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人生若茶》读书笔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你也许需要"《人生若茶》读书笔记"这样的内容,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人生若茶》读书笔记

每每捧起小巧玲珑的茶杯,一饮而尽之时,人们总是平静的。像是一个长着看透了人世百态,由衷地发出一声声感慨。

在人生当中,我们经历设许多,也同样失去过,逝去过很多。年轻时,我么干预笔记,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进这个公司,又撞出那个企业。我们在大品种逐渐变得年老,开始变得有了智慧,懂得了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到了临终前,我们终于看透了一切,在后悔的长调中与世长辞。

这,就是人生吧!

人生是一杯茶。年轻时,我们想发烫的水冲进并不成熟的冰冷的茶杯,不懂等待,给予取得成功,于是烫破了嘴唇。后来我们有了经验,也学会了等待,终于有能力和上一口。老年之时,查摆的茶水变成了雄厚的什,厚重的我们也是如此。

在茶中品味人生。这是一门艺术,刚入口的茶水稍微有些苦头,但随后便是甘甜如泉了。人生不也应该先苦后甜吗?我们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有胜利与成功。经过时间的洗礼,茶叶从长条变成片面。就好像从箭变成盾,从敢于争锋变成捍卫自己。这是人生的历程。

当我们在行色匆匆的脚步中停下,细心沏上一杯茶,你就好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最高峰看你走来的路,站在世界之外看你的世界。懂得了品茶,你就懂得了如何经营人生。你会平静地发现你的错误,指挥的改正你的不足,静静地了解自己。

喝一杯茶吧,这杯茶是你自己。与其他饮品相比,你可能略显古老,它们会嘲笑,回忆你为乐。但你是它们之中最稳重的,没踏出一步都要平静的思考。这就是你,你不能被任何人所改变。

品味人生,在人生中品茶,愿你成为一个淡而浓厚的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浮生若茶》读后感1500字


《浮生若茶》读后感1500字:

当劳累一天,下班后瘫躺在床上,我一动也不想动,脑中的挫败感飘来飘去,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这么辛苦的理由又是什么,心中甚是苦闷。

我边胡思乱想着,边手里随意刷着手机,在偶然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浮生若茶》,故事讲的是:一个失意的年轻人找到寺庙里的老僧,泪流满面地说他屡屡失意,活得实在没意思,老僧听后,便吩咐小和尚烧一壶温水送过来泡茶。一会儿,茶送了过来。年轻人奇怪地问:“铁观音上好的名茶,怎么一点都不香呀?”老僧马上又吩咐小和尚烧了一壶热水,重新拿了一个茶杯,放了一些茶叶进去,分五次倒满水,每倒一次水,茶香愈浓,等倒满,已是茶香满屋。老僧向年青人解释道,用水和冲泡方法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味道也同。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如果过温水冲泡的茶水般温馨,舒适的生活,你的人生恰恰是平淡无味的,你的意志会消沉,你的才华和智慧会消失,你的宝贵光阴会不知不觉地流失,相反只有经历生活的艰苦和坎坷,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你的生活才会发出耀眼的光彩,就好比茶叶只有经过烫水的多次冲泡才会有最沁人的芳香。

我是一名护士。在大多数人看来,护士这份职业是伟大的、善良的、无私的化身,而在我看来,护理工作是无比平凡而又琐碎的,需要我们用无限的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来完成每件普通的小事。今年,已经是我工作的第三年了,初来乍到的棱角已经被磨得光滑了许多。起初的工作中有诸多的不适应,也曾向父母抱怨过有多委屈、有多辛苦、有多害怕。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护理工作是简单而有稳定的,在医院上班不会体会到风吹日晒的艰辛,更体会不到做苦力的劳累。但是,护理工作是琐碎的,容不得出任何差错。因为字写错了可以删掉重新写,路走错了可以再绕回来,话说错了可以道歉弥补,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有。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打打针,换换药那么简单,更需要的是严谨和专业的态度,无限的耐心和细心、以及慎独的责任心。三年的工作中,日复一日,有感动也有“伤痕”,这使我当初的热情退却了几分,我不知道我还可以坚持多久。有时候特别羡慕那些在临床一线工作了三四十年的前辈们,读书笔记也曾向前辈们讨教过如何坚持这份工作这么久,有的说是为了生活,有的说是哪一份工作不都是这样的,有的说是理想,还有的说是喜欢看到患者康复的笑容等等。但是我不知道我属于何种原因。

我从事这份职业的初衷是我要护理好每一位患者,使他们减少痛苦,早日康复出院。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医院对我来说是第二个家,所以我就想着我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呢,是不是可以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呢?因此我不顾家人的阻拦,义无反顾的学习了护理专业,从事了护理工作。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难以平衡,工作后的挫败感一点点吞噬着我的初衷,让我处于矛盾的漩涡。

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时,文章末段有这样一段话:“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烈的沸水呢?茶叶在为沸水才释放了它们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正如我们护理工作一样,它平淡无奇,但它事关生命,需要我们用无限的耐心、责任心、爱心、细心、热心去浇灌它。它也同样受之于我们幸福感、成就感。当我们看到护理过的患者康复出院,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时,当他们向我们真挚的说出感谢时,曾经不管多么辛苦都可以化成云烟,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也许正是护理工作的价值。

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发展,现在,护理工作不仅仅需要我们用无限的耐心、责任心、爱心、细心、热心去完成它,还需要我们用无限的热情和新颖的创新更好的完成每一项工作,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我们将会继续与和患者的生命同行,在此努力过程中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

作者: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一科高慧玲

三杯茶读书笔记


【篇一:《三杯茶》读书笔记】

摩顿森的故事正如特蕾莎修女的格言所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提炼,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服侍众人。有意思的是恰好摩顿森跟特蕾莎修女也有过一面之缘,本书中对此有较为具体的先容,感爱好的朋友可以阅读相关章节。

从这个故事中,我还学到一个道理,假如你是出于良好的动机,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形成一股气力与你共同前行。摩顿森得到了这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主要就是由于他动机善良,同时还坚持不懈地努力。(以前不爱看小说的我,通过这本书总算是纠正了一些偏见,谁说小说都是消磨时间的东西,从小说中我们同样能学到很多)

另外从这本书中,我们还能了解到很多关于巴基斯坦地区的人们生活情况,印巴战争和美国攻打阿富汗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伊斯兰世界的宗教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国的看法等等,当然这些资料相较于葛瑞格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而言。希看大家能够往阅读此书,得到自己的收获。

