烟又戒成功的少之又少。我今天还碰到一位同事,已经戒烟两次失败,如今又“复吸”了。又比如,可能很多人都有这个体会,晚上吃完饭,只要坐进沙发里,不论是看电视,还是翻朋友圈,还是逛手机淘宝,时间过得那叫一个快,转眼就到睡觉时间了,甚至有的人还不睡觉,熬夜看手机等等。

为什么管控自己的欲望这么难呢?我自己体会,某瘾难戒其实是心瘾难除。我自己曾经有段时间很迷恋一种电脑上的小游戏,曾经有十一期间连续三天不出屋的记录,那时的游戏还不像现在这样逼真和有吸引力,但我依然还是上了很大的瘾,后来我反思,就是心里的问题。

刚开始只是放松一下,之后玩得高兴了,后来就觉得累了、该结束了,但还是放不下,最后就是不由自主地在游戏里耗着,其实自己已经不太想玩了,但就是没有决心结束。读后感

·心

是空的,除了外因、外人的推动、要求之外,自己没有主心骨,除了这个瘾,好像没有要争取的东西;或者心里有个空洞,想用外物、这个瘾来填补它,甚至暂时的安慰它,但事实上却是饮鸩止渴、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欲望之所以一染指就是万仞深渊,我想就是因为一旦开个小口子,它就会反过来控制我们、做我们的主人,使人为了欲望而去荒废时间、做不对的事、甚至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等等。

理路,我理解是指求知之路,特别是学习一些艰深的道理的历程。每个技艺、学问的求知的路上,都会有深入学习、探究的阶段,当涉及一些抽象的、艰深的道理、理论时,人难免会有畏难情绪,如果一旦畏难、选择不去攻克这个难关,就相当于给自己的求知路上设置了一个坑,以后每每涉及这块的知识都是个黑洞;而且一旦开始逃避了一个知识,也像欲望一样,容易再次逃避、放弃,一个个难点积累下来就成为了“远隔千山”吧。

理路畏难这个问题,自己是个反面案例。记得刚开始跟随老师学习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初级班,听了一段时间后,老师告诉我们他开了另一个课,会系统地讲一些知识,而我当时一是妄自菲薄,觉得自己学不好,另外也是缺乏决心和勇气深入地学,就没有怎么参加那个课,现在想起来,当时错过了很多时机,后来老师也曾跟我讲过,说我基础知识不牢固。后来我想再通过听录音等方式弥补,一是没有能坚持下来,二是效果也没有直接听的效果好了。

我还有个毛病,就是不爱背东西,或者说脑子不灵光,背不住吧。总之,听老师讲课的时候,爱听分析、推理、境界,却不能课后下功夫背道理、背知识点,导致自己学得支离破碎,不能将知识用出来。感到本事到用的时候,才发现平时没有好好用功,十分后悔。我觉得这也是我理路畏难的一个表现。

从我自己的经历,想与大家分享的就是不要畏难,遇到啃不动的东西时,先不要自己退下阵来,先啃啃试试,要肯下笨功夫,不要想我这样自作聪明、总想找捷径,多啃几次,实在啃不动,再放弃也不迟,这个时候就不算逃避,而是努力迎战,技不如人而已,这种失败不丢人。

菜根谭读后感好句摘抄及赏析600字


菜根谭读后感好句摘抄及心得感悟600字: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大意:

对待品德不端的小人,抱严厉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不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抱恭谨的态度不难,难的是对待他们有礼。

读后感:

《吕氏春秋》中有一篇《孔子马逸》,记载说:“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己无不遇矣。“意思是说君子只管按照自己的准则去做,敬重别人而不必要求被别人敬重,爱护别人而不必要求被别人爱护。君子有这种自律豁达的心胸,不管对方如何对待自己,君子都不会产生嫌隙,甚至交恶。与君子交往,不会有不安全感,也不用担心对方计较,这种情况下如礼而行实在是需要很高的觉察境界。

那恭和有礼有什么区别呢?我的理解是恭是心上生起的佩服、敬仰,而有礼是行动上进退得宜、尺度得当。现实中严格讲究礼仪的场合不多了,所以即使进了庄严的境地,还是难免被习气牵扯,做出各种不合礼的举动而不自知。

我第一次去寺庙参加集体共修,几百人的法会结束后,大家都在围着许愿灯拍照发朋友圈,还有人拉着法师求合照,当时有点匪夷所思,后来才明白,自己也是跟随老师修行这么久,才有了一点点觉悟,而很多直接从世俗跨进佛门的同修们,还处在以往惯性中。

后来有幸再读到女居士学佛的不如法行为,对自己敲响警钟,比如向法师、老师问法,理应以佛法为重,不要把师父当成了听闲话、家务事的垃圾桶,不要不顾对方的感受,不分时间地点浪费他人时间。在庄严的场合,不要嘻嘻笑笑,口说是非,乃至搅扰他人的清净心,要杜绝这些,不是表面功夫,到底还是要在心里种下端庄稳重、真正向道的种子。作者:吕晓

菜根谭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1000字


菜根谭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1000字:

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大意:

一个心胸豁达的人,不但要求自己的生活丰足,对待别人也要讲究丰足,因此他凡事都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望淡泊的人,不但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就是对待别人也很淡薄,因此他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所以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的爱好,既不过分奢侈,也不过分刻薄吝啬。