【篇二:《三杯茶》读书笔记】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潮汕有句话,茶薄人情厚。意思大概是即使茶很清淡,承载的感情却很深厚。茶,总与情谊同在,《三杯茶》这本书中透露的也是如此。茶,承载着巴基斯坦人民的友谊,溶解误会的隔阂,且又散发和谐的氛围。

对于阿富汗、巴基斯坦,新闻给我们传达的只有贫穷和战乱,而《三杯茶》告诉我们的是人民纯朴的情谊和对外界帮助的需求。

人类,只能敬畏自然,而无法征服自然。在自然面前,我们永远是幸存者,而不会是胜利者。书中言,登山者必须用对抗敌人般的战术,无情地对这座山峰展开攻势,但在战争结束之后你还是无法征服这座山,因为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只有幸存者。但人类可以战胜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胜利者。葛瑞格摩顿森,不是到达K2山峰峰顶的幸存者,却是人类教育事业的胜利者。

摩顿森,用文化改变阿富汉。一个有文化的国家,必能靠文化的内涵消灭一切的不美好。虽然,这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但沉淀的文化才能持久芬芳。一个人的努力很微小,也许只是落入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但如果没有那一小滴水,大海就会小很多。

阿富汗,一个贫穷的国家,有如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然而,外界带来的炮弹总多于面包。中国人以血的教训领教了落后就要挨打。同样,落后使阿富汗一度陷入战争中。能堵得住枪口的不是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血肉,而是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然而,落后和愚昧始终分不开的。愚昧的可怕是使人处于耻辱中而不知辱,使人在黑洞中挣扎而不知痛!一个摩顿森,改变了阿富汗许多的孩子,而对于整个阿富汗来说,这些还是远远不够,还不足以使整个民族醒悟。让一个人觉悟很容易,但让一个民族觉醒却是十分困难的。正是如此艰难,阿富汗才需要世界的帮助,需要世界的宽容,需要世界的博爱!我们无法轻易拯救阿富汗整个民族,但是我们可以爱护阿富汗每个孩子,每个阿富汗的希望,一点一点教导这些孩子,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有句话说,什么事都要等到别人来提醒已经是太晚了。这用在阿富汗依然适用。等到一个美国人来宣传教育的意义,来规劝家长让孩子读书,为时已晚!但这也不能成为我们放弃一个民族的理由。这个世界,本是手足,更应互相扶持,不管多难。

有人说,《三杯茶》涉嫌造假。故事是否有虚构的细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传达的精神,书宣传的友谊。即使某些细节造假,但那60余所学校却是事实,功大于过,不足批评!

有谁愿意放弃自身的生活去为贫穷的孩子谋求读书的机会,有谁愿意放弃自己安全的国土跑到战乱国家去工作,有谁愿意付出很多却还要背负别人的质疑,有多少人愿意呢?

沉默了,但面对涉嫌造假,却那么的振振有词

话又说回来,正如古人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

这是个感动世界的事,这也是对世界和平和美好的呼吁!爱在,有何惧!

【篇三:三杯茶读书笔记作文】

《三杯茶》这本书是高二的时候我在老师的推荐下看的。而现在,再次回想起这本书,虽然我已经记不起当中很多具体的情节了,但当初那份最真实的感动和震撼依旧还在。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时,我很纳闷为什么叫三杯茶?封面明明是三个小女孩在认真地看着书啊,怎么会是茶?后来,在书里,我看到这样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原来,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而奉上第三杯茶之后,他们就把你当成了家人,用生命保护你的家人。这样的话语着着实实让我感到窝心和温暖。

书中的主人公摩顿森是一味酷爱冒险的登山家,但一次他在攀登K2峰时阴差阳错地迷路了,而且和他的队友失去了联系。致命的问题是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下,他没有水也没有食物更没有一个庇护的地方。然而,命运却让他遇上了巴基斯坦山区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庄-科尔飞村。那里的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当地的贫苦的村民为了让他尽快恢复体力,用他们的稀缺之物糖给摩顿森煮了甜茶,并且把家里最好的棉被给他盖。这让我深深地反思试想一下,当一个陌生人来到你家时,你会把你最珍贵甚至是最稀有的东西和他分享吗?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包括我。事实上,别说陌生人,即使是朋友也不一定人人都能这样做到。更何况科尔飞村民的生活十分拮据,这更衬托了他们无私善良的高尚精神。此后,从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从陌生人到愿意以生命守护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们之间珍贵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诺,也是摩顿森这个旅人,改变世界的开始。

在科尔飞村的日子,当摩顿森看见凛冽寒风里,当地小孩只能跪在户外霜冻的土地上,或坐在脏污的泥地上上课时,他被深深震撼了。他了解到村民穷到没钱聘请老师,而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有一间学校时,不知道哪来的信念和勇气让摩顿森向村长哈吉阿里承诺,他一定会回来为科尔飞村的孩子办一所学校。说实话,当时我完全不看好这件事,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安慰村民的承诺,不具有任何有效实施性。因为建学校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很多人力资源。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个身无分文的美国穷小子,为了实现对科尔飞村民的承诺,为了让科尔飞的孩子们能够上学,他用他可以做的一切甚至不止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在努力。他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到处请求募捐。我记得最清楚的数字是他写出去580封信申请捐款,但是仅有一封回信,但是就是这仅仅这一封回信也足够给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他想,至少还是有人赏识和支持他的做法。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霍尼尔帮他解决了第一笔资金问题。那一刻,摩顿森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变卖了家当飞往他心中那个温暖的地方,那个他留下承诺的地方。重重磨难下,第一所学校建立了。

十二年,整整十二年,摩顿森一直坚守这诺言,并且还成立了中亚协会。随后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区,六十所学校陆续成立。摩顿森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远负盛名的慈善家。

对于摩顿深,我是怀着深深的崇敬之情。一个人,如果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做一件事,即使是普通的事,那也是伟大的。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极深:我们要做的事也许只是落入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但如果没有那一小滴水,大海就会小很多。永远不要空说,实践和坚持才是关键。

【篇四:《三杯茶》读书心得】

一个人,一个心愿,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读了《三杯茶》后,我深深的被摩顿森的坚守的承诺和无疆的爱心而感动。事实上,摩顿森不仅仅是为巴基斯坦建成了一栋又一栋的教学楼,还用行动在我们每个读者心中建造了一座又一座的爱心之塔。

《三杯茶》以作者摩顿森的亲身经历带我们去进行了一场洗涤心灵的旅程,作为一个平凡的美国人,摩顿森的生活质量只到温饱线上,为了自己的登山爱好,他省吃俭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挑战极限。但是在攀登乔戈里峰失败后,经历了生命与自然的抗争的摩顿森被巴尔蒂人救起,从此和当地人结下了深厚情愿。为了回报善良的巴尔蒂人,摩顿森决定实现当地人民渴望已久的梦想为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造学校。以后的十几年,摩顿森历尽千辛万苦,身体力行,尽他所能实现了他最初的道义承诺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立60余所学校。他帮助了无数的巴基斯坦人,改变了无数巴基斯坦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一个真正心灵高尚的人。

也许这个世界的很多人都认为,慈善是富人做的。他们积累了一辈子的财富然后功成名就,开始想用慈善来回报社会。然而,三杯茶的作者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善事,去帮助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而且,真正的慈善是一种责任感,否则,他怎么会深入全世界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那里常年高海拔、交通极其恶劣、战乱频繁。我记得四川地震的时候,有一个乞丐老爷爷捐了5块钱,第二天他又来捐了100谁都知道他赚这些钱有多么的不容易,也因此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平凡人给我们的感动。很多时候,那只是我们的举手之劳或是微不足道的一些钱,但是否有意识去做,是否肯用心去就显得很重要了。

我们的世界可能又很多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现象,但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第一杯茶,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很敬重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承诺与相信的感觉,可以感到人性光芒的温暖。作者摩顿森就是被这样的真诚所感动,并为他们默默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既为巴尔蒂人的淳朴而感动,也为摩顿森十二年来坚守着自己的承诺,最终让这个美丽的承诺得以兑现的不懈精神而感动!

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你可以为这个世界奉献多少?《三杯茶》让我震撼于人世间的大爱,震撼于人世间的自然美景,震撼于人性光辉的美丽。摩顿森那一诺千金的美丽让我感慨,那锲而不舍的意志令我敬佩!

我始终相信爱的种子会播中到更多人的心中,总会在某一个地方或者是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篇五:《三杯茶》读书笔记】

《三杯茶》[美]葛瑞格摩顿森[美]大卫奥利佛瑞林

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书的封皮是三个包着头巾的女孩子在看书,封面上写着《三杯茶》是继《追风筝的孩子》《灿烂千阳》之后描述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最动人之书。

提到的两本书中,前一本我是看过的,当时看完的想法很多,然后读这本书的时候,又是一口气读完的。

一个身无分文的美国穷小子,为了实现对巴尔帝人的承诺,为了让科尔飞的孩子们能够上学,他用他可以做的一切甚至不止一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他从一个村子开始,两个村子,整个巴基斯坦西北部,最后还到阿富汗。他从写580封信申请捐款,到最后中亚协会的成立。他从一个无名小卒开始,到在巴基斯坦和美国声名远扬。

整个故事读下来,我会去想是什么让摩顿森这样一直走过来,为了一个承诺,不知道奔波付出了什么,为了一座学校,由此而来的是580封信,朋友的离去,一座桥,还有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奔波。

这是一个有关承诺的故事,为了这一个故事,与之而来的是摩顿森又完成了的六十多个承诺,他的足迹遍布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喜马拉雅山区,在十几年里,一个人一个承诺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

这是一个像是回忆性质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想似乎能听到从那学校里传来的孩子的读书声,那是一座因为一个承诺而筑起的学校,也许这个故事会在那里一直流传,然后每当人们看到那座学校,便会想起那个为了一个承诺而努力的摩顿森吧

会想到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

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

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

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篇六:三杯茶读书笔记】

去年暑假,逛新华书店,我在一个被人忽略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书非常感人的《三杯茶》。

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这就是一个美国人想要告诉我们的。35岁的摩顿森因救援同伴,攀登乔戈里峰失败,被巴尔蒂人救起,发现当地贫穷并且没有学校,特别是女孩。他为了报答当地人的救命之恩,决心在当地建立学校。历经12年,他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60余所学校。目前他是中亚协会负责人。他为了一句承诺,奔走于世界各地,他那执著的精神和为孩子们奉献的心感动了我。

世界上再高的山峰,总有人能够征服!世上真正最能攀登的高峰是什么?是消灭贫穷、是消灭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

摩登森先生,是这座山峰上最伟大的登山者,他超越了登山的意义,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在那个仇视着美国的地方、在那个恐怖组织的温床里、在那些贫穷但善良的村落间,在那里撒布着希望的光芒,知识的种子,亦是和平的种子。

一个人的力量尚且如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付出一点爱,那么在这世上怎么会有贫穷、恐怖主义呢?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些计算题吧:

在巴基斯坦或阿富汗,一个孩子一个月的教育费用是一美元,一支铅笔的费用是一美分,一位都是一天的薪水是一美元。

在我们贫困的山区,这又是如何换算呢?

行动起来吧!

正如书的封面所写:一个人,一个承诺,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

【篇七:《三杯茶》读书笔记】

《Three、cups、of、tea》[美]葛瑞格摩顿森、大卫奥利佛瑞林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敬上第二杯,你是我们的贵客;第三杯茶,你就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天空越暗的时候,你越能看到星辰波斯俗谚。

很喜欢这句话,很多人总是在黑暗中迷失,忘记了最初的目标,然而,最美丽的意外往往在你最绝望的时候出现。在黑夜中冷静,在迷惘中止步,用心看,用心感受风景。我始终觉得,黑夜,迷惘,是上天的恩赐。在心平静以后,在夜即将消失的时候,再踏上旅途。然后将黑夜的一切,珍藏于心。

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脉,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区间,耸立着六十多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们仗恃无可企及的高度,恣意绽放着荒野的美丽。

1993年,迷失在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的摩顿森,本想去艾斯科里,却因迷路,去了科尔飞。他成为了那里的客人。巴尔蒂人很会享受生活,老人们坐在阳光下抽着图画般的水烟管,中年人则在桑树荫下操作着原始织布机,带着一种生命经验历练出来的沉稳。还有两个孩子面对面坐着,温柔细心为彼此清理身上的虱子。但是,巴尔蒂人却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最近的医院要走上一个星期,所以,他们对付病痛的方法就是忍受。而让巴尔蒂人最痛心的就是学习问题,他们的学校是布劳渡河上方一处开阔的平地,老师一星期坐飞机过来教三天课。科尔飞的孩子渴望学习,但是,这一切对他们来说,很困难。