读后感:

初读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蹦出来的是三个词:“不二”、“中庸”和“中道”。你让我详细说说这三个词,貌似很难说清楚,不过在过去几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确实是有些感触和收获的。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工作电脑上贴了两个词叫“止语”和“少欲知足”,那时候对于自己也很苛刻,在工作上不要和同事讲太多的工作之外的话,也不会去关注同事的工作状态,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衡量一个工作成果的时候,只有自定的一套标准,不去考虑同事的实际情况,抱有很大的期待。整天都是脸上紧绷着,出了很多褶子,不愿意多笑几下,也不愿意给人和颜悦色,总会感觉是在讨好别人,其实是自己处在一种心理上的亏空状态。分享的精神就更别提了,没有影子的事情,“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你好不好又能关我有何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持续折磨开始了。

最开始来昊天雅居时,被墙上写的“空杯心态”四字以及对这个词的解释折服了,再到后来接触到情绪管理中,意识到已固化的处理模式:“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我就很会讲道理,用这种生硬的方式去沟通,整个人处于防御状态,构建讲道理不会伤害到我的小城堡,用理欺人太甚”。用语言去沟通,只会说个不停,而用心去沟通,要换位思考,让别人舒服,有些好的感受,并不容易做到。

后来尝试着做了一些训练,一日晨时,重复抄写海灵格《我允许》中的“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和自己相处,来清除自己的凌乱思绪和不满情绪,对于别人,事情,自己的表现要能够容纳,能容纳一些就能撑开一些心量,有点心量了,脸上就会能挂着些许笑,不是很勉为其难的那种,而是放过了自己。

到后来读到“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之时,要想悦人心,能否先愉悦下自己呢,让自己轻松些,放开些呢,别人和自己相处时也要舒服一些,这样不是更好吗?读后感

·

眼里要有人,不要“目中无人”,心里面要有人,不要“乾纲独断”,过刚易折。

后来尝试着和同事分享一些好玩的事儿,然后尝试分享一些好用的物件。谦让怎么写?谦为言兼,让为言上,能让人说话,做个安静的倾听者,承认别人说的对,多说句真心赞美人的话,这样慢慢跳出“老挑别人刺”的死循环,从“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中走出来,走出自己的小城堡,和更多的人接触,结善的缘分,探索新世界收获更多。

把这一段经历分享出来给有缘人,最后以“对事情对世界对别人轻松些放开些,笑的一定是我”共勉。作者:耀全

菜根谭名句摘抄大全


1、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芳。《菜根谭》

2、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洪应明《菜根谭》

3、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洪应明《菜根谭》

4、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

5、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洪自诚《菜根谭》

6、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洪应明《菜根谭》

7、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洪应明《菜根谭》

8、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菜根谭》

9、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洪应明《菜根谭》

10、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菜根谭》

11、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洪应明《菜根谭》

12、热闹处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菜根谭》

13、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洪应明《菜根谭》

14、骄矜无功,忏悔无罪。《菜根谭》

15、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洪应明《菜根谭》

16、放得心下,入圣脱凡。《菜根谭》

17、乐极生悲,哭苦尽甘来。《菜根谭》

18、苦心常悦心,得意生失意。《菜根谭》

19、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菜根谭》

20、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菜根谭》

21、德怨两忘,恩仇俱泯。《菜根谭》

22、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澜恬静的目光。——洪应明《菜根谭》

23、花开半看,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是烂漫,便成恶境美。履盈满者,宜思之。《菜根谭》

24、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洪应明《莱根谭》

25、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菜根谭》

26、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菜根谭》

2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菜根谭》

28、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菜根谭》

29、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菜根谭》

30、进步思退步,著手先放手。《菜根谭》

31、炎凉之态,富贵更胜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矣。《菜根谭》

32、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菜根谭》

33、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一日。《菜根谭》

34、人能看得破,才可任负担。《菜根谭》

35、卧雪眠云,吟风弄月。《菜根谭》

36、浓不胜淡,俗不如雅。《菜根谭》

37、春日繁华,不如秋爽。《菜根谭》

38、不夸妍洁,谁能丑污?原句: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准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洪应明《菜根谭》

39、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洪应明《菜根谭》

40、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洪应明《菜根谭》

41、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菜根谭》

42、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枯荣,分不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菜根谭》

43、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菜根谭》

44、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菜根谭》

45、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菜根谭》

46、万事随缘,随遇而安。《菜根谭》

47、云中世界,静里乾坤。《菜根谭》

48、鱼得水逝而相望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拾此可超物累,可以乐天机。《菜根谭》

49、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菜根谭》

50、春分解冻,和气消冰。《菜根谭》

51、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菜根谭》

52、唐虞捐逊三杯酒,汤武征伐一局棋。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沤。还有啥事好烦忧!——洪应明《菜根谭》

53、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洪应明《莱根谭》

54、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洪自诚《菜根谭》

55、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洪应明《菜根谭》

56、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菜根谭》

57、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洪应明《菜根谭》

58、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菜根谭》

59、净从秽出,明从暗出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与夏月《菜根谭》

60、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洪应明《菜根谭》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心得感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水浒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