我会盖一所学校。摩尔顿说,我保证。

让悲伤的渴望深藏心中,永不放弃,永怀希望,安拉说:破碎者是我所爱。任你破碎的心,悲伤吧!阿比尔海尔

许下承诺,很容易。坚守、实现,很困难。盖学校,不是说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回到都市,满街的繁华,迷离的天空。我很开心看到他并没迷失在都市的艳阳下,没回到他咖啡、午后、电影的悠闲。五百八十封信,摩尔顿为了筹建学校的钱,寄出了五百八十封信。然而他收到的只有一张一百美元的支票,这是唯一一封回信。最后同样是登山者的吉恩。霍尔尼博士给了他一万两千美元,和一句别搞砸,祝好。

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摩尔顿带着所有钱,穿越半个地球,回到了伊斯兰堡。在科尔飞建学校之前,首先建了一座桥,让科尔飞人们走出来的桥。摩尔顿以为,科尔飞的人们会着急,因为他必须回美国去筹造桥的钱,然而他错了。巴尔蒂人每年都在燃烧着牦牛粪的屋子里等待六个月,天气暖和起来才能到户外,耐心是他们最了不起的品质。经历了各种艰难,在霍尔尼的帮助下,摩尔顿在科尔飞建立第一所学校。这样的结果,是科尔飞有了他们第一所学校,摩尔顿却因为全心放在盖学校上,而冷落并最后失去了他的妻子,而且还失去了他的工作。

如果安拉愿意

这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不是不行,而是只要安拉愿意。如果可以,我不希望看到拒绝,所以如果安拉愿意是最动听的话语,也是最有意义的回答。

也许这世界上有很多像摩尔顿一样,满怀爱心要帮助贫困落后地区走出来的人,但是,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样的心,有那样的坚定。如果可以,如果安拉愿意,如果每个人都能提供可以给予的帮助,摩尔顿的盖学校的路就会好走很多罢!

也许因为自己是一个志愿者,也许是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也许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一直在心里都愿意去一个偏远的地区,为那里带来一点点的进步,为那里带去一点点的繁荣。一直不想要做多辉煌的事迹,一直不想做多轰动的人,只希望世界的某个地方,会因我而不同。

由衷地赞赏摩尔顿,如果是我,未必有那样的勇气,一个人,抛下一切,只为了那一个承诺。如果是我,未必有那样的心境,独自面对那么多的困难。如果是我,未必有那样的心理,承受失去了爱人,再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

似乎很难相信,一种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原始文化,竟然能反过来教我们现代社会一些事情;我们对未来发展方式的探寻,总是不断因循远古时人类和地球的联结某些古老文化从来弃绝的联结。海琳娜。诺伯。霍古

哈吉。阿里给摩尔顿上了一节课,我相信,这也是给所有的读者上了一节课。如果你想在巴基斯坦成功,你就得尊重我们的方式。阿里说当你第一次和巴尔蒂人喝茶的时候,你是一个陌生人;第二次,你就是我们的贵客;第三次你和我们一起喝茶,就已经是我们的家人了,而为了我们的家人,我们会无怨无悔地做任何事,甚至是死。你必须花时间去喝这三杯茶。我们虽没有接受过教育,但是我们并不笨,我们已经在这里生存居住了很久了。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急匆匆地要做完所有的事情,30分钟吃完晚餐,两分钟完成训练,震撼式宣传活动,这些都不是巴尔蒂人乐意的。在那里,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太多东西要学,而不仅仅是想着要教给他们什么。想起那句话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我们了解的永远太少,要学习的永远很多。每个地方,每个民族生活的习性都不一样,我们没那样的权力去改变别人的生活,没那样的权力要求别人跟上你的步伐,没权力要求别人必须想你所想,做你所愿。

要想一个地方因你的存在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必须按照那里的规则。

没有千锤或百炼,但水的舞蹈,将卵石吟唱成完美。戈尔泰

做每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如果安拉愿意,没有人能够用暴力阻止内心对梦想的追逐,毛拉的法特瓦不会成功强加到摩尔顿身上,巴尔蒂人也会给他最好的祝福。摩尔顿的一家在巴基斯坦也享尽了尊重,企图对他们做坏事的人,受尽了人们的排斥。

也许,一个志愿者,一个不为任何利益帮助别人的人,这样的待遇是最好的回报。千金不是志愿者所想,也不是想志愿者的追求。一声尊称,一句尊重,就是最好的报答。

没有人,没有任何生物能在永恒的天空下永远活着。最美的女人,最博学的人,即使是聆听过安拉声音的穆罕默德,都将枯萎死去。一切皆为短暂。只有天空,会在所有事情消失后仍然长存,甚至包括苦难。

【篇八:《三杯茶》读书笔记】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上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一个人,一个心愿,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摘自该书

《三杯茶》的主要作者是一位探险家葛瑞格摩顿森,与他合作的是知名记者大卫奥利弗瑞林。《三杯茶》记述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1993年,摩顿森跟随登山同伴尝试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巴基斯坦的K2山峰,不幸失败,流落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偏远地区,他筋疲力尽,饥渴交加,又迷了路,在空荡荡的山区里无遮无蔽,幸而得到巴基斯坦村民的搭救,在那里恢复了健康。在那里养病过程中,他注意到该村的84个孩子坐在门外,用小木棍在泥地里扒拉着识字上课。这村子穷到连一天花一美元雇名教师都做不到。摩顿森离开村子时,他立誓一定要回来,为恩人们建所学校。

我们时代最令人叹为观止的人道主义壮举之一便由此拉开了序幕。摩顿森踏遍了这片塔利班的主要发源地,亲手创建(主要针对女孩的)学校,以此对抗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他并没有把握一定能实现自己的诺言。一开始他试图写信给580位名人、商人和其他美国精英人士筹集钱款,结果只收到100美元。他只得变卖家产,才又筹得2000美元。但是,当威斯康星州福尔斯河小学的一批学生捐赠给了他总共623美元的分币时,此事终于引起了成年人的注意。12年后,摩顿森建起了55座希望小学。

摩顿森的工作是用铅笔取代枪炮,用阅读取代叫嚣,他凭借着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丰富知识,用书籍而非炸弹对抗恐怖主义,最终成功地把教育和希望带到了中亚的荒僻村庄里。他和记者瑞林一起写下了这段经历在世界上一个最恐惧和憎恶美国人的地区,美国人是如何兑现自己的誓愿的:在此期间摩顿森遭遇过一次绑架,受到愤怒的毛拉(伊斯兰学者)的指控和多次死亡威胁,还与妻子儿女关系破裂。但他最终成功了。今年,摩顿森援建的学校可望吸纳24000名当地孩子念书。《三杯茶》既是一场令人难忘的冒险经历,又是关于一个人如何改变世界的激动人心的真实故事。

(一)、承诺

一个迷失,产生一个承诺;一个承诺,产生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这就是三杯茶的故事。

一口气读完《三杯茶》这本书,心里除了一份感动,更是一份震动。摩顿森的坚持与信用深深的打动着我。就像科尔飞的村长哈吉阿里所说,承诺要为科尔飞建学校的人很多,但回到文明社会以后就都忘了,而真正回来的,只有摩顿森一个。成就摩顿森一生事业的是他对承诺的执着,也是这份执着使他的人性光辉温暖着遥远他乡的人们。读着《三杯茶》,不禁反问自己,曾经许过多少诺言,又兑现了多少呢?一诺千金、在说的那一刻甚至能使我们自己激动落泪,但最终一个一个只成空话,而《三杯茶》启发我的是,在履行承诺时,我们缺乏的往往不是能力,只是少了一颗无私的心、实践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意志。

(二)、帮助

书中描述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艰苦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文明,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仍然是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关爱和帮助的对象。

我们要做的事也许只是落入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但如果没有那一小滴水,大海就会小许多。

-德兰修女

是的,一滴水也许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许许多多滴的水就会汇成整个大海。不要忽视一滴水的存在。摩顿森,已经往大海里汇入了沽沽清流,终将汇成河流。

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需要关爱的人很多很多。只要人人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尊重

任何一件事物,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巴尔蒂人身上罕见的纯真,那是一份我们都无法企及的纯真,又或许是我们已经遗忘失去许久的纯真。他们尽管封闭落后,但是比起我们现代社会的无限制地改善生活,不断推进人类进步,喜马拉雅山地区人民那种基于人类与地球共同演化的生存形态以及那种人与土地的和谐密切的关系,更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书中科尔飞村民的质朴、乐观、憨厚、热情以及对孩子能受到教育的殷切的渴望,都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正如摩顿森所说:坐在那里的目不识丁的老人,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村子,却是我遇到的最有远见、最有智慧的人。我们很难想象,当学校的修建遇到恶棍阻挠时,科尔飞村长哈吉阿里刚把村里的一半财产(十二只最大的山羊)给了那个恶棍,却还能笑得出来,好像刚中了头彩。这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也许这种心情对于我而言永远都无法言喻,因为我从来不用对自己能否受到教育而担忧。

天空越暗的时候,你越能看到星辰。也许正是环境的恶劣,距离的遥远,才令我们能够从巴尔蒂人清澈的眼睛里看懂他们的内心,因为虚伪从来不是他们所稀罕的,真诚才是他们的本质。巴尔蒂人拥有的品质散发的是人类本性的光辉,正如一杯清茶散发出的淡淡的但持久的香气,这些精神或许正是我们现在的先进世界的人们所缺失的。如在科尔飞干燥温暖的屋顶上,身旁尽是今年丰收的各种农作物,村民们吃着晚饭、抽着烟、聊着天,尽管没有电视节目作晚饭后的娱乐,没有电脑游戏消磨时光,但是巴尔蒂人却能拥有像古老的森林一样,在所有发达国家正在迅速消失的单纯快乐的生活。又如在摩顿森将建学校的材料运到科尔飞村庄之前,可安村的将宗帕和库阿尔的常嘎吉都曾耍过心计想让摩顿森将学校建在他们村子里,但是这种自私仅仅是因为他们强烈的希望自己村里的孩子有一所学校而已,绝无掺杂着半点私心。而且当摩顿森断然拒绝后,他们并没有过多的强求或威逼。读到这里,我内心对将宗帕和常嘎吉并无半点鄙视,相反,心中只有一种感觉痛心,为这个地区的人们连拥有一所学校也是奢望而痛心。

无知,在我们眼里是愚笨的表现,但是又何尝不是人类的本性呢?倘若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却终日陷入无端的烦恼之中,郁郁不欢,这样的才华横溢又有谁稀罕呢?当越来越多人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登顶喜马拉雅最伟大的山峰时,住在附近的居民从来没想过攻顶创纪录的事儿,住在世界屋脊上的巴尔蒂人,正如喜马拉雅山区上的羱羊,光是努力维持温饱就把他们的精力消耗殆尽了。远离世人无止境的纷争,避免尔虞我诈的悲哀,对于这里的人们而言,即使知道的东西很少,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与我们这些总是强调促进人类不断进步的人相比,科尔飞村以及其他村的村民确实多了一份与生俱来的纯真与欢乐,这恰恰是我们现代人缺失已久且难以重新拥有的本性。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面对他们的落后,而继续选择尊重他们的原因所在。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笔记600字及心得感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笔记600字及心得感悟

摘抄书中:对诗词的鉴赏方面,我是一个很放诞纵情的人,所以很喜欢李白多于杜甫。喜欢太白诗中磅礴的仙气,纵心任情的姿态,意境高远而不冷僻,远非晚唐贾岛孟郊之类的苦吟诗人可以企及。太白是盛唐的风光绝盛,杜甫也高绝,奈何盛境以后的人,再雄浑也透着·凌乱后萧条。

就为这个,我特地爬回书堆里看了孟浩然的诗。对他的诗本就有印象,他的诗那样亲切,原就本不是生疏冷疏的。此番有了名师的点拨,再加上此时心境已不同少年时。再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类的句子,真是别有感触。

这几个平淡无奇的句子,描摹细致,意境深远。字字惊心动魄,又是那样的直白轻率。

笔记及感悟:作者对古代文人名诗有一定研究,喜爱李白多于杜甫,说明作者是喜爱仙人气息,磅礴意境的。杜甫成就也是极大的,是被称为诗史,作者觉得世人大可学社工部的沉郁工整,李太白的神韵是学不来的。

李白喜欢孟浩然,亲切地称其为“孟夫子”,对孟浩然有仰慕之意,作者也称赏孟夫子,让作者想起了他的风仪,不自觉地进入书海去看他的诗,还真有点感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有风景,孟浩然诗中有气象,李白学了孟夫子,比其诗更高妙些,李白又见老夫子,又不由自主地变得更尊敬,又为其·折服,又谦逊起来,孟夫子少好节义,喜欢振人患难,因此而又更尊敬些。李白酒喝的多,杜甫酒少,作者觉得与这有关,所以李白更胜杜甫一成,又会觉得李白不同于常人,是名副其实的诗仙啊!作者:朱星宇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乍看像是借了纳兰的词,让我人提了兴趣,但细读,却在这名字中品出了其他的味道,绝不仅仅是个题目而已。封建社会那些才华横溢的公子才将,那些心思细婉的俏女佳人,在礼教压制下的性情男女和凄婉爱情,偏生他们又绝不是会受那些劳什子禁锢的世俗之人,于是那样恬淡的笑颜,那样哀婉的泣容,便都在这清丽的文字中渐渐明晰。

对于《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承认最初我是因她的名字选择去读,就如人们会因一个脱俗的名字而对一个人徒生好感。书中那些形形色色,或温和,或倨傲,或娇笑,或哀伤的容颜,为那浅浅淡淡中沁人心脾的言语。说"她",因为她确有如女子一般的恬美,即便有那般凄伤无奈的人生和爱情,也有一份静美透出。

都说理解才能读诗、背诗、懂诗,安意如无疑是个做得极好的人。她以一个年轻女子,却得这样灵动、深邃的文字,如滴水穿石,水轻力却重;如清风拂面,风柔情却浓。文章没有大开大合、恢弘气势,却在细笔柔情间纵横捭阖,将中国几千年诗文纳入文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写班婕妤。班婕妤的确是个贴近"初见"的女子。她和成帝之间,若无飞燕,无合德,该是多么幸福。她错在太正规、太端重,她的静美不像赵氏二女,她希望夫君做个贤君,于是拒绝与之共辇。若时光重来,回到初见时刻,她会怎样?安意如的赏诗早已入了诗,与其说是读诗,不如说在读心。班婕妤的内心,体悟她的哀戚与坚强,她写《怨歌行》一表情怀,后世却出现了一首她定不愿看到的《长信宫词》,因为她不愿被旁人当做哀叹的对象。

其实,说起来,文中这些女性,哪一个不是如她般倔强骄傲,不愿被看轻,又都借着自己的才情抒己情达己意。于是她由长恨写到陈阿娇的无能为力,一曲《长门怨》亦挽不回君王的心。由李白的《妾薄命》转笔思忖,便是武媚娘。同样有过被君王遗忘的时光,武媚娘却借着一身才情扭转乾坤,终成一代女皇。由诗歌写性情、写命运,安意如的不同寻常立现。她从红豆写杜甫,写钱谦益,写《长相思》,进而写李白,写林君复。萧统和慧娘的一段没有结局的凄情,便引出了这么些更深更浓的情。王维作《红豆曲》,会是什么心思,不该只是红豆枝前的一瞬而才情激漾便写下此曲,也许是思及萧统和慧娘之情,于是睹物思人,或许想到了那个心里只有薛绍的太平公主,或许想到了什么家国之思。红豆相思,他却只能相思,那般情进一步是爱情,退一步是相思,他选择离开,只剩相思。红豆树前的一番感慨让这情思在后世被多少诗人仰望感怀。她就这样写出了《红豆曲》的意境,只去读诗体句永远探不到的意境。她由《长相思》写林君复,由林君复写到他的梅,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无人能出其右。因为他爱梅爱的纯粹,就如那个爱梅成痴的女子梅妃江采萍,她宫前遍植梅花,建赏梅亭,作《梅花赋》,比后世那些卫道士们的爱梅相比完全不同。

从梅写到陆游、辛弃疾,写到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安意如真的是以人性体诗,以诗来读人、读情。一字一句,借名人诗句相缀,在人的真情中,在花的风骨中,在世上的浓情蜜意中,安意如叹息一句:"东汉的杳渺水烟里又看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隐约的身影。"我更加明白,读懂了陆游的情,才能读懂他于沈园中写下的那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才读得懂他与唐婉和那一阙《钗头凤》。书中写杨玉环,为她和三郎的爱情而感而伤,她说:"红颜祸水总带着些无可奈何的意味。"这话真正是读诗的意味。体味她的爱情、她的人生,再读李白那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才读得出它的美。因为诗中有情,也该以情读诗。"纵一抔黄土收艳骨,数百丈白绫掩风骨",掩不下那份凄凉的绝美,一如他们的情。于是安意如感叹:"命运伸出手来,我们无能为力。""有些爱要用一生去忘记,恨,一样会模糊。""他们仍是他的旷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这样的语句,才最品得出《长恨歌》的意味。

这一切,都以散文的文字娓娓道来,像她所写的内容般静美,如绚美的花,以蹁跹的舞姿开放,又那样平淡轻巧,完全不似那些干枯的讲述,不是学术的阐释。她从不说什么好词、什么手法,不说什么作者认为、描述表达。因为这不像读诗,如此干瘪的种粒,开出的花是伤人心神的,结出的果是涩人口腹的。没有学者的自以为是,没有专家的不容置喙,她只是以时以地以情,读书笔记讲述着一个个或甜蜜或凄绝,或惊骇或惨烈的故事。或爱或恨或敬或怜,都是走进了诗人的心里,揣度着写这诗时他许是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经历什么;在吟出此句时她许是在爱着谁,念着谁,呼唤着谁。她将他们的心思悉数抛出,有猜测,但不是臆断。她说:"不知该如何猜测,才有可能无限的猜测。"诗歌本就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为什么不可以去猜测去揣想,去描绘去感触。如她写秦观,说:"少游这个人,应是青衫磊落,莹然独立于花廊下,抬头看着楼上的爱人,脸上有阳光阴影的文弱男子,有着暗雅如兰的忧伤。那春草清辉般的邂逅,应是他的。"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他眉间愁绪是他爱的某个女子也抹不平的。他骨子里是凄婉的,连思人也是"倚危亭,恨如芳草,过尽飞鸿字字愁。"她以小说家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敏锐,将严谨的史实、精辟的论述连同凄美的故事融合在了一起,不可分离,让时代久远的文字再现,还原了诗情、诗景、诗事、诗史,历历在目,玲珑精致。

难怪安意如会叹一句:"以为可改变很多事,到头来依然没入命运的漩涡;越来越爱做深刻的思考,却越来越远离纯真,不能与自然作最纯粹直接的交流。"当训诂越来越严谨,文字越来越高明,人们的心和最本真的情愫,和那诗歌中栀子花般的清淡洁白一样越离越远。于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不只属于人,属于情,更属于人内心的那份最初的纯美和眷念。沉吟于心,感应诗歌,感应诗人,感应诗心,但愿能挽回几分最初的美!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人生,若只如初见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人生,若只如初见

高二(1)班曾小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

一怨歌行

汉成帝与班婕妤,对于他们的故事,我是从不了解的,安意如告诉我,汉成帝曾与她山盟海誓,可是帝王从来薄情,山盟虽在,情已成空。

班婕妤清高自诩,目下无尘,所以她清楚的知道,万般宠爱早已属于另一个她时,自请去服侍太后。她为自己,为自己的情作下《怨歌行》,又名《团扇歌》,这是她做为知识分子的谴情,也是自谴。在汉成帝离世后,她去为汉成帝守陵,孤独终老。

虽然对于那首班婕妤自遣的《团扇歌》,我不理解,但却也想象得到她那时的心凉与自嘲:帝王之情,怎么长久?恩宠又如何一世?我是为她感到心疼的,也觉得她傻,我不懂,在曾经抛弃她,冷落遗忘她的帝王的坟前,她是怎样的心情,在汉成帝的陵园里,陪着他一生一世的?傻女人,真傻。

安意如说:只是,班婕妤闭目时,会不会想到当年初入宫的景象,想起那日他坐在高高的黄金辇上,伸出手来,微笑如水的模样,她会不会后悔当初缩回手去,没有和他同乘一辇。两相依偎,或许是最亲密无间的时刻。非常短暂。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想,安意如同我一样也是不解的。但我更希望,班婕妤是在汉成帝的曾经恩宠与她的绚烂回忆里守着他的,至少,她幸福过;至少,他还属于过她;至少,他们还有曾经;至少,最后的最后,她还陪着他,他们是在一起的

我多希望,班婕妤的最后是在回忆里微笑着离去的,而不是活在埋怨中,怨他不够爱她,不多宠她一点,那样,她不快乐,我也会心痛。就让班婕妤的回忆永远停留在最初的美好,那时,他给予她万般宠爱,她与他是那样的幸福。

对啊,人生若只如初见,她与他,一切安好,一切如初。

二长恨歌

三郎玉环让我如何不为他们动容,安意如说:若人生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想起那日班中那场理性战胜感性的辩论赛了。理性多半是不屑于三郎与玉环的爱情的,很不巧的是,我是感性那一派的,以至于看完安意如眼中的《长恨歌》,我更加觉得《长恨歌》是体现他们之间爱而不得的绵绵长恨的。

先说一下白居易吧。不得不说,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在《琵琶行》中的同情女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安意如说,她是不喜欢白乐天这个男人的,她讲到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白乐天的生活,我太容易被煽动了,我也对他有意见起来。他也是沉溺酒色的,纵使才高八斗,却始终不过是一个平凡的男人,我甚至觉得他不如三郎,就三郎对玉环的深情与相守,他就是不如的,他又是否在游戏的女子中间,付出过真心,对待女人和爱情,他好在哪里呢?

抛开这个人不说,对于大家所说的《长恨歌》是用来讽刺君王沉迷酒色,玉环红颜祸水,我就不喜欢。爱情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玉环所以引起的,是有她的关系,却不是她的错。对于他们的爱情,我是惋惜、难过的。三郎玉环这还是帝妃情吗?我却觉得,更像是平凡夫妻之间的亲昵与恩爱。却无奈,她是妃,他是帝,他们要承担的不只有爱情。

他们的结局爱而不得,只有长恨长相思。

我同安意如是一样的,我希望他们的爱情,善始善终,或者索性只如初见般陌路,不会开始,又怎么会有结束时的百般蚀骨的心痛?她痛,他痛,我也痛。

三郎、玉环愿你们下世不再是天下的王,帝君的妃,平凡的在一起一辈子就好,把这一世的痛,记作下一世的刻苦相爱。或者化作比翼鸟,双栖双飞,化为连理树,永世不分离。

可是,若只如初见,又怎么会有这般遗憾的爱之美,恨之痛。

可是,若只如初见,没有开始,便不会有这样的结束

命若琴弦读书笔记1000字


《命若琴弦》是我在我在很多年前读过的,这几天翻出来重读,感受颇深。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

人确实是都在为着自己的梦想而活着,记得很小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会问我们,有什么梦想,那时候我们都说,长大了要当科学家,火车司机,宇航员,我觉得那时候的根本不算什么梦想,因为不过是自己的幻想,又有多少人记得自己曾经说过的的梦想呢?

有时候一个人在异乡冷清的午夜醒来,脑海中不禁冒出一个念头,我的理想是什么?应该如何实现?每当这时候,我想起了《命若琴弦》里面的两句话,一个人对于梦想的渴望,确实是很遥远的,并且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而使之实现,一位法国著名作家说过:“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就像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虽然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但是梦想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它让我们在困境中不气馁,胜利中不骄傲,一直支持我们走下去,让整个人生有了一个完整的奋斗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说有人生长期的规划和短期的计划,如果没有计划,人生是一团乱麻,我们在胜利时就骄傲,失败时就气馁,也许这一辈子将是庸碌无为,连自己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起步。曾经我的听一位朋友说过,“书籍买了很多,却不知道要从何看起。看书的心是有,但是就是没有行动”,我想这是行动上懦夫吧?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思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人生真实如琴弦一样,就看我们如何把这根琴弦拉紧,我个人有种比较偏激的看法,这里不敢奢求诸位都能认同,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我觉得人生最邪恶的地方在于,每个人的时间都只会往前走,而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我们不知道将来将会发生什么,所以说我们为了一种可能,或需要做一万种准备。取决于如何去看待这样一个漫长准备的过程,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蓄力的过程,那么必然会鼓足干劲,做好量变的积累,为日后的质变做准备;如果你觉得这是个浪费时间的过程,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对于自己的付出,要么幻想立竿见影,要么患得患失,久而久之,必然懈怠,迷失自我,这就是设立个目标的重要性。或许最终你并没有成功,但是你走过,奋斗过,人生才精彩。所以史铁生说:人生就像是琴弦,有梦想才能拉得紧,拉得紧,才能弹得响。

每个人的目标都不一样,目标也不一定非得能实现得了的,因为有时候实现了目标以后,也会导致自我的一种迷失,这就是为什么总是跑第一的人,往往是没有目标的,因为他会失去竞争意识,陷入自我的一种圈子里,固步自封,刚愎自用,最终导致失败。如果都是用那些很美好却又实现不了的梦想,似乎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中国人用精神胜利法似乎是天生的,因为我们总是不服输,有时却又不得不面对失败,所以传承了这样的一套自我解围的方法。选择的目标要适当,我觉得,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适当提高自己目标的难度,这样,一来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让目标本身更有意义,二来呢,不会觉得没有什么挑战性,这就好比,你伸手就能摘到的果子,往往你不怎么感兴趣,而那些要通过一段助跑,跳跃而得到的果子,虽然过程辛苦,但是吃起来,更加香甜。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自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自己的琴弦拉紧了吗?很多时候,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缺点,却没有看到自己的的缺点,这不是就本末倒置了吗?

坚持自己的理想,在自己不懈努力的驱动下,梦想的船终将驶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读书笔记_关于人生的读书笔记3000字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没能跳进梦寐以求的城市,回到农村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那时的他已经很满足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当上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心性极高的他又怎能安于现状呢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时,他义无反顾地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了城里引人瞩目的人才。事实上,他确实也是相当出色的,他辛勤,朴实,他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显身手。但是终于有一天,高加林进城的背后原因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

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人生变幻真是难以预料,谁又能知道自己今天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对于高加林的才华我是佩服的,对于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变迁我是同情的,对于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对于高加林的爱情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初恋是美丽,初恋也是激情彭湃的。正如小说中描述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美丽,善良,她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就在高加林离开讲台,失意无奈的时候。她的爱给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仅此而已。因为,这爱实在是太单纯,太无助了。虽然,那时的刘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倾慕以久的,多才多艺的,强壮标致的先生所爱着;那时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所爱着。但实际上呢,这爱的天平能平衡吗不能。当高加林重新离开土地,走进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时,这天平就一下子倾斜了。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

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终于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无情地拒绝了深深爱着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伤的是,当高加林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没有任何言语含泪接受了,她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脸上刷刷地淌着。我被这无私的爱而感动着,也被巧珍那坚强和豁达而感动着。但也仅仅是感动而已,我又能说什么呢退一部想想,一字不识的农村姑娘巧珍能和才华横溢,心性高远的高加林生活到一起吗如果说高加林当时选择了巧珍,以他躁动的个性又能安于现状吗两个世界中的他和她,即使生活到了一起又能有共同的语言吗我不敢回答。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吧!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嘴角能流淌出几个小小的故事。不也无憾吗?

路遥的一部《人生》不但给我们展现了主人公高加林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更让我们对人生有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更透彻的认识、更明确的方向。人生的未知性,人生的无数选择,人生的美好爱情,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同无数细流汇聚一起形成了奇妙的人生海洋,让无数人如同人生风雨中的船只,经历了摇摇摆摆,起起落落。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曲的奇妙在于其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就像高加林在公社小学当民办教师并梦想着熬成公办教师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被别人背后陷害,一下子被同村村长的儿子三星所取代;在自己准备在农村扎根,与刘巧珍生活一辈子时,又一下子迎来了自己在县劳动局当局长的二叔,最后被马占胜走后门安排到了县委当了一名通讯干事;就在他在县委宣传部里干得红红火火,准备和黄亚萍一家去南京,追逐自己的梦想时,又一下子被张克南的母亲揭发,不得不回到农村,老老实实的当一名社员。人生事事都难料,但我们却要事事努力,以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不要因一时的飞黄腾达而沾沾自喜、如狂似醉,忘却了人生旅途中的荆棘。也不要因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放弃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在这个繁杂、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须与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吴哲一样,时时怀着一颗平常之心。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浮躁、消沉,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

人生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充满了无数的选择。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人生》中高加林所做的一个最大抉择就是放弃了刘巧珍,而选择跟黄亚萍去南京逐梦。虽然,结局证实他的选择是错的,但他在选择的那一刻也不知道人生会给他开那样一个大玩笑。总觉得人生的许多选择都无所谓对错,因为未来永远无法预测,不然我们也无须选择。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当你选择后,你就要执着的走下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只能想办法解决,绝不能退缩,甚至逃避,也不要后悔,不要整日为自己所作的错误选择而叹息。当然这里的选择绝不是盲目的,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仔细推敲的。当我们的选择被时间这个试金石证明是错误时,我们也要及时的停下脚步,悬崖勒马,去重新思量并探索人生的道路。

爱情也是人生中的重要部分。《人生》中高加林的爱情经历也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在面对爱情时,高加林是背信弃义的。他抛弃了深爱他的刘巧珍,而选择黄亚萍。虽然黄亚萍也是疯狂地爱上了高加林,但总觉得他们的爱情中或多或少的掺杂了世俗的东西。高加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选择了黄亚萍这个铺路石。他想让自己的理想坐上爱情的船只顺风顺水的到达梦想的彼岸。但他不知道爱情是美好的,纯洁的,容不得一点瑕疵。当你想利用爱情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爱情往往会拒你于千里之外。所以对待爱情,我们千万别因抱什么非分之想而去破坏了它的纯洁和美好。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可逾越的差距。高加林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值得许多人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并且只有有了理想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激情和挑战,我们才会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不断的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挫折。这些压力和挫折是必然存在的,因为这就是生活。因此我们需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去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现实是不能以个人意志力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也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人生只有一次,正如《童梦奇缘》中冯小刚的那句经典台词所说的一样:生命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所以我们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的未知性,把握人生的抉择,把握人生美好的爱情、把握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揣一颗事事平常心,走好奇妙人生的每一步。

《茶奶奶,猫和茶壶》读书笔记600字


每一个人都必须读书,从中难免会读到感人的地方,有时会感动流泪,我读到第一篇感人的故事,那就是《茶奶奶,猫和茶壶》。

《茶奶奶,猫和茶壶》讲的是一位老奶奶有一个漂亮的茶壶和一罐世界上最好的茶叶。这个老奶奶喜欢喝茶,所以大家都叫她茶奶奶。除此之外,茶奶奶还有一只猫,有一天,茶奶奶在把世界上最好的茶叶全部泡完后,决定好好喝个下午茶。这时,有一只小老鼠想偷吃小蛋糕,突然,猫咪猛地扑了上去,结果一不小心把小茶壶打翻了,小老鼠也被烫着了。猫咪一见茶壶被打翻,飘香的茶汁泼了一地,吓坏了,便担心茶奶奶会打它。不过,茶奶奶没有生气。但猫咪却很难过,决定要为茶奶奶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茶叶和最美的茶壶,从此,猫咪就走上寻找茶叶与茶壶的路,它在路上还遇见一群愿意帮助它的好伙伴们……

《茶奶奶,猫和茶壶》是一本十分好看的书,适合于幼儿期与学龄期的孩子,能让孩子们知道报恩与许多知识。

在我看来,《茶奶奶,猫和茶壶》中的小猫重情义,知恩报恩。也无论多么艰难,它都会坚强地完成。它善良,不轻易断定老鼠是坏的,救出了一只自劳自作的老鼠,因为它善良,所以,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茶奶奶,猫和茶壶》让我受益一生。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人生若茶》读书笔记》